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9 10:29:10
序論:在您撰寫淺談股權投資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長期股權投資在企業的對外投資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因為它以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股份為目的,意在對其施加影響。本文針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面臨的風險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合理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和構建流程化的投資風險防范機制,有效防范股權投資風險。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法人治理結構;內部控制;組織結構
一、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面臨的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面臨的風險可分為投資決策風險、投資運營管理風險和投資清算風險。具體來說:
(一)投資決策風險
1.項目選擇的風險。主要是被投資單位所處行業和環境的風險,以及其本身的技術和市場風險。
2.項目論證的風險。主要是投資項目的盡職調查及可行性論證風險。
3.決策程序的風險。主要是程序不完善和程序執行不嚴的風險。
(二)投資運營管理風險
1.股權結構風險。包括:股東選擇風險、公司治理結構風險、投資協議風險等。
2.委托經營中的道德風險。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必然會產生委托關系。委托制存在著所有者與經營者目標不一致,信息不對稱的弊端,人可能會利用自身優勢,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而產生的道德風險。
3.被投資方轉移風險。主要是被投資企業存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內部管理風險等會通過股權關系傳遞到投資方。
4.項目責任小組和外派管理人員風險。一方面,投資方選派項目責任小組或個人,對投資項目實行責任管理;另一方面,也向被投資方派駐董事、監事、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由于責任小組與外派人員自身的知識、能力所限或是責任心不強,使管理的過程存在風險。
5.信息披露風險。被投資方管理層不嚴格遵照投資協議中有關信息披露的規定,故意拖延、不及時報告財務和重大經營方面的信息,暗箱操作,對外部投資者提供已過濾的、不重要的甚至虛假的信息,令投資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使投資方處于嚴重的信息劣勢之中,將嚴重影響投資方的管理。
(三)投資清理風險
1.來自被投資企業外部的風險。如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政策法律風險等。利率風險主要是利率變動導致投資收益率變動,從而對投資人收益產生影響。通貨膨脹風險是物價上漲時,貨幣購買力下降,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政策法律風險主要是政府指導經濟工作時所作的突然性政策轉變,或新法律法規的出臺,對企業經營產生致命影響。
2.來自被投資企業內部的風險。主要是被投資企業內部的技術風險、管理風險、道德風險等的轉移,給投資方帶來退出風險。
3.投資退出時機與方式選擇的風險。
二、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存在的問題
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在業務流程的各階段都存在一些典型的問題,這些問題根植于投資風險之中,最終導致投資損失。具體來說,當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些。
(一)在投資決策階段
1.長期股權投資盲目性較大,缺少戰略規劃。沒有把長期股權投資提升至企業的戰略層級,投資的過程充滿盲目性。
2.股權盡職調查不充分,流于形式。不少企業委托外部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一些中介機構也作為投資雙方的媒介,他們出于自身的利益,可能會盡量促成投資,使信息被粉飾。還有的企業自主進行盡職調查,慣常做法是組織幾個部門到目標公司進行考察,但人員往往只是企業內部指派的職員,而缺少外部的專家顧問,過程流于形式,走馬觀花,缺少針對性,有時甚至把目標公司單方提供的資料作為考察成果,這樣必然使調查成果失實。
3.可行性報告與投資方案制作不完善,內容過多注重出資環節。由于前期的調查不充分,后期的可行性研究、投資方案的制定也會不完善,風險是環環相扣的因果鏈條。另外,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需要使用大量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一些部門或人員圖省事,草草應付。
4.高層決策者決策失誤。企業的一些高層領導的個人意志和風險偏好會對投資決策產生明顯的影響。一些決策者頭腦發熱,或決策層由少數人操縱,缺乏集體科學決策,亦或上級主管部門干預都會導致決策失誤,進而導致投資損失。
(二)在投資營運管理階段
1.項目的實施缺乏風險控制,隨便找個范本就和對方簽訂協議,或者按照對方起草的協議和章程簽訂,沒有根據自己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
2.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全面的投資管理體制沒有建立,在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后,未能組建明確的項目責任小組,導致項目管理真空。
3.外派人員管理混亂。一些企在投資后沒有或不重視向目標公司外派管理人員,任其“自主經營”、自由發展,待出現問題時,方知投資成為泡影。另一方面,派去的董事等高級管理人員不作為,沒能起到維護投資人權益,溝通投資雙方的作用。更惡劣的是一些外派人員在缺少監督的環境中與被投資公司的內部人員合謀掏空被投資公司的資產,最終禍及投資方。
4.項目跟蹤評價和統計分析環節缺失。企業缺乏投資項目后的評價環節,也沒有相應的部門進行績效的統計分析,導致投資方不能及時推廣有益的經驗,也不能及時終止不良的項目。
(三)在投資清理階段
1.未預先設置投資清算的觸發點,沒有重大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案,一旦發生促使投資退出的重大事件,往往被動開啟退出機制,疲于應對。
2.沒有成立專門的投資清理小組,沒有設定退出目標,往往是“被動接招”,一路喪失主動權。不僅使退出的風險大增,還使事后無法進行獎懲,也不利于經驗的總結。
3.投資退出時機和方式選擇失誤,使退出成本和投資損失大大增加。
三、建立全面的長期股權投資風險管理體系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是將風險管理的思想全面貫徹到風險防范的過程中,在整個企業層面構建制度大框架,并把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內部組織結構、內部控制等框架都涵蓋其中。
(一)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1)在投資前和投資決策階段,重點是把制度框架建立起來并使其正常運轉,以將投資決策納入框架的規范。
(2)在投資營運管理階段和投資清理階段,重點是通過對重大事件的動態管理,加強長期股權投資的過程管理,并保證退出渠道暢通。
