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09:36:38
序論:在您撰寫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傳統武術保護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文章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從武術口頭傳說、武術精神、武術情感、武術思維、武術技術幾個方面解讀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武術組成要素,并且認為,對于傳統武術的保護應該從遵循傳統武術的本質、轉變傳統武術的保護理念、提高武術人的文化自覺意識等方面著手。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展現給予世人的是依附與非依附的區別,物質文化遺產更容易讓人們看到,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需要通過人來展現。相對來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它會不斷的變化、甚至消失,而物質文化則會由于自然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質,生命周期更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無外乎兩種思路,一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延長其活態性,如培養合適的繼承人;二是將其轉化為物質性,如目前采取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的記載。無論何種形式的保護,都需要我們快速的采取措施,減少這種文化遺產的流失。
1傳統武術的組成要素
當前學術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大多都是沿用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定義從廣義上界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1)口頭傳說和表述;(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武術文化,如果從非遺的視角來解讀傳統武術的組成要素,筆者認為,傳統武術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有關武術的口頭傳說
夸張是中國民間文化對人物塑造的一種模式,擁有一定的傳奇色彩,是中國農耕文明豐富文化生活的一種現實表達。民間流傳的有關武術大師的傳說,雖然有很大的傳奇色彩,但是展現了普通大眾對武術的認識層次,是文化傳承的一種模式。隨著國人文化層次的提高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熟悉民間傳說的人群年齡的增高,武術口頭傳說生存空間的范圍正面臨流失甚至斷層。可喜的是,已經有部分學者將口述史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對民間的傳人進行研究,但是,這些還難以彌補武術口頭傳說文化面臨斷層的境遇。
1.2武術精神
武術精神指的是習武之人所展現的一種精神品質,它承載著武術人對中華武術孜孜不倦的追求與傳承;是習武之人的一種道德品質的展現,是中華武術區別以其它文化特別是他國體育項目的靈魂所在。武術精神猶如一支魔力棒,指引著習武者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正能量,武術精神無論是保家衛國也好還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也好,其終究體現的是一種行為的展現,即在國家危難之際、遇到不公之際,是否敢于亮劍。在當代法律健全的環境中,武術精神所提倡的亮劍不是鼓勵用暴力解決問題,而是問題出現了,有沒有亮劍的勇氣和信心,特別是在出現道德滑坡及危機的當代社會,更需要武術精神的傳承以擔負更廣的社會責任。
1.3武術情感
武術情感是用武習武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與展現,這種感情包括師父與徒弟的情感,師兄弟之間的情感,同時也包括練武人對武術的情懷。傳統武術能夠給我們留下這么豐富的資產,這不是一種偶然,是無數的武術家懷著對武術的情懷不斷的交流、觀察、探索、總結才達到這么大的體系。正是這種情懷促使武術在近代中國百年戰亂中依然流傳。
1.4武術思維
無論是物質文化遺產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代表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層次,同時體現了中國人的一種思維方式和高度。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來說,傳統武術展現給當代人的不僅僅是它的技術層次,同時也是思維方式的展現。從拳術名稱來看,傳統類拳術中的象形拳融合了生活中各個方面,將某一動物(如猴拳、螳螂拳、蛇拳等)、某一生活方式(船拳、板凳拳、巾拳等)、某一歷史事件(武松脫銬、魯智深醉打山門拳)通過技術動作記載下來。如果說拳名是表達古代武術家記載歷史的一種工具,那么拳術動作名稱的命名則體現了中國人至高無上的思維方式,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高度融合。為了更好普及現代武術,很多動作名稱進行了統一化,如弓步沖拳、馬步架打等等,這樣做迎合了武術現代化發展的思路,同時也失去了武術技擊動作本身所具有的內涵表達。正是因為現代競技武術失去了這樣的特色,才更容易顯現傳統武術的文化內涵。
1.5傳統武術套路
傳統武術套路是整個傳統武術文化體系中的主體,套路失傳了也就意味著該拳種的文化體系徹底斷層,所代表的精氣神也不復存在。在傳統武術的原生長環境中,習練者對于技術動作并沒有提出嚴格的標準對其進行評價對錯,多數拳師在造拳過程中依據其實戰性來進行,根據五行相生相克、陰陽對立來考慮其動作的編排合理性,產生過程遵循著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是憑空想象刻意追求。當然,也不排除以功利性為目的進行造拳,刻意追求與其它套路的風格、特點、理念不同之處,以便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這樣的造拳過程會誕生一種新的拳種、一種新的傳承體系,同樣也是對原有拳種一種異化。
2傳統武術保護面臨的困惑
