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21:15:59
序論:在您撰寫原則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顧客營銷顧客原則實施
當前,以產品為中心的產品導向營銷理念已逐步轉變為以顧客為中心,全方位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為內容的顧客導向營銷理念,新世紀的顧客具有良好的教育前景和追求個性化的價值觀念。雖然他們總體上保持同質化的產品或服務消費,但他們更期望產品或服務在功能和特點上更能滿足其特別的、個性化的、完全符合其要求,并融入其思想,使其得到極大的身心滿足,富含其物質的產品或服務,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實現這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這就是顧客營銷的社會基礎。在當今只有讓顧客十分滿意,才有可能得到他們的忠誠。
顧客營銷的內涵和意義
顧客營銷就是一切以顧客為中心,全方位地滿足顧客個性化的需求為內容的營銷。顧客營銷理念是以“顧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產品或服務最終要滿足顧客的需求”為理論基礎;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保障的營銷模式,這就要求企業要根據每一個顧客的要求,進行產品或服務的不同開發設計、制作、制訂相應的營銷組合策略,以實現與每一個顧客一一映射的銷售活動。而電子商務,網絡技術為實現這種顧客營銷提供了優秀的操作平臺。
顧客營銷比較成功的企業,如美國的戴爾電腦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顧客營銷理念符合現代營銷思想,在與大眾營銷的博奕中,它更具生命力。
顧客營銷的原則
顧客營銷必須是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理念,符合現代營銷成本、方便、溝通的原則。具體為:
顧客營銷遵循“顧客為中心”的原則
顧客營銷是以顧客為中心顧客導向營銷,與產品為中心的產品導向營銷不同。顧客營銷是一切從顧客開始為顧客找產品,而不是為產品找顧客。這徹底地改變了大規模地生產產品,再通過分銷、促銷、廣告等大規模的營銷手段,銷售給目標顧客的大眾營銷模式,而是以顧客為先導,建立與顧客的聯系,運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整理顧客的需求,然后再根據需求生產出按照他想象的,融入他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滿足其渴望的產品。并且在這個產品的價值中就蘊含了顧客特質的因素,同時也反映了顧客營銷模式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它將挑戰大眾營銷中的產品占有率模式。
顧客營銷符合現代營銷中心成本領先的原則
哈佛商學院的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指出:一個企業的產品要取得競爭優勢要實施三個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初密集型戰略”,否則,企業無法在競爭中取勝。由于“顧客營銷”目標顧客群的個性化,它就可以拋棄不必要的大眾營銷手段,省去漫無邊際的費用,避開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促銷戰、渠道戰,顯然節省了成本實現了成本領先,最終降低顧客的購買成本,為顧客提供了更為超值的利益,取得了“顧客營銷”與“大眾營銷”在成本上的比較優勢。
顧客營銷符合現代營銷中的“方便”原則
“量身定做”為顧客營銷解決了顧客為買一雙鞋,或一臺電腦桌有多少個抽屜都要進行比較,甚至是多個商場地比較選擇問題。省去了顧客在眼花繚亂的商品品牌海洋中不知所措的煩惱。顧客營銷就是一切為顧客要求而展開營銷活動,其宗旨是為顧客節省了時間,為顧客方便購買提供超值服務。并且將顧客的個人資料,個性化的要求等信息,存入數據庫,隨時根據顧客的現實要求和數據庫的數據資料等綜合起來為顧客提供更為超乎想象的服務,實現了物超所值的真正意義上的方便。
顧客營銷符合現代營銷的“溝通”原則
顧客營銷避開大眾營銷中通過大規模的廣告或等促銷手段與顧客溝通的方式。而是能通過把握每一個顧客的要求,了解每一個顧客對產品服務的意見、建議,直接掌握顧客的動態,與之形成互動,形成一支穩定的忠誠的顧客隊伍。顧客營銷要求企業具備個性化的溝通能力,這種能力是將現代科技(如互聯網技術等)、信息和企業資源再整合的能力。
顧客營銷的實施
歸納起來,顧客營銷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展開:
選擇目標顧客群
在經濟學上的“二八”法則。即一個企業20%的優秀忠誠顧客可以為企業帶來80%的利潤。所以顧客營銷第一步就是要根據人文、地理、行為等要素框定出自已的目標顧客群。尋找誰將成為企業的優秀目標顧客群,使具體的業務操作能夠有的放矢。顧客營銷在選擇目標顧客時體現的是密集化的營銷策略,以便配合生產上的全覆蓋策略。
目標顧客群的細分化
將目標顧客群的需求細分篩選出最有價值的細分顧客群,最終形成具體個人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收入、住址、個人愛好、個性特點等,在完成第一次交易后還需要有更為詳細的個人數據,因為“量身定做”細分理論基礎是“每個顧客的需求不同”,基于這種理念,就要對顧客實現數據庫管理和CRM管理,同時研究影響顧客個性化的需求一些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影響“量身定做”的深層次要素,在細分目標顧客群時都必須把它考慮進去。最后形成詳實的顧客檔案系統、顧客數據系統和顧客研究系統。
與顧客互動溝通
顧客營銷中的顧客溝通形式區別在于大眾營銷中的廣告促銷溝通方式。主要表現為:電子商務?;ヂ摼W突猛進的發展,使現代社會的供求關系處于動態的互動之中。顧客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間將自己個性化的需求,以電子商務形式傳給制造商,而制造商也可以隨時隨地的將信息資訊以電子商務形式傳達給顧客,實現雙方互動溝通。人際溝通。人際溝通需要企業有良好高素質的銷售人員,與顧客建立良好的第一次惠顧,然后通過介紹、展示、洽談……爭取建立業務關系。再按照CRM管理,建立數據庫,以便溝通。電話溝通。顧客營銷的溝通方式中電話溝通也是一種重要手段,如美國戴爾電腦公司的接洽中心每天處理6萬個顧客電話業務。
產品制做
“產品制做”是指顧客營銷業務流程的物化過程。企業按訂單要求制做,設計生產出完全符合顧客需求,融入了顧客思想,使顧客得到極大身心滿足的富含其特質的產品。
服務
