時間:2022-04-25 20:47:38
序論:在您撰寫駐村農技員工作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6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3.083
近年來,農村務工人員大量涌入城市,實現了城市與農村經濟的雙邊發展,而計劃生育也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主要因為:外出流動人口以異地定居為主,導致管理與服務斷層,且法律意識淡??;婚育群體無固定居住地;計劃生育管理體制缺失,很難實現流動人口的全面申報及管理。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計劃生育管理方法。
1 建構平臺,動態化管理
對人口及計劃生育、社會保障、公安、民政等相關部門流動人口信息進行全面整合,使各單位及部門之間實現人口信息資源共享,全面了解外出流動人口情況,并對其進行全面評估。
選聘優秀的計劃生育信息員,明確他們的工作內容及崗位職責,對該地區外出流動人口及計劃生育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和了解。信息員要與計劃生育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關系,以加強對外出人口管控,避免出現管理疏漏或失控。
將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用到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中,對外出流動人口的生育狀況、務工地、年齡和學歷等信息進行全面統計,從而全面了解外出流動人口情況,便于對其進行更好的管理。對信息庫進行實時更新,采用動態化管理方法,實現動態數據資源的優化配置,滿足計劃生育管理工作要求。
2 網格化管理及服務
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人口流動性強,增加了人口管理及服務難度,采用傳統人口管理方式,很難對計劃生育工作進行有效落實。需構建網格化管理及服務,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以行政村為單位,依據年齡特征,將該行政村的外出流動人員劃分為三類:18周歲以下;18~45周歲;45周歲以上。再將已婚育齡女士細分為已絕育、采用節育器、采用其他措施三類。應用該種網格化分類方式,可對該行政村中育齡女士基本情況進行明確了解,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其進行管理。
該種劃分方式比較科學合理,可以最直觀的方式將18~45周歲采取其他措施的女士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并為其提供服務,使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有效。與此同時,采用人口計劃生育信息月報制度對該類人群進行有效監督,使人口信息統計更加真實、有效,實現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目標。
3 親情化管理及服務
開展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時,要管理與服務并重,既要采取行政方式對其進行管理,也要為他們進行服務,使其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心和幫助,通過常規,使外出流動人員計劃生育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計劃生育管理人員要在節日或特殊時期,探訪外出人員家庭,深入到基層,以了解他們的計劃生育狀況,并為其提供針對,將具體政策貫徹落實到位;部分家庭有潛在生育計劃,要對他們進行格外關注,增加探訪頻率,向他們宣傳和普及現行計劃生育規定及政策,爭取得到他們的協助和支持,使計劃生育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部分地區外出人口集中,要與該地區計劃生育管理部門和用工單位等進行溝通,與當地計劃生育服務站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將務工育齡女士體檢工作落實到位。部分重點關注對象,或者信息比較模糊的人員,要安排計劃信息員進行走訪,進行排查,及時發現問題,并上報相關部門。計劃生育管理部門也要建立完善的檔案數據庫,重點關注有潛在生育可能的家庭和個人,并為他們提供重點服務,對非法生育或非法抱養等不良問題進行有效規避。
為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家庭提供幫助,為他們介紹工作崗位,提供就業培訓,幫助在本地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實現就近就業,以兼顧家庭。關心外出務工家庭的留守兒童和老人,為他們提供醫療、學習、生活方面的服務,滿足其基本生活保障需求,使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加安定,排除外出就業人員的后顧之憂。
4 一體化管理及服務
成立計劃生育協會,使其為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提供幫助。將企業家、優秀黨員干部等作為計劃生育協會會員,對計劃生育人口進行思想教育。安排這些人員與外出人員進行結對工作,通過溝通、幫扶和宣傳等,將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推進該區域發展,營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制定具體規范、制度,提供配套服務。依據區域背景,貫徹落實《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和《外出流動人口跟進管理職責》,明確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并將其作為計劃生育管理人員日常考核中的主要內容。以外出流動人口類別為基礎,實施一體化管理和服務。
制定計劃生育工作考核規則,與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工資和獎金掛鉤,提高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對計劃外出人員發放許可證件,方可外出務工,并對外出時間嚴格限定,育齡人員需簽訂《外出育齡人員計劃生育合同》,并具備相關婚育證明等,有效落實外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外出流動人口進行計劃生育管理,不僅能夠提高計劃生育工作質量,而且能夠對我國人口概況進行明確了解,使計劃生育工作更加科學合理,推進人口及計劃生育工作順利開展,提高流動人口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蘇建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體系的缺陷與對策[J].人口學刊,2009,(01).
