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2 16:12:55
序論:在您撰寫論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鋼琴獨特的魅力吸引下,越來越多家長將孩子送去學習鋼琴,以期孩子能在鋼琴演奏的熏陶下養成優雅的藝術氣質。然而,一些教師還在使用老式的教學方法,忽略演奏中視、聽、觸的聯系與配合,孤立地進行教學,使學生經常因為單一化的技術訓練,在鋼琴演奏中出現樂曲不連貫、技巧運用不熟練、音色生硬、缺乏表現力、感情投入少等問題。
一、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覺、聽覺、觸覺的作用
通過系統論與協同學的知識,鋼琴演奏可以被看作一個開放的大系統,包含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在內的許多子系統,這些系統在大腦的控制下,各司其職的同時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一)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覺的作用
視覺系統是尋找、辨別、傳輸信息的最直接的感官系統。視覺以辨別樂譜信息、觀察演奏狀態、尋找鍵面等方式在鋼琴演奏中發揮作用。保障鋼琴演奏順利進行的視覺包括以下三種。第一種視覺,讀譜視覺。樂譜是音樂作品的文字說明,承載著作曲家創作時的情感。樂譜上標寫的每一個音符、休止符、術語背后都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演奏者閱讀樂譜就是在對樂曲內容和作曲家意圖進行解讀。第二種視覺,鍵面視覺。鋼琴鍵盤由黑白二色88個琴鍵組成7組八度音,演奏者雙手在88個琴鍵上的移動變化能夠創造出優美的鋼琴曲調,視覺向大腦傳輸的觸鍵位置信息能夠幫助演奏者準確彈奏出每一個音符。第三種視覺,記憶視覺。記憶視覺是內心的視覺,也是學習者常用的記憶方法。記憶視覺就像在腦海中回放電影一樣,有助于鋼琴演奏學習者背譜,或者在有譜無琴的情況下通過記憶回放練習演奏。
(二)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的作用
音樂聽覺可以看作人對音高、音色、節奏各異的聲波和具有一定含義的音樂音響的心理反映。鋼琴演奏者通過耳朵能夠對音高、音強、音色、節奏、和聲進行有效辨別。鋼琴演奏的聽覺能力主要是由通過聽覺器官辨別的物質性音樂音響的外在聽覺能力和精神性的、預演性的內在聽覺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內心聽覺能力屬于預知范疇,通過大量的鋼琴聲音積累和演奏練習后,演奏者在手指觸鍵彈奏出第一個音符前,腦海里已經播放出了整首曲子,對接下來的整個演奏過程也有了總體的安排與設計,是一種想象的過程。
(三)鋼琴演奏教學中觸覺的作用
演奏觸覺是指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與鋼琴這個樂器發生身體接觸(琴鍵與踏板)的感覺,包括按鍵與踩板的輕重強弱、大小幅度與靈活程度等方面的控制能力。擁有準確的演奏觸覺,才能具備演奏生動的鋼琴樂曲的能力,并且進一步生動地表現出樂曲中包含的思想與情感內容。
二、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協作運行的機制與作用
(一)視、聽、觸協作運行的演奏機制
系統論的原理是把世間萬物都看作一個系統或者組成某個大系統的子系統。這其實是從整體出發,研究系統之間、系統與子系統之間普遍聯系的學問。根據系統論與協同學,鋼琴演奏本身就可以看作一個復雜的系統,演奏過程就是綜合運用感官,各個子系統之間進行協調、同步、互補的過程。學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視、聽、觸三覺都是在大腦指揮下有機、有序運行的。視覺、聽覺、觸覺這三個系統在整個鋼琴演奏的系統中只有經歷無數訓練、磨合,才可以達到和條件反射一樣——系統之間相互影響、水乳交融的水準。整個演奏中,三個系統的運作流程大致如下。首先,鋼琴樂譜的所有信息,如音高、節奏、風格、情感等信息通過眼睛傳入大腦并進行分析。