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9 10:19:35
序論:在您撰寫風險投資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在分析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總結了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了決定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并得出了具體的結論與現實啟示。
【關鍵詞】風險投資產業機制
一、引言
風險投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金融投資產業——風險投資業,并在世界各國形成迅猛發展的趨勢。風險投資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是常規產業的數倍,各國都大力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方式與路徑各不相同。在美國,市場機制與政府支持相配合,誘致性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美國風險投資業的發達;而日本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是在日本政府的強制力下推行和完成的,日本政府是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實施者。因此,研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發展的特征與規律,明確其發展機制,對于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成熟壯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風險投資產業的內涵及其發展
1、風險投資的含義
風險投資是通過向極具增長潛力的未上市新興企業進行權益資本或準權益資本投資,并通過提供管理服務參與企業的發展過程,在企業創業成功后通過權益資本轉讓,實現高資本增值收益的一種特殊類型的金融資本運作方式。又稱為風險資本或創業投資。但二者的表述角度略有不同,風險投資從資本的運營活動角度表述,而風險資本是從資本的貨幣形態描述,兩者有共同的本質。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風險投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金融運作制度。
2、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體現在三個方面:產業規模擴大、投資結構高度化和投資結構效率提高。這三個指標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了風險投資業的發展狀況。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指標具體包括融資規模、投資規模、風險投資機構數目和風險投資基金數目;投資結構高度化是指投資結構不斷從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演變的過程,實質是隨著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分工的深化,投資結構不斷向高度附加值化、高技術化、高集約化發展。風險投資結構效率則包括不同組織形式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比例、受資行業結構合理性、受資地區重點是否明顯、受資企業發展階段結構是否合理等內容。這三個指標揭示了風險投資業的成長與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變動與區域經濟結構演化的內在關聯性。同時,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是風險投資結構高度化的基礎,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是風險投資產業規模擴大的前提,而投資結構高度化又為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提供了條件。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要綜合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單純的風險投資活動的層次和大量的資金并不足以構成一個專業和成熟的風險投資市場。一個成熟風險投資市場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法律與法規條件、財政條件、文化條件以及中介組織發展等。同時,由于風險投資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的成熟不僅僅是風險投資產業單獨的成熟,而是必須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整體發展相聯系,特別是與產業結構的升級相聯系。因此,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條件涉及到一國的經濟政治、法律法規、社會文化和相關配套機構與設施等諸多方面因素。
三、風險投資產業演化發展的規律
在現實研究中,由于各國的初始條件和社會環境不盡相同,以及風險投資發展階段與水平不同,風險投資會表現出不同的運行特征和制度內涵,而且由于人們對風險投資不同的理解與界定,在各國會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思路,從而使得風險投資作為一個產業,在各國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總的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具有以下規律。
1、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是市場行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市場機制
從微觀的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來看,風險投資主要是包括融資、投資、投資后管理和退出四個主要環節的一種循環運作過程,這一過程都必須依靠市場行為來逐一完成;從宏觀角度而言,市場不僅決定了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其最終的發展方向,風險投資產業的生存與發展最終還需經受市場機制的考驗。
2、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雖然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是市場行為,但是其生存和發展卻是政府與市場共同協調作用的結果。從歷史經驗來看,風險投資業誕生到政府支持前,其生存和發展的步伐一般很緩慢;在政府明確支持后,風險投資業得到長足發展。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主要是從創建風險投資市場機制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著手,包括經濟、制度、文化等諸多方面。
3、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持在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中是相互作用,互為補充與選擇的關系
一方面在風險投資運作的主體市場力量相對微弱的前提下,其發展需要外來力量的扶持,政府通過扶持行為,推動其發展壯大;隨著風險投資產業的壯大,市場機制的力量增強,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須通過市場來檢驗與篩選,風險投資產業在實踐活動中也不斷調整和完善,反映了風險投資行業的演化和進步。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持的動態均衡是風險投資行業最終走向成熟的必備條件。
四、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
如前分析,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與發展的條件和因素并不完全一樣,其中有一些條件和因素,卻是所有國家在風險投資發展進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那些對風險投資的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我們可稱之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具體而言也就是那些能夠直接推動風險投資活動的根本性的決定力量。作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涉及到風險投資進程中的客觀內在動因??梢哉f,一國風險投資進程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所擁有的風險投資動力因素的形成及其強弱程度。公務員之家
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因素的基本特征是:長期制約或影響風險投資發展過程的最原本因素,它對風險投資的發動和演進具有決定作用,并規范和決定風險投資發展的形式、速度和方向。根據現有的理論進展和經驗分析,推動風險投資發展的動力因素主要包括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企業家精神、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它們與風險投資產業的關系可以用來表示。
1、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
任何投資的動力都來自于對利潤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資過程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客觀存在,風險投資既有可能增值獲利,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而決定的。風險投資是一種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的投資,風險投資家承擔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有可能獲得超額的風險投資收益。傳統金融機構一般注重資金投放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則,再加上貸款利率等方面的限制,商業銀行一般不敢承擔高風險投資于高科技企業,也難以從中獲得相應的高收益。但是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機制可以實現風險與效益的統一,通過有效地控制風險并分享收益。
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能夠從根本上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質上屬于一種制度變遷,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保證風險與效益的統一。一是通過風險投資組織形式的選擇來組合資源,改善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風險,提高風險投資的運作效率。其中有限合伙制是風險資本的最佳、最有生命力的組織形式。二是通過嚴格的項目遴選機制挑選最有潛力和最符合自己投資專長的項目來進行資本投放;通過各種投資策略實現風險的控制與分散。三是通過有效的產權約束機制來強化風險控制;通過積極的投資后管理機制來實現資金增值的最大化與風險的最小化。四是通過暢通的資金退出機制渠道實現收益分享。只有在承擔較高風險后獲得相應的高收益,才能真正實現風險與效益的對稱統一。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通過風險資金的退出增值,使得風險投資機構得以分享高科技企業成功后的高收益,使投資者的資本保值和增值有了可靠保障,也解除了風險投資家的后顧之憂。
所以,僅僅有了高收益的預期還不夠,只有從機制上為高收益的預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夠吸引資本與人才向風險投資領域流動,風險投資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2、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是那些有判斷能力、有信心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領導者,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組合生產要素的群體。而企業家精神,就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創新被認為是具有技術性的,能夠打破平衡的好主意。因此,從另一種觀點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方式。百森商學院則認為企業家精神是在不考慮資源目前是否可得的情況下辨識機會并且利用它,目的是在私人和公共領域內創造財富。
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無可置疑地扮演著一個發動因素。一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對于風險投資來說,比物質資本更為重要。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最稀缺的資源是企業家的能力;最緊迫的問題是合理而有效的配置現有資源。只有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充分發揮高超的管理才能,風險資本才能產生其應有的高效益。二是風險投資行業的高風險特別需要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企業家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確定性,應對不完全信息和高交易成本;當市場形成越不完全,就越需要企業家的創新活動,把資本和技術投向最具效率和前途的生產活動中去。三是企業家精神決定著風險投資產業的演化與組織創新。產業是具有相同的組織形式的一系列組織,產業的演化就是特定組織形式的擴散。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既能夠通過創造出新的和有競爭力的組織形式來重新組合現有產業,也可以通過“復制”現有組織形式使產業走向均衡。企業家精神會帶來新的組織形式產生,引起競爭環境的變化,導致新組織形式的擴散,從而完成產業的發展與成熟的演變過程。
3、科學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原動力。大量的技術創新的可能性產生了對風險資本的強大需求,風險資本也由此產生發展,并極大地推動了技術創新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風險投資企業應運而生并不斷演變發展。
從歷史淵源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產生于技術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之中。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技術創新的資金需求促進了風險投資的產生。由于技術創新本身的高風險性、高回報性的特點,特別是技術創新活動對資金的客觀要求,催生了風險投資這一具有開創性的投資方式的產生。二是創新技術產業成為風險投資資本增值的主要途徑。技術創新的出現,特別是那些能提供巨大消費潛力以及高收益的技術,能促進風險投資行業的興旺和擴大高科技產業化,是現代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和勞務的過程。隨著高科技產品業務不斷發展壯大和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風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加速擴張。三是風險投資本身也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活動。風險投資活動不同于傳統的投資方式,從融資投資方式、組織管理方式、項目評估決策方式到資本市場運作方式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產生出獨特的資源整和、資金配置、激勵與約束效應。因此,風險投資具有來源于創新活動的文化血脈。風險投資活動所體現出來的正是一種科學的創新型文化。
