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9 15:15:37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將需求分為五種,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于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之間。還討論了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與應用等。
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量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并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這對于研究生活于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于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這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采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三種基本需要的形成與個體的早期成長經驗密切相關。包容需要指個體想要與人接觸、交往、隸屬于某個群體。與他人建立并維持一種滿意的相互關系的需要。
[關鍵詞]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社會作用
一、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
1.1地方文獻的概念
首相要準確地了解這項工作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地方文獻呢?通常對地方文獻的理解是這樣的:地方文獻是指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所做的實事求是的記載,在未來各個領域的發展和建設中,其作用是其他類型文獻無法替代的。就文獻的著述形式來說,學位論文、專著、報刊、會議記錄、文告、傳單、各類文件的匯編、譜錄、各種注釋及說明書等形式至少應包括在地方文獻里面;地方文獻的載體類型,則包括了光學和化學制品(照片、影片和縮微制品)、數字化存儲介質(磁帶、光盤、硬盤、U盤)、紙制品(如鉛印本、寫本、抄本、拓本、手繪本及各種影印、復印本),及當代圖書文獻的所有載體類型。就出版發行渠道來講,地方文獻中除公開出版物外,更有大量的非書資料和非公開出版包含其中。
1.2地方文獻體系建設
1.2.1做好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規劃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圖書館工作尤其是地方文獻相關工作受到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在變化的條件下繼續做好地方文獻的體系建設就需要一個科學、穩妥的規劃。首先,要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地理、風俗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聘請專家進行論證,以此來確定地方文獻征集的區域和范圍,以及征集內容的范疇。其次,在前期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出一個符合自身的發展目標和地方文獻收藏、利用的工作條例,來保持地方文獻體系建設的一貫性和長期性。最后,要建立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為開展高效的工作奠定人員基礎。
1.2.2地方文獻征集的內容和范圍
以吉林省圖書館為例,我館對省內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編撰的圖書、圖片、圖冊、報紙、期刊、音像制品等進行全方面的收集。有關吉林的史志史料、民間流傳的譜錄;滿鐵文獻、抗聯文獻、洲國文獻,還有金代、遼代、渤海國、扶余國、東夏國、后金等國文獻資料;玉米、大豆、關東三寶、東北虎、鹿等吉林省豐產和特有的動植物文獻;朝鮮族、滿族(包括薩滿資料);吉劇、二人轉文獻等等。
1.2.3地方文獻資源全方面、多載體的多元化變化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聲像技術、光盤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文獻信息越發生動和直觀的改變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例如,通過網絡信息傳輸平臺,將電子出版物資源、虛擬圖書館資源及地方專業網站上的信息資源收集和整理。運用數字化的技術,深挖隱含在地方文獻里的知識單元,對這些知識單位進行采集、提取,建立系統的、多層次的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整合有形的和無形的數字資源。這樣無疑將合理優化地方文獻資源的體系結構,充分展示地方文獻所體現的魅力和風采。
二、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
2.1地方文獻的原則
2.1.1地域性原則
地方文獻的“地方”二字,充分體現了其專屬性之強的本質特征,這就說明了地方文獻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能夠反映出這一地域范圍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災異、語言文字、風俗人情、名勝古跡、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和現狀。地域性原則必須以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標準,各地根據當地的用戶群的需求和習慣,將區域劃定在合適的范圍內。
2.1.2文獻性原則
地方文獻必須具備存史、資政、勵志的特性和具有歷史價值。只要內容涉及到這一地區的圖書資料,無論其出版形式、出版地、出版者都應被看做是地方文獻。文獻的特質,也使地方文獻成為當代人為后代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
2.1.3內容原則
廣泛性:凡是涉及到本地區經濟、政治、教育、文化、民風民俗等方面的相關圖書資料都應該被視為地方文獻收集的對象。
全面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的內容要全面,無論涉及到該地區的任何重大事件,只要屬于收集的范圍,必須對此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束及產生的重大影響完整無誤的進行收錄。
精選性;就是收集的地方文獻質量必須要高,尤其是對于一些非正式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必須對其文獻真偽、使用價值、保存價值進行認真的篩選,以確保文獻收集的準確和客觀。
2.2地方文獻的分類
地方文獻因其特性和使用目的,各地都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特殊的分類法,雖然體現了各地方在文獻分類工作當中的創新探索,但是因為各地都根據本地地方文獻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分類法,嚴重制約了地方文獻藏書數據庫的標準化進程和資源共享。所以,我們要努力客服某些地域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制定一部通用的地方文獻分類法和主題詞法,用來規范文獻整序的基礎工作。
三、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作用
長期以來,地方文獻工作者甘于默默無聞的四處收集整理各類文獻資料,埋頭苦干。但是多數人對地方文獻工作的認識還很模糊,對于圖書館收集地方文獻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對于地方文獻工作者來說,不但對文獻的收集工作造成一定難度,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就吉林省圖書館而言,因充分發揮其地域優勢,開展宣傳活動,廣造輿論,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例如,可開展洲國宣傳活動,展示時期各類珍貴文獻、地圖、畫冊,尤其在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更加會有重大意義;還可借助地方文化特色,向社會公開征集各類吉劇和二人轉理論、發展、表演的文獻資料,充實吉劇和二人轉信息庫;吉林是朝鮮族和滿族聚居地,也可借助獨特的民族特色,開展朝鮮族和滿族的宣傳周,促進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文獻共享。通過以上活動,增添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途徑,增強地方文獻工作的社會影響。
地方文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從事地方文獻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克服資金有限的困難,還要努力提升業務水平,規范地方文獻的管理,優化地方文獻的服務工作。大力加強地方文獻的數據庫的宣傳和閱讀指導工作,通過地方文獻的開發,使地方文獻轉變成為動態的情報信息源,有針對性的將地方文獻的信息提供給廣大讀者,展示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的信息含量和功能。在吉林省近年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大環境下,吉林省圖書館作為省級圖書館,更要做好地方文獻工作,從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方特色出發,做好長遠規劃,探索出一條更好更新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開發和服務工作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鄒華享.地方丈故工作若干問題的再認識.圖書館論壇,2004(6)
[關鍵詞]社會工作;課堂實踐模式;創新
[作者簡介]李曉陽,楊娟,王鑫鑫,襄樊學院經濟與政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0711班學生,湖北襄樊441053
[中圖分類號]C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11-0214-04
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是在眾多新興專業的產生與實踐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新問題。所謂社會工作,是指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為宗旨的、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手段的專業性、職業化的社會服務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工作專業在各高校中已逐漸產生。但是由于此專業在我國教育史上發展歷程尚短,因此,對于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研究較少。而對于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來說,能否在這種模式下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就成為能否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然而,現今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存在著諸多不足,由此產生了許多問題。
