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3 10:32:51
序論:在您撰寫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探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深入,以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一定的調整。本文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資產減值會計處理;改進;途徑
一、我國資產減值會計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減值處理不規范。上市公司在資產減值處理過程中常對賬面價值與可回收金額做性能比較分析,如果出現后者大于前者的情況,則進行減值準備的計提。這種做法看似符合規矩,但可回收金額的數據統計不夠規范,相關規定對該數據的統計類別和方法缺乏詳盡說明,數據統計受會計人員主觀影響較大。減值處理中參照的其他數據盡管具有客觀性,但由于某一數據的不準確,或者精度不高,導致整個數據缺乏有力的原始依據,其真實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資產減值準備的信息披露不全面。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不全面與企業會計準則對此規定的不清晰有關。已有的規定對于信息披露的具體項目缺乏相應的明細,僅從原則上進行規定難以取得實效,這會導致企業會根據自己所需隨意增減項目。因此,利潤表中所體現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原始數據存在失真的可能性,常導致最終數據與實際損失存在較大偏差。我們所見的資產減值損失和對利潤的增減,盡管可從一些不同的損益類賬戶明細中體現出來,然而這種體現范圍較為有限,無法完整體現其對整個經營狀況的影響。計提和轉回資產減值損失對于企業利潤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使企業從盈利變為虧損,一些企業為達到少繳稅、不交稅的目的,常加大資產價值損失以減少利潤,這對國家的稅收造成非常嚴重地損害。
(三)對企業業績考察的不規范。國家對上市公司的上市、退市制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通常要求連續虧損三年的企業退出股市。于是一些企業在資產減值準備方面做手腳,在即將退市的前一年巨額提取,完成減虧和盈利的目標,從而保住了上市公司的地位,避免被迫退市,于是繼續名正言順地虧損。這種做法的危害非常大,會造成企業的惡性循環,結果必然使企業的徹底崩潰,對于資本市場的正常運作和健康市場環境的維護也非常不利,應該予以嚴厲譴責和有效規范。
二、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完獸和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資產減值準備審計。會計作為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工作的直接執行者,其主觀意識和判斷對工作執行情況發揮重要影響,所以存在很大的出錯風險,為在最大限度上減少主觀因素干擾,會計報表需由注冊會計師進行認真審計。這個環節至關重要,審計者應以會計法準則為根據,秉持認真嚴謹負責的態度,嚴格遵守程序對資料進行分析,準確鑒別計提方法實施的合理性,最終提出審計報告。在審計中發現問題和錯誤時,審計師應明確提出意見,
(二)建立健全信息市場與價格市場。市場價格因素是企業進行資產價值評估的主要依據,因為我國資產信息和價格市場并不規范,各項資產的最新市價的工作較為滯后,資產價值會計在進行計提資產減值時所依據的參照價格必然存在偏差。信息市場和價格市場一旦存在問題,減值會計就失去了可依托的根據,難以保證工作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全面考核企業的經營業績。一些上市公司為造成企業經營業績優良的假象,以便能夠順利上市,最大限度地縮減計提減值,甚至根本不去做。這樣的企業蒙混過關上市后,很快就露出本來面目,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的整體形象,給股民造成嚴重的損失。投資者容易被企業制造的虛假繁榮所迷惑,以為企業業績優良,上市后未來發展前景必定更加可觀,從而蜂擁進行投資。因為一些企業對資產減值的遮遮掩掩,導致會計報表內容不全面,會計計量誤差增大,使企業的整體數據缺乏真實性,同時埋下隱患。一旦企業必須進行計提資產減值時,會對企業的生存、發展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審計部門應完整考查企業的經營實際狀況,特別是對計提資產減值的情況要嚴格審查,避免信息使用者收到蒙騙,遭受經濟損失。
(四)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特殊規定。企業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能夠對其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變動,會計在處理賬務過程中,借方計人所得稅費用,貸方計人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減都能夠對所有者的合法權益造成影響。一些上市公司為維護自身利益不做出正常的會計處理,用賬目的假象蒙蔽股東的實現,使其看不到自身權益的損失,幻想著能夠獲取最大的利益。
上市公司能夠售賣的金融資產,必須依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將發生的改變計人公允價值變動并計人當期的所有者權益。這些金融資產一旦發生減值,就應及早對賬面的減值做出修改,不應以其他科目來替換,必須直接轉出,在當期的損益中反映出來。此工作在執行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認真嚴謹、秉公辦事,絕不允許弄虛作假,同樣,一旦公允價值發生變化,也必須即時轉回。盡管這種做法偶爾能對企業短期利潤帶來消極影響,卻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
摘 要: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帳面價值。判斷資產是否減值,應依據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損的某些跡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種跡象,企業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正式估計。
關鍵詞:資產減值;減值準備;確認;會計處理
新《企業會計準則》于2006年,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率先推行,隨后得到全面推廣。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帳面價值,而判斷一項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依據該項資產發生的某些減損跡象,如果存在減損跡象,企業就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
資產減值準備按新準則規定,是將發生減值跡象的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可收回的金額相比較,按其低可收回的金額低于賬面的價值的的金額計提的減值準備,新的資產減值準則的實施將有效地不法上市企業人為利用減值準備科目來調節利潤,這對那些被暫停上市的公司,想通過人為調節利潤達到恢復上市的可能性降低。下面就具體談談不同資產的減值準備的核算。
