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7 11:15:18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語文課改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適應培養方案,尋找課改契點
國內培養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高等師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務基礎教育,定位于綜合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例,在“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以培養高素質小學師資為主的特色鮮明、湖南領先、全國知名的教學型本科師范院校”[2]的辦學理念下,該院經歷了由??茖哟涡W教師培養到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培養的成長道路,逐漸摸索出本科階段小學教師培養目標,即“培養面向基礎教育第一線的綜合素質優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用型、技能型小學教師”[3]。在這個目標下培養出的一線小學教師,既要具備小學教學、教育及管理的職業素養,又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文化與藝體的綜合素質。這實際上就是職業型、文化型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從培養目標看,社會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呈現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小學教育專業文藝學理論課程的改革也迎來更大的契機。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小學教育專業必然要突破傳統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師范類及普通綜合類院校的模式,向實用性、專業型和開放性、素質型過渡,使學生在研習理論課程時,除了理性思辨的培養,理論體系的消化,還要適應復合型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從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實踐方法、考評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走出學院化理論知識教學的舊框,突出對新問題、新領域的應對能力,探索合理科學的文藝學課程教學的具體途徑。
二、調整課程結構,培植特色課程
文藝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二級學科,擔負著傳授文學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文藝觀念、訓練學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創作鑒賞文本等任務。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理論課程同樣肩負著傳授基礎文學理論的任務,但基于有特色的復合型小學教師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同名課程存在著差異,需要在講授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調整課程的結構,培植具有職業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藝學理論課程,彰顯其獨特地專業價值,以及面對小學教師培養的適應能力。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例,文學概論、中西方文論是必修的基礎課程,從課程設置上來看與其他普通院校無異。而美學課程在以往都是文藝學限選課程,學院將其與小學教育教學聯系起來,開設了“小學美育”這樣的特色課程,這種適度改良是創新性的嘗試,開辟出一塊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新領域。該課程明確小學美育的專業定位,建構包括接受論、主體論、過程論、環境論等全方位的課程體系,秉著實踐性、審美性、師范性的原則,架設起完整理論體系與小學教育職業實踐之間的橋梁,探索諸如小學生的審美心理與審美活動的特點、小學教師的美育角色、小學各科教學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課教師的審美修養等問題,為培養職業型、文化型相結合的復合型小學教師提供理論課程的實際支撐。結合教學實踐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文藝學課程體系作這種結構性調整實屬必要。循著“小學美育”課程改革的思路,文藝學其他理論課程也可以進行有效調整。如文藝心理學,可以適當簡化基礎知識結構,選擇有專業依據的針對性知識要點,與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掛鉤,探尋小學教學中創作與閱讀文本的心理學特征,從而加強理論課程的職業化儲備和人文素質培養。寫作學課程除了講授寫作主體素養、寫作客體要素、寫作文體技法等基礎理論之外,應挖掘寫作技能實踐,歸納多樣化的訓練活動,開辟與學術論文寫作和小學教師職業寫作相關的專題,助推文藝學理論課程適應小學教師培養目標的整體框架建設。
三、整合教材優勢,完善教學內容
縱觀目前的教材建設,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藝學教材與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編寫的文藝學教材,還是存在偏重體系化和缺乏職業針對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顧體系化與專業化雙重特點,進一步完善文藝學理論各級課程的教學內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從宏觀的角度建構理論課程嚴密而龐大的體系,強調體系的完整與內容的系統,強調“本質化”,內容上出現“哲學化”傾向,整個體系從理論到理論,不免艱澀。但作為理論課程,這種教材表現出理論的嚴整性和邏輯性,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養成,這是其明顯的優勢。而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教材,主要圍繞“文學概論”展開,并未輻射到其他相關理論課程,單就文學概論的教材來說,它們減少了純粹理論闡述的份額,降低了理論教材的閱讀難度,更有針對性的建立理論知識框架,將傳統型知識要點、前沿知識導入與職業一線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這是其突出的優勢。如果僅就“文學概論”而言,我們能比較輕松地整合兩類教材的優勢,完善教學內容,既保證理論課程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論課程的實用性,滿足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下職業素養培養和文化素養培養的需要。具體來說,“文學概論”課的教學內容可以緊扣小學教師文學鑒賞與文學創作的能力培養,提高其文學領域的指導能力,并增設“兒童文學概論”這一極具專業針對性的章節,以精深理論與批判眼光架設理論知識與特色專業的橋梁。這在目前的文學概論教材里還未出現,只是在“兒童文學”這個新的研究領域里涉及到,以一種“史”的眼光梳理兒童文學的發展情況,這種研究缺少開闊厚重的文藝學理論背景,也不具有獨立的理論研究條件,難以從理論的高度俯視整體兒童文學現象,概括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這是一塊亟待開墾的責任田。