“我國農業的發展已從過去的數量矛盾轉化為現在的結構矛盾。”陳錫文指出,過去12年,國內糧食產量持續增長,從2003年的8654億斤增長到2015年的12429億斤,年均增長300多億斤。即便如此,和13.7億人相比,還有不足?,F在國內糧食大概還有500多億斤的缺口,所以必須要進口。
缺口有500億斤,但是去年的進口量接近2500億斤,為什么呢?陳錫文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供給結構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其中最突出的品種就是大豆。中國是大豆的故鄉,但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大豆進口量第一的國家。國內去年只生產了240億斤的大豆,但是進口量超過了1600億斤,大豆嚴重供不應求。
小麥、玉米和稻谷等品種國內基本能自給,但是也進口了1000億斤左右。原因在于國內生產成本高,價格也高,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這幾年,我們在糧食生產上出現了“三量齊增”的復雜局面,即國內的產量、進口量、庫存量均增加。這就是品種結構的矛盾和缺乏國際競爭力所導致的。陳錫文指出,所謂農業供給不足,不是短期內根據市場需求,在品種和數量上做一些生產方面的調整,根本問題在于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力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解決好這兩個問題,重點在于調結構。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加快體制創新。
四大原因導致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
當前國內糧食和其他一些主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有復雜的原因。
第一,價格管控不到位。隨著經濟發展,土地、資金、勞動力成本都在上漲,農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尤其在糧食產業上,過去幾年,小麥價格上漲了66.6%,水稻價格上漲了119%,國內糧價比國際市場價格高出40-50%。
第二,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后,經濟復蘇緩慢,消費品、工業品的價格越降越低,引起國際糧價下跌。
第三,能源價格下降使得糧食貿易中的海運價格明顯下降。
第四,人民幣持續貶值。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都是按美元結算,人民幣持續貶值不利于國內農產品出口。
總體來看,當前國內農產品和糧食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價格是由多種多樣的因素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勢在必行。
陳錫文對當前一些坊間的認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叭ツ暧腥颂岢鲋袊a糧食經濟上不劃算,財政上要補貼,農民種糧入不敷出。國際市場上糧食價格低,不如從國際進口。從經濟上分析似乎有道理,實際上并非如此。”陳錫文算了一筆賬,到目前為止,全球每年生產的小麥、大米和玉米這三大谷物最高產量是7000億斤左右,而國內的糧食總需求大概接近13000億斤。從國外進口,不現實、不可靠、不安全,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依靠國外的話,中國的農業不會安全,中國農民的就業和生計不會穩定。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要確保糧食安全,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實現谷物基本自給。
多方發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陳錫文認為,改革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在于科技創新。下一步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真正見效、真正落地。
第一,要使市場在價格形成機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中央已經明確提出,對東北玉米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改革機制。今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玉米播種面積減少了2300萬畝,比去年減少了4.5%。現在新玉米已經上市,遼寧的玉米收購價大概在0.75元,黑龍江最低價大概是0.6元,農民遭受很大損失。但還有價補分離,價格定下去了,政府會給農民補貼。當然,農民實際交售的價格加上政府補貼,也不可能超過過去的收購價格。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東北玉米臨儲制度改革成功,對其他糧食品種將會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很多地方鼓勵農民調整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成效明顯。要通過有效的改革和有序的市場價格來引導農民生產。
第二,要加大風險管控。國內去年的風險率超過了56%,問題很嚴重。以大豆為例,大豆產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對大豆的科技投入太少。所以必須要加快推進科技進步,才能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第三,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系創新。過去認為,發展現代農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土地的規?;洜I?,F在在糧食價格下降的背景下,規模經營的效果受到了很大損害。因為很多農民發現,用這么高的價格租來的地種出來的農產品,沒有多少利潤。但是規模經營畢竟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很多地方的農民發現,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去成立當地的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避開了土地租金問題。這樣統一起來,更重要的是推出了土地托管和社會化服務。
一、注重上下聯動,強化了辦點工作的領導和指導
1、各級領導親歷親為。全縣各級領導都把基層組織建設辦點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常議常抓。27名辦點縣級領導堅持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多次帶領工作隊深入辦點村、社區調查研究,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27名縣級領導到辦點村、社區指導工作215人次,召開有關會議112次,解決問題173個。在縣級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全縣98個辦點單位的領導,積極深入辦點村、社區指導辦點工作,幫助制訂工作計劃,落實工作措施。據統計,上半年,辦點單位領導到辦點村、社區指導工作184人次,解決問題215個。為配合縣工作隊開展工作,各鄉鎮黨委都安排了主要領導到辦點村駐村辦點,經常與工作隊共同研究解決辦點工作難題。
2、辦點單位盡心盡力。各工作隊圍繞實施“三項工程”,落實“六件實事”的工作思路,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了辦點村大力支持。據統計,到7月底,辦點單位到位扶持資金(物資)85.98萬元,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和帶動民間投資1675.9萬元。其中縣財政局、環保局、勞動局、物價局、中醫院、交通局、稅費辦、廣電局、房產局、計生局、林業局、科技局、民政局、交警隊、國稅局等單位資金到位情況比較好。同時,各工作隊還注重積極發揮部門優勢,為辦點村出點子,謀出路,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有力地促進了辦點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據統計,半年來,各工作隊為辦點村引進水稻制種、沼氣建設、土地開發、改水改廁、特種養殖、蔬菜水果種植等農業生產項目30個,引進農產品加工、礦產開采等個私企業36個,并積極主動為引進的企業提供融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駐株形村、陰山港村工作隊協助辦點村加大儲金會的清欠掃尾工作;駐龍泉村等工作隊主動帶領村干部外出跑項目、籌資金,激發了村民發展產業的熱情。
