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8 08:57:29
序論:在您撰寫淺談積極心理學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多以少數防治為主,忽視了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F代教育理論認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促進和實現其健康心理發展和塑造,而非防治。本文從積極心理學出發,探討積極心理學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和構想,為以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關鍵詞:大學生;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1.明確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確立是規范和鼓勵大學生行動的基礎,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積極影響因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體目標的制定要明確、組織要嚴密、計劃要周到??傮w目標必須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和科學性,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關于全面發展理論基礎上的。此外,總體目標的建立應該是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思想的,需要考慮到當前大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范圍?;谶@種背景,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可表達為:開發心理潛能、提高學習與生活質量、強化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等。
(2)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目標
在總目標的框架內,高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習進程制定分目標,包括發展性目標、適應性目標和矯治性目標三個層次。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功能,解決大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所面臨的各種發展性問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持。在發展目標價階段,重點需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開發他們的潛能,避免出現心理健康狀況,使他們在校期間能夠充分發揮潛能和完善人格。適應性目標是指通過高校積極心理性健康教育,使他們獲得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培養他們各種社會適應能力和現實適應能力,掌握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能力。適應性目標是目前我國高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矯治性目標是,在部分學生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或疾病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矯治性目標面向的學生是小眾,但其卻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組成部分之一。
2.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包括積極性原則、價值性原則、系統性原則三個方面。積極性原則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即積極的價值觀;關注和演技人行的積極方面,發現和培養人的積極品質;強調用積極的方式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作出恰當的解釋。心理健康的最直觀變現是對幸福的追求、感受和滿足,因此幸福是健康的內涵之一,價值性原則則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其核心價值是健康、和諧、幸福。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涉及到多個學科,滲透到德育、美育、體育、智育之中。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個體發展的系統性、大學生發展環節和過程的系統性、高校環境和氛圍與大學生成長關系的系統性。
3.豐富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情緒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能夠在實際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助于學生消除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建立幸福、愉悅、樂觀的心理狀態。積極情緒體驗在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據有重要作用,積極情緒體驗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增加積極情緒體驗相當于拓展了大學生的心理資源;足夠的積極情緒體驗能夠在大學生心理上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其建立健康的人格;增加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能夠發展他們的親社會行為。
(2)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與行為的特有的一種統合模式,塑造大學生的積極人格特質是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人在成長過程中,自身總是存在各種潛質和能力,這些潛質和能力有時候需要外界的激發才能發揮出來作用。當外界的激發手段達到一定程度或時間時,個體內在的能力和潛力將變為一種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習慣,這種習慣就形成了個性化的人格特質。因此,積極的人格特質可以通過積極的情緒體驗或者積極的心理教育來激發。從這個視覺來看,培養大學生積極人格特質是大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節。
4.拓展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網絡的普及帶來極其豐富的信息,進而對當前大學的思想產生強烈的沖擊作用。網絡中的多元化價值觀和多樣化思想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教育提出了諸多難題,也提供了眾多的教育資源。因此科學合理的使用網絡資源能夠為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幫助。從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狀況來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即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傾向、普及心理健康保健知識。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側重與積極預防,因此大量的網絡信息成為重要教育資源。常用的網絡資源有:網絡博客、QQ等在線溝通工具、主題論壇、專業網站等。
(2)科學設計教育課程
