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11:40:51
序論:在您撰寫新課改教育創新探析3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業設計是實現減輕中小學生課內外學習負擔的重要一環,需要各學科的一線教師進行深入研究。在小學學科課程體系中,數學學科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挑戰。部分教師一味地從“題海戰術”中求解,導致學生面對作業太多、作業太難的問題,不僅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反而加劇學生的身心壓力。因此,教師必須從作業設計的有效性上入手為學生“松綁”,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有趣。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要求及目標
(一)新課改理念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要求
結合新課改理念以及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規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必須圍繞健全管理機制、壓縮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完善作業指導方式以及科學利用課余時間等內容展開。
(二)小學數學有效作業設計的目標
1.讓學生逐步實現快樂學習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可能對數學課堂產生抵觸情緒,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獲取更多時候屬于被動接受,這與素質教育所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馳。小學數學作業提質減負的目標在于讓學生回歸到快樂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擺脫“書山題?!钡年幱?,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樂趣和奧妙,從而進入良性的數學學習循環中。2.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在以往的作業設計中,題目訓練更多是為了考試服務,這就導致數學作業成了“解題訓練”,學生難以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更難以感受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快樂。教師有效作業設計并不單純地意味著減量,還需要教師提質。因此,作業設計要突出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打破以往作業設計目的單一格局,從而讓學生實現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的共同發展。3.推動良性教育生態的構建對于學生而言,作業的有效設計能夠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固有觀念,幫助學生拓寬學習思路、改進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對于教師而言,作業的有效設計能夠促進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從而促進教師將新的教學思路應用在其他教學環節。對于家長而言,作業的有效設計可以將家庭教育的內容變得更加多彩,從而推動良性教育生態的構建。
二、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量過多,重復性過高
作業量過多的同時必然伴隨著重復性過高的問題。教師在根據同一知識點設計作業時,常常不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以及不同的難度進行區分。這就導致學生重復機械地練習,既難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又難以提升作業效果,學生在遇到變式題目時可能還會出現束手無策的情況[1]。
(二)內容單一化,趣味性不足
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過分依賴教材課后習題和教輔材料,在內容上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并且,課后作業的形式基本以解題為主,很少有豐富的互動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導致趣味性不足。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這部分知識后,往往很少引導學生思考這部分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而是反復訓練學生的公式應用能力,這就導致學生很難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課后作業本身的價值在于幫助學生鞏固新知、查漏補缺以及拓展遷移,其具體形式應當跳出固定的書面作業,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
(三)缺乏難度梯度,針對性不足
春秋時期以來,我國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強調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師很少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全班幾十名學生面對同一份作業,導致成績較好的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重復已經掌握的知識,而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甚至不能獨立完成課后作業。作業的難度梯度沒有體現,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作業教育價值的發揮。
(四)后續跟進少,評價性不夠
大量的作業不僅給學生帶來壓力,還給教師增加工作負擔。學生每需要完成一份作業,教師就需要批改幾十份作業。這繁重的工作量導致教師很難精準地批改每一份作業,往往只是給出對與錯的標記,甚至有的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改作業、家長幫忙改作業。有作業而無跟進評價,進一步加劇學生對作業的敷衍心理。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后無法第一時間得到教師的正向激勵、學生相互抄襲教師也很少能夠發現等問題進一步影響作業價值的發揮。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作業設計策略
(一)控量減時,保護學生身心健康
1.教師預先做題,精準布置作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并非作業越多就越能取得好的教學成效。教師如果大量、重復地布置作業,就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必須做到適量布置作業,才能保證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狀態下達到作業訓練的效果[2]。教師要盡可能避免“請于明天上課之前,完成練習冊上第××頁到第××頁的題目”這種隨意的作業布置方式。針對適量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預先做題的方式來衡量定奪。每次設計作業前,教師可以先自己做一遍作業,并記錄下完成的時間以及題目的質量。如果教師完成這些題目需要半個小時,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就可能需要一個小時;如果教師發現多道題的考查內容和考查方式相近,那么就可以刪除一部分內容。2.家長協同管理,統計作業時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熟練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作業完成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即便教師對作業總量進行了預估,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除預估作業量之外,還可以聯合家長協同統計學生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長。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班級優化大師APP等平臺向家長發放統計表,請家長協助統計學生完成作業的起止時間以及完成作業后的感受。教師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后,能夠適當地調整作業量和作業難度。針對個別完成作業用時過長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其尋找原因,并適當降低作業要求。
