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2 17:27:25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概念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體育從二戰以來有了很大的發展,一大批理論和成果涌現出來,但相對于其他的成熟的學科來說體育還很年輕,體育學還沒有奠定真正的基礎,也沒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還是借鑒其他成熟學科的方法來研究體育。這樣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借鑒其他學科來研究體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鑒學科的人。
2.體育的概念不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體育概念劃分得不明確,致使這個領域的一些下屬學科的劃分不清楚,有互相重疊的現象,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不明確。第二,由于體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個體育體系的建立有混亂。第三,由于體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國體育與世界的接軌有障礙。
二、近25年來體育概念的發展狀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曾較大規模的對體育的概念研討了3次,即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20世紀80年代初,確立了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確立了體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確立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在體育中具有高度的統一性。
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20世紀80年代初,確立了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1980年,《成都體院學報》第一期發表了胡曉風先生“關于體育科學體系的若干問題”的文章,將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教育的組成部分,確立、提高了體育的社會地位。最大的貢獻在于肯定了“人”的價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體育和體育方法》中對體育的定義,對于當時的學校體育是有貢獻的,這種定義把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分開,為體育教學在學校中爭得了一席之地,對于后恢復學校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學校體育面向全體學生,并增強學生的體制,但把體育只當作體質教育,應該說是很不全面的。這種思想與同期日本有些學者的觀點有相似之處。1983年,《體育科學》第二期發表了劉秉果先生“體育概念應如何確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從《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詞典》中引得體育條,也是把體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確立了體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在這一階段對體育概念的研究,從三本比較權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體育概念論》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理論》中可以看到以下幾個特點:1.在中國大體育概念已經確立,包括體育(狹義的)、競技運動、身體鍛煉和身體娛樂。盡管這種不合邏輯的劃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評,認為“這種不合邏輯的劃分將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人為的割裂開來看,歪曲了它們之間的關系?!边@種批評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對的,但遺憾的是中國體育界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較好代替這種劃分,并能讓大家接受的新的劃分方法。2.體育概念的內涵擴大。3.把體育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進一步提高了對體育的認識水平,即體育在社會中的地位。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今,確立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在體育中具有高度的統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體育概念》,對體育定義得相當全面,突出特點是:1.既肯定了人個體發展,又肯定了社會對人發展的社會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統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觀、心理觀和社會觀的統一。3.這個定義是以日本、美國、前蘇聯等學者在體育的:“育人機制”的基礎上定義的。4.將體育歸入教育、文化、社會現象之中。1999年,在《體育與科學》第2期,韓丹先生發表了“論中國體育:一分為三”的論文,較全面地對體育及進行了定義,并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體育概念的文章。但對體育的定義不夠準確,并且有用被定義概念解釋想要定義概念的情況。
由于中國對國外有關文獻研究的滯后性,國外對sport的定義仍基本延續了歷史的定義方法。這從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外以前對體育概念的研究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穩定性。通過以上對我國體育概念的歷史研究可以看出:1.體育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擴大。2.研究體育概念的視角逐漸擴大。但也不難看出研究中對體育的概念定義得過于籠統、宏觀、不具體、針對性不強,經常用一個統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體育的組成部分,對社會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方面的關系界定不夠清楚,對體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鄰近的屬概念界定含糊,對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譯“體育”不夠準確。
三、結論
對中國體育概念的歷史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體育是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2.體育的內涵隨社會的發展逐漸擴大。3.“人”成為體育的主體,成為具有社會性和個性的統一體。4.研究體育概念的視角逐漸擴大。5.注意到了體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聯系,同時也關注體育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處是:1.研究不夠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礎,研究結論不夠確定,反映體育的本質不夠。2.對國外資料的理解不夠精確,對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譯成“體育”,不夠準確,并且研究滯后。3.對國外的學習借鑒,多于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創新。4.概念定義的過于宏觀、籠統、不具體、針對性不強,經常用一個統一的概念概括所有體育的組成部分。5.對社會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方面的關系界定不夠清楚。6.對玩、游戲、休閑、娛樂、身體教育、sport、競技、工作之間的關系研究不夠深入。
四、建議
1.中外體育概念的研究應具有互補性。中國在學習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要深入研究,不斷創新,有獨立的見解,為世界體育的發展作貢獻。
