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9 06:18:09
序論:在您撰寫淺談現代畜牧業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濟源市位于河南省豫西北,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試點市。近年來,積極實施退川進山、龍頭帶動、科技興牧、依法治牧“四大”戰略,加快雙匯生豬、伊利奶牛、柳江蛋雞、陽光肉兔“四大”集群建設,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信息化“四化”進程,實現了濟源畜牧業跨越式發展。2015年,濟源畜牧業產值預計達到1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44%,畜牧業已成為全市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支柱產業。
1濟源市現代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1.1標準化養殖快速發展
按照“提豬、擴牛、壯禽、重兔”的思路,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加快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目前,全市規模養殖場(區)600多個,生豬、奶牛、家禽規模養殖比重均達到90%以上。1.2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堅持“大招商、招大商”,雙匯集團、伊利集團、賽科星集團、柳江集團、六合集團等國家級龍頭企業入駐濟源,引領濟源畜牧業邁向現代化的制高點。目前,擁有省、市級龍頭企業10家,畜牧專業合作組織100余個,經紀人200余名。
1.3動物疫病防控成效明顯
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完善了市鎮兩級防疫陣地,探索建立了“一條主線、四級網絡、六位一體”的防疫責任制,“強制免疫六同步、檢疫監督四把關、監測預警三結合、防疫工作兩督查”的6432防控機制;投入1500萬元建成了2個大型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廠,按照“誰上交補貼誰、誰運輸補貼誰、誰處理補貼誰”的原則,在河南省率先建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養殖保險實現全域覆蓋,保險聯動創造了“濟源模式”,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推介,迅速在全國推廣學習。
1.4畜產品質量監管到位
大力開展畜產品專項整治,加大宣傳教育,嚴格綜合執法,注重檢打結合,對“瘦肉精”等違禁藥物實行常態化監管,實行“風險分級、量化監督”和“提前申報、屬地檢疫”的檢疫規定,實施檢疫與“瘦肉精”檢測同步,推行服務型行政執法,從源頭保障了畜產品安全。
1.5畜牧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生豬、奶牛、家禽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豬、牛、羊出欄率分別達到128%、70%和96%;蛋雞個體年產蛋量高達14kg;奶牛個體年產奶量高達7.5t。
2濟源市現代畜牧業的實踐
2.1始終堅持生態發展
一是著力壯大集群。先后投入1.8億元,從法國引進伊普呂曾祖代種兔1600只,兔肉生產線投產,引進高品質的奶牛1100頭,雙匯生豬、伊利奶牛、陽光肉兔、柳江蛋雞四大集群產業鏈條更加完整,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二是啟動綜合整治,9個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23個養殖場區進行治污整治,新建豬舍1.8萬m2、羊舍500m2,建設沉淀池3.8萬m3,儲糞場1.6萬m3,實現了生態養殖。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青貯秸稈17.2萬m3,流轉飼草用地667hm2;生豬、奶牛、家禽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2.2始終堅持保護發展
以養殖保險為突破口,以無害化處理為抓手,扎實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建立“新機制”。建立了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目標責任、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分段補貼、保險聯動、全程監督”等六大體系,采取“主動報案、雙方到場、統一運輸、集中處理、全程監管”方式,對全市病死豬實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實現了“隨報、隨查、隨收”,無害化處理廠已經投產,具備日處理30t的能力。二是育肥豬保險取得“新成效”。探索了“清查登記三簽字、投保處理兩集中、死亡查勘兩到場、保險理賠一卡通、防保督查兩到位”的工作機制,實施養殖保險和無害化處理聯動,破解了養殖保險和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許多難題。保險聯動模式引起全省乃至全國的關注,山東、河北和開封等省內外100多個考察團到濟源市參觀學習。三是監測預警得到“新提升”。建成集檢驗業務管理、檢測結果統計與分析、預警功能等19個功能模塊于一體的動物疫病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實現數據統計高效化、預警預防智能化、結果應用便民化、實驗室管理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在全省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四是檢疫監管實現“新跨越”。出臺了生豬產地檢疫工作模式、執法人員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等,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嚴格執法服務。生豬產地檢疫率、耳標佩戴率、應免畜禽密度、免疫抗體合格率、病死豬集中無害化處理率、育肥豬保險覆蓋面達到了6個100%,全年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2.3始終堅持安全發展
嚴格落實“風險分級,量化監督”的日常監管機制,大力開展專項整治,進行拉網式排查。以瘦肉精、生鮮乳、飼料、病死畜禽等為重點,先后開展了春季畜產品整治、夏日行動、秋季畜產品嚴打等活動,大力宣傳培訓,進場、進戶、進企業進行生產許可技術指導,每季度了1期“紅黑榜”涉牧企業,促進了養殖企業主體責任制的落實。探索了“公示、規范、提醒、勸導、約談、說理、回訪、銜接”16字工作法,打造了1個省級示范點,辦理案件無一起行政復議,初步實現了由剛性執法向柔性執法轉變。
3濟源市現代畜牧業的展望
面對新常態、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濟源畜牧業將以互聯網+現代畜牧業工程為載體,以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為契機,以養殖保險與無害化處理工作為抓手,啟動國家級免疫無口蹄疫示范區創建,深入推進農牧業綜合執法、屠宰管理兩項改革,著力實施集群壯大、生態畜牧業提升、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監管、科技推廣工程,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向著創新畜牧、綠色畜牧、安全畜牧的方向邁進。
