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1 16:39:13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動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內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經濟周期與人力資源戰略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同經濟周期下人力資源戰略的調整策略。經濟周期的變化,將直接導致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調整。人力資源戰略作為企業總體戰略中重要的職能戰略之一,也必須與動態的經濟周期變化保持一致。
關鍵詞:經濟周期人力資源戰略經濟上升周期經濟衰退周期
一、經濟周期與人力資源戰略
(一)人力資源戰略的內涵及類型
根據美國學者舒勒和沃克(Sohuler&Walker,1990)所給出的定義,人力資源戰略是程序和活動的集合,它通過人力資源部門和直線管理部門的努力來實現未來的績效及企業的戰略目標,并以此來提高企業競爭優勢。而庫克(Cook,1992)則認為,人力資源戰略是指針對員工發展以及處理對員工具有重要和長期影響的決策,它表明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為企業人力資源計劃和發展提供了基礎。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戰略指企業管理者從組織全局、整體和企業長遠的根本目標出發,通過周密的科學論證,所設計的具有方向性的、指導性的、可操作的人力資源管理與方法的謀劃、方針與策略。
從國內外研究情況看,關于人力資源戰略的分類尚無統一標準,本文根據經濟周期的波動將其劃分為兩類:吸引累積型戰略和效用穩定型戰略(見表1)。
(二)我國經濟周期的特征
經濟周期反映的是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矛盾變化,經濟周期的一般運行機制是:當經濟處于上升階段時,為了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企業著重于加大投資力度。由于固定資本投入的沉淀性、不可逆性和風險性,使得其所有者在經濟發展中收入分配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相對下降,最終形成了超過需求的供給能力,企業利潤和產出能力大規模下降,而企業還不得不承擔全部產出能力的固定資產投入所產生的折舊和利息,這些沉重的負擔勢必進一步擠壓工資,使消費水平進一步下降,從而導致經濟周期進入衰退階段。當倒閉的企業越來越多時,整個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在一定階段時又重新達到了平衡,隨著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產生新的巨大需求,經濟又開始步入新一輪上升周期。
縱觀我國經濟發展,從1978年到2008年,經濟周期的平均長度約為9-10年,其運行曲線(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若按波峰年計算,從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共完成了3個周期,周期的平均長度是9.67年;若按波谷年計算并且假定2009年是谷底,那么從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中也完成了3個周期,周期的平均長度是9.33年。1999年我國經濟完成了上一輪周期的筑底之后,從2000年開始進入復蘇階段,2003年以后進入繁榮階段,經濟從冷到熱,再到過熱,到2007年已經持續了8年的擴張期。
(三)經濟周期與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關系
企業的總體戰略必須與動態的經濟周期相一致,體現在總體發展態勢上就是進、退還是守的問題。一般而言,企業在經濟處于上升期時,應加快發展,實施擴張性戰略;經濟處于衰退期時,企業應在穩固現有業務的基礎上,適度或大規模地進行業務收縮,以規避風險和渡過難關。
人力資源戰略作為企業的職能戰略之一,它服務于企業總體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戰略必須匹配于企業總體戰略,即人力資源戰略必須根據企業總體戰略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策略,從而滿足特定的企業戰略目標的要求。經濟周期變化與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關系(見圖2)。
二、經濟周期波動與企業人力資源戰略選擇
(一)經濟上升時期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選擇
經濟上升時期,市場需求旺盛,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主營業務不斷擴展并快速增長,各種資源全面緊張,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如何使企業獲得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為順利實現該階段的企業發展戰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策略為:吸引和獲取企業所需的關鍵人才,制定鼓勵關鍵人才的激勵措施和辦法,充分發揮關鍵人才的作用,加速企業發展;完善培訓、考評和薪酬機制,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激情;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促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化。
1.招聘和獲取企業所需要的各種關鍵人才。要獲得關鍵人才,一般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內部挖掘培養,一種是外部獲取,即把社會上的優秀人才或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優秀人才吸引過來。內部挖潛,往往時間較長,所以,從外部獲取關鍵人才仍然是重要的途徑。因此,一方面要廣泛建立同高級人才市場特別是專業的人才介紹機構的聯系,掌握人才供應信息;另一方面是關鍵人才的招聘,企業可以花較多時間與費用仔細挑選最合適的人才。除了以高薪等優厚的物質報酬來吸引人才,良好的職業前景、工作的挑戰性也是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
2.加強員工培訓以提高其崗位技能和素質。面對激勵的市場競爭,企業需要能夠應對各種競爭變化的人才,這就需要對各層級員工不斷的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工作技能。對一般員工來說,主要為崗位培訓,培訓的目的在于能夠讓員工更快地進入工作崗位,獲得成效;對基層和中層管理者來說,主要加強其管理等軟技能的培訓,使其能夠作為公司某些部門的核心力量,帶領其他員工一起成長;對于高層管理者而言,培訓主要集中在戰略、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主要提高其規劃和決策能力。
3.完善激勵制度以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為快速發展企業,需要建立多元化、有效的激勵制度。對員工的激勵需要“以人為本”,根據員工不同的個性心理、需求偏好、成熟度采用相應的模式。除了物質激勵外,還可以采用晉升激勵、榮譽激勵、培訓激勵、授權激勵、情感激勵、工作環境激勵等多種方式。
對核心人才、關鍵人才以長期激勵為主,考慮采取股權激勵措施。
4.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人力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保證?,F代企業的競爭不僅是人力資源的競爭,更是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的競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必須與企業的遠景規劃、戰略目標、文化理念以及獨特的人力資源狀況相適應,這樣建立的制度才能被組織接受,才會真正發揮作用。
一般而言,需要重點建設的核心制度有崗位管理制度、招聘與培訓制度、績效考評制度、薪酬管理制度、激勵制度等。
(二)經濟衰退時期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調整
經濟衰退時期,隨著市場的不景氣、消費下滑,企業市場規??s減,贏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機開始顯現,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是尋求企業重整和再造,使企業獲得新生。在這一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人心不穩,核心人才流失嚴重,一般人員嚴重過剩;人力成本凸顯,企業人力資源經費銳減。為應對企業發展戰略變化的需要,這一時期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重點是:妥善裁減多余人員,嚴格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組織運行效率;調整企業人事政策,吸引并留住關鍵人才,為企業重整創造條件。
1.優化組織結構,減少人力配置。為了安全渡過經濟環境低迷的經濟周期,保證利潤不下滑,企業所采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尋找壓縮空間。而成本控制中,削減人力資源成本是重要的對策之一。
