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1 11:01:50
序論:在您撰寫免疫學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實驗教學用書為《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指導》(電子版),是《臨床免疫學檢驗》(康熙雄主編)的配套教材。我們根據教學重點應該落實在實用性上,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目的,盡量按照臨床免疫實驗室常用的技術操作方法來設計實驗課程。首先實驗內容要突出本學科的基本實驗技術;其次,從醫學檢驗學生的特點和大部分畢業生將來主要從事臨床檢驗和基礎研究工作的需求出發,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操作技術上;另外,根據免疫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科研領域中的特點,增加對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具有促進作用的實驗項目。綜合考慮這幾個方面,我們將實驗分為:(1)驗證性實驗,包括經典抗原抗體反應技術、免疫標記技術、免疫細胞的分離;免疫球蛋白的提取;血清補體活性的測定;(2)設計性實驗,包括ELISA法的建立;臨床相關實驗:包括間接熒光免疫法檢測抗核抗體;淋巴細胞亞群測定等。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臨床實驗室不斷地向著自動化方向發展,全自動分析儀的操作在實驗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定期帶學生到醫院臨床實驗室見習,讓他們了解臨床免疫學檢驗動態及最新的檢驗儀器、檢測方法和發展趨勢。這樣不僅解決了教學實驗室儀器設備落后,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實驗教學與臨床脫節的難題。
2精確分配實驗學時
《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課的教學目的在于加深學生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我們根據本專業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對整體教學內容進行考察和分配,每次實驗課安排在理論課之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最后確定本門課程的教學時數為9時,其中理論課54學時,實驗課45學時,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為1.2:1。
3增加實驗室儀器設備投入,充分利于臨床醫院的資源優勢
良好的實驗室與儀器設備條件是實驗教學的最基本保障。近年來隨著臨床免疫學科的不斷完善和免疫學技術的成熟,以及基因組和蛋白組學的發展,醫學的各個學科均與此學科發生廣泛的交叉和滲透。相應技術在臨床免疫學檢驗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因此,實驗教學要為學生掌握這些新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使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中得心應手。我們的實驗課充分利用舊有設備,同時也爭取了新的投入。近年來,實驗室增加了教學設備包括顯微鏡、離心機、自動酶標儀、洗板機、水平電泳儀、分光光度計等。另外,由于自動化的進程加快,很多高精尖的設備應用于臨床工作中。這些設備價格昂貴,教學實驗室無力購買。所以,我們充分利用各個教學醫院檢驗科的資源優勢,將部分實驗課和見習課設置于教學醫院的檢驗科,用臨床資源優勢來彌補實驗室設備的不足。
4采用靈活多樣的實驗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有PBL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LBL教學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討論式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模式等。對于設計性較強的實驗,我們運用了PBL教學模式,比如“ELISA檢測AFP方法的建立”,由教師提出與本次實驗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推理和分析,教師只是起導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學生問題,維持實驗小組向既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對于相對復雜的實驗內容采用LBL教學模式,如“免疫細胞的分離”等。對于相對簡單的實驗內容采用自主學習模式,比如“凝集反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學《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指導》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并完成實驗內容。在各種教學方法中加入討論式教學模式。針對實驗內容、實驗方法或實驗結果,在教師指導下,全班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多邊交流,相互探討,以求得真知。由于我們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實驗課變得生動有趣。同時,我們利用互聯網資源和多媒體技術將實驗變得形象。在實驗教學中,將實驗操作、實驗儀器拍攝成錄像進行播放。不僅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所用的儀器等,還能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將科研融入實驗教學
教師隊伍科研能力的提高,對實驗教學有強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學校及醫院越來越重視科研能力的提高,各等級的科研項目數逐年增加。我們也嘗試將科研融入的臨床免疫實驗教學中。比如“ELISA檢測AFP方法的建立”就是我們教師自己正在研究課題的部分內容。實驗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本學科發展的動態和前沿。
6建立完善的實驗考核機制
