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5 17:04:05
序論:在您撰寫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學科
美術
學期
下學期
輔導人
主 題
在美術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主題整體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對美術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深入的思考:首先,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合作性學習情境;其次,對美術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案例進行了反思在教學實踐中,對美術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深入的思考:首先,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合作性學習情境;其次,對美術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案例進行了反思在教學實踐中,對美術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深入的思考.最后,闡述了自己在美術課堂中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探索所采取的策略
主題教材分析
學生的學習不是個體的行為,而是學生相互交流的結果。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多種因素的多邊互助,尤其是生生互動占據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改變了在傳統集體教學師生單向交流的被動局面,對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較好方式。
主題教學重點
認真學習美術理論知識,領會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
小組合作的方式如何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
主題教學難點
小組合作學習要通過學生間的互相交流,來實現優勢互補,從而促進知識的建構,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起探索性的個性化的主體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要使學生在融洽開放的學習氛圍里,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從而減輕思想壓力,增強自信心,增加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主題教學訓練點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這一新理念,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創設形式多樣、別具一格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豐富的藝術感受,提高審美能力。同時,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的人格。積極探索開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個性化的現代美術教學方法,對兒童進行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教育,滲透德育教育。
主題教學策略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
關注學習過程,創設合作性學習情境,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關鍵,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去關注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
一、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潛能的發揮。在整個學習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二、提供最適宜的創造活動環境,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自由地呼吸,在富有情趣、活動自由的美術教學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特征和技術方法。
三、形成基本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教學中注意建立師生關系,由“填鴨式”、教學變為“共享式”教學。
四、在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前提下,教師保持其教育責任的同時又尊重學生,在“共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構建者,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是小組合作學習中“對話”的主旋律
主題教學課時分配
一是美術教育以審美為核心,通過美感教育來啟發學生的心智 。
二是緊緊抓住美術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導學生進入美的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 。
三是美術的德育功能體現在它能與藝術的美感融為一體 。
主題教學準備
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知識層次、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中都有高低中三個層次的學生,從而使學生優勢互補,促進差生的學習。同時要注意把活潑的學生平均分配,男女合理搭配,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能力、個性是多樣的,即知己又知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學習成效。每組中選舉一名組織、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長,主要負責組織分配和答疑解難工作。根據教學活動內容,教師還應注意選拔培養美術骨干,使他們在小組活動中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負責組織本小組的合作學習。
主題教學問題研討
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
主題研
究課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恐龍的種類及生活環境,分析恐龍的外形特點,能夠用多種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恐龍。
2.過程和方法:學生在觀察、分析、體驗的過程中,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環境。結合圖片、視頻創設情境,利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探究恐龍世界奧秘的興趣,探究恐龍滅絕之謎,表達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同時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各種恐龍的造型特征并能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恐龍的動態造型及合理的組織畫面。
教學材料: 紙張、彩筆
課題 《恐龍世界》
一、情境導入
1、觀看影視片段《恐龍的傳說》。
2、引入課題
二、觀察了解
1、觀看恐龍圖片。結合學生對恐龍已有的認知提問,了解恐龍的種類、體貌特征及部分生活習性。
①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龍告訴大家嗎?
