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8 15:31:58
序論:在您撰寫舞蹈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傳承與變異
傳統舞蹈教學內涵豐富,教學方式獨特。在過去的舞蹈教學模式中,那些幾乎苛刻的要求讓許多學生叫苦連天。不少學生由于經不住嚴酷的訓練,最終放棄了舞蹈學習。如何在艱苦的舞蹈訓練中讓學生能夠苦得有價值,這是舞蹈教學應該探究的地方?,F代舞蹈反對舞蹈動作的模仿再現,強調學生應該關注舞蹈者的內心感受與主觀情感以及舞蹈作品中蘊含著的思想情感。傳統舞蹈教學注重動作的固定訓練,現代舞蹈教學強調舞者有情感的肢體表達。二者相結合,才是科學的舞蹈教學方法。
(二)互動與創新
1.教學意識的創新。教師要有創新舞蹈教學的意識,從時代的發展需要入手,引導學生用真實的情感去感受舞蹈。這是傳統舞蹈教學與現代舞蹈教學都應該提倡的。
2.內容及方式的創新。教學內容上要通過整套的舞蹈訓練,如現代舞基訓、現代舞編舞技法、現代舞劇目排練,提高學生的肢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教學方法不應墨守成規,而應靈活多樣,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如和諧教學法、情境熏陶法、“羅杰斯”法、自學輔導法、合作教學法等。從而使舞蹈教學更具有藝術性與情感性。
(三)創建“232”課堂教學質量考評體系
“232”課堂教學質量考評體系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課堂教學質量考評網絡;課堂教學質量考評標準;課堂教學質量考評的組織與運行;課堂教學質量考評結果的綜合分析與處理。第一個“2”指的是隨機考評與集中考評這兩種考評方式。隨機考評一般就是考評委員會在課前隨機抽取,當場聽課。而集中考評是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測評。一般來說,每年組織一次集中測評?!?”指的是院級考評、系級考評與學生測評等三個考評渠道。不同的測評渠道側重點不同,把考核結果匯總起來,最終得出考核成績。因此在考核的時候最好是把這三種測評渠道結合起來,才能客觀、公正地教師的舞蹈教學水平,充分調動師生的舞蹈積極性。最后一個“2”指的是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兩種考評方式。在定量評價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制定“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表”。而在定性評價方面,通過聽取教師與學生的意見,對于不能量化的內容實行定性評價。這樣就實現全方位的評價,充分調動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
二、結語
一、首先是興趣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囵B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先讓學生學習舞蹈基礎知識,并欣賞舞蹈,調查學生喜歡的舞蹈,在他們喜歡的舞蹈基礎上一步步引導他們學習。但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面對艱苦的舞蹈訓練,沒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思想準備常常會困惑、卻步。只有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舞蹈訓練是枯燥漫長,充滿艱辛的。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考上一個理想的學校,把舞蹈藝術完美地展現給觀眾,每一個學生都要經歷一個艱苦而漫長的訓練過程,在肉體上經歷并承受著近乎殘酷的磨煉。讓學生在心中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對即將面臨的困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鍥而不舍,迎難而上。為此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灌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的思想,并讓學生把“苦是樂,嚴是愛”當成自己基訓課的座右銘。讓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舞蹈,自覺投入到訓練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基本功的訓練
基本功在身體素質訓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舞蹈表現的基礎。在此我分為幾個階段,并遵循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關系,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并注重了教學訓練的系統性,一步步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第一階段:人體的站立形態,頭、手、腳的基本位置、手與腳的形態以及舞姿、姿態。肩關節、手指、腰、腿部等部位的柔韌和軟開度的訓練。人體的站立、頭、手、腳的位置和動作是基礎部分,占用的教學時間為20%。柔韌、軟開度訓練貫穿整個舞蹈教學,并占用第一階段60%的教學時間,其中腰、腿胯的訓練占用20%的時間。在訓練中可采用各種方法如耗腰、地面波浪腰、涮腰、甩腰、拉腰、壓腿、踢腿、開胯等,使學生的柔韌性逐漸地好起來。
第二階段:扶把部分
扶把桿完成舞蹈動作訓練叫作把上動作訓練。目的是輔助學生掌握身體重心,使力量集中在受訓練的部位上,獲得正確姿勢,給以后學習各種舞蹈技能、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礎。把上動作訓練是最基本的訓練,內容一般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壓腳跟、腰、舞姿與控制等,內容逐漸由淺入深。通過訓練使學生身體從自然狀態到非自然狀態,也就是符合我們舞蹈專業所要求的一個狀態。克服自然體態,掌握好身體的直立和重心的穩定及軟度、力度、開度要求的完成。
第三階段:中間訓練
中間訓練是離開把桿后進行規范舞蹈動作的訓練,也是提高學生對基礎動作在表演方面實際運用能力的關鍵。這部分主要是組合練習。我把以前學習的動作用音樂組合起來,也增加一部分新的動作。
