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7 15:57:03
序論:在您撰寫職高語文教學探析3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語文學科因其廣泛的適用性而具有多樣化的授課模式與傳遞載體,這便為與職高院校學生職業特點相契合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和背景。下面,筆者便從語文與職業之間的關聯點確立、關聯教學策略等方面對這一問題作詳細闡述。
一、關聯點確立———正視語文學科特點,剖析職業本質
在進行與職業相關聯的職高語文教學之前,我們首先要重視并理清的便是二者之間的關聯點何在,而從此問題回溯,便是對語文學科特點與職業本質的正視與剖析。語文是語言及文化的綜合科目。語言是思維的基礎,而思維則是產生創造性思想成果的根源,所以,語言本身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而“文化”的解釋則為: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由此可知,語文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其可與社會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相關聯,因而其與職高院校各專業之間的關聯也自然而生。職業即個人所從事的服務于社會并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其所需的思維方式、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和傳統認知下的語文學科貌似毫無關系。但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體,人需要用到感性思維,再具體一點,即人需要人文素養作為理性思維的基礎,這便需要“海納百川”的語文教育作為支持和輔助。此外,任何一個專業領域都需要語言表達和信息傳遞,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人的思維的語言表達往往能作用于聽者思維,促成合作。所以,語文學科和職業本質間既有融合又有交叉,前者需要后者來詮釋,后者需要前者來支持,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二、關聯教學策略
在明晰語文學科與職業的關聯點之后,便應思考將二者結合的具體教學方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诖?,我們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空間三方面展開論述。
(一)教學內容
1.全面性———融合職業特點的語文知識綜合傳授課程標準對職高學生文化基礎課的學習要求為:“要具有相當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所以教師需要在融合職業特點的前提下,全面、綜合地讓學生了解此階段應當接觸的語文知識,以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例如:教材作為教學的中心,涵蓋了古今中外的各類文本,同時增設“表達與交流”“綜合實踐活動”等欄目,為全面性、綜合化的語文教學提供了素材與方向。在教學小說《祝?!窌r,筆者將教學目標確定為:理解小說情節的重要性和特點;通過對文本中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認識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诖耍P者讓影視專業的學生以專業眼光品評小說情節與人物命運的關系;讓音樂專業的學生以自身的音樂素養感知情節的起伏構成的文本節奏……除此之外,為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筆者還讓各專業學生以專業的視角解讀各類文本,之后開展寫作訓練。如在應用文寫作課堂上,筆者先讓學生自主閱讀PPT上呈現的一些與各專業相關的應用文,總結寫作要點,然后讓對應專業的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訓練。如文秘、會計等專業的學生可以從專業視角出發自由選材并寫作,內容有會議通知、工作計劃、工作報告等。這種學生自主地將專業和語文對接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注意力,同時也為引入全面性、綜合化的語文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2.專業性———指向職業特點的語文知識有效運用職高院校的學生普遍重視的是專業學習,所以教師只有以專業為中心開展語文教學,賦予語文知識以切實的專業之用,學生才會真正重視語文學習?!皩I性”不同于上述“全面性”的考慮,其重點是教師有效呈現在各專業領域內運用語文知識的具體方法。例如:在面向音樂專業的學生講解《音樂就在你心中》一文時,因為音樂與語文皆源于人的情感,因此二者具有內在的相通性。據此,在講解文中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聲”一句時,筆者為學生展示了這句話的完整內容:“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敝?,筆者又在黑板上羅列出音樂專業的研修課程:歌唱、演奏、欣賞,與學生共同探討“情動音生”的內涵。如在“欣賞”模塊,筆者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梁?;钡挠耙暺?,讓其深切體會其中的悲壯,然后又播放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對應部分,讓學生從欣賞者的角度體驗音樂中包含的情感,感悟音樂與語文之間的聯系,從而在習得語文知識運用方法的同時,大大增強了語文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在職業知識運用中融入語文知識