一、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現狀
(一)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創造性缺乏
目前,在多數高校的文科教學領域中,如社會工作專業,不僅過多地重視了學科的科學性和理論性,而且長期以來存在著較為普遍的教師中心主義傾向。教師成為課堂教學活動中唯一的權威和主宰,學生參與嚴重缺乏。這不僅使學生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失去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束縛著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二)教師的課堂實踐模式固定、單一
社會工作專業本身具有豐富的實踐內容,而表征它的語言文字則是抽象、簡單的,這就需要教師采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透過抽象、晦澀的語言文字和符號圖表,掌握它所代表的實際的理論、方法及原則。可是從各學校的普遍情況看,講授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專業轉行過來的,雖然經過了一定程度的專業培訓,在專業理論知識上基本可以把握,但在實踐技術上還是有欠缺的。且講授該專業的經驗也略顯不足?,F在很多教師沒有注意到社會工作實踐方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運用傳統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或者簡單地讓學生進行一些案例分析。
(三)學校的軟硬件設備不足
由于中國的社會工作起步較晚,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驗室建設、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等剛剛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嚴重影響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一項調查顯示,全國設有社會工作專業的院校中,還有將近六成的學校沒有建立實驗室或正在籌建中。有些學校由于沒有專業實驗室,教師只能在普通教室中簡單模擬場景。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無法體會出技術要求的實質,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課程的基本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學生在綜合實習中面對更加復雜的問題而束手無策。
(四)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社會工作教育是專業價值培養與塑造的過程,是專業知識、技巧的傳遞過程。社會工作教育以實踐為目標,其理論要致力于應用,社會工作教育以學生為本,注重全人教育。”…但高校當前以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論文為考核標準,并且以文章數量為基本考核指標,這無疑對社會工作這樣的行為社會科學來說是一種制約。
二、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現狀原因的分析
面對在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中課堂實踐模式出現的種種令人擔憂的現狀,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作出深入的探討,如學生、教師、學校和社會等主觀因素及教育體制體系等客觀因素,從而促進此專業的發展。
(一)固有的教育體制和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深刻
在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實務性、操作性取向的專業。同其他專業相比,它并不注重提供純粹的理論性知識,而是注重提供服務的技巧,政策、資源的運用、轉化與管理,以及對知識的吸收和分化。相對于高等學校中設置的其他課程,它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一是實踐運用性強。雖然它是文科科目,但是它和許多理科課程一樣,并不是簡單的理論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其內在的知識和精髓。二是綜合性要求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社會工作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該體系所設置的專業理論課程,而且要學習與其體系相關的其他科目的課程。因此,此課程的教授模式應該有別于其他的專業。但是就目前社會工作專業在我國各個高校開展的情況看,此新型專業被束縛于固有的教育體制和傳統的教育觀念之中。其困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被過多地強調要多多吸收老師所教的知識,著重理論知識學習;二是眾多高校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模式安排均沒有跳出以傳授理論知識為目的的框架,盡管理論教育也很重要,但能力培養始終無法突出。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自體驗,才能學習到社會工作專業的內在精神和精髓。
(二)社會工作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現狀
從專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上看,目前我國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的,經過系統專業學習的較少,多數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實務訓練。“無論是在社會工作價值理念的體認方面,還是在社會工作知識結構的拓展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边@樣一來,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沿用其他科目的教學模式,使得社會工作專業的特殊性被忽視,影響了該專業的發展和學生的專業學習。社會工作專業教師首先應是一名實務社會工作者,應積極參與有關的實務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把理論和實務結合起來,傳授有效的實務知識和技巧。
(三)對新興專業的重視度過弱
新興專業是為了應對世界及社會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需求而出現的,但社會各界、學生和學校等主體對其的重視度遠遠不夠。這表現在:首先,社會各界對社會工作專業認識不足。就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看,社會工作還不是一個職業化的崗位,社會上對社會工作專業缺乏職業認同感。其次,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缺乏重視。很多學生本身對此專業就缺乏興趣具有抵觸心理,加之教師的傳統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激發不了學生們的興趣,這樣就使課堂缺乏活躍的氣氛。最后,學校硬件建設滯后。與理論教學緊密相連同步進行的課程實訓,主要是依靠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進行。“在社會工作專業中,許多主干課程中的技術性理論的教學都需在實驗室中的特定場景中進行,但就目前情況看,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建設相對于理論教學還是滯后的?!睂嶒炇胰狈安缓侠砝迷斐傻哪J絾我换瘎t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未來的發展前景及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創新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思考
面對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中的種種問題,依靠單一的力量難以實現課堂實踐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筆者將提出五種不同的課堂模式,以更好地促進社會工作專業課堂教學的創新。
(一)教師講授模式
“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應具備社會工作者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能順利、高效地溝通;組織管理能力,是指應掌握一定的活動策劃、組織、監督和人事管理能力;公共關系能力,能掌握、利用資源,介入和協調矛盾;寫作能力,應掌握日常應用文、基本公文及其他常用文體的寫作;調查研究能力,能對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并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專業服務的能力,具有運用社會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去解決問題,向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币虼?,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首先,實踐性、實務性是社會工作最本質的屬性、最突出的特征。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理論功底,也要有相應的實踐經驗,并把實踐經驗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就能借助教師的實踐經驗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才不會覺得理論太空洞,也會積極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其次,“要改變傳統的‘粉筆―黑板一口授’為標志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實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劣互補,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良好的課堂互動。
(二)情境模擬模式
“樹立專業價值觀首先要使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了解社會工作專業的最好辦法自然不是教師的空洞說教,而是生動的實踐?!币箤W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內在的價值觀等,可以在課堂上采取情景模擬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開展情境模擬可以采取兩種形式,“學生與學生”互動模擬和“教師與學生”互動模擬。情境模擬中的案例可以由教師根據上次課堂所學的知識技巧提供與之緊密結合的案例或者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性的案例。進行“學生與學生”互動模擬時,可以將班級劃分成幾個人組成的若干小組,由某一小組學生扮演社會工作者和案主進行社會工作情景模擬,而其他學生觀摩。在觀摩結束后,首先由模擬的小組談個人的心得,然后全班再根據本次模擬情況和案例進行討論。而在開展“教師與學生”互動模擬時,教師與學生互換督導、社會工作者和案主的角色模擬案例,在與教師的情境互動中,更能鍛煉學生們的應變能力,以充分展示他們的經驗、知識、技能和技巧等,學生的體會也會更加深刻。鑒于社會工作專業所具有的特殊性,沒有充實、恰當的實踐內容,僅僅停留于課堂教學,等于紙上談兵,形成不了完整的課程體系。因此,專業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的落實,可借鑒基礎理論課進行課堂實踐的具體做法,也可以設計不同的案主,開展模擬助人服務活動。這樣既突出了此專業的特性,也創新了傳統式以“講”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學生主講模式
