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9 15:36:52
序論:在您撰寫軟件工程專業導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John每天早上一睜眼,心理就沉甸甸的--又是難以忍受的一天!有上班的點,沒下班的點。其實身體的疲憊倒沒什么,更讓他難受的是心理的負擔:工作的時候沒有樂趣、也談不上成就感,他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才是盡頭。John已經記不起來上次開心的笑是什么時候。他極不情愿地爬起來,硬著頭皮出了家門。公司里有他不愿面對的上司,和永遠也做不完的工作。
John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在學校的時候,他可是個活躍分子,還算個小名人呢,畢業后很自然地就在IT行里混。幾年下來,雖然也做了幾個軟件,但是一直對編程提不起興趣,找不到興奮點。雖說IT業不景氣,可他手上的工作一點沒少,只是荷包癟了些。痛苦,郁悶,他也想過跳槽,換一個行業,但是又覺得自己除了編程什么都不會,于是幾次心理的騷動都被扼殺在搖籃里了。隨著年齡的增大,John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從"小John"現在都混成"John哥"了,IT可是個年輕人的行業,John已經覺得身體有些熬不住了,并且IT業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給他越來越強的緊迫感--今后的職業生涯該怎么走?
在迷茫困惑中,John找到了成功職業指導中心,在測試和溝通之中職業顧問發現John有銷售的天賦,John也談到曾經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自己陪同市場部的同事給客戶做演示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說服技巧很能打動客戶,那次,客戶幾乎沒有什么大的修改意見,就接受了他們的方案,為此他們還好好慶祝了一番。
職業規劃師根據他的天賦和性格、興趣,為他的職業生涯做出了定位和規劃,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John幾年來一直搞技術,從來沒想過自己還可做銷售,心中雖有些興奮,但還是有些惴惴不安,死馬當作活馬醫吧。可是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John已是中關村一家電子公司的銷售總監。他在給職業規劃師的E-mail中寫道:我以前就象是擱淺的船在沙灘上拉著走,現在就象是沖浪--感覺完全不同。
數字媒體方向課程體系的建設以創新性復合型人才培養為基本指導思想,重視實踐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所學習掌握的方法具有充分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學有所用,以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成為本行業和企業所歡迎的有用人才。課程體系分為軟件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數字媒體方向核心課程模塊、專業實訓、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模塊。
1.1核心課程
軟件工程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方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主線構成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課程。其中,計算機與軟件基礎課程有:計算機導論、程序設計入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編譯原理、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J2EE與中間件技術;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有:軟件工程導論、軟件測試技術、需求分析與UML設計、軟件項目管理與過程控制;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有:數字媒體技術導論、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網絡流媒體技術、用戶界面設計、視頻音頻制作與處理、數字影視特技應用、高級游戲特性與游戲引擎、人機交互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高級腳本與插件技術等。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開始單獨的實驗課程和配套的課程設計。
1.2特色課程
計算機網絡游戲由計算機技術、藝術設計學和計算機動畫以及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高度交叉結合,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的游戲編程功底和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一定的藝術素養,熟悉游戲產品開發流程,具有一定的策劃能力,能在游戲公司、門戶網站、手機運營企業、動畫公司等單位從事游戲設計、游戲開發、游戲制作、游戲策劃、游戲運營等方面工作的富于競爭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級復合型人才。計算機游戲程序設計。課程目標:本課程主要學習普及游戲開發理念,培養游戲開發氛圍,挑選有潛力的學生組成開發團隊;傳授游戲開發中的程序設計要素,特別是游戲引擎開發的基本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游戲開發的基本理念,熟悉游戲開發的基本技巧和流程,并具備從事游戲程序設計工作的基本技能。虛擬現實與數字娛樂。課程目標:本課程主要介紹虛擬現實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統組成、相關的軟件技術及虛擬現實的應用,并介紹了當前數字娛樂的現狀,發展和一些關鍵技術。內容包括:虛擬現實的定義、特性和組成,虛擬世界的創建和管理,虛擬現實中的視覺計算,虛擬現實中的交互技術,虛擬現實中的聲覺計算,增強現實,分布式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應用,與虛擬現實相關的數字娛樂技術。
2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就要強化實驗教學的開放性和多層次化?;趧撔滦栽瓌t和以生為本原則,結合培養目標和自身教學特點,數字媒體技術方向實踐教學體系分為課程實驗,專業實訓、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三個方面,各實踐環節之問相互協調、相互銜接、循序漸進。
2.1課程實驗
