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11:27:29
序論:在您撰寫計算機設計與實踐教學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計算機設計軟件在“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中的輔助設計,探索一條適合本校特點的建筑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關鍵詞:建筑設計基礎改革建筑類設計軟件輔助設計教學模式
建筑設計基礎是建筑學專業第一學年的主要的專業課程,針對的是剛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起著建筑啟蒙的作用。我國建筑學專業的發展相對于其他國家來所不算很長,學習了不少國外建筑學教育的教學方法。針對“建筑設計基礎”這門課程,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也在進行改革。影響我國建筑設計基礎教學發展的各種觀念,從20世紀20年代到70年,主要是受法國巴黎美術學院的影響?!敖ㄖO計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強調訓練學生的繪畫能力。課程內容有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等。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學院派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質疑,原因是過度看重渲染表現,影響了學生對建筑形式的構思。產生于德國的包豪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建筑學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建筑學的教育更多的關注培養學生對建筑材料的應用和對建筑造型的塑造,“建筑設計基礎”隨之增加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課程。傳統的色彩渲染因低效率而被逐漸淘汰;手繪圖需要達到的標準降低;色彩的訓練已經不再為效果圖服務。某些傳統訓練因媒介的變更已變得不合時宜,為此我們的教學應順應形勢,適度的調整。進入21世紀,我們已經進入計算機時代,計算機應用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建筑學的教學也是如此,計算機設計軟件與“建筑設計基礎”教學變得越來越密切。
強調設計與空間的概念
作為建筑學的基礎教學,“建筑設計基礎”無論是傳統的渲染體系,還是形態構成體系都是試圖用各自不同的訓練方法抽象出具有普遍意義的設計觀念,對高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起到打基礎的作用。這兩種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是,學生通過相應的訓練,對于空間還是缺乏直觀的感受。這對于學習建筑設計的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
建筑設計的教學,對于建筑形體的塑造與感受是很重要的,以往的教學只能是基于在二維平面上描繪建筑造型與空間,對于已經“入門”的設計者來說,做到這一點不成問題,但對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講,在二維空間來描繪建筑造型與空間則有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在建筑設計的教學中,通過制作建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學生對建筑造型以及空間的認識與理解,但也存在制作時間長、工作量大等問題。
計算機輔助軟件Google Sketchup介紹
Google Sketchup 是直接面向設計方案創作過程的工具軟件,它可以快速形成建筑草圖,可以快速的建構、顯示、編輯三維建筑模型,并且能更加直觀的反應設計者的想法,便于建筑設計的交流,與3dmax等三維建模軟件相比,Google Sketchup簡潔的界面、易學易用、命令較少,更適合于建筑設計者對建筑形體與建筑空間的推敲。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當中,學生可以借助計算機,更加直觀的體驗空間,并在向學生教授形態的形成規律同時,始終強調空間的主體地位。
在建筑設計基礎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教學中,應用計算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結合模型制作,加強學生對建筑形體與空間的塑造能力。
Google Sketchup在建筑學低年級教學中的應用
加強學生的空間認知能力
工科學生受到高中數理化學習的影響,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在形象思維方面,尤其是在空間思維方面顯得非常薄弱。因此,我們認為將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基本能力訓練的首要任務。而空間認知能力就是對空間的形成、組合、性質、尺度、情感以及空間與行為的關系等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加強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建筑基礎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將電腦設計軟件與立體構成課程想結合,通過計算機軟件的輔助,可以進行多種設計構思的對比與分析,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達到優化設計成果的目的。通過計算機軟件的輔助,學生可以對建筑模型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并能縮減制作實體模型所花費的時間,通過計算機軟件,學生可以從建筑的外部與內部進行切換,真正達到對建筑空間的多層面、多角度的認識,并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加強學生的空間創造能力
從建筑學角度而言,空間創造力是在空間認知和空間想象的基礎之上,對空間進行再創造,實現一個新空間從無到有、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是充分調動各個空間要素,組合構建一個新的空間的過程。在建筑學的教學當中,對學生空間創造能力的培養是建筑教學的核心之一。學生采用Google Sketchup軟件進行輔助設計,對建筑形體、空間、材質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設計與推敲,進而增強自身對建筑形體、空間的比例、尺度等美學原則的控制能力,激發對建筑設計的學習熱情。
結語:
建筑教育近年來一直處于改革之中,在教學的指導思想到教學內容,都在不同程度的創新。雖然計算機輔助設計存在其弊端(削弱了學生的徒手能力),但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其在建筑學的教學當中所起的作用卻變得越來越突出。計算機設計軟件在基礎教學改革中做出了可貴的探索,我們相信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會不斷得以完善和修正。