從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模式來看,多以矯治和疏導為主,是基于消極心理學基礎的,這種教育方式對于消除障礙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足以達到開發潛能和積極體驗的高度,因此需要在原有教育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革。首先,開設《幸福心理學》課程,培養大學生獲得幸福的方法,以及培養他們保持長久幸福的心理狀態;其次,開設《積極人格》課程,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構建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最后,開設《潛能開發》課程,大學生潛能開發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層次目標。
(3)創新活動方式,改進干預策略
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課堂式的理論教學,還需要更多的活動模式的教學。為了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活動方式上進行拓展,比如開展以下后動:積極心理聯想活動、對比心理聯想活動、因果聯想活動、成功故事講演活動、快樂體驗活動、放飛夢想活動等。打破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方式,采用積極干預策略來治療大學生心理障礙。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現代大學生的教育已經不再限制在知識教育當中,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受到相當大的關注。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現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了解學生需求,分析現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是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證。積極心理學是現代新興的心理學思潮,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堅韌品質和樂觀情緒起著良好的推動作用。就積極心理學進行分析,闡述積極心理學在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定義;觀念;情緒;意義
社會經濟的過快發展會引發社會當中的各類問題。其中,大學生由于正處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前列,更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因此,對于現代大學生的教育更要注意到心理健康方面,努力培養現代大學生正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大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保留人性中的真善美品質,努力不要被現階段社會的不良現象所影響。將積極心理學當中的全新理論和正能量滲透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發展積極的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和學習成績的雙向成長,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實行積極心理學對于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的定義
1.營造積極觀念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培養人的積極品質,旨在發現和發展人性當中的閃光點,這不僅是對人性的肯定和贊揚,也是符合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局思想。現代人類更多關注在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方面并且尋求解決,是一種消極式的心理模式。積極心理學則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處事方法,對未發生的事情進行預防,能夠更好地處理生活當中的困難。
2.預防負面情緒
積極心理學通過倡導個人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來達到克服問題的能力,并且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有著防范負面情緒的作用。積極心理學讓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通過自身的力量預防和治療負面情緒。
二、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升華教學目標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希望大學生不要遇到相關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單純地將這門課程歸類到病理式教育當中,對于發展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并不看重。而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的運用能夠讓教師明白現代大學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是什么,努力培養大學生本身的優秀品質。這樣也就升華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以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質為目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學。
2.豐富教學內容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還起到了豐富教學內容的成效。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常常使教育陷入瓶頸。在失去了病例講解之后就會陷入到沒有素材可講的尷尬境界。而積極心理學能夠豐富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從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入手,豐富了教學內容,讓教師有物可講,讓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單調。
3.拓展教學途徑
積極心理學在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還起到了拓展教學途徑的作用。積極心理學對于促進大學生個人的品質發展有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積極心理學能夠從多方面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成長。教師在其中能夠運用多種手段來引導學生完成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設,因此也就達到了拓展教學途徑的目的。
三、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樹立積極理念
積極心理學和消極心理學相反,前者關注人類本身的優良品質,強調人類自身的價值和人文情懷,為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全新的詮釋,目的是為了研究和培養人類本身具有的積極信念。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中,積極心理學能夠為大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理念,努力開發大學生本身的優良品質并不斷發展。積極面對大學生心中的消極情緒,保證心理健康的發展。
