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4 12:07:05
序論:在您撰寫服裝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服裝材料學是服裝設計的基礎,它闡述了服裝材料的原料、結構、品種、性能、應用、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做好服裝材料學的教學工作,為服裝專業的其他課程就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作了一些探討。
一、實際案例的分析,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學習服裝設計基礎、服裝紙樣基礎、服裝工藝基礎的同時,我們開設了服裝材料課程。服裝設計的三要素為款式、色彩、材料,所以從服裝材料與服裝設計師、服裝材料與服裝工藝師、服裝材料與穿著者等關系來闡述服裝材料的地位與重要性,吸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強調對服裝材料的認識與選擇應用能力的培養,注意對服裝材料與服裝設計、加工內在聯系的闡述,并要強調對服裝材料的理性評價和感性評價相結合的觀點。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相互滲透,提高學生對服裝材料的鑒別能力
教學過程中避免理論知識講授過于枯燥無味,在精選教學內容的同時,通過多媒體播放圖片、實物觀察和互動的教學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各種材料的認識和鑒別能力。
1.多媒體教學與實物相結合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理論知識講授過于枯燥無味,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大量的服裝圖片來加深同學們對材料的認識和選用,并附相應的面料樣卡讓同學們分析和鑒別。
2.互動性教學
通過引導性互動和討論性互動教學引導啟發學生認識理解、鞏固所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首先,在教學中準備大量的不同特征的服裝材料樣卡,并按原料、結構、風格分類。在講述相關面料時,讓學生觀看樣布,進行實物比較,通過對樣布的手感與目測,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纖維、紗線、織物組織結構知識,分析該材料的基本性能。
其次,以學生身上穿的服裝作為切入點,討論材料的舒適性能、外觀性能等,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增加學習興趣。
最后,就日常服裝的種類,采用討論性互動教學方式,讓同學們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服裝材料的性能以及風格特征,合理進行材料選擇。
3.實踐教學
通過帶學生到市場調研,不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使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上,從課堂走向市場,從理論走向實踐,建立起教學、實際、科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面對千變萬化、色彩繽紛的服裝面料(包括新開發的面料),學生的鑒別能力與應用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首先,讓學生到不同的服裝企業、大型商場進行調查,了解品牌服裝的材料使用情況和銷售情況,并組織學生討論品牌服裝在設計中是如何用服裝材料(面料和輔料)來表達它的設計理念,并根據銷售量和消費者對品牌服裝的認同程度,結合當時的流行趨勢、服裝色彩、款式等來分析服裝材料的使用是否傳情達意,是否準確地表達了服裝所要表現的主題等,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服裝材料的鑒別能力。
其次,組織學生到各面料市場,收集各種各樣的服裝材料小樣,并分類整理成冊,注明其名稱、纖維原料成分、紗支粗細、織物組織等;分析其舒適性能(吸濕透氣性、彈性、懸垂性等)、外觀性能、耐牢性能、感官性能等特點。
三、大量材料的組合練習,提高學生對服裝材料的選擇應用能力
服裝的色彩與造型通過不同的材料表現出風格各異的效果,在款式與色彩不變的情況下,不同風格的材料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怎樣選擇與服裝款式相協調的面料,如何運用不同質感、不同手感、不同肌理的效果來完善服裝設計,是一個永遠需要創新的設計環節。為此我們要求學生著重做好以下五方面的練習:
1.根據面料的品種、質感、肌理和性能簡述適合的服裝類型和款式,可對以下面料的運用進行論述。如:不同光澤效果的面料、柔軟型面料、挺括型面料、透明效果面料、立體感面料、彈性面料、粗厚蓬松面料、絨毛型面料、有花紋圖案面料。
2.根據面料的色彩簡述適合的服裝類型和款式。例如相同質地不同色彩的面料設計出來的服裝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相同色彩不同質地的面料也能設計出不同風格的服裝,如:黑色的絲綢顯得高貴,黑色的毛呢顯得莊重,黑色的皮革顯得冷峻。
3.面料的選擇與搭配。同類面料的搭配:主要指色彩和圖案的搭配,要求注意整體效果;面料質感的對比搭配,運用表面肌理不同的面料組合設計;面料厚與薄的搭配;透明與不透明的搭配;彈性面料與非彈性面料的搭配。
4.面料與輔料之間的組合設計練習。通過實例進行里料的選配、紐扣的選配、裝飾材料的選配、絮填料的選配、襯墊的選配、線類的選配、標志類的選配等。
5.不同類型服裝的材料方案。對不同類型服裝的材料方案進行比較、分析,以便了解各種具體的方案及其特點。從下面幾類常規服裝選配材料:正裝與禮服系列、華服系列、女裝、休閑裝系列、職業裝、家居服系列、運動裝、大衣與風衣系列、童裝、針織服裝、皮革與毛皮服裝等。