【摘 要】目前的大中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是一門以公共課形勢存在的課程,是所有學生的計算機入門必修學科。但同時計算機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計算機課程,其課程特點也符合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如果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中能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就可以為學生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鋪墊和促進作用。因此用動機設計模式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動機設計 策略 計算機基礎
筆者在大專院校從事計算機一線教學工作多年,有豐富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直致力于如何把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用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融合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如果重視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而且經過多次的實驗對比,也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下面來詳細闡述一下具體的過程。
一、動機設計的研究步驟
首先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的計算機水平,然后結合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列出實際可行的目標,然后就是根據授課的內容和學生動機的特點,從注意、切身性、自信和滿足感等方面分別設計激發動機的策略,接下來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動機策略,最后一步是通過一定的考核方式來測量和評價策略的實施效果。
二、動機策略的設計
在對學生學習動機和教學內容特征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應用最廣泛和效果最明顯的是注意策略。注意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活動。在教學中,只有引起學生們的注意,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來。動機策略設計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選擇并集中感知教學內容,并且能夠產生對學習的一種穩定的心理注意。通過對高職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及計算機基礎課程特點的分析,可以將將動機策略主要分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前的注意策略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注意策略兩個方面。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前的注意策略
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首先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滿足感和精神享受,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精神層面的滿足和愉悅,體驗到人生自由境界的幸福和喜悅。從這個方面來說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也是人生高級的精神享受??梢宰寣W生相信學習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應該相信學習是快樂的,享受的。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學習的應用性價值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對生活的應用價值具有直接性與明顯性的特點。這些知識技能可以直接應用于當前社會的很多工作生活,也是以后參加工作的必要技能。因此通過各種計算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案例來幫助學生認識到這門課程所要培養的知識或技能是有用的,不僅可以為他們后續的專業學習做好準備,也為他們以后的職業生活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幫助學生認識到課堂學習與校外生活之間的聯系,從而使他們將學習活動作為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不受歡迎的外來強加物,進一步激發和重建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注意策略
當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回答問題以后,要進一步挑戰學生的知道感,這是一種在學生已經擁有相當多相關知識的情況下應用的策略。比如,學生已經知道了計算機的組成部分,那么接著對學生提出計算機是怎樣工作的呢?這樣可以再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學生意識到需要查書或參考資料,或者是通過討論來獲取所需信息。教師還可以提供具有爭議和矛盾的信息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學生獲取一定信息之后,教師接著介紹與他們的結論相矛盾的補充信息,這樣可以迫使學生認識到問題比他們預想的更為復雜,刺激他們形成更全面的思考和理解。其次,要促使學生形成探究的態度,并且是以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為主線展開的,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在做中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創造一些參與性的活動讓學生融入到學習中來,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地位。比如在計算機系統的硬件組成部分,可以讓學生分組對主機箱進行拆卸和安裝,讓學生更清楚其硬件組成部分。最后,在學習中只引起學生的注意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維持學生的注意。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的最大挑戰。
(三)自信策略
教師可以提供多樣化的挑戰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因為每個學生本身的水平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設置任務的時候可以分層次來設置,遵從由低級到高級的原則,讓學生在逐步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體驗到成功,從而增強自信心。
(四)滿意策略
在對學生評價時不能單獨從考試成績來評價,要用發展的和多元化的觀點來進行評價。在學生了解了評價標準以后,要鼓勵他們積極地結合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然后彌補弱點,最終取得滿意的成果。
三、實施動機策略的案例分析
