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2 19:42:30
序論:在您撰寫長恨歌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了解作者及其詩歌創作的特點;
(2)閱讀課文,梳理作品思路,探究其主旨;
(3)學習用知人論世的方法鑒賞詩歌作品;
(4)鑒賞作品的抒情技巧;
(5)品讀名句,培養詩歌鑒賞的興趣和習慣。
2、重點、難點
知人論世,探究作品主題;鑒賞作品的抒情技巧。
3、詩人簡介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哪些作品?
請說說你對白居易都了解些什么?
4、朗讀詩歌,整體把握。
(1)范讀詩歌,感知大意。
(2)理清思路,梳理結構。
5、探討《長恨歌》的主題
《長恨歌》的主旨是什么?歷來聚訟紛紜。
介紹三種意見,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1)諷喻說。(2)愛情說。(3)雙重主題說。
對這三種看法,你怎么看?
6、問題探究
(1)閱讀第二至四部分,看詩人又是如何表現“長恨”的。
白居易《長恨歌》出現在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該教材作為作為單元賞析示例出現,文后有賞析文章,便于同學們了解詩歌內容,把握詩歌主題。高二的學生,學生有了較高的詩歌鑒賞能力,也更樂意展示自我。
我在班里提出課堂微課的要求。以自愿的原則,學生可圍繞白居易《長恨歌》的某個點進行閱讀和研究,確定好主題,向老師提出口頭申請,老師根據學生描述,確定該選題是否具有課堂展示價值。有幾位同學的選題,內容新穎,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我將他們選為展示課題:《的寫作背景及敘事情節》、《之“恨”》、《主題――“愛情說”》、《看安意如的作品中如何解讀李楊愛情》、《從李楊愛情看愛情故事里的物是人人非》、《文W作品中如何寫美人》、《從看唐代的頭飾》。
學生平常課業繁重,住校期間也不太方便查閱資料,安排兩周時間來備課。并召開微課教員小會議,提出備課要求。要求做到微課內容能夠展示教學重點,內容詳實,資料使用合理,考慮同學們的學習實際,環節設置清楚、靈活,能使聽課者從中有較多收獲。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可參考的資料;并積極鼓勵大家認真準備,展現出自己的綜合素質,鍛煉能力。在上課前三天,各位微課承擔者向我提交教案和PPT等資料,我和他們每人交流了備課內容,給出了修改的建議。
上課的時間選定在聯排的兩節課上,共計80分鐘。除我之外,另有兩位語文組老師慕名來聽課。整堂課,課堂容量大,內容各異,講法各有千秋,講課者準備非常充分,所以課堂張弛有度,講授和互動結合,關鍵是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學生微課結束了,比任何時候都聽講認真的同學們給講課這報以熱烈的掌聲。關于這次微課展示,我稱其為“《長恨歌》盛宴”,每個同學都為自己的微課做了最精心的準備,我表揚了A同學講解時的自信和大方,B同學的內容主題突出和語言優美,C同學的資料翔實和板書考究;D同學的課堂氛圍融洽;E同學的功底扎實;F同學的視角獨特;G同學的內容新穎。同時也委婉地指出了幾位同學的某些不足,以期他們以后改正。并贈送每人一個小禮物,表示感謝。
學生的微課讓我看到了學生創設課堂的極大潛力,聽課的老師們對學生的表現給予了極大的肯定。把課堂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和探索,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學生微課絕不是老師放手讓學生去教。老師的主動性體現在“隱”但絕不是“退”。創設有利的學生微課環境,才能達到微課的良好效果。下列問題是該課型設計時的關鍵:
一、教學內容選擇必須慎重
教材內容選擇是否恰當是該課型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并不是所有的篇目都適合學生微課的課型。教師要考慮文本內容,文體、題材、年代等各種因素,量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自己對于文本的細讀和把握程度,資料搜集的難易程度等。一堂微課成功的前提是,課堂內容所圍繞的教材是否合宜。王榮生教授曾說過,合宜是一堂好課的標準。 關于此類課型的嘗試,也許教師會有滿心期待但卻最終失敗的結果,進行反思時,首要的還是要思考,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否匹配。
二、督導學生備課
學生微課不是為了解放老師,也不是專為那些想更省心省事教學的老師們提供的方法。老師的“退”和“隱”是成就這類課堂的又一充要條件,老師要從課堂里的掌控者,講臺的獨霸者,變成課堂的組織者和“幕后導演”。教師要合理的建議學生選題,聽取學生對于課堂程序的設計,控制教學內容的總量,建議和幫助學生搜集資料,對課堂內容的難以程度做出判斷,跟進學生備課的進度,修改學生微課教案和PPT,鼓勵講課學生充滿信心,做好班級學生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內容的動員工作。
三、課堂安排要精心合理
該課實施的時間一定要認真考慮,鑒于學生對于課堂的把控能力沒有教師強的原因,時機是否合適對于課堂實施成功與否也很重要。盡量在一段比較安定的教學階段展開,避開考試前后,避開學生大型活動前后,避開各種干擾課堂教學實踐的因素。建議盡量安排在兩節聯排的時間,教學內容可以完整呈現。
講課者的排序也是門藝術。細節也得追求到極致。考慮到講課者的各種因素,綜合衡量,盡量安排出合理的順序。
四、指導和點評到位
學生微課一定是熱鬧的課堂,組織好學生聽課,很有必要。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西風的話》,能用優美連貫的聲音,合適的力度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習歌曲,初步了解樂段及樂段的構成。
3、通過演唱歌曲了解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視唱旋律譜,唱準五、七度的大跳音程和附點八音符節奏。
2、演唱歌曲時,學生運用不同音色表示西風的話不同形象和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是怎樣的季節?能朗誦一首有關秋天的詩嗎?
二、新課學習
1.初聽歌曲。邊聆聽邊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
速度:中慢
情緒:優美抒情