除了注重在確定課堂教學內容時將語文與職業相結合外,教師還應讓學生以專業為中心,創造性地解讀語文文本并運用語文知識,在此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面向表演專業的學生教學《祝福》一文后,筆者組織學生演繹小說內容,這既充分發揮、考驗了他們的專業能力(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舞臺表演經驗,對布景環境、演繹微表情與言辭語調等進行處理),又促使他們去深入地體會人物形象的特點及文本深刻的思想性。此外,通過向其他專業(如音樂、服裝等專業)的同學請教,學生們在實踐中共同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對小說文本的解析能力。再如:在面向文秘、旅游等專業學生的口語表達教學中,為鍛煉學生臨場發揮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能力,筆者組織他們在課堂上進行了多樣化的角色和語境模擬活動。如假定語境為:秘書報錯會議時間,該如何向領導認錯。由兩位學生分別扮演秘書和領導,筆者負責問題的記錄和指導。同時,還可設置類似情境,讓學生扮演導游和游客、業主和雇工,課型亦可調整為寫作、綜合實踐活動等類型,以在切實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專業素養的提高。
(三)教學空間———根據職業可能發生場地突破傳統課堂藩籬
教室作為傳統語文教學的主要空間,有著集中、有序的優勢,但是在職高院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應在充分考慮學生學情及院校性質的基礎上調整教學空間。職高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且職高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據此,語文教學應突破傳統課堂的藩籬,走進更為真實的專業化場所,在創新語文教學模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及專業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最后的學科整合復習階段,筆者并未單純地在教室內引導學生串聯知識重點,而是帶領他們走進各類與其專業相關的場所,結合語文知識開展專業學習活動。如在面向文秘專業學生的語文復習中,在學校與相關單位達成合作的前提下,筆者帶領學生深入各類中小企業,學習應實際工作之需發布的公告、通知、報告等文件,同時復習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再如:在面向旅游專業學生的語文復習中,筆者帶領學生去了附近景點,讓他們模擬進行導游講解與游客提問,在鍛煉口語表達和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同時,提高其專業素養。此外,筆者還帶領旅游專業的學生深入了解旅游服務單位的運營流程,同時搜集相關的景區資料并鏈接語文文本。如通過一篇關于會稽山的旅游宣傳稿,筆者提醒學生回顧學過的《蘭亭集序》一文,背誦積累相關的著名詞句,為今后參加工作奠定堅實的歷史文化底蘊。語文是關乎生活、社會、世界的學科,這就便于教師將語文學科與職高院校各專業相結合,開展有特色的語文教學。而人是各行各業的發展主體,讓職高院校的學生學好語文,方能真正培養底蘊深厚且專業技能過硬的新時代人才。
作者:李仲勝 單位:阜陽理工學校
職高語文教學探析2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指按照語文教學大綱設計,依據學生已有的語文經驗讓學生模擬社會情景,運用有關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語文實踐學習,強調的是在做中學、學中做,將語文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的生活實踐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一、職高語文教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理論基礎
杜威在《教育上的興趣與努力》這篇文章中闡釋了自己的“活動課程”理論,具體內容是“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和活動出發,使學校在游戲和工作中采用與兒童、青年在校外所從事的活動類似的活動方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命題。美國教育家帕克在教學改革中,反對讓學生靜聽和死記硬背。在語文教學中,他主張讓學生去閱讀當地的雜志;也鼓勵兒童積極地去參加班級和小組的各種活動,在實踐中求知學習。教育部最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基礎模塊、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均從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兩個方面提出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中明確指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由活動目的和任務、活動流程兩個部分組成。實踐活動以“生活”(學生生活、社會生活、職業生活)為載體,以活動為形式整合知識與方法,“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具,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主張課程以活動為基礎是現代課程理論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現代的教育理論也主張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在職高的語文教學中,也應凸顯現代教育理論的特質,結合專業特點和現實實際積極有效地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踐行“教育即生活”的理念。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
二、職高語文教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現實基礎
1.學生學習現狀表明語文教學必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
職業高中的學生文化底子薄弱,基礎差,對學習的興趣也不濃厚。由于初中的學習方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如果進了職業高中后,仍然采取這種授課方式,必然會招致學生的反感。所以,適當地調整教學方式,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了職業高中以后,有很多學生存在著一種重“?!陛p“文”的思想,他們認為只要將專業課學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實際上,這是一種不科學與短視的想法。學生如果想更好地掌握一門專業課,必須具備掌握閱讀本課程教材的能力,可以實現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共贏”。
