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2 15:23:53
序論:在您撰寫廣播電視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創新
在當前知識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廣播電視作為政府與民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獲得了較大發展和進步,播音主持作為廣播電視傳媒的核心,要立足于自身的工作職能,面向新時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創新自己的播音主持藝術,更好地向社會民眾服務,提升廣播電視在社會民眾之中的社會影響力和滲透力,凸顯其創新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廣播電視媒介的核心競爭力。
1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重要性及發展趨勢
1.1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重要性分析
1.1.1改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銀幕形象,提升傳播效果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與受眾進行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要以其內在氣質和外在形象,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它不簡單是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外在相貌或發型服飾,而應是外在與內在的完美融合,是主持人文化內涵和綜合素質的展示,所以,播音員主持人不僅僅要錘煉自己的形體動作、面對鏡頭的表情這些非有聲語言,還要對現階段受眾的訴求、語言習慣、精神需要,特別是熟知了解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做到“內外兼修”,使觀眾對其產生由外到內的審美感知、體驗和品評,在內外深度融合的前提下,構筑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吸引力的全部內核
。1.1.2日益寬泛的工作需求的適應性要求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要具備播音主持專業方面的優勢,不僅要具有采編播、節目制作的能力,還要敏銳把握市場動態、捕捉觀眾對精品優良節目的需求,做到在節目形式上推陳出新,這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適應當前媒體在視覺技術上的高速發展,例如:如何在虛擬演播播廳,巧妙和3D動畫進行有效結合,給觀眾帶來較好的視覺效果體驗;如何在語言上與時俱進,在選詞用詞上體現時代特色,又不“三俗”,引領受眾的語言審美,等等。
1.1.3延長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生命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要以飽滿、優秀的形象面向觀眾,通過創新電視播音藝術,使自己的播音主持更具鮮活的生命力,從而延長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職業壽命,雖然現如今媒體行業競爭激烈,但無論在任何時候,作為一名播音員主持人,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但要做到“合格”還得做到“優秀”,不但要做到“被動”工作,還要做到具有新視野、新視角對節目“開拓創新”,這樣才能真正在廣播電視行業發展下去。無論是央視的朱軍、董卿,還是湖南衛視的何炅、汪涵,都沒有在自己的崗位上自我滿足,而是不斷前行,不斷挖掘挑戰自己的潛力,這才是成為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發展的正確方式。
1.2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趨勢
1.2.1內在的創新與堅持為永恒追求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中,面對社會民眾文化素養層次的不斷提升,要不斷創新和開拓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新穎、趣味化、深層次的文化作品,播音主持人要具有大量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在強化自身創新藝術水平的條件下,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傳播效果。
1.2.2職業化的趨勢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進程中,必將以播音主持的職業化趨勢為方向,這就要求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具有規范化、高標準的才能和水平,能夠適應職業化趨勢和要求,以更好地占據廣播電視傳播競爭地位。
2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現狀
當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行業的藝術性還相對匱乏,在創新方面還表現出一定的遲滯性,這不利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行業的自身發展和進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藝術創新意識不足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中,部分人員對播音主持的藝術創新認識不足,在對播音主持藝術創造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和創作熱情,在這種消極態度的影響下,難以形成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藝術創新。
2.2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缺乏理論支撐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行業中,尚未形成足夠成熟而先進的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理論,在缺乏足夠強大的理論支撐的前提下,播音主持藝術創新難以進一步深化。
2.3播音主持藝術工作人員的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人員隊伍中,部分人員還沒有形成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理論認識,缺乏理論基礎知識儲備,這就使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缺乏理論根基。同時,播音主持藝術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還存在不足,綜合素養不高,彼此之間的協調性也不足,這就使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缺乏團隊基礎,降低了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整體水平,不利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全面發展。另外,廣播電視臺要眼光高遠,給新人發展的機會,給他們素質提升的空間,這樣才能煉就大量優秀播音主持人才,不擔心優秀主持人出走,形成“用人荒”。
