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6 17:48:17
序論:在您撰寫工業設計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縣委書記溫慶鋒同志在談到今后縣發展方向時明確指出:“建設實力縣、宜居縣、生態縣、幸??h,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提質提效,推進發展規模、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的新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業經濟總量考察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縣委書記溫慶鋒同志在談到今后縣發展方向時明確指出:“建設實力縣、宜居縣、生態縣、幸福縣,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提質提效,推進發展規模、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的新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實力縣內涵重點在工業,希望在工業,潛力也在工業。為此筆者認為今后一段時期,工業的發展應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壯大工業經濟總量為首要任務,以提高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工業園區為主要載體,以“內部挖潛、外部招商”為重要途徑,以良好環境為根本保證,努力加快工業發展速度,提升工業發展水平,壯大工業綜合實力。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打造“實力縣”
園區承載強基礎。園區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平臺和載體。要緊緊抓住當前的大好時機,積極融入城市“一體化”發展,在整合現有工業園區的基礎上,規劃和建設紅金四期。把四期建設成以銅鋁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壯大鎢、稀土、銅、鋁、食品加工五大優勢主導產業。重點選擇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率先突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大龍頭企業扶持力度,讓優惠政策向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骨干企業傾斜,在用地指標、資金、水電、交通運輸、招工等方面,優先滿足骨干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加快推動有條件的企業上市,探索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項目建設促發展。要緊緊盯住國家投資政策,立足資源優勢,依托現有企業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確定了三十大工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龍頭引領強帶動。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引擎”。一是幫助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調整優化結構,升級開發產品,使企業運行質量不斷提升。二是引導龍頭企業實施聯合并購,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鼓勵支持縣內企業與國企、央企對接和引入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引資、引智、引制,擴大市場占有率,搶占行業制高點。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縣規模企業中年產值在50億元以上的至少有1家,年產值達20億元的至少有3家,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至少有5家。
鏈式突破增效益。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必然形成產業鏈條,產業鏈條的完善又會提升產業整體規模和核心競爭力。今后,要以現有的五大產業集群為支點,培育新型建材、和機電產品等新興產業,不斷提高產業質量,擴充產業規模,鞏固和延伸產業鏈條。
集群發展擴規模。產業鏈的發展會形成產業集群,而集群發展有利于產業配套,降低生產成本,產生集聚效應,有利于在區位、資金、政策、管理服務等方面形成優勢,放大“乘數效應”。要通過技術改造、招商引資、規模擴張等手段,壯大提升現有的五大產業集群,培育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和機電產品等潛力產業集群。力爭到“十二五”末,工業總產值達到350億元。
管理創新激活力。管理創新包括目標創新、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要引導企業家革新傳統管理模式,朝著資本股份化、管理規范化、分工專業化、產銷一體化、經營國際化方向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綜合實力。要積極與對口院校進行人才、技術交流,建立促進技術創新的長效機制,著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政府要積極幫助企業上市。近期要幫助中瑞新材料,紅金稀土等企業的上市工作,“十二五”末力爭使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上市。
實力縣就是要把縣打造成工業強縣,打造成工業強縣是事關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涉及社會各個方面,必須加強領導、細化責任、強化措施,切實把工夫用在落實上,促進縣工業轉型跨越發展。一是加強領導。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切實解決工業發展中的問題。
【關鍵字】 創意產業 發展思路
創意產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型、強滲透性的新興產業,是現代文化和信息服務產業的前沿和高端。專家認為,創意產業是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將成為21世紀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創意產業園以其技術和人才高度集聚的特征,被視為創意產業發展的“孵化器”和“酵母菌”,是創意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和重要載體[1]。
一、東莞市創意產業發展情況
(一)東莞市在創意產業目前的發展情況
第一,東莞市創意產業政策的制定。東莞市高度重視創意產業,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組織產業調研,撰寫《上海、南京兩市創意產業發展的考察報告》,并結合東莞產業發展實情和區域產業特點,頒發實施了《關于促進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東莞市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并由經信局、發改、科技、財政、國土、建設、規劃等11個部門以及幾個開發區領導為小組成員的“東莞市創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動東莞市創意產業又好又快發展[2]。
第二,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情況。東莞市相關管理部門制訂了《東莞市創意產業園區申報指南》,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以新建或改建的方式建設創意產業園。目前全東莞市已發文認定3個創意產業園區,其中2個已授牌。這些園區集聚了涉及網絡服務企業、軟件研發企業、工業設計企業、廣告策劃企業、動漫及藝術設計企業,以及相關創意服務機構。