②恐龍生活的年代很久遠,它們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它們的種類有哪些?它們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與當時的生活環境非常協調,那時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2、教師小結:恐龍的種類很多,可分成兩大類:鳥龍類和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分為食肉類或是食草類。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態更是多種多樣。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里游的,還有在陸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導
教師對個別有特色的恐龍外部形態略作畫法演示并講解。
1、畫陸地恐龍時要把握其一般的形體特征:體大,尾粗長,從頭至尾的脊椎呈流線型,后腿粗壯,大多有粗皮,少毛或無毛,有的有甲、劍等生長物。
2、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后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四、創作表現
作業要求:課本P29頁學習活動一,根據相關影視、圖書資料所獲得的對恐龍的了解,畫一幅恐龍及其生活環境的想象畫。 可以在恐龍身體部分特點稍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裝飾。
五、欣賞評述
六、對學生優秀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發現優秀作品在構圖、著色、想象等方面的表現。
學生說說片中的主角,談談這些動物是什么(恐龍)。
1、欣賞恐龍圖片,談談自己了解的恐龍及結構特點。
2、聽講體會,了解恐龍的種類等。
1、學生掌握陸地恐龍的體型特征,學習恐龍外部形態畫法。
2、學生掌握會飛的鳥龍的體型特征,學習恐龍外部形態畫法。
學生按照作業要求嘗試進行繪畫創作。
自評互評,談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今天上了三年級上冊《留住秋天》,秋天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豐收的季節,而伴隨著這節課我也收獲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真正精彩的課堂要呈現出精彩的學生。要學生學得精彩,就需要老師用心的去了解學生、尊重學生,他們喜歡學什么,他們需要學什么、他們能做什么、他們能掌握哪些、學什么對他們有用等等。只有很好的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
跟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激發他們的興趣開始進入教學,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興趣就是他們學習的強大動力。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就主動積極??鬃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的“樂”是指興趣,從古到今就很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抓住符合學生身心特征的“興趣點”,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展開教學,激起學生參與互動的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創造引人入勝的的教學情境,是美術教學的必要條件,興趣是學生學習、發展的巨大動力,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老師要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特有的魅力。以種種途經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程度相適應,激發學生學習樂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激發興趣的方式多樣,如游戲、情景、嘗試作業、默畫等等。在《留住秋天》這一課中,我選擇的是默畫的方式導入,首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去聆聽一首《秋日私語》的鋼琴曲,同時我送給了孩子們一首詩歌——小草黃了,樹葉黃了,我聽到風踩在樹葉上沙沙的響,金黃色的樹葉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飛來飛去,有一片小小的黃葉落飛到了我的肩頭上,悄悄的對我說,我來了?!氨犻_眼睛,這首詩歌讓你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誰能來描述一下?詩歌中的我來了,我指的是誰?”“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落葉像蝴蝶一樣在空中跳舞”“我看到秋天來了,秋天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衣裳”……我想此時此刻,每一位孩子心中都有了一幅秋天的美麗畫面,很好的激發了他們對秋天的情感,這個情感貫穿了后面的認識理解秋天,最后孩子們迫不及待了,用繪畫的方式把這種情感釋放了出來,去留住秋天。這堂課默畫導入是關鍵,導入就像拋磚引玉,引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必須注重興趣的激發和培養。這樣才能為你的教學增添更多魅力,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生活中點點滴滴,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的教材,設置不同的引入方法,化難為易,巧妙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年級數學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反思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以長方形的周長教學為重點,正方形周長的教學可以略教,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并說說理由。在正方形的周長教學中,可以拓展,出示8分米長的繩子,讓學生想象,如果圍成正方形,那么邊長可以是幾?今天學生猜測:32分米、2分米、8分米,在學生的討論中,馬上否認了32分米和8分米。而對于邊長為2分米的,讓幾個學生合作,一起把長8分米的繩子拉成一個近似的正方形。使學生直觀認識到正方形的周長就是繩子的長,正方形的周長拉直了就是一條線,體會到周長一條線,為能以后與面積一個面的比較做好鋪墊。同時可以繼續利用這根繩子,如果這根8分米的繩子,要圍成一個長方形,大家猜測它的長和寬可以是幾呢?也可以讓學生一起示范動手拉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從而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同時在拉的過程中體會到,不管形狀怎樣變,長加寬的和是不變的。
在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時,學生基本出現的方法是:方法一:長+寬+長+寬;方法二:長*2+寬*2
;方法三:(長+寬)*2在這三種方法中,需不需要優化?想想還是需要優化的,因為(長+寬)*2這種方法對于以后逆向思考的題目作用非常大。比如已知周長,求長和寬,就需要這種方法作基礎。那么在優化的時候,如何進行優化呢?怎樣優化才能水到渠成?還是沒有很好的方法。
課中我讓學生通過用手勢表示(長+寬)*2,使學生理解(長+寬)是一份,長方形的周長有這樣的兩份。加深學生對這種算法的理解。
分享是一種理念,是接納、享用、創造的過程;分享是一種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分享是一種品質,在分享的過程中可實現師生的道德成長.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學會欣賞他人與欣賞自己,能在積極主動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將自己的成果、思想等傳送給他人,同時能夠與他人進行心靈的溝通,積極接納別人的一切可取之處.本文以《銳角三角函數》為載體進行教學探索與反思,希望能在落實分享理念的數學教學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簡錄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分享問題
問題:梯子與地面形成不同傾斜角靠在墻上,傾斜角逐步變大.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變量?問:鉛直高度與梯子長度的比是常量還是變量?繼續追問:當傾斜角為30°時,這個比值是多少?傾斜角為45°呢?指出這一比值隨著傾斜角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變量.本節課就是要研究鉛直高度、水平寬度、梯子長度兩兩的比與傾斜角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課題.