(二)創新提質,增強作業質量
1.滲透人文要素,激發學生興趣數學不僅是嚴謹的自然學科,同時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學科,其本身有著豐富的人文價值。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或者有關數學的趣味知識能夠讓數學學習更有趣味。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根據數學知識滲透人文要素,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數學的魅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時,先利用微課為學生補充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我國數學家劉徽首創的“割圓術”。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根據“割圓術”的思路來動手操作,嘗試求出圓周率并記錄每次“割圓”生成的數據。通過這一作業實踐,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的了解,還能夠認識到“割圓術”這一數學成果,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如,教師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軸對稱圖形”這一部分知識的課后習題題干中插入我國的天安門、故宮以及黃鶴樓等建筑的圖片,讓學生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了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建筑文化。
2.融入生活資源,提高作業溫度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相對密切,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可以融入生活資源,讓作業更加有溫度。教師將數學作業與學生的衣食住行聯系起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從而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完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統計”這部分知識后,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統計家里一周的開銷。首先,教師讓學生制作統計表,分別記錄家庭消費的時間、項目、數額,并計算每天的消費總金額。其次,教師要求學生按照飲食、交通、娛樂、學習、醫藥等類型進行分類,以扇形統計圖的形式統計每一項消費所占的比重。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撰寫數學日記,總結自己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開展的思考以及收獲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和應用課上所學的知識,還能夠加強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了解。在這樣的作業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溫度,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價值。
3.拓展作業形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傳統數學作業的形式主要是書面作業,這樣的作業雖然相對簡單易操作,但是久而久之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感。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可以拓展作業形式,將書面作業轉化為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提高動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比例”這部分知識后,教師讓學生思考:“同學們,我們能否利用現有的工具和學過的知識來測量操場中旗桿的高度?請大家踴躍發言?!痹谟懻摵螅糠謱W生認為可以通過測量升旗的繩子長度來得出旗桿的高度。這個辦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顯然沒有考慮到比例知識的應用。部分學生認為可以借助日影來構建比例關系,但是學生沒能形成具體的操作方案。這時候,教師順著學生的討論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小組合作,按照“借助日影構建比例”這一思路進行實踐操作。在學生完成課后作業之后,教師組織各個小組分享成果和心得。首先,學生分組將測得的數據和計算的結果寫在黑板上,并分享小組心得。其次,學生一起觀察這些數據,看看最終的結果是否正確。最后,教師進一步為學生總結相關的知識,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列舉比例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這種作業形式,既能夠讓學生完成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總結,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三)分層布置,注重后續跟進
1.合理設計分層,落實因材施教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存在差異。這也導致教師在設計作業時產生各種問題,做題快的學生覺得作業量剛好,而做題慢的學生則感覺作業壓力太大;成績好的學生覺得題目難度適中,而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則感覺題目難度過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分層設計作業,這樣不同能力層級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一方面,教師可以在題目類型上分層,將題目分為必做題和多組選做題。其中必做題是所有學生都要掌握的基礎知識,而選做題則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自主選擇。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題目的難度分層,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例如,教師在考查學生“追及問題”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設計如下題目。題目A:公路上甲車在前,乙車在后,兩車相距240米且同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駛6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95千米,請問乙車多久能追上甲車?題目B:請問鐘表上9點到10點之間,什么時刻時針與分針重合?A、B兩題的本質都是追及問題,但是前者難度明顯小于后者,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合適的作業。
2.開展精準評價,堅持跟進引導作業的后續評價是保證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順利完成作業,更要做好后續的評價工作。學生每次完成作業后,教師不僅要批改指出對錯,還要根據學生的做題情況總結學生知識的薄弱點,進而對學生進行精準指導,讓學生從課后作業中發現自己的問題并改正問題。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教師可以更好地統計學生作業的完成率、正確率以及易錯題型的分布情況,做到對班級整體情況的掌握和對特殊個體的關注。例如,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A在完成計算類題目時效率和正確率很高,但是在做應用題時卻常常無從下手,那么教師就給予學生A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A查漏補缺。在后續的作業設計中,教師針對學生A的薄弱點進行強化,為他設計一些簡單的題目,當他的正確率有所提高時再逐漸加大難度。在這種精準評價下,能夠保證學生有效做題,既減輕學生繁重的課業壓力,也提高數學教學成效。結語綜上所述,教師應當進一步總結現階段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學情開展有效作業的設計優化工作,從而有效落實新課改的理念和要求。
