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04:16:37
序論:在您撰寫廣西師范大學現況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導生制 實施模式 監督機制
一、我國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模式
目前我國各類高校實施的本科生導師制多采取如下形式,即由一位教師指導若干名本科生,導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專業學習、科研實踐、身體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給予具體的指導,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但各高校因具體情況不同實施模式也不盡相同,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
1、全程導師制
在全程導師制下導師負責學生的全面指導,包括學生的學習、科研、生活、心理輔導等。學生從一進入本科學習階段就跟隨導師進行研究型學習,在學生的低年級階段導師工作側重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鞏固學生專業思想,介紹專業發展現況和前景;指導學生選課;根據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要求及學生的個性特點來幫助學生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知識結構。在學生的高年級階段導師工作側重于對學生發掘潛力、促進創新思維,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科研素質等等。導師在各方面為人師表、做出表率,以導師的人格魅力、學術水平教育和影響學生,促使學生成長成才。這種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掌握學習規律和方法;有利于學生了解所學學科和專業的發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計劃,對所學專業產生興趣,穩固專業思想,更好地完成本科階段的學習。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實行的就是全程導師制 。
2、高年級導師制
高年級導師制模式適合對大學三、四年級中優秀學生的培養。因為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熟悉并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適應大學生活,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有能力從事一定的專業研究工作。高年級導師制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長和導師的專業研究方向,采取師生雙向選擇與院系調配相結合的辦法為學生配備導師。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參與科研,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高年級導師制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南京林業大學采取的就是高年級導師制。
3、精英生導師制
為了能有效的培養創新型人才,有些高校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如高考的推薦生、免試生和高分生,在進校后就開始對他們實行導師制,讓這部分優秀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學校最好的資源,得到優秀導師的教育和培養,這是一種英才教育方式。精英生導師制的主要特點是:第一,重視并培養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跨系、跨專業選修課程,在培養計劃中單獨列出若干靈活的可以讓學生自由掌握的學分以方便學生制定和安排自己的培養計劃,由學生和導師共同確定選課內容;第二,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可以在較大范圍內選擇高水平的教師,或由多名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的導師工作組精心指導,學生通過與導師的交流了解學科、專業的前沿動態和發展動向,學生通過參與導師的課題提高自己的科研實踐能力;第三,能充分發揮導師的人格力量,導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僅僅是在學業上的指導,更是從思想、生活等多個方面關心和幫助學生,在交流中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導師的人格魅力。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實行的就是精英生導師制。
二、當前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
由于本科生導師制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還是一種新的嘗試,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所以還很不完善,很多學者對于我國實行本科導師制存在的問題給予了客觀的分析。歸納起來有下面一些問題。
1、思想觀念上的誤區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部分高校領導對學分制的實質、特點、利弊等認識不清,更不能科學地制定出本科導師制方案,從而造成各學院或系科對本科生導師不重視。另外相當一部分教師不能處理好教書與育人的關系,一些高校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學生自身的事,學的好壞與己無關,作為教師只要該上的課上好就行了,把教書和指導學生,教書和育人,人為地割裂開來。
2、師生比過低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進入了大眾化教育。但師資隊伍的建設不能一蹴而就,存在著明顯的周期性和滯后性。合理的指導數量應該是一個導師指導15名左右學生。目前由于一個導師指導的人數往往過多,使得有的學校的導師制名存實亡。
3、導師的責任心有待加強
由于教學、科研工作任務繁重,學生很少能見到導師的面,導師也無法履行導師職責,這樣的導師制對學生來說,也就形同虛設。另一方面,導師對學生的關心與了解還不夠,多數學生認為導師對自己的學習方面的事情了解較多,而對自己的思想、特長、弱項和興趣了解得不夠。
4、缺乏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
目前,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導師制缺乏制度的約束,隨意性比較大,導致有些高校的導師只是流于形式,名不副實。另一方面,已實行導師制的多數高校的導師“義務勞動”的成分更大一些,不利于調動導師的積極性。導師的教書育人地位在目前的學校工作體制中并沒有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實保證。表面上學校重視,但實際操作中院系責權不清,黨團組織、學工系統與導師缺乏聯系,對導師的教書育人工作沒有及時、恰當的指導、考核和評定,導致導師對本科生導師制缺乏熱心。
注釋:
[1]費英勤,顏洽茂.本科生導師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2]韋衛星.本科生教學實施導師制的研究與實踐[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4(4)
參考文獻:
[1]謝安邦.比較高等教育[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楊漢清,韓驊.比較高等教育概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胡守華.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4]郭欣欣.本科生導師制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廣州:暨南大學.