學生主講模式,即學生選取教材或者自身熟知的有關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在課堂中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主講。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后要進一步查閱資料,深入分析各個知識點及所涉及的案例,做好針對性的教學備課。此時,教師則扮演學生的角色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在講授完畢后,由其余學生結合這部分知識給予評論,教師給予關鍵點的澄清和評價,以加深主講學生對所涉及知識的印象,同時對其他的學生有啟發性的作用以輔助對社會工作中一些知識的認識。在選取此種模式時,各班可以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輪流式的主講或者隨機式的主講。
學生主講模式,一方面可以延伸學生對此專業的了解,起補充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用自己的方式講述出來,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見解。
(四)討論分享模式
進行分組討論和思想交流不僅是交流學習成果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擴大知識面的一個重要方法。社會工作專業的特點要求在課堂實踐模式的選擇中,要適當地加入討論分享環節,讓不同的方法為大家所用。這是因為社會工作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能講授或模擬所有的問題和情景。不同的學生在解決不同的問題中,會有自己的方法和經驗,如果大家能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臺,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更有效的實踐方法。
在討論分享的具體操作中,首先是要將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組,每組人數不宜太多,以3―5人為宜,每組有各自的組長負責。其次,要確定討論的內容和方向。有時候討論的內容可以是具體的問題,例如可以就最近出現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也可以對專業課程的課后問題進行討論;同時,討論的內容也可以是方向性的,比如對現存社會問題的看法。這樣每個組選擇的可能是不同的社會問題,也會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對社會問題進行剖析,通過分享各組的成果,便會成為大家共同的知識。最后,對于討論分享的頻率,應該選擇2―3周一次,每次為10―15分鐘。
(五)課堂延伸模式
論文關鍵詞:高校,第二課堂,創新人才,培養
面向21世紀的高等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其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將突出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渠道,第一課堂教育歷來備受重視,但隨著社會對人才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校第二課堂對培育創造性思維、養成創造性人格、鍛煉創新能力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其第一課堂無法替代的價值正日益凸顯。然而,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第二課堂的教育、管理和功能發揮的情況不容樂觀,如何有效發揮第二課堂對創新人才培養的作用成為新時期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第二課堂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優勢
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規定的必修課程之外,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開展的一系列有益活動的總稱,是建立在有形教育與無形教育之間的、在時間與空間上更加開闊的可以承載更為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摘要的作用,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1、第二課堂活動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豐富性
教育應該是在學生的互動參與中完成的,而不應是單向的灌輸。在高校第二課堂活動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育管理論文,學生對于參與過程有充分的選擇權、自主權,因此第二課堂教育內容與形式的豐富性和中和性可以彌補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第二課堂活動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互動性和靈活性
在傳統的第一課堂教學中,大都采用的是“一對多”的單向交流模式,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差,而第二課堂則多以團隊活動形態存在,較好地形成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的多重互動,使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個性、不同需求的團隊成員通過知識的互通、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獲得相互的交融與促進。同時第二課堂活動突出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學生自主性強,學生既是活動的設計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因此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3、第二課堂活動的實踐性、創造性
與第一課堂的理論教學相比,第二課堂的活動更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身親實踐過程中,鍛煉能力、體驗生活與社會、領悟人生哲理。利用第二課堂這一陣地,學生可以廣泛地參與社會工作,在人際關系、工作環境、社會心理等方面得到訓練。在獲得鍛煉和體驗的同時,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適應當前社會競爭的形式和就業的需求,完成“學校人”到“社會人”的轉變。
4、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潛能,激發創造精神
第一課堂多數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問題,而第二課堂的問題主要是學生自己在實踐中遇到的。通過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受到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良好訓練,將第一課堂中學到的理論聯系實際,加深理解、開闊視野,培養自學能力、組織能力和想象能力,發揮創造力和潛能,激發創造精神。
二、現階段第二課堂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不足
現階段,高校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尚不成熟,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規范運行機制當前教育管理論文,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的開展還存在諸多不足。
1、第二課堂活動與教育發展趨勢的不適應性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類生活、交往、學習、工作的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變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將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突出個性化教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然而,第二課堂活動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不太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許多活動的開展是就活動而搞活動,缺乏系統考慮與設計,沒有將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作為統一的整體進行統籌規劃與設計,且許多活動的內容呆板、形式單一、層次不高,往往與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步調不一致。
2、第二課堂活動與學生成長需要的不適應性
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與發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大學生主動參與高等教育,發揮主體作用的意識越來越強。不僅在第一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師生的互動作用越來越多,而且在第二課堂活動上,大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目前許多高校在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時,存在著許多與學生成長需要不相適應的弊病,也存在著滿足不了學生發展需要的問題。如,缺乏活動場所、經費短缺、活動內容不豐富、層次不高,活動多而雜、系統性不強等現象。
3、第二課堂活動與第一課堂活動相結合的不適應性
第二課堂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學術科技、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社會適應性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各方面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課堂活動不同于第一課堂教學活動,它存在著盲目性、隨意性、主觀性強與計劃性、穩定性、連續性差等缺點,特別是由于一些高校沒能把第二課堂活動列入教學計劃,與其他教學工作系統考慮,使得第二課堂活動往往與第一課堂教學發生時間上的沖突,導致教學與學生工作的矛盾,學生不能合理安排學習與活動的時間,第二課堂活動受到影響與沖擊。
4、第二課堂活動的評價機制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不適應性
許多高校的第二課堂活動目前還處于一種松散的運行狀態,對各種學生組織(含社團)的管理也是松散的。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自由度較大,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的管理手段與管理機制,目的性、科學性不強,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效果沒有比較與評價,什么樣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什么樣的學生適合什么樣的活動,這些很少有人去思考,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跟蹤、調查與反饋,即沒有建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評價機制。
