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5 08:33:02
序論:在您撰寫政工工作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43354萬元。預算執行情況如下:
(一)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二)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三)收支平衡情況 上述財政預算執行及平衡情況上報上級財政審核批復后,屆時再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
二、2008年財政工作
2008年,全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下,在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緊緊圍繞縣委“十六”字發展思路、四大奮斗目標,牢固樹立“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財政工作宗旨,狠抓收入征管,著力優化支出,提高公共保障,嚴格監督管理,圓滿完成了縣委及省財政廳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實現了四大目標(一般預算收入實現超收,財政支出實現“兩升一降”,財政管理實現精細化,“普九”債務實現全面化解)。主要工作如下:
(一)強促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又好又快 (二)強抓財政收入,超額完成收入任務 (三)強控一般支出,支出結構明顯優化 通過嚴格管理,優化了支出結構,實現了省廳提出的“兩升一降”的目標。行政成本性支出32913萬元,占總支出的比重為23%,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而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達104463萬元,占總支出的比重為73%,比上年增加0.5個百分點,用于產業發展的支出達5724萬元,占總支出的比重為4%,比上年增加0.5個百分點。
(四)強重民生投入,民生質量明顯改善 (五)強力監督管理,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六)強化人大意識,熱點問題逐步解決 2008年,盡管全縣財政收支預算實現平衡,財政工作成效顯著,但在財政經濟運行中,收入質量不高、收支矛盾尖銳、政府負債過重、鋪張浪費現象等問題依然存在,各位代表都十分關注。我們堅信,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監督下,將逐步加以解決。
三、2009年全縣財政預算草案
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綜合考慮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及收支增減因素,堅持“增收節支、統籌兼顧、留有余地”原則,編制了2009年全縣財政收支預算草案。主要安排如下:
(一)收入預算 (二)支出預算 (三)部門預算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的要求,2009年選擇縣司法局、縣直工委、縣農機局、縣就業局、縣科技局、烏木鎮政府、觀音鎮政府、縣職中、廟壩中學、天城中小學10個單位進行部門預算編制試點,以后將逐步擴大,全面推行。部門預算嚴格按照“人員經費按標準,公用經費按定額,專項經費按項目”的原則編制,清理存量資金,取消“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方法,實行零基預算。(10個單位的部門預算附后)。
四、2009年的財政工作 根據以上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2009年財政工作重點是:
(一)著力支持經濟發展,加快發展步伐
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認真貫徹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加大資金籌集力度,壓縮一般性支出,清理存量資金,歸并專項資金,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政府投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加快工程建設步伐。按照“促進增長、調整結構、推動改革、注重民生”的原則,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合理安排支出,重點加大對民生、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節能減排等支持力度。嚴格項目資金監管,加強項目預算、竣工結算評審。轉變支持發展方式,利用貼息、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財政手段,完善招商引資、科技創新、工業強縣等促進發展的財政激勵機制。創新投資擔保方式,擴大擔保范圍,提高擔保貸款額度。
(二)著力強化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質量
加強收入征管,挖掘增收潛力。嚴格執行政策,堅決杜絕亂開政策口子,該收不收,該免不免等不規范做法,做到應收盡收。深入開展財源、稅源調查分析,調整收入結構。不斷完善組織財政收入的各項考核機制,增強組織收入積極性。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強大的征收合力。強化收入監管,推行納稅繳費公開制、公示制,建立縣級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深入開展財稅收入專項檢查,嚴厲打擊各種偷逃漏騙稅行為。
(三)著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化支出結構
按照省財政廳提出的“兩升一降”的要求,繼續加大調整支出結構力度,著力壓縮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逐步實現由“保工資、保運轉”向“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轉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建設服務型、節約型機關。嚴格控制人、車、會、網絡、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對公務購車用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費、出國(境)經費實行零增長。嚴格控制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盤活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和土地資源。嚴格控制黨政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促進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和損失浪費。嚴格預算約束,減少預算執行追加,除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增支外,公用經費、專項經費等原則上一律不追加。鼓勵支持行政單位推行機關服務社會化改革。推行公務卡制度,制止公務消費中的不正當行為。
(四)著力打造民生財政,切實改善民生
大幅度增加對“三農”投入,健全投入機制,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投入,緩解“三農”發展資金短缺的矛盾。多方籌集資金,為“8+3”民生工程提供資金保障。增加對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補助,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確保糧食安全。提高城鎮低保補助水平和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貼標準。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水平,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和國家助學金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加大學校危房改造力度。增加醫療衛生的投入,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做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加大城鄉醫療救助支持力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安排資金400萬元,繼續支持10個特困村建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大力支持廉租住房建設,加大農村危房和城鎮居民危房改造和加固力度。
(五)著力深化財政改革,提高理財水平
按照“精細、規范、高效”的原則,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創新財政管理機制,推進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深化預算編制改革。選擇10個單位實行部門預算編制試點;完善基本支出定員定額管理標準,細化預算編制,提高年初到位率;加強預算執行工作,建立預算執行激勵約束機制,將預算執行的主體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將監管預算執行的責任落實到預算管理和監督機構,提高預算執行力。深化政府采購改革。修訂完善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制定政府采購分散采購管理辦法,積極推進電子化政府采購,不斷完善政府采購業務程序。深化農村綜合體制改革。加強鄉鎮債務監管,進一步清理核實債務,建立控債減債機制,著力控制新債,消化舊債;深入推進“鄉財縣管鄉用”管理模式,建立鄉級財力保障機制,加大對鄉鎮財政的傾斜力度,提高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支持鄉鎮機構、教育體制和林權制度改革。加大監督力度。不斷完善財政集中辦會、投資評審、集中支付、財政監督等管理辦法,提高管理實效。利用電視、網絡等平臺,定期將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涉及民生資金使用分配情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六)著力落實人大決議,提高預算執行力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代表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鎮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鎮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依靠廣大干部群眾,解放思想,同心協力,迎難而上,真抓實干,圓滿完成了鎮十五屆人大各次會議確定的任務目標。過去的五年,是全鎮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鎮村面貌顯著改變的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的五年,是和諧穩定、群眾幸福指數快速攀升的五年,寺家莊鎮正沿著科學發展的大道闊步前進。
經濟發展提質提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86億元,收益性項目投資2.758億元,同比增長45.2%;服務業投資10.54億元,同比增長31.75%;財政收入完成6060萬元,是年的2.08倍。特別是在克服舊納稅大戶鹽業包裝繳稅大幅下降,近年拆遷企業較多的不利形勢下,新增200萬元稅收。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小城鎮品位逐步提升。過去的五年,石環公路、紅旗大街等公路的建設開通,使我鎮的交通區位和鎮域環境優勢進一步凸顯;石鐵工程等9條鐵路的陸續竣工,進一步加快了我鎮融入省會大物流經濟圈步伐;全力推進三年大變樣工程,共拆違12萬平方米,南水北調、環城水系等國家、省市重點公益性項目的實施,高遷公園、勝利公園的落成,進一步優化了鎮域環境;347、344、303、302、306等多條公交線路的開通,更是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加強了本地居民與省會主城區社會、經濟的交流聯系。
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工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年以來,我鎮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為目標,大力實施“減糧、擴菜、興畜牧”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總體戰略,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305元,比年的5520元增長了51.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20265萬元。積極培育發展了森泰農業休閑觀光園,增加了農民收入。充分利用聯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技術資金優勢,加快了土地流轉步伐。入托單位涉及9個鄉鎮、120個村、3萬余戶,入托土地面積近10萬畝,注冊了“聯民”牌農副產品商標,共有工作人員112人,農業服務隊隊員達320人,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認可。工業方面,現有輕工包裝、電子信息、鑄造加工、倉儲物流、焊條粉劑、塑料制品、生物醫藥等多個工業門類,規模以上企業24家。五年來,先后引進了一批收益性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3個,五千萬元以上的5個。其中,在建和投產的分別是:投資2.5億元的中順物流項目,投資8000萬元的科林電器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市華南機械有限公司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華通物流有限公司,投資5500萬元的華辰包裝有限公司,投資5500萬元的邦隆化工有限公司項目,投資3000萬元的中誠通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項目。這些項目的引進,促進了我鎮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干部管理日趨規范,工作作風日益提高。按照“舉高發展旗,走好和諧路;單項爭先進,整體上臺階”的工作思路。并結合實際,重新修訂了《農村干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落實了合同管理《五步工作法》,執行了《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一審查》工作機制,在農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推行了《三卡三制三評》和《四制兩考》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包村干部管理辦法,深入開展了“履行崗位職責、規范從政行為”的主題教育活動,干部作風明顯好轉,各項工作日益規范。