2、復聽歌曲,說一說歌曲描述的是哪個季節的美景?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秋天。
從歌詞中找一找。
3、出示秋天的畫面,邊聆聽歌曲,邊感受秋日美景。
4、介紹作者黃自。
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作品有:清唱劇、合唱曲藝術歌曲,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5、聆聽歌曲,拍手拍腿感受4/4拍節奏。
6、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在對誰說話?
體會西風和小朋友之間的情感,第一句帶著回憶的情感,語調越來越低,力度減弱。讀一讀
第二句,表達了西風時隔一年見到小朋友,發現他們的變化很欣喜,因此語調變高,力度漸強。讀一讀
最后一句抒發了西風的情感,用減弱的力度結束。
7、完整朗讀歌詞,。
8、聆聽歌曲,用“lu”哼唱旋律。
9、填唱歌詞。
(“襖”“高”“蓬”“紅”的咬字一定要飽滿準確。)
演唱一字多音時,提示學生用右手在左臂上模仿彈琴,唱清楚每一個音。
10、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11、視唱曲譜
12、認識樂段
樂段由樂句構成,是音樂作品中表現完整樂思或相對完整樂思的最小結構。
一、多媒體教學
長期以來,大學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與現實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學者對此也予以了足夠的關注,并在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然而對關于如何在大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如何利用多媒體建構新的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等問題關注較少。在此情形下,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尤其必要的。相對于英語教學,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明顯滯后,多媒體技術表現出的教學情景,特別適合大學語文課的教學,而且能使課程更加生動直觀,使大學語文課成為集德育、智育、美育于一身的課程。
(一)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自2003年起,黑龍江大學大學語文課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全部實行多媒體教學。教研室集合全體的智慧自主研發多媒體教學課件,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課件版面和內容。用大量的資料性文字和具有豐富人文內蘊的精美圖片、音樂和音像資料等,充分展現文章內容,發揮文學內在的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美育功能。改善了以往單一板滯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的單純課堂教學模式無法企及的。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審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贝髮W語文課堂教學以豐富的內容和圖文并茂的形式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文字、圖像、聲音并用,給學生更直觀、更生動、更大量的信息,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和陶冶,提高他們對美文的鑒賞水平,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講白居易的《長恨歌》時,先播放一段有關安史之亂的視頻,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的社會背景、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尤其是天寶后期,唐玄宗寵愛楊玉環,政治日益腐朽。以及最后馬嵬兵變,唐玄宗和楊貴妃生離死別。通過這些視頻的觀看,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詩歌的意境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會增加大學語文課堂的知識量、信息量,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參與度,拓展知識層面,教師也能充分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目前,大學語文多媒體教學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在制作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問題。1.突出重點,提綱挈領。多媒體幻燈片不是主體,它是輔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師。不要把PPT文稿變成WORD文件,幻燈片上只出現標題、句子,而不是你要說的每句話,課件不是教案。課件頁面文字不能過多,如果文字太多,就會影響學生聽課。學生拼命記筆記,內容的懸念也沒有了。制作PPT文稿時一定要注意謀篇布局,詳略得當,保持簡單,留白很重要。2.風格統一,顏色協調。多媒體幻燈片應風格統一。一個課件的幻燈片前后整體風格應一致,不要頻繁變換模板的風格,這要使課件的內容、風格一致,既有美感,又會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顏色激感,顏色傳遞感情。這樣摸索和構建學生、教師與多媒體三方互動契合的新模式,以多媒體為手段建立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利用網絡拓展課外教學