點評:通過問題串的分享,揭示了本節課的主要研究方向:角的大小與邊比值的關系.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第二階段:分享合作,探究新知
(一)動手實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30°、50°角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值.在邊AN上任意取一點B,作BCAM于C,計算BCAB的值,并將所得結果與你的同伴作比較.(提醒學生從兩個方面去比較:一是比較計算所得的比值;二是比較各自取的點B的位置.)(二)(1)用幾何畫板動態演示;(2)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上述兩個問題,你發現了什么?(3)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明確兩點:①這個比值,隨著銳角的大小改變而改變;②對于大小給定的銳角,這個比值是一個確定的值,不會隨著角的邊上的點B的位置改變而改變.(三)設問:實驗操作得到的結論你深信不疑嗎?引導學生就第二個結論給出一般的證明.(四)思考:上述問題中的兩個變量(比值BCAB、∠α),它們之間是否具有函數關系? 對照函數的
定義,指出比值BCAB是∠α的函數,我們把它叫做角α的正弦,記作sinα.(五)用類比的方法探究鄰邊與斜邊的比值、對邊與鄰邊的比值,并給出余弦、正切及三角函數的定義.
點評:巧妙地體現了分享的有效性:①根據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初步感知角度與比值的一一對應關系,數形結合,培養數學的符號感,化解本課的難點;②在動手操作的分享過程中,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通過動態演示,對照函數概念進一步確認角度是比值的函數,突破難點;③通過設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以前學過的知識,并從邏輯思維上去證明它的正確性.
第三階段:運用新知,分享概念
(一)把上述定義引入到直角三角形中,給出直角三角形的銳角和各邊之間比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0
點評:通過本例讓學生進一步熟悉直角三角形邊角之間的關系以及互余角之間的三角函數關系.對三角函數定義實現由模糊到清晰的轉變及難點的突破起一定的分散作用,并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
第四階段:夯實基礎,分享能力
(一)隨堂練習,基礎達標
1.在RtABC中,∠A=90°,AB=8,BC=10,則sinC= ,cosC= ,tanC= .
2.在RtABC中,∠B=90°,sinC=0.3,則cosA= .
(二)變式練習,熟練解題
1.在RtABC中,∠C=90°,AC∶BC=1∶2.求tanB、sinB、cosB的值.
2.在RtABC中,∠C=90°,sinA=0.8,則sinB= .
(三)拓展思維,深化提高
1.在RtABC中,∠C=90°,sinA=0.6,CDAB,求銳角∠DCB的余弦.
2.在等腰ABC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的值.
點評: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三組練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思維能力都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由模仿到創新,螺旋漸進.
第五階段:分享反思,重組結構
先讓學生自我小結,再組內交流,由各組派代表發言,師生互相補充.(從知識、體驗、方法等方面進行)
點評:教師和學生一起分享了一個重要的概念:銳角三角函數;分享了一個探究過程:特殊到一般;分享了一種數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享了一種學習方法:猜想證明歸納應用.
三、教后反思
(一)有效理解內容,分享知識
銳角三角函數概念的建立不僅是對函數概念的升華,而且滲透著轉化、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和方法.銳角三角函數與勾股定理都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重要知識之一,只有正確理解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才能正確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關系,從而利用這些關系解決測量、工程技術和物理學中有關距離、高度和角度等計算問題.本節內容與已學“函數的概念”“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內容緊密聯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關鍵,也為高中學習三角函數等知識做好準備.教師需要把握好學習內容的整體性和內在聯系的緊密性,明確蘊含在知識內容中的分享價值,設計分享環節,從而發揮數學的分享功能.