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訓練使學生達到以下目的:
(一)掌握必要的舞臺表演常識,了解舞臺形體動作的一般規律。
(二)解放全身各部關節,達到腰腿柔軟、四肢靈活。
(三)學會身段表演的基本動作,從而適應一般舞臺表演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技能技巧課訓練
技能技巧課包括素質訓練、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我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生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訓練。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住技巧,并在舞蹈中得以應用,我廣泛地吸收了體操、戲曲、雜技技巧等其他姊妹藝術的訓練手段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如在轉、控、翻、跳、走 等里面:我在轉方面重點選擇的是平轉??刂品矫媸乔巴取⑴酝扰c后腿的控制,以及一些舞姿控制。翻的方面主要是:點步翻身、踏步翻身。跳的方面比較多,小跳、中跳、大跳各選擇幾種練習,男女分開練。我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適當地給其他學生增加新的練習。
四、舞蹈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柔韌性、控制力、彈跳力等提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訓練,培養學生舞蹈動作意識能力、思維想象能力、感情調動能力。身韻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掌握古典舞身韻最基礎的基本元素。如:“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多種動律元素的訓練,然后再讓學生練習舞姿、體態、路線等。我很注重氣息、意念、神韻等內在韻律練習。在動作意識、思維想象練習中,我讓學生靜下心來,練神、練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以使學生入境、入狀態,完全融入舞蹈氛圍中,做到身心互動、形神合一,實現身體、氣息、內在節奏的高度統一。在身法運用上,讓學生了解學習千變萬化的規律,但必須注重內外統一;在舞蹈表現方位上,強調輕重、剛柔、強弱、急緩、松緊的對比;在造型上讓學生了解舞蹈動作具有圓、曲、擰、傾的特點。這些都是在教學中逐步對學生進行滲透。
五、眼神表情的培養
關鍵詞:體育舞蹈;教學;舞蹈教學論文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2-0234-01
體育舞蹈教學是體育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改革及人才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內容之一。體育舞蹈教學不僅有利于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而且能改善人們形體,還能培養人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審美觀。
一、體育舞蹈的特點
體育舞蹈是由屬于文藝范疇的舞蹈演變而來的體育項目,它兼有文藝和體育之間的邊緣項目,是以競賽為目的,具有自娛性和表演觀賞性的競技舞蹈。它具有以下三大特點:嚴格的規范性;表演觀賞性;體育性;
二、在社會群眾中開展體育舞蹈教學的必要性
體育舞蹈教育有利于群眾開啟思維、挖掘想象力,有利于提升智能、增強創造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強體魄。體育舞蹈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智力,對于促進群眾素質全面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體育舞蹈對人們素質的影響
(一)體育舞蹈能引導人們良好的個性發展
人的個性是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影響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性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定的社會價值標準的要求。健康的個性,從內部心理機制講,應是和諧發展的;從外部活動效能講,應是有高度創造性的;從倫理講,應表現為體力與智力、知識與道德、性格與才能、理性與直覺、美的體驗與美的展現等方面高度協調的發展。
體育舞蹈作為一種體育與時空藝術相結合的運動,為廣大群眾提供了發展健康個性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體育舞蹈是多層次的結構體,由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以全新的活動形式,以空間姿態和時間運動的完美融合,展現整體舞蹈藝術形象,形成各自獨立的風格體系,呈現不同個性風采。如國際體育舞蹈的現代舞,從總體上講,其風格特點是舞姿優美,舞步流暢,氣質高雅,動作規范性強,一派紳士風度;又如拉丁舞,從總體上講,音樂節奏強烈,熱情歡快,激情奔放,能培養人的韻律感和審美感。
(二)體育舞蹈能增強人們的審美能力
追求美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集服飾美、形體美、音樂美于一體的體育舞蹈可以使舞者在運動的同時產生各種審美的心理效應。在美的旋律中達到最佳心理狀態,輕松自如的舞步抒發內心情感,從而得到精神的凈化,情操的陶冶,心靈的愉悅,情感的升華。