作者:惠永華1;王路2 單位:1.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省濟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推動我國各行業的進度與發展,現代畜牧業也迎來自己的春天,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雖然現代畜牧業獲得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存在一些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對其進行及時解決,將會對影響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將對現代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對其提出相應的措施,促進畜牧業發展。
[關鍵詞]現代畜牧業;綜述
畜牧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畜牧業不斷進行自身的改革。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已由傳統的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現代畜牧業主要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自己,應運先進的管理技術管理畜牧業,最終實現區域特色、養殖規模化以產業化經營的模式。為了促進現代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加強對現在畜牧業發展的研究,尋求科學、有效的方法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
1現代畜牧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以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促進畜牧業的發展,畜牧產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畜牧業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夠及時處理,將會直接影響到畜牧行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現代畜牧業發展主要是存在以下問題;
1.1當前畜牧養殖方式以及品種需改進
當前,雖然我國畜牧行業發展迅速,但是在我國許多地方的畜牧養殖仍舊采用的是傳統的養殖模式,主要是以農戶為主體的飼養模式存在,個體農戶畜牧養殖存在一些不足,其規模相對較小,抵抗外界風險的能力低,同時,個體農戶在進行飼養與管理中相對比較隨意,缺乏科學的管理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必要的動物防疫措施,不利于動物疫情的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畜牧養殖風險。畜牧的品種趨于老化,沒有能夠加大資金投入,引入優良的畜牧品種,個體農戶養殖技術落后,畜群結構不合理,以上各種因素限制了畜牧業的發展,急需要對其進行改革。
1.2畜牧產業結構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肉牛、肉羊以及奶牛等飼草類畜牧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其規模化發展相對比較緩慢,而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都會生產出大量的農作物秸稈,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我國畜牧業出現種養結合不夠密切,整個飼養循環不夠暢通。當前,畜牧行業缺乏大型的畜牧加工企業,大型畜牧企業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保證畜牧產業上下通道暢通,最終實現企業的發展,但是,在目前的情況是畜牧產業鏈短,缺乏相應的深加工配套措施,產業上下通道不通,飼養、生產以及銷售銜接不緊密,畜牧產業結構不合理。
1.3國內畜牧產品價格波動大
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與畜牧產品價格密切相關,由于改革開放,我國畜牧產品的市場受到外國價格的強力沖擊,比如,我國國內畜牧產品生產成本高,而外國畜牧產品由于技術、管理等方面比較先進,其畜牧產品的價格低,這樣一來必然會造成進口量增加,國內畜牧產品受到沖擊,為了將產品沒出去,只有不斷的降低價格,最終損失的是養殖戶的利益。國外的優質低價畜牧產品對國內產品產生嚴重沖擊,使得國內畜牧產品價格不穩定,價格波動大不利于畜牧養殖戶把控市場。
1.4畜牧產業化程度低
由于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我國畜牧業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畜牧產品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主要包括傳統的飼養模式仍舊占據主導地位,更多的是農戶個體飼養為主,同時畜牧產品多樣、產量小。價格低以及品質差等不足,阻礙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由于我國當前畜牧業還未形成產業化,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無法吸引客戶,難以獲得市場的認可,極易受到外國畜牧產品的沖擊。
2優化現代畜牧業發展之路
為了促進畜牧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國情,要能夠做到因地制宜的發展本地畜牧業,響應國家科學發展觀,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畜牧行業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完善畜牧產業結構,只注重動物防疫工作,全面提升畜牧產業化,促進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措施如下:
2.1加快規?;B殖
畜牧業若要想快速發展,就要將畜牧規模化養殖作為重點進行發展,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政策,利用國家提供的優惠政策,推動其規?;l展,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對中小規模的養殖戶進行養殖場改造,不斷完善場房建設,最終達到產業升級,合理劃分生產區、生產區以及隔離區,完善基礎設施,合理布局。
2.2優化畜牧產品深加工
當前,我國畜牧產品的發展的緩慢,仍舊沿用傳統的飼養模式,產品加工落后,優化畜牧產品深加工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畜牧產品的競爭力,可以搶占更加的市場份額。加快畜牧產品的經營策略,實現產品的升級,積極推廣產業的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畜牧產品附加值,豐富產品的種類,最終實現產品的多樣化,提高畜牧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2.3注重動物防疫,提高畜牧業抗疫病能力
國家要不斷加大對基層動物防疫的資金投入,推薦基層畜牧防疫站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防疫人員的待遇,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堅持同進同出等養殖策略,實行自繁自養,盡可能減少從外地引入種苗,減少外源性疾病感染,加強基礎免疫,提前做好免疫工作,減少疾病的發生。
3結語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對畜牧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畜牧業的發展必將呈現出規?;?、產業化的趨勢。對于當前畜牧業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發進行解決,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
作者:畢廣敏1;畢淑珍2;王杭花3 單位:1.臨海市畜牧獸醫局,2.遂昌縣農業局,3.永康市畜牧獸醫局