一、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
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資產價值盡量接近現行市值;而不至于高估資產規模;是為了使資產更反映其實際價值,根據謹慎原則不至于高估資產。當然,企業也會利用計提這些減值準備來調節利潤。
1.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準備金額-(或+)“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或借方)余額,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當期損益)影響營業利潤;貸:壞賬準備
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之后又收回來做相反分錄。
2.當期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成本-存貨可變現凈值,會計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減少企業利潤)貸:存貨跌價準備
3.轉回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時,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做相反分錄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 借:存貨跌價準備;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按照新的《企業會計新準則》規定,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準則來判斷該項固定資產發生是否發生減值,并按其實際發生減值的金額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其分錄如下: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科目。
處置該項固定資產時,其已計提的該項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同時結轉。
三、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準則來判斷其在建工程發生是否發生減值,并按其實際發生的減值的金額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在建工程―― 相關科目的減值準備。
四、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資產減值準則來判斷該無形資產發生是否發生減值,如發生減值則按應其實際減值的金額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科目。
處置該項無形資產時,已計提的該項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應同時結轉。
五、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根據相關的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來確定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經判斷確實發生減值的,應按其應減值的金額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相關科目。
處置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時,其已計提的該項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應同時結轉。
六、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工具)減值準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是新增加的會計科目,該科目核算方法為: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根據相關的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來判斷其持有至到期投資是否發生減值,如果判斷其發生減值則應按減值的金額來確定損失,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相關科目。
如果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價值恢復,在不超過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范圍內,按實際恢復增加的金額來沖減資產減值損失,分錄為: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相關科目,貸: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
七、商譽減值準備
商譽減值準備是新增的會計科目,其具體的核算方法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根據資產減值準則來判斷其商譽是否發生減值的,并按其實際發生的減值金額來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分錄為:借:資產減值損失--相關科目,貸:商譽――相關科目減值準備。
有下列情況,應特別引起財務人員及報表使用者的注意。
1.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商譽等減值準備一經計提,在以后的會計期間都不得轉回,只有在處置該項資產時,計提的減值準備應同時結轉。
2.投資性房地產存在減值跡象,計提減值準備(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的差額):借方:資產減值損失,貸方: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針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按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的)期末應將其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不計提減值。
鑒于減值準則在內容上比較寬泛抽象,執行起來難度較大,可能會導致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低下,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因此需要會計主管部門或金融企業監管機構依照準則并結合我國現行實務確立相應的程序或標準指南,以進一步規范企業的資產減值會計處理。