我國高等教育對大學語文課重視力度不夠,對大學語文課程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習慣的影響,本課程被蒙上“補課”論的陰影,或者被視為“高四”語文、“高五”語文。由于重視不夠,大學語文課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上。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研究不夠,還沒有形成完備的、科學的教學方法體系??v觀全國大學語文課教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基本停留在中學應試教育階段的“填鴨式”教學。教師一講了之、學生一聽了之,學生學習只是單純為了完成學分,有些學生很想好好學習,但是少而又少的學時并不能滿足他們,課外學習又不知學什么、怎么學,網絡時代下的現代化手段還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
(一)拓展課外教學的意義
由于大學語文是公共必修課,學時比較少,僅30學時,在這樣短的時間里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大學語文課利用網絡條件進行課外拓展學習是非常必要的,眾所周知,語文學科不僅僅需要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了解,同時還需要大量的也是必須的課外閱讀。但長期以來大學語文教學基本上局限于課堂教學,課外拓展學習還沒有充分開展起來。由于大學語文的教學局限于課本上,而教材的內容與時展相比較,往往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顯得單一、靜止和陳舊,學生已不滿足于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的知識,他們渴望獲得新知識,關注新信息。因此,除了改革50分鐘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外,利用網絡條件大力拓展課外教學空間,也是非常必要的。改變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重構教學體系,充分利用網絡時代的條件,拓展課外教學空間,在更高的層面上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人文知識的學習僅僅依靠課堂是不夠的,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引領,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人文素養的提高是需要點滴積累的。利用網絡條件進行課外拓展,擴大學習范圍,提高閱讀質量,增強學習的深度、維度,豐富教學內涵,培養學生形成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使學生的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充實、健康,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二)利用網絡拓展課外教學的策略
主要是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資源拓展大學語文課外學習,引導和激發學生讀書和鉆研的興趣,使他們不拘泥于課本。隨著課外學習的拓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拓展大學語文課外學習教學的方法如下。1.建立“大學語文網上讀書工程”,延伸拓展課堂教學。語文教材所選的篇目都是經典的名篇佳作,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同時要有目標有針對地指導學生閱讀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書籍、文章。通過課外拓展,學生既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又加深了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比如講解周作人的《烏篷船》時,可以鼓勵學生去“大學語文網上讀書工程”閱讀周作人的其他小品美文,比如《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2.建立大學語文網絡博客,推薦優秀熱門書籍、文章,拓展課外閱讀。建立大學語文網絡博客,不斷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的優秀熱門書籍、文章,使大學語文課成為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不斷地在課堂上推薦他們獨到的新書,真正達到了資源共享。3.建立大學語文網絡學習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通過建立大學語文網絡學習平臺,學生能夠了解國內外新近或從前發生的事;上傳讓學生受益匪淺、青春勵志的多媒體視頻資料;讓他們欣賞古今中外名曲、名畫,使他們受到綜合美育教育,這樣不僅會大大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4.拓展課外教學空間,設立專家講壇。聘請具有相當學術水準的專家為學生開設讀書講壇,指導學生課外讀書活動,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報告。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課內課外學習相結合,使得大學語文的教學方法邁上一個新的、更高的階梯。
(三)加強課外活動指導,突出素質培養主題
1.多渠道、多視野繼續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大學語文課外讀書和人才培養途徑。任課教師除布置必讀書目等傳統做法外,還定期開展“推介新書”活動,把當前文學界有關學術新著、文學新著和出版動態等介紹給學生,從提高學生業余讀書質量的角度,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此外,學生不定期介紹自己閱讀過的優秀圖書,相互交流讀書心得。2.配合各院系人才培養、素質提高活動,提供有關專業指導。教研室教師多次受邀,擔任學校及一些學院活動的評委,為社團活動、征文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提供專業指導。3.發揮課程優勢,組織調查研究,注重培養學生實際能力。