2.中國對體育概念的研究應不斷具體化,加強研究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3.中國對體育概念理解的內涵不斷擴大,要界定組成部分及其之間的關系。并應該注意這種趨勢,避免內涵擴大給體育造成的負面影響。
【摘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思維的邏輯起點是概念。思考和思維最基本的單位是概念,人是通過一個一個概念來思考問題的,有時候可能是不自覺的,但是大腦肯定是經過這一個過程的。所以在研究每一個領域時必須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該問題的概念,體育當然也是如此。
【關鍵詞】概念體育概念
參考文獻:
1.體育從二戰以來有了很大的發展,一大批理論和成果涌現出來,但相對于其他的成熟的學科來說體育還很年輕,體育學還沒有奠定真正的基礎,也沒自己固定的研究方法,主要還是借鑒其他成熟學科的方法來研究體育。這樣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借鑒其他學科來研究體育的人,最后成了他所借鑒學科的人。
2.體育的概念不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體育概念劃分得不明確,致使這個領域的一些下屬學科的劃分不清楚,有互相重疊的現象,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不明確。第二,由于體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整個體育體系的建立有混亂。第三,由于體育概念的不清楚,致使我國體育與世界的接軌有障礙。
二、近25年來體育概念的發展狀況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曾較大規模的對體育的概念研討了3次,即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20世紀80年代初,確立了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確立了體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確立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在體育中具有高度的統一性。
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20世紀80年代初,確立了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1980年,《成都體院學報》第一期發表了胡曉風先生“關于體育科學體系的若干問題”的文章,將體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教育的組成部分,確立、提高了體育的社會地位。最大的貢獻在于肯定了“人”的價值。1982年6月,林笑峰先生在《體育和體育方法》中對體育的定義,對于當時的學校體育是有貢獻的,這種定義把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分開,為體育教學在學校中爭得了一席之地,對于后恢復學校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學校體育面向全體學生,并增強學生的體制,但把體育只當作體質教育,應該說是很不全面的。這種思想與同期日本有些學者的觀點有相似之處。1983年,《體育科學》第二期發表了劉秉果先生“體育概念應如何確定”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從《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詞典》中引得體育條,也是把體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確立了體育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在這一階段對體育概念的研究,從三本比較權威的著作中,即1986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1988年8月曹湘君先生的《體育概念論》和1988年3月第3次印刷的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理論》中可以看到以下幾個特點:1.在中國大體育概念已經確立,包括體育(狹義的)、競技運動、身體鍛煉和身體娛樂。盡管這種不合邏輯的劃分遭到任海先生等人的批評,認為“這種不合邏輯的劃分將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人為的割裂開來看,歪曲了它們之間的關系?!边@種批評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對的,但遺憾的是中國體育界至今沒有找到一個能較好代替這種劃分,并能讓大家接受的新的劃分方法。2.體育概念的內涵擴大。3.把體育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進一步提高了對體育的認識水平,即體育在社會中的地位。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今,確立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在體育中具有高度的統一性。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體育概念》,對體育定義得相當全面,突出特點是:1.既肯定了人個體發展,又肯定了社會對人發展的社會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統一性。2.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觀、心理觀和社會觀的統一。3.這個定義是以日本、美國、前蘇聯等學者在體育的:“育人機制”的基礎上定義的。4.將體育歸入教育、文化、社會現象之中。1999年,在《體育與科學》第2期,韓丹先生發表了“論中國體育:一分為三”的論文,較全面地對體育及進行了定義,并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體育概念的文章。但對體育的定義不夠準確,并且有用被定義概念解釋想要定義概念的情況。
由于中國對國外有關文獻研究的滯后性,國外對sport的定義仍基本延續了歷史的定義方法。這從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外以前對體育概念的研究較深入,因此,才具有如此好的穩定性。通過以上對我國體育概念的歷史研究可以看出:1.體育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擴大。2.研究體育概念的視角逐漸擴大。但也不難看出研究中對體育的概念定義得過于籠統、宏觀、不具體、針對性不強,經常用一個統一的概念概括了所有體育的組成部分,對社會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方面的關系界定不夠清楚,對體育的上位概念及最鄰近的屬概念界定含糊,對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譯“體育”不夠準確。
三、結論
對中國體育概念的歷史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體育是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2.體育的內涵隨社會的發展逐漸擴大。3.“人”成為體育的主體,成為具有社會性和個性的統一體。4.研究體育概念的視角逐漸擴大。5.注意到了體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聯系,同時也關注體育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研究。
存在的不足之處是:1.研究不夠深入,缺乏研究的思想基礎,研究結論不夠確定,反映體育的本質不夠。2.對國外資料的理解不夠精確,對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culture、sport、athletic等都翻譯成“體育”,不夠準確,并且研究滯后。3.對國外的學習借鑒,多于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創新。4.概念定義的過于宏觀、籠統、不具體、針對性不強,經常用一個統一的概念概括所有體育的組成部分。5.對社會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等方面的關系界定不夠清楚。6.對玩、游戲、休閑、娛樂、身體教育、sport、競技、工作之間的關系研究不夠深入。
四、建議
1.中外體育概念的研究應具有互補性。中國在學習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要深入研究,不斷創新,有獨立的見解,為世界體育的發展作貢獻。
2.中國對體育概念的研究應不斷具體化,加強研究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3.中國對體育概念理解的內涵不斷擴大,要界定組成部分及其之間的關系。并應該注意這種趨勢,避免內涵擴大給體育造成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董杰.對近25年來中外體育概念研究的比較.體育與科學,2001,(2).
[2]李慧萌.從邏輯學的角度對體育定義的重新審視.皖西學院學報,2005,(2).
