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4 19:25:08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根據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團學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與加強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既有職業技能、又有文化知識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活動時間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
(二)內容形式
1.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人人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充分利用學院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推薦讀物、讀本,開展“我與好書同行”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讀寫能力,夯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
2.組織主題班會,出一期主題黑板報,開展傳統節日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省委“五禮五恥”10字和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友愛等開展討論。每學期各班出一期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并進行評比。利用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禮儀培訓。在校園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由學工部、各系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領廣大團員自覺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充分利用板報、校園廣播等媒介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加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知識的力度,不斷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大力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廣泛宣傳學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的情況。
(二)做好幾個相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為切入點,做好傳統文化與校園特色文化的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抓節點活動,充分利用好重要傳統節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講解傳統文化知識,舉行特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抓生生互動,做好示范。學院全體團學干部,都要積極主動參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生生互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全體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確?;顒禹樌行ч_展。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袁洪杰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明確職責分工,由教導處和少先隊共同完成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確保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并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學習踐行活動。
1、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由教導處統一安排,每節課上課前進行3分鐘的古詩詞誦讀,除此之外,學校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紅領巾廣播,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宣傳,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從而樹立好好學習的志向。
2、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動
(1)清明節、在學生中組織開展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先烈、共創未來”為主題活動內容,形式多樣的清明節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其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2)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 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3)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愛護集體、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我校以此為契機以“感恩勵志,紅五月”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3、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我校本著積極發展學生特長為原則,2018年4月份開始了社團特長教育活動。組織成立了京劇、剪紙、閱讀、合唱、民族舞等8個社團。社團活動在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下,精選特長教師,給學生創造展示特長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
1、重新定做傳統文化宣傳墻,以《弟子規》、《少年中國說》為主要內容。
2、在教學樓一樓挑梁上制作文化框,形成文化走廊,以古詩和論語以及勸學、勵志的名言警句為主要內容。
3、在課間操前播放歌曲《中華好兒孫》,在課外活動前播放歌曲《弟子規》,營造活動氛圍。
二、力抓傳統文化學習
1、每周一早上升旗儀式后集體誦讀《弟子規》。
2、 每周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領著集體學習《弟子規》,學生要熟讀背誦;并觀看視頻,了解每句含義。
3、學生準備“傳統文化學習專用本”,先以《弟子規》為主要內容,學習每句釋義,寫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三、踐行傳統文化,養成良好習慣
1、校門口建立“文明執勤崗”,由志愿者和少先隊干部組成,向入校的老師和學生行禮問好!
2、建立“校園文明”監督崗,對學生的紀律、衛生、著裝、禮儀以及節糧節水節電等方面進行監督,弘揚正能量,形成良好習慣。