風險資本只有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才能實現資本增值,而高科技產業也只有在風險資本投資的前提下才能迅速產生效益和實現持續發展,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經濟增長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庫茲涅茨教授的經典式定義,現代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給本國居民提供日益多樣化商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提升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的。風險投資活動的興衰發展,是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緊密相關的。風險投資活動產生在一國經濟長期快速或穩定增長的過程中,受挫于經濟增長的波動過程中,世界各國的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歷史無不揭示了這一點。從長期來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是相伴相生的關系。
現代經濟增長對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的產生發展提供了基礎的環境與條件。首先,現代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降低了風險投資的整體風險,還為風險投資提供了最基礎的發展條件——資本的不斷積累與持續供應;其次,現代經濟的持續增長會導致持續的技術創新,在國民產出量持續上升的過程中會出現持續的對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巨大需求,從而促進風險投資的產生;最后,現代經濟增長帶來的制度、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調整和創新,為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人才培養與制度支持。因此,整體經濟環境無論在短期和長期都對風險投資有著最大的影響。二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業的產生發展提供了機遇與空間。經濟增長必然帶來經濟結構的變化,涌現諸多投資機會,這不僅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由于這種變化的長期存在,并且處于長期上升的趨勢,就為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使得風險投資不僅能夠在微觀層次順利完成風險資本循環的整個過程,也可以使得風險投資產業在宏觀層次順利完成組織結構的創新擴散和產業形態的變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風險投資業是現代經濟增長本身的產物,并最終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促進因素,當風險投資與新的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真正形成時,風險投資業作為一個產業就真正發展起來了。
五、結論與啟示
研究表明,市場機制是風險投資行業產生的基礎,而政府的扶持是風險投資發展壯大最重要的保障,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發展與成熟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那些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中,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科學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需求動力,現代經濟增長則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長期動力。
以上研究給予我們以下現實啟示。一是要充分協調與發揮市場與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制度變遷中的作用。不僅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也要積極發揮政府扶持的保障與支持作用,既要滿足市場主體(風險投資者)強烈的制度創新需求,也要實現政府最大限度地獲得制度變遷的規模效應,實現制度變遷的效率最大化,路徑最優化。二是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互動效應。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極大促進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真正產生風險投資的需求。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拉動效應,不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而且必須建立良好的技術市場機制,前者為風險資本的運作提供豐富的技術產品,后者則使技術創新成為風險投資發展的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后盾。三是加強企業家精神的培育。促進企業家精神形成的關鍵不僅在于要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培育產生企業家群體的文化環境。一個為開創企業提供動機的支持性的文化環境或是激勵是最重要的,而且文化背景決定了具有創業潛質的個人的分布狀況。一個國家的人口中具有創業傾向的頻率越高,它所儲備的潛在企業家就越多。因此,進行風險投資和創造企業的概率就越高,風險投資產業就越能夠發展壯大。
【摘要】本文在分析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總結了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了決定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并得出了具體的結論與現實啟示。
【關鍵詞】風險投資 產業 機制
一、引言
風險投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金融投資產業――風險投資業,并在世界各國形成迅猛發展的趨勢。風險投資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是常規產業的數倍,各國都大力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但是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方式與路徑各不相同。在美國,市場機制與政府支持相配合,誘致性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美國風險投資業的發達;而日本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是在日本政府的強制力下推行和完成的,日本政府是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實施者。因此,研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發展的特征與規律,明確其發展機制,對于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成熟壯大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風險投資產業的內涵及其發展
1、風險投資的含義
風險投資是通過向極具增長潛力的未上市新興企業進行權益資本或準權益資本投資,并通過提供管理服務參與企業的發展過程,在企業創業成功后通過權益資本轉讓,實現高資本增值收益的一種特殊類型的金融資本運作方式。又稱為風險資本或創業投資。但二者的表述角度略有不同,風險投資從資本的運營活動角度表述,而風險資本是從資本的貨幣形態描述,兩者有共同的本質。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風險投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金融運作制度。
2、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與成熟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長體現在三個方面:產業規模擴大、投資結構高度化和投資結構效率提高。這三個指標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了風險投資業的發展狀況。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指標具體包括融資規模、投資規模、風險投資機構數目和風險投資基金數目;投資結構高度化是指投資結構不斷從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演變的過程,實質是隨著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分工的深化,投資結構不斷向高度附加值化、高技術化、高集約化發展。風險投資結構效率則包括不同組織形式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比例、受資行業結構合理性、受資地區重點是否明顯、受資企業發展階段結構是否合理等內容。這三個指標揭示了風險投資業的成長與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變動與區域經濟結構演化的內在關聯性。同時,以上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風險投資產業規模的擴大是風險投資結構高度化的基礎,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是風險投資產業規模擴大的前提,而投資結構高度化又為風險投資結構效率提供了條件。
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要綜合考慮更多的影響因素,單純的風險投資活動的層次和大量的資金并不足以構成一個專業和成熟的風險投資市場。一個成熟風險投資市場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法律與法規條件、財政條件、文化條件以及中介組織發展等。同時,由于風險投資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的成熟不僅僅是風險投資產業單獨的成熟,而是必須與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整體發展相聯系,特別是與產業結構的升級相聯系。因此,風險投資產業的成熟條件涉及到一國的經濟政治、法律法規、社會文化和相關配套機構與設施等諸多方面因素。
三、風險投資產業演化發展的規律
在現實研究中,由于各國的初始條件和社會環境不盡相同,以及風險投資發展階段與水平不同,風險投資會表現出不同的運行特征和制度內涵,而且由于人們對風險投資不同的理解與界定,在各國會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思路,從而使得風險投資作為一個產業,在各國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總的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發展演化具有以下規律。
1、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是市場行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市場機制
從微觀的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來看,風險投資主要是包括融資、投資、投資后管理和退出四個主要環節的一種循環運作過程,這一過程都必須依靠市場行為來逐一完成;從宏觀角度而言,市場不僅決定了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更重要的是決定了其最終的發展方向,風險投資產業的生存與發展最終還需經受市場機制的考驗。
2、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雖然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是市場行為,但是其生存和發展卻是政府與市場共同協調作用的結果。從歷史經驗來看,風險投資業誕生到政府支持前,其生存和發展的步伐一般很緩慢;在政府明確支持后,風險投資業得到長足發展。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主要是從創建風險投資市場機制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著手,包括經濟、制度、文化等諸多方面。
3、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持在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中是相互作用,互為補充與選擇的關系
一方面在風險投資運作的主體市場力量相對微弱的前提下,其發展需要外來力量的扶持,政府通過扶持行為,推動其發展壯大;隨著風險投資產業的壯大,市場機制的力量增強,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須通過市場來檢驗與篩選,風險投資產業在實踐活動中也不斷調整和完善,反映了風險投資行業的演化和進步。市場行為與政府支持的動態均衡是風險投資行業最終走向成熟的必備條件。
四、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
如前分析,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投資產業產生與發展的條件和因素并不完全一樣,其中有一些條件和因素,卻是所有國家在風險投資發展進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那些對風險投資的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我們可稱之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具體而言也就是那些能夠直接推動風險投資活動的根本性的決定力量。作為風險投資的動力因素,涉及到風險投資進程中的客觀內在動因。可以說,一國風險投資進程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國所擁有的風險投資動力因素的形成及其強弱程度。
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動力因素的基本特征是:長期制約或影響風險投資發展過程的最原本因素,它對風險投資的發動和演進具有決定作用,并規范和決定風險投資發展的形式、速度和方向。根據現有的理論進展和經驗分析,推動風險投資發展的動力因素主要包括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企業家精神、技術創新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它們與風險投資產業的關系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1、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
