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7 10:16:59
序論:在您撰寫淺談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
我國農業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于農業科技不斷創新,農業科技進步造就新產業和新產品,農業科技創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決定力量。本文通過分析農業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影響,結合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遇到的挑戰,提出了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科技創新;現代農業;對策與建議
截至2015年底,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在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的同時,資源環境面臨著嚴峻挑戰,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污染嚴重等問題,阻礙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國農產品存在市場競爭力弱、農業市場風險大、質量差、價格低、銷路不暢等問題。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保質保量的農產品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要使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已成為關鍵。
1發展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
1.1農業科技創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本途徑
走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都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農業科技創新進步可以使產業技術水平提高,減少資源的約束,提高農產品的產出量、商品率,提高勞動生產率,開拓產業新領域;農業科技創新進步可以引領高產量、質量優、效率高、安全又環保的現代農業;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能更好地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1.2農業科技創新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條件
走高產量、高質量、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節約資源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就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與農業科技創新。為實現農產品的增產增收,廣泛運用新技術、新品種在網絡環境下推廣的新型農業技術以及綜合有效的防災減災等農業科技創新技術。農業科技創新的廣泛運用,確保了國家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從而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穩定發展。
1.3農業科技創新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就現階段來說,世界新興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正在經歷著意義非凡的革命階段。一方面是農業和互聯網的深入融合,普通農業向網絡化農業轉型,實現了“互聯網+農業”;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創新牽動著生產技術的升級。廣義講,食物生產的研究從植物擴展到微生物,不僅有陸地生產還有海洋生產,這些科技發展會幫助人類提高地球的空間利用而生產出更多物質財富,還有高產量、高效益的種植、養殖業的壯大等??傊?,世界農業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在不斷創新并得到應用,作為大環境下的中國農業,必須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被世界農業技術和世界農業經濟的發展潮流所淘汰,才能增強我國農業科技能力,成為世界農業強國。
2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重大挑戰
2.1農業科技創新體制不完善
我國目前的農業科技應用與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滯后、農民收入低等情況不相適應,市場經濟、農業生產、農民文化水平相適應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還未建立健全。
2.2農業科研投入總量不足
據調查,我國科研投資強度為2%左右,而我國農業科研投資比例大概為0.7%,兩者差距較大,農業科研投入總量遠遠低于平均水平。農業是一個具有公益性、大眾性、基礎性的產業,其科研投入總量與其基礎地位很不相稱,農業的發展在我國應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
2.3農業科研人才的嚴重缺失
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于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科研人才。從近幾年來看,由于農業科研單位研究條件差、環境惡劣、待遇較低,導致相關人才嚴重流失。我國近十年專業科研人員的流失率約為職工總數的20%左右,學術頂尖人才和學科領頭人、新興學科專業的高素質、高文化人才的缺乏,阻礙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的發展。
3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的建議
3.1加快健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制
“十三五”規劃指出,現代農業需要建立健全技術推廣創新體制,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強融合農業與網絡信息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依托現有的相關農業機構,以國家級農業科研推廣機構為主,并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推廣中心及各級農業科研創新推廣機構。建立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并具有國際高端農業水平和具有國家競爭力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制。
3.2加大投入總量,優化投資比例模式
當一個國家農業科研總投入占農業產值的比重大于2%時,該國農業才會出現科技創新,其農業與經濟等部門才能統一協調發展。為了響應“十三五”規劃要求,應合理完善財政體系中農業領域的支出結構,改革農業資金投入使用以及運作方式,健全財政體系農業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引導金融資本以及農業企業加大科技的投入,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的方面發展。改善農村科技基礎設施條件,增加農業基礎科技經費投入。
3.3重點建設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要建立完整的農業科技培訓系統,培育農業領域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聘請農業高級專家授課,提高我國農技人員實際生產指導能力;大力宣傳農業科技的優越性、公益性,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這個行業,培養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人才隊伍;要建立農技研究推廣獎懲機制,完善工資分配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重點體現公益性、基礎性的農業科研單位特點,制定分級分類管理和崗位績效要求的收入分配與獎勵制度。
作者:劉藝瑋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摘要:用科技引領農業的發展,培育我國農業科技企業,是化解我國農產品占領國內外市場的關鍵。而農業科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企業員工創造出來的,并通過不斷的維持與發展逐步形成和穩定的。農業科技企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成為了企業戰略決策的核也要素。
關鍵詞:農業科技;企業人才
