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08:37
序論:在您撰寫主流媒體的失語困境及突破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022年1月,一女子被鐵鏈綁住、口齒不清的視頻在微博上引起廣泛關注,事件發生之初,江蘇豐縣縣委宣傳部發布情況說明,一些主流媒體均未對其報道,處于失語狀態,這顯然是社會監督缺位,導致信息傳播延緩。主流媒體失語使政務新媒體公開報道的初衷大打折扣,本文通過探討主流媒體“失語”困境,對主流媒體如何跟蹤報道政務新媒體發布的官方通報、如何加強媒體融合進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增強新聞傳播的社會化功能。
1.新聞媒體傳播中的“失語現象
何為“失語”?“失語”原為醫學詞匯,表示喪失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的一種癥狀,引申至新聞傳播中為“媒體失語(Mediaaphasia)”,是一種媒介倫理失范現象,表層語義指媒體失去“言語”。媒體的“言語”指的是媒體的報道與評論,媒體失語則意味著大眾媒體對新聞事實不予報道、不予評論或者報道不及時。我國學者普遍以危機傳播案例、突發性事件為研究對象來研究媒體“失語”,[1]在此背景下新聞的突發性、緊急性成為媒體失語的“借口”。方漢奇教授將主流媒體對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分為四種報道模式:[2]不報、把悲情當贊歌、選擇某一種正面報道的角度報道、總結式報道?!安粓蟆焙汀翱偨Y式報道”都為媒體失語,前者為直接失語,而后者通常在新聞事實最后進行總結,但在前期不進行報道。然而失語問題不單單存在于突發事件中,在社會事件傳播中也存在媒體失語問題。2022年初,除北京冬奧會備受關注外,“豐縣生育八孩女子”話題迅速在微博蔓延。此事不是傳統的突發性危機傳播事件,而是屬于社會新聞,在前期報道中仍存在主流媒體失語現象,使新聞媒體未發揮其社會化功能。為何“失語”?我國學者在媒體失語的定義中強調產生媒體失語的原因是迫于政治、經濟或某種社會輿論,大眾傳媒對新聞事實不予報道或不及時報道[3]。政治、經濟或某種社會輿論為宏觀角度,學者普遍以宏觀角度分析媒體失語產生的原因,鮮少從微觀角度進行分析,本文將從宏觀及微觀兩個角度來分析媒體失語產生的原因。從宏觀視角分析,新聞媒體失語一是源于政治要素。我國新聞媒體具有特殊的運行模式,大眾傳媒是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因此其首先需要傳播黨和政府的思想,政務新媒體作為“政府+媒體”的融合機構,其言論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言論。因此在事件發生之初未見全貌,大眾傳媒多會持觀望態度,這就導致了媒體失語現象。二是源于經濟要素。我國新聞媒體有著雙重屬性,經濟上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4],大眾傳媒在選擇新聞時會考慮新聞的轉發量、點擊率,媒體會根據功利主義倫理自主“選擇”新聞報道,此舉也會導致新聞媒體失語現象產生。“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于2022年1月28日在微博發酵,此時臨近2022年北京冬奧會,這期間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國內運動員及關注度較高的參賽者,一是國外公眾關注冬奧會,二是若大肆報道此負面消息,對中國的正面形象有很大影響,因而大眾媒體不會在此關鍵時期進行此類事件的報道。三是源于某種社會輿論,“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涉及范圍較廣,當事件在微博進行蔓延時受眾直指地方政府,社會輿論指向地方政府不作為。主流媒體具有輿論監督的功能和責任,然而事態未明時主流媒體的轉發會再次引導“地方政府指責缺失”的負面輿論,主流媒體自然會暫時不進行報道。從微觀視角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導致媒體失語。第一,基于傳播內容的考慮。新聞媒體失語主要發生在突發或危機事件,新聞媒體進行準確報道較難,倉促報道會導致“新聞反轉”“傳播失靈”等媒介倫理失范問題,此時新聞事實不完全,大眾媒體此時會選擇觀望事態發展;第二,傳播渠道也導致新聞媒體失語問題產生。就“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而言,前期主要在微博上進行傳播,近95%的受眾在微博上討論該事件。微博上傳播內容的碎片化、內容泛化、質量差異化,導致新聞篩選復雜,易出現媒體失語。