(二)東莞創意產業發展特點
第一,各鎮街結合自身區域產業優勢,建設與當地產業升級調整緊密相關的創意產業園,加速當地的產業升級步伐。目前,在全東莞市范圍內已經建成或在建多個與地區特色產業相結合的創意產業園,如大朗鎮圍繞當地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園區和毛織服裝設計創意園區,致力推進信息化與當地工業的融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第二,各鎮街充分利用區域存量資源優勢,聚合創意產業發展要素,融合網絡信息技術,形成了區域內部配套較為完善的創意產業鏈條。一是充分挖掘當地的產業存量空間和優勢產業資源。二是部分鎮街初步構造了“創意――設計――產品――市場”的完整產業鏈,擴延當地傳統產業鏈條,逐步形成“研發設計、展示、交流和銷售”或“創意設計、品牌策劃、內容提供、創意交流與傳播、衍生品交易”等功能集中且模式豐富的完整產業鏈。
(三)東莞市創意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資本的相對單一,社會資本對園區的建設投入缺乏相應的動力。東莞市當前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從謀劃、定位到實際投入,多為公益性定位、政府主導投入模式,在國內其他地方則以社會投資為主導。投資方缺乏社會參與勢必會造成園區發展動力的逐步衰微,影響園區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給當地政府造成了持續的投入壓力和負擔。
二是創意產業企業仍以中小企業居多,大型創意企業相對缺乏。目前,在東莞創意產業園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中小企業,部分企業甚至是微小企業(員工在3-5個人之間),在創意資源、產業帶動、品牌影響等方面與周邊城市對比均存在不足,缺乏能引領行業前進的龍頭企業和龍頭項目。
三是部分鎮街的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質化、交疊化現象。部分創意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出現定位模糊和結構同質現象,此外部分鎮街過于追求大而全的產業定位,未能根據本區域產業特色發展相對應的創意服務,從而造成全市重疊和資源分散。
四是產業發展環境和政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創意產業的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創意人才引入和激勵、政策落實和監控協調、產業發展基礎環境的營造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二、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
(一)我國創意產業的現狀
近年來,中國創意產業有了極大地發展,尤其在香港、臺灣地區,創意產業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也在積極地推動創意型行業的發展,籌建了一批具有開創意義的創意產業基地。如上海建立的一批創意產業園區,聚集了大批具有創造力的優秀創意人才,先后開展了國際的電影節、電視節、音樂節、藝術節、各類設計展,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形成了一定的創意設計方面的集聚效應[3]。
(二)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思路
我國要緊緊抓住國內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機遇,突出“政府引導、機構引領、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推進模式,加強對創意產業發展的引導與協調,加快推動創意產業發展,關鍵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構建完善創意產業園區多元投資機制與聯動發展機制,加強對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的指導與協調。我國應該加在創意產業公共載體的投入和運作參與,積極營造良好的園區發展環境,鼓勵、支持多元投資機制和靈活的經營方式,激活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動力,推動創意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認真謀劃創意產業發展布局。系統規劃全國創意產業發展的宏觀格局,根據不同區域產業特點和區域地理環境,引導各地創意產業自主發展成為結構合理、錯位競爭、資源充分流動的產業發展局面。
三是進一步加大對創意產業發展的扶持。要在貫徹落實現有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扶持政策和創意產業園區政策的基礎上,發掘更多資源支持我國創意產業發展,逐步建立起完備和成熟的創意產業發展政策扶持體系。
四是大力引進與培植創意龍頭企業,推動創意產業做強做大。各地區要充分整合本地創意產業資源,引導各類社會資源參與,重點培育和扶持發展潛力好、人才團隊穩定、管理機制良好的優質創意企業做強做大,提升創意企業在創新、規模、品牌、行業帶動力、市場影響力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五是積極培養和引入創意人才。各級創意產業主管部門要堅持以人才資源開發為重點,完善創意人才引入、激勵保障機制,致力引進和培養具有優秀的策劃能力、良好的產品創新能力、扎實的市場營銷能力和開放的國際視野的優秀創意人才和市場經營管理人才。(下轉第128頁)
(上接第41頁)
參考文獻:
[1] 王勝楠、侯建明.創意產業發展趨勢及我國新型城市建設 商業經濟.2010-3-18.
一、現代社會的技術化與信息化
1.現代社會的技術化
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基礎和標志。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科學與技術就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社會,甚至改變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茖W發展最終以技術的形式得以實現并改變著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正迅猛而又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社會關系和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培養能夠適應社會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技術教育。國外從杜威的做中學開始,到現在很多國家將基本的機械、電工、木工、家政和信息技術知識列入高中課程。這些課程通常由專業科目教師來擔任教學。但同時,各個國家都普遍強調不同學科之間、技術和社會之間的整合。
2.現代社會的信息化
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并且仍在不斷發展著社會的信息化。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支撐技術。世界發展以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的不斷交換變化為基礎。信息化使人類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獲得并傳遞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將提供給人類非常有效的交往手段,促進全球各國人們之間的密切交往和對話,增進相互理解,有利于人類的共同繁榮。信息化是人類社會從工業化階段發展到一個以信息為標志的新階段,信息化與工業化不同。信息化不是關于物質和能量的轉換過程,而是關于時間和空間的轉換過程。在信息化這個新階段里,人類生存的一切領域,在經濟、軍事、商業,甚至個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分配為基礎。