為了驗證以上提出的動機策略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是否可行有效,筆者運用相關策略進行了一個學期的教學。在教學之前通過問卷調查選取兩個水平相當的班級進行試驗,在一個學期結束后,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聯合教研室的教師組織兩次技能比賽,從兩次比賽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應用動機設計模式教學的班級成績比對比班明顯要優秀一些,而且實驗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較高,學習也比較努力,實際操作能力也很強。
摘要:本文從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課程上的應用類型、在課程教學上的應用、在第二課堂建設上的應用和在專業文化建設上的應用四方面對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課程體系中的系統應用進行了探討,提出了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教學體系的系統應用需要情感體驗、形象體驗、思維體驗、技法體驗及操作實踐體驗以及職場體驗五種類型的有機結合的理念,在專業素質培養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提高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就業適應性,為計算機設計類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計算機設計類;專業訓練
計算機設計類專業(網頁設計、廣告設計、景觀設計、工業設計、軟件設計等)的課程屬于實踐訓練所占比重較大的課程體系,技能的訓練以思維方式的培養為前導,在形象思維層面上非常注重對學生美學思想的引導,培養學生美學形象上的感受、體驗以及美學素養的積累,在專業技能訓練上強調電腦軟件平臺操作的熟練性、實現意圖的明確以及實現效果的評判,在設計作品中又非常強調美學理念的表現力和公眾的可接受性,在抽象思維層面上強調把作品的設計作為一個工程項目對視覺空間想象力、形象表現力、圖形圖像評判認知能力、語言智力、邏輯智力、音樂韻律、人際溝通智力等多學科的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應用,簡單的灌輸式的教育是達不到教學要求的,如何進行讓學生參與性強,并能自主積極訓練的素質教育是計算機設計類改革面臨的一個大問題[1,2]。
體驗式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一種充分強調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形象化,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全新教學模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其精髓是老師不輕易給出問題的結論,而是采用啟發式的方法讓學生在預設的體驗環境和氛圍中借助學生先前已有的生活體驗或知識體驗,發揮想象力,流露情感,表現感受,討論價值取向,在此基礎上在老師主導啟發下利用群體的知識體驗認同,主動收集分析問題的思維點和知識點,提升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應的知識體系,具有學生的參與性強,知識體系和學生的思維活動結合緊密,容易被學生接受,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特點[3-8]。其理論思想和實踐模式在教育學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在計算機設計類專業的教學體系中應有較高的探討價值,本文旨在做一些探討,為計算機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課程上的應用類型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表明: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課程教學體系中的應用,可歸結為課堂上把教學內容建立在學生的情感體驗、形象體驗、思維體驗、技法體驗及操作實踐體驗等基礎上,引導提升成涵蓋設計視角、設計理念、設計思路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系,在課余又注重培養學生在設計知識上的情感體驗、形象體驗、思維體驗、技法體驗及操作實踐體驗形成專業素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貫穿在整個計算機設計類的課程教學體系中。
(一)情感體驗
主要指計算機設計類的學生在開設專業課程之前“先入式”的對已有的好的設計作品及設計要素(線條、平面、空間)、環境、美術作品、圖片以及作品與用戶的交互性等感受體驗和美學認知的心理傾向的積累,在與這些事物經常性的接觸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會對色彩、線條、平面、空間感、質感、構圖、作品效果的愉悅性等建立起簡單而樸素的認知和美學傾向,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形成正確的美學認知和專業素養,培養起正確的美學表達方式對后續的專業技能的培養起到很好的基礎作用,在完成設計作業或參與項目中就會帶有思維的活性,使作品具有靈性,而不是技法上簡單地模仿和機械地實現。
(二)形象體驗
主要指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里對老師所教授的對象具有形體上生動的認知和形象記憶[9]。把老師講授的各種軟件操作技法與實現效果對照,把電腦影像效果與真實客觀對象的仿真差距對照,這樣對知識點的接受就不會落入空洞的表述和抽象的記憶,與教師課堂講授的結合,大大突破有限學時的限制,利于對知識的理解成為鮮活的知識點的積累記憶,形成學生們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利于作品設計實踐活動中獨立的創新思維的激發,而不是盲目地模仿。
(三)思維體驗
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學生,而是采取案例教學、組織討論等方式,從學生們所熟知的生活例子中引導學生們思考、討論[10]。在教學過程中,把思維發散開,然后逐個分析各種情況和方案,把思維聚合起來,篩選出優化的方案,在此基礎上提升出需要講授的知識原理,以學生的知識認知為起點往上提升的教學方法取代以老師的經驗認知往下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驗整個分析的過程,學生容易吸收結論,知識點記得活,能主動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在平面設計、網頁設計、3D建模設計、課件制作等課程中根據不同需要做案例教學、分組調查、分組討論等教學設計。
技法體驗及操作實踐體驗:計算機設計類的實踐技能需要和設計的理論知識結合較緊密,在進行專業實踐訓練時,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反復參與到專業實踐技能訓練環境中,在實踐―總結―輔導―再實踐的環節中反復進行,找到自己實踐的心理體驗,幫助他們總結出實踐技能的認知,提升實踐技能背后的專業知識理論。實踐技能的熟練掌握需要和理論功底的積累結合起來,要避免“理論熟,實踐生”或“理論淺,實踐熟”的兩種錯誤傾向[11]。
二、體驗式教學在課程教學上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手段全覆蓋所有計算機設計類課程,探索以形象思維認知引導切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的教學模式,從體驗的環境設計入手營造教學氣氛[12-16]。在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多采取互動的,分析型的教學,課堂的圖片展示、視頻教學、網絡教學要與教師多媒體課件教學結合,增加作品案例分析、作業講授的學時,揉和情感體驗和思維體驗于教學氣氛中。在提出每一種技法、思路或方案時,要重視與學生形象思維的交流,注意引導討論情感體驗,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美學思想,或做方案時具有人性化的思考,在討論和分析過程中又要注意邏輯思維的條理、層次,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學習到專業特點的思維方式,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形式可融合案例教學、分組討論、野外認知等多種形式進行,在效果表現力與技法實現上引導學生反復體驗,找到技法的自我感受,探索含實踐技能測試、作品評比、實習考核、口試等多種考核辦法的考核機制。