(三)體育舞蹈能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對于大學生良好素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校園文化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對于大學生良好素質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體育舞蹈的運動性、藝術性、娛樂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僅能使大學生達到強身健體、自娛自樂、陶冶情操、消除疲勞等目的,而且能有力地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四、體育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體育舞蹈十個舞種的起源和發展都是與發源地各國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化傳統、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相聯系的,進而創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表現民族思想情感、心理狀態、理想愿望的豐富多彩的舞蹈藝術??梢?體育舞蹈包含著極其豐富、深厚的內涵。對人們提高文學修養,有助于提高觀察生活、捕捉形象、升華創造的能力;提高音樂修養有助于把握音樂的作用、風格及其描述的意境;提高史地知識的修養有助于理解各地舞發源地的民俗風情和生活方式等有關知識。這樣就可在豐富知識、開拓眼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使其通過經常的、獨立的觀察、聯想、分析與綜合,對技術動作進行藝術處理,最后以生動直觀的舞蹈形象、豐富優美的舞姿造型、自然獨特的舞蹈風格、濃郁感人的抒彩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
(二)注意講解示范的重要作用。講解和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法。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的形象去指導和啟發學生,給學生反復地示范動作。教師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與熱情,示范動作要力求準確無誤、節奏鮮明。示范包括單一動作和組合動作,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局部動作示范,但局部示范應盡可能減少。此外,也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或者選一些學習優秀的學生示范。
(三)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體育舞蹈教學這方面的師資較少,有的教師是從體操、藝體轉過來的,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充實師資隊伍,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通過教學觀摩與研討話動,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讓現有的教師提高業務水平。
五、結論
隨著社會的變革,體育教育正由單一向多元化發展,體育概念的內涵不斷擴大,它需要不斷注入時代的新內容。體育舞蹈是一項高雅的運動,是適合于群眾或高校體育的理想教學內容。我們應當全面地、深刻地認識這項運動,決不能僅僅著眼于舞步本身,而應從品德、知識、技術三個環節人手,使體育舞蹈這顆璀璨的新星在群眾中或高校得到健康的、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舞蹈藝術不同于其它門類藝術,它是一種表演藝術,綜合性很強,它是用人體律動去表現思想感情。對于一個合格的舞蹈教師,首先必須熟悉本學科業務,具備舞蹈專業素質,舞蹈專業中表演,教學編導管理等教學專業能力。本文首先從舞蹈的動作技術說起。
舞蹈的動作技術是實現舞蹈運動的直接形式,在廣泛的舞蹈動作技術領域里,我們可把這些動作、技術分成旋轉、彈跳、翻身三個大范疇。在舞蹈表現中我們常常會為一些優秀舞蹈(表演中)演員精湛嫻熟的動作技術贊嘆不絕,其動作水平高低可以體現出一個演員受到的訓練程度。
動作技術不可能無師自通,而是舞蹈演員通過教學訓練才能掌握的,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教學的關鍵所在,動作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訓練途徑來掌握,根據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學的實踐,我認為在動作技術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規律方面,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環節。
1.標準:動作的規格就是標準,就是把動作合理技術轉化為對動作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嚴格規定,它是技術原理的外化表現,是教學訓練工作中,要力爭達到的具體技術目標。
2.技術:進行動作合理巧妙的科學方法就是技術動作的科學。合理程度反映著它技術的高低,從外部看人體動作是服從力學規律的機械運動,從內部看人體動作是復雜精細的生理運動。動作技術是沿著運動生物力學合理性的軌道向前發展著的。
動作——是人體為實現具體目的而做的機械運動;技術——是人體(為實現)科學的動作方法。技術反映了人體同運動條件的相互作用和相對運動的合理關系和合理過程,使學生在較短的訓練時間內達到較高的水平。
3.步驟:步驟是正確解決動作技術教學問題的關鍵。在動作技術教學前,我們應根據具體動作的技術標準,對照具體人的當時的技術基礎,適當分析出若干更為具體細致的教學計劃,這個計劃要與具體學生的每一步學習訓練能力相適應。
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我們可以把動作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又可以把它分成許多局部,難度大的動作技術我們在教學訓練上要先后、主次分類,制定出周密的計劃,然后按部就班地來完成。
4.手段:手段就是針對性的訓練內容和措施。設計手段的方法,關鍵在于抓重點。這個重點就是要明確何為需解決的具體任務,在動作技術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把解決的動作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問題放大成突出的問題,以便調集學生的精力,通過教學訓練解決之。例如:平轉這個動作技術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有連續不斷的轉動,這時應采取的教學手段,是把重點放在轉上面。我們可暫時放棄強調其它方面的要求,讓學生的理性轉為主使學生在松弛,連續轉動的過程中,對轉有一個實際的感性認識,這樣可使學生集中精力,從而能較快地掌握這個動作。