1農業科技企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企業體制改革的推進,企業間從資本到業務、從管理到運營、從技術到人才等,各個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農業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其中科技型企業升級改制更加快速化。當前,湖南省農業科技企業面臨的新的市場發展要求,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當前全國大力發展鄉鎮旅游觀光農業,在這一背景下,農業科技企業當前面臨著更為苛刻的市場需求,市場需要特色更為鮮明的產品,農產品或多或少需要帶有一定的“土特產”或“家鄉味”氣息。因此,農業科技企業其所產產品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這是當前企業既需要解決的問題,又是其面臨的重大困難,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關系到其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農業企業較多,但農業科技企業則并不多,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數量少,中小型企業所占的比較大。農業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涉及的利益關系日益復雜化,農村地域內的資源、要素和市場的適應性越來越差,幾乎無法適應當前的發展要求,反而對要素等在跨部門、跨地區、跨所有制中流動的要求日益強烈,這就要求以先進的技術、規范的管理等來推動湖南農業科技企業的發展。
2農業科技企業人才開發的普遍性問題
人才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其可開發性,以湖南老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開發為例,由于受到公司產業發展背景所人才資源狀況的影響,致使當前人才資源呈以下特征。
2.1人員素質兩級分化。
湖南老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前管理層人員近150余人,企業總人數260余人,從這一客觀來看,當前公司管理層人員數量超出了實際生產與研究的人數。從近幾年招入的人員來看,所招崗位中,研發與高層管理者諸多,而生產與實踐者占少數。對于管理層的員工其素質要求較高,而對于基層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人員的整體素質則不作要求,或低要求。這從入職者的學歷層次就可以見得,當前公司生產線員工普遍處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還有些員工除了會講地方湘西語言以外,連普通話都不會,造成溝通難和管理難。
2.2前線員工流動性大。
一個企業,員工流動較大,則說明這個企業的不穩定性明顯,對于企業的長足發展將產生極大的阻礙。由于公司當前的一線人員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當前九成員工為農民身份,員工對于企業文化、個人愿望、公司制度與流程等了解較少,他們也不得關注,通常只關注眼前利益和得失,什么地方工資高就去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工資高就什么時候選擇性去這個地方。
2.3人員本土化嚴重。
由于農業行業人才的特殊性,致使當前的人才流動頻率高,造成了人才市場化的機制沖突。人才開發、培養、管理等機制的不完善、信息不對稱是最為明顯的現象。湖南老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了管理上的需求,在選擇人員與使用人員方面,通常都是采取最直接、最簡單、最便利的就地取材的方式,從地方本區域走快速化渠道招聘員工,這些通過快速渠道進入公司的員工占公司所有員工的多數。
2.4核心人才難以留住。
由于公司地處湖南湘西地區,民族特色濃厚,地區當前較為貧窮,還未趕上發達地區的生活水平,再加上公司員工薪酬與績效之間總是無法對接起來,致使相互脫節的現象明顯。
3農業科技企業人才開發對策
3.1樹立人才開發新理念。
企業人才開發,首先要明確其開發工作對于該企業經營目標和戰略有什么樣的幫助。農業科技企業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既要看清當前所面對的經營環境、同時又要弄清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并且還要進一步了解企業未來是否具有生命力、競爭力。培養公司長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人才開發的根本目的,同時培養人才持續競爭優勢也是人才開發的根本出發點,即培養具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和替代性高技能水平、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簡而言之,人才是公司獲取未來競爭力的必然因素。
3.2強化企業人才開發的作用。
若要使人才開發工作有效,或者能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就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緊密結合。從人才開發的歷史演變和現實來看,不同公司,不同類型的公司,人才的角色扮演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的不同階段也會出現如此現狀,不同的角色對公司的增值效果不一樣。公司為了在原有的基礎上將各項設施發揮好,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首先要為人事相關部門配置足夠的資源,如增加人員數量,提供系統培訓等,更要不斷轉變人的觀念。人事部門則要適當減少對其他事務處理的資源和時間投入,要使全部精力用于人才培養、開發、吸收工作,將資源和時間投入到專業服務中去,與公司發展戰略導向同步,使部門成為公司的核心,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方案,實現人力資源高效配置和使用,從而使人才開發的價值得到最全面的體現。
3.3重視員工職業發展,突出企業培訓重點。
從研究來看,湖南老爹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人才開發與技術培訓體系同樣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人才開發過程中,公司所組織的相關培訓沒有針對性,現有的技能培訓方式和手段相當單調,培訓時間智囊,次數少,并且參加培訓的員工是否有收獲,是否能夠用培訓內容指導實踐,這些后續跟蹤工作沒做到位。這就必定會使公司員工培訓流于形式,員工真正想要的培訓沒有,不想要的培訓又必須應付,培訓工作無效。這一問題的解決要從兩個方面下手。
作者:魯勁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
1加強現代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一般來講,農業勞動力素質能對現代農業科技進步產生重要的影響。提升農民的科技水平與整體素養,對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使農業經濟增長向集約型方向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當前現代農業科技人才不足、結構不科學等情況,需要加大農村從業人員的科技培訓力度,并打造新型農業人才。進一步實施農業科技人才戰略,進一步完善流動、開放與協作的用人機制,進一步提升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全面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盡全力減少科技人才流失。充分依托當地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高等院校等機構并發揮機構內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為當地農業科技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的后盾。
2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與附加值
2.1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的整體轉化率
當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為了全面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效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一是現代農業科技研發以政府為主導,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在現代農業科技研發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一般來說,現代農業科技的基礎性研究具有見效緩慢、公益性強、周期長與風險大等多個特點,不能單純依托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來發揮其實效性作用,需要積極加大政府的投入,并確保開發主體的地位,充分結合當前市場調節的相關辦法,積極鼓勵企業與其他民間組織參加相關產品的研發研究工作,進而有效節約現代農業科技成本、縮短開發周期,并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能。二是從當地生產實踐出發,解決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問題。為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還需要從當地生產實踐出發,解決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問題,實現農業科技的研發與轉化并重。并將農業科研開發與和市場推廣利用有機結合起來,糾正長期以來重視學術而輕視利用、注重研究而輕視推廣的傾向,并逐步加大關系到當地國計民生的現代農業科技的投入,適當使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進行有效的推廣,切實調動當地科研單位與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與創造性,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化持續升級。
