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6 21:48:24
序論:在您撰寫奧鵬教師教育培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遠程教育;學習中心;非學歷教育拓展;繼續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7―0075―04
一 背景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1]。近年來,我國政府及各級各類機構也積極致力于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構建終身教育環境,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及服務。在這種形勢下,學習者的需求呈多元化趨勢發展,盡管社會對學歷教育的需求依然存在,但職業技能教育、社區教育、職業資格認證以及各企業行業的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公務員培訓等)等非學歷教育的需求更加突出。
遠程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模式,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在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國教育部在2006-2008年實施了“數字化學習港”教改項目,基于中央電大公共服務體系建成了社區、鄉鎮、企業和行業4種類型的7個示范學習中心,探索了基于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數字化學習環境、面向各類人群提供繼續教育資源及支持服務的模式和機制。與普通學習中心不同,示范學習中心更加強調服務的社會性和大眾化,學習中心的內涵得到了延伸。英國開放大學的“學習中心指南”[2]中學習中心的含義是“一種有效的、廣泛的提供教育機會、教育資源的方式”也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承建單位可以是辦學機構,還可以是企業、行業等等?;诖?,遠程教育學習中心也需要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積極拓展非學歷繼續教育服務,整合優質的非學歷教育資源,面向城鄉社區、企業、行業等各類個體學習者及學習型組織提供教育資源及服務,促進教育公平,為學習型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在此背景下,我國教育行政部門也開始關注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問題,探索如何基于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遠程非學歷教育服務。教育部在2007年啟動了“數字化學習示范中心建設”項目,評選出了24個國家級示范學習中心,評審標準中非常關鍵的一項就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的開展情況。這也促成了本研究所探討的主題: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教育的模式。24個示范學習中心積極探索了基于公共服務體系的、面向社會各類個體學習者和學習型組織提供非學歷教育支持服務的模式和機制,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
二 研究目的意義及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中央電大奧鵬遠程教育中心負責我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管理與運行,主要依托電大系統建成了1400多個覆蓋全國城鄉社區的學習中心服務網絡,目前合作高校40多所,學歷教育學習者40多萬。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公共服務體系的技術和服務優勢,以終端學習中心為主體,探索拓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模式和機制,旨在拓展公共服務體系的服務內容和內涵,提升服務能力,最終形成可供其它學習中心復制和借鑒的非學歷教育拓展的模式和經驗,為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參與終身教育體系建設背景下的市場競爭奠定基礎。
通過本研究,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非學歷教育拓展模式,首先,拓展公共服務體系的服務內容及服務對象范圍,能夠滿足學習者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其次,為電大公共服務體系的1400多個學習中心提供經驗借鑒,推動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質量,進而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最后,提供非學歷繼續教育服務能夠為公共服務體系探索促進資源共享、研究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分互認、溝通銜接等問題奠定基礎。
2 研究方法
(1)文獻調研法
本研究基于文獻和對遠程教育的優勢及特點的正確認識,調研了遠程非學歷教育的在國內外的實踐情況。文獻調研得知,遠程非學歷教育市場潛力巨大,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有其特有的優勢,包括廣域性、實時性、個別化、與雙向性以及最為突出的經濟性。同時,缺乏質量監管機制、受傳統思想制約、課程資源質量及技術支撐力量薄弱也是制約遠程非學歷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3]。但不可否認,遠程教育作為獨立的教育形態,為更大范圍的群體提供了多層次、低成本、高質量的學習機會,允許在更大范圍內更有效地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網絡時代,遠程教育是各國政府實現終身教育的第一選擇,是終身教育系統的主力軍[4]。
國內外對于遠程非學歷教育的關注與日俱增。國內的福建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2005年就提出了“非學歷教育為主,學歷教育為輔”的發展思路,發揮技術優勢,建成了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的先進的遠程教育網絡和教學支撐平臺,構建了“天地網”合一的網絡學習環境,形成了覆蓋全省的培訓網絡,開展全省30多萬名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工作,并通過網絡教育方式開展公務員培訓、心理咨詢師培訓,以及面向東南亞各國的對外漢語培訓等各色培訓[5]。國外在遠程非學歷教育方面的實踐已經比較成熟,有資料顯示,國外發達國家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的比例是3:1。這些國家在終身教育體系建設中積極引入現代遠程教育手段,主要集中在職業教育和企業培訓領域,發展很迅速,且政府在其中發揮了宏觀管理的作用,在制定政策法規、啟動并管理諸多研究或行動項目(research project or action project)、制定相關標準規范、開展遠程教育共享資源服務、規范教育機構等方面推進遠程教育的發展(Rova,i2007)[6]。
(2)實地考察法
在教育部“數字化學習示范中心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多個奧鵬遠程教育學習中心通過市場調研確定學習者需求,進行了非學歷教育資源整合和服務的一些有效實踐。采用實地考察法,我們對多個非學歷教育拓展較好的學習中心進行了調研,內容包括其開展的非學歷教育服務項目、基本情況、思路、方法、取得的進展、遇到的困難及采取的解決措施,包括依然還存在哪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等。
三 研究結果
非學歷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研究指出,目前國內非學歷項目開展的主要對象是證書培訓、行業培訓和政府推動的一些培訓項目[6]。本研究通過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實踐證實了這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是學習支持服務的終端機構,在開展非學歷教育服務拓展的中需要根據學習者及學習型組織的需求整合外部教育資源,基于本學習中心提供技術平臺、數字化學習環境及資源、學習過程支持服務等。本研究主要通過對各示范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教育的案例進行深入剖析,歸納相應模式,提出了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教育服務的四種模式,包括遠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承接政府培訓服務外包、成為當地的遠程教育基地和為企業行業提供員工繼續教育咨詢及服務。
1 遠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
這種模式是采用遠程手段進行與職業相關的資格證書教育,包括考前的培訓及考試服務。學習者報名之后,基于遠程學習平成相關課程的學習、測驗、考試等,最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中央電大公共服務體系先后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等合作推出動畫設計師、心理健康輔導員、營銷師等多種國家緊缺型人才培訓項目。目前,多所國內外著名院校和機構正在與奧鵬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合作相關項目,如Sun公司的Java培訓、新加坡培訓與就業項目、澳大利亞TAFE的中國遠程學院項目以及清華大學的遠程培訓項目等。今后公共服務體系還將根據社會需求,持續開發新的遠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培訓項目,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培訓第一品牌。
需要指出的,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必須要首先調研當地的市場需求,并以此作為根據來選擇相應類別的職業資格證書教育培訓項目,為學習者提供從報名、入學、基于學習平臺的學習、考試、領取證書等各個環節的學習過程支持服務。在這種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學習中心如果能夠抓準市場需求,容易在短期內取得較好的突破。
2 承接政府教育培訓服務外包
(1)模式概述
為了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本地居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尤其是在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大前提下,政府提供繼續教育培訓服務的規模越來越大。政府的培訓項目也是非學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為特定對象開展的培訓項目,通常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扶持,比如提供開辦經費、提供開業貸款擔保、甚至進行收入補貼、享受稅收方面的優惠等來扶植教育機構開展特定的非學歷培訓[6]。這種模式是指遠程教育學習中心作為政府的教育培訓服務的外包承接單位,學習費用多數由政府負責或者采取學習者與政府費用共擔的機制。學習中心在這種模式中可以提供的服務類型很多元,包括提供學習場所、學習設備(計算機)、相關教育教學資源、學習過程支持服務和考試服務等。遠程教育學習中心還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將傳統的基于面授的培訓模式轉化為或者局部地轉化為基于網絡的、遠程的、在線的教育培訓模式,提升繼續教育培訓的覆蓋面及培訓質量,這對于一些政府的量大面廣的培訓尤其適用。