5.方法:方法是指教學環節中的具體方法,正確的方法,可使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毅力和體力,從而達到技術教學訓練的。
運動中樞的運動過程是一個思維高度集中的狀態下,才能逐步學會的自主實踐、基本完成自動化的三個既相對區分、又相對滲透的階段。教學中的具體方法是圍繞著以下三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的思維認識的過程是通過示范、講解等方法,使學生在所要學習動作前、中、后按照教師的提示,提醒學生注意運用動作過程中的自我感覺。這些幫助提示誘導的措施,應在時機上和程度上都力求恰當,真正對學生起到一種能發揮他們自己的自主實踐的啟發引導作用,以防止學生產生依賴性,削弱了他們自己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在三個自動化階段一定要注意,不斷加強動作技術的精確性和熟練程度,只有精確性強,熟練程度高,才有價值。
在教學方法上,如何掌握運動量和強度也是一個科學性、藝術性很強的問題。應注意不能只考慮學習技術的需要,還必須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各局部的承受能力適度地安排訓練量。有些技術動作在學習一開始時,局部肌肉不一定適應,需針對具體情況,謹慎地循序漸進,可降低強度,待基本達到自動化后,再逐步過渡到應具有的強度。如發生起伏波動,還必須降低到一定的強度來進行訓練。
完成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教學過程,是不能缺少鞏固提高這個最后環節。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遇到先前已掌握的動作技術跑“范兒”了,或者變得生疏了不精確了,甚至不會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同樣需要再從頭來,學生這一次反復,不一定比第一次教授容易,人們的認識運動往往并不是能一次完成的,只有反復認識經多次實踐,才能不斷地接近真理,掌握真理,才能精益求精。
要使舞蹈的技術動作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實踐證明還應注重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示范教學法。由于舞蹈是一種形體感觀藝術,它的情緒、風格以及內在的東西,不是可以從書本上獲得的,它的全部知識應體現在教師的形體上。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要熟練、準確、干凈。如果教師每次的示范動作不同,學生就會迷茫,造成思想混亂,所以教師在示范中必須準確,不能有隨意性。不能隨便使用手勢去代替,使學生曲解舞蹈的深刻含義。所以教師必須提高業務素質和藝術修養,認真對待教學,示范一絲不茍,引人人勝。通過老師良好的示范作用,形成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小樹立對待藝術的嚴謹態度。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屬性與本性。有人說:“舞蹈是動作的藝術?!敝傅氖且匀梭w為工具,以藝術化的動作為物質材料。也有人說:“舞蹈是情感的藝術。”指的是以人物的情感或演員的情感為動力。大多數人都說:“舞蹈是藝術之母?!敝傅氖菑倪h古時期最先產生的舞蹈即與音樂、詩歌三者融為一體起,知道當今舞蹈仍與音樂、詩歌密切相關。這些話顯然都有道理。
正因為舞蹈藝術本身具有上述這些特殊性,所以便決定舞蹈教學也必須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殊性。現就舞蹈教學的幾個主要問題略抒淺見,以就教于同行。
一、綜合素質的培養
舞蹈教學首先要高層建瓴,從宏觀全局出發,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切不可就舞教舞。
因為舞蹈的特殊性,所以要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和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來抓,要力避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常言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闭f的就是“磨刀”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只有“厚積”才能“薄發”的道理。
那么,綜合素質主要指何而言呢?筆者以為,應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是思想品德素質?!暗滤囯p馨”、“學演藝,先學做人”,我國前輩藝術家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從藝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繼承。舞蹈是人的“形體藝術”,勞動量極大,所付出的辛苦與經歷的艱苦也極多;舞蹈又是“青春藝術”,舞臺生命極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曇花一現。所有這一切,都要求立志學習舞蹈藝術的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藝術觀,要具有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精神,真正具有“愿以汗水澆藝花,敢用身軀增歡樂”的舞蹈精神,并以此作為“舞魂”。
其二是心理情感素質。舞蹈是情感的藝術,每一個舞蹈語匯,都是情感的表達方式,缺少情感的舞蹈,就是“僵舞”乃至“死舞”,沒有舞蹈的鮮活生命。因此要強化學生聯想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感情體驗力與情感投入力的培養,還要強化學生意志力與心理承受力的培養。
其三是文化藝術素質。藝術的高低,藝術家的高低,最終都要體現在文化的較量上。缺少文化素養,學生就很難成為真正的舞蹈演員,其舞蹈作品也就很難成為真正的藝術作品。不要說所表演的作品的文化含量與文化品位,就是一般演出的舞蹈節目,也離不開對作品時代背景、主題意蘊、風格特色、人物情感的文學層面上的分析、理解、把握。不懂得舞劇《寶蓮燈》是由戲曲《劈山救母》改編而來,不懂得這部舞劇是“線型戲劇式”結構又怎么能成功地扮演劇中的人物呢?當然,藝術素質也很重要,音樂、美術(包括繪畫、雕塑等)、建筑、園林等知識,都應盡量掌握。同樣,不知道舞蹈劇《絲路花雨》是“敦煌式”舞蹈,也就無法跳活“飛天神女”與“反彈琵琶”等獨舞,根本不可能演繹出“復活了的敦煌壁畫”。