結語
隨著天然纖維資源日趨緊張,以高科技為動力的材料革命引起了服裝面料乃至服裝的飛躍發展,獨特的創意已不再是顧客購買服裝的唯一目的,材料的應用成為服裝界競爭的法寶。所以,高校服裝材料的教學更是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及時把握先進的材料科技知識,才能使學生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馬大力、楊頤、陳金怡著《新型服裝材料》,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關鍵詞:模擬企業實習經驗體會
服裝實習是服裝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直接有效手段。學生通過服裝專業實習,一方面將所學的服裝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指導實踐制作的方法檢驗之中。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服裝專業制作工藝,服裝生產工藝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制作過程的技能。
一、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前提
服裝專業實習教學的培養人才目標是企業生產的第一線工人,培養的學生應該既有理論又會操作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勞動者,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和實施教學安排時,必須做到聯系實際,特別是聯系人才市場及企業、用人單位當前和今后發展實際,按企業對人才需求規格“量身定做”適用人才,學校才會有生源,才會有發展。近幾年,隨著整個就業市場日趨成熟,社會、企業對人才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教學滯后性,教育與企業生產實際的嚴重脫節,學校應怎樣培養社會、企業適用人才是值得深思和迫切解決的問題。校領導高瞻遠矚,通過走出去,組織教師到企業、公司用人單位,摸清企業人才需求現狀,了解企業對人才業務要求及今后發展趨勢等情況。通過請進來,把社會、企業用人單位的專家請進來,參與學校的專業教學大綱、計劃、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安排修訂和改革出謀劃策。提出了“校企聯姻”聯合辦學的先進思想,改革服裝專業傳統消耗性實習為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
二、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必要性
服裝企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員流動性很大,員工結構多層次,崗位不同,使用人才的要求不一樣。根據對一些服裝企業走訪調查中了解到:服裝企業招聘員工,一般崗位工人,貼上一張廣告,就可以找到大量熟練生產工人,對于技術、管理工種,一方面重視文化,技術職業技能資格,強調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須具有熟悉企業運作管理,與人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強調綜合素質。以往傳統的服裝專業實習教學是“師傅帶徒弟式”的單裁單制,強調個體全能,忽略團體和諧協作。因此,學校教育與企業管理運作,生產一線之間的隔閡充分暴露出來。服裝企業迫切需要業務精、能力強、熟悉企業運作和實際生產操作的一線管理技術工人,而不是一線生產工人。要熟悉企業運作就必須進行實際而有系統訓練,如果把服裝專業實習安排到企業中進行,參加現場實習,有很多困難和現實問題。這樣,在學校教學安排中,服裝專業實習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顯得很必要。
三、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目的
服裝動手能力是通過服裝動手制作訓練來實現,動手能力強弱同學生的悟性及提供一定量的訓練積累有關。熟悉企業運作通過模擬企業生產性方式教學,提供大訓練量機會,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提供模擬企業化生產方式機會,使理論聯系實際,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不僅會制作,還懂管理,分工協調,增強發展后勁。引導學生運用服裝專業理論指導服裝生產實踐,在實踐中鞏固、深化,使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滿足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專業知識積累,適應社會企業就業,又滿足學生在企業中得到發展及將來個人自身提高。
四、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經驗體會
經過兩年多實施生產性實習教學,其中06/07年度第二學期,05服制班安排到臨沂迪尚服裝廠進行生產實習,開辟了生產性實習的先例。通過實習,學生品嘗了生活的艱辛,開寬了視野,熟悉了企業生產運作,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加了人生經驗,帶回了很多企業技術和信息,該班綜合素質、應變能力較強,畢業后很受企業歡迎。他們現在大多都成了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干。實踐證明,生產性實習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人才質量具有積極作用。由于現實情況,企業是搞生產的,講究經濟效益,接待學生進場搞實習,占用了企業的人力、物力和空間、設備等資源,給企業造成很多不便,同時對學校理論教學安排和學生理論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學校從長遠、全面發展考慮,適當安排一些高年級服裝班在辦學基地進行模擬企業化生產性校服流水線生產實習。