三、優化高校第二課堂建設的措施
1、促進學生不同群體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提高第二課堂的參與度
有關調查表明,第二課堂主要是部分學生骨干和積極分子組織的,雖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仍然有相當部分同學沒有參與第二課堂,參與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可以采取如學習互助小組、“一助一”結對幫扶等措施,促進兩個群體之間的互動交流,使更多同學參與第二課堂,切實擴大第二課堂的影響力。
2、滿足學生的多元化思想需求,進一步創新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大學生的思想需求已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在保證不偏離社會主義大學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滿足大學生對第二課堂的不同需求,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第二課堂必須緊密結合學生實際,從組織、宣傳到內容、形式等方面都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比如,可以挑選學生感興趣的焦點、熱點問題,緊緊抓住學生心理特點,解決他們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
3、提供活動開展的資金保障,進一步改善第二課堂的物質條件
資金是第二課堂組織自身建設和活動開展的重要物質保證。第二課堂組織的資金有多種來源渠道,其中主要途徑是學校院系撥款、企業贊助和參與學生自籌。要擺脫單一依賴撥款的被動方式,積極主動地通過外聯、自籌、節儉等方法自主解決問題。同時教育管理論文,設立課外活動創新基金,并科學引導和規范企業贊助,使第二課堂開展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4、建立和完善評價與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第二課堂的制度保證
就評價體系而言,建立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有助于為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構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對創新環節的評價,要有方向性、可行性和先進性,不僅要評學生,更要評教師,不僅要評結果,更要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因為某些學生第一課堂成績不好,就剝奪他們在第二課堂展現自己的機會。高校還應更多地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如創新態度、表現和各種能力等,而且應該把大學生是否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首位,尤其要注重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于結果的評價則應該放在其次的位置考慮。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年7月
【2】魏保立.大學生第二課堂與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6).
【3】陶麗.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措施[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
【4】周玉,黃金珠.“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探討[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14(3).
【5】羅偉.探索第二課堂教育模式,推進高校創新人才培養[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
作總結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形式主義,而是應對過去進行的一次深刻的自我批判,為自身的提高做出應有的努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1不知不覺我們已在產科呆了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來,使我充分扎實的學到了不少專業知識。婦產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它的專業功底是很雄厚的,只有真正的去努力學會吃透,才算得上是精益求精。
在帶教王老師的.指導下,每個星期我們都獲得了理論的灌輸,如:??频闹R要點,注意事項,護理操作。從而使我更深入地理論聯系到實踐中去,比方說,給嬰兒洗澡時應注意什么,雖然還輪不到我們為嬰兒洗澡,但我可從中學習,此外在產房的時候,為病人消毒皮膚,之中我有不足的地方,但我更愿意汲取教訓,努力更正,爭取做好。
我在本科室實習期間,遵守勞動紀律,工作認真,勤學好問,能將自己在書本中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婦產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從一個實習生逐步向護士過度,從而讓我認識到臨床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以前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上的,現在接觸臨床才發現實際工作所見并非想象那么簡單,并非如書上說寫那么典型,好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所以只有扎實投入實習,好好體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
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220--年度以來,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在站長領導、支持配合下,我站婦產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個人今年以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以及江領導的等重要思想,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維護領導、團結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工作任勞任怨。
在工作期間,積極圍繞婦幼衛生工作方針,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為前提,以增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積極配合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努力工作,認真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婦產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學習有關婦幼衛生知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經常參加培訓學習聆聽上級專家學者的講課,上半年到中醫院進修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及技術應用到工作中去,能熟練掌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治技術,能熟練診斷處理產科疾病、宮頸糜爛、等及其他產科并發癥及合并癥,熟練診治婦科各種急癥、重癥,獨立進行婦產科常用手術及各種計劃生育手術。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治。
一年以來,本人診治的婦產科疾病診斷治療準確率在95%以上、接生280例,獨立完成50多例剖宮產及其他婦產科手術,無差錯事故的發生。真正發揮了業務骨干作用。本人在工作期間,格按照上級婦幼工作要求,認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指標和計劃。醫患溝通到位,科室人員相互理解,團結一致,對住院分娩病人的孕婦,觀察產程嚴密,耐心做好醫患溝通讓孕婦及家屬了解產程過程及可能發生的情況,讓其心理有數,并有一個心理準備及理解過程,手術病人嚴格把握手術指針,對危重病人進行盡快治療,手術嚴格無菌操作,無一例產褥感染。嚴格自己遵守排班制度及首診負責制定,杜絕了醫療事故的發生??剖蚁矩熑蚊鞔_,正規,及時記錄總之,在這一年中無論在工作中或技術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自己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提高各種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提高文字水平和綜合素質,使自己圓滿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中再接再厲。
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3這一年,在院率領的率領、撐持下,我們的團隊進入了一個全新規領域,順遂的開展了工作;在院率領的關心、輔佐下,獲得了提高,走向了成熟;在有關科室的撐持、配合下,經由過程我們的治療,產婦獲得了自動的康復,締造了價值……所以,在歲末歲首,充溢我們心房的是感恩、感謝感動和無限的動力。
2月份起頭,我們首要做產科場房的產后康復工作;8月份起頭做產后42天復查門診康復治療?,F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惟作風上嚴酷要求,本著“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的宗旨。培育團隊意識,倡導協作精神。
二、強化進修意識,在人才培訓上下功夫。經由過程各類進修,使護士盡快成熟,成為手藝主干。
1。每周組織營業進修,并做好進修記實。
2。每月進行一次考試。
3。工作中發現問題,實時總結、切磋,提出整改方案,羅致經驗教訓。
三、配合病院工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把產后康復的理念滲入到各個階級。
1。給妊婦黌舍供給授課內容,配發宣傳冊。
2。門診產前搜檢,實時指導,提前滲入。
3。住院時代,治療時奉告產后42天門診復查。覺得沒有恢復好的產婦實時治療,周全康復。
4。積極介入病院組織的各項勾當。在“準媽媽妨現斜大型勾當中,當令推出“抽獎送健美”、“健美我自傲”勾當,提高了透明度。
5。配合婦??仆瓿闪?000份的產后康復指導資料;完美了產后康復處事項目調研表。
四、注重溝通、友好交流。工作中,實時體味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做好她們在身體經受疾苦、心理經受煎熬、社會腳色轉型期的心理疏浚溝通。輔佐她們成立自傲,當令調節,有用的避免了產后抑郁的發生,提高了產婦及家庭的糊口質量。
五、積極宣傳及指導母乳喂養。做好產后催乳及乳腺疏浚。成功的治療了數十位產后乳腺管梗阻的病例。獲得了患者及家眷的`贊譽,并送來了感謝感動信。同時,也有用的分管了臨床護士的工作,增進了我們的友情。
六、注重小我涵養的提高及儀容儀表的肅靜嚴重。上班必需衣帽整潔、掛牌上崗。操作規范、文明用語。同患者成立平等、協調的醫患關系。全年未發生一例糾纏及醫療差錯。
七、完成工作情形