同時,加大實踐教學改革力度,一方面,積極在每一門課程中抽出一定比重的學時進行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課程特點相近的教師組合或銜接,制定專門的訓練教學計劃,分年級分課程實施小班教學,強化基礎訓練(電腦技能測試),分方向交叉訓練,延伸強化綜合訓練(帶項目的概念性設計),實踐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技法體驗和操作實踐的體驗,小班分組進行,加強個別輔導,增加學生交流經驗和接受輔導的機會,注意課堂與課后的結合,布置一些項目性的課后作業給學生去做;另一方面積極探索走出學校,面向社會的技能訓練,與多家廣告公司、景觀設計公司、網頁設計公司等合作,積極建設集社會服務與專業實踐教學為一體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推薦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可改善實踐教學條件,積極探索校外專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幫助學生對未來職業角色和職業環境進行職業體驗,是專業教學在學生職業規劃上的積極育人的實踐行徑,每個實習基地的實訓內容與對應的課程匹配,集中在某個專項的技能訓練上。
三、體驗式教學在第二課堂建設上的應用
單憑課堂教學進行專業訓練是不夠的,也不符合“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人類認知實踐過程的反復漸進的要求,需要把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起來組織好第二課堂,開發出專業訓練的潛在課程[16]??赏ㄟ^開放管理計算機房、整合教學資源、組建以學生為主體,專業教師參與輔導、培訓的一個學生的專業學習型的團隊等舉措來加強,集專業書籍閱覽、專業資料收集、組織專業比賽、社會實習等功能于一身,培養學生們的專業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營造課余專業學習氛圍,適時舉辦專項技能提高的輔導班,幫助那些在課余時間有加強專業技能訓練愿望的學生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由專業教師授課,根據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專門的培訓方案,對專業的正規課程不能觸及到的深度和答疑輔導進行補充,輔導了很多專業基礎弱的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強化訓練,同時也輔導了一些有志于在設計類領域就業的學生進行就業培訓。
四、體驗式教學在專業文化建設上的應用
除了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需要體驗式的教學之外,計算機設計類的師生在專業價值觀上的自我認知也需要加強“育人體驗”和“職業自信心體驗”[8,17-19],我們借鑒企業文化的建設思想,從教師和學生兩條線入手,整合專業課程教學、第二課堂訓練和校園文化等教學資源,加強專業學術交流平臺的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與育人的職業認知感,引導學生復合型人才的成才模式,營造激勵學生們熱情參加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專業學習氛圍;通過鼓勵教師組織學生專業訓練、作品評比、參加設計比賽等活動延伸專業課程教學,豐富專業學習資料,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可以激勵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通過建立作品展室、到企業項目實習等舉措,活躍專業氣氛,提高學生專業學習在價值觀上的自我認知感,提升學習熱情和專業自信心,綜合提高專業教學水平。
五、結語
體驗式教學在計算機設計類教學體系中的系統化應用,需要情感體驗、形象體驗、思維體驗、技法體驗及操作實踐體驗以及職場體驗五種類型的有機結合,在專業素質培養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思維方式的培養,比傳統的“灌”式教育更符合計算機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可提高專業的整體教學效果,促進專業教學與行業發展的對接,增強學生的就業適應性,同時,也要看到,這需要在整個教學體系上加大改革力度,給予更大的軟硬件上的投入,需要建立和諧的教學團隊,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進行統籌管理,也要求各位任課教師具更高的教學熱情和事業心,研究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認知特點,根據不同的課程特點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形式,豐富教案。
【摘 要】本文在簡述計算機設計大賽對計算機教學課程教學重要意義基礎上,改革計算機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打造計算機開發性、專業化的實驗實踐基地;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實行“學長”制,建立競賽團隊等方面探討了計算機設計大賽在計算機教學改革與創新中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設計大賽;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教育電視臺決定聯合主辦“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高校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一、計算機設計大賽對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意義
1.有效促進課程教學改革
計算機設計大賽的要求是學生的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這就給學生增加了參賽難度,不僅要了解計算機,還要通過了解的計算機知識設計出有新意的參賽作品。其次,還要掌握計算機的操作,這樣才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機軟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這與大學計算機教學要求相一致。
對學生而言,要想完成一個完善的計算機作品,單靠簡單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學習更多的計算機知識,掌握多種計算機軟件的操作技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安排計算機課程,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從完成學生的作品出發,完善課堂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了解學生的需求,教授他們想要的知識和技能,豐富課程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2.有效促進課程與專業融合
