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12:24:11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古詩詞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小學語文新課標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是在國家教育改革和時展的要求下實施和頒布的。新課標指出應致力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小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小學語文是基礎語言工具,是表情達意的基礎工具,是有很強思想性的基礎工具,它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語工具。
小學語文新課標是在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論發展下提出來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充滿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語文課程。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作為我國的一名公民應了解自己祖國的文化背景知識,小學語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門基礎課程,學好漢語是每個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掌握了基本的語文文化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小學語文強調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同時讓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二、古詩的特點
古詩一般分為兩大類:敘事詩和抒情詩。敘事詩以描寫具體事件、人物為主的;抒情詩是以抒發作者感情為主的,它又可以分為寫景和寫意兩大類,但不少古詩既寫景又寫意,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用極為有限的詩句表達盡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點可用于一個字來概括“美”:意美、語美、音美、形美。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繪生活畫面與作者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的美,正如人們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情?!弊髡哌x取最富有特征的具體事物,或最有意義的場景,或最典型感受來言志抒情,以啟發讀者展開豐富的想象,去領會意境與情感,并從中受到熏陶。語言美,是指古詩的語言凝煉、生動形象,常常運用夸張、比喻、象征等多種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社會的美和藝術的美。這些詩句讀來令人感到美不勝收。音樂美,古詩講究押韻和節奏。音韻和諧,節奏鮮明,所以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聲聲悅耳,產生了音樂美。形美,是指形式美與形象美。
三、新課標下古詩詞的教學
古詩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含蓄精煉的語言、深邃優美的意境、豐富誠摯的情感,成為膾炙人口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詩不僅能讓學生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了解到古代社會的狀態及古人的情感,還可以讓學生在古詩中領悟到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的文學熏陶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⑴創設意境,感知詩意之美
古詩是詩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環境下即興地抒發,而此種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體的形象而產生的,然后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在古詩教學中,如果將抽象、凝練的語言與具體的物象聯系起來,能提供給孩子們鮮明、準確、豐富的感性認識,把學生較快地帶入“智力發展區”,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力。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一把金鑰匙,而詩與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特殊聯系。如果在教學中把意蘊含蓄的情感與悅耳動聽的音樂聯系起來,將古詩中的“情”化為聽覺中的“聲”,有利于學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詩中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從而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⑵賞詞句,品味語言之美
古詩講求“煉字”,其簡潔精煉的語言含蓄深沉,使人時?;匚丁V挥幸龑W生弄懂詩句中字、詞的真實含義,揣摩出其精妙之處,他們才會真正理解詩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詩的韻味來。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每首古詩時應當先讓他們找出詩中不理解的字、詞,然后借助工具書進行討論、交流,弄懂詞義,理清詩句的意思。不過,這種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顯得有些呆板,學生學起來也感到枯燥無味。而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含義深刻的詞語,反復琢磨,體會語言文字的精妙。
⑶啟迪想象,感悟表達之美
詩的語言具有高度的濃縮性,所以給讀者留下很多的“藝術空白”。而新課標下的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有效地啟發學生去進行豐富的想象,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切身感受詩的意蘊,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顯然,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小學教師,盡管小學生在這一階段正是知識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填塞,以為越多越好。相反,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針對自己學生的特點進行古詩教學,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參考文獻:
[1] 徐國芹. 探索各種教學媒體和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3): 127-128
[2] 李志堅. 中小學數字電視教材后期制作方法初探[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12)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培養;興趣
古詩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是我國悠久歷史里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它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常吟古詩,可以陶;臺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小學語文教材中就選編了數十首古詩,由此可見,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更應充分重視古詩教學,并力求探索出教學古詩的新思路。
任何一首古詩,都有及其豐富的“背景”資源:詩人的生活經歷與創作歷程;與古詩密切相關的創作故事;古詩涉及的相關典故、傳說;詩人的相關詩作;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詩人的創作風格等等。如果聯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詩人。教師應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了古詩的“背景”,體驗古詩的內容、情感、思想。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古詩中去,去領略古詩所表達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詩,詩人柳宗元通過自己的所見,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靜、凄涼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詩人為什么寫一個老翁在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地方垂釣呢?其中的感情,學生很難一下子領悟出來。這時就應該讓學生去搜集、查詢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達自己被貶后的那種失意寂寞的情懷和不愿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1 情感引領,架起文學橋梁,教師是關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要想使學生具有激情,教師首先要做到有熱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力戒刻板。在進行每課古詩教學時,都應批準激情點,以此做契機。如《贈汪倫》是摯友篇;《靜夜思》是思鄉的主題曲;《登鸛雀樓》則既抒發志向又蘊涵哲理,每首詩作都飽含詩人的深情。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情感與人文精神的養料,從而豐富學生的感情世界,開啟藝術想象力,從中汲取文學營養。
2 解意,讀懂詩文內涵
解意,主要是解釋字意,掃除文字障礙,理解詩句的大意。古詩語言含蓄凝煉,思想雋永,情感細膩,只有正確理解,才能領略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情感美、內涵美。首先,是理解字義。除了要準確理解基本的字詞含義外,尤其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殊的語法現象,讓學生懂得古今漢語的一些變化,避免望文生義。①注意一詞多義,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兒童急走追黃蝶”中的“走”,“可憐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憐”;②注意單音節詞,有些單音節詞現在已經發展成雙音節詞,如“飛入黃花無處尋”的“尋”,理解字義的時候需要注意;③注意雙音節詞,有些雙音節詞現在仍然使用但意思有了變化,如“卻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妻子”,現在就是指一個人――妻,但在古語中妻是妻,子是子;④注意通假字,如“死去元知萬事空”中的“元”,“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教”。五是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春夜喜雨》運用了擬人手法,將春雨比擬得惟妙惟肖,煞是喜人。然后,是理解句意。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譯法,一種是意譯法。到底使用何種方法,也要靈活運用,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翻譯,比較一下哪種方法好,哪種方法合適,就選用哪種方法來理解全詩,以便更準確地理解和領悟。
3 悟境,領略詩意境界
古詩的意境,是詩人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相契合所創造出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古詩講究的是用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創造意境。小學教材中收錄的古詩凝練優美,往往表現了深刻的意蘊和動人的境界,但是由于小學生生活經歷不多,情感體驗相對較少,古詩中的語境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可從補充材料、反復誦讀、情景再現、聯想對比、借助多媒體課件等多個方面入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入詩文,領會意境,通過多讀、多想、多聽、多看,還原描繪的形象,從而由表及里,品味特有的意境,領會蘊含道理,促進審美意識的形成與升華。
4 拓展閱讀,培養詩趣,課外延伸,積淀文化底蘊
我們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勇于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古詩詞距離學生遙遠,有很多詩詞都有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要靠學生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習前要閱讀、收集大量與本詩有關的資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這一次次的積累中,學生的語文功底,領悟理解力才能漸漸地厚重起來。另外,在學完一首古詩后,可以由此及彼地進行相關鏈接。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滄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欲望。那么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古詩課堂,當學生已水到渠成之時,我們要啟示學生自己去創作詩文,開絕句佳詞賞析會、結詩社,寫讀書筆記、點評詩文,進行研究性學習,為自己出詩集、辦詩文報等,學生從背詩、賞詩到作詩,經歷了一種生命的快樂。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走進詩詞歌賦的王國,享受美感體驗和揮灑才思的愉悅與幸福,是師生共同生成的大課堂,這是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詩教學。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來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一、拓展閱讀范圍