人力資源部門應會同決策層和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量和工作流程需要,調整或合并組織,減少管理層,使組織扁平化,優化人力配置,減少冗余人員;對于原有的工作流程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對原先的流程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提高整體工作效率,重點關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避免因組織內部溝通不暢而導致工作量增加。
同時,對工作崗位重新進行分析,裁并一些工作職能雷同的崗位;對儲備人員和普通崗位的招聘計劃,一律嚴格控制,通過減少招聘次數、縮短招聘周期來控制招聘開支。
2.調整薪酬結構,適當縮減福利和津貼。對于原有的薪酬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和實行更能體現以績效為導向的薪酬分配方法。即通過增加績效收入的比例,調整固定和津貼部分的比例,從而實現有效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把企業經營業績受危機影響的程度降低到最低點。同時,通過增加績效考核周期的頻度,全面加強業績監控,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有些福利方面的設置,可以采取不取消但是降低總預算的方式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3.積極溝通,做好裁員管理。裁員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最艱難的工作之一。企業既要面對經費嚴重不足,感情難于割舍的困局,又要面對國家法律、政策的種種制約。做好企業的裁員管理,關鍵在于有效的溝通和裁員策略的選擇。
首先,企業必須在充分了解目前企業實際情況、效益和產量的基礎上,按照先定崗后定員的原則,分析企業的人力需求情況;其次,要向員工說明企業現狀及企業策略,以得到員工的理解,以便裁員工作的開展;第三,企業必須明確裁員標準,且標準必須公平、公正、公開;第四,為保證裁員策略的順利實施,要完善考評系統,依據考評成績和綜合評分競爭上崗,選出企業最需要的員工,予以保留,將對企業無關緊要甚至對企業失去意義的員工列入裁員名單,避免裁員不公,“裁能留庸”;第五,企業實施裁員的具體手段要豐富化,可以包括臨時解聘、凍結招聘、提前退休、工作分擔、轉崗分流等等。研究表明,與臨時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擔等替代性的裁員方式對員工的負面影響較小。
4.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防止關鍵人員流失。由于經濟環境惡化和行業不景氣,企業效益下滑,企業將直接面臨關鍵人員流失的問題。為了防止關鍵人員流失,這個時期的激勵方式應以非物質激勵為主。對于關鍵人員而言,其工作熱情主要來自于自我實現的需要,企業需讓其在工作中獲得充分的成就感,并保證其社交和權力的需要,比如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以施展其才能比一些短期的、經濟上的激勵更有效。
5.調整培訓方式,增加內部培訓。經濟衰退時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要有所側重,重點在可能影響企業發展的員工身上加大投資,對他們加大培訓力度,讓其知曉企業目前所面臨的經營困境,要明白擺脫這一困境需要什么樣的策略,而要落實這一策略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技能。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外部培訓,建立企業內部的培訓師隊伍。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培訓費用,而且可以釋放出企業對這些員工非常重視的一個信號,對于穩定員工隊伍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企業增加員工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凝聚力的最好方式,能為企業日后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梅洛著,吳雯芳譯.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張連城.中國經濟波動的新特點與宏觀經濟走勢.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3)
關鍵詞:財務危機;財務預警;財務風險
1財務危機概述
財務危機又被譯為財務困境,其極端狀態是企業破產。但究竟什么是財務危機,不同的學者在進行研究時也采用了不同的標準??傮w而言,財務危機的定性描述多集中在破產清算或無償付能力等方面。盡管財務危機的定性描述較為容易達成一致,但財務危機的定量界定有著更多的操作和研究意義。如何界定財務危機是進行財務危機預測研究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2預警指標體系建立的標準
總的說來,預警指標的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科學性原則。公司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要按照公司財務危機相關理論設計,指標體系應能對大原因做出合理的科學描述。
全面性原則。為保證綜合評價結構客觀準確,在初步建立指標體系時應盡可能地選取可以全面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指標。即要全面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等各方面的財務狀況,同時也應考慮指標項目之間的系統性和相互關聯性。
有效性原則。要選擇那些能夠對預測公司財務危機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財務指標,當公司危機因素產生時,該指標能夠靈敏、迅速地反映出來。
成本——效益原則。在指標體系及指標項目的設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
重要性原則。這里的重要性原則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其二是當搜集某項指標的成本費用很大時,如果該項指標很重要,即它在指標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則仍應進行該項指標的搜集評價工作。
可操作性原則。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指標項目的易懂性和指標項目的有關數據收集的可行性。
3動態財務預警系統
根據企業財務預警標準,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建立動態財務預警系統的具體思路:
擬建立的財務預警系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財務信息收集傳遞機制,為財務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這是整個財務預警系統建立的起點。第二部分是財務預警組織結構,主要從公司資金循環的各個方面入手,完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這部分是財務預警系統的基礎。第三部分是財務風險分析機制,根據預警方法的不同,分為定性、定量兩個方面:定性預警主要是針對能夠影響公司財務狀況的表外因素,定量預警主要是利用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分析。其中,定量預警系統分籌資、投資、日常現金運用三個方面,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人工神經網絡這種具有學習適應能力的方法,以達到實時預警的目的。第四部分是風險處理機制,對預測發生的和已經發生的風險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和處理措施。財務風險分析機制和財務風險處理機制是核心和關鍵。整個體系架構由下圖所示:
4動態預警系統的構成
4.1實時信息系統的建設
動態預警系統要求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實時信息,運用網絡財務信息實時報告系統軟件,從桌面財務轉變為網絡財務,改變信息的傳遞方式,最敏銳、最及時、最準確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使實時的信息成為整合整個公司經營過程的驅動力量,增強公司的決策、控制和預警的能力。
4.2財務預警分析的組織結構
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預警機制的神經中樞,是構建財務失敗預警機制的準備和基礎。為使財務預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發揮,上市公司應當根據《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的有關規定,有針對性的完善企業自身的內控制度。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對貨幣資金、籌資、采購、實物資產、成本費用、銷售與收款、工程項目、對外投資、擔保等業務的控制。
4.3投資活動預警