3.現代社會技術化與信息化的結合
有人將管理、技術與信息列為現代工商業發展的三大要素。傳統的工業發展到今天,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快速反應,提高工業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是各個企業爭先恐后必爭的制高點。技術與信息已經無法分割,技術化與信息化相結合是現代工商業的特征。在日新月異的技術化與信息化時代中,遵循舊有的模式已被時代所遺棄,因為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即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史。尤其是在邁入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的21世紀,以勞動力為主導的傳統發展模式正被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所取代。為了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教育就需要至少跟上社會的發展,甚至要有超前的策略,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足夠的信心面對復雜變化的現代社會。在當今的工程技術領域,幾乎沒有人再用繪圖木板來繪制工程圖了,取而代之的是AutoCAD、Pro-E、UG等方便交流和修改的信息化軟件。
二、AutoCAD軟件介紹
AutoCAD(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美國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產的自動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用于二維繪圖、詳細繪制、設計文檔和基本三維設計?,F已經成為國際上廣為流行的繪圖工具。*.dwg文件格式成為二維繪圖事實上的標準格式。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通過交互菜單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進行各種操作。它的多文檔設計環境,讓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也能很快地學會使用。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種應用和開發技巧,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高版本的AutoCAD軟件(2006年后推出)更加強化了網絡協同設計和三維設計。AutoCAD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它可以在各種操作系統支持的微型計算機和工作站上運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種圖形顯示設備40多種,以及數字儀和鼠標器30多種,繪圖儀和打印機數十種,這就為AutoCAD的普及創造了條件?,F在最新的版本為:AutoCAD 2011,如圖1所示。如今,AutoCAD軟件已經廣泛應用于機械、建筑、電子、紡織、園林、裝飾與設計等各個領域,如圖2所示。
三、基于AutoCAD的通用技術教學案例設計
1.教學案例的來源及意義
在高中開展通用技術的教育,不僅包含技術素養及技術在社會中應用情況的認知,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本身的訓練。但是現在的通用技術教材實用性較差,重點論述了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很多理論性很強的內容,幾乎脫離技術課實踐教學的需要。不少通用技術教師也缺乏專業素養,很多是從物理學科等轉過來的非專業教師,對于技術的把握比較困難。也有的教師把握了技術方面,但是對于當前技術信息化的水平不夠了解。該教學案例將工程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向同學們展示當前企業真正應用的技術和信息交流情況。真正實現通用技術課的實踐性,達到提高學生適應技術社會能力的目標。該案例具有普適性,只要具有多媒體教學條件,即可進行教學。
2.教學案例設計
(1)學習者分析
通用技術課一般都在高中一年級或二年級開設,這個時期的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正處于向成年過渡的階段,處在飛速發展的時期,他們可以接受較為專業的內容。另一方面,高中學生都把學習重點放在高考的科目上,受到時間和精力方面,以及條件的限制,不會對通用技術課程投入過多,因此也不必要求學生了解更多專業性的內容。了解AutoCAD軟件的最基本的使用,了解AutoCAD軟件在行業中的應用狀況以及使用AutoCAD可以做哪些事情即可。
(2)課程目標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為學生設計了如下的課程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理解物體投影的三視圖;能讀懂基本幾何體和簡單零件的三視圖;能夠對AutoCAD的工程圖環境進行設置,具備利用AutoCAD軟件繪制簡單二維平面圖的能力。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物體三視圖到利用AutoCAD制圖的學習,了解工程技術的應用,感受技術不斷發展創新的過程。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傳統制圖到AutoCAD軟件的學習,感受技術化與信息化相結合對社會產生的巨大作用,能夠正確評價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培養創新精神和熱愛技術勇于實踐的精神。
(3)教學重點
①使學生理解物體投影的三視圖及其相互關系。
②讓學生掌握AutoCAD軟件的常用命令,能夠利用該軟件繪制簡單二維圖形。
(4)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準確快速理解物體投影的三視圖及其相互關系是教學中的難點。
(5)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腦,投影儀,基本幾何體模型,簡單零件模型。如果能夠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學生每人一臺電腦,教學效果會更好。
(6) 課時安排
2課時:講授。
2課時:上機練習與作業設計,教師可根據情況選擇是否安排。
(7)教學過程
第1課時:
①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向同學們介紹當前工程領域正在進行的信息化革命。
②向學生展示典型的工程作品的照片,如上海東方明珠大廈、長江大橋、工程機械、火箭衛星等圖片。引導學生考慮這些工程是怎樣完成的。
③再展示AutoCAD軟件繪制的典型工程圖紙。介紹其應用。
④引導學生探究如何繪制工程圖,根據什么原理。引出三視圖的概念,明確視圖之間的關系及在工程上的應用。
⑤引導學生徒手完成幾個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評價與指導學生的完成情況。
第2課時:
①展示用AutoCAD繪制的典型的機械零件圖。
②向同學們講授AutoCAD的基本命令和操作。
③向同學們演示如何利用AutoCAD軟件繪制簡單二維圖形。
④向同學們演示繪制簡單二維機械零件工程圖的過程。
⑤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同學們利用AutoCAD繪制簡單二維圖形,并進行指導。
(8)擴展練習與評價
依據學生掌握的不同情況,以及教學的實際情況,列出如下3種擴展練習供學生和教師選擇。同學們完成后,可以選出優秀作品或作業向學生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進行參觀考察,并提交考察報告。