文藝學理論其他課程也應該嘗試將傳統理論體系與實用職業技能結合起來,在教學內容中增加針對小學教師文學教育水平與教學科研能力的實用知識,增強理論與實踐的粘合度,在強化學生職業意識的同時,打破封閉的理論體系,融入人文審美因子,培育學生情感性、體驗性、形象性的審美感知,實現綜合文化素養的提升。像文學批評課程,無論是中國文學批評理論,還是20世紀以來西方前沿性文學批評理論,都是純理論的,將這種艱深的理論知識全盤灌輸給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并不具有適應性,大多學生都感到枯燥無味、艱澀難懂。如果將中西方文學批評理論與小學語文教學聯系起來,為小學語文教材與課外閱讀文本提供科學實用的文學批評依據,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的熱情,并為培養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做出具體貢獻。如果將20世紀以來西方的文學批評流派帶入到對當下各種文化現象的解讀,像80后寫作、網絡小說、青春類小說、手機文學、超文本等青年學生關注和喜愛的現象,當然能拓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關注當下、批評當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學方法,優化實踐教學
基于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文藝學理論課程改革除了從整體著眼設置課程結構和調整教學內容,從具體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規劃與統籌。上述事實說明,針對小學教師培養的文藝學理論課程應該從細節上尋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這些方法的主格調就是:淡化理論哲學化色彩,優化實踐“文本化”途徑。在諸多教研資料中,人們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并集中于輔助理論闡釋這一定位。像互動式教學與多樣性教學,體現出調動學生自主意識與綜合使用教學手段這兩種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糾其根本,在于沖淡理論形而上思辨的哲學化色彩,淡化高密度、體系化理論講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課程特點的適應性變通。傳統的講授形式將抽象而系統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確實給學生一種鳥瞰全貌的高度,嚴密而富有邏輯性。但由于教師掌握學生情況的誤差、學生們知識結構本身存在的差異以及功利性學習態度,這種教學形式弊大于利,嚴重抹殺師生雙方的積極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否定自身、拋棄理論,因為從文藝學學科萌芽開始,理論就是其得以獨立存在的基石,特別是20世紀理論作為獨立地位的出現,文藝學課程大多成為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診斷理論課程癥候之后,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順應時展與專業特色,探索實踐教學的根本方式,即實踐教學“文本化”道路?!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成了公認的出路,而“文本化”實踐教學則是對眾多具體細致的教學方法的提煉和統領。文藝學理論課程的重點不再是教什么的問題,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讀文本,圍繞眾多形式的文本展開基礎批評、古代文論批評、西方現代派批評、文藝心理學批評、哲學美學批評等多樣化批評路徑。弗萊《批評的解剖》有一句話說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難去教授文學,因為事實上這是很難辦到的,能直接教給學生的只是文學批評。”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理論課程需要在文本選擇、批評樣式、難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調整。首先在文本選擇方面,從小學語文課本、兒童文學作品中精選文本,注重文藝學理論對這些文本的涵蓋事實。其次是批評樣式,一般而言,實踐教學中的具體形式都追逐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實際效果,諸如分組討論作品、集體研究專題、辯論不同立場、一人一份讀書筆記、原創作品鑒賞會議、情景教學模擬等形式,都較好地接觸文本、批評文本,教師在展開實踐教學活動時,注意引導學生拓寬批評思路、正確選擇批評視角。再次就是難度把控上,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職業角色意識與文化視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師提前評估文本深度、批評方法的難度、學生對實踐活動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實踐活動的進行中,也要及時判斷進展的效果值,作出適度調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據文藝學學科各門理論課程的不同性質及其所處的學科結構點來設計具體方法,注意調試好各課程實踐教學“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該學科本身的共同性質,又要體現不同課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實開展這些方面的實踐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論與文本素養,為其承擔小學教學的責任提供專業知識與綜合視野的雙重保障。
五、拓寬考評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通過創設情境導入,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我的戰友》一文時,考慮到學生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對戰爭的直觀感受并不十分清晰。為了讓學生真實感受到當時身處烈火的艱難,我給學生播放了有關的電影材料,讓學生感受到了烈士在就義前的那種堅持與痛苦,同時也讓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又如在給學生講解《五彩池》一課內容時,我沒有直接講解課文,而是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組五彩池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圖片,學生紛紛驚詫五彩池仙境一般的美景,再加上配樂的渲染,學生迫切地想了解五彩池到底有何美妙之處。通過情境的創設,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讓課文展開得更加輕松形象了。情境導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課文內容,選擇不同的情境,既可以是一個視頻資料,也可以是一段音樂作品,或是一首朗誦詩。對于劇情性比較強的課文,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表演小話劇的形式進行新課導入。情境導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強大展現功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從而讓小學語文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趣。
