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2 10:12:08
序論:在您撰寫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優化轉型,計算機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成為了生產與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這對各高校計算機知識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知識儲備薄弱、學習情況差異大和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等問題,使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教學面臨挑戰。培養實用型的計算機人才一直是高職院校的重要目標,針對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可以采用成果導向教學方法,圍繞高職學生預期學習成果來制定教學方案,通過設計翻轉課堂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開發微課豐富教學資源,搭建軟硬件平臺實現分層次教學,最后通過多維度的評量來檢驗教學效果,使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成果導向;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教學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已經與各行業進行了深度的融合,每個行業除了要求從業者具備本專業的知識之外,還要求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1]。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時刻關注產業的發展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強化了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計算機基礎課程,它是全校的公共基礎課程,是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主要平臺,逐漸成為了各高職院校關注的重點。但是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仍然未發生變化,課程主要分為課堂講授、學生上機操作和期末考核三個環節,不能夠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應融入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優化,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課時較少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雖然講授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點,但是知識點所涉及的內容卻包含很多方面,例如信息素養、計算機硬件基礎、操作系統設置、辦公軟件使用、互聯網基礎、打印機和掃描儀使用等。采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授課方式,需要大量的課時進行支撐,而現有課時無法滿足全面精講的需求,只能針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非重點內容簡略講解。上課時教師講解的語速偏快、內容偏多,學生不能夠及時融會貫通。
(二)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
在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借助PPT課件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被動學習,參與感不強,學習興趣不足,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融合互動提問、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偏低,而且學過的知識容易遺忘。教師授課的內容往往是教學大綱和單元設計規定的內容,由于教學大綱和單元設計的修改不能夠做到及時更新,部分授課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脫節的問題。
(三)學生學情差異大,沒有實現分層次教學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差異很大,特別是在辦公軟件教學環節,一部分學生很快就完成了教學案例,一部分學生甚至才剛剛開始。出現這種學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高職學生來源多元化、中學時代是否開設了相關課程、是否曾經接觸過計算機等。這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現有的教學模式無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個性化地設置教學內容。教師往往采取難度適中的教學案例作為折中方案,需要在教學的速度、知識點的深度、教學的技巧等多方面做好兼顧,顯然這不是一個最優解。
(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課后時間利用率不高
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缺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學生普遍缺乏執行能力,互聯網的發展雖然為獲取知識提供了便利,但學生更熟悉的卻是其娛樂功能和社交功能,缺乏對互聯網學習資源、學習技巧的了解。二是教師缺少對學生網絡學習活動的引導,僅把網絡學習資源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忽略了網絡學習資源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可以有效彌補學生課后知識的缺乏,提高課后時間的利用率的優點。三是缺少互動的學習環境,基于評價和反饋的學習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正確的調整,教師在互動中也可以督促和輔助學生自主學習[2]。(五)教師職業素養不高,知識儲備更新不及時當代社會知識的更新是時刻進行的,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知識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對教師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多參加交流會和講座來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在教學方法上也要積極擁抱新教法、新技術,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負責引導,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擁有探索精神[3]。在教學素材方面要多元化發展,既有傳統的PPT和講義等靜態素材,也要有微課、互動游戲等動態素材,使課堂更生動、不枯燥。(六)教學效果評量手段單一,評量結果不準確教學效果評量是很重要的教學環節,精準的評量會為課程后續的優化調整指明方向。目前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評量采取期中和期末上機考試的方式,這種評量方式只關注考試結果,忽略了學習的過程,評量的結果不夠準確,不能夠體現出學習過程中的收獲,應把結果評量和過程評量相結合。但是由于過程評量具有內隱性,現有的評量手段不易量化,增加了過程評量的難度,應采用現代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習過程數據,制定合理的評量方案,為過程評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是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領域的標準之一,它是由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頒布的,體現了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即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目標為導向,構建應用技術型課程教學。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制定要緊緊圍繞社會需求和培養目標,從曾經的以教為主、學科導向,轉變為以學為主、以培養目標為導向[4]。課程的成果目標是根據就業需求目標設定的,遵循反向的設計標準。成果目標不僅體現出了課程的最終要求,同時也是課程的起點,在每節課上課的最開始需向學生說明本節課的預期完成成果,使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能始終明確教學目標。為了能夠實現課程的最終成果目標,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資源,使教學實施過程完整和高效[5]。最后采用多維度、多過程的評量手段,對學生的完成效果進行評量,判斷其是否達到成果目標,同時也為下一階段成果導向的實施提供改進的方向,具體的課程教學改革策略如下。
(一)制定科學的課程體系,合理分配理論和實踐學時