3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培養路徑探索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我們要重視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研究和分析,面對播音主持行業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對癥下藥,實現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全面創新。
3.1全面提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員的藝術創新意識
為推進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要以意識和觀念的創新為首要前提,增強播音主持相關人員的藝術創新意識,并將播音主持人員的藝術創新納入到行業規劃中,提升對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宣傳和推介力度,使更多人理解和支持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
3.2全面提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員的整體素質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中,要針對播音主持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相對不高的現象和問題,打造與時代進步相契合的播音主持隊伍,要使之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僅要從播音主持工作人員的穿著打扮、談吐、氣質、聲音等方面提升,還要注重培養播音主持工作人員的內在涵養,深入對播音主持藝術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實現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藝術效果。
3.3創新培養播音主持工作人員的獨特語言風格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過程中,要注重培養播音主持人的獨特語言風格,注意播音主持的規范化、準確性和真實性,但這并不排斥日??谡Z的播音主持,而要以向觀眾傳遞信息為基準和目標,采用標準普通話實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播音主持,更好地使觀眾獲悉播音主持傳遞的內容信息,并且在標準普通話的播報過程中,融入適當的口語化元素和生活化元素,可以較好地實現對觀眾的“零距離”接觸,實現廣播電視節目與觀眾的充分融合,減少和規避觀眾對于廣播電視節目“曲高和寡”的不良印象,緩解和降低民眾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疏離感。所以,這種獨特語言風格的培養,一方面需要在語言停連、斷句、重音表達上有自己的特點,如趙忠祥老師在解說《動物世界》時,重音拎取上,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另一方面,跟主持人所在平臺的風格有關系,例如,湖南衛視主打“歡樂”招牌,所以,湖南衛視的主持人風格整體風格時尚、年輕有朝氣,不僅在造型上,在語言詞匯的選取上也有別于央視的沉穩大氣。仔細觀察各地方衛視主持人的風格,都跟各自平臺的定位有關,從而呈現出不同的主持風格。這樣差異化競爭,構成了語言風格的百花齊放。當然,即便是在同一個平臺,也要找準自己的優點,結合自己的興趣點、欄目特點、擅長領域、性格特點等,自然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并在后期的職業工作中不斷進行修整錘煉。
3.4搭設播音主持語言藝術互動平臺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要能搭設與社會民眾之間的互動平臺,摒棄自說自話、“一言堂”的播音主持方式,創新與觀眾互動和交流的語言藝術平臺。例如:訪談類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節目,就不能將視角局限于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談話,還要充分意識到潛在的受眾群體,可以與潛在受眾群體交流和互動,獲悉不同的節目感悟和評判效果,較好地實現對訪談現場的氣氛調節和信息傳遞。
3.5注重提升播音主持的審美修養
在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創新過程中,要注重提升播音主持的審美修養,這種審美修養是一種對語言藝術的感性把握,而很多時候審美修養的提高,會讓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呈現出言談舉止渾然天成的感覺,而不是矯揉造作。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美學”的追求,會讓播音員主持人的藝術悟性得到提升,而不會越來越呈現出一種職業倦怠感,而是時刻保持著對職業的新鮮感和對生活美好的感受力。從而使播音主持人的審美個人修養與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吻合,借助于語氣的渲染、肢體語言的配合等,更好地將觀眾引領到播音主持人所營造的語言藝術氛圍中,產生與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情感共鳴,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
4結語
總而言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極其關鍵和重要,通過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創新運用,可以形成獨特的、豐富的播音主持藝術風格,并使之成為廣播電視節目的重要標簽。另外,也離不開播音員主持人所在平臺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氣質熏陶,雙重合力結合,盡力做到1+1>2,增進廣播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促進交流深度和廣度的前提下,更好地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和水平,增加觀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王秋碩.播音主持藝術批評的內涵、共性與特性[J].青年記者,2017(2).
[2]程勇.傳媒視野下播音主持藝術的要素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6).
[3]劉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與發展[J].科技傳播,2016(10).