[5]曹十芙.學分制下本科生導師制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湖南農業大學,2006.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完善教學,是健全中學生心智和人格、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作為一名有良知的中學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精湛的教學藝術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現階段初中政治教育存在著教學方式守舊、教學理念跟不上教材改革的步驟等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就如何解決初中政治教育中的出現問題做出了探討,并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育;教學觀念;新課標;新教材;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1-0181-01
初中階段的孩子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步建立的時期,可塑性非常強。這時的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記憶力好,但同時他們玩性大、率性大、容易效仿別人,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對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取向,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以及人格的完善、心智的健全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ト歡審視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認為政治課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就要靠說教、靠死記硬背記牢,而忽視了教育學生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要遵守社會道德?為什么要堅持操守?為什么要遵守法紀?以致學生對社會法律體系和道德體系概念模糊、似懂非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知道如果觸犯法規將會帶來多么嚴重的惡果,這些教育弊端都為日后的社會教育和學生成人后的社會生活埋下隱患。二是教材雖新,但教師的教學觀念跟不上步驟,吃不透新教材, 也就不能達到新教材所要求的預期目標。時代變化日新月異,在這個信息網絡四通八達、思想觀念日益開放、社會變化日漸明顯、物質世界極度豐富而人們內心世界極度空虛的年代,這時的中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已經明顯與從前不同,對個性、對自我的追求極大提高。因此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教育部門不斷探求教學體制改革,并推出適應現階段學生學習需要的新課程新教材。但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大都因習慣了長期的舊教材教學,而一時轉變不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導致新教材的創新與功用無法讓學生接收到,也就達到不了素質教育的目標。
ヒ虼耍針對初中政治教育現存的弊端,本人通過多年的政治教學經驗和潛心的鉆研新課改目標,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以下鄙薄的建議。
ナ紫齲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教學觀念要與時俱進,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新課標要求初中政治教學要做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重、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得需要?!币酝恼谓虒W,總是從既定的社會道德框架和法紀法規框架對學生進行宣教式教育,而忽略了學生作為人具有思想性、啟發性和好奇心的特征。生于穩定安康的社會大環境的現代中學生,往往被家庭捧為明珠,沒有經歷過挫折,也沒有吃過苦受過累,甚至想要什么就手到擒來,因此,單一的道德宣講和法制說教不能真正讓他們懂得道德觀、法紀觀、人生價值觀的真正含義。這時,就需要教師認真把握教育尺度,以富有感染力和啟發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比如例舉切合中學生實際情況的法紀違規案例和身邊的一些真人真事,讓學生更易理解和相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師要從德育的高度出發,以非智力因素的品德修養為主線,對學生著重進行思想品質、心理素質、道德觀念、行為操守以及正確的思想方法的訓練和指導。針對現代社會中學生普遍成長環境良好,未經歷過挫折的現況,初中政治教育課應加強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和心理教育,讓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有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的決心,讓學生有良好的心態和身心去迎接各種挫折和挑戰,并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サ詼,教師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兩方面,一是自身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二是教師個人道德品質和思想素質。新課標和新教材的出臺,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新的挑戰。時代在變,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也在逐漸完善,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的更新思想觀念和教學觀念,教師要明白自己肩負的重任――培養下一代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優秀接班人,教師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會督促自己去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素質,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另外,中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非常強,易對教師信服且產生崇拜,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人格和品質的形成。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課教師,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個人素質,良好的師表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以及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同時,教師若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里素質教育,首先自己就要身心健康、心理素質完美。因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有可能影響學生,所以教師健康向上的心里素質外化出來也能感染學生,教師要表現出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充滿激情的生活態度,因為只有當教師生氣勃勃、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師,走進心理教育的講壇,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奮狀態得以激發。言傳身教說的就是這個理,只有這樣,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的和效果才能最好的達到。
コ踔興枷胝治課程的完善教學,是健全中學生心智和人格、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作為一名有良知的中學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精湛的教學藝術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新形勢和新要求下,政治教師要以培養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己任,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掌握精湛的教學藝術,探求更好的教育方略,完善自身綜合素質,為偉大的教育事業而不懈奮斗。