在本科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凝集反應、沉淀反應、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免疫標記技術、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等實驗是經典實驗,也是醫學生必修實驗。由于課時數的限制,以往實驗教學模式是技術人員將一些耗時長的實驗環節事先完成,學生按照課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結果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各個孤立的實驗項目之間的有機聯系以及實際意義,難以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繼續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些弊端,我們以醫學免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線,將傳統的實驗內容設計為一個系統的整體性研究項目,包括了從抗原制備動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離、抗體效價測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標記技術測定等一系列實驗項目。根據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及目的,本項目設置了兩大主體實驗,“綿羊紅細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前者是顆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備的抗血清檢測方法均不同。這兩大實驗從脫纖維綿羊紅細胞的制備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濃度、免疫佐劑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徑的設計,抗原劑量、動物注射次數的掌握、免疫時間間隔的確定,家兔心臟采血,抗體的提取,直至運用直接凝集法、電泳檢測技術、雙向擴散實驗等檢測相應抗體效價等一系列實驗活動,將以往單個獨立的實驗貫穿起來,組成一個大實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融于項目之中,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展開。
2實驗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改變由實驗指導老師“抱著走”的傳統教學方法,我們在本次實驗改革別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驗開始前,將實驗課件掛在教研室的網站供學生提前預習,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并設計實驗方案。根據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徑和劑量,有意識地將每班分成三個實驗小組,從兩種免疫抗原———顆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學生在進入實驗時就必須搞清楚這兩種抗原的概念,促使學生不得不翻閱書本和查閱資料。在弄懂了實驗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著手實施實驗步驟,分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確保學生在實驗時能夠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應機制等問題。本實驗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動物機體的差異,免疫的抗血清效價均不同,每一組的抗血清檢測結果均未知,這就避免了同學之間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斑B貫性模塊式”教學綜合運用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動物學等實驗技術和方法;采用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生為主體、以組為單位的項目制教學模式。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部分實驗,學生對配制試劑、動物免疫、血清制備等過程都親自操作,掌握了實驗項目的整體性和連續性。開展本項目第2、3次實驗上課要連續,不能隔周,因為凝集反應中的綿羊紅血球要求新鮮配制,心臟抽取的溶血素要馬上測定效價,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試驗要在第3次實驗課完成,第2次和第3次實驗課程安排時間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實驗安排免疫酶標、金標記技術測定和細胞免疫功能測定,在第5次實驗開始前,學生繼續利用這段業余時間進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來提高抗體效價。對流免疫電泳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則安排于最后階段的功能檢測實驗中。本實驗項目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學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協同能力,增強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點是對學生成績評定系統的改革。每個學生在完成項目教學后要求撰寫一份規范的研究小論文,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評分標準包括: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和習慣、團隊合作能力、數據記錄和分析、綜合分析和科學思辨能力等內容。學生通過實驗設計、實驗記錄、實驗報告、實驗討論、結果報告這一系列的項目實施鍛煉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明顯的提高。
4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將計算機、投影儀等現代媒體設備應用于授課過程中,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將多媒體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以保證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以下優點:一是教學過程形象具體、生動深刻;二是課堂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化;三是教學環境的個性化與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多媒體其難以比擬的優勢,無疑為抽象難懂的免疫學教學提供契機。但教師容易過度依賴多媒體,成為課件單純的講解者,忽視和傳統有效教學手段的配合,也對老教師授課帶來挑戰。相比板書和手繪圖,多媒體課件授課節省時間,課堂的節奏會加快,易出現學生思維及理解吸收進度不一的情況。另外,多媒體設備在偏遠地區的普及仍存在困難。