【論文摘要】: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廣播電視朝著移動接收方向發展?,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是OFDM,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還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多種制式問題,各種制式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解決了這些問題,應該就解決了移動電視的接收問題。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線傳播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就在這一兩年間,無線數字媒體的類型驟然豐富,除傳統媒體之外,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樓宇分類電視,多媒體信息亭、地鐵多媒體信息系統等新興媒體紛紛涌現,移動接收是個熱點,尤其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但我覺得,已經快接近目標。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中國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四、移動接收制式
關鍵詞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移動接收DABDVB-TDVB-H
〖正文〗
隨著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線傳播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就在這一兩年間,無線數字媒體的類型驟然豐富,除傳統媒體之外,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樓宇分類電視,多媒體信息亭、地鐵多媒體信息系統等新興媒體紛紛涌現,移動接收是個熱點,尤其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在早期,這種移動性主要受電源供電、設備尺寸的限制,基本上沒有辦法實現,移動接收帶來的技術問題也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在電子管時代,器件的尺寸比較大,耗電也多,真正的“移動”只在軍事方面,便攜式的收音機也有,但一直不能普及。到了晶體管時代,收音機小到可以放在口袋里,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解決。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DigitalTelevisionTerrestrialBroadcdsting)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
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
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
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
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
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
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
在過去的頻分復用系統中,整個帶寬分成N個子頻帶,子頻帶之間不重疊,為了避免子頻帶間相互干擾,頻帶間通常加保護帶寬,但這會使頻譜利用率下降。為了克服這個缺點,OFDM采用N個重疊的子頻帶,子頻帶間正交,因而在接收端無需分離頻譜就可將信號接收下來。
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
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
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
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
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
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四、移動接收制式
眾所周知,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目前有多種制式,這些制式總體上可以分為單載波方式和多載波方式兩類,美國用的ATSC是單載波的,歐洲的DVB-T是多載波的。英國是實施DVB-T標準最成功的一個國家,并成功地開通了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法國、瑞典、西班牙在實施地面數字廣播方面也獲得了成功。除我國自己提出的若干種制式,我國DTTB的制定原理是:(1)傳輸信息要大,支持包括高清電視的多媒體廣播服務;(2)抗干擾能力強,在一般室內環境下可接收;(3)與現有模擬廣播電視頻道兼容,并有利于頻道規劃和摸擬向數字過渡;(4)具有靈活性;支持標準高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兼容的是視廣播,支持移動接收設備,支持便攜接收設備;(5)具有可擴展性;支持包括互聯網的交互數據綜合業務,支持廣播網絡化的發展需要。整體性能指標應優于或相當于相應的國外現有標準的性能。
在歐洲,針對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動接收中的不足,人們提出了一種DVB-H的制式專門用于移動接收,而原有的數字音頻廣播(DAB)也發展到播出多媒體,下文將重點比較DVB-H和DAB的差別。
DAB是在1988到1992年間開發的。系統當初主要打算作為音頻廣播,但對傳送數據和多媒體業務也有準備。盡管到目前為止在許多國家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但DAB業務已經在多個國家開始。DAB系統,尤其是它的傳輸網絡,是以1.5m的天線高度作為戶外的接收而設計的。因此,DAB為汽車接收提供良好的覆蓋。
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過地面數字廣播網絡向便攜/手持終端提供多媒體業務所制定的傳輸標準。該標準是歐洲的數字電視標準DVB-T的擴展應用。和DVB-T相比,DVB-H終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動接收和抗干擾性更強的特點,因此該標準適用于移動電話、手持計算機等小型便攜設備通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網絡接收信號。也可以說DVB-H標準依托DVB-T傳輸系統,通過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進技術使手機等手持便攜設備能夠在固定和移動狀態下穩定地接收廣播電視信號。如圖1
DVB-H采用時分數字多媒體廣播帶寬、以脈沖方式發送各頻道的數據。一般情況下,除接收所需頻道的數據外,調諧器電路在其它時間均處于關閉狀態,因此可有效減少耗電。圖2是DVB-H傳輸系統框圖。
圖2
DAB(DigitalAudioBroadcasting)適合于多媒體的分發,而DVB-H則是來自DVB的最新標準,它們有不同的歷史:
DVB-T接收機的普及是令人鼓舞的。在德國的柏林,2003年從模擬轉換到數字電視之后,賣出的DVB-T接收機達到250,000臺。不同的歐盟贊助項目,如ACTS-MOTIVATE(1998-99),MCP(2000-2001)和CONFLUENT(2002-2003),對DVB-T用作移動和手提式接收進行過考察,也對接收機進行了優化。結論是,使用(雙天線)分集接收機技術可以使DVB-T實現高速移動接收。
在對DVB-T的移動性進行測試的時候,也提出了DVB-T在移動環境下是否適合其他多媒體應用的問題。移動電話制造商,對通過DVB-T的高數據率的應用提供移動的多媒體服務特別感興趣。其動機是,在移動電話商業價值鏈中,電視是最后一個不在手上的鏈路。由于用DVB-T向移動電話廣播有缺點,所以有了制定以DVB-T為基礎的,專用于手持接收機的標準的主意。這方案叫做DVB-H。
DVB-H的基本商業要求是用電池供電的小的屏幕移動終端。它應該能夠在手提式的,移動的和室內的環境中,使用單一天線接收多媒體業務。
五、DAB和DVB-H在技術上的異同
從總體上看,DAB和DVB-T/H傳輸系統是以相同的調制和編碼技術為基礎的,這就是編碼正交頻分頻復用(COFDM)。它們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特定的區域,如載波間隔,載波調制,FFT的大小(也就是副載波的數量)等等。
FFT大小:DAB在一個1.5MHz的信道里,可以應用256,512,1k和2k的FFT;DVB-H可以在5,6,7或8MHz帶寬的信道中應用2k,4k和8k的FFT。
時間分片:DVB-H的時間分片是一種在接收機上節省功率的新機制。如果在沒有業務傳輸的那些時間段,接收機可以斷開,那么就可以節省電池的電力。DVB-H的時間分片意味著數據是以突發脈沖串的方式傳輸的,這些脈沖串從幾毫秒到幾秒之間。這項技術以下列二個與業務有關的問題的折衷為基礎:業務需要什么數據率?而在接收機這邊應當節省多少電池的電力?