[論文摘要]開展生態修復研究與實踐,應理清環境、生態、環境生態、生態恢復、生態建設、生態工程等與之相關的一些概念及科學內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亂。我國的生態工程與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和生態恢復有較大差別,將生態學應用于農林水等生產領域,是我國生態工程研究與實踐的突出特點。流域生態修復是今后生態修復的發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設項目生態修復的主體;當前亟待開展生態修復機理、生態修復潛力、生態修復指標體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戰略思指導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強封育保護,充分發揮生態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啟動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積極開展封山禁牧、輪封輪牧,努力探索和總結生態修的技術和經驗。生態修復已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學涵義及有關問題尚待明確和研究?,F對生態修復的若干關概念、理論及有關問題作一討論,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1 生態修復相關的重要概念和理論
1.1 環境與生態
廣義上講,環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如現代人居環境即為廣義的環境概念;狹義上講,環境是影響有機體生長、發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條件的總和。生態系統簡稱生態,是有生命的主體(包括人類)與無生命的客體的總和。研究有機生命體與無機環境關系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研究生命體以外的無機環境的科學稱為環境學。生態修復的研究與實踐離不開環境學和生態學,而后者尤為重要。
1.2 生態環境與環境生態
生態包括環境,“生態環境”的說法是不科學和難以理解的,可以牽強地理解為與生命體最密切相關的環境。我國所謂的生態環境實際就是生態,準確地講“生態環境建設”應為“生態建設”[1]。生態修復是對生態系統的修復,故不能稱為生態環境修復。
環境雖然是無機的,但完全從無機角度理解環境是不完整的。特別是自然環境,本身是生物體或生物群體周圍的整體狀況,只有應用生態學原理研究、認識和理解環境,才能更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這就是環境生態學。環境生態作為概念不易理解,但環境生態學無疑是科學的,他對生態修復理論和技術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1.3 干擾與生態演替
自然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災、水災、泥石流、蟲害、大風、人類活動等,改變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這些事件稱之為干擾。干擾可分自然干擾和人為干擾。干擾促使某一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發生變化,舊的環境和物種破壞了,新的環境和物種又會產生,并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其相對穩定。在沒有嚴重干擾的情況下,自然生態系統會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這稱為生態內因演替。演替的結果,最終會出現一個相當穩定的生態系統狀態,這稱為頂極穩定狀態。每一演替階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頂極穩定狀態的群落稱為頂極群落。干擾常使生態系統受損并改變,稱為外因演替。生態系統正常演替總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而干擾使演替進程發生變化,嚴重時,如人類大規?;顒?,則使生態系統向相反方向演替,這稱為逆序演替。生態修復就是使擾生態系統的逆序演替轉向正常演替[2]。
1.4 生態穩態與生態閾值
生態系統不是絕對平衡的,而是永恒地發生著演替,舊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會產生,當演替到頂極狀態時,在很長時間內將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即穩態。生態系統動態平衡中的穩定狀態,稱為生態穩態。穩態生態有相當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干擾作用下雖不斷地振蕩和變化,但只是量變;當干擾嚴重并超過其調控能力時,系統將發生質變、崩潰,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穩態生態抵抗干擾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限度稱為生態閾值[2]。只有研究生態穩態和生態閾值,才能確定修復生態系統的類型、區域、難易程度、時間周期,并確定合理的修復指標。
1.5 人與自然共生理論
人與自然共生和和諧相處,是人類對“自然改造論”深刻反思后產生的新認識。人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不是其對立面,脫離生態規律的自然改造,損害了自然生態系統,必然損害人自身。人與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著互利互惠的共生現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共生的基礎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現象的研究,總結了人類系統與生物系統之間生物控制的8條規律。據此研究,生態學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輸入和最小物質消耗以保證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的生態設計原則。這也是生態修復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
2 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與生態恢復
修復的本意是對錯誤和缺陷進行糾正的作用或過程,修復最早從污染環境治理角度被定義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個受損的特定對象部分或全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環境生態修復起源于環境修復,生態恢復又受環境生態修復的影響。
2.1 環境修復與環境生物修復
環境修復是對被污染的環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濃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狀態。早期的環境修復主要采用工程技術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學手段。1972年美國嘗試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管線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對Exxon Val-dez油輪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進行修復(阿拉斯加研究計劃),從而出現了環境微生物修復技術,后來出現了環境植物修復技術,最終形成了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環境生物修復被定義為利用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被污染環境的污染物,并使之無毒化和無害化。
2.2 環境生態修復