“顧客營銷”本身就是一種融入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服務系統。這同樣可以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它的個性化就是把每一個單一的顧客當成一個長期的投資來對待。所以它的服務更具針對性,是具體的“一個顧客”,而不是無數無名顧客群。顧客營銷中的“老顧客的回訪”服務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樣做可以建立穩定的顧客關系,保持一個老顧客遠比爭取一個新顧客要經濟得多,并且使顧客更具可衍生性。而互聯網技術,數據庫管理為實現這種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良好的服務能夠形成良好的口碑,形成良好的人際傳播。
顧客營銷以顧客為中心,是一種“人本理念”的回歸;個性化的產品服務是現代工業設計的回歸;同樣充滿商機。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每個企業都投入了更多的資源,對顧客進行研究,力圖全方位滿足每一個顧客的需求。同時把顧客當作一項長期資產進行創新開發與管理。只要作好了顧客營銷,得到顧客絕對的忠誠,那么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
1.陸雄文、莊莉主譯,服務營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管理會計;控制;原則
我國財務會計已形成一套完整且前后一致的會計原則體系,而管理會計由于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其原則體系尚不完善。為此,會計理論界正在作不懈的努力,認真研究管理會計原則并構建適宜的原則體系,對于完善管理會計的基礎理論,指導管理會計的具體實踐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過去的研究中,一般籠統地探討管理會計原則。筆者認為,管理會計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決策層次;二是決策支持層次;三是執行與控制層次。因此,管理會計原則體系應當圍繞決策與控制來分別界定。本文討論有關控制的管理會計原則。它應包括下列十個方面。
第一,可控性原則??煽匦允侵肛熑沃行闹荒軐ζ渎殭喾秶鷥瓤梢钥刂频慕洕顒迂撠煛_@就要求企業把經濟責任同管理權和決策權銜接起來,做到運用、管理、指揮、負責統一,并且盡可能使各項經濟責任數量化,能夠直接用會計方法進行核算和考核。當然,由于各責任部門之間的相互依存,很難制定出完全可控的指標,“有經驗的成本會計師和經理人員認為,一個項目是可控制還是不可控制,很不容易確定,”只能從控制的程度、時間、空間等來考核。
從控制的程度看,可控指標分為兩類:一是責任中心完全可以直接控制的指標;二是責任中心通過采取措施,對其有一定影響的指標。包括部分可以控制的指標和通過運用一定的經濟杠桿可以間接控制的指標。例如,新產品試制指標常被看成是試制部門的可控指標,可是,這個指標中包含了大量難以估量的因素,因而設計部門只能盡可能采取措施,設法將其費用控制在預算之內。不過這種控制并不排除實施過程中發生修訂預算的可能性。
從時間上看,“時期的設想很重要”,某些在短期內不能控制的指標,在較長時期看來是可控制的,如折舊費。過去不能控制的指標,現在卻是可控的,同時,現在可控的指標在將來有可能變成不可控的指標。
從空間上看,某指標是否可控,隨責任層次、責任中心的不同各異?!袄?,機器的保險成本對生產部門經理可能是不可控制的,但對于保險部門經理確實是可控制的?!鄙蠈哟蔚目煽刂瞥杀静灰欢ㄊ窍乱粚哟蔚目煽爻杀荆乱粚哟蔚目煽爻杀疽欢ㄊ巧蠈哟蔚目煽爻杀?。因而,一般來說,同一指標在較低管理層次不可控制,而在較高層次則可以控制,在同一責任層次上平行的職能部門之間也會有這一責任中心不可控制的指標,而在另一責任中心則變得可控的情況。因此,要求各責任中心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不同的可控范圍,使經濟責任同經濟管理權、經營決策權統一起來,按誰使用、誰負責、誰管理的原則進行考核。這一點對具有雙重責任性質或者是涉及兩個以上責任中心的經濟事項更為重要。如固定資產折舊,從折舊比例的規定方面看,車間是無能為力的,不能承擔經濟責任,這方面的責任只能由上級管理部門負責,但從固定資產的使用方面看,車間、班組、個人等責任中心,這些固定資產的使用者,使用固定資產就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有形損耗負責,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完好率負責。因此,應當對固定資產折舊的這種性質做出具體分析,并根據事物的特點劃分責任中心所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
第二,責權效利相結合原則。為保證責任目標的實施,必須在各責任中心分工負責的范圍內給予一定的管理權限,同時,為了保證調動各責任層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經常對各責任中心的工作實績進行考核,并進行成果評價,使各責任中心的經濟利益與其貢獻大小掛起鉤來,根據責任目標的完成情況獎勵責任者。因此,在管理會計中責任、權力和利益是統一的、一致的?!柏煛笔顷P鍵,“權”是保障,“效”是標準,“利”是動力。貫徹責權效利相結合原則,應特別注意責任的不可轉移性,即責任應當明確、肯定,不能任意轉移。具體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同層次中只有一個責任中心,就由該中心負責,不得(能)轉向其他中心。
二是上下層次間也不能互相推委責任。即上層次的責任中心要對自己及所屬的下層次的責任中心負完全責任。如某一分廠廠長對該分廠的全部經濟活動負責,而某一班組長只對這一班組可控的經濟活動負責。
第三,靈活性原則。一方面是指獲取用于生成管理會計信息的資料來源渠道具有多樣性,它既包括來自企業內部的資料,又包括來自企業外部的情況;另一方面是指對資料的管理方法具有靈活性,應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會計管理方法。
第四,可理解性原則??衫斫庑允侵杆峁┑墓芾頃嬓畔⒈仨毷呛唵蚊魑?、通俗易懂、便于各類使用者而不是特定使用者掌握和利用的信息。管理會計信息應根據不同信息使用人理解程度的高低和用于決策的不同,適時地為不同信息使用人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第五,例外管理原則。例外管理原則是指企業主管人員應負責處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問題,而將次要的工作或不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完全放手讓下級管理人員去處理。這里“例外”事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從質的方面看,對某一責任中心關系比較大、性質比較嚴重、影響比較大的因素可作為“例外”事項管理。二是從量的角度看,一方面指在責任目標管理中,差異(包括正差異和負差異)較大的因素,作為“例外”事項管理;另一方面差異雖未超過規定標準,但長期在限度的一側徘徊,凡統計數字在標準的某一側連續出現七次以上,應視為控制不嚴或標準失效所致。三是從時間觀念看,重要的問題隨時作為“例外”管理。