DAB也是用串的形式傳輸數據的。這種“數據脈沖串”是DAB幀的一部份,幀跟隨在一個無效符號后,持續24ms。
時間交織:DVB-H沒有采用時間交織,因為DVB-T標準不提供時間交織:DVB-T原先不是作為高速移動接收而設計的。DAB從一開始就是為移動接收而設計的。時間交織解決了在單天線的移動接收條件下的衰落問題。時間交織把突發誤碼分配在一個較大的時段上,使得FEC能夠校改正這些誤碼。在移動接收中,更有可能出現的是突發誤碼而不是單個誤碼。在DAB中,時間交織工作在16個“數據串”上。一個數據串持續24ms,使得時間交織工作在384ms上。
不相等的誤碼保護(UEP):不相等的誤碼保護意味著在解碼過程中,較重要的比特的保護優于較低重要性的比特。DAB支持UEP。這意味著對解碼過程,比特是依照它們的重要性進行保護的。這對移動和便攜接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般來說,惡劣的接收條件是無可避免的,在惡劣的接收條件下的服務性能是關鍵問題。借助UEP,通過設計相對于主業務保護的不同的誤碼保護類型,就可以把失效特性對客觀或主觀的服務品質實現最佳化。DVB-T/H沒有準備UEP。這意味著,那些損害某些重要信息(例如控制信息)的誤碼只能像那些不明顯的比特那樣來保護。對于用戶,不明顯的比特是否被破壞是不要緊的,他們最關心的是,重要的同步是否丟失。
多協議封包-前向誤碼糾錯(MPE-FEC):在DVB-H中,多協議封包結合附加的前向糾錯(FEC),是用來改善單天線的移動接收的。但是這種誤碼保護只在一個時間片工作。但傳輸的誤碼通常不是單個的誤碼而是作為突發誤碼串出現的,如果時間片被擾亂太多,業務就丟失,不僅在時間片的期間,也延伸直到下個時間片被傳輸的期間。MPE-FEC是一個在較高的協議層的附加FEC,能夠校正在較低層上的剩余誤碼,但只能在某個范圍內。因此,DVB-H對它的有效比特沒有獨立的保護?,F在計劃進行進一步的實驗室測試和現場試驗,以研究帶和不帶MPE-FEC兩種情況下,只用一個天線的DVB-H的接收性能。DAB不使用MPE-FEC,因為這只是在一個較高的傳輸層上的一個附加的誤碼保護機制。不過在DAB中使用MPE-FEC或類似的誤碼保護系統也不是問題。WorldDAB協會現在正在考慮DAB標準的擴展,它會包括像DVB-H那樣基于MPE-FEC的誤碼保護方案,或者如DVB-T和DVB-S標準所用的,MPEG-2傳輸流的基于R-S碼。
可擴縮性:DAB的復接是以864個容量單元為基礎的,它們可以組合起來以適合業務需要的任何數據率。因此業務數據率的最小值受容量單元的限制。根據所選擇的誤碼保護,這在1.3kbit/s的數量級:作為數據業務,通常用8kbit/s的倍數。DVB-H提供的業務可以從0-10Mbit/s。它只取決于時間片的大小。
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如果每個業務用的數據率為300kbit/s或更少,DAB更適合移動終端的技術需求。舉例來說,它在多工方面比較簡單。經由DAB可以傳輸四到六套節目,然而在DVB-H有30套或更多的節目需要復接。這么多節目的處理是更困難的。利用差分相移鍵控(DQPSK),DAB的解調技術比較簡單。藉由這種解調技術,接收機的復雜性減少了。在接收機方面,DAB只需要DVB-T的5-20%的功率,而DVB-H消耗DVB-T的大約33%的功率。功率的減少取決于業務的數據率。
相對DVB-H,DAB的帶寬較低,DAB發射網絡比DVB-H發射網絡的功率小得多。DVB-H網絡的發射功率至少與DVB-T相同。通過利用大的SFN,DAB可以提供高的網絡頻譜效率。此外,通過為每個業務運行者進行頻譜規劃,頻率資源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今天,DAB音頻業務在L波段上用得不多,這波段仍然有DAB多工可用的頻譜。
六、DVB-H和DAB的其他方面
全國性的單頻網:大體而言,DVB-H和DAB都可能建立全國性的單頻網,但是,因為減少自擾的靈敏度,DAB允許大的SFN。這是非常有頻譜效率的。與此相比,用16QAM模式的DVB-T/H,最大的SFN大約是200km。
在歐洲,DVB-H和DAB之間開始合作,目標是回答下列問題:是否有一個以DAB為基礎的,類似DVB-H的,有用的或可能的標準一種迎合兩個標準的最終用戶器件是否容易實現?DAB向移動用戶提供DVB-H業務需要什么?人們正在協調DAB和DVB-H。例如讓DAB能使用DVB-H的MPE-FEC。另外,另一種可能性可能在比較高層,例如視頻編碼(MPEG-4,H.264)和傳輸層(IP的使用)。真正需要的是在IP-Datacast/DVB-H業務和DAB物理層之間有一個公共接口定義。
有人提出,移動接收應當用DAB,他的理由是:從標準化進程的最開始,DAB就是為用單天線作移動接收而設計的;數據率從小顯示到1.2Mbit/s(在較低的誤碼保護為1.5Mbit/s)是可擴展的;DAB發射網絡的建立比DVB-H網絡便宜;由于它的時間交織特征,DAB對脈沖噪聲是穩健的;DAB需要的發射機功率比DVB-H低;不管音頻還是多媒體業務,DAB都是由廣播界推動的。
小結
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作為當前的技術熱點,盡管它的市場前景和受眾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術還在發展中。要說哪一種制式最適合移動接收還為時尚早,因為每種制式都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改進其技術,從而改善其移動接收的性能。
參考文獻:
《新一代多媒體移動標準DVB-H》北京郵電大學移動多媒體實驗室