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一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區域文化精髓,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陶然小學決定在本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落實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質量校園、特色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的構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堅韌、樂觀、豁達、包容和自強、自立、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通過開展系列化、項目化、立體化的優秀傳統文化宣教活動,使傳統精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學生(幼兒)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結合;與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教育目標
全面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積極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了解鐵嶺和西豐的人文歷史、地理風貌、民俗風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熱愛家鄉的情感,立志為家鄉的未來發展努力; 學習在當今生活中,以寬廣的胸懷和文化視野,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奠定和諧的人生基礎。
五、主要內容
(一)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全面貫徹落實西豐縣教育局《關于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西教字[20xx]13號)基本要求,工作的重點方向:一是構建誦讀體系。本著不給學生和教師增加課業和工作負擔的原則,各學校(幼兒園)每學期要制定誦讀計劃,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推進誦讀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二是搭建誦讀平臺。深入開展清泉源頭讀書活動,以《中華經典誦讀100篇》(西豐縣教育局編輯)為藍本,做到早課前誦讀20 分鐘、課余時間自由誦讀、每周1節的誦讀課、每月召開1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課內向課外延伸、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三是深化誦讀活動。利用文化經典的各種聲像資料,將視頻講座帶進校園;根據實際需求,把名家、名師請進來,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面對面的交流;廣泛開展如三字經誦唱會、弟子規引我行等倡導生活化、活動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誦讀活動,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讓學生感受文化、熱愛經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注意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導其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開展 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二是以雅為標,開展禮儀教育。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結合三姿培養與訓練要求,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以情趣高雅、談吐儒雅、行為文雅為標準,貫穿培養青少年行為習慣以及審美情趣;著重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三是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
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逐漸改變信任危機的社會現狀。
(三)藝體素養培育工程。一是突顯特色藝體教育。利用體育、藝術2+1項目 和特色體育活動的有效平臺,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在才能,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育其文化、藝術、體育等多方面愛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礎上盡量讓不同層次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平臺展示多種才能。二是經典誦讀與大課間操活動相結合,融為一體。大課間操活動可適時展現師生共同誦讀經典詩文的壯觀場面,編排有特色的自編操。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得到了經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動的音樂聲和優美的動作中得到心靈的凈化。三是經典誦讀與校園文化藝術節相結合 通過形式多樣的藝術比賽,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國傳統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廣大學生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構建魅力藝體教學。加強藝體課程建設,重視藝體教育與相關學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課活動時間,通過開設閱讀班、文學社、樂器培訓班、書畫班、體育特長班、舞蹈班等特色課程,安排專業藝體教師進行教學指導,使之逐漸形成規模,成為學校藝體教育的一個亮點。同時,重視藝體教育與相關學科的融合。五是探索特色的藝體教育。在我校繼續創設扇跳繩、毽球、剪紙、書法、繪畫、聲樂、乒乓球等活動,鞏固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優秀傳統文化種進學生的心坎里。
(四)校園品位創建工程。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網站等文化陣地,廣泛開展校園、家庭閱讀活動;利用宣傳櫥窗定期舉辦德育長廊、詩文圖展、師生作品展;校園墻面張貼歷代名人畫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號,綠地與樹木標牌、道路標識牌、印制《論語》等國學經典章句或自創箴言語錄,做到讓每個景點培育人,讓每條名言激勵人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學校等活動,促進形成一校一品的區域教育特色,營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
(五)地域文化尋根工程。一是對鐵嶺、西豐及本鄉(鎮)地方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統文化進校園需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組織得力人員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進行課題研究,專題編寫《魅力鐵嶺》、《西豐文史資料》等類似的校本教材,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課表、進課堂、進頭腦將地方傳統文化遺跡、藝術、傳播媒介等資源有效整合,發揮其文化本源、活動載體、資源寶庫的作用,構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體系。二是將地方傳統文化資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紀念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推進我校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加強平嶺村烈士陵園、少年宮、城子山、冰砬山等公共教育資源的活動力度,使其成為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實踐基地。三是傳承弘揚鐵嶺人文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演講比賽、征文活動等多種形式,在學生中大力宣傳求實創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鐵嶺城市人文精