利用專題課,結合課文講授和學生當下學習及未來工作需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擬制調查問卷,展開實地調查,既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2012年黑龍江大學深入推進“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分類教育與能力培養相融合、實施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實施專業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融合、實施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边@對于大學語文教學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傊?,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改革大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意義重大,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方面,力爭探索出系統的、完備的、科學的教學方法體系。由此改變全社會對大學語文課程的看法,糾正學生對公共課的態度。大學語文給予學生人文素養的陶冶,擴大他們的視野和胸襟,使學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成為“高尚”與“和諧”的一代新人。最終使大學語文成為傳播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課程。
作者:張麗杰 單位:黑龍江大學
傳統的大學語文教學表現為一種“記憶型、接受式教學文化”。教師主要是向學生傳遞信息,學生則被動地接受、存儲信息,長期浸染培養使得學生僅會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失去了積極探尋、思考及評價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就目前而言,大學語文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教學目標定位偏差
大學語文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個組成部分。學校開設大學語文的目的是為了使不同素質的學生達到同等水平,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為探討其他學科打下一個語文基礎。長期以來傳統的語文教學一直是以課本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目的,對學生側重應試訓練,學生也只是為了分數死記硬背書中的知識,對文章的理解就只能符合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因為不這樣的話,恐怕很難拿到學分。老師所重視的也只是學生是否及格,并不重視學生想象力、創造性、人文性的培訓,這種傳統教授學生知識指向的唯一性、確定性、事實性使學生喪失了對文章類的鑒賞能力,對于文章思想內涵及豐富情感的理解能力、個性化語言的表達能力,這必然導致一種封閉的知識結構。所以,應該改變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這種授課方式,老師不僅要傳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講授大量的課本外的語文知識和與之相關的交叉學科的知識,使學生有開放、多元、立體的知識結構。
2 教育主體對象顛倒
誰是教育的主體?這個話題歷來都是爭論的焦點,我們積極提倡的是“以教師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也就是說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指路人,其中的探索還是以學生為主導。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真正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以教師為主體”。這種長期形成的傳統模式必然使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方法和方法論方面的教育。這種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方式,勢必使學生不敢質疑問難,不敢批評教師。學生作業和考試答案,都要求與書本和教師講的完全一致,上課記筆記,下課看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后全忘記,是目前許多司空見慣的學習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近年來開始成為人們經常提及的話題,但落實到實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傳統教育形成的弊端短期內不可能發生實質性改變。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代替“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模式,最后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到大學語文上就是教師既要突出課程內容的基本要求,又要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自我完善的思維空間。在課堂講授上也可以打破一言堂的格局。在某些問題上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授,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 考核模式陳舊