【論文摘要】: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廣播電視朝著移動接收方向發展?,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是OFDM,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還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多種制式問題,各種制式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解決了這些問題,應該就解決了移動電視的接收問題。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線傳播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就在這一兩年間,無線數字媒體的類型驟然豐富,除傳統媒體之外,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樓宇分類電視,多媒體信息亭、地鐵多媒體信息系統等新興媒體紛紛涌現,移動接收是個熱點,尤其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但我覺得,已經快接近目標。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
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四、移動接收制式
論文摘要: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和播出手段主要有微波、衛星、光纜3種,本文簡述了的廣播電視移動接收的制式及技術。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隨著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廣播電視雖然有很長的歷史,但移動接收的進展卻不盡人意。即使是調頻廣播,在汽車高速行駛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難。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引起廣電界的重視。
一、移動電視
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制式
眾所周知,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目前有多種制式,除了國外正在使用的幾種標準外,還有我國自己提出的若干種制式。這些制式總體上可以分為單載波方式和多載波方式兩類,美國用的ATSC是單載波的,歐洲的DVB-T是多載波的。國外主要有三種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標準:歐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國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綜合業務數字廣播)。
ATSC采用的是單載波調制方式(VSB),抗多徑干擾和抗多譜勒效應能力差,難以建立單頻網和進行移動接收。ISDB-T雖然支持單頻網和移動接收的應用要求,但是該技術應用較少。從世界各地對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標準的采用情況來看,DVB-T標準較ATSC和ISDB-T更具優勢。DVB-T是歐洲DVB系列標準中較新的一個標準(此外還有有線數字電視標準DVB-C,以及衛星數字電視標準DVB-S),也是最復雜的DVB傳輸系統。此標準是1998年2月批準通過的。DVB-T標準的核心是MPEG-2數字視音頻壓縮編碼,采用編碼正交頻分復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調制方式,適用于大范圍多發射機的8k載波方式。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信號傳輸提供大于20Mbps的凈荷碼率,支持簡單天線室內固定接收。為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信號傳輸提供大于5Mbps的凈荷碼率,并能在車速移動條件下支持移動接收。具有單頻組網能力。目前采用DVB-T標準的國家和地區有德國、西班牙、挪威等歐洲國家及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其它國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國等國將移動接收和手持設備作為主要方向。歐洲的DVB-T標準最初是為便攜和固定接收而設計,它采用的是COFDM(編碼正交頻分復用)多載波調制方式,其調制參數(如星座圖、編碼率、保護間隔等)可調,可提供120種常規模式和1200種分級模式。隨后,針對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動接收中的不足,人們提出了一種DVB-H的制式專門用于移動接收,而原有的數字音頻廣播(DAB)也發展到播出多媒體。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過地面數字廣播網絡向便攜/手持終端提供多媒體業務所制定的傳輸標準。該標準是歐洲的數字電視標準DVB-T的擴展應用。和DVB-T相比,DVB-H終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動接收和抗干擾性更強的特點,因此該標準適用于移動電話、手持計算機等小型便攜設備通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網絡接收信號。也可以說DVB-H標準依托DVB-T傳輸系統,通過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進技術使手機等手持便攜設備能夠在固定和移動狀態下穩定地接收廣播電視信號。DVB-H采用時分數字多媒體廣播帶寬、以脈沖方式發送各頻道的數據。一般情況下,除接收所需頻道的數據外,調諧器電路在其它時間均處于關閉狀態,因此可有效減少耗電。