①請學生寫一份幾百字的報告,談談利用AutoCAD可以做什么。
②請同學選擇一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用AutoCAD完成其三視圖。(沒有電腦的同學可以徒手完成三視圖)
③請同學設計一件小作品,并利用AutoCAD軟件繪制出機械工程圖。
(9)參考資料網站
Autodesk中國主頁:省略
Autodesk學生設計聯盟網站:students.省略,從該網站可獲得用于教育教學用的免費軟件。
(10)備選2課時安排
如果課時和上機條件允許,可以安排學生2課時的上機實踐,教師進行指導。
五、結束語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基于技術與實踐的比較靈活的課程,新課程標準里面也列舉了一些選修模塊,各學??梢愿鶕陨砬闆r選擇開展特定模塊。通用技術課程由于實踐性、技術性比較強,也常常需要特定的工具設備和軟件,所以其開展情況一直受到很大的限制。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技術教育的重視和投入,以及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廣,相信在將來各種實用性的技術教育會在高中得到發展。同時,我們的學校和教師,應該從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出一些校本課程,比如剪紙藝術、木板畫、模型制作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再結合高新技術,可以開發出諸如將工業設計與3Dmax軟件相結合、將視頻短片制作與Premiere、Maya相結合、動畫制作與Flash相結合的更加符合社會實際的課程。將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技術的熱愛。相信在教育專家、廣大教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將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5:43
【關健詞】建筑市場;監管;問題;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TU641【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1674-3954(2011)03-0384-02
一、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建筑行業雖然得到飛速發展,但建筑市場仍存在著秩序較為混亂的問題,影響到了整個建筑業經濟的健康運行,因此必須加強建筑市場管理,規范市場整體行為,整頓市場秩序,營造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障整個建筑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政府與市場關系
改革開放以前的計劃體制曾經對組織全國資源,動員社會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這種無所不包的政府體制也給整個國家和社會帶來了難以醫治的創傷和許多后遺癥。“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漸地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市場經濟還不成熟、不完善。作為改革主要推動者的政府,在我國目前“市場不全”的情況下,擔負著推動市場發育,健全市場體系等方面的歷史重任。另一方面,政府的行為方式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計劃體制的痕跡和慣性,政府對市場干預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本唧w表現為:
1、政府與市場關系方面:政企不分,政市不分仍未得到徹底改變
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我國一直致力于國有企業的改革。“歷經了最初的放權讓利、利改稅、拔改貸、兩權分離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政企分開,還企業經營自,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明確政府把其作為國家資產的所有者和宏觀調控者與企業作為資產經營者和生產經營者的職能分開,改革產權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實現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的日標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日前產權不清,權責不明,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仍有發生?!霸S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和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放棄種種權力進行”創租”和”抽租”,對企業的干預仍然過多。”
2、政府自身規模龐大,一些部門職責不清、權力過大仍未得到根本改觀
近年來,我國政府職能實行了部分分離和轉移,開始引進市場機制和社會化服務,如政府采購、公共工程的招標投標,土地的有償使用,鼓勵私人資本投資公共(益)事業。政府管理向社會化、市場化邁出可喜的一步。另外,改革政府治理方式、實行政務公開、信息公開,加快電子政府建設,減少政府規制,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政務環境評議評價等等,使我國政府朝著公開透明、責任性、回應性的民主化進程邁進。
但是由于職能過多造成政府權力集中,尋租現象嚴重,加之我國權力約束監督機制不健全,社會公眾監督權力的缺失,難以有效遏制權力腐敗,阻礙了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三、建筑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1、建筑市場法律體系不完善
現行法律法規對當前比較突出的拖欠工程款等問題缺乏相關界定和處罰條款,不適應監管和執法的需要。導致建設單位尋找借口肆意拖欠工程款,即使在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也以諸如質量有問題、工程簽證單過多等借口拖延竣工決算審價,達到拖欠工程款的目的。而施工單位對建設拖欠工程款提起司法訴訟,由于工程建設的復雜性,沒有一年半載時間法院根本無法審理判決,哪怕最后法院判決施工單位勝訴,拖欠工程款的事實也己經存在。
2、市場各方主體信用缺失嚴重,弄虛作假現象比較突出
根據2006年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工作研討會議不完全統計,2002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國27個省、區、市共查出有違法違規問題的工程項日12451個,投資額886.5億元;查出10322個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其中,對7013個單位進行了處罰,責令5552個單位進行改正,責令812個建設單位停止施工;查出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人員1060人?!边`法行為具體表現在:
(1)部分建設單位不按工程建設程序辦事,規避招標或規避公開招標,強行要求墊資承包,強迫建筑業企業簽訂“陰陽合同”,或搞肢解發包、虛假招標、明招暗定。
(2)有些建筑業企業采取串標、圍標等不正當方式承攬工程,或通過“掛靠”越級承包,承接工程后層層轉包、違法分包,不依法履行合同。由于此類行為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監管部門有時依照經驗明知道企業存在串標、圍標等行為,苦于抓不到確鑿的證據而無法對相關單位進行處罰,從而無法凈化建筑市場。
(3)少數建筑業企業、中介服務機構在申請資質時提供虛假資料、偽造業績,騙取資質。