おげ慰嘉南祝
[1]董 歡.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黎銀夏.初中思想政治課研究性學習的時間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關鍵詞:軟件界面設計;界面;軟件
中圖分類號:TP393.0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6-0000-01
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
Duan Tao
(Information Section,Affiliate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what is 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 principle,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Software interface design;Interface;Software
界面設計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和交換信息的媒介,包括硬件界面和軟件界面,是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設計藝術學、認知科學和人機工程學的交叉研究領域。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機界面設計和開發已成為國際計算機界和設計界最為活躍的研究方向。
軟件用戶界面(Software User Interface)是指軟件用于和用戶交流的外觀、部件和程序等等。如果你經常上網的話,會看到很多軟件設計很樸素,看起來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有的軟件很有創意,能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和視覺的沖擊。也有部分軟件頁面上充斥著怪異的字體,花哨的色彩和圖片,給人網頁制作粗劣的感覺。軟件界面的設計,既要從外觀上進行創意以到達吸引眼球的目的,還要結合圖形和版面設計的相關原理,從而使得軟件設計變成了一門獨特的藝術。軟件界面設計是為了滿足軟件專業化標準化的需求而產生的對軟件的使用界面進行美化、優化、規范化的設計分支。
軟件界面設計分為結構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三個部分。
一、結構設計(Structure Design)
結構設計也稱概念設計(Conceptual Design),是軟件界面設計的骨架。通過對用戶研究和任務分析,制定出軟件產品的整體架構。基于紙質的的低保真原型(Paper Prototype),可提供用戶測試并進行完善。在結構設計中,目錄體系的邏輯分類和語詞定義是用戶易于理解和操作的重要前提。
二、交互設計(Interactive Design)
交互設計的目的是使軟件產品讓用戶能簡單使用。任何軟件產品功能的實現都是通過人和機器的交互來完成的。因此人的因素應作為設計的核心被體現出來。交互設計的原則如下:
1.有清楚的錯誤提示。誤操作后,系統提供有針對性的提示。
2.讓用戶控制界面。如“下一步”、“完成”等,面對不同層次提供多種選擇,給不同層次的用戶提供多種可能性。
3.允許兼用鼠標和鍵盤。同一種功能,同時可以用鼠標和鍵盤。提供多種可能性。
4.允許工作中斷。例如QQ等聊天軟件的斷點續傳功能。
5.使用用戶的語言,而非技術的語言。
6.提供快速反饋。給用戶心理上的暗示,避免用戶焦急。
7.方便退出。如IE瀏覽器的退出,是按一個鍵完全退出,還是一層一層的退出。提供兩種可能性。
8.導航功能。隨時轉移功能,很容易從一個功能跳到另外一個功能。
9.讓用戶知道自己當前的位置,使其做出下一步行動的決定。
三、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
在結構設計的基礎上,參照目標群體的心理模型和任務達成進行視覺設計。包括色彩、字體、頁面等。視覺設計要達到用戶愉悅使用的目的。視覺設計的原則如下:
1.界面清晰明了。允許用戶定制界面。
2.減少短期記憶的負擔。讓計算機幫助記憶,例:UserName、Password、IE進入界面地址可以讓機器記住。
3.依賴認知而非記憶。如打印圖標的記憶、下拉菜單列表中的選擇。
4.提供視覺線索、圖形符號的視覺刺激、GUI(圖形界面設計)。
5.提供默認(default)、撤銷(undo)、恢復(redo)的功能。
6.提供界面的快捷方式。
7.盡量使用真實世界的比喻。如:電話、打印機的圖標設計,尊重用戶以往的使用經驗。
8.完善視覺的清晰度,條理清晰;圖片、文字的布局和隱喻不要讓用戶去猜。
9.界面的協調一致。
10.同樣功能用同樣的圖形。
11.色彩與內容。整體軟件不超過5個色系,盡量少用紅色、綠色。近似的顏色表示近似的意思。
軟件界面設計作為軟件設計的基礎,在漫長的軟件發展中,界面設計工作一直沒有被重視起來。做界面設計的人也被貶義的稱為“美工”。其實軟件界面設計就像工業產品中的工業造型設計一樣,是產品的重要賣點。一個友好美觀的界面會給人帶來舒適的視覺享受,拉近人與電腦的距離,為商家創造賣點。軟件界面設計不是單純的美術繪畫,他需要定位使用者、使用環境、使用方式并且為最終用戶而設計,是純粹的科學性的藝術設計。檢驗一個軟件界面的標準既不是某個項目開發組領導的意見也不是項目成員投票的結果,而是最終用戶的感受。所以界面設計要和用戶研究緊密結合,是一個不斷為最終用戶設計滿意視覺效果的過程。
現在的軟件用戶對軟件操作界面美觀程度和使用方便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對很多軟件公司對界面的設計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來那些比較簡陋的操作界面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用戶的視覺和交互需求,近年來在在國外,用戶界面設計被重視起來,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有了一個新的稱謂: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信息建筑師。它不僅僅是指“美工”,而是具有心理學、軟件工程學、設計學等綜合知識的人。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力資源 激勵 效用 薪酬制度
一、研究目的與假設
(一)研究目的 企業通過設計合理薪酬體系和激勵制度,配合、支持企業戰略的實施,強化員工績效行為并引導員工培養企業所需的核心專長與技能。本文研究的是創業型企業的一線人員即生產型市場營銷人員、保險類公司的推銷員等對薪酬制度的要求,根據問卷所提交的信息,此類企業現在所采用的薪金方式大多數是低底薪加提成的制度,只有少數企業是采用高底薪嚴懲型的制度型,控制在這兩種不同的薪酬制度下所付的工資總成本是一樣,通過此建立數學模型,經過計算分析得出結論,即何種較優,再用此結論與公司現況,如公司的收益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看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如果不符給予解釋原因。
(二)研究假設 本文首先對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維度進行相關分析,因為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維度都可以說明薪酬制度的優劣。以往的研究顯示這兩個績效維度正相關,對所選取的樣本進行分析。
假設1: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成正相關關系
在上述基礎上,對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和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這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進行方差分析。因為這兩種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存在顯著差異,可以說明員工對兩種制度的認可度是不一樣的。
假設2: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和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這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存在顯著差異,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要顯著的高于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薪酬制度
最后,分別對這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進行回歸分析,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任務完成量的多少界定為員工效用的大小,任務完成量越多員工的效用就會越大。如果增加同樣單位的滿意度,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能讓員工增加任務完成量要比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要多一些,則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滿意度對任務完成量的邊際效用要高。
