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5 14:48:06
序論:在您撰寫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探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高職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職責,而畢業生就業工作是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是實現高職教育輸出與社會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的重要環節。應用型人才是指比學術型與研究型人才更加強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對應性”、更加強調社會適應能力與崗位服務意識,注重貼近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突出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的人才類型[1]。高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輸送帶,重視畢業生就業有利于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對實現高校招生、培養、就業全過程人才培養環節的提質升級有著重要意義。為深入了解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以廣東省某高職院校為例,對此校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真實地反映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期為就業質量的提升提供思路和方法。就業現狀強調的是畢業生的去向情況,如是否就業、就業類型、就業行業等。就業質量是就業工作的優劣程度,包括薪資狀況、就業率、職業發展前景、薪酬期待值、專業對口程度及企事業單位滿意等。目前,關于畢業生就業質量已有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從最開始的工作生活質量研究發展到體面勞動概念再到高質量就業要求等[2]。畢業生就業質量是一個變量,在不同的時期和背景下其含義和要求也被賦予不同的內容[3]。
1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調查
1.1就業情況服務調查
就業率是最直觀反映畢業生就業情況的數據,此22校2019屆和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2.5%和89.1%。2020屆畢業生去向呈現多樣化(見圖1),其中受雇全職工作占比61.3%,正在讀本科占比21.2%,未落實畢業去向的占比10.9%。其中,42.2%的學生正在找工作,36.7%的畢業生準備升學,21.2%的畢業生有其他打算,可見“慢就業”現象在畢業生群體中持續存在。在專業相關度上,65%的學生覺得自己“學有所用”,即認為在校期間所學內容能夠與工作內容所匹配,但仍有35%的學生選擇與本專業內容無關的工作,其中超過50%以上的畢業生是被迫選擇與專業無關的工作,這從側面反映出學校的培養方案與社會崗位需求出現了結構性缺位,導致學生就業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此外,2020屆畢業生中,70%以上的畢業生因疫情導致求職、實習、面試等進程放緩,且招聘崗位減少,就業難度加大。就業能力最直觀的體現是薪資水平,此校20172020屆畢業生的月收入穩定增長(見表1)。從畢業生對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發現,此校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為71%,相較于2017屆畢業生穩步提高,較2019屆(63%)提升8%。而引發畢業生對就業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包括收入低(80%)、發展空間不夠(54%)、加班太多(30%),說明學生對收入、職業前景、工作強度等最重視。從就業崗位適應性來看,91%的畢業生表示能夠適應本工作崗位,9%的畢業生覺得難以適應崗位,主要是因為工作強度(56%)過大。從就業穩定性來看,20172019屆畢業生離職率整體下降,穩定性有所提高,而引發離職的主要原因是薪酬福利偏低和個人發展空間不大。
1.2服務貢獻和就業能力調查
廣東是東部沿海省份,具有天然的地域和交通優勢,此校97%的畢業生選擇留在廣東省工作,為廣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其中就業量特大的城市是廣州和深圳。從變化趨勢上來看,此校近四屆省內生源選擇在本省就業的比例保持在99%,可見省內生源是此校服務本地發展的主力軍。省外生源選擇在廣東省就業的比例整體有所上升(分別為70%、72%、75%、73%),可見廣東省對外省生源的吸引力有所提升。66%的畢業生服務于民營企業,用人規模主要是300人及以下規模的中小型用人單位,而在一流企業就業的比例僅為14%。在培養學生通用能力效果上,理解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整體培養效果較好,邏輯思維、說服他人、安裝能力的培養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職業能力是指所在崗位從事具體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包括職業技能、職業知識、職業潛能及情境性的綜合能力[4]。達成度是指學生目前能夠勝任該崗位工作需要的程度,此校2020屆畢業生職業能力達成度為72%,說明畢業生所掌握的職業能力能夠基本滿足工作崗位需要,培養達成效果較好。
1.3有關培養過程和就業指導的反饋