第六,可操作性原則??刹僮餍灾腹芾頃嫴捎玫母鞣N方法與技術應盡可能簡易可行,便于操作,能為大多數管理會計人員所掌握。對于能夠準確定量的資料應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盡可能由計算機完成。相同的方法和技術對不同層次管理會計人員的可操作程度不同,管理會計人員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技術。
第七,及時性原則。及時性指決策依據的信息與決策的執行應能夠及時滿足經營管理對決策的需要。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指及時進行決策;另一方面是指及時進行控制。財務會計中更強調信息處理的真實,管理會計中更強調決策與控制的及時。
第八,整體性原則。責任中心的劃分與考核,要以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劃分責任范圍時,要做到層層有責任,事事有人管,使責任中心之間一方面要防止重復,另一方面要防止無人負責區的出現,即要把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從縱向上看,自下而上,都要層層負責,其組織層次每升高一級,責任也增大一級,各責任中心隨時提供其業績完成情況,直到最高層次;每一責任中心還要負責、檢查其下屬的業績,最高層次承擔企業經濟活動的全部責任。從橫向上看,各責任中心要接受橫向責任中心的管理、控制。這樣縱橫責任鏈交織成責任網,以明確各自的經濟責任。
企業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因此,企業內部必須有一致的目標,盡管各自都有自己的分目標,但必須受總目標的制約與協調。如在企業日常工作中有可能一個人為超額完成產值而不愿接受小件訂貨,還有可能工廠為追求利潤而不愿生產微利產品等,因此,在管理會計中貫徹整體性原則,制定責任目標時應從國家、企業的總體目標出發,克服以上不良傾向。
第九,一致性原則。一致性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國家利益、企業利益與各責任中心利益要保持一致,企業的總目標是分解和制定各責任中心目標的依據,各責任中心目標是實現總目標的保證。當一項決策與決策的執行對企業有利而對國家不利時應當堅決放棄這項決策與決策的執行,相反,當對全局有利而對局部不利時,局部利益要服從全局利益;二是決策與控制的程序及方法應保持前后一貫,便于決策的制定及執行;三是各項指標的計算口徑、考核評價業績的標準要前后一致,若不一致就會使決策及其執行偏離客觀真實的基礎,導致決策失誤,使各責任中心目標與企業整體經營目標脫節。一貫性并非絕對的一貫,隨著決策經營環境的變化和管理控制要求的不同,決策與控制的方法可以適當變化,使產生的決策與控制更為有效。
第十,可驗證性原則。可驗證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決策依據的信息本身要能夠被驗證;二是做出的決策在執行中能夠被檢驗。貫徹可驗證性原則,可以判斷決策信息的相關性和準確性,便于找出差異和進行差異分析??沈炞C性既是決策的原則,也是對決策結果執行情況進行考核的依據。
綜上所述,有關控制的管理會計原則可列示如表1:
1.引導學生樹立服務意識
服務人與接受服務,管理人與被管理,在班級中是并存的。集體具有天然的向心力,其中每個成員都應意識到:我是集體的主人,我屬于集體。集體中的成員只有盡力為別人做事、為集體做貢獻,才會受到大家歡迎。班主任可以在集體中樹立榜樣,比如給熱心助人、長期為集體服務的學生貼紅花、送喜報,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將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為班集體的發展而努力視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從而營造互助協作的良好氛圍。
2.引導學生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在班集體中,學生應該互相幫助,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共同進步。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詳細調查,了解每名學生的性格、愛好、特長、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家庭狀況等信息,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這些情況,將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愛好、不同性格的學生安排在一起。比如,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性格外向、善于言談的;自制力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自制力弱、學習習慣差的;粗心馬虎、作業潦草的學生,可以搭配一名細致穩重、書寫工整的……使他們在相處中相互啟發,相互彌補,相互幫助,從而進一步完善自我。其次,班主任應盡力為學生創造交流溝通、團結協作的條件和機會。比如,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并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可以設置勞動之星、體育之星、助人之星等獎項,使每名學生都有發揮自己優勢的機會,都能體驗成功。班主任在組織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身材高矮、體質強弱、男女比例等做好調配工作。比如,體育競賽時場上運動員與場下啦啦隊的默契配合;廣播操比賽、鼓號比賽中“一幫一”的互幫互學等,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只有合作互助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為班級爭光。再次,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在體驗摸索中培養協作能力。學生之間出現爭執時,班主任不要過早干預,不妨鼓勵學生自行協商解決,使他們從中獲得與人相處的經驗。這樣,學生會在一點一滴中學會協商,從而逐步養成正視自己、尊重別人、愛護同伴的積極情感。這也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培養、自我教育的有效過程。
二、結語