2.教師的教學現狀要求語文教學及時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
在歷來的職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多的是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單方面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忽視了學生以課文為載體,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學習進行深度的理解與體驗,缺乏深切的感悟。正如德國教育家季斯捷爾維格所說:“不可能把文化修養和教育交給或者傳授給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想要獲得文化修養和教育自己的人,他應該親自參加活動,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從外部只能得到激勵而已?!眲壬舱f:“語文訓練,聯系生活則生動活潑,脫離生活則死氣沉沉。”由此可見,語文教育應盡可能地走出課堂,走進專業,走向社會,在實踐活動課程中提升語文教學的魅力。3.社會的發展現狀要求語文教學必須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在飛速發展的社會面前,那些一成不變、墨守成規的人往往會無法應對,而那些“書呆子”也并不受社會的歡迎。反而是那些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較好的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步伐。為了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語文教學有必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三、職高語文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途徑研究
1.以語文課本上的課文為載體,訓練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
教師課前布置預習的任務,設計好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查方式先了解要學的內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到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中查找資料??梢允莻€人完成,也可以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例如,在學習林清玄的《好雪片片》時,課前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需要學生們自己查閱資料去完成:一是林清玄的生平;二是林清玄所處時代的特點;三是林清玄寫作此文的出發點;四是林清玄的作品特征;五是“好雪片片,不落別處!”典故的出處。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引導學生把握關鍵詞、語速,體會分析蘊涵在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感情。進而通過誦讀,得出整體印象,感覺文章的“氣質”,通過誦讀發現精妙詞句,體會其作用。采用誦讀法多動口,增強學生的參與感。除了誦讀外,在課堂的組織過程中,還采用了研討法。比如說:“文章題目為‘好雪片片’,文中哪個段落提到了雪?文章描繪的是雪景嗎?”“我與流浪老人之間的溫情是通過哪幾件事情表現出來的呢?”學生們根據文本,能有依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雖說有些不太全面,但經過大家的熱烈討論后,基本上也能達成共識,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思。課堂設計以討論為載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開展探究,主動思索,增強學生通過文本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后,筆者給學生設計了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們談談人間的溫暖,主要是練習表達;另一個問題是細致觀察并感悟生活,寫一篇哲理散文,主要是仿寫與練筆。這樣的課堂設計與組織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體驗到創造成果的喜悅。
2.通過角色扮演,自導自演課本劇,培養學生探究社會問題的激情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把課文編寫成劇本,分角色進行朗讀,加深體會。甚至可以由學生來自導自演,讓學生進入戲劇角色,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心理和感受,從而增強自我認識,形成深切的情感體驗。在教學《雷雨》時,分角色朗讀戲劇第二場魯大海與周樸園相遇的一段。通過認真朗讀,用心體會,讓學生在體驗中討論“周樸園對親生兒子魯大海的態度是怎樣的”“周魯兩家的矛盾沖突的根源是什么”等問題,體味人物性格的復雜性。有時筆者還嘗試讓學生自主編演課本劇,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編劇和表演。演員的選擇、角色的把握、舞臺的布置等給了學生全方位的鍛煉,也給了學生體驗成功的經歷。通過表演,學生搞清楚了周家錯綜復雜的關系,也很好地把握了周樸園矛盾的性格特征,同時也體驗到了人物的語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把教材知識轉化為活生生的表演場景,不但表演者有了內心的體驗,觀看者也會進行自我反思。甚至會紛紛提出意見,指出不足之處,然后分組討論。