二、基于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
免疫學引入PBL的教學理念較以往的教學模式存在根本區別。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少有時間及能力分析解決問題,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中心,老師根據課堂的內容,結合臨床案例給出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期間,健康人群免疫系統如何抵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為什么要多次注射?引導學生圍繞問題求索學習,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探索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的綜合培養。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理論架構和基本知識,而且讓學生發現醫學免疫學的發展規律,養成發展性的思維模式。PBL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應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作為基礎學科,醫學院校教學安排較早,學生缺乏基礎醫學理論知識支撐,實行有難度。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課時安排也提出較高要求。因此,在免疫學教學實踐中,需要根據學情逐漸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對PBL進行應用。
三、轉化醫學理念教學模式
轉化醫學也稱轉化研究,是近年新提出的理念,強調將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使兩者之間建立更為直接的關系。未來醫學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依賴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結合,轉化醫學理念的出現有效地彌補了基礎研發與臨床治療之間的鴻溝,注重學科間多層次、深層次的整合與合作,避免基礎與臨床的脫節現象,符合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整體方向。醫學免疫學是橋梁學科,具備轉化特性,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貼合臨床應用,靶向授課,增強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免疫應答是免疫學的核心內容,完整的機體免疫應答幾乎涵括了免疫學大部分知識,是學習的重難點,牽涉的內容多且零散。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解難以讓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應用轉化醫學則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臨床常見病為例,與相關章節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如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與免疫學抗原章節相結合;器官移植排斥反應與HLA的關系;系統性紅斑狼瘡與自身抗體的關系等等。轉化醫學應用于免疫學教學最大的阻礙是:基礎免疫學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教學能力強卻脫離臨床實踐,知識體系單一,缺乏實踐性、應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臨床免疫學教師有豐富臨床經驗,教學力量卻較弱。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優劣勢有待繼續摸索。
四、融入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模式
20世紀6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首次提出建構主義,80年代開始,漸漸在教育領域得以應用。建構主義理論重新詮釋了學習的內涵,它最基本的理念是:知識是由學習者主動建構而來,并非被動接受和灌輸,不同個體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理解不盡相同。建構主義學歷理論強調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信息認知和加工的執行者,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隱含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因為個人先前的經驗知識與心理結構,學習過后,其原有的知識結構被轉換、重組或者改造。免疫學理論枯燥,填鴨式講解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免疫學教學實踐,有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提高。講授免疫學理論過程中,將教學過程分階段逐級進行,注重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中,達成學員自我建構的目的。每完成一階段學習后,提出綜合性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提高自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舊知識的不斷積累、沖突下,逐步完成免疫學的整體建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對學員的自學能力、自制力提出較高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須隨之改變。對于已經習慣被動學習的學生,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有待完善。
五、框架式教學模式