DVB-H的基本商業要求是用電池供電的小的屏幕移動終端。它應該能夠在手提式的,移動的和室內的環境中,使用單一天線接收多媒體業務。目前看來,數字移動電視非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莫屬。中國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于2006年8月18日頒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標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簡稱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較早時也稱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時域同步正交頻分復用(TDS-OFDM)多載波調制技術,這種獨特的先進技術有機地將信號在時域和頻域的傳輸結合起來,在頻域傳送有效載荷,在時域通過擴頻技術傳送控制信號以便進行同步、信道估計,實現快速碼字捕獲和穩健的同步跟蹤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較好地支持移動接收,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組網。
三、小結
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作為當前的技術熱點,盡管它的市場前景和受眾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術還在發展中。它還有著信號衰落、多普勒效應、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所以要說哪一種制式最適合移動接收還為時尚早,因為每種制式都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改進其技術,從而改善其移動接收的性能。
參考文獻:
[1]都研美,劉峰.淺談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技術[J].廣西輕工業,2007(05).
【論文摘要】: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廣播電視朝著移動接收方向發展?,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是OFDM,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還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的多種制式問題,各種制式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解決了這些問題,應該就解決了移動電視的接收問題。
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線傳播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就在這一兩年間,無線數字媒體的類型驟然豐富,除傳統媒體之外,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樓宇分類電視,多媒體信息亭、地鐵多媒體信息系統等新興媒體紛紛涌現,移動接收是個熱點,尤其是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F階段,廣播的移動接收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但是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但我覺得,已經快接近目標。
一、數字電視地面廣播(DTTB)
在現代通信中,通信傳輸手段主要是光纖、衛星、數字微波等,加上地面無線電視廣播電視發射構成信息主體。目前在我國數字電視按信號傳輸方式可以分為地面無線傳輸數字電視、衛星傳輸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數字電視三類。而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數字電視地面廣播通過電視臺制高點天線發射無線電波,覆蓋電視用戶,用戶通過接收天線和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主要的受眾也是針對本地區的。完善的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系統所具備的蜂窩單頻網功能,不僅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而且可應用與寬帶無線接入市場;而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移動接收采用的方式是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接收。因此,移動接收所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衰落,這是所有無線通信系統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固定接收可以采用分集接收等方法予以克服,但對于移動接收而言分集接收的方法顯然不實用,因此衰落問題尤為突出。電波在沿地表傳播中會受到各種阻礙物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實際到達收信天線處的電波除了來自發射天線的直接波外,還存在來自各種物體(包括地面)的反射波和散射波。