(2)相關案例
采用這種模式的案例非常多,這里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蕪湖奧鵬學習中心與弋江區政府合作建設了“南瑞社區數字化學習示范點”,并申請成為了該區的農民“陽光工程”培訓機構,并在此基礎上常年面向社區居民、本區的農民提供各種政府所指定的教育培訓項目。西安奧鵬學習中心與未央區殘疾人聯合會和區就業局合作分別面向殘疾人、正在服刑人員進行就業培訓和計算機培訓,并頒發殘聯和就業局的培訓證書,學習中心為學習者提供學習設備、學習資源以及學習過程的支持服務。大連電大奧鵬學習中心與長海縣獐子島鎮政府合作,將獐子島的文化宮改造成為“鎮民數字化學習中心”,投入百萬元進行內外裝修改造,搭建門戶網站,引入了特色的數字化非學歷繼續教育資源及社區教育資源,滿足了島上居民學習、娛樂之需,有力地促進了學習型數字化海島的建設。廣州海珠奧鵬學習中心也依托建在南華西街工業區外來務工人員宿舍附近的數字化示范學習中心,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學歷和非學歷的繼續教育服務,并爭取到了海珠區勞動局70%的學費補貼,提升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和職業素質,為打造新型的工業基地貢獻了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與政府合作,承接政府教育服務外包的模式,在學習模式上有很大創新。以前,政府的教育培訓項目多為面授,而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承接此類項目多基于信息技術手段,輔以面授輔導和實訓操作。從實踐效果來看,這種混合式的學習模式滿足了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同時也達到了政府的要求,促進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建設。
3 成為當地的遠程教育基地
(1)模式概述
這種模式是遠程教育學習中心依托自身的平臺、資源、支持服務等優勢,爭取當地政府支持,想政府之所想,幫助政府策劃學習型城市建設的方案,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平臺,整合當地優質教育資源,成為當地居民學習的課程超市和學分銀行。這種非學歷教育拓展模式的成功結果是學習中心成為當地終身學習的服務平臺,即區域性的數字化學習港,為當地社會各類人群的繼續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數字化學習平臺、教育資源及過程支持服務,但同時,這種模式成功的基礎也在于學習中心承建單位的強大支持。這有利于發揮遠程教育學習中心及公共服務體系的技術平臺優勢和資源整合優勢,還解決了政府建設學習型城市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難題,同時推動了自身業務范圍的拓展和學習對象的更廣的覆蓋,是一種最佳的非學歷繼續教育拓展模式。
(2)相關案例
天津電大奧鵬學習中心和長春奧鵬學習中心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案例。天津電大奧鵬學習中心作為天津市遠程教育中心參與完成了天津市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省略)的一期工程建設,開通10個應用系統平臺,覆蓋學歷教育、職業繼續教育、社區教育、專題教育和文化活動等多個方面,實現管理、學習、練習、考試、統計、分析的一體化,滿足了千萬級用戶注冊管理、10萬人同時登陸在線學習的需要。天津電大奧鵬學習中心引入了各種非學歷教育資源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訓資源等四大類優質教育資源共計約5TB,并依托數字化學習平臺開展了相應的教育培訓。在基礎教育方面,與天津市教委中學處、電教館合作開發了“天津市普通高中選修課空中課堂”在線學習平臺和相應的學習資源,實現了高中學生網上跨校選課和校際學分互認,促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在職業教育方面,引入了IBM的職業教育資源,與天津市泰達開發區政府簽訂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促進了大學生的就業,并為天津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持續的人力資源支持;在社區教育方面,在“數字化學習港”教改項目欣苑小區示范點的基礎上,繼續建設和整合了500G、11大類的社區類教育資源,依托復制的一批社區示范點提供教育服務,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在教育干部培訓方面,整合了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教育干部培訓資源若干,并開展了面向天津市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教育培訓服務。據悉,天津電大奧鵬學習中心與天津市紅十字會和天津市法制辦的兩個合作項目正在落實,前者是進行救護培訓,后者是對全市執法人員的普法教育培訓,都是一些持續的、量大面廣的繼續教育培訓項目。長春奧鵬學習中心也是這種模式,長春電大成為長春市數字化學習港的承建方,與相關單位合作建設了完成了數字化學習港的網絡技術平臺建設、963001通信系統建設,可以滿足10萬人注冊、1萬人同時在線學習、1千人同時點擊視頻學習需要和百姓對學習的咨詢服務。在資源整合方面,已經整合7T學習資源,涵蓋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學歷教育、黨員教育、就業培訓、生活課程等,面向該市社會各類人群提供教育培訓服務。
4 為企業行業提供繼續教育咨詢及服務
(1)模式概述
新形勢下,學習型企業、學習型行業的建設也被許多大中型企業/公司、行業/系統提上日程。他們對本企業/公司、行業/系統在職員工提供職業及管理技能的相關培訓、提升其工作能力和創新素質的需求非常突出,由此產生了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另一種模式―為企業行業提供繼續教育咨詢及服務,即學習中心與企業行業合作,為其提供員工培訓的解決方案、培訓資源、培訓場地或平臺、學習過程支持服務、考試服務等。
(2)相關案例
鑒于在職人員是非學歷教育的主體,遠程教育學習中心采用為企業行業提供繼續教育咨詢及服務模式來拓展自身服務范圍的模式也比較典型。如惠州奧鵬學習中心本身就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設在TCL集團的學習中心,經惠州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批準成為“TCL集團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并基于此開展了多項面向不同工種的企業員工的技能培訓,包括面向TCL呼叫中心、TCL家庭網絡事業部等部門的在職技工提供的工種為“呼叫服務員”、“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移動電話機維修員”、“電子設備裝接工”、“計算機系統操作工”等的培訓項目。大鐘寺奧鵬學習中心依托其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為寶潔公司的員工提供了Office辦公軟件的培訓。除企業之外,行業系統的繼續教育需求也非常突出,鞍山電大奧鵬學習中心與鞍山市總工會合作開展了職工技術遠程培訓。
四 討論
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前文所提的四種主要模式。必須指出的是,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教育對于自身發展及學習型社會建設都是有重要意義的。但是,學習中心只是一個終端支持服務機構,在拓展非學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好如下兩點:
1 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政府在非學歷繼續教育推動中能夠發揮關鍵作用。首先,遠程教育學習中心拓展非學歷教育目前還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有些實踐遠沒有形成長效運行機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主導能夠使項目更容易推動,實現從無到有的飛躍,更樂觀的情況下,還可以獲得資金的支持。尤其是學習中心采用承接政府培訓服務外包模式拓展非學歷教育時尤其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其次,目前,遠程教育學習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及學習者提供支持服務,而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學分互認、銜接和溝通也是一種趨勢,政府的主導可以使學習中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獲得政策支持,進行學分積累和學分銀行的試點和探索,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學分互認和溝通銜接奠定基礎。再次,遠程非學歷教育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尚不健全,政府的主導能夠促進遠程非學歷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從而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保證學習者得到規范、專業、高質量的支持服務。最后,學習中心在整合優質非學歷繼續教育資源時確實存在一些困難,政府的主導和引領作用能夠引起一些社會辦學機構的重視,將精力更多地投入進來,加強非學歷教育資源的建設,從而提升非學歷教育服務的質量。
2 公共服務體系必須做好后端的支持服務工作
在學習中心進行非學歷教育業務拓展的實踐中,公共服務體系必須做好后端的支持服務工作,為學習中心的業務拓展提供強大支撐。首先是技術支持,尤其是對于那些主要需要依托學習平臺來提供教育培訓服務的非學歷教育項目來講,公共服務體系的技術支撐水平非常關鍵,能夠保證教育培訓服務的順利進行,進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從而為形成非學歷教育運營的長效機制奠定基礎。其次是資源整合,公共服務體系在資源整合中也需要發揮對于學習中心的支撐作用,尤其是在遠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和成為當地的遠程教育基地這兩種模式上,公共服務體系可以發揮其高端優勢,整合量大面廣的職業教育資格證書教育項目等優質教育資源,鞏固學習中心的資源優勢。最后,在支持服務質量方面,公共服務體系尤其需要做好學習中心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保證學習者和客戶能夠獲得專業化、高質量的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Z].人民出版社, 2010.