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有關問題,直接影響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而企業真實地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一方面是財務人員的技術能力、水平問題,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與管理者的誠信問題,這就有賴于整個社會、企業和廣大會計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相關部門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摘要:針對鐵路運輸企業對于資產減值會計處理的計提現狀,本文從資產減值準備在實務操作上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方式進行總結分析,提出鐵路運輸企業在執行資產減值準則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鐵路運輸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盈余管理
一、鐵路運輸企業資產減值現狀
2006年1月1日財政部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要求鐵路運輸企業做好資產清查工作,核實資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但是實際上各基層站段很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且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數額極少。這主要表現在兩個原因:一是鐵路運輸企業現行的資產減值制度與資產減值準備準則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二是目前鐵路運輸企業的管理體制制約了資產減值準備。但是新的資產減值政策為企業的政策選擇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對資產減值人為的操作不僅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而且有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
二、新準則前后資產減值的盈余管理操作
由于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和公司形象的問題,企業進行資產減值轉的動機主要體現在經濟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指公司基于市場預測,包括市場預期下降、行業類競爭加劇或者企業經營戰略的改變而導致的資產價值需要重新估量,以此進行的資產減值準備,而另一方面,對于盈余管理因素是指公司高層為了“修飾”財務報表而對資產減值進行計提,主要表現在大清洗、利潤平滑需求、配股需求、避免虧損或者公司高管人員變動等方面,這兩種因素實質是“盈余管理工具觀”和“資產價值毀損管”比較的具體表現。前面一種觀點是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后面這的資產減值集體是真是地反應了公司現有資產的公允價值。
新準則的實施時間是在2007年1月1日,這樣給以前年度采取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管理一個“反悔”或者緩沖時間,將以前年度的資產減值以各種理由予以轉回;二是由于新規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生產性生物資產和以成本計量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以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及石油天然氣開采的減值是不允許計提減值后予以轉回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存貨、消耗性生物資產、應收賬款、持有至到期的投資(攤余成本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和長期債權投資等的減值仍然允許轉回處理,這樣給公司留有了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間;第三,新資產減值準則的頒布使企業利用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了,利用計提手法調節利潤將越來越難。但企業仍然有其他的選擇進行盈利操控,因此新資產減值準則對公司的盈余管理影響程度有限。
在以前年度鐵路運輸企業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而事實上,在2006年資產鐵路運輸總公司的清查結果是全路共計資產清查損失近200億,其中資產報廢、毀損損失90多億,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資產減值損失100多億,可見鐵路歷年未執行資產減值準備帶來的累積影響巨大。除了執行力不足以外,我們可以從進行看出鐵路公司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好處就是虛增利潤和資產,美化了當年的數據報表,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
三、鐵路運輸企業執行資產減值準則具體對策
1.完善鐵路運輸企業的資產減值管理辦法
建立完善的資產減值制度,就是完善資產減值的核算審查資產的制度,確定鐵路企業資產減值的具體計算方法以及制定好資產減值審查報批的程序。對于資產的價值評估,特別是對于資產數額大、折舊損耗比較明顯和資產作為產品于市場環境變化大的情況,如大型車輛、辦公電子設備等,鐵路運輸公司要組織專業人士對資產項目進行專業盤點、考察及核算,及時搜集設備和資產的各項實時資料,公允反映資產價值。
2.健全資產減值的內部控制制度
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主要包括測算、審計和審批三個部分,只有分開職責各自完成,才能保證資產減值準備的準確和公允。這就需要設立三個不同的職能部門,通過不同的授權額度來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外對于授權的額度問題,也需要規范范圍,對于小額的鐵道車輛等資產可以由鑒定的部門或者小組確定并審批,但是超過限定額度的情況必須經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等高層機構共同審批。最后鐵路運輸公司的審計部門還需要承擔監督和糾正錯誤的后期評估工作,對實行過程中存在的各個問題,特別是薄弱環節的潛在問題,應該督促改進。
3.結合自身實際靈活運用資產減值準則
此次頒布的新準則體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然而我們在引進資產減值準則的同時,還應當結合鐵路運輸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鐵路企業現行的資產管理制度,在我國尚未正式引入現金產出單元(CGU)概念、鐵路未完全實現市場經濟前,制定靈活可行的鐵路資產減值準則辦法,是必要的。如鐵路車輛設備具有專用性、不可替代性,引起減值的因素不多,對于沒有現成出售價格可供參考又不能直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可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當這些資產實際已發生減值時,可通過縮短折舊和攤銷年限的方式反映這類資產的價值損失,這也是解決當前隨意計提減值準備的一種途徑。