(二)建立合理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我國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大多為塔型的職能式結構。從董事會到總經理,然后下設職能部門。對企業來說,長期股權投資絕不只是企業高層拿決策、項目部門跑執行這么簡單,他往往需要各部門各層級的協調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打破僵化的組織機構,進行結構再設計,可以根據長期股權投資的業務流程把現有的職能部門整合成幾大系統,靈活調用。比如將企業的決策與計劃部門整合成股權投資決策系統;將財務部、審計部等整合成股權投資核算監督系統。
(三)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1.健全內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形成內部控制網絡,及時發現和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包括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度、授權審批制度、投資問責制度等。
2.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這是內部控制的重中之重,是貫穿長期股權投資業務流程始終的關鍵控制手段。
(四)按長期股權投資業務流程進行風險防范
1.投資決策風險的防范
包括進行有效的項目選擇,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進行科學的可行性研究,進行嚴格的項目評審,領導層科學、透明的決策。
2.投資運營管理風險的防范
包括謹慎的談判和簽訂協議,制定外派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管理制度,實行項目責任小組對被投資公司實施全過程管理,及時開展投資項目后評價。
3.投資清算風險的防范
對長期股權投資清算風險的防范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股權投資退出機制,這不僅是以防萬一,以備不時的必然要求,更是投資本身不斷優化的內在需要。包括設定股權投資退出的觸發點,設定合理的股權投資退出目標,制訂完善的股權投資清理方案,對股權投資處置活動實施嚴格監控,做好總結和回顧工作。
四、結論
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面臨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作為投資損失的根源,我們無法消滅它們,只能加以防范。要有效的減少投資損失,就必須全面而又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防范風險。想達到這一切,最根本的途徑是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從基本的制度層面構筑保障,防患于未然。
【摘要】文章引入企業項目管理(EPM)平臺于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的管理體系,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戰略柔性的動態管理模式,強調對管理目標、組織、信息等要素的統籌優化;并以項目為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活動的基本單元,設計了關鍵模塊的空間網絡結構。
【關鍵詞】企業對外股權投資 投資管理模式 企業項目管理
一、引言
企業對外股權投資(Equity Investment),指企業通過投資手段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其投資的主體為其他企業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利,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取。企業對外股權投資,不僅能夠獲得投資收益,實現資本保值增值,而且有利于改善經營結構、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保障企業穩定發展,作為一項重大財務活動和經營行為,在企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由于企業對外股權投資追求高回報率的同時,其投資風險也較大,因此對投資前的戰略決策、投資后的營運管理和核算、投資的內評監督及風險預警等風險管理有更高要求。
為降低風險,提高投資回報,本文將引入企業項目管理(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EPM)于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體系。企業對外股權投資活動的特點非常適于采用項目管理模式[3],雖然采用真正意義上的EPM模式的企業相對較少,但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都在積極探索企業管理層面的項目管理應用體系,當其發展到一定程度,將改變企業整體管理模式。而從整個企業界來看,按項目進行管理(Managed by Projects)的思想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企業運營的各個領域,包括戰略管理、風險管理、市場營銷等等[4]。為此,本文以項目作為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的基礎單元,從系統角度提出一種面向項目的投資管理模式,涉及目標、組織、方法、過程、信息和文化等六要素,并設計了關鍵要素的空間網絡結構。
二、基于項目的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模式
正如Merwe[5]所研究指出的,“在當今社會中,一切都是項目,一切也將成為項目?!倍绊椖俊笔且环N貫穿EPM組織管理方式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EPM。EPM主導思想是按項目進行管理(Managed By Projects),其核心是基于項目的組織管理體系;同時,長期性組織的管理由面向對象的管理代替面向職能、面向過程的管理。Gareis[6]認為,隨著“按項目進行管理”理念的導入,企業可以用“項目”的形式進行管理各種任務甚至“運作”(Operation),并按項目管理的思路和程序組織資源以實現其目標。目前,系統建模領域是企業項目管理作為系統集成平臺的主要研究成果。Schweyer和Haurat[7]從項目管理一般步驟著手,基于Multi-Agent技術研究建立了一種企業通用管理模型。
傳統上,針對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問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相對獨立的領域,例如股權投資管理的目的、意義、過程、風險等的研究。雖然,迄今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缺乏系統性。為此,文章借鑒相關領域的研究解決這一難題。企業對外股權投資具有典型的項目式屬性,各種融投資活動適于采用EPM組織模式。因此,利用EPM這一先進管理模式來集成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的各項活動,提出了一種面向項目的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模式。隨著項目管理在商業運作中的運用,已逐漸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強力保障。在此基礎上EPM也發展成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現在,在企業對外股權投資活動中除了使用項目管理,也可以對不同“項目”進行項目管理。按照項目管理的實際操作,可以將各個項目可分解為較小的子項目,因此企業對外股權投資活動就是多個項目構造而成的。通過企業對外投資中不能再劃分的項目進行有效管理,并逐步實現系統的整體集成,從而達到有效企業項目管理。反過來,通過對項目進行工作分解結構(WBS)和組織分解結構(OBS),這一多級系統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的難度,將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的目標逐次分解開,使其變得更為具體和易于操作。