教材只是個憑借,其選編的古詩詞是有限的,教師要在教學古詩詞時,注重課外的拓展,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容,對于更好地掌握古詩詞文化的概貌都是有益的。其中拓展同詩人的作品,不僅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還可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比如,學習課內經典古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帶動學生學白的其他作品《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習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補充學習《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在此基礎上,利用班隊課、晨會課開展古詩綜合實踐活動―― “了解詩仙李白” “探訪詩佛王維”等,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知識,激發他們不斷積累的興趣,達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二、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弊鳛榛A教育的中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創造潛能和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是我們的重要目的。
課例: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霍懋征的《望廬山瀑布》,十分鐘就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于漁”,詩詞的學習,在追求精神的愉悅、情感的陶冶,藝術的創造感染與浸潤的同時,更要有意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三、加強改寫訓練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改寫訓練,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如改寫寫景的詩,可以用優美的語言來描寫詩中的美景,在描述中,自然能調動自身的感官,越多感官的參與,則愈能如臨其境,詩人之情自然如自己之情。如記事的古詩,則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來想象詩中所發生的事,來想象其中的對話、言行舉止、神態、服飾、場景等等。
四、進行拓展延伸
每一首古詩詞幾乎都有一段濃縮的歷史、一個濃縮的生活場景。大部分教師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采用了默寫、背誦等常用的方式。這固然是正確的,但也要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拓展練習,增加學生的積累,培養他們對古詩文的興趣。
1.以詩帶詩
如學習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詩,再把張志和的《漁歌子》與之比較閱讀。兩首同樣是寫漁者的詩,可通過讓學生找找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了解兩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2.以詩作文
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為了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意境,往往會讓學生用畫筆畫下詩歌的畫面。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與其說把情境畫下來,不如讓學生用文字把所想到的畫面寫下來。如在學習《小兒垂釣》后,可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利用想象把小兒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加深了對古詩和詩人情感的理解,文本也因此靈動而富有生命的活力。
五、重視資源整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 教學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小學時學過的這些古詩,我至今仍能熟練地背出來。這些古詩要么描述祖國的大好河山,要么抒發詩人內心的某種情思,要么表現一種奇妙的美景,無論哪一種詩境,都能讓我們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遠意境。這些詩詞就像從遠古流傳下來的一條河流,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大量的事實證明,在少年時期學習到的東西往往是終生難忘的,就像是一處寶藏,任何時候都可以從中取出光彩奪目的珍珠。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古詩詞,背誦古詩詞,盡可能多地儲備些“珠寶”。
但是,小學生初接觸詩詞,理解有些難度,我們要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以增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下面本人就自己在古詩方面的教學談點體會。
一、問題導入法
小學生初學古詩,對古詩沒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來讀來背,學生勢必一頭霧水。這時,最好找一個問題作為切入口,這個問題要適合古詩的情境,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學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離開爸爸媽媽時會想念他們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蔽矣謫枺骸叭绻胨麄冇忠姴坏?,怎么辦呢?”有的同學沉默了,有的學生說:“可以看照片?!蔽医又鴨枺骸肮艜r候的人,有時候因為某種原因也會遠離家人,也會想念家人,那時候又沒有照片,他們會怎么辦呢?”這下,學生開始思考了,我便順勢提出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找找答案。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古詩的情境,邊讀邊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導入方法從學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們從生活中去體會。在這首詩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鄉想念親人,我的導入是先導入了情感,呼喚起他們對親人的情感,盡管思念時的表現形式不同,但無論是看照片還是登高望遠,其對家人的情感則都是完全一樣的。這樣,他們在理解上就沒有了障礙,同樣的思念還能拉近他們和詩人之間的距離。