二、基功技能的培養
如果說,綜合素質是“軟功夫”的話,那么基功技能就是“硬功夫”。綜合素質決定制約著基功技能,反過來,基功技能又體現促進綜合素質,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因此,舞蹈教學理所當然地要把基功技能的培養作為“正業”、“主課”,絕不能不務正業、喧賓奪主。
基功包括腿功、腰功等;技巧包括連續(翻身類、轉類等)、復合(平轉接空翻、平轉接掖腿或吸腿等)、高難技巧(個人技巧)等。對學生要求要全、圓、難、嚴。并努力使技能轉化為技巧。
三、靈氣悟性的培養
關鍵詞:后背直立;幼兒舞蹈;幼兒基本功;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9-0097-01
一、后背直立在幼兒舞蹈中的重要性
舞蹈是時間與空間的藝術,是用肢體和節奏來表現思想情感的。而幼兒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它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是通過幼兒表演來體現幼兒生活情趣,反應的也是幼兒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狀態。后背直立的訓練能夠讓幼兒在特定的幼兒舞蹈動作中,更好的詮釋幼兒率真的童心世界。
例如舞蹈《我可喜歡你》中,有一組跪立動作,準備動作要求后背直立,兩手擴指張開于耳側。動作時,身體筆直往上彈起兩手隨動。透過這個動作我們可以了解到幼兒擁有愉快的心情。我在教授這個動作中,首先會要求幼兒后背直立,并且運用幼兒語言形象描述后背直立。說:后背不能像烏龜一樣彎著,像背著一個重重的龜殼子一樣,更不能像蚯蚓一樣歪歪扭扭的。通過形象的比喻,孩子們會記得更生動更形象。再進行下一步的手上動作的練習。只有在不泯滅幼兒天性的基礎上規范幼兒的舞蹈動作,而舞蹈動作的規范從何而來,那就是規范幼兒的后背直立。所以,后背直立的訓練在幼兒舞蹈中尤為重要,它能正確傳達幼兒通過舞蹈動作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并帶動幼兒舞蹈的積極性。
二、后背直立在幼兒基本功訓練中的重要性
由于幼兒基本功訓練屬于舞蹈基本功訓練最基礎階段,許多訓練動作都將簡化。在實踐教學中,我會把站姿訓練放在幼兒基本功訓練之前。采用一邊訓練后背的同時一邊調動幼兒訓練基本功的積極性。在站姿的同時可以簡單的要求一些手位或腳位,配上幼兒教學用語,充分利用幼兒的想象力,這樣就有利于課堂教學。但是這系列動作僅僅只在后背直立的基礎上,這樣一來,整個基本功訓練課堂就不再單一枯燥。
坐姿訓練也是后背直立訓練中的一種,只有在坐姿時訓練好了后背直立的意識,那么才能夠在把桿訓練中得到更好的鞏固與加強。例如:正部位立半角腳尖的訓練。在做這個訓練之前,若繼續帶進自然形態入訓練中,在立半腳尖訓練時,會出現撅臀、彎膝等不規范的動作,因此這個訓練就不具有任何意義。所以,后背直立訓練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下一步的訓練,經過我不斷在教學中的探索發現,幼兒專注一件事情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在這最有限的時間里,引導幼兒做一件最基礎的訓練是最有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三、后背直立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不管是有舞蹈基礎的還是零基礎的,都會把自己的自然形態帶入舞蹈課堂。由此我發現,許多幼兒在身體漸漸成長的時候,由于骨骼肌肉較嫩又不刻意訓練后背直立意識,漸漸養成了駝背和撅臀的陋習。而后背直立的訓練正是在幼兒身體未發育時,經過不間斷和反復的訓練,能夠讓幼兒從小養成后背直立的良好習慣。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僅只有利于幼兒舞蹈,在生活中,幼兒的后背直立習慣也使他們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我曾教過的一名幼兒有著這樣的經歷,在她剛來舞蹈班的時候,后背直立的狀態是最差的一位,后來我發現她有明顯的改變。據那名幼兒的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說:“以前她是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里,吃飯的時候姿勢最不正確的一個。身體東倒西歪不說,飯也不好好吃?,F在慢慢的開始有些改變,甚至有時候后背立得直直的,食欲也比以前好多了。”這個鮮活的例子證明了,后背直立對幼兒的生活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幼兒在寫字或者畫畫時,也將不再摳背,這樣也意于幼兒的視力健康。
[關鍵詞] 舞蹈編導;舞蹈創作;編舞技法;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3)02-0056-04
舞蹈編導教學作為舞蹈教育的一個領域,是旨在培養和發展學生舞蹈創作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舞蹈編導教育活動過程。培養的學生要面向現代社會和未來,他們應該具有想象力和獨創性、不因循守舊等特點。這些都依賴于舞蹈編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學目的是否準確,教學思想是否端正等因素。多年來,舞蹈編導教學尤為突出的是“創造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聯想、想象能力,直覺創造能力。學生學習舞蹈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滿足學生對于求知和創造的需求,擴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與藝術想象力,開發個人情趣與審美傾向,引導學生真正走上與自身藝術素養和語言積累相接的創作道路。
1 編導教師要教授學生如何進行舞蹈創 作,并非教師本人的創作
1.1 學生的編舞作業雷同
常常看編導課考試,發現全班所表現的編導教學結果是一種動作風格、一種呼吸節奏、一樣的表情、一樣的思路、一樣的結構特點、一樣的選材。筆者認為,舞蹈編導教學應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個性的彰顯,是創造性的閃光,更是每個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在相對規則的教學目的和編舞技術技法的原則下,進行創新、創造、創意的結果。