3、建筑市場監管體制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1)監管力量不足,建筑市場監管隊伍存在人員、經費不足的問題。
(2)監管方式履待轉變,重事前審批輕過程監管的問題依然存在;
(3)監管手段落后,現代化網絡技術應用不夠,難以做到即時采集、信息和實時監控。
(4)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改革不到位,尚未形成“責權一致、專業管理、制約有效”的管理體制和機制。
4、建筑業產業結構和經營方式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1)建筑業企業組織機構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大、中、小企業,綜合性與專業型企業互相依存、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
(2)一些國有建筑業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重規模、輕效益,合同管理和風險防范意識不強。
四、加強建筑市場監管的對策思考
1、完善法律體系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是以強制性規則為基礎的政府兼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主要是運用WTO協定及其附件這一套法律規則和法律手段來規范成員的經濟行為,實現貿易的自由化、公平性和透明度,這一原則的實現必須要求成員國建立較完整、一致的國內法與之配套。因此,制定法律、法規,完善市場法制環境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首要問題。
(1)制定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建筑市場
加入世貿組織后,建筑業首先要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按照國際建筑業的行業規范來管理中國的建筑業市場和建筑企業。同時,對于《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修訂,特別是對近年來新出現的代建制、建設工程風險管理、建設工程擔保和反擔保,信用體系以及嚴重制約建筑業產業發展的拖欠工程款等作出法律上的界定并以建設部規章的形式予以單獨,以滿足建筑業發展的需要。
(2)制定完善技術法規體系
加入WTO后,我國建筑業需要解決的問題是:(1)建立與WTO/TBT相適應,與國際接軌的技術法規體系;(2)充分利用”技術援助”制度,爭取工程建設技術法規的制高點;(3)合理使用技術性貿易壁泉,促進國內和國際工程承包貿易的發展。
2、加強政府監管,規范市場行為
(1)嚴格建筑市場準入,堅決查處資質申報中弄虛作假行為
當前,企業資質申報中弄虛作假和資質許可后資質條件不達標的現象比較嚴重。企業資質條件不實的問題,不但干擾資質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而且破壞了誠實信用的市場秩序的基礎,己經威脅到建筑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范。監管部門對有弄虛作假嫌疑或存在舉報的企業,要組織人員進行嚴格核查,一旦查清資質申報材料不實的,依法予以嚴厲處理,在一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不再受理其資質申請,并記入企業的不良行為信用檔案,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上予以曝光,加大不誠實企業違規成本,堅決遏制這種現象的蔓延。
(2)依法加強法定工程建設程序的監督管理
近幾年來,隨著建筑市場法規的逐步完善,按照工程建設客觀規律的要求,己經形成一套法定的工程建設程序和制度,建立了項目法人負責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制、招標投標制、施工許可證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等,這些法定程序和制度,有力保證了工程建設順利進行。但是,當前仍然存在部分法定的建設程序和制度沒有得到切實貫徹執行,造成了惡劣的后果。加強對法定工程建設程序和制度執行的監管,落實市場主體執行法定建設程序和制度的義務,仍然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前提。
(3)進一步發揮有形建筑市場作用,規范工程招標投標活動
①繼續完善招標投標制度。
②加強招標投標的監督管理。
③嚴肅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違法違規行為。
④明確地位,拓展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的服務作用。
3、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市場監管體系
(1)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信用獎懲機制
建立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保證建筑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按照政府啟動、市場運作、權威、信息共享的思路,采取措施,逐步實現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統一的信用法規體系、統一的信用獎懲機制的目標。
(2)推行工程擔保制度,有效控制工程風險
對擔保制度的推行,要解決好如下問題:工程擔保的法律地位沒有解決,誰為擔保公司負責,如何加強對工程擔保的監管,目前如何推進工程擔保等。針對這些問題,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是深入研究相關法律問題,完善擔保管理規定,促進工程擔保法規建設,依法推行工程擔保制度;二是制定辦法,明確進入工程擔保市場的條件,包括要求銀行出具保函和實力證明作為前提條件,根據擔保機構的實力,對擔保工程規模進行劃分限制,控制風險,與相關管理部門加強溝通,加強監管;三是建立對工程擔保機構的監管制度,規范工程擔保市場,包括對專業擔保公司從事工程擔保業務的登記和審核制度、保函集中保管和信息統計分析制度、工程擔保活動的誠信管理制度;四是積極推進擔保試點城市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并根據試點經驗提出進一步推進和規范擔保的措施;五是加強工程擔保制度的宣傳、培訓和行業自律工作,要研究制定有關工作標準和辦法。
(3)強化市場監管體系其他環節建設,促進建筑市場協調發展
目前,建筑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和機制建設上發展不平衡、城鄉建筑市場的發育程度不平衡、市場中介機構發育不完善等問題還存在,因此也要重視解決建筑市場其他環節的建設問題,促進建筑市場全面協調發展。做好此項工作,第一,要加強對村鎮建筑市場的監管。第二,建立完善勞務分包制度,規范勞務分包秩序。第三,強化對工程勘察設計市場的管理。
4、加強內部建設,創新管理方式
(1)加強層級監督,規范行政許可
要建立行政許可審批的動態評估機制,加強工作協調,強化內部監督,使行政許可流程更加規范化;要加強層級監督檢查,認真清理超越法定職權做出的行政許可決定事項,對不符合規定的行政許可決定,應予以撤銷,并報符合法定職權要求的行政許可機關重新審查核準。
(2)轉變職能、簡化辦事程序
以便民、規范、高效為原則,從統籌考慮整合資源、服務企業的要求出發,從簡政放權和實際工作情況出發,統一規范行政許可的有關程序和要求;進一步明確資質的分級管理辦法,明確權責,加強地方權利與責任;繼續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將資質受理由過去定期集中受理的方式改為隨時受理、限時審批,逐步向隨時審批過渡,同時盡快在資質審批中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逐步做到網上受理、審查和審批。
(3)加強職能機構執法聯動,推進建筑市場閉合管理