實際中,各式各樣的投資管理模式逐漸出現在具有前瞻視野的企業中。在不斷的國際商業活動中越來越顯現出投資管理模式有效建立,能夠持續支撐整個投資管理系統,同時可有效的促進企業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隨著EPM引入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體系,分散了其投資管理組織依附各項目的管理形式,因此企業內部需要完成有效的激勵約束相容動態監控機制。結合EPM研究成果[11],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組織模塊包括三個層級:戰略層、計劃層和項目層。
為優化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模式須優化其信息流程,這是一種全方位立體性的信息網絡。隨著現代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局域網絡(LAN)用友好的用戶界面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最新的投資管理信息。因此,能夠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統模塊也是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研究的一個關鍵要素。目前,從國際上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看,基于高性能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成為各項投資管理活動必備的基礎工具。企業對外股權投資時,還應注意股權投資風險。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及對投資項目的控制能力影響股權投資風險,主要是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經營管理水平高的企業,對股權投資不僅具有良好的籌資、投資決策能力,對投出資本構建的經營性資產也具有極強的駕馭控制能力,且有嚴密的制度和操控程序做保障,具有良好企業對外股權投資能力。
三、結束語
基于項目的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模式目的要促使投資管理成為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的成效,除了國家宏觀環境的影響外,主要與企業自身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投資目標的明確性和投資風險的意識性,以及企業監督管理的力度等因素有關。加強企業的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此,要以項目為企業對外股權投資管理活動的基本單元,從投資的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全方位的控制,確保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對外股權投資活動,不僅可以使企業的經營范圍得以擴展,通過投資構建企業聯盟,還可以使企業駕馭市場的操控能力得以提升,為全面實施經營戰略穩步擴張、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私募股權基金通常是指通過非公開宣傳的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貨幣資金,對具有融資意向的企業的非公開交易的權益資本進行投資并參與企業的管理,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了將來退出機制的集合投資制度。私募股權基金為豐富企業的投融資渠道,讓企業獲得較低成本的長期資金和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發展晚,基礎環境薄弱,市場觀念不夠解放等原因,導致現階段私募股權基金在組織形式、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投融資管理策略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影響了我國的私募股權基金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1、私募股權投資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
目前,由于私募股權基金主管機關的缺失、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管理與制度的沖突,管理內容的不一致、不明確等因素都導致了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發展的緩慢。同時,“政出多門”的現象也很是普遍,究其根本,還是沒有一個主導的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管理而導致的后果。所以,只有國家相關部門重視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正確引導幫助其化解各種投資發展所帶來的風險,并在輿論監督、有效監管、理念強化、重點扶持等方面給予積極的關注,才能使得私募股權投資真正在中國發展、壯大。
2、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缺乏開闊的眼界
關于國外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外國的經驗表明:要以技術創新型企業為投資重要對象。由于技術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資金又是目前很多中小型創新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私募股權基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服務為這些企業提供技術、管理、資金等各個方面的幫助,從而解決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在市場開發上遇到的難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科技創新企業在整體創新能力上還顯得很薄弱,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也不能和我國的制造經濟和加工經濟相抗衡,但正是這樣的現實更展示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在我國的市場上發展空間的巨大。
3、私募股權基金相應機制不健全
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存在制度性缺陷,使私募股權基金缺乏相應的退出渠道。從上市退出渠道看,由于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建立,使得投資于創業風險項目的私募股權基金通過上市退出面臨許多困難。從產權交易市場來看,產權市場對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具有很強的輔助通道作用?,F階段,我國缺乏相應的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機制。