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緒體驗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還能讓大學生有著健康的情緒體驗。積極情緒是和某種需要滿足的情緒并且伴隨著愉悅心理的主觀體驗。對于提高人類積極活動能力和積極性都有著顯著的成效。積極心理學培養大學生的幸福感,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認知的成長,提高應對消極事物的能力,達到優化心理品質的效果,而這也就是一個情緒體驗完成的過程。
3.完善大學生人格培養教育
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積極心理學的完善,能夠讓心里健康教育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和積極心理學當中的教育理念,在多種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下引導大學生塑造和培養他們本身積極的心理素質,讓大學生學會自我調控和自我調節,在面對困難時,提高受挫折的能力和處理能力,完善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培養層面,即讓大學生學會自我提高的能力。
【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否良好,不僅影響著其自身的發展,還影響著整體國民素質的高低。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就成為現階段高校乃至教育界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文章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對高校中貧困大學生真實的心理情況進行分析,希望能夠促使其各方面得到提升,以期為大學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校貧困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受到自身貧困心理的干擾,使得他們自身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而高校在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對他們的消極心理過于關注,一味地使用修復問題的方式來推動貧困大學生自身心理的發展。而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生心理問題得到緩解,但是從長遠來看,并不能有效解決其心理問題。從積極心理學角度著手,能夠為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全新思路和途徑。
一、現階段大學生自身心理困境的實際表現
(一)自卑心理
一般情況下,貧困大學生不能正確以及理性地對自身經濟貧困情況進行認知,單純地認為貧困是一件十分不體面的事情,進而在其心理形成較為消極的心理暗示,加之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自信心缺失,產生嚴重的心理自卑感,嚴重的會對自我進行否定[1]。
(二)焦慮心理
現階段不少貧困大學生都會受到生活費用以及學費的困擾,長時間處在擔憂的狀態下,他們不僅需要面對比其他同學更多的壓力和挑戰,還需要承擔經濟方面的壓力。因此,在這種狀態下,不僅會使他們適應性下降,還會產生一定的迷茫和焦慮。
(三)壓抑苦悶
通常,貧困大學生都不太主動和其他人進行交往,加之經濟壓力較大,人際關系比較緊張,使得他們在發展過程中較為迷茫,進而出現壓抑、空虛、煩擾等情況,導致壓抑苦悶的情緒出現。這種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就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困境出現,進而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
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正確引導貧困學生對貧困進行認知
積極心理學充分鼓勵人們從積極的角度對各類不好的遭遇和問題進行解讀,然后在此基礎上做出具有實際意義的評價,并使用積極的方式來實現對相應事件的認知。所以,要盡可能地對貧困學生自我認知方式進行改善,完善他們自身的理性想法,進而實現對貧困大學生的良好教育。而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要讓他們真正地接受自身貧困的現實,然后正確對貧困進行認知,同時還要讓他們知道貧困只是短暫的,只要通過自身努力就能夠改善未來的生活,使貧困真正遠離自己,因此貧困學生一定要用正確的眼光來認知貧困。從學校角度來看,高校一定要加強對學生逆境的教育,進而對貧困學生自身的思維認知進行優化,給貧困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引導學生正確且理性地對貧困進行認知。然而還需注意的就是,很多情況下我們過多地將目光集中在消極的方面上,卻沒有認識到貧困中存在的教育契機[2]。因此,從教育工作人員方面來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貧困遭遇進行認知,有效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進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建立起積極且良好的人際關系
完善且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使貧困大學生充分感受到學校的溫暖,然后提升他們自身的歸屬感,進而有效地緩解他們自身的情緒壓力,從而使學生各方面水平得到提升。在高校學習過程中,貧困大學生要積極地融入集體中去,使自身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搞好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讓自己在交流互動中體會到成長過程中的真、善、美,使其獲得更多的幫助。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讓學生認識到人際關系的良好能夠使他們獲得更多幫助,讓自身人格性格更加完善,使其心態得到良好優化,為后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讓貧困學生學會對自我的有效激勵
決定貧困大學生個體是否成熟的標志就是看其是否掌握了自我激勵的能力。在不同個體的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面對一些困難和困境,甚至是更加嚴重的事件和創傷,這樣一來在某種程度上就會增加個人負面的情緒。在此種背景下,貧困大學生一定要具備自我鼓勵的能力,通過對自身不斷且積極的暗示,學會面對困境,提升應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自我激勵不僅會讓個體向著成功邁進,還會化作個體的內在動力,進而為個體提供源源不竭的成長動力。因此,高校貧困大學生要學會對自身進行激勵,制定努力目標,通過自身努力和實踐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和目標。同時還要相信,困難和貧困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而改善的。此外,貧困大學生要善于總結和挖掘自身的優點,增強自信心,盡可能地對自己進行鼓勵,進而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3]。
三、結論
總而言之,高校貧困大學生是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高校一定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重視,通過有效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使其能夠端正態度,對自身進行良好的認知,進而推動貧困大學生今后更好地發展。