摘要:在充分分析慶陽市畜牧業發展歷程、現狀及成就的基礎上,剖析了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多渠道整合資金支持畜牧業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和產業化組織發展;加大從業人員科技培訓,實施畜牧業科技創新工程;健全信息服務網絡,拓寬產業發展平臺;農牧結合,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確保畜產品安全等促進甘肅畜牧業發展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現代畜牧業;發展現狀;問題;建議;慶陽市
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畜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畜牧業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1-2]。畜牧業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發展水平體現人民生活殷實狀況。慶陽市作為甘肅省級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試點,近幾年畜牧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還處在現代化規模養殖、小區養殖和農戶分散養殖并存的階段,畜牧業處于由傳統向現代化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選擇符合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體現科學發展理念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戰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我們對慶陽市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資金、技術需求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發展對策與建議。
1發展現狀
1.1特點
1.1.1養殖數量穩步擴大
近幾年,慶陽市畜牧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畜牧業總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已成為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據統計數據顯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慶陽市畜牧業生產力在2008年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但從2009年以來,肉蛋奶產量、畜禽存欄量總體呈穩步上升態勢,特別是2013年,肉絨羊飼養量比2008年增加了將近100萬只,6a飼養量增加了52.62%。2013年,慶陽市全市肉牛飼養量62.20萬頭,肉絨羊飼養量287.50萬只,生豬飼養量93.30萬頭,肉蛋奶總產量10.20萬噸[3],雞540萬只[4],種畜禽生產企業30家[5]。同時,在政策扶持下,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環縣、慶城縣、華池縣、鎮原縣、寧縣被列為甘肅省牛羊大縣。
1.1.2規模養殖步伐加快
全市有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規模戶分別達到804個、6.8萬戶,規模養殖比重由2006年的39%提高到46%。其中肉絨羊規模飼養量達到78.40萬只,占全市的31.0%;肉牛規模飼養量達8.75萬頭,占14.0%;生豬規模飼養量達85.00萬頭,占87.8%。同時,一大批畜禽品種好、養殖規模大、經營效益高、品牌意識強的畜禽規模養殖企業脫穎而出,形成了“寧州肉羊”、“東紫”牌早勝牛、“天兆種豬”、“解玉花羊絨”、“中有”牌雞產品、“嘉仕”牌豆奶粉和液態奶、“古象奶粉”等諸多品牌,有4家養殖場被評為部級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14家養殖場被評為省級示范場[6]。
1.1.3產業化經營取得實質性突破
通過招商引資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合作經濟組織等方式,畜禽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全市現有從事草畜產業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30家;草畜產品加工企業20個,其中肉類加工企業6個、草產品加工企業5個、乳品加工企業5個、絨毛等其它加工企業4個;活畜交易市場91個;創建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640個[7]。主要體現在下兩方面,一是投資經營模式多元化。國家扶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政策的出臺,特別是慶陽市關于肉牛、肉羊等畜牧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出臺后,相當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返鄉興業,建辦規模養殖場,畜牧產業融資規模逐步擴大。經營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種類型。①集中經營。養殖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成員共同投資建設,如環縣甘牧源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產業示范園是由各生產企業聯合投資建設,如以西峰區鄢旗坳為代表的循環農業示范區。②獨自經營。如環縣世強牧業公司,由個人投資興辦,目前已完成投資800余萬元,完成肉絨羊養殖、繁育、育肥、屠宰加工和銷售的全產業鏈建設。如寧縣甘肅隴牛乳業有限公司,是由個人投資興辦的一家集飼草銷售、奶牛養殖、鮮奶加工配送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生產酸奶飲品5萬t,養殖奶牛500頭。③股份經營。如鎮原縣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由董事長張華等幾個股東投資興建的集飼料加工、孵化養殖、屠宰加工、有機肥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肉雞養殖企業。④技術合作經營。如慶城縣甘肅天兆豬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加拿大的養豬公司Hylife合資建立的專業從事種豬繁育、銷售和服務的現代養豬(育種)中外合資企業,引進866頭優質種豬資源,同時買斷了FAST在中國的種豬基因改良技術和成果,確保種豬主要性能與北美同步改良。二是養殖標準化。為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不斷提升畜禽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慶陽市深入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工作,廣泛宣傳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政策和創建內容,引導廣大養殖場戶積極參與。對養殖場生活辦公區、生產區、隔離區、糞污處理區等進行合理布局,對畜禽養殖圈舍、水電路設施、消毒防疫設施、糞污處理設施、飼料間配套設施、畜禽養殖檔案以及各類技術規范、規章制度等軟硬件設施進行一系列的標準化建設,大部分養殖場實現了“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的要求,全面保障了“菜籃子”畜產品的有效供給,提升了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1.1.4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立足資源優勢,圍繞“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廣科學飼養措施,畜禽養殖綜合效益明顯提高。2013年,全市畜牧業增加值達到8.1億元,較2006年增長65%。農民人均從畜牧業中獲得的純收入為35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1%,畜牧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1.2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1.2.1養殖大戶經營模式