假設3:在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中員工的滿意度提高引起的任務完成量的變動要顯著大干在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中
二、研究方法
(一)樣本的選取本文所設計的薪酬制度是根據完成的任務量的多少來確定工資,所選取的樣本的對象是生產型市場營銷人員、保險類公司的推銷員即創業型企業的一線人員等。由于在實際操作中比較難找到大樣本量的大公司進行問卷調查,所以只選取了兩家公司,一家公司選取30個單位的樣本,另一家選取了40個單位的樣本。這些調查對象都具有相同的特點:都是公司精湛的員工,都是從事市場營銷類的相關人員,沒有職級的差別,并且兩家公司的規模和工資水平也相近,其非工資性報酬是相同的且固定不變。
(二)薪酬設計薪酬制度設計不僅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征、財務實力和企業文化風格,而且還要考慮其適度性、公平性、接受性和激勵性等原則。薪酬的適度性是指薪金的設計既要有上限也要有下限,因為勞動者所得必須要滿足其正常生活所需即工資不能太低應該有底線,但是工資不能是無限的增加,因為公司要考慮到贏利性問題。薪酬的公平性可以讓員工在得到的報酬不多的情況下還可以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薪酬的接受性是指可以被員工廣泛接受,只有這樣的薪酬制度才會有效。薪酬激勵性,可以強化員工的勞動行為并引導和推動不斷達到更高的目標。
(三)測量 由于模型要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所以根據問卷調查卷中所設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維度的五個選項制定度量表:對于滿意度,非常不滿意的賦值1,不滿意的賦值2,不確定的賦值3,滿意的賦值4,非常滿意的賦值5;對于任務完成量,只能完成一點的賦值1,只做了一半的賦值2,差一點就可以完成任務的賦值3,剛好完成的賦值4,大為超過完成任務的賦值5。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滿意度與任務完成量的相關分析 首先對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因素進行相關分析,因為這兩個因素都可以說明薪酬制度的優劣,可以發現薪酬制度優劣因素之間的關系。由于原有的研究都顯示這兩個績效因素是正相關關系的,本文對所選取的樣本進行相關性分析,從而發現結論是否與前人所研究是否相符。根據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到,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是成正相關關系,即滿意度越高任務完成量越多,任務完成量越多滿意度越高。因為PearsonCorrelation即相關性為0.524,Covariance即協方差為0.308,都是正數,這可以說明這兩者之間任何一個因素的增長都會導致另一個因素的增長,兩者的Sig值(顯著性檢驗值)是0.004遠小于0.05,說明進行相關檢驗是顯著的,即這個分析是有效的,也說明前所做假設的結論是正確的,研究樣本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與前人結論一樣。說明不管是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還是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指標都是正相關。
(二)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方差分析 為區別這兩種制度在模型中的分析,本文設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為1,設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為2。方差分析的目的是要證明所設計的兩種薪酬制度是具有顯著性,所以先假設這兩種制度是具有顯著性差異的,因為這兩種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如果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員工對兩種制度的認可度是不一樣的,接受一者就不會接受另外一者,對數據進行分析的結果見(表2)、(表3)。
從(表2)的描述性統計分析中可以看到,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的平均值,都高于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表中顯示員工對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滿意度為3.7000,而對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為2.4571;在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薪酬制,度下,員工的任務完成量是3.1286,而在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薪酬制度下是2.7286。
從(表3)中的數據顯示所設汁的這兩種薪酬制度在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上都有顯著差異,因為這兩種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度的Sig(顯著性檢驗值)分別為0.000和0.038都小于0.05,由此可以得出,員工的在這兩種薪酬制度下工作的積極性是有顯著差異的,員工對這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這兩個績效因素的認可是不一樣,所以可以得出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較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優。
(三)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的回歸分析 我們對分別對這兩種薪酬制度的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進行回歸分析,
目的在于在不同的薪酬制度下,滿意度對任務完成量的影響大小的比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任務完成量的多少界定為員工效用的大小,任務完成量越多,員工的效用就會越大。假設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的方程式為(Y=a+βx+e)其中Y表示任務完成量,x表示滿意度,a表示常數項,p表示系數,分析數據得出的結果見(表4)、(表5)。通過在不同薪酬制度下滿意度和任務完成量的回歸分析得出的數據,可以發現表中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中的β值0.319,且回歸系數顯著;而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β為0.031,且回歸系數顯著。說明在方程中前者的斜率比后者要大,因而所做出的直線比較陡,前者的滿意度顯著的影響生產完成量,而后者的滿意度對于生產完成量沒有確定的關系。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常數(a)是2.959比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2.385要高,所以X取同一個值的時候,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Y值會比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的要大。同樣道理,如果增加同樣單位的滿意度,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能讓員工增加任務完成量要比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要顯著,即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滿意度對任務完成量的邊際效用要顯著高于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薪酬制度,由此可以證明,在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中員工的滿意度提高引起的任務完成量的變動會顯著大于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將任務完成量與人力資源效用等同起來,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說明在提高相等的滿意度值的情況下,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所能帶來的員工的效用要顯著高一些。