投資風險是指投資項目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從而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的風險。由缺乏周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等原因導致的投資決策失誤現象普遍存在,我國上市公司在投資活動方面存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如下表所示:①市場調查不充分,項目決策失誤②對內外部環境變化預計不足③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④在項目經營和管理期間,缺乏可靠性和真實性的項目運營信息,缺乏合理的監控體系和指標計算⑤資本結構不合理
4.4日常風險監測系統
日常監測的風險主要是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在未來營業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息稅前收益影響的不確定性。建立日常風險監測系統,一方面可以關注月度的核心指標,密切注視其動態變化過程,及時發現財務危機的征兆;另一方面,當企業有警情出現時,可以從各方面指標的變化趨勢、變化幅度來幫助分析警源所在。
5缺陷與定位
企業構建財務預警系統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財務預警的關鍵是預警指標的選取,它直接關系到預警的效果;其次,預警指標是否真實不是預警系統所能解決的問題,企業財務預警建立在預警指標真實性的基礎上,至于預警指標是否真實,則不是財務預警所能解決的問題?;跈嘭煱l生制的預警指標,因“會計戲法”的影響,其真實性會大打折扣,而使建立在傳統預警指標基礎上的財務預警模型,無法真正起到預警的作用。而現金流量能提供企業真實的財務信息,且不易縱,所以選取現金流量作為預警指標,解決了傳統財務預警不能解決的預警指標真實性問題。因此,現代企業應該構建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即通過分析現金流量在企業活動中的數量和效益,分別對經營現金流量財務預警、投資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籌資現金流量財務預警和現金流量綜合財務預警進行研究,選取各自的預警指標,并分行業設置有警與無警的臨界值,構建適合于企業的現金流量財務預警系統,提高預警的實用性有有效性。
參考文獻
財務危機又被譯為財務困境,其極端狀態是企業破產。但究竟什么是財務危機,不同的學者在進行研究時也采用了不同的標準??傮w而言,財務危機的定性描述多集中在破產清算或無償付能力等方面。盡管財務危機的定性描述較為容易達成一致,但財務危機的定量界定有著更多的操作和研究意義。如何界定財務危機是進行財務危機預測研究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2預警指標體系建立的標準
總的說來,預警指標的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科學性原則。公司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要按照公司財務危機相關理論設計,指標體系應能對大原因做出合理的科學描述。
全面性原則。為保證綜合評價結構客觀準確,在初步建立指標體系時應盡可能地選取可以全面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的指標。即要全面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等各方面的財務狀況,同時也應考慮指標項目之間的系統性和相互關聯性。
有效性原則。要選擇那些能夠對預測公司財務危機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財務指標,當公司危機因素產生時,該指標能夠靈敏、迅速地反映出來。
成本——效益原則。在指標體系及指標項目的設置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
重要性原則。這里的重要性原則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全面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其二是當搜集某項指標的成本費用很大時,如果該項指標很重要,即它在指標體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則仍應進行該項指標的搜集評價工作。
可操作性原則。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指標項目的易懂性和指標項目的有關數據收集的可行性。
3動態財務預警系統
根據企業財務預警標準,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提出建立動態財務預警系統的具體思路:
擬建立的財務預警系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財務信息收集傳遞機制,為財務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這是整個財務預警系統建立的起點。第二部分是財務預警組織結構,主要從公司資金循環的各個方面入手,完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這部分是財務預警系統的基礎。第三部分是財務風險分析機制,根據預警方法的不同,分為定性、定量兩個方面:定性預警主要是針對能夠影響公司財務狀況的表外因素,定量預警主要是利用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分析。其中,定量預警系統分籌資、投資、日?,F金運用三個方面,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人工神經網絡這種具有學習適應能力的方法,以達到實時預警的目的。第四部分是風險處理機制,對預測發生的和已經發生的風險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和處理措施。財務風險分析機制和財務風險處理機制是核心和關鍵。整個體系架構由下圖所示:
4動態預警系統的構成
4.1實時信息系統的建設
動態預警系統要求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實時信息,運用網絡財務信息實時報告系統軟件,從桌面財務轉變為網絡財務,改變信息的傳遞方式,最敏銳、最及時、最準確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使實時的信息成為整合整個公司經營過程的驅動力量,增強公司的決策、控制和預警的能力。
4.2財務預警分析的組織結構
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預警機制的神經中樞,是構建財務失敗預警機制的準備和基礎。為使財務預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發揮,上市公司應當根據《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的有關規定,有針對性的完善企業自身的內控制度。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對貨幣資金、籌資、采購、實物資產、成本費用、銷售與收款、工程項目、對外投資、擔保等業務的控制。
4.3投資活動預警
投資風險是指投資項目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從而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的風險。由缺乏周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等原因導致的投資決策失誤現象普遍存在,我國上市公司在投資活動方面存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如下表所示:①市場調查不充分,項目決策失誤②對內外部環境變化預計不足③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④在項目經營和管理期間,缺乏可靠性和真實性的項目運營信息,缺乏合理的監控體系和指標計算⑤資本結構不合理
4.4日常風險監測系統
日常監測的風險主要是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在未來營業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息稅前收益影響的不確定性。建立日常風險監測系統,一方面可以關注月度的核心指標,密切注視其動態變化過程,及時發現財務危機的征兆;另一方面,當企業有警情出現時,可以從各方面指標的變化趨勢、變化幅度來幫助分析警源所在。
發展民生,保護生態,是維持林業和社會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指導精神和有力保障,在國內外社會都引起了廣泛的共識和熱烈的討論。在國內,經過幾代林業人的不懈努力,發展形成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經濟模式,主要有:生態農業型生態經濟、農工商一體化的生態經濟、生態旅游、鄉鎮工業型生態經濟、城市化生態經濟、生態破壞修復型生態經濟、流域生態經濟。
2對生態經濟模式的幾點思考
發展森林生態經濟,首先要明確森林的幾項功能,從宏觀上看,森林三大效益是木材生產、自然保護和游憩。在天然林停采的大形式下,傳統獨木支撐的經濟模式明顯已經不再適用,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森林的作用不僅在于物質上,更應該重視它對人們精神層面和心理影響上的作用,重點發揮森林的生物效應、景觀效應和人文效應等。對于基于資源的林下經濟,應該不斷拓展產業內涵,豐富文化內容,創新機制和經營模式,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業價值。
2.1形式簡單復制
