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8:36:11
序論:在您撰寫淺析中華民族體育的生活地位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當下,可以發現民族體育的生活地位在穩步提升,日益成為人類健康生活的追求。中華民族體育始終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從民族體育與其他社會文化相輔相成、甚至相濡以沫的現象中得到很好地證實,如中華武術,分明是儒釋道、中醫、兵學、倫理、宗法等等文化高度融合的結晶。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文化最尋常的事項中,便會發現中華民族體育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文化地位是由其生活地位所決定的,尤其是在眾多族群、民族聚集地區,民族體育是民眾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中華民族文化的生活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這種沖擊來自于國際大環境,也來自于本土的自身小系統。試看,你的生活中是否擁有民族體育的影子?是否能夠保障中華民族體育原有的生活地位?這不僅關乎民族體育的自身生存和發展問題,也關系到民眾生活質量的問題,關系到民族體育的文化地位。本研究通過文化模仿、文化失憶、文化反彈等民族體育在維護自身利益歷程的分析,發現中華民族體育雖然在各種壓力下,出現了邊緣化的傾向,但是在生活中的地位卻實實在在地穩步提升。
1中華民族體育的文化模仿
進入近現代,人們看到中華民族的民族體育文化從器物、制度、意識層面都在全方位地模仿西方競技體育文化,可以說是一個全盤西化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奧運爭光戰略就是一個典型的體育文化西化案例,中國學校體育就是一個西方教育模式的東方翻版,中國的社會體育就是一個西方生活模式的載體。中國的體育管理機構層級雖有中國特色,然難以掩飾西方的契約化科層管理模式印跡,制度體系則圍繞競技體育而設立。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中華民族體育難以獨善其身,出現了西化的種種跡象,突出地表現為民族運動會內容本土化,形式西方化。出現文化模仿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民族體育在中國的社會地位,嚴格地說總體上并不高,民族體育始終沒有引起國人的真正高度認可,歷史上專門從事民族體育的人群多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下九流,進入社會上層的內容較少,被推崇為優雅文化的內容更少。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文人雅士多追求“琴棋書畫”的綜合技能和人生境界,卻很少刻意追求達到“文武雙全”的人格目標。因此,中華民族體育大多處于自由發展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難從正式的記載中看到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原因主要是由于歷朝歷代武將打江山,文人則統治天下。文人對類屬“武”的文化現象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存在嚴重的蔑視傾向,對民族體育沒有很好地弘揚,因此在正史歷書等文獻典籍中很少提及民族體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民族體育的社會地位。不過,民族體育文化不是簡單的非物質文化,它在某種程度上是物質文化,因為肢體活動本身依托的有機體是物質構成的,它所承載的文化就應該歸屬于物質文化。同時,民族體育還包含著眾多的器材、場地、服裝、設備、建筑等實實在在的物質文化。正是由于具有物質文化的特征,民族體育文化不會由于文字記載的程度而受到制約和影響,它客觀地存在于現實之中,更多地被人們記錄在有機體的“肌肉”之中,記錄在每一種身體行為內容和形式之中。在對文化識別過程中,人們往往忽略這一點。對于民族體育文化現象的社會地位,更應從民眾實際生活方式中的份額、頻度來判斷。民族體育始終沒有離開國人的生活,特別是當下,民族體育起碼是中老年人的生活組成部分之一。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民族體育實施文化模仿,其根本原因是民族體育自信地認為,通過文化模仿,可以有效調動內在的優質基因,激發其活力,發揮其效益,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另外,民族體育也是迫于生存和發展壓力,不得以地進行文化模仿,這種文化模仿在一定程度上為民族體育自身的時代化發展提供了參照的模式和具體途徑。特別是,西方體育文化中的競技化,為民族體育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可以有效地解決民族體育傳承中客觀存在、不可忽視的身體體驗、身體認知和身體創造核心問題。
2中華民族體育的文化失憶