培養目標的有效傳達是培養達成的重要基礎,此校85%的2020屆畢業生對培養目標總體了解,有利于培養目標的實現。從培養目標各方面的了解度來看,此校2020屆畢業生對就業的行業和職業、畢業時應具備的能力及培養定位的了解度較高,而對畢業3~5年的職業成就和定位的認知較為模糊,可在未來的培養目標解讀過程中有所側重。學生對此校的教學滿意度達91%,但相較于全國“雙高”學校2020屆平均水平(95%)相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而在教學改進需求方面,2022屆畢業生認為目前母校的“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61%),其次是“無法調動學習興趣”(50%)。畢業生對教師指導中的學習指導、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指導的滿意度最高,分別是87%、79%、77%。畢業生實習實踐來源主要是求職/實習網站、app、論壇、微信公眾號,而學校安排和直接向用人單位申請還是較少。就業服務工作上,畢業生認為目前存在“與輔導員或者班主任接觸的時間太少”“學生社團活動組織不夠好”“解決學生問題不及時”等問題,說明該校在就業服務體系構建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1.4用人單位滿意度情況反饋
招聘過此校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個人素質中積極的工作態度、學習意愿和對環境的適應性需求程度相對較高,且對這幾項素質的滿意程度也較高。招聘過此校應屆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知識、與行業相關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需求程度分別為4.3分、4.2分、3.8分,滿意度分別為82%、77%、70%。用人單位為了更好地聘用此校畢業生,希望學校提供的主要工作支持是“提前主動向貴單位推薦畢業生”(78%),其后依次是“提前在學校發布貴單位的用人信息”(68%)、“提前安排畢業生在貴單位實習”(60%),對此,學??稍谖磥砭蜆I工作開展過程中有所側重。
2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策略
高職畢業生雖然在就業中存在一定問題,但基本實現了平穩就業。結合上述數據分析,對高職院校進一步提高就業質量提出了一些建議:
2.1分階段統籌推進能力培養、素質提升、服務保障“三大體系”
結合雙創教育背景,通過第一課堂的創新創業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職業理想,掌握必備的就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面試能力和簡歷制作能力,做到學業、就業早規劃。通過第一課堂,從理論上幫助學生進行就業技能提升培訓,了解就業工作程序和要求,修復理論認知缺陷。依托第二課堂在學生實踐能力鍛煉上的優勢,開展“校友沙龍”“簡歷制作大賽”等職場體驗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職場動態,準確調整就業預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在“第二課堂”中補齊實踐應用短板,實現素質提升。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強化創新創業項目扶持力度,為“挑戰杯”、創新創業比賽等參賽隊伍提供師資與技術及資金幫扶。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以創業團隊組建為基礎,通過“三下鄉”擴大志愿服務活動范疇,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圍繞應屆生畢業、就業、升學、離校工作,筑牢學生創業就業服務保障體系。
2.2分層次落實“三大工程”
針對學業能力突出、創業就業素質突出的學生實施學生創業就業拔尖工程。聚焦拔尖學生對頭部企業的梯隊輸送,就業基地建設中,注重對行業重點企業的走訪,加強與優秀校友的聯絡,實現優秀畢業生向行業頭部企業的定點就業。注重創業就業典型選樹,通過“創業故事分享會”“建功立業報告會”等形式,宣傳畢業生投身“雙創”事業、到西部基層就業及參軍入伍的先進事跡,鼓勵學生到基層鍛煉成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實施升本提升工程,鼓勵有升學意愿學生積極備考,組織“專升本經驗分享會”,利用朋輩力量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進行學習經驗分享和交流。針對學業能力合格、創業就業素質尚可的學生,實施學生創業就業提質工程。積極構建和完善創業就業管理、指導和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針對家庭困難、學業能力一般、創業就業素質欠缺的學生,實施學生創業就業托舉工程。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幫扶,根據專業特點,給學業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就業規劃和模擬競聘,提前適應就業環境。加強對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完善貧困畢業生就業幫扶體系,全面實施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身體殘疾等畢業生情況,實現精準幫扶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優先推薦崗位。
參考文獻:
[1]張亮.通識教育視域下我國教師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21,33(05):57-63.
[2]張楊.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5.
[3]李茂平,陳瑜.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及提升路徑探究—基于浙江省本科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2):10-13.
[4]匡瑛.究竟什么是職業能力—基于比較分析的角度[J].江蘇高教,2010,(01):131-133,136.
作者:李桃 魏麗玲 單位: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