依照實踐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實現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基本能力培養的系列課程,并按照系列課程的復雜度和規模設計實踐環節,開展了多層次課程實驗教學,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漸進規則,將實驗課安排大學四年的各個環節。多層次實驗教學是指在實驗大綱與目標的規范基礎上,將實驗項目設計成基礎型、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不同層次的實驗。同一學生從基礎規范一綜合設計一研究創新這樣難度遞增的實驗項目中逐漸進行訓練,實現系統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課程實驗主要包括:手繪訓練、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多媒體網頁設計、移動娛樂軟件開發、網絡娛樂軟件開發、界面設計課程設計、虛擬現實開發課程設計等。
2.2專業實訓
專業實訓作為知識、能力、綜合素質教育的結合點,成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之一。專業實訓是對課堂教學具有延伸作用,是學生培訓職業能力、熟悉職業環境、了解實際知識的重要渠道。通過專業實訓,學生不僅可以把所學轉化為所用,還能使學生在學習操作過程中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來慢慢適應相應職業崗位,鍛煉職業的能力,為實習以及今后走向社會積累經驗、打下基礎。我校軟件工程專業是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以爭建微軟IT學院、HP軟件學院為契機,與知名IT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軟件開發、軟件測試和服務外包人才。與中軟國際、Tarena(達內)科技等十多家IT企業聯合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就業基地。
2.3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畢業實習是學生將前期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真正了解、感受未來的工作,鍛煉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真正實現與行業需求的專業實踐能力對接。能勝任相應崗位的工作,從而積累工作經驗,為就業做準備。為了增強學生和指導老師對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的重視,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和提高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實踐環節獲得的實踐能力,也為緩解畢業設計時間(論文)不足,筆者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有機結合,實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模式,學生畢業設計的內容來自于畢業實習,并且畢業設計的內容要將畢業實習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升華,除體現學生四年來所學知識綜合之外,還要體現出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達到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標準。
3結束語
【關鍵詞】軟件工程;數字媒體;專業建設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數字廣播等技術不斷發展,以互聯網、無線通信為傳播載體,以傳統媒體內容與創新內容模式為核心的數字媒體產業在全球范圍快速崛起,并正在改變著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休閑娛樂的形式。
我國的數字媒體業近幾年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對于具有較高人文素養、掌握數字媒體核心技術并具有藝術創意能力的復合型數字媒體技術開發與設計人才需求旺盛。四川理工學院軟件工程專業是與IT企業合作辦學、實行“3+1”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前3年在校學習,第4年在軟件企業實習并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為使培養的學生既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有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在軟件工程專業大框架下設置了數字媒體技術方向。
數字媒體技術作為一個寬口徑、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的專業方向,涉及到不同的學科知識,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探索與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以及實踐教學體系的研討,搭建科學的創新人才培養平臺,促進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整體水平的提升。
2.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制定教學計劃、設計課程結構、選擇知識發展方式以及確定教學組織形式的依據,也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方面改革的基礎和前提。軟件工程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方向具有軟件工程與數字媒體技術相結合的特色,注重對學生軟件開發、應用能力的培養,實踐性強。結合我們自身辦學特色和辦學條件,我校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方向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計算機科學、多媒體網絡、軟件工程技術、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扎實的軟件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基礎理論、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從事包括新媒體應用以及虛擬現實等在內的多媒體技術開發、數字媒體設計與創作、計算機游戲設計、網頁設計與網站維護、信息服務及數字媒體管理等工作的創新性技術人才?!?/p>
3.核心課程體系