3、工作隊員盡職盡責。各辦點工作隊員都是本單位的骨干力量,盡管本職工作任務繁重,但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身心投入辦點工作。絕大多數隊員能堅持每月到村1次以上,經常進村入戶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參與制定工作計劃,參與重點工程建設和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據統計,上半年工作隊員共計駐村841天人次,到相關部門協調有關事項135次。駐江橋村工作隊員陳丁前、譚鋒經常帶領辦點村干部到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解決電話和有線電視入戶等問題,深受群眾好評;駐新聯村工作隊員張志偉多次到村指導產業發展和村莊規劃,為了引進150畝株兩優02號雜交早稻項目,多次陪同村負責人到市、縣相關部門,爭取上級支持;駐花石垅村工作隊員肖一龍、駐蘭頭村工作隊員劉海濤等同志,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指導辦點村項目開發和農業生產。
二、突出工作主題,實現了辦點工作的穩步推進
上半年,各工作隊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主題,因村制宜,扎實工作,辦點村各項工作得到穩步發展。
1、實施“素質工程”,黨員群眾素質有了提高。一是狠抓了村級班子建設。按照建設“雙強”型村級班子的要求,及時調整配強了村支兩委班子。上半年,25個辦點村共調整村支兩委成員7人,村民組長40人。另外,各工作隊還協助辦點村抓好了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各辦點村今年共選送52名致富能手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確定25名黨員致富能手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進行重點培養。二是強化了黨員教育管理。在工作隊的指導和幫助下,各辦點村結合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建立健全了“”、黨員目標管理、民主評議、村務公開等規章制度。通過教育培訓,各辦點村涌現了一批思想素質高,致富能力強的黨員。皇圖嶺鎮皇新村譚家場組黨員譚瑞光個人捐資3萬元新開山塘一口,為附近村民解決農田灌溉問題。市上坪鎮市城村一老黨員義務出資1萬余元澆筑水渠150米。三是突出了實用技術培訓。在各工作隊的指導幫扶下,全縣25個辦點村,均舉辦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加強了農村實用技術、法律法規和文明新風教育。據統計,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招收注冊學員1241人,組織集中授課52場次,共發放培訓書籍和學習資料3300余冊份,聽課群眾達3500多人次。同時,還采取了多種有效方式組織學習培訓,增強了培訓效果。其中,青塘村今年已開展集中培訓達7次。駐江橋村工作隊牽頭舉辦了全縣第一期村民計算機培訓班,培訓學員達29人;駐官田、新和、山田村辦點工作隊組織村組干部、種養殖業專業戶前往浙江安吉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楠竹產業、新農村建設經驗;駐市城、高龍村工作隊組織村組干部和群眾到新聯村學習改水改廁、沼氣項目的開發利用;網嶺鎮里旺村建立全縣首個村級網站,為村民傳遞了大量的實用技術和致富信息,深受村民歡迎。
2、實施“富民工程”,村級經濟較快發展。一是注重了主導產業的培育。各工作隊立足當地實情,充分挖掘本地潛力,引導村民積極發展了水稻制種、特種養殖、花卉苗木、沼氣利用等產業項目,基本形成了“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格局。駐龍泉村工作隊聘請專職農技員駐村全程跟蹤指導蔬菜生產,幫助菜農提高蔬菜種植水平;駐沙洲里村工作隊幫助辦點村加快替代產業的發展,引進了500畝楠竹低改項目,到株洲市爭取30萬元退耕還林專項補助資金;駐新和村工作隊積極幫助辦點村發展楠竹生產、水果栽培、開發煤炭替代產業。銀坑鄉幽居村采取獎勵措施,鼓勵村民大力發展竹木產業。二是加快了致富項目的引進。各辦點村在工作隊的指導下,在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據統計,今年工作隊幫助辦點村引進各類企業36家。駐桃水村、市城村工作隊分別為當地引進一家投入270萬元的氧化鋅廠,解決勞動力就業100余人;駐新塘村工作隊先后引進總投入1500余萬元的礦山物資設備鑄造廠和被服廠兩家企業在辦點村落戶;駐株形村工作隊協助引進投資350萬元的花崗巖廠和投資100萬元的陶瓷、陶泥廠8家;駐江橋村工作隊幫助村委引進投資300萬元的花卉苗木公司。三是突出了弱勢群體的幫扶。各辦點工作隊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扶貧幫困活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駐大洲村工作隊在“七一”前夕,開展了“牽手大洲貧困學生,一對一交流幫扶”互助活動,為貧困學生解決學習用品、衣物等共計5000余元,同時,在該村遭遇特大洪災的情況下,積極參與組織村民抗洪救災,并捐資4.17萬元用于災后重建;鐘橋村全體黨員自發捐款幫助特困戶艾偉建建起了安居房;駐新塘村工作隊組織100名黨員與群眾結成對子,幫助聯系、引導勞務輸出100余人。據統計,全縣25個辦點村黨員和群眾共結成幫扶對子835對,資助貧困學生75人,捐資捐物合計17.8萬元。
3、實施“創建工程”,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一是規范了村務管理。辦點村在各工作隊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了村務公開制度。上半年,25個辦點村都進行了村務公開。駐株形村工作隊牽頭組成了財務審計小組,對該村今年以前的村級財務進行了嚴格審計,給了村民一個滿意的交代,有效的促進了村里各項工作的開展;駐嚴湖村工作隊,幫助成立了民主監督小組,制訂了詳細的村級財務管理辦法,實現了村務公開制度化。二是突出了村容整治。25個辦點村都實施了整修、硬化村組道路計劃,總里程達156公里,已完成54公里。同時,上半年各辦點村共計興修山塘、水庫6座,興修水渠8.8公里,防滲水渠9.5公里,動工新建橋梁2座。此外,工作隊還配合辦點村裝修改造村部辦公樓18棟、村小學教學樓2棟,完成農網改造6公里,實現沼氣入戶190戶,有線電視入戶105戶。三是啟動了村莊規劃。各辦點工作隊嚴格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結合辦點村的實際,啟動了村莊建設的規劃。目前,在工作隊的幫助和指導下,譚橋、中洲、皇新、侯市等18個村已著手對村莊建設進行整體規劃。
三、瞄準目標要求,確保辦點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總的來說,我縣前階段基層組織建設辦點工作來勢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今年辦點工作的時間已經過半,各工作隊要在認真總結前階段工作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求真務實,全面落實辦點計劃,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務。具體來說,下階段要突出抓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狠抓辦點工作任務的落實。各工作隊要緊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題開展工作,重點是落實好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抓好辦點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要結合辦點村實際,引導群眾廣辟致富門路,大力發展和引進見效快、效益好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品。要繼續幫助辦點村多渠道籌措資金,完成好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深入開展愛心助學和送溫暖活動,落實安居工程對象,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宇?;疱仭睘槟阏砹诉@篇2020年基層脫貧攻堅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基本情況
清溪鎮位于大相嶺西麓的高山峽谷區,是漢源縣的北大門,距縣城35公里,與滎經縣相連,東接雙溪鄉,南連富莊,西接西溪。海拔1550~3300米,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5℃。幅員面積69平方公里,原轄富民、新黎、西河、順利、永安、同明、啟明、雙坪、同心9個村,48個村民小組?,F有人口3452戶10425人。2014年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戶201戶547人,識別同心為貧困村。經過歷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其中14年脫貧43戶130人,15年脫貧70戶208人,16年脫貧26戶68人,17年脫貧36戶60人,2018年脫貧26戶83人;貧困村同心村于2016年完成脫貧退出。2019至2020年,我鎮通過持續“回頭看、回頭幫”,落實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政策、落實工作職責,推動脫貧鞏固提升,實現穩定脫貧。