各條戰線拼搏進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是計劃生育工作以“強化依法管理、完善服務體系”的指導思想,五年來,狠抓基層,大力推進信息平臺建設,嚴格落實各項獎勵扶助政策,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加強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深化人口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目標。二是在教育投入方面,多方籌措資金,五年來,先后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新建鎮一中教學樓1棟,餐廳樓1棟,學生宿舍樓1棟,圖書館階梯教師樓1棟,總建筑面積9200平方米,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19臺,新增學生多媒體電腦107臺,師資力量進一步加強,高中升學率始終位居市前列。三是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辦理農村低保、五保,積極進行救災救濟、優撫、孤兒救助等工作,共救助貧困家庭300多戶、鎮村兩級結對幫扶貧困兒童106人,使弱勢群體能夠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三是進一步完善了群眾工作機制,創新群眾工作思路,建立了群眾工作站(室),開展村民事務制,不斷暢通群眾訴求渠道,五年來共解決群眾合理訴求126件,群眾辦事850多件。四是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積極完善群防群治機制,治安、刑事案件逐年下降。五是以安全生產為重點,積極開展全員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堅持每周深入企業檢查2-3次,對鎮域范圍內食品安全進行摸底排查,確保全鎮群眾生產安全,生活放心。
五年的奮斗歷程讓人難忘,五年的探索實踐給人啟迪,五年的發展變化振奮人心。過去的五年,是我鎮落實國家、省市重點項目工程建設的五年,也是夯實我鎮發展經濟基礎的五年。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鎮黨委正確領導的而結果,是鎮人大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鎮人民拼搏進取的結果,凝聚了歷屆班子的不懈努力,凝聚了各位代表的智慧與汗水。在此,我代表鎮政府向大家,并通過你們向全鎮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寺家莊鎮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是:富民強鎮的大項目不多,支柱產業帶富領富能力不強,交通區位的資源優勢發揮還不夠,發展集體經濟思路不夠寬,鎮村環境容貌有待進一步提高,改善民生的任務還比較大,鎮村干部的大發展理念還需進一步創新,發展環境還有待于進一步優化等,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和解決。目前,我市有六個鄉鎮的財政收入已經突破億元,我鎮排在第七位。無論從區位優勢、人口數量、鎮域面積,還是從發展基礎、發展環境各個方面來比較,第七的位置都與我們擁有的條件、資源不相符。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自我加壓,自覺尋找工作差距,努力實現跨越趕超。
今后五年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鎮九屆一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鎮”的工作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項目、上經濟、保穩定、促發展,按照“舉高發展旗,走好和諧路;單項爭先進,整體上臺階”的工作思路,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奮力實現跨越趕超,努力實現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是:
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3%;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8%,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1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6%,年均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人;繼續調整產業結構,一、二、三產所占比重更加協調,農業占5.5%、工業占56.5%、服務業占38.5%,在全市確保實現爭先進位。
項目建設實現大跨越。鎮黨委將今年確定為我鎮的“項目建設年”。目前,全鎮共有在建、續建項目12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6個:一是重點抓好總投資22億元的中大青山電動公交車項目、投資10億元的恒信國際汽貿城和總投資5億元的中順物流二期三個項目的跑辦工作。二是全力推進總投資102.09億元的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項目、投資6.5億元的益通科技和投資7億元的科林電器二期,這三個項目的建設進程。三是努力確??偼顿Y2.52億元的中順物流一期項目如期竣工。在此基礎上以年為新起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跑辦,在今后幾年,力爭再引進一批立鎮富民的項目,兩年內,實現財政收入超億元,確保實現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城鎮建設提檔升級。修訂完善鎮域規劃,進一步加強小城鎮建設的工作力度,全力推動城鎮建設上水平、出品位。嚴格按照鎮域規劃,規范開展新民居建設,實行鎮村衛生長效管護機制,加大城管力度,加強環境衛生的督導檢查,徹底改善鎮村環境,依托東南水系,建設宜游、宜居的環城城郊景觀。
基層基礎更加牢固。以“舉高發展旗,走好和諧路;單項爭先進,整體上臺階”為目標,深化落實干部管理十項制度,加強對村級班子的教育管理,不斷創新群眾工作和社會管理方式,加強對黨員和群眾的教育和引導,把廣大黨員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干事創業、加快發展上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圍繞建設幸福,實施幸福鄉村計劃,大力發展水電路訊房、山水林田村、科教文衛保等民生投入。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和為民辦實事承諾,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
三、年重點工作和主要措
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市五屆一次黨代會、五屆人大一次全會精神,實現項目建設、經濟跨越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尤為重要。
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財政收入完成7150萬元,增長18%;招商引資完成1.48億元,增長19.5%;收益性固定資產投入完成2.72億元,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770元,增長5.6%。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項目建設不放松。年內重點抓好投資22億元、規劃占地230畝的中大青山電動汽車項目,總投資102.09億元、規劃占地300畝的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項目、投資5億元、規劃占地200畝中順物流項目二期,投資7億元、規劃占地70畝的科林電器二期,投資10億元、規劃占地200畝的恒信國際汽貿城、投資6.5億元、規劃占地100畝的益通科技,六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努力加快項目跑辦步伐,爭取年內投產見效。
二是不斷完善重點基礎設施。完成鎮域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與規劃局取得聯系,將根據新修編的市總體規劃要求,進一步完善寺家莊鎮發展規劃,并通過專家論證。規劃涵蓋產業、基礎設施、城鎮建設等多個方面。年需要重點抓好:紅旗大街拓寬改造工程。前期被征地農戶工作已經做通,拆遷房屋已評估,下步申請市政府協調土地、交通等部門,加快施工建設進度,爭取早日完工。鎮前大街升級改造工程。計劃總投資600多萬元對鎮前大街進行高標準建設。目前交通局已初步做出規劃設計,正在進一步完善,今年春天進場施工,預計七一前建成通車。爭取省市資金,進行洨河整治,修建寺家莊至東營西街的聯村幸福大橋。
三是繼續加強城鄉環境整治。以紅旗大街、鎮前大街為重點,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不斷提升我鎮整體形象,營造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以農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加強環境衛生長效機制建設,形成村保潔員清掃、專業隊伍清運填埋的運行格局,探索完善農村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機制。
四是著力改善民生。加快推進養老幸福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嚴格低保、五保審核審批,及時完成新農合、新農保,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農民保障水平。按時完成上級各種補貼,保證讓老百姓按時拿到補貼資金。重點發展精品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不斷促進農民增收增效。繼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五是加強鎮村干部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教育廣大干部認清形勢,將干部思想統一到發展主題上來,堅持一切圍繞發展開展工作。進一步完善村級績效考核,規范村干部從政行為、議事程序和財務管理,真正把鎮村干部的思想和精力統一到鎮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干事創業上來。進一步加強對黨員、村民代表的教育管理,不斷增強黨員村民代表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引導他們積極支持配合村兩委工作,發揮出應有的職能作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年工作回顧
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四個發展”為主要路徑,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七次會議和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奠定了“十二五”發展的堅實基礎。
經濟發展持續向好。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0.7億元,增長15%;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5.3億元,增長31.1%;完成地區固定資產投資528億元,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3億元,增長17.1%。發展方式不斷轉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3.6∶53.4∶43.1,其中一產比重較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二產比重提高2.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7%,工業主導型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強化,園區引領作用尤為明顯。服務業規模迅速擴大,旅游及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社會民生顯著改善。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2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6634元,增長21.4%,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采取臨時價格干預和財政補貼等多種措施,有效抑制物價高位運行,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的生活。全年用于社會民生的投入占到財力總支出的80%以上,城鄉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統籌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投資55億元,一批關乎長遠、涉及民生的重點工程相繼實施和建成,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八個方面:
(一)強化項目拉動作用,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圍繞東部城市群建設的目標要求,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鞏固和保持了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嚴格實行重點建設項目市級領導聯系督導制度,加強對火車站綜合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教育布局調整、排污口整治等23項重點項目的督查,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不斷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涉及民生項目的投資大幅增長,其中醫療衛生、節能環保、農林水務等方面的投資分別增長51.4%、40.3%和39.6%。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民間投資日益活躍,投資比重達到65.2%。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到位資金176億元,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19億元?!扒嗲焙炗喐黝愴椖?3個,簽約金額189.5億元,外向型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全方位開放的成果日益豐碩。