數字媒體方向課程體系的建設以創新性復合型人才培養為基本指導思想,重視實踐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所學習掌握的方法具有充分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學有所用,以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成為本行業和企業所歡迎的有用人才。課程體系分為軟件工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數字媒體方向核心課程模塊、專業實訓、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模塊。
3.1 核心課程
軟件工程專業數字媒體技術方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主線構成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課程。其中,計算機與軟件基礎課程有:計算機導論、程序設計入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編譯原理、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J2EE與中間件技術;軟件工程專業課程有:軟件工程導論、軟件測試技術、需求分析與UML設計、軟件項目管理與過程控制;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有:數字媒體技術導論、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網絡流媒體技術、用戶界面設計、視頻音頻制作與處理、數字影視特技應用、高級游戲特性與游戲引擎、人機交互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高級腳本與插件技術等。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開始單獨的實驗課程和配套的課程設計。
3.2 特色課程
計算機網絡游戲由計算機技術、藝術設計學和計算機動畫以及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高度交叉結合,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的游戲編程功底和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一定的藝術素養,熟悉游戲產品開發流程,具有一定的策劃能力,能在游戲公司、門戶網站、手機運營企業、動畫公司等單位從事游戲設計、游戲開發、游戲制作、游戲策劃、游戲運營等方面工作的富于競爭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計算機游戲程序設計。課程目標:本課程主要學習普及游戲開發理念,培養游戲開發氛圍,挑選有潛力的學生組成開發團隊;傳授游戲開發中的程序設計要素,特別是游戲引擎開發的基本知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游戲開發的基本理念,熟悉游戲開發的基本技巧和流程,并具備從事游戲程序設計工作的基本技能。
虛擬現實與數字娛樂。課程目標:本課程主要介紹虛擬現實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統組成、相關的軟件技術及虛擬現實的應用,并介紹了當前數字娛樂的現狀,發展和一些關鍵技術。內容包括:虛擬現實的定義、特性和組成,虛擬世界的創建和管理,虛擬現實中的視覺計算,虛擬現實中的交互技術,虛擬現實中的聲覺計算,增強現實,分布式虛擬現實,虛擬現實應用,與虛擬現實相關的數字娛樂技術。
4.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就要強化實驗教學的開放性和多層次化。基于創新性原則和以生為本原則,結合培養目標和自身教學特點,數字媒體技術方向實踐教學體系分為課程實驗,專業實訓、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三個方面,各實踐環節之問相互協調、相互銜接、循序漸進。
4.1 課程實驗
依照實踐能力培養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實現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基本能力培養的系列課程,并按照系列課程的復雜度和規模設計實踐環節,開展了多層次課程實驗教學,根據學生的需要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漸進規則,將實驗課安排大學四年的各個環節。
多層次實驗教學是指在實驗大綱與目標的規范基礎上,將實驗項目設計成基礎型、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不同層次的實驗。同一學生從基礎規范一綜合設計一研究創新這樣難度遞增的實驗項目中逐漸進行訓練,實現系統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課程實驗主要包括:手繪訓練、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多媒體網頁設計、移動娛樂軟件開發、網絡娛樂軟件開發、界面設計課程設計、虛擬現實開發課程設計等。
4.2 專業實訓
專業實訓作為知識、能力、綜合素質教育的結合點,成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之一。專業實訓是對課堂教學具有延伸作用,是學生培訓職業能力、熟悉職業環境、了解實際知識的重要渠道。通過專業實訓,學生不僅可以把所學轉化為所用,還能使學生在學習操作過程中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來慢慢適應相應職業崗位,鍛煉職業的能力,為實習以及今后走向社會積累經驗、打下基礎。
我校軟件工程專業是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以爭建微軟IT學院、HP軟件學院為契機,與知名IT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軟件開發、軟件測試和服務外包人才。與中軟國際、Tarena(達內)科技等十多家IT企業聯合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就業基地。
4.3 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畢業實習是學生將前期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真正了解、感受未來的工作,鍛煉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真正實現與行業需求的專業實踐能力對接。能勝任相應崗位的工作,從而積累工作經驗,為就業做準備。為了增強學生和指導老師對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的重視,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和提高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及畢業實習實踐環節獲得的實踐能力,也為緩解畢業設計時間(論文)不足,筆者將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有機結合,實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模式,學生畢業設計的內容來自于畢業實習,并且畢業設計的內容要將畢業實習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升華,除體現學生四年來所學知識綜合之外,還要體現出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達到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標準。