2014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要求,我鎮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為貧困戶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聚焦扶貧對象,細化了扶貧工作措施,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扎實開展了一系列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健全組織機構
我鎮始終堅持認真貫徹上級扶貧攻堅工作會議文件精神,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把扶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努力讓農村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為切實加強對扶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根據人動及時調整和充實了扶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并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分管領導親自抓各項扶貧工作的落實,有專人專門負責扶貧日常業務工作,做到了扶貧攻堅工作日常化,常抓不懈。
“五個一”方面,結合工作需要,依據組織部文件派駐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先后由檢察院派駐3人任第一書記、清溪鎮3名工作人員為隊員。駐村農技員為我鎮農技員劉福。要求駐村工作組人員工作重心完全集中到聯系村,常下村、常入戶、常下地,對下聯系實際幫扶到戶,對上根據需求積極爭取各個項目,加強貧困村的建設。
(二)狠抓責任落實
每年黨委會專題研究扶貧攻堅工作不少于12次,做到鎮職工會、鎮村干部工作會上堅持月月講,把工作部署到位。鎮黨委、政府堅持把扶貧攻堅工作納入對鎮、村干部的年度工作考核,同誤工、獎勵、評先等相結合,制定了明確的考核辦法,嚴格考核,逗硬獎懲,做到責任明確,措施具體,考核及時,建立扶貧攻堅工作的長效機制。根據換屆及人動,我鎮及時調整了幫扶聯系干部,做到所有貧困戶都有干部職工幫扶聯系。要求幫扶工作要精心組織,務求實效,把結對幫扶活動作為密切干群關系,作為促進機關作風轉變的一件大事來抓,切實擺上位置,認真抓緊抓好。要幫扶工作人員要帶著感情,帶著熱情、帶著責任投身到幫扶活動中去,對幫扶對象做到“政治上關心,經濟上資助,技能上培訓,生活上照顧,精神上慰問。”要經常深入幫扶對象家中走訪,重大節日要開展慰問活動,及時掌握幫扶對象的動態情況,確保幫扶活動取得實效,不斷推向深入。
(三)創新幫扶方式,鞏固結對幫扶成果。
為了改善部分特困群眾的貧苦生活,盡快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是組織村民學習和掌握農業科學技術,聘請專家開展專業技術講座,每個農民土專家幫助聯系2-3戶貧困戶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二是繼續開展“攀窮親、結窮對”的“一幫一”活動。合理使用民政資金,力所能及地解決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暖送到他們的手中。三是適時組織村干部、產業大戶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推動發展。四是組織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全體村民贈送“文明家庭”手冊,組織法律工作者到村進行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廣大村民的法律素質。
(四)、狠抓政策落實,措施得體,效果明顯
1、幫扶責任人走訪貧困戶多次,做了到知其短,了其需,幫助貧困戶制定長期脫貧規劃,平時加強聯系,以扶“智”和扶“志”為主,注重貧困戶具體問題的解決。
2、14年以來嚴格落實針對貧困戶的惠民政策。醫療方面,為全鎮貧困戶2658人次代繳醫療保險,為住院治療的貧困戶申請衛生扶貧基金;教育方面,為全鎮271人次申請教育扶貧基金,為45人次申請“雨露計劃”資金,我鎮無一人因貧輟學;住房方面,為2批次13戶進行危房改造,其中D級重建9戶,C級加固4戶;人居環境提升方面,對5批次90戶貧困戶進行“四改三建三清”,對43戶進行“廁所革命”改造;民政兜底方面,為61戶96人申請低保,11人申請農村特困供養;廣電網絡方面,由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為34戶貧困戶捐送了電視并接通信號。
3、搶抓產業發展大會戰機遇,實現大櫻桃、花椒以及脆紅李等小水果栽種發展,實現應栽盡栽、應種盡種。突出以清溪特色發甜櫻桃、清溪貢椒為重點的增收產業,切實加強了對貧困戶的實用技術培訓。開展甜櫻桃管理技術、花椒管理等切合農村實際情況的各類實用技術培訓,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合格一人、富裕一戶”的目標。通過近年的努力,我鎮經果林產業產量提高、質量提升、市場營銷等長足發展。我們發展電商、要求專業合作社加大對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支持,清溪鎮農產品對外影響力、知名度大大提高,廣大農戶包括貧困戶等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確保高質量脫貧。
4、進一步開展旅游宣傳,每年6月,我鎮在成都寬窄巷子等地方組織了大櫻桃推薦會,在8月舉辦了花椒節和祭孔活動,通過舉辦會節吸引游客,力圖將我鎮打造成一個有特色農產品的夏日旅游避暑勝地,使村民通過旅游業的發展,致富增收。
在清溪鎮黨委政府,幫扶部門、駐村工作隊精心指導與幫助下,“頤養避暑,櫻桃溪谷”“黨建扶貧。雙百示范”計劃示范項目申報成功,拉開了同心村發展鄉村旅游的大幕。依托災后重建財政資金,利用生態資源塑造獨特的鄉村風貌,以“微田園”及“采摘體驗園”為特色發展農戶產品和鄉村旅游,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美麗新村和已成規模的甜櫻桃、花椒產業,讓各地游客來到同心村采摘體驗、休閑度假、頤養避暑,實現了一三產業相結合,拓寬當地群眾的收入渠道。加大村旅游產業投資和人員培訓,保持現有旅游業良好發展態勢,加強對美麗同心的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微信、微播等自媒體,加大對同心村美景、美食的宣傳,實時組織開展各類美食旅游活動,提升游客的參與度,積極參與縣、市一級的旅游推介,對外提升知名度。做大做強同心村的旅游產業,讓同心的鄉村旅游在防貧困戶返貧、助農致富增收中發揮重要作用和成為村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同心村已有23家農家樂開始營業,年旅游接待收入超400萬元,有力地拓寬了村民的收入渠道。
三、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
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認真貫徹落實新時期扶貧攻堅政策,堅持以黨的十會議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用好各級扶持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改善作風,切實抓好扶貧攻堅的各項工作。
1、圍繞精準下功夫
始終堅持把“扶真貧,真扶貧”作為基本準則貫穿始終,精準識別、精準發力。對照國家貧困對象認定標準,嚴格按照脫貧辦要求,對識別對象逐村逐戶核實,確保對象精準;嚴格貫徹落實貧困對象動態進出調整管理辦法,今年度共動態識別6人、動態退出4人。
2、扎實開展“回頭看”“回頭幫”
對已脫貧對象開展“回頭看”核查,對脫貧后還有困難或返貧風險的貧困戶開展“回頭幫”。真正做到應幫盡幫、應扶盡扶。為已脫貧戶1戶6人申請低保救助,為12名貧困學生申請了雨露計劃救助資金,為75人申請教育扶貧基金。通過系列政策確保了脫貧戶穩定脫貧。
3、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2020年度,我鎮穩步推進財政專項扶貧項目建設,已完成18戶“四改三建三清”,同心村2-4組道路護欄建設、驗收及報賬,穩步推進同心村活動室綜合體建設,相關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貧困戶的精神面貌,提高了為貧困戶的滿意度。
四、存在的問題
工作中我們也發現了一系列問題。一是基層組織建設力度不夠,村組干部主體責任落實欠缺。二是部分貧困戶仍有一定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部分貧困戶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個人和房屋衛生臟亂差。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持續發力,扎實整改。結合各級督查督導發現問題,切實做好發現問題整改,并把整改工作與脫貧攻堅整體工作任務結合起來,聚焦脫貧攻堅工作短板,堅持問題導向,扎實開展整改,確保整改取得實效。
