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3 14:01:35
序論:在您撰寫高中數學教材改革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二面角作為空間中最重要的角之一,我們認為不管是哪一種教材體系,都應當把它列為重要的研究對象。而教材對二面角的處理僅僅設置了1課時,給師生以一帶而過的感覺。特別是對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絕大多數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內難以掌握,所以當學生都無法找到計算對象時,就更談不上去求解它了。另外,該部分內容又不容易自然地納入向量方法體系之中。因此,建議增加關于二面角的例題。一方面,把二面角的求解與向量方法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借此適當地提高綜合推理的訓練。因為空間中的角度(也包括距離)是立體幾何中重要的度量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又一定程度依賴于綜合推理。正如課程標準中要求所說:“把幾何推理與代數運算推理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生的思維活動開發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在教學中要緊緊把握這個大方向,不能有所偏廢。”
二、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關系的問題相對較少
教材中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垂直關系的例題、練習及習題比比皆是,但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關系的例題卻為數不多。且不能很好地體現向量方法的優越性。
例如教材第30頁例3,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首先想到的不是用向量方法,反而更容易想到的是用相似三角形這一較為熟知的知識點去推證四邊形EFGH與,平行四邊形ABCD的各邊對應平行,并且簡潔易行。類似這樣的題目還有第41頁例5(該題用反證法也很容易證明),第79頁參考例題2(該題用三角形中位線及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也是高線的知識也很容易解決),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贅述??傊?,這些題口給我們的感覺只是為了介紹向量方法,但卻不能顯示出向量方法的優越性。另外,在練習和習題中再很難找到用向量方法來研究平行關系的題目了。筆者建議,教材要讓所選例題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在練習和習題中編擬一些利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關系(包括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題目,來充分顯示用向量方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的優越性。
三、教材的知識體系需要進一步條理和完整
教材中,球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的推導分別用到了教材中未出現的圓柱和棱錐的體積公式,而這些公式無論是對幫助學生理解球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還是對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方面,都是應當在本章中有所體現的,即使它們是被作為了解的內容。另外,用祖嘔原理(這一原理的發現比西方早了1100多年)推導球的體積公式反映了我國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建議可作為閱讀材料介紹給學生,以此,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為國富民強而勤奮學習的熱情??傊?,教材的改革是要對傳統教材中的“繁難偏舊”進行改革,而如果把傳統教材中精華的部分也舍掉的話,那肯定不是課程改革的初衷。
在中學階段,向量方法被應用于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尚屬首次。以上雖不是什么大的問題,但作為中學教材,它是要在全國進行推廣和使用的。因此,無論是從它的權威性而言,還是從它的科學性而言,這些“小問題”都希一望引起編者的重視。相信,只要通過教師本著邊學、邊教、邊改進、邊完善的精神,中學數學教材的改革必將日趨完善,日趨成熟。
【摘要】《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的推出使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現行教材的結構也不是盡善盡美的。本文認為今后高中數學教材改革有以下幾點需要改進:教材應當適度提高對綜合推理的訓練;應相對增多用向量方法研究平行關系的問題;教材的知識體系需要進一步條理和完整。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材改革建議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的推出使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現行教材的結構也不是盡善盡美的,教材的使用上還會出現一些現行的問題,它需要我們教學時認真思考這些問題,保留傳統優秀的東西,摒棄一些繁、難、偏、舊的東西,教學中時刻進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與同行、與學生廣泛展開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學穩中有變,變中求現行,為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進行能力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研究幾何的根本出路是代數化,引入向量是代數化的需要。”基于此,人教版高中《數學》第一冊(下B),利用向量方法來研究立體幾何問題,這給傳統的高中立體幾何的教學注入了一股現行鮮的氣息,使學生初步體會到作為解決幾何問題的通法一一向量方法的威力。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教材中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現對其提出幾點意見。
參考文獻:
[1]馬復.設計合理的數學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兼,黃翔,張丹.數學課程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鄭毓信.數學教育:從理論到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戴再平.開放題——數學教學的新模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我省高中數學課程改革自2005年開始,經歷了初期的認識與探索、中期的總結與深化、后期的反思等階段。廣大教師努力按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積極地進行課程改革實驗,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
為了保證高中數學課程改革順利進行、及時總結課改經驗、深化課程改革,省教研室先后舉辦了多次培訓與教研活動。除了每年的各級培訓外,還分別在揚州(2004年)、盱眙(2005年)、鹽城(2006年)、無錫(2007年)、蘇州(2008年)、江寧(2010年)等地舉辦了等大型研討會。為解決課改疑難問題,2005年至今,先后成功舉辦了8屆特級教師研討會;為了探索課堂教學,先后舉辦了5屆青年教師優秀課觀摩與評比活動;為總結課程改革經驗與成果,先后舉辦了4屆優秀論文與教學設計評選;為促進青年骨干教師迅速成長,先后舉辦了2期青年骨干教師研修活動;等等。這些高質量的教研活動,既是宣傳,又是培訓;既是總結,又是推廣;既是交流,又是示范;既提出問題,又解決問題。這些活動為全省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與深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解我省高中數學教學情況,進一步深化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促進我省高中數學教學邁上新的臺階,我們組織了全省高中數學教學情況調研。調查方式包括網上問卷調查(參與教師共有5615位),對蘇州、揚州、宿遷等三市的區、縣高中數學教研員和部分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召開部分教師、學生座談會等。