任何投資的動力都來自于對利潤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資過程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客觀存在,風險投資既有可能增值獲利,也有可能遭受損失而決定的。風險投資是一種高收益伴隨高風險的投資,風險投資家承擔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有可能獲得超額的風險投資收益。傳統金融機構一般注重資金投放的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原則,再加上貸款利率等方面的限制,商業銀行一般不敢承擔高風險投資于高科技企業,也難以從中獲得相應的高收益。但是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機制可以實現風險與效益的統一,通過有效地控制風險并分享收益。
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能夠從根本上促進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質上屬于一種制度變遷,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保證風險與效益的統一。一是通過風險投資組織形式的選擇來組合資源,改善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道德風險,提高風險投資的運作效率。其中有限合伙制是風險資本的最佳、最有生命力的組織形式。二是通過嚴格的項目遴選機制挑選最有潛力和最符合自己投資專長的項目來進行資本投放;通過各種投資策略實現風險的控制與分散。三是通過有效的產權約束機制來強化風險控制;通過積極的投資后管理機制來實現資金增值的最大化與風險的最小化。四是通過暢通的資金退出機制渠道實現收益分享。只有在承擔較高風險后獲得相應的高收益,才能真正實現風險與效益的對稱統一。完善的風險投資運作通過風險資金的退出增值,使得風險投資機構得以分享高科技企業成功后的高收益,使投資者的資本保值和增值有了可靠保障,也解除了風險投資家的后顧之憂。
所以,僅僅有了高收益的預期還不夠,只有從機制上為高收益的預期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夠吸引資本與人才向風險投資領域流動,風險投資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2、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是那些有判斷能力、有信心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領導者,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組合生產要素的群體。而企業家精神,就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創新被認為是具有技術性的,能夠打破平衡的好主意。因此,從另一種觀點看,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方式。百森商學院則認為企業家精神是在不考慮資源目前是否可得的情況下辨識機會并且利用它,目的是在私人和公共領域內創造財富。
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無可置疑地扮演著一個發動因素。一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對于風險投資來說,比物質資本更為重要。在風險投資業的發展過程中,最稀缺的資源是企業家的能力;最緊迫的問題是合理而有效的配置現有資源。只有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充分發揮高超的管理才能,風險資本才能產生其應有的高效益。二是風險投資行業的高風險特別需要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企業家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確定性,應對不完全信息和高交易成本;當市場形成越不完全,就越需要企業家的創新活動,把資本和技術投向最具效率和前途的生產活動中去。三是企業家精神決定著風險投資產業的演化與組織創新。產業是具有相同的組織形式的一系列組織,產業的演化就是特定組織形式的擴散。富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階層既能夠通過創造出新的和有競爭力的組織形式來重新組合現有產業,也可以通過“復制”現有組織形式使產業走向均衡。企業家精神會帶來新的組織形式產生,引起競爭環境的變化,導致新組織形式的擴散,從而完成產業的發展與成熟的演變過程。
3、科學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原動力。大量的技術創新的可能性產生了對風險資本的強大需求,風險資本也由此產生發展,并極大地推動了技術創新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風險投資企業應運而生并不斷演變發展。
從歷史淵源來看,風險投資產業產生于技術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之中。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技術創新的資金需求促進了風險投資的產生。由于技術創新本身的高風險性、高回報性的特點,特別是技術創新活動對資金的客觀要求,催生了風險投資這一具有開創性的投資方式的產生。二是創新技術產業成為風險投資資本增值的主要途徑。技術創新的出現,特別是那些能提供巨大消費潛力以及高收益的技術,能促進風險投資行業的興旺和擴大高科技產業化,是現代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產品和勞務的過程。隨著高科技產品業務不斷發展壯大和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風險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加速擴張。三是風險投資本身也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活動。風險投資活動不同于傳統的投資方式,從融資投資方式、組織管理方式、項目評估決策方式到資本市場運作方式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產生出獨特的資源整和、資金配置、激勵與約束效應。因此,風險投資具有來源于創新活動的文化血脈。風險投資活動所體現出來的正是一種科學的創新型文化。
風險資本只有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才能實現資本增值,而高科技產業也只有在風險資本投資的前提下才能迅速產生效益和實現持續發展,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經濟增長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庫茲涅茨教授的經典式定義,現代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給本國居民提供日益多樣化商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提升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意識形態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的。風險投資活動的興衰發展,是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緊密相關的。風險投資活動產生在一國經濟長期快速或穩定增長的過程中,受挫于經濟增長的波動過程中,世界各國的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歷史無不揭示了這一點。從長期來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是相伴相生的關系。
現代經濟增長對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的產生發展提供了基礎的環境與條件。首先,現代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降低了風險投資的整體風險,還為風險投資提供了最基礎的發展條件――資本的不斷積累與持續供應;其次,現代經濟的持續增長會導致持續的技術創新,在國民產出量持續上升的過程中會出現持續的對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巨大需求,從而促進風險投資的產生;最后,現代經濟增長帶來的制度、觀念和意識形態的調整和創新,為風險投資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人才培養與制度支持。因此,整體經濟環境無論在短期和長期都對風險投資有著最大的影響。二是現代經濟增長為風險投資業的產生發展提供了機遇與空間。經濟增長必然帶來經濟結構的變化,涌現諸多投資機會,這不僅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由于這種變化的長期存在,并且處于長期上升的趨勢,就為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使得風險投資不僅能夠在微觀層次順利完成風險資本循環的整個過程,也可以使得風險投資產業在宏觀層次順利完成組織結構的創新擴散和產業形態的變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風險投資業是現代經濟增長本身的產物,并最終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促進因素,當風險投資與新的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真正形成時,風險投資業作為一個產業就真正發展起來了。
五、結論與啟示
研究表明,市場機制是風險投資行業產生的基礎,而政府的扶持是風險投資發展壯大最重要的保障,風險投資產業的產生、發展與成熟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那些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因素中,高收益的預期與保障機制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風險投資的企業家精神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科學技術創新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需求動力,現代經濟增長則是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長期動力。
以上研究給予我們以下現實啟示。一是要充分協調與發揮市場與政府在風險投資產業制度變遷中的作用。不僅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也要積極發揮政府扶持的保障與支持作用,既要滿足市場主體(風險投資者)強烈的制度創新需求,也要實現政府最大限度地獲得制度變遷的規模效應,實現制度變遷的效率最大化,路徑最優化。二是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互動效應。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極大促進技術進步,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活動能夠真正產生風險投資的需求。要加強技術創新活動對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的拉動效應,不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而且必須建立良好的技術市場機制,前者為風險資本的運作提供豐富的技術產品,后者則使技術創新成為風險投資發展的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后盾。三是加強企業家精神的培育。促進企業家精神形成的關鍵不僅在于要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培育產生企業家群體的文化環境。一個為開創企業提供動機的支持性的文化環境或是激勵是最重要的,而且文化背景決定了具有創業潛質的個人的分布狀況。一個國家的人口中具有創業傾向的頻率越高,它所儲備的潛在企業家就越多。因此,進行風險投資和創造企業的概率就越高,風險投資產業就越能夠發展壯大。
[提要] 基于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了解,由于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發展較晚,無論是在投資環境還是在風險投資管理制度上都有一定的不足,導致我國的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鑒于風險投資的重要性及其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正確了解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們應當根據風險投資產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奠定良好的風險投資產業發展基礎。
關鍵詞:風險投資產業;問題與對策;效益
一、前言
受到投資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對于政府資金的利用不夠充分,很多政府資金處于閑置狀態,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專家型人才數量較少,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專業人才孵化機制,影響風險投資產業的專業水平;最后,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成熟,無論是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還是資本市場的風險管理模式都存在不足。因此,只有重視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質量。
二、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資金存在閑置的情況,資金利用率不高。為了有效地扶持企業生產,我國政府每年都會劃撥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企業的發展和投資。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投資手段以及對企業融資風險了解較少,許多政府資金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既沒有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同時也浪費了政府資金。因此,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而言,政府資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問題相對嚴重,只有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做到充分利用政府的配套資金,才能解決風險投資產業中存在的資金利用問題。
按照政府投資要求,各級政府都會在財政專項資金里面劃出一定額度的資金用于扶持企業及企業融資。如何做好政府資金的運用,做到根據政府的規劃充分利用閑置資金,成為了我國風險投資產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所以,有效地解決政府資金閑置問題,并提高資金利用率,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要對政府資金閑置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做到根據風險投資產業的實際需要進行政府資金的配套。