管理是通過實際參與企業流水線作業生產實踐中獲得,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幾個方面體會:
(1)實習前必須做好學生思想和實習計劃安排落實工作。
學生思想工作和實習計劃落實是實習順利進行的保證。學生往往對安排生產性實習的教學改革,思想上不理解,認為學校在利用他們免費進行校服服生產,認為生產實習任務及工作繁重、壓力大、辛苦等,曾經有個別班級正是因為思想工作沒做好,怕吃苦,拒絕生產實習,嚴重影響了生產性實習進度。通過學生思想工作及實習計劃落實,將實習目的、意義、任務、內容、過程交待清楚,學校的苦心得到學生的理解,轉變觀念認識,統一思想,都能認真對待實習,實習計劃完成的較為理想。
(2)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實習準備與教學過程組織工作。
教師實習準備充分,教學過程組織科學合理是維持教學秩序穩定和生產節奏順利的保證。教師把模擬企業從生產技術設備、裁剪、縫制、整理等工序各階段、環節過程,包括人員的安排、設備配備等進行全面準備。把企業流水線生產的定員,縫制工藝流程方案制定、工序合理傳遞等進行組織安排,使學生目標明確、有針對性,生產實習才能有條理地進行,不會亂成一團。
(3)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做好示范工作
示范操作是直觀性教學形式,也是實習教學的重要的教學方法和重要步驟,它能使學生具體生動、直接地感受所學的技能和技巧。在實習中把運作步驟交待清楚,由于學生剛接觸到生產實習,比較生疏,教師指導時應把步驟說明,必須注意的問題,重點掌握的技巧,必須避免可能出現影響產品質量的錯誤操作。
(4)要求教師必須做好巡回檢查指導工作
巡回指導是教師在對實習講解與示范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實習組織在生產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對學生生產實習情況作全面檢查和指導,檢查學生執行產品工藝技術規定情況和指導半成品量控制的執行情況,使學生心中有數,很好地控制生產進度和生產節奏,并及時糾正不合格產品。避免出現大量返工現象,造成學生煩躁,影響實習情緒。
(5)要求教師必須組織學生做好每階段實習情況總結
總結是對工作情況肯定與否定的認識過程,在完成一個階段實習教學任務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表揚工作成績,表揚實習中成績突出的學生,使學生有成就感,指出缺點與不足,形成一種趕先進的學習氣氛,教師平時全面具體、準確地掌握學生實習情況,出現問題,及時分析、總結經驗。引導學生在生產中嚴格按流水線生產工序、工藝路線、工序傳遞、生產形式選擇,合理組織生產,總結提高生產效率的經驗。
五、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的思考
實施模擬企業化生產性實習以來,出成績、有經驗,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 服裝美學 “教與學” 教學方式分析 發展的眼光
“服裝美學”是現代美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隸屬實用美學。目前,在高職服裝專業(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制作、服裝表演)的教學中,“服裝美學”是很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它不僅為專業的學習提供理論指導,而且對專業設計審美理念的提升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胺b美學”一般安排在一年級下半學期或二年級上半學期來進行授課,按學期18周教學周數,每周授課2課時,需要36課時。所以在授課時,針對每一個內容應融入新的時代審美思想、新的社會風尚。結合教學實踐可以歸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服裝美學”的“教與學”
1.“教”――對任課教師的要求
針對“服裝美學”的課程特點,任課教師既要有深厚的美學知識,又要有過硬的服裝專業知識,它常帶有明顯的“雙重性”。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美學,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完全的定義,但有三個得票最多的答案:(1)美學是關于美的科學;(2)美學是藝術哲學;(3)美學是以審美經驗為中心研究美和藝術的科學。古往今來,不論是東方的美學思想還是西方的美學理論,雖然空間不一致,但雙方都同步而且自始至終在螺旋式的向前發展。西方美學從柏拉圖的一聲猛喝:什么是美?喝醒了人們自以為明白的糊涂。到了近代社會,思想的傳播,出現了東西方貫通的局面,“西學東漸、經世致用”的觀念深入人心。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開始,成衣的生產與加工成為了服裝制作的主流,制衣行業的飛速發展,迫使人們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認識服裝,所以,一種嶄新的研究服裝美感及其規律的學科――“服裝美學”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誕生,主要是針對服裝材料、服裝設計、服裝制作、服裝穿著環境、服裝整理等所體現出的美學問題的思考認識與應用研究。