調研表明,7年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我省高中數學課程與教學在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教學研究、教學評價、資源開發與利用和教師發展等方面發生很大的變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一定轉變。
調查表明,課改后,我省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理念有一定的轉變。首先表現為教師對數學的核心價值有深入的認識;其次,對于教材的認識,多數教師認為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資源而非唯一依據;第三,在敘述技能目標時,多數教師使用“模仿”“概述”等過程動詞。
2.教師教學行為有一定轉變。
課改后,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與關注增多。教師在繼承我國傳統優秀教學經驗的同時,在教學行為方面有較大的改觀。無論是在備課、上課,還是在管理與指導學生方面,教師的教學行為都積極貫徹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首先,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主動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第二,在備課時,更多地研究教材、學生、教法;第三,課堂上,當學生的觀點與教材不一致時,教師鼓勵學生討論,肯定學生的大膽質疑精神,但更重視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第四,在課堂上,當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時,絕大多數教師會采取“表揚學生,欣然接受”或者“肯定學生的做法,與學生討論是非曲直”;第五,教師課堂上講授時間一般在20-40分鐘,盡量給學生留有自主空間;第六,多數教師認為講授法是一種最經濟、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但講授法要特別注意語言的生動性,啟發性在其次;第七,多數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確定是否使用討論法,并關注主題的選擇、討論的組織形式等。此外,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在網絡教室等場所上課頻率較高。
3.教學研究廣泛深入。
調研表明,本次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我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廣大教師在課堂模式創新、課程標準實驗研究、新教材研究、學習研究、考試評價研究等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很多進展。
在日常教學研究方面,廣大教師針對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進行研究,一方面結合課堂教學,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另一方面,在問題情境的設計、問題提出、學生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進行細微的研究,使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得到落實。
由于廣大教師認真深入的研究,近8年來,我省高中數學教師在全國各大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高質量的論文,《數學通報》《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核心期刊每期都有約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載我省教師論文,乃至高中數學刊物流傳“無蘇不成刊”的美談。
在進行課堂教學、教材研究的同時,我省高中數學教師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進行研究,每屆批準的課題(省教育科學規劃批準課題、省教研課題、省教育學會課題、各大市課題等)中都有大量的高中數學課題。
4.教師專業化發展迅速。
課程改革不僅使學生受益,同時為廣大教師提供非常多的發展機會與平臺。借助于課程改革,廣大數學教師專業發展迅速。
課改后,各種培訓、教研、學習機會增多,每年各所學校都有多位教師參加省級以上培訓(或教研活動、會議),多數地區的教師參加市級全員培訓,每位教師都要參加日常的校級研修活動。這些培訓(教研活動、會議等)由課程標準組、教材組、高校、特級教師、教研員、骨干教師等多方面專家進行講座、交流,擴大了一線教師的學習機會與眼界,更新他們的教學理念,帶給他們教學經驗與技能。
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各市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高水平的教師在高中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不僅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同時他們自身也得到迅速發展。從2005年開始,全省共召開了8屆特級教師研討會(高級論壇),廣泛討論、決策課改中出現的問題,如選修課開設、教學要求制訂、校本研修、教研文化、高考命題等,同時,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這些教師對這些疑難問題有了深入的認識,自身也得到發展。
在本次課程改革過程中,青年教師獲得發展的機會更多。除了各種培訓、研修、會議外,校本研修活動多是以青年教師的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每2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優秀課觀摩與評比活動,每3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每2年舉行一次優秀論文、優秀教學設計評選等活動,都是以青年教師為主要對象的??梢哉f,課改為青年教師成長提供了非常多的平臺。
同時,我們也要承認,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也遇到很多疑難問題,有的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已經或正在解決,有的至今還沒有完全解決。
(李善良)
問題呈現
本次調查表明,以下問題在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及研究中仍比較突出。
1.對教學目標的認識與落實不均衡。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三維目標”。而三維目標是什么?怎樣確定三維目標?如何實現三維目標?這些問題對于許多教師來說還是模糊的。實際教學中,往往出現割裂三維目標的“高大全”“空泛美”等現象,最終導致教學目標落空。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實現知識技能教學與能力發展、情感發展同步進行的問題,尤為突出。
2.教學設計存在“三多三少”。
有效教學成為近年來的熱點話題,而教學設計是有效教學的前提與保證。國際上教學設計的研究已經進行多年,提出了許多思想、理論、案例,教學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
