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2 11:37:13
序論:在您撰寫服飾設計專業分析3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區域產業需求是應用型大學定位的重要依據。嘉興地區有2600多家服裝企業,產業區域特征明顯。地方政府非常重視嘉興地區時尚產業的發展,根據地方產業特點,2015年,嘉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文件《關于加快發展時尚產業的實施意見(2015—2020年)》,主要內容是提升時尚產業設計創新能力和營銷渠道掌控能力,加快形成嘉興市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圍繞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針、嘉興學院“教學型、應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以及“立足嘉興、面向浙江、輻射長三角,培養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設計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定位,不斷提升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以適應當前地方經濟建設需要與社會發展需求。近幾年,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雖然圍繞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比較科學、完備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教學體系,專業內涵和外延得到發展與提升,但同時發現存在落地結果與預期存在差距、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完全達成等問題。經過總結與反思發現,主要問題是實踐教學資源分散,不能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實踐教學實施過程組織跟蹤協調不到位、實踐教學經費短缺、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實踐課程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實踐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使實踐教學改革落到實處。
1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專業整體優勢
1.1實踐資金整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充裕的實踐經費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與落地。整合后的實踐資金主要源于4個方面:(1)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教師個人同服裝公司簽訂的校企合作項目;(3)教學實踐改革項目;(4)企業贊助。將所有資金整合可發揮更大的作用,提升實踐教學質量。資金主要用于以下5個方面。
1.1.1用于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服裝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水平的師資團隊作為支撐,教師實踐能力和個人職業素養是人才培養實踐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利用項目資金,通過以下途徑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1)利用暑假時間聘請服裝企業和學校專業人才為專業教師開設培訓班,學習內容包括服裝制版與工藝技術等,主要解決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偏弱的問題,每年教師接受培訓160課時左右;(2)委派教師參加服裝專業機構培訓,如WGSN、蝶訊服裝網和熱點趨勢等專業機構的服裝趨勢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服裝流行趨勢預測、色彩搭配和產品設計開發等,教師能及時掌握時尚產業的動態和企業開發需求等信息資料,使課程內容不斷充實和更新,保證課程內容與時尚趨勢發展同步,解決課程內容陳舊滯后的問題,教師在參與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3)充分利用嘉興地區豐富的服裝企業資源,鼓勵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經過多年的努力,專業“雙師型”人員已經超過80%[1]。
1.1.2用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1)根據學生的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定位,利用周末和假期,聘請校外專業教師為學生開展專業培訓,幫助學生提升實踐動手能力、積累實踐經驗,如為今后要做服裝設計師的學生定向開設服裝紙樣和工藝制作班,解決實踐動手能力差和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同時也提升了人才的市場競爭力。(2)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利用企業贊助資金為學生發放實習補助,既能為學生解決部分生活問題,又能減輕接收企業的經濟壓力,使更多的企業愿意接受在校實習生。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能及早地確定專業方向和發展目標,為實現人才與用人企業零對接做好準備工作[2]。
1.1.3用于學生課堂實踐耗材購買服裝專業學生在設計課程中要獨立完成從服裝設計到成品制作等各項任務,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為了節省開銷,在服裝落地制作過程中買低價、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面輔料,影響了最后作業落地的質量和整體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企業提供的贊助資金發放給學生,有效保證了設計效果的完整呈現,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1.1.4用于聘請企業專業設計與技術人員,充實專業實踐教師隊伍建立校企互動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利用合作企業提供的資金聘請有經驗的企業專業設計和技術人員參與課堂教學和實踐指導,指導內容包括服裝品牌策劃與定位、服裝款式設計、服裝制版和工藝制作等,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和設計開發模式,豐富課堂內容,同時彌補專業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
1.1.5用于支持學生參加專業大賽和學科競賽用整合資金支持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主要包括國家級和省級學科競賽、行業舉辦的設計大賽和設計課程內比賽。通過競賽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心理素質、團隊精神以及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人才的核心競爭力。
1.2實踐基地和合作項目整合近年來,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在與實踐教學基地的合作過程中一直存在實踐基地企業類型與專業定位、專業特色以及培養目標契合度不高的問題,雖然簽訂了校企合作項目,但深入開展的合作不多,不能完全達到校企合作的目的。根據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專業課程性質,按類型、分層次地對校內外實踐基地和合作項目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
1.2.1為專業建設和實踐教學提供項目信息和資金部分企業掌握相對豐富的行業信息資源,愿意提供資金幫助學校進行專業發展和建設,如廣州萊伊佐慕服裝有限公司每年為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提供20萬元橫向資金,主要用于聘請服裝專任教師、購買實踐耗材、進行專業對外宣傳、服裝款式設計開發以及教師學生考察調研和培訓等,企業同時幫助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對接嘉興地區的服裝企業,幫助專業解決了專業建設經費和資源不足等實際問題。