神和活力西豐、富庶西豐、生態西豐、幸福西豐的四力西豐精神,激發廣大師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陶然小學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導處,負責全?;顒拥膮f調、檢查,定期組織各種教學交流和教學研討活動。
(二)確定實施對象。全縣公辦和民辦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含職高),均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現全覆蓋。
(三)強化隊伍建設。由班主任教師(或其他愛好國學、有一定國學基礎的教師)擔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團隊輔導員)、藝術科教師等師資力量,組建切合本地、本校實際的適合國學教學的師資隊伍;采用集中和常態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提高培訓。
(四)健全管理機制。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程內容,從學校(幼兒園)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德育科研、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班團隊活動、語文科教學等課程實施;充分考慮參與活動教師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與教師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選優、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鉤;并大力表彰在此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
(五)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活動的重要意義,及時反映工作進展和成效,充分發動師生和學生家長暢談體會、感受和變化,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并把優秀稿件報送到《西豐教育》和《慧園》等雜志。
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二一、指導思想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德育體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調兵山市中小學學習、踐行弟子規活動實施方案》,使傳統文化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弟子規》的學習、踐行活動。
(1)計劃在11月30日進行《弟子規》誦讀班會。
(2)12月5日舉行《弟子規》背誦比賽。
除了這兩項活動,平時加強《弟子規》的學習活動,利用學校的廣播在課間播放《弟子規》歌曲,利用班會時間誦讀、學習《弟子規》,尤其加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1)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誦讀國學經典。
(2)每周設一節誦讀課,每月召開一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
(3)利用校園多媒體網絡和各種影響資料舉行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專題講座,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
(4)結合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計劃召開校園藝術節活動,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藝術生活,突出活動廣泛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特點,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魅力,熱愛經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 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雅為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3)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
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并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4、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1)充分利用體育、藝術2+1項目雙技活動的有效平臺,弘揚太極拳,激發學生正確
的人生理想,挖掘學生潛在的才能,培養他們文化、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2)展示開展好特長教育活動。通過開設閱讀、硬軟筆書法、剪紙、舞蹈等特長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能過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積極開展校園品位創建工程。
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利用板報、櫥窗宣傳、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營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
五、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領導小組
組 長:閆麗娜
副組長:朱亞杰 張淼
組 員:徐秀華 杜平 郝巖 史艷麗
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三一、指導思想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德育體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耒陽市中小學德育活動實施方案》,使傳統文化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弟子規》的學習、踐行活動。
(1)進行《弟子規》誦讀班會。
(2)舉行《弟子規》背誦比賽。
除了這兩項活動,平時加強《弟子規》的學習活動,利用學校的廣播在課間播放《弟子規》歌曲,利用班會時間誦讀、學習《弟子規》,尤其加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1)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誦讀國學經典。
(2)每周設一節誦讀課,每月召開一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
