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7 09:08:40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社區護理的現狀和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社區護理是21世紀護理發展的重要方向,是衛生醫療發展的一種必然的趨勢。本文對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社區護理的工作、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需求、社區護理的開展情況以及社區護士的現狀等分析中國社區護理的現狀和發展。
【關鍵詞】社區護理;分析;現狀;社區護士;展望
2006年2月,《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國發[2006]10號)提出,到2010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市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合理,服務功能健全,人員素質較高,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范,居民可以在社區享受到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現就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和發展進行分析。
1社區護理的概念
社區護理(communitynursing)是綜合應用了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的理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論與技術,借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群為對象,以服務為中心,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連續的、動態的和綜合的服務,其目的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維持健康,提高社區人群的健康水平[1].
2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
2.1社區護理教育
我國的社區護理起步晚,所以社區護理教育現在也正處在發展階段。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面臨培訓體系、師資培訓、培訓基地及培訓質量控制等問題[2].在社會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各護理院校紛紛開設社區護理教育[3],但是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社區護理課程,卻缺乏實習的基地,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不可能培養出實用型的社區護理人才。目前,中國護理人員的主力軍仍然以中專學歷為主,以基礎護理和臨床護理為主體知識結構,遠遠不能滿足當代護理的需求[4],同時部分護士既缺乏臨床護理能力,又缺乏社區護理服務經驗,這勢必影響社區護理的內容和質量。
2.2社區護理主要的工作
社區的大部分工作,如社區保健服務、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社區康復等都是由護士來完成的,在對北京市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社區站內護理占日工作量的58.2%,其中各種給藥、治療所花時間占直接護理時間的40.1%,而健康宣教僅占5.7%[5],80%患者認為護士健康教育理論充分,但12.2%患者認為健康教育方法不靈活[6].另一項調查也表明社區護理的服務范圍主要以治療為主,社區護理服務內容仍停留在各種注射、輸液以及病情觀察等項目上,服務對象主要是個人,較少考慮疾病的預防家庭、群體和社區,更少考慮對群體行為干預而達到健康促進的最終目標,社區護理服務功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沒有充分得到體現[5,7].
2.3社區護理的開展情況
目前,全國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00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近18000個,從事社區衛生工作的衛生技術人員達26萬人[8].北京、江蘇和四川的信息化管理開展較好,除寧夏未開展癱瘓患者護理外,其他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均開展較為完善,各地社區衛生服務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9],但是對于重慶市的一項調查顯示社區護理普及程度不高,社區護理服務經費不足,社區護理服務功能尚未充分體現出來[10].
2.4護理本科生從事社區護理的意愿
在對2個年級的護理本科生進行調查中發現有69.13%的學生不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其中高達52.16%的學生認為工資水平提高到與綜合性醫院相當時可以考慮從事社區護理工作[11],但是另一個調查顯示有大部分本科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12],兩者的調查結果完全不同。
2.5從事社區護理的人數
截至2007年底,我國約有護士154.3萬名,其中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注冊護士僅有近4.2萬余名[6,13],這對于有13億人的中國來說是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2006年8月國家印發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中規定原則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而全科醫師與護士的比例按1:1的標準配備[14].
2.6社區護士面臨的壓力
社區護士的主要壓力源分別來自:工資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負荷重、社會地位低等[15],社區護士的工作壓力隨社區護齡增加、職稱上升、學歷的增高而減小[16].
3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需求
社區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護理服務模式,能夠將醫院的醫療資源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輻射社區,建立以大型醫院為技術支持的社區護理模式,符合社區居民的需求意愿[17].但是社會上對社區護理工作仍有偏見,對于求醫治病,人們大多會選擇醫院就醫,有些人對護士的價值并不真正理解,尤其是對社區護士獨立自主地完成社區衛生保健服務持懷疑態度,社區居民從護性低[18].
4社區護理未來的發展
4.1加強社區護理人員的培養
社區護理服務是一項范圍較廣、所需知識面寬、獨立性強的工作,其服務不同于臨床,所以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較全面的護理知識、保健知識及社會人文知識[19].有研究表明,社區護理人才最好的培養方式是從學校直接培養專業的社區護士[20].大多數的社區護士認為通過培訓所獲新知識在自己全部專業知識構成中所占比例達50%以上[21].所以我國應在改善社區護理實踐環境,促進職業穩定性的同時,以培養社區護士的整體素質為目標,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制定與社區護士特點和實踐需求相結合的繼續教育項目[22].
4.2明確社區護理主要的工作內容
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 對以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為重心的初級衛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長,社區護理工作者作為初級衛生保健的主力軍責無旁貸[23].社區護士應該明確自己在社區衛生服務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承擔的主要工作、職責,社區護士所要面對的是整個社區的居民、社區中的家庭等而不僅僅是個人,要做好社區居民的初級衛生保健,減少疾病的發生,促進健康、恢復健康、減輕痛苦。
4.3增強對社區護理的管理
社區護理的發展依賴于完善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有關的行政部門應該對社區護理的發展充分重視,出臺有關社區護理的具體的實施政策和措施,各項法律法規,同時加大對于規范管理社區護理的研究。衛生部門可根據學科發展和社區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區護理的功能和社區護理的職責,提高各級領導工作的認識[24].
4.4加大對于社區護理的投入
在我國,目前社區醫療保健機構的預防保健費用大多是靠醫院經濟收入來補償,由于政府支持不足,服務價格未理順等原因,形成了基層醫院預防保健服務做得越多,自身填補經費就越多,醫院越虧損的惡性循環[25].我國可以學習其他國家,政府加強對社區護理的投入,完善保險制度,發動慈善募捐等等,通過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結合的原則,將盈利、福利和公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保障社區護理工作持續發展[26].
4.5減輕社區護士的壓力
社區護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社區護理人員的組織承諾對離職意愿有顯著的預測性,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采取有效手段培養社區護理人員對醫院的感情和忠誠程度,降低