經過短暫分析后,大腦立刻做出指令,操縱人體的手指、手腕、手臂、腰、腿等部位根據視覺系統提供的信息要求做出各種連貫動作。接下來,人體內在聽覺系統會先一步做出反映,在已知的視覺信息指引下開始進行內心鋼琴演奏,預先“排練”。之后,外在聽覺會對由觸覺系統各器官協調運動而演奏出的實質性鋼琴演奏聲音進行“監聽”,并且將外在聽覺與內在聽覺相互比較,核對彈奏出的音樂是否準確,即是否表現出了之前接收到的視覺信息,是否和內心預演的內容一致。因此,鋼琴演奏教學切忌進行單一的視、聽、觸訓練,這三個子系統是緊密結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系,改變任何一點都會對整個演奏系統產生影響。例如,在演奏過程中,當樂譜中顯示這一段樂章要從歡快的小快板轉變為柔和歌唱的行板時,視覺系統會將這個改變“告訴”大腦,命令觸覺系統馬上改變,運用手腕連線帶動指腹觸鍵、減緩音樂節奏速度等方法彈奏。自然,聽覺系統此刻聽到的旋律、節奏等也和上一樂段不同了。[1]
(二)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協作運行的作用
1.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形成理想的音色
音色,也就是聲音傳達的感情顏色。聽眾在或激昂或舒緩,或柔和或剛健,或清脆或低沉的聲音效果的組合中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從而引發情感的共鳴與溝通。一般來說,鋼琴的音色由基音與倍音組成。倍音的數量由手指觸鍵的力度、速度等決定,倍音與相對強度的不等,產生的音色也就不同,鋼琴演奏呈現的效果自然不同。但是在鋼琴教學中絕不能簡單地將音色效果與觸覺等同。[2]音色所表現的其實是作曲家創作的內容與情感,因此,它的變化與音樂中的故事內容、主題思想、旋律線走向、樂段高潮安排等內容息息相關。這些譜面信息的獲得自然是依靠視覺系統的信息輸入,大腦隨即調動觸覺系統一一對應信息做出動作,外在聽覺的“監聽”與內在聽覺的預演、比較也在不斷修改音色效果,最終獲得理想的演奏音色。
2.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提升演奏技巧
鋼琴演奏不是簡單的按琴鍵、踩踏板動作,演奏過程中需要運用到各種復雜的演奏技巧以增加樂曲的層次感,帶給聽眾美的享受與情感共鳴。因此,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是彈出準確音調,完整演奏一首樂曲內容,精確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音樂表現力的重要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中,練習鋼琴演奏技巧時,教師往往讓學生采取單一的、重復的練習方式,最終僅僅達到了觸覺練習的目的。這種練習方式不僅枯燥乏味,打擊學習者積極性,同時也造成了練琴效率低、效果差的問題。鋼琴演奏的技巧有很多,不同作品要求下的力度、速度、觸鍵方法(高抬指垂直觸鍵、貼鍵法觸鍵、沖擊式觸鍵、手腕搖動式觸鍵、高抬指與低指觸鍵、觸鍵力度與速度、觸鍵深度等)也各不相同。演奏者練習時,除了要注意指尖、手腕、手肘、手臂等部位動作的正確與連貫,也要運用視覺把控觸鍵位置、演奏狀態,運用聽覺判定運用這些演奏技巧時彈出的音調是否正確等。這也說明在練習鋼琴演奏技巧時,視覺、聽覺、觸覺的協同一致能夠使演奏水平得以提高。
3.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學生不只要在教學和練習的過程中學會鋼琴演奏的技巧,獲得音樂鑒賞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學生與鋼琴樂曲之間在聽和彈奏的過程中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就必須依靠一定的鑒賞能力。因此,鋼琴教學中若將視覺、聽覺和觸覺三個感官結合訓練,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鋼琴作品中的美感。學生鑒賞能力的增長也能為日后的鋼琴演奏打下良好基礎。