(3)利用校園多媒體網絡和各種影像資料舉行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專題講座,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
(4)結合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計劃召開校園藝術節活動,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藝術生活,突出活動廣泛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特點,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魅力,熱愛經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 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雅為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3)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
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并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五、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領導小組
組 長:歐陽小紅
儀式上,成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講師團,并為講師團成員頒發聘書;舉行了優秀傳統文化圖書捐贈儀式;啟動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山西省紅領巾體驗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了解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優秀文化、傳統美德是我們當代少先隊員的責任?!爸腥A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已經拉開大幕,少先隊員們可以積極關注,并且參與到快樂的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聆聽講座
省少工委經過嚴格的挑選,在全省范圍內確定120位專家學者和社會熱心人士,組建了山西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講師團。講師們不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研究有成果,而且十分關心、支持少先隊的工作。他們將根據全省少先隊工作計劃,結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專業特長,走進校園,為同學們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一起期待精彩的講座吧!
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
省少工委專項籌集了價值1400萬的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向全省7萬多個少先隊中隊集體進行捐贈,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少年兒童心里。
當我們誦讀傳統文化經典圖書篇章時,當我們學講一個個如“精忠報國”“聞雞起舞”“一諾千金”等反映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時,一定能夠感受到蘊涵在其中的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中華優秀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參加漢字聽寫大會
通過學生對戲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家鄉所在區域的一般特征和歷史發展;了解家鄉所在區域自然與地理的概況;了解家鄉所在區域的藝術與民俗;了解家鄉所在區域的當代社會與生活;通過舞臺藝術用多種形式和方法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我校戲曲文化課程是為實施素質教育開設的一門整合了區域文化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活動型、綜合性課程。戲曲文化課程屬于綜合課程,它將具有內在邏輯聯系和價值關聯的文化內容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形成對家鄉文化的整體意識和運用知識與信息綜合地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一方面,課程目標并非局限在某一個活動領域,而是涉及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涉及與學生人文素養發展相關的方方面面,如戲曲《賣水》《風雪配》等。另一方面,它是對家鄉的自然、地理、歷史、人物、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等進行高度整合而產生的課程,兼具了社會教育、科學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價值,如戲曲《花木蘭》《穆桂英掛帥》《收姜維》《天仙配》等。
戲曲文化課程是“活動型”課程,是以活動為課程的組織與實施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獲得體驗與經驗。一方面,課程是以引導學生獲得體驗,形成經驗,獲得人文滋養為主要目標,而非以知識教育為主要目標,如兩夾弦《三拉房》、豫劇《挎紅》等。另一方面,這些內容選擇主要源于我國的傳統文化、人們的現實生活以及優良的表演方式,如《蘇三起解》《對花槍》等。
學校領導對弘揚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進課堂大力支持,主要體現在課程安排上,每天下午第四節課為特色課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戲曲演唱,音樂教師進行教、練指導。在音樂教學中講到民歌時,我讓學生了解當地的戲曲,開展“學唱戲曲”的活動;體育教學中我們把韻律操作為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中國傳統運動、戲曲基本動作引入體育課中;美術教學中加入臉譜的繪畫等。在校園的文化廊下、墻壁文化等,學生都能看到戲曲的倩影,同時也能經??吹胶⒆觽兓ハ嗲写瑁ハ嘀笇幼?。他們把從老師那兒學來的動作彼此表演,看看動作中還有什么不到位的,討論一下該如何改正才能做得最好。這樣就避免了把校本課程孤立于學科教學之外,真正達到了綜合實踐的目的。在強調學科整合的今天,我們認為只有融合了校本化內容,才有利于學校整體教育環境的開發,才有利于營造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
同時,學校還不定期聘請兩夾弦劇團的專家老師來校給予專門指導,請他們糾正唱腔、表演的步法和手法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唱詞力爭優美雋永,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唱腔唱詞力求迷人、親切,清新的話語體系,讓校園戲曲面貌更加煥然一新。