(二)我國風險投資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由于風險投資產業專業性較強,在具體的項目和資金操作過程中,需要專業型人才進行把控。但是從目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人才結構來看,專家型人才數量相對較少,專業技術人才數量也并不充足,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難以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專業化水平。所以,有效提高人才質量并做好人才儲備,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風險投資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之處在于,風險投資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端專業人才操作,如果專業技術人才較少或者專業技術人才水平不夠,不但無法完成風險投資交易,同時還會給風險投資帶來較大的隱患,嚴重時會引發風險投資金融風險,無論是對風險投資還是對實體經濟都會造成嚴重的打擊。所以,我國風險投資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必須得到有效的解決,如何提高專業人才素質和做好專業人才培訓,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而言至關重要。
(三)我國資本市場整體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對于歐美國家,我國在資本市場環境上還不夠完善,資本市場發展時間較晚,各項管理機制和管理流程還比較薄弱,距離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管理還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有效地縮小差距并健全資本市場環境,對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國應當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到資本市場環境的問題和短板,并在下一步的發展過程中,夯實資本市場環境,建立良好的資本市場秩序。
風險投資產業與其他產業不同,參考國外的發展經驗,風險投資產業要想實現大發展,就必須要有完善的資本市場作為輔助。鑒于我國資本市場基礎相對薄弱,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了制約風險投資產業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優化資本市場環境,培育出良好的資本市場,才能為我國風險投資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發展策略
(一)加強對政府資金的利用,避免資金閑置現象發生。從我國現有的政府資金來看,之所以出現政府資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問題,除了政府在投資過程中過于謹慎之外,還與政府的投資機制和投資方法有關系,同時政府也沒有風險投資的相關經驗,造成了政府配套資金難以與民間資金共同使用。因此,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利用政府Y金,形成政府資金與民間資金共同參與的風險投資機制,有效地提高政府資金的利用率。
按照風險投資的實際需求以及政府配套資金閑置的現狀,在風險投資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積極與政府協調,加快資金布局和杠桿資金的運用,利用風險投資市場機制吸引政府配套資金進入,提高政府配套資金的利用率,降低政府配套資金的投資風險,使我國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做到根據產業要求和市場要求做好政府資金的充分利用,滿足風險投資實際要求,為政府資金的利用開辟專門的渠道。
(二)重視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鑒于風險投資產業的實際特點,只有重視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才能做到提高風險投資產業發展質量的目的。同時,吸引國外專家型人才進入,形成高端專家帶動專業人才共同發展的局面,建立有效的人才孵化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人才體系,建立正常的人才發展機制。
基于風險投資產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但要認清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應根據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規模及未來的發展走勢,確定合理的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做到根據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實際,采取必要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措施,滿足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需要,為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三)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投資管理機制??紤]到資本環境的重要性及其對風險投資產業的具體影響,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應當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為風險投資建立良好的退出機制有效地降低風險投資的失敗概率,提高風險投資的整體收益,同時也降低風險投資發生金融風險的概率,為風險投資產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投資管理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投資管理機制的完善以及資本市場的培育,對于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保證我國風險投資產業能夠得到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此,我國的風險投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資本市場以及配套機制的完善,保證資本市場能夠與風險投資行為相適應,為風險投資提供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基礎。
四、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我國風險投資產業要想提高整體的產業規模和發展速度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就應當從合理利用政府資金形成政府資金與民間資金共同參與的風險投資機制、加大國內風險投資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吸引國外專家型人才進入和完善資本市場為風險投資建立良好的退出機制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決風險投資產業存在的問題,推動我國風險投資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風險投資產業的發展水平。
[摘要]制約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風險資本的來源和獲利退出渠道不通暢。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提供投資法律保障,擴大風險資本來源,建立風險企業的“二板市場”。
[關鍵詞]風險投資; 風險資本; 退出
風險投資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在其發展過程中直接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跨國公司,推動了戰后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促進了人類社會由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的過渡。我國的風險投資業起步較晚,自1985年國內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成立至今,國內風險投資機構已達50余家,風險資本總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啟動了一批風險投資項目,發展了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如搜狐、金碟、聯想、方正等。雖然我國的風險投資業發展很快,但還不能稱其為現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產業,風險資本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遠未得到充分發揮。
一、制約風險投資業發展的瓶頸
風險投資是通過一定的機構和一定的方式向各類機構和個人籌集風險資本,然后將所籌資本投入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參與所投資企業或項目管理,期望通過實現項目的高增長率并最終通過出售股權,獲得高額中長期收益的一種投資體制??梢姡M行風險投資的最基本條件是具備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基金,然后是具有真正的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高素質的風險投資人才和創業企業家以及風險投資實現利益的退出。從我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制約風險投資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風險資本的來源和獲利退出渠道不通暢。
(一)風險資本的來源渠道不暢
從某種意義上說,風險投資運營機制的重要一環是籌資,而不是投資。我國科技與資本的結合仍沿襲計劃經濟時代由政府深度參與的運作模式,政府撥款占據主導地位,通過科研機構撥款、國有資產存量變現后的再投入等方式,直接進入高新技術企業或項目的研制開發,甚至送達產業化的大路上。國家資本直接進入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領域,必然導致有限的政府財力無法滿足高新技術成果化對資本投入的巨大需求,風險資本的規模受到抑制。同時,還造成非市場化投資運行機制內部的責任與利益不清,導致資本運行效率低下,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發展風險投資業,其初衷是充分動員社會資金的廣泛參與,而并非政府愿意充當主要投資者角色。風險投資者是否愿對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取決于其對風險投資的預期收益與投資風險的權衡。只有當預期收益大于風險時,風險投資者才會介入。而風險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風險投資環境,如政府對風險投資企業或風險投資者的稅收政策,以及有關風險投資發展的法律、法規與完善的金融市場等。我國目前的風險投資環境還不足以調動風險投資者的積極性。
(二)風險投資的退出渠道不暢
風險投資項目的發展過程一般需要經歷4個階段,即種子期、創立期、擴充期和產品成熟期。種子期是科技項目的發明者或創業者為驗證創意的可行性,投人大量資金用于研究之需。創立期是科技發明或專利用于產品開發直至生產開始,投入較大資金購置生產設備、產品開發及推銷。擴充期是企業逐步取得經營業績,投入更多資金用于進一步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并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產品成熟期的企業產品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知名度較高,企業可以依靠自身積累擴大規模。對于風險投資來說,種子期是為獲取收益的進入,產品成熟期則是為實現收益的退出,從而實現風險資本“投入一一回收——再投入”的循環運行。
風險投資的本質是追求超常規投資收益和盡可能減少投資風險,客觀上要求有一個投資者進退自如的機制。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公開上市,使風險企業得以確認和獨立,并獲得在證券市場上持續籌資的能力。二是收購,實現風險企業間的收購和兼并,或被另一家風險資本接手進行二期投資。三是清算破產,使風險投資及時抽身,避免更大的損失。在以上3種退出方式中,收購和清算破產是風險投資者在投資不成功時痛苦而明智的選擇,公開上市則是風險投資者最愿意接受的退出方式。從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現實情況來看,對企業股票上市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沒有考慮到風險企業的特殊性。由于成長中高新技術風險企業不具備上市公司的條件,無法像上市公司那樣在正式的證券市場進行股票或期權的交易,這就使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可以使風險資本及時退出的資本市場。風險投資沒有合適的退出渠道,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最佳價值。
二、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途徑分析
(一)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為推動風險投資業的發展,世界各國政府都制定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如美國將風險投資資本收益稅稅率由49.5%降到10%,新加坡政府則規定風險投資最初5~10年完全免稅。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雖處于初期階段,但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梢园凑诊L險企業或項目的發展過程降低稅率或在一定時期內完全免稅,以刺激風險投資者的投資意愿,推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二)為風險投資提供法律保障
風險投資是集融資、投資、資本運營和企業管理為一體的金融過程,其風險資金的來源、運作規范,以及風險企業的法律地位、風險投資公司的法律定位等,都需要法律、法規予以明確。我國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至今仍缺乏有力的法律保護,尚未確定一部促進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風險投資法》。為促進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應以頒布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為基礎,盡快制定《風險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同時應對制約風險資本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和完善,使風險投資在發展初期能運作規范,為其大規模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三)擴大風險資本來源