2.2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附加值
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延長農產品的產業鏈,發展農產品加工方面的技術,是今后農業發展的方向。為了更好地發展高效現代農業,推動農產品實現深加工,讓農產品加工鏈條逐漸向多功能方向延伸,實現農業發展的產業化經營,要繼續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技術的投資力度,并注意引進西方的先進生產技術,對其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強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整合當地優勢加工業資源,以畜產品、糧油、水產品等相關領域為中心,并且創建技術研發的機構,強化農產品技術的推廣與研發,強化人才的培訓力度;加大產學研的培訓與合作力度,推動相關產業工程的有效實施,形成以企業為中心、相關高校以及農業科研機構廣泛參與的高效協調的產學研結合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業對現代農業的貢獻效能,增加農產品的加工業在整個農產品總產值內的比重,并確保農產品在加工業中成為農業支柱,促進農業專業化與標準化生產,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3創建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機制
3.1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建設,完善標準化服務體系
強化基層公益性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建設,對當地推廣服務機構以及資源加以整合,并且強化基層農業科技推廣能力,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機構的管理機制,有效改善當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措施,為農業科技的順利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還應該進一步健全并完善農業社會化與標準化服務體系,為科技推廣提供情報與信息,強化網絡技術的研發與利用,采用切實有效的手段,更好地為農業科技服務提供參考。
3.2對農業技術進行系統分類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對農業技術加以分類,對類型不同的農業技術,由當地不同的農業推廣組織與機構,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推廣。農業技術是科技產品,主要包含私人技術、半公共技術以及公共技術。對公共技術來講,具有風險性與公益性,這決定了推廣技術與轉化技術必須由政府來主導;對于半公共技術來講,需要市場機制和政府相互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推廣,并且盡量防止出現政府過分干預的情形;對私人技術來講,需要市場來進行優化,形成適應市場需求以及農業生產需要的農業技術推廣系統。
4結語
加快現代農業科技進步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因此任重道遠,只有采取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現代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與附加值,創建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機制等措施,才能提升現代農業科技進步水平,真正為“三農”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要大力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加大對良種繁育、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和建設,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完善農業技術補貼制度,促進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到田到戶。建好現代農業示范區,推進高產創建和標準化創建。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
一、加快現代農業發展迫切需要農業科技創新
中國農業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轉變的關鍵時期,建設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十二五”農業發展的核心任務?!笆晃濉逼陂g,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均達到52%。同時也必須清醒意識到,邁入“十二五”,世情、國情、農情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必須更加依靠科技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
保障國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中國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近幾年,中國糧食生產雖然已經取得“八連增”的巨大成績,但農業基礎設施差,抗風險能力弱、比較效益偏低等問題依然存在。未來隨著國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人多、地少、水缺的趨勢不可逆轉,城鄉居民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中國糧食安全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解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總供需矛盾,確保糧食安全,必須最終依靠科技創新,充分挖掘品種潛力,盡快突破農業生產中的重大技術瓶頸,大幅度提高農業土地生產率,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迫切需要農業科技。近年來,農獸藥殘留、添加劑、防腐劑問題屢禁不止;“紅心鴨蛋”、“多寶魚”、“三鹿奶粉”等事件的發生又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此外,還有一些轉基因食品、動物源性飼料添加劑等由技術進步所產生的新問題。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體要求,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必須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發展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和智能化種養,全面升級農業產業。
確保生態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加劇,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能力低等問題,再加上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不斷加劇,資源環境對農業發展的約束日益加重。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急需加強資源環境領域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大力發展節約型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技術,加快開發清潔生產集成技術,建立實現“低耗、高效、持續”的農業發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資源、人口、經濟和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確保產業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農業領域也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F代農業發展的支撐力主要來自于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競爭實質上就是科技競爭,自主創新能力是科技競爭的核心。