免疫學是一門古老而現代的學科,是微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到20世紀中期,醫學免疫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隨著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化學、遺傳學等學科和免疫技術的發展,免疫學得到了飛速發展,開始從基因活化的分子水平,理解抗原刺激與淋巴細胞應答類型的內在聯系與機制。隨著生命科學的研究進入后基因組時代,免疫學正進入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從功能基因入手,研究免疫應答與耐受的分子機理及新型疫苗的設計研制。現代免疫學已超越狹義“免疫”的范圍,以分子、細胞、器官及整體調節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現代免疫學,研究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等基本問題,是生命科學中的前沿學科之一,推動著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全面發展。醫學免疫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也是醫學生最難透徹理解的學科。該課程具有基礎概念繁多、內容枯燥且抽象、與其他學科結合緊密、知識發展迅速的特點。
2基于建構主義的醫學免疫學信息化教學設計和應用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在醫學免疫學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嘗試根據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細化教學目標提出問題—圍繞問題開展探究式學習—解答問題完成教學目標—拓展提高這幾個步驟來實施教學。
2.1利用信息化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般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學科性、問題性和情感性這幾個特點。情境的選擇常常來自于學生的生活、舊知識、臨床病例、實驗數據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文字、影像、圖片、表格等形式來創設教學情境。在免疫應答基本過程的講授中,用PPT展示免疫應答的基本框架,讓學生根據舊知識填充框架,再補充新知識完善框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免疫性疾病和免疫學應用的講授中,我們主要通過圖片、影像展現臨床病例來創設情境。
2.2細化教學目標提出問題
情境創設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我們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如在學生感冒后沒有吃藥而感冒自愈這個情境下,提出問題:為什么沒有吃藥感冒也會好?這種抵抗力是免疫力嗎?免疫力是怎么產生的?由此引發學生對免疫概念的探究式學習。如在MHC(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概念的講解中,我們根據骨髓移植的案例來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誰可能給病人捐骨髓?誰最有可能給病人捐骨髓?為什么?如果一直不能配型成功,還有什么方法能幫助病人嗎?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圍繞問題開展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學習有時也被稱為問題導向式學習,因此問題往往被視為探究式學習的核心。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根據教師的講授、書本、網絡、實驗數據等的分析討論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完成探究協作學習。如在過敏反應的講授中我們創設了蕁麻疹、支氣管哮喘、吃海鮮后肚子痛且有皮疹、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等情境,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會過敏?新生兒和兒童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進行皮試?青霉素皮試有風險嗎?皮試陰性是不是表示注射青霉素很安全?怎樣預防和治療過敏?發生過敏性休克怎么辦?通過教師講授,學生查找相關書本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我們還留下課后討論病例:某醫院注射室有病人在等候注射時突然暈倒,抬至急診室未來得及采取搶救措施病人已經死亡。經尸體解剖,病人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有較多滲出液。提出問題:該病人可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供學生在課后進行小組協作探究。
2.4解答問題完成教學目標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信息化教學強調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對問題的解答過程是檢驗學生知識建構是否成功的依據,也是衡量課堂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重要手段。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教師的點評也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合理的評價能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
2.5拓展提高
我們嘗試讓有學習興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實驗準備工作、指導其他學生編輯健康教育資料及查閱文獻等,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拓展提高的目的。
3醫學免疫學信息化教學效果評價
我們對學生的查閱文獻能力、提出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這幾個方面進行統一評估,根據他們的表現,指導教師對各方面的能力按照以下標準進行打分:A代表優秀,B代表良好,C代表一般,D代表差。我們把每組A和B總和的百分比用來做最后的分析統計。
1.1查閱文獻能力對于所討論病例,教師指定20篇核心文獻,根據學生上交的文獻查閱目錄與核心文獻的相關度判斷學生查閱文獻能力,相關度≥16篇,代表優秀,查閱文獻能力強,相關度≥12篇,代表良好,查閱文獻能力尚可,相關度≥8篇,代表普通,查閱文獻能力一般,相關度<8篇,代表差,查閱文獻能力差。
1.2提出問題能力對于所討論病例,教師指定30個核心問題,以一個討論小組為單位,根據每個討論小組提出的問題與核心問題的相關度判斷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相關度≥23個,代表優秀,提出問題能力強,相關度≥18個,代表良好,提出問題能力尚可,相關度≥12個,代表普通,提出問題能力一般,相關度<12個,代表差,提出問題能力差。