【摘 要】積極心理學理論是心理學學科領域的一種新的研究理論,它的提出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開闊了視野和提供了方向。合理地、科學地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來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運用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學科領域的一個新的理論,是由當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于2000年1月份在其發表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中提出的。積極心理學理論倡導“以人為本”,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人類心理或行為的發展,通過有效地、不斷地激發人的自身積極性從而塑造良好品質,從而使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
1 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核心理念解析
積極心理學將心理學研究的悲觀人性觀轉為重視并培養人性的積極觀,它并不是以解決和去除人們心理或行為上的問題為主,而是致力于幫助人們養成或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模式。[2]具體來講,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理念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1 提倡人的主觀層面上的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情緒主張個體主觀上以滿意的態度去回憶過去,用快樂的心態面對現在并樂觀的展望未來的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個體主觀上采取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往往能舒暢心情,排除焦郁,從而易于獲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使個體在現實生活中更有耐心和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也更容易獲得良好的、融洽的人際關系交往,從而促進個體在某一方面的成功。
1.2 通過對個體自我能力和潛力的挖掘來塑造積極的人格特質
積極人格特質是積極心理學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它倡導通過對個體自我能力和潛力的挖掘來塑造積極人格特質。具體來說,即在個體自我認識、管理和對生活目標的追求的過程中,來提高個體自身的對外能力和充分挖掘自身潛力,以此來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特質,去面對來自生活中外界的各種壓力和挑戰。
1.3 以積極社會環境來培養個體的積極情感和行為
積極心理學還認為,積極的、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個體心理的健康發育,例如,當人們遭遇某方面的挫折時,如果父母、教師、同學或朋友能對此提供支持,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相對個體的外界)環境時,將大大有利于個體的積極情感和行為的健康發展。
2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從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理念出發,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著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處世心態和增加大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積極體驗以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充分挖掘大學生自我管理、導向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自身潛力,以培育其形成積極的、優秀的心理品質,特別對于心理健康素養較差的大學生,要致力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和優化發展環境。具體運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2.1 深入學生生活,鼓勵學生采用積極心態體驗生活
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深入大學生實際生活中,感同身受,合理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來引導和鼓勵大學生采用積極的心態來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從而啟發于生活,以培植并養成其積極情緒心理和行為模式。
2.2 注重學生個體能力的提高和自身潛力的挖掘,培養其積極人格特質
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導向能力和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在強化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會伴隨的激發自身潛力。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學生個體能力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挖掘大學生自身潛力,而當強化大學生自身某種現實能力和激發潛力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性的生活、學習方式時,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積極人格特質。
2.3 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和社會環境,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情感和行為
根據馬斯洛、羅杰斯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當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能在其遭遇挫折或人生低谷時直接的或簡介的給予同情并幫助或支持時,學生就最有可能獲得積極情感和產生積極行為,從而易于健康成長和實現自我。[3]因此,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打造積極的社會環境,時刻關注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適時接受并及時處理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所反饋的隱性的或顯性的心理健康信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和行為。
3 結語
積極心理學理論作為一種新的研究理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開闊了視野和提供了方向。然而由于其理論基礎較為單薄,理論體系尚不完整,其應用也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合理、科學地去運用,需要實踐的驗證。