2.“失語”與“失靈”:“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媒體報道分析
政務新媒體“失靈”。2022年1月28日,一博主在微博上發布一條視頻引發網民熱議,視頻中一女子被鐵鏈綁住、口齒不清,該女子疑似江蘇徐州豐縣八個孩子的母親,當日下午中共豐縣縣委宣傳部發布情況說明,表示“經初步調查核實,不存在拐賣行為”。在說明中通報了女子的身份及身體狀況,此為豐縣發布的第一則通告。直至2月7日豐縣發布的第三則通告仍未說明該女子的真實身份及視頻來源,事件持續發酵。2月17日,江蘇省委省政府成立事件調查組,至2月23日發布事件全部始末。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發布,旨在推進政務新媒體發展,其中明確政務新媒體的功能有“推進政務公開”“創新社會治理”等?!柏S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歷經27天,江蘇徐州豐縣才還原該事件所有真相,確系該女子是被拐賣至此,然而事件發生之初豐縣縣委宣傳部在第一則通告就斷定“不存在拐賣行為”①。在此次事件官方通報中,政務新媒體初期未進行核實就發布不符新聞報道,嚴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此為政務新媒體功能“失靈”。主流媒體“失語”。
“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在微博引發熱議,政務新媒體于當天下午發布情況說明,在此階段中央級主流媒體未進行任何報道(見表1),直至江蘇省政府成立事件調查組當天及調查結果公布當天進行轉發,此時報道形式與重大突發危機事件中的“總結式報道”如出一轍,輿論達到頂峰。在事件爆發前期,政務新媒體報道“失靈”,主流媒體報道“失語”,使媒體公信力大打折扣。該事件時間悠久、事態復雜,導致事件推進較為緩慢,前期主流媒體不占據優勢,在受眾看來,主流媒體的“不作為”“不發聲”是一種“漠視”態度,媒體“失語”確實存在。主流媒體在官方通報后如何報道分析?政務新媒體發布官方通報后,主流媒體應如何報道,我國學者對此提出了“批判性思維”[5]“合理懷疑”,[6]此為主流媒體的報道思維,而筆者將從官方通報后主流媒體的報道方式進行分析。深入實際,進行深度報道。5G時代的到來,高速度、低時延、大鏈接接使新聞傳播更迅速、更廣泛,隨著傳播渠道從紙媒到網媒的更迭加速、社會化媒體的發展,傳統主流媒體如何在自媒體中保持獨有的優勢是需要深度考慮的。主流媒體在時效性上稍遜自媒體,而嚴謹性和權威性是受眾信賴主流媒體的重要原因,在該事件發出官方通報后,主流媒體應保持批判性思維,進行深度報道。李良榮提及“傳統媒體應該注重‘解讀’,追求第二落點而非第一落點”,解讀是深度報道的原因,傳統媒體應更注重對信息深加工,窮根溯源,這樣才能判斷其只是簡單“信息”還是真實“新聞”。在該事件的報道上,官方第一則情況說明中許多細節需主流媒體挖掘,一層一層進行分析,以此加強主流媒體和政務新媒體的融合,使事件更迅速、更完整地呈現給受眾。2月23日江蘇省委政府調查組發布處理情況通報就該女子的身份認定情況、拐賣過程、身體狀況、八孩情況、醫療救助情況及所有相關人員查處情況等進行詳細說明,②該事件暫時落下帷幕。2月23號晚《共同關注》對該事件進行調查采訪詳細報道,央媒進行評論,此時主流媒體發揮其溝通情況,發揮信息功能。③
3.突破主流媒體失語的具體原則
如何突破媒體失語,本文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提出具體原則,主流媒體在整體上需要落實思辨,而在具體行動上需要以專業為主導,確定行動優先,三項原則交互踐行。落實思辨原則?!八急妗币辉~是哲學術語,多用于哲學和教育學,是一種思考方式,也是一種思考辨析能力。條理清晰的分析、清楚明確的說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新聞工作者這種能力不可欠缺。[7]在新聞學中思辨能力表現為確認新聞真實性,確認新聞真實性包括兩方面的具體內容。一是思考事件細節是否存疑?!八急嫒毕Y”在新聞傳播中同樣存在,由于思維慣性,官方媒體發布通報后媒體多會直接轉發,未思考事件細節是否真實?!皷|北松花江污染”“豐縣生育八孩女子”“疫情查謠通報”等事件中大眾媒體多直接進行轉發,導致后期新聞不斷“反轉”。二是確認事件細節是否真實。在“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第一則情況說明中,對于“不存在拐賣行為”媒體如何證明、是否確認,“無故毆打孩子和老人”是否確實,將女子用鐵鏈鎖住的原因,網友所說“生育八孩”是否屬實,這些疑點主流媒體前期未進行思辨證實,致使媒體處于失語狀態。思辨性應貫穿新聞報道始終,以專業性為主導,優先采取行動進行報道,主流媒體將有效規避失語問題,媒介失范現象將大幅減少。專業主導原則。