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熱堿處理和水熱反應在鈦合金表面制備出具有多孔網狀結構的鈦酸鈣涂層,利用XRD、SEM、TEM和Raman等測試技術研究了不同水熱條件對熱堿反應層及鈦酸鈣涂層的微觀形貌、晶體結構及其形成過程的影響。研究表明:鈦合金基片在3 mol/L NaOH的溶液中于180℃熱堿處理6 h,可在其表面形成均勻的柱狀鈦酸鈉反應層。在水熱鈣化反應過程中,CaCl 2溶液中的Ca^2+主要通過與鈦酸鈉的取代反應形成鈦酸鈣涂層,涂層的形貌和反應程度受CaCl 2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的影響較大。CaCl 2溶液濃度過低或反應時間過短將影響Ca^2+對鈦酸鈉中Na+的取代程度;而CaCl 2溶液濃度過高時,可促進Ca^2+在熱堿反應層表面的沉積,易形成大塊團聚物;當反應時間過長時,鈦酸鈣晶體的過度生長將使網狀結構孔隙變小。其最佳反應條件是水熱溫度為100℃,反應時間為6 h,CaCl 2溶液濃度為0.5 mol/L,此時涂層厚度為5~8μm,微觀形貌為網狀結構,孔隙尺寸約為300 nm,晶體結構呈柱狀,其長度在100~500 nm之間。該方法有望為解決目前臨床上所面臨的鈦合金表面涂層脫落問題提供一條有益的技術途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