(二)突出特色加快發展,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我們始終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路徑,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投資242.9億元,實施工業項目177項,工業技術創新項目32項。多晶硅、單晶硅、電子鋁箔、鎂合金、藏毯絨紡、生物制藥、改裝汽車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鋁板帶箔、PVC復合材料、二甲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光伏電池及組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對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增強發展后勁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力支持工業園區做大做強,開發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97.8億元,獲得省政府“年度省工業投資貢獻獎”,對全市工業經濟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大力推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旅游產品開發,組團赴韓國、澳大利亞等開展了大型推介活動,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81.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6.2億元,被世界科學發展聯盟和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評為“世界旅游名城”。以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等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朝陽物流園區、鐵路物流中心基本建成,物流業基礎進一步夯實。
(三)扎實推進“三農”工作,城鄉統籌成效明顯。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措施,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農業生產喜獲豐收,糧食總產量26.9萬噸,蔬菜總產量72萬噸;肉、奶、禽蛋產量分別增長6.4%、10.8%、20.9%。集中建設冬暖式溫室3500棟,建設畜棚4000棟,新(改、擴)建各類養殖基地75個。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53家,帶動周邊農戶21萬戶。認真實施“千村建設”、“百村示范”計劃,農村水利、公路等一批基礎項目順利實施;完成村道硬化360公里,新建農村公路49公里;7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全面完成,實現4.7萬人穩定脫貧。城鄉統籌工作力度加大,“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四)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承載能力逐年增強。扎實推進“東延、西擴、南活、北優、中疏”的發展戰略,全面完成了《市2030年城市空間總體發展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和城市重點部位、重點片區、重點項目的詳規修編工作。舊城改造穩步進行,完成拆遷面積106.4萬平方米,開發建設1399萬平方米。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穩步推進房地產開發建設,商品房施工面積1276萬平方米。加大供排水設施建設,新增管網27.3公里,改造管網11公里,供排水能力不斷提高。深入實施暢通交通工程,人行過街天橋、地下通道、停車場等項目進展順利,道路通行率平均提高20%,有效保障了安全有序順暢出行。推進重點功能區的開發建設,海湖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億元,生態宜居形象初步顯現。做強,服務全省的目標正在大步推進!
(五)積極實踐綠色發展,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創衛、創綠成果得到有效鞏固。重點綠化工程按計劃實施,完成大南山生態綠色屏障造林1.7萬畝,各項工程造林27.3萬畝,義務植樹501.2萬株,新增園林綠地40公頃,完成海棠公園、河湟公園等主題公園建設。圍繞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啟動了“清水入城”工程,開展湟水河排污口綜合整治和南川河城區主河道清淤,停產、取締了一批違規采砂場。歷史遺留鉻渣處置、“兩廢”中心建設等一批環保重點項目進展順利。6個示范片區、83個村的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有效實施。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16天,比上年增加5天;湟水河小峽出口斷面水質達到三類,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城市宜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六)各項改革縱深推進,體制機制更加有效完善。全面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實行政事分開、醫藥分開,成立了市醫療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市醫療機構藥事服務監管中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大力培育市場主體,組建了湟水投資管理公司、園林旅游體育資產經營公司和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運營管理公司,市場化運營體系不斷完善。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掛牌營業,浦發銀行、新華壽險等一批金融機構在落戶。繼續推進城司二期企業債券發行工作,融資能力明顯增強。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機關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并試行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市民旁聽、涉及民生的聽證會現場直播、政府雇員、總師等制度。加快市級公園管理改革,完善管理制度,成立了公園管理中心,對5個市級公園全面實行了免費開放。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活力進一步激發,廣大人民群眾享受了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傾心關注民生福祉,群眾幸福指數穩步提升。堅持把新增財力的80%和主要工作精力放在社會民生事業上,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業、就業的激情與活力,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各類失業人員就業1.9萬人,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35.1萬人次。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養老保險新增擴面13616人,失業保險擴面4300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順利啟動,實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全覆蓋;開工建設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31905套,農村獎勵性住房30250戶,農村危舊房改造18000戶。大力推進教育布局調整和校安工程建設,改造學校危房33萬平方米,湟川中學、二十一中新校區交付使用;“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教育布局調整、素質教育等多項成果走在了全國前列。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市中醫院門診綜合樓等建成使用,城鄉醫療衛生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積極推進農村基層文化為民辦實事工程,建成352個農家書屋和11個鄉鎮文化站。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獲得“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我市有1個村、11個單位分別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和“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穩步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落實“5568”創新工程各項任務,全面啟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殊榮。
市委、市政府10大類62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完成,全面兌現了向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
(八)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和諧穩定局面進一步鞏固。切實加強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一年來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58件,政協委員提案160件,辦結率100%。全面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勤政廉政各項規定,廉政建設取得良好實效。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和農產品及農藥監管,開展濫用食品添加劑、飲食安全等專項整治工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扎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管理組織體系和工作網絡,公共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認真開展“雙擁”共建活動,人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在搶險救災、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行責任追究制度,有效化解了各類不穩定因素。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團結互助、共謀發展的局面得到鞏固。不斷加強工商、統計、氣象、質監等工作,人口與計劃生育、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與此同時,我們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新玉樹的重大部署,扎實做好援建工作,涉及雜多縣薩呼騰鎮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的62個援建項目進展順利,完成投資7.2億元,完成援建任務的66.1%,其中4個村的農牧民住房和城鎮居民住房等8個項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得到了雜多縣干部群眾的肯定和好評。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政府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各族人民艱苦奮斗與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有效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奮斗在全市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和勞動者,向中央駐寧單位、省直各部門、人民駐寧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全市加快發展的進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隨著社會轉型的加快和經濟發展的加速,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壓力逐年增大;經濟總量小、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突出,財政規模小、調控能力弱的制約因素依舊存在;拆遷和安置的難度加大,制約了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綜合環境、功能品位與市民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還面臨許多新課題,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二、年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精神,牢牢把握發展“主題”、“主線”和“主要路徑”,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方針,大力實施“一統三基”發展戰略,圍繞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目標,圍繞“五個三”工程,加快優化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注重投資拉動和產業支撐,牢牢抓住城市規劃建設、產業發展、文化提升、民生保障等重點,抓細節、做精品,全面加快“四個發展”,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用新舉措豐富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新內涵。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旅游總收入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農村轉移勞動力30萬人次;節能減排控制在省上下達目標以內。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改進工作方法。我們將牢固樹立精細理念,悉心打造精品城市。不論是發展經濟、還是改善民生,不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社會管理,都要體現精品意識、精細理念,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盤活存量,提升效益,優化服務。堅持把心思聚在干事業上,把精力放在辦實事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實上,把本領用在出精品上,精細化規劃、精細化建設、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讓未來在規劃中更加靚麗,讓城市在建設中更具特色,讓社會在管理中更趨和諧,讓人民在服務中更加滿意!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重點突出以下八個方面:
(一)致力于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突出實施重點項目。以“項目推進年”為契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商品房開發、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社會民生等領域592個建設項目,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完成投資630億元以上的目標。
準確把握投資重點。深入研判宏觀經濟形勢,把握國家投資重點,有針對性地在水利、節能減排、保障性住房、扶貧開發、生態環境和改善民生等領域預先謀劃、精心組織,及時申報一批項目,力爭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省上的計劃,使項目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繼續優化投資結構。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注重對改善“三農”的投入、對教育和公共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對城鄉居民住房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投入、對流通領域基礎設施的投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的地位和作用,圍繞產業定位和比較優勢,綜合運用土地、財稅、金融等手段,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新興產業、知名品牌和重大項目,做好相關配套服務,確保招商引資重大項目落地實施。
加強項目實施監管。全面落實重點建設項目市級領導聯系督導制度、重大項目工作例會制,嚴格項目監管,統籌安排,責任到人,爭取早安排、早協調、早征地、早開工。保證建設有序,投資到位,質量過硬,力爭使每個工程都成為效益顯著、人民滿意的工程。
同時,全力抓好玉樹援建工作,圓滿完成決戰年的建設任務,為建設新玉樹貢獻應有的力量。
(二)致力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調整優化結構。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省委關于要實現“三個新突破”的要求,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實現經濟穩步發展的主攻方向,努力優化產業結構,構建具有特點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激發產業發展活力,拓展發展空間,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發展基礎。
突出工業支撐作用。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確保工業投資完成29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以上。抓緊制定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健康發展意見的具體措施,認真貫徹省政府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意見及關于應對當前工業經濟突出問題的十項舉措,扎實推進“雙百”行動,以引進大型企業和培育知名品牌為突破口,加快推進自主創新,集中力量培育和發展太陽能光伏制造、有色金屬、特色化工、藏毯絨紡、高原生物制品、裝備制造、鋰資源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為園區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使園區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撐。充分利用縣域工業園和資源稟賦條件,圍繞產業定位和發展優勢,因地制宜,加快發展,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扎實推進國家服務業改革試點城市建設,加大對旅游地產、旅游重點景區和重點項目、文化體育旅游產業的扶持力度,開發建設新型旅游產品,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全面加快旅游業發展。積極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經驗和優質高效服務的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服務企業,大力發展連鎖酒店、家庭旅店等服務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圍繞海湖新區商業核心圈建設,啟動夏都會議中心、北京新華聯等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會展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功能,建成國際會展中心C館。做好商業巷、水井巷商務區、建國路等重點商圈建設,實施王府井城西店等商貿項目,提升商業中心檔次和競爭力。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連鎖便利店、社區菜店及配送中心改造等商貿流通設施建設,扶持和培育一批農副產品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抓好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的啟動運營,及早發揮集散中心調控物價、保障供給的基礎作用。
持續發揮消費拉動作用。積極尋找擴大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以改善投資結構拓展消費空間,促進投資與消費良性互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億元。積極改善民生,促進居民創業就業,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提高養老、醫療、低保、住房等社會保障水平,努力增強消費預期。加強對文化體育旅游等消費熱點的引導,不斷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鞏固擴大“萬村千鄉”和“雙百市場”建設成果,落實好家電下鄉“提標擴面”等政策,努力擴大農村消費。多措并舉,全力促進消費總量的不斷擴大和消費水平的顯著提升。
(三)致力于統籌城鄉發展,持續促進農民增收。堅持不懈地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加快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步伐,逐步實現城市資源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按照率先在全省建成現代農業示范中心的目標,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為突破口,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進都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步伐。加強蔬菜、畜產品生產,提高農畜產品的商品率和自給率,特色種植比例保持在75%以上。加快新型設施農業建設步伐,新建冬暖式日光節能溫室和大棚各3000棟,牲畜暖棚4000棟,新(擴)建奶源、肉牛(羊)、生豬基地各10個,禽類基地5個。新(擴)建蔬菜保鮮庫5座,使全市的冷藏保鮮庫容達到10萬噸,提高菜籃子產品儲存調劑能力。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加快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引大濟湟”西干渠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區及縣域供排水配套管網,抓好重點河段防洪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著力抓好人畜安全飲水工程、設施農業和養殖基地水利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灌區改造工程,大力推廣農業節水抗旱技術。統籌建設一批農村水、電、路、沼氣、太陽能灶等項目,解決5萬人、4.5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戶沼氣池6600座,新建農村公路100公里,硬化村道100公里,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推進“三集中”,力爭完成土地集中經營25萬畝,不斷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整合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等涉農項目資金,集中實施100個示范村建設,切實改善農村面貌。準確把握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大趨勢,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與農民主體作用相結合,普惠性與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銜接,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特點的扶貧開發道路。今年集中實施6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解決5萬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發展壯大城郊經濟、縣域經濟,著力打破市內四區三縣之間資源和要素流動的各種障礙,推動區域內經濟形成城鄉結合、優勢互補、一體化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促進城鄉群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四)致力于增強載體服務功能,科學規劃建設城市。貫徹東部城市群發展戰略,努力增強作為青藏高原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功能。突出體現“現代、大氣、特色”的城市品質,用規劃控制和引導城市建設,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城市發展框架,逐步增強宜居、宜業、宜游、宜人的城市功能。
強化引領作用。圍繞轉變發展思路、城市職能、發展方式,進一步突出在東部城市群建設中承擔的“核心引領”、“輻射帶動”兩大區域作用和“區域服務”、“區域組織”、“區域管理”三大區域職能,通過區域職能的合理分工、重大設施的協調布局和城市群網絡發展的統籌等方法,構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細化城市各層次規劃。以《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為契機,制定《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市居住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配套標準》等一系列地方規章與標準,落實城市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用地和空間,實現公共服務設施的“均等化”發展,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加快重要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努力將規劃與城市發展進程、片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緊密結合起來,推動規劃工作向精細化邁進。立足高原山水河谷城市特質,注重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加快第五立面研究和城市色彩導則制定,強化城市空間與自然山水格局的呼應,提煉和塑造城市獨有的特色。
進一步完善載體功能。繼續推進“東延、西擴、南活、北優、中疏”發展戰略,力爭啟動多巴綜合片區建設。加強土地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進一步規范土地招拍掛和集體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工作。抓好火車站綜合改造、中心廣場北擴等重點項目,打造精品街區。完善海湖新區服務功能建設,充分利用環湖賽、青年電影節等重大活動推介海湖新區,盡快聚集人氣。加快京藏高速南過境公路建設,啟動鳳凰山快速路項目,做好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等重點工程的協調服務,提高與周邊重大交通樞紐的溝通銜接。抓好柴達木路綜合整治二期等道路建設,持續抓好暢通交通工程,實施停車場、人行天橋、換乘中心、微循環片區、暢通示范街等項目,優化靜態交通,分階段實施環城公交、直達公交、同城公交建設,在有條件的道路設立公交專線,優化線路,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暢通能力。做好城市排水設施維護工作,加大老城區老化管網改造力度,新建市區擴展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全面保證城市“輸血”功能的健康有序成長。
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加強規范化、制度化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健全完善法規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城市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精細管理,持續鞏固和發展創衛成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復檢。扎實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通過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人性化,讓更具親和力!讓人民更有幸福感!