課改后,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由于我國數學教學受傳統思想及應試教育影響較大,高中數學教學設計中仍存在“三多三少”的問題:即關注結論的多,關注過程的少;關注教師的教多,關注學生的學少;教師講的多,學生思考的少。
3.學生作業與負擔過重。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科學、有度、優質的作業不僅能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業對數學知識落實、能力培養和品格養成的有效功能,同時教師也能借助作業了解學生在發展中的需求,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素質。
北師大肖川教授曾說:“作業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比欢诋斍敖逃€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框架的背景下,高中數學課改的理想目標與教學現實還存在著一定差距,數學作業的理念、內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且效率低下。
高中生對數學作業態度的抽樣調查結果是:“樂于完成”的占35.63%,“感到厭煩但能獨立完成”的占49.79%,“感到厭煩經常抄襲”的占12.50%,“感到厭煩不完成作業”的占2.08%。也就是說,大多數學生(占64.38%)對數學作業感到厭煩,可見這樣的作業效果必然是低效甚至無效的。這與當前教育改革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價值取向是相背離的。
4.教學評價功能單一化。
早在2004年就有專家建議:“考試評價已經越來越成為課程改革向深層次推進的瓶頸?!桓母铿F行的考試,課程改革就會寸步難行,教學改革也容易流于形式?!盵1]我國的教學評價實際上早就出現功能單一化傾向,直到今天也沒有徹底改變,也難以改變。盡管教育部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但由于受高考限制,許多地方的中考雖由地級市組織,但均為高考做準備,因此還是陷入了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教學評價=學生成績的評價=考試的評價=高考、中考的評價
分數至上,學生“排隊”現象難以禁止。一些基層教育部門、學校領導與教師采用的仍然是原有的評價標準。升學率、學習成績依然是評價的主要標準。
5.校本教研普遍缺少行動研究。
校本教研活動對于教學、教師專業成長、研究、特色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傳統的校本教研活動以集體備課為主,定期開展一些以公開課為主的研討活動。雖然這些教研活動對于教學研究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形式單調、教師參與程度低,其效果并不十分明顯。課改后,由于需要學習、吸收大量的課改理念、改革文件和先進經驗,各地組織了大量的以教師培訓為主的校本研修活動。但隨著課改的深入,這種校本教研活動的效果越來越低。而更為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特別是行動研究,在廣大學校卻很少。
【注釋】
【關鍵詞】高中數學 新課改 教師 理念
新課程改革之后,教育教學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形勢下,對于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學科――數學,應當如何去教授,如何從容應對新課改下教師面臨的挑戰,如何在新課改中迅速成長,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新課改理念對高中數學教師的挑戰
新課程改革在教學理念、內容、評價方法等方面對高中數學教師有新的要求,強調教師的教學要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實用性,教學目標要突出情感價值觀,同時在教學方法上要與學生交流合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倡多樣的學習方式,學習評價要多元化。這些變革對高中數學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首先,新課改提倡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關注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概括起來,就是要求數學教師對學生評價標準要符合參與性原則、過程原則、綜合原則和激勵原則。因此新的評價標準兼顧學生學習成績,同時注重對學生學習潛能的評價。為此,新課改理念下的評價標準,必將結合學生的參與情況綜合考慮,如參與率、參與方式、參與態度等。所以能否迅速適應新的以培養創新思維和加強數學應用意識的教學評價標準,是新課改對高中數學教師的挑戰之一。
其次,新課改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又面臨著教學手段改變地挑戰。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重視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基本內容的有機結合,要通過恰當地使用計算機及軟件、互聯網等各種新興教學手段,改善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方式和方法。數學課件的制作、多媒體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互聯網教學平臺的引入和使用等,都是教師面臨的新問題。
第三,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的理念,這是對教師日常教學的又一個挑戰。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教師要從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幫助者進行角色轉變。它強調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要以自主探索、實踐、合作、交流、自學等以學生為主的方式進行。因此,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角色的轉換能否符合新課改理念的要求,是我們日常教學面臨的難點。
第四,新課程改革還要求教師不僅只是教學的實施者,還要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課程和教學活動的研究,要求教師通過研究來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和教育素養?,F在的問題是,以往的日常教研活動,都以討論和交流教學問題為主,并不深入化和系統化,因此難以形成研究論文。如何圍繞教學活動開展教育研究,也是新課改帶來的新問題。
二、高中數學教師對新課改教材還存在不適應
新課程改革過程中,除了新課程理念給高中數學教師帶來挑戰之外,目前還存在高中數學教師對新課改教材還不適應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情感上還不適應。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的全面鋪開,高中數學大綱版教材逐步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高中數學課程新教材,與大綱版舊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結構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教師對陪伴自己多年的舊教材就難以割舍,加之對新課程改革暫時的迷茫心理和對新教材的陌生而從心理對新教材產生了距離感。其次,是對新教材“數量”上的不適應。新教材是分模塊進行教學,教材數量上確實增多了。以高中數學人教A版為例,新教材課程設置為:必修1,2,3,4,5;(文科)選修1―1,1―2;(理科)選修2―1,2―2,2―3;選修系列4(4―1、4―4、4―5)。就理科而言,至少要教授9本教材,而大綱版舊教材則只有5本。從數量上一對比,就讓很多教師心里沒了底。第三,是對教材內容設置上的不適應。新教材刪減了原本教學上得心應手的內容,同時新增了很多新的不熟悉的內容和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新學習,備課量自然加大,工作量增加,教學工作負擔也就隨之加重了。因此,如何盡快適應并把握好新教材,是高中數學教師目前面臨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問題。