從傳統的模式看,分數是對學生考核的唯一標準。與其他學科相比,大學語文在知識的運用上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綜合性,即語文知識的運用是綜合的,孤立地去掌握各項知識并無太大意義;二是個性化,語言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語言風格,獨特的審美能力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知識。三是模糊性,即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難有一個精確的劃分。所以。單憑教師掌握的知識或書本固有的知識作為衡量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是不正確的。當前語文測試卻與之相反,它忽略了語文的綜合性,忽視語文的模糊性而過分強調精確性,特別在基礎知識測評上越來越有偏、怪、難這種傾向,這勢必讓學生為了考試而去死記背,為了分數而去鉆牛角尖,這些教學方法勢必嚴重束縛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欲望,它實際上嚴重地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宗旨。
所以,對于大學語文就應該采取松散式的考試方法,即可以規定在一個大范圍內,不脫離大學語文的基礎上,任由學生去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只要學生表達的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就應該說達到了大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了。
4 教學方式單一
一直以來,一支粉筆、一本教案是教師們通用的教學手段。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比如在講授古詩詞時,可以運用現代化手段,把詩詞配之以畫面、配之以音樂投影出來,然后把跟詩詞有關的大量資料揉入其中,使學生在學習時有身臨其境之感,獲得審美享受。同時,大量的資料擴大了學生的信息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使大學語文教學形式活潑、生動。
二 構建多樣互動的創新教學模式
1 情境型教學模式
借助于形象化課件和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富于變幻的課堂環境,使教學鮮活而有節奏感。語文是由語言構筑的一種形象藝術,其學習離開了語言的活動和交往,離開了生活的運用和實踐便難以使語文知識內化為真正的語文能力。因此語文教學應重視個體的適應和參與,一方面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和展示有意義的、生動的社會文化和自然情境,讓學生直接感受、品味語言,領悟語言的韻味和蘊含其中的深致意理;另一方面通過教師形象感人的描述和深刻性問題的啟發形成問題情境,從而將閱讀引向深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體驗,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將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新問題聯系起來,通過激發其聯想、想象、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去把握閱讀材料的內在關系和本質內涵。并對閱讀材料進行冷靜思考,發表獨立見解。
2 研究型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信息搜集與處理、調查與實踐、分析與思考、表達與交流等實踐探索活動,使其主動地運用和建構知識,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型學習是對傳統被動接受學習的一種改革,它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及學習的實踐與體驗,對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研究技巧,提高創新品質、創新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币虼?,教學中要求教師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出新的問題,通過設問,刺激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信息加工和思考,認識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學會發現異議,針對所學內容進行批判性思維,并將所學應用于問題解決、決策及其他較高層次的實踐活動。學生熟讀作品后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討論,老師則在此基礎上進行集中分析總結。同時,教師應大膽突破單篇課文、狹小課堂的局限,將教學視角積極向外和更深處拓展,或者圍繞教學內容設計相關單元主題研究或專題討論;或者根據學生生活的適切性,選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關系等方面的問題。設計具有多元思維的開放性、靈活性研究課題,幫助和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網絡、社會調查和實踐等方式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歸納、分析提煉,學生在知識的聯系和運用過程中,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創新能力。
3 活動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精心設計各種活動項目,發揮學生耳、口、目、心、腦、手等各種器官功能,挖掘其聽說讀寫、觀察、思考與操作等各方面智慧潛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生的創造力與發展潛力只有在寬松、
愉悅的氛圍中,在對未知世界強烈興趣的推動下,自覺主動地追求才能得到發展。而且隨著社會對人才理性思維、情感表達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加大思維和語言的訓練已成必然之勢。因此,大學語文應突破傳統的記憶型、接受型教學模式,重視與實踐結合,根據教材具體內容精心設計表現性、活動性教學。如學習《長恨歌》之前,請學生根據文章內容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故事進行復述,培養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并圍繞人物命運遭際的變化提出問題進行對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把握作者刻劃人物的藝術方法。此外還可組織排演課本劇、詩詞吟誦、討論或專題辯論,通過自編自演,自讀自悟,自析自評,提高學生的思維、寫作及語言能力。同時還要積極向課外延伸,指導學生創辦各類文學社團和沙龍,開展演講、辦報刊、采風,舉行讀書報告會、專題研討會及社會調查等多種活動形式,相互合作,增強與外界的交往和創新能力。