4、私募股權投資缺乏專業的人員
任何一個行業、一個市場、一個機構,都離不開高水平的專業人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亦如此。因為只有高水平的專業人員才能對團隊或者機構進行高專業化、高水平的管理,才能控制企業發展中出現的高風險,同事賺取高利潤。但是,目前我國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管理隊伍整體表現參差不齊,既有管理能力又有專業背景的綜合型人才少之又少,管理者整體缺乏高瞻遠矚的市場眼光,對未來的發展缺乏明確的定位,投資人員沒有專業的技術背景等,影響了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二、加強私募股權投資管理的對策
1、私募股權在投資時,對投資行業的整體評估,包括行業產業機構、競爭結構、產品結構、行業規模、增長率、生命周期都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行業規模是指該行業規模有多大,行業規模的大小是吸引私募投資的一個重要方面。行業增長率則是指這個行業否具有成長性,是一個行業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體現。行業產品結構一般是分析一個行業中不同產品的盈利能力,從而確立投資方向。行業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個方面:鐘子、成長、成熟和衰退。私募股權基金在進行投資時,應深入分析以上因素,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資源。
2、私募股權該如何選擇投資對象,筆者覺得首先要分析被投企業的資源能力。企業的資源能力一般包括這幾個方面:財力、技術、市場、人力、物力、環境和特殊資源等。企業的能力應該是成本管理、資本運營、供應、生產、技術能力等。另外,私募投資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還要注意考察被投資企業核心團隊的管理能力的分析與研究,要深入考察管理團隊的基本組成、知識結構和社會經驗、創業的經歷及其擁有的社會資源等內容。因為私募股權基金一般投資于成長型的中小企業,良好的、優秀的核心管理團隊是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3、私募股權投資企業投資后要積極參與企業的管理,私募股權作為機構投資者,要利用其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優勢加強公司的監管。同時,私募股權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企業要建立一定的約束、監管機制,迫使被投資企業的管理層加強公司管理,促進公司發展,實現利益最大化。另外,聘用外部專家、加大對管理人員的考察等約束機制,保證被投資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資本的增值。
4、私募股權投資在投資時重視采用分階段投資策略,與一次性投資策略相比,分階段投資可以使投資者付出更高的努力,可以獲得更大的期望收益。對有形資產比例較低、資產專業性較強的企業投資時,要注意使用分階段投資策略。通過增加投資輪數、縮短投資間隔的方式加強對被投資企業的監控。在執行分階段投資策略時,要做好各階段資金需求情況的盡職調查工作,掌握各階段資金需求量、使用用途等信息,從而合理的分階段投入資金。
三、小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私募股權基金在我國也將很快邁入高速發展的階段。私募股權基金要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把握行業發展的契機,為社會和企業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務。同時,還要對投資行業進行深入理解,保證私募股權基金的健康生存與發展。
一、引言
長期股權投資是投資公司通過股權的方式對其他公司進行投資,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分為部分投資和全額收購兩部分,實際當中部門投資相對于全額投資更加常見。通過觀察現階段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后我們發現許多公司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和具體的組織形式采用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本文將具體分析這些問題,并且提出解決對策。
二、相關研究回顧
長期股權投資的管理至關重要,其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公司的持續經營。通過對現有相關文獻的考察我們發現現有大部分研究都是針對企業會計處理的,具體針對被投資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組織形式的研究還不多,本文接下來將主要針對對外投資企業的管理方式、組織形式和行業選擇等進行分析。在分析管理方式之前我們在全局上對企業的長期對外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進行一個簡要的回顧。
趙紅英(2006)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進行了研究,發現一個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根據具體的投資方式、投資期限和投資項目等分別采取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權益核算法和成本核算法,并且在采取成本核算法的時候,應該把收到的股利和當期的利潤在會計科目上計為企業的當期投資收益,而不應該分年度進行攤派,但是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這種方法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和復雜,企業會計處理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簡化。彭勃(2008)討論了新舊會計準則下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第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資本的會計處理不同,第二具體核算當中采用成本核算和權益核算的適用范圍不同,第三新會計準則取消了一些會計處理規定,比如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應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的回轉;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資產和資產現值之間差額以及其攤銷的會計處理,第四股權投資變動的相關處理。韓和芳(2010)采用具體的案例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后期在會計上如何處理進行了分析,發現采取權益法核算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主要有四個重要的程序,分別為賬面價值的確定、利潤的確定、所有者權益變動的處理和超額虧損的認定。