(二)大力培育扶貧產業,確保貧困戶受益增收。一是花椒產業: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花椒質量和效益為核心,不斷擴大花椒種植規模,深化花椒產業鏈研發,加強清溪貢椒品牌建設,進一步提我鎮花椒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把清溪建成全省一流、全國聞名的花椒生產基地。二是大櫻桃產業:注重產品質量的提升、誠信經營,維護好市場環境、打破思維局限,樹立長遠發展意識,將清溪大櫻桃做優、做久、做強。確保已脫貧戶不反貧,高質量脫貧。
(三)加強扶貧政策落實。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全面落實教育、醫療等普惠和特惠政策;做好教育和衛生扶貧救助基金申報工作,突出到村到戶到人扶持政策的及時兌現、精準落實,切實減輕貧困家庭負擔。切實做好扶貧政策與低保制度銜接,確保實現應保盡保、兜底脫貧的目標。
關鍵詞農技推廣; 體系建設; 機制創新; 四川郫縣
1現狀
1.1農業基本情況
郫縣位于成都平原腹心,都江堰自流灌溉之首,是古蜀文化的發祥地和天府之國的源頭,地勢平坦,氣候溫潤,物產豐富,被稱為“天府糧倉”,素有“銀郫縣”之美譽。全縣幅員432km2,轄14個鎮、175個村,總人口5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4萬,總耕地面積2.13萬公頃。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小麥、油菜、蔬菜、花卉,是國際都市農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農業保護區,“中國盆景之鄉”、中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 212元。
1.2推廣體系現狀
2004年,按照市、縣鄉鎮機構改革精神,結合全縣農業產業布局、區位條件及鎮級機構改革的實際,郫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下設了糧油土肥站、植保經作站、花卉辦、8個農技片區站、4個農業產業化推進辦公室。全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現有農技人員73人,其中:縣級16人,農技片區站42人,產業化推進辦15人。
在農業部、省農業廳、市農委的親自指導,縣委、政府親自督促,縣財政、人事等單位的積極參與下,2006年郫縣承擔并順利實施了農業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機制研究項目;同時全面啟動了全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通過1年多的運行, 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 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系統、操作性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技術推廣運行新機制。2007年1月20~22日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運行機制研究項目總結會在成都舉行,農業部和全國28個省市的領導及代表到郫縣考察了三道堰、友愛農技服務片站,通過聽、看、問,“郫縣模式”得到了國家農業部高度肯定,探索出的推廣體系和運行模式為兄弟省、市農業體制改革和機制運行研究提供了參考。
2作法
2.1整合資源、健全網絡,構建全方位覆蓋的農業服務體系
2.1.1充實片站人員,配強農技推廣服務力量。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深入推進,為了讓專業技術人員沉下去,服務工作更到位,在片站(辦)人員編制和機構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人員優化調整,推出了“調、派、駐”三條措施。2006年以來,全縣8個片站和4個推進辦進行了人員編制的調整,由原來的每個片站5人,調整為4~6人不等;全局已下派27人到片站和推進辦工作, 有20名專業技術人員進駐重大農業產業化基地工作, 從而加強了一線服務隊伍的力量,提升了基層農技站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構建了以縣農技推廣中心為依托, 片站(辦)為紐帶, 農戶(業主)為對象,運用現代服務手段的快捷高效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2.1.2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多元化農業服務格局。在推行公益服務與經營服務相對分離的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以彌補公益服務的缺失。扶持和培育了一批農村實用人才,鼓勵他們發展優勢產業,帶動農民走產業化道路。在農資經營戶的管理上,采取“硬件設施必須達標、經營人員持證上崗”的辦法,定期進行培訓和檢查,要求他們在經銷農資產品的同時,必須搞好技術指導和售后服務,對于擅自農情信息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讓農民接受技術“不出村、不過夜”。同時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鼓勵企業建立示范基地,推廣新品種、使用新技術。
2.2適應發展、轉變觀念,探索雙向互動的服務方式
2.2.1以農戶需求為目標,推行菜單服務方式。片站人員在服務區域內進行調查摸底,根據農戶需求確定服務項目,開展上門服務、定向服務,建立了科技人員直接聯系、科技成果直接推廣、生產技術直接指導的服務新機制。三道堰、安德片站于2006年3月、8月結合實施農業部農技推廣運行機制研究,在轄區內進行了農戶需求調查,在匯總、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年工作計劃,每人定點聯系了10戶科技示范戶、3個農資銷售點、1個龍頭企業,通過這些渠道隨時了解和掌握農戶需求,不斷修改和完善工作計劃,及時提供配套服務,此項工作受到了廣大農戶的歡迎。
2.2.2針對技術難題,搭建專家技術支持平臺。就生產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加強與省農科院、川農大、市農科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邀請專家前來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幫助承擔起技術培訓、科技咨詢、項目論證、技術攻關等服務工作,從而帶動基層農技人員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安德農技片站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在泉水村建立了水稻糧食豐產科技示范工程攻關田2.27hm2、核心區26.67hm2,試驗示范了水稻新品種23個,實行統一技術方案、統一管理、病蟲害統一防治等,推廣應用了旱育秧、連免高樁拋秧、平衡施肥等集成技術,經項目驗收組現場收打,攻關田產量達11 805 kg/hm2、核心區產量達10 890kg/hm2,分別比全鎮平均產量增加3 540kg/hm2、2 625kg/hm2,達到了項目預期產量指標。2.2.3運用現代科技,建立呼叫服務方式。為了改變服務機構、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信息不對稱、傳遞不及時、利用不充分的現狀,以縣農村經濟信息服務中心為平臺,在全縣實施了“一個網站、一條熱線、三級網絡、四項服務”工程。農技人員主動向社會作出了“一次呼叫、兩小時到位,免費指導、全過程服務”的服務承諾。
2.3加大投入, 積極創新,確??旖莞咝У姆召|量
2.3.1加大資金投入,推進規范建設。根據片站工作職責、管理寬幅和工作任務,綜合測算片站服務人員工作經費標準,按照實際人數足額劃撥人平5 000元的辦公經費。片站(辦)工作人員生活和交通補貼標準高于局機關的20%,所有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等由縣財政全額承擔。每個片站(辦)都落實了固定的辦公場所,配置了桌椅、電腦、電話等辦公用品,大多數片站還配置了汽車。每個農技片站都做到了“五有”(有獨立的辦公場所、相應的設施設備、穩定的專業隊伍、專項的工作經費和完善的規章制度),實現了“三化”(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
2.3.2實施分片包干,落實人員責任。根據片站管轄區域的寬幅、技術人員的數量,把片站人員分解落實到鎮村,建立了分片包干責任制。將專業技術人員的姓名、服務內容、聯系方式、服務承諾等統一制作成公示牌,在聯系村顯著位置向社會公示,促使服務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切實做好農業服務工作,同時也方便了廣大農戶。片站與服務區域鎮政府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研究和討論服務農業工作相關問題。農技人員主動參加服務區域鎮的涉農工作會議,向鎮黨委和政府匯報涉農工作,形成多方配合協調機制。實現了片站與各鎮配合更加默契 ,管理與服務不脫節,片站不因服務區域過寬而導致服務工作難以到位。