3.組織辯論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辯論是最能激發學生思維靈感的方法,也是學生之間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之一。比如,在教《我很重要》這篇文章時,筆者將辯論這一形式引入了課堂教學。首先,筆者要求學生熟讀課文;然后,給學生介紹了有關辯論的知識,并選出了正方和反方學生代表;然后,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課堂結構與內容的組織。正方辯論題目:“我很重要”,反方辯論題目“我不重要”。正方闡述觀點理由的總體要領是從個體生命的誕生、親情、愛情、友情和事業這幾個層面滿懷激情地剖析了個性意識復蘇的流程和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反方則從另一個視角,站在個人與集體的角度看待了個人的存在價值,如普通士兵與輝煌的勝利相比,顯得不重要;單薄的個體與強大的集體相比,顯得不重要;奉獻的女性與整個家庭相比,顯得不重要;與龐大的自然宇宙相比,我們顯得微不足道。正反雙方辯論之后,再進行點評,操作方法就是請三位學生對反方學生的觀點及辯論方法進行點評,另請三位學生對正方同學的觀點及辯論方法進行點評,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表達。該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動了起來,極大地提高了抬頭率。因為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相比,此節課的課堂組織形式較為新穎,即讓學生唱主角,所以學生的積極性較高。此類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爭辯中明事理,出新意,可以養成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而且鞏固深化了對所學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緊密結合專業特色,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專業課進行融合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鞏固專業知識,突顯中職語文的特色。旅游專業的學生通過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古跡,撰寫導游詞,并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他們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為此,筆者專門設計了一節《我愛我的家鄉》語文活動課,整堂課都由學生來做主,兩個主持人組織課堂,每組推出兩位學生介紹家鄉的名勝古跡、風味小吃、名人、特產等,中間穿插詩朗誦、小組唱、小品等節目,課堂氣氛非?;钴S,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通過這節課的活動,學生們更了解自己的家鄉,也更熱愛自己的家鄉了。5.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例如引導學生走進大洋小區,調查居民的居住條件,寫出關于居民生活小區的調查報告,提出完善居民生活小區的建議,提出關于未來小區建設的構想或模型。我們指導學生利用節假日,深入農村、社區,進行調查研究,選取相關問題,成立課題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豐富語文知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如針對臨海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一現實,筆者指導學生設計了《臨海名人故居保護現狀調查》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學生利用“雙休日”圍繞臨海市區有哪些歷史名人故居、保護現狀如何、故居保護的意義和今后如何采取新的保護措施進行調查、采訪,寫出調查報告和小論文,并把研究成果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開展這樣的活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當然也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吧鐣磳W校,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边@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F實生活是活動課程依賴的基本條件?;顒诱n程是將學校與社會聯系起來的重要橋梁。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可以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只有在多樣的活動中,在多樣的社會交往中,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發展?!绑w驗式教學”從根本上講是對開放的教學模式的一種有益探索,它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中心”與“體驗過程”對改進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開闊視野與提高科學素養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同、理解知識,更易于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更易于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勇于懷疑、大膽創造的精神,有利于學生更順利地走入社會。
作者:蔣翠華 單位: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職高語文教學探析3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詩意的、感情的、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睋Q句話說,沒有文學教育,將會導致人的情緒或情感方面的缺失,情緒或情感的缺失將導致思維功能的障礙。職高教育面對的是一群帶著自卑心理的失落群體,他們的文化成績差,無奈之中選擇了職高,他們失意、抑郁、迷惘,如此的特殊群體,需要教師的關愛,需要文學作品給予他們精神營養,激勵他們勇敢地面對生活,書寫一個大寫的人。有哲人說,真正的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師生互動方式是對話、交流式的,而不是傳遞、問答式的。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過程是一段以心交心、以情動情、以智啟智的精神生活,不再是教師作為知識的擁有者對學生的單向傳遞,也不是師生之間的問與答。由此看來,職高語文教學更應該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涵養,理直氣壯地在教學中實施“師生對話”“文本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在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圍中接受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形成健全人格。