作者:張惠蘭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西埔小學
新課改教育創新探析2
賞識教育可以理解為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激發他們的潛在動力,強化學生行為規范,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他們成長成才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指明適合的發展方向,增強學生心理體驗,規范其日常行為。教師在具體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僅要鼓勵教育,更要關注學生發展的關鍵點,為他們做適當引導,要通過尊重與關愛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道德品質,為他們后續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一、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期,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當立足于學生發展實際,要從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學習狀況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德育工作隊伍也要始終保持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全方位的實現個人成長,班主任也能夠從德育工作實踐中找到新時期開展德育工作的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為德育工作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尤其在當前國際形勢變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培養應用型綜合人才是國家對于教育改革的重點要求,要抓住新時代的發展機遇來改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要借助于當前的信息化理念,能夠將各項工作流程予以優化,動態把控其中需要改進的問題,要明確中學生在當前階段的發展情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與社會適應能力,讓他們能夠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為國家未來發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優化策略分析
1.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實際需求。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當全面了解學生實際需求,班主任應該采用有效的方式手段來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明確立德樹人的工作目標。針對于中學這個階段來說,學生在個人成長中需要班主任的正確指引,對于他們還不成熟的心態以及看待問題的標準,班主任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與此同時,學生正處于三觀的形成過程中,但由于其閱歷淺,經驗少等因素,班主任也要及時更正學生的錯誤言行。班主任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犯錯誤是人之常情,但是逃避錯誤以及明知故犯等是不利于個人長遠發展的,所以班主任應該借助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如何正確對待錯誤,要通過教師自身的模范作用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班主任應該以班級活動為載體,將德育理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德育的氛圍下能夠明確其重要性,讓他們增強對班主任的信任感,進而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
2.增強與學生的溝通,積極加以引導。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走到學生群體中,增強與學生的溝通,才能夠全方面了解當前的個人狀況,找到德育工作開展的關鍵點,讓學生能夠通過德育教育有效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結合現實情況來看,班主任面對眾多的學生,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所以通過小組規劃,一幫一等形式能夠便于班主任去掌握學生的整體情況。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效仿的主要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影響,所以班主任應該始終堅守教師責任,公平對待班級里每一位學生,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班主任也要根據自身的能力來為學生做好引導,要讓他們認識到事物發展具有兩面性,所以在看人、做事等方面要具備全局意識,能夠客觀公正地去處理問題,結交朋友,多傾聽來自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心里,才能夠切實發揮出德育工作的作用,助力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來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德育工作帶來了創新的機會,班主任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拓寬德育工作渠道,在微信群、QQ群中更新德育工作進展,讓學生能夠加深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和理解。除此之外,班主任也要借助于學生家長的力量,從校內到校外,要始終以尊重學生為開展工作的前提,通過鼓勵、引導等方式讓他們能夠從內心去接受德育工作,以此為培養健康發展的學生創造更多條件。
3.結合教學實際創新德育理念。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當結合教學實際來創新德育理念,總結德育工作的經驗,要讓德育工作能夠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理念,在教育體制改革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其成為綜合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工作的最終效果是影響教學內容的基礎環節。所以中學班主任教師應當致力于充分對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調查,并結合有效的互動,幫助學生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通過充分的交流溝通與教師搭建一座互通的橋梁,從中尋找到德育教學工作中的缺陷和難點,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科學的教學創新設計,展現教學創新的教學優勢。道德與法治教師通過有效的創新設計,充分利用互動學習的機會多與學生溝通,可以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德育教育中獲得良好的鍛煉。在具體工作當中,班主任應當正確認識教師與學生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相互尊敬,平等溝通的基礎上來開展工作,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能夠為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進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這就要求班主任能夠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差異性,能夠對學生當前的想法進行了解和包容,要重視起學生的情感表達,善于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對于以往一味灌輸式的德育工作方式要及時改正。與此同時,班主任也要具備果敢的信心以及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校園暴力等問題屢禁不止的情況下,班主任要保護好學生,讓他們能夠免除不必要的傷害,也要做好相應的安撫與教育工作,讓學生能夠實現自由快樂地成長,真正成為社會中的棟梁之才。