4 合作型學習模式
這是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為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在一定激勵機制下最大化個人和他人學習成果而進行的合作互學習。它強調學習過程中各動態因素間的合作性互動,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全面實現,對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過程及其情感性、社會性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增強學生與社會的交流溝通能力等都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實施合作性學習策略應根據教學及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確定協作學習的目標,使學生針對特定任務,發揚團隊合作精神,收集資料,進行信息加工和問題解決,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教師輔導課、全班性研討會和小組討論等活動形式進行交流和爭鳴,互教互學,達到激發其認知及自我認知潛能,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學習《哈姆雷特》之前,先介紹戲劇的特點及戲劇寫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討論、設置劇情,并根據各人的興趣和特長分工,創作和表演劇本,在各組表演完畢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論。改正表演的問題和不足,在討論中進一步深入理解作品,準確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題內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合作性學習具有更廣闊的交流背景。教與學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向互動中實現的。教師應努力創設民主的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參與度與適應性,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在輕松喻快的學習中,培養語文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成為有能力的獨立學習者,為其步入社會,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實踐證明,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每堂課都作為學生創造探索的歷程,才能敞開學生的心扉,放飛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的靈性,才會達到“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境界。
參考文獻
這次實習的任務主要包括:試作和試教這兩方面的工作。
對于試教這方面,我實習的是初一地理。由于學校師資緊張,學校要求我一邊聽課一邊開始上課。但是地理這方面的課本來就少一周兩節課,實習學校安排我接替尚海龍老師所帶的兩個班,初一三和初一四的地理課,這樣一周我就上四節課,沒課的時候就聽其他老師的課。聽了尚老師的兩節課后,老師就叫我開始去上課,我硬著頭皮答應了,其實我心里沒譜。下來我也認真的備課、查資料,把我在大學學的知識全用了。本來以為這樣就夠了,誰知道上了下來才發現問題多多。第一次走上講臺,非常緊張,差點說不出話來,教學途中也多次忘了下一步該講什么了。這讓我體會到上好一節課真是不簡單,同時發現了教案 與現實中的課堂又是兩回事來的!從而才發現自己對課堂常規教育 以及上課的技巧的了解是如此的缺乏。才知道要上好一節課在下面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要查多少資料才能上好一節課。做一個老師真難,做一個好老師更難。通過指導老師的耐心指導和自我的反省,我不斷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步一步的進步。最后終于達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
在教學環節,我 主要從以下環節對于這次 實習工作進行總結。
一,備課。
在教學過程中,備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備課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開展,備課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程。備課時不僅要對說講述的內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完成自己的授課任務,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因為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學科,和其它學科有很密切的聯系。備課時不僅要注意對本學科知識的熟練掌握,還要注意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紤]到地理知識的理論性強,學生很難領會。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圖片模型,是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們便于接受。如講到褶皺地貌時,因為我們地處平原,學生大多沒看見過褶皺地形。如果在課堂上展示褶皺模型和做書本擠壓成褶皺的實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皺地貌及褶皺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講解民風民俗時,適當地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視頻,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節日活動時的視頻錄像等等,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學儀器的應用