當前學術界爭論的最主要的觀點是“是否對傳統武術進行開發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經過開發肯定會失去其原生態,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價值意義”。追其原因,主要是在保護與開發過程中我們過多的將傳統武術的保護放在了經濟層面來考量,認為:能夠給當地提高更高的經濟效益,能夠提高練武人的生活水平,能夠有更多的傳承人,表明傳統武術的保護呈現了好的趨勢。武術要想更好的生存,需要探尋產業化的道路來做支撐。但是,事物的發展往往具有矛盾性與曲折性,傳統武術的矛與盾已經顯而易見,并且在各方人士的調和下在逐漸的弱化,傳統武術的曲折性正得到改善,這需要一個過程。正如對于傳統武術的保護,筆者認為應當拓寬傳統武術的保護范圍,不要局限于經濟層面的考量,避免出現技術體系單飛的局面,而所蘊含的精神、思維、情感同樣是我們考量的對象。當前傳統武術的普及面發展在歷史中處于最好的時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由政府、管理部門、社會機構、傳承人組成的保護體系逐漸的成型,并且為傳統武術的傳承提供了針對性的支持?,F在習練武術的人數,是歷史上任何時代最多的時期,習練武術的人群,是所有體育運動中人群最多的項目,但是,卻是欣賞觀眾比較少的項目。終其原因,主要是我們過分的追求經濟層次價值,降低了精神層次的價值追求。傳統武術具有活態性,展現給世人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承,它的延續代表了傳承人的一種情感,它的傳承應該將所蘊含的精神、情感、文化、思維等一代代的延續下去,這樣其自身才更有生存力,其活態性才會發揮更廣的作用。如果將傳統武術的保護與開發的思路上轉為對傳統武術的精神層次價值的追求上,相信,其經濟價值的提升將會更上一個層次。
3傳統武術保護的再認識
3.1傳統武術保護的本質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本質,應該遵從其自身的本質屬性,而不能脫離其本質屬性進行開發。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改變,事物的組織構成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其本質屬性不應該刻意的去進行改變,如果破壞事物的本質去進行保護,其保護就失去了本身的價值意義,我們就無需尊稱為遺產,可以光明正大地稱其為新生事物。傳統武術的本質是技擊,雖然隨著時間與環境的改變,其技擊價值所發揮的空間受到限制,進而衍生出健身、養生、娛樂、表演、經濟等價值,但是其新的價值功能的出現則局限于習練人群對其應用的層次,但其技擊屬性則不應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丟失,它代表了一個歷史遺傳下來的技擊文化符號,而不是將這種文化符號在現代潮流中淹沒,對于傳統武術的保護,保留其本身的技擊屬性是保存其價值功能的關鍵所在。
3.2傳統武術保護理念的轉變
傳統武術的保護一般是以靜態保護及動態保護來進行,對于動態的保護學術界一直存在一定的爭論,認為動態保護將會破壞傳統武術的本真,如競技化,市場化。但是,我們需要懂得,傳統武術在傳承過程中,由于資料的匱乏與遺失,我們很難深刻的理解它的本真所在。傳統武術在傳承的過程中,其本真不是一成不變的,肯定在不斷的衍化,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而我們現在所能夠讀懂的本真,更多存在于個體的話語權中。因此,如果我們僅僅將傳統武術的保護局限于追求傳統武術的傳統特性方面,那我們的保護只能局限于不斷的爭論之中。學者高丙中提出了“作為公共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命題,他認為:“非物質文化成為公共文化,大致發生在兩個層次,一個是在觀念上被大眾公認,并且得到公眾的自愿參與;一個是在體制上被政府部門正式承認,并且以一定的公共資源加以支持”。如果我們將傳統武術的保護理念轉移到“公眾共享公共文化”的領域,更多的探討傳統武術對社會的意義及生產價值,對于傳統武術的保護路徑將會進一步的拓寬。
3.3傳統武術的保護應看成是一種人類共享的文化
傳統武術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上個世紀80年代的官方統計已有129個拳種,進入21世紀以來,有相關報道新的拳種被發現,拳種數量已經達到131個。在中國古代,由于門派之爭及“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傳承思維的禁錮,很多拳種僅僅在自己的門派弟子中傳承,如我們所熟知的武當、華山、峨眉等;也有在自己的族人中傳承,如岳家拳、楊家槍、陳氏太極拳等。雖然有著傳承的禁錮,但是,其文化特征還是人共享的,其共享的模式是一種縱向的共享,在一定范圍內的共享。進入21世紀以后,這種獨特的傳承模式被徹底的打破,確切的說應該是在競技武術的出現,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隊培養體系,并且迅速的占領了龐大的武術市場發展領域,使本來就面對生存危機的傳統武術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迫使傳統武術不得不對自己的傳承思路及傳承方式進行改變,由此出現了以傳統武術為媒介的各種傳承機構,如武術學校、傳統武術拳館、培訓班、培訓機構,傳統武術拳師對于收徒弟的數量也不再限制。由此產生了一種現象,傳統武術不再是某一門派或者家族獨享的文化,而成為了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使傳統武術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身特性得以彰顯。
3.4傳承人需要具備文化自覺的意識
傳統武術的保護,傳承人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更多的情況下,不能依靠“等機遇”來發展自己的體系,關鍵的是自身的文化覺醒。在多數情況下,政府與社會以及研究機構能夠做到的是幫扶、指導、協調的角色,無論怎樣去努力,終究要回到傳承人來實踐。因為傳統武術的體系過于龐大,政府和各界人士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武術拳種完美的挖掘,因此,在外界因素沒有到來之際,傳承人應該意識到自身承載武術文化體系的傳承現狀,以及傳承思路,以減少傳統武術的流失。
4結語
我們現在享受的武術遺產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資產,我們現在所創造、創新的武術文化資產,將成為子孫后代的文化遺產,傳統武術的保護與傳承需要更多的部門和學者的關注與參與,將當前發展比較好的拳種更好地傳承下去,將瀕臨失傳的拳種進行重點性照顧,一步一步地展現傳統武術的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覃業銀.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與特征[J].求索,2011(11):119-121.
[2]王巨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及其保護的再認識[J].社會科學報刊,2006(05):165-167.
[3]金露.游走于有形與無形之間的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分類、特征和關系[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36-43.
[4]高丙中.作為公共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J].文藝研究,2008(02):77-83.
[5]龍先瓊.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特征及其保護原則的理論思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5):47-52.
作者:李春龍 馬驚濤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