為提高建筑市場監管水平,提高監管的有效性,涉及建筑市場監督管理的相關職能機構要主動相互配合,監督管理既分工管理又聯動執法,既不重復執法又不留下空白,進行全過程、多環節的齊抓共管,并將制度性巡查與日常程序性管理相結合,形成建筑市場監督管理的合力和建筑市場閉合管理體系,共同促進建筑市場的規范。
(4)加快建筑市場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監管現代化水平
實現信息在建筑市場監管職能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運用計算機和信息網絡技術,強化政府部門對工程項目實施和建筑市場主體行為的監管,并逐步形成全國建筑市場監督管理信息系統;要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方便市場主體,及時全面政策法規、工程信息、企業資質和個人執業資格等相關信息,全面推行政務公開,不斷提高行政行為的透明度和服務水平。
(5)加強建筑市場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水平
加強建筑市場監督管理,提高建筑市場監管水平,隊伍建設是根本。要進一步健全建筑市場監管機構,充實監管力量,利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市場的多種監管手段,為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能提供有力保障。
5、推進建筑業改革與創新,促進建筑業健康發展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建筑業增長方式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創新,轉變建筑業增長方式,結合實際,制定建筑業長期技術創新規劃和有關政策,積極引導和促進建筑業總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大力支持大型工業設計企業或工程公司重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專有技術,大力支持大型土木工程公司提高科研能力和大型現代化機械設備裝備能力,大力支持大型施工企業發展施工圖紙設計能力,將設計和施工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建筑業企業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技術標準和施工工法,不斷增加企業的核心技術儲備。
(2)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
要在以工藝為主導的專業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礎設施中,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建設方式,引導大型設計、施工企業拓展企業功能,鼓勵其通過兼并重組等多種形式,發展成為具有設計、采購、施工管理等工程建設全過程服務能力的工程總承包公司或者綜合型工程公司,開展工程總承包,對投資效益、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全面負責;要積極引導工程勘察、設計、咨詢、監理、招標、造價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拓寬服務領域,在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開展項目管理服務,為業主提供全過程的服務;進一步健全工程建設領域專業人員注冊執業制度,落實執業人員責任,加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注冊執業人員的素質。
(3)加快與國際建筑市場接軌
要認真做好WTO后過渡期結束后應對措施的研究,學習、借鑒WTO成員國在建筑市場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完善政府投資工程的市場準入機制,在非政府投資工程上,積極吸引國外具有工程項目管理和總承包經驗的大型建筑承包商參與競爭;同時要加強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的管理,以強化工程質量管理為重點,切實提高我國建筑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積極推動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的開展。
五、結語
我國當前仍處于建設高峰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建設規模大、建筑業企業多、從業人員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建筑市場的主要特點,監管工作必須要適應這一特點,不斷加強監管力度,適應投資不斷增長的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監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建筑市場監管體制必須進一步加快改革和創新,轉變監管方式,健全和完善各項市場機制,努力提高監管水平,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監管、市場調節、經濟制衡”的監管模式,更好地適應建筑市場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青.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的區域經濟竹理模式[M].北京:經濟竹理出版社,2001. 97-98.
[2]張可云.區域大戰與區域經濟關系[M].北京:民卞與建設出版社,2001. 147
[3]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和經濟行為[M]: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 235
[4]國家行政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部.西方國家行政改革述評[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 36
[5]查爾斯•沃爾夫.市場或政府[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 135
[6]建設部.建設部赴德國建筑市場監竹考察報告[R].北京:建設部. 2005
[7]建設部.建設部赴美國建筑市場監竹考察報告[R].北京:建設部. 2005
在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模式、教學策略,已成為提高辦學水平,培養高質量、高素質人才,更好地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服務的必然,這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一項與國際接軌的舉措。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以下簡稱NYP),是新加坡國立的五所理工學院之一,在新加坡及海外國際高等職業教育中享有卓越名校的盛譽。它所傳立的辦學思想、策略方法,教學與科研成果,大量高素質、高質量人才的表現,吸引了國內眾多高職院校組團前往學習考察。本文作者也曾多次到NYP學習,進行專業研修及教學考察,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體驗,對所見所聞頗有感觸,并引發許多思考。
本考察報告試圖對NYP的IT專業做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和反映,對所獲取的大量一手材料及相關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由表及里、深入分析,探求其辦學理念的真諦,人才培養與教學成功的精髓,期望能對我國高職IT專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所啟發,供國內同行借鑒和吸收。