二、通過目的激發,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
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過程中,還引入了一些應用文和常識性的文章,這些課文內容要相對枯燥一些,不太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但這部分內容又是不能省略的。對于這部分知識,筆者在講課的時候采取了目的性導入的策略。在課堂開始之初,就給學生明確地指出了學習該課的目的和意義,以便讓學生對課本內容引起足夠的重視。比如在講解《給表妹的一封信》一文時,筆者首先告訴學生:“該文采取了書信的寫作方式,通過書信來反映主人公是如何逐步喜歡上郵遞員這份工作的。大家在學習了該文以后,會深刻地感受到這名郵遞員在送信的過程中,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其次,通過該文的學習,我們要掌握一種重要的文體,即書信。書信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雖然書信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中已較少使用,但是在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書信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詩人就曾經說過“家書抵萬金”的名言。通過該文的學習,可讓學生掌握書信的基本寫作規范。最后會給學生布置一封寫信的作業。”這樣,課堂展開的目的性就比較強,也較好地落實了三維教學的目標。
三、借道具導入,讓課堂生動形象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則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身邊可以利用的一切道具,讓語文課程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展開。筆者曾看過一段講課視頻,講課者是黃河邊的一位教師,而他講的課又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這名教育同行在講課之前給學生展示了自己提前裝好的黃河水,同時又通過視頻資料給學生展示了不同區域的黃河水的顏色,讓學生首先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對黃河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靈活地使用身邊的道具,比如在講和水果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準備一些水果,這樣學生自然覺得生動有趣,提起了學習的興趣。
四、總結
1.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首先要熱愛體育教育事業,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要熱愛學生,將自己的一顆愛心灑向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愛生的教師形象,這樣更能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能夠從心理來接受教師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要愛國守法、誠實守信、與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等,以此來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2.扎實深厚的知識技能。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弊鳛轶w育教師,我們首先就要有扎實而深厚的體育專業技能,要熟練掌握小學階段體育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但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可能完美而標準地展現所有動作,我們要正視自身的局限性,要學會利用各種教學媒介如多媒體來彌補自身的局限性,以更好地進行教學。如對于一些教師難以準確完成的動作,我們可以用多媒體來進行模擬,讓學生對此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此外,我們還要打破學科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知識滲透。也就是說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所要掌握的知識的不僅要精還要博,要能夠將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知識淵博的學者型教師形象。
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這是體育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增強終身體育意識。1.發現學生特長,找準切入口。學生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并不是全體學生都喜愛小學階段的體育活動,都能很好地掌握。他們在這一項活動中表現很差,但很可能在那一項活動中表現出色,對此我們要正確對待。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與特長,讓學生有展現其特長的機會,加以表揚與肯定,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成就感與榮譽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心理滿足感。這樣便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可以讓學生的身心處于健康與愉悅之中。這樣更利于學生端正體育鍛煉態度,會對體育活動形成發自內心的主觀認可。2.傳授學生方法。沒有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空有熱情只能是盲目的訓練,不僅不利于學生體質的增強與身心的健康,相反還可能會對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因此,我們要加強科學鍛煉方法的傳授,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進行科學鍛煉。當然也要避免單純的方法傳授,而是要將鍛煉方法與具體的活動結合起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讓學生懂得理負荷的最佳方案、我們要確立小學各階段體育教學的重點,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群體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展開科學的鍛煉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展開科學合理的鍛煉,達到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的目的。
三、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
1.1過分重視智商