4.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認識到環境改變人的現實作用,所以要總結以往經驗構建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讓學生能在環境的耳濡目染中真正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創新是原則,優化教學設計是我國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標志,通過多元化的趣味德育教育設計,幫助學生把德育知識帶進實踐,用多元化的學習路徑促進對優秀思想品質的感知,提升自身知識感悟,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磨煉自我。與此同時也要發揮學科育人的價值,教學內容中還要融合德育教育的滲透,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認知到擁有良好社會品德的重要性,完成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班級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班主任要重視起班風的建設工作,要通過健康的班級文化來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班級紀律的約束下不斷規范個人行為,通過班級團結互助,共同成長的精神來提升學生整體的道德品質。班主任可以有效借助于班級活動,或是以板報為載體,確立德育主題,讓學生自發的進行設計、參與,在內外部環境共同影響下,讓德育理念走進學生心里,讓他們能夠強化個人德育意識,由意識來支配行動,以此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也讓整個班集體形成一種合力。讓學生群體有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共同面對困難的勇氣,在變化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創新,讓德育工作始終保持先進性,也讓學生群體一直保持健康的樂觀心態,去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5.重新樹立中學班主任德育理念。中學班主任作為學生在中學學習階段的主要負責人,首先要將德育教育根據當前社會發展情況做好準備工作。不能將學習成績看成衡量學生各項素質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也需要多加關注,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在教師的職業素養中,教育思想素養作為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這就要求班主任的思想要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去重視德育教育問題,而“德育”就是對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如今傳統的德育觀念已經滿足不了社會對道德的需求,所以要求班主任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進行推陳出新,根據學生的品德發展需求以及年齡等問題,使德育教育可以更完整,更全面地進行。班主任還可以通過與各科老師的交流,了解班級學生的現狀以及動態,再制定一些可行性的方案,將德育工作順利進行。
6.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質,優化德育教學方法。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中學生接觸的社會性事物越來越豐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德育方法上進行轉變,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并且注重班主任德育素質的提升,顯現出班主任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的品質,言傳身教,即對學生要求,就是對自己要求。通過對自身的嚴格要求,去影響學生的行為規范、思想道德等。例如:現在是信息化時代,班主任要對學生使用網絡進行正確引導,避免學生受到網絡不良信息影響或者沉迷于網絡,幫助學生提升對網絡信息辨別的能力以及合理化使用網絡。班主任還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在給學生足夠的信任的同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再通過組建融洽的班級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7.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什么時候學生都是學校的主體,因為學校內所有制定和執行的方針、政策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對文化知識的掌握,還有思想道德觀念是否正確,所以說班主任不僅需要傳播文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但是在引導過程中,要求班主任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肯定學生作為校園主體的重要性,還要要求班主任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使德育實效性更完善。由于學校是學生每天所處時間最長的環境,因此我們要對班級環境,學生活動加強重視,通過實踐校園活動,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認識,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例如:可以進行班級主題班會,給學生抒發情感的平臺;或者每周更換不同的黑板畫報,對學生的創意創作進行肯定;還可以組織一些班級集體性的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8.結合信息技術構建德育教育班會活動。教育的發展不僅針對學生,班主任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班會是班級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平臺?,F代教學技術的運用包含著多種多樣的教學途徑,班主任教師應該加強新穎的班會活動設計,充分學習先進科技所帶來的教學改變,尋找和實踐更多有效的教學路徑,以學生為核心展開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充滿好奇和期望中完成對德育知識內容的學習過程。舉例來說,在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班會設計中,由于大部分小學生對于家國意識的認知未完全建立,很難理解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刻內涵。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入一些多媒體信息化手段來幫助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精彩的視頻方式向學生展示一些適合初中生觀看的優秀愛國主義故事影片,如《太行山上》《南征北戰》等。學生在觀看影片資料的同時,會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偉大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精髓,認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提升政治認同感?;蛘呓o學生介紹一些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班主任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相關的教學視頻,利用教學視頻的直觀性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紅色文化,加強學生直觀效果,并利用這種未知性的知識,來保持課堂神秘感,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并在學生觀看結束時,班主任教師再將相應的現代技術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進行對比,使學生意識到社會主義的偉大,以及新中國的飛速發展,從而加強學生的德育素養。綜上所述,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當明確德育是教育之本,對于學生成長成才發揮著關鍵作用,所以在具體工作當中,應該結合新時代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德育理念與德育方法。通過德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實現道德品質與知識技能全面提升的同時也讓他們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的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群體能夠相互合作,共同進步,以此為社會發展積累更多的人才。