1.2.2為課程提供設計與技術指導合作企業要與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和設計課程有較高的契合度。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對接不同的服裝企業,例如“項目化女裝品類設計”屬于品牌成衣設計課程,根據課程性質,對接合作的企業是雅瑩集團和ZET服裝品牌公司,聘請公司設計總監、技術總監和資深設計師進入課堂,課程內容和形式都按照品牌運營模式進行,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為課程實時提供設計開發內容與設計方向,并全程參與課堂教學過程,通過項目合作既解決了教學內容滯后、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弱和實踐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又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容,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同時得到提升。
1.2.3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企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假期和畢業實習兩個途徑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宏觀上會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選取適合的服裝企業,如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分為時尚女裝設計和針織服裝設計兩個專業模塊方向,可以根據兩個模塊方向選取對應的女裝品牌和針織服裝企業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崗位。從微觀上來看,會根據學生的發展方向和個性特點提供實習崗位,例如有的學生未來想成立自己的服裝電商品牌,就直接對接嘉興本地的電子商務服裝公司,公司將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制定學生的實習計劃和組織相應崗位實習。
1.3課程資源整合近年來,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完成內容看,存在研究方向分散、沒有形成系列與系統性的問題。為了改善現狀,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具體內容如下。
1.3.1整合課程資源,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群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知識結構體系由基本素質及表達、學科藝術理論培養、藝術設計能力培養、實踐技能培養和綜合素質能力培養5個部分構成。根據人才培養體系結構和專業課程性質,圍繞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模塊課和專業選修課進行課程結構調整,對課程進行分類和整合的結果形成不同類型的課程群,加強課程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嘉興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根據上述結構建立對應的課程群,如服裝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群包括“中外服裝史”“藝術設計史”“時裝史”“設計美學”“奢侈品鑒賞”等課程,使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的歷史和發展動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專業基礎課程群包括“服裝線條表達”“時裝畫技法”“服飾圖案”“服飾色彩”“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萬丈高樓平地起,扎實的專業基礎可以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打好基礎;服裝造型設計課程群包括“創意立體裁剪”“面料塑形”“服裝設計”“服裝創意設計”等課程,屬于專業核心課程,目的是啟發設計思維,提升學生的造型設計、設計轉換和創新設計能力;實踐技能課程群包括“服飾手工藝”“立體裁剪”“紙樣設計”“工藝制作”“服飾品設計”“刺繡”等課程,技術是實現藝術的重要手段,是服裝設計的延展,通過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設計轉化落地的應用能力;綜合能力提升擴展課程群(課程包括“絲網印刷”“手工印染”“時裝攝影”“服裝CAD”等),主要目的是培養綜合素養與設計應用能力[3]。通過對課程資源的整合,解決了課程定位不清楚、課程銜接不夠緊密和內容重復等問題。
1.3.2整合企業優秀專業設計師和技術人員參與課堂教學根據課程性質和內容對課程進行科學的拆解與劃分,實行“一課多師”上課形式。在服裝設計類課程中,學生要獨立完成服裝市場調研、靈感提取、款式設計、紙樣設計、工藝制作等各個階段的任務,根據課程在不同階段的性質和特點聘請不同的企業人員參與課堂教學,例如市場調研、靈感提取、款式設計部分由主講教師與企業設計總監或資深設計師共同完成,內容與形式完全按照企業的設計開發流程模式進行;紙樣設計和工藝制作階段主要聘請企業有多年實踐經驗的制版師和樣衣師輔導學生共同完成,通過這樣的合作既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提升了教學質量,學生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2制定實踐項目實施保障計劃,確保實踐改革項目推進專業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一直存在組織、計劃、跟蹤服務和實施保障措施等問題,這是實踐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為了確保實踐教學改革有效實施,需制定一些制度和實施方案計劃。
2.1成立實踐項目指導領導小組實踐項目指導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實踐項目資金與資源的分配、企業對接、師資調配、組織計劃和跟蹤服務等工作,主要負責協調在實踐課程、教師和學生實習實踐中的各種事宜和出現的具體問題,確保實踐教學正常運轉,形成良性循環。
2.2為學生制定定位定向實踐實習計劃按照實踐教學基地類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個性和發展方向,分批次、分層次、分崗位,制定學生實踐實習計劃。首先,對企業提供的實習崗位進行分類梳理,列出實習崗位,例如設計師助理、商品專員、品牌培訓師、商品銷售、陳列師助理和展示設計師助理等;其次,根據崗位接收的實習人數以及學生自身條件、個性特點和發展定位,為學生安排“量身定做式”的實習計劃。通過有計劃的實習安排,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達到人才培養目的。
2.3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意和創業設計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意設計能力是高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創新創意是專業和產業發展的動力,是大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可以提升人才的競爭力,突出專業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規格?!耙再惔俳獭⒁再惔賹W”,將競賽融入相關課程實踐和生產實踐中,依據大賽性質,制定詳細的計劃和組織程序。根據競賽主題開展創新性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設計素養和創新能力。根據創新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特點,分3個層次實現創新、創意和創業能力培養:一是通過專業設計課程內比賽,二是通過國家級和省級學科競賽,三是通過行業大賽[4]。通過上述資源整合和實施保障措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規格,滿足區域產業需求,增加人才培養競爭力,使專業特色和內涵得到凝練和升華。