課程體系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的有機結合,良好的課程體系不僅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是高職院校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根據企業、行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時要把學生的能力和期望作為重要的參考,教學目標并不是設計得越大越高越好,而是要符合人才的成長規律和教學實際。教學內容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對過時的教學內容及時進行更新,每年對單元設計和教案進行修訂,從而保障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學生畢業后才能與就業崗位無縫銜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總學時滿足教學需求的情況下,也要充分考慮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的分配,使學生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二)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是成果導向教學實施的重要舉措之一,其貫徹了從“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角色從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6]。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信息化教學、探究式教學不可分割,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能力,使學生不再一味地依賴教師的灌輸,而且學生對主動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不容易遺忘,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也從側面增加了學習的時間,在課前和課后的自由時間也可以利用,有效地解決了課時緊張問題。需要注意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不是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而是要減少教師無關干預,尊重學生的原有思維方式,教師需要加強引導和鼓勵,對學生課堂內外遇到的問題要積極參與解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開發微課資源,豐富教學資源庫
微課的時長較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其制作圍繞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展開,通常這個知識點較難且不易形象化表達。微課需經過巧妙構思,融入知識點講解、互動提問、實例操作等環節,用最短的時間使學生突破難點,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微課豐富了教學資源庫,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共享在學習平臺或者學習群中的微課,作為課前預習或者課后鞏固使用。設計微課時要把握好內容,要與課堂教學高度融合,不能讓學生有突兀感,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微課開發能力,開發出最適合自己教學節奏的微課。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界面要盡可能地精美,語言要精準,字幕的字體和字號設置合理,盡可能地制作互動類型微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四)注重教學軟硬件平臺建設,實現分層次教學
高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平臺建設時,要注重軟件平臺和硬件平臺協同發展。在建設軟件平臺時,建立各類教學資源,包括課件、案例、微課、習題作業等,教學資源的建立不僅可以引進其他教學平臺的優質資源,也要注重依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自主開發,兩者相結合。考慮到高職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薄弱,不能有效地在平臺上搜索出自己想要的教學資源,平臺應引入個性化推薦算法,依據學生的層次和興趣,主動進行個性化推薦。平臺也會記錄學生在平臺上的操作,包括推薦資源的觀看時長、完成率等信息,為后續更精準地推薦打好基礎,更好地實現分層次教學。在建設硬件平臺時,硬件設備要滿足教學要求,包括打開程序的速度、連接網絡的快慢、設備所在場所的環境等,以便幫助學生突破時空的局限,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五)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增強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
高職院校職業能力競賽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主要分為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和學生職業能力競賽兩大方向。教師參加職業能力競賽可對在競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反饋在教學工作中,潛移默化地推動了教學改革[7—8]。教師在競賽過程中不斷學習積累,接觸新的知識,提升了知識儲備和創新能力。學生參加職業能力競賽可以體現學生的優秀能力,使學生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在競賽過程中取長補短,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創新意識,未來更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和學生通過競賽獲得的榮譽不僅是自身的,更是屬于學校的成果,優秀的競賽成績也為學校打響了知名度,從而得到相關部門、社會、家長的認可,提高高職院校教育的自信心,可以說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現了三方共贏。
(六)構建多維度、多過程評量體系,強化教學效果閉環管理
評量體系的構建是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優秀的評量體系可以精準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判斷課程改革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同時能夠及時地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反饋,為后續課程改革的優化提供建議。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是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評量時要同時考慮理論和上機實踐兩個維度。傳統的評量更多的是結果評量,由于過程評量具有內隱性,不便于進行分數量化,忽略了過程評量的重要性?,F階段由于教學平臺的引入,平臺會記錄學生利用平臺學習的全過程,產生了大量的學習數據,為過程評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強化了教學效果閉環管理[9—10]。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教師講授課件內容,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參與感不強。沒有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知識儲備薄弱的情況,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上機操作過程中,眾多學生做相同的素材和案例,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教師只能反復講解,沒有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差異,無法有效實現分層次教學。在期末考核環節,依然采取試卷評量的模式,只關注學生的結果評量,沒有關注學生的過程評量。本文綜合考慮到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情,提出了成果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結合了翻轉課堂、微課教學,開發個性化的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多維度、多過程的評量手段,使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宸劼.新工科背景下的產教融合育人策略研究[J].教師,2022(20):126—128.
[2]史祝云.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積極性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7):14—18.
[3]嚴虹,呂傳漢,宋運明.關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再思考[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1(11):14—16.
[4]惠苗.面向成果導向的計算機應用型教學改革舉措[J].榆林學院學報,2017,27(4):99—102.
[5]方凌.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高職信息化教學研究[J].時代教育,2017(20):81—82.
[6]張美珍.新課程標準下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淺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7):224—225.
[7]呂海燕,周立軍,趙媛,張杰.“課堂支撐—主題驅動—競賽進階”式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0(3):122—126.
[8]陳濤,劉麗麗,寇山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職業技能競賽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1):150—151.
[9]孫學軍.基于大數據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28):237—238+249.
[10]覃事剛.大數據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影響與應對[J].大學,2021(47):25—27.
作者:吳枰 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