所謂物權法定原則,是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統一的規定,不允許根據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創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物權法定原則的局限性引起了很多學者的爭論。筆者認為,雖然物權法定原則確實有其僵化的一面,但不能因為其僵化而徹底否定了該項原則存在的必要性。物權法定原則是在羅馬法中就已經確立的法律原則,對于實質意義上的物權,法律均規定了明確的物權類型和取得方式,非以法定方式取得這些物權,法律不予保護。
一、物權法定原則的現狀
眾所周知,成文法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而物權法定原則也具有其本身的僵化性,所以這兩者的結合必然存在與現實生活的矛盾沖突。世間萬事萬物總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新的物權類型不斷產生,另一方面舊有的物權類型也在不斷消亡。世界各國的物權立法都遇到了新的物權與舊的物權相互碰撞的情況,像所有權保留、最高額擔保等新的物權類型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產生,如何處理這些新的物權類型的效力便成了一大問題,如果固守物權法定原則,這一新的物權類型得不到承認和保護,而物權的存在本來就是基于人類社會的生活需要而產生的,這樣就必然產生了矛盾,社會的發展的物權法定原則的滯后性的矛盾。所以學者界便出現了許多反對物權法定原則的學說。
二、反對的觀點
筆者統計了一下主張我國物權立法應放棄物權法定原則的觀點,他們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物權法定原則過于僵化,與現實脫節,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二是認為物權法定原則是概念法學派的產物,具有一些比較偏激的觀點,如強調法律體系本身具有“邏輯的完足性”,否認法律有漏洞存在,否定司法活動的造法功能。他們認為概念法學表現在物權法定上就是要求所有的物權種類、內容均由國家制定法制定,甚至他們得出了結論認為羅馬法中根本就沒有物權法定的規定,那只不過是概念法學派的提法。三是我國一直沒有成文的物權法甚至民法典,那些如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概念從何而來?
三、我國物權法對這一原則的采用
物權法定作為一項基本法律原則,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各法學家對該原則的功能和必要性都有自己的看法。梁慧星、陳華彬編著的《物權法》中,認為物權法定的主要功能有:發揮物之經濟效用;保障完全的契約自由;交易安全與便捷之需要;整理舊物權。王澤鑒《民法物權》中,提出物權法定原則的物盡其用、交易安全與便捷、整理舊物權適應社會需要的功能。
綜括各家學者的論述,筆者認為物權法定原則制定的必然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一)物權制度是和一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緊密相關的。
如果允許物權任意創設,任意創設物權的人必然會對他人享有的所有權產生種種限制或者是負擔,這樣對于保護物權人的利益是非常不利的。物權的創設主要源自于土地所有制。我國的土地資源是屬于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如果取消了物權法定原則,整個土地制度體系的根基將不復存在,從而導致該體系的土崩瓦解。我國是實行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國有和集體所有是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緊密聯系、唇齒相依的。如果我國的土地制度完全崩潰,對我國經濟體制的沖擊之大不言而喻。
(二)體現法律的價值。
法律是社會生活的行為規范。近代以來,民法一直極力捍衛主體人格的獨立和自由,高揚人權旗幟,尊重個人權利,將人的財產和人格尊嚴緊密聯系。傳統民法有一句很經典的諺語:“無財產,無人格?!痹诿穹ǖ囊暯穷I域,財產權是一個人人身權的延伸,如果侵犯了主體的財產權也就是侵犯了主體的人格尊嚴。同時,民法講究個人主義,物權法定主義就是從滿足了這個要求,明確規定了物權的種類和內容,使物權法律關系明確化,這樣就很好的保護了物權所有人的財產利益,從而體現了民法的價值。如果取消物權法定,任何一個第三人可以隨意對權利人的財產進行處分,這樣就是對所有人權利的踐踏,這是與民法的基本理念相對立的。
(三)保障完全的契約自由。
契約自由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保障契約自由,防止強行法對私的交易秩序的介入,這就需要預先確定交易的物權的內容。在不采納物權法定的情形,為防止在一物上任意創設不相容的數個物權,對合同進行外部的控制是不可避免的,從而只能導致合同自由被否定的結局。因此,只有堅持物權法定原則,才能使合同自由得以實現。
(四)為物權的公示制度奠定基礎。
物權不同于債權,它是一種絕對權、對世權,而債權只是一種相對權。債權的內容由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合意即可,因為只在該雙方當事人之間發生效力,所以它的公示要求不高甚至幾乎沒有,只要交易的雙方明確交易的內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就非常明了。但是物權則不同,它是特定物歸屬于特定主體的權利,除了該權利人,其他的人均是義務人,均
負有不得侵犯該項物權的義務。所以作為物權,是很有公示的必要的。只有將物權加以公示,使人人得以知曉該項權利內容,才可以要求他人不得侵犯該項權利。公示的前提則是必須將物權的內容明確化,如果不明確,何來公示?公示什么?當然,從可能性上考慮,這種對物權內容的明確顯然不是針對個案的。只有將物權予以歸類體系化,然后進行公示,這才是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進行限定,對公示制度的可行性無疑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舉例而言,在不動產領域,各項權利紛繁復雜,如果逐一進行登記,這將會造成多么復雜混亂的場面。而通過物權法定,則使公示制度得以完滿確立并且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同時,公示的手段目前在我國而言也只有登記和交付,在不動產領域則只有登記,如果沒有物權法定,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的去創設物權,這樣人為的加大登記的難度顯然是不明智的。
(五)降低交易的成本,保障交易的安全與快捷。