(二)有效預設過程,創造分享
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課堂,需要教師依循學生認知的曲線、思維的張弛以及情感的波瀾,以靈動的教育機制隨時調整課堂教學進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有效的預設,從而創造分享的過程.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深入思考、主動探究,在動手實驗、分享合作中獲取新知識.同時注意與已有的函數概念相聯系,減少學生對新概念接受的困難.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用動態演示讓學生有一個既生動直觀又認識深刻的分享.在本節課中,教師通過預設與學生分享了銳角三角函數定義的探求和求某一銳角的三角函數值的過程;分享了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領會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方法的過程;分享了角度與比值一一對應的函數思想^……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構建新知識,分享學習的快樂.
(三)有效全面參與,師生共享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
作為小學三年級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數學教學的關鍵性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三年級數學教學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途徑,進一步優化該項教學工作的最終整體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的良師,在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更凸顯出了其重要性。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在于學生做了多少練習,也不在于學生做的練習題的難度有多大,關鍵是要讓學生會學、樂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看到他們對某一種東西產生興趣的那種極大熱情,所以,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興趣成為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能力的導火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愛學、樂學。其次,教師在設計學生的課后練習及課后作業時,我們要注意好作業量和難度,在作業中適當設計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帶著樂趣去做作業,帶著自信去探索。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1、反思有利于增強教學有效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大多采用傳統的“講練結合”與“精講多練”方法,以傳授正確的知識為主,對知識的理解力求一步到位,很少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更少暴露通過反思錯誤想法從中調整思路,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思維過程。這樣的教學中,師生的交流很少,教師不示范反思的方法、技巧,學生沒有反思的機會和時間,也無法模仿學習反思,造成學生反思性情景知識的缺失。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它強調不僅了解數學只是,而且著重于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培養,強調的是“做數學”,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讀數學”、“看數學”、“聽數學”。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對各個環節進行反思,要教思結合。
2、反思有利于教學改革的發展。新課程指出:數學課程應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人們在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要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歸納類比、空間想象、反思與構建等過程,顯然,反思思維與數學教學是緊密聯系的。一方面,數學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全面素質,促進學生反思思維意識的養成;另一方面,只有加強學生反思思維的訓練,才能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
三、先學導航,培養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
如今的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需要教師切實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前先自學,使學生在上課前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初步了解,并復習好學習新知時所要運用的相關舊知。教師則要堅持督促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堅持對學生自學的鼓勵,提高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如果我們能充分準備,找準新知的生長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選自學內容,設計自學作業,讓學生明確“自學什么,怎樣自學,”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那么學生在教師未講新知之前即已了解內容,就能自己發現問題并自行解決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問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減輕了課堂壓力。
四、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
21世紀是名副其實的信息時代,教育在與時俱進的風口浪尖也開始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和動畫處理功能,出色地完成著每一堂數學課。小學三年級數學是一門集數形關系知識于一身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正好符合數學教學的要求。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在數學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數學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直白地提問、復習、引入新課過程平淡無奇。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則必將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閘門,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能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鞏固練習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分層測驗,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五、結語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品質;三年級教學;培養策略
G623.5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教育的根本任務不再是向學生傳遞最新的知識及最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及思維、品質,以便于學生得到長遠的發展。然而這種良好的數學品質并不是靠短期的充電就能夠達到的,也不是學生天生就具備的。這需要教師在學生習慣形成過程中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小學三年級正是學生各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期間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模式從而促進其良好數學品質的形成。
一、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習慣提升數學品質