作者:徐慧明 單位:嘉興學院
服飾設計專業分析2
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具有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四有”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為了更好地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我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師在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本文在研究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涵義與特征的基礎上,重點探討項目驅動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注意的問題。
一、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涵義與特征
關于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涵義,目前還沒有形成比較一致的統一認識。我們認為,項目驅動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的主要內容,設計若干個項目,在適當的時候下達給學生,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驅動教學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驅動性。從字意來說,驅動就是驅使行動。要充分發揮項目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學習的驅動作用,首先要給學生下達項目任務。項目任務下達后,使學生明確,要完成好老師下達的項目任務,必須努力學習,掌握完成該項目任務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項目驅動教學法,實質上是一種促進學生為完成項目任務而努力學習的驅動和激勵機制,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的重要杠桿。學生為了完成項目任務,一方面在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掌握完成該項目任務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必須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獨立完成老師下達的項目任務。第二,創新性。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項目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和根本職能。項目驅動教學法之所以具有這一特征,是因為:(1)項目驅動教學法是讓學生動手做,即實踐,而實踐既是創新創業的基礎,又是創新創業的內容。因為通過實踐,可以發現問題,通過實踐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實踐既是發現問題的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既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創新能力;(2)教師給學生下達的項目任務本身具有創新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下達的項目任務包涵著創新的內容。學生完成項目任務不是復制教材和老師講過的案例成果,而是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做出體現自己獨立思想的作品。第三,項目驅動教學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項目驅動教學法就是通過讓學生做項目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離開了實踐就不是項目驅動教學法。同時,項目驅動教學法中的實踐,不只是單純實驗室意義上的實踐,它是具有很強社會性質的實踐。一方面,教師下達的項目任務是完全模仿市場對項目的要求設計的,學生完成該項目的實踐活動,是與市場的要求接軌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下達的項目任務,有的是直接來自企業招標的項目,教師按企業的招標要求把這些項目下達給學生,學生完成這些項目任務后,由發招標企業選出他們需要的作品。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學生完成教師下達的項目任務的實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練習式的、完成課程作業的實踐,而是緊密融入市場和社會的專業社會實踐動。我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師在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過程中,為了促進課堂教學與市場的緊密結合,給學生下達的項目任務有很多就是直接來自社會的招標項目。例如,2017年3月,在我校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劉小梅老師給同學們下達了幫助某市旅游局設計4套客家導游工作服裝的項目任務,這些項目任務就是某市旅游局的客家服裝招標項目。由于這些項目直接來源于社會和市場需求,克服了模擬教學中的缺陷,既培養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項目驅動教學法的主要作用
項目驅動教學法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習效率。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有著明確目標的學習比盲目的沒有目標的學習效率更高,并且學習的目標越具體,越明確,意義越重大,其學的效率越高。因為為了完成項目任務,學生會更加關注老師的課堂講授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第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有可能創新。只有不斷進行實踐,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積累創新創業的經驗和提升創新創業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我們在設計和確定項目任務時,盡量考慮選定具有一定創新要求和與創新創業緊密聯系的項目。具體來說,我們主要給學生下達以下三種形式的項目任務:一是直接來自企業的招標項目;二是社會各種級別的參賽項目;三是由任課教師設計的緊密聯系市場,具有一定創新技術含量的項目任務。由于下達的項目具有一定的創新要求,與創新創業緊密聯系,因此完成這些項目任務,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以真實項目為主線來驅動整個實踐教學過程,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并能使學生真正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例如,2016年3月,我們結合服裝設計和服裝結構設計的教學實際,給學生下達了申請國家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通過任課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精心準備,我校服裝設計專業有兩個學生團隊分別獲得了國家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即“服裝量身定制企業全真模擬訓練”和“服飾品設計與展銷”這兩個項目。2017年4月,信玉峰老師在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給授課班的學生下達了參加由國際時尚聯合會和廈門旅游協會主辦的服裝設計大賽的項目任務。經過信玉峰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同學們的精心設計,我校2015級服裝與服飾班李曉草同學的作品《墨》,榮獲本次大賽最高獎項,即“十佳服裝設計師”獎;2014級服裝與服飾班吳光瑞同學的作品《花綾·廈》,榮獲本次大賽“優秀獎”,同時,我校榮獲本次大賽“最佳組織獎”。