四、結論和討論
根據以上表中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在所設計的高底薪懲罰制度嚴格型和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這兩種方案中,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的薪酬制度對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更加有效。因為實行該制度的公司的員工發現公司的績效與自己的勞動相關,若公司贏利工資也因此而上漲,這樣會更加努力工作,追求高工資增加自己的總效用即滿足感。將銷售人員的收入與其實際銷售業績緊密聯系起來,能夠促進銷售人員間的良性競爭,對其銷售預算的完成和銷售業務的拓展起著良好的激勵作用。 由此可見,在邊際效用和非工資性薪酬的報酬都相同的情況下,即只有貨幣化激勵的情況下,銷售員工的偏好于自主性也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收入所得。如果銷售人員不努力工作,其銷售額很少,所得薪金則無法滿足日常所需甚至收不抵支,所以要想滿足自身的消費,就會很努力地工作讓其銷售業績達到較高的水平,從而獲得高工資。經濟學研究模型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確定研究的經濟變量作為自變量;其次假設出了所研究的經濟變量以外所有其他經濟變量都是固定不變的;三是求出所研究的經濟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四是確定另外的經濟變量為自變量,假設其他的變量不變,依此類推;最后把所有的經濟變量和因變量的關系加總,得出精確的結果。本文所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也不例外,但只是對薪酬這個自變量與人力資源效用這個因變量用做了研究,沒有對其他的自變量進行研究,但是所得出的結果不會有很大的影響,首先,本文所研究的重點為薪酬和人力資源效用問題,所以其他方面的研究就沒有進行。其次,與人力資源效用相關的其他自變量在設計問卷和選取研究對象時已經進行了考慮并已經處理,使得其他自變量對結果產生的不準確影響降低,沒有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此模型說明了人力資源對薪酬制度的要求與相互之間的關系,說明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達到研究的目的。從以上的計算和分析中得出,公司對其銷售人員采取的薪酬制度應該具備讓銷售員工在滿足了生活需求的層次上追求更高的目標,從而全力以赴地將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經營業績上,真正使報酬與績效掛鉤,讓薪金激勵功能完全地發揮效應,如低底薪獎勵制度完善型,這種薪酬制度雖只保持了很低的底薪,將銷售人員的收入與其實際銷售業績緊密聯系起來,意在鼓勵銷售人員增加銷售額。這種薪酬制度能有效地縮短了銷售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促進了銷售人員間的良性競爭,對其銷售預算的完成和銷售業務的拓展起到了良好的激勵作用。預期理論模型所闡述的是對激勵過程的高度抽象的表達,即推動員工努力工作的動機就是對報酬的預期。如果努力會帶來成就,成就又會帶來所期望的報酬,員工就會由此得到滿足,努力的持續將得到強化而重復。此理論模型中的績效與報酬之間的激勵的反饋循環說明:激勵功能是取決于績效一報酬關系。換言之個人應以能帶來報酬的方式工作,重大的報酬應與優異績效相聯系?,F在很多企業經營者對收入方式進行變革,建立配套的激勵機制,讓報酬與員工1績效聯系起來,按績效付酬的方式將變得更為普遍也更為有效。不過激勵機制取決于績效――報酬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費用控制也要講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低成本”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競爭優勢,但這種優勢的取得必須從企業價值分析的角度進行,明確成本發生的目的是為企業帶來效益,不能一味強調費用控制而影響了企業經營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另一方面必須進行銷售預算。因為銷售預算是提高企業績效的重要手段,能增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使銷售機構的工作服從于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的需要。此外,將銷售預算確定的銷售定額與銷售人員的業績考評結合起來,激勵其努力研究市場、開拓業務,變對銷售人員的被動依賴為主動管理,有力地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績效。
[關鍵詞] 區域圖書館聯盟;SOA架構;多Agent;信息服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75
[中圖分類號] G250.7;TP3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7- 0125- 02
0 引 言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和Internet的普及應用, 各高校都引進或開發了適合自己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管理系統,但由于所采用的平臺和語言可能不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又缺乏開放的接口,所以這些系統功能和數據只能被系統本身使用,難以實現跨系統的信息共享,造成了信息資源的浪費。區域圖書館集群管理拋棄了傳統的圖書館財產單位所有、業務條塊分割的模式,將地區內圖書館群組作為一個整體來管理, 實現了圖書館間資源共建共享、合理配置、共同服務的目的。
本文提出了一種面向圖書館聯盟模式、基于服務架構(SOA)和多Agent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集成模型,系統不改變原有應用底層架構,采用中間層以服務模塊方式實現的解決方案,結合多Agent技術思想,能夠經過較小的改動即將原有的分布式環境下的信息服務系統中的功能封裝為服務模塊加以集成和重用。有效地實現了高校圖書館間的信息集成,更好地滿足了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需求。
1 SOA架構和多Agent機制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種軟件架構,W3C將SOA定義為:“一種應用程序體系結構,在這種體系結構中,所有功能都定義為獨立的服務,這些服務帶有定義明確的可調用接口,可以以定義好的順序調用這些服務來形成業務流程”。SOA架構具有粗粒度服務、松散耦合、基于開放的標準化接口3個基本特征。基本的SOA體系結構中有服務提供者、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注冊中心3個角色,通過、查找和綁定3個基本操作來相互作用。
Agent是一種在分布式或協作系統中能自主地持續發揮作用的計算實體,它具有主動性、自主性、學習性、反應性、性等特征。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過感知器被Agent接收;知識庫是Agent的核心,內部有知識處理模塊;Agent與其他成員的交互機制或協議由通訊管理完成,效應器是Agent對外提供的界面,角色列表是指Agent在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單個Agent在分布式環境下解決大型復雜問題時,受自身的知識、計算資源及與其他Agent相互關系的限制, 突顯出能力的不足。多Agent系統是由多個單Agent形成的松散耦合的網絡系統,Agent之間遵守某種協議連接起來,通過交互與合作來解決單個Agent所不能處理的復雜問題,其中每個Agent的活動是獨立和自治的,自身的行為和目標不受其他Agent的限制,通過競爭或磋商等手段協調和解決各單個Agent的目標和行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多Agent系統已被認為是構建復雜分布式信息處理系統的重要技術和框架。
2 基于SOA架構和多Agent的圖書館聯盟信息服務集成模型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SOA架構的多Agent圖書館聯盟信息服務集成模型,在面向服務架構基礎上,構建―個相互協調、層次化的多Agent系統來完成聯盟內部不同分館應用系統之間的集成。
2.1 客戶層
完成系統和客戶的交互,給客戶提供一個友好的交互界面。接受客戶的服務請求,為客戶請求確定系統中相應的業務流程,將客戶請求的業務流程ID傳遞到管理Agent,并向客戶提供請求的結果和所需要的信息。該層由客戶服務Agent組成。在個性化服務中,可以通過對話記錄發掘客戶的操作習慣,提供給客戶更多的智能、合作建議和幫助,進而為客戶提供其所感興趣的內容和與其最相關的內容。
2.2 業務控制層
是整個集成信息服務系統的核心層,管理Agent是該層的控制中心,負責協調其他Agent工作。它接受客戶服務Agent的服務請求,通過業務流程ID從流程項目集中選擇相應的業務流程,生成合適的業務流程Agent。
2.3 業務服務層
