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1 05:31:19
序論:在您撰寫探析中學教師德育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質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標準。加強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作。
[關鍵詞] 中學教師 德育教育 實踐誠信榜樣潛移默化
思想道德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質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標準。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在學校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高尚風格,形成青少年求知學習成長修身養德的好風氣,下面就德育教育談幾點看法。
一、重在實踐,體驗過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把德育置于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們的做法是“重在實踐,體驗過程”。做到三個結合,即以人為本與依法治校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學校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廣泛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進感情獲得友誼。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大家和諧共處,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諒解,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我們認為要使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正確而深入的理解,但這僅用專業知識育人是不夠的,他必須緊扣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注入新的血液,使學生獲得對“美與丑”、“善與惡”有更加鮮明的辨別力。
二、創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而學習成績的優劣,除了個人主觀努力外,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也是重要因素。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使班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全體學生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鼓勵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互幫互學,除了課堂上相互切磋外,課余時間要提倡彼此為師,相互激勵。為了搞好學習上的合作,課堂上,還要根據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座位,把優等生、中等生與學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讓他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課下,根據自愿結合的原則,成立課余“學習互動小組”,相互質疑問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討。或在優等生和后進生之間開展“一幫一”活動,發揮優等生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后進生在學習上的轉化。在班會上舉行學習經驗交流會等措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合作行為,促使學生普遍提高學習水平。良好的學風,促進整體學生成績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趕奔優異的好風氣,壞的習氣逐漸減少的好局面。
三、營造誠信教育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笨梢姯h境對人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誠信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不同角度營造氛圍,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1.通過現實生活中生動的事例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爭論,引發學生產生內心震動。
2.充分利用黑板報、教室標語作為宣傳陣地,著力營造誠信教育的氛圍,感染學生,使學生關注誠信教育。如組織學生出版“誠信???闡述誠信的含義,列舉誠信的事例,對涌現出來的誠信人物加以表揚。在班內張貼“誠實守信,立身之本”,“取信于民,方可得天下”,通過這些措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關注誠信教育。
3.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先進任務,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廣播等形式,給學生設置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行為訓練使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誠信觀念。
四、采用榜樣教育法
樹立榜樣,讓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在樹立榜樣時,既要注重樹立優等生榜樣,又要特別注重樹立中等生、學困生的榜樣,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加以發揚他們的優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成為不同方面的榜樣,可以是勞動方面的,可以是助人為樂的,可以是守紀律的,可以是文藝的,可以是體育的,等等??傊?要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引導每個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提高完善自己。
五、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教師從事的教育實踐是一種道德實踐。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內涵,教育這種以人為主體的教育實踐活動,是以對人性善惡的認同為邏輯前提的。盡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對人性善惡的緣起說法不同,但都堅持認為人在合理的教育環境中是可以棄惡從善的,教育是教人棄惡揚善的活動。教師的道德素質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品質,會全面地展現在他的專業活動中,全部顯示在學生的面前,成為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的現實力量。教師可以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現自己的風范,不是靠說教和強制,而是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中就產生了教育的效應,而且那些價值導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礪、自我示范,統統都融入“無言之教”中,這種人格魅力可以說是最珍貴的資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發揮充分的作用,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模范言行、嚴于律己、作風正派、注意身教、無私奉獻、廉潔從教、積極向上,才能為人師表。
總之,加強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作。他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精心策劃,不斷用生動的、貼切生活的實例來充實它,完善它。努力做好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摘要]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能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持久的細致艱苦的與家庭和社會共同負擔的工作。筆者在長期實踐中進行了較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研究,對德育體系構建及高中德育現狀工作現狀作了細致的分析。通過對中學教師德育工作積極實踐,采用具體有效的活動形式構建德育體系和德育網絡。
[關鍵詞]德育教育;循序漸進;德育體系;德育網絡