第三,有利于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處于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在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采取的主要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得到尊重,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得到發揮,創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項目驅動教學法的重點是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過去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斑\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創作的主人公角色,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思維的能力”[2]。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某一個專業不熱愛,專業興趣不濃,專業學習就沒有動力,這就更談不上在這個行業創新創業了。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養的結果。在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培養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努力營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氛圍和環境,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集中講授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以后,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主要是發揮對學生的啟發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三是通過對項目成果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所完成的項目成果,我們曾舉辦過多場項目成果展覽會,請有關專業人員對展覽作品進行評獎,并進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質鼓勵。
三、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在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把握好下達項目任務的時間。實行項目驅動教學法,應在該門課程的教學剛開始時把要求學生完成的項目任務下達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具體任務來學習,可以起到任務驅動的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有目標的學習和沒有目標的學習其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對學習內容專注的程度和學習的動力,以及學習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果在該門課程的教學剛開始時我們把項目任務下達給學生,就會使學生對學習該門課程的目的更明確、更具體,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正確處理學生“做”與教師“講”的關系。有人認為,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做項目,教師不需在課堂上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系統講授。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學生既要做,教師也要講。我們認為,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并不能取代教師的課堂講授,所不同的是教師的“講”發生了以下變化:一是從教學目標來說,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通過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從講授的內容上來說,教師不再面面俱到,而是只講重點、難點。教材上學生看得懂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主要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學習能力;三是從教學環境來說,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引導學生做,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學生做,讓學生自己悟出其規律。第三,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必須遵循四個原則。一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作用,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方式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绊椖拷虒W法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3],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起組織和指導的作用;二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項目驅動教學法的特征和要求。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核心就是讓學生“干”,通過“干”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三是與市場接軌的原則。高等教育的辦學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所需要的“四有”人才。因此,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我們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給學生下達的項目,必須緊密貼近市場,必須是市場急需的項目任務;四是激勵引導原則。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必須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價,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者:石瓊 羅奮濤 單位:三明學院
服飾設計專業分析3
一、本科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修訂的背景
(一)產業升級、技術創新驅動。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紡織服裝產業是我國傳統的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以及數控等新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以及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紡織服裝行業正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大國”向技術、資本和知識型的品牌“智造大國”發展轉變。在以信息化、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高附加值和創新為優勢的國際競爭大環境下,人才需求向創意型、專業型、復合型調整?!?015-2016中國服裝行業人才招聘與求職分析》調研數據顯示,市場營銷、設計開發、工業工廠、技術工藝類等四大崗位人才需求熱度最高,企業更傾向引進勝任力、執行力、團隊協作力強的價值型復合人才。這都直接倒逼高校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優化,以此來滿足社會與行業發展新需要[1]。