[2] 李偉編譯.英國學習中心指南[Z].奧鵬研究院,內部資料.
[3] 王雪玲等.我國遠程教育中的非學歷教育發展戰略研究[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1):61-62.
[4] 陳麗.網絡時代遠程教育在終身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J].開放教育研究,2004,(2):8-15.
[5] 夏巍峰.福建師大網院:重點轉向非學歷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資訊,2008,(2).
[6] 應衛勇等.非學歷教育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地位與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08,(2):40-44.
[7] 任為民等.教育部“數字化學習示范中心建設”項目結題驗收報告[Z].2009.
The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 Learning Center’s Expansion of Non-academic Education Service
LI Wei
(National center for open & distance education of CRTVU,Beijing 100120,China)
Abstract: More than ten years practice prove that,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have commendably promoted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resources.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learning-oriented society,the variety trend of learning needs and the diversity of learners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simply func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centers. Based on degree education,learning center need expand non-academic educational services to meet the needs that are growing and changing.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everal OPEN learning centers, the research summarizes four different typical models of expansion non-academic educational services, analyzes it and points out some notices.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learning center; non-academ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港 社區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7文獻標識碼:A
為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2006年6月教育部啟動了“數字化學習港與終身學習社會的建設與示范”教改項目。當年8月,該教改項目的子項目――海珠學習型社區典型示范項目啟動,該項目由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組織指導,海珠區分校負責建設實施,在擁有16000多戶居民、具有較好社區教育基礎的南華西街定點進行。筆者依據自己多年從事電大相關工作的經驗,對海珠學習示范點實施的社區教育取得的成績、存在問題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并嘗試著提出解決對策。
1取得的成績
1.1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海珠電大探索性的將現代遠程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依托“數字化學習港”、在海珠區政府的指導下,結合南華西街社區共同參與,分別建成社區數字化學習港示范點(建有數字化學習港學習體驗區、書畫室、數字影院等)和占地400平方米的進城務工人員學習用地――工業區數字化學習港體驗區。南華西街奧鵬數字化學習港示范點已成為南華西街社區教育的主陣地,至今示范點累計開展了26種培訓項目,培訓規模達到1.3萬人次,為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農轉居人員、街道干部、開放教育學生營造了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社區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教育服務,逐步得到當地居民的認可。在2008年春節全國遭遇雪災之際,海珠電大響應政府號召,免費開放示范點,組織外來務工人員留粵過年,獲得了當地居民和務工人員的一致好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1.2充分整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
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和分析,海珠示范點將社區居民的休閑教育、提升老城區居民生活品質作為數字化學習的重點內容。在“海珠奧鵬數字化學習港”內專門設置了數字化學習體驗區,安排專人值班進行網絡應用方面的輔導;奧鵬數字化影院專設50臺電腦,數據庫內擁有上千部影視劇,市民只需點擊影院網頁,選擇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即可在線觀看,影院開設以來,共接待了數萬人到訪,成為居民休閑生活的好去處;海珠分校還為居民安排了其他社區活動,如插花、繪畫、各種球類活動。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普遍希望提高各種工作技能的要求,海珠電大整合利用中央電大、遠程教育試點高校、教育培訓機構和出版社的一批數字化學習資源,還利用了當地勞動局現有的職業技能培訓的多種學習資源,制定了科學靈活的教學計劃,開設了各種中級、高級技能培訓班。為學習者提供本科、專科等多層次和文、理、工等多種門類、上百個專業課程的遠程教育,還提供各類資格證書教育、繼續教育、勞動技能培訓和市民基本素養、健康保健、書法繪畫、影視藝術、信息技能培訓等社區居民教育課程。
此外,海珠電大還根據南華西街社區的實際情況,自籌和自建了一些教學資源。如為滿足社區老年人熱愛粵劇的需要,海珠電大有針對性地購買了一些粵劇學習光盤,根據社區居民喜愛煲湯的生活習,購買了一些食療的課程等,同時還將多個優秀教師的講課刻錄成光盤,提供給學生學習。
1.3在實踐中摸索創新模式
海珠學習型典型示范點形成了“一體兩翼”的管理模式。所謂“一體”,即以海珠區政府為主體,“兩翼”指的是中央電大奧鵬中心和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這“一體兩翼”對海珠電大奧鵬數字化學習中心、南華西街社區教育中心進行管理和指導。
海珠學習型典型示范點探索了“二元兼容”服務模式。二元指的是本地居民和外來居民的二元兼容、學習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二元兼容。此服務模式充分兼容本地居民和外來居民兩大人群的實際需求,為廣大市民提供傳統廣播電視大學高等學歷教育,為社區居民提供“興趣活動定制”服務,為外來工提供“技能培訓認證”服務,如電腦、會計、外語類等專業培訓,以期實現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二元兼容、兩條腿走路。
改革傳統學習模式,對務工人員采取“e-learning+面授+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打破了時空限制,解決了務工人員工學矛盾;社區居民的數字化學習采取了系統組織和個別引導相結合,集中學習和靈活學習互補充,興趣學習和技能提升共促進的“多重組合”的方式。
2存在的問題
海珠奧鵬數字化學習港在短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不錯成績,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2.1電大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電大在承擔社區教育的任務時,為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實行“一個基地、多種功能”,這種依托電大分校建設的社區教育基地與原電大系統的職責和功能并無實質性的變化,因而有追求面子工程的傾向。如在場地資源的利用方面,有許多的資源形同虛設,沒有將活動落到實處,有領導參觀即搬上插花、開放影院、書畫室,熱熱鬧鬧的辦上半天,領導一走,影院、書畫室恢復原貌,書畫室成了辦公室、數字影院成了會議室。再者,在網絡資源建設方面,海珠電大網站與南華西街網頁對接成功后,南華西街的居民可以通過南華西街界面點擊進入海珠電大,進入數字化學習港、電大在線等界面,但界面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后續建設,許多界面存在鏈接失敗、資源陳舊等現象,“把資源送到街道中去”也只能成為有待兌現的支票。
2.2師資隊伍建設與社區教育的實際需求有一定距離
電大教師整體素質還是不錯,電大教師隊伍在傳統學歷教育方面有突出的優勢,但是在社區教育方面卻略有遜色,具體表現為知識型教師多,技能型教師少。由于社區教育內容開放、靈活、無成功經驗可參照,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還需依靠電大教師自主開發設計,且社區教育的理論研究工作滯后,也無權威的社區教育研究機構來組織、協調、指導開展社區教育研究工作,無法給電大教師在開展社區教育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因此,電大開展的社區教育與實際社區居民的教育需求有一定距離,社區教育的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3現有教育經費很難滿足社區教育的需求
社區教育經費的籌集是建立在“政府撥一點,社會籌一點、單位拿一點、個人出一點”的“四個一點”的機制上,但是事實上,經費的落實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加之電大并不像其他中小學那樣享受國家財政的全額撥款,電大的生存全部依靠自身的發展,因而,很多電大將追求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即便是扶持社區教育這樣的公益事業,也難回避金錢問題。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融資格局并沒有形成,因此,將社區教育看成等待占領的現成的“教育市場”,把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作為又一生財之道。在現實生存的重大問題前面,再高尚的公益事業也會失去其純正味道。
3 解決對策
3.1加大電大社區教育資源的建設和利用
將社區學院掛靠在地方電大,提高了固有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但同時導致了地方電大的教育資源緊張。在這個方面,政府應有效地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之間關系,充分調動各部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采取確實有力的措施,合理整合優化社區教育的多種資源,積極為發展社區教育搭建平臺;電大系統應充分揮遠程教育優勢,把數字化學習平臺的建設和完善落到實處,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在具體教育內容方面,要兼顧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社區成員的不同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實在的各方面的教育,包括生活小百科的教育、文化知識的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和學歷教育。
3.2選擇和培養適合社區教育的教師
在具體教師的選擇上,應聘任責任心和教育能力雙佳的教師參與實施教學工作。社區教育的教師可有兩類來源,一是來自地方電大及其來自其他學校、學術團體等的外聘專家、學者,這類教師主要負責理論教學工作,另一類是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在職人員組成的實踐型專家,主要負責實踐培訓工作的實施;在教師的培養方面,電大應引導教師重新審視自己在社區教育中的價值,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鼓勵教師在社區教育的工作中自主學習,實現自身專業的不斷發展,激勵教師主動了解社區與社會發展動態,結合社區的人員分布特征,自建教材、創新教法,為學院發展獻計獻策,確保電大教師在社區教育活動中發揮實質作用。
3.3多渠道籌集經費
社區教育主要是為社區居民學習服務,承擔的基本是公益性任務,這是政府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責任。為了確保社區教育經費,各地政府應嚴格貫徹教育部文件精神,積極搭建平臺,吸引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和有識之士為社區教育的發展出智、出錢、出力。采用資源共享、捐贈資助、社會捐助、受教育者支付、建立社區教育基金等途徑,以增加社區教育發展的經費。電大可成立社區教育專項經費,用于維護電大社區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師資培訓、網絡運行,也可走市場化道路,對有關培訓進行適當收費。在收費上,根據實際,對社區的困難居民實行免收費或低收費,對其他需要學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的人群實行低償收費,為電大社區教育的正常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參考文獻
[1]嚴冰.“數字化學習港”教改項目的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4).