養殖大戶經營模式的特點是以家庭為經營單位,一般養雞規模1000~2000只,養豬50~60頭,養牛20~30頭,既具備散戶飼養的靈活性又有集約化飼養的規模性與專業性,是“家庭農場的雛型”,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如環縣養殖大戶朱曉峰,2013年通過雙聯惠農貸款30萬元建立了標準化的羊舍,年出欄肉羊1000余只,年毛收入達100萬元以上。
1.2.2肉羊養殖的“30+1”模式
慶陽市堅持標準化發展方向,創新經營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寧縣為代表的“30+1”模式(戶養30只母羊+1只公羊,村30個農戶+1個龍頭場戶),如寧縣寧州肉用種羊場、甘肅大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寧縣良平肉用種羊擴繁場,現已發展規模養羊戶超過3100余戶,走出了“小群體、大規模”和“公司+農戶”的路子。
1.2.3“合作社+農戶”模式
按照品種良種化、養殖舍飼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秸稈飼料化、糞污無害化的“六化”標準和“統一養殖品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飼料配方、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青貯飼草、統一銷售服務”的“六統一”管理模式組建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規模養殖,形成“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如環縣六合碧專業養殖合作社吸納社員75戶,合作社開展良種繁育,生產優質二元雜交羊,為全縣養殖戶提供良種肉羊和飼草料,提高了養殖飼養科技含量。慶城驛興養殖專業合作社為省級示范社,不但在農民和市場之間架起了橋梁,還把一個個單打獨斗面對市場的農民“捆成捆”,幫助他們提高了抵御市場風險和發家致富的能力。
1.2.4“公司+基地+農戶”模式
“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形成了企業和養殖戶的利益共同體,由企業和養殖戶共承擔市場風險,延長了畜牧產品的價值鏈條,有益于畜牧業收益水平的提高[8]。以鎮原中盛為代表的“公司+基地+農戶”的肉雞全產業鏈,建成標準化種雞場6個、雞苗孵化中心1個、標準化肉雞養殖小區90個、有機肥加工廠1個,飼料加工廠1個,實現了肉雞全產業鏈經營,延長了產業鏈。不但促進了畜牧業從傳統的放養型向依靠科技、兼顧規模和效益的現代化型轉變,而且有效克服了過去散養模式資金短缺、技術落后、防疫困難、銷售不暢等各種弊端,為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模版和持久動力。
2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慶陽市畜牧業在轉型過程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和豐碩的成果,但從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系統發展的角度衡量,還存在以下問題。
2.1融資困難,資金周轉不足
由于受金融體制和融資政策的限制,企業普遍反映融資比較困難。養殖企業融資主要靠農行、信用社的貸款。慶陽的畜牧產業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抵押物少,又難以找到符合條件的擔保人,且養殖企業、畜產品加工企業正常周轉所需流動資金數量大,致使資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融資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貸款難。主要表現為銀行貸款難度大(商業銀行貸款一般要求房產、土地等不動產作為抵押,而許多中小型養殖企業是租賃經營,房產、土地、設備等有效固定資產不足,造成貸款難度大)、手續繁雜、審查周期長(據養殖戶普遍反映,貸款落實到位一般在3~6個月);二是貸款期限短。一般貼息貸款在1~2a,不能滿足畜禽生產周期需要;三是貸款資金量小,各種惠農貸款一般是2萬~10萬,而養殖企業、畜產品加工企業正常周轉所需流動資金量較大,遠遠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經營需要;四是融資渠道窄。商業銀行貸款難度大,其他私募基金貸款管理不規范且利率高,養殖效益絕大部分用以支付貸款利息,嚴重影響養殖企業的積極性;五是金融秩序混亂。銀行亂收費、亂放款,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高息攬存、高息放貸,產業資本大量流向民間信貸,中小企業融資越來越難。
2.2缺乏大型專業交易市場和精深加工企業,產業鏈條短
目前,慶陽市活畜銷售主要靠小商小販的販運,銷售過程中中轉環節過多,互相壓價、層層剝皮現象嚴重,一個蘿卜幾頭切,致使養殖效益低下。同時,外地商販入場入戶收購對防疫也造成很大壓力。另外,盡管慶陽市有肉類加工企業6個,但加工能力小,年屠宰加工肉牛能力僅1萬頭、肉羊10萬只、豬30萬頭、肉雞3600萬只,冷藏庫容5000t,絕大多數牛羊以活畜形式調往外地,產品附加值低,影響養殖業的效益。
2.3養殖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低,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慶陽地區從事畜牧養殖業的人員主要有三類,一是回鄉創業人員,二是從事傳統養殖且具有一定經驗的養殖帶頭人,三是大學生創業人員。前兩類人學歷層次比較低,專業知識極為匱乏,而剛從學校畢業的創業者沒有在養殖第一線的從業經歷。技術和管理方面的經營風險對養殖戶造成了最大的威脅,畜禽亂用藥、超量用藥、盲目治療等現象沒有徹底杜絕,致使養殖效益低,畜產品安全存在隱患[9]。
2.4良種體系不健全
慶陽市有供種能力的種畜禽場少,良種供應大部分靠外引,成本高,效益差?,F有的70多個凍配點,能正常開展凍配改良工作的不到1/3,大部分黃牛凍配點基礎設施落后,設備陳舊老化,嚴重影響著品種改良工作。肉羊、絨山羊良種自繁能力不足,供種能力不夠,人工授精技術應用范圍非常低,限制了良種公羊的改良潛能,嚴重制約著肉羊、絨山羊的良種化進程。
2.5缺乏信息平臺
養殖業缺乏信息平臺,從業人員不能及時了解科學養殖信息、市場供求信息等[10]。特別是一些養殖戶只顧養,不看市場需求,不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致使出現宰殺母畜的現象,畜產品價格常出現周期性波動,養殖業風險加大。
2.6養殖小區重建輕管
近年來,政府、企業、農村種養殖大戶,技術能人、農民經紀人利用技術、資金和營銷網絡等優勢,創建了多種形式的養殖小區和合作社。但許多養殖場倉促上馬,以套取政府財政補貼為目的,項目沒有得到科學規劃,造成許多養殖小區和專業合作社存在“空殼化”現象。甚至一些中小企業和農戶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養殖圈舍建設上,等圈舍建好以后,缺乏流動資金,無力購買畜禽和飼草料,致使一些養殖場戶的圈舍空置,造成資源浪費。
3發展建議