本文將從IT專業的辦學理念、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及教學及科研工作成果四方面進行探討與分析,最后提出一些對高職IT教育改革發展的設想和建議。
1NYP的辦學理念
1.1建校歷程與辦學使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辦學歷史和發展脈絡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20世紀70~80年代,新加坡政府的國家經濟發展局為適應當時新加坡技能密集型工業發展狀況的需求,建立了所屬旗下的四個技術培訓中心:即Tata(印度)培訓中心(1972)、Rollei(法國)培訓中心(1973)、菲利浦(荷蘭)培訓中心(1975)與日新(日本)培訓中心(1979),以期解決新加坡當時外向型經濟、以加工工業為支柱的大量技能性人才的需求。經過近10年的建設,學習和引進許多國外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策略,積累了職業教育辦學的經驗。80~90年代,又在上述四個培訓中心的基礎上開拓發展了四個科技學院:即德新學院(德國―新加坡,1982)、法新學院(法國―新加坡,1983)、日新學院(日本―新加坡,1983)與精密工程學院(1989),以適應新加坡在該歷史階段的科技密集型工業發展時代對科技型人才的需求。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新加坡政府將經濟發展的階段目標確立為創新及科研工業時代,由此,1992年,新加坡政府經濟發展局在上述四個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并于1993年移交新加坡國家教育部隸屬。
NYP的辦學歷史與發展歷程表明了與新加坡經濟社會發展的密切關聯和戰略性發展進程。對于新加坡政府經濟發展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新加坡資政李光耀這樣評價:“經發局的宗旨在于推銷新加坡是一個高附加值產業與服務的全方位商務中心,而這有賴于行業優質的工作環境和頂尖的勞動隊伍”。今天,NYP的辦學使命就是為了適應新加坡當前創新及科研工業時代的經濟發展需求,為迎接逐步到來的知識型經濟時代而培養新型、高素質的科技創新型人才。
1.2辦學基本狀況
下面是NYP 2007~2008學年度的有關數據。NYP的學制設定:全日制三年和業余制高級培訓兩種結構,招生來自新加坡及海外的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畢業生(含外國留學生)、新加坡社會與企業在職人士。目前在校生規模1.5萬余人,教職工總數1250余人,其中專職教師950余人(不含校外兼職教師,生師比約16:1),師資數量充足,素質和質量較高。
NYP目前設立工程/信息技術/設計/工業設計/生命科學/化學技術/商業管理/食品科學與健康科學共9個專業咨詢委員會。
NYP教學單位設立7個學院(學系),分別是:工程學院、信息學院、設計學院、交互與數字媒體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及健康學院,共開辦32個文憑專業及業余制專業課程。
NYP的兩級機構設置合理、職能完善、責任明確、協調有致、運行高效,充分發揮了兩級組織的作用和職能。從管理運行體制上看,學校一級的組織主要在辦學宏觀指導、協調與服務方面承擔責任,專業學院在專業設立與發展、課程體系構建、教學策略制定和教學組織實施等方面負責任,并有較大的辦學自和靈活的管理機制。
NYP在所開辦的專業中,重點發展和辦學規模較大的是在新加坡科技工業中具有創新特征的專業領域,這些專業涵蓋和服務于當前乃至今后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方面,都與新加坡當前及未來國家的發展戰略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專業涉及工程技術(計算機、通信、機電等)、信息技術(計算機、軟件)等領域。如工程學院與信息學院的辦學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目前在校生達到了4900余人(占在校生總數的32%),開辦9個專業文憑課程(約40個專業方向),配備師資460余人,建立了近50個專業教學組織機構和科技中心、實驗室。工程學院建有應用研究、生物信息技術、電子系統、電子技術、控制工程中心、嵌入式技術中心、IC設計中心、影像技術中心、無線技術中心、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工程設計中心、制造系統與軟件工程、機電一體化與系統集成、精密工程中心、快速原形中心、機器人技術與自動化中心、訓練支持與關聯學習、工程數學與科學、交流溝通技能等教學組織與科研機構;信息學院建有軟件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信息安全、軟件方法、軟件改進、商業信息、電子商務開發、企業系統、金融信息、互聯網技術、電子貿易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網絡服務、應用系統、工程信息、軟件應用、系統集成、網絡管理、通信與網絡、計算機技術、信息通信匯聚、互聯網解決方案、互聯網移動網等24個教學與科研中心。實驗室和科技中心的建設投資巨大,擁有各類專業的、國際先進水準的技術裝備和系統。由此可體現出NYP在辦學側重、學科專業建設力度、師資力量配備、教學科研裝備等方面的真實狀況。
NYP實施開放策略與廣泛的國際合作,使辦學與人才培養的水平具有國際水準,視野開闊、博采眾長、借鑒吸收,緊跟世界科技進步和教育改革潮流,保持和增長師資的專能,為學生建立廣泛、暢通的上升通道,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引導各類學生個性化成長,非常人性化。開放的辦學策略與方針使得NYP能夠始終具有良好的聲譽、優秀的生源,培養的人才具有高質量,不斷注入辦學活力,堅持可持續發展,保持一流的教育水準。目前,NYP與全球240多所高校開展廣泛的交流合作與聯合辦學,合作方式包括互派師資進修或授課,進行學術與科技方面的交流,互派留學生,畢業生直接升入大學本科深造(接受的院校均認可NYP的專業課程及學分)等多種形式?,F在,NYP每年約有18%~25%的畢業生直接升本深造,或工作一段時間后再行升學或進修。據介紹,學生畢業5年之后,有50%~60%的學生升入或完成了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提升及教育。接受NYP畢業生升學的高校中,英聯邦國家院校最多,許多國際著名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悉尼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麥吉爾大學,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路丁大學、約克大學,美國德福瑞大學、密蘇里大學、俄勒岡大學、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紐約大學等著名學府都是NYP畢業生的深造目標。
2專業設置與課程體系
2.1NYP的IT專業設置
2.1.1學科專業的設置方向與定位
新加坡政府推行“教育必須配合經濟發展”的方針,因此把高等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基本放在了實用(或應用)領域,在學科和專業設置上不搞小而全,不平均財力,而是發展那些與新加坡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專業,凡是耗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基礎性學科,即使是像新加坡國立大學,也基本上實行“拿來主義”。NYP這樣的理工學院,依照國家這個辦學總方針,基本上不搞基礎性的學科研究,但對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先進技術的應用十分重視,如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和信息技術學院應用生物科技與信息技術研制成功便攜式DNA檢測儀,便于遠程、實時地采集和傳送DNA數據,廣泛應用于醫學研究、刑偵辦案、法庭案件審理等諸多領域。