上官鳴、趙富明(2010)把上述處理方法歸結為“四步曲”,第一步企業初始狀況的確定和相應的會計處理,第二步持有期間的相關情況變動和會計處理,第三步相關會計報表(這里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的利潤處理,最后一步是在成本法和收益法之間的選擇和相應的轉換,他們使用了一個實例來說明以上“四部曲”的具體使用,前三步可以通過一般的會計處理來進行,對于最后一步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投資收益和股權投資成本的轉換。張溧翔、陶中華(2006)在四種會計制度下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進行了考察,發現在新的會計制度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范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動,主要表現為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方法,其中初始成本的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主要體現為投資形式上,包括以合并形式和非合并形式對企業進行投資,其中采用非合并形式的方式對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應該按照企業的實際支出現值作為初始投資額度進行會計確認,如果采用合并形式的股權投資那么應該按照會計準則公布的具體方式和公式進行計算和處理,在后續的會計處理上,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具體應該選擇哪種方法進行處理,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投資的方式還有處理的難易程度進行選擇。
三、對外投資管理形式研究
企業進行了對外的股權投資后在其實質上也就相當于企業本身增加了資產,資產增加了那么就要有相應的管理,一個好的管理可以使企業的資產得到保值和增值,可以使得公司的利潤得以實現,可以使得公司可以穩定的經營,但是一個糟糕的管理不但公司的資產得不到報紙增值,甚至新投資的資產也面臨著損失的風險乃至公司的日常持續經營會遭受到嚴重的打擊,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挑戰,最終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企業進行對外投資的管理形式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種劃分方式,首先按照管理學上的組織形式分,不外乎三種情況,第一垂直型管理方式,第二平行的管理方式,第三單獨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選擇上可以分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兩種;在領導方式上可以分為直接領導和間接領導兩種;在組織方式上可以分為領導和被領導。這里我們將對某些方式的優缺點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首先我們對垂直型管理方式進行分析,公司進行對外股權投資后,被投資的企業也就成為了公司資產的一部分,甚至是公司對被投資企業進行全額的股權收購,那么這相當于公司進行了一次資產的擴大過程,資產的擴大必要要求對相應的資產進行管理。我們可以根據被投資企業所屬行業以及和公司原從事行業的關系進行研究,如果被投資企業所從從事的業和本公司的行業相同或者相近的話,那么這樣的投資就相當于公司進行了簡單的資產的擴大,這種簡單的資產的擴大在實際中比比皆是,其管理也較為簡單,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相應的管理人員的方法進行管理,而不必對公司的原有垂直型的組織形式造成破壞;假如被投資企業和公司所從事的行業有一定的差異的話,這種差異具體表現為被收購的公司和本公司所從事的行業相關(為公司的上下游行業)和不相關(和公司所從事的行業完全沒有任何的聯系)。在這里我們分別分析兩種情況,在被收購公司和本公司所在的行業相關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經營有著很強的聯系,比如被收購公司處于原公司的上游,那么被收購公司就向原公司提供原材料,如果被收購公司處于原公司所在行業的下游,那么原公司的順利經營和產與否對被收購公司的經營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組織形式、管理關系和領導和被領導關系是極其重要的,如果處理不好這種關系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上游公司沒有很好的給下游公司提供原材料或者沒有及時有效的提供原材料,那么公司的經營活動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公司無法按照原有既定的計劃進行生產,那么對公司戰略的連續執行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被收購公司處于原公司的下游行業,那么會產生原公司管理當中的一系列腐敗問題,比如某一個管理部門利用上下級關系對公司的交易進行“內幕交易”甚至非法收取回扣等。
在分析完垂直型管理方式后我們對公司的平行組織形式進行分析。在這種形勢下原公司和被投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領導和被領導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體現在權利上,這種組織形式對于公司的經營以及管理效力是非常有效的,在平行組織形式當中,兩者之間的運行互補干擾不存在越級管理的現象,也就保證了兩個公司的獨立經營,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對于生產力的提高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方式也有著不利的一面,對于原公司和被收購公司來說,在收購之前他們的地位肯定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原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以及管理能力要優于被收購公司,現在要對兩個公司進行部分主次的平等管理,那么對于兩公司的管理人員的心態特別是原公司管理人員的心理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再收購后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而采取消極的工作態度,從而影響公司的發展。
最后我們分析單獨的管理形式。在單獨管理形式下,原公司分別設立不同的管理部門對被收購公司的日常經營進行管理,,其中單獨管理部門不必從屬于原公司,但是這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要單獨設立部門進行管理的話,那么公司的行政部門勢必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會造成行政的膨脹,總所周知行政膨脹對于公司的發展是有害的,會造成各級行政人員行政的互相干擾,越級管理現象比比皆是,最嚴重的后果是“踢皮球”現象,對于某個行政問題的出現,沒有專門制定的部門進行處理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對于和本部門利益無關的問題放任不管,最終造成某個問題沒有部門處理的情況。
以上三種組織和管理方式各有優缺點,在實踐中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來擇優選取。比如本身公司行政組織不是很龐大,那么可以通過平行和獨立的形式來對新公司進行管理,如果本身公司的行政組織已經很大了,那么可以通過垂直型的組織形式對兩個公司進行管理,并且可以在整合新公司的同時通過精簡行政機構來促進公司的行政效率的提高。
四、結論