(五)致力于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改善生態環境。以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目標,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促進生活環境、建設環境以及投資環境的改善,努力建設高原山水花園城市。
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堅持“三環”綠化戰略,抓好大南山生態綠色屏障、小酉山綠化工程,完成“三北”防護林、公益林等造林工程26.3萬畝。加快城市出口道路綠化美化、城區“三河六岸”綠色濱河景觀帶、北山危巖體綜合治理等城市重點景區及主題公園建設,抓好水土保持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等項目。深入實施“清水入城”工程,推進湟水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加快再生水利用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第四和第五污水處理廠,力爭湟水河出口斷面水質逐年改善。
切實強化節能減排。進一步健全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機制,支持和引導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技術改造,積極培育以低碳產業為特征的綠色發展模式,不斷完善“有色金屬—天然氣—鹽化工”產業鏈,構筑循環經濟體系,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強建筑節能監督和管理,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產生活新型態,推進低碳型社會建設。
扎實推進創模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實政府、企業、個人的主體責任,全力完成“創模”達標各項階段任務。實施以歷史遺留鉻渣綜合整治為重點的重金屬污染和工業廢水處置工程,加快“兩廢”中心、餐廚垃圾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監督實施中星化工公司搬遷,實現污染物集中控制和深度處理。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不斷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大汽車尾氣、煤煙、揚塵等綜合治理,確??諝猸h境質量優良率保持在85%以上,切實提高城市環境質量。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確保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清、天藍、地干凈的宜居環境之中!
(六)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社會事業更快進步和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今年政府將繼續整合資金30多億元再辦一批民生工程,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福祉!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深入開展“教育均衡發展年”活動,推動教育改革試點,著力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步伐和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關心支持特殊教育,發展成人教育,完善涵蓋終身的教育體系,使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啟動實施第二輪教育布局調整和校安工程,重點抓好五中、十四中、聾啞學校、張家灣小學遷建和四中擴建工程,推進三縣示范高中建設,加快規劃和實施一批城鄉幼兒園項目,不斷滿足各個層次的教育需求。
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鞏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成果,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抓好海湖新區醫院、市級綜合(??疲┽t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加大醫護人員培訓和專業人才引進力度,不斷提升醫技水平,滿足城鄉群眾就醫需求。
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重點解決大中專畢業生、復轉退伍軍人就業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全力做好創業及就業工作,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啟動綜合性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綜合和優惠政策等扶持。積極鼓勵、支持各類經濟實體吸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大力開展全民創業意識培養和創業能力培訓活動,培訓創業人員1萬人,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4萬人。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各類保障標準和補貼標準,不斷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保障需求。關注低保邊緣人群生活狀況,建立低保對象保障與物價上漲補貼動態管理長效機制,提升低保對象生活水平。推行低保對象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逐步提高孤兒和無人撫養未成年人生活補助標準。構建“政府主導、平臺運作、社會參與、股權多元”的公共租賃房建設新模式,建設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13758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5000戶,獎勵性住房17000戶,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
繼續加強物價調控。把穩物價保民生的政策一以貫之,抓好每個季度,抓住每個月份,使影響全市價格總水平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抑制。加強同省外蔬菜、生豬產區的聯系,建立互利合作的產銷關系,建成和發揮好300個社區直銷菜店的作用,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對人民生活影響較大的重點商品繼續采取政府補貼、以獎代補、批零差率控制和最高限價,嚴格實行“四包四定”制度和市區聯動機制,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確保全年價格指數繼續回落。
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研究制定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公共服務職能和購買服務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承接政府部分服務職能,參與社會管理。依托社區基礎平臺,建立組團式服務管理隊伍,實行“定格、定人、定責、定流程、定獎懲”的網格化、精細化服務,實現公共資源共享化,業務流程規范化,社工服務高效化。全面啟動市區居住小區物業管理標準化建設,使物業管理提升成為創新社會管理、提升社會服務的重要抓手。強化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推進“平安”建設,著力完善社會治安防控、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群眾利益訴求表達和社會管理支撐保障六大機制。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安全生產管理,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完善各級救災應急指揮系統,全面提升減災救災工作水平。做好“雙擁”模范城市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新時期宗教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事業,制定和落實養老服務優惠政策,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充分發揮惠民政策的引領激勵作用,重點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努力穩定人口增長水平,不斷提高人口素質。
(七)致力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面推進文化建設。認真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因地制宜、發展平衡、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量力而行”的原則,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特色文化產業體系,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動文化事業更加繁榮。加快制定文化事業發展規劃,探索“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的新模式,不斷促進文化事業大繁榮,把建成地域特色鮮明、經濟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凸顯、產業體系較為完善、文化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的青藏高原文化中心。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城市為載體,深入推進歌舞團、戲劇團體制改革,成立全市范圍的群眾文化協會,加快廣播、電視制播分離進度,全面開展文體旅游活動,積極打造文化品牌。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進一步開發老爺山花兒會、湟中“八瓣蓮花”、湟源排燈等資源,彰顯歷史文化魅力。
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堅持資源共享、綜合利用,科學編制全市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推進市文化藝術中心和區縣文化館、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實開展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活動,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不斷豐富城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著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弘揚文化特色,加快產業基地建設,精心組織實施一批文化產業重大工程。加快文化、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抓好文化產業園區、影視劇院、體育游樂場等項目建設。培育3—4個文化產業龍頭企業,創作一批文化精品劇(節)目和全國知名的文化品牌。發展壯大廣播電視、電影院線、出版發行、演藝、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加大財政對各類商業演出和公共文化演出的扶持力度,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
扎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圍繞城市公共文明指數達到西部城市前列、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任務的目標,以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為重點,全面加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揚精神,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綜合競爭力,切實用政府工作的辛苦指數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八)致力于激發城市發展活力,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積極探索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新機制。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增強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原則,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推進文化衛生、城市公交等體制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積極推進“政府雇員”制度,培養、引進和留住各類優秀人才。抓好融資體制改革,運用信托、債券等融資方式,創新城市建設項目籌融資運作模式,形成可持續的城市建設資金支持體系。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集中力量,采取補貼和直接投入等措施,在園林旅游、文化體育、便民服務、設施農業等行業培育更多市場主體,重點扶持以市民創業為主導的微小企業,重點扶持市民開辦家庭旅館、餐廳等文化旅游服務業態,重點扶持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有益探索,既緩解旅游壓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更帶動民眾創業,促進和擴大就業。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有機結合,繼續拓寬利用外資的領域和渠道,注重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更多地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辦好“夏都國際論壇”,加大對外向型企業的涉外服務力度。積極推進與發達地區乃至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加快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讓的發展更好地融入國際國內的發展之中。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面完成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責任在肩,使命光榮。我們將牢固樹立科學謀劃、執政為民、加快發展、勤政廉政的意識,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執政水平,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一)注重調研,廣聚民智,確??茖W決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緊緊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克服多種不利因素,實現科學發展。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聽民意,集民智,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做廣大群眾“看得見”的干部,強化責任追究機制,不斷完善重大事項聽證、專家咨詢、責任追究和重大建設項目工作例會制度,使各項決策更具科學性和前瞻性。
(二)接受監督,完善制度,確保依法行政。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主動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依法履行政府職責,確保政府施政行為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學化。及時公開群眾關心和關注的事項及信息,接受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善于創新,狠抓落實,確保高效執行。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做出政績、干出成效。堅持一線工作法,敢于直面矛盾,一個一個解決問題,一項一項落實工作。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選準選好民生實事,盡快明確、及早開工,言必行,行必果!堅持用大開放的思路研究新形勢,以大創業的動力解決新問題,以大發展的成果破解新瓶頸,以大和諧的局面推動全社會的創新!