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H.T.Odum提出生態工程概念,受此啟發,歐洲一些國家嘗試應用研究,并形成所謂“生態工程工藝技術”,實際屬于清潔生產的范疇。隨著生態學與環境生態學的發展,90年代美、德等國家提出通過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調節能力來修復污染環境的概念,并通過選擇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輔助建造生態系統來降解污染物,這一技術被稱為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由于生態系統的復雜性,該技術至今還不成熟,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也只是對輕度污染陸地的環境修復,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過濕地自調節能力防治污染。這與我國的生態自我修復有很大差別。
2.3 生態恢復
當前區域地理教學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目前的區域地理教學只局限于某一區域的相關知識“點”,而沒有顧及到知識“線”或知識“面”,學生對區域的認知局限于本區域零散的信息,無法形成相互聯系的知識結構,也無法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區域的本質。其次,區域地理教學目標缺乏應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未充分實現區域地理對學生發展的獨特價值,致使學生尚未具備運用區域地理圖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當學習所有區域地理部分之后,沒有及時從整體上總結區域地理知識結構,致使學生對區域之間差異性把握不清,同時對每個區域的理解又沒有深度。最后,盡管新課程已明確強調區域地理教學應從位置與分布、聯系與差異、環境與發展三個角度著手,但當前“地理八股"式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谏鲜霰尘胺治?,對中學區域地理教學中應采取何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對區域地理的學習真正提升他們的地理素養,是擺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和緊迫任務。
二、理論依據
筆者基于腦中地圖理論,構建了主題概念圖式區域地理教學模式。“腦中地圖”理論,即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加以適當的整理和概括,在頭腦中編制的一幅“地圖”,以有效貯存和記憶各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信息。它可培養學生習慣于運用地圖等工具,訓練學生從讀圖、用圖、繪圖到進行無圖思考,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及形象思維能力。國外對“腦中地圖”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成果也更深入和系統。JosephD.Novak認為,“腦中地圖”主要由節點、連線和連接詞構成。節點表示概念,連線位于節點間,表示某兩個概念間存在某種關系,連接詞是連線上的文字,描述了概念間的關系。“腦中地圖”中知識以層級方式呈現,最基本的知識構成最上位的節點,以下各層依次是具體化的知識。國內從腦中地圖的認知原理、地理教學中構建腦中地圖的意義及其作用、構建方法和途徑等方面也進行了研究。綜上所述,對中學區域地理教學而言,把腦中地圖理論與地理認知結構構建和區域地理信息素養養成兩個方面緊密結合乃是當務之急。
三、教學模式提出
基于上述理論,結合地理學科特性和教學實際,提出了主題概念圖式區域地理教學模式。主題,就區域地理教學而言,指最能體現區域特征的地理要素。概念地圖(conceptmap)是指學習者對特定主題建構的知識結構的一種視覺化表征,又稱“心智/思維地圖(mindmap)”。換言之,概念圖是語義網絡的可視化表征,是人們將某一領域內的知識元素按其內在關聯建立起來的一種可視化語義網絡。它以視覺化的形式闡明了在知識領域里學習是怎樣使概念之間產生關聯的,并且揭示了知識結構的細節變化。將主題和概念地圖聯系起來應用于區域地理教學,意在讓學生先抓住每個區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在此基礎上以發散思維的方式將其它地理要素以概念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四、教學模式構建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因此本教學模式仍以地圖為依托,并劃分為四個步驟,讀—研—繪—用(通讀地圖—研究地圖—繪制概念圖—活用概念圖)。
1.閱讀地圖獲取地理信息
課前組織學生自主預習,通過整體瀏覽、分段細讀、精讀地圖等方式使自己對這節課有大致了解。閱讀文字同時,重點讀圖,特別是地理位置圖、地形圖、氣候圖、礦產圖、人口圖,從地圖上獲取相關地理信息。課堂伊始,檢查課前預習的形式不再是教師提問,而是學生自主提問,其它小組回答。這種提問方式,既可鍛煉學生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升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一環節,引導學生以閱讀地圖為基礎,逐步熟悉該區域的相關自然、人文地理信息,并能從一定程度上把握該區域的主要特質。如日本是一個島國,巴西大部分地處熱帶,西北地區最突出的自然環境是干旱等,為下一步打基礎。
2.研究地圖分析重點地理問題
研究地圖是研究對學生而言較難理解的地理知識,即重點問題重點講解。如西北地區為什么干旱,青藏地區為什么高寒,由哪些因素導致?日本的工業類型為什么是加工出口型,工業分布為什么都沿海?歐洲的氣候為什么海洋性特別顯著,對歐洲的畜牧業發展有什么影響?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以此為突破口,一方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他們對本區域的地理表征進行聯系,把握其間的本質規律。例如,學生了解了非洲貧困,那么僅僅知道這個表象就可以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應該以表象(人口多、食物短缺、種族沖突等)為突破口,進一步探究非洲貧困背后的原因(歷史發展緩慢、殖民主義侵略、不利于發展的氣候條件、現代不平等的貿易格局等),如何擺脫落后的局面(發展現代工業、發揮資源優勢等)。這樣,以一個問題為抓手,把其它問題串聯起來,從更深層面上理解一個區域。
3.總結地理信息以繪制主題概念圖
繪圖是教學的核心,即在前兩個步驟基礎上,讓學生分析得出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并繪制“主題”概念圖。既可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目的一是為了讓學生理解一個區域的各個地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是通過概念圖的完成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知識點,抓住重點,提升整體思維。在繪制概念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地理位置是學生認識一個區域的“鑰匙”,同時地理位置也影響其它地理要素,并有助于學生構建空間觀念。因此一般把地理位置放在概念圖的首位。(2)從某種程度講,任何地理要素之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系,但從中學地理學習角度而言,要求抓住地理要素之間的本質聯系,特別是能體現一個區域本質特征,能區別于其它區域的特色,針對這些進行重點分析,著重繪圖。(3)每個學生的思維習慣不同,認知結構有所差異,因此,對同一區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概念圖,即概念圖的呈現并不惟一。(4)繪圖是結果,同時也是過程,應重視結果(概念圖的呈現),更應注重過程,即學生在繪圖中的思維過程,這是培養學生認識結構構建的一個有效途徑。
4.活用概念圖將知識歸類組塊
這個步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上一個步驟學生構建的“主題”概念圖,鍛煉學生自主總結本區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如歐洲最突出的特征是海洋性,由此帶來河流、農業的特征;巴西突出特征是濕熱,這對城市人口分布、工農業有一定影響;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決定了它干旱的自然環境特征,由此影響了農業、河流、人口等地理要素。其次是要學會遷移學習,如亞洲和北美洲的比較遷移學習,緯度位置相當,跨寒溫熱三帶。非洲和南美洲的比較遷移,大部分位于熱帶。通過比較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抓住區域最本質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學會區域間的比較,從而加深對區域差異的理解。