三、迅速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行為建議
成功的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教師教學行為及觀念的轉變。教師的數學教學觀念首先要由以往的“以數學學科為本”轉變到“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并學好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要著力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和情緒體驗,使學生投入到現實的、充滿探索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在具體背景中形成的,結論是怎樣探索和猜測到的,證明的思路和計算的想法是怎樣得到的,而且有了結論之后還要理解結論的作用和意義,即體現數學結論的來龍去脈。
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學習與思考,不僅要關注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更要認真體會數學課程標準、教材的指導思想和改革重點,并能想方設法將它們落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數學教育功能的全面性,不僅要讓學生獲得“雙基”,還要在“雙基”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理性精神,養成數學的思維方式;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注意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重視教學情境創設,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強調數學應用等。
根據新課改的新要求,課堂教學不應該再以一本教材為主,要結合實際對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如今,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狀況對課程內容、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同時對教材提供的基本內容也要進行再研究,明確教材的優勢與不足。教師則需要探索如何彌補、完善甚至更新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研究,為學生提供完美一課。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經常性地進行教學反思,經常反思自我教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不斷反思數學教學的目的、方法和手段,從而發展自我職業水平,提高數學教學實踐的合理性。這種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擺脫由長期“學與教”的經歷所形成的數學教學觀念的巨大慣性作用,使教師逐步走出“經驗型教學”,而走向“合理型教學”的目標。
以前教師只注重與同一年級、同一學科的教師合作,而課程的綜合化趨勢需要教師學會與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每個教師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配合。教師之間相互合作,能共同激發新的想法。通過分享材料、計劃和資料,減輕自己的負擔。通過合作能有機會用多種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能增進教師對新課改下教學理念的把握。
最后,新的教師評價體系要求教師全面發展,注重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和素質的提高。我們應該從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困境中走出來,積極投身于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注意將教育研究活動與具體的課堂教學情境結合起來,通過總結歸納將教學成果盡量轉變為研究論文等,提升自我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識。
四、更新觀念,積極應對,超越自我
新課程的實施對高中數學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學理念和角色的更新與轉變、課程內容的理解與把握、教學方式的探索與開發、教育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對學生學習評價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等等。所以我們必須改變和更新原有的落后于時代的教育教學觀念,以一種積極主動的良好心態去迎接和應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尋找不足,縮小差距,提高新課程理念的實施水平,把這一次改革視作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平臺和機遇。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還應該在教學方式、教學角色、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的同時做好教育教學研究和總結,注重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和教育素養,從而達到超越自我,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流中迅速成長起來。
【參考資料】
[1]劉允忠.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情境創設策略的探討[J]. 數學通報.
[2]吳和貴,朱維宗.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J].數學通報.
本綜述研讀了新課標以后有關“高中數學教材”、“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相關期刊和論文,主要將“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文獻對其分層次的綜述,概括出了目前高中數學教材及其思想方法研究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切入點。針對函數內容以及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的學習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高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滲透策略。
1.“高中數學教材”文獻綜述
郭民,史寧中的《中英兩國高中數學教材函數部分課程難度的比較研究》一文是對中英兩國高中數學教材中函數部分內容的課程難度進行比較研究,研究中英兩國高中數學教材中函數部分課程難度的差異,進而分析課程難度對學生學業負擔的影響,為我國數學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資源和參照。劉少平《中美高中數學教材函數內容的比較研究》選取中學數學的核心內容—函數內容,對我國人教版高中新課標(A 版)數學教材與美國 McGraw-Hill Companies 出版社的《Core Plus Mathematics》教材對比研究,通過分析兩國教材函數內容宏觀和微觀層面的差異,教材綜合式編排方式,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途徑,進而為我國教材編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為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提供嶄新的思路。曾榮的《螺旋式上升背景下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研究—基于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 1、必修4函數圖像變換編寫的比較》,筆者指出教材編寫應堅持螺旋上升的原則,既要在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上做到螺旋上升,同時也應在知識的呈現方式上做到螺旋上升。文章針對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1、必修4函數圖像變換編寫的比較分析,體現函數內容的螺旋上升,并對教材的編寫提出自己的建議。