專業設置的方向明確、清晰和定位準確,十分強調專業在行業領域的應用特征,堅持以學科(知識)基礎為特征,以掌握技術原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在應用領域中的具體實現策略及運用為目標的專業特征。因而專業的領域及應用特色非常鮮明,專業適應面適中,而深度方面卻很突出。專業設置的另一特色是對應用領域中的背景知識介紹和研究到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方向的細化與擴展,由此加強了專業領域的應用性和深廣度。
為適應和滿足經濟、社會領域應用而辦學和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應用創新人才,十分強調創新能力培養,重視師生創新意識,以Innovation(創新) 一詞為主要表達理念的大幅標語和宣傳畫像在校園中隨處可見,十分搶眼和醒目,起到隨時隨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樹立創新意識。NYP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停留在宣傳方面,在辦學策略、課程體系以及教學過程中處處得以體現。如課程體系的創新,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并駕齊驅”,分別體現課程內涵,實現課程的整體功效。
2.1.2IT專業(Diploma)設置解析
NYP的IT專業集中設立在信息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工程學院(School ofEngineering)。信息學院設置5個專業: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工程領域信息技術(Engineering Informatics)、商業領域信息技術(Business Informatics)、多媒體與信息通信(Multimedia & Infocomm Technology)、企業領域信息技術(Business Enterprise IT);工程學院開設電子、計算機與通信工程(Electronics Engineering,Computer &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綜合性的1個IT類專業。每個專業有開設3~4個專業方向,以培養專業領域人才多樣化,突出特色和適用不同職業范圍。這里以信息技術專業為例,對專業設置進行分析,以觀其貌:
(1) 專業概要
綜合學習軟件設計技術與創新策略方法,目標為培養現代的IT專業人才,適應和服務于多個工業領域。進行軟件的開發與創新,應用并集成軟件分析、設計和開發技術,用于工業領域的知識增值與服務,并保持在技術動態變化中的適應性和個置。專業能力培養集中于以下4領域,即4個專業方向:
① 互聯網,信息安全和移動計算
② 數字(媒體)娛樂
③ 金融與投資領域中的信息技術
④ 生命科學領域中的信息技術
(2) 課程目標(Course Aims)
① 強有力的程序設計技術基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軟件開發技能
②IT的廣泛技能,從軟件設計、網絡技術和互聯網、數據庫設計、移動計算到企業應用的軟件開發
③ 軟件工程和在各類工業企業中的集成技術,包括電子商務、銀行和財務服務、數字娛樂、生命科學和系統集成的領域
(3) 專業(職業)前景(Career Prospects)
具有信息技術專業文憑資質,在軟件開發和創新方面具備高素質和多技能。在工業界具有廣泛的職業前景,可承擔軟件開發工程師、Web開發技術專家、項目管理職責。畢業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開始在工商業界和在IT技術方面建立業績,并通過知識更新和技能的提升繼續新的職業定位,或獲得在當地及海外大學的深造機會。
2.2專業課程體系
2.2.1課程結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由三部分組成,設置核心課程(Core module)、規定選修課程(Prescribed Electives)課程和補充學習內容(Complementary Studies)。在第一、二、三學年均設置核心課程,二、三學年則增設規定選修科目,從一、二學年就開設專業應用方向的背景知識等補充學習內容。表1是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成(開設的全部課程與學期進程安排)。
2.2.2專業課程特點
專業方向課程的方向性十分明確,強調技術在行業的應用特征,專業設置以應用為方向、以學科和技術為基礎。專業領域的特色鮮明,深度顯著,廣度適合,所需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掌握到位,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方向的細化與擴展。理論與實踐的課程“并駕齊驅”,分別體現課程的內涵,實現課程教學的整體功效。
NYP專業課程體系基本具有同一結構和特征,即:不設置公共基礎學科,如外語、文化基礎、政治類別方面的課程,體育素質訓練及活動以俱樂部方式在課余開展。從一年級第一學期就進入專業課程學習,課程門數設置約50門,課程時數基本分為30/60/120(個別課程45/90學時),總教學課時達到2700小時以上。專業課程的學科基礎性較強、內容多、形成模塊系列,學科知識與實踐銜接性好。如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為52門,但針對每個學生則只有32門。在該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課程10門,技術基礎/技術應用課程7門,專業方向課程20門(每人選5門),應用項目實踐課程12門,職業素質課程3門。課程體系中單獨設立實踐環節課時數為480小時+24周的實習或畢業項目,各12周。實踐環節所占學時比例很高。在NYP課程體系中,基本不安排軟件工具及操作使用類的課程,這些知識和操作技能通過教學過程及實踐環節由學生自學掌握,課時利用率高。
NTP的課程體系既有較強專業(方向)針對性,又具有基礎理論的相對深入與寬廣特色,并認為學科基礎和技術理論的奠基特征與專業能力形成的根本,同時設置不同的專業領域主流應用方向課程,引導學生向專業個性發展和發掘學生潛力,同時,也使學生未來就業和升學的通路多樣化,對職業的選擇性強、職業崗位覆蓋面廣。
NYP的課堂教學全部精力集中在知識傳播、技術方法理論的分析與技術掌握上,或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的思路和實現的策略方法方面的引導和實踐,教學啟發和創新意識十分突出,課程設置和教學過程得到較好的優化,教學的實效性很高。
我們注意到,NYP的教學改革注重的是內涵,在教學策略和方法上,理論課程依然采用傳統大課堂講授方式上,傳承高等教育經典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和認識作為教學目標的先導和基礎,重視專業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學科知識、技術要領、工程規范、項目經驗)的必備和掌握,在教學方法上采取多種模式、綜合運用模式。
NYP的一般課程(非項目課程)基本由三個部分組成:理論講授、實踐環節和輔導課。課程聘請課程經理,負責課程的設計、教學大綱制定、師資配備、教學內容及材料的準備。通常課程經理將組成教學團隊,配備3~5名教師,理論課程由主講教師擔綱,實踐課和輔導課配備團隊其他教師實施教學,即課程的教學是由整個教學團隊進行運作。在實踐課和輔導課中實施小班授課,師生比通常為1∶22~25,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得到保證。實踐教學與輔導教學活動完全要求配合、消化、鞏固和補充融合理論課堂教學的內容,同時提高學生實踐技能,解決課程學習中的問題,完整實現課程教學總體目標。教學活動是一個團隊協作過程,這種教學模式是NYP的教學特色。在一般課程教學期間,實踐項目(內容)以課程目標為基礎,并不強調項目的綜合性(實際上這個時期也難于做到),項目的實際帶有層次性和遞進特征,綜合性的項目實踐通常設計為12周。
2.2.3學術管理及課程開發
NYP的學術管理架構為專業課程開發、學術評估兩部分,它們的關系為循環機制,不斷實施改進和調整,專業課程開發組成與過程如圖3所示。
專業課程開發分為六個階段,也設計成循環改進的機制,如圖4所示。
2.2.4課程的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