按照“365”現代農業發展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以發展現代畜牧業示范點和牛羊產業大縣建設、國家良種補貼和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甘肅省財政現代畜牧業發展資金等項目建設為切入點,著眼于實現布局區域化、園區特色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經營產業化、循環高效化,壯大以草食畜牧業為主的循環高效農業,強化畜牧業科技創新、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支持和保護,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努力將慶陽市建成省級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樣板。
3.1多渠道整合資金支持
畜牧業發展資金是發展現代畜牧業重要保障。應利用省上草食畜牧業專項資金,按照政府引導、大戶牽頭、銀行支持、農戶參與等方式,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畜牧業發展。
3.1.1拓寬融資渠道,爭取多元投資
一是要強化信貸保險支持,大力開發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方式,積極開展以畜牧養殖場(活畜、居民房屋等)為抵押的信貸業務,降低門檻、簡化程序,加大對畜牧產業發展的信貸支持。二是積極引導相關保險企業開展畜牧業(特別是肉牛肉羊生產)保險試點(或以財政資金支持養殖保險),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三是吸引社會資本發展畜牧產業,促進多元投融資機制的形成。四是政府搭建平臺,鼓勵民間資本成立專門投資公司和擔保公司,解決養殖場戶臨時性周轉資金困難的問題。五是實行先建后補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于具有一定規模、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養殖場戶進行補貼或獎勵。
3.1.2全面審計養殖專項資金
對養殖專項資金進行全面審計,嚴格審查資金安全,重點關注是否存在下級向上級虛報現象,或者上下串通、部門單位間串通虛報數量騙取、套取補貼資金;是否存在保險公司騙取保險補助等問題,進一步規范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其次,要進一步落實專項資金扶持政策,補貼政策需要平穩持續,母畜補貼、棚圈建設補貼、青貯池建設補貼以及機械補貼要根據各地區的畜牧業發展水平而各有側重。各種政策性補貼不僅僅要為養殖戶帶來實惠,更要對畜牧標準化、良種化、機械化發展予以有力支持。
3.1.3利用財政資金對牛羊豬產業實行
“四補一貼”應對牛羊豬良繁體系建設、標準化養殖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養殖戶種草和秸稈青貯、氨化進行補助。對投入養殖的企業貸款進行貼息,貼息由省、市、縣和養殖戶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擔,貼息時間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
3.2扶持龍頭企業和產業化組織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貸款資金重點用于支持多樣化的龍頭企業和產業化組織發展。一是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品牌嫁接、資本運作、產業延伸等方式進行聯合重組,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鼓勵有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出一批畜產品品牌,使其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確實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二是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運行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社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的“五化”要求,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質量;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獨立或聯合其他生產經營組織興辦加工、流通服務業,完善生產設施,擴大產銷對接,提升生產經營、市場開拓和組織帶動能力。三是加快配套產業建設,扶持企業或合作社建立畜禽專業交易市場(調運中心)、畜禽產品屠宰、倉儲等設施,發展生鮮畜禽產品現代物流體系,實現收購、加工、包裝、冷藏、批發、零售網絡,促進養殖業全產業鏈的發展。
3.3實施畜牧業科技創新工程
一是開展院地、院企合作,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農業院校、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良種、飼養管理、飼草料種植加工、畜產品加工、副產品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二是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養殖業科技含量,把科研、試驗、示范、推廣、服務融為一體,推動養殖業實現產業化發展。
3.4健全信息服務網絡,拓寬產業發展平臺
一是以農業信息網、12316三農服務熱線為平臺,通過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加強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手機短信信息網絡平臺。二是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加強對畜禽產業運行的監測預警,組建畜禽產業信息服務中心,實時提供國內外政策信息、技術信息、產業信息、產品信息、市場供求信息等多層次、多領域的信息服務。三是健全中介服務機構,組建養殖協會、屠宰協會、經紀人協會。四是重點圍繞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疫病防治,形成上下貫通、部門銜接、跟蹤問效的科學服務網絡。
3.5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確保畜產品安全
飼草料是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的基本前提。一是大力種植紫花苜蓿,在全市大面積退耕種草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臺塬地、莊前屋后空地種植紫花苜蓿,每個草食畜規模養殖場都要配套紫花苜蓿種植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全市20萬hm2全膜玉米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按照1只羊青貯0.5t、1頭牛青貯2.5t飼草的標準推廣玉米秸稈青貯。三是抓好一年生牧草種植,推廣“秸稈-養畜-沼氣-有機肥-特色優勢產業”等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模式、“青貯銀行、青貯合作社、代貯、揉絲打捆”等秸稈加工利用模式,促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村能源(沼氣)的有機結合,發展生態循環畜牧業。同時要強化畜禽疫病防控。按照“完善市級、加強縣級、建設鄉級”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畜禽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突出抓好防疫隊伍建設,完善技術人員對本轄區內較大規模養殖場分片包干、定場定人負責制度,做好防疫監督、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重點做好畜禽重大疫病和常見病、多發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強制免疫、消毒滅源、檢疫檢測等綜合防控措施。強化對活畜及產品上市、流通環節的監管,防止外來疫情傳入,實現“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災”和“外疫不傳入、內疫不發生”的目標。