第二季度來我在村委會、單位組織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履行社區民警職責,較好地完成了社區民警各項工作任務。我就三個月來的社區工作情況向大家做述職:
村目前共有戶,人口人,街道目前共有戶,人口人。根據街道人口流動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點,工作中我能夠深入社區進行走訪、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并協調村居委會等部門加強社區治安防范宣傳工作和治安防控打擊工作:
一是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不定期在街道組織治安防范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手冊,有效擴大了宣傳的受眾面,使每個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資源,建立了由村委會、社區積極分子參加的治安群防會組織,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作為職責和任務,要求齊抓共管。我針對街道和村的實際情況,組織召開有居民、單位組織代表參加的社區治安座談會,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識,加強管理。
三是發揮積極分子和村居委會的作用,在轄區內及周邊進行巡邏、防控,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我結合街道和村流動人口大,對責任區的人、地、物、事、組織,有可能對社區治安造成隱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將責任區存在的問題反饋給所里并提出建議。所里根據我反饋的情況和建議,通過加強巡邏、主動出擊,有效降低了發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區警務工作中,能夠主動受理居民群眾咨詢、求助。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居民辦好事、辦事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工作中能夠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責任區內存在的違法問題和影響社區治安的情況敢于大膽管理。
(一)堅持創新方式,致力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地、縣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政策措施,積極有效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在確保省財政支持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的同時,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統籌安排配套資金,著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支持融資平臺建設上,進一步加強了融資平臺和信用擔保平臺的整合、清理和規范管理工作,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地區融資擔保體系的意見》和《地區融資平臺公司清理規范工作實施方案》。增加了融資平臺和信用擔保平臺資本金投入,支持擴大了融資平臺和擔保平臺規模,有效緩解了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年,省財政支持信用擔保平臺資本金5400萬元,地縣財政安排融資平臺和信用擔保平臺資本金1.17億元(其中:地區本級1000萬元,各縣財政1.07億元),累計擔保各類貸款余額達22.1億元,其中:融資平臺擔保城市建設貸款11.84億元,支農擔保貸款5億元,創業促就業小額貸款1.6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貸款3.67億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在支持改善城鄉基礎設施上,認真落實中央實施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財政性投資基本建設項目資金不斷增加。年,落實基本建設項目預算資金10.6億元(列省級支出2.04億元),較上年增長63%。重點扶持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農村飲水、沼氣建設及城市供水設施和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程等,切實改善了我區經濟發展環境,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在支持項目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上,按照省上確定的“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戰略和地委、行署確定的縣域經濟發展方針,努力推進園區建設。年,地、縣財政預算安排項目前期費1200萬元,集中力量支持相關部門重點圍繞農業示范園區、工業集中區做項目、爭取項目和招商引資。爭取省財政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工業企業項目貸款及節能項目、淘汰落后產能等補助和獎勵資金1.42億元,推動企業擴大投資、加快技術改造,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發展。
(二)堅持“兩手抓”,切實增強財力基礎。認真分析經濟發展和收入形勢,堅持抓自身收入組織和爭取上級補助不放松,堅持抓支出管理不放松,在全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推動下,財政收支持續穩定較快增長。在收入組織上,堅持抓科學征管。制定了收入月通報和季度分析制度,建立了財政預算管理績效考核機制、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了與國、地稅的信息相互溝通、數據相互交流、情況相互通報的工作機制,通過重視和加強財政收入的征收、管理和監督工作,不斷完善稅費收入征管和監控機制,推進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努力挖潛增收,促進了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年,在、兩縣受公伯峽、積石峽、蘇只等水電站建安營業稅、一次性耕地占用稅、稅收政策變化,致使固定稅源減少等因素影響,核減收入2090萬元的情況下,提前20天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并實現了超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3%,超年度預算4.8個百分點,超年度收入任務2167萬元。年,全區財力總量達到71.2億元,比上年增長36.9%。其中:省財政補助收入66.5億元,比上年增加19.6億元,增長41.8%。在爭取上級補助財力上,堅持抓政策研究。把爭取上級財力性補助和專項資金補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加強財政政策和特殊性因素的研究和利用,支持深化項目基礎工作,以項目為載體,落實相關政策。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年,全區新增財力29738萬元,使我區自有可支配財力達到34.3億元,落實上級財政各類專項資金36億元,比上年增加15.2億元,增長73%。在支出管理上,堅持抓財政保障。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政權運轉保障水平,保證了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保障等關乎民生的政策性配套和重大事項的支出需求。針對支出不均衡、結轉較大等問題,通過采取提前預撥、壓縮結轉、建立支出進度通報制度等措施,支出增幅增量和支出進度均創新高。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達到70.08億元,為調整預算的98.3%,比上年增長34.5%。
(三)堅持以民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始終堅持“小財政、大民生”的理念,切實落實各項支持改善民生的財政政策,積極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提高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在“三農”方面,建立了縣級財政支農投入增長考核機制,各縣財政安排的支農資金占經常性財政收入的比例由年的5.6%提高到年的8%。積極爭取落實省財政各類支農專項資金10.6億元,較上年增長29%;推進了農村綜合改革,建立了“鄉財縣管”財政管理體制,落實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1458萬元;通過“一卡通”,兌現落實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8230萬元,退耕還林糧價款及現金補助7491萬元;發放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3537萬元;落實農牧業科技培訓“陽光工程”財政補助資金660萬元,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了農民收入。年,地、縣財政預算安排的支農專項支出8822萬元,同比增長22%。整合支農資金2.3億元。全區農林水事務支出達到13.9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19.9%。重點支持了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生態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促進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在教育事業方面,支持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中等職業教育、特殊教育、中小學布局調整及校舍安全工程等政策。年,全區教育支出達15.4億元,比上年增長42.9%,化解農村“普九”債務和義務教育其他債務1.46億元,推進了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大力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鄉鎮衛生院建設等工作,提高了全區公共衛生服務保障能力。年,全區醫療衛生支出達6億元,比上年增長22.6%,較“十五”末增長5倍,推進了衛生事業發展。在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加大了城鄉低保、五保戶供養、企業基本養老、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全區社會保障水平。年,全區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達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8%,較“十五”末增長9倍。在城鄉基礎設施方面,支持實施了農村危房改造、獎勵性住房建設、城市廉租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年,全區住房保障支出達5.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倍,支持完成了12213戶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工程和16815戶獎勵性住房建設,落實廉租住房建設5144套。在增強基層政權服務功能方面,實施了鄉鎮政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年以來,全區累計投資1.98億元完成了93個鄉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工程,達到了“一個改善、三個提升”的目的(即:明顯改善鄉鎮政府的基本辦公條件,提升鄉鎮政府的整體服務功能,提升鄉鎮政府的對下服務水平,提升老百姓的滿意度)。
(四)堅持依法理財,進一步完善財政管理機制。圍繞創新體制機制,穩步有序推進財政自身改革,財政管理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在推進財政改革方面,繼續細化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加大綜合預算編制力度,建立了縣級財政預算執行分析月報告制度。完成了地區本級公務卡、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管理、財稅庫銀聯網等改革。在非稅收入管理方面,切實加大對非稅收入的征繳和監管力度,將非稅收入全部納入部門綜合預算,統籌使用,進一步規范了管理。在加強財政監督方面,認真開展并完成了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查工作。繼續強化了對轉移支付資金和各類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年,累計檢查專項資金18.6億元。實行“月末自審、季度報審、半年初審、年底終審”的“四審”內部監督制度,確保了財政資金的規范、安全、有效使用。
二、年財政主要工作任務