民族體育文化是一種文化記憶載體。有學者這樣認為,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此言甚為精辟。我們可以從中國人價值取向中體悟到傳統文化對國人的深刻影響,通過人際關系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宗法制文化巨大的慣性。如果說這些東西都很縹緲,那么,我們可以從建筑上清晰地看到中國建筑的中庸、平和,從中國的民族體育項目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內外兼修的品格。記憶是人類,乃至生物界的基本屬性之一。人類的記憶是高于其他生物的一種智能,這種智能在不斷積累過程中創造了文化,推進了文明進程。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人類文化記憶,因為文化的發展需要傳承。我們有理由認為,民族體育是體育文化的記憶載體。民族體育是傳統文化在特殊環境中塑造出來的文化,傳統文化給民族體育留下了極其深刻的記憶,這些記憶的共同作用使中華民族體育不同于其他民族體育,成為人類歷史上獨樹一幟的文化景觀,構成了特色鮮明的東方體育文化形態。現代化建筑充斥中國大地,使中國特色城市景觀失色,使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失憶,那么全民皆習西方競技體育,則是中華民族體育的文化失憶。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記憶不僅是對一個民族歷史的認識,更是一個民族、個體對自身身份確認的象征形式。可是,十分遺憾的是現今有部分人不僅失去了民族文化記憶,更主要的是失去了民族的身份。由于體育現象較少外延色彩,因此人們不易意識到民族傳統體育在人們生活方式中的淡出、遠離會對國家和民族產生什么樣的危害。民族體育的部分內容已經部分或全部失去了其原本的特質,披掛著與現代體育接軌后的民族體育的軀殼,奮力地重新尋找著自己的時空定位。這種已經失去記憶和身份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中難覓立足之地?!拔湫g現代化的異化”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戴國斌認為武術現代化的異化是指在現代化語境中,現代武術消退了它原本民族的特質,使武術的現展異化,西方體育價值的“反客為主”和“價值偷換”。文化失憶是文化融合過程中的必要環節。文化失憶則是揚棄本土文化中不合時宜的文化事項的一種方式,或是一個有選擇的意識過程,只有對本土文化敢于揚棄,才能做到創新,正所謂不破不立也。當然,文化失憶必須是短暫的,如果長期處于一種失憶狀態,最終可能會導致徹底的失憶,那將是一種文化資源的巨大損失。我們從西方民族體育傳入中國的百年歷史來看,百年西方民族體育與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積累時間差,中華民族體育絕不會如此脆弱地讓位于僅僅在華夏大地上繁衍百年歷史的西方體育文化??梢郧逦乜闯雎L的文明史,博大的文化圈鍛造了中華民族體育頑強的生命力,使中華民族體育在經歷反復的文化沖擊后依然保持著本色不改,尤其在現代及其廣泛、強烈的強勢體育文化的沖擊中,中華民族體育并未消亡,它依然廣泛地生存于中華大地,并在全球范圍內更加廣泛地傳播著。因此,中華民族體育的生活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在不斷拓展,日漸成為人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中華民族體育的文化反彈
應該看到,在經歷了一個階段的文化沉寂后,其后必須是一個文化的反彈。文化反彈是某種文化受到異質文化強烈影響之后,本土文化潛在元素被激活,文化放棄了自卑傾向,重新認識自己,甚至出現過高的、激昂地認識自身文化的能力傾向,通過自我評價,客觀地對比交流雙方的文化,產生文化自信的過程。文化反彈也是文化交融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互動雙方來講,文化反彈主要體現在弱勢文化一方,因為一定時段受到強勢文化的制約、壓制,本土文化沒有了話語權,喪失了一切可以自我發展的空間,被聚合的能量終于會像火山一般在一定的時刻噴發。民族體育文化反彈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弱勢文化借助強勢的西方競技體育來展示本土民族精神,試看中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金牌總數、獎牌總數上升的曲線,以及整體的競技運動水平。如果一個國家未曾輝煌,也就無所謂強烈的反彈意識。恰恰中華民族擁有輝煌的過去,具備強大的融合能力,以及善于涵化異質文化的文化結構和意識,文化反彈出現的幾率極高。這種形式的文化反彈對民族文化來說是一種提高民族士氣,文化沉寂營造謙和學習氛圍的必要形式,但它僅是一種表層文化融合的形式。主要的文化反彈是本土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展,是構建在廣泛學習、借鑒基礎上的,極大發揮本土民族文化優勢的民族文化發展過程。民族體育近年來被廣泛地重視,民族、民間體育活動的不斷繁榮,民族體育文化節日的廣泛建立,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民族體育文化反彈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武術而言,國際武術組織的廣布各大洲,參與人群日眾。頻繁的國際龍舟賽事展示著中華民族文化,使龍文化走向了全球。濰坊的風箏節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小小的風箏使向往悠閑人生,但又不離譜的文化理念廣受重視。法國成立了世界聞名的中國摔跤專門組織,使歐洲百姓可以體驗和鑒賞中國人的機智和能力??芍^中華民族體育文化反彈是全方位的,是具備強勁動力的。文化反彈的程度如何,要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而中華民族體育文化借助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具備了較為雄厚的文化底蘊,其反彈是有一定實力的。淺薄的反彈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宣泄,絕不會產生深入涵化,不會理性地將各種文化優勢有機地融合,使之轉化為符合時展,社會需要的文化。中華民族體育的文化反彈,需要一定的國際環境,這種環境已經存在,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儒家思想在東南亞的廣泛認同,形成了巨大的儒學文化圈,形成了較強的文化實力。其次,是全球性的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普遍認可,尤其是西方文化非常器重中國沒有“爭吵文化”,只有“一致文化”,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廣泛地得到了世人的認同。在這種大背景下,通過民族體育符號可以引發彼此互動雙方生活方式的改變,中華民族體育全球范圍內大行其道,備受關注,已經達到了墻外開花墻內香的氛圍,這十分有利于中華民族體育的國內生活地位提升或反彈。