本文分析了公司在長期股權投資過程當中的會計處理,在新會計準則下現階段我國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以及其組織形式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上述問題,我們得出在公司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應該根據被投資企業和本企業所在的行業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會計處理和組織形式。
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某一項目進行投資活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私募股權投資過程中,私募股權投資家既是資金的保護者,又是資金的“增值者”,他們需要識別和管理投資風險。投資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要嚴格篩選中小企業,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協議有效地激勵和約束中小企業家。投資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要對中小企業進行有效監控,更要利用自己的業務特長和社會關系網絡幫助中小企業改善經營管理。例如,參與制訂中小企業戰略規劃,聘用高級管理人員,制訂運營計劃,為其提供融資與法律咨詢,介紹潛在的用戶和供應商等。在實踐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提供的增值服務,甚至比他們提供的股權資本更重要。
一、文獻綜述
1984年,美國經濟學家Tybjee和Brno首次提出了投資后管理的概念[1]。Barry在實證研究中證實了風險投資后管理的最重要的途徑,是通過參加董事會來監督企業的財務信息[2],從而監控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活動。Lerner認為,風險資本家為創業者提供增值服務,在為企業增加績效和價值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企業自身的創新管理能力[3]。Baey-ens和Manigart認為,風險資本家通過監督,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對企業進一步融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為企業進一步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Bottazz等人對歐洲風險資本交易樣本調查后發現,以前從事過商業活動并擁有經驗的風險投資家會更加積極地幫助企業籌集資金,更加頻繁地介入企業的活動[5]。Cornelli、Karakas研究了英國1998—2003年私募股權投資支持的88個收購案例[6],發現企業越困難就越需要外部經驗,私募股權投資董事的介入程度就越高。我國學者近幾年才開始對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進行研究,研究較少且不系統,特別是缺乏專題研究,缺乏對投資后管理實踐的理論指導。項喜章在廣泛吸收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對風險投資后管理的內涵、特點、內容以及參與風險投資后管理應考慮的因素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7]。趙廣財指出,風險投資后管理是風險投資區別于傳統投資的顯著特點之一[8]。張豐、金智認為,風險資本家應積極參與風險企業管理,為風險企業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和必要的監督[9]。孟衛東、江成山、劉珂認為,投資后管理在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研發能力、創新管理能力以及創新轉化能力等方面可以促進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10]。袁綱認為,對風險企業家采取顯性激勵與隱性激勵相結合的方式[11],可以實現風險投資后管理機制的良好運行。龍勇、龐思迪、張合的研究表明,風險資本投資家通過對企業進行有效的投資后管理,可以改善企業治理結構[12]。
二、投資后管理的內涵
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的概念源于美國。1984年,美國經濟學家Tybjee和Brno將私募股權投資分為交易發起、投資機會篩選、投資項目評價、交易合同設計、投資后管理等活動過程。他們將投資后私募股權投資家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幫助歸納為四個方面:招募重要員工,制訂戰略規劃,籌集資本,組織兼并收購或公開上市等。在私募股權投資過程中,私募股權投資家不僅投入股權資本,而且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務,實施監管職能[13]。結合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的實際情況,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是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簽訂私募股權投資協議后,積極參與中小企業管理,并為其提供增值服務,對其實施監控等活動的總稱。具體說來,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是私募股權投資整個運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始于私募股權投資協議的簽訂,止于私募股權投資的撤出。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能簡單理解為狹義的投資后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更不能理解為投資后的風險管理,它涵蓋了投資后私募股權投資家對中小企業所實施的監督、控制以及所提供的各種增值服務等活動。
三、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的
委托問題在私募股權投資兩級委托關系中,私募股權投資家是以委托人和人的雙重身份出現的,通常是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擁有相對優勢的金融中介。這是因為私募股權投資家可以憑借他們的專業特長和管理經驗,比那些非專業的私募股權投資者更有能力來解決私募股權投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實現私募股權投資交易成本最小化與利潤的最大化。
(一)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的“蜈蚣博弈悖論”模型
