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11:45:45
序論:在您撰寫核心素養下信息技術課程設計思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改革和實踐變革的趨勢正逐步轉變為核心素養的培育。順應新課改和信息時展要求,大力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設計研究,對推動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國外對于信息技術課程設計研究早于我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典范例。在理論研究方面,國外一些學者將STEAM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STEAM素養發展。另外,順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將微課、慕課、互聯網+等與信息技術教育相結合,從課程開發到課堂實施都在不斷完善中[2]。
我國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研究處于一個緩慢上升階段。1996年出現第一篇關于信息技術的文章,2007年是發文量最多,也是整個信息技術課程研究的巔峰時期。康桂珍[3]進行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研究,認為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是發展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核心素養概念提出后,眾多學者開始進行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研究,例如,陳琳[4]在《走向智慧時代的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建構研究》中確立由信息理念、信息思維、信息技術與藝術、信息應用和信息創新構成的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體系結構。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標準》[5]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方面。
1目標設計
1.1課程目標內涵
課程目標可以理解為某一課程的教學目標,即學習者學習本課程后所要達到的目標。課程目標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課程目標需要從較廣的視角去看,反映的是教育與國家、教育與社會的關系。狹義的課程目標則反映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因此它特指“教學目標”,如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2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目標
信息社會數字技術高速發展,要求人們具有較高的核心素養,只有具有較高的核心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做一個合格的“數字公民”。因此信息技術教育也要由原來注重計算機技術,轉向形成基于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目標:(1)培養學生較高的信息意識,全面感知信息,準確應用信息,形成獨特的信息觀點。確立此目標的依據: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內容之一是信息意識,此目標全面涵蓋了此內容,體現了信息意識的重要性。(2)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傳授中,滲透有信息技術學科有關的文化基礎和科學精神,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確立此目標的依據:核心素養指學生所必須具有的適應終生發展,以及緊跟社會進步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本目標與此內容很好地呼應,最終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進而緊跟社會進步的步伐。(3)了解計算機結構與工作原理,掌握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計算思維。確立此目標的依據:了解計算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目標之一,是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4)學生能安全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較高的信息責任意識。確立此目標的依據:在信息社會,大量的信息泛濫,各種信息技術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在道德規范允許下正確使用信息技術,營造一個穩定的信息社會。
2內容設計
2.1課程內涵
課程內容指一門課程所要教授的知識,是教材包含的內容。課程內容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是一門課程所要傳授的問題、原理、觀點、事實,它的確立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課程內容具有以下幾個特性:(1)基礎性?,F在提倡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其前提是所有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所以課程內容設置要確保深度與廣度的平衡。(2)貼近生活性。首先,知識的學習是很枯燥的,為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要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以原有的經驗為基礎構建新的知識的過程,因此經驗的來源就是現實生活,所以課程內容要更加貼近生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構建。(3)與學生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和不平衡性,因此課程內容的設置要符合各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減輕學習負擔,緩解學習壓力,選擇正確的學習策略,高效進行學習。
2.2課程內容
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課程要添加一些新的元素,從而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首先,在小學階段,在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加入信息技術學科有關的文化基礎和科學精神;在操作方面,不僅要設計上機操作,還要加入一些數字化學習材料,帶領學生進行數字化學習;單獨加入一章關于信息安全和信息責任的內容,使學生從剛開始接觸信息技術就樹立責任意識。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達到了形式運算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具體形象思維都得到了發展。在此階段要著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主要從計算機軟件操作部分進行課程內容優化,在原來各種軟件操作基礎上,增添問題分析部分,科學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計算機解決,從而引導學生形成計算思維。高中階段是知識整合階段,除了學習新知識外,要引導學生將知識系統化,讓學生有自己的作品。在高中階段加入知識梳理和自我創新模塊,通過梳理知識,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設計出具有獨特創意的技術作品。
3課程模式
3.1課程模式內涵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通過比較課程模式與教學模式要素,不難總結出課程模式內涵:課程模式可以理解為一種課程范式,它具有典型性和簡約性,是與所處社會發展狀態以及教育條件相適應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功能的總和,完整的課程模式由恰當的支持系統、明確的模式主題、正確的功能與結構設定組成。
3.2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模式
課程模式對于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都有很大影響,因此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模式要進行改進和完善。(1)樹立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觀念。精神是指引人前行的動力,只有有了理念,行動才會向期望的方向發展。所以要樹立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理念,將其滲透到每一課程每一單元每個知識點的講解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2)構建學科體系。一門學科順利開展的前提是要有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首先要在學科體系上與傳統的信息技術課程有所區別,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邏輯結構、系統完整的核心概念、一套不同的表達方法。(3)設置多元課程結構。為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在課程結構上要進行完善,由原來單一的課程結構轉變為多元化的課程結構。(4)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更新教學方法,在原來知識講解的基礎上增添真實情景,使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探索,培養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課程評價