作者:宋淑珍1;魏玉民1;郎俠1;王彩蓮1;宮旭胤1;潘發明1;王斐1;劉立山1;楊發榮1;鮑寶忠2 單位:1.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2.甘肅省康樂縣流川鄉畜牧獸醫站
摘要: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須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拉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面對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實現畜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如何打造從生產基地到消費者餐桌的畜牧業全產業鏈,是擺在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通過分析肅南縣在畜牧業全產業鏈的開發建設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產業實際,借鑒其他縣市的成功經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肅南;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對策
甘肅省肅南縣是一個以天然草原放牧為主的畜牧業縣,兼營少量的種植業。畜牧業是全縣的主導產業,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近年來,肅南縣深入貫徹全省現代畜牧產業發展大會和全市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試點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工業化思維謀劃畜牧業,以生態保護為核心,以提高發展質量為主線,以舍飼半舍飼養殖為主要模式,以增加農牧民收入為目的,強化完善“政策扶持、示范引領、項目驅動、金融創新、品牌帶動”機制,推動畜牧業由傳統生產經營方式向集約化、標準化、規?;?、產業化方向轉變,提升畜牧產業品質,打造特色品牌,大力發展以細毛羊為主的羊產業,著重從養殖、加工、營銷三大環節入手,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在標準化規模養殖、基礎設施建設、品牌創建、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發展環節取得一定成績。
1肅南縣畜牧全產業鏈開發建設情況
1.1調整產業布局,提升主導畜種
肅南縣立足本縣資源優勢,突出細毛羊特色畜種,著力調整畜牧產業內部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大力實施產業化經營戰略,基本建成了70萬只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6萬頭牦牛生產基地、800頭祁連山馬鹿馴養基地和3333hm2(5萬畝)優質牧草種植基地。實行舍飼育肥、錯季銷售等方式,年育肥出欄肉牛肉羊50萬頭(只)以上,有力地推動了季節性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大力支持發展甘肅高山細毛羊,積極引進優良品種開展細毛羊改良,年改良細毛羊20萬只以上,細毛羊數量逐年擴大,品質穩步提升。2016年6月末,全縣細毛羊飼養量達到70.1萬只,只均產毛量達到3.93kg,羊毛綜合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1.2突出標準化生產,打造特色品牌積極推廣應用
引種改良、人工授精、舍飼喂養、綿羊穿衣、機械剪毛、分級整理、標準化標記等畜牧業實用技術43項,全面推行優質細羊毛地方生產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畜牧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累計推廣綿羊穿衣15萬件、機械剪毛89萬只,組織化銷售細羊毛2330t,每千克價格均比分散銷售價格高2元左右。著力推進品牌化經營,提升天然畜產品綠色品牌優勢,“祁爾康”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賽美奴”(毛)、“九排松”(肉)2個商標被認定為甘肅省著名商標,“惠成”牌鮮凍牛羊肉和風干牛肉取得綠色食品認證;全縣7個鄉(鎮)通過無公害牛羊肉一體化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肅南高山細毛羊、肅南牦牛、肅南馬鹿鹿茸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認定登記證書,以“草原惠成”、“賽美努”、“九排松”等商標為系列的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品牌效應進一步發揮,“三品一標”養殖規模占總量的45%以上。
1.3強化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
依托項目建設,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基礎設施配套投入力度,畜牧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累計建成養殖小區85個、暖棚羊舍12535座、綿羊人工授精配種站160座、藥浴池134座、剪毛棚32座、儲草棚950座、大小青貯氨化池224個、高標準細毛羊育種棚4座、高標準羊毛存儲棚6座,建成加工、儲存為一體的飼草料點16處,發展人工草地1.13萬hm2(17萬畝),95%以上的小畜和50%的大畜越冬實現了暖棚化,舍飼養殖率達到70%以上。積極開展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努力實現以規?;瘞訕藴驶⒁詷藴驶苿右幠;踊ゴ俚陌l展目標,帶動畜牧產業提質增效,已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市級標準化示范場7個,標準化規模養殖主導作用日趨凸顯。
1.4積極開拓市場,穩定銷售渠道
先后建成1個綜合市場和4個鄉(鎮)農貿市場,積極扶持畜產品運銷經營大戶,初步建立起穩定的銷售渠道。推進畜牧業與生態工業、特色文化旅游業的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開發以綠色原料為主的保健產品、以牛羊肉精細化分割包裝為主的冷鮮和熟制系列產品、以裕固族傳統美食為主的民族特色餐飲新產品,推動畜產品加工銷售的系列化、品牌化,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1.5培育經營體系,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牧戶的基本模式,支持規模養殖戶和能人參與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鼓勵土地(草原)向合作社、種養大戶合理有序流轉,先后組建農牧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297個,采取招商引資的辦法創辦了以草原惠成肉食品加工廠和皇家牧場等為主的肉食品加工企業,以祁連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主的食品保健品加工企業。