2.3.3開展社會評價,創新管理方式。片站(辦)及服務人員不僅要接受縣局的考核,還要接受鎮黨委、政府的考評,同時必須接受服務對象的定期測評。把值班情況、管理水平、協調配合、服務效率、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主要服務工作要素納入片站(辦)的社會評價體系;把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敬業精神、服務態度、服務方式、服務效率、服務質量等主要服務工作要素納入片站(辦)技術人員的社會評價體系。通過目標考核,大家覺得干好干壞就是不一樣,站員的服務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工作積極熱情、有耐心,較好地完成了下達的目標任務。
3啟示
3.1 機構穩定是農技推廣的保障
有的地方在鎮鄉機構改革中,不重視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致使出現了“線斷”、“網破”、“人散”的局面;然而郫縣在進行的鄉鎮機構改革中,高度重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雖然撤消了原有的鄉鎮農技站,但建立了公益性的片區農技站,人、財、物交由縣一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所需經費全額納入縣財政預算。實現了“五有”“三化”。郫縣三道堰農技推廣服務片站,是由原紅光、三道堰、古城鎮3個農技站整合建立的,自從2005年片區站建立以來,雖然農技推廣人員由過去3個農技站18人精簡到6人,但隊伍更加精干了,能夠專心從事推廣工作。2年來,片區站通過分片包村、責任到人、主動作出服務承諾、開展技術培訓,以及需求服務、呼叫服務、網絡服務等形式,將新品種、新技術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對接了農技推廣的“最后一千米”。
3.2機制創新是農技推廣的動力
農業技術推廣改革要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典型引路,穩步推進”的要求,著力推進四個方面的創新。
3.2.1推廣觀念的創新。面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必須逐步實現“四個轉變”。從以政府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以政府為主導、多元化發展的農技推廣;從以服務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生態提供綜合服務的農技推廣;從以技術為主線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以農民需求為主線的農技推廣;從以提供生產技術服務為主的農技推廣,逐步轉變為提供生產技術、優質農資、綜合信息等系列服務的農技推廣。
3.2.2推廣體制的創新。要根據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通過改革創新,逐步構建一個以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中介機構、廣泛參與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對于基層農技推廣的改革,要按公益性、區域性、綜合性、層次性的原則設置機構,使其成為技術集成的基地、技術展示窗口、技術培訓的平臺。
3.2.3運行機制的創新。探索建立對農技推廣機構和人員的科學考評制度,改變年底“算總賬”的傳統方法,試行績效掛鉤、重獎實績突出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方法。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引入競爭機制――競爭上崗、持證上崗。變對上負責為主為對下負責為主,以對下負責的實績作為考核的基本依據,特別是要由服務對象――農民評價其工作業績。
3.2.4方式方法的創新。除積極組織示范指導與咨詢培訓相結合的常規推廣外,要大力推行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逐步形成農技人員抓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的技術推廣模式; 加大參與式(組織農民參與推廣的全過程)、培訓式(組織專家培訓農技員和農民)、帶動式(利用實施重大項目或企業參與帶動社會化服務)、示范式(建立展示示范區、科技示范場)等新型農技推廣方式方法的應用力度。
農技員工作總結
20**年,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32號文件及自治區、地區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在地區農業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以服務三農的宗旨意識,積極履行職能,以科技興農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優質、高效的農業技術為手段,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支撐作用認真落實年初計劃和工作目標。通過一年的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
一、糧食安全生產工作
為強化我區糧食安全生產,切實抓好小麥生產工作,我中心及各縣站及時成立技術服務組,采取從播種到田間管理,技術員實施全程跟蹤技術服務,并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小麥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實施方案,與各鄉簽訂了小麥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技術人員服務期間積極宣傳糧食安全生產的政策和意義,鼓勵農戶種植小麥的同時,對各縣(市)鄉村農民進行農藥封閉、拌種、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共授課32場、600多人次。全區完成小麥種植面積32.95萬畝,主要品種有新春11、17、23號、巴春6號等。
二、重點農技推廣項目指導計劃的安排、落實
結合本地區農業生產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了《阿勒泰地區2016年農技重點推廣項目指導計劃》,農技重點推廣項目共安排了三大類二十四項,計劃推廣面積334萬畝次。年初將推廣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并與科技入戶有機結合,技術人員因地制宜根據各鄉村地質條件制定實施方案,提供配套技術服務,在年中進行了督促檢查和驗收評比。全區完成推廣面積407.55萬畝次,完成計劃的122%。
三、科技入戶工程的組織實施
圍繞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科技推廣機制創新,組織實施1500戶科技示范戶,制定了相應的考核辦法和工作實施方案。為使農業科技真正進村入戶落到實處,各縣站與農技人員簽訂了責任書,駐村蹲點進行科技示范,從備耕生產到作物收獲,技術人員進行全程跟蹤技術指導,為農民提供最新農業技術信息,推薦新技術、新成果,開展科技培訓。為更好地突出科技示范的作用,要求各縣(市)各安排3個重點示范村和20個重點示范戶。各縣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規模,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以設施農業、名優特色作物為切入點,結合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技術人員再根據示范戶的土地條件因地制宜地制定技術服務方案,建立種植檔案。爭取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達到100%以上,農業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全區已落實科技示范戶1785戶,其中,重點示范戶140戶。
四、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及試驗示范工作
今年,根據我區農業生產實際,重點圍繞特色作物、設施農業,加大了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在新品種試驗示范方面,以優質、專用、特色作物為重點,在新技術試驗方面,以高產、節本技術等為重點。繼續以地區農技試驗推廣站和各縣站試驗地為基地,積極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合我地氣候條件和生產實際的新品種、新技術進行示范、推廣。全區共引進作物新品種、新肥料、新農藥試驗255個,較好地完成了新品種引進及試驗田的前期管理工作,目前正處在田管階段,各試驗品種長勢良好。較為突出的、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和潛力的有南瓜系列:籽用、無籽、無殼南瓜;蔬菜類:紅、甜、彩色辣椒、白殼葫蘆、線椒;飼草類:新飼13號青貯玉米、健寶牧草,以及半無葉豌豆草原276等。通過新品種引進、試驗,加大新技術貯備,為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奠定了基礎。