忽視素質教育雖然國家在提倡學生的素質教育,大部分小學表面上響應國家政策,但是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改變了教學內容,沒有改變教育管理模式。社會各界的評價觀念中,還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評價老師,如何老師規劃處新的教學方式,學習成績上不去,將面對上級領導及社會各界輿論的壓力。受這種條件的約束,使得敢于創新的老師無法施展拳腳,這將影響老師的積極性,只能按傳統方式教學,注重智商教育。
1.2教學管理理念陳舊
滿足不了與時俱進可持續性發展教育管理觀念對學校開展教育管理工作起著行為指作用導的,好的管理觀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隨著小學新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入推進,但有很多小學并沒有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先進的教育理念,而是盲目借鑒和使用傳統陳舊的教育管理方式,特別是教育管理者對現代老師和新一代學生的管理方式陳舊而單一,忽視了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另外,在改革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形成障礙,導致很多改革工作存在流產。
1.3教學資源缺乏
教育硬件設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由于資源的限制,部分小學特別是農村小學教育設施依舊缺乏、落后,教學設施老化問題也非常突出。教學器材缺乏、老化,導致德、智、體、美發展不平衡,甚至在某些農村小學,體育、美術、音樂等課程無法開展。
1.4教育管理隊伍培養機制不健全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數字化時代來臨,教育事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這就對各個學校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求逐步增加。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學教育管理者擁有的高學位、高素質的人才屈指可數,但在這方面的投入也很少,導致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不高,隊伍建設機制不完善,存在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現象。特別體現在中西部不怎么發達的地區,小學的教育管理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混合在一起,這樣嚴重遏制了管理層職工的主動意識。
2基于新課程改下小學教育管理措施
2.1加強素質教育,力爭全面發展
作為初級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的認識到我國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要充分發揮素質教育職能,注重學生的能力、德育方面的教育培養,正確引導人生價值觀。在教育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通過學習教育使得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處事、學會鍛煉身體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必要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正確引導學校和社會各界關注從培養結果轉移到重視教育過程中。積極開展差異化教學,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和性格實施個性化教學。多鼓勵教育管理者改革新課程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2.2轉變陳舊觀念,樹立新課程改革意識
要改善小學教育管理,必須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要改變傳統陳舊的教育管理理念,把新課程改革積極融入教育管理之中,將自由民主化的理念引入教育管理領域,這就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建立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機制,要充分調動被管理者的教學主動性和創新性,施行責任負責制,做到權責統一,權責分明。最后,要加強教育管理團隊建設,提升管理品牌效應。團隊建設有利于集中各自的優勢,是效率最大化。
2.3建立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
在新課程改革推動下,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障礙。而傳統的評價模式基本上是通學生的各種考試成績,考察對書本知識掌握程度,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和學習態度的考核。新建的教育評價體系貫穿了整個教學活動,主要是看教育工作者能否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樹立自主管理觀念,有意識的進行自我學習。從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通過科學手段,能夠真實地反映出教師教學效果和職業能力。
2.4建立教育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
在新課程改革推動下,可以改變現有的終生制問題,可以采用合同制,打破“鐵飯碗”,讓教師產生危機意識,這樣才能迫使教育管理者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對崗位進行責任制,公布崗位職責、崗位要求,進行公開招聘和擇優聘任的方式,為學校留住優秀教學人才和教育管理者。同時在工資待遇上也按照效率優先的原則,建立有差別的績效的工資待遇,使職工的待遇與個人工作業績緊密相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教育,才能使教育管理有新的突破。
2.5注重個性發展
戰后初期,日本根據美國占領軍對日方針的基本精神和廣大國民關于實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廢除了戰前以軍國主義為中心的教育體制,進行了繼明治維新以后兩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稱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戰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學德育課程的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經歷了以下幾個重要的歷史時期。
一、1947年新設社會科,排除軍國主義思想教育內容,是德育課程一次根本性的變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統一全國的學制,《學制》中規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現的道德教育課程。雖然修身科的內容隨著歷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但它作為一門德育課程一直沿襲下來。