其次,任課教師又要有過硬的服裝專業知識。所謂服裝專業知識就是對中外服裝史的發展脈絡、服裝設計基本原理、服裝結構制圖及工藝制作的基礎知識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知。中外服裝史的發展脈絡有助于結合哲學、美學來理解每個時代的服裝審美理念和審美現象;服裝設計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利用形式美法則和姊妹藝術結合的美學思想來指導專業設計創作;服裝結構制圖和工藝制作有助于解構每個時代的服裝構成形式及工藝特點。特別是在今天,現代服裝產業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設計理念的更新、高科技面料的問世、電腦化的設計制版、推板排料系統、高檔快速的加工設備、瞬時萬變的服裝市場等等,服裝的演變和流行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時尚元素,要想完成“服裝美學”的教學任務,任課老師必須對美學知識和服裝專業知識要有一個全面細致的把握。
2.“學”――對高職服裝專業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因材施教”
在講授“服裝美學”時,要結合高職生源實際狀況,逐漸融進美學教育思想,使學生不僅學到專業的美學知識,而且也能用審美的觀點對待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融進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與工作崗位需要相一致的職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結合專業實踐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最終完成畢業生的崗位落實。
二、“服裝美學”的教學方式分析
在“服裝美學”的授課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妨可以嘗試以下方式來進行教學。
1.課前用做好電子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
譬如,在講授“服裝美學的產生”這一課題時,可以提前找一些相關的圖片資料,結合一些民族、民俗服飾圖片,電影中的剪輯圖片等,做成課件用多媒體來上課。這樣,可以更直觀、更形象的闡述:服裝美是在人類社會的勞動實踐中,對服裝的實用性和裝飾性的認知過程中產生的,其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2.采用“問卷”的方式,來啟發引導學生
譬如,在講授“服裝美感與心理”這一課題時,可以采用“問卷”的方式。以“感覺、知覺與表象”的定義為例:感覺是人們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心理活動;知覺是人們把握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的心理活動;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礎上人們頭腦內形成感性形象的心理活動。老師在講授完這三個名詞的概念以后,可以拿一件米色上衣,穿在人臺上,然后發給每一個同學一份問卷,題目是根據上衣的款式、面料、色彩,請你寫出對它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心理過程。通過學生的討論思考與教師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這件上衣是一件翻駁領、三料扣、貼袋的造型”是一種心理感覺,而“我試穿以后覺得很休閑、舒適”則演變為一種知覺心理過程。有的同學會持不同的感知心理,這也是合乎情理的。然后老師可以把上衣收起來,讓每一位同學默寫出上衣的形象,而每位同學畫出的上衣造型,就是每個人對上衣“表象”的一種認知。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感覺、知覺和表象”概念的理解。
3.針對學校出現的一些現象,進行案例分析
例如,在講授“真、善、美”這一課題時,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力,可結合學校中出現的好人好事以及班級中出現的好學風來進行闡述。也可以結合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美、丑現象展開討論,讓學生從現象中認識到美丑的對比。“服裝的美丑”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不合理的服飾搭配,利用反證的方法來闡述,則更容易使學生加深專業學習的印象。
三、“服裝美學”的內容知識,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
“服裝美學”是現代服裝專業教育中的重要理論基礎課程,具有實踐美學、技術美學和藝術美學的三元特征。實踐是目的,技術是基礎,藝術是關鍵。從史學的角度看,無論是“自上而下”的歷史承接,還是“自下而上”的追溯,都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審視。只有結合社會前進的步伐,與時俱進,“服裝美學”的教學內容才會更有創新,更有生命力,否則,默守陳規或是條條框框,只能造成“服裝美學”上的一些形式和教條,從而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程應有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法.美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2-3.