(二)教學質量國標驅動。在國家本科教育質量方面,最新版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強調設計類專業培養目標是需要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藝術設計專門人才。在課程建設方面要求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探索建立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實現人才培養由傳統的學科專業單一型逐步向跨學科的復合型轉變。教學質量國標驅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地域創新發展驅動。在區域性服裝產業發展方面,武漢市政府出臺“武漢市振新服裝產業專項規劃(2015-2020)”,規劃中提出以高端加工為核心,以貿易為紐帶,以園區為平臺,打造教育、設計、展示、媒體、營銷、物流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同時也提出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培養專業設計人才,發揮高校的人才、智力資源優勢,促進校企在設計人才培養方面的互動等人才支持的重要舉措。區域產業發展對于服裝人才的新需求也驅動本地高校人才培養的改革[2]。(四)高校轉型發展驅動。2013年,武漢商學院成為湖北省第一批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院校,學校秉承立足武漢、面向湖北、輻射全國,面向現代服務業的理念,重點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武漢商學院藝術學院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自2008年??茖I開辦以來,人才培養模式始終貫徹學校辦學宗旨,為社會與行業培養大量服裝應用型人才。2013年,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將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效果顯著[3]。2017年,服裝專業升本成功并于當年招收第一批本科服裝專業學生。本科教育區別于??平逃谏鐣?、行業以及本科教育新要求的背景下,如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與特色,融合我校商科背景、漢繡優勢、打造和建設我校特色的服裝專業名牌,本科應用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在日新月異發展的當代,社會和行業對人才的綜合素養和能力不斷提出新要求。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需要緊貼時代步伐,滿足時代需求。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如何改革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實現學生核心競爭力與綜合能力的提升,以滿足社會和行業對人才崗位能力的新需求,才能達成有效人才培養的目的,值得高校專業教師不斷加以研究、探索與實踐。
二、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研與分析
(一)高校傳統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癥結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等院校的服裝專業開始出現,其中有一些是在已有的藝術類院?;A上發展起來,還有一些則誕生于專業的紡織類院校。在專業發展過程中,這些院校探索與實踐出一種強調培養藝術設計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另一種強調培養設計和工藝技術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隨著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和服裝學科的發展,這兩種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的學生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專業知識結構單一,跨學科綜合能力弱,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4]。高校人才培養的相對滯后性,導致人才培養的市場不適用性,最終對學生的就業造成影響。高校作為為社會和企業培養、輸送人才的高等學府,在轉型發展背景下,高校如何在供給側方面進行改革,培養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人才,關鍵在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二)高校優秀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調研及分析高校服裝專業優秀人才培養模式的調研為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參考。依據本校服裝專業發展實際,本次選擇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美術學院、江漢大學和湖南工藝美術學院作為調研對象。武漢紡織大學的服裝專業是湖北省重點學科、特色學科,辦學時間長,辦學經驗豐富。建立了“藝術、技術、市場、文化”四輪驅動的多元化、國際化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在滿足本專業能力與素養基礎上開設豐富的跨專業、跨學科課程;通過廣泛開展國際教學合作、國際學術交流、國際師生互訪和舉辦國際賽事等多層面的交流,使學生在專業認知、開闊視野、語言能力、組織協調、人際溝通、團隊精神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通過校企合作、教授授課制、設計師工作坊、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制教學等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5]。湖北美術學院依托學校的藝術背景與優勢,推行“大藝術、超時尚”的引領性教學理念,強調時尚藝術的“實驗性、前瞻性”,鼓勵學術與實踐相融,注重學生當代藝術視野和藝術設計素養的培養;設立專業課程實驗室,便于專業教學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設置跨學科課程體系,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能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開拓和培養學生國際視野;形成獨具特色的時尚藝術教學體系,培養學生成為藝術氣息濃與藝術素養高的實踐性服裝設計人才。江漢大學的服裝設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秉承學科融合理念,除專業課程外,開設了豐富的、跨專業設計學大類課程,包含通過全校公選課的方式開辦漢繡課,極大地拓寬學生跨專業知識面。實踐模塊除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與專業考察外,設有服裝與服飾設計實踐創新平臺課程,進一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湖南工藝美術學院的湘繡藝術學院構建了“人才培養、技藝傳承、文化研究、創新研發、傳播推廣”五位一體的非遺傳承創新范式。該學院聘請技術精湛的湘繡大師從事教學,通過傳、幫、帶,培養出具有扎實功底與高超技術的湘繡人才;在湘繡理論方面,通過科研項目的方式促進湘繡的深入研究;學院與多家湘繡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研發湘繡產品,提升學生的設計轉化應用實踐能力。同時對湘繡進行宣傳推廣,提高湘繡的社會知名度,該校成體系傳承發展湘繡的民族工藝和優秀文化,引領湘繡等傳統工藝美術產業振興發展。通過對省內和省外這幾所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地調研分析,我們發現服裝專業作為特色與優勢專業的這幾所高校,其人才培養方案已經開始根據服裝行業的新形勢和新變化作出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這幾所高校根據自身優勢發展和設置相應的跨學科課程,跨學科人才培養特征明顯;并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際合作辦學、國際學術交流等多途徑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6]。