人參、五味子、枸杞、刺五加等藥材種植;藍莓、葡萄、山梨等水果種植及加工;紅松果林承包;林蛙養殖承包;蘑菇、木耳等食用菌培育;特色農家院旅游;礦產、地下水開發等,各式林業經濟可謂遍地開花。深入調查可以發現,各地林業經濟模式幾乎完全相同,只是形式上的簡單復制,缺乏整體規劃。通過研究,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林業經濟具有明顯的微觀經濟特質,地域特性明顯,所以各地在發展林業經濟,制定發展計劃時,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形成鮮明特色,走產業集群化道路。如以吉林省通化為中心,人參、五味子、葡萄、藍莓等為主的特色醫藥、葡萄酒產業區;以敦化為中心,紅松果林、林蛙養殖、木耳以及蘑菇養殖為主的食用菌交易中心等。都是基于當地自然條件特質規?;l展,充分體現了地方特色。
2.2資源利用粗暴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飲食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營養豐富、天然綠色的山珍產品,廣受好評和重視,產業價值巨大。山野菜、野生食用菌、生態雞、山野黑豬、林下參、刺五加等食材、藥材成了飲食行業的時尚寵兒。但是目前的行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產業化水平較低,甚至沒有經過加工便直接走向了市場。面對停采的大形勢,林下經濟將成為林業職工、林農的主要收入來源,山珍產品,林下藥材等林業經濟,應深挖掘產業內涵,延伸產業鏈條,在內外包裝、產銷以及售后服務上下大力氣,不斷延伸產業鏈。同時,增加科技研發投入,對山珍產品進行深加工和高度提純,尋求更加廣闊的應用范圍,推出更適合大眾消費水平以及市場需求的產品,增加行業產值的同時提高林業職工的收入。
2.3結合文化內涵
人文效應是森林的一個重要作用,藍藍的天空,幽幽的綠意可以使忙碌的現代人得到徹底的釋放和完全的放松。特色農家院、鄉村旅游等,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以及天然的餐飲食材,得到都市人的廣泛歡迎。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急于求成,往往只是簡單地學到了這種形式,導致有形無神,缺乏特色,遍地開花的同時,行業發展緩慢。深入研究后,不難發現特色農家院之所以廣受歡迎,不僅是自然風光和食材的吸引力,在淳樸的環境中得到完全的放松,遠離喧囂的寧靜,充分享受休閑時光帶來的身心愉悅才是隱含在行業中最大的吸引力。另外,旅游產品更應該結合當地民俗特色、歷史文化遺產,提升產品的文化層次和服務質量,推出結合地方鮮明特點的特色旅游線路和休閑方式。
2.4創新機制
受區域以及傳統經營思維的限制,林區經濟發展與現代社會建設形成了嚴重的滯后,行業“欠賬”較大。林區基礎設施嚴重落后,交通、通訊設施覆蓋面非常有限,社會服務行業明顯不足,導致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受到了嚴重限制。缺乏資金、技術落后、運輸不便、消息不通等是林區經濟發展面臨的巨大難題。轉變發展模式,尋求新的合作方式,是發展林區經濟的必經之路。剝離林區“不良資產”,由政府買單,依托優惠政策,走產學研、產供銷的道路,讓林區資源與企業資金相結合,跟隨市場需求尋找發展方向,以增產增收為目標,是發展林區經濟的重要內容。企業資金建立規?;a業基地,林農以自有林地等有價財產入股或承包方式承擔藥材種植、畜牧養殖等工作,企業回收后進行深加工,進行市場化銷售的模式可以有效解決林農與企業雙方各自面臨的困難,實現互利共贏。
2.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國有重點天然林林區停采,對林區造成了極大的勞動力剩余,如何轉移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是改革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在我國林業發展進程中,受傳統觀念以及林區自然情況等限制,造成了林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交通、通訊、醫療、教育等基礎配套設施迫切需要發展建設,這筆賬成了“老大難”問題。根據目前政府和林場都無力完全承擔“欠賬”的狀況分析,可以采用BOO或者BTO等模式對林區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同時對于建設中毀占林地的,應根據相關規定嚴格審批并給與相應補償。這種建設方式,在發展林區建設的同時,也將轉移林區剩余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設成本。
3總結
東北地區是我國起步較早、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隨著東北地區經濟和人口的快速增長,資源不足、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嚴重制約該地區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
1.資源面臨全面枯竭。隨著自然資源的采掘資源儲量逐漸減少,東北地區的區位優勢下降,資源開采工業的生產成本總體呈不斷上升趨勢。從整體上看,東北地區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鼎盛期已經過去,礦產資源產業的整體萎縮已經相當明顯。遼寧省的資源產業枯竭和衰退主要體現在煤炭、有色金屬礦產上。目前,全省7個礦區除鐵法區外,都是萎縮礦區,煤炭產量逐年下降。黑龍江省、吉林省也同樣面臨著資源產業萎縮的問題。
2.資源利用率低。東北地區雖然資源較為豐富,但以初級產品生產為主,加工利用程度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許多企業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在工業結構中,高能耗產業比重大,低能耗的第三產業明顯落后;工業技術和裝備落后,個別國有企業還在使用20世紀40年代的耗能設備。2005年,東北三省萬元生產總值消耗能源1.65噸標準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5.2%。在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低”等問題。
3.環境污染嚴重。東北歷來是重工業基地,重化工業所占比重大,資源和能源消耗較高,環境污染較為嚴重。2005年,東北地區廢水排放總量為43.41億噸,其中經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僅為1/3,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為15908.78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極低。
4.農村生態環境退化。由于環境意識淡薄,對環境資源只知索取不知保護,造成東北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近年來,城市的擴建,使許多工廠、企業遷到郊區或農村,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的環境污染。土地占用、土壤退化、環境污染等問題直接導致耕地銳減,農民收入減少。
二、建設生態經濟是振興東北的現實選擇
生態經濟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經濟學原理為主導,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中心,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從整體上去研究生態系統和生產力系統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本質聯系和規律,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發展全面協調的一種經濟模式。
1.建設生態經濟是實現東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長期以來,東北地區建立起了以資源為依托的產業格局和生產力布局,但由于對自然資源的超強度開發和低水平利用,使東北地區面臨著資源危機、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及企業危困的嚴峻局面。建設生態經濟就是要轉變傳統發展觀念,以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系統工程學理論為指導,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效益的協調發展。與傳統經濟相比,生態經濟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一產品一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而生態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自然生態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從而維系和修復生態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中,在經濟社會活動中實現資源的減量化、產品的重復使用和再循環使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論。