作者:顧金 單位: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
新課改教育創新探析3
社會在飛速發展,也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學校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越發重視德育教育方面的內容。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先進性,緊跟時代步伐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已經成為當前班主任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為了能夠確保德育工作順利開展,需要學生積極地配合。那么,如何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班主任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完成道德教育的目標。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素質需要提高
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主體,他們有著鮮明的性格特點。但是長期以來,班主任在德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并沒有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教育,使得德育教育變成死板的說教,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初中生面臨的學習壓力都比較大,其中一部分的壓力便來自班主任。因為在初中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會將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中,而沒有重視對德育教育的開展。因此,難以有效提高初中教學德育效果。
(二)脫離社會
在初中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德育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接班人。然而,在教育部頒發的《德育工作指南》中就明確指出,在新形勢下應當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形成,以此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讓學生得以健康成長。當前在初中德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將其與社會相聯系,使得德育教學脫離社會現實,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班主任教學方式單一
班主任自身的行為會對學生們產生較大的影響,很多班主任由于自身的教學方式和管理理念較單一,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一味地讓學生服從自己,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很多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耐心缺乏,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沒有進行針對性地引導,而是通過嚴厲處罰進行教育。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這主要是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正確管理理論的支撐,無法讓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因此,班主任應當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標
結合當前的學生身心狀況和學習體驗,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視這些內容,導致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成效性不高。對此,班主任需要認識到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參與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被削弱,這就導致在德育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們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無法突出他們的主體性,也就無法提高教育實效性。要想促進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班主任首先應當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結合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推動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這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當前來看,激勵策略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起學生學習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德育教學過程中,讓他們變得更主動,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不斷表現自己,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由于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監護人,對此就需要引導學生們對其中的基礎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與此同時,也需要發揮德育育人作用,推動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對此,在班主任教學過程中需要滲透德育,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美德和文化,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推動他們道德素養提升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明辨是非,形成一種健康的思想,不盲目跟風。對此,在教學管理中滲透德育工作,這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四、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措施
(一)將德育融入各學科教學
由于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目標,將德育融入學生的課堂和學習過程中。在進一步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拓展學生更好地接受多方位、全面的德育教育,感受德育的光芒。例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講解關于愛因斯坦阻止德國研制原子彈,而同意美國研制原子彈的原因。他對原子彈投向了長崎、廣島等給人們造成毀滅性的災難而感到十分愧疚。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愛好和平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入方志敏烈士的相關故事,通過講故事為學生們展現烈士舍身為國的無大無畏精神。接著,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愛國的力量,讓學生們形成愛人民、愛國的觀念。將這一德育教育融入各個學科開展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道德品質伴隨學科知識不斷提升,從而促進教書育人目標的實現。
(二)開展個體心理健康輔導