一、新形勢下的職高語文課堂對話教學
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是熏陶學生情操極好的素材,讀文學文本是與文學人物對話的過程,是生命感動生命。與文學文本對話,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學生不能隔岸觀火,必定是要把自己燃燒進去,把自己的心交出來,與主人公共命運同呼吸,就在同哭同笑同焦慮同掙扎的過程中,學生在不知不覺的言語體驗中豐富著自己的精神世界。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就沒有了教育。但是,新形勢下的職高語文課堂對話教學現狀堪憂。
(一)教師傾聽的喪失在普通層面,“對話”就是兩個人或許多人之間的談話或兩方、幾方之間的接觸或談判(《現代漢語詞典》)。在哲學層面上,“對話”有著更為深刻、更為豐富的含義,最主要的是主體間的民主、平等的意識和關系、合作的態度以及傾聽他人以創建新境界的渴望。很多時候,教師懷里揣的是教案,腦中想的是下一個環節,對學生的發言聽而不聞,漠然處之,有些教師看似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其實暗暗在想如何把自己事前設計好的教學環節套上去,并沒有真正用心去分辨學生的發言,或者沒有抓取對話中的有效信息,以致傾聽資源的流失。教師的注意力被教案所困,學生被迫跟著教師的思維行進。另一方面,教師的精力被紀律牽制,因為管理學生課堂紀律以致傾聽喪失??紤]到職高課堂偶發事件頻頻,大部分學生的表現不敢恭維,教學中思維得不到碰撞,問題得不到解決,令不少教師眉頭緊蹙,久而久之,教學變成了省略過程的直截了當的顯示。
(二)有名無實的假對話泛濫傾聽喪失的另一極端是將對話教學演變成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單純的師生問答。這樣的問答課,所有要探討的問題都是教師單方面事先設計好的。教師是“對話”情境的制造者,“對話”話題的發起者,“對話”話題的控制者,“對話”結果的裁定者。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宰,學生是課堂的陪襯,很多情況下只是在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教師只是在形式上給予學生自由言說的機會,但實質上整個對話過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師預設的框框中。
(三)對話目標的迷失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認識文本、理解文本、創新文本中實現“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文本是開展有效對話的依據??墒墙處煆娬{課堂的“非預設性”,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的美麗謊言下,學生隨意生發現象時有發生。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實則天馬行空,離題萬里,不知所云。這時教師的角色已經退化成教學中無原則的吹捧者或“瀟灑”的不負責的看客。
二、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
最富有靈性、最富有生命激情的語文課堂演變成一潭死水,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味索然。如何借助教材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筆者冒昧地將平時教學心得付諸筆端,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尊重主體,樹立“對話”意識對話主體必須有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意識、合作意識,致力于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不是居高臨下,頤指氣使、更不是冠冕堂皇地“請君入甕”,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從“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向“教師導著學生走進教材”的觀念的轉變。尊重主體,就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職高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設計問題時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林沖的形象,從人物的稱呼入手,如果你是林沖,你會怎樣稱呼“高俅”?如果換作李逵,又會怎樣稱呼?林沖卻稱“高太尉”,為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踴躍發言,常人稱作“高俅那廝”“高俅老賊”,林沖卻稱高俅為太尉,這種彬彬有禮的背后是一種油煎般的苦痛,然而他也認為,因為他要茍延殘喘,要掙扎地活下去……曾在一個班級內做過民意調查,你希望老師以怎樣的方式與你溝通?有85%的同學選擇以朋友的身份傾聽學生的肺腑之言,在談笑、聊天等無拘無束的氛圍中與老師拉家常。教師要努力做一個傾聽者,師生之間開展有效對話,在探究中激發生命智慧和創造潛能。在教學《讀書人是幸福人》時,老師與學生共享幸福的閱讀清單:學生熱衷玄幻小說,這些小說雖然遠離大家的生活實際,但能滿足他們探究世界的好奇心,而且有情節雷同化、過分宣揚色情和暴力的弊端,有時我們不妨換換口味,教師適時推薦《狼圖騰》《傲慢與偏見》等經典名著,在和風細雨中滋潤學生的心田。