西方國家的風險資本主要來源于養老金、保險基金、金融機構、企業集團、政府基金以及家庭和個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風險資本的來源應是多渠道的。首先,應放寬養老金的投資限制,加強養老金運營的管理,提高養老金的收益水平。隨著我國社會保險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養老金滾存結余不斷增加,應當充分運用好這一龐大的資金,使其成為風險資本的主要來源。其次,應引導家庭和個人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截止1999年底,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已達6萬億人民幣,資本的潛力十分巨大。應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引導私人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使其成為私人權益資本的一部分。再次,應打破企業惜投的狀態,鼓勵實力較強的大企業集團參與風險投資,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增強盈利能力,推動科技進步。同時,要吸引外資參與風險投資,扶持民族高科技產業的成長。
(四)為風險企業建立“二板市場”
開辟“二板市場”,是風險投資賴以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它能進行產權交易,使風險資本形成正常的滾動增值,循環發展?!岸迨袌觥辈粌H為高新技術風險企業直接融資提供了可能,也為風險投資的退出增值提供了“跳板”和“柜臺”。美國的OTC、英國的USM等就是在嚴格控制和管理正式上市公司的股票,以保證股票市場正常運行的前提下,為無資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風險企業進行股票交易而建立的?!岸迨袌觥卑l行股票的標準低于一般證券市場,只要風險企業的規模和資金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可以在“二板市場”上發行股票。如香港的“二板市場”對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的上市要求主要是盈利能力,只要連續3年的盈利率在20%以上即可上市。我國“二板市場”的建立,早已是風險企業和風險投資者所期盼的。
摘要:風險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高投入、低流動性、高技術性的基本特征。我國風險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渠道狹窄,資金缺口大,缺乏高素質人才,運作不夠規范,法律法規不健全,知識產權保護乏力,中介服務不到位,退出機制不健全。必須發展規范風險投資主體,拓寬風險資本來源渠道,培養風險投資人才,完善風險投資法規,培育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建立風險資本退出機制,制定鼓勵風險投資的財稅政策,促進風險投資發展。
關鍵詞:風險投資;特征;問題;對策
一、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征
風險投資也叫創業投資,一般是指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風險性。風險投資的對象主要是剛剛起步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投資目標常常是“種子技術”或構想創意,處于初始設計階段,尚未經過市場檢驗,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失敗的幾率很大。有些項目在進行一段時間后被證明在現有條件下難以成功。有的項目在立項時是先進的,但到完成時別人已捷足先登獲得了專利或搶占了市場,或者出現了更好的替代產品,或者市場需求發生了變化,從而失去了意義,不得不放棄。有的科技成果本質上是成功的,但受傳統觀念的約束,尚不能為市場接受,從而難以取得預計的效果。因此,高風險性是風險投資的本質特征之一。
2、高收益性。風險投資是一種著眼于未來的戰略性投資,風險背后蘊含著巨額利潤,即預期的高成長、高增值。風險投資項目一旦成功,能夠生產出性能優良、價格便宜、為市場普遍接受的產品,獲得巨大的市場份額或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風險投資之所以經受很長時間考驗,并沒有因為高風險而衰落,反而愈顯蓬勃發展之勢,關鍵是其具有風險損失補償機制。風險投資所追求的收益一般不是紅利而是在風險資本退出時的資本增值,即公司上市時以15倍以上的市盈率套現,獲取高額回報。預期的高成長、高增值是其投資的內在動因,高收益性在風險投資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
3、高投入、低流動性。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科技項目需要很高的投入才可能獲得成功,如集成電路、核電站、航天器、通信設備、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項目,沒有相當大的資金投入,就不可能見到成效。風險資本往往在高新技術企業創立初期就投入,此時企業往往出現虧損,隨著科技開發成功和產品市場的不斷開拓,此時競爭者不多,產品能以高價格出售,可獲得高額利潤。當產品進入成熟期,生產者逐漸增多,超額利潤消失,此時就要清理資產,撤出資金去從事其他新項目投資。往往通過企業上市,在資本市場將股權變現收回投資、獲取回報,繼而進行新一輪投資運作。若出口不暢,將導致撤資困難、風險資本的流動性降低。
4、高技術性。風險投資大都投向高技術領域,向那些新創立的、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高科技性質的企業或產業投入權益性資本,以承擔高風險為代價來追求高收益。高技術產業由于其風險大,產品附加值高,因而收益也高,符合風險投資的特點,因而成為風險投資的重點領域。在向高技術企業投入資本的同時,也參與企業項目經營管理,與企業結成一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風險投資者要參與企業管理,自身素質要求很高,必須掌握現代科技、金融投資、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二、風險投資發展中的問題
1、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渠道狹窄,資金缺口大。我國風險投資公司的資金來源,政府和銀行資金大約占70 % ,大大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到9 % 的比例。居民投資理財渠道不寬,儲蓄存款增速加快,很少用到風險投資領域。保險基金、養老基金和其他民間資金等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的渠道和運作機制尚未建立。據統計,2000年末全中國擁有風險投資公司近100家,風險投資資金僅有 94億元,實際項目投入只有 16億元,這一規模僅是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所需資金的1%。同時,單個風險資本規模偏小,一般只有幾千萬元甚至幾百萬元,很難支撐大型科技項目,不能滿足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需要。
2、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運作不夠規范。我國風險投資才剛剛起步,缺乏具有相應科技知識、管理經驗、懂金融投資的復合型風險投資人才?,F有的風險投資人才隊伍從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及品格特征等方面都還不能完全滿足風險投資的要求?,F有風險投資機構大都由地方政府創辦和資助,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本地的高科技產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搞活地方經濟,這與遵循“高風險、高收益”的真正意義的風險投資基金有很大的不同;風險投資基金大部分來源于政府,通過政府或政府背景的風險投資公司進行管理運作,出資人與管理人一體化,監控機制不完備,資金運作者和政府官員雙重身份,使其對投資缺乏責任感,還容易出現行政干預。
3、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知識產權保護乏力。《風險投資基金法》、《風險投資公司法》尚在制定中。過去制定的《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和《專利法》等法規未考慮風險投資的運作特點,在許多方面未能給風險投資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一項技術開發成功,立即就有許多仿冒者出現,爭奪市場,由于仿冒者不承擔前期開發費用,其成本低于原技術開發者,使開發者處于競爭劣勢,通過打官司維護自己的權益,往往又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侵權者尚未受到懲罰,原告方已筋疲力盡。以上這些都阻礙著風險投資發展。
4、中介服務不到位,退出機制不健全。風險投資首先面臨的是對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問題,這種認定既包括技術認定又包括價值認定,需要中介機構來協助完成。中介機構對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的科學性和真實性,為以后的經營活動帶來直接的影響。風險投資還需要建立較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以便為風險資本的變現開辟通道,在這方面還遠不能適應風險投資發展的要求。風險投資者冒高風險進入風險投資領域是為了在所投資的項目步入成熟階段時通過企業股票公開上市、協議轉讓或回購等獲得高額投資回報。目前創業板市場尚未建立,主板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要求高,上市機會少,產權轉換不暢,使風險投資很難退出。
三、發展風險投資的對策
1、發展規范風險投資主體。一是風險投資公司。我國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是以政府出資為主,由此帶來資產所有者虛置、錯位和預算約束軟化等問題,不利于風險投資發展。需要對這部分風險投資公司加以調整,實施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治理結構,政府不能對風險投資公司運作橫加干涉,經營管理者必須與原所在單位割斷聯系并作出承擔投資風險責任的承諾,政府出資起帶動作用,在公司發展步入正軌、能獲取較高利潤時,政府資本應該退出,讓其他社會資本介入。二是風險投資基金。用私募或公募方式籌集風險投資基金是擴大風險資本的主要手段,也是發展風險投資主體的方向。與風險投資公司相比,公募基金的集資規模大,作為一種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具有天然的聯系,在設立運作一段時間后可申請上市,這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容易大規模積聚資金。
2、拓寬風險資本來源渠道。首先,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捐贈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是風險投資的最佳資金來源。其次,商業銀行資金也可以多種模式介入風險投資。第三,積極引導國外資金進入,不僅可以獲得風險投資資本,而且可以學習經營管理經驗。第四,引導大企業參與風險投資,同時解決企業產品更新換代、提供增值服務的問題。第五,引導民間資本投向風險投資領域。第六,證券商可通過發起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入股風險投資公司等方式介入風險投資。第七,發展風險投資離不開政府資金投入發揮引導和帶動作用。
3、培養高素質風險投資人才。通過組織專業知識培訓,提高風險投資從業人員的業務管理水平;大力發展教育,盡快培養大批既懂金融、證券、投資,又懂財務、會計(審計)、管理、法律的復合型風險投資人才;制定優惠政策,提供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機制,為人才合理流動創造必要條件,通過招聘或國際交流,引進風險投資專家,彌補國內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狀況;利用社會傳媒,大力宣傳風險投資知識,培養公眾的風險投資意識;創造有利于風險投資人才成長的環境,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高層次科技與經濟管理人才投身于風險投資事業中來。
4、完善風險投資法律法規。必須加強風險投資立法,研究制定風險投資法及其具體實施細則, 規范風險投資機構的組織形式、設立條件、籌資方式、投資組合、運作程序、內控制度和退出機制等,切實有效地調整風險投資行為及其法律關系,為風險投資的正常運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保障。風險投資運作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十分重要。必須完善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對知識產權的歸屬、使用、收益等作出明確規定,對創業者的專利權、專有權等提供法律保護,維護風險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發揮其從事風險投資創業的積極性。
5、培育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大力培育服務于風險投資領域的各種中介機構,為風險投資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務,促進風險投資發展。風險投資所需要的中介機構包括為鑒別風險企業資質和先進性而設立的標準認證機構,為評估風險企業科技成果和無形資產等知識產權而設立的估值機構,為評價項目技術先進性、產業化進度、盈利水平、生命周期等而設立的市場潛力評價調查機構,為風險企業申請上市前和上市后提供決策咨詢等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另外還要有行業自律管理服務機構、風險投資法律咨詢顧問、會計審計服務機構等。
6、建立風險資本退出機制。通過柜臺交易,鼓勵大企業收購、兼并風險投資企業;通過股權回購,創業企業將風險投資機構所持有股份購回注銷,或按持股比例分配給其他股東;通過員工收購,創業企業廣大員工集體將風險投資機構所持股份收購并持有;通過買殼上市,創業企業通過收購某上市公司一定數量的股權,取得控制權后,再將自己的資產通過反向收購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內,實現間接上市,然后風險投資機構再通過證券市場逐步退出;鼓勵企業在海外上市,充分利用海外市場;清算和破產,可以作為創業資本在投資失敗時的一種特殊退出方式;設立二板市場和場外市場,適當放寬風險投資企業上市條件。通過建立有效的退出機制,確保風險資本進得來,出得去,正常循環,滾動發展。
7、制定鼓勵風險投資的財稅政策。風險投資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國為了鼓勵風險投資發展,都制定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如美國政府為鼓勵風險資本的發展,將長期資本利得稅率由49 % 降低到10 % 左右,使風險投資迅猛增加;新加坡政府規定,風險投資最初5--—10年完全免稅。學習借鑒其做法,我國應給科技風險投資提供必要的優惠政策,如對風險投資全額返還所得稅、風險投資免征或減征所得稅、風險投資貸款實行貼息、發行科技開發債券、設立科技開發基金等,以促進風險投資發展。
[摘要]風險投資對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一種股權投資和特殊的融資形式,風險投資不僅僅對高科技公司產生作用,同樣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提供巨大的推動力。文章先提出如何正確認識風險投資和民營中小企業,然后分析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和管理瓶頸,最后提出風險投資如何在融資和管理兩方面起推動作用。