5.結束語
通過對國內外數字媒體技術相關專業及方向的調研,基于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標,建立了相關的核心課程和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融合專業技術、實踐教學、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為一體的軟件工程數字媒體特色專業方向的知識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藝術與技術交叉結合的數字媒體制作與開發能力和職業素質,進而使得學生的基礎知識、科學素養、藝術感悟、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都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以增強他們在數字媒體行業就業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沈琦,于學軍,張麗,等.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特色專業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16:162-163.
[2]蔡建平,沈琦,于學軍等.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特色專業的特色建設[J].軟件,2012,33(4):108-111.
[3]耿衛東等.面向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0(16):99-101.
[4]向輝.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8(15):28-30.
[5]黃成云.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5.
關鍵詞:應用型;基于項目;實踐訓練;答辯考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由教育部提出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正逐漸成為應用型院校轉型的目標。那么如何讓在校大學生具備軟件項目開發的技能和知識也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之一。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應用能力已經成為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1]《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任務也由原來軟件開發理論知識的講授轉變為軟件開發基本技能和文檔撰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通過學習這門課使學生能夠了解軟件開發的流程,并且知道在開發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讓學生能夠直接進入到項目組里,參與軟件項目開發。這樣改革的好處是多樣的:1.這樣除了對學生應用能力進行了培養,而且讓學生對軟件項目的了解進一步加深,后續為以后的其它專業課的學習也打下了基礎;2.在同步開設的其他課程中,進行橫向聯合,讓學生都針對同一項目進行訓練,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3.對各門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都有所觸動,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入。目前,國內各個高校的軟件專業中都開設有《軟件工程導論》這門課。多數學校還是當作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來講授,這樣的學校大多是研究型大學,學生基礎比較扎實,對枯燥的理論可以接受,但是只學理論沒有實踐造成的后果是學完就忘,學生只會答題;還有一些學校對《軟件工程導論》課程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將理論基于一種開發環境的軟件開發,試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多數是面向對象開發方式,理論多實踐少,落到實際課堂教學上還是教師說的多,學生做的少,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對課程的教學改革主要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目前《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軟件開發基礎知識,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2]、項目管理這些內容,采用的是結構化的軟件開發方法。之前我們只講理論知識,特別是開發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和軟件,但是學生學完即使會做題也不會開發項目?,F在,我們將教師實際參與開發的項目帶領學生從需求開始分析,進行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加入到授課內容中,結合實際的項目開發的內容,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邊學理論知識,邊完成自己的項目,可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項目中,做到學有所用。希望培養學生整體軟件開發的方法、軟件項目管理能力、軟件需求分析能力、數據庫設計能力、人機交互設計能力、軟件測試計劃及方案的制定能力、課程報告撰寫能力、學習態度等各方面能力。