2現代畜牧全產業鏈開發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肅南縣在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基礎設施薄弱,飼草料基地建設滯后,生產方式轉變進程緩慢,設施裝備落后,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弱。二是畜產品加工企業少,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帶動能力弱;專業合作運行不規范,農作物秸稈開發利用緩慢的態勢沒有明顯改進;缺乏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規模小,流轉程序簡單,制約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正常流轉,難以形成規?;洜I。三是市場建設滯后,流通渠道不暢,農牧民買難賣難和增產不增收的問題仍然存在。加之農牧民參與市場、走向市場的意識不強,產品進入消費領域的中間利潤被多層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收入。四是受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的影響,產業布局落實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牧民受短期利益驅使,隨意調整畜種,細毛羊整體發展速度受限,同時,產業發展中,初級生產的多,加工增銷的少,存在一頭強、一頭弱的情況,影響了產業規模的提升和整體效益的發揮。五是缺乏新型經營主體,土地(草原)流轉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化經營。
3對策和建議
3.1提升畜產品加工能力,增強生產競爭力
在抓好現有畜產品加工企業建設的同時,采取招商引資、民間投資、合作入股等形式,廣開畜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渠道,開發以綠色原料為主的保健產品、以牛羊胴體精細化分割包裝為主的冷鮮和熟制系列產品,有效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畜產品加工銷售的系列化、品牌化。積極推行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支持企業參與生產基地建設,確定區域發展訂單生產,制定飼草料使用、疫病防治、規范出欄等方面的統一標準,嚴格生產環節管理,確保產品綠色優質,提高市場影響力、占有率,帶動畜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3.2推行舍飼精養技術,促進生產方式轉變
堅持規模發展、適度集中的原則,按照一次規劃布局、分步推進實施的思路,整合項目和資金,連片推進養殖小區建設,不斷完善養殖棚舍、飲水供電、飼草料儲備、牧草加工機械等基本設施,打造一批示范帶動效應顯著的養殖場(小區),走以細毛羊產業為重點的舍飼精養之路,有效壯大舍飼半舍飼養殖規模,積極推廣科學補飼、多胎繁殖、四季均衡出欄技術,改變產品供應季節性短缺、效益受限的局面,推進傳統放牧生產方式向現代舍飼發展方式轉變。鼓勵支持農牧民群眾利用現有耕地、圈灘種植優質牧草,在適宜地區建設草原打草場,用好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增加飼草料產出規模。加大飼草料加工儲備點建設力度,配套飼草料加工設備,推廣牧草加工調制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保障舍飼養殖飼草料有效供給,促進養殖方式轉變。
3.3健全市場體系,拓展銷售渠道
按照“鞏固周邊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瞄準國際市場”的要求,搶抓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經濟合作,緊緊圍繞主導畜產品,鞏固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積極研發應用新產品加工技術,擴大系列產品生產規模,在條件具備的大中城市設立銷售網點,并主動開展出口創匯銷售工作,壯大合作經濟組織,培育市場主體,提高農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形成穩定的綠色有機畜產品供應體系。創新新常態下的流通方式和流通業態,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鼓勵社會力量發展面向農村的電商網購業務,拓展特色優勢畜產品銷售平臺,建立畜產品流通骨干網絡,開展網上展示和網上洽談,增強信息溝通,搞好產需對接,以品牌的有效運作不斷提升品牌價值,擴大知名度。推進電商與實體流通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暢通各種形式的對接直銷,促進綠色、有機畜產品銷售。
3.4深化農村改革,激發內生活力
全面開展土地(草原)確權工作和農牧業生產設施確權登記工作,創新農牧村融資途徑,推行農牧村土地(草原)承包經營權、農牧業生產設施質押貸款,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建立土地(草原)流轉服務中心,為土地(草原)依法有序流轉搭建平臺,引導和鼓勵群眾通過轉租、承包、互換、入股等多種形式,依法向養殖大戶、經營能手、專業合作社有序流轉,進一步釋放生產要素潛能,激發內生活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經營方式加快轉變,提升發展能力。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性合作社,以示范社為載體,加強合作社監管,促進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創建培育家庭農(牧)場,帶動產業提質增效;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帶動農牧村發展、農牧民增收。
作者:袁毓鋒 單位:甘肅省肅南縣農牧業委員會
摘要:近年來,和政縣委、縣政府按照臨夏州委、州政制定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關于培育壯大特色經濟的意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明確了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全縣夯實特色經濟發展基礎,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重點和突破口,使全縣畜牧產業呈現出速度加快、規模擴大、產業鏈延伸、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
關鍵詞:和政縣;現代畜牧業;養殖
近年來,和政縣把現代畜牧產業作為特色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堅持走區域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和科教興牧的路子,加快建設肉牛、肉羊及奶牛三大產業和瘦肉豬、良種雞兩大基地,把和政建設成全省重要的牛羊集散地和清真肉乳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臨夏州委、州政府在促進農民增收六大行動中,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促進全州農村經濟發展和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產業,為和政縣發展以牛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1現代畜牧業發展現狀
1.1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產基地初步形成
2016年,和政縣草食畜飼養量達到36萬頭(只),肉牛存欄5.8萬頭,奶牛存欄0.5萬頭,肉牛出欄2.2萬頭,出欄率為40%;肉羊存欄29.2萬只,出欄18.5萬只,出欄率為62%;牛羊肉產量9750t,鮮奶產量750t。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600元。
1.2市場流通日趨活躍,屠宰加工持續發展
全縣有牛羊大小交易市場10個,長期從事牛羊販運人員500多人,2016年全縣交易量為牛5.3萬頭、羊22萬只,其中1.5萬頭牛和13萬只羊產自本縣,3.8萬頭牛和9萬只羊來自外地。全縣建成的牛羊肉加工企業5個,年屠宰加工能力1萬多噸,其中牛肉5850t,羊肉4800t,產品遠銷蘭州、廣州、北京、貴州、福建、西寧等地。全縣已建成的日加工能力10t以上的乳品加工企業1個,年鮮奶加工能力3000t,2016年加工鮮奶2750t,生產干酷素2572t。