1.2 到底是“誰”在創作
應該明確的是,編導教師是教授學生如何進行舞蹈創作,并非教師本人的創作。創作要表現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必然是表現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而不能是表現教師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因為客觀事物在頭腦里的反映如果不由學生表現出來,教師無法感知,自然更無法表現。如果由學生表現出來,自然也不存在通過教師來表現的問題。也就是說,只有實際通過動作語言、造型符號、流動線條、動作色彩或舞蹈音樂等媒體表現了某種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學生本人,才進行了創作。許多的編導教師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并非教授給學生創作的方法和規律,而是自己置身于創作當中,忽視了教學目的是教會學生創作,其結果可想而知。
那些僅僅停留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階段或者僅僅將這種認識抽象地提供給學生去進行具體表現的編導教師,并沒有進行實際創作。例如,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創作一部舞蹈作品的,教師不是這部舞蹈作品的創作者;向學生提供主題、講解素材的使用、創作步驟和要領的也不是創作者。如果不僅是告訴學生如何創作,而且教師本人也動手來編舞,就可以視為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創作。
1.3 教師要做到“授之以法”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編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舞蹈編導的教學是指以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和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為基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統一編創活動。簡單說來,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對學生來講,知識是重要的,但是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知識的方法。編導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是一種關于“舞蹈創作”的技術和方法,這一點毫無疑問。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法上應“授之以法”,讓學生用所學習的技術和方法去編自己的生活、理想、體驗、感受等。如何增強學生的編舞能力,提高其水平,關鍵還需教師在編導課上的有效指導。
2 編導教師不能因為教“創作”就“迷頭 認影”
2.1 考試課到底是考“老師”還是考“學生”
編導教師的輔導是一定不能少的,但教師的輔導永遠不能把一個班變成一個模樣的人,這樣就很可怕,學生沒有了個性,都成為一個個教師的“翻版”,就連走路、說話、愛好、行為舉止、意識、追求等都驚人的類似,這不得不說是舞蹈編導教學的失敗。教學的結果展示,成為老師的個人成果的大展臺,教學班級成為了舞團,教師也霎時間被蒙上導演、總編導的光環。筆者不禁要問,考試課也好,畢業實習演出也好,劇目創作也好,到底是考“老師”還是考“學生”,到底是表現教師創作水平的高低,還是表現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
2.2 教師背著學生走路,能走多遠
如果把學生喻為教師的孩子,孩子不會走路,家長不能代替他們走路,你可以背著孩子行走一程,你總不能背著他行走一生??吹骄帉Ы處熢谑职咽值慕虒W生“動作”,手把手的為學生“摳動作”,手把手的以身“試型”,模仿再模仿,修煉再修煉,動作整理一組又一組,結構調了一個又一個。教師很累、學生也很累,教師很辛苦,學生也痛苦,或許現在感覺不到痛苦,但總有一天他會成長,痛苦的或許更久。其實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舞蹈編導是學習舞蹈創作為本體的教學,如果學生只是教師創作的“工具”,那不如成立創作工作室,可以隨意的創作,變著花樣的創作,大不必需要教務處安排既定的教學大綱、培養方案、教學目的、教學課程等一系列的教學計劃。因此,舞蹈編導教學和舞蹈創作本身沒有矛盾,也壓根就是兩碼事,教師不能忘記本真的授業解惑的宗旨,更不能因為教“創作”就“迷頭認影”。
2.3 要學生正視現代舞
人們一提到現代舞,總是會想到灰暗,想到那些所謂一般舞蹈作品不能表達的“陰暗面”。其實不然,身體語言只是一種媒介和載體,什么樣的思想都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歷史上的現代舞作品也有許多積極向上的作品,如林懷民的《薪傳》、伊莎多拉鄧肯的《馬賽曲》、吳曉邦的《游擊隊之歌》、瑪莎格萊姆的《神話寓言》等都是表現人類積極向上、追求未來的崇高精神的。教師的人生價值觀念與教學觀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因此說,現代舞的風格和創作不是一種,而是多種,不是隨心所欲的“發泄”,更不是個體對社會家庭的不滿表達,也不是另類的人生,或與眾不同的嘩眾取寵。現代舞和民間舞、古典舞、芭蕾舞沒有兩樣,都是人們喜怒哀樂的各類情緒的表達。
2.4 “使勁的編”能編出什么花樣
教師為學生的課堂舞蹈創作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有思想、有追求、有深度的舞蹈佳作進行分析和講解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提高編舞水平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那種認為借鑒就是模仿,學好編舞就是在教室使勁的“編”,跳好舞蹈就是不斷的“重復練習”,從音樂找靈感就是使勁的聽的教育觀念,筆者認為多少會有點“殘悲”。