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軟件工程導論》是一門理論課,多數是在多媒體教室由教師講授為主進行授課?,F在,在開課之初,我們要求每個學生申報一個題目,整個學習過程中學到哪個階段,學生就自己去完成所申報題目的該階段的任務,這樣課堂上老師講怎么開發軟件,在課下布置了大量的階段性文檔要求學生去完成,而且各個階段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隨著各階段任務的完成,學生也體會到了項目開發的過程、方法。為了保證學生提交的階段文檔的質量和保證學生的項目能夠順利進行,我們將階段評審添加到了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提交的階段任務文檔有:《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概要設計說明書》、《軟件測試報告》和《課程綜合報告》。其中《課程綜合報告》中要求按照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去排版和完成,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在畢業設計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和成績。在教學改革時我們還嘗試著和同時開設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課聯合起來,分別針對同一題目進行階段訓練,在最終答辯的時候由三門課的老師同時參與答辯,答辯成績被記入到三門課的最終成績里,比如《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學習如何設計數據庫就應用在了《軟件工程導論》課的總體設計階段,學生需要畫出E-R圖,給出主要表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最終就是根據《軟件工程導論課》分析和設計的結果用JAVA語言開發出一個小項目,這樣學生不僅寫出了階段文檔,最終還能做出一個實際的項目,增加了完整性和學習積極性。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原來我們都是采用試卷考核的方式,但是試卷考核只能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并不能考核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而我們希望通過這門課程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軟件開發實踐能力,所以由試卷考核改為答辯考核和平時階段性評審。[3]這也要求在開課之初就制定出比較詳細和全面的考核方案,我們的考核方案從課程報告、答辯平時表現這三大方面出發進行考核,具體考核標準如表1。而且,在課程報告提交時,我們有統一的文檔格式和內容要求,包括需求分析報告,概要設計報告、測試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在平時授課階段就需要提交上來;而答辯時,將學生答辯的項目原型與學生之前提交的需求、設計進行對應,審核是否是按照需求和設計進行的開發;而且在近幾次的答辯中,我們將答辯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這樣可以看出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項目綜合運用能力的高低?!盾浖こ虒д摗氛n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希望將枯燥、抽象的理論課變成充滿趣味和挑戰的實訓課,讓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知道項目開發各階段的工作內容,且能夠開發一個簡單的項目,避免在畢業設計時犯一些軟件開發的常識性錯誤,比如項目開發流程弄錯,如何進行分析和設計等等。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自己申報題目,從需求分析到最終分析設計結束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來做,通過學習軟件工程思想和方法去完成軟件開發過程,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獨立思考,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新性,為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菁華.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型必須實現三個根本轉變[J].職業教育,2016.
[2]韓萬江.軟件工程實例教程[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3.
創新型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當前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軟件工程專業是近年來就業比較熱門的專業之一。《軟件工程導論》課程是該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軟件開發系列課程的基礎。針對當前該門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當前各高校開展的應用型轉型的發展目標,文章提出基于項目的實踐訓練的授課形式的教學模式,以進一步改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
關鍵詞:
應用型;基于項目;實踐訓練;答辯考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由教育部提出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正逐漸成為應用型院校轉型的目標。那么如何讓在校大學生具備軟件項目開發的技能和知識也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之一。培養學生軟件開發的應用能力已經成為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1]《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任務也由原來軟件開發理論知識的講授轉變為軟件開發基本技能和文檔撰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通過學習這門課使學生能夠了解軟件開發的流程,并且知道在開發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讓學生能夠直接進入到項目組里,參與軟件項目開發。這樣改革的好處是多樣的:1.這樣除了對學生應用能力進行了培養,而且讓學生對軟件項目的了解進一步加深,后續為以后的其它專業課的學習也打下了基礎;2.在同步開設的其他課程中,進行橫向聯合,讓學生都針對同一項目進行訓練,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3.對各門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都有所觸動,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入。目前,國內各個高校的軟件專業中都開設有《軟件工程導論》這門課。