在全社會普遍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氛圍下,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單位,“把德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的共識。所謂道德,道一道路、道理,引伸為規則、規范、事物的規律。德有所得,“德者、得也”。要實行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認識,激發道德情感。在道德規范指導下做到知行統一,言行一致。所謂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大體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四方面。而現在的德育教育無論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多是道德認知大于道德實踐,很多事例或情況與理論和實踐不相符、知行不統一,使學生的道德觀混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學校德育工作嚴重滯后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
在經濟信息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社會意識和社會價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廣大中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取向也在多元化。目前我國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成了一種普遍的傾向。教師、校長在社會壓力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下,不得不為了學校的“聲譽”和單純的“成績”而放棄道德教育的功能。高尚的道德縮水為邏輯嚴密的道德條目,斬斷了道德與生活的血肉聯系,道德成了客觀知識對象。這就使學校德育工作受到很大的牽制。
2、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轉型期學生的需要嚴重脫節
我國現在正處于深化改革重要階段,社會各方面變化巨大。中學生在對待社會的現實問題和書本的現成的理論時,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想法,對待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有不同的追求和理解。反觀我們的德育工作,沒有把學生的思想實際作為思想政治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傳授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成長實踐和需要相脫節。學生不能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解決遇到的社會熱點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知識產生懷疑,極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實效。
3、學校的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嚴重分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日趨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斷擴大和增強。生活中一部分家長對子一味的包辦代替,一部分家長成才心切、拔苗助長。另外受道德價值的多元取向的影響,如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因此,趨利避害地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作用勢在必行。
經過長期的德育實踐筆者發現當代的高中生民主意識明顯增強,不愿接受訓導式唯書、唯上、唯長的教育,樂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討式的態度接受教育等特點。具體表現有:
1、喜歡獨立,求實精神大大增強,不喜歡機械、空洞的說教,喜歡在實踐中明辨是非、善惡、美丑。
2、渴望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生活中發展興趣和特長,接受美的熏陶,創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條的、抽象的倫理教育。
3、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斷,但獨立能力明顯不足。
根據學生的這些具體特點,在德育工作中應積極倡導全體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在具體的德育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做法供同仁探討:
一、應建立以養成教育為重點的德育系統
首先,德育要求一貫性德育目標內容要具有一貫性。必須要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和要求,通過教育想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長為具有何種道德品質的人。其次,家庭、社會與學校德育步調統一。學校德育側重于正面教育,灌輸的是真、善、美的東西,尋找創造與家庭、社會教育的契合點,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對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生探討交流,及時溝通擴展學生知識面和認識、辨別能力。再次,教師思想統一,達成共識。教師不僅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的灌輸和教育,重視學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引導學生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發展。各個環節、部門在對德育的認識上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構建德育體系。
二、“各顯神通”發揮學科滲透德育的功能
各科教師在德育滲透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實踐“課課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根據各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學校各年級傳統美德特色教育主題,形成了一套滲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師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發學生情感,創設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學生。數學課上培養學生沉著堅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難、不怕艱苦的心理品質。德育課結合政治課,發揮了德育主陣地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傳統美德教育,注重學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結合時事政治,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探究社會問題激發社會責任感;結合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范進行教育等。
三、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優化德育小氣候
為了使德育教育持久、深入進行,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體育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形成“目標化”、“制度化”、“系列化”和“參與性”的主題德育教育活動特色。革命傳統教育活動;讀書繪畫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比賽、讀書辯論會、讀書知識競賽、出版微型墻報等活動;投身自然風光、文物古跡中;引導學生把崇高感情化為自己的具體行動,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通過墻報、文化長廊、德育教育專欄、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等,形成一個催人奮發向上的育人環境,營造學校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持久而細致艱苦的工作,還必須與家庭社會共同負擔,只有協調工作、緊密配合、長期堅持,建立有效的德育體系和德育網絡,并能與時俱進、注重實踐,打造德育工作新風尚。
作者簡介:郭勇,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得勝高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教育。