【摘要】作為當代新興的心理學理論,積極心理學認為應著重關注于人類自身的積極社會環境、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情緒體驗,即人類本身的積極品質。如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日益重要,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我國心理學方面研究的重要方向,為加強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嘗試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相結合,不斷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人學生心理素質;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觀
何為積極心理學?謝爾頓和勞拉金給出了這樣的定義:“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塞里格曼則認為:心理科學原本就應有三項歷史使命:治療精神疾??;使人類生活更加允實,富有意義;鑒別并培養有天賦的人。由此,積極心理學的心理健康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1積極觀
積極心理學注重于對人本身積極品質的發揚,這不但是對人性的贊美和應有的尊重,更是對人類社會的的理智客觀理解。與傳統主流的心理學模式過于關注那些當前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不同,積極心理學的中心主要在積極兩個字上,提倡用一種積極的理念和眼光去看待人類本身及社會,改變當前人類本身并沒有隨著世界物質的日益豐富同時感受到更多的快樂的局面,這是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未雨綢繆而不是亡羊補牢。
1.2幸福觀
幸福指數是近年來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依據。積極心理學對積極情緒的研究,重點是對人的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因而注重從積極層面來研究與探討心理問題,把主觀幸福感指標作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認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個體的主觀幸福感。
1.3預防觀
積極心理學不但關注心理問題其負性層面,同時注重于引導發掘出個體的潛能,讓人能夠在不借外力的情況下獨立預防和治療產生的各類相關問題。從個體干預方法的選擇來看,積極心理治療著重于提升個人的積極品質,增強個人的積極力量來應對各種問題。積極心理治療的核心便是引導病人不斷加強累積自身已有的積極品質或積極力量來抵抗解決各種問題,通過利用人自身的積極力量,倡導采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心理問題或對問題做出新的解決方法。積極心理治療是以增強人的積極品質或積極力量對人自身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進行干預的集中體現。(改)
2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取向是從研究人白身的積極因素入手,通過不斷地激發人白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來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白己的潛力而獲得良好的生活。這為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2.注重預防,心理咨詢與輔導作為輔助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著重于挖掘出潛藏在那些處于心理困境之中的大學生們身上的積極品質。比如說,一個人因為自身外貌方面的某個部分遭到他人嘲笑而自卑,此時我們可以引導他重點關注到比他本身的外貌更為重要的某些內在優良品質上,如誠實、責任心和善良等;一個苦惱于自己個性較為內向,不擅長處理人際交往的學生往往具有他人所不及的那些深刻且能獨立思考的敏銳洞察力。東施效顰的典故眾人皆知,大學生如果能夠更加注重關注到自身的優良品質,適當忽視掉自身的弱項,就能夠極為有效的避免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將著重于對人內在積極品質的發掘,使大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塑造良好的心理,做到對心理問題的有效預防,心理輔導與咨詢作為一種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輔助手段,將對有心理疾病或障礙的個體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方向應放在通過對積極品質的關注,形成大學生白身完善功能,進而實現有效的預防。
2.2長遠發展,確定學生終身幸福的教育目標
主觀幸福感指的是人對自身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而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的關鍵在于個人自身的目標和價值觀如果有效的在生活質量和外部世界之間進行協調。同時積極心理學得出了人們對于事情的看法和解釋決定了人自身的幸福感而并不是發生在人身上的事情決定他們是否覺得幸福的結論。此種結論和一位叫埃利斯的心理學家曾經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頗為相近,在他經過長期臨床實驗之后,總結概括出三大不合理的觀念所共有的特征:第一絕對化的要求,第二過分概括化,第三糟糕至極。由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使大學生對白己所經歷的過去事件的清理,認真分析目前的心理狀況,確定哪些是由于對過去事件的不合理認知而導致的,并代之以合理的、恰當的認知理念。這一過程就是重新評價過去,形成積極情感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實現大學生對過去產生滿足感,促進其心理健康的過程。
2.3正向關注,致力于大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
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改變傳統方法過多關注于對心理疾病和問題的矯治和疏導的情況,更多的注重于培養大學生們身上積極的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在關于自我的研究當中曾得出結論,人類的三種需要包括,勝任的需要,自主的需要以及歸屬的需要同時得到滿足的條件下,個人幸福和社會發展將會有一片光明的前景,個體本身在滿足三種需要之后受到內在激勵,將充分挖掘出自身潛能并追求更大的挑戰。平時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可以和各種各樣富有活力的積極活動互相結合,讓大學生們發揮自身才能滿足他們的勝任需要,對大學生們關于人際關系方面的幫助和指導滿足他們的歸屬需要,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及平等民主的管理風格滿足大學生們的自主需要。當大學生們得到此三類需要后,將在極大程度上激發出他們的內在潛能并且逐漸實現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保持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2.4課堂實踐,營造和諧氛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心里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促進人的和諧發展,挖掘內在潛能并且形成積極的人類經驗。作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應該努力構建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們能夠勇敢且愉快地表達自己,以一種開放自由無拘束的姿態融于課堂環境,學生們處于這種課堂環境之下,將體驗到被人尊重,和諧愉快且和同伴們快樂著他人的快樂,幸福著彼此的幸福,在經歷著幸福感的同時于不知不覺之中悄然改善著學生們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