韓永生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長海分校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借助于網絡技術的教育也隨之迅速崛起.人們不在像以往接受傳統教育那樣,一本書,一
塊黑板,一位老師的那種直接的面對面的教育.而是坐在家里動動鼠標,隨時隨地的接受教育.這種與網絡結合的網絡教育在我國的國家
基本教育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而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顯然現代的網絡教育把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用到了人們接受教育之上,
正好滿足了人們對知識的需求的及時性和對知識需求量的爆炸式的增加。隨著網絡教育的持續發展,多樣化的、多形式的、海量的教
育信息與先進的、多種的網絡技術也隨之深度的融合。本文就網絡教育中的信息與網絡技術的融合,談談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教育信息;網絡技術;融合
一、多樣化的海量的教育教學信息
網絡教育中的信息包含的內容很廣義,比如包含學生信息,
即接受網絡教育的學生個人信息,包含學習信息,即學生在接受
網絡教育期間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方法等等。
網絡中的學生信息:和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的信息的含義基
本一樣,只是應用在網絡中,信息形式多樣化,信息細微化。比
如在傳統教育中,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學??赡軆H僅制作一本學
籍薄記錄學生的姓名,年齡,入學成績,家庭情況等等;學生在
校學習期間給學生制作的每學期的成績單,以及在校期間的表現
情況等;學生畢業時給學生準備的學生檔案,其中記錄學生各學
期成績情況,以及在讀期間的表現等。而接受網絡教育的學生的
個人信息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單純的記錄在電腦中的文本
文件、表格文件,里面可以記錄學生的入學、就讀、畢業的基本
情況。還可以是記錄在電腦中的多媒體文件,包括圖形,聲音,
視頻等。比如學生入學時候的檔案信息可以以圖形的形式被保存
在電腦中;學生就讀期間參與討論的各種成果可以以聲音視頻的
形式保存在學校的服務器中。
網絡中的學習信息:網絡中的學習信息是把傳統教育中的學
習信息數字化,電子化。比如傳統教育中的課本教材、教案可以
被電腦中的電子教材,電子教案取代;取代傳統教育中的試卷,
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和測試軟件在網上完成科目的測試。也有一些
是從傳統教育中的學習信息衍生出來的。比如隨時隨地的IP 課
件,視頻課件的點讀學習取代傳統教育中教師在固定時間固定地
點采用直接面向學生的教育學習。學生在讀期間的各種異動(休
學,退學,轉學)機制的處理,在網絡教育中可以利用教學管理
軟件瞬間即可完成等等。
二、網絡教學平臺
網絡教學平臺,又稱網絡教學支持平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有兩大部分:硬件教學平臺和軟件教學平
臺。狹義的網絡教學平臺是指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為網絡教
學提供全面支持服務的軟件系統。
網絡教育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與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有機的
結合,出現了新興的網絡教育社區、教育博客、校園網等平臺。
由于教育系統信息化平臺的發展應用,尤其是根據教育部的十二
五規劃,眾多網絡教育資源將融入整體的教育云平臺當中。
第一代:點播式教學平臺
在網絡教育發展初期,點播式教學平臺主要實現了教學資源
的快速傳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點播音頻、視頻課件,查閱電子
教案等教學內容,完成在線作業等。其主要特點是以課件為中心,
教育資源的網上電子展示,強調的是管理。
第二代:交互式教學平臺
廣泛運用即時通信技術開展在線和離線的教學支持服務,教
學平臺集成視頻會議系統、聊天工具、BSS 討論系統、內部電子
郵件系統給學生提供學習導航、在線離線課程、答疑輔導、討論、
在線自測等服務,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效
果。其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加強了教學平臺的交互功能,
強調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
第三代:社會化教學平臺
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以及學習社會化
的提出,學習者利用社會化教學平臺,通過智能化搜索引擎、RSS
聚合、Blog(利用評論、留言、引用通告功能)、Wiki 以及其它
社會性軟件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學習網絡,包括資源網絡和伙
伴網絡,并處于不斷的增進和優化狀態。其主要特點是社會化,
集體智慧的分享與創造,強調學習社會化。
三、教育教學信息與網絡教學平臺的深度融合
融合的意義:
1.資源利用最大化
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使學校的教
育成為可以超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的開放式教育。學校可
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最優秀的教師、
最好的教學成果通過網絡傳播到四面八方。
2.學習行為自主化
網絡技術應用于遠程教育,其顯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時
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網絡教育便捷、
靈活的“五個任何”,在學習模式上最直接體現了主動學習的特
點,充分滿足了現代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需求。
3.學習形式交互化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全方位的交流,
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和范
圍。并且通過計算機對學生提問類型、人數、次數等進行的統計
分析使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主要問題,更
加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4.教學形式個性化
網絡教育中,運用計算機網絡所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
和雙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統對每個網絡學員的個性資料、學
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可以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另一方面,
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可根據系統記錄的個人資料,針對不同學員
提出個性化學習建議。網絡教育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現實有效的
實現途徑。
(上接第333 頁)
5.教學管理自動化
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管理平臺具有自動管理和遠程互動處理
功能,被應用于網絡教育的教學管理中。遠程學生的咨詢、報名、
交費、選課、查詢、學籍管理、作業與考試管理等,都可以通過
網絡遠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6.不局限地區
網絡教育中,可以不局限地區,不局限時間等優點,這樣更
好的讓受教者節省時間和不必要的費用,更好的讓自己來合理的
安排學習時間。
融合的實踐實例:
我是廣播電視大學的一名計算機教師,常年工作在遠程教育
的第一線,每天都能感受到網絡教育帶給我們的驚喜。為了適應
社會前進的潮流趨勢,開展各種形式的互聯網教育應用與研究活
動,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技術工作者的重要課題。我工作
的單位大連廣播電視大學長海分校所在長??h,是中國最大的島
嶼縣城,四周環海,島嶼分散,由于地理方面的特點,很適合搞
網絡教育教學,所以島上的網絡教育發展的有聲有色。
1.長海廣播電視大學擔負島上主要的網絡教育任務,學校設
配齊全,配有多功能教室,衛星接收系統,高速INTERNET 接入,
數字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雙向視頻系統及設備,網絡教室等。
負責電大開放教育和奧鵬網絡教育的任務。
2.獐子島鎮數字化學習中心的建立。獐子島是長??h發展教
好的一個鄉鎮,2009 年在市校和政府的努力下,在獐子島鎮建立
了數字化學習城。
7 月15 日上午,大連,一個獨具遠程教育特色的揭牌儀式正
在進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數字教育公共服務示
范工程”示范點授牌儀式暨“奧鵬遠程教育大連電大示范學習中
心”揭牌儀式,以及“數字教育公共服務示范工程”示范點授牌
儀式暨“奧鵬遠程教育大連獐子島示范學習中心”揭牌儀式分別
在大連電大主會場和獐子島分會場通過雙向視頻的方式舉行。
3.示范學習中心、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基地、社區教育的開展
對大連電大來說,2009 年的7 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奧鵬遠程
教育大連電大示范學習中心”、“奧鵬遠程教育大連獐子島示范
學習中心”和“大連市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儀
式同時舉行。大連電大校長李獻誠告訴記者,揭牌儀式將成為大
連電大發展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揭開了大連創建現代遠程教
育的新一幕,揭開了大連電大推進開放教育的新篇章,同時也揭
開了大連人跨越時空學習的新時代。
結束語
網絡教育教學在我國還算是個新鮮事物,它自身擁有很多的
優勢,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網絡教育教學是我國在教育
資源短缺的條件下推進教育的良好條件,是構筑21 世紀終身學
習體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適應未來信息社會、培養高素質人
才的必然選擇。我們應該不斷學習發達國家開展網絡教育的先進
經驗,總結我國網絡教育的經驗和教訓,認真分析和解決存在的
問題,促進網絡教育教學中的信息與網絡技術深度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鐘偉.遠程教育成為推進終身學習重要支撐[N].中國教育
報,2009-2-13(7).