(二)不拘談話,“無聲”勝有聲在語文課堂上,“生生對話”也罷,“師生對話”也罷,固然往往通過談話來實現,但并不能由此就認為對話即是談話,它完全有可能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實現。比如老師一個會意的眼神,一次不經意的回眸,一次輕輕地拍肩……可能就是心與心的牽手。張愛玲曾寫過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男女主人公之間終身就一句話,卻構成他(她)一生中最有價值的對話。這是真的。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長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地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她沒有說什么,他也沒有再說什么,站了一會兒,各自走開了。就這樣完了。他們兩人之間的對話,盡管“她沒有說什么”,他也只問了一句,而且看起來是那么平常、平淡,但他們確實完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教學史鐵生的《合歡樹》,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特地選用了羽泉演唱的《燭光里的媽媽》為背景音樂——“媽媽我想對您說,話到嘴邊又咽下,媽媽我想對您笑,眼里卻點點淚花。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黑發泛起了霜花,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痹趥杏H切的基調中,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學生不難理解在平淡文字下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之情。當前職高生多數較為浮躁,不能靜下心來朗讀,甚至沒有讀書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中往往過于追求技巧性和統一性,致使朗讀教學陷入了“千人一面”的尷尬的境地。筆者在分析《雷雨》中周樸園認出魯侍萍前一段時,請學生改變齊讀或個別朗讀的形式,在操作演練中參悟周樸園的復雜多變的心理。請學生品讀“哦”一詞:(1)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漫不經心的口吻)(2)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勾起了周樸園的回憶,停頓稍長)(3)哦?你說說看。(驚奇,語調上揚)(4)(苦痛)哦?。ㄖe言被揭穿時不由自主的恥態語,短促重讀)(5)(汗涔涔)哦。(受指控后做賊心虛的窘態,語氣輕短)幾個“哦”表現出周樸園自欺欺人,展現了一個自私、虛偽、冷酷的偽君子形象。同時,請學生揣摩同一內容用不同形式來表達,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周樸園說話的語氣,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性。A.(看她關好窗戶,忽然覺得奇怪)你——你貴姓?(客氣)B.(抬起頭來)你姓什么?(意外,有些疑惑)C.(忽然立起)你是誰?(更加疑惑,有些惶恐)D.(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懷疑得到證實,有些不知所措)E.哦。侍萍!(低聲)是你?(不愿意相信是事實)這時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解顯得有些蒼白,完全多余,其實,一切盡在不言中。教學有三種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悟其漁識,這大概就是第三種境界。
(三)有的放矢,牢記“首席”地位開展生生對話,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同時,教師必須認清自己“平等中首席”的角色,承擔起作為對話“首席”義不容辭地組織對話、引導對話、評價對話的重任。教師該講的一定要講。學生在平時閱讀文本過程中出現偏差是很正常的,他們的社會閱歷淺,知識經驗少,但是教師遇到這樣的情況要主動引導,巧妙點撥、矯正,做到去偽存真。教師要用文本蘊含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從而構建他們的精神世界。執教王蒙的《善良》,在上課之前不妨讓學生眾說紛紜。設置一個情境,如果遇到老人摔倒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學生討論的結果:(1)我不干壞事,但我怕被訛詐,不會貿然出手,會靜觀其變。(2)我會躲得遠遠的,這個社會好事不能做,明哲保身。(3)我覺得老人很可憐,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此時教師不應該簡單地贊揚學生,或者粗暴地批評學生。應牢記自己是“平等中首席”的地位,執教者非常有必要針對學生的觀點適當點評,弘揚正能量!如果學生學完這篇課文之后,能引發他一些思索,那么一種思索就是一種進步、一種收獲!因為這畢竟涉及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尷尬境地,成年人也未必時時善良,我們又何必苛求學生呢?魯迅曾說過:“四季皆春,一年到頭讓你看桃花,你想該多么乏味。”在眾多新異的刺激中,靈活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無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學生越差,對教師的要求越高,教師應該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和學生認識水平的矛盾。“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行,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保ㄈ~瀾語)教師應時刻提醒自己要有平等對話的意識,以問題為載體,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開展頭腦風暴,在職高語文課堂中將對話教學進行到底,拒絕無效,共筑精彩。
參考文獻:
[1]李維鼎.閱讀理論的分歧、閱讀理解的彈性與閱讀教學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隨仁.反思語文對話教學誤區[J].學科教育,2006(15).[3]王尚文.中學語文教學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郁萍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教中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