十個月來,我們共在產科做了 3244 人次的產后康復常規治療; 165 人次的催乳及乳腺疏浚治療;醫學教,育網|匯集清算10366人次的產后子宮復舊治療; 199 人的產后塑形治療; 12人的產后全套膳縵閂處事治療。8月份產后門診開展工作以來,為產后恢復欠安的產婦實時供給了治療,使也述個新媽媽加倍自傲、幸福。獲得了產婦及家眷的一向好評。全年營業收入1016725。0元。
存在問題
一、工作中宣教還缺乏需要的專業常識。
二、溝通、交流還需增強。
三、個體護士無菌不美觀念不強。
往后標的目的
一、增強人文常識的進修,提高護士的整體素養。組織進修處事禮儀文化,強化現代護理文化意識。
二、更新專業理論常識,提高專業護理手藝水平及宣教能力。
三、增強自己的理論進修,更新打點理念、打點技巧及處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醫學教,育網|匯集清算做好和巨匠的激情溝通、交流。
四、做好打點方針查核。
五、增強治療質量過程節制,確保治療工作平安、有用。讓病人愉快,讓家眷對勁,讓社會認可。
一年來,我們做出了些成就。但與病院良多若干好多科室對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從打點上,仍是從效益上,我們都有好長的路要走,都有良多若干好多的工作要做。人常說有理想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我們有抉擇信念、有決心在未來的歲月里,依稱疾院為我們搭建的平臺不竭的進修,全力的提高。為病院明天的輝煌獻出我們應有的熱情和力量!全力工作,笑對糊口。
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4即將過去的20--年,對我們來說是有很重要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在院領導的帶領、支持下,我們的團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順利的開展了工作;在院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得到了提高,走向了成熟;在有關科室的支持、配合下,通過我們的治療,產婦得到了主動的康復,創造了價值所以,在歲末年初,充溢我們心房的是感恩、感激和無限的動力?,F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作風上嚴格要求,本著“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的宗旨。培養團隊意識,提倡協作精神。
二、強化學習意識,在人才培訓上下工夫。通過各種學習,使醫護人員盡快成熟,成為科室技術骨干。
1。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并做好學習記錄。
2。每月進行一次考試。
3。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總結、探討,提出整改方案,汲取經驗教訓。
三、配合醫院工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把中醫婦科理念滲透到各個階層。
20--年來全體同志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緊緊圍繞“安全第一,診療為主”的方針開展安全工作。,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工作“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認真執行各項核心制度,病歷書寫規范,,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無抗生素濫用現象,能做好母嬰同室的管理及母嬰喂養的宣傳工作,能熟練掌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的診治技術,能熟練處理產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妊高癥及其他產科并發癥及合并癥,開展婦產科手術及各種計劃生育手術,無一漏診、誤診及差錯事故發生。
20--年這一年來我們積極圍繞婦產科診療工作方針,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為前提,以增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積極帶領全科職工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醫院交予各項工作任務。
婦產科醫生個人工作總結最新5在政治思惟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當真學習馬列主義、思維和實踐以及江領導的等主要思想,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國民服務的主導思想,保持改造、發展跟提高,一直進步本人的政管理論程度。踴躍加入各項、保護引導、團結同道,存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力,工作不辭辛苦、醉生夢死、屢次被評為縣、市、省級進步工作者。
在分管業務工作期間,積極繚繞婦幼衛生工作方針,以提高管理水溫和業務才能為條件,以加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巧為基本,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聯合的途徑,積極率領全院職工群策群力、努力工作,美滿完成了各項工作義務。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意識到一個及格的婦產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前提。盡力提高本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增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訂閱大批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婦幼衛生常識,寫下了端詳的讀書筆記,豐盛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常常參加國度及省內外舉行的學術會議,凝聽有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單位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以及管理方式,從而寬闊了視線,擴展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巧領導業務工作,能純熟把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治技術,能純熟診斷處置產科失血性休克、沾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產科并發癥及合并癥,純熟診治婦科各種急癥、重癥,獨破進行婦產科常用手術及各種規劃生養手術。工作中嚴格履行各種工作軌制、診療慣例和操作規程,精打細算的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水平上防止了誤診誤治。自任現職以來,本人診治的婦產科疾病診斷醫治正確率在98%以上、獨立實現數百例剖宮產及其余婦產科手術,病人都能按時出院,從無錯誤的產生。
注重臨床科研工作,參加了《藥物促排卵結合人工授精治療不孕癥臨床研討》縣級科研名目,榮獲一等獎。撰寫論文四篇,并先后在省級刊物發表,受到了專家的贊美和確定。
注重人才的培育,自任職以來,積極指導下一級醫師的工作。在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中,擔當組織和教養任務,由本人詳細指導培訓的各級婦幼人員達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級婦幼人員的工作能力,真正發揮了業務骨干作用。
自己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間,嚴厲依照上級婦幼工作請求,認真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指標和打算,進一步完美了縣、鄉、村三級保健網,樹立了婦女、兒童“四簿四卡”,并按期檢討落實,控制全縣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態。每年為女工健康查體3千余人次,0—7歲兒童健康查體1千余人次,實現了婦女、兒童體系化治理,有力保障了婦女、兒童的身材健康。
配合主管領導,完成各項目的任務,如低級衛生保健、創立“愛嬰醫院”等工作。認真組織學習,培訓業務骨干,深刻各鄉鎮,配合各級領導,當好顧問,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措施,積聚了大量的實施材料,在省市抽查、評估、驗收時,順利通過。
學習、宣傳、落實《母嬰保健法》,收拾收集有關材料,書寫版面,組織職員應用宣傳車到各集市、鄉鎮宣傳,披發宣揚資料,帶領同志們辦起宣教室,并輔助指點各鄉鎮辦宣教室或宣傳欄,為《母嬰保健法》的落實打下必定基礎。積極發展婚前查體工作,發放《致新婚夫婦的一封信》,進行新婚保健知識及優生優育知識的宣教,每年舉辦學習班1—2期,提高了孕產婦自我保健能力,下降了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發病率和逝世亡率,為提高我縣的人口素質奠定了基礎。
自20--年本人主持全院工作以來,積極和諧好領導班子之間的關聯,齊心合力、求真求實、勇敢翻新,不斷汲取先進的管理教訓,堅持走臨床與保健相結合的門路,通過改良院容院貌,增加醫療設施,提高醫療水平,使臨床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增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行風建設,重視思想教導,任人唯親,積極施展業務骨干帶頭人的作用,通過崗位義務制,職稱評聘離開等辦法的實行,極大的提高了寬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強化了主人翁意識。一年多來,臨床工作有了新的沖破,業務收入到達建院以來的最高水平。社會保健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極大地提高了兩個系統化管理率,降低了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使保健院的各項工作有了新的奔騰。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心理輔導;社會支持
一、大學班主任成為有效班級心理輔導者的條件
無論是兼職大學班主任還是專職班主任(輔導員),都會面臨角色的沖突。班主任要想成為有效的班級心理輔導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學習與掌握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特別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應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著特殊的力量與教育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應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誠、友善、熱情、豁達、幽默。2.積極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愛自信;清楚并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觀。3.善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關懷學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學生的榜樣,發揮示范的作用,嚴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長的取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勇于創新。5.具有良好的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遵守職業道德,以學生的利益為重,保守秘密,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二)班主任應做好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