三、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協作能力的培養方式
(一)聽、唱、彈、讀合一的教學方式
聽、唱、彈、讀合一的鋼琴演奏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初學者三大感官系統的配合度。首先,在開始學習一首鋼琴樂曲時,教師應先示范性演奏這首樂曲,在聽覺系統的運作下,這樣能夠引起學生對這首鋼琴樂曲的興趣,并且使學生對該樂曲有一個大概的內在聽覺。其次,教師應該為學生彈奏該樂曲中的高、低兩聲部旋律,并且要求學生跟隨樂曲分別演唱高、低聲部旋律。這一步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樂曲的節奏、音高規律。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注意自己演奏時的指法和身體動作,形成大致的鍵面記憶。接下來,在跟唱結束后,學生可以根據樂曲的節奏、音高練習彈奏該樂曲,此時,學生的觸覺系統會在聽覺系統的指引下進行演奏練習。最后,教師應該讓每個學生完整仔細地讀譜,根據樂譜信息與剛才的演奏練習對比音調、節奏方面的差異,隨即,可以讓學生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系統協同合作,在讀譜的情況下演奏一次。按照聽、唱、彈、讀合一的方式訓練,可以提高學習者 的視覺、聽覺、觸覺的配合度,使三大感官之間的聯系加強,以一種自覺的形式在鋼琴演奏時運行。不同于以往的先學樂譜,再根據樂譜演奏的方式,對初學者而言,這種培養方式破除了以往只重視視覺與觸覺練習的弊端,從學習初始就加入了對聽覺系統的鍛煉。這是從本質出發,通過鋼琴演奏的實質——聲音,引起初學者對鋼琴演奏的興趣,同時初級階段就使學習者養成了視、聽、觸協同配合的良好習慣,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四手聯彈的教學方式
四手聯彈的鋼琴演奏教學模式一般發生在初學階段。教師為學生伴奏,既能夠及時發現和指正學生的錯誤,還頗具趣味性,增強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然而,四手聯彈意味著有四個聲部同時發聲,對流暢度、熟練度和準確度的要求很高,很容易出現四個聲部銜接、交替不流暢與旋律不同步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做好演奏時視覺、聽覺、觸覺各感官間的協調配合,就會出現演奏不和諧、有雜音的情況。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以聽覺系統對比自身演奏的音調、音色、情緒與教師的是否一致,并且指引觸覺系統及時調整指法、力道、速度、節奏。同時,學生還要利用譜面視覺與鍵面視覺,正確地讀譜,調整自身與教師觸鍵間的差異。只有充分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系統間的協作,使演奏中四個聲部的銜接、交替、旋律保持一致,融為一體,才能保證四手聯彈的音色、情緒的和諧,最大限度地提高演奏技巧和觸鍵準確性。教師在配合學生四手聯彈時,也應該注意保證自身三大系統的協同,以自己演奏出的層次分明、情緒感染力強的鋼琴曲調,激發學生的聽覺、觸覺、視覺系統,達到增強學生演奏時三大感官系統協同合作意識的目的。
(三)慢速彈奏的教學方式
教師指導學生在鋼琴演奏練習時有意識地控制速度,以低于正常速度的節奏彈奏鋼琴就是慢速彈奏教學方式。慢速彈奏的過程其實就是演奏的協同效應發揮作用的過程。延緩彈奏速度,增加指尖觸鍵的時間,對熟悉樂譜的音調、節奏等視覺信息,以及形成手指記憶、增強觸覺功能有很大幫助。同樣的,慢速的彈奏可以幫助學生更清楚地聽見自己演奏過程中音調、音色、節奏等的失誤,提高對聲音的敏感度,培養學生的感官協同運作。
(四)“有琴無譜”的教學方式