對應聯盟中已有系統中的服務功能,如檢索服務、導航服務、咨詢服務等,采用面向服務的思想,應用Web Services技術規范封裝為Web服務,并將其集成。為此要對已有系統的功能進行解析,分解為功能組件并封裝為合適粒度的服務。
2.4 資源層
由分布的各館資源數據庫組成。
3 業務流程
業務流程的管理由流程管理Agent負責,流程管理Agent為任務流程中的每一個任務節點分配服務Agent,通過與這些服務Agent的通信交互協作完成流程任務。
Step l:流程管理Agent獲取業務流程的開始標志節點,以及后置邏輯節點信息。
Step 2:根據所獲取的邏輯節點的類型和后置節點屬性,確定其后置節點。
當后置節點為結束標志節點時,根據邏輯節點類型和后置節點激活條件,判斷結束標志節點是否已被激活。如激活表明該業務流程執行完畢,則轉至Step 8。否則不進行操作。
當后置節點為任務節點集時,則根據該邏輯節點的類型及每一個任務節點的激活條件,確定激活的任務節點集。如果任務節點集合非空,則轉至Step 3。否則不進行操作。
Step 3:對激活任務節點集中的任務節點查詢節點映射表,確定服務Agent集。
Step 4:為服務Agent集中的各服務Agent制作服務腳本并發送。
Step 5:接收服務Agent集中各服務Agent發回的確認信息。設定重發時限,如果全部確認信息在重發時限內收到則轉至Step 6。否則對沒有發回確認信息的服務Agent重發服務腳本,直到收到全部確認信息。
Step 6:接收所有服務Agent返回的服務結果并獲取其中結果屬性內容作為中間結果保存。
Step 7:讀取任務節點集中每一個任務節點的后置邏輯節點信息,并對每一個邏輯節點從Step 2開始執行。
Step 8:激活結束標志節點,業務流程結束并保存服務結果。
4 結束語
基于SOA和多Agent的圖書館聯盟信息服務系統提供了成本低廉的、高效的信息服務解決方案,能在不淘汰成員館信息系統的基礎上,使各分館原有系統資源得到重用,且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自組織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式更適合國內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現況,方便實現區域性館際合作甚至跨地區館際合作,有效地解決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肖煥忠.區域圖書館集群管理利弊談[J].圖書與情報,2007(3):95-97.
[2]杜慧敏.構建多Agent環境下的網上協同信息服務[J].現代情報,2004(7):61-63.
[3]胡舜耕,張莉,鐘守義.多Agent系統的理論、技術及其應用[J].計算機科學,1999,26(9): 20-24.
[4]李燕.多Agent技術在信息檢索中的應用[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25(2):111-114.
關鍵詞:農業發展;制約因素;突破
旁遮普邦被喻為“印度糧倉”,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推行“綠色革命”①,迅速幫助印度在20世紀70年代末完成糧食自給的重大任務。2013—2014年度,旁遮普邦依然能夠向中央糧食庫貢獻2546%的大米與434%的小麥[1]。除了直接在糧食方面的貢獻之外,旁遮普邦所開辟新的農業發展路徑亦加速印度農業現代化進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旁遮普邦的農業部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遭遇發展瓶頸的制約。作為印度農業發展成就最為顯著的邦之一,其農業發展的轉型、突破對于旁遮普邦乃至整個印度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旁遮普邦農業發展瓶頸
作為經濟支柱的農業曾牽累著旁遮普邦經濟面臨著嚴重的下滑態勢。2011—2012年度,旁遮普邦的人均收入排名已降至印度第7,2010—2011年度至2011—2012年度,人均收入僅增長424%,增長率排在全國的第13位[2]。造成如此狀況與其農業發展困境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旁遮普邦農業發展遇及瓶頸并不僅是農業生產停滯,更伴隨一系列生態環境及社會問題,而這些因素共同制約著其經濟的發展。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要糧食作物產量停滯、生產力下降,其他作物生產邊緣化
相比較20世紀80年代產量的高速增長,近年旁遮普邦的小麥及水稻產量的增長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當中某些年份出現波動證明其產量穩定性仍然不足。旁遮普邦形成小麥-水稻單一輪作模式,擠壓了高粱、玉米及其他作物的生存空間。對比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狀況,旁遮普邦的糧食生產及增長目前已顯“力不從心”,同時,其他作物生產增長同樣受到制約。除此之外,旁遮普邦內的耕地面積基本達到飽和,小麥、水稻以外的農業用地變得愈加緊張。
(二)生態破壞嚴重,農業生產質量下降
“綠色革命”以來,旁遮普邦集中高強度地使用管井、化肥、農藥、殺蟲劑等輔助生產,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首先,管井灌溉數量激增導致地下水位劇降。管井灌溉是旁遮普邦農業用水最主要的途徑,而其水源來自于抽取大量的地下水。據2012年《印度時報》報道,旁遮普邦地下水位每年下降60cm,旁遮普邦在不到30年的時間就消耗了過去105年時間的地下水儲備[5]。2016年印度《經濟時報》稱旁遮普邦劃分的145個地下水區塊已有110個屬于“暗區”(意為過度開發),并且45%左右的區塊已被邦政府標為“警告”,這意味著它們的水只能用于飲用,而不能被用于農業和工業部門[6]。其次,化肥、農藥、殺蟲劑使用過度造成土壤污染與肥力下降?!熬G色革命”時期印度及邦政府對于這些化學投入的補貼力度大,農民便大規模采用。但大部分農民因文化程度低,難以科學合理地對化學制品進行配比使用,破壞了土壤環境,使其生產力下降。旁遮普邦的農業發展與生態破壞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尤其是水源的逐漸缺失是限制其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農民負債過重,對農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旁遮普邦MASR組織①記錄2000—2010年間,共有6926個農民自殺[7],而如果將未有上報警方的自殺事件計算上這一數字無疑將會更大②。旁遮普邦政府進行過詳細調查發現,農民自殺的原因主要是因精神壓力,而這種壓力往往來自于其所背負的債務[8]。
二、旁遮普邦農業發展瓶頸的根源
旁遮普邦農業問題的肇始于在合理農業政策及改善措施長期沒有適時調整,致使累積的問題日漸嚴重。
(一)第一次“綠色革命”后遺癥
“綠色革命”加速了旁遮普邦乃至整個印度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其率先開辟了印度農業發展的新路徑。但“綠色革命”同時也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第一,普遍采用化學農業技術?!熬G色革命”所使用的基本投入:化肥、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等都為高度化學化。一方面,在大量使用之后破壞了土壤有機環境,造成土壤退化;另一方面,需要過高的用水量,過度消耗水資源。例如,水稻是目前用水量較大的作物,每公頃使用約24000m3的水,是玉米的6倍,是花生的近20倍[9]。第二,種植成本高,農民需承擔較大風險?!耙粩堊印蓖度胄枰r民購買昂貴的機械設備以及不斷增加的投入。而更為嚴重的是,因生態環境的破壞,高產品種對于化肥、農藥等元素的反應下降,農民投入的要比以往更多才能夠達到此前的生產水平。根據1975—1976年至2001—2002年的數據顯示,小麥種植成本增加了7倍、棉花增加了8倍,水稻則增加了11倍[10]。農民除了應付生存支出外還需要承擔高昂的農業投入,欠債及破產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政策引導和服務措施與農業發展脫節
首先,印度中央政府與邦政府忽視稻麥以外的糧食。中央政府利用各種價格措施(如最低價格)與其他市場誘因鼓勵糧食生產,并且還為了完成糧食自給的任務,不斷向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施壓以傳達對于糧食生產的重視。其結果造成其他作物的收益無法與種植小麥、水稻相比,并失去足夠的關注、投入和研究。一味強調糧食增產使得農民僅對糧食作物有著極高的熟悉度,轉種其他作物的動力與意愿不足。然而,針對這種情況,邦政府對于中央的政策并沒有及時地制定任何有效的計劃和措施,導致旁遮普邦的農業僅僅是小麥—水稻組合的“獨舞”模式。其次,印度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下降。旁遮普邦“綠色革命”的推行、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印度政府的強力支持,技術、資金以及農業基礎設施是旁遮普邦農業成功發展的核心基石。但是,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府開展新經濟改革,對于農業重視及支持力度下降。盡管農業部門仍然是印度50%以上人口的就業來源,但其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已經從“第九個”五年計劃(1997—1992)的30%降至“第十一個”五年計劃(2007—2012)的145%,這要歸結于印度從農業經濟轉向基于工業和服務業經濟發展的結果[11]。如今印度已經成為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但其農業及制造業則要薄弱得多。印度人試圖從傳統農業經濟直接跨過制造業,進入以服務業為經濟主干的服務業主導型經濟[12]。其造成了:第一,農業灌溉及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時的修繕與建設。凡遇及氣候突變(主要為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時農業則大幅度減產,農民“靠天吃飯”的狀況更加惡化。第二,印度政府對于農民的津貼下降,糧食作物最低價格得不到保障。據統計,印度的小麥和水稻的最低支持價格在1997—2001年期間增長緩慢,在2002—2005年間幾乎處于凍結的狀態[13]。在印度加入了世貿組織(WTO)后,急劇地改變了糧食的價格環境?;谂哉谄瞻钷r業生產成本漸高,在受氣候及自然災害影響、國際市場價格沖擊等因素影響下農民入不敷出,走上破產甚至自殺的道路就不足為奇了。