五、總結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教師;教學話語設計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轉變教師角色。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課堂活動也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新標準、新要求、新方法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對教師話語產生影響。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改進教師話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師話語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師話語(教師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憑借,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良好的語言應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必備的素質和修養。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教學工作的成功與否。只有生動感人、通俗易懂的語言才能開啟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他們的思維,啟迪、引導他們掌握知識,從而激感,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和品德。教師的語言修養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成敗。一名合格的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教師話語,把握教學語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影響,才能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二、中學教師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中學教師話語做過長期、大量的觀察與研究,發現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語言不規范。教師的發音不準確,吐字不清晰,普通話不標準。第二,語言不鮮明。一些教師用詞不通俗,長句子太多,條理不清,令人費解等。第三,語言不生動。教師語言空洞、抽象,缺乏語言技巧。語言沒有抑揚頓挫、高低起伏;不能聲情并茂,沒有節奏感。此外。還有語速過快,課堂話語多直白式、命令式、機械式、灌輸式、評判式,評價語單一,缺乏商榷式、引導式、互動式、多元化的語言,提問語封閉、死板不當,話語量過多等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不一定同時存在于同一位教師的課堂語言中。一位教師可能會存在上面問題中的一個、兩個或多個。
三、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師話語的措施
針對中學教師話語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改進教師話語呢?
(一)加強科學文化知識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文化知識是教師通過教學向學生傳授的主要內容。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的目的是培養新型的適應社會、生產、科技發展的創新型人才,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社會發展。因此,教師要博覽群書,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用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教師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主要包括廣博的普通科學文化知識(如:較為系統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等)、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包括專業基礎知識、專業主體知識和專業前沿知識)和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改革及教育科研等)。
(二)加強語言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和表達水平
教師的語言修養直接影響到他對詞句的選擇、語段的構成、語境的適應以及表述時的語音、語調、語氣、語速等,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表達水平和表達效果,決定著教學語言的質量。葉圣陶強調: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也就是說,教育的成敗,不僅取決于教師知識的多寡,同樣也取決于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所以,教師首先必須樹立科學的語言觀,具有較強的語言規范意識,正確規范地使用語言,加強語言學理論修養。
(三)加強語言技能訓練,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
教學語言技巧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而使用的語言表達手段,是教師教育教學技能體系中首要的基本技能,是衡量教師業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據。教師的教學語言技能訓練包括語音、吐詞、音量、語速、語調、節奏、詞匯和語法訓練等。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正確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語言,就必須加強實踐訓練。教師可以通過發音用聲訓練、朗讀訓練、聽說訓練、模仿訓練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語言表達技巧。
四、教師教學語言設計
基本素養有了,語言表達技巧有了,教師還要對教學語言進行設計。
(一)課堂上要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詞一定要規范,詞語的選擇和搭配要恰當,平時要注重詞語和課堂用語的積累。教師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詞語、口語化的詞語,將口語和書面語結合起來使用;要盡量使用長短適中的句子,并在課堂上常常變換句式,以免過于單調;避免使用長句或結構復雜的句子;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和學生的理解水平,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就是說我們一定要讓學生聽懂教師在課堂上說的話,理解教師的意思。否則,就談不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二)注意把握語速
課堂上教師對語速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語速過快,就不能為學生提供可理解性輸入,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教師講授的內容作出有效反應。教師語速過慢,上課沒有激情,不能激起學生聽課的興趣。所以,語速過快或過慢都會導致低效或無效課堂教學。當然,在特殊情況下,為了特定的目的或表達的需要,教師會有意加快或放慢語速,使語言抑揚頓挫,更富有節奏性,以渲染語言的表達效果,是完全可以的。