“蜈蚣博弈”是由羅森塞爾(Rosenthal)在1981年提出的一個動態博弈模型。因為這個博弈的擴展形式很像一條蜈蚣,所以被學者稱為“蜈蚣博弈”。蜈蚣博弈有很多版本,這里引用常見的一種:兩個博弈方即私募股權投資家(PE)、企業家(EN)輪流進行策略選擇,可供選擇的策略有“合作”和“不合作”兩種。規則是:私募股權投資家(PE)、企業家(EN)兩次決策為一組,第一次若私募股權投資家(PE)決策結束,私募股權投資家(PE)、企業家(EN)的收益都是n;第二次若企業家(EN)決策結束,私募股權投資家(PE)的收益是n-1,而企業家(EN)的收益是n+2;下一輪則從私募股權投資家(PE)、企業家(EN)的收益都是n+1開始。假定私募股權投資家(PE)先選,然后是企業家(EN),接著是私募股權投資家(PE),如此交替進行。雙方的博弈展開式如下(見圖1):圖中,博弈從左到右展開,橫向連桿代表“合作”策略,向下的連桿代表“不合作”策略。每個人下面對應的括號代表相應的人采取“不合作”策略,括號內左邊的數字代表私募股權投資家的收益,右邊的代表企業家的收益。如果一開始私募股權投資家就選擇了“不合作”,則兩人的收益各為1。私募股權投資家如果選擇合作,則輪到企業家選擇,企業家如果選擇“不合作”,則私募股權投資家收益為0,企業家的收益為3,如果企業家選擇合作,則博弈繼續進行下去??梢钥吹剑侥脊蓹嗤顿Y家每次與企業家“合作”后,總收益在不斷增加,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合作”每繼續一次總收益增加1。這樣“合作”下去,直到最后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的收益都達到100,總體效益最大。遺憾的是,實際上很難達到這個圓滿結局。在上圖中,最后一步由企業家選擇,企業家選擇“合作”的收益為100,選擇“不合作”的收益為101。根據博弈邏輯的基本假設———理性人假設,企業家將選擇“不合作”,而這時私募股權投資家的收益僅為98。私募股權投資家考慮到企業家在最后一步將選擇“不合作”,因此他在上一步將選擇“不合作”,因為這樣他的收益為99,比98高。企業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也要搶先私募股權投資家一步,采取“不合作”策略,如此類推下去,最后的結論是:在第一步私募股權投資家將選擇“不合作”,此時,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各自的收益為1。在蜈蚣博弈中,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合作”的次數越多,他們的收益就越大,但是面臨的風險也越大。在現實的博弈中,還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私募股權市場中,有時私募股權投資家注意信息的收集與分析,注重對企業家資信的調查,對企業家何時可能終止“合作”有比較準確的預期與判斷。通常,彼此熟知的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容易“合作”,而彼此不夠熟悉的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往往難以“合作”[14]。通過上述分析,可以認為,當今私募股權市場的交易各方存在一種典型的重復合作博弈關系,也同樣面臨“蜈蚣博弈”的困境和悖論。博弈可以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當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的行為相互作用時,雙方是否達成一個具有嚴格約束力的投資協議,若有就是“合作”博弈,若沒有就是“非合作”博弈?!昂献鳌辈┺那闆r下,通過有效協商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后,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可以建立利益平衡機制,一方面,使得合作中獲益較少的一方確信暫時的利益受損可以從長期穩定的“合作”中得到補償;另一方面,獲益較多的一方會自愿在某些方面為其他成員的利益承諾一定的讓步。換句話說,從長遠來看,一種穩定的“合作”關系會使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分得大致公平的收益。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是否根據逆推歸納法來預測行為,取決于逆推歸納法的路徑是否符合他們的真正利益(即長遠利益、整體利益)。如果符合,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就會依逆推歸納法進行策略選擇。在蜈蚣博弈中,根據逆推歸納法,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在一開始就應該選擇結束博弈,即博弈雙方的得益均為1,而這并不符合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的長遠利益。逆推歸納法的路徑與私募股權投資家及企業家的長遠利益相悖,因而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不會按逆推歸納法的邏輯推理去決策。在該博弈中,如果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雙方彼此信任、默契,彼此相信對方是理性的,彼此相信對方會追求自身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那么私募股權投資家和企業家選擇“合作”策略的可能性更大。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私募股權投資家和企業家相互信任,從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出發去進行策略選擇,結果往往是雙贏。
(二)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之間的道德風險問題
私募股權投資家在與中小企業簽訂合同時,同樣存在著道德風險,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業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這是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前景和市場的不確定性造成的,這種不確定性與道德風險相互作用,使得中小企業家的機會主義行為在更大程度上威脅私募股權投資家的利益。二是中小企業資產專用性比較強,其資產結構中無形資產比重較大,變現慢,一旦項目失敗,私募股權投資可能血本無歸[15]。道德風險通常發生在私募股權投資契約簽訂之后中小企業的運行過程中,主要表現為:(1)在中小企業獲得投資后,企業家可能制造虛假財務信息,用作假賬或轉移資產等方式處理會計賬目。(2)資本濫用。企業家可能要求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已經虧損甚至破產的企業追加投資。(3)過度投資。企業家有可能進行高風險項目投資,而并不考慮所投項目是否最優以及投資規模是否適度等問題。(4)在職消費。企業家可能購買豪華轎車、租用高檔寫字樓等,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大肆增加不必要的消費。(5)消極怠工。企業家在獲得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后,可能消極怠工,出工不出力,缺乏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16]。
(三)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之間的逆向選擇問題
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家處于信息劣勢地位,企業家處于信息優勢地位。中小企業為了獲得投資,可能故意隱瞞重要的信息,而私募股權投資家無法準確判斷企業家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家支持的中小企業大多數從事高新技術產業,而這些產業的核心技術往往掌握在極少數企業家手里。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作為委托人的私募股權投資家在對市場上的中小企業和企業家的平均水平進行估計的基礎上,壓低其愿意支付的價格,這樣會導致劣質的中小企業與素質較低的企業家愿意冒險嘗試,使得優質的中小企業與素質高的企業家感覺無利可圖而退出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結果降低了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項目的整體質量,從而危及私募股權投資的順利進行。在極端情況下,逆向選擇問題甚至能使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不復存在[17]。