4中華民族體育的生活文化
通過一系列的文化自省和文化建設,最終民族體育將充分地走向生活,成為人類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組成。當下,人類前所唯有地關注健康,健康不僅來自于營養、更來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中是否擁有以養生為主導的,以生命塑造為終極目標的民族體育至關重要。民族體育的生活文化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文化,其主體的身體行為中最突出的有三種屬性,分別是藝術性、競技性和文化性。藝術性是民族體育的靈魂,競技性是民族體育的動力,文化性是民族體育的根本,三種屬性需要有機地結合,結合的完善,就會出現持續地繁榮發展。當今世界上大行其道的體育運動,多為藝術、競技、文化的完美結合的產物,如籃球、足球等項目,有誰會說籃球、足球不是藝術,又有誰會認為籃球、足球缺乏競技,還能有誰否認籃球和足球的西方文化屬性。身體行為的三種屬性是影響民族體育生活地位的重要因素。生活品味的提高,需要藝術性,民族體育提供的身體行為藝術性是動態的藝術,有機體的藝術調節生活情調,激發生活活力。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身體行為的競技性,民族體育提供的競技性是一種含蓄的競爭,可以幫助人們不畏艱辛,努力向美好生活邁進。生活水平的升華,需要身體行為的文化性,民族體育提供的鮮活的文化,可以使人們從活態的文化中體驗、認知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當這三種屬性納入到以身體行為為主體的體育生活方式之中的時刻,必須考慮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生命塑造。在中華民族體育文化中,養生是核心功能和價值所在。一個生命體只有在充分地滿足了生命沖動的過程中,合理、恰當地運用了藝術、競技和文化,方能有效地實施對生命的塑造。因此,藝術、競技、文化與生命塑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民族體育是這種有機整體的先進文化。當這種先進文化逐步被世人所認識、認可、認同后,民族體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勢必得到更加充分地鞏固和提升。民族體育是否能夠得到異質文化的認同,并不與經濟的發達程度相關,或者不與社會文化發展狀態成線性關系,而與民眾對健康和幸福生活的意識,以及與質樸的動態生活方式相關。從人類發展指數層面進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晰證實這個假設。假如某一地區的人群健康水平較高,其社會文化發展狀況應該處于較高水平?;蛘?,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社會發展狀態較好,那么可以認為其民眾的健康水平會相應較高。根據張加林[1]等人《基于人類發展指數的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國際比較》的研究中發現,人類發展指數高的國家,其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活動能夠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基本推薦量的身體活動水平(OPA)在30%左右,中國的上海市21%。都在2140%的D級。相反指數水平較低的國家,其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活動水平量則高達4160%之間,即達到了C極標準。身體活動水平的指標源以歐美的兒童青少年為基準,以每天至少60分鐘的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量為參照而制作的標準。這種標準作為參照系,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國民的久坐行為盛行,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身體行為之一,這種狀態嚴重影響著未來社會的健康發展。該研究所提供的人類發展指數與身體活動相關關系的結果,證實了民族體育可能在同質異構的、社會文化發展相當的地域中率先被廣泛地認同。因為,相近的身體文化、相近的生活需求、共同的文化命運是促使民族體育文化被接納的根本。更為重要的是,在體育文化,唯有中華民族體育在生活方式中的養生價值、養生行為是對人類社會具有積極貢獻的文化。民族體育的文化、社會地位受制于其生活地位,民族體育的生活地位提升,使得民眾從中受益,人是文化和社會的主體,人的健康水平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了提高,自然促進了人所屬的文化和社會整體地位的提升。對此,民族體育是一個關乎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領域。
參考文獻:
[1]張加林,唐炎,等.基于人類發展指數的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國際比較[J].體育科學,2016(1):3-11.
作者:陳青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