由于地理教學的特殊性,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實習學校的實際困難,所以只要運用的教學儀器只有地圖冊即掛圖。和地球儀。很想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新技術。只是條件不允許,但是我還是做了一些幻燈片,由于我 很喜歡計算機,所以幻燈片也很愛做,但是并沒有找到多媒體教室給學生放映,也算是一種遺憾。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在地下我還是依舊在學習運用,或許等我畢業了,那時多媒體教學就會普及了,多媒體教學對地理教學真的很有幫助,比如地球自轉和地球的公轉,讓學生去想象實在是難以想象,但是用動畫做出來,學生則可以直觀,還有一些地形地貌,由于鄉村學生的經濟基礎差,能出遠門的 特別少,有的學生甚至沒有走出過我們的慶陽市,一出生就只知道黃土,讓他們去想象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巖溶地貌,真的很難,但是用一些圖片展示,則會加深他們的印象,因此,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則是必備的基本功,在今后的學習中,把計算機技術的掌握也要給于重視。
三、授課
站在講臺上和坐在下面感覺就是不一樣。課堂授課使一項組織性的工作。在課堂上要適當地分配時間,對講解內容有輕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點。不失適宜地展示一下教學模型、等,不僅能緩解一下課堂的緊張氣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甚至,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加一些笑話或學生感興趣的事情,調動一下課堂氣氛,都很重要,而這也特別考驗老師的綜合素質。
四, 板書和課堂紀律, 說到板書,我 真的很慚愧,也很丟人,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生,寫的字很難看,為了不丟人,我還每天在地板上練粉筆字,由于我的鋼筆字不好,所以在寫粉筆字時一筆一劃的很認真的寫著方塊字,這樣看起來板書還算漂亮,不過學生們多我還是很寬容。但是作為一名老師,粉筆字鋼筆字真的 很 重要,因此,平時寫字的時候我都注意把字寫的規范,并且買了一些字帖在練習,練習還是很有長進的,在實習的這一個多月我的粉筆字的確長進了不少,我的指導教師給我提出建議,讓我以后不要放松多字的練習。我是虛心接受。提到 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授課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上課時要注意那些開小差的學生,適時地提問他們一些問題,使他們的思緒回到教學能容上來。但注意不要太難,學生回答不上來,會打擊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們對后來課程的聽講。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嚴加看管”。
四、課后總結
總結是對以前所學能容的重現與再認識??偨Y做得好,既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有利于對后續知識的學習掌握。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學結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應用到實踐中去。
五、實踐體會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皶接脮r方恨少”,對于地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雖然掌握了一定學科知識,但是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和無限的想象力,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力不從心。因此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將來走向教學崗位后,能更好地和學生交流。
多參加實踐活動。理論不等于實踐,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是課本知識所不能預料的。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這次實習的任務主要包括:試作和試教這兩方面的工作。
對于試教這方面,我實習的是初一地理。由于學校師資緊張,學校要求我一邊聽課一邊開始上課。但是地理這方面的課本來就少一周兩節課,實習學校安排我接替尚海龍老師所帶的兩個班,初一三和初一四的地理課,這樣一周我就上四節課,沒課的時候就聽其他老師的課。聽了尚老師的兩節課后,老師就叫我開始上課,我硬著頭皮答應了,我心里沒譜。下來我也認真的備課、查資料,把我在大學學的知識全用了。本來以為這樣就夠了,誰知道上了下來才發現多多。第一次走上講臺,非常緊張,差點說不出話來,教學途中也多次忘了下一步該講什么了。這讓我體會到上好一節課真是不簡單,同時發現了教案與現實中的課堂又是兩回事來的!從而才發現自己對課堂常規教育以及上課的技巧的了解是如此的缺乏。才知道要上好一節課在下面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要查多少資料才能上好一節課。做一個老師真難,做一個好老師更難。通過指導老師的耐心指導和自我的反省,我不斷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一步一步的進步。最后終于達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
在教學環節,我主要從以下環節對于這次實習工作進行總結。
一,備課。