1.3解決問題能力對于教師指定的30個核心問題,以一個討論小組為單位,根據每個討論小組能夠正確回答核心問題的數目判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回答數目≥23個,代表優秀,解決問題能力強,正確回答數目≥18個,代表良好,解決問題能力尚可,正確回答數目≥12個,代表普通,解決問題能力一般,正確回答數目<12個,代表差,解決問題能力差。
1.4歸納總結能力對于所討論病例,教師指定20個核心內容,以一個討論小組為單位,根據每個討論小組結論與核心內容的相關度判斷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相關度≥16個,代表優秀,歸納總結能力強,相關度≥12個,代表良好,歸納總結能力尚可,相關度≥8個,代表普通,歸納總結能力一般,相關度<8個,代表差,歸納總結能力差。
2結果
普通班和PBL班學生之間查閱文獻能力,提出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的比較結果見圖1~4。結果顯示PBL班學生在這四方面的能力均優于普通班學生。
3討論
由于學生個人素質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他們對PBL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同。因此,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PBL教學中的表現和對課程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在小組進行病例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認真思考問題,對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努力尋找解決問題途徑。這些學生在組間討論時,表現積極,并能主動改進討論的形式,豐富教學內容。他們通常對討論的問題認識深刻,能夠運用基礎知識和前期查詢的資料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
而有些同學僅從課堂表現就能發現在查閱文獻階段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在課堂上表現不夠踴躍,一直等待著被動獲取知識。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在每個單項能力的評估過程中,PBL教學方法均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并且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PBL教學的參與熱情度高,課堂氣氛活躍,自由討論熱烈,對教學工作也十分配合。這表明他們喜歡這種老師課堂講授和自由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相較于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并且學生對這種相互結合的教學方法的適應性也較強。然而,用考試成績對PBL教學模式進行評價是一種不科學的方式,因為學生在PBL教學過程中,提高的是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問題本身的答案的關注度自然會下降,這無疑會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怎樣使評價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已迫在眉睫。應用PBL教學模式替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會始終貫穿整個教育改革過程。而PBL教學模式之所以推進較慢的主要限制還在于教學成績評價體系。目前仍以考試分數、達標率為主的評價體系嚴重阻礙了PBL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和推廣。
在教學改革中,PBL教學模式只是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手段,這種科學的教學手段在中國教育各階段能夠得以順利推行的必要條件,就是需要一個客觀、公正、有效的教學評估系統。在進行評估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隨時關注學生對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在PBL教學過程中和結束后,征求學生對PBL教學模式的反饋意見,以問卷的形式進行書面反饋,并根據反饋情況隨時調整授課的內容或者教學模式,以利于學生更易于接受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當然在其評估體系中也不可缺少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析。由于PBL教學模式主要對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有啟發作用,因此應該在考試過程中采用部分新型試題,這些新題型主要集中于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整合和運用能力[5]。在考試結束后,教研室對考試中各種題型成績和卷面考試成績進行整體統計分析,總結教與學互動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模式,以期在下一輪教學中獲得更好的效果。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厭倦了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他們渴望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期望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學生對PBL教學模式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們并不僅僅看中考試成績,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架構的建立,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手段顯得更加重要。