所謂的“有琴無譜”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不看樂譜,以回憶背誦的方式直接演奏鋼琴樂曲。背誦過程中會運用到視覺、聽覺和觸覺三個感官系統?!坝星贌o譜”的演奏需要四種記憶方式的幫助,分別是依靠視覺的譜面記憶、依靠聽覺的音效記憶、依靠觸覺的鍵面記憶和運動記憶,這四種記憶各有所長、各司其職又互相幫助,發揮整體作用幫助學生進行背誦式的鋼琴演奏。這四種記憶必須結合,在背譜時決不能僅僅只用其中一種方式進行記憶?!坝星贌o譜”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習者在大腦中建立起一個十分牢固的背誦譜圖。這種教學法首先需要運用譜面記憶將樂譜的一切信息收錄到大腦記憶中;然后,在跟著樂譜進行反復演奏練習時,學習者要聚精會神地聽自己演奏的聲響,將演奏出的聲音像錄音一樣記憶下來,這儲存的就是內心的聽覺;再次,彈奏時要辨別清楚手與琴鍵的位置,利用視覺與觸覺的配合,進行鍵面和肢體運動的記憶;最后,經過反復的“有譜”練習后,學習者的大腦能夠總體操縱視覺、聽覺、觸覺的有關記憶。隨后,學生進行無樂譜的鋼琴演奏時,鍵面記憶和運動記憶記錄下的觸鍵和肢體動作可以為演奏的準確性、流暢性提供保障,音響記憶儲存的內在聽覺可以保障演奏的音調、節奏、音色的準確,提高演奏效果。
(五)復調音樂演奏的教學方式
幾個旋律聲部在演奏時如同紡織線般獨立存在又按照一定規律組合,這就是復調音樂。由于復調音樂旋律聲部復雜多變,因此演奏時對觸鍵方式和演奏技巧要求較高。這種復雜的演奏形式正好可以訓練提升學生視、聽、觸三大感官間的協作配合能力。例如,巴赫第五首《三部創意曲》,樂曲包含三個聲部旋律,要求演奏者的右手在彈奏時表現上方兩聲部獨立性,這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由于其難度系數較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利用聽、彈、唱、讀的方式,先為學生范奏樂曲,表現出樂曲靜謐柔和的美,建立內在聽覺。隨后學生讀譜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區分聲部旋律線條,引導他們采用分解和弦的方式彈奏。由于右手承擔的兩聲部相距較近且具有獨立性,要彈出準確的調子和音色必須發揮高度靈敏的聽覺能力和觸覺能力把控音色,做到中聲部低緩柔和,高聲部明亮干凈。學生在彈奏裝飾音時,要以指尖輕快地觸鍵,迅速撥動鍵面,模擬水波蕩漾的輕靈之感。同時,左手的音符要求演奏者用指腹間斷式觸鍵完成。這種多聲部的樂曲往往聽來層次分明,這也是演奏者視、聽、觸緊密配合的功勞。
(六)旋律分析的教學方式
旋律,也就是曲調。旋律能夠表現一首樂曲的靈魂。音樂中的七個音符的排列組合形成的線條就是旋律,它的變化是復雜而有規律的。用鋼琴單獨彈出一個音符沒有任何意義,但如果通過一定的順序、高低將不同音符組合成一段旋律,就賦予了它們感情和內涵。教師在鋼琴演奏教學時利用旋律表達情感的作用,在各樂譜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旋律進行教學,能極大提升學生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能力。
1.旋律線走向
音樂的情緒走向控制著旋律的變化,這種連續的變化就像連貫的線條,可稱作旋律線。譜面上的旋律線一般有上行、下行、波浪型三種形式。在鋼琴演奏識譜時,準確把握旋律線的特點有助于學生提高識譜的效率和對音樂情緒的理解。譜面上的旋律線上行時,學生能從聽覺和觸覺上感受演奏出的這段音樂的力度呈漸強的趨勢,這是因為旋律線在指示演奏者逐漸加大手指觸鍵的力度和深度,耳朵聽見的音色、音量會從柔和逐漸向明亮轉變,傳達出興奮、高漲的情緒。與之呈現相反效果的是旋律線下行,由于演奏者根據指示逐漸減小了手指力度,這時音樂的力度減弱,音色、音量在聽覺效果上也會從明亮漸漸變得柔和,這代表著此時的情緒是低落的。最后,當譜面上顯示的旋律線呈波浪型時,演奏者的觸鍵力度一定要平穩,一般用搖動手腕的觸鍵方式幫助手指主動彈奏,呈現出的音色細膩、柔順,表達出平和的情緒。
2.主旋律提取
主旋律是一首鋼琴樂曲中的核心,最能表達該曲的感情和風格,是演奏中需要重點描繪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選取這種著名樂曲中主旋律訓練學生的聽覺、觸覺、視覺協同的能力。例如,舒曼的《士兵進行曲》,樂譜中的呈現高聲部旋律動感明顯,而低聲部基本就是平行的同音的特質,不難看出這首曲子的主旋律應該出現在高聲部。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彈奏時要協調雙音兩指的觸鍵,彈奏高音聲部幾根手指要有意識地勾出每個旋律,強調高音聲部手指力度和下鍵深度。教師在學生彈奏時提醒學生注意聽,主旋律的演奏是否達到了音色鏗鏘有力、明亮結實的效果。同時,注意以低聲部襯托主旋律,這有助于在聽覺效果上突出主旋律聲部。