二、運用誦讀教學法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闭b讀法不是要求老師逐字逐句去解釋古詩,而是通過有情感的朗讀,使學生們感受到古詩的抑揚頓挫之美。古詩都是押韻的,讀起來朗朗上口,也便于學生背誦熟記。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感性的,善于記憶,就算他們并不懂得詩詞的意思,但只要讀的熟了,同樣能夠背誦下來。原來很多作家都提到他們在上私塾的時候,那個時候根本讀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誦了下來,等到漸漸長大,他們也就逐漸懂得了那些詩文中的深刻含義。
當學生熟讀成誦時,再讓學生理解古詩中所描寫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點撥,便可以體會詩中的含義與感情。另外,朗讀,還有助于引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讀一邊想象,詩中的意境便會在頭腦中形成。可見,有情感的朗讀是讓學生感悟古詩內涵的最佳途徑。
朗讀教學的關鍵在于要讀出詩詞的音韻美,用音樂的美打動學生,讓他們忘我地朗讀,反復地朗讀,從而背誦下來。還有一點要提到,雖然我們一直在倡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學習畢竟是一種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動,所以也要讓學生們懂得學習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夠給學生學習只有享樂沒有艱辛的錯覺。
三、運用圖片教學法
有些古詩的意境比較深遠,學生難以想象出,這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一些畫面。如在學“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兩句詩時,由于學生生活在平原,對大山沒有什么概念,不能理解山間小路無人蹤跡的景象,于是,我給學生們放映了兩幅圖畫,畫面上,山高路遠,到處是白皚皚的山,山上小路時隱時現,沒有飛鳥,也沒有其他的人,只有詩人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舟中遙望。這樣一來,不僅古詩中深遠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詩人的情感也凸顯了出來。我們的古詩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出詩的意境,通過視覺輔助,這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同時,美麗的畫面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見詩和畫的緊密聯系,用畫來詮釋詩是對詩詞最好的注腳和說明,既能夠鍛煉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能夠鍛煉學生描述畫面美景的描述能力,對于理解用詞和造句具有積極的作用。使用圖片,不僅僅是利用多媒體,還可以運用其他課本插圖,或者其他資料里的插圖,也可以鍛煉著讓學生讀完詩之后,通過想象來描述,或者畫出頭腦中的意境。這對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深遠意義。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人文教育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必須要能夠理解并背誦教材中精選的古詩詞,這對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均有較大幫助,也是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小學生在理解并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品位以及氣質,并充分感受到生命的靈動,使小學生接受深層次的人性教育。
一、通過體味意境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精神
古詩詞中蘊含的豐富情感多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意境表現出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一定的情景引領小學生去體驗并感受詩人的情感。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情景交融的思想境界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形成健康積極的樂觀情懷,凈化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對培養小學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大幫助。
二、通過理解內涵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懷
詩人一般是通過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學生在
理解詩詞內涵的過程中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并真切
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他們在理解不同內涵的詩詞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以及感恩意識等,進而
使其不斷端正自己的行為,培養自身良好的思想品質,對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生活意識以及思想認識有很大
幫助。
三、通過詩詞朗誦來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感
小學教材中的古詩詞大部分都有極強的節奏及韻律,小學生在朗讀以及背誦的過程中可以逐漸感受并體驗到詩詞傳達的情感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讓小學生在節奏的平仄起伏以及樂感的體驗中受到詩詞美感以及情感的熏陶,不斷培養自己的人文情感,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
在新課程標準下,學校不但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思想認識的培養,尤其是小學生的思想認識還不夠成熟,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習古詩詞可以使學生在感受以及體驗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身的人文情感以及人文精神,對其成長及發展極其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怡潔.論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吉林教育,2009(35).