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按照地委委員擴大會議和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對財政工作的總體要求,綜合分析財政經濟形勢,今年,全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5.5億元,增長15%。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全區一般預算支出比上年初安排數增長15%。同時,繼續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確保上級財政補助資金有新的增長。重點圍繞“四個發展”,繼續貫徹落實省財政支持縣域經濟發展、強化財政管理的一系列體制機制政策,扎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增強財力基礎,扎實抓好收支管理工作。
一是狠抓收入組織工作。堅持把狠抓收入繼續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實際,認真分析收入形勢,既看到積極的、有利的因素,更充分考慮存在的困難和壓力,從年初開始就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當年預算收入目標的實現。進一步加強財政收入的征管和監督工作,不斷完善稅費收入征管和監控機制,確保應收盡收。認真落實國家資源稅改革政策,高度關注國家稅制改革動向,努力促進增收。加強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管理,確保財政收入與經濟同步協調增長。
二是全力做好項目爭取工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支持藏區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等重大機遇,找準工作的切入點,以落實好省上的支持政策、管好用好省上的支持資金、籌措安排好縣級支持和配套資金為基礎,通過財政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實和資金效益的具體體現來贏得省上的更大支持和幫助。重點落實好省財政支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以及支持東部城市群建設、高原現代農業示范區、曹家堡臨空港綜合經濟區、裝備制造園區、工業集中區建設的相關政策,完善協調聯動機制,支持深化項目基礎工作,以項目為載體,落實項目、落實資金,推進財源建設,培育財政收入新的增長點,確保全區財力穩定增長。
三是切實加強支出管理。高度重視和加強支出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預算支出管理機制,繼續通過壓縮結轉、堅持分析通報制度等措施提高預算執行率,從年初做到均衡支出。嚴格執行經本級人代會批準的預算,認真按照批復的預算科目和數額執行,防止突破預算、隨意調整支出科目和挪用財政資金現象的發生,維護預算的嚴肅性。繼續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儉辦一切事業。全區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接待費、出國(境)經費實現零增長。
(二)立足促進跨越發展,切實落實和完善財政支持機制。
一是認真落實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結合各縣實際,積極探索創新,研究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利用獎補資金,逐步提高各項基本支出標準,力爭全區縣級基本支出水平有較大提高,努力實現縣級財政均衡性增長,爭取更多的獎補資金,切實保障基層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民生政策的基本財力需要。
二是支持完善投融資平臺機制。對全區清理規范后的7個融資平臺公司,繼續通過財政預算支持機制和引進民間社會投資等途徑充實資本金,把原來各縣財政預算安排的償債資金轉為資本金注入到融資平臺公司,地縣財政力爭注入資本金2億元以上,使每個平臺公司的資本金達到1億元以上,并充實有效資產,賦予部分土地和礦產資源的開發權、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權,增強融資平臺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實現融資平臺公司與財政脫鉤,基本具備市場運作、獨立運營、承擔融資的能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擴大融資能力,促進招商引資和銀行貸款的持續放大。
三是落實財政支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政策措施。圍繞省財政支持“四區兩帶一線”發展的政策要點,立足各縣的特色優勢產業,用足用活用好省上的支持政策,落實好縣級支持資金,切實做到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真正讓財政資金發揮效益、見到實效。在工業發展上,圍繞集中區建設,落實好“支持實施振興工業‘雙百’戰略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等方面的重點項目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在城鎮建設上,圍繞各縣縣城的功能定位,落實好“重點支持以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建設,推動以縣城、中心集鎮為重點的城鎮化步伐”的支持政策;在生態建設上,圍繞促進綠色發展,落實好“加強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湟水流域百萬畝人工造林等工程、支持新能源、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及健全湟水河流域污水處理廠運營經費補助機制”的支持政策。通過各項財政支持政策的有效落實,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立足推進統籌發展,切實完善支農投入機制。
一是進一步落實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認真貫徹落實省財政創新和完善支農投入機制的要求,繼續完善縣級財政支農投入增長考核機制,地縣支農投入增長25%以上。加大資金整合力度,確保財政支出、土地出讓收益向“三農”傾斜,支持實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高原現代農業示范區、“富硒”農產品基地建設,實施馬鈴薯、油菜、蔬菜“百里百萬畝”工程以及為農民辦實事工程和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實施農業發展重點項目。把握好支農項目重點,創新完善工作機制,切實落實好以整村推進為重點的扶貧開發、以馬鈴薯和蔬菜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發展、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業綜合開發、以鞏固和完善退耕還林成果、生態公益林為重點的生態建設等項目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三是切實落實各項財政惠農政策。充分發揮好農民補貼網和“一卡通”作用,積極探索有效工作方式,切實兌現落實好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汽車、摩托車和家電下鄉補貼、退耕還林糧價款及現金補助等惠民政策,支持促進農民增收。
四是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完善和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村干部報酬動態增長機制,擴大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范圍,爭取啟動化解鄉村兩級公益事業債務試點工作,做好化解教育債務國家驗收準備工作,支持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鞏固提高縣鄉財政體制改革,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四)立足促進和諧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切實落實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投入的“兩個占比”,力爭達到省定標準,確?!皟苫惫ぷ黜樌ㄟ^國家驗收。支持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率先完成、兩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著力解決寄宿制學校附屬設施不足、校舍安全、取暖等突出問題。支持特色職業教育發展,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和免學費政策。
二是推進醫療衛生事業持續發展。繼續落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支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切實落實好提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籌資標準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政策,進一步落實城鄉困難群體醫療救助政策,健全村級衛生室運轉管理機制,支持推進規范管理,促進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促進計劃生育相關政策落實,確保人口和計劃生育相應目標的實現。
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認真落實對廉租住房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抓好農村安居工程,推進危舊房改造,啟動實施好“千村整治”和“百村示范”工程,適度進行村莊布局調整,整村推進,從根本上解決“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問題,確保省補助資金足額到位,落實縣級配套資金,與有關部門主動溝通,協調配合,發揮項目資金的最大效益。
四是落實社會保障和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城鄉低保、醫療、取暖和救濟救災及城鄉養老擴面提標、低保調標和擴大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覆蓋面等政策。落實好積極的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大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建設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勞動技能和勞務輸出質量,提高農民工就業和在城鎮創業的能力。
五是促進文體旅游事業發展。圍繞文化產業發展,落實好文化惠民、文化遺產保護、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點工程建設;支持舉辦好“三大競賽”;圍繞旅游產業發展,落實好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和旅游文化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設,支持旅游宣傳促銷活動,加快推進旅游建設步伐。
六是支持加強社會管理。支持完善政法經費保障機制,落實基層公檢法司機關公用經費保障標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支持城鄉社區建設,強化社會管理;加大對綜合治理、法律援助和安全生產、食品藥品質量監督等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其參與社會管理,促進提高服務水平。
(五)立足增強財政內生動力,切實推進財政改革。
一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完善基礎信息管理和項目管理庫,規范基本支出預算編制體系。加大對非稅收入的統籌管理力度,進一步強化綜合預算管理。加強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工作相結合,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縣級部門預算體系。
二是縱深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繼續推進完善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規范地區本級國庫集中支付運行程序,在地區本級開展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試點,在各縣全面實施公務卡、財稅庫銀聯網和預算執行系統動態信息監控改革,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有效運行。
三是加強政府采購管理。細化政府采購預算,強化集中采購監督,進一步擴大采購規模和范圍。同時,加快實施好金財工程建設,為財政改革提供技術支撐。
四是研究創新財政投入機制。始終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的理念,按照“政府主導、財政統籌”的原則,統籌謀劃,有效聚攏資金,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聚合效應,按照地委、行署和各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集中資金辦幾件大事。