對于一個詞來說,明確其語義、語用是確定其詞性的前提。下面我們從語義內容及輕重,是否位于第二分句句首、是否可前加其他副詞、是否可后加基本形式的動詞或形容詞、究竟有無語體差異、是否可互換等方面分析母語語料,與前文所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處理相對照。我們通過CCL母語語料庫的檢索,加以人工核對,得到漢語母語者的542例“省得”有效例句,①并相對應地抽取同樣數目的“免得、以免”有效例句進行比照分析。就三詞的位置與組合能力來看,“省得、免得”大多可直接位于后一分句句首,比率分別為85%和92%,其余15%和8%的余例中也位于后一分句,只是前有其他副詞修飾。所有的“以免”都位于后一分句句首,前無其他副詞修飾。對外漢語教學中也指“省得、免得”在第二分句的前邊,或復句的后一分句開頭,可前加其他副詞,但與語料事實相比卻是語焉不詳或言之不盡,“省得、免得”一般位于后一分句句首,前可加其他副詞,但并不是任何副詞都可,可在其前的副詞(有時不限于單個副詞)其實為數不多,主要有“倒(還/也)、還、也、不、(這樣、這、那、也)就(可以)、卻、為(了、是)”等,在教學中應窮盡列舉,542例“免得”中僅有1例位于前一分句:為了免得引起不良的聯想,連鋼琴腿都用布遮了起來。“免得”前加了表目的的“為了”,若去除則必須調換前后句:*免得引起不良的聯想,連鋼琴腿都用布遮了起來。連鋼琴腿都用布遮了起來,免得引起不良的聯想。這恰恰說明“省得、免得”的原型位置應當在第二分句中,若要位移,必須添加標記?!冬F代漢語八百詞》及《HSK虛詞例釋》認為“省得、免得”后可加基本形式的動詞、形容詞,而“以免”不可。從語料來看,事實上三者都可后接動詞、形容詞的基本形式。……免得后悔、免得浪費、免得寂寞、免得驕傲、免得麻煩……省得冷、省得牽掛、省得遲到、省得單調、省得片面、省得爭吵……以免泄密、以免牽掛、以免誤會、以免忽略、以免后悔、以免遺忘以上各例中除了“省得冷”不可換為“以免冷”,其他例子三詞皆適用,因此,我們只能說“以免”后不可接單音節基本形式的形容詞、動詞,卻不可說不能接基本形式的形容詞、動詞。而“省得、以免”雖可后接單音節基本式的形容詞、動詞,但在實際語料中,出現頻次也極低,在1084例中僅出現2例。語義方面,前文已經反對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采用互訓的方法,贊同將三詞的語義統一描寫為“由于前一句的行動而避免后一句不好的事情或情況發生,或表示避免發生不必要或不希望發生的事,該定義適用所有1626例。再看語義輕重,對外漢語教學中一般認為“省得”語義較輕,后接內容更多地表省時省力省花費等;“免得、以免”語義較重,其后所接內容也表示較嚴重情況。實際語料中三詞后所接的內容語義輕或語義重的都有,但“省得”后即便接了語義重的內容,其嚴重性也會被削弱:1.“就讓他跟著我過吧,回家多少總能做個幫手兒,也省得他餓死哩?!?.這下他才趕緊下令:“通知他的家屬,把他弄回家去,保外就醫。省得死在所里還得給他買棺材?!?.“我可以成全你,承擔這一罪名,任殺任剮。省得你非要攪個雞飛狗跳、天翻地覆、人心惶惶。”前兩個例句都提及死亡,語義較重。句3后接多個語義關系遞進的成語,僅從其采用的形式也可看出其語義的強度。但因用了“省得”,句1顯示說話人主觀上有意將其往輕里說,好討要該人;句2中表現出說話人的厭煩和怕麻煩并不重人命之情;句3中說話人主觀上已做好了準備,從而減弱了嚴重性。其實,語義的輕重跟語體色彩也有一定關聯,以上3句都是口語性的,可替換為“免得”,但換“以免”就有些別扭。在實際語料的對比中,我們也發現,“省得、免得”所應用的語言環境是一般性的(口語、或反映日常生活的文稿),“以免”則突出性地應用于政治、經濟、法律、科技、醫療、新聞報道等領域。因此,也可認為是語體對語義的輕重有一定影響,而且相對于語義來說,語體較易于把握。我們建議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確定“省得、免得”多用于口語,“以免”多用于正式語體,這一點或可涵蓋三詞語義輕重的差異。固然,所有的“以免”都可以替換為“免得”,部分也可以用“省得”替換,但替換后在語義、語體上有差別。綜上,我們對三詞的CCL母語語料庫分析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條:1.語義上可陳述為“由于前一句的行動而避免后一句不好的事情或情況發生,或表示避免發生不必要或不希望發生的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避免互訓釋義。2.“省得、免得”大多位于后一分句句首,“也”前可加其他副詞,有“倒(還/也)、還、也、不、(這樣、這、那、也)就(可以)、卻、為(了、是)”等,教學中應窮盡列舉?!耙悦狻敝怀霈F在后一分句句首,不可前加其他副詞。3.“省得、免得”用于一般性語境,“以免”用于政治、經濟、法律、科技、醫療、新聞報道等正式語境。語義由輕到重、語體由一般至特殊的順序為“省得—免得—以免”,三詞大多可互相替換,但替換后語義輕重、語體上有差別。
二、“省得、免得、以免”的中介語偏誤分析
我們再看看三詞的中介語語料,中介語語料反映學習者使用該三詞的事實情況,由其可看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相關處理對二語學習者的影響,同時也是探討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現代漢語語料分析結果的基礎。我們檢索HSK動態作文語料庫列出三詞使用偏誤,并針對三詞用法進行修改和分析。1.“省得”,共7例。錯3例,占43%。a我是基本上不太喜歡抽煙的人,因為我的父母一直對我說省得危害健康不要抽煙。修改:……,因為我的父母一直對我說不要抽煙,省得影響健康。b不過,假如我想象從今天食品突然沒了,那我應該后悔。因此,我認為人人得省得浪費食品。修改:……,省得浪費食品。c這樣不但使他們脫離他們的痛苦,而且這樣做就省得很多有限珍貴的藥品,以至省得很多錢。修改:……,而且這樣做就能節省很多有限珍貴的藥品,以至省出很多錢。a與b例中,學習者犯了兩個錯誤,一是“省得”的位置一般在后分句句首,在句中僅限于某些特定副詞后,“一直對我說”和“我認為人人得”之后不可直接加“省得”。二是,“省得”口語性強,后接詞語不適宜用正式性的。將“危害”換為“影響”更好,當然,這一點也可從語義輕重角度詮釋,前文對此已有交代。c例的錯誤與教學和語言現實有關,由于對外漢語教材中有“省、節省”,而且先學“省”,以至于學習者對于“省得”的語義常理解錯誤。雖然,“省得”在現代漢語中也確有表“省”或“省而得”的用例,如:孫金榮確實從內心里感激劉中正,省得了他許多唇舌。那些做老板的省得一分就一分,才不會來個自動自覺。但,這種意義的“省得”有時代局限性,主要出現在現代漢語早期語料中,或具方言性,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不應提倡,因此,可做說明,避免此類錯誤。2.“免得”,共43例。錯8例,占19%。a關于安樂死問題,由法律方面來看,關鍵是能不能免得亂用。修改:……,關鍵是能不能避免亂用/濫用。b我覺得如果中國法院認為這是個安樂死,以后不能免得麻煩了。修改:……,以后不能避免麻煩了。c我也支持本市政府的措施,為了免得吸煙。修改:……,免得市民吸煙。d同時也得考慮方法,免得最不好的情況。修改:……,免得發生最不好的情況。e所以有吃的,就可以免得死亡?!?,就可以免于死亡/避免死亡。f-g屬同一類問題:f很多人想使用化肥與農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盡量免得饑餓。g用農藥給人們可以免得饑餓。h沒有一個人會為了免得饑餓吃經過污染的食品。修改:……,免得挨餓/免得餓。從以上偏誤可看出,學習者對于“免得”的位置及其前可加的副詞等還是不夠清楚,常隨意將其用在句中,隨意將其他詞放置其前。如a、b例中“能”后應用“避免”。d、e例中,學習者在“免得”后使用了名詞?,F代漢語中“免得”后,也有后接名詞性成分的:除非此婦身死,另娶一人,方免得終身之恥。不禁后悔當初沒有聽雨杭的,干脆讓他們成了親,不是免得今日的傷心和奔波嗎?但僅限于“……之(的)……”結構,不可直接接名詞。f、g、h則反映出學習者對“免得”后接的形容詞不夠清楚,“免得”后可接形容詞的基本形式,但其實語料中實例屈指可數,且都是性質形容詞,不可后接狀態形容詞的基本形式。