[關鍵詞]風險投資;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管理瓶頸
風險投資作為一種股權投資和特殊的融資形式,在國外的實踐中已極大地推動了科技創新向現實經濟的轉化,促進了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同樣地,風險投資的性質決定了它也可以在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正確認識風險投資和民營中小企業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也常被稱為風險資本、創業投資,關于風險投資基本定義的界定,目前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研究風險投資之前對其內涵須有一個正確認識,這樣才有利于引導風險投資業在我國的發展。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NVCA,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2000年指出,風險投資企業是由專業投資者提供資金投資并參與管理的一種投資形式,該投資的投資對象為高速發展并蘊藏著有望成為某行業重要公司的潛力新興公司。經合組織(OECD)1996年定義風險投資為對常被大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忽略,具有高風險和規模較小的高科技公司的投資,并提出風險投資亦可指那些對未上市的初創公司投資并參與管理的資本。我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則指出,風險投資是指資金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進新技術成果盡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行為。以上幾個概念區別在于:投資領域是否僅限于高科技領域及是否采用參與管理的投資方式。我們認為風險投資是將資金投入高風險、高潛力的行業或中小企業的并參與其管理的對企業而言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融資行為的股權投資。這樣的定義突出了風險投資的股權投資性質及參與管理,并且將其投資領域擴大至高科技領域之外。
最早提出民營概念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指的乃是一種經營狀態。而今日,由于我國經濟制度變遷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因而此民營是相對于公有制而言,是一種所有制定義,即是私營。過去為了體現計劃經濟體制的政策扶持和利益分配導向,中國的企業分類長期采用所有制形式。我們現行企業劃分標準是依據是1998年制定的《全國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準》,該標準按行業、生產能力、固定資產原值對企業進行劃分歸類。因而我國各個不同行業界定的中小工業企業的標準并不一致,此種劃分有著其濃厚的計劃經濟背景色彩,今后宜與國際慣例接軌,按企業的資產總額、銷售額及從業人數進行劃分。目前我國統計年鑒的中小企業僅包括工業企業,在這里我們認為應包括較小規模的鄉鎮企業(包括農村個體和集體企業)、三資企業、城市個體企業。根據中小企業管理部門提供的估計數據,中國中小企業總數約在1000萬家左右,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和出口總額分別占全部工業總量的60%、57%、40%、60%.從企業所有制性質上看,在中小企業中,國有企業僅占14%,可見我國中小企業的主體為非國有經濟,即民營經濟。因此推動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將極大地影響我國總體經濟的運行。
二、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瓶頸
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若干阻礙因素,具體來說,主要是管理問題和融資問題,進一步講,分別是企業內部機制和外部經營環境問題。
1、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及治理結構問題
企業的法律組織形式有三種:業主制(Proprietorship)、合伙制(Partnership)、公司制(Corporation)。業主制是最簡單的一種形式,企業只有一個所有者;合伙制為兩個或更多的人共同擁有公司;公司制則是把其所有權按照股份來加以分割,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使購買者享有與其所持有該公司所有權份額相稱的投票權與分紅資格。三者區別在于企業所有者對企業債務償還是負完全責任還是以出資額為限的有限責任,當然公司制還有可公開交易公司股票以隨時變現的優勢。在管理上涉及到最終決策時,只有業主制不存在潛在分歧,合伙制的合伙人及公司的股東之間則可能會出現分歧,這就需要借助董事會、經理層等加以解決。
不管民營中小企業采取以上何種組織形式,均要解決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治理結構問題,以完善內部管理來促進企業發展。
民營中小企業的民營特色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優勢,此類企業有著充分的靈活性,逐利目的使民營中小企業在獲取資金支持情況下能適時根據市場需要生產適銷對路產品。然而這同樣也帶來短視性的問題,許多中小企業僅僅是逐利,并沒有考慮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問題,無法從“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出發,遇到市場中某類產品受消費者歡迎,即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進行生產。這樣還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忽略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一個產品的成熟期進入該產品市場,一方面要承受惡性競爭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在產品逐漸進入衰退期之后必須逐漸退出市場或者期望收益率不斷下降。因此,民營中小企業要取得長遠發展還必須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
科斯提出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組合、是個人之間產權交易的一種方式。而企業治理結構則是有關企業控制權及剩余權分配的一種制度,這些安排決定了企業目標、誰在什么狀況下實施控制、風險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業成員之間分配等一系列的問題。不管中小企業采取何種組織形式,都會涉及到企業的控制權及剩余索取權的安排問題及如何制定決策、如何執行決策問題。具體地說,要如何解決企業內部的經營者聘選機制與上崗競爭激勵,即如何決定經理人選;收益分配激勵制度,即激勵所有者對企業關切;企業的信息披露狀況,大量披露或采取保密措施;具體的財務機制等。
2、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新企業的制定及企業擴大規模皆需要有資金購進投入品從事生產。新企業初設立時可以憑自有資金投入,欲擴大規模之企業亦可動用自有資金即未分配利潤或企業股東增持權益資金,然而在許多情況下自有資金相對有限。企業還可以考慮取得債權資金或股權資金。前者是從銀行借款或通過發行債券直接向投資者借款。后者則是向意欲獲得以公司紅利形式分配予其所有者的利潤的投資者發行新股票。
就發行股票而言,首先是在企業組織形式上要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可分割,并且必須有董事會、經理層,即必須有相對完善的治理結構。另外因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可自由流通,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證券監管機構制定了諸多監管舉措。例如,準入門檻上對企業的注冊資本金、盈利狀況等有著嚴格的限制;在企業獲準發行股票之后還必須遵循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這樣的一些舉措有利于透明、高效的股票市場的建立,然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對這樣的融資方式只能是望而生畏,很難能達到要求。當然監管機構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采取了降低門檻的做法,設立要求較低的二板市場以利于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但在我國,雖然眾多企業對二板市場望眼欲穿,然時至今日尚不見蹤影,因而我國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只能另辟蹊徑了。
由于不能直接從股市融資,我國中小企業只得借助銀行。然而由于信貸市場上信貸配給(Credit Rationing)的存在,使得中小企業從銀行融資存在 困難。同時,我國特有的經濟體制也不利于中小企 業的銀行融資。在我國的信貸市場上,占主導地位 的依然是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其背后所有者是國 家,而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東也是國家,二者的經濟行為里均有政府背景,有了政府支持,國有企業相對易于取得貸款。再者,在國有商業銀行看來,貸款予國有企業相對而言是一種軟約束,因為即使出現壞帳,終究要由國家財政解決,那么向國企貸款不過是一種變相的財政撥款,這種款取之于民,那是用之不竭的。至于國有中小企業,由于過去國企改革實行“抓大放小”,相比之下失去了政府支持,另一方面通過產權改革相當一部分轉為民營,與民營中小企業面臨同樣問題。以上分析的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軌時期民營企業融資問題上面臨的所有制歧視。
三、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風險投資
前文定義風險投資為參與管理的一種特殊形式的融資行為,又指出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融資問題及管理問題,如果將風險投資引入民營中小企業則一方面可以解決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由風險投資家參與企業的管理,完善企業內部經營機制,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1、風險投資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資金注入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風險投資的介入是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的。
其一,風險投資可以股權投資形式,比如發行可轉換優先股或可轉換債券的方式投資中小企業。投資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短期的財務利潤,而為了企業進入成熟期股本增值之后的股權轉讓獲取一次性的中長期高額回報。
其二,另外還有一種風險投資形式是提供風險貸款。作為風險貸款者的風險投資家要求資金需求企業提供給自己一個同樣愿意投資于該企業的投資者作為合伙人,二者共同成為資金需求企業的股東,后者則受風險貸款人的委托管理公司,其股份不低于前者。并且風險貸款人僅僅要求資金需求企業在合同期內年支付一定比例的固定報酬,合同期末一次性償還本金,如果資金需求企業獲得資金后投資失敗,則風險貸款人的本金須由政府擔保者支付。
其三,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由專業風險投資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投資中小企業,但是該中小企業必須符合銀行的要求,并且專業風險投資公司必須投放一定比例的自有配套資金,三方共同簽訂協議。
風險投資介入中小企業的發展還可迂回地克服所有制歧視,原因在于對風險投資業的發展各國政府均有扶持措施。這些扶持措施比較常見的有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財政貼息、政府擔保等。各國政府還通過立法等方式,制定風險投資業發展政策,健全服務和監管體系,規范風險投資的規劃,優化其發展環境。民營中小企業引入風險投資相當于間接地獲取政府的支持。
2、風險投資提高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
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家在投資一個企業時,首先考慮投入高增長的行業,同時企業的業務發展必須有一定的可持續性。企業要在本行業里發展,必須要能夠不斷挖掘新的機會,這就需要在管理人員方面也要有很好的配置。可能企業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很好的產品,但是當這個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就要考慮找好的管理者。風險投資家注資民營中小企業之后,出于把握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參與管理。因為專業投資公司、多數風險投資機構在企業的發展戰略及管理方面必然有著獨到見解,對經理人員的聘任、內部激勵機制的建議、財務體制的架構等將提供各種有效措施及策略。風險資本在提供資金和增值服務的同時,將自己的技術、管理、營銷等理念注入到企業當中,為企業提供一種完善治理的機制,還有后續服務的機制。由于前文述及的民營中小企業本身的管理缺陷,風險投資機構的管理介入可以有效推動企業發展。
而且,風險投資家的介入可以帶動這些中小企業的后續發展。從總體來看,風險投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退出。沒有成功的退出,風險投資就很難把自己的資金有效地回報給投資人,管理團隊也沒有辦法獲得相應的收益。投資于民營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最后也要退出。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有上市發行股票(IPO)、股權轉讓、清算、管理層收購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上市。這些企業可以在國內、國外上市,海外上市由于有二板市場,上市門檻低一點,相對容易。企業要上市,首先就要求它在內部管理機制上符合有關法律的要求,包括公司的治理結構、財務安排等。上市之后,市場監管機構對企業還有嚴格的信息披露等要求,這均對企業的管理有促進作用。
摘 要 分析了美國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發展的歷史過程及取得的成果,總結分析了美國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發展經驗,并初步探討了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風險投資 項目評價 評價指標
風險投資項目的選擇過程就是一個評價投資項目的過程,選擇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投資項目是風險投資獲得成功的重要環節。在這里我們把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研究概括為: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過程;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風險投資項目的定量評價方法。我國的風險投資經過近20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尤其是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及選擇,大多建立在風險投資家個人判斷基礎之上,缺少適用于我國實際的有效的評價方法。