綜合以上的措施和對策,才能從鐵路公司內部規范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工作,保障資產減值按市場的公允價值予以反映,實時的呈現公司資產的運用情況,防止盈余管理的內在發生可能。另外外部因素是對于國家會計制度的完善,雖然從2006年的新準則中體現了對資產減值資產的計提數量增加了,規范化計算方式更為明晰,但是只是在部分的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上不允許轉回,遏制了盈余管理的可能,對于鐵路運輸公司這種事業型單位――以固定資產為主要資產的企業有很大的控制盈余管理作用,但是其他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轉回依然是可以進行盈余管理,這就需要宏觀上我國財政部晚上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
摘要:本文首先從資產減值會計的理論問題入手,對其涉及的相關概念、理論依據與適用范圍進行探討。其次,研究資產減值確認、計量等相關內容,這是資產減值會計的核心問題,從確認、披露等方面的研究中引出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資產減值會計的若干完善策略。
關鍵詞:資產減值 會計問題 完善策略
現在的市場環境競爭非常激烈,越來越多的不確定因素出現在了企業生產經營當中,企業資產的盈利能力也越來越不穩定,充滿了變化,而資產減值會計能夠客觀的反映出這種變化,所以這種會計方法在全世界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1 資產減值會計概述
資產這一會計要素無論是在會計理論還是會計實務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會計學家都試圖對資產加以定義或闡述資產的性質。對資產和資產減值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內涵及其相關的基本內容進行闡述。
1.1 資產減值會計概述
1.1.1 資產減值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如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就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把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從實質層面看,我國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對資產減值的規范大致與國際上保持了一致性。站在理論的視角看,如果把資產界定為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當出現資產未來經濟利益低于賬面價值的情況時,會計上對這一筆資產減值進行記錄并反映是合理的。
1.1.2 資產減值會計
資產減值通常都會發生在資產的持有階段,一般都是隨著資產的報廢和處置而消失的。根據提供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一旦出現資產減值的情況,就應該進行資產的減值工作,并對這個過程中的減值情況進行確認、計量、披露,這就是資產減值會計。資產減值會計是一種會計處理過程,它能夠利用資產可收回金額修正歷史成本,還可以客觀的計量企業資產的價值,它的根本目標和任務是通過對資產未來可實現經濟利益的確認來釋放風險。
1.2 資產減值會計的產生與穩健性原則的應用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資產減值的這種會計思想就出現了,那時候的穩健性原則還只是一種保護策略,但是現在穩健性原則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穩健性原則能夠對抗會計計量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性和會計估計,所以在資產減值會計中穩健性原則被應用的越來越多。資產減值會計不僅能夠及時的發現會計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損失,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為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相關的會計信息。
2 資產減值會計的理論與應用
2.1 資產減值范圍
原則上只要企業所有資產出現減值的情況就應該及時的進行確認和計量,但是資產的不同導致了它們具有不同的特性,隨之不同的還有減值會計處理,自然所采用的具體準則也就不同了。相關的法律對資產減值范圍進行了規定:①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②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③固定資產;④生產性生物資產;⑤探明礦區權益等;⑥無形資產;⑦商譽。對于存貨、以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消耗性生物資產、建造合同、遞延所得稅資產、金融工具以及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的減值處理,應分別使用其各自規范的準則。
2.2 資產減值的確認
在資產負債表日,如果資產賬面價值低于可回收金額則確認其減值,它能如實反映資產負債表日資產的價值,避開了采用職業判斷區分資產減值類型的難題,便于操作。
2.3 已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可否轉回
從資產減值會計本身來看,資產減值會計本身就是穩健原則的重要體現。既然減值損失的確認是穩健性的體現,那么為了保持會計處理的一致性,當減值損失不再存在或已減少時,不應該將以前年度確認的減值損失轉回,以免企業通過轉回減值損失操縱利潤。
2.4 資產減值的計量
確定可收回價值是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首要任務。然而,可回收價值并沒有一個定論,他有多種理解,比如重置成本、銷售凈價等,可回收價值的定義曾在《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中被提及,認為可回收價值是資產的銷售凈值與使用價值兩者之間的最高者,其中使用價值指預期從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期限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估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資產的減值損失在確定可回收價值后能夠被很快的計算出來,因為一旦確定了可回收價值,把其和資產的賬面價值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了。另外由于在計量資產減值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主觀因素,應該統一減值確認的標準、方法和計量模式,明確計量標準。
3 其他準則規范的資產減值處理
3.1 應收賬款的資產減值處理
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應收賬款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作為金融工具,應收賬款初始確認應按照公允價值確認。一般而言,應收賬款的公允價值應結合所確認的收入的公允價值來判斷。
3.2 存貨的資產減值處理