(三)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讓學生在低憂慮的背景下聽課
新課標不僅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更加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在憂慮的狀態下,或者說帶著不愉快的情緒聽課,他們就不愿意聽或很難聽進教師說的話,還能談得上理解教師話語嗎?所以,課堂上必須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師生之間才能有良好的交流互動,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注意問題設計
問題是學生思維的開端和求知的起點,提問是互動語言最為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使用教學語言進行互動就要注意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多提開放式問題、發散式問題,鼓勵學生自己作出回答,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問題要明了、具體,為回答者提供清晰的回答模式;問題能引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課堂對話;有效問題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概括、解釋,給學生提供加深對學習材料理解的機會;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回答的時間。
(五)重視課堂反饋語的設計
教師的反饋用語通常分為肯定的反饋和否定反饋兩大類。教師應該清楚,評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師手里的一種教育工具。它應當激發兒童的學習愿望,而不能成為對于不愿學習的一種懲罰。因此教師應多給予學生表揚。學生即使回答不對或不完全對,教師也應用婉轉的語氣給予評判。例如:當一個學生問題回答錯了,教師可以這樣說:“不要緊,你能說出錯誤的答案,表明你是有勇氣的。仔細考慮,你會找到正確答案的?!狈穸ǖ姆答佂箤W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所以,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否定反饋。
(六)恰當運用幽默的語言
幽默是情感、思想、學識、靈感的結晶,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幽默詼諧、風趣高雅的語言可以密切關系、拉近距離、活躍氣氛、點燃激情、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可以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妙趣橫生。若要言之有趣,教師要樹立和強化幽默意識,善于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潛心閱讀,積累幽默的格言、警句;善于在生活中學習,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發現、積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增加儲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吃透教材,認真準備,根據實際靈活地設計幽默情節,生動地介紹、描述、評論課文內容,機敏地穿插使用幽默的格言、警句、故事等,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飛白等修辭方法,輔以幽默的動作、表情,開發利用好幽默資源,創建和諧課堂,實現師生思維共振。
(七)運用適當的課堂身勢語
課堂身勢語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達意圖、交流感情、闡述觀點、示范操作時所呈現的動作。它包括教師的表情、姿勢和形體動作等。課堂上,教師需要一面講課,一面與學生交流情感,溝通思想。適當的表情動作往往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容易跟上教師的講課思路。課堂身勢語和有聲語言相互配合,能使講課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提高上課的效率。所以,教師上課前不僅要設計好有聲的課堂話語,還要為自己設計好一堂課的手勢、動作及表情,從而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更容易理解上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富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課堂身勢語必須適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才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不能隨心所欲,胡亂表現。教師的身勢語要適度協調,才能產生良好效果。動作過多、表情過于夸張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主次不分,影響效果。
(八)增加學生話語量,減少教師話語量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一直在進行填鴨式教學,大搞一言堂,甚至是一堂課從頭講到底,教師主宰課堂,幾乎“壟斷”課堂語言。新課標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評估者和協調者。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是支配課堂的主人翁,教師就像一個導演。這些理念反映在教師課堂話語上,就迫切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減少自己的說話時間,增加學生的說話時間,即:減少教師的話語量,增加學生課堂話語的量。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多參與討論,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九)采用行動研究法,分析教師話語
教師行動研究是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法。與行動研究密切相關聯的是“教師即研究者”理念。它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采用實踐——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模式,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同樣可以運用行動研究法,對教師的課堂話語進行分析研究。首先,要制訂計劃,確定行動研究的周期(如:以一周、一個月或一學期為一個周期),列出行動研究的步驟,選擇操作方法。然后,確定研究對象,按計劃實施研究。一開始。教師可以選擇一個課型,不要對自己的課堂話語進行設計,按照自己平時的、一般的語言進行授課,課堂上留意觀察,課后SBT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課情緒狀態和反應。隨后,選擇和前面同樣課型的一節課,進行研究。課前對自己的課堂話語精心設計,課堂上邊上課,邊觀察學生的聽課情緒變化。課后,對學生進行訪談、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本堂課教師話語的感覺和看法以及課堂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可以請同行聽自己的課,觀察、記錄自己本堂課的課堂話語及學生的課堂聽課情緒和反應。并請他們對本堂課的教師話語做客觀的分析評價。提出改進意見,以使自己揚長避短。如果要繼續研究,便可進入下一個研究周期重復以上步驟。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定要貫徹新課標精神,認識到教師話語在中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加強科學文化知識修養和語言修養,加強語言技能訓練;尤其要認真對待課前的語言設計,在課堂實踐中反復探索并仔細分析自己的課堂語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和語言表達技巧,逐步改進教師話語,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尊.應重視中小學教師的語言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1-08-23(2).