這一類的文獻主要研究了以下方面:①針對函數內容,教材的編排與設置;②針對函數內容,難易度的比較研究。③對新課改的教材內容結構設置進行研究
2.“高中數學思想方法”文獻綜述
韓雪麗《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筆者通過闡述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含義、國內外究現狀、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理論基礎和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研究意義以及在高中教學中應如何使用屬性結合思想進行教學,強調了數行結合思想的重要性以及筆者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感悟以及建議。張碩《高中數學思想方法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通過對高中課本的研究,統計了各種數學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教材中出現的頻數,并自編調查問卷和測試題,對石家莊高一到高三15個教學班的學生進行調查和研究,通過筆者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數學思想方法水平與教學成績有較顯著相關。
黃東,茍一泉,趙中玲《淺談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總結了一些高中數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對每種思想進行舉例說明,通過筆者的總結希望能為讀者在認知數學的過程中予以啟迪。李燕《淺談高中數學思想的培養》筆者從平常的教學中、基礎知識的復習中、解題教學中幾個方面均需要教師有意的滲透教學思想,另外需要開設專題講座,激發提升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主要講述了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思想意識。
駱雯琦《高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現狀研究—以江西省戈陽一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為例》筆者對江西省弋陽縣2所高中,以及 52 名數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高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現狀,在研究結果基礎上,提出高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策略。李劍評《淺析高中數學思想在高考考查中的滲透》筆者闡述了高中中??嫉膸追N思想方法,結合例題加以分析、探究,并給出了學習思想方法的注意事項。趙文蓮《透過高考試題看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主要透視2002年、2003 年高考試題,分析考察的數學思想方法,并提出了幾條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的建議。
有關“高中數學數學思想方法”研究的文獻具有如下幾個特點:針對幾種不同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舉例闡述,以此強調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研究;高中數學思想方法在高考中的考察研究;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現狀研究。
3.總結
(1)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①對“高中數學教材”研究的論文和期刊都相當多,如:不同內容的研究、同一內容的比較研究、新課標教材特色研究、對教學的研究等。但是對高中的核心內容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別的內容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者相對很多。
②總的來說,研究“數學思想方法”的文獻比研究“高中數學教材”的文獻要少很多,研究的方向主要是思想方法的舉例概述以及數學思想方法對教師教學的重要性,對教師進行教學中的一些建議等。較少系統的研究某一內容中滲透的思想方法的學習以及對學生學習會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
(2)研究展望
基于對以往學者研究過的文獻進行綜述和分析,筆者擬采用如下的研究方案對高中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在高中的學習現狀和教學滲透策略進行研究。
研究目標:通過函數與方程的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以及教學滲透策略的研究,以期教師能夠重視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實現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研究內容:第一:高中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的學習現狀調查研究。第二:通過高中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的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與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給出課堂中滲透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
研究方案:筆者根據高中數學思想方法頻數統計情況,編制調查問卷和數學測試試卷,以研究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現狀,數學成績與數學思想方法知識的關系,以及數學思想方法與年級、性別的關系,以期從中發現高中數學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試圖尋找以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以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為目的的學習和教學方法。其次,分析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習中起到的作用,此模塊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分析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在高中數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
通過調查、分析函數與方程的學習現狀,可以發現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師在教學方面需要改進之處。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總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函數與方程思想方法的幾點策略,不僅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授課效率,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化思維,拓展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論文摘 要 隨著當下教育的不斷進步發展,在高中數學這門課程上實施新課程使得教學方式、課程資源等方面帶來了很多可觀的變化,但是,實施高中數學新課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本問你主要就是探討實施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初步守鶴和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和對策來解決所存在的問題。