2.建設生態經濟是推進東北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發展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調整舊的產業結構,用新的體制激勵企業和社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生態經濟模式正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最佳形式。它依靠科學技術手段,通過制度創新,對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中的資源能源實施“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調控,減少對資源的依賴和環境的破壞,提高社會經濟活動的生態效率,達到資源能源低消耗、經濟高產出、污染低排放,注重在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進行體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生態經濟作為一種新的技術范式,一種新的生產力發展方式,為新型工業化開辟出了新的道路。
三、推進東北地區生態經濟建設的財稅政策建議
1.調整現行稅制,完善生態環境稅收體系。建設生態經濟,有效開發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應杜絕破壞性開采、過度浪費資源行為。政府必須及時調整稅收政策,以規范市場主體經濟行為。首先,應盡快完善資源稅。一是擴大征收范圍。在現行資源稅的基礎上,將土地、海洋、森林、草原、灘涂和淡水等自然資源列入征收范圍,限制對資源的過度開采,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并為恢復生態平衡提供資金;同時,將現行其他各類資源性收費并人資源稅,設置不同稅目,統一征收管理。二是調整計稅依據及稅率。將現行的以銷售量和自用數量為計稅依據調整為以產量為計稅依據,采取累進制方式,將資源產量劃分檔次,不同檔次使用不同的稅率,稅率級次應跳躍式增加,特別是對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資源應課以重稅,以限制掠奪性開采與開發。其次,應著力調整消費稅。一是擴大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對資源消耗量大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如一次性木筷、高檔建筑裝飾材料、高爾夫球具等,應列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對煤炭、電池、一次性塑料包裝物及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的氟利昂產品也應列入消費稅的征收范圍。二是提高消費稅的稅率。對導致環境污染嚴重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如大排量的小汽車、越野車、摩托車、摩托艇應征收較高的消費稅。三是開征燃油稅。取消消費稅中對汽油、柴油的課征,對汽油、柴油、重油等在其銷售環節從價開征燃油稅,適當提高含鉛汽油和低標號汽油的稅收負擔,以抑制含鉛汽油的消費。再次,應適時開征環境保護稅。將現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氣污染、工業廢棄物、城市生活廢棄物等收費制度改為征收環境保護稅,凡在中國境內從事有害環境應稅產品的生產和存在應稅排污行為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均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環境保護稅的稅目可以包括大氣污染稅、水污染稅、垃圾污染稅等;根據
污染物的特點實行差別稅率,對環境危害程度大的污染物及其有害成分的稅率應高于對環境危害程度小的污染物及其成分的稅率。通過強化納稅人的環保行為,引導企業與個人放棄或收斂破壞環境的生產活動和消費行為;同時籌集環保資金,用于環境與資源的保護,對國家的循環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2.推進環境有償使用制度,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了企業造成的環境污染成本“社會化”或“外部化”,環境的真實成本被湮沒,環境的價值得不到體現;企業缺乏珍惜環境的內在壓力和動力,不會像珍惜其他生產要素一樣去珍惜環境。因此,應大力推進環境有償使用制度,革除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帶來的積弊。首先,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向環境排污,“侵占”或“消費”的是有限的環境容量,排污權可以被視為環境使用權或占有權的一種具體形式。所有污染企業必須進行排污申報登記,領取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照核定的排放總量和許可證規定的排放條件排放污染物。排污許可證對各個污染源的排放行為(如排放的濃度、速率、數量、時段、煙囪高度等)做出具體規定,進一步將排污權具體化、商品化。從而變得可定價、可交易。其次,建立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制度。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環境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政府通過招標、拍賣等形式,將排污權賣給企業,使企業生產成本完整地反映環境成本,迫使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積極主動地關心環保,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使用這種市場化手段可以極大地調動排污企業的積極性,使其可以選擇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方式主動減排,同時可使減排的社會總體費用大規模下降。排污權交易是引入市場機制優化環境資源配置,提高環境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企業有償取得排污權后,必然產生珍惜環境、減少排污權使用即減少排污的內在動力和壓力,從而促使企業自覺采用生態經濟的生產方式或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
3.設立專項基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中央財政應設立生態經濟發展基金,組成專家委員會,對生態經濟有關項目、企業、技術進行評估、審核,采取由專項資金直接撥款,或通過財政貼息、低息或無息貸款的形式,對具有一定預期效益的行業、項目、企業、技術予以資助,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擴大低能耗產業在工業中所占的比重,支持再生資源和新能源開發,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率。生態經濟產業是一種挑戰性的產業,該產業投資大、建設周期相對較長,而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效益較差,資產負債率高,歷史包袱沉重,因此,國家應設立專項基金,給予生態經濟產業資金支持,以促進該產業快速健康地發展。同時,改變政府預算內投資范圍太寬、包攬太多的格局,對促進東北地區生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的產業予以投資傾斜。政府應增加投入,促進有利于東北地區發展的環境保護與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治理西部鹽堿地和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及沿海地區污染,擴大和深化“三北”防護林體系,興建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風力發電基地,建設東北地區公路水路通道,建立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等。由于上述承建企業經濟負擔較重,政府通過投資性的支出,既可以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也可以調動企業建設生態經濟的積極性。此外,增加政府專項補助支出,幫助單一資源型地區和城市解決資源枯竭問題、接續產業的發展問題,下崗職工生活、再就業問題,提高對采煤沉陷區資金補助比例,增加發展替代產業的補助和人員培訓投入,給予資源枯竭地區和城市下崗職工安置資金補助,保證對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補助和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補助支出。
4.擴大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稅收激勵機制。為推進生態經濟的建設,應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有利可圖,使企業和個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外部效益內部化。因此,對發展生態經濟的企業、項目,應給予各種稅收優惠:一是調整有利于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稅收政策。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研發費用全部給予稅前扣除;對生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設備的企業減免增值稅、所得稅;對購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設備的企業允許新購進機器設備所含增值稅稅金全部抵扣,并在一定額度內實行投資抵免企業當年新增所得稅稅收優惠;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實行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縮短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減免企業所得稅;對使用廢棄再生資源產品的企業予以免征相關稅收。二是調整高耗能產品進出口稅收政策。在進口稅方面,降低低耗能產品進口關稅,對相關進口企業給予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對導致高能耗的儀器、設備、技術的進口提高進口關稅與進口環節增值稅。三是制定鼓勵低油耗、小排量車輛的稅收政策。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對研發企業實行稅收減免或補貼,對節能生產設備實行加速折舊政策;對產品生產企業降低所得稅稅率;對流通企業實施增值稅減免;對消費者免收此類商品消費稅,降低此類商品燃料稅稅率;對專門回收此類商品的企業減免所得稅。