在當前教育背景之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成為教學開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常情況下,這種輔導是班主任與學生兩個人之間進行的,不應當摻和第三者。通過班主任與學生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消除顧慮和不良情緒,學生也會吐露自己的內心,與班主任交流自己的內心想法。但是,針對一些口頭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他們經常會掩飾自己的內心,這樣一種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容易讓學生出現一些言不由衷的現象。對此,班主任也應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更好地觀察學生的心理情況,便于更及時地開展心理輔導。此外,也可以利用電話、微信、郵件輔導的方式開展。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方便,可以更好地處理心理危機。相對于面對面交談的方式,這些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具有安全感。學生可能在短時間內不能消除與班主任之間的疏離感,利用這些交流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吐露心聲,促進學生不良情緒的宣泄,從而獲得更專業的指導。
(三)榜樣的激勵作用
由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與此同時通過樹立一個榜樣,也可以為學生們推薦了一個更遠大的目標,以此幫助學生們追逐,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奮斗。時代在飛速地變遷和發展,由于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長輩們會給他們過度的關愛,這就導致很多一部分學生榮譽感比較低。為了有效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質量和成效性,班主任需要更加注重榜樣力量。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由于同學和班級之間會存在競爭關系,那么就有名次之分。對此,在實際衛生評比的過程中,有些班級經常名列前茅,但是有些班級卻一直是倒數幾名。班主任就可以將此作為切入點不斷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能夠將第一名作為榜樣。這樣,學生也能夠在評比中不斷提升自己,樹立榜樣,以榜樣作為激勵提高學生的榮辱感,從而更好地激勵學生。
(四)締造優質的德育環境
學校是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場所,校園文化與優質的學習環境能夠給初中生帶來奮進向上的力量。所以,唯有改進初中生成長及學習環境,方能獲得優質的德育效果。針對活動場地小的學校,班主任需要學會應用場地,有規劃地安排各類活動,讓初中生在參加活動同時體會到心靈的凈化。例如,詩歌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美術展覽等活動,此類活動均能夠達到洗禮心靈效用,能夠輔助初中生提高自身的內在氣質與修養,同時初中生也能夠感受到活動的樂趣,有利于身心健康良性發展。在活動中初中生呈現出自身的特長,整體素養也會取得顯著提升,進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另外,此類活動有助于強化初中生集體榮譽感,培養其優質的道德品質。
(五)創新德育內容與目標
在初中教育教學中,德育目標不但應該呈現出時代與社會的需求,還應遵循初中生的身心規律,在設定目標時應該呈現出系統性、層次性、階段性,實際內容應該涵蓋心理素養、思想道德素養、政治素養等方面。針對德育目標的開展辦法,班主任應摒棄以往方式的桎梏,重視和初中生進行情感溝通,以初中生為核心,對其基本狀況加以細化掌握,進而保證初中生個性化發展與社會發展可以達到平衡。針對遺孤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特殊狀況,班主任應多多給予關注,予以他們足夠的溫暖與關懷,以此輔助初中生塑造踴躍、樂觀、向上的心態及健康心理,盡可能壓低負面思想對初中生的影響。針對德育內容,應遵循我國推行的素養教育決策,讓德育內容貼近初中生的實際生活,以此激起初中生內在道德規范動機,讓他們內化成初中生自身的理想與道德信念,形成穩固的行為習慣。
(六)班主任應提升自身整體素養
班主任老師若想呈現對初中生優質的德育教育,首先需確保自身整體素養要與新課改教育需求與時俱進,附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養及堅定的政治方向,踴躍學習與深刻理解初中德育基本理論及專業技能,同時掌握和德育有關的社會學知識、教育理論、心理理論等。班主任是初中生在學習方面影響最大的人,對初中生行為習慣、性格、品質等的形成附有至關重要現實作用。故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需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影響初中生,同時初中生會看到教師對他們的教育不單單停滯在說教方面,而是教師切實實踐的內容,教師的德育便會有感染力與說服力。
(七)設置階段性德育教育目標與方案
德育教育是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慢慢滲入的,并非在短暫時間內就能得到的效果,這是一種利用長期熏陶提高初中生素養品質的策略,務必要在初中生初中學習的所有階段實施。同時要做到有計劃、不盲目,班主任務必要從初中生剛剛入學時,就設置出德育實施的目標及精準化的方案。例如,針對剛入學的新生,德育教育目標就要讓初中生熟知初中的行為規范,改正在小學時形成的不良習慣,學會適應初中生活,完成角色轉變。針對初二年級的初中生,他們的思想與行為逐步走向成熟,班主任應培養其優良美德,讓他們可以團結同學,參加建設班集體,附有良性的行為習慣及健康心態,享受初中生活的美好。針對初三年級的初中生,德育教育目標主要就是讓其遠離社會中不健康因素,讓其學會拒絕誘惑,肩負起屬于自身的責任。如此一來,根據不同階段的初中生特性,設置可行的德育目標,德育工作的實施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
(八)構建以德育為核心的評估體制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力求“構建與素養教育觀念一致的評估與考試體制”,這表明素養教育成果務必要呈現在教學評價中,在此應求下,學校不但要根據班主任落實德育的狀況實施評估,班主任也需根據初中生德育素養發展及構建起有效的評估體制。另外,評價監督還需包含初中生在本學期內出現的自主承擔班級責任;在班級中做出突出貢獻;在學習與生活中幫助其他同學的狀況;遲到、早退、打架等違紀的狀況;平日和同學、教師溝通是否應用禮貌用語等。另外,在期末也需對每個學生的表現加以綜合評估,同時把評估結果當成初中生競選班干部、評優及參加各種活動資格的重要依據,針對表現不良的初中生,班主任應該約見家長詳談。如此一來,有了制約性的因素,初中生便會自主地配合班主任工作,注重提高自我素養,規范自身行為,促使德育教育獲得理想效果。五、結語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認識到在德育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性地開展解決措施,將德育融入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開展個體心理輔導,利用榜樣激勵作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此推動學生更好地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建設,突出德育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韓林波.有關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及融入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課外語文(下),2020,(4):141-142.
[2]代吉文.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20課程教學與管理云論壇論文集[C],2020:34-35.
[3]張麗華.新形勢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0,(6):587-588.
[4]蔡育銘.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917-918.
[5]徐繼輝.分析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班主任工作總結[J].中外交流,2020,27(9):149.
作者:趙莉莉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