在市場交易的談判中,談判者的權利明確,他們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談判者的權利模糊,他們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各方的權利明確界定,可以使談判者了解自己在法律中的地位和風險。因而確定一個明確又簡單的所有權規則,成為財產法的中心目標。一般來講,對交易雙方造成障礙的,可以歸納為三種費用:信息傳遞費用、監督費用及對策費用。財產法正是通過減少費用,從而有助于私人協議的達成,這就是規范的科斯定理:建立法律以消除私人協議的障礙。
現代社會講究的是效率。物權是一項對世的權利,義務人是不特定的。保證物權的透明度,使其取得、變更、消滅都確定化,對于交易的安全自然更有保障。另外,在物權法定的情況下,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對世而言是一目了然的。這樣,交易的對象基于對法律的信任、對公示的信任,無需再去大費周章的調查,浪費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很方便的就得知了該物權的種類和內容、有無轉讓、有無抵押等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很明確地賦予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性質。第131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边@里就十分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權利內容。第133條也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不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庇刹莅缚梢院苊黠@看出,物權法定原則使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法律程序化,這樣交易過程自然很明晰。保證了交易的安全與快捷。
(六)有助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權體系。
由于多年以來,我國的物權立法相對比較滯后,物權的類型和體系一直沒有在法律上建立,造成許多權利歸屬不明、內容不清的現象。實踐中出現的眾多的產權糾紛也與之有關。所以我們應當以物權法定為契機,對我國的物權的類型進行認真的整理、仔細的研究,哪些物權類型需要保留,哪些需要增補,在此基礎上建立比較完善的物權法體系,從而為界定產權、維護交易安全和秩序發揮重要作用。例如我國的典權制度,自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以來,就一直規定了典權制度,是至今日,學者還在對典權制度的存廢爭論不休。筆者認為,法律是為社會服務的,既然與典權有關的問題在中國這幾十年來已經少之又少,我們何必要去花那么大的力氣去構建一個非常完善的典權制度,這樣舍本求末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所以,對于典權制度的立法應盡量少些或者干脆廢除。另如永佃權制度,目前只有日本還在立法中明文規定該項制度,我國學者有主張復活永佃權的稱謂的,也有否定該項制度的,學術界探討的很熱烈。既然在物權法出臺之前爭論可以如此激烈,可想而知,如果我們不主張物權法定,整個物權體系將會是一片混亂、雜亂無章。那么,整個社會便會陷入茫然,社會秩序將不復存在,社會經濟的發展則更是舉步唯艱。
(七)最后一個理由:習慣的就是最好的。什么東西我們習慣了,什么就是最好的,對我們最合適的。長期以來,我國已經形成物權法定的傳統觀念,無論是從各國的立法例,還是從我國民眾的心理而言,繼續貫徹并發揚物權法定原則都是明智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條: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對物權法定原則的體現,也是整個物權法體系得以建立的基礎。
四、結論
我們必須堅持物權法定原則。物權法定本身所涵蓋的內容構成了現代物權法的骨架體系。如果我們放棄了物權法定原則,就等于放棄了整個物權體系。將一個已經習慣了的、比較完善合理的制度原則完全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制度,實在是沒有必要。
由于盲目的品牌延伸,導致名牌優勢的喪失甚至企業破產倒閉的事例屢見不鮮;正因為成功的品牌延伸,才取得市場領先地位的企業也同樣比比皆是。為什么會出現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這里存在著一個品牌延伸的適度問題。研究品牌延伸的適度問題應當考慮下列因素和原則:
合理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
品牌延伸是指企業為了在目標市場上順利而高效地推出新產品,把新產品冠上已成功的名牌所采取的品牌擴展策略。品牌延伸顧名思義是對品牌外延的伸展,是一個關于范疇和范圍的概念。由于這個“新產品”類別的范疇直接決定了品牌延伸的范疇,因而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就是確定“新產品”類別的范疇。品牌延伸按其外延可分為兩類:其一產品線品牌延伸是用原品牌推出新的產品項目來擴展原產品線的策略;其二新產品品牌延伸是用原品牌推出新的產品,把原品牌延伸到新的產品類別的策略。以上分類也是把品牌延伸的產品類別作為區分界限的。依照商品學對產品從大到小的分類排列順序: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品類種類品種規格型號,產品線品牌延伸是品牌在較小的產品類別中進行的延伸,新產品品牌延伸則是品牌在較大的產品類別中進行的延伸。可見,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實際上就是界定品牌在產品分類排列順序中延伸到哪一個具置或層次的產品類別。
把握品牌的核心價值
品牌核心價值是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是深邃的品牌哲理和豐富的品牌內涵。核心價值論認為一個品牌能不能延伸,延伸到多大的范圍,首先要以品牌的核心價值為前提條件。如果具有相同的核心價值,即使是在類別差異甚大、屬性各不相同的產品之間也可以進行延伸,這就是新產品品牌延伸策略成功運用的基礎。相反,即便是同一產品線中產品屬性差別極小的產品項目之間的延伸,也會以失敗而終。隨著消費者的日益成熟及其需求層次的提高,人們對品牌的信賴越來越首先表現為對品牌理念和文化的認可,對名牌的忠誠和追隨往往已超脫于一般的物質形式,成為一種名牌精神和價值的體驗??傊?,牢牢地抓住品牌的核心價值是開啟許多物理屬性和原始功能相差很遠的產品,但又可以使用同一個品牌難題的一把鑰匙。這也就成為品牌為什么能夠超越產品類別的界限、跨過行業和產業的障礙而延伸的理由。
品牌必須擁有強大的延伸實力