關鍵詞:電子提單傳統提單技術和制度障礙
一、電子提單的概念和種類
電子提單(ElectronicBillofLading,簡稱EBL)是電子數據交換與紙張提單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提單形式。通過計算機,提單信息被轉換為數字信號后在電信網絡中高速傳遞,最后由接受方計算機處理還原為原信息。邢海寶在其著作《海商提單法》中認為:“電子提單是指通過電子傳送的有關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數據,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來實現提單作用的新的提單形式。它實際上是利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轉讓海上運輸中貨物物權的程序。其目的是加快單證流轉,防止提單轉讓過程中的欺詐行為,以及解決日漸廣泛地使用海運單后產生的在海上貨物運輸途中如何轉讓貨物物權的問題。”
電子提單的繕制、修改、流轉、儲存等一切過程都在計算機內進行。因此,嚴格地說,電子提單并不是一種書面單證,而是一組電子信息。應用電子提單時,租船定艙由計算機自動進行,承運人在收到貨物之后發給發貨人一份收訊電,相當于傳統意義上的承運人簽發提單。該訊電除包含裝運貨物的說明外,還包括傳統提單在反面所記載的條款內容。所以,電子提單與傳統提單所包含的信息大體相同,只不過電子提單表現為儲存于計算機存儲器中的電子數據,其交換和處理也由計算機自動進行。由此可見,電子提單的載體和操作過程不同于傳統書面提單。
對于傳統提單,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將提單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按照提單上是否有批注可以將提單分為“清潔提單”和“不清潔提單”;按照收貨人的不同可以將提單分為“記名提單”、“不記名提單”和“指示提單”;按照提單的簽發日期不同可以將提單分為“倒簽提單”和“預借提單”等。
這些傳統提單的分類方法對于電子提單是同樣適用的。因為承運人完全可以用電子的方式對提單的批注、收貨人以及簽發時間等內容做出相應的記載,與傳統提單惟一的不同是表現形式而己。相比較傳統提單,除了可以用上述傳統提單的分類方式將電子提單做出分類之外,還可以針對電子提單流轉方式特殊這一特點,根據電子提單在流轉過程中所處的狀態將電子提單分為“運行中的電子提單”(activeelectronicbilloflading)“中止的電子提單”(suspendedelectronicbilloflading)和“終止的電子提單”(endelectronicbilloflading)。
二、電子提單的優點
電子提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具備技術上的支持(計算機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與傳統提單相比電子提單具有以下一些顯著的優點:
1.傳統提單的流轉會產生高額的成本
據聯合國統計,國際間全年的貿易總額約為6萬億美元,而其中約7%被用于制作、管理、寄送和處理各種貿易單證。據估計,如果以電子提單形式的貿易,將可以節省50%的費用。
2.用電子提單可簡化許多重復和繁瑣的手續,提高提單簽發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而且電子提單可避免紙張單證分次、分散繕打時發生不一致的錯誤,即便有錯誤也可以立即由單據的簽發方通過電子數據交換進行更正,減少拒付事件。
3.安全性角度來看,電子提單的收發不存在先天的風險,且有自己的確定程序,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防范提單欺詐
高額的成本,緩慢的流轉速度以及在處理時容易出現疏漏等傳統提單的弊端引發了諸多的貿易沖突。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提單的價值。因此,航運業對提單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電子提單在克服傳統提單的缺點方面具有顯著的優點,同時它又繼承了傳統提單的基本功能,因此電子提單的使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注,電子提單的使用似乎成了眾望所歸的選擇。
三、電子提單運作的技術和制度障礙
電子提單的運用不僅是個法律問題,也是個商業和技術問題。從一些國際組織解決電子提單運作問題的有關嘗試來看,電子提單要得以順利運作和普遍接受,需要建立順暢的電子貿易環境及完善電子提單本身的制度。而這些條件,目前還未得到滿足。1.電子貿易環境尚不完善
電子提單的產生與電子貿易的發展息息相關,而其運作也離不開電子貿易環境特別是EDI三大要件(即計算機應用、數據標準化和通訊網絡)的建立與完善。電子提單的普及不是某個國家通過立法改革就可以解決的。首先,它需要建立一個廣泛的并最終覆蓋全球的計算機網絡,以實現跨地域的電子數據交換;其次,在建立計算機網絡、完善網絡技術的同時,應加快計算機的普及和國際統一EDI標準的完善和普及。但在目前,電子貿易所遇到的障礙恰恰主要是:存在相互競爭的、互不兼容的專有網絡系統,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電子數據的安全性,但并不利于建立統一的世界電子貿易環境,更不利于形成全球統一的電子貿易法律和技術標準;尚未形成全球統一的市場規范,而使用電子貿易手段的當事人需要的是能夠適應自身系統同時也可被任何交易對方接受的系統,這不僅需要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技術上形成統一的市場,而且需要在國際貿易所涉及的不同行業、不同國家間建立統一的市場規范。
2.電子提單本身的制度漏洞
(1)保密性問題。在電子提單模式下,無論是以承運人為中心的《電子提單規則》,還是設立登記中心的歐洲提單示范計劃,都存在著物權變動公示與商業信息保密的矛盾。一方面,由于物權變動公示原則,為保護作為擔保人的銀行、第三方債權人和提單項下的貨物買方,確保信息的可靠性、易得性和交易的中立性,電子提單的公開登記是合乎邏輯的選擇;另一方面,大多數交易方都不愿將自己的商業信息輕易地透露出來,尤其不愿意讓自己的商業信息為競爭對手所輕易得知。電子提單中信息的公開化,確實有可能損害交易方的商業利益。如何限制電子提單公開登記的內容范圍,哪些人有權獲取相關的商業信息,怎樣兼顧商業秘密的保護與物權變動的公開安全,這些問題尚未解決。
(2)交易安全性問題。電子提單雖可解決紙面提單的欺詐問題,但它本身也可能存在欺詐問題,令人產生如電子密碼是否安全、交易數據是否可能被人為更改而不留痕跡等顧慮。就《電子提單規則》中僅憑承運人來發送信息與密碼的模式而言,承運人本身的誠信就頗值考量。畢竟提單受讓人對于是否接受提單的判斷是以承運人傳送的信息為基礎的,而承運人所傳送的信息是否真實便極為關鍵。而在現階段,對以上問題的監督程序與防御措施尚不完善。
四、結語
提單是國際貿易中極其重要的單證,圍繞提單形成的一套制度是現行國際貿易體制的基石之一。EDI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優點,能彌補傳統提單的諸多弊端,使提單與貿易的現代化相適應。電子提單是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是“有紙貿易”向“無紙貿易”演變的重要內容,將對21世紀的國際貿易與航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法律的滯后是難免的。但為了盡量縮短期間的差距,在研究和立法上采取前瞻與務實相結合的態度無疑是科學和明智的。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所有障礙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電子提單能夠向當事人提供至少是目前紙質提單可達到的安全保障。加之在法律被相應修改后,電子提單的普及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楊良宜:《提單及其付運單證》[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2]齊愛民:《電子合同的民法原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3]邢海寶:《海商提單法》「M].法律出版社,1999
[4]司玉琢等:《海商法詳論》「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5