【關鍵詞】服裝跟單;應用能力培養;實踐
一、前言
我國是服裝出口大國,中國的服裝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擁有獨特的勞動力優勢,我們的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隨著我國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以及于2005年1月1日的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有利于改善服裝出口的市場環境,擴大服裝的出口。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國服裝企業要求更高,要與世界接軌,按國際慣例辦事。在這樣的背景下,必然需要一大批既懂服裝專業知識,又懂進出口外貿知識專業人才以應對企業轉型升級。這對高校服裝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是個挑戰。
二、課程特點
《服裝跟單》是服裝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在企業業務流程運作過程中以客戶定單為依據跟蹤產品服務運作流向并督促定單落實。掌握從事服裝行業工作,成為本行業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創作意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為今后創業與就業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跟單員是各企業開展各項業務特別是外貿業務的基礎性人才之一。
三、存在問題
我國現有的高等教育是以專業劃分,各個行業自成體系,培養各自行業的專門人才,但對很多領域存在的需要跨行業交叉現象應對不足。使得在現有培養模式下嚴重缺乏跨行業的復合人才。在服裝專業中,服裝跟單恰恰是需要不同領域專業技能的綜合性崗位。而現階段服裝專業中對于服裝跟單人才的培養,往往達不到實際企業需要的這樣綜合型人才的要求。分析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問題。
1.教師方面
目前很多擔任服裝跟單專業課程的老師并沒有從事服裝跟單的工作經歷,只是具備理論知識,這使得教師缺乏分析和處理實際工作的能力。并且,服裝專業的教師一般只限于服裝知識的培訓,這與我國是服裝出口大國,需要大量服裝外貿跟單人才的現狀不相符。跟單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服裝專業知識和外貿進出口業務操作技能結合不緊密的情況。
2.學生方面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深層次學習動力,選擇學習這門課程,只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學分,不是自覺自愿學習,所以課下也不愿意花費時間去收集相關的資料、案例,上課參與課堂討論積極性不高,導致教師課堂上的提問、分析、點評最終成為“滿堂灌”模式的一言堂。
四、建議
1.特色課程
打破行業教育限制,將服裝和外貿兩個不同專業的課程結合在一起,形成特色課程,針對教師實踐經驗缺乏,動手能力弱的情況,學??梢怨膭罱處焻⒓痈鞣N培訓、定期外出學習、到企業兼職等形式來提高自己的技能;鼓勵教師參加單證員、報關員等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培養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能為培養跨專業復合型人才打下基礎。
2.改進學生考核方式
為了考察教學效果,提高師生互動和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可以改變傳統的“課堂點名考核加上期末試卷考核”的形式,將平時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表現量化打分,作為平時成績。再結合學生期末試卷考核成績和到企業實踐情況,建立一個合理的比例,綜合客觀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把課堂表現和最終成績掛鉤,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學習實用技能
教師組織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互動式教學,企業進教室等各種方式,將工廠情景模擬到學校的教學環境中去,使學生在教室里就體會到將來的工作情景,學習到實用技能。更進一步,還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在開設課程的大三階段進行為期三個月的企業實習,讓學生把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直接運用到工作中,在真正的工作崗位上承擔任務,完成工作。這樣能保證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4.培養學生不斷學習、自主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找準學生興趣點,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學習,才能提高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成為復合型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樓亞芳,于春陽.紡織服裝應用型外貿人才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探討[J].紡織教育,2010(6):
19-20.
針對上述現象,我就不得不反思我的服裝專業教學。因此,寫下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1、教學內容陳舊
服裝結構制圖的教材由于受到時間性、靈活性、地區性的限制,目前,我校服裝專業結構制圖教材所采用的款式陳舊,例如書上的襯衫款式基本已經不太出現在生活中,衣長偏長,胸圍放松量偏大,對學生來說,只能起到入門作用,學好基本款式后在實際操作中實用性不大。眾所周知,服裝業是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永遠走在時尚的前列,服裝的款式千變萬化,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從這個意義上說服裝專業教材的編寫也許永遠跟不上服裝行業發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為借口,不去主動靠近、貼合服裝行業的實際生產,實踐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就會使我們的學生“學無所用”,也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
服裝專業的特性決定了服裝專業的教師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服裝專業制圖教學還沒有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中突破出來,先“弄懂”再“學會”的教學過程根深蒂固,即使師生都已經明確“實踐”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但外化在教學過程中的仍然糾纏在“弄懂為什么”這一要求中,糾纏在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堆積中,擺脫不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固有模式。這一點也可以在教學結果中得到證明。從目前服裝企業招聘的現狀來看,企業對中初級制板技術人員的需求量相當大,尤其希望中初級制板技術人員進入企業后能夠很快適應實際生產。但即使是出自于服裝專業的學生,其專業素質和實際能力卻也不能盡如人意,特別是在打板、放碼等實用性的技術方面,能適應服裝企業實際生產需要的人才極少……這與我國服裝專業教育著重于“紙上談兵”的教學思路和專業教師沒有專業經驗、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有著直接的關系。