1947年,日本先后頒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為目標的新的中小學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對中小學課程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據新的教學大綱的規定,小學設國語、社會、數學、理科、音樂、圖畫手工、家政、體育等八個學科和自由研究。這個課程設置同戰前相比,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歷史三個學科,新設社會科。社會科不是隨意把戰前的歷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現實社會問題為中心,為求擴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會經驗,涉及到學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對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動。社會科雖然不是專門進行道德教育的一門學科,但實際上它承擔了戰后初期日本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道德教育的任務。
1949年,由文部省編寫的《民主主義》一書(初三和高一的教科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過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從于中央政府的命令?!绕涫?,通過錯誤的歷史教育,迫使學生相信日本是‘神國’,甚至迫使學校導入軍事訓練?!ㄟ^由政府歪曲的歷史的教育,日本逐漸形成了以太平洋戰爭為頂峰的一大悲劇”。這清楚地表明了二戰前日本教育的軍國主義性質。戰后初期新設的社會科取消了戰前充斥在有關學科課程中的軍國主義、極端國家主義方面的思想和內容,注入了民主主義的教育因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社會科的設置可以說是戰后初期日本中小學課程改革的一項積極成果。
二、1958年設置專門的道德課,是戰后日本學校德育課程改革的一個轉折點。
1953年8月,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提出了關于改善社會科特別是地理、歷史、道德教育的咨詢報告,提出了“要明確社會對道德教育應負的責任”,要求在初中重點講授地理、歷史(特別是日本史),在高中考慮設置倫理、哲學科目等,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1958年10月,文部省全面修訂教學大綱,特別設置了道德教育的時間。1960年,高中的社會科進一步分化為“倫理、社會”這樣的科目,是初中、小學的道德課在高中的翻版。
特設道德課的目的是培養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創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對國際社會做貢獻的日本人。這門課程把關心個性的完善等西方資產階級倫理思想擺在首位,但基本思想仍沒離開儒家的倫理道德以及宣揚日本民族優越的神道教理論。盡管在當時對專門的道德課的設置頗有爭議,但這次課程改革確立了道德課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作為獨立課程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再依附或從屬某一學科,從“教學以外的活動”中分離出來,而成為一個專門的獨立的領域,從而使日本中小學課程結構由學科課程、德育課程和活動課程三大板塊所構成,一直沿襲至今。
三、1977年頒發《中(小)學德育課教學大綱》,標志著德育課程設置的規范化。
1977年至1978年,文部省相繼頒布了《小學學習指導要領》、《初中學習指導要領》和《高中學習指導要領》,這是日本規范中小學教育內容的法規性文件,從法規上確立了道德教育和特別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1977年7月,文部省還頒布了《日本小學道德課教學大綱》和《日本中學道德課教學大綱》。它根據《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所制定的根本精神,確立了道德教育的目標和中小學道德課教學內容。其中小學的德育內容由三個方面28個德目構成。即:
1.關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為規范,包括3項: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禮貌與遵守時間,錢物的使用;
2.關于個人的生活態度,包括12項:自主自律,自由與責任,明朗與誠實,正義與勇氣,克服困難,反省、節制,愛護自然,虔敬,重視個性,進取心,合理的態度、追求真理,創新精神;
3.關于在社會生活中的態度,包括13項:熱情、同情,尊敬、感謝,信賴、合作,公正、公平,寬容,遵守紀律,權利與義務,勤勞,社會公德,家庭生活,熱愛學校,愛國心與鄉土愛,國際理解與人類和平。
此外,日本中小學道德課教育大綱還對教育計劃的制定和內容的處理提出了要求,如制定教育計劃時,要考慮與各年級、各學科以及各種課外活動的道德教育之間的聯系;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須加強與家庭、社會之間的一些理解,謀求相互間的聯系與合作。
這次課程改革特別是《中(?。W德育課教學大綱》的頒發,使中小學德育課程向規范化、序列化、制度化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進一步確立了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概念非常明確、具體,并且貼近于現實生活,與日本價值觀念相符合的態度、習慣和行為可以通過學校德育課得到灌輸。
四、1989年中小學課程改革中加強道德教育成為改革的重點。
1987年12月,日本臨教審和教育課程審議會提出了“關于改善教育課程標準”的咨詢報告,對加強道德教育提出五點建議:①明確不同學校階段道德教育的重點;②通過整個學校活動進行道德教育;③為充實中小學的道德教育,獎勵使用適當的補充教材;④從加強道德教育的角度出發,加強校長、教導主任對道德教育的指導,加強有經驗的教師對其他教師的指導,以加強校內指導體制;⑤為提高教師的道德教育指導能力,在師資培養階段,設法改善道德教育授業科目的內容。據此,在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新的教學大綱中,加強道德教育、個性教育和國際理解教育,重視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以及尊重文化傳統態度的培養,成為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方針。為了加強幼兒教育和中小學的銜接,第一次對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高中的教學大綱一起修訂,由重視智育轉向重視德育是這次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
這次課程改革在德育方面的主要變化有:廢止了小學低年級的理科和社會科,新設生活科;為使高中教育多樣化,高中把社會科重組為地理、歷史和公民科,公民科是對高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一門主要課程。更重要的是,這次德育課程的改革考慮到中小學生道德發展階段的差異性,德育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從關于自身;關于與他人的關系;關于與自然的關系;關于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等四個方面重新組合道德教育內容。小學分低、中、高三個年級分別指導學習14項、18項、22項德育內容。初中由以前的16項調整為22項,內容如下:
1.關于自身,包括①良好的生活習慣,②堅強的意志,③自主性和責任感,④探索真理,⑤發展個性;
2.關于與他人的關系,包括①禮節與言行舉止,②體貼別人,③相互依賴,④健康的異性觀,⑤寬容與謙虛;
3.關于與自然的關系,包括①熱愛自然,②尊重生命,③人類愛;
4.關于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關系,包括①熱愛集體與履行職責,②義務與公德,③正義,④勤勞與奉獻,⑤熱愛家庭、孝敬父母,⑥尊師愛校,⑦鄉土愛,⑧愛國心,⑨世界和平。