影響心理輔導活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輔導者的角色問題,輔導教師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大學班主任多是由專業課老師擔任,有些大學班主任是由專職輔導員來擔任。任課教師與專職輔導員在工作中常常充當權威者與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的角色。學生期待的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是他們的朋友、顧問,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引導、啟發他們,幫助他們解決適應問題與成長問題。在輔導活動中,班主任常常會遇到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管理者與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沖突。班主任在班級輔導中應轉變角色與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朋友、顧問、指導者、協調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時是輔導活動的促進者、示范者,必要時也可以作為班級輔導活動的成員參與活動,與學生平等相處,達到真情流露,心靈交融。班主任在輔導中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注重班主任權威因素的傾向,強化教育的平等意識;改變灌輸式教育方式,注重師生互動,注重師生情感因素的輔導方式,努力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三)班主任應掌握班級心理輔導的知識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不同于主題班會。班級心理輔導需要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因此,大學班主任應學習班級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輔導能力與技巧。班主任應掌握如下知識: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包括:大學生在情感、愛情、人際關系、個性、升學與就業等方面的心理特點;大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遇到的發展問題與適應問題;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初步鑒別。2.班級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包括掌握和運用團體動力的基本理論,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班級團體成長的過程;大學班級文化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關于班級心理輔導主題的知識。3.班級心理輔導中的基本技術。包括:積極傾聽、價值澄清、鼓勵支持、發問、調節示范、自我開放、與學生個別會談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應掌握關于班級團體的知識
班主任在設計班級輔導活動時,應掌握有關班級團體的知識:1.班級團體發展過程。班主任應知道班級團體正發展到什么階段;目前主要的發展任務是什么;可能遇到的發展問題是什么;自己目前應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級團體對學生個體產生影響或開展輔導活動等。2.班級團體心理狀態。包括班級成員間的關系、班級團體的社會氣氛、班級團體規范、班級團體凝聚力、班級人際溝通以及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活動提高班級團體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級團體規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等。
班主任應研究這些班級團體因素在學生個人心理健康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僅應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來組織和教育班級團體,而且應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級團體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各種因素來實現其教育。
二、大學班主任開展班級心理輔導的措施
(一)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班主任應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收集學生的個案資料。
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1)身份資料: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等;(2)家庭情況:家庭組織結構、家庭成員及工作性質、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3)在校情況:包括學習成績、綜合測評成績、獲得獎學金及助學金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特長、交際水平(含同學關系、宿舍舍友關系、是否有戀愛關系、校外人際關系)、擔任社會工作情況(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參加校內外社團等)、勤工儉學情況;(4)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死亡、父母離異、生活條件改變、經濟危機、貧困、考試成績不及格、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學生的興趣、性格、氣質特點,什么品質占主導地位,存在哪些個性方面的問題等等。
3.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程度如何;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影響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4.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傾向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分析,包括是否對本專業感興趣、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有何感興趣的職業、有無學習計劃、出勤情況。學生的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生涯規劃情況、是否準備考研等。
(二)組織朋輩心理輔導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訴、支持、安慰或咨詢服務。與班主任相比,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其特殊的優勢。由于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的年齡相仿、文化背景相同、體驗相似、彼此容易溝通與理解,所以他們之間的自然鴻溝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高,彼此容易接納,彼此的說服力與影響力比較強。朋輩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他們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信賴的關系,減少輔導時間與精力的耗損,提高輔導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們在一起生活與學習,所以,輔導可以在自然情景下進行,減輕了被輔導學生的心理壓力。班主任在開展此項工作時應注意選擇具有良好心理素質、樂于助人的學生來做朋輩心理輔導員,并且給予他們輔導知識的幫助與培訓,并定期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督導。
(三)構建班級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對個體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會支持在平時維持個體良好的情緒體驗和身心狀況,從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質或直接服務以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2.情感性支持:包括關心、理解、鼓勵、尊重、溫暖。3.認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議和指導。4.友伴性支持:指通過友伴一起從事休閑或娛樂活動,滿足個體親和需求,轉移個體對壓力事件的注意力,增進健康情感等。
大學生遠離家鄉到外地讀書,他們與社會的聯系主要是與同學、老師及學校內外的社團組織等。許多大學生不重視社會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沒有意識到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積極求助,所以往往束手無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殺等過激行為?,F實中我們看到,一些學生遇到經濟緊張、貧困、失戀、求職困難等問題,他們不好意思向同學、老師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遠在家鄉的父母求助,使自己處于緊張焦慮狀態,產生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社會支持方面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意識到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使他們學會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學會以積極的心態求助,并且學會主動尋求物質、信息、情感等社會支持的方法,主動構建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構建宿舍、小組、班級、院系、學校社團及校外等社會支持的網絡系統,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交往關系,使學生學會相互幫助與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級團體的網絡中發展自己的社會性。
(四)積極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是發展方面的心理輔導。輔導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發展。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不同階段的適應問題,班級團體的發展情況等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對大一的學生主要應進行入學適應輔導、學習方法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對大二的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輔導、情緒輔導、愛情與性輔導;對大三的學生主要進行考研與就業輔導、自我意識、完善個性輔導;對大四的學生進行求職輔導、職業適應輔導、耐挫力輔導。各年級輔導內容有所側重,也可以交叉進行,如生涯規劃輔導應貫穿于大學四年期間的整個過程。