三、印度旁遮普邦農業發展瓶頸的突破
當前,農業是旁遮普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農業遭遇瓶頸其經濟就無法快速增長,亦難以實現財政的可持續性。旁遮普邦農業發展到達關鍵節點,需進行升級轉型,否則難以改變現況。近年旁遮普邦政府已正在利用中央政策給予的機遇逐漸調整發展方向,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推行第二次綠色革命①,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首先,重視生物多樣性對農業的作用,豐富作物種植以改善生態環境。實際上,20世紀90年代初“綠色革命”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維持,印度政府意識到需要在此基礎上推行“第二次綠色革命”以解決農業困局。2004年,時任印度總理瓦杰帕伊稱:“經過第一次綠色革命,印度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F在,需要發動“第二次綠色革命”,以提高農業的總體效益。這將是印度政府未來幾年優先考慮的重點[14]。”而根據“第二次綠色革命”的主要方向,旁遮普邦開始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轉型。首先,依托多樣化種植實現農業轉型。藉此“第二次綠色革命”大的政策環境,研究除小麥、水稻以外的高效益的作物良種,以生物技術為核心所研發的節水并對化肥、殺蟲劑等需求較低的作物品種逐漸出現。此舉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且,印度國內對于提高生物多樣性有著高度的重視,豐富作物種植對于改善生態環境亦有較大的幫助。2014年,旁遮普邦農業部長強調:“旁遮普邦需要進行第二次“綠色革命”,使旁遮普邦變成印度生產水果、蔬菜、鮮花的第一大邦[15]。”其次,加強農民、農產品與市場聯系,加快現代化農業步伐。“第二次綠色革命”涉及完善市場機制,加強市場信息建設以及增加農畜產品加工等內容。在這一過程逐漸規范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及運輸,利用更為及時的信息幫助農民調整生產策略,降低生產成本,并且補齊了相關產業鏈。例如,2016年4月莫迪政府電子貿易平臺(eNAM),目的是幫助農民出售馬鈴薯、洋蔥等25種主要農產品,計劃撥款2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196億元),并且其他農產品也在支持名單中不斷更新[16]。對于這種改變,一來可以提升農民的經濟回報,提高農民轉種其他作物的信心,擴大高經濟價值作物的種植。二來可利用印度優勢的軟件信息產業將銷售效率提高,建立產業間互相輔助機制??傊?,印度政府對于農業發展思路上的開拓以及更加注重利用和完善農業發展機制將持續促進農業的全面發展。
(二)重視農民負債問題,保障農民利益
旁遮普邦的農民因為負債產生的自殺率排印度前列。而旁遮普邦及整個印度國內不乏呼吁加強幫助負債農民的聲音,但仍然沒有任何一個黨派采取立法措施[17]。2015年,北方邦城市馬圖拉多達25000個農民向總統拉納布•慕克吉請愿批準他們在有印度第69個獨立日上吊自殺[18]。所以,從制度上為農民提供強而有力的保障顯得十分急迫。莫迪曾表示:“我們有許多政黨,但印度是個大國,而我們需要攜手合作。對此,我歡迎任何能夠幫到農夫的建議,政府將會認真考慮。”[19]2016年,印度政府批準了價值13億美元的保險計劃,旨在保護農民因減產或自然災害而引起的農民自殺事件并爭取農民團體的支持[20]。此計劃向印度農民傳達較為積極的信號,農民所經受的困難正在逐步得到現任政府的重視。
(三)借助國內、國際的有利因素,推動和完善農業配套設施
建設農業部門的發展不僅取決于技術的進步,而且還取決于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充足的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活動的單位成本[21]。雖然印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最根本的制約因素在于其經濟實力不足,且難以在短期之內根本改變,但近來的國際形勢及莫迪政府的政策走向正在為基建的改善增添希望。2014年,印度加入由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并隨后加緊向其申請基建項目貸款。以中國為首的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近期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與重視為印度提供難得的機遇。與此同時,莫迪政府進一步開放外資準入的領域和占股比例,2014—2015年度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40%[22]。園藝、花卉栽培、種子開發、畜牧業、農業及農業相關部門已允許100%的外國投資[23]。當前印度正處于形勢較好的外資環境中,加上合理的外資政策將會有良好的“化學反應”。
(四)旁遮普邦農業未來發展前景
政府鼓勵與市場緊密結合?,F任莫迪政府對于外資企業進入印度的鼓勵與政策放寬,促使更多的跨國企業投身于印度,這些企業對于農產品的采購將是旁遮普邦合同農業發展的機會。旁遮普邦合同農業萌芽于20世紀90年代初并在之后開始發展①,但農民常常面臨產品質量低時企業拒收率高、企業延遲付款及收購價格低等問題。在2013年旁遮普邦政府頒布新的《旁遮普邦合同農業法案》后,農民的利益相對得到保障。邦政府與相關機構及時地參與進來將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并實現大量的技術投入,確保農民能夠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而調整耕作方向。在邦政府的監控下,農產品的質量也將得到保證。再具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農民的收益將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與此同時,旁遮普邦農業多樣化政策將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的多元化需求,兩者相互促進。一方面,跨國公司能夠將旁遮普邦作為生產基地而將多種產品銷售至世界市場;另一方面,農產品加工廠數量的增加與產品種類需求的豐富還可以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減輕當地失業和貧窮的狀況。擁有世界級的國內巨大消費市場。首先,印度中產階級消費量迅速增大。根據麥錫肯公司預測,如果印度經濟在2005—2025年之間以73%的速度增長,那么到2025年,將有583億印度人進入中產階級的行列。而中產階級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將從2005年的5%左右增加到2025年的41%,他們將是印度消費支出的主要力量,到2025年將占總消費量的59%[25]。
關鍵詞:高等教育;視角;“蟻族”現象;主體原因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3-0175-02
“蟻族”即“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他們多為畢業五年內的大學生,由于執意留在大城市發展,又未找到較高薪酬的合適工作,而從事以保險推銷、電子器材銷售、廣告營銷、餐飲服務為主的低收入、臨時性工作,甚至處于半失業狀態,聚居在租金低廉的城鄉結合部的集體公寓中。2009年,學者廉思關注到這個“數量龐大的沉默群體”。鑒于這個群體具有與螞蟻相似的“高智、弱小、群居”的特點,將這個群體定名為“蟻族”。有人將“蟻族”與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并稱為四大弱勢群體。相較于其他弱勢群體,“蟻族”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其接受過高等教育。正因為這一特殊性,盡管“蟻族”還沒有形成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但卻受到比其他弱勢群體更為廣泛的關注。研究者普遍認為,“蟻族”的形成與國際經濟危機加劇,我國勞動力市場結構不合理,以及個人家庭背景和戶籍制度有關。公眾則更多關注形成“蟻族”現象的社會體制與機制原因。筆者認為,揭示社會矛盾,促進體制與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固然重要,但“蟻族”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特殊群體,以高等教育為視角對其進行審視,從“蟻族”自身的能力與素質出發,分析“蟻族”現象形成的主體原因,以改善教育、完善主體為思路尋求應對方法,或許更有實際意義。因而,本文結合高等教育的現況,對形成“蟻族”現象的主體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高校規模擴張背景下部分學生學無所長