隨著當下課程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新課程教育已經給高中的教學帶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實施高中數學新課課程教學使得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新課程教育帶給我們驚喜的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意識到他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所以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完善,使得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下新的大教育環境。
一、高中數學新課程的轉變和收獲
(一)首先就是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對于當下高中數學實施新課程來說,是一次新的課程改革,而且這次課程發個的關鍵是調節師生之間的關系,即要實現兩個轉變。這兩個轉變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次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是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并不只是局限在接受知識和死記硬背上,而是要做到能夠很好地引導他們進行自主的探索實踐,并且進行相應的學習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所以教師在數學的教學中要大膽的進行新方法的教學,靈活的進行學習上的指導,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數學。
教師在注重自身教學方式轉變的同時,也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忽略,要對學生進行各學習方面的知道也是非常關鍵的。首先就是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高中數學中有不一樣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課堂的學習環節和一些課堂上的要求,使得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心有有所打算和規劃,從而能夠更好的開展各方面的學習。與此同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做到實時的總結,靈活的掌握一些數學的小方法等,這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學會去學習,從而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新課程的實施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化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中提到教師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到觀念上的轉變,對高中數學的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要有所認識,同時要注意到自身在新課程的重要地位。教師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引導者,隨著當下新課程的改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首先教師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只是單一的進行知識的傳授,而且正轉變成一個服務者、幫助者和督促者。同時教師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新課程的改革教師使得學生能夠走上講臺發表學生自己的想法,這樣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展現自己的能力,教師也在其中得到了不斷地驚喜,從而使得課程教學變得更加的靈活多變。
(三)新課程改革使得課程資源更加的豐富
這次新課程的改革使得課程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有必修課選修課,而起還有綜合的實踐課程,課程的資源也不只是僅僅局限在課本和教材上了,學生可以通過課外、社會和網絡多種渠道獲得想要的教學資源。正是豐富的課程資源才給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更強的升級活力,同時也為教師的專業帶來了更好的機遇,教師在課程資源的尋找開發中占用絕對重要的地位,教師是課程教育的實施者,只有做到對各方面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得課程教學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二、新課程實施所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
(一)首先就是課時比較的緊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課時的規定是每周4課時,這樣在課時上是非常的緊張的。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比較的多,在教材的教學上沒有足夠的課時是很難完成數學教學的,更何況加上新增的內容。二是當下老師對于新課程的標準理解不清楚,對于降低難度的地方沒有進行降低難度,例如函數的值域和定義域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是加強老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做無用功,并且要做好對數學習題質量的要求,使得學生能夠在數學的學習中得到實時的鞏固。
(二)初高中數學銜接的問題
對于當下初高中數學的教學上二次函數是一個重點,但是二次函數在初高中的難度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同時在因式分解上初高中學習也是有一定的差距,還有“韋達定理”等,初中這方面的數學知識學習的比較的淺顯。到了高中的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理解這方面的內容,我們要適當的控制教學的進度和難度,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理解,同時要找一些閑暇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補習,甚至一些必要的補講等,這有這樣新課程改革才能更加的完善合理。
(三)習題的配置問題
數學的習題既包含了教材的課后習題又包含了教材輔導習題,但是有些習題的難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課堂知識的范圍,再就是習題的類型比較的少,有些是很適用于考試的范圍。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老師要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自己編制一些適用于考試的習題,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學習數學有更多的收獲。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實施高中數學新課程的初步收獲與存在問題的探討,對當下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了解到數學新課程實施所存在的問題,面對所存在的問題找到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所以新課程的實施會在未來不斷地合理完善。