3、教學手段落后
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授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例如:在服裝結構制圖課中,其教學方法表現為,教師依據教材中的內容利用粉筆和直尺在黑板上畫一步,學生使用鉛筆和三角板在筆記本上跟著畫一步。這樣的教學方法很費時,教學效果也比較低。因為教師畫一步,學生跟一步,就存在教師畫的時候學生等,學生畫的時候教師等的問題,一節課下來只能畫一小部分,光男西服的結構制圖就需要四到五個課時才能完成。另外,教師畫在黑板上的制圖,由于有許多線條和標注,有些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學生在模仿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再說,服裝制圖是二維的,而成衣是三維的,畫在黑板上的結構制圖是靜態的,要在黑板上演示出二維的制圖向三維的成衣的轉變過程是不可能的,于是學生在制圖課中只是純粹的模仿制圖,換句話說,只是為了制圖而制圖,對制圖的目的和意義是不理解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服裝專業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心理的發展和變化,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存在許多缺陷。
4、與行業、企業的聯系不夠穩定,與社會、產業脫離
由于受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教育,即使是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系著的教育,也缺乏主動與行業、企業聯合的意識和能力――缺乏以“出口”牽動“進口”,以“出口”調節“生產”的觀念,缺乏主動調整自己去適應社會需要、企業需要的經驗,這往往導致了服裝專業教育的“閉門造車”,畢業生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專業與行業、企業的聯合不夠穩定,直接導致了這樣一種尷尬局面,一方面服裝企業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夠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學習了三年專業技能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進入服裝企業后仍然無法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具體到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我們的教學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與行業、企業的實際有明顯的脫節,舉個例子來說,平時我們在制圖教學中大都畫的是1:5的小圖,而實際企業中用到的都是1:1的大圖,這樣制小圖的實際意義就打了一定的折扣,還有我們教學中進行每一種基本款式大都只停留在款式上,而之后制版排料的過程練習的少之甚少,而在企業中后面的幾個過程往往是實際的應用。
總之,現今服裝結構制圖的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比較陳舊,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較弱,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企業發展、專業發展對服裝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
針對這樣的現狀,我們服裝結構制圖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須及時轉變觀念,樹立開放型的教學理念,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變革,縮小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的距離,真正促進學生實踐技能、專業素質的形成。
關鍵詞: 服裝展示 實踐教學 視覺體驗 創造性思維
近年來,服裝展示設計已經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它包含了空間展示設計、服裝設計、裝飾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大量知識,同時又具有其獨特的學科特征,國內也有部分院校成立了服裝展示設計專業。對于服裝設計專業,服裝展示設計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使其知識體系更加完善。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因為對于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其知識體系中比較欠缺,關于空間、裝飾、材料等方面的知識,要想在四至五周的教學中解決全部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發揮其對于服裝設計本身的認知優勢,取長補短,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式的教學。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體現服裝展示設計的特點與特色,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促進交流,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培養實際動手能力、創作能力、樹立服裝市場營銷觀念的目的。以下我就談談在近年實際教學中得出的體會。
一、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優化
服裝展示設計的理論知識是比較龐大而繁雜的,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準備上應做到適當優化、強調重點。通常理論教學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即服裝展示的概述;服裝展示設計的流程;服裝展示的空間設計;服裝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服裝展示的陳列設計;服裝展示的色彩;服裝展示的照明設計;服裝道具設計;服裝展示與人體工程學;服裝展示設計的表現技法等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在整體講授的同時,突出重點,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著重解決問題。