事實上,前文中雖然有參考書指出“省得、免得”可接動詞、形容詞的基本式,但正如我們前面所言,其出現比率很低,而且這些動詞、形容詞是有選擇性的,主要為心理活動動詞,如后悔、遺忘、寂寞等;或表負面結果的動賓式、聯合式復合詞,如受罰、惹禍、浪費、摔跌等。3.“以免”,共61例。錯4例,占7%。a雖然累得站也站不住,但是以免我們受累,讓我們好好休息,你們居然選擇做家務或別的。……,省得/免得/以免我們受累。082b增加了長輩和晚輩的了解,以免發生了代溝問題?!?,以免發生代溝問題。c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不該過多,以免它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悦馔{人體健康。d要文件、證明等等,以免裝安樂死的犯罪?!?,以免有人偽裝安樂死。a例還是錯在位置方面,b是學習者不明白“以免”后事情的未然性,c、d還是涉及“以免”后接名詞性成分的問題?!耙悦狻焙蠼用~性成分與“免得”接名詞性成分類似,只能固定的“……之(的)……”,“之(的)”后為謂詞性成分,“之(的)”成分對其進行修飾和限定。是其發展演變的遺留,語料實例很少。通過以上中介語語料中學習者的實際錯誤可看出我們想要用之前對于漢語母語語料分析總結的結果來解決學習者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前期的分析可以解決其位置錯誤和語義輕重或語體問題,但對其后接名詞性成分、謂詞性成分的問題都沒有預見。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實際的錯誤中,最多見的錯誤并不是發生在這三個詞之間的,即不是當用“省得”而用了“免得”或“以免”這一類型的錯誤,而是各詞內部的錯誤。因為“省得、免得、以免”都歷經了語法化過程,在現代漢語中,三詞都還有其歷史用法的遺留,如“省得”就有動詞、副詞、和連詞三種用法:那些做老板的省得一分就一分,才不會來個自動自覺。省得費心/省得冷你早點回吧,省得你老婆又要嘮叨。當然,現在多將“省得費心”中的“省得”也判為連詞,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承認這也可認為是副詞,至少這里的“省得”不是典型的連詞用法?!懊獾?、以免”也有類似的后接名詞性成分、謂詞性成分和有主語小句的情況,學習者更多的時候犯的是弄不清各詞內部用法的錯誤。此外,我們在分析錯例時,發現常與“免得”混淆的是“避免”,但在我們所見的對外漢語教學參考書或教材中卻沒有針對這兩個詞進行詳細辨析。
三、結語
[論文摘要]現代教學理念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向個性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轉變,這種開放條件下新教學模式的確立為免疫學教學改革明確了方向。根據專業免疫教學特點和網絡教學實踐經驗,對碩士研究生高級免疫學教學模式創新嘗試結果表明:我們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不僅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訓練和提高了諸如獲得科研材料、制作多媒體及現場答辯等方面的能力,還激發和增強了教師責任心。教學改革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就此提出了建議。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免疫學研究中的應用,科學工作者可以在基因、分子、細胞、整體等層次研究免疫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機制,揭示細胞活化與分化、信號轉導、細胞凋亡等基本規律,因此,免疫學知識日新月異,現代免疫學教材內容增加了更多的知識點,使免疫學各個章節全部涉及分子和細胞水平的知識,但同時又使得免疫學內容變得更加抽象、甚至晦澀難懂。在教學中,教師們發現即使學生在本科學習時已經接觸過免疫學,但到碩士生學習階段對免疫學理論仍感陌生;雖然學生們認識到免疫學是醫學各個專業的基礎,科研課題的開展離不開免疫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但是鑒于免疫學知識更新太快,尤其涉及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內容抽象,難懂,免疫學知識不容易掌握,加上最新版的免疫學教材也存在著知識滯后的現象,所以許多碩士生因擔心考試不合格,而選擇旁聽《高級免疫學》,并不參加考試,從而無法得到相應的學分。因此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一、新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
我校自2005年在碩士研究生高級免疫學中開展網絡教學試點以來,已經在500多名碩士生中成功地實現了自主性合作學習的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幾經調查論證,并結合專業免疫教學特點、免疫學學科本身發展特點、以及網絡教學實踐的經驗,對2006級碩士研究生《高級免疫學》教學模式創新進行初步嘗試,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環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具體做法如下:
以往的教學安排是在碩士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開設《高級免疫學》,教學內容包括理論和實驗教學兩部分。新的教學安排第一個學期人仍開設《高級免疫學》,但僅講授理論部分,用于實驗教學的課時則安排圍繞問題進行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學。第二個學期新增《實驗免疫學》課程,內容除開安排少量理論講授外,主要是開展實驗,不僅將原《高級免疫學》教學中安排的實驗全部轉移到《實驗免疫學》中,還利用科室科研強項,新添數個現代分子免疫學實驗。其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個學期的《高級免疫學》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以教師講授專業理論為主。根據教學大綱,結合研究生已經經過了本科免疫學學習這一情況,教師將理論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主要從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加強和豐富教學內容,將在本科階段不做重點介紹的分子、基因水平的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例如:免疫球蛋白基因和抗體多樣性機制;T、13細胞激活的信號轉導機制等。另外跟蹤國外最新研究進展,請留學回國人員或者訪問學者舉行講座,介紹免疫學最新研究動態。教師將所有教學課件上傳到校園網上,隨時更新,并在網絡上建立了師生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獲得教學內容,隨時進行教與學的交流?!陡呒壝庖邔W》的第二個階段是PBL教學階段。開學伊始由教學秘書在校園網上公布根據各章內容列出的一系列以探討研究進展為主的討論題目,每章一般56個,學生根據自己專業和興趣進行選擇,將研究生按專業分組,每組l~2人,根據所選討論題自行查找閱讀相關文獻,撰寫綜述,并制作多媒體。學生在課堂上用多媒體講述所撰寫的綜述并答辯,最后由四位授課老師根據學生制作的多媒體、講述的內容、答辯、以及所撰寫綜述的質量進行評判記分,由教學秘書統計平均分數,這個分數即計為學生平時成績,占總成績6o%,另外4o%成績即是理論考試成績。