[2]祝智庭,王陸.網絡教育應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4.
[3]柴華,喻革武,賈冬梅.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課經典實驗設
學分銀行是“寶庫”
學分銀行并非新生事物。談教師培訓學分銀行,就要先了解學分制和“學分銀行制”。學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種,它以選課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通過績點和學分,衡量學生學習質和量的綜合教學管理制度。它首創于19世紀末的美國哈佛大學,并很快就風靡全球。而“學分銀行制”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第一個提出并試點運營的,它借鑒了銀行的運行體制,包括存儲、匯兌等功能,但存儲的是學分,匯兌的是學歷和證書。它突破傳統的專業限制和學習時段限制,將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結合起來;且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可集中也可中斷,即使隔了幾年,曾有的學習經歷仍可折合成學分,存儲到學分銀行。
《教育》記者采訪中發現:傳統的教師培訓,往往時間比較松散,形式變化多端,且呈現出碎片化的特征,以致教師的培訓熱情難以保障。因此,構建一個上下銜接、左右溝通、前后一體的立交橋式的教師培訓體系,對于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學分銀行憑借靈活的機制、先進的管理理念,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認可和推崇,甚至被看作是教師成長的一個寶庫?!敖處熍嘤枌W分銀行制度,是以學分為載體,全面記錄教師參加的所有不同類型的教育學習過程、時間及成果,能夠滿足教師的需求?!眱让晒艓煼洞髮W研究生李聰慧撰文指出:學分銀行制度可以針對目前教師培訓制度的不足。它能夠全面記錄教師的學習經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可以避免教師的重復學習,提高教育資源的效率;還可以使教師選擇空閑時間進行學習,避免培訓時間與上課時間沖突,減少教師的負面情緒,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2012年12月,教育部“教師培訓學分管理試點工作”開始在遼寧、浙江、重慶、湖南試點。綦江區作為重慶的三個試點區縣之一,主要承擔“教師培訓學分銀行管理系統開發及利用研究”的任務。對此,綦江區騎龍小學副校長曹紅說,學分銀行使包括自己在內很多教師,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習積極性大大增強。對于教師成長來說,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按蜩F首先自身硬”。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曹紅認為,老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才有底氣和資格站在講臺上;同時,學分銀行也是一位無形且剛直的管理者,在不斷鞭策教師的成長進步。
上海運行較早,積累一定經驗
2016年4月12日,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召開會議,就如何做好浦東新區“十二五”教師繼續教育收尾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會議通報了全區學分任務完成情況,同時要求“十二五”師訓未結業教師抓緊最后掃尾機會,可通過“上海市教師教育管理平臺”等盡快掙分,爭取結業。
上海市教師教育管理平臺,是上海教師繼續教育的“學分銀行平臺”,于2011年4月上線運行。它源自2007年底上海推出的“學分互認”。當時,上海市教委印發《開展高等教育學分互認試點和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溝通試點的方案》,決定在成人教育領域率先試點學分互認,從而打破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間的認證瓶頸。2011年6月,《上海市“十二五”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實施意見(試行)》公布。根據該意見,“十二五”期間,上海市教師教育工作將全網絡化管理,市級培訓依托上海市教師教育管理平臺(學分銀行)進行。所有在職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要參加自選課程的培訓,將教師完成培訓學分和培訓考核情況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教師考核和職務聘任的必備條件和重要依據。
《教育》記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師教育管理平臺(學分銀行)是由上海市教委人事處組織,上海師資培訓中心與上海遠程教育集團具體實施的市級、區級、校級共享課程管理和培訓學分管理的平臺。它擁有人員信息管理、課程管理、班級管理、個人報名、團體報名、報名審核、學分管理、經費統計、報表導出等功能,面向的用戶群有市級管理員、區級管理員、校級管理員、任課教師、班主任和普通教師?!笆濉逼陂g,原則上要求所有在職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5年內必須完成36學分,其中每10學時將折算為1學分;每一位教師每次只能報一門課程,不能多報。
在運行初期,上海市教師教育管理平臺系統因為前幾期設置的課程較少,還曾遇到過全市十多萬中小學教師集中搶選課程的問題,以致服務器不堪重負。最后,在登錄頁面上設置了三個入口進行分流,才得以緩解。經過這樣不斷摸索,截止2014年12月,上海市共有13萬名教師報名注冊學分銀行,教師培訓的市級共享課程已達到近500門,基本上做到了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覆蓋。而上海市通過制定學分認定標準,構建教師培訓學分結構體系,強化教師培訓學分考核管理,逐步打造出一個開放、多元、可選擇、分級的教師培訓學分銀行管理系統,為其他地方教師培訓學分管理提供了一些借鑒經驗。
可與國培計劃結合進行
關鍵詞:地方開放大學;轉型發展;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728 文獻標識碼:A
貴州在全國是一個欠發達欠開發的西部省份,自2013年,貴州省委、省政府為加快應用型、實用型人才培養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文件,以人為本,“智力”當先,收到了較理想的效果。作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為己任的六盤水廣播電視大學緊跟省委、省政府轉型開放的步伐,適應新形勢,改革發力,努力趕超,在地方經濟轉型“智力”的“提供”上做細文章,做好文章,做大文章,實現了開放轉型的跨越式發展,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面對發展困境、精心謀劃未來
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經過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終結性評估,學校的硬件、軟件及廣大教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自己與自己比有進步,與國家、省改革開放的要求還很不夠。2005年中央電大終結性評估時,學校編制內教職工僅25人,4個科室,人員編制、機構嚴重偏少。學?;A設施薄弱,沒有固定的校園,有校無址是全省電大的典型,設備、設施簡陋,僅有30臺舊電腦,教學完全以面授為主,很少、也很難運用網上教學。學校管理環節還不夠嚴謹,辦學效益和社會地位還不是很高,學校全年非稅收入不足150萬,上交上級電大管理費后,所余經費只能維持基本的教學和管理,改善辦學條件使學校進一步發展出現瓶頸、發展困難重重。學校領導班子面對發展困境,落實省委、省政府開放轉型的部署,下大力謀劃未來與發展,以“基層電大開放轉型發展為第一要務加強自身建設,順勢而為主動作為,以‘有為’創‘有位’”,發揮廣播電視大學智力支持地方經濟的應有的作用。
二、創新思路,轉型發展,搶抓機遇,爭取政策
(一)結合實際,創新思路
學校面對發展的困境和嚴峻的挑戰,對國家加大職業教育發展的形勢以及地方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深刻認識到只有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創新發展思路,學校才有出路。確立了學校多元化發展的辦學理念,把學校發展定位在“一體兩翼”即以開放教育為主體,以奧鵬網絡教育和中職教育為兩翼的學歷教育及多種培訓的非學歷教育發展的辦學模式,以促進學校開放轉型深入發展。
(二)政策的支持是學校發展的關鍵I
面對教育經費只能保證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開放教育難以取得生均經費的支持和辦學經費投入的實際,2006年教育部文件要求利用電大資源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搶抓這一機遇開辦了中職教育,取得了教育附加經費投資職業教育的政策資金支持,辦學的物質條件得到逐步改善。同時,通過爭取政府人員編制、采取退休及提前退休等方式調整出人員編制,招錄了部分大學生,教師緊缺問題才開始得到改善,學校二級機構從4個擴大到了12個,管理逐步走上規范化。2013年貴州省委為了加快培養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大量的實用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出加大全省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并明確提出教育“9+3”即義務教育和中職教育是全省當前教育發展要突破的重點,為了落實好省委教育“9+3”文件,貴州省政府出臺了中職“百校大戰”學校項目,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抓住機遇,擠進了貴州省中職“百校大戰”項目學校行列,接連幾年獲得中職“百校大戰”項目資金支持,學校新校區各項基礎硬件建設得以大力推進。
三、轉型發展中實現跨越發展
隨著學校先進辦學理念的確立、辦學模式的創新、學校規模的擴大、教育政策的支持及經費投入的加大,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在轉型中實現了跨越發展。
(一)辦學理念得到深化,辦學模式更加完善
開放的辦學指導思想深化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以成人開放教育為主體,奧鵬網絡教育、中職教育為兩翼的辦學模式得以加強,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多元化辦學格局的形成,為學校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基本建設快速推進,美麗校園拔地而起
