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12:53:55
序論:在您撰寫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當前,信息化技術已經廣泛而深入地滲透進了各個社會行業、領域,對整個社會的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影響,不可否認的是,信息化技術確實具有其突出的功能優勢,能夠顯著的改進和優化傳統生產工作模式。為此,在信息化的時代趨勢下,圖書情報管理也應當將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關鍵課題,積極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一方面既要客觀、全面認識到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在實際的圖書情報管理中,對信息化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切實發揮出信息化技術在圖書情報管理中的優勢,提高圖書情報管理效率和質量。
一、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減輕圖書情報管理人員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圖書情報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各類圖書出版、科學成果、文獻資料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分類、編目,并基于情報信息,提供相應的情報服務。簡單來說,圖書情報管理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處理,而這一過程耗時耗力,既往由于文化事業的發展相對遲緩,不論是圖書出版還是科學成果、文獻資料的更新都相對較慢,因此圖書情報管理工作可以完全由人工進行[1]。但當前,國內外的文化事業發展迅速,極其繁榮,再加上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大爆炸”的現象已經在全球出現,全球各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產出各類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對圖書情報管理有用的,有些是無用的,但圖書情報管理依然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出有用信息,然后再對其進行分類編目[2]。顯然,面對巨大的信息量,人工圖書情報管理會不堪重負,工作人員會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而且工作效率相當低,圖書情報的更新無法跟上社會中信息的產生速度。通過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可以及時、迅速地收集信息,并自動篩選、過濾信息,對信息進行智能化的分類、編目,工作人員只需要進行參數設定、過程管理和結果完善即可,這能夠大大減輕圖書情報管理人員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讓工作人員可以將精力放在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上。
(二)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滿足社會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需求
當前,全球都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滲透都尤為廣泛和深入,不論是人們的社交、娛樂、購物,還是日常的勞動、工作,都已經逐漸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輔助,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已經習慣了信息化的生活、生產方式,如果脫離了信息化,便會讓他們感到非常的不便。既往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開展,都是在線下進行,這所造成的限制是多方面的,如圖書情報的收集來源不便,處理過程煩瑣、重復、冗長,且能夠服務的對象數量少,等等[3]。很顯然,這完全不符合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與當前社會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需求格格不入。只有在圖書情報管理中引入應用信息化技術,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優化和改變傳統的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方式,通過信息化技術進行圖書情報收集、處理,基于信息化平臺提供圖書情報管理服務,才能滿足當今的社會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需求,讓工作人員及用戶都感到習慣和便捷。
(三)拓展圖書情報管理及服務深度,提升圖書情報管理社會價值
信息化技術的主要功能優勢和特點具有海量的數據存儲能力、超快的信息處理能力,并且其還可以實現大范圍的數據信息共享。其這樣的功能優勢,能夠大大拓展圖書情報管理及服務深度,如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工作人員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對大量圖書情報信息進行處理和存儲,因為實際的處理和存儲過程都是信息化技術實現的,管理人員只需要按照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標準、要求,下達“命令”即可。而且如今的信息化技術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其可以對圖書情報進行更加細致的處理、歸檔,并且可以從海量的圖書情報信息數據中,提取出人難以發現的、有價值的信息和線索[4]。作為用戶來說,他們則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更加快速、準確地檢索獲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信息化技術還可以根據用戶的檢索內容,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相關信息鏈條,使用戶獲取到的信息更加充分。同時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圖書情報的共享,能夠大大提高圖書情報的利用率,從而使社會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應用和轉換更加高效,提升圖書情報管理社會價值。
二、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途徑
(一)打造功能全面、使用友好的信息化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平臺
在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中,首先是需要打造一套信息化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平臺,而且要保證平臺具有完善、全面的功能,且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用戶使用起來,要友好、便捷。實踐中,應當考慮到的是信息化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平臺的硬件基礎,如應當配置性能優越的服務器,滿足圖書情報管理后臺運行需求,及前臺的圖書情報服務供給需求,同時還要搭建專門的網絡、數據庫,添置必要的掃描儀,等等。在平臺后臺功能的設計與開發上,一定要滿足圖書情報管理的工作需求,如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動態的追蹤圖書情報信息,對圖書情報信息進行高效的收集、篩選、分類、編目等常規處理[5]。在平臺前臺功能的設計與開發上,則需要更加的細致,要盡可能細化前臺圖書情報管理服務項目內容,增強服務的便捷性。而且前臺的接入要覆蓋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等各種信息化設備,允許用戶通過各種方式,都可以訪問平臺、獲取服務,避免在這方面對用戶造成限制。至于具體的圖書情報管理服務的實現,將在后文中作進一步探討。
(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情報管理服務