班級心理輔導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豐富、靈活的輔導形式。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寫心理作業等。輔導活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園、公園、風景區等地開展輔導活動?;顒忧鞍嘀魅螒c學生協商,共同制定輔導計劃,特別是活動前應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輔導的目標、意義、內容與形式,以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班主任應創建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促使學生在輔導中主動交流互動,使他們在互動中認識自我,彼此啟發,給予反饋、支持與鼓勵;學習新的行為方式和接受新的觀念,并嘗試改變不良行為,促使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與發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也能促使班風積極的改變,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和學生對班級的滿意度、榮譽感。
參考文獻:
[1]石文山,陳家麟.論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
關鍵詞 職業生涯教育 中職 班主任 班級管理
1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調查的背景和過程
1.1 調查背景
職業學校人才培養過程就是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雙重動態塑造過程,基于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實現職業興趣培養、職業性格調適、職業能力提高和職業價值觀調整,順利實現從“學校人”向“職業人”的角色轉變。因此,中職班主任作為學生職業生涯的引路人,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職業生涯教育與班主任日常工作緊密結合,這是每個中職校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和必備能力。但是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經驗不夠豐富,班級管理和活動職教特色不鮮明,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未能有效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能力有待提升。
1.2 調查過程
為了解福州市中職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和水平,以提高職業生涯教育能力為突破口,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讓中職班主任隊伍建設專業化。我們特進行此次問卷調查,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共發出《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調查問卷》180份,調查象為福州市省屬和市屬11所中職校的一線班主任,回收有效問卷168份,回收率93.3%,男女比例為4:6。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對福州市中職學校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對部分班主任的訪談交流,適時發現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對策以供參考。
2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從教育意識看, 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意識有余而理論素養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有95.2%的班主任會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有97.6%的班主任認為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說明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是班主任的共識,對職業生涯教育對中職生成長的重要性也持認同態度。
與此對應的是,只有54.7%的班主任表示比較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只有42.9%的班主任滿意自己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服務的能力,有49.8%的班主任表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該主要由職業指導師完成,只有20.2%的班主任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該由班主任完成,說明由于自身能力和理論素養的缺乏,導致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也說明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能力處在起步階段,提升空間巨大。
2.2 從實踐角度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理論說教為主,缺少企業實踐體驗
調查結果顯示(圖1),班主任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主要來源于書本理論、網絡媒體和生活經驗,且學習不系統,以碎片化感知為主。班主任主要學習途徑有報刊雜志(50%)、專業書籍(67.9%)、廣播電視(48.8%)、網絡微信(45.2%),還有77.4%的班主任依靠自身社會工作經驗,46.4%的班主任通過就業機構來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知識。“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絕大多數班主任由于自身企業實踐和職場經驗的匱乏,無法現身說法,以空洞的理論說教為主,感染力不夠,班級活動的實踐性不強。
調查結果顯示(圖2),大多數班主任呼吁急需創造企業實踐的途徑和系統學習的機會來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其中職業生涯理論學習培訓(79.8%)、參觀學習(79.8%)、企業實踐調查(75%)、引進校企合作(75%)這四個途徑成為了班主任認可的,可提升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
圖1 您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主要來源于(多選題)
圖2 您認為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實效性的途徑有(多選題)
2.3 從教育過程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日常隨機滲透為主,缺少全面系統的過程性指導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7%的班主任能夠有意識地將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在兩年的班主任工作計劃中,有69.5%的班主任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在時間上隨機安排。與此同時,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內容上也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如圖3所示,在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上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86.9%)、自我認知(85.7%)、職業道德規范(61.9%)等方面,而對于更具職教特色的企業文化(25%)、專業認知(44.1%)、職業價值觀(45.2%)等方面內容涉及較少,這和班主任知識能力結構有關。
2.4 從活動形式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常規性活動為主,缺少職教特色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8.6%的班主任會主動根據班級學生專業特點有針對性開展班級活動,55.9%的班主任則看情況。對所帶班級學生所學專業有20.2%的班主任表示非常了解,有58.4%的班主任表示比較了解生所學專業,有12%的班主任表示知道一點,有9.4%的班主任表示努力了解中。如圖4所示,在指導學生開展班級各項活動時,班主任考慮的因素前三位分別為心理素質磨練(82.1%)、社會適應能力(81%)、專業動手能力提升(72.6%),后三位分別為職業性格調適(40.5%)、健康管理(45.2%)、職業興趣培養(54.8%)。班主任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不足,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認識自己專業的職業要求和職場文化。
圖3 您是否圍繞以上內容開展過班級主題活動(多選)
圖4 您指導學生開展班級各項活動時,考慮過哪些因素(多選)
2.5 從管理創新角度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有創新沖動但自信心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92.6%班主任認為為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有助于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水平,88.1%班主任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有助于班級管理方法創新。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指導下的中職班級職場化管理,是中職班級管理創新的方向,也是班主任展示才能的舞臺。但在班級職場化管理方面,只有15.5%班主任取得明顯成效,22.7%班主任效果有限,有45.4%班主任擔心班級管理制度會流于形式,有16.4%班主任表示還沒嘗試。
2.6 從就業指導來看,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以就業教育為主而忽視創業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86.9%的班主任有對班級學生進行擇業就業指導,只有13.1%的班主任忽略指導。42.9%的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進行創業指導,57.1%的班主任直接忽略創業指導。調查結果顯示,僅4.8%的班主任非常了解自己班級學生職業發展去向,44.1%的班主任比較了解自己班級學生職業發展去向,高達51.1%的班主任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動態缺乏深入了解。這些數據表明,大多數班主任具備了對學生擇業就業指導的意識,但是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不夠,覺得把學生送出去就完成任務了,對畢業生實際去向,實際收入水平,職業生涯發展路徑和前景都缺乏研究和跟蹤。對學生的創業指導更是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薄弱環節,平時的班級活動也忽略了對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3 中職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主要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原因探討