多數學校還是當作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來講授,這樣的學校大多是研究型大學,學生基礎比較扎實,對枯燥的理論可以接受,但是只學理論沒有實踐造成的后果是學完就忘,學生只會答題;還有一些學校對《軟件工程導論》課程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將理論基于一種開發環境的軟件開發,試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多數是面向對象開發方式,理論多實踐少,落到實際課堂教學上還是教師說的多,學生做的少,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對課程的教學改革主要包括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目前《軟件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軟件開發基礎知識,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2]、項目管理這些內容,采用的是結構化的軟件開發方法。之前我們只講理論知識,特別是開發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和軟件,但是學生學完即使會做題也不會開發項目。現在,我們將教師實際參與開發的項目帶領學生從需求開始分析,進行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加入到授課內容中,結合實際的項目開發的內容,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邊學理論知識,邊完成自己的項目,可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項目中,做到學有所用。希望培養學生整體軟件開發的方法、軟件項目管理能力、軟件需求分析能力、數據庫設計能力、人機交互設計能力、軟件測試計劃及方案的制定能力、課程報告撰寫能力、學習態度等各方面能力。
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軟件工程導論》是一門理論課,多數是在多媒體教室由教師講授為主進行授課?,F在,在開課之初,我們要求每個學生申報一個題目,整個學習過程中學到哪個階段,學生就自己去完成所申報題目的該階段的任務,這樣課堂上老師講怎么開發軟件,在課下布置了大量的階段性文檔要求學生去完成,而且各個階段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隨著各階段任務的完成,學生也體會到了項目開發的過程、方法。為了保證學生提交的階段文檔的質量和保證學生的項目能夠順利進行,我們將階段評審添加到了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提交的階段任務文檔有:《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概要設計說明書》、《軟件測試報告》和《課程綜合報告》。其中《課程綜合報告》中要求按照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去排版和完成,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在畢業設計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和成績。在教學改革時我們還嘗試著和同時開設的《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課聯合起來,分別針對同一題目進行階段訓練,在最終答辯的時候由三門課的老師同時參與答辯,答辯成績被記入到三門課的最終成績里,比如《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課學習如何設計數據庫就應用在了《軟件工程導論》課的總體設計階段,學生需要畫出E-R圖,給出主要表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最終就是根據《軟件工程導論課》分析和設計的結果用JAVA語言開發出一個小項目,這樣學生不僅寫出了階段文檔,最終還能做出一個實際的項目,增加了完整性和學習積極性。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原來我們都是采用試卷考核的方式,但是試卷考核只能考察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并不能考核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而我們希望通過這門課程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軟件開發實踐能力,所以由試卷考核改為答辯考核和平時階段性評審。[3]這也要求在開課之初就制定出比較詳細和全面的考核方案,我們的考核方案從課程報告、答辯平時表現這三大方面出發進行考核。而且,在課程報告提交時,我們有統一的文檔格式和內容要求,包括需求分析報告,概要設計報告、測試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在平時授課階段就需要提交上來;而答辯時,將學生答辯的項目原型與學生之前提交的需求、設計進行對應,審核是否是按照需求和設計進行的開發;而且在近幾次的答辯中,我們將答辯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這樣可以看出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項目綜合運用能力的高低?!盾浖こ虒д摗氛n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希望將枯燥、抽象的理論課變成充滿趣味和挑戰的實訓課,讓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知道項目開發各階段的工作內容,且能夠開發一個簡單的項目,避免在畢業設計時犯一些軟件開發的常識性錯誤,比如項目開發流程弄錯,如何進行分析和設計等等。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自己申報題目,從需求分析到最終分析設計結束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來做,通過學習軟件工程思想和方法去完成軟件開發過程,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獨立思考,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新性,為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蘇丹 鄒紅 崔曉微 仲曉慶 馬英瑞 單位:大慶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菁華.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型必須實現三個根本轉變[J].職業教育,2016.
大學教育不是培訓班
重視基礎教學是中國科大一貫的辦學特色,如何在工程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找到理論與實踐、科學與工程之間的“平衡支點”?