目前,中國大豆進口量已經達到5000多萬噸的水平,隨著全球農產品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中國農產品的進口量仍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減少國際農產品市場對中國農業的沖擊,就必須加快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質能源和資源環境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與產業化,加快農業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有效增加科技儲備,引領國際農業科技發展,力爭占據農業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全面提升中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面對需求剛性增加,資源日益緊缺的嚴峻形勢,我國農業發展只有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才能確保糧食安全,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只有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才能改善生產生態環境,從而實現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任務。依靠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舉措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要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突出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機制,依靠科技創新、科技推廣和農民培訓“三輪”驅動,發揮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雙軌”運行作用,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論文網]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科技創新的歷史任務艱巨。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進我國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項目申報、經費分配和過程管理辦法,突出農業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組織模式和有效資助方式,形成有利于農業科研基礎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時必須建立適合國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為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著力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需求,以奪取農業科技制高點、增強科技發展后勁,提高農業競爭力為目標,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動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礎性工作。著力提高農業知識創新、生物技術領域、機械化技術領域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強化公益性農技機構改革,創新農技推廣機制。強化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職能定位,積極推行“三權歸縣”,明確職能任務,合理設置機構,科學核定編制,理順管理體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資待遇,全面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加強水利、林業、氣象等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以及技術合作組織等,積極發展校市聯建、院縣共建等多元推廣模式,并給予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按照農業科技用人規律和基本需求,分別構建國家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科研骨干培養基地、高水平科研輔助人員培養基地和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加快構建、科學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建立一套適應農業科技創新要求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的機制和制度。加大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規模,提高補助標準,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大專院校、農廣校和科研推廣單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
農業科技創新不僅是生產活動,同時是一種經濟活動,農業在三大產業中處于基礎地位,政府和企業都應當在不同的農業技術領域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農業科技創新的最終效果是創新的農業技術得到推廣及應用,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增長,加快農業進步并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第一,農業科技創新具有創造性。創造性既表現在其應用的農業科技是首次成功使用的新技術,或者是通過改進現有農業中的某些技術,從而得到更加完善的并且具有更加明顯效果的技術。又表現在創新的過程中,通過對生產要素重新組合的過程,創造性地把新技術應用于生產經營的實踐活動中,實現技術形態的轉化。
第二,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高風險性。農業科技創新活動本身涉及許多相關環節和方面,加上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的約束較大,眾多因素的影響容易使得創新的結果呈現出不確定性,這也就意味著創新本身具有風險性。
第三,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高回報性。隨著國際貿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對國內農業生產的保護政策將受到嚴重沖擊,農業科技創新將是降低農產品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從而達到占領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其高回報性是顯而易見的。
第四,農業科技創新具有階段性。農業科技創新在不同的技術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創新內容,這也是農業技術創新和生產不斷進步的結果。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為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化學技術的普遍應用,促進了農業增產;以雜交種為重點,生物技術開始在農業科技創新中全面興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管理技術等的綜合運用,環保、安全的農業生產和技術發展成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要標志。
1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意義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成果,推廣新技術的有效應用。科學技術通過對生產力諸要素的物化,使生產力發生質的變化??萍紕撔略谵r業生產中可以提高勞動者的能動性,同時,轉化勞動者的技能;科技創新加速了勞動手段的現代化,加速了勞動資料的物化,使生產工具更加便捷先進;科技的飛速發展也使勞動對象的效能得到提高,促進勞動對象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科技創新使農業生產工藝流程更科學更先進;科技創新還可以使生產要素達到最優組合,使農業生產過程的組織形式更加科學合理;科技創新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改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方法和農業生產經營手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應用,科學技術在農業增長中的貢獻不斷增加,新技術成為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近年來的基因技術、生物工程技術、遙感遙測技術、耕作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精準農業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激光技術等最新科學技術方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使現代農業的增長方式由單純地依靠資源,轉到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方向上來,使單位農產品產量得到了提高,農產品品質得到了改善,勞動強度減輕,并節約了能耗,改善了生態環境?,F代農業的科技創新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向前推進的,是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手段。
2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