5.全面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建立可持續消費模式。由于政府采購數額巨大,實施綠色采購具有很強的杠桿作用,可以促進綠色產業和技術的發展,促進綠色消費市場的形成。實施綠色采購能夠直接減少政府日?;顒訉Νh境的影響,還可以為社會各界樹立良好的榜樣。首先,應制定專門的《政府綠色采購法》,明確規定政府綠色采購的主體、責任,選擇政府采購所涉及的優先領域,分行業、分產品制定綠色采購標準和清單,制定公開產品相關環境信息的規范,并公布政府綠色采購的實際執行情況,建立人大和公眾等對政府綠色采購的監督機制。其次,財政部門在進行政府采購預算時,應對進入綠色“清單”產品的購買給予一定的“價格補貼”,以此來保證采購人購買綠色產品時有資金來源。對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和開展綠色產品開發的企業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對于更新、改造生產設備和工藝手段的資源消耗型企業也應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以補償生產企業對環境的治理費用和保護稀缺資源,引導、鼓勵更多的企業從事綠色生產。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東北地區生態經濟建設的財稅政策,可以解決該地區生產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實現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治理,減少經濟增長對資源稀缺的壓力,滿足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共贏”。
[摘要]本文通過對城市品牌演進的動態分析,比較了傳統城市發展與現代城市競爭的條件和結果,從而闡明城市品牌是城市演進的必然結果。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城市競爭會形成動態的等級序列,通過城市品牌錯位定位可以形成城市之間的有效競合。
[關鍵詞]城市品牌區位理論分工
城市品牌是近幾年提出的概念,但是,學術上和現實中都對此有頗多爭議:究竟存不存在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對城市競爭力究竟有沒有影響?為此,本文從歷史角度考察城市品牌與城市演進的動態變化,以從一個側面揭示城市品牌與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關系。
一、傳統城市發展與區位選擇理論
假設有兩個城市A和B,城市A比城市B擁有更豐富的資源,其他如規模、區位條件等各方面都相同。則A城市相對于B城市具有比較優勢,投資于A城市所獲利潤大于投資于B城市所獲利潤,即。于是,廠商會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把廠址選址在A市,隨著廠商的流入和各種生產要素的聚集,就業機會增加,會有更多的人到城市A定居,產生集聚經濟效應。
再假設,隨著集聚經濟效應的增大,在A城市生產受益于規模經濟而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樣的產品在A城市生產所費成本小于B城市,即。
在產品同質化假設下,消費者僅根據價格選擇是否購買,A、B兩城市的銷售區域僅取決于各自的價格。又由于存在運輸成本,所以,產品總成本中必須考慮隨著距離增加所增加的運輸成本。如圖所示:
A城市的產品向區位B運輸,其總成本為:
B城市的產品向區位A運輸,其總成本為:
在距離衰減原理的支配下,隨著運輸距離的增加,從一個城市銷售到另一個城市的銷售量會由于運輸成本的增加而逐漸減少。A、B兩城市價格線相交處即為兩個城市的最大銷售區域或邊界。在產品同質無差異假設下,可假設兩個城市具有相同的需求函數,
在不受行政區劃強制性約束的條件下,隨著集聚經濟效應的增加,城市A的規模會擴大,而城市B則受到侵蝕,規模逐漸縮小。這里,廠商納入其生產函數的主要是要素稟賦、運輸費用和市場需求規模等因素,居民納入其效用函數的是就業和收入等。從而,一個城市所擁有的天然要素稟賦和區位條件就決定了一個城市的競爭優勢和其在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因此,城市之間是不需要競爭的,因為城市的地位是天然決定的,所以只能坐等廠商與居民的到來。
但是,傳統的區位選擇理論有一個暗含的假設前提,即信息是完全的,所有廠商和個人對兩個城市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
二、現代城市競爭與城市品牌
如今,城市的發展已超出了傳統區位理論的解釋范疇,比如:為什么有些資源貧乏的城市會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為什么有些依優越的自然區位建立起來的城市會衰敗,而有些依然興盛?
1.現代城市競爭的簡要背景
現在,我們假設隨著城市化進程,城市的數目增多,一個城市體系中有N個城市,并且放松傳統區位論的假設,使之更加貼近于現實經濟,并勾畫出現代城市競爭的簡要背景。
(1)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增強迫使城市參與競爭。由于交通、通訊技術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大為增強,這意味著廠商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選擇投資地,同時也意味著城市的比較優勢不再等于其競爭優勢。那么,城市如何在競爭中勝出呢?
(2)信息不完全為城市競爭力提供了條件。城市數量增多和經濟活動復雜化導致信息不完全,人們通過信息過濾和篩選選擇出有效信息,并依據信息做出各種決策。信息總會通過各種符號形式表現出來。品牌是什么呢?品牌在表現形式上也是一種符號,因此,城市通過品牌可以向人們傳遞信息,并提高人們的選擇效率,影響投資者和消費者做出決策。
(3)品牌是分工演進的結果。在人類社會漫長的歷史中,勞動分工日益細化,經歷了一個從產業間分工到產業內分工,再到產品內分工的過程。產品內分工不僅包括縱向分工,即產品鏈不同生產環節的分工;而且應當包括具有高度替代性的產品之間的橫向分工,即針對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費者進行的市場細分分工,產品內的橫向分工導致了品牌的出現。同時,產品內縱向分工細化的結果導致城市之間的依賴性增強,一個城市不可能脫離其他城市獨立存在,但是也必須提供讓其他城市可以依存的條件,否則,該城市便不具有存在的理由。
2.現代城市競爭模擬分析
在此背景下,下面分別分兩種情況考查A、B兩城市之間的競爭。
第一種情況,同上例,仍假設A城市相對于B城市擁有更豐富的資源稟賦,除此之外,兩城市的區位、規模等硬要素完全相同。顯然,如果B城市生產和A城市同樣的產品,其結果必然是傳統城市競爭的結果,但是,如果B城市的廠商能率先開辟一個新的品類,并采取適當的策略,培育品類品牌,則可以擺脫價格競爭的劣勢,在價格一定的條件下,具有該種偏好的消費者都會選擇該品類品牌。因此,只要城市具備品類指導下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即便自身資源稟賦缺乏,也能夠獲取持久的競爭力。
第二種情況,仍假設A城市相對于B城市擁有更豐富的資源稟賦,但是,假設B城市比A城市更接近市場。由于B城市靠近市場的優勢使該城市內的投資者更加接近消費者,這一方面使廠商能夠更加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及時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首先接受當地的商標,由于轉換成本的存在,消費者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的選擇而改選其他商標。與此相對應,投資者投資于B城市會獲得更高的利潤,因此,投資者也更傾向于選擇B城市。
此時,要想使消費者改變選擇行為,除非A城市的產品能夠提供更低的價格,或者提供一個新的品類,該品類和B城市的產品不具有替代性。事實上,第一種方案是不可行的,雖然A城市具有低生產成本優勢,但是,要到B城市開拓市場,需要花費巨額品牌營銷投入,在高投入的情況下,很難長期維持競爭低價。最終的結果是,A城市成為B城市的資源供給者,靠給B城市輸送資源和原材料而維持生存,一旦A城市陷入這種局面,會形成惡性循環,A城市向B城市輸送原材料,B城市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這些產品除了B城市自己消費外,還銷售到A城市,這樣,通過一次貿易,A城市就會產生虧損。如果A城市發現自己在貿易種受損,將會提高原材料價格,希望通過原材料銷售獲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后,B城市會進一步提高產成品售價,最終A城市每一次能源或原材料漲價,受損害的都是自己。目前,我國西部大部分地區就處在類似的境地。
城市在新一輪競賽中的主動性大大增強,無論是資源稟賦欠缺的城市,還是區位條件不佳的城市,都可以通過開辟新的品類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為本地產品開拓市場。
三、城市競爭等級序列與城市競合