日本的高中未設道德課,其道德教育是通過學校所有教育活動進行,尤其是通過“特別活動”的課外學習室活動”和“公民”教學科目的“現代社會”、“倫理”科目進行。高中生的服務性體驗學習,主要通過“特別活動”的學校例行活動和俱樂部活動進行。
二
縱觀戰后日本中小學德育課程的幾次改革,自1947年頒發新的教學大綱以后,幾乎是每隔10年修訂一次,其間也不乏一些小的變化,但其重視學校德育的趨向是一致的。戰后日本學校德育課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它反映的仍然是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梢哉f,日本不斷改革德育課程體系的過程,也是他們不斷強化道德教育的過程。日本中小學德育課程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下幾個基本特色。
一、學校德育課程中體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視道德教育的傳統。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學校德育及其課程的改革經歷了一個曲折發展的過程,它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和發展基礎。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作為社會的意識形態,對日本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學校教育有著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貫穿于日本整個道德教育的歷史進程,特別是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響到近代和現代。
明治維新以后,為實現富國強兵和推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服務,“和魂洋才”成為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所謂“和魂洋才”,簡言之就是東洋精神(道德),西洋技術(藝術),或者說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學技術相結合,其宗旨是在堅持日本固有的傳統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礎上,吸收西方近代以來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并為其所用。1890年日本天皇頒布的《教育敕語》重申日本教育目標是培養天皇忠順的臣民和父輩的孝子,重視富國強兵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強調以患孝、慈悲、忠實、守法等作為道德教育的內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義思想和博愛、遵法等近代資產階級的道德規范以及軍國主義、國家主義倫理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和魂洋才”的思想。戰后學校德育課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義思想與日本的道德傳統融為一體,保持了“和魂洋才”這一民族特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講話中說得更為明確:“日本要把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導調和起來”。在對待外來民族文化中始終堅持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國的因素來為我所用,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但對“和魂”中極端的國家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思想我們應持分析、批判的態度。
二、特別活動課程中的德育滲透。
日本中小學課程結構是由學科課程、德育課程和特別活動課程三方面所構成。特別活動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其目的、內容的形式類似我國的第二課堂或課外活動,是日本中小學校教育課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較強的德育功能,是學校德育課程的深化和補充。
特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①培養豐富的人性,②通過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③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④培養自主的、實踐的態度和熱情,⑤發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實踐的能力。特別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活動(如班級活動、學生會活動、社團活動、俱樂部活動);學校傳統活動(如儀式、文藝節、運動會、遠足旅行、參觀活動、生產勞動等);班級指導(如生活常識指導、學習指導、升學就業指導等)。特別活動的課時安排一般是,小學1-3年級每周1學時,4-6年級和中學每周均為2-3學時。特別活動中的德育滲透是把德育內容加以具體化的重要途徑,是開展德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少年兒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有著獨特的作用。1977年,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提出咨詢,指出“由于特別活動對兒童、學生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視特別活動的充實?!卑耸甏?,在普遍削減各科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的情況下,特別活動課的課時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見,特別活動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現代德育內容的拓展。
日本學校德育的內容十分豐富而又廣泛,從與德育有關的課程來說,它還包括公民科、倫理科、社會科、修身科、生活指導課和勞動課等方面。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發展,學校德育內容除了傳統的生活教育、倫理道德教育、紀律教育、勞動紀律、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教育以外,又有了新的拓展。如個性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等。
個性教育是日本戰后民主主義教育的重要體現,也是戰后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明文規定“教育必須以完成陶冶人格為目標……,培養尊重個人的價值,培養獨立自主身心健康的國民”。1985年,日本臨教審的咨詢報告更是詳細論述了個性教育的問題,他們所說的個性,不僅僅是指個人的個性,而且也意味著家庭、學校、企業、國家以及時代的個性。最重要的是打破劃一性、僵化性、封閉性等弊端,樹立尊重個人、尊重個性、自由、紀律、自我責任或意識,也就是確立重視個性的原則,尤其是個性教育中包含有自由自律、盡職盡責的教育內容,使它有別于西方國家倡導的個人中心主義和個人自由主義。