一、提高教師自身教學能力
教師的專業水平對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古詩詞鑒賞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更是十分依賴。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由于自身古詩詞鑒賞能力不足,講解的內容只停留在詩歌表層意識,沒有達成對古詩詞的完整解讀。例如,部分教師在講解古詩時只是簡單的概括一下作者、創作時間和創作背景,然后照著教參上詩歌的翻譯進行講解。既沒有做到對詩歌的深入講解,也不利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意義。因此,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加以重視,安排充足的課程時間。此外,教師要多多進行詩歌方面的研究、學習,如參加古詩論壇和詩詞講座等,不斷累積知識和經驗,提高自身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教師優化教學方式
(一)多次誦讀,體會情感
朗讀是小學生深入理解詩詞內容,加深對詩詞印象的重要手段。在新課標的要求中也提到要讓小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積累美詞美句,從而提高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古詩詞朗讀學習,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特征,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有針對性的穿插朗讀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一首新詩的開頭,可以先讓全體學生齊聲朗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新詩的學習氛圍中,又能在開頭將學生發音不準、字詞讀錯、平仄音不分等問題找出來糾正。而后,教師在課上進行一次示范朗讀,教師要把握詩詞情感,旨在將詩歌的美感傳達給學生,進而讓學生體會到詩歌的節奏之美、韻律之妙。最后,在教師講解完新詞后,可以抽取學生進行個別朗讀,指導學生在掌握生詞和情感上的綜合理解,掌握正確的朗讀能力。但無論哪一種朗讀方法,都要讓學生讀有所得,讓學生掌握朗讀的各種技巧。通過多種多樣的誦讀,學生不僅能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也為他們進一步學習詩歌的情感表達和意境氛圍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強對意境的講解
幫助小學生理解詩詞意境可以說是詩詞教學中最為困難的一步,但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教師通過指導,讓學生感受到詩詞中的意境美感,不僅是學生理解詩詞的必要步驟,同時也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詩詞興趣的重要做法。情感是詩歌的靈魂,古詩的精煉性使得短短的一首詩、一句話甚至一個詞里面都包含著作者的豐富情感。例如在教學《一去二三里》一詩時,由于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學生很難自主領悟詩中情感與意境,這時候,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藝術,將短短的二十字通過想象擴展開來:“春天到了,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女兒出去春游,她們走啊走,足足走了兩三公里,可是還是看不到風景,小女孩又累又失望,母親也非常著急。這時,母親看到附近正好有一個住著四五戶人家的村莊,村民在村子里搭建了六七座矮矮的圓亭,亭子錯落地分布在村莊的各個角落。于是母親就帶著女兒去亭子里休息、整頓,準備再次上路。女兒在亭子里百無聊賴的坐著,突然,她的目光被伸入亭內的一簇錦花給吸引了,紅的、黃的、粉的,小女孩高興極了,伸出手指去數花,八朵、九朵,正好十朵。十朵花爭香奪艷,將春天的美麗展現在小女孩面前。”這樣,通過對詩詞的擴展,用故事的形式將詩詞的情感和意境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領悟其中的意境美感。
(三)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古詩詞不應該是枯燥無味的,更加不是無用的,學生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更是能在古詩詞的學習中收獲語文其他方面的知識。因此,教師要適當的進行教學擴展,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詩詞意識。這不但能幫助學生鞏固詩詞知識,提高運用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其他方面的學習中相互照應、相互滲透,收獲出乎意料的學習成果。比如在學習《小池》這一古詩時,最為突出的是它的擬人手法,一個“才露尖尖角”的“露”字和一個“蜻蜓立上頭”的“立”字,形成了前后照??,將蜻蜓與荷葉互相依偎的初夏美景展露無遺。那么,學生在學完這首古詩之后,理解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而這種手法不僅僅在古詩中會出現,在現代文閱讀的文章中,擬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賞析手法;而在寫作里,恰當的運用擬人手法也會為文章增添一抹亮色。教師應鼓勵學生將在古詩里學到的擬人手法運用到這些部分,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提高學以致用的意識。
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古詩詞是前人遺留下來的珍貴瑰寶,從社會層面來看,古詩詞的傳承已漸漸引起了廣大人民的關注,近來熱播的古詩詞大賽更是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學習古詩的浪潮。教師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如帶領學生參加社區、學校舉辦的詩詞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利用圖書館詩詞圖書及詞學家研究資料,進一步深入學習中國古詩詞等。同時,學校應給予教師相關方面的教學保障。例如在人才培養上,學校應以古詩詞教學小組為核心,聘請教學專家來學校交流合作,建立研究獎勵機制,鼓勵教師鉆研古詩詞教學;在課題教學方面,以學科為單位,建立古詩詞課題設計組織,主要工作包括進行課題實踐、反思歸納等;最后,在資源方面,學校要讓教育資費向古詩詞教學傾斜,提供教師必要的教學設備、信息資料等。
摘 要: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必要的內容之一,而古詩詞中也有不同時期的歷史與文化,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但因為小學生缺少古詩詞的積累,不易理解古詩詞的含義,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客觀分析問題,改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了解歷史文化,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文化承載