(六)立足推進依法理財,切實加強財政監督規范化管理。
一是加強和改進財政監督。創新監督方式,各縣財政監督檢查要轉變監督理念,統籌監督力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加強監督。制定周密的監督檢查計劃,切實提高監督質量,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為促進財政規范管理提供服務。進一步強化地、縣財政監督檢查機構的責任,加大就地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重大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機構要圍繞財政支持政策,對財政資金到位、組織實施、政策效應等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加強對預算編制、執行的監督檢查,維護預算的嚴肅性。
二是深入推進依法理財。實施財政部門“六五”普法,強化財政執法監督和法制宣傳教育,加強財政法規制度建設,完善財政執法責任制、財政執法公示制、財政執法監督制、財政執法錯案追究制和財政執法考核評議制。繼續抓好干部教育培養,切實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扎實推進機關建設,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高素質的適應形勢發展的財政干部隊伍。
大會認真總結了全省民政工作。2009年全省民政工作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成果顯著。保民生實現新跨越。社會救助水平持續提高,城市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月保障146萬人,比上年增加7萬多人,月人均補差140元,比上年提高10元。農村低保初步實現了對因病、因殘、因年老體弱等重點特困家庭的應保盡保,月保障262萬人,比上年增加52.5萬人,月人均補差49元,比上年提高7元。五保供養標準大幅提高,新建和改擴建鄉鎮敬老院240所、村級“五保之家”300所、新增集中供養五保對象1萬人,集中供養率達20%。醫療救助開展順利,全省已有60%的縣市區建立資助救助、門診救助、住院救助、臨時醫療救助和慈善醫療援助“五位一體”的城鄉醫療救助發展模式,全年共發放救助金5億多元,救助340萬人次。臨時救助制度全面建制,全省全年救助19萬多人次。救災應急能力逐步提高,全年緊急轉移安置災民55萬人次,下撥救災資金5.34億元,幫助3.98萬戶倒房災民恢復重建了住房,并啟動了全省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幫助2.3萬戶農村貧困居民新建和維修了住房。優撫安置政策落實到位,社會福利事業扎實開展,全年共實施“明天計劃”手術110例、“重生行動”手術153例,手術康復有效率100%;為334名肢殘困難群眾無償安裝假肢矯形器。積極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要內容的養老服務社會化工作,全省已建成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156個,開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20多項養老服務,全省各級撥款近3000萬元為貧困老人居家養老購買服務。全面開展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示范工程建設,省市縣三級安排??钤?00多個鄉鎮、村啟動試點,全省百歲老人長壽保健補助費按時足額發放,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保穩定取得新成效。基層民主和社區建設不斷深入,全面完成第七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任務,推動全省98%以上的村開展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開展“難點村”治理,我省被評為全國“難點村”治理先進單位。認真開展城市和諧社區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全省有9個城區、10個街道、30個社區被民政部命名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農村社區建設試點進展順利。社會組織建設健康發展,全年培育發展社會組織1500個,并積極指導社會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全國首創社會組織黨建“登記申報、年檢年報”制度,得到民政部肯定。加強執法工作,依法查處了67個違法違規社會組織。成立社會組織評估工作委員會,加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促進了社會組織自身建設。
保發展發揮新作用。加強民政設施建設,全年完成了240所敬老院、300所村級五保之家、25所福利院、33個殯儀館、7所救助管理站、156個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行業經濟管理,認真履行政策引導、行業監管、市場培育等職責,促進了社區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社會組織中介服務業、殯葬業、福彩業的健康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民政行業經濟實現收入40多億元,繳納稅收3億余元,其中福彩納稅達5000多萬元。加強行政區劃界線管理,開展湘渝線和省內5條市級、43條縣級界線的聯檢工作,維護了邊界穩定。
強基層呈現新面貌。全省有11個市州先后召開黨委常委會議、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黨政主要領導聽取工作匯報,專題研究民政工作,有13個市以政府名義出臺了加強民政工作的決定。絕大多數縣市區黨委或政府召開了研究民政工作的專題會議,并有40%左右的縣市區出臺了加強民政工作的文件。基層工作力量得到加強。全省鄉鎮民政干部增加一倍以上,社區(村)專(兼)職人員42776人。基層民政經費、辦公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同時,抓廉政取得新成績。在省紀委五次全會、全省作風建設特色工作推介會和省紀委派駐機構工作座談會上,省廳均作了典型發言,并再獲2009年度全省反腐倡廉先進單位稱號。
會議安排部署了2010年全省民政工作。2010年我省民政工作著力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惠民生,著力提升“三個群體”保障水平。適當提高城鄉低保困難群眾生活補助水平。城市低保鞏固應保盡保,全省月人均補差標準達到150元以上(含物價補貼);農村低保根據困難家庭收入測算情況,加大救助力度,原則上不再擴面,主要在規范管理、提高標準上下功夫,力爭全省月人均補差標準達到50元以上。提高優撫安置對象待遇,落實和完善優撫安置政策,積極推行優撫對象醫療費“一站式”結算服務。提高救災應急水平。進一步健全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弱勢群體福利水平,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努力改善城市“三無”老人、孤殘人員的生活。提高五保供養水平,力爭全省分散供養五保戶年人均供養標準不低于1200元。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各縣市區要全面建立“資助救助、門診救助、住院救助、臨時救助、慈善醫療救助”五位一體的新型城鄉醫療救助模式,實現“一站式”結算服務;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推行五保戶在鄉鎮、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住院醫療“零支付”的做法。提高臨時救助水平。
促改革,著力提升社會管理效能。進一步深化城鄉基層群眾自治實踐。籌備第八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抓好821個“難點村”治理,擴大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積極探索農村社區建設運行模式和體制機制。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創建活動,探索建立特色的“社會管理社區化、社區管理社會化”社區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社會組織發展的長效機制。研究解決制約社會組織發展的突出問題,發揮社會組織改革創新觀察點作用,探索試行行業協會、基層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新辦法。進一步推進民政管理機制創新。
強服務,著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業。在農村要依托鄉鎮敬老院繼續開展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使符合條件的鄉鎮敬老院逐步發展成為集院舍助養和社區照料、居家養老等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深化和拓展城鄉社區服務。著力發展城中村、新建小區、困難群眾相對集中小區、流動人口聚集小區等社區服務,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盡快融入城鎮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務。加強和改進婚姻登記服務。推廣結婚登記免費頒證制度,堅決杜絕借婚姻登記強行開展有償婚姻服務等問題的發生。大力推進殯葬等公共服務。
夯基礎,著力提升民政發展后勁。加強基層平臺建設。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切實解決基層民政工作力量薄弱和經費短缺問題,切實做到有人干事,有錢辦事,促進基層民政工作全面提檔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省本級繼續集中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150所鄉鎮敬老院、20所縣(市)福利院(福利中心)、20所救助管理站、15所殯儀館和50個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示范化建設,提高為民政對象服務的能力。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
抓規劃,著力提升科學發展實力。做好執行“十一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的收尾工作。研究編制“十二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
為完成2010年民政工作,會議要求全省各級民政干部,一要服務大局,爭取支持。要多向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匯報工作,促進他們對民政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支持,力爭每年黨委、政府聽取1-2次民政工作專題匯報,爭取每年出臺1-2個加強民政工作的政策文件,逐步幫助民政部門解決制約事業發展、影響工作開展的資金、設施、編制、體制等問題。要善于爭取優惠政策支持。要抓住長株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機遇,搞好調研,深入思考,拓寬視野,創新思路,謀劃出一些好的點子、好的項目、好的載體,爭取和吸引上級在民政領域進行投資、進行試驗,從而獲得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要繼續爭取多方配合支持。
(2021年7月)
致:律所領導及有關同事
上月本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交接行政工作,熟悉工作內容;
填報2021年上半年律師工作報表;
**律師執業證注銷登記;
2021年委托案件登記制作電子版;
案件承辦流程梳理;
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填寫;
**實習律師證申請;
律所日常收支記錄;
印章管理;
審查收案
已完成工作及具體進度如下:
一、交接行政工作,熟悉工作內容:
1、交接行政工作,熟悉律所日常工作內容。
二、填報2021年上半年律師工作報表:
1、登錄“鄭州市律師綜合管理系統”,待填報報表中下載空白表格,主任指導填寫,數據整理后填寫、上傳系統;
2、區司法局進行系統審批;
3、下載已審批的報表,打印蓋章后快遞到市律協。
三、**律師執業證注銷登記:
1、登錄“鄭州市律師網”查詢律師證注銷流程,下載注銷登記表格。并將相應流程和表格發送給田律師;
2、*律師填寫“律師執業證注銷登記表”、“注銷執業申請書”、“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主任同意注銷、簽字、蓋章;
3、交區司法局同意注銷并蓋章。
(后續工作8月份完成)
四、2021年委托案件登記制作電子版:
整理2021年委托案件,并登記制作電子版表格
五、案件承辦流程梳理:
案件承辦流程審核標準學習、梳理
六、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填寫:
7月份黨史學習教育筆記填寫
七、**實習律師證申請:
**實習律師證資料審核并蓋章(實習證還未下發,繼續跟進)
八、律所日常收支記錄:
律所日常收支進行記錄
九、印章管理:
任何蓋章都需進行審批,不可私自蓋章。如情況緊急,需向主任說明情況并取得同意后,才可事后補審批。
十、審查收案:
及時將新收案件登記在相應的收案登記本上。已結案件及時在登記本上對所填信息進行更新登記,寫明是否開具發票等信息。
未完成工作:**律師執業證注銷(8月份繼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