為了培養國際社會中可以信賴的日本人,日本文部省從1953年起實施推進國際理解教育實驗學校計劃,并且通過修訂中小學教學大綱,把高中的“社會”科目重組為“地理、歷史”科目和“公民”科目,把其中的世界史由選修改為必修,改善充實小學、初中的外語和有關科目,積極推進中小學的國際理解教育。日本《中(小)學道德學習指導綱要》對此也有明確規定,如小學要求“尊重并正確地理解外國人,做一個對人類幸福有用的人”。在他們看來,“只有做一個真正的國際人,才是一個出色的日本人”,為了迎接國際化時代的到來,他們要求中小學生在深入了解本國文化的同時,也要了解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教育各個方面,學會與外國人密切往來與友好相處,樹立日本人的形象,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以取得國際信任。
四、強調德育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文部省規定,中小學校在實施德育過程中必須根據德目制訂學校的總體計劃、學年年度計劃和道德課的教學計劃。其目的,一是使德育與整個教育目標和學校全部活動聯系起來,二是使學校德育重點與學生、學校、地區的情況聯系起來,三是使德育課與各科教學和特別活動聯系起來,從而使德育成為學校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學校的總體計劃,是按照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活動進行道德教育的原則,根據學校和地區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包括學校道德教育的目標、學校各部門的作用和任務等方面的內容。而年度教學計劃則包括本年度的德育目標和教學方針、各學年學生的道德情況、各學年的重點設想等方面的內容。道德課的教學計劃是每個班級根據年度教學計劃所規定的主題和資料制定的道德教育教學方案,一般由班主任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日本強調了中小學抓好德育總體計劃和年度教學計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通過學校的整個教育活動,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道德教育,以提高道德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活動中的地位。
五、重視德育鄉土教材的建設。
日本教育界人士認為,對少年兒童的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詞句上,必須是具體的、切近于現實生活的,為此,文部省從1984年開始,組織部分地方開展德育鄉土教材的實驗研究,編輯出版了84-85年度的《道德教育的鄉土資料》一書作為教材使用。鄉土教材包括的內容有:①在鄉土出生、成長的對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傳記、軼事等;②對提高本鄉土的文化、生活、福利而忘我勞動的先進事跡;③在鄉土中流傳著的傳記和民間故事;④通過描寫鄉土美好的景物、文化、習慣等,表現對鄉土的贊美和熱愛。試圖通過這些鄉土教材促進少年兒童對自己鄉土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從而培養他們熱愛鄉土的真摯情感和良好的德性。
現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逐漸發展了自身的大眾化特點,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占有非常獨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來,由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沿襲傳統的教師教育課程模式,導致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難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在語文知識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勢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逐步被引入到學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這種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課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勢的背景下正在展現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新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實行人本管理的課堂管理方法
所謂的人本管理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實際有兩方面含義,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學生本身是管理活動開展的主體,一切管理活動都要以學生為核心來開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說學生本身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中心是讓學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學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學生為中心,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培養學生。學校在實行人本管理時,首先要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繼而圍繞學生開展一些良性的活動,并且通過這些活動,以較小的消耗獲取盡可能多的實際效果,達到完善學生品格、增強學生基本素質的最終目的。
(二)對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想要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首先主要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靈活運用課堂,增添小組討論形式,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課堂辯論形式,促進學生主動投身于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來。其次,必須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地位,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以指導學生學習為重點,在教學內容中增加最新的現實生活案例,在教學方式上引領學生學習。同時在課上多注意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靈活地運用教學技巧,充分活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把學生放在教學環節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