我們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體、以自己所教的班級、小組為整體進行戲曲教學。把最新的教學方法用于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并及時總結。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文體活動,積極參加一些文藝演出和縣市電視節目,并獲得了不同層次的獎勵,我編排的戲曲《愛心家園》榮獲全國第十屆藝術節“群星獎”;我執教的《看大戲》榮獲菏澤市電化教學二等獎,同時被評為菏澤市教學能手;我主持的菏澤市教學研究課題“地方戲《兩夾弦》”獲得成功結題。我還為我校成功地舉辦了六屆“六?一”藝術節,我排演的戲曲《說唱臉譜》《賣水》、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越劇《收姜維》、曲劇《風雪配》、大平調《三傳令》、棗梆《蝴蝶杯》、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小二黑結婚》《拷紅》《朝陽溝》《洼洼地里好莊稼》、兩夾弦《三拉房》《王寶釧》《愛心家園》等都搬上了舞臺?;钴S校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戲曲的興趣。
總之,弘揚傳統文化戲曲教學的設計盡量以唱為主要呈現方式,注重實踐性。強調與身邊文化的密切聯系,將學習空間從課堂拓展到社會;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倡參與、合作、調查、社會實踐、討論、探究、體驗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發展。
戲曲文化課程的建構不應僅停留在“鄉土氣息”上,力求彰顯戲曲的文化品位,弘揚文化精神。把戲曲文化教學呈現得美一點,再美一點,既有美的內容,也有優美的形式。我認為,只有美的,才會有感性與理性的統一,主觀與客觀的統一,現實與超越的統一;美,才符合戲曲文化課程的意韻;美,才能讓孩子們更愿意觸摸歷史,親近家鄉,自覺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養;美,才會使學習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享受。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六年來,孩子們從天真爛漫的兒童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少年,這既是他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著學校、教師的心血。這六年中,發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即將告別生活學習六年的母校,即將告別一起學習、生活六年的老師、同學,心中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事要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并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在即將離開母校之際,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翻開塵封已久的照片,追憶往事,拿起筆,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作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
設計這一活動方案旨在讓學生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母校依依不舍之情,并寫下不同的篇章。
二、活動目標及參加對象
1.活動目標
使學生明確本次活動的主題,確定調查內容,確立調查研究的子課題,并按課題需要和興趣自愿組成研究小組;討論小組成員活動分工并制定活動計劃;通過對活動過程的階段性回顧、個性化匯報展示,使學生體驗探究的成就感,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對小學生活的懷念之情。
2.參加對象
六年級全體學生。
三、策劃內容
我們從畢業班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成果展示階段、總結反思階段進行,結合學校德育課程中的禮儀教育內容和各學科目標,重點策劃了以下具體內容。
1.足跡
通過每一位學生的共同回憶,自由組隊,采訪曾經的任課教師,尋找曾經在學校留下的足跡,通過照片的形式,來展示全體畢業生六年的小學生活,回憶曾經開展過的各類校園活動,通過小組討論、班主任指導、任課教師參與、學校領導的支持等,將各個班級所搜集的有價值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編成冊并按班級為單位印刷成畢業紀念冊,以便珍藏這些寶貴的印記。
2.感恩
每一位畢業生回憶曾經的任課教師跟自己共同度過的每一個感人瞬間,通過獨立回顧、分組收集、集體分享等形式來講述各自六年中最值得回憶的瞬間、最感人的場景、最難忘的一件事、最讓你留戀的一個角落、最讓你回味的一段經歷等,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為他寫幾句話(評語)。從正面引導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理性思考,學會感恩。
3.抱負
指導學生進行人生目標規劃,通過每一位畢業生各自對將來的展望,選擇手繪明信片或書信形式完成作業:“給十年后的自己”,⒆約旱乃思所想以及所刻畫的人生夢想裝入一個信封,在畢業儀式上親自投放到象征物――“人生加油站”中,并進行封存,學校承諾將在10年后的某一天通過郵寄的方式按照每一位畢業生留下的聯系方式投遞給當事人,讓他們能在10年后再次重溫今日曾經許下的諾言、曾經規劃的人生目標、曾經設想的人生夢想等。
4.實踐
全體畢業生以班級為單位,在六月初就“為母校留下最寶貴的禮物”展開討論。學生們討論的結果是要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母校留下一個“傳統”。于是有幫助學校的食堂、大操場、樓道走廊進行清潔與美化的;有各學生社團以大帶小傳幫帶的……再通過一個個活動的視頻鏡頭或者一張張生動的照片加以溫馨定格,讓一屆屆畢業生都能通過直觀的視覺去領略學長們曾經的責任和奉獻,也必將激勵著后來者。
5.畢業匯演
即將告別母校,師恩難忘,通過這個活動讓同學們更進一步增強對學校的感情,感受作為濱江學校小學生的光榮感,并為每個同學創設展示自己的舞臺,同時勉勵同學們進入初中部后再接再厲,創造精彩的人生。學校也從活動策劃、篝火晚會安全應急預案、晚會方案、節目編排、經費預算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確保了晚會的順利開展。
四、課程思考
1.課程內涵更加豐盈
作為學校拓展型課程的一部分,本屆畢業典禮與以往傳統畢業典禮的最大根本區別就在于變活動為課程,給一個典禮賦予更多內涵,讓畢業生們感到更加充實,在臨近畢業的日子里更加珍惜自己所經歷的六年美好的童年生活,也更能體現學校課程設置的多樣性以及內涵的豐富性。將一個畢業典禮做成一個綜合課程,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增強了全體教師的課程意識,同時也為將來的課程開發與實踐的多樣性與多元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2.家長參與更加廣泛
本次畢業典禮素材要求學生提供,吸引了家長們的共同參與。家長忙著翻找孩子曾經的照片和視頻,樂此不疲;忙著為孩子出謀劃策,如何設計畢業紀念冊、如何在十年后能聯系到其他人;忙著幫助孩子們制作各種匯演拍攝的道具;忙著指導孩子制作義賣工藝品。同時通過微信等現代通訊手段與宣傳我校的畢業典禮設計與籌備的點點滴滴,獲得了家長與社會的廣泛好評。
3.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本次畢業典禮中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全體曾經任教過本屆畢業生的教師的到場,這來自于某個班級的討論結果。在傳統的畢業典禮上一般只邀請畢業班任課教師到場參與祝賀,這曾經讓很多任教低年級、中年級的教師略顯失落。本次典禮打破常規,讓那些曾經任教過的教師感到無比的溫暖。在儀式上,學生們不僅邀請所有曾經任課的老師,而且在儀式現場為他們贈送了精心設計的并寫有感謝師恩的紀念冊。學生們充滿真情的感恩話語,更是給教師們一個極大的驚喜。有教師開玩笑說,從教近三十年,還是第一次收到學生寫的評語,以后自己為學生寫成長手冊可要認真點了!在典禮尾聲階段,學生們拉著老師要求合影,久久不愿離去。
4.學生感悟更加深刻
畢業典禮在設計上始終將“響應兒童需要”的理念貫徹始終,一改以往“教師說學生做”的方式,從內容到形式,全程由學生參與討論,決定方案,自主選擇作業和參與形式。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