3.主旋律聲部交替
有時,部分鋼琴曲中會有主旋律在高、中、低聲部交替出現的情況,教師必須提醒學生在讀譜時敏銳把握主旋律出現的部分,并且通過聽覺的調控,調整手指觸鍵的方式。例如,演奏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主題》時,首先在讀譜時認識到主旋律在樂曲的前面九個小節的高聲部出現,此時應該用右手演奏,低音聲部由左手伴奏,第十小節開始后,主旋律變換到了低音部,此時應該用左手演奏主旋律,高音聲部作為伴奏出現。
(七)提高學生音樂風格知識的積累
古人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在文學藝術作品的鑒賞中,學者們常提起“知人論世”一說。同樣的,學生演奏鋼琴樂曲其實就是在與作曲家進行靈魂的交流,如果學習演奏一首樂曲時對它的音樂風格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那么也難以學習到這首鋼琴樂曲的精髓。鋼琴曲目因其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不同,有著不同的演奏方式,其音樂風格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教授鋼琴演奏知識之余也應幫助學生掌握多種類型的音樂風格。音樂風格的掌握不能全靠講解,實際體驗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教授鋼琴曲目演奏方式之前,就應有意識地為學生介紹作家的經歷與創作的時代背景,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旋律、曲式、風格等,準確把握作曲家創作時的意圖與情感。隨后,教師可以播放風格區分強烈的鋼琴樂曲(最好是視頻播放)或者通過示范演奏的方式,使學生在視覺與聽覺上領略不同音樂風格。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練習不同風格的鋼琴曲目,在視、聽、觸協調配合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不同時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3]接受大量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洗禮后,學生的內在聽覺和鍵面記憶會發揮作用,自覺對比所學到的不同風格曲目的音調、音色、節奏以及觸鍵指法的差異,這個對比的過程也可以深化鋼琴演奏中視、聽、觸的協同程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演奏者視、聽、觸的協作是保證鋼琴演奏圓滿進行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摒棄傳統鋼琴教學的弊端,憑借系統論與協同學的科學理論,幫助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明白視、聽、觸之間的聯系,提高這三個系統之間的協作配合度,有利于學習效率與學習積極性的提高,為鋼琴演奏事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推動鋼琴演奏教學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媛.鋼琴演奏教學中聽覺、觸覺、視覺的協同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10-11.
[2]張盈盈.構造原理角度下鋼琴音色的構成[J].黑河學院學報,2021(4):147-148.
[3]龔勍.高校鋼琴演奏教學中視、聽、觸的協同配合研究[J].藝術教育,2020(9):84-85.
作者:田曉娜 單位:韓國世宗大學 美國北德克薩斯州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