參考文獻:
[1]楊同慶;試論新課程下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策略[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06)
我總結下,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師角色轉變要做好以下四個角色。
一、教師是學習者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是了解學生知識、能力、興趣的人,因此教師很關鍵。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學習數學新教材,挖掘數學新教材的新特點,如果教師不熟悉新教材是不能教好學生的。時代在發展,高中生有著新特點,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怎么才能學好高中數學,教師要充當一個謙虛的學習者,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才能解決高中生在學習數學中出現的認知偏差和心理問題。多媒體的應用,需要教師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才能更有效整合網絡資源,才能掌握教育信息新動態,然后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創設出高效優質的高中數學課堂。
因此,教師是學習者,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理論與專業知識,才能不斷豐富自身內蘊。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新課改要求。向新型學者型轉變是每個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教師是引導者
合作探究式教學是新課改的倡導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是引導者。合作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的教育方式。新課改以來,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表明,高中數學是抽象的,而填鴨式、滿堂灌等教學方式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學生產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厭惡。合作探究式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的過程,更能讓學生變得聰明,更能讓學生有創造力。教師要想真正成為引導者,必須要更新觀念,轉變思維定勢,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拿得起放得下,以人為本,學會引導學生,教會學生思考方法,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
舉一個例子,比如在在新人教版教材中,教師“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式模型。例如,給出y=f(x)定義域、值域,求出反函數x=f-1(x)的定義域、值域,學生發反函數規律,從而引出反函數的概念。既讓學生參與其中,又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三、教師是研究者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培養理性精神。新教材在內容設計上,讓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經歷直接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想讓學生接受并理解學習的內容,從而能夠靈活運用,必要的教學科研是必須的。數學課程改革,要求數學教學是一種反思性與實驗性教學。新課程所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教學實踐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不是以前的經驗和理論能完全解釋和應付的,教師不能等待別人把研究經驗送上門來,然后生搬硬套的把這些經驗應用到教學中去。我認為教師應投入到教學科研中,結出自己的經驗。為了適應新數學,教師應以主動的姿態,多反思自己的教學,用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各類問題,研習新的理論,探索新的領域,生成新的經驗。
新課改以來,高中數學教材作了深刻的改動,每一個章節都包含著一定的理念,把教育學和心理學有機結合起來,目標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教師不但要研究新教材,還要研究教法,讓新教材成為源頭活水,讓教法成為新推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教師是合作者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新課程的理念要突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積極疏導、師生互動,相互配合、加強師生合作。另外,教師作為課程實施的主體,面對的是嚴峻的挑戰,[本文轉自DyLw. Net專業提供寫作畢業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單靠外出參加教研、學習,許多出現的疑惑、問題是不能及時得到解決的。所以教師與教師之間應加強合作,積極開展集體備課,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分享經驗,通過不斷的交流獲取教學信息與靈感。如果高中數學備課組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各人都把自己最好的經驗貢獻出來與大家交流,通過教學資源共享,可以大大減輕每個人的負擔,從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研究。經過實踐表明,這種做法是非常有效且有益的。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要。只有將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的單一角色轉化為學習者、引導者、研究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不斷地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新課程改革才能越來越深入,新課程改革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 參 考 文 獻 ]
[1]郭玲.淺談如何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高中數學[J].新課程學習,2009.
數學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也必將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呈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使課堂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方面。但是,我們也看到現行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認清目前的現狀并對有效性教學進行探析,對高中數學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的熱議仍然在繼續,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學科,其課堂教學過程往往嚴肅和壓抑。教師的高耗低效和學生的負擔過重成為阻礙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兩大頑疾,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困擾:一是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師生主客地位轉換困難。