計算機設計大賽的規則中對參賽作品進行了類別劃分。這也體現出了不同專業的教學內容不同,無論在哪個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完成自己的參賽作品。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上也一樣,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創作作品開展教學工作,在幫助學生完成參賽作品的同時教授學生專業知識。此外,在學生完成作品過程中,可以引導不同專業的學生相互配合。
例如,中文專業和動畫專業結合起來,共同創作一個參賽作品,可以是動畫作品,能在一個作品中體現兩個專業的特色。在這個組合中,中文專業學生可以發揮他們的特長,如作品構思、材料準備、文案等工作,動畫專業學生根據中文專業學生的設計進行實際的操作,完成技術準備、作品實現等工作。這樣,既體現了每個專業的自身優勢,又對完成整個作品的任務進行了明確分工,還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范圍,指導學生今后的學習方向。
這種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專業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
3.提供有效的課程實踐平臺
計算機設計大賽正好給予了大學計算機教學一個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實踐平臺。學生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需要完成類別選擇、計算機軟件選擇、構思、資料整理、完成作品等準備工作,具體如下:①客觀分析已掌握的計算機知識,確定作品創作中會運用到的其它知識;②為完成作品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③搜集資料,并進行分類整理,滿足創作所需;④綜合運用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完成構思的參賽作品;⑤總結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并進行存檔。
二、計算機設計大賽在計算機教學改革與創新中的應用
1.改革計算機教學模式,強化實踐教學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創新能力,我們對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適當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時間,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并對實踐教學課程進行了層次劃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多層次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
通過這個實踐教學體系,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后,通過有針對性的實踐課程提高應用能力,通過綜合性實踐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參與計算機設計大賽的比賽項目,考核和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期末的學科競賽或對學生的實踐訓練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我們需要完善培養內容,使其與我們的教學體系相輔相成。
計算機設計大賽,既符合我們層次教學的要求,又提高了學生的實操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綜合利用知識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首先,可以安排學生參加校內或校際之間的小競賽,主要是依靠綜合實驗教學,比賽相對較容易;一種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性質的計算機設計大賽,主要依靠項目實踐教學,比賽對象是綜合運用水平較高和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學生。
2.打造計算機開發性、專業化的實驗實踐基地
學生通過實踐,不僅能更好的掌握教師教予的知識,還能提高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實操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學校設置實驗室尤其重要。
綜上所述,我們應對實驗室建設進行改革,將校園實驗室真正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地。首先,實驗室對全體學生開放,鼓勵學生去實驗室體驗和學習。其次,豐富實驗室的實踐內容,準備有意義的實驗和競賽課題,由專業的教師對參與研究和實驗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鼓勵學生獨自完成實驗課程.通過在計算機開發性、專業化的實驗實踐基地進行實踐,學生可以完成實驗主動搜集資料、構思作品、尋找完成方法、發現和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真正愛上所學專業,為參加全國性的大賽奠定堅實基礎。
3.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無論是教學還是競賽,一切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變。在競賽中,以學生為中心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提出的參賽設計思路和方案,盡管有時不切實際或異想天開,作為教師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從學生的角度給予相應指導。通過討論、爭論讓學生明白參賽方案存在的漏洞及不足,并鍛煉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正是多次不完善的方案才促進了學生的成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創新能力。
4.實行“學長”制,建立競賽團隊
創新是一種團隊運動,團結協作精神和社會活動能力是人才在社會立足的基本條件,是事業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充分調動每個組織成員的創造力,形成團隊創造力。實踐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組成學習競賽小組,高年級和低年級學生互幫互助,一起學習,一起比拼,形成老帶新的和諧學習畫面。
學長制一方面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學習環境,高年級學生因為已經有了學習經歷,可以將經驗傳授給低年級學生,幫助低年級學生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疑惑;另一方面培養了高年級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項目策劃能力,在幫助低年級過程中,要對團隊的任務進行分配,明確團隊紀律,這就激發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完善了他們的人格,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