在教學過程中,備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備課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開展,備課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程。備課時不僅要對說講述的內容熟悉,而且要有主有次、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上課時間里,完成自己的授課任務,使學生更好地所學知識。地理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科,和其它學科有很密切的聯系。備課時不僅要對本學科知識的熟練,還要其它學科的融會貫通??紤]到地理知識的理論性強,學生很難領會。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圖片模型,是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們便于接受。如講到褶皺地貌時,我們地處平原,學生大多沒看見過褶皺地形。如果在課堂上展示褶皺模型和做書本擠壓成褶皺的實驗,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皺地貌及褶皺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講解民風民俗時,適當地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圖片視頻,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節日活動時的視頻錄像等等,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對當地的民風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學儀器的應用
由于地理教學的特殊性,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實習學校的實際困難,所以只要運用的教學儀器只有冊即掛圖。和地球儀。很想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新技術。只是條件不,但是我還是做了一些幻燈片,由于我很喜歡計算機,所以幻燈片也很愛做,但是并沒有找到多媒體教室給學生放映,也算是一種遺憾。但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在地下我還是依舊在學習運用,或許等我畢業了,那時多媒體教學就會普及了,多媒體教學對地理教學真的很有幫助,比如地球自轉和地球的公轉,讓學生想象實在是難以想象,但是用動畫做出來,學生則可以直觀,還有一些地形地貌,由于鄉村學生的經濟基礎差,能出遠門的特別少,有的學生甚至沒有走出過我們的市,一出生就只知道黃土,讓他們想象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巖溶地貌,真的很難,但是用一些圖片展示,則會加深他們的印象,因此,我個人,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熟練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則是必備的基本功,在今后的學習中,把計算機技術的也要給于重視。
三、授課
站在講臺上和坐在下面感覺就是不一樣。課堂授課使一項組織性的工作。在課堂上要適當地分配時間,對講解內容有輕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點。不失適宜地展示一下教學模型、等,不僅能緩解一下課堂的緊張氣氛,還能增強同學們的學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甚至,當學生力不集中時,加一些笑話或學生感的事情,調動一下課堂氣氛,都很重要,而這也特別考驗老師的綜合素質。
四,板書和課堂紀律,說到板書,我真的很慚愧,也很丟人,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生,寫的字很,為了不丟人,我還在地板上練粉筆字,由于我的鋼筆字不好,所以在寫粉筆字時一筆一劃的很認真的寫著方塊字,這樣看起來板書還算漂亮,不過學生們多我還是很寬容。但是作為一名老師,粉筆字鋼筆字真的很重要,因此,平時寫字的時候我都把字寫的規范,并且買了一些字帖在練習,練習還是很有的,在實習的這一個多月我的粉筆字的確了不少,我的指導教師給我提出建議,讓我以后不要放松多字的練習。我是虛心接受。提到課堂紀律,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授課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上課時要那些開小差的學生,適時地提問他們一些,使他們的思緒回到教學能容上來。但不要太難,學生回答不上來,會打擊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們對后來課程的聽講。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則要“嚴加看管”。
四、課后總結
總結是對以前所學能容的重現與再。總結做得好,既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應用,還有利于對后續知識的學習。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學結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和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應用到實踐中。
五、實踐體會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對于地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了一定學科知識,但是面對學生們提出的和的想象力,也會感到迷惑不解,力不從心。因此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自己的學科知識,為將來走向教學崗位后,能更好地和學生交流。
多參加實踐活動。理論不實踐,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常會一些突發事件,是課本知識所不能預料的。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自己的應變能力,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