建立中草藥標準化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目前已栽培試驗中草藥材及香料作物有薰衣草、留蘭香、德國母菊、月莧草等4個品種。
同時繼續加強與山西中北大學就向日葵綜合利用項目展開合作,促進農副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促進我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五、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工作
根據2016年病蟲調查發生情況及2016年的氣象預測,認真做好2016年病蟲草害趨勢預報并及時。在適時做好重大病蟲害監測的同時,及時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并根據發生動態和調查情況提出防治措施,全年共發病蟲情報102期,其中長期預報8期,電視預報19期。
自5月以來,我區大部分縣(市)天氣干旱,造成病蟲害發生比往年偏早,由于氣候原因我區草地螟發生比歷年早15-20天,主要發生在阿勒泰市、哈巴河縣、富蘊縣、福??h及青河縣,發生面積23.7萬畝,防治面積8.5萬畝。為加強我區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工作,在吉木乃縣、哈巴河縣和阿勒泰市建立一條外來檢疫性有害生物檢測阻截線,重點阻截馬鈴薯金線蟲、玉米切根葉甲、黃瓜綠斑駁病毒、辣椒實蠅等重大國際檢疫性有害生物;在阿勒泰市、福??h設立馬鈴薯甲蟲疫情檢測點,阻止馬鈴薯甲蟲疫情蔓延,并在阿勒泰市建立馬鈴薯甲蟲防控示范區一個,示范區面積2000畝,輻射區面積達10000畝,以保障我區農業生產的安全發展。
六、測土配方施肥工作
今年在全區安排測土配方施肥任務20萬畝,年初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并組織好宣傳培訓、技術指導工作,全區完成72.5萬畝。截止目前已化驗樣品1425個,8500余項次,其中包括土、肥料、水、植株樣四大塊。同時指導項目縣認真做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工作。今年,我區共有五個縣承擔了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其中新建項目縣三個(阿勒泰市、布爾津縣、青河縣),續建項目縣兩個(哈巴河縣、富蘊縣)。針對各縣農技站的實際情況和工作特點我中心分別成立了三個項目技術專家組,并制定了詳盡的工作計劃。新建項目縣工作在三個專家組的指導下,從項目實施方案的制定到測土配方基礎數據試驗(3414田間試驗、較正對比示范試驗)的規劃、布點、實施,以及前期宣傳培訓等,九月底依照自治區土肥站委托對項目縣進行地級驗收。
七、農業技術服務及科技培訓情況
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本著服務與農業、農村和農牧民的宗旨,中心成立了7個農業科技服務組,共14人,其中:農業推廣研究員2人,高級農藝師4人,農藝師8人。各縣(市)也相應成立了技術服務組,在春耕生產、農作物生長等關鍵時期定期不定期的下鄉村進行技術服務。技術服務的同時,通過現場技術咨詢、指導、科技資料發放、專題技術培訓、技術講座等方式,積極向我區農民普及科技知識,根據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特色農業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宣傳農業標準化等相關知識,使培訓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共開展科技培訓399期,培訓農牧民7萬余人次,發放科普資料3萬余份。
八、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2016年12月,經地區編委批準,我中心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今年3月配備了工作人員、明確工作任務、制定了相關工作職責,并及時與自治區有關部門進行業務對接。前期著重對農產品檢驗檢測工作通過信息、報紙進行大力宣傳,以提高廣大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并開展農資法律法規宣傳培訓,培訓人員達百余人。4月8日-16日,對我區六縣一市及北屯鎮的農藥經營戶進行檢查,并對六縣一市的大棚蔬菜和外地進入我區的蔬菜進行了農藥殘留檢測。針對檢查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建議,安排專人負責,加強監管力度。中心研究并制定《無公害主要蔬菜品種種植技術規程》,同時,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及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組織《阿勒泰地區農業地方標準無公害種植業栽培技術規程》的實施推廣,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我中心承擔的《無公害食品食葵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無公害食品打瓜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等14項《自治區地方標準》,通過自治區、地區兩級農業部門專家審定,于今年3月1日實施。
九、積極申報項目,依托項目資金,大力開展農技推廣工作
中心承擔實施《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項目》和《打瓜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超額完成項目合同預期的目標,項目實施規范,兩項目全部通過地區科技局的驗收。
農技員工作總結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一年里,我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努力提高理論知識和業務工作水平。遵紀守法,努力工作,認真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上級各部門領導及同事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思想、學習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步?,F將本年度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我重視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在工作中,堅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一是結合全市開展三查三看教育活動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查找不足,從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二是認真學習工作業務知識,重點學習水稻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節水抗旱技術的推廣應用、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及農業信息的采編與。在學習方法上做到在重點中找重點,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能力;三是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利用閑余時間,選擇性地開展學習,學習了《種子法》、《農業法》、《農藥管理條例》等,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
二、努力工作,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1、圓滿完成2016-2016年度的科技入戶工作。2016年,是施甸縣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的第一年,我有幸成為了該項目的玉米產業技術指導員。一年來,本著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我鄉糧食生產能力的指導思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目標。我負責的科技入戶項目涉及新街村后寨村民小組10戶農戶,玉米種植面積49畝,輻射帶動周邊6個村的200戶808畝的玉米種植。通過測產,10戶科技示范戶中,最高單產為694.43kg/畝,最低單產為610.22kg/畝,10戶平均單產為660.46kg/畝,較去年的平均單產550.44kg/畝增110.02kg/畝,增19.9%,超計劃指標任務的9.9%;輻射帶動周邊200戶808畝的玉米平均單產473.23kg/畝,較前三年的平均單產430.16kg/畝增43.07kg/畝,增10.01%,超計劃指標任務的5.01%。并獲得了年終考核優秀獎。