三、應用型本科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理念與對策
(一)應用型本科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理念應用型高校承擔著培育現代化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的重任?,F代高校培養的人才需要滿足當下社會經濟發展和行業新需求,滿足企業對人才的崗位核心素質與能力的新要求,簡而言之就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對接,甚至是引領行業發展。高校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需體現教育教學以學生為本,以本科教育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探索建立滿足時代需求,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科發展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促進教與學良性發展,教師與學生良性互動,實現教學相長,為社會、行業培養時代所需的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人才。
(二)應用型本科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對策
1.課程體系建設。在課程體系建設上秉承復合型人才培養原則,以崗位市場需求為導向,依靠學校的商科背景及漢繡特色,建立以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為目的的跨學科課程體系。其中以《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原理與工藝基礎》為主干,橫向聯結《服飾產品電子商務》和《服飾陳列設計》等市場營銷類課程,拓寬學生服裝專業知識面,讓學生在設計服裝時能夠從營銷方面出發,降低企業的開發成本與風險,增強設計的市場適用性,這是企業的重要能力之一。堅持走以“工匠精神”為目標的技藝傳承與發展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與現代設計相結合,開發新課程,例如《高級手工定制———珠花與刺繡》和《編織與刺繡》等,將文化傳承與創新進行聯結,不僅能夠培育學生的核心崗位競爭優勢,而且能夠發揮高校人才、智力優勢推進地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學,通過建設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使學生實現線上線下學習,從而更好地促進教與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國內與國外學習的課程培養體系,開拓學生國際視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在課程建設基礎上,研究開發校本教材,推進本校課程建設[7]。
2.創新創業能力建設。社會的進步總是離不開創新的推進;社會的經濟發展與民生的改善總是離不開創業的支撐,創新離不開創業,創業少不了創新,創新與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相互推進。高等院校作為推進專業領域創新發展的主要陣地之一,肩負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除校內課程實訓與校外崗位實踐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外,鼓勵學生結合專業及個人特長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在導師的幫助下能夠獨立完成創新項目。同時鼓勵高年級學生自行與企業合作拿到項目,進一步提升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創業素養與能力。
3.專業師資建設。為提升教學質量、保證教學內容的時代性和適用性,保證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推進和實現,配套制定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計劃。鼓勵教師進行學歷深造,不斷提高教學的深度與內涵;要求專業教師以自身專業發展方向為主進行針對性專業課程培訓,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要求教師利用寒暑假進行企業掛職鍛煉,了解行業崗位能力需求,為課程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供方向與依據;同時完善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積極聘請企業工作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傳授行業經驗,教授企業崗位需求,以更好地提高學生今后的崗位適應能力[8]。
4.教學質量與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完善的學生、學院和企業三方聯結的教學質量建設與評價體系。在教學與實踐中,通過校內課程、校外實訓及頂崗實習等,收集教師、學生和企業的三方評價。根據教師、學生和企業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建議,使教師、學院及時了解教學運行過程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而展開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實現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滿足社會與企業需求,達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在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與特色的基礎上,融合學校商科背景與漢繡優勢,探索建立的一種跨學科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在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只有不斷地總結、調整與再實踐,才能不斷地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9]。
四、結語
在國家轉型發展背景下,在產業升級推力下,在行業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下,高校作為為社會和企業培養、輸送人才、智力的高等學府,只有在供給側方面進行改革,也就是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滿足社會、企業需求的人才。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立足社會與行業發展需求,結合學校特色發展需要,經歷長期反復的探索、實踐、修正再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滿足時代所需的優秀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羅潔.跨學科創新型服裝設計專業人才教學培養模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6,16.
[2]丁英翹.“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新思路[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8.19(01).
[3]郭霄霄.服裝設計專業現代“工匠精神”培養模式探討[J].藝術科技,2017,06.
[4]劉紅曉、臧柏榮、陳麗.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的供應側結構性改革淺析[J].紡織教育,2016,05.
[5]何琪.服裝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崗位核心能力對接探討[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08.
作者:羅芳 單位:江西南昌人 武漢商學院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