轉型于中職教育與成人開放教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多元化辦學,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與經費投入,學校基本建設得以快速推進,一座座大樓在六盤水市雙水職教城新校區拔地而起,校園內相繼建成綜合教學樓、禮堂、藝術科技樓、學生宿舍、食堂、田徑場、籃球場等設施,一座美麗的校園在中國涼都――雙水新區矗立。
(三)配備先進教學設備設施,實現教學和管理的現代化
在新校區建成的同時,學校陸續配備了一批先進的教學設備,實現了教學和管理的現代化。學校從僅有30臺配置落后的計算機到擁有近300臺配置先進的計算機,從僅有計算機室到擁有多間微格教室、幼兒模擬教室、幼兒衛生保健室,電子鋼琴房、專業舞蹈形體室、多媒體中型會議室、學術報告廳、大禮堂,衛星、電視、多媒體互聯網多種網絡覆蓋校園,設備設施裝備躍入全省前列,教學和管理實現了現代化。
(四)強化人才意識,建強師資隊伍
2006年全校在編教職工26名,專職教師僅有15名,大量的教師依靠社會聘請,1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人才興校的理念,千方百計引進高層次人才,使在編和正式聘用的教職工突破100余人,專職教師達到70余名,加上外聘教師,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大幅度提高,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五)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水平大大提高
開放轉型走多元化辦學之路,學校辦學規模逐年擴大。2016年學校各類學歷教育學生達到7000人,非學歷教育培訓多種多樣。10年來各類培訓人數超過10000人次。學校從粗放到精細,從無序到有序,從外延到內涵的管理,經歷了一個從不規范到規范的發展過程,辦學水平明顯提高。
(六)辦學成果顯著,社會地位明顯提高
10年來,學校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就經濟效益而言,辦學收入從2016年的150萬元增加到800余萬元,學校辦學經費大幅度增加。社會效益更加顯著,學校這10年培養了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學生15000余人,非學歷教育學生10000余人,許多學生成為六盤水市經濟和社會建設的骨干,在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校在教育教學、招生就業、校園文化建設、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多次受到省市及各部門的表彰,學校獲獎人數和次數大幅度增加,社會影響效果顯著,社會地位明顯提高。
四、開放轉型發展的啟示和思考
(一)六盤水電大轉型跨越發展的啟示
1.思想解放是實現地市電大轉型發展的基礎
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辦學思路,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辦學實踐證明,什么時候學校思想解放,什么時候學校就得到發展;反之,學校發展則陷入困境。因此,地市電大只有解放思想,樹立新的辦學理念,大力深化改革,確立適合本校發展的辦學模式,在辦學實踐中強力推進學校發展。
2.維護系統辦學,突出地方特色是實現轉型發展的前提
國家開放大學已處于全面轉型時期,地市電大向地方開放大學轉型發展要維護開放大學系統的整體發展,在開放大學系統的統籌規劃和指導下,堅持依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突出地方辦學特色,強化發展地方特色,把握錯位發展的原則,地市電大成功轉型發展才能成為現實。
3.結合地方實際是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地市電大作為應用型、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成人高校,隨著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要根據地方經濟轉型對人才需要的實際,深入調查,了解何種人才為轉型需要人才,何種人才為轉型急需人才。要有的放矢,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突出辦學特色,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要根據實際調整辦學模式,科學設置專業,合理配置教師,全面提高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學校與地方發展同呼吸、共命運。
4.強化開放辦學意識,整合利用先進教育資源是增強活力的源泉
地市電大要打開自我封閉狀態,始終堅持開放辦學方向,強化校校聯合、校企合作、多渠道辦學理念,加強與省內外學校和企業的聯合辦學,學習引進先進學校和企業的辦學管理經驗,充分利用整合省內外學校和企業及各類辦學的先進教育資源,在全方位互動中增強學校發展的活力,不少地市電大已在這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5.教育政策支撐是轉型發展的關鍵I
地市電大要實現順利轉型發展,除了多種因素外,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支持極為關鍵,“國家或政黨的教育政策是影響教育改革與發展重要的、甚至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國內外開放大學發展的歷史證明,何時何校得到教育政策的支持,何時何校就得到發展;反之,學校發展就困難重重。
(二)地市電大轉型發展的思考
1.創新發展思路,拓展辦學空間
在地方普通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技能型高校的過程中,盡管地市電大有多年的辦學經驗積累,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就讀學生選擇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開放大學與普通高校竟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電大學歷教育學生將會越來越少。因此,必須在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學科建設、專業課程設置、招生就業、辦學條件等方面大膽創新辦學思路,提高辦學水平。特別是要在非學歷教育方面結合實際大力創新發展思路,例如貴州開放大學系統可結合貴州發展“大數據、大健康、大扶貧”開展項目培訓。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結合實際開展的村支兩委經濟轉型培訓、電子商務培訓、技工技術技能培訓,適應了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大拓展了辦學空間。
2.強化內涵發展,打造過硬師資隊伍
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試點項目”開展以來,地方開放大學辦學規模持續擴大,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內涵發展不夠到位,關鍵是教工隊伍的素質跟不上。要不斷提高教師和管理人員能力,做到培訓常規化。努力引進和積累各類高層次人才,還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教師隊伍,以適應學校轉型發展的需要。
要強化內涵發展,大力提高辦學水平。應加強教育教學、科學管理、招生就業等方面,并與國內外、省內外學校和企業合作,充分整合利用先進學校和企業的優質教育資源,全面提高辦學質量,以強大的竟爭力和發展的活力,有效促進學校轉型發展。
3.加大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電大轉型物質基礎
地方開放大學是地方電大的升級版,盡管近年來各校校園都有不少變化,但是且不說縣級電大,就是地市級電大有一個規范校園的也不多。因此,基層電大一定要加大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力爭建設一所功能較為齊全、設備設施較為完善的校園,為實現電大向開放大學的轉型,為承擔起新型大學的歷史重任做好準備,否則地方開放大學建設就沒有辦學的物質基礎支撐,學校要實現較大發展也不可能成為現實。
4.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強化新型教學模式
要“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設以衛星、電視和互聯網為載體的遠程開放繼續教育及公共服務平臺”,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育與技術的深度融合,就必須擁有一套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夯實公共服務平臺,以適應地方開放大學教學需要。同時,要完善設備管理,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新奇感、新穎感,吸引他們主動學習。
5.爭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學校要去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并竭盡全力擠入地方發展規劃,努力把學校發展融入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盤子中,從而獲得財政投入。地方政策的支持和投入,對于地市電大的轉型,開放大學地方學院的創建、發展極為重要。
6.加強教育科研、引領事業發展
教育科研是地方開放大學轉型發展的理論先導,處于國家經濟轉型和開放大學轉型關鍵時期的地市電大,對于科學發展的理論指導,顯得更為迫切需要,地市電大只有緊緊圍繞開放大學轉型的要求,圍繞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加大辦學模式、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校校聯合、校企合作、學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及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學校改革實踐的指導服務,才能為順利轉型于地方開放大學,更好地為地方經濟轉型服務,推動學校穩定發展開辟新路。
地市電大實現開放轉型發展,是超越“自我”,提升層次,是一新事物。需要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思路,也需要深入學習借鑒國內外的辦學經驗,整合利用優質教育資源,更需要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轉型的實際,贏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做到了這些,地市電大開放轉型會越轉越好、越辦越好,不斷總結、不斷創造創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的轉型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姚躍進.基層電大轉型發展的新使命[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
[2]楊志堅.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改革與創新[J].中國遠程教育,2013(7).