4.1課程評價內涵
課程評價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徑對課程的目標、實施和結果等有關問題的價值和特點做出判斷的過程,它包括對課程本身的評價和對學生學業的評價?,F代教育評價理念提倡發展性評價,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個體差異,課程評價方式多樣化。課程評價有4種模式,分別為以目標為中心的目標評價模式,強調課程實際結果的目的游離評價模式,將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作為其4個步驟的CIPP評價模式,關心評價結果的CSE評價模式。課程評價基本步驟為:把焦點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課程現象上,搜集信息、組織材料、分析材料、報告結果。
4.2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是整個課程實施的重要一環,為促進學生形成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評價上也要進行改進,將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基本點展開。制作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等級量表,判斷學生的等級。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初判,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進而避免評價標準過高或過低。另外對學生的初始等級進行確定,而后經過課程的學習不斷進行測驗評定,更好地起到激勵、評價、監督的作用,幫助教師調節教學過程。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轉變。近年來信息技術課程呈現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教學只注重對軟件的操作以及基礎知識的理解,忽略了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因此,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素養就要建立全新的培養方案,形成一套合理的評價體系,更新評價理念。從評價注重效果轉向注重評價過程。信息技術教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達到評價標準而教學,而評價標準又是一些定量標準,造成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掌握知識而學習,不是學生操作電腦而是電腦操縱學生。所以,評價要轉向注重過程評價,這也是現代教育評價觀點。通過實踐探索多樣性的評價方法,以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及總結性評價為基礎,加入個性化元素,使評價高效,真正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5結語
課程目標是課程實施的導向,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課程模式是課程的支架,課程評價是課程實施的有力監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從這4個方面一一滲透,4個方面都要進行徹底改革,克服以往信息技術教學的弊端,構建新的課程實施藍圖,最終實現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PEPPERD.Assessingkeycompetencesacrossthecurriculum-andEurope[J].EuropeanJournalofEducation,2011,46(3):335-353.
[2]JEANNETTENW.Computational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3):34-35.
[3]AGGARWALA,GARDNERMC,TOURETZKYDS.Evaluatingtheeffectofusingphysicalmanipulativestofostercomputationalthinkinginelementaryschool[C].Proceedingsofthe2017ACMSIGCSETech?nicalSympossiumonComputerScienceEducation,2017:9-14.
[4]STOLEEKT,FRISTOET.Expressingcomputerscienceconceptsthroughkodugamelab[C].Proceedingsofthe42ndACMtechnicalsymposiumoncomputerscienceeducation,2011:99-104.
[5]康桂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3):55-57.
[6]劉雪飛,陳琳,王麗娜,等.走向智慧時代的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建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10):55-61.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8]顏士剛,馮友梅,李藝.聚焦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7):92-97.
[9]柳瑞雪,任友群,李鋒,等.走進新時代: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歷史成就、問題挑戰與改革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6):17-24.
[10]張進寶,姬凌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定位的嬗變[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5):108-114.
[11]邱美玲,李海霞,羅丹,等.美國《K-12計算機科學框架》對我國信息技術教學的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4):41-47.
[12]安富海.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深度融合的限度及路徑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3):112-116,125.
[13]李鋒,柳瑞雪,任友群.確立核心素養、培養關鍵能力——高中信息技術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46-55.
[14]張翠紅.核心素養框架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國際比較及政策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29):84-88.
[15]何愛華,郭有強.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網絡倫理教育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7):81-86.
[16]于穎,周東岱,于偉.計算思維的意蘊解析與結構建構[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5):60-66.
[17]李鋒,熊璋.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數據與計算”模塊[J].中國電化教育,2017(1):27-32.
[18]肖廣德,魏雄鷹,黃榮懷.面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評價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7(1):33-37.
[19]肖廣德,黃榮懷.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新課標的考量[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10-15.
[20]任友群,李鋒,王吉慶.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課程設計與開發[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7):56-61.
[21]周瀾.淺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結構的整合——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6(6):141-142.
[22]李藝,鐘柏昌.信息技術課程核心素養體系設計問題討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6,37(4):5-10,61.
作者:陳文文 于穎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