反射波和散射波在收信天線處形成干涉場,此外,在移動通信中,還存在因移動臺(天線)的快速移動而劃過顛簸的波節和波幅的駐播現象及由于多普勒效應而造成的相移,凡此種種原因,就使得實際移動臺接收到的場強在振幅和相位上均隨時隨地在急驟變化,使信號很不穩定,這就是無線電波的衰落現象。衰落的嚴重程度通常隨頻率或路徑長度的增加而增大。目前還無法對衰落進行精確的預測,但區分繞射衰落和多徑衰落兩種不同類型的衰落是十分重要的。前者為慢衰落,短期信號中值電平在長期中的起伏;后者為快衰落,即瞬時信號電平在短期中的起伏。這兩種衰落的表現和影響是不同的。另外,與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不同的是,移動接收的關鍵點是移動。因此,移動接收還存在一個其他無線通信不會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多普勒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遠處迎面駛來發出警報聲的警車在離你越近時,汽笛聲的音調越高。從警車到達你所在位置開始,音調開始降低,而當警車離開你后,聽到的音調會越來越低,這種現象就稱為多普勒效應。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是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的:朝你駛來的警車發出的聲波對你而言稍微壓縮從而相對集中,這時你聽到的聲音波長短于該聲源靜止時的波,而短波音調是高的。相反,離你而去的聲源的聲波稍微擴散,這時你聽到的波長比該聲源靜止時的波長長,長波音調是低的,這樣的效應對電磁波同樣適用。比如一個趨近我們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它的頻率高于該天線相對于我們靜止時的頻率,波長相對變短;相反,一個離我們遠去的天線發出的信號,其頻率則會低于該天線在相對我們靜止時相對于我們的頻率,波長相對變長。同時波長的位移量與天線的運動速度存在正比關系,即速度越快,則波長移動越大。以上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Doppler)。系統方面,移動接收還要考慮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從基本原理考慮,模擬廣播電視信號是不宜實現移動接收的。為了解決移動接收中遇到的問題,廣播電視信號必須首先實現數字化。利用數字技術無線接收,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只要在信號有效覆蓋范圍內,所有移動交通工具,只要配有接收設備,都可以接收數字移動電視信號。三、移動接收中的關鍵技術--OFDM
OFDM是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縮寫,是在嚴重電磁干擾的通信環境下保證數據穩定完整傳輸的技術措施。OFDM的基本原理是:高速信息數據流通過串/并變換,分配到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傳輸,每個子信道中的符號周期相對增加,這樣可減少因無線信道多徑時延擴展所產生的時間彌散性對系統造成的碼間干擾。另外,由于引入保護間隔,在保護間隔大于最大多徑時延擴展的情況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徑帶來的符號間干擾。如果用循環前綴作為保護間隔,還可避免多徑帶來的信道間干擾。OFDM的特點是各子載波相互正交,擴頻調制后的頻譜可相互重疊,不但減少了子載波間的相互干擾,還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主要技術特點如下:1)可有效對抗信號波形間的干擾,適用于多徑環境和衰落信道中的高速數據傳輸;2)通過各子載波的聯合編碼,具有很強的抗衰落能力;3)各子信道的正交調制和解調可通過離散傅利葉反變換和離散傅利葉變換實現;OFDM能夠有效地對抗衰落和多普勒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受到干擾的信號能夠可靠地接收。OFDM碼率低,又加入了時間保護間隔,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其多徑時延小于保護間隔,所以系統不受碼間干擾的困擾。在有關移動接收的幾種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采用OFDM作為其核心技術。
四、移動接收制式
摘要: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和播出手段主要有微波、衛星、光纜3種,本文簡述了的廣播電視移動接收的制式及技術。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隨著廣播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移動接收成為發展方向之一。廣播電視雖然有很長的歷史,但移動接收的進展卻不盡人意。即使是調頻廣播,在汽車高速行駛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難。電視的移動接收問題要比廣播的移動接收困難得多,所以至今還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引起廣電界的重視。
一、移動電視
移動電視是數字電視地面廣播的重要應用。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在應用需求上要求實現移動和便攜接收的功能,使整個技術系統的要求最高。它具備無線數字系統所共有的優點,較之衛星接收,有實現容易、價格低廉的特點;較之有線接收不易受城市施工建設、自然災害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斷網影響。移動和便攜的獨特優勢使該系統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信息到人”的要求,也就是無論何人何時在何地均能任意獲取他想得到的信息。