摘要在今天多元的社會背景下,來自各方面的社會誘惑越來越多,傳統的價值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新的價值觀尚未成型,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當前中學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尤顯重要。而教師的德育工作則正因這些來自當前多元社會背景下的特殊學生的特殊問題而顯得困難重重。要分析當前教師德育工作中的困惑,重在明確當前社會里學生的特殊個性和特殊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關鍵詞多元社會教師德育工作
身在教育工作一線的教師體會是最深的:現在的學生,一屆比一屆難教了。教師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作為中學的班主任,壓力則會更大。其中最大的壓力就是來自學生的德育工作。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個性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了,不僅僅是普通中學的教師有此感受,一級重點高中的老師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同樣的困惑。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同一個社會背景下同一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群體,他們他們雖然在個人素質和學習能力上有著不同大小的差異,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著獨特社會背景下的獨特共性。
我所面對的是浙江省二級重點高中的學生,這個群體比起一級重高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主動性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高和職高的學生又要強一點,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作為仍然以高考為評價標準的高中教師,我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并不是來自教學,而是來自作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覺得,德育問題是作為我們現在面對的這群學生的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們作為教師的最大的職責所在。因為,我們的工作將會直接影響著我們社會、我們國家的不遠的未來,決定著我們民族的素質與價值觀。知識是可以不斷學習的,但個人素質和價值觀、民族素質和民族的價值觀卻是難以再塑造的。高中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也是最難調理的時期。
從我所接觸的這群學生來分析,更帶有普遍性。這群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問題,不僅僅是他們年齡上所反映出來的階段性特征的問題,還是跟他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家庭背景息息相關的。
首先,從年齡上來看,高中階段,他們都在16到18歲之間,正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也是對自己的定位最為模糊的時期,生理上的成熟與心理上的不成熟構成了矛盾,使他們自己也處在成熟與幼稚之間徘徊,叛逆性極強。很多時候,尤其是在面對社會規范的要求或師長的教育時,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反感傾向,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了,已經懂事了,不希望大人還把他們當孩子一樣看待,也不想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各項規章的制約,這就給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其實,他們這種希望得到社會認可、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尊重的心理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在尊重他們的意見的同時,也應該看清楚他們的個性特征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為他們已經成熟了,對他們聽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給他們去處理而不過問,肯定是通不過的,而在錯誤面前,他們又往往會希望我們把他們當孩子一樣來呵護和寵愛,不是當大人一樣去批評與苛求。在這時,你會看到他們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連基本的是非觀都還不成熟。這就是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所反映出來的特殊的生理特征。而在這個階段與之接觸最多的老師,則無疑是要面對他們這種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對象。而這個階段在孩子的發育成長過程中是不可跳躍的,也正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則更應該傾注最多的精力來對之教育引導。這也便成了教師德育工作中最為棘手的一個階段了。
其次,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造成我們這群老師德育工作困難的重要因素。當然,每個人所面對的家庭環境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他們的性格特征也不會相同,但是,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講都有著共同的背景,就是他們都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無疑都是家庭中的絕對重心。而現在中國家庭中對孩子的過分關注也正造成這些孩子性格成長過程中的不可忽視的弱點:其一,他們都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凡事都是以“我”為中心,而總是會忽視周圍他人的感受和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其二,不會關心、幫助和理解他人,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比較淡漠;其三,無感恩之心,對自己的父母、老師、以及社會給予自己的關心與幫助都視為理所當然,視接受關愛位自然、應該之事,不會感恩,也不知回報;其四,勞動觀念較差,長期以來在家庭中有父母為之安排好一切的習慣養成他們對勞動毫無意識的心理。這些都是現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帶有共性的特征,而我們現在的教師需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群孩子,為了對社會的未來負責,作為今天的中學教師,尤其是對這群孩子們的道德行為負直接責任的班主任,這種德育工作的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教師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也跟我們今天所處的多元社會環境對這群孩子的性格影響有關。我們今天的社會,正處在物質文明高速發展時期,來自東西方各方面的新的誘惑太多,老的傳統的價值觀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而新的價值觀尚未成型,這就很難對這群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形成具有說服力的價值引導趨向。尤其是我們現有的教育體制的改革與我們目前教育評價機制的改革是不同步的,這種教育評價機制改革的滯后性,是造成今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會環境下中學教師德育工作困惑的最根本的原因了。
學生的年齡特征是不可客服的,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性的反映,對此,教師只能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充分的信任他們的基礎上,不斷對其進行是非觀、價值觀方面的引導。而多元的社會背景下的家庭環境和社會影響,則不是單純的依靠教師的力量所能解決得好的,也不是教師能夠左右的,今天的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全社會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社會的關注,引起我們社會的反思。
綜此,我認為,今天多元社會背景下中學教師德育工作中的困惑,不是單純的某一個教師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哪一所學校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影響著我們社會發展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