城市競爭是有序列等級的,一般只有同等級的城市之間才會發生激烈的競爭,而高等級城市和次級城市之間則更多地表現為產業鏈的轉移和勞動地域分工合作,以及與之相應的城市功能的分級。
1.競爭會使城市處于不同的序列等級
競爭會使城市處于不同的序列等級,其核心表現為產業鏈條的轉移和城市功能的高級化。一旦一個城市成功地確立了個性鮮明的城市品牌,率先占據消費者的頭腦,該城市在競爭中便具有了占先優勢,其周圍的城市則喪失了這種優勢。通過品牌的自我強化機制,該城市有可能形成中心城市,進入更高一級城市序列的競爭行列。次級城市則積極承接產業鏈條的轉移,作為腹地的支撐作用也得到強化,中心城市和周圍次級城市的相互依存加強,也就是城市群的崛起。
2.城市序列等級的動態性
競爭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由于聚集經濟到聚集不經濟,中心城市有可能衰落,而低等級的小城市也可能由于條件的改善而強盛。所以,城市之間的競爭是常態,城市品牌的塑造也不是一日之力。
3.城市之間通過城市品牌錯位定位可以達到共贏
即使同等級的城市之間也不完全是競爭關系,通過城市品牌錯位定位,可以達到共贏。每一個城市都應認清自己所處的等級,認清自己的競爭對手和品類定位,這一點對中國的城市尤其重要。
因此,城市品牌是隨著城市競爭而產生的。以上分析都以城市品牌定位合理準確為條件,同時這些機制也決定了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孫曰瑤劉華軍:經濟永續增長的品牌經濟模型[J].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2006,(2)
[2]孫曰瑤:品牌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美]艾.里斯,杰克.特勞特王恩冕于少蔚譯.定位[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4][美]邁克·波特爾著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循環經濟是基于生態經濟原理和系統集成戰略的減物質化經濟模式,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以3R(減量化、再利用、再生利用)為操作原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循環經濟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過程中,建立起一種新形態的經濟,循環經濟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生態經濟,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
生態工業園則是依據循環經濟理念、清潔生產要求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園區。它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在產業系統中建立“生產者一消費者一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尋求物質閉環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廢物產生最小化。它是繼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后的第三代工業園區。
黃石市工業囿的發展應在循環經濟理理念下,盡快建立黃石市生態工業園理論方法體系,并依此建立生態工業園,這對黃石市開展“兩型社會”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構建黃石市生態工業國勢在必行
黃石市是主要依托資源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黃石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正步八快速發展期。資源型城市是指因當地森林礦產資源的開發而興起的,并在一段時間內主要依靠資源型產業支持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的一種特殊類型城市。黃石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享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全市已發現的礦產有能源、金屬、非金屬、水氣4大類,計76種,已探明儲量的有37種。其中金、銅、鉬、鈷、鍶、硅灰石等14種礦產儲量居全省首位。鐵、銅、金、煤、石灰石等是黃石的優勢礦產。煤、鐵、銅、金、硅灰石等礦產豐富,是全國六大銅礦基地、十大鐵礦基地之一,硅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一。依托這些資源,黃石建起了鋼鐵、有色金屬和水泥等大型企業,吃了較長時間的資源飯。黃石市這個資源型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本地的資源和環境造受到了一些影響和破壞。經過多年的開發和利用,黃石市鐵礦、銅礦的開采量已下降50%以上,鐵礦石已由最高年產700萬噸減少到400萬噸。近些年來曾經引以為豪的礦產,開始呈現枯竭:22座礦山相繼閉坑,儲量低于30%的礦山有14座。煤炭開采量下降70%以上,煤炭只有最高年份的30%。黃石礦產資源面臨萎縮、枯竭。
黃石作為老工業城市,產業結構仍不合理、功能不很協調,資源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問題較多。黃石市主要環境問題有①未來的環境窯量不足。②污染排放總量大并呈增長趨勢。③環境質量面臨降級威脅。④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總體上未遏制。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⑥資源稟賦不足。⑦產業結構調整艱難。⑧環境保護投八不足。⑦環境監管存在薄弱環節,執行性的環境法制尚待健全。
黃石市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黃石市尚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工業園區。黃石市工業園的構建主要以實現地方GDP增長為目標,以招商引資為主要手段,多以圈地經營為主要形式,工業園發展存在一定不可持續性、非生態化等特點。目前許多工業園規劃和建設趨同化,缺乏特色。很多園區內企業沒有形成產業共生關系,物質和能源缺乏有效的流動,資源利用率低且浪費嚴重。園區內大多數企業都是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產物,以“資源-產品-廢棄物排放”的開環型物質流動為特征,導致資源的高開采、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的高排放。這些現狀問題困擾著黃石工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工業園區是繼“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后的新型工業組織形式,被視為資源型城市轉型和調整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之一。生態工業園是以循環經濟與工業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式。與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相比,生態工業園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要實現產業生態化目標,黃石市必須按照生態工韭學和循環經濟原理規劃一批生態工業園。在作為湖北省工業發展支點之一的黃石市開展生態工業園建設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勢在必行并大有可為。
2黃石市已具備建立循環經濟理念下的生態工業園基礎
黃石市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黃石積聚了一批較具規模的資源型企業。在市場機制下,這些資源型企業通過產業轉型和資源綜合利用,逐步形成了以企業自主發展的循環經濟體系。黃石工業園區是伴隨經濟開發區的建設發展起來,而工業園區的建設主要以經濟發展為重點,存在著工業園區規模小,企業間關聯差,產業鏈短,生態園示范效應未能有效體現。黃石市產業發展總體上缺乏生態化規劃設計,循環經濟主要是由企業自主發展。有限范圍內存在不多的準生態工業鏈。未形成產業生態群。
隨著建設經濟開發工業園區的經濟模式的推行,黃石市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先后建設的工業園使黃石的產業結構逐步得到了調整。黃石市各工業園區在招商和項目建設中,優先發展資源節約型企業,選擇科技含量高、資源節約、生產渚浩型企業八園,各園區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選擇主導產業,作為重點領域,構建企業經濟共生產業鏈,形成了市經濟開發區等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工業園區。在黃石市,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示范作用環境友好企業、生態企業:湖北黃石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黃石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黃石興華生化有限公司、黃石發電股份有限公司、黃石振華化工有限公司、黃石華億冷軋有限公司、青島啤酒(黃石)有限公司等。作為推動“循環經濟”的重要實施手段,建設生態工業園的價值和必要性已逐漸得到黃石市相關組織部門機構(如黃石環境保護局、黃石市科技局等)、社會各屆人士的普遍認同。