“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素質教育”的提出是給高中教學以強烈的沖擊,但是在高考的面前,這種沖擊力慢慢被削弱,這就給“應試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成績仍然成為衡量一切的籌碼,以高考為中心的“考”“教”和“學”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智能的開發。
“師生主客地位轉換困難”: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這是建構主義理論提出者皮亞杰的觀點,他認為教師是建設者和促進者,在特定情景中,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并對知識進行主動加工,從而形成元認知。布魯納的“發現教學”和施瓦布的“探究教學”也以不同的視角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即在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師生主客觀地位的轉換,教師應從教學的主體地位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容易忽視,從而使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受到壓制。
作為客觀存在的兩方面,造成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失效或無效,儼然成為新課改改革的重心和改革的指向。新課改要求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倡導學生從已有知識和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數學并強化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探究性活動的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指明方向。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析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確定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要求;要求高中數學教學要基于學生的需要,高于學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還要著眼于學生數學潛能的喚醒、開發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還要求高中數學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能力形成,促進數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等等。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就顯現得尤為重要。
1.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界定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實施的活動。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界定: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理念,以先進的教學手段,恰當的教學方式,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針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實施的并予以合適評價的一種教學系統,旨在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增強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2.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要實現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至少應該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目標太低,沒有難度,會使學生失去興趣;目標太高,實現不了,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該目標是否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是否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要讓學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掌握程度,確立教學目標。教材是用于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材料,根據教學內容,可適當在教材基礎上提高,依據的還是學生的掌握程度,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可行,并且能夠實現的教學目標才是有效的。
另外,新課標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關注數學課程的三維目標的達成,即知識與技能、過程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這就要求在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過程、注重學生活動,注重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態度的升華。
(2)教學方法使用的有效性
針對確定的教學目標,要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選定合適的教學方法。首先在課堂準備中,設計多種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方法要求設計教學方法,但不能局限于這些教學方法,在課堂授課過程,隨時可以調整設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更有效的目的。
要實現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還應該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計算機輔助教學方法等。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更能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要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3)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有效性
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掌握知識的的情況和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相互尊重,營造良好的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通過上述有效性的實施,目的是充分發展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構建能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索而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陳奇,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1998,(1).
[2]郭運江.高中教學有效教學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