首先,使學生建立品牌意識,體現視覺營銷。視覺營銷的作用絕非創造“漂亮的商店”,應是創造最佳的銷售業績或更鮮明的品牌形象。應將精心挑選的主題作為視覺營銷設計的指導性綱領,使每個要素和細節都能有機結合在一起,支持品牌形象和體驗主題。從而真正通過視覺營銷把顧客請進市場,讓顧客在時尚生活的體驗中,自發產生消費需求,進而產生購買商品的行為,達到視覺營銷最終的目的。其次,突出強調服裝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法則,要求學生具備對平面、色彩、立體這三大構成的基本認識,并將構成中的形式美法則應用到服裝展示設計中去。服裝展示設計是一門視覺造型藝術,它通過點、線、面和色彩、空間等要素來體現,利用構成形式的基本語匯,可以研究服裝展示的內在含義、性質、特征及造型的相互關系,有利于學生掌握各種組織和建構方式,啟發學生在服裝展示形式構圖中的想象力。另外,服裝展示技巧的運用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強調,隨著新工藝、新觀念、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出現,以及服裝時尚的變遷與市場的繁榮,服裝展示設計的發展也將日新月異。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中強調服裝展示技巧的運用,可以起到適應變化、舉一反三的作用。在具體授課中從突出重點不同的展示技巧和商品類型的展示技巧兩個方面入手,以空間規劃、燈光規劃、展具規劃、商品規劃、形象規劃、裝飾規劃等展示技術規劃為各方面的目標要求,以表格的形式簡要分析和概括出相關展示技術,使學生能夠較容易地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找出相關規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以上在基礎理論教學中的優化手段,可進一步做到有的放矢,以適應服裝專業學生的學科特征。
二、突出課堂實踐教學環節
在服裝展示設計教學中僅有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而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的成敗才是檢驗教學效果優劣最直觀的體現。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實踐教學首先應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服裝展示與人體工程學的關系,第二是服裝展示設計的表現技法及其應用。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夠設計出符合要求的服裝展示設計作品,使課堂實踐教學得以順利實現。
對于服裝展示設計而言,人體工程學的掌握與運用是必不可少的。從服裝展示空間環境上說,首先應該使學生了解人在展示環境中的行為狀態,正確處理好人、展品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其次,通過對心理、生理的正確認識,使服裝展示環境適合人類生活和消費的需要,達到提高服裝展示環境質量的目標。在實際設計中要反復強調人體工程學的基本要素,即尺度要素、視覺要素、心理要素等。
在我國,藝術設計院校普遍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服裝專業的學生也同樣如此。但在服裝展示設計過程中,既要使其掌握相應的展示設計表現技法,又不能完全按照室內環境設計中繪制全套規范圖紙來要求學生,這就要求在授課過程中有所側重與取舍。因為,服裝專業學生的優勢在于服裝設計的能力及對服裝本身的理解要遠遠強于其他專業學生,但在專業制圖技能等方面卻是一個弱項,因此,在授課中適當增加了服裝展示表現技法方面的內容含量和訓練課時,培養學生通過展示表現體現服裝設計的能力。在教學中做到結合實際、取長補短,進一步挖掘學生潛力,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本專業特長,主要在服裝組合、色彩搭配、裝飾配飾、櫥窗設計等方面創作出具有專業特色的服裝展示設計作品。
在具體技法方面,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摸索,我認為可以從比較容易掌握的正投影制圖法和軸測制圖法入手,使其成為服裝展示設計的主要表現手段。其中正投影制圖法可以用于服裝展示設計的平面圖、立面圖的繪制,而軸測制圖法則可用于展臺、展架和櫥窗等部分的繪制。同時,在制圖規范上做了大量的簡化,其目的是以表現服裝展示設計的空間布局、色彩運用、陳列形式、道具設計等方面的內容為主,從而使學生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創意設計,增強設計作品的視覺效果。另外,在設計表現的過程中需要反復強調比例尺的重要性,只有在圖紙中正確地運用比例尺,才能準確地體現設計思路,把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知識用在實處,才能檢驗出設計中關于尺度、空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修正。
以上方法的應用,是課堂實踐教學環節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與保障,是進行服裝展示設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嘗試與探索。
三、服裝展示設計創意手段的探索與運用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以上談到的針對理論教學與課堂實踐教學兩方面的內容只能說是一種方式與方法的研究,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開發創意理念、引導設計思路這一目標,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并使其具備實際意義。以下簡單介紹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環節,僅供參考。
在課堂基本理論教學環節完成后,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之后利用一至兩天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市場調研,并要求每個學生提供相應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應做到條理清楚、圖文并茂。調研報告應從不同角度如:定場與定位、空間布局、色彩、展具、陳列等方面闡述調研內容,并做出基本評述。通過此環節實現對學生的資料收集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
在現實生活中,服裝企業會針對自身的品牌定位,在不同情況下確定不同的營銷主題,以此指導時裝的展示與陳列設計。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把這一理念引入教學之中,為學生設定多個實際營銷主題以供選擇,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課題創作,從而實現將課堂理論講授與實際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注重設計說明的撰寫,設計說明應著重對品牌定位與視覺營銷方面進行闡述。從而實現課題分析與設計實踐相結合。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調研結果及課題分析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形象地進行演示和講解,以此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在近幾年的服裝展示設計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完善,需要改進。希望隨著教學實踐經驗的不斷探索與積累,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與水準。
參考文獻:
[1]吳國智,肖劍.服裝展示設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
[2]馬大力,徐軍.服裝展示技術.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3.
[3]張力.服裝展示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5.