[5]李宇寧:《提單電子化法律問題研究》「J.海商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關鍵詞:生態修復 生態恢復 生態演替 生態工程
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戰略思指導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強封育保護,充分發揮生態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啟動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積極開展封山禁牧、輪封輪牧,努力探索和總結生態修的技術和經驗。生態修復已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學涵義及有關問題尚待明確和研究。現對生態修復的若干關概念、理論及有關問題作一討論,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1 生態修復相關的重要概念和理論
1.1 環境與生態
廣義上講,環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如現代人居環境即為廣義的環境概念;狹義上講,環境是影響有機體生長、發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條件的總和。生態系統簡稱生態,是有生命的主體(包括人類)與無生命的客體的總和。研究有機生命體與無機環境關系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研究生命體以外的無機環境的科學稱為環境學。生態修復的研究與實踐離不開環境學和生態學,而后者尤為重要。
1.2 生態環境與環境生態
生態包括環境,“生態環境”的說法是不科學和難以理解的,可以牽強地理解為與生命體最密切相關的環境。我國所謂的生態環境實際就是生態,準確地講“生態環境建設”應為“生態建設”[1]。生態修復是對生態系統的修復,故不能稱為生態環境修復。
環境雖然是無機的,但完全從無機角度理解環境是不完整的。特別是自然環境,本身是生物體或生物群體周圍的整體狀況,只有應用生態學原理研究、認識和理解環境,才能更有效地解決環境問題,這就是環境生態學。環境生態作為概念不易理解,但環境生態學無疑是科學的,他對生態修復理論和技術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1.3 干擾與生態演替
自然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災、水災、泥石流、蟲害、大風、人類活動等,改變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這些事件稱之為干擾。干擾可分自然干擾和人為干擾。干擾促使某一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發生變化,舊的環境和物種破壞了,新的環境和物種又會產生,并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其相對穩定。在沒有嚴重干擾的情況下,自然生態系統會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這稱為生態內因演替。演替的結果,最終會出現一個相當穩定的生態系統狀態,這稱為頂極穩定狀態。每一演替階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頂極穩定狀態的群落稱為頂極群落。干擾常使生態系統受損并改變,稱為外因演替。生態系統正常演替總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而干擾使演替進程發生變化,嚴重時,如人類大規?;顒?則使生態系統向相反方向演替,這稱為逆序演替。生態修復就是使擾生態系統的逆序演替轉向正常演替[2]。
1.4 生態穩態與生態閾值
生態系統不是絕對平衡的,而是永恒地發生著演替,舊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會產生,當演替到頂極狀態時,在很長時間內將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即穩態。生態系統動態平衡中的穩定狀態,稱為生態穩態。穩態生態有相當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在干擾作用下雖不斷地振蕩和變化,但只是量變;當干擾嚴重并超過其調控能力時,系統將發生質變、崩潰,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穩態生態抵抗干擾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限度稱為生態閾值[2]。只有研究生態穩態和生態閾值,才能確定修復生態系統的類型、區域、難易程度、時間周期,并確定合理的修復指標。
1.5 人與自然共生理論
人與自然共生和和諧相處,是人類對“自然改造論”深刻反思后產生的新認識。人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不是其對立面,脫離生態規律的自然改造,損害了自然生態系統,必然損害人自身。人與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存在著互利互惠的共生現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須建立在人與自然共生的基礎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現象的研究,總結了人類系統與生物系統之間生物控制的8條規律。據此研究,生態學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輸入和最小物質消耗以保證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的生態設計原則。這也是生態修復規劃設計的指導思想。
2 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與生態恢復
修復的本意是對錯誤和缺陷進行糾正的作用或過程,修復最早從污染環境治理角度被定義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個受損的特定對象部分或全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環境生態修復起源于環境修復,生態恢復又受環境生態修復的影響。
2.1 環境修復與環境生物修復
環境修復是對被污染的環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濃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狀態。早期的環境修復主要采用工程技術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學手段。1972年美國嘗試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管線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對Exxon Val-dez油輪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進行修復(阿拉斯加研究計劃),從而出現了環境微生物修復技術,后來出現了環境植物修復技術,最終形成了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環境生物修復被定義為利用生物生命代謝活動降解被污染環境的污染物,并使之無毒化和無害化。
2.2 環境生態修復
20世紀6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H.T.Odum提出生態工程概念,受此啟發,歐洲一些國家嘗試應用研究,并形成所謂“生態工程工藝技術”,實際屬于清潔生產的范疇。隨著生態學與環境生態學的發展,90年代美、德等國家提出通過生態系統自組織和自調節能力來修復污染環境的概念,并通過選擇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輔助建造生態系統來降解污染物,這一技術被稱為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由于生態系統的復雜性,該技術至今還不成熟,國外的環境生態修復也只是對輕度污染陸地的環境修復,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過濕地自調節能力防治污染。這與我國的生態自我修復有很大差別。
2.3 生態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