小學三年級正是思維能力鍛煉最佳時期,學生要想具備較強的數學品質首先需要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進而促進數學品質培養。首先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考欲望的激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進行數學啟發式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的狀態,逐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其次教師應適當的為學生提供思考依據,使學生能夠結合實際內容,從問題出發,在提供的一句中找到問題的契入點,從而培養學生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教師進行提示及必要的指導,發揮學生的個人見解,讓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及觀點,從多角度多渠道解決問題。通常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能夠形成獨特的新穎的解題思路,發表個性的數學見解,然而這一切形成基本都在后半段,因此如果教師預留的思考時間過少將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打消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不利于探索,而預留的時間過長又會導致學生陷入思考的死角,因此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視實際情況及實際教學需要而定,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指導。
二、激發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學生數學品質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有專家指出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已知知識向未知知識、由舊知識向新知識過度的過程。這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單純的教學,對于三年級的孩子而言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僅僅是按照教材邏輯性根據自身的教育思路進行教學設計,而學生看不到知識對其自身的價值及意義,將無法從內心對知識產生學習的動力,長此以往便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將抑制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及良好數學品質的形成。因此激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將學習變成學生愉悅的事情,就可以將學習的苦轉化為學生追求成功的快樂。例如:三年級上冊學習“測量”如果單純的對學生進行講解一千米是一千個一米所組成,學生肯定無法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上,測量一百米的長度,告訴學生十個一百米就是一千米,這樣學生認知的會更加的清楚。然后讓他們對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進行測量,如書長度有多少厘米、書桌高度有多少厘米、家里的床長度有多少米,在測量的過程中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樣他們也能夠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的聯系起來,不僅提升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提升學生的抽象與概括能力
數學是具有嚴密邏輯性及高度抽象性的學科。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法則、定理、性質以及公式都是抽象性概括的結果。因此提升學生的抽象與概括思維有利于學生數學綜合品質的提升。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時期,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要從形象著手。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數方格的方法,如一格一格的數、橫著數、豎著數進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培養學生反思習慣
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是培養數學素養,提升數學水平、體高數學學習效率、培養數學品質的有效途徑,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思維能力以及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這階段是對學生反思習慣培養的絕佳時期。首先讓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這是培養良好反思習慣的有效途徑。學習檔案的內容可以豐富多樣,如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目標,有效的習題解法,及容易出錯的習題,或是失敗的教訓等等。第二、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反思由問題開始,不會提出問題就不會反思。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孩子的問題意識越來越淡薄,有些孩子甚至不會提數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質疑,然后進行疑問的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抓住反思的時機。要求學生每節課記錄自己在本節課中提出的問題,每月進行“問題明星”評比,逐步養成反思的習慣。第三、記數學日記。將反思培養成一種習慣,在日常學習中不斷地進行,才能不斷的取得進步。學習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而反思習慣的培養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數學日記中可以記錄課堂上教師進行示范解題反思過程中學生也想到了同樣的方法但并未與教師溝通交流問題,在作業中對習題的解法有著不同的見解、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等等都可以記錄在數學日記中,以便師生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反思是個體成熟的表現,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反思習慣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將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結語
本文筆者根據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針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品質培養的策略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自身的見解,以期為廣大教育同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供一點借鑒。
參考文獻:
[1]吳曉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策略探討[J].教育技術導刊,2014(31)
[2]劉嘉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品質培養方略談[J].信息教育技術,2016(19)
[3]郭敏,戴麗娟.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學生數學品質的培養[J].杭州大學學報,2015(26)
回顧一下自己在三年級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現就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和現象反思一下:
1、學困生比較多: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學生,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特別多,我針對這個現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體問題具體解決。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上實行幫教活動,每一個學困生都找到一個學習優秀的好朋友來每天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輔導和考試,教師定期進行抽查。
(2)我作為數學教師每天的工作計劃中就有關于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如:在評講練習題時特別注意學困生是否能理解題意以及有沒有做好筆記。
(3)學困生自己制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以不斷促使自己努力。
2、學生家庭作業質量不夠好:
三年級的學生寫字速度慢而且不端正,寫得不干凈。課堂上有老師監督字寫得還比較干凈,但是家庭作業就寫得比較馬虎了,一個字大一個字小的,寫錯了又擦不干凈就繼續寫。這與學生自身的習慣有關,同時與監督力度不夠有很大關系,于是采取家庭作業上家長簽名同時要檢查作業是否做得夠工整。這一點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視,三年級是學生學習的起始點,很關鍵。
3、學生不喜歡演算的現象較為嚴重,學習習慣嚴重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