美國的風險投資業開始于1946年ARD公司的成立,其經歷了50年代的成型、60年代的成長、70年代的衰退、80年代的復蘇和90年代初的暫時低谷,以及90年代末的高速發展,到今天的穩步前進這樣大起大落的發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國家政策制度,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融資、風險項目評價及選擇、風險企業的培育等制度、程序、規則,從而保證了風險投資業的健康與穩定發展。分析借鑒美國成熟的風險投資經驗有利于發展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
1 美國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發展的歷程
考察美國風險投資從1946年ARD公司成立到現在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根據項目評價過程、評價指標、定量評價方法的建立及完善與發展,把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研究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1 第一階段是從1946年ARD公司建立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
這一階段是風險投資家以創始人倡導的理念為投資導向,進行風險投資項目選擇的探索階段。研究主體是風險投資家,風險投資家以自己豐富的經歷和企業經營經驗來評價風險投資項目中的風險因素,進而選擇所要投資的風險項目。
1946年,世界上第一個正規的風險投資公司———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ARD)在馬薩諸塞州建立,ARD建立的目的是其發起人弗蘭德斯和多里奧特所倡導的利用馬薩諸塞州擁有的雄厚科技實力,來建立高科技企業,促進新興工業的發展,以改變當地紡織業和傳統機械制造業出現的嚴重虧損,振興當地的經濟而非贏利。美國為了促進風險投資的發展,于1958年通過了《小企業投資法》,創立了小企業投資公司這種新的組織形式。雖然最終證明這種組織形式并不適合風險投資的發展,但在最初卻極大的促進了風險投資業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初,ARD最早、最成功的投資項目———數字設備公司(DEC)的巨大成功不僅使ARD獲得了巨大的投資回報,更是使ARD成功地證明了自己的投資理念,為風險投資的發展確定了方向:向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高科技、高風險同時能夠獲得高收益的項目投資。
從一定意義上說,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決定了向需要承擔高風險、同時能夠獲取高收益的高科技企業投資這一宏觀評價準則的發展階段。
1.2 第二個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
這一階段主要是對風險投資產生以來,風險投資家如何評價、選擇風險投資項目進行深入的分析、歸納,總結風險投資家的決策藝術并進一步探討評價規則。研究的主體也轉變為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是風險投資項目評價過程,以及風險投資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多以定性研究為主。
20世紀60年代美國小企業投資公司的大量破產,使風險投資轉而采用股權的方式進行投資,1973年美國成立了國家風險投資協會,對通過有限合伙方式進行的風險投資進行行業監督和制約。同時,1979年美國勞工部對《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中“謹慎人”規定的重新解釋:“養老基金在不危及整個養老基金投資組合的基礎上,可以投資到小企業和風險投資業”開始生效,這些政策的改變,極大地促進了風險投資的發展。
到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的風險投資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涌現出了一批成功的投資案例,在風險資本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有關法律法規的相應改變,也給風險投資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風險投資的巨大成功在證明其投資理念的同時,也吸引了大批的專家學者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其中的杰出代表有Wells(1974)、Tyebjee和Bruno(1984)、Robert(1991)。這些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風險投資的項目評價進行了分析研究,指出風險投資項目評價過程是多階段的。指出不同的評價階段應當有不同的風險評價指標,并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風險投資項目評價指標體系以及評價過程,并對風險項目的定量評價方法進行了初步研究。
其中,Tyebjee和Bruno(1984)在Wells研究的基礎上,以調查表的形式對41個風險投資家進行了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調查,經過線性回歸分析,他們得出了影響投資風險的因素為管理能力和環境威脅;影響預期收益的因素為市場吸引力和產品差異度;投資變現指標對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影響均不顯著,由此他們建立了評價階段的決策邏輯模型。
由于風險投資的高度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這一階段的研究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沒有考慮所投資的風險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應當有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在這一階段對風險投資項目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并不多;由于風險投資的外部環境并不完善,人們對風險投資的認識并不全面,早期的評價過程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是粗放的,評價因素大多是框架式的(如產品、市場、行業、技術等)。
1.3 第三個階段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直到今天
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研究進一步深入細化。在對評價過程和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更深入全面研究的同時,重點關注于對項目的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強調在嚴格定性分析基礎上的精確定量分析,強調定量分析方法在風險投資項目評價中的應用。
1997年美國稅法的改革制訂了對風險投資業非常有利的稅收政策。此外,美國中小企業局重新修改了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計劃,使其更適合風險投資的需要。風險投資的投資理念也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接受,風險投資的外部環境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在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及選擇上,也體現了一些新的特點。風險投資項目的選擇偏離了其發起人所倡導的傳統的向種子階段、創業階段投資的理念,轉而投向中后期的風險企業。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養老基金和大量閑散的社會投資資本聚集到風險投資中來,給風險投資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投資資本。使風險投資公司有實力去投資需要大量資本的中后期風險企業。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在短期內收回風險資本的期望,鼓勵了風險投資公司投向中晚期的風險企業;大量有效的定量評價方法被運用到風險投資項目評價中,風險投資項目定量評價方法迅速發展。一方面,與投資于中后期風險企業相對應,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研究方向就偏向于與中晚期風險企業相適應的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先進的評價方法能夠應用到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中來,比如風險投資項目的實物期權評價方法、模糊多指標評價等等;隨著對風險投資研究的深入和認識的提高,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過程和評價指標也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精確。在這一階段,美國的專家學者如Hall和Hofer(1993)、 Fried和Hisrich(1994)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風險投資項目評價進行了研究。
Fried和Hisrich(1994)采用面談與填寫調查表的方法,總結出了風險項目評價過程。該過程包含了6個階段,即開始階段、特別篩選階段、一般篩選階段、第一階段評估、第二階段評估和結束階段。同時,他們通過對風險投資家的面談調查與結果驗證,得出了3種通用的風險評價指標。附表列出的風險投資項目評價指標是美國學者根據本國實踐而總結出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成果。
總之,20世紀90年代以來,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研究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對風險投資項目定性分析更深入全面;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定量分析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確;同時,在認識到不同評價階段有不同評價指標的同時,也認識到風險投資項目或風險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應當有不同的評價指標。
2 經驗總結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美國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發展的分析,從中我們能夠得到一些有益的經驗,并且能夠發現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某些發展趨勢:
(1)政府應當及時地為風險投資的發展創造條件,同時采取相應措施來保證風險投資的健康發展。美國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發展是和美國風險投資業的此起彼伏相吻合的。不論是早期的《小企業投資法》的頒布、“謹慎人”的重新解釋,還是后期稅收政策的改變,都使得對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研究深入到更寬更廣的領域。低谷時期的經驗總結和創造,帶動風險投資業進入更高的輝煌,風險投資的進一步發展又使得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從而使風險投資走向穩步發展的道路。
(2)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對象是需要承擔高風險,并能夠獲得高收益的高新技術項目。實踐已經證明投資于高新技術項目是一種成功的能夠獲得高收益的投資理念。這些投資項目沒有類似的歷史數據可以參考,對這類項目評價的難度較大,需要更新、更適應的理論方法。
(3)風險投資項目評價既是一個理性選擇的過程,又是一個藝術創造的過程。風險投資家的經驗總結非常重要,在對風險投資項目評價這一領域進行研究時更需要注重專家的意見。
(4)注重定性評價方法與定量評價方法相結合。在全面深入的定性分析基礎上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對風險投資項目的評價更準確。并且,在對風險投資項目評價中越來越重視定量評價方法的運用。
(5)風險投資項目評價的指標應當是有階段性的。這不僅要求不同的評價階段應當有不同的評價指標,并且要求對風險項目的不同發展階段運用不同的評價指標。
摘 要:美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萌芽與早期發展階段、低谷與調整階段、振興與萎縮階段、規范與有序發展階段。各階段風險投資的發展狀況既與美國的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更與美國的立法與政府扶持政策緊密聯系。美國的立法與政府扶持政策對其風險投資業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風險投資 歷史 立法 政策
美國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也是當今世界上風險投資最為發達、相關法律制度最為完備的國家。本文將對美國風險投資業的歷史發展作一宏觀考察,并以此說明立法與政府政策的扶持對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重要性。
一、風險投資的萌芽與早期發展階段———AR&D的示范效應和1958年《小企業投資公司法》的重要性(1970年前)
對風險投資的起源時間,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認為:“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財團就將資金投向于鐵路、鋼鐵、石油以及玻璃工業等領域,成為風險投資的雛型。1924年IBM公司的成立,是風險投資促進企業發展的典型案例?!雹僖灿械膶W者認為:“美國風險投資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20—30年代,當時某些富裕的家族和個人投資者向他們認為較有發展前途的一些新辦公司提供啟動資金。如美國東方航空公司、施樂公司和IBM公司等,都是當時富有投資者投資過的企業?!雹诒M管如此,風險投資界和學界普遍認為,1946年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成立的美國研究發展公司(AmericanResearchandDevelop mentCorp.,AR&D)是現代意義上專業化與制度化的風險投資開始的標志,是風險投資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AR&D的發起人是弗蘭德斯和多里奧特,他們和AR&D的其他創始人都是經驗豐富、享有盛名的杰出人才,他們具備技術、管理、財務、法律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當時美國的英格蘭地區,紡織業和傳統機械制造業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從而使該地區的經濟處于衰退之中。弗蘭德斯和多里奧特經過調查分析后認為,該地區經濟困境產生的原因有兩個:老工業的虧損和新興工業的缺乏。他們發現,盡管該地區及周圍有很多著名的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等,擁有巨大的技術和人才資源,但由于對新辦企業投資不足,以及缺乏優秀的有經驗的企業管理人才,導致該地區新辦企業成長艱難。AR&D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誕生的?;诎l起人的共同認識,AR&D的宗旨是:募集資金;支持和促進該地區的科研成果向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市場產品的盡快轉化。不言而喻其投資對象是那些科技型的新興企業。由于AR&D的宗旨和對投資對象的選擇當時不為大多數公眾接受,并且處于當時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該公司想在公開股票市場上籌集500萬美元資金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由于創始人的聲譽和杰出才能,該公司還是籌到了350萬美元。從1946年AR&D成立到1951年,AR&D的業績不佳,股票一直在低位徘徊。這是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理念的投資公司,很難被公眾接受,并且其管理層也在不斷地摸索管理方法,積累投資經驗。從1951年底開始,AR&D所投資的公司開始贏利,AR&D公司漸漸受到投資業的矚目。