編導的學習是一個個性的、創造性的、創新性的、革命性的學習,沒有文化底蘊,沒有“頭腦”的智慧,沒有寬泛的藝術感知,“硬編”或者“使勁編”也編不出什么花樣。編舞家的靈感獲取從歷史上能看到的、聽到的已經很多,靈感的來源可以是一部文學作品、一幅畫、一件小事、一次沒有預謀的旅行等。學習編導要善于發揮創造性的想象和靈感的捕捉,“想象就是你在腦海中構思的一種想法,在內心里勾畫的一幅圖畫,在情感上感受某種事物的能力”[1]。那么,為什么舞蹈編導教學中,學生每天都在編,都在很苦的用工,都在夜以繼日的苦編,而圖書館、閱覽室、自習室等見到讀書的編導學生卻為數不多呢?因此,筆者認為,學習舞蹈編導不僅要好好編,更重要的是好好想想,怎么編?為什么編?編什么?為誰編?誰編?編誰?多設想幾個問題。心中把問題琢磨透了,想清楚了,行動自然就有目的了,悶頭苦編,費力不討好,動作表達雷同,選材結構雷同,呼吸雷同,造型雷同,就連走、跑、跳也雷同,沒有個性,沒有創意,沒有了生活,這就是刻意的編的“成果”。
3 編導教師要把握好四個編舞教學的環節
舞蹈編導課上,看似平常的“小主題”編成舞蹈,也能讓觀者悟出生活的哲理。舞蹈不能敘述事情的經過,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環境,才可使作品內容血肉豐滿。而編舞要用動作寫出編舞者自己的生活經歷,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組合動作才能使觀眾明白自己的意圖,這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如何上好編導課,筆者認為應抓好如下四個環節的編舞教學。
3.1 一定要學生把話說出來
這是舞蹈編導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要想使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做到有話可說,教師就要認真設計好導語,較自然地引出話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啟迪他們思考,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舞蹈編導課程話題的討論中來。引導學生確立“編舞與技法使用”的觀點,突破常規,觸動學生新的思維,激起他們的編舞興趣,使他們打開話匣,展開討論,活躍課堂氣氛。
3.2 一定要說出編舞的理由
通過上一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已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第二個環節就得要求他們闡述“為什么”。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闡明編舞或創作的道理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剛開始學生還不知從何說起,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啟發引導他們發言:你認為應怎樣編?如果學生回答編排的方法和自己的設想,教師可再問:為什么這樣編,緣由是什么?如何解釋你的編創方法?這些問題的設置,就是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掌握闡釋道理的基本方法。
3.3 一定要找到編舞的技術支撐
學生闡明道理后,接下來的第三步就是引導他們為自己提出的觀點找到相應的編舞技術支撐。這個環節教師要打破過去那種教師說學生聽、記的傳統做法,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找尋支撐點,教師再給予補充說明。當然,學生所用的技術與形象之間不一定全都典型精當,教師一定要鼓勵為主,盡可能調動他們編舞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熱情,引導他們主動地投入到編舞技術與內容語言、形象中來。
3.4 一定要學生參與評課
學生們編創了一段技術練習、舞句、舞段、造型、小品、一個完整的作品等,也闡述了許多編創理由和一些編舞技術手段,使用了一些豐富的舞蹈素材。存在的問題肯定是有的,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分析篩選,做出恰當的取舍點評。這個環節,筆者認為除了教師作出回課的評論分析外,還要組織學生給學生作評析。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自評,相互評課,都是舞蹈編導課授課過程別重要的部分。教師最好不要拿著個人觀點說好壞,授課就是講技術的使用恰當與否、是否準確、是否能夠使技術運用的嫻熟等。在創作上,因人而異,教師應該允許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多種個性的存在,要鼓勵別樣的創意、別樣的創新,糾正雷同的做法。
4 編導教師要及時處理作業回課時容易出 現的三個問題
4.1 忌把編舞技法絕對化
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一定是獨特之作,總是以新穎的視角、新奇的表達和新鮮的內容,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如果失去了新、奇、巧,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新奇不是玩小聰明,不是一味地玩編舞技法,不能把編舞技法絕對化。編舞技法是實現作者舞蹈編導意圖的重要條件,是構成舞蹈作品藝術性的內在因素,是通過不斷的編導實踐純熟自如、富于創造性地運用于創作過程中。學習編舞,要習得規矩,又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識得技法,并能將技法運用“活”,是掌握舞蹈創作的重要標志。舞蹈作品的創作固然要運用各種編舞技術技法,但決定這些方法和技術能否充分發揮作用的是編導的基本功。
4.2 忌脫離現實生活的“技法化”
舞蹈作品是現實的觸動,是生活的折射,是編導思想的天空中瞬息即逝的一顆流星,短暫而璀璨奪目。千姿百態的大自然雖會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但復雜多樣的現實生活永遠是最重要的創作源泉。日前,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習作許多脫離現實,多為沾沾自喜的孤芳自賞。這種現象的發生,要么是學生對社會生活反應遲鈍,要么是缺乏直面生活的膽識和勇氣,要么就是在一種強烈的表現欲,一種所謂“多產”觀支配下“工匠式、技法化”的制造,后者可能很嚴重。這一現象的產生與前邊提到的一味地玩編舞技法耍小聰明密切相關。學習編舞要表達編導對于現實生活的真知灼見,表達編導對于社會真、善、美、假、丑、惡的感情,要能夠更多地關注生活、關注現實。
4.3 忌表達及風格的“雷同化”