積極探索韓城社區教育新模式
韓城社區教育特色簡介
韓城始建于西周,古稱“龍門”,距今3000多年歷史。韓城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東北部,總面積1621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轄6鎮兩辦166個行政村39個社區。2012年被省政府設為省級計劃單列市,計劃單列6年來,韓城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1.6億元,經濟綜合指標位列陜西省縣域第二位,西部百強縣30名。韓城先后獲得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旅游文化示范市”、“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全域旅游創建示范市”等諸多稱號。
一、韓城市基本情況
韓城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司馬遷的故鄉,物華天寶,文物薈萃,素有“關中文物最韓城”之美譽,現存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6處,在中國西部獨此一家,元代古建筑30多處,占全國六分之一,有“陜西元代博物館”之稱。近幾年來,韓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始終把旅游作為推動城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口,累計投入200億元,全面突破旅游發展,城市旅游環境得到提升,韓城旅游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加強,“史記韓城·黃河特區”品牌深入人心。韓城市搶抓機遇,創新舉措,提質增效,邁出了“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新步伐,2017年韓城市共計接待游客1202.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3%、52.6%。韓城旅游已形成了司馬遷祠景區、韓城古城景區、黨家村景區、梁帶村遺址景區四大版塊特色旅游。
司馬遷祠景區,既有著厚重的史記文化遺存,體會三千年悠久的華夏文化,感受史圣偉人傲然風骨,又能欣賞三千畝國家文史公園湖光山色,還能感受世界頂尖科技帶來的“大河之魂”山水音樂秀,足以讓你不虛此行。
中國民居瑰寶-黨家村早已聲名遠播,它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20多座四合院,還有保存完整的古塔、古暗道、古井、祠堂、私塾、哨門、看家門、貞節碑等18處公用設施以及族譜、村史,被專家稱為“東方人類傳統居住村寨的活化石”。走在古老的石砌巷道,莊嚴的祠堂,瀟灑的文星閣,無不散發著古建筑的文化氣息,古人的雅致。觀黨家家訓,品味雋永的文字,是哲學,也是醒世恒言,娓娓道來,言傳身教,在游覽之余也可感悟人生大道。
梁帶村遺址景區是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經過幾年建設,2018年梁帶村博物館建成使用,讓我們一起探尋迷失的古國——芮國,博物館展出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同時還能欣賞精彩絕倫的舞臺音樂劇“芮姜傳奇”。
韓城古城有1500多年的歷史,五街七十二巷,舉目皆是明清乃至元代的樓閣,明清時期的四合院星羅棋布,店鋪鱗次櫛比,九座不同風格的廟宇坐落其中,其中文廟、東營廟、城隍廟等古建筑群,氣勢恢宏,肅穆古雅,在那一磚一瓦間,無不流露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印痕。
二、韓城電大簡介
韓城電大創建于1996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辦學經歷。韓城電大附設在陜西省韓城教師進修學校院內,學校成立于1978年,1986年12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為第一批審定備案的縣(區)教師進修學校之一。學校座落于金城區書院街。占地面積17畝,建筑面積8658㎡,有計算機90余臺,多功能廳1個,錄播教室1個,多媒體教室20個,圖書3萬余冊,常用教學儀器完備。2006年被省教育廳命名為陜西省“示范性縣(區)級教師進修學?!?,是一所集師訓、干訓、學歷補償教育等職能于一身的現代化學校,是韓城市教育資源中心與學習發展中心。
學校環境優美,綠樹環抱,花壇錦簇;辦學條件優越,教育教學設施一流,教學資源豐富;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52人,其中專任教師40人,研究生學歷6人,大學本科學歷41人,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34人,獲市級以上優秀教師、教學能手15人次。學校內設機構有黨政辦公室、教師培訓處、學歷教育處、總務處。
多年來,韓城進校始終堅守“博學奉獻、為人師表”的校訓,秉持“謀求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踐行“大服務、全方位、優培訓”的辦學目標,堅持優化服務、提升層次的辦學思路,學校兩大辦學特色是“教師教育、學歷教育”。教師教育多年來從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體系出發,努力打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平臺,已成為韓城教師資源與學習中心,教師國培先進縣市,為韓城的教育事業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學校除開展正常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校長培訓外,還與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北京奧鵬遠程教育中心聯合開辦本??茖W歷教育。
二十余年的發展,韓城學歷教育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累計畢業學員6000余人,畢業生遍布韓城各行各業。目前韓城教學點共有各類在籍學員1000名學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條件日益改善,辦學經驗日趨豐富,學校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與日俱增。
多年來,學歷教育始終以改革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突破,認真規范教學環節,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始終以“健全規章制度,規范教學過程,完善支持服務”為目標,扎實落實教學各個環節,不斷加強網上教學的監督,認真做好助學服務,通過入學教育環節,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指導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培訓,促使學員轉變學習觀念,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二十多年的教師培訓和學歷教育,為我們積累了豐富成人培訓的經驗,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儲備,為社區教育提供人才支撐。
三、韓城發展社區教育的前景
黨的十明確指出,要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作為文史之城,韓城具有建設社區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旅游資源作為一種豐富的人文資源,可以深入挖掘人文因素,可以作為社區教育培訓的內容,如進行黨家村家訓的人文教育,史記文化的傳統文化教育,這些都是韓城本地所獨有的資源,以此開展社區教育確實具有難以比擬的先天優勢。二是韓城歷來重視教育,近年來,韓城大力開展各類職業培訓,為開展社區教育創造了有利土壤。三是韓城教師進修學校具有較好的硬件設施和人才儲備,能滿足開展社區教育所需的硬件條件和人才條件。四是韓城電大可依托電大系統優質的社區教育學習資源和有利條件開展相關工作。
因此,發揮電大系統優勢,依托韓城進校成立韓城社區教育學院,以重點鎮和街道辦事處為單元,依托各鄉鎮成人技術學校為基地,設立社區學院教學點,大力開展社區教育工作,對構建和發展韓城市社區教育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設立社區大學的基本構想和目標措施。社區學院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為發展目標,以提高全民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為基本任務,本著“立足社區、服務社區”的原則,形成融合廣播電視教育、現代遠程教育、各類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等各類教育資源為一體的社區教育資源中心,建設完善的社區教育辦學系統,逐步成為主導社區教育的辦學主體;抓好社區教育隊伍建設,成為韓城社區教育干部和工作者的培訓基地;做好社區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成為社區教育研究和指導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同時,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高全市居民的綜合文化素質服務,為社區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
2.依托韓城進校,建立覆蓋全市二級社區教育網絡。社區教育的健康發展,必須以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通力協作,要以重點鎮和街道辦事處及社區為單元為基礎,依托各鄉鎮成人技術學校為基地,設立39個社區學院教學點,依托韓城進校組織全市各主要培訓機構,成立培訓教師工作庫,推動此項工作的模式初步發展到由辦學實體主導、各方配合、居民(村民)廣泛參與的模式。韓城進??梢岳矛F有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及遠程網絡體系等優質存量資源,實施教學和教學管理,提供社區教育所需的多種功能,在我市社區教育中發揮辦學的積極主導作用。
