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龍泉金村地區大窯無窯和大窯地區楓洞巖窯北宋至明代青瓷標本為研究對象,探討龍泉窯青瓷胎釉的元素組成和胎體的燒成溫度及其時展規律。初步研究表明:(1)龍泉窯青瓷胎體元素組成大致于北宋至元代呈現Al2O3含量逐漸升高而明代又略有降低的趨勢。元代青瓷胎體中Al2O3含量提高,是當時能夠大規模生產大花瓶和大盤的重要原因之一。(2)龍泉窯青瓷釉料配方于北宋至南宋基本屬于鈣釉,元代則大規模出現鈣堿釉料配方。(3)北宋和南宋時期龍泉窯青瓷胎體的燒成溫度比較接近且波動范圍較小,基本處在1220-1310℃間。元明時期龍泉窯青瓷質量有優劣兩類產品:一類產品燒成溫度較高,與兩宋時期接近;另一類燒成溫度較低,約為1150℃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