學生作業驚人的類似,總感覺好像在哪兒看過。這說明,一方面,創作中的雷同現象比較突出,帶有明顯的模仿或者變相模仿痕跡;另一方面,更為深刻的原因是許多學生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陷入了“模式記憶”之中。許多學生的認識存在問題,認為現代舞、古典舞、芭蕾舞、民間舞都有一定的程式或模式。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動作風格本身,甚至包括形象性語言,他們都在有意無意的模仿著所謂的“大師”級作品。這種驚人的模仿或相似不能不說是編導教學的誤區。
5 編導教師要有效的做好五個教學引導
5.1 引導學生把掌握的知識綜合運用到編舞中
現代創造理論表明,以創造思維為核心的創新技能不是靠傳授而得到的,也不是手把手教出來的,它往往是創造者經過心理的“烘熱期”和“腦風暴”后的頓悟。因而舞蹈編導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創新技能必須依靠潛移默化的熏陶,教給學生創新思維的技巧。在編舞技法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所面對的都是些經過編導教師個人長期積淀和錘煉的間接經驗,讓學生快捷地懂得這些成果或者沿著一條簡潔、順暢的道路去編舞,無疑是一條高效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途徑。在教學過程中編導教師應有意識地將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規律揭示出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勵啟發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架設通向想象目標的橋梁。
5.2 引導學生對舞蹈創作進行大膽假設和想象
藝術家的每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是以大膽的、有個性的想象為出發點的。大膽地想象是創新的起點,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舞蹈的想象不是憑空產生的,他來源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及由客觀現實激發起來的充沛激情,因此舞蹈家對客觀事物入微的、敏銳的觀察,是想象得以產生的先決條件?!盵2]
在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編舞蹈大膽進行假設,尋找各種將想象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編舞的創新技能。教師要摒棄狹隘的“單科”思想,確立各種知識相互貫通、滲透和融合的意識,為學生廣泛聯想、移植、改組所掌握的知識,產生新念頭,提供豐富的信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嘗試各種各樣的創新思想,激發其創意思想的誕生。
5.3 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編舞技法
編導教學應遵循創意、借鑒、創新的規律。編導是一種技術技能教育,從其形成的過程來說,必定是由生活到感悟,由感悟到創造的過程。首先,正確的編舞技術技法是學習舞蹈編導的開始。如從單一造型、動作的字、詞、句的學習到的一組、一段動作的延伸,爾后到結構、語言、形象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一部作品。編舞技術技法是學習舞蹈編導的必由之路,學生學習編舞應以編排技巧、技能為重點,不是簡單的模仿有關技術。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編舞技術練習,由技術練習過渡到藝術創新。讓學生反復地練習單一造型、短句、舞句、舞段、小品的編排,逐漸形成自己的編舞技能,自然就能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作為一種編創技能,學習舞蹈編導必須銘記創新為目的的規律,切忌“統一糧票式的”、“模仿性的”、“跟風性的”、“膜拜性的”沒個性的編舞。
5.4 引導學生要去感受、去觀察、去體驗生活
舞蹈編導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訓練學生如何將生活感覺、體驗等轉化為舞蹈作品。培養學生在藝術上具有創造性能力的訓練過程,也可以說是舞蹈編導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在平時的訓練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使之能夠將生活中有意義的原型整理轉化成舞蹈形式,引導學生勤于舞蹈構思能力的訓練,動作的呼吸流暢、流動線條的飽滿完整、造型的準確生動、動態動律素材的巧用到位、空間與力量的把握等,都需要一點點的磨練。編舞的學習要有細膩的感悟力,要感受生活,去觀察,真正體驗生活,還要檢驗自己能否在最平常之中發現不平常,這是學習舞蹈編導的關鍵。
5.5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網絡科技積極閱讀
編導教學要避免片面強調技巧,缺乏思想性。編導就是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能指導編舞。高校在校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他們的思想必須由正確的理論為導向,典型的事例為楷模。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博覽群書,充分利用網絡閱讀,積累編創素材庫,并用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待創作。舞蹈創作的基礎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發生在身邊的事例,生活中充滿著美、丑、真、假、樂、苦、喜、悲等,各種各樣的人生感悟。
總之,舞蹈編導教師要善于創造性的傳授知識,善于把復雜抽象的知識簡單化、直觀化。教師要創造性的教,學生要創造性的學,教師不但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怎樣獲取知識。編舞技法教材及教學法的完善建設迫在眉睫,編導教師個體創作經驗化的教學論有待改善,教師應積極的探索有效的舞蹈編導教學規律,完善編舞技法的基礎理論以及不斷改善“編舞教學和舞蹈創作”混淆的教學狀況,扮演好自身“教師”的職業角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