3.充分利用電大系統教學資源,為社區教育提供課程資源服務。社區教育需要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積累,電大系統已經具備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媒體資源——網絡平臺教育資源、視音頻教育資源以及管理資源。在社區教育中,電大可以通過統籌與整合,發揮電大教育資源存量的作用,為當地城鄉居民開展多形式、多方面的社區教育活動。以各鄉鎮成人技校為依托,建立社區教育教學點,可有效利用全市現有存量資源,創建基地,服務基層人民。
4.大力開展社區教育主題活動,為社區教育提供教學支持服務。社區教育機構是一所新型的面向全體市民加強文明素質教育的社會化、開放式教育機構。以創建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為發展目標,以提高市民綜合文明素質和社區干部專業文化水平為基本任務。要根據當前熱點及時開展各類教育活動:(1)開展社區公益性講座、普法宣傳,青磚上的家訓,史記文化研究,史記大講堂,努力豐富居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2)技能培訓功能:對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居民所需的勞動技能、轉崗技能、專業技能等培訓提供指導和服務。重點抓好量大面廣,受到社區居民普遍關注和喜愛的各類短期教育培訓。如:在職人員的崗位培訓,包括行業培訓和上崗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外來人群適應城區社會生活培訓;老年人社會文化活動培訓;家政服務培訓;英語口語以及計算機等能力培訓;普通話培訓;弱勢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訓等各種有益于全民素質提高的教學和服務活動。
5.組織機構
(1)成立市級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組織、宣傳、人社、財政、教育、文化、民政等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統籌協調區域內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領導小組日常事務。
(2)依托韓城教師進修學校成立韓城社區學院,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配備3-5名社區教育工作人員負責社區學院日常事務。
(3)在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重點鎮和街道辦設立社區教育教學點,由各鎮辦化技術學校負責指導村組社區日常工作的開展。
(4)擬給社區學院增加5名人員編制,由韓城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兼任韓城社區學院院長,新增內設管理機構社區教育處。
6.經費投入
以市級投入為主,根據教育部《關于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市級由市財政預算安排社區教育專項經費,按社區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標準,核定社區教育專項經費。逐步健全政府為主、社會參與、個人分擔的經費保障機制。
當前,在全國終身學習社會中,社區教育必將成為今后全民終身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性工作,韓城發展社區既有歷史優勢,也有現實優勢。新時期,韓城教師進修學校將站在歷史新起點,從零做起,奮勇直追,努力創新,銳意進取,也必將在社區教育的大旗下樹立自己的品牌,也將為韓城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基礎教育高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8年4月
1.1英國1995年,英國就創設了學習型城市網絡組織(LCN),與教育與就業部、成人和繼續教育國家研究所密切合作,共同推進英國的學習型城市運動。英國政府1997年以來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及技術支持體系的投資已超過百億英鎊。英國的學習型城市運動總體來看,有如下特點:第一,制定資源質量標準,保障資源開發品質。第二,兒童階段開始抓起,注重終身學習運動。第三,建設優質資源平臺,促進終身教育應用。第四,提供多種基金資助,支持學習資源采購。
1.2美國美國政府重視和推動網絡教育資源的整合。主要利用政府引導,建立靈活的運營機制,帶動了整個資源建設的規?;a業化和市場化,并積極促進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之間的多方合作,充分發揮學校的科研優勢、公司的資金優勢和政府部門的決策優勢,共同推動網絡教育信息資源整合,形成聯合各級院校、文化傳播公司、新聞媒體、圖書館、學術團體及政府各部門的資源整合體系。美國在學習資源平臺的設計非常人性化和完善,特別是資源請求服務等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美國在終身教育方面的成果很多,如:“金字塔表現性模型(PerformancePyramidModel)”、“eThemes信息化教育資源”項目都引起了國際教育技術界的關注。在理念研究、技術實現、教學應用、發展展望等方面的“基于標準、反應性支持、用戶參與、動態長效”的信息化教育資源建設機制,會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1.3歐洲委員會2006年歐盟資助的旗艦教育培訓項目歐洲終身學習項目啟動。該項目是早起數字化學習項目蘇格拉底、達芬奇等項目的后續項目,項目總預算為69.7億歐元,實施周期為7年,即自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底。資助資金將被用于資助數百萬個人在線學習、培訓、教學的項目與活動,以及用于促進教育與培訓機構和歐盟內部各體系之間交流、合作,加強事務處理的機動性和發展。同時,2007開始,歐洲委員會啟動的eTwinning數字化學習項目融入了終身學習項目。eTwinning門戶網站利用通信技術促進歐洲學校之間的合作,為教育者提供有關學校對活動的建議、幫助和資源。五年中,有17000多個會員單位和超過5324個學校參與此項目。
1.4亞洲泰國于2005年成立了泰國網絡大學(簡稱TCU)以解決高等教育危機。TCU致力于數字化學習的研究與應用,并以門戶網站的方式呈現數字化教育資源,提供近500門課程和十幾個在線資格認證培訓。與國內外28所大學和6個機構有了合作交流。在日本,開放課件聯盟(JOCW)致力于推動日本教育資源的共享。JOCW的成員從開始的6家大學,發展到2010年的42個成員,課程數量也從開始的150多門發展到近1500門。
2國內學習資源整合和共享現狀調查
2.1上海上海市在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方面非常成功。上海教育資源中心整合了教育電視臺、電大教育館以及十余家國內外供應商的資源,以基礎資源為主體,同時涵蓋了學前、職業、高等及繼續教育領域,構建了較完整的平臺體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資源制作、管理、應用和服務的支持平臺。
2.2天津天津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開展包括黨員培訓、濱海新區外來務工人員培訓、紅十字會遠程培訓網、中小學課外教育、社區教育、幼兒教師培訓等10大方面的遠程教育應用,整合課程3105門,視頻資源長度達到100萬多分鐘。
2.3長春長春廣播電視大學與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中心、超星、奧鵬學習中心及十三所城市電大簽訂了資源共享協議。學習資源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生活課程、學歷教育等等;開通了“全民學習接待中心”、“市民學講堂”等服務系統。3.4廣州以數字化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廣泛匯聚社會優質資源,創建了以“SSRCS+T+P”為核心的廣州數字化學習港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3學習資源整合現狀分析
通過對國內外學習資源整合的現狀調查,我們不難看出世界上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在數字化終身學習方面進行了研究與項目實踐,很有成效。相比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基礎環境建設方面已趨于成熟,并且有大量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和相關質量控制機制。另外,發展中國家的終身教育基本還集中在學歷教育層面;而發達國家已走在前列,已經在終身學習的開展方面做了大量的項目實踐。很多終身學習開展比較好的國家在線教育給傳統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學習者被其全球優質資源共享、免費、互動體驗等特點吸引;設立了數字化學習中心或社區,很多終身學習項目都很重視國際合作。我國的終身學習數字化資源成果較顯著,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終身學習資源總量不足,優質好用的資源缺乏;資源有效利用共享水平較低。優質數字化資源的良性建設模式尚未建立,資源開發體制單一,市場力量參與不足等。通過分析,我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些有益的工作:
3.1政府主導學習資源的整合①政府注重投入,夯實全社會信息化基礎,硬件建設和平臺建設在全國展開。無論是學校教育的信息化還是社會公眾信息化的建設投入穩步加大。②注重全國一盤棋戰略。構建數字化學習資源庫,整合全國各地終身學習平臺資源,提供豐富的非盈利性的優質資源共享。③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大量高新企業參與,主持選定平臺和資源制作的專業團體,通過投入、引導、制定標準,保證數字化資源的質量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