關鍵詞:服裝設計;改革創新;現代服裝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轉型,傳統服裝產業由改革開放初期以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發展,做出自己的品牌和質量是現在服裝產業競爭的最重要環節。服裝產業的新變化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無疑會增加,給承載著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的技工教育學校帶來較為有利的發展機遇,特別服裝專業的教學與發展。
1 我國服裝行業與技工學校服裝教育的現狀
培養適應服裝行業需求的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應用型服裝專業技術人才是技工學校服裝專業教育的主要培養目標。目前,我國服裝業已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各類成衣產品生產齊全,種類繁多,成衣的生產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國際的先進標準。但品牌缺乏國際認知度,產品的競爭力較弱,品牌的附加值極低,產品缺乏必要的企劃方案及連貫的品牌定位,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貿后,在經濟趨于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我國服裝的出口量也會逐漸增大,有利于貿易與品牌經營為一體的企業形成和發展。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產設備,先進的工藝技術及營銷手段的進入與滲透,必將使我國服裝專業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崗位化發展;以此推動服裝業在企劃、設計、工藝、管理、營銷等環節上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2 技工學校服裝專業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技工教育雖然越來越被重視,但從實際來看,選擇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在初中階段學習中學習能力弱和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因為中考中文化課成績沒有達到普通高中分數線而選擇進入技工院校,并不是發自內心喜歡而選擇,意味著他們學習積極性不夠。
2、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服裝專業的特性決定了服裝專業的教師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論水平,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服裝專業制圖教學還沒有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中突破出來,先“弄懂”再“學會”的教學過程根深蒂固,即使師生都已經明確“實踐”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但外化在教學過程中的仍然糾纏在“弄懂為什么”這一要求中,糾纏在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堆積中,擺脫不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固有模式。
3、教學理念滯后。當今社會被稱為信息時代,社會發展速度很快,每一項事物的更新速度都很快,服裝產業也是如此。服裝產業的發展就與社會潮流和發展趨勢聯系密切,而且帶有季節性,新技術的應用和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這就意味著學校教學過程中必須從社會發展實際出發。但是從實際來看,很多學校教學缺乏和市場發展的聯系,沒有主動關注的意識,教師缺乏主動求知動力,所以教師教的內容和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技巧存在一定距離,學生學習實效性下降。
4、與行業、企業的聯系不夠穩定,與社會、產業脫離。由于受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影響,教育,即使是與行業、企業緊密系著的教育,也缺乏主動與行業、企業聯合的意識和能力――缺乏以“出口”牽動“進口”,以“出口”調節“生產”的觀念,缺乏主動調整自己去適應社會需要、企業需要的經驗,這往往導致了服裝專業教育的“閉門造車”,畢業生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專業與行業、企業的聯合不夠穩定,直接導致了這樣一種尷尬局面,一方面服裝企業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夠的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學習了幾年專業技能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進入服裝企業后仍然無法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3 服裝教學改革的措施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首先,制定教師的教學工作規范,明確教學崗位職責。制定各種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政策和措施,激勵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嚴謹治學、認真執教、從嚴治教。其次,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不僅應具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較高的學術水平,同時教師還應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關系著育人的質量,必須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客觀地評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2、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和企業對服裝專業畢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從實際需要出發,理論、實踐一體化,讓學生在邊學邊練過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我們必須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多提供給他們實踐的機會,建立完善的教學設施設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設施,建設高標準的工藝實習室。另外,企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基地,采取多種途徑給學生創造參加實訓的有利條件,既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技能,又能使學生真正了解社會的需求,針對性地為自己走向社會提前做好準備。
3、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F在教學理論強調既要關注教材,更要關注學生。技工教育有其特殊性,那就是面向社會需求進行教學。因此,服裝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思想,教學要結合服裝行業和市場發展趨勢,使服裝教學內容更貼近市場、行業的需求。結合需求對教學模式做出相應調整,使教學模式更有針對性,同時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或者綜合交叉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求異性。在設計練習時,要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選擇一些有特點的服裝,引導學生多思巧做。老師在教學中如果經常激勵、誘導學生用巧妙的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能得到激發,創新能力就能得到培養,就能使學生遇到問題時,從各個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探索和解決。
5、專業再選擇工程的創建。市場經濟證明,要在激烈的服裝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產品的技術含量、價格定位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提高產品的技術附加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產品價格?于是相應產生了分工精細、各施其責的局面。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如將課程設置按模塊式的教學模式,分為專業基礎模塊、專業理論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在統一修完專業基礎模塊的課程內容后,根據自身的特長及優勢再選擇專業不同方向的學習內容。有了專業的再選擇與學習,畢業生中專業層次與形式能進一步多樣化,大大提高就業率。
先進的教學改革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科學、先進的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就會出現無序、盲目、低效的教學模式甚至僵死的教學模式,就難以形成生動活潑、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改革局面。教學改革的過程就是整體設計,分布實施,統一認識,營造氛圍,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將教育研究與辦學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的過程,以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題,不斷更新教學改革思想,創新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柴偉民.談服裝一體化教學[M].中國教育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