以往,受制于工作條件,圖書情報管理,尤其是情報服務,都較為單一,只能為讀者,或者說用戶提供預定的幾項有限服務,難以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今天,不論是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還是個人,對圖書情報信息的服務需求都更加的多樣化、個性化,傳統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更是明顯落后。首先,基于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如要對社會需求做好全面的調研工作,調研對象要覆蓋各類用戶群體,了解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以及個人對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具體有哪些方面的需求,然后,對合理的、可行的需求進行分類,在信息化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平臺前臺設計、實現這些功能需求。如在用戶檢索、獲取情報服務的時候,要盡量細化情報檢索匹配條件,能夠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按照關鍵詞、作者、時間、單位、研究領域、文獻類型等,進行高精確度的檢索,方便用戶更快速、準確地獲得所需信息。并且為提供用戶檢索信息的同時,應當主動為用戶提供關聯信息,如其他檢索相同信息的用戶,同時也關注哪些信息,所檢索出的信息結果,與其他的哪些情報信息存在直接的相關性,等等[6]。為了真正凸顯出圖書情報管理服務的個性化,還需要根據用戶歷來的關注領域、檢索記錄、瀏覽記錄等,分析用戶的內在需求,對用戶需求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定位,再根據對用戶的了解,為他們推送專屬的圖書情報信息,做到想用戶之所想,提前滿足用戶的潛在需求,優化用戶的圖書情報管理服務體驗。最后,還需要開設專門的增值服務通道,面向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等,提供更加專業和具有針對性的情報線索、情報參考以及情報指導服務,實現多方共贏,加快科學文化知識的應用和轉換。
(三)加強對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應用
在如今的信息化領域中,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都已經日漸成熟,并且也已經確實在社會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對于圖書情報管理和服務來說,這兩項技術具有非常高的適用性,如圖書情報管理本身就是對大量的信息進行處理,這正是大數據技術的長項和專業所在。同時圖書情報管理又涉及了大量的邏輯化梳理過程,而人工智能則可以模擬人的思維方式,并且思維運算速度更快,可以更快速、準確地完成相關工作。所以在圖書情報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中,應加強對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應用,將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如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自動對各類網絡信息進行收集、篩選,提取出有用的圖書情報信息,并對有用的圖書情報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挖掘,發現圖書情報信息隱秘的邏輯關系,或是對用戶的信息進行合法收集,如其檢索記錄、搜索記錄、下載記錄、推送點擊記錄等,以便準確繪制他們的“用戶畫像”,便于對其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情報信息推送服務。面對圖書情報管理服務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智能是一個很好的助手,如對于一般性的咨詢,人工智能可以完全代勞,而且其響應速度更快,能夠為用戶提供的信息更加豐富和全面,還可以做到24小時服務[7]。
(四)與專業機構共享圖書情報信息
圖書情報管理的核心與關鍵,在于對情報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應用,但正如前文所述,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中,圖書情報管理很難及時和全面完成相關工作,如獨立從事圖書情報信息管理,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大量的遺漏信息,圖書情報的服務也會受到很大的信息資源限制。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須打破以往獨立從事圖書情報信息管理的格局,各專業機構之間應加強對圖書情報信息資源的共享,填補自身信息資源的不足,同時避免重復性的圖書情報管理工作,而且這樣一來圖書情報服務的質量也會更高。信息化技術具有非常強的信息傳輸能力,能夠輕松實現對圖書情報信息的共享,使圖書情報信息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為此,不論是圖書館、檔案館還是其他的文化單位,都應當積極參與圖書情報信息共享網絡建設,對圖書情報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如可以對情報信息資源進行集中存儲,允許共同訪問統一的數據庫,或是允許進行跨庫檢索,對共享合作單位開放訪問的權限和端口。不過在共享過程中,需要注意解決信息格式異構的問題,應建立統一的情報信息格式標準,避免在共享中出現相互無法讀取的問題。通過圖書情報信息共享,任何單位都可以獲得到更多的可用信息資源,圖書情報信息的利用效率變得更高,潛在價值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五)注重知識產權及信息安全保護
在圖書情報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中,有兩個關鍵問題還需要引起重視,一個是知識產權問題,另一個是信息安全問題。如信息化技術的普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已經導致了盜版書泛濫,這些網絡上的盜版書不僅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且往往質量較差,語句錯誤、影印模糊的情況極其常見。而且,互聯網上還充斥著大量來源不明的信息,這些信息真假難辨,極易對人造成誤導。上述這些情況,對圖書情報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日益加大,對網絡信息的整頓也日益嚴格,在信息化的圖書情報管理中,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所涉及的任何情報信息、電子文獻資源等,都不能觸及法律底線,而且要對虛假信息、不良信息等進行篩查,保證信息質量。另外,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脅,黑客、病毒、木馬等均可能導致信息安全問題出現。為此,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安全保護方面,需采取成熟的防火墻、身份認證技術與入侵檢測技術,利用防火墻來阻擋不法訪問,從而免受其帶來的安全威脅,同時配合入侵檢測技術對外部的訪問進行持續的監控,如果發現不法入侵,便阻擋入侵并發出提醒,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注意。綜合性的利用好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備份技術,防止圖書情報與文獻資源等遭到竊取和破壞,增強圖書情報管理服務信息安全保障[8]。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之外,還應當在圖書情報管理人才建設方面加大重視和投入力度,做好對人才的教育、培訓工作,增強他們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提高其業務素質能力,使其既能熟練掌握傳統的圖書情報管理方法,又能進行高效的信息化操作,這樣才能真正推進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
結語
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下,推進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其不僅能夠提高圖書情報管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需求,提升圖書情報管理社會價值。本文圍繞圖書情報管理與服務工作的特點,結合信息化技術的功能優勢,提出了幾點圖書情報管理信息化建設途徑,希望能夠促進信息化技術在圖書情報管理中的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孟素芹.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文化產業,2021(32):56?58.
[2]劉超.“互聯網+”時代智慧圖書館信息技術利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1(10):214?215.
[3]鄭國華.圖書情報未來發展研究和構建[J].辦公室業務,2021(17):183?184.
[4]沈皛.數字信息環境下的圖書館情報服務挑戰、應變與再造———《圖書館學情報學學術規范與方法論研究》薦讀[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1(04):207?208.
[5]林源.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評《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創新建設與服務研究》[J].現代雷達,2021(03):102?103.
[6]易平.多媒體技術在圖書館情報領域的應用[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01):63?64.
[7]徐春暉.淺談新媒體下圖書情報信息資源整合[J].蘭臺內外,2020(32):40?42.
[8]郭冠群.我國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綜述———基于中國知網的文獻計量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11):69?71.
作者簡介:郭葳(1990— ),女,藏族,甘肅卓尼人,黨校研究生,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