(四)“敲竹杠”問題“敲竹杠”問題在私募股權投資中經常出現。
經典的不完全契約理論認為,如果契約是不完全的,那么就會出現企業家事前專用性人力資本投資不足的現象。如果私募股權投資家在事前做出了專用性投資,并且這種投資是無法寫入契約或者被第三方所證實的,那么他在事后的再談判過程中就面臨被企業家“敲竹杠”的風險。企業家會攫取專用性投資帶來的部分收益,使私募股權投資家無法得到全部投資的收益。預料到這種風險,私募股權投資家就會缺乏足夠的投資積極性。一些法學和經濟學文獻強調司法干預的作用,認為法庭強制認定某些可證實的契約條款或者對契約的有效性,可以解決“敲竹杠”問題。為了避免被“敲竹杠”,私募股權投資家可以保留企業家的股份來減少“敲竹杠”的動機[18]。
四、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的動因
任何經濟活動的動力都來自于對利潤的追求??墒?,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客觀存在,私募股權投資既有可能增值,獲得高額回報,也有可能遭受損失,甚至血本無歸。價值增值的最大化、私募股權投資風險的防范以及人力資本的充分應用,是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機制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增值服務的要求
大多數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家缺乏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市場營銷、創新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不足,他們往往只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因而需要私募股權投資家提供增值服務。私募股權投資家向中小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聲譽,從而容易得到更多私募股權投資者的認同;有利于中小企業快速成長,以便投資者獲得高額回報與豐厚收益;有利于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傊?,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實現中小企業的價值增值。
(二)人力資本充分應用的要求在私募股權投資中,人力資本充分應用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私募股權投資家的經驗;二是企業家的素質與能力。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首先,私募股權投資家的經驗是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所產生的價值增值的決定性因素。其次,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為企業家發揮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是不確定的。企業家必須依靠自己的創新能力與執行能力在不完全信息情況下作出重大決策。但是,在委托—與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家人力資本的重要作用必須依靠相應的管理機制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因此,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對企業家進行激勵與約束就具有特殊的意義。
(三)防范風險的要求私募股權投資的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投資機構既要承擔中小企業經營的商業風險,也要承擔委托—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商業風險是基于中小企業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由于商業風險無法準確預測,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只能根據中小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后續管理方法。當中小企業的商業風險超過了一定界限,私募股權投資家就可能撤回投資。在委托—框架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僅存在于投資簽約前的項目評估階段,也存在于后續投資階段。因此,委托—的風險越高,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后管理的必要性就越大。私募股權投資家通過投資后管理識別風險、收集信息,便于加強對于中小企業的監控,從而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價值增值[11]。
五、私募股權投資后管理的方式
(一)參加中小企業的董事會
在每一輪投資之后,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都會要求在中小企業的董事會中占1~2個席位,如果是聯合投資,則一般委派領頭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參加董事會。通常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家很少直接參與中小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而是把出席董事會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作為影響企業決策與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后續管理的介入,將大大降低私募股權投資家與企業家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可能出現的委托—風險。
(二)審查中小企業經營報告
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可以要求中小企業定期送交經營報告,通過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信息,應密切注意以下情況:管理層出現變動、企業家回避接觸、出現嚴重虧損、財務報表質量不佳、資產負債表項目出現重大變化、銷售及訂貨出現重大變化、存貨變動異常、失去重要客戶和供貨商、出現重大財產被盜,等等。
(三)與中小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通電話或會晤
可以采取打電話或面談等方式,與企業家或中小企業的重要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以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或提供指導、咨詢等。國外調查顯示,風險投資家平均每年到每個被投資企業視察19次,通過面談或打電話的方式與重要管理人員進行接觸的時間達到100個小時[19]。我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后管理的常用方式依次為:參加董事會、提供管理咨詢、派駐高管人員、派駐財務人員。這些做法與國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做法大同小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