調查結果顯示(圖5),班主任認為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企業工作實踐經驗不夠(83.3%)、不了解企業文化(65.5%)、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素養不足(63.1%),說明制約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能力提高的,首先是企業實踐問題,其次是知識結構問題,最后才是觀念問題。
圖5 您認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選題)
3.2 對策分析
3.2.1 加強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理論體系的研究,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第一,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國情化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的,不管理論研究,還是教學與實踐在我國都處在起步階段,如何將之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中國學生學情相結合,與中國企業文化相結合,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相結合,使之服務于職業教育,值得教育工作者去研究。
第二,加強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的專題研究。教育主管部門或相關教育協會機構,每年定期舉行以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德育研討會,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交流創造機會。通過經驗交流介紹,班主任可就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收集相關論文專著促進職業生涯教育的理論研究。
3.2.2 加強職業生涯教育的組織領導,凝聚共識,集體參與,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組織保證
首先,凝聚領導層面的共識。職業生涯教育關系學校辦學水平,關系到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及就業,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要把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看成職業教育的特色,要在各級領導中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理念,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及面臨的問題,愿意采取措施鼓勵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加大人力財力的投入。
其次,建立職業生涯教育服務機構或部門,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規。借鑒國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成功經驗,政府可設置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學校的組織、指導、協調,并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推動學校與企業等社會組織更好地配合實施。
第三,建設以班主任為中心的職業生涯教育隊伍。2015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250萬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個浩大的工程,調查表明,有63.8%學生希望獲得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有不少中職校設立了專門的就業指導部門或者招生就業辦,但很少能夠切實履行職業生涯教育的職責,在職業規劃行業人才匱乏的背景下,充分調動班主任積極性,有效發揮班主任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是最現實的選擇,因為他們是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直接實施者。
3.2.3 加強班主任隊伍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優化班主任隊伍知識結構,為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提供師資保證
首先,建立系統的班主任職業生涯教育培訓體系,促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職業生涯規劃是與職業教育聯系最密切的新型德育學科,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通過課堂培訓完善班主任的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素養和技能。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入校給班主任做職業生涯規劃專題講座,讓班主任了解專業發展最新動態,收集更多客觀和全面的職場信息,為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加強職業教育類師資和“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這些教師擔任班主任更熟悉職業教育規律,對職業教育的本質有更深的認識,在班級管理中,能根據職業教育特點和學生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第三,鼓勵班主任參加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的考試。目前全國僅有1萬多人取得由國家勞動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高級職業指導師不足千人。班主任通過考試,進一步接受系統、規范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理論功底和專業水準提高,能為學生提供真正個性化、有價值的全程職業規劃教育指導,為滿足按師生1:500的比例配備專職就業指導人員的要求創造條件。
3.2.4 加強班級管理創新研究,倡導以“職場化”為目標的班級管理模式改革,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提供經驗借鑒
第一,開展職場化班級管理制度的研究與探索。班級職場化管理將班級管理制度企業化,打造班級職場氛圍,營造班級企業精神,讓學生在職場環境的熏陶下,主動參與職場體驗,成為“職場化”的中職生。如企業冠名班制度、公司化組織制度、“7S”管理制度等班級管理制度的創新實踐。職場化管理將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和現代企業運作模式相結合,它是職業學校最有生命力的班級管理模式,彰顯職業教育的創造力和為企業服務的精神。
第二,開展職場化班級活動活動的研究與探索。班級職場化活動是指以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為指導,設計以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塑造,以適應未來職場的需要。如“自我認知類”、“職業興趣培養類”、“職業素質拓展類”、“校企業合作類”、“技能展示和(下轉第143頁)(上接第75頁)競賽類”等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元素的班級活動。中職班級職場化活動設計的開展,改變了中職學校班級活動缺乏鮮明主題,缺乏系統規劃,流于形式的現狀,讓班級活動具有時代氣息和創新元素。
3.2.5 加強校企合作,班主任通過企業實踐,了解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了解就業動態,構架雙向溝通橋梁,為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提供企業實踐經驗
首先,完善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在制度和經費上落實保證。根據《教育部關于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時間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情況,熟悉了企業管理制度,學習了生產實踐中的新知識、新技能,明確了企業的用人標準,彌補了企業實踐經驗不足的缺陷,增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利用多種校企合作形式,深化職業生涯教育。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在職業院校與企業及行業間建立起多種形式的密切聯系,共同打造教育過程,有利于校企互惠雙贏,有利于學生和企業的“零對接”。班主任是校企合作的紐帶,要親臨企業一線,考察各個工作崗位,幫助學生和企業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校企合作不僅是實踐環節的合作,更是學校管理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的融合,是職業道德規范養成教育的實踐,是就業觀和擇業觀教育的時機,更是技能提升的最佳途徑。班主任可抓住校企合作時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教育,還可以加深自己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第三,引進就業機構,定期指導。邀請就業咨詢機構專家入校給班主任學生做就業專題講座,介紹互聯網時代就業創業的新趨勢,企業需求的新特征,就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建議,提高班主任指導學生就業創業的能力。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對學生創業提供建議和指導,拓寬學生未來就業路徑。建立學生就業數據庫,實現職場長期追蹤,填補職業生涯教育研究和認知的空白。。
4 結論
在校企文化融合,校企聯合育人的職業教育新趨勢下,通過理論研究、政策支持、培訓交流、企業實踐和班級管理實踐,有效提升班主任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能力,讓教師育人理念與企業精神一致,讓班級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制度相承,營造班級職場氛圍,是改變目前中職班級管理現狀,提升中職班級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 周甜甜.職業素養培育視角下中職班級管理模式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 楊光建.淺談職業生涯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開展[J].科技視界,2013(16):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