AR&D的成功開啟了美國風險投資業的大門,面向既有巨大成長潛力、又有很高失敗風險的新興高科技企業的投資從此成為廣大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AR&D成為美國風險投資機構的示范和鼻祖。
在AR&D成立后,美國的一些富裕家族也開始創設私人基金,向有增長潛力的中小新興企業投資,但畢竟這種私人基金解決不了廣大中小新興企業的資本需求的困難,資本的供給遠遠小于對資本的需求。很多中小企業因此而被迫關閉,許多發明和創新也無法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正是認識到這種困難,美國國會于1958年通過了《小企業投資公司法》(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mpaniesAct),此法創立了小企業投資公司這種新的風險投資組織形式。
《小企業投資公司法》授權聯邦政府設立小企業管理局(SmallBusi nessAdministration,SBA),經小企業管理局審查和核準許可的小企業投資公司(SmallBusinessInvestmentCompanies,SBICs)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和政府優惠貸款,如SBIC的發起人每投入1美元便可以從政府得到4美元的低息貸款。但SBIC只能為小型的職工人數不超過500人的獨立企業提供資本,在投資的企業規模、投資行業、投資時間以及對所投企業擁有的控制權等方面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它們不能永久地控制任何小企業,也不能與其他的小企業投資公司聯合起來控制一家企業。盡管如此,小企業投資公司的投資決策、經營管理等都由自己決定。有了《小企業投資公司法》規定的多項優惠條件,小企業投資公司在該法頒行之后就紛紛設立起來。據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的統計,在1958年到1963年之間,有692家小企業投資公司成立,它們管理著4.64億美元的資金。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在相關的法律扶持下迅速發展起來。但是,許多的小企業投資公司在設立后運營不久就破產倒閉了。在1966年至1967年一年的時間內就有232家小企業投資公司宣布破產。③其原因在于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設置存在著一些制度上的缺陷,許多小企業投資公司對高風險、多困難的小企業的投資缺少心理上和管理行為上的準備。小企業投資公司受挫的具體原因有:第一,整個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不景氣;第二,它們缺乏經驗豐富的職業金融家和高質量的投資管理者;第三,它們吸引的資本主要來自于個人投資者而非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往往對股市的漲跌過于敏感、投資期限不愿太長等弱點;第四,許多小企業投資公司得到政府的優惠待遇后沒有將資本投向新興的高科技企業,而是投向成熟的低風險企業,違背了立法的宗旨和目的;第五,政府提供的貸款期限較短,不能滿足風險投資的長期股權性質要求。
二、風險投資的低谷與調整時期(20世紀70年代)
有限合伙這一風險投資組織形式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與公開上市的風險投資公司相比,有限合伙制不受1940年美國投資法的約束。有限合伙可以向普通合伙人提供與業績掛鉤的薪酬激勵,從而吸引了大量有企業管理經驗和投融資經驗的精英投身于風險投資業。有限合伙制由于有著內在的管理和制度優勢,從而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進入風險投資行業。從1969年到1973年,有29家風險投資有限合伙成立,總融資額達3.76億美元,平均每個有限合伙管理的風險資本達到近1300萬美元。這與小企業投資公司平均不足100萬美元的風險資本相比,在資本規模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對風險投資業影響最大的法律變革是1978年美國勞工部對《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Enployment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ct,ERISA)中“謹慎人”(prudentman)規則解釋的決定。所謂“謹慎人”規則是指以養老基金投資時必須基于一個謹慎人的判斷,即投資的風險必須控制在相當的范圍內。根據以前對此規則的解釋,養老基金是不能投資于新興小企業或風險投資公司的。1978年9月勞工部對“謹慎人”規則的重新解釋是,只要不危及整個養老基金的投資組合,養老基金是可以投資于風險資本市場的。1979年6月勞工部的這個決定開始生效,小企業股票和新股發行市場立即活躍起來,養老基金為風險投資機構提供了巨大的資本來源。自此,養老基金成為風險資本的最大的提供者。
總體來看,70年代的美國風險投資業起伏很大。既有整體經濟不景氣、資本收益稅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又有全美風險投資協會成立、Nas daq開始運行、資本收益稅率下調、勞工部對《雇員退休收入保障法》“謹慎人”規則的有利解釋等利好因素,這些不利因素與有利因素的交織造成了美國20世紀70年代風險投資業波浪起伏發展的獨特現象。
三、風險投資業的振興與萎縮階段(20世紀80年代)
1.稅收方面。1981年,資本收益稅率從28%進一步下調到20%.1986年,美國國會又頒發了《稅收改革法》,規定滿足條件的風險投資機構投資額的60%免征收益稅,其余40%減半課稅。1981年的《股票期權鼓勵法》又重新允許采用以股票期權作為酬金的做法,并規定在實行股票期權時不征稅,只有在股票賣出后實行了價差收益時才征稅。
2.1980年《小企業投資促進法》。1980年的《小企業投資促進法》針對風險投資的特點,將符合有關規定要求的風險投資公司視為“企業發展公司”,以突破投資者人數超過14人就必須按投資顧問注冊并運作的法律限制。這樣,一流的風險投資家又紛紛回到投資者人數較多的大型風險投資公司,從而保證了風險投資業的人才資源。
3.1982年《小企業發展法》。該法規定,年研究開發經費超過1億美元的聯邦機構都要實施“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mallBusinessInno vationandResearch),每年得撥出其研究經費的1.25%用于支持新興小企業的創新活動。
上述立法及相關政策的變化,以及70年入的風險資本在80年代初期所產生的巨額回報④,計算機、生物技術、醫療衛生、電子和數據通訊等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在20世紀80年代有了巨大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每年的風險資本流入量只有5000萬美元,到1980年為10億美元,1982年為20億美元,1983年超過了40億美元,到1989年美國的風險資本總額達334億美元。
風險資本的大幅增長使美國風險投資業發生了一些變化:第一,風險投資的重心發生了偏移,投資的主要對象從起步期企業轉向發展型的趨向成熟的企業。第二,風險資本的提供者,即投資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1978年美國勞工部對“謹慎人”規則的解釋生效后,以養老基金為主流的機構投資者成為風險資本的主要供應者。1978年個人投資者提供的風險資本占整個風險資本總額的32%,到1988年萎縮到只占8%,而機構投資者從1978年的15%上升到1988年的46%.第三,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化程度加深。以前的風險投資機構一般都規模偏小,其投資理念、投資對象、投資規模大體相似,80年代以后,風險投資機構在投資方向、投資理念等方面走向專業化,不同類型的風險投資機構開始形成。風險投資業在經過80年代早中期的急劇增長后,在80年代末期又開始萎縮。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優秀的、經驗豐富的風險投資家沒有隨著資本的大幅增漲而隨之成比例地增加。投資與管理人才的緊缺使一些缺乏經驗的、能力不足的人擠進了風險投資行業,整個行業的投資回報率隨之降低,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逐步減弱。第二,投資機會的相對缺乏。風險投資業同樣受到供求規律的約束,風險資本的大幅增長使得投資項目變得相對缺乏,投資機構與接受投資的企業之間談判地位產生了有利于后者的變化,投資機構的投資價格與成本隨之增長,從而降低投資的回報率。
四、風險投資業的規范與有序發展時期(20世紀90年代以來)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信息產業、生物工程、醫療保健等行業蓬勃發展,美國的經濟呈現出極大的活力,得到了持續的增長,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3.2%.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帶動了股票市場,美國Nasdaq市場連創新高。美國的風險投資業除了得益于整個經濟的強勁增長外,還得益于以下立法與政策制度扶持。
1.Nasdaq的新發展。1992年Nasdaq導入國際服務網絡系統,使得全球的投資者可以參與泛太平洋Nasdaq交易網絡。同樣在1992年,Nasdaq小型資本市場(TheNasdaqSmallcapMarket,也稱小盤股市場)設立,其上市標準和業績要求更低,即時交易報價在Nasdaq小型資本市場啟用。Nasdaq為風險資本的退出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通道。
2.1992年《小企業股權投資促進法》。美國1958年的《小企業投資公司法》對風險投資的發展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前述的種種原因,許多小企業投資公司在快速發展一段時間后即陷入困境。美國國會在總結了《小企業投資公司法》的不足,特別是政府短期貸款支持的缺陷的經驗教訓,于1992年通過了《小企業股權投資促進法》,對小企業投資公司以“參與證券計劃”的方式給予金融支持。自該法實施后的四年多內,新設立的小企業投資公司達138家,初始注冊資本達18億美元,平均每個小企業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達1300多萬美元,較1958年《小企業投資公司法》實施后的小企業投資公司的規模擴大了十多倍。
3.稅法的新規定。1997年美國通過了《投資收益稅降低法案》,進一步對減稅額和適用范圍做出了明確規定,并進一步降低了投資收益稅稅率?!秶鴥仁杖敕ā返?224條允許向新興創業企業投資達2.5萬美元的投資者從其一般收入中沖銷由此項投資帶來的任何資本損失。此外,所得稅法允許資本盈利和資本虧損相互沖抵,對于經核準的風險投資公司,可以沖抵8年內的一切資本收益。
4.小企業管理局于2001年頒布了《新市場風險投資計劃》(NewMarketsVentureCapitalProgram,NMVCprogram)。其目的是為了使低收入地區及其居民增長財富,增加就業機會,從而促進此類地區的經濟發展。依據該《計劃》,小企業管理局會選擇那些符合要求的新成立的風險投資機構,與其簽訂參與協議,為向位于低收入地區的小企業做股權投資的風險投資機構提供擔保。該《計劃》對美國低收入地區風險投資的促進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5.美國統一州法全國委員會(NationalConferenceofCommissionersonUniformStateLaws)分別于1997年和2001年修訂了《統一合伙法》(UniformPartnershipAct,UPA)和《統一有限合伙法》(UniformLimitedPartnershipAct,ULPA)。它們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基本上反映了美國合伙法和有限合伙法的內容和精神?!督y一有限合伙法》為風險投資有限合伙制的發展提供了組織形式上的保障。
6.由于近幾年來美國經濟的衰退,美國國會于2003年通過了《就業與增長稅收減免協調法案》。該法案把資本利得稅從20%下降到15%,這對于風險投資業是一個利好舉措,風險投資的動力得以恢復并加強。
五、小結
美國是經濟強國,也是風險投資業的領頭羊。風險投資業是經濟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它對科技成果的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說過:“歐洲在高科技及其產業方面落后于美國,并不是由于歐洲的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歐洲在風險投資方面落后于美國10年?!雹菝绹S多著名的高科技企業如微軟、英特爾、蘋果、數字設備、雅虎、亞馬遜等公司發展的初期都有著風險資本的扶持,風險投資為這些企業的超常規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除此之外,風險投資還可以促進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促進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完善企業融資體系和優化資本配置、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并增加國民財富。風險投資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所普遍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投資的發展主要依靠市場主體和市場力量的推動,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夠的。由于風險投資本身的特性以及“市場失靈”等現象的存在,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給風險投資提供一定的待遇和發展環境。美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歷史表明,美國政府根據各個經濟發展階段的特點,結合風險投資本身的特有規律,為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有利的立法和扶持政策。應該說,美國成為世界上風險投資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一方面得益于美國科學技術的先進性、整個經濟水平的領先性、濃厚的創業傳統;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陸續出臺的立法和政策扶持??梢哉f,沒有立法與政策扶持,就沒有風險投資業的寬松的外部環境,也就不可能有美國風險投資業的今天。這一點,值得我國在制定發展風險投資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立法和政策時認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