2、應對旱情,積極投身入抗旱工作中。2016至2016年,百年不遇的旱災給舊城鄉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作為農技推廣部門,摸清受災底數,著力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推廣抗旱技術措施,成為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抗旱工作中,我主要負責旱情的收集與整理,及時向上級各部門匯報旱情、農情,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及時開展抗旱自救工作,并參與組織農資的協調,確保了大春生產物資需求,為小春損失大春補夯實基礎,確保了旱災損失降到最低。
3、狠抓糧食直補惠農政策的落實。今年,共實施了種糧農民綜合直補、水稻、玉米、小麥良種補貼以及縣委8號文件中落實五項科技增糧措施補貼等惠農政策。為切實貫徹各項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我主要配合財政部門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配合研究、擬定了實施方案,認真搞好了糧食直補工作協調和部署;二是充分利用各種傳媒手段,狠抓了直補惠農政策的宣傳工作,讓直補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三是嚴格工作程序,并翻印了有關表格3000余份,切實服務和指導各村委會搞好直補工作申報登記、張榜公示,認真搞好統計復核等基礎性工作。四是及時、足額配合做好直補資金的兌付工作,讓種糧農民真正得到政策實惠。協助財政所完成種糧農民綜合直補1612808.57元,玉米、小麥等糧種補助461195元,涉及67個村民小組3300農戶;發放五項科技增糧措施補助673924.5元(其中:),涉及8個村委會77個村民小組3238戶農戶;發放蠶桑地膜補助25724.00元,涉及3個村民小組317戶農戶。
4、以項目為依托,切實抓好試驗、示范工作。為了切實抓好2016年大春糧食生產工作,確保大旱之年糧食少減產、不減產,實現抗旱奪豐收的目標。在樣板實施中,我主要負責各類示范樣板實施方案及技術要點的撰寫并參與實施,通過樣板的實施,確保大旱之年糧食少減產、不減產,實現抗旱奪豐收的目標。
5、參與完成全鄉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為了有效的防控水稻病蟲害發生,本站在縣植部門的幫助和支持下,認真的開展水稻病蟲害測報及群防群治工作。在工作中,我主要負責農藥的選定、配制、采集及報賬花名冊的制作與收集,確保了整個防治過程能有效、及時的開展。結合舊城屬雙季稻區的實際,積極整合各部門資金10余萬元,在全鄉范圍內共計開展水稻病蟲害普防7次,防治面積6000多畝,在防治過程中做到統一藥劑類型、統一時間防治兩統一。
6、狠抓冬季農業開發,結合全縣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及本鄉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在縣農技推廣所的幫助下,本人負責在新街村老壩沃舉辦縣級無公害蔬菜樣板200畝,品種主要以苦瓜為主,目前樣板正在實施中,且苦瓜長勢良好。
7、加大農業政策、農業信息的宣傳力度,全年共各類農業信息50余條,數字鄉村信息100多條,完成數據報表更新77份,舊城鄉新農村建設信息網的網頁采集與更新,上傳各類圖片200多張,并在保山報、施甸通訊等刊物上發表農業信息6條。
8、協助完成2016年蠶桑、茶葉兩項工作任務。完成新植桑園建設800.8畝,其中地膜覆蓋栽培643.1畝;完成新建蠶房1791.3m2,改造蠶房56.5m2;全年共計養蠶292張,交售鮮繭7852.97公斤,實現產值195764.52元,超額完成縣上下達150張的養殖任務,超94.6%。在蠶桑工作中,我主要負責蠶種的訂購、蠶藥蠶具的組織與發放;完成新植茶園77畝,補植33畝,全年產茶18.05噸,實現產值10萬余元。
9、積極參加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土樣采集,在該項工作中,我主要負責土樣信息的錄入,各種表冊的填報。
10、認真做好本單位財務工作,作為本單位的報賬員,用好本單位的每一分錢是我應盡的責任,我積極配合上級財務部門,做到不該用的地方不用,不該吃的不吃,心無雜念,眼不饞,明明白白做事,清清楚楚做人。
基層工作,千絲萬縷、千頭萬緒,總結一年來的工作,盡管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成績,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比如有創造性的工作思路還不是很多,個別工作做的還不夠完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在新的一年里,我將認真學習各項政策規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覺悟和工作效率全面進入一個新水平,為舊城鄉的農業生產發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農技員工作總結
我叫xxx,在xx鎮政府工作,多年來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和技術指導單位的正確領導、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戶的大力支持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組織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顯,多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開展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后,積極參加了縣農業局組織的培訓學習,更新了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增強自己指導示范戶的服務能力。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農業科技推廣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機制創新,為爭取社會各界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支持,使全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民更多地了解和積極參與農業科技推廣工程,采取黑板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農業科技推廣工作,宣傳農業科技示范縣的政策,宣傳面向市場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蠶豆無公害栽培技術、大蒜高產無公害栽培技術、洋芋無公害栽培技術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精心選擇高素質科技示范戶。
農業科技推廣在我鎮以種植業為主,科技示范戶理所當然的要有一定的種植水平,同時要有較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在周邊群眾中推廣開來。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以馬軍營、紀莊西胡莊、趙官營、宋莊小組的10戶素質較高的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對10戶示范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詳細了解各農戶的基本情況,了解他們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摸清當地耕作制度,并登記示范戶的相關信息,收集他們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加強科技示范戶對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戶示范戶帶動20戶輻射戶,全面帶動5個村民小組的所有農戶學科學用科學。
四、加強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通過科技入戶示范工程,我所指導的示范戶和輻射帶動戶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戶的基本情況、了解了各戶的需求后,精心設計了針對各戶的技術指導方案。主要推廣應用了:大蒜測土配方施用BB控釋肥技術,不但節約了成本,保護農田環境,為實現保洱海和農業增產、增收相統一的目標打下基礎;大蒜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大蒜產品的安全可靠,指導農戶精心選擇優質早熟大蒜品種紅七星洋芋無公害栽培、防病蟲技術,保證了洋芋產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戶指導方式靈活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