中國科大軟件學院執行院長周學海認為,高校應當從企業的需求出發,結合高校自身的培養模式,提煉出人才應具備的能力、素質。“軟件工程人才,不僅要上手快,還要有后勁,后者更重要”。
學院軟件工程碩士目前學制是兩年半,要求完成不少于40個學分,分為3個階段:第一年是理論學習,第二年開始到企業實習、做畢業論文,最后半年是論文整理、答辯和學位申請。
據中國科大軟件學院副院長李曦介紹,學院強調專業基礎課教學,很重視學生的計算機、軟件、數學等基礎能力培養,比如,《算法設計與分析》這門基礎理論課,其他高校一般開40學時,該校是60學時。學生也有很大的學習自主權。全院共開設了108門課程,除本專業的幾門核心課程外,5個專業方向的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各模塊的課程,也可以跨專業選課。
自主不代表要求降低。學生入學頭一年要完成30多個學分的理論課學習,要求核心課程平均分不得低于75分,否則就失去學位申請的資格。即使是擁有計算機和信息專業背景的學生,每天也要學到夜里11點多。
“我們培養的不是簡單的打工仔,而是技術骨干和懂技術的管理者,要為大家今后的職業成長和發展打好基礎?!弊钭尷铌匦牢康氖牵厴I生返校做講座的時候,總會在結尾提到:感謝那段艱苦學習的歲月。
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做軟件的首先要有IDEA(創意),然后開發設計出樣品,最終按照工程的要求做出產品?!痹谲浖W院總支書記、副院長吳敏看來,軟件公司其實就是一個“軟件工廠”,如果學生不下車間鍛煉實踐,就無法樹立起一個工程師應具備的“工程意識”。
在實踐教學方面,學院在第一年就設置了“工程實驗”的必修環節,首創了如同“三明治”一樣的“多階段分層次實踐教學”模式,將實踐教學細化為“專業基礎、專業強化、專業綜合”3個階段,共3個學分,把不同階段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緊緊地鑲嵌在一起。
其中,專業基礎部分主要針對各專業方向的基礎課程,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本專業項目開發所需的基本理論、編程語言和開發環境。專業強化部分是完成某專業方向的綜合性實踐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本專業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以及軟件工程項目管理工具。在專業綜合部分,學生自主選題,或者是企業提出需求,3~5名學生組成一個小團隊,利用一年的課余時間,按軟件工程規范完成一個工程開發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院還建立了軟件工程中心,承接項目開發,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踐環境。
據李曦介紹,設置工程實驗環節后,學生的實際開發項目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能夠熟練使用本專業的各種軟件開發工具。從學生實習單位反饋情況看,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得到工業界的認可,對提高學生的一次就業質量幫助很大。
從機制上確保學生實習質量
第一學年結束后,軟件學院的學生像候鳥一樣飛往70家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這些基地多為國內外著名研究所和IT企業,如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微軟、惠普、IBM、華為等。2011年,平均每個學生有5個實習崗位可供選擇。
接下來的一年里,他們將扎根企業進行嚴格的實習,同時開始準備畢業論文。
到企業之后,學生每人都配有企業導師,進行全程指導。實習3個月左右,學院派校內導師到學生所在實習城市檢查實習情況,指導論文開題。
論文題目要求來自企業生產實際,不僅強調先進性和可行性,還對論文所涵蓋的內容有明確要求。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軟件工程;團隊溝通能力
一、軟件工程課程引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理工科專業課由于涵蓋非常多的抽象理論和復雜計算公式,因此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往往把精力集中在理論和公式的講解和實際應用上,甚至多年的教學改革方向一直都致力于如何將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強調工程認證、校企結合與項目驅動,忽略了理工科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類人文思想,導致部分很多優秀的理工科學生缺少了除了知識和實踐外的能力。