1.3飼草料資源豐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臨夏州天然草原總面積2.004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1.91萬hm2,累計人工種植面積0.642萬hm2。全縣現有青貯氨化池6.2萬m3,青貯秸稈達5萬t。秸稈利用率達到45%。
1.4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支撐作用不斷提高
一是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縣、鄉配套的畜牧業公共技術服務機構。全縣共有各級畜牧獸醫服務機構17個,其中縣級3個,鄉級14個。從業人員107人,其中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82人,工人25人;在專業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45人,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35人,初級職稱31人。二是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全縣現有種羊場3個,年提供種羊500多只;牛凍配點26個,年凍配改良和純種授配1.4萬頭;綿羊常溫人工授精點2個,年改良授配1360只。全縣牛、羊良種率分別為85%、98%。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規模化養殖數量小質量不高
據統計,和政縣的牛羊飼養量只相當于發達地區一個鄉的總量,在規模養殖中,肉牛戶戶均飼養肉牛6.11頭,肉羊戶戶均飼養肉羊13.32只。牛羊良種率徘徊不前,全縣出欄肉牛、肉羊胴體重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與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很不適應。全縣日產鮮奶15kg以上的奶牛只有505頭,占奶??倲档?%。
2.2產業化程度不高
現有的肉乳加工企業設計生產規模大,但原料不足,企業對自身建設考慮得多,對原料基地建設考慮得少,爭取優惠政策的力度大,對農民利益關心得少。作為產業化紐帶的合作組織建設在和政縣剛剛起步,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與企業地位不對等,致使企業沒有與牛羊養殖場(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產業經營步伐緩慢。同時,和政縣還沒有專業化的牛、羊交易市場。
2.3標準化養殖水平低
對粗飼料普遍未經加工直接飼喂的比例占70%;在精飼料利用上,全價配合飼料應用率僅占21%,飼養管理粗放,一些優良品種未能發揮應有的生產性能。絕大部分牛羊養殖戶圈舍簡陋,奶牛戶沒有專門的運動場,不少農戶以養黃牛的辦法養奶牛,普遍進行手工擠奶,管道擠奶和機器擠奶僅占10%。
3今后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建議
現代畜牧業發展,應按照“擴繁增量、改良提質、完善體系、轉變方式、產銷銜接、健康發展”的思路,抓住臨夏州實施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試點建設項目發展行動的有利時機,以良種為核心,草料為基礎,飼養為關鍵,防疫為保障,產業化為方向,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和能繁母牛養殖,實現擴繁增量目標,堅持實用技術普及推廣和高新技術引進示范相結合,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加大專業市場建設和肉乳龍頭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發揮經營優勢,努力促進產銷銜接,推進現代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
3.1積極轉變飼養方式,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
以養殖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切實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在總結經驗,完善措施,突出規劃設計的同時,堅持規模養殖與千家萬戶養殖相結合、整鄉整村養殖與專業小區養殖相結合的原則,支持農戶利用小額信貸等發展規模養殖,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有效形式,加快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養殖專業村和養殖小區建設。積極扶持引導養殖戶出戶人園,建設高起點、標準化的養殖場、養殖小區和示范園區,大力創建千頭牛、萬只羊、萬頭豬養殖鄉鎮,百頭牛、千只羊、萬只雞養殖專業村。
3.2實行良種補貼政策,加快品種改良步伐
一是全面落實國家良種奶牛補貼和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肉牛改良補貼,爭取更多的補貼資金。二是根據和政縣牛羊改良實際,結合國家和省上的良種補貼政策,長期實施和政縣畜牧良種工程,加強高產奶牛性控凍精配種、牛凍配點和人工綿羊腹腔鏡凍配受精點建設及技術培訓工作,重點推廣奶肉牛凍配改良技術和肉羊雜交改良技術,擴大名優品種的引進數量,不斷擴大改良范圍,持續提高品種質量。
3.3努力拓寬融資渠道,形成穩定的投入機制
一是由政府牽頭,加工企業、養殖場戶人股,成立畜牧業投資擔保公司,切實解決畜牧產業發展中信貸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二是縣上將各類涉牧資金整合起來,集中用于品種改良、草料開發、技術推廣、小區建設、疫病防控、龍頭培育、合作組織和獎勵激勵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使有限的財力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三是通過項目支持等辦法,激活民間資金,拉動社會投入,使之成為發展現代畜牧業投入的主體。四是大力推廣聯戶擔保信用機制,切實解決千家萬戶養殖的投入問題。
3.4大力推進產銷連接,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一是轉變觀念,把專業市場建設和龍頭企業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把扶持重點放在專業市場建設和本地原料利用量大、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能力強、對產業和農戶帶動能力大、稅收貢獻率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上,使之盡快發展壯大。二是積極組建行業協會,大力發展合作組織。行業協會發揮聯結企業與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制定行業標準,行業行為,促進行業的穩定發展。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的協調、服務、自律和維權等職能。三是實行畜產品保護價政策。根據市場價格及原料生產成本,政府確定合理的保護價,防止生產的大起大落。
3.5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發展的保障機制
加強和政縣現代畜牧產業開發領導小組職能,切實做好產業規劃計劃制定、政策措施落實、項目申報實施、合作組織建設、龍頭企業考核扶持等工作,全力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h政府要把扶持現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把現代畜牧產業發展的主要指標納入鄉(鎮)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作者:鐘世雄 單位:甘肅省和政縣畜牧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