二、移動接收制式
眾所周知,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目前有多種制式,除了國外正在使用的幾種標準外,還有我國自己提出的若干種制式。這些制式總體上可以分為單載波方式和多載波方式兩類,美國用的ATSC是單載波的,歐洲的DVB-T是多載波的。國外主要有三種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標準:歐洲的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國的ATSC(AdvancedTelevisionSystems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綜合業務數字廣播)。
ATSC采用的是單載波調制方式(VSB),抗多徑干擾和抗多譜勒效應能力差,難以建立單頻網和進行移動接收。ISDB-T雖然支持單頻網和移動接收的應用要求,但是該技術應用較少。從世界各地對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標準的采用情況來看,DVB-T標準較ATSC和ISDB-T更具優勢。DVB-T是歐洲DVB系列標準中較新的一個標準(此外還有有線數字電視標準DVB-C,以及衛星數字電視標準DVB-S),也是最復雜的DVB傳輸系統。此標準是1998年2月批準通過的。DVB-T標準的核心是MPEG-2數字視音頻壓縮編碼,采用編碼正交頻分復用COFDM(Coded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調制方式,適用于大范圍多發射機的8k載波方式。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信號傳輸提供大于20Mbps的凈荷碼率,支持簡單天線室內固定接收。為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信號傳輸提供大于5Mbps的凈荷碼率,并能在車速移動條件下支持移動接收。具有單頻組網能力。目前采用DVB-T標準的國家和地區有德國、西班牙、挪威等歐洲國家及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其它國家。其中新加坡和德國等國將移動接收和手持設備作為主要方向。歐洲的DVB-T標準最初是為便攜和固定接收而設計,它采用的是COFDM(編碼正交頻分復用)多載波調制方式,其調制參數(如星座圖、編碼率、保護間隔等)可調,可提供120種常規模式和1200種分級模式。隨后,針對DVB-T(DigitalvideobroadcastingTerrestrial)在移動接收中的不足,人們提出了一種DVB-H的制式專門用于移動接收,而原有的數字音頻廣播(DAB)也發展到播出多媒體。
DVB-H(Digitalvideobroadcastinghandheld),通過地面數字廣播網絡向便攜/手持終端提供多媒體業務所制定的傳輸標準。該標準是歐洲的數字電視標準DVB-T的擴展應用。和DVB-T相比,DVB-H終端具有功耗更低、移動接收和抗干擾性更強的特點,因此該標準適用于移動電話、手持計算機等小型便攜設備通過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網絡接收信號。也可以說DVB-H標準依托DVB-T傳輸系統,通過增加一定的附加功能和改進技術使手機等手持便攜設備能夠在固定和移動狀態下穩定地接收廣播電視信號。DVB-H采用時分數字多媒體廣播帶寬、以脈沖方式發送各頻道的數據。一般情況下,除接收所需頻道的數據外,調諧器電路在其它時間均處于關閉狀態,因此可有效減少耗電。DVB-H的基本商業要求是用電池供電的小的屏幕移動終端。它應該能夠在手提式的,移動的和室內的環境中,使用單一天線接收多媒體業務。目前看來,數字移動電視非數字電視地面廣播莫屬。我國地面數字電視傳輸標準于2006年8月18日頒布(GB20600-2006),并自2007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標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簡稱為DTMB-Digital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較早時也稱為DMBTH)。DMB-TH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時域同步正交頻分復用(TDS-OFDM)多載波調制技術,這種獨特的先進技術有機地將信號在時域和頻域的傳輸結合起來,在頻域傳送有效載荷,在時域通過擴頻技術傳送控制信號以便進行同步、信道估計,實現快速碼字捕獲和穩健的同步跟蹤性能。DMB-TH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較好地支持移動接收,高清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組網。
三、小結
廣播電視的移動接收作為當前的技術熱點,盡管它的市場前景和受眾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它的技術還在發展中。它還有著信號衰落、多普勒效應、覆蓋網的建設,接收機(特別是便攜機)的耗電,接收天線的安裝等問題,所以要說哪一種制式最適合移動接收還為時尚早,因為每種制式都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改進其技術,從而改善其移動接收的性能。
參考文獻:
[1]都研美,劉峰.淺談數字電視地面廣播技術[J].廣西輕工業,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