美國麻省理工等四所大學提出了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它認為工科學生應具備CDIO,即構思、設計、實施、運作四方面的能力,它認為學生的能力可分為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等四個層面,其中工程基礎知識和工程系統能力是實際操作能力的基礎,應與社會發展對接;而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則強調了自我學習提高的能力和團隊內的溝通能力。這種工程教育的思想是歐美基于幾十年工程教學改革方法基礎上提出了,對新時代的理工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而作為軟件工程的學生,人際團隊能力尤為重要。一個軟件項目的實施要有科學的軟件過程方法、新的技術支撐,還需要項目團隊成員的通力配合。項目團隊包括需求分析人員、架構師、數據庫設計人員、項目經理、開發人員以及測試人員等等,學生不僅要具備在團隊內部的人際溝通能力,還要在軟件開發過程的各個環節互相配合,才能使得軟件產品順利上線。《軟件工程導論》作為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之一,應立足學科理論、方法和專業知識體系基礎上,實現工科課程“課程思政”的目的,提高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人際團隊溝通能力。
二、提高團隊溝通能力在軟件工程課程中的探索實踐—以《軟件工程導論》為例
(一)結合軟件工程內容進行團隊溝通教育《軟件工程導論》這門課是教授用先進適用的軟件管理方法提高軟件生產率并提高軟件產品質量,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形式化說明技術、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實現、面向對象的設計、軟件項目管理等內容。在需求分析內容的講授中,為了清楚的了解客戶的需求,開發更為真正滿足客戶需求的軟件產品,需要與客戶進行溝通,此時可引入溝通的技巧、團隊溝通的原則以及溝通的分類,了解不同形式溝通的優缺點。在設計實現過程中,模型化方法則解決了與軟件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的溝通問題。在面向對象實現的講授中,為了提高程序的重用性、擴充性以及健壯性,應是所有程序開發人員相互配合,要在程序模塊編寫過程中,盡量不使用全局信息,降低方法與外界的耦合程度等等。在軟件項目開發的全過程中,不僅要使用科學的開發方法,在各個階段都可以引入團隊的知識,包括什么是團隊、團隊的培育、團隊執行力的提高以及團隊激勵和溝通方法等等內容。
(二)結合項目開發案例的團隊實戰《軟件工程導論》這門課一共64學時,采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結合的方法,有32學時用于理論教學,32學時用于實驗教學。實驗課則是利用分組實現案例的方法,完成一個項目從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到測試的全部內容,其中需求分析、詳細設計和測試是整體項目完成的3個關鍵階段,學時分配較大,編碼則交由學生課后完成。實驗課采用角色分工,通過角色扮演體會項目完成需要各個部分的相互配合,有項目經理,負責與客戶溝通,寫需求文檔;有技術經理,按照難易程度將項目各個部分分配給程序員。
(三)評價考核按照團隊劃分等級《軟件工程導論》最終的期末成績按照平時成績+實驗報告成績+期末考試成績三者加權構成。平時成績利用班課進行手勢簽到,然后利用活動、課堂表現和課外資源學習等積累經驗值,并結合云班課后臺數據,確定平時表現得分。實驗報告成績按照團隊考核,并按照團隊最終實驗報告質量,劃分實驗課成績等級,等級劃分為A+、A、B+、B、B-五類,表現優異的個人在團隊基礎分上做3到5分的加減分,最高不超過5分。由于實驗項目圍繞團隊開展,采用該考核方式,從成績導向上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個人考核和團隊考核雙向考核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個人是團隊的一部分,個人表現優異,積極貢獻,團隊考核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如果團隊一盤散沙考核等級低,個人表現再優異也難拿到高分,這就是考核評價的杠桿作用。
三、總結
該論文在《軟件工程導論》課程中,探索性實踐了課程思政。在內容上,結合軟件工程各章節內容,學習了團隊的基礎知識,并通過不同角色分工協作完成自選項目內容;在考核評價上,采用云班課的過程考核方式,從云班課后臺提取經驗數據,確定平時個人表現成績;從團隊實驗完成質量上確定團隊得分等級;用加權的形式展示了個人得分與團隊得分的關系,較好地發揮了分數的杠桿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