教育改革的深入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讓其了解歷史,提高自身的學習素養。因此,教師必須深度理解,淺層分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傳承傳統文化,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形成發散性思維。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以死記硬背居多,缺少學習興趣
很多教師采用的都是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背誦古詩詞,并未真正理解其表達的內容,缺乏學習興趣。
課上,教師只會用較短的時間講解古詩詞,然后讓學生自主朗讀與背誦,使學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可以記住,又在較短的時間內忘記,記憶不牢固,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這是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之一。
(二)教師教學水平較低,忽略了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有的小學語文教師會偏重其他部分的教學,常常忽略古詩詞,只用較短的時間講解,剩余大部分時間來講解現代文,沒有給古詩詞以足夠的重視。另外,又因為教師教學水平較低,對古詩詞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并未深層解析古詩詞中的含義,只是簡單介紹作者及詩詞的背景,增加學生理解上的疑惑,讓古詩詞的教學變得不完整。
(三)教師沒有深層次理解古詞
古詩詞是文化的載體,從不同角度理解都可以得出多種內涵,有美好的意境,而很多教師雖然會對古詩詞進行分析,但只是字面意思,機械式的分析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同時,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直接的感受是學習枯燥,很難感受到古詩詞的美感,讓學生的審美處于較低的水平。
上述的不足,會掩蓋古詩詞內容中包含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承載。
二、完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對策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教學觀念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并以古詩詞為載體,代代傳承,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學生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學會知識,還可以通過了解古詩詞創作的背景,知道歷史的演變,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懷。為此,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發現其包含的文化性,深度了解古詩詞所講的內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陶冶情操,實現文化的傳承。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教師不可以只局限于自己現有的教學水平,而是要不斷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參考成功的教學案例,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讓自己充分理解古詩詞表達的內容,營造意境,引導學生在意境中學習知識,讓其用發散性的思維從不同方面理解古詩詞,形成自己的理解,幫助記憶。同時,教師還要了解古詩詞中包含的文化,傳遞給學生。
(三)注重講解古詩詞的內涵與意境
古詩詞會用寥寥數句話,概括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內容精練、語言優美,把讀者帶入古詩詞所創造的情感意境中,而讀者進入意境后,會在腦中形成古詩詞描繪的畫面。對此,教師要注重古詩詞意境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美感。另外,因為古詩詞對人物及事物的描寫詞匯非常精練,按照字面的分析雖然可以理解古詩,但只停留于表面,所以,教師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學生一起感受古詩詞語言的魅力,而通過字、句的分析,學生可以用抽象的思維想象描繪的場景,結合當時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感受文化具有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讓古詩詞與文化背景相結合。
(四)創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內容
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如果依然用傳統的方法教學,會讓課堂學習氛圍僵化,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學習效果,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的改革,實現教學方法的革新,用新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另外,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除了古詩詞內容的講解外,還要適當向外延展,介紹作者的生平與當時的朝代,找到與某首詩或詞內容相近的古詩詞,做課外拓展練習,引導學生根據當時的文化理解古詩詞,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問題以死記硬背居多,因此學生缺少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水平較低,忽略了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沒有深層次理解古詩詞。其對策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注重講解古詩詞的內涵與意境,創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深層次地理解古詩詞,了解古詩詞背后的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