2.1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成就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技術獲得了長遠的發展。農業科技體制不斷深化,科技投入持續增加,重點農業科研院所的建設加快,并逐步形成了龐大的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隊伍;下大力氣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農業技術創新的推廣模式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積極鼓勵和發展農村各類專業技術協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組織,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農業技術;不斷提高農民文化科學素質,農業科技基礎和實力顯著增強,現代農業技術與常規技術結合不斷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國家統計局的《關于2011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指出,2011年全國糧食單產達到5166公斤/公頃,總產達到57121萬噸,已經達到了豐年有余的水平。
2.2我國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21世紀,我國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加速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和產業化進程,滿足新階段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將是我國農業現階段的重要任務和歷史使命。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是先進、適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滿足了農村與農業生產一線的科技需求,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和推廣,推動了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二是通過廣播電視講座、現場示范、科技宣傳、技術咨詢、科技下鄉等多種途徑,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把科學技術送到農村的千家萬戶,提高了農業的科技文化素質;三是科技產業化推進了科技體制改革,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業科研單位創辦的科技企業管理逐步規范,科研與開發形成了良性循環,增強了科研單位自身實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加快了科技與經濟的結合。但是,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仍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科技成果適用性較差,一些農業科技成果不能直接應用于生產,可行性差,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進展[4]。
2.3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制約因素
目前,我國農業資源方面利用率、生產效率、勞動產出率偏低、生產和經營方式較落后,其產生的主要的原因。(1)農業科研部門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廣價值的成果不多,大量成果均屬無效供給[4]。這又歸結于我國現階段農業科研管理體制,我國目前還是政府主導型,不是市場主導型,計劃經濟色彩仍然貫穿于農業科研中從選題立項到推廣應用的整個過程,結果就是選題與生產實際需求脫節。(2)農民采納新技術的條件和能力有限,對農業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對不足。農民是農業技術的最終需求者,但要使農業技術順利地推廣到農民手中,就農民本身來講也存在著許多制約因素:農民整體文化素質低,接納新技術的能力差;同時,農民采用新技術的機會成本如果太高,他們也會消極對待農業技術科技成果;此外,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耕種的土地分散,不利于農作物的田間管理,不利于農戶采用新技術。(3)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三者之間缺乏良好的合作機制。我國的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業推廣三部門在促進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方面應該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但由于各種原因,三部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難以形成整體優勢。
3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對策
3.1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原則和方向
3.1.1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基本原則
利用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現代農業生產力跨越式發展,其核心是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關于“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思想和江總書記提出的“中國農業問題、糧食問題,要靠中國人自己解決,這就要求我們的農業科技必須有一個大的發展,必須要進行一次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等指示精神,把農業科技實力變成現實的第一生產力,使我國的農業科學技術迎頭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根據國內外農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發展現狀,借鑒世界農業科技的發展趨勢,我國實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必須堅持以下原則:(1)可持續發展原則。我國當前面臨耕地減少、人口增多、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等問題,決定了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路徑選擇時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2)高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組裝配套原則。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高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組裝配套,既有利于農業高新技術充分發揮其技術功能,又實現了經濟效益最佳、成本最佳。(3)引進技術與現有技術相結合原則。既堅持推廣我國已有的成熟技術,又重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既有利于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又能做到投資少、見效快。
3.1.2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方向
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要圍繞世界農業科技創新的新趨勢,形成適應各地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創新模式,加快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
(1)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要向綜合化邁進。21世紀農業科技將在探索農作物、林草業、畜禽、魚蝦等動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動奧秘,以及挖掘生產潛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而使高產、優質、多抗和高效目標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現代農業科技要與其他眾多門類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經濟科學不斷滲透、交融,從而形成新的科學交叉點和生長點,拓寬農業的領域。
(2)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突破帶來了農業知識經濟領域的擴展?,F代農業將由動植物向微生物,農田向草地森林,陸地向海洋,初級農產品生產向食品、生物化工、醫藥、能源等多種產品生產方向拓展,形成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產生一批新的高技術產業群。