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急劇膨脹,大學招生規模以年均約30%的速度遞增,在校大學生從原來的不足700萬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3167萬人,毛入學率也從不到10%增加到26.9%。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按照國際口徑,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的教學資源并沒有與招生規模同步增長。受各種軟硬條件的制約,教育質量下滑、學生素質下降現象日漸顯露。不少學校在宿舍、教室、圖書資料、教學儀器設備等教學條件準備不足,師資力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情況下,就快速擴大招生規模。學生招進來后,校內宿舍住不下,就在校外租用公寓樓供學生住宿。教室、師資不足,就縮減課時以解燃眉之急。而自習室、圖書館、教學儀器設備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則更為普遍,網絡上隨處可見的“自習室搶座占座攻略”可資為證。但因自習室、圖書館并不像教室、宿舍那樣不可或缺,高校對此大多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學生居住校外公寓,很大程度上脫離了校內的學習氛圍,與社會不良風氣接觸愈密,不利于學生潛心學習??s減課時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則更為明顯,教師為了趕進度只得忽略細節、略陳梗概,學生如墮云霧,不知所云。而自習場所的短缺,使學生連自主學習也困難重重,學習質量自然大打折扣。如果說因擴招導致的高校教學資源短缺,對大學生而言是一種不利外因,那么高等教育“嚴進寬出”的學籍管理現狀,則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內在意識,助長了學生的消極應付心理。剛走出高中校門的大學生,都經歷了幾年難以言狀的煉獄生活,忽然來到崇尚自我管理、考試六十分萬歲的大學,難免出現思想上的松懈和行為上的懶散。這種松懈和懶散往往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加劇,對于眾多高年級的大學生來說,“吃飯、睡覺、打醬油”是一種生活常態。而老師們的應對措施很簡單:考試時重點劃得更少、更簡、更精確,以免過多學生掛科。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稱,中國高中生壓力居四國之首,逾七成中國高中生心理亞健康,五成存在失眠情況。而中國大學生中則鮮有失眠一說,一天睡十小時仍嫌不夠者大有人在。許多學生把大學視為高中煉獄生涯和競爭殘酷的職業生涯之間的棲息地、避難所,將人生最寶貴的四年學習時光付諸玩樂,其代價異常慘重。中國一方面勞動力過剩,一方面高端人才稀缺。大學生本該如社會所期盼的那樣,邁進高端人才行列,但相當多的大學生卻因學無所成,不得已加入浩浩蕩蕩的普通勞動力大軍中,為生存而掙扎。在最近幾年的各種人才招聘會上,我們經??梢钥吹健罢星鍧嵐ぴ滦?000元,招文員月薪1500元”的招聘告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眾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擇業現狀。而筆者想說,文憑可能貶值,但無論在什么時代,知識是永遠不會貶值的。一部分大學生淪為“蟻族”,與其知識儲量不足、學無所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二、人才培養目標含混致使大學生遭遇職場錯位尷尬
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時的講話中曾說道:“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闭J為,如果是為了謀求工作而讀書,就不應該進大學,而應該去讀職業技術學校。所定義的大學是一個不摻任何職業性功利目的,旨在提高文化、學術修養,研究高深學問的知識圣殿。應當說,原本興辦大學的初衷便是如所認為的那樣,為了培養學術精英,鑄造文化大師。時期的大學,與此培養目標相適應,采取的是一種純學術、非功利的精英培養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曾培養出了大量的學術精英和大師級人物。但這種精英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當代中國高校卻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1.大學入學門檻降低。入學人數的大增,使生源整體素質下降,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知識和能力儲備難以勝任以學術精英為培養目標的研究性學習,其自身成為學術精英的動機和欲望也不強。
2.中國低收入人口比重大。眾多從農工家庭或其他低收入家庭走出來的學生,進大學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謀求一份體面而薪酬豐厚的工作。同時,從目前中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看,也難以容納與大學畢業生數量相當的精英型人才。在大學擴招的浩蕩洪潮中,大量學生盲目地選擇進入大學,從未想過自己需要接受什么教育。人們早已默認了一個規則,經歷高中煉獄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學,而進職業技術類學校是考不上大學的無奈選擇。于是,大學的地位就變得非常尷尬。一方面,為了擴招,為了迎合更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擇業需要,必須調整人才培養計劃,由非功利、純學術的精英教育,向功利性、實用性的大眾教育轉型。而另一方面,大學與生俱來的精英教育情結和辦學層次定位,又決定了大學教育不能完全迎合人才市場的現時需求,過分強調技能培養,將本科教育弱化為職業技術教育。那么,大學的培養目標是什么?這個在時期曾有非常準確回答的問題,放在當代,竟已無從回答。現在的許多大學實質上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學,而是介于傳統意義上的大學與職業技術學院之間的學校,培養目標游移于精英型人才與技能型人才之間。實際效果是難取二者之長卻兼二者之短,既未充分滿足部分學生訓練職業技能的需求,又未能使學生達到精英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使學生淪為人才類型上的“蝙蝠”,在人才市場上陷入錯位的尷尬境地,這種狀況是形成“蟻族”現象的重要原因。
三、自我定位缺失致使大學生職業準備不足
在大學培養目標含混的背景下,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自我定位缺失。大學就如同一鍋大雜燴,煮的人不知道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煮,被煮者被動地隨著湯湯水水瞎攪和,不在意也不知道自己會被煮成什么樣。據統計,在填報專業的問題上,逾五成學生無明確意向,全由父母代填。三成學生隨意選擇了并不了解的專業。逾七成學生對專業的喜惡取決于該專業的冷熱程度和就業率,很少顧及自身的興趣與專長,對相關職業的狀況及從業要求知之甚少。很多大學生缺乏鉆研學術的動機與素質,又不具備闖蕩社會的能力儲備和思想準備,既無職業定位,又無從業準備。臨近畢業,在社會潮流的挾裹下,懵懵懂懂地擠進公務員和研究生招考大軍。但公務員這個“鐵飯碗”并不易得,每年公務員考試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經常出現數百上千人競爭一個職位的情況。而繼續讀研也不能逃避一生,一直讀到博士后出站,沒法再讀下去了,還得走上社會。因而,筆者以為,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大學生應該給自己一個明確定位,想明白自己是為“研究高深學問”而來,還是為培養職業能力而來,然后擺正位置,有理想有規劃地展開大學生活,為未來的就業和事業發展作好準備,這樣才能避免淪為“蟻族”。螞蟻“高智、弱小、群居”的形象,被用來形容大學生群落,應該說是一種很悲哀的社會現象。畢竟,螞蟻般的弱小與大學生在社會上的預期地位是不能契合的。然而,社會的就業難題,殘酷的職場競爭,卻實實在在地使一批大學生生活得如同螞蟻般的渺小和艱辛。我們可以從多方面來描述和分析“蟻族”的成因以及未來的去向,但始終無法繞過“蟻族”現象所折射出的教育困境、“蟻族”主體能量不足兩大問題。因此,筆者以高等教育為視角,重點分析了形成“蟻族”現象的主體原因,以期拋磚引玉,引起社會和大學生群體對這些問題的高度關注,謹防“蟻災”的發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