專業能力是大眾傳媒的報道驅動力,專業主導是指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始終保持新聞素養及新聞敏感,包括媒體首先考慮傳播信息而非個人利益需求,一是要培養新聞敏感。該事件最初,大眾媒體未發揮主導作用,使自媒體在推動事態發展,在事件蔓延期間各公眾號、博主推文接踵而至,然而自媒體存在信息良莠不齊、信息冗余、可信度低等問題,[8]受眾在選擇信息閱讀時無法核實新聞的真實性,主流媒體在事件蔓延初期應持有新聞嗅覺,對事件細節保持敏感并進行確認核實,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二是媒體要加強道德素養,以傳播信息為己任,僅考慮利益則無法進行信息傳播。社會類事件一般牽扯地方政府,為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媒體更應查詢事實。在該事件發生初期,主流媒體如果發揮其專業主導性,對細節進行深度挖掘,推動事件調查,對負面輿論蔓延可起抑制作用,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也可得到保障。行動優先原則。該事件發生初期,《環球時報》、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只是轉發情況說明,未進行主動核實,未深入調查采訪,而人民網、《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媒體在事件發酵期也未進行報道,受眾前期對事件的了解全靠信息“拼湊”。媒體需前往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調查事件真相。當新聞媒體深入調查時,動態消息不斷流出,主流媒體無法一直選擇“失語”。在該事件尾聲,主流媒體“歸位”,央視《共同關注》還原事件完整真相,央視總臺記者前往事件發生地進行調查采訪,整個調查將近20分鐘,切實體現媒體功能,鞏固了主流媒體公信力。主流媒體在事件官方通報后要落實深度報道,這與行動優先原則如出一轍,主流媒體要想突破失語困境,必須走入第一現場,行動優先仍為要義。
4.結語
主流媒體在新聞傳播、引導社會輿論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社會事件、突發危機事件中媒體失語將導致社會輿論扭曲,媒體失語也會導致社會監督完全“缺位[9]”,主流媒體應在信息傳播、社會監督和輿論引導上適時發”,突破失語困境。主流媒體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媒體需以傳播信息為主,而非以個人利益優先,在信息傳播時,主流媒體仍受到一些限制,作為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一則事件在官方通報后,主流媒體由于政治導向限制無法直接質疑官方通報的真實性,為保證主流媒體新聞傳播完全與其政治利益不相沖突這仍然需要法律的保護。[10]新聞傳播事業要完善發展,一方面需要新聞媒體從業者不斷加強新聞倫理準則,始終牢記媒體職責,深入實際進行調查,避免失語;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相關新聞法律建設,保護媒體積極發聲。
參考文獻:
[1]汪媛.突發事件中地方傳統媒體失語反思[J].青年記者,2014(21):29.
[2]王子亮.主流媒體失語癥及功能障礙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3.[3]莊猛.由“媒介失語”談新聞與社會的互動關系[J].新聞知識,2011(01):96-97.
[4]杜志紅.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原因與實現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07):10-12.
[5]陳昌鳳,林嘉琳.批判性思維與新冠疫情報道的倫理問題[J].新聞界,2020(05):19-27.
[6]胡菡菡.合理信賴與合理懷疑———從新冠肺炎事件看媒體應如何報道官方通報[J].新聞記者,2020(03):39-45+70.[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8]潘琳琳,宋毅.合作學習與思辨能力的培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02):97-105+147.[9]庹繼光,李纓.“媒介失語”比“媒介審判”更可怕———以一個典型的個案為例[J].新聞界,2005(04):60-61.[10]魏永征.新聞傳播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施艷 單位:蘭州財經大學商務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