第二個學期的《實驗免疫學》除開少量理論傳授外,大部分課時安排學生進行實驗。除開常規的免疫學實驗,諸如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檢測、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immunsorbentassay,ELIsA)檢測乙肝表面抗原、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等,結合教研室的科研強項、利用科室所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還給研究生新增添了數個現代分子免疫學實驗,如HLADNA分型技術、細胞凋亡分析等。教學過程的安排是在實驗理論教學基礎上,列出科研實驗題目,學生自行查找資料以獲得實驗方法,自行設計實驗過程,最后經過教師的指導在實驗室里實施實驗。
二、新教學模式的收獲
通過這次新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師和學生的收獲都很大,現總結如下:
1.新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樂于接受這種新教學模式。例如大家體會到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文獻,但是在一堂PBL教學課上,在短短50分鐘內閱讀了相當于數十篇甚至數百篇科研論文。為了完成PBL教學,學生們運用文獻檢索和多媒體制作知識,從圖書館和網上收集相關資料,獨立閱讀文獻,歸納、整理資料,并制作成多媒體。通過上述過程,他們學會了怎樣組織材料,怎樣組織表達語言,怎樣進行答辯,英語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學生們認為:對于一個初入學的研究生來講,這種PBL教學形式好像一次小小的論文答辯,可以初步了解科研過程,發現目前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這樣的訓練讓學生獲益匪淺,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對于《實驗免疫學》的教學改革學生反應也非常強烈,尤其是新添的幾個現代免疫學實驗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不分上課還是休息,都泡在實驗室里,樂此不疲。提出問題并由學生自己尋找實驗方法、自行設計實驗過程的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認為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遠大于常規的“填鴨式”教學模式。
2.新模式教學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高級免疫學教學中所選教材為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周光炎主編的《免疫學原理》。每個教師根據自己所講授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給出5~6道討論題目。例《細胞激活》一章所給出的討論題目是:怎樣理解信號轉導的一般原理?怎樣理解T細胞激活的分子機制?舉例探討核轉錄因子活化的研究策略及相關技術;簡述超抗原研究進展;怎樣探討環胞霉素抑制T細胞信號轉導機制等。PBL教學前,根據學生所撰寫綜述的題目,教師將相近的選題歸為一個專題,每兩個學時進行一個專題報告,這些專題包括:免疫應答原理研究進展;自身免疫病發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抗體制備及應用研究進展;腫瘤免疫研究進展以及其他相關研究進展等。在教學討論會上,教師們發現學生給出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圍很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對學生是個挑戰,對教師也是一個極大挑戰。不進行廣泛閱讀和知識查新,不對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教師是不可能勝任教學任務的。這種教學嘗試和改革,不僅擴充了教師的教學素材,擴大了教學視野,而且幫助教師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次改革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進一步加強了老師的責任心,加強了教師對教學法的進一步理解。
三、新模式教學的幾點思考
1.新模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教學改革的保障參加這次教學改革的教師由一名正教授和三名副教授組成,其中三人已獲得博士學位,都在美國留學13年,都具有多年從教經驗。這樣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本次教改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2.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雖然教師根據教材的每章內容提出了一些討論題目,但是學生們建議教師所列出的討論題目應該更加貼近他們所從事的研究專業。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做一些先期的調查工作,包括:了解學生所從事專業的研究方向、學生對多媒體制作方法的了解程度、學生對PBL教學過程的了解程度等,并做一些適當的講解和說明;另外教師可鼓勵學生在所給出的討論題目外自己擬定題目,但所擬題目須與免疫學相關。
(2)PBL教學的安排是每組學生的報告時間限定在l0分鐘,之后由旁聽的學生提出問題,由報告的學生進行答辯,這期間教師只在一旁聆聽和評判。很多學生就要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報告、提問以及答辯質量作及時的點評,及時糾正報告中暴露出來的錯誤,并適當補充相關知識。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提早閱讀學生的綜述和多媒體課件,查閱相關資料,以便作好相應準備。超級秘書網
(3)學生反映不熟悉免疫學相關網站,不容易查到相關文獻。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列出免疫學常用網站以及免疫學相關期刊以便學生迅速獲得相關文獻。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