(3)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將成為21世紀的兩個支柱產業。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主導21世紀產業的基礎性技術將會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并呈現出相互滲透,齊頭并進的新局面,而生物技術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無疑將會成為21世紀舉足輕重的兩個支柱產業。
(4)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體系建設越來越受重視??沙掷m發展農業是兼顧生態、技術和社會經濟效益并具有持久性發展能力的集約化、多樣化、綜合化農業發展和經營的體系,能圍繞防治污染、保持生態平衡、節約與合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再生潛力,支撐農業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從理論和實踐上建立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技術體系。
(5)農業科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將大大加強。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新技術革命的推動,國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愈來愈頻繁,協作攻關的項目和規模將會越來越大,從而加快農業科技發展的國際化。未來的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方式能對農業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進行綜合研究和分析,而且技術交流和新技術轉讓將會更加制度化,將建立起更加持續發展和平等的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
3.2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對策建議
(1)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建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宏觀調控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歷年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充分說明了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農業的高度重視,要求各級政府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首先,政府應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宏觀調控體系,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模式,支持重點建設和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建立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支持體系[6]。其次,要增加政府對農業科技研究和開發的投入,各級財政對農業科技投入的增長速度應確保高于財政收入的年增長速度,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國家財政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強度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時,各級科技三項經費的30%以上用于農業科技,政策應確保落實,以大幅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的經費總量[7]。再次,政府對農業科技的投入重點,應向具有研發能力的優勢機構和新時期農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傾斜,通過政府投入導向,引導研發機構布局和專業結構的調整。
(2)實施人才戰略,提高農民素質確立“人才強農”的基本國策,解放思想,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科研觀念。針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新情況,研究新對策、尋找新策略,用長期、動態、戰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場,樹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的創新思路[8],培養多層次農業科技人員;農村中小學應根據本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特點,開設一些農業相關的理論和實踐課程,加強學生的勞動技能;建立健全農民職業教育體系,利用各級各類農業教育培訓資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和健全的培訓制度,利用發揮現有資源優勢以及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中等農業教育要重點扶持農村急需而又薄弱的中、初等專業技術教育項目;高等農業教育要堅持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方向,為農村輸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農業技術人才。
(3)將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使農業科技研發與農業生產經營融為一體,必須克服傳統的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經營相互脫節的弊端。結合區位優勢,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本著因時、因地、因物制宜的原則,面向市場需求,優化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做到以當地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做到農業科研與生產的實際需求相結合。
(4)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作為科研成果轉化的突破口農業科技示范園,就是以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農業院校及技術推廣單位為技術支撐,在具有一定產業優勢、經濟相對發達、交通方便的區域,引進國內外優質品種和先進的高新技術,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對農業新產品和新技術集中投入、集中開發[8]。同時要供群眾參觀學習,不斷擴大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使農民群眾看到技術應用的效果后跟著學、跟著做,產生輻射效應,以此推動農業現代化。農業科技示范園,可以說是科技走向千家萬戶的緊密結合點,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興組織形式,農業科技示范園的迅速發展,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了較大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尤其是在推動農業科技新成果轉化應用、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模式途徑、提高農業和基層技術人員對技術的吸納能力等方面成效顯著。
(5)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把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提高農業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制定指導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性文件,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加工或流通型龍頭企業。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廣泛吸收社會資本和國外資本參與,加快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高科技、精深加工型龍頭企業。促進農村非農產業向城鎮集聚,企業和龍頭企業到小城鎮發展,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
4結語
21世紀是我國農業進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農業科技創新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面向世界農業新技術革命的潮流,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時機,結合我國國情,加快農業技術改造,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這一項偉大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加速發展。
作者:任秀梅 單位: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