要想改變傳統單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開展熱點話題討論,并組織小學語文小組討論會,增加團隊合作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多選取貼近生活的小學語文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還要適當地活躍課堂氛圍,改變傳統的嚴謹教學風格,幽默和輕松的氛圍更容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教師要注重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可以運用多媒體數學,例如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用畫圖的形式展現出來,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建立適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
全國新課程改革已經拉開序幕,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春風,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展現出特有的生命力,在全國各地涌現出課程改革學習的榜樣,但在課程改革進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比如部分地區課程和課堂改革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且理論層次不高,教育改革的實踐推進不平衡,在推進改革過程中部分地區思想不解放、教育理念滯后,相應的課程改革推不動,因此需要全力去推動課程改革,尋求課程改革的新方向。
二、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困惑
(一)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理念的滯后性產生于具備先進教育制度和教育體系的、和西方經典的教育理論如建構主義、多元智能理論對于西方國家的教育課程改革影響深遠,但卻不能被中國的課程改革所吸收借鑒,中國課程改革的形式上的轟轟烈烈卻存在著先天缺陷即缺乏具有引領中國課程改革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理念,中國課程改革需要大師級的教育思想家,小學語文課程改革仍然依賴于社會文化的變革,摒棄傳統的教育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讓新思想和新理論成為課程改革的思想土壤,讓更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涌現。
(二)育人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全面展開,但是對于課程改革的目的卻有著不同的理解,調查發現各學校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教師簡單機械的知識傳授和灌輸,沒有能力的提升,沒有過程的體驗,最終無法實現以育人這一目標即不能實現情感的升華。不以育人為目標即沒有做到眼中有人,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收獲,最終老師“綁架”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喪失了學習和成長的動力,扭曲了課程改革的本質目的,即育人為導向去引導和發展學生,幫助每個孩子發現自己成就自己,讓每個孩子的一生成為一個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三)評價機制的單一性與缺乏對新課改理念的反思
1、傳統教育模式下的課堂和課程僅僅以知識的掌握為目標,評價教師和學生的標準具有單一性,即通過教學成績來作為衡量的唯一標準,而教學成績的得出主要通過平時知識的學習和考試這一唯一的途徑來實現,考試的角度即為記憶性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以分量才的評價標準必然會導致唯分數論英雄,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的單一評價方式不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同時不利于對人的培養,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
2、教師缺乏對新課程理念的反思和理解。教師的語文專業知識不僅僅是指教師所具備的語文基礎知識,也不僅是指語文基礎知識與教育知識的疊加,而是教師將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同時不斷反思自己教學實踐的個體選擇行為。
(四)研究型、創新型教師的匱乏傳統教育課程缺乏創新型和研究型的師資隊伍,教師往往只是傳授學生課業,以常規課堂的形式教書育人,以單一的考試為測試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很多教學理論都是從西方國家引進來的,伴隨實踐教學,這些理論都顯露出了缺陷和不足,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反思實踐,創新教學模式,不斷進步,而非只是應試化教育的機器。
三、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
(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打造屬于我們民族自己的教育家當前,國內小學語文教育存在很多紕漏,這就要求在多方面提高教育體制改革,其中,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是培養優秀人才,創新教育模式的有力武器,為培養民族教育家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確保教學和課程改革成功。外國教育理念,特別是很多西歐發達地區如美國等,可在它本國環境中發展與生長,培養出優秀人才,這對國內小學語文教育改革而言,也有很大的借鑒價值。通常來說,國外教育模式比較靈活創新,教育教學環境寬松自由,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
(二)以學生為中心,樹立當代學生教育觀在教學時,老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分別對待。因為學生發展有差異性,認知與學習能力不同,所以老師要注重每一個學生,充分解讀他們的個性和特性,發現問題,及時改正。耐心指導學生,要公平對待,不要忽視或歧視弱勢學生,如差生,個性怪異的學生等。將學生當做家人,用心教育,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創造空間和自由想象空間,將生命和精神發展的權利交由學生本人,綜合培養出多元化多層次人才,樹立當代學生教育觀,如此,才能全面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前進和發展,為祖國的明天增添活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加強課程改革實踐反思教師要不斷反思新課改,完善教學評價機制,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讓課堂教育更加生動活潑,語文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教育,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資質力量水平的重要科目,內容復雜豐富,更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新課改注重學生感情,技能,態度,知識等的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個綜合型人才。所以,教學評價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適應新課改要求,為學生健康發展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