黃石市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態工業園建設的政策環境好。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黃石市依托資源發展經濟,并與地區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同步進行,初步形成了以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為加快發展黃石市循環經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黃石市已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城市,試點實施期限為2008年~2010年。黃石市發改委組織編制(黃石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方案)、(黃石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力爭通過為期三年的循環經濟試點建設,使我市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率先在全省形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區域發展模式。黃石市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2008年8月22日)指出,以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優化發展環境為保障,努力打造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典型示范區;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社會文明體系,基本實現”建設大城市、發展大產業、構筑大園區”的宏偉藍圖,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這些為黃石市構建循環經濟理念下生態工業園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基礎和很大的發展空間。
3建設黃石市生態工業園的措施與方法
黃石市現有工業園基本上屬于我國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工業園,存在著重復性建設、高資源消耗和高污染等弊病,因此需要按照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原理的要求,改造和升級這些傳統工業園并建設一批新工業國。構建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導引企業的推進機制是推動生態工業園發展的總體思路,應采用不同的推進機制推動生態工業園規劃與建設。
可采取以下具體措施與方法來加快黃石市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與建設。
3.1加快建立生態工業園規劃領導機構。生態工業園是集社會、經濟、技術、自然生態為一體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為保證新區生態工業園總體目標和規劃指標的實現,黃石市需要盡早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和高層次的專家咨詢隊伍。
3.2盡快建立黃石市生態工業園理論方法體系。生態工業園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黃石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在進行生態工業園建設時必須將規劃與本地特點相結臺。要遵循“減量優先”、“經濟高效”、“物質循環”、”產業集聚”、“企業共生”等原則。盡快組織開展相關規劃研究工作:基礎資料分析、企業層次規劃、工業共生網絡設計、污染控制規劃、組織運行管理設計、景觀生態設計、人文環境設計等。
3.3加快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產業關聯。要大力發展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產業和產品,調整工業的結構和布局,重點培植生物與醫藥、機電產品、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采用新技術、可再生資源、清潔生產的新興產業。通過物質集成、水系統集成、能源集成、技術集成、信息共享和設施共享等措施,建立和加強工業園區內產業之間以及園區內與園區外產業之間的共生耦合關系,引進補鏈企業,構建工業生態系統,提高產業關聯度,強化產業集聚效應。通過協同進化,使企業業務結構、資源結構和組織結構的優化,從而產生費用的節約,并且企業問使對資源和利益的競爭轉向互補和合作。
3.4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循環經濟為為指導,要改變舊的生產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績效,提倡資源再生,減少環境污染產出,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實覡企業內部資源和綜合循環利用和產品結構的高級化。
3.5加快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從實際出發,根據工業生態學原理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工業園區,明確工業生態園的產業定位,全方位建立園區內和各種鏈接關系,促進園區產業升級。
根據現有工業園既有條件、循環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以及生態工業園特征,黃石市可以按照改造、升級傳統工業園、建設一批新工業園和虛擬型工業園等模式發展生態工業園。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有多種樣式,不應拘泥于形式,而應當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建設。當前土地資源逐年減少,同時企業存在負擔過重問題,改造型生態工業園和虛擬型生態工業園是適宜當前現狀的兩種主要類型的生態工業園。印應對現巳存在的工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以冶金、建材、電力為主體生態工業體系,并與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和已經建設的工業園進行生態改造相融合,逐步發展為以生態工業園為依托的循環經濟體系。
例如,黃石市新冶鋼的冶金工業園區、下陸工業園區應圍繞冶煉資源發展冶煉、化工生態工業園,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應增加補鏈企業,延長產業鏈。對于新工業園區(如黃石黃金山工業區等)建設,首先要對工業園區進行科學規劃,按照工業生態學原理,結合本地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確立園區處于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的主導企業,建立起相關工業企業的生態鏈和生態平衡關系,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黃金山工業區應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與園區企業能夠形成生態產業鏈的項目優先建設,發揮產業聚集的工業生態效應,實現生態工業園內產業鏈共生互補。
3.6研究先進適用技術,建立完善科技支撐平臺與體系。生態工業園建設過程中,先進的科學技術是關鍵,重點開發中水回用技術、重金屬回收技術、危險廢物和有毒有害化學品安全處置技術以及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及生態鏈關鍵技術等。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園園區企業孵化器,鼓勵園區孵化器與高校院所、中介服務、風險投資、孵化器協作網加強聯系和合作。
3.7加大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生態工業園多元化投資體系。制訂有關資源綜合利用和廢舊物資回收經營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在確保信貸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支持生態工業建設的有關項目。加大財政對公共設施建設的投人。積極吸引民營和國外資金投人,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3.8加強生態經濟宣傳教育與國內外合作交流。大力開展循環經濟宣傳活動,積極倡導綠色文明,使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人心。在各級領導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中普遍開展生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有關課程的教育,提高他們環境資源意識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能力。
加強與國內外相關組織、部門、企業、科研機構等在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領域的學術、經驗交流與合作,建立各種信息交流平臺,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生態工業的成功經驗,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