期末,如果存貨發生了減值跡象,應按照存貨的成本低于其可變現凈值的金額,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則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且轉回后不可超過原計提的金額。
3.3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資產減值處理
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的,其發生減值時,應當在將該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價值以后有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3.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本期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數額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已攤余金額的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后的余額與當前公允價值的差額。
根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種類不同,減值確認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兩類進行處理:一是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二是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
4 資產減值會計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4.1 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問題
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上不同企業都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其中提與不提、提多提少、確認和計提時間都有著很大的隨意性。計提資產減值會因為企業的不同、行業的不同、項目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別。在某些資產項目上,一些企業沒有計提,但是一些企業需要全額計提。通過資產減值會計處理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有的減少,有的增加。這雖然反映了企業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同時也反映它們在資產準備的會計處理上很隨意。
4.2 資產減值信息的披露問題
現在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披露資產減值信息過于簡單,很多的企業都沒有對資產可收回金額方面的信息進行披露,比如折現率的計算方法、銷售凈價的計算依據等,只是披露了一些重要資產減值的金額和原因,這種不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會計信息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5 完善資產減值會計信息的對策
5.1 會計人員的嚴格管理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要求財務人員具備一定的職業判斷水平,要精通業務,要有一定的道德評價標準、法規標準,要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這就需要企業、社會相關部門不斷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對需要反映的經濟業務的判斷和表達,應當基于客觀的立場,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同時我國會計人員知識的更新速度應該跟上會計改革的腳步,這就要求進行日常的會計學習,來對會計人員的再教育進行規范,尤其是對我國經濟相對落后地區會計人員的培訓學習。于此同時,還應該緊抓對繼續教育的工作考核。
5.2 完善內部會計控制
首先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評價標準,加強會計監督,加大處罰力度,制定檢查督查的量化評價標準,從而保證會計監督的有效發揮。其次,規范單位管理層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履職程序,加強管理層的教育和監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需要企業管理層的自覺規范。再次,加強對財務資金的管理,實行帳、錢、物分人專管,實行相互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安全率。最后,加強對授權批準、會計記錄、財產安全和審核審計四個部分的控制,使不相容的職權分離。
5.3 強化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有些企業對資產減值準備給予模式,大大減低了企業的誠信度,而且使得會計的信譽備受挑戰。要想真正的規范企業會計行為,打擊會計造假行為,就需要財政等監管部門對企業經常進行定期不定期的財務檢查。對查出的違規、違法情況,追究相關人員和企業的法律責任,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
5.4 完善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全面掌握資產的質量狀況,就得靠采購與倉儲、銷售與收款、投資與決策、基建后勤等相關部門建立一整套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時向財務部門反饋各類資產出現的問題與原因。這里尤其強調要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會計控制不僅具有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防止并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于提升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完善的核算程序和標準,規范資產減值行為,這樣才能保證各項資料的準確與完整,提供的財務數據真實可信,為資產減值準備的正確提取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我國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經濟環境越來越規范,加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我國資產減值會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但是我們還是要積極開展資產減值會計相關的理論研究,使得理論與實務的共同努力,使得市場經濟與監管機制相互努力,最終使資產會計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與效果,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的信息,使得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