品牌實力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譽度、暢銷度、忠誠度、追隨度、高品質形象和市場占有率以及市場競爭的抗衡能力。品牌延伸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品牌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迅速而有效的向市場推出新產品。進行延伸的品牌應當在市場上具有非凡的實力,因為這種實力決定了品牌的擴張力和延伸度,實力越強則延伸的范圍就越廣,品牌的影響就越大,延伸的成效也就越高。而擁有這種延伸實力的品牌只能是名牌,也只有名牌才具有延伸的資格和價值。所以說品牌實力是品牌延伸的“發動機”和品牌持續延伸的支持力。企業品牌實力的實質就是企業品牌的綜合實力——品牌資產價值。品牌延伸的使用價值正是品牌資產的價值所決定的,品牌資產是品牌延伸策略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在各種品牌資產價值排名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都是實力較強的品牌,它們都具有較高的品牌延伸的使用價值。這種排名越靠前,品牌延伸的使用價值越高,特別是依次列入從行業到全國再到全球的品牌資產價值排名榜中的名牌。因此,企業只有科學地評估自己品牌資產的實力,才能進一步確定品牌是否進行延伸,如何延伸以及延伸到什么產品及其類別、什么行業和領域,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品牌延伸策略。
重視延伸品牌的質量
質量是品牌的本質,也是品牌的生命。品牌的含義雖然很豐富,但是其根本就是質量基礎。名牌的顯著特征就是提供更高的質量,沒有高質量底蘊的品牌是不可能成為真正名牌的。這里所研究的品牌質量問題是指品牌延伸過程中的品牌質量問題。從企業來看,利潤最大化的本性決定了企業千方百計地尋求擴展市場的捷徑,而品牌延伸正是最簡便最自然最迅速地充分利用企業品牌優勢資源來實現最大利潤的最有效途徑。從消費者來看,一般的消費者往往會圍繞著自身的利益去關注品牌的質量,選擇這個品牌能否真正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名牌的形成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消費者對品牌及其產品的認同也并非一成不變的,這一切都完全取決于品牌的質量。產品質量是品牌質量的內涵,如果新產品的質量有嚴重問題,那么品牌延伸必定會失敗,而且同一品牌中的任何一種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都可能會破壞整個品牌的聲譽甚至危及品牌的市場地位。所以,不能保證同一個品牌下的全部產品質量的任何延伸都是不可取的。為了有效地避免這種風險,企業有必要像創名牌那樣重視延伸過程的質量。
符合消費者的心理感受
1.從固定的偏愛到執著的偏見。品牌的形成過程就是各個消費群體對產品質量、屬性、價值、文化等方面認知的趨同化和一致化過程,而社會公眾接受品牌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情感上的偏愛形成過程。這種偏愛就是產生了品牌與產品特點、個性、定位之間的對應關系,乃至出現“品牌=產品”的對應概念。這一點對于正在創立名牌和建立品牌忠誠過程的企業是非常有利的??墒瞧珢垡坏┺D變成偏見就很難改變,而且對品牌延伸尤其是新產品品牌延伸是極其有害的。
2.由品牌聯想引發出的心理沖突。品牌的成功說明品牌名稱在消費者心目中既成為了產品類別的替代物,又成為了產品獨特屬性的代表。當品牌延伸到新產品時,除了要考慮新產品與原有產品之間的關聯性外,更重要的是應當關注新產品與品牌的兼容性——消費者對新產品與品牌之間建立的心理聯系,品牌延伸的成敗恰恰取決于這種品牌聯想所產生的好惡心理。
進行準確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根據競爭對手的情況和企業自身的條件來確定企業品牌在目標市場上的競爭位置。強烈的產品個性和特別的品牌形象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企業也就可以適應一定的市場偏好,進而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要。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與目標市場有關的品牌形象來吸引消費者。品牌延伸過程就是品牌的再定位過程,品牌在早已明確定位下的延伸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品牌的適應性。每個成功品牌往往都有其自身的形象與特征,只有把品牌使用到與其形象特征相吻合或接近的產品上,品牌才更有可能順利延伸。否則,將會使原本清晰的形象變得模糊不清,原來獨特的個性也就無法顯示出來,從而落入品牌延伸這個“誘人的死亡陷阱”。
產品生命論認為:每一種產品的壽命都是有限的,這種產品從進入市場開始一直到退出市場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就是產品生命周期。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依次要經過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雖然前一代產品的生命已經結束,但企業還可在其基礎上不斷開發出新一代產品,使產品的“生命”一代代地延續下去。由于在投入期和成長期產品不很完善、名牌也尚未形成,不宜進行品牌延伸;衰退期的產品即將退出市場并已錯過了品牌延伸的最好機會;唯有成熟期的產品正為市場所廣泛接受的同時也已創出了品牌,成熟期特別是其后半期才是產品更新換代進行品牌延伸的最佳時期。
品牌生命論認為:品牌也是有生命的,品牌生命周期也要依次經過導入期、知名期、維護和完善期及退出期?!巴顺銎凇辈皇敲總€品牌都必須經過的階段。品牌生命無限論的觀點是:品牌屬于無形資產的范疇,雖然品牌不能離開產品的具體形式而存在,但是品牌作為精神范疇的概念完全可以在形式不同的一代代、一種種產品上生生不息,從而使品牌生命得到不斷地延續。數百年來許多中華老字號品牌的經久不衰,足以證明了這一點。而許多品牌的“死亡”往往是企業品牌管理不善所致,絕非品牌的壽終正寢,否則一些品牌的垂而不死和死而復生現象也根本無法解釋。所以說品牌的壽命可能是也可以是無限的,品牌生命無限論正是品牌延伸的基本原理。在品牌生命周期中知名期與維護和完善期是品牌延伸的最適宜的時機。
考慮新產品和原有產品的相關性
相關論的解釋是新產品和原有產品的相關性越高,品牌延伸的消費者認同度就越大。
品牌延伸的一致性除了強調前面所提到的核心價值、市場定位、產品形象和質量檔次外,還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共同的主要成分。當新產品和原有產品的主要成分相同時,就能使消費者理解這兩種產品共同存在于一個品牌下的原因。
(二)技術上的密切聯系。新產品和原有產品的技術相同或相近,這就意味著產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這有助于產生對同一品牌認同的效果。
(三)有相同的服務系統。營銷服務系統本是產品整體概念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消費者接觸到一個品牌及其產品的服務系統時就能夠聯想到同一品牌下的其它產品,從而產生“由此及彼”的信任感。
(四)相似的消費者群。相同或基本相似的消費者群最熟悉最了解品牌和產品。他們也是最容易最有可能接受品牌延伸的消費者群。
(五)產品屬性的內在聯系。1、互補性。正如照相機與膠卷之間的互補性一樣,只有兩者共同使用才能實現同一個消費功能的關系,決定了消費者極為自然地接受品牌延伸。2、替代性。更先進更完善性能價格比更好的新產品完全能夠非常順利地通過更新換代來實現品牌延伸。
控制品牌延伸的速度和數目
對于品牌的每一次延伸,市場都有一個再接受和再確認的過程。不但頻繁的品牌延伸會使消費者面對接踵而至的延伸產品感到應接不暇,從而出現疑惑和迷茫的心理;而且缺乏品牌價值的進一步確認過程,消費者就會失去對品牌的興趣和信任。產品線品牌延伸過多,說明市場細分本身就不科學,很可能還會擠占企業已擁有的市場份額;新產品品牌延伸過濫就會模糊品牌定位、稀釋品牌個性,也會使消費者降低對品牌形象的認同度,這樣做會使企業很容易喪失應有的品牌支持力??傊?,任何缺乏科學論證和穩健步驟的品牌延伸都是不理性的,也是極其危險的。
使消費者感到新品附加值及開發生產的難度
企業如能在繼承原有產品優良元素的前提下,開發出具備附加特性的新品,讓消費者真正感到新產品的某些特別價值,那么注入新活力的品牌內涵就會更豐富、品牌形象就會更新鮮。品牌自然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更大的生命力。
對于生產技術容易掌握的新產品,任何品牌都可以進行相同的延伸。相反,企業擁有一般企業所不能掌握的專業技術、加工工藝和知識產權,稀缺的新產品供不應求就會得到市場的追寵,品牌延伸就會暢通無阻。
此外,品牌延伸還應考慮以下六點:(1)行業和產品的特點;(2)產品的市場潛力和市場空隙;(3)市場競爭格局;(4)行業的發展狀況和方向;(5)企業經濟實力及其品牌推廣力;(6)企業所處的宏觀和微觀環境等。
參考文獻:
1、陳淵,品牌延伸的正確思路[N]?;浉坌畔⑷請?,2001-1-7(4)
2、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梁紹明,陳振忠。市場營銷管理(版亞洲·下)[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85。
3、陳放,品牌學[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228-255。
4、李倩茹,李培亮,品牌營銷實務[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91-162。
全面發展原則也可稱為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則,因為它規定了化學教學的目的和方向。
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它負有為社會培養優良的勞動后備力量和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的雙重任務。
全面發展原則有時被稱為教育性原則。因為廣義的教育,包括知識技能教育、智能發展和思想品質教育等三個方面,而“全面發展”包括了這三方面的內容。
要貫徹實行全面發展原則,在當前要堅決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教書不育人、忽視雙基教學、忽視智能培養、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和優良品質培養的思想和做法。
二、科學性原則
所謂科學性原則,概括地講,包括教學內容必須科學和教學過程的實施必須科學這兩個方面。具體內容有:
1.教學內容必須正確、可靠、反映客觀事實、符合現代化科學水平。
2.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加強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培養能力,要符合中學生認識水平,能形成一定的系統。
3.注意科學方法的教學?;瘜W科學方法不僅是化學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和掌握化學科學的有力手段和工具。
4.努力使教學過程科學化。不但要有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科學的教學目的要求和科學的教學內容,還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教學組織形式,努力按照化學學科特點組織化學教學。
三、系統和有序原則
化學教學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這個系統有它整體的目的和運行規律,無論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教學,還是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或者是化學實驗的教學等,都應該服從和服務于整體的目的和任務,都應該有利于發揮系統的功能。
按照一定的順序連貫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即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而且可以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這里所說的“序”,除了指知識技能的內在聯系之序外,還包括學生的認識發展之序、智力發展之序,它們是一個和諧統一體。
四、聯系實際原則
化學知識來自實踐,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瘜W教學也必須反映化學知識跟實踐的密切聯系。在化學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鞏固和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以利于他們將來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實行聯系實際原則,要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個人類認識過程的基本模式來組織學生的認識活動,所以化學教學要重視實驗,使知識建立在堅實的實踐基礎之上。
五、協同和啟發原則
要使中學化學教學系統和諧有效地運行,必需注意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其物質載體各要素間的協同一致。這里,教師必需起好啟發作用。協同和啟發的原則是十分必要的。實行協同和啟發原則必須做到以下各點:
1.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能自覺而主動地學習。
2.教師要做好啟發和引導作用。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學習基礎和學習情況不可能完全一樣?!懊嫦蛉w學生”不但是系統和諧運行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4.重視教學集體的形成。一個融洽、協調、配合默契的教學集體有利于系統的有效運行。
5.教學內容和方法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為了使系統和諧、有效地運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使學生通過努力能夠掌握教學內容。
六、鞏固和反饋原則
化學上物質和物質變化的多樣性,決定了多種多樣的化學概念和化學事實。這就使得許多學生感到化學“好懂難記”,容易“前學后忘”。有人在研究中學化學和其它一些課程的遺忘曲線時,發現中學化學的遺忘速度在前期比其它課程小,在后期比其它課程大,從而印證了上述問題的存在。這就使化學教學必須特別注意對知識與技能的鞏固,如果不妥善地解決這一問題,就不能使多數學生學好化學。
七、重視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的教學作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它的建立和發展跟化學實驗緊密聯系在一起。當今化學科學的發展表現出從基本上是描述性的過渡到推理性的;從主要是定性的過渡到定量的;從主要是宏觀的研究過渡到微觀的研究等趨勢?;瘜W科學的這種變革不但沒有削弱實驗的重要地位,反而對實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化學家必須通過實驗來發現、積累新的事實和獲得思維的材料,必須通過實驗來檢驗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實驗對化學科學來說不可缺少,對化學教學來說更是如此。
八、重視思維發展原則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得到的感性材料只有通過思維的加工才能形成化學概念、形成關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梢哉f,在化學教學中任何內容的教學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沒有較高的思維水平就不可能學好化學。
九、重視化學語言原則
一、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轉貼于()
關于民法基本原則的概念,學者的表述并不一致。有的認為,它是民法的立法原則,又是執行法律、進行民事活動和處理民事問題的根本準繩;另有一些人認為,它是制定、解釋、執行和研究民法的出發點和依據;還有人認為,它是民法的指導方針,對民法的各項規定及其實施,都有指導的效力和作用;它是貫穿于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與全部民法規范起統率作用的立法指導方針,但在民法的基本原則對于民法規范起統率或指導作用上,學者的認識是一致的,沒有疑異的。筆者認為,民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民法的基本精神和指導思想。它是立法指導思想的直接體現,是國家民事政策的直接反映,最終是由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
二、民法基本原則的法律效力
民法的基本原則既然是法律規定的,當然也就具有法律約束力,即具有法律效力?;驹瓌t的這一效力表現在:其一,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解釋、理解民事法律的準繩。任何法律的適用都離不開對法律的解釋、理解,理解是否準確,解釋是否合法,都要靠以其是否合乎基本原則來衡量;其二,基本原則是從事民事活動的準則。公民、法人從事民事活動不能違反基本原則,違反基本原則的行為也就是違反民事法規的行為,即民事違法行為;其三,基本原則是裁判民事案件的依據。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不論調解,還是判決,都不能違反基本原則。因此,基本原則的約束力決定了法院可以依基本原則裁判案件。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基本原則,多處提到”民事活動”,因此它只是公民、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而不能作為法院處理案件的依據。
三、民法基本原則的價值
我國民法基本原則具有重要的價值,具體表現為:
(一)從法哲學的價值層面來看,民法基本原則是克服民事法律局限性的有效方法。民事法律規范可以采取嚴格立法方式和模糊立法方式。前者具有確定性、穩定性和效率性等優點,但同時又表現出個別不公正性、不周延性和滯后性的特點。而后者雖然具有靈活性和周延性等優點,但賦予法官過多的自由裁量權,極易造成司法腐敗,使”法治”變為”人治”,從而被實踐所擯棄。由此,法律的價值選擇是極為艱難的。顧全了效率與安全,個別公正和周延性便難免會犧牲;而顧全了別公正和周延性,卻又犧牲了效率和安全。這就是民事法律的局限性問題。而民法基本原則由于具有模糊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它的引入將法與人兩個因素結合了起來,將嚴格歸責與自由裁量結合了起來,將個別公正性與普遍性結合了起來,從而彌補了嚴格立法的個別不公正性、不周延性、滯后性的缺陷。因此,它是解決民事法律價值選擇的二律背反的有效方法。
(二)從功能價值層面來看,民法基本原則差不多是民事法律全部價值的負載者。這與民法基本原則的特征是密切相關的。第一,它以其自身的模糊形式保障法律的靈活性的作用,由于基本原則的模糊性,法官可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解釋基本原則,把經濟、政治、哲學方面的新要求補充到法律中去,以使法律追隨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實現法律的靈活價值;第二,轉貼于()它以模糊性實現著法律的簡短價值。具有模糊性的民法基本原則使法律的外延成為開放性的,這樣法官可將社會生活中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則源源不斷地輸入于法典之中。因此,模糊性規定出現于立法,必然使法律條文的數目減少。如我國的民法通則只有156條,這與基本原則的作用密不可分。第三,它還保障著法律的安全價值。由于基本原則具有實現法律的與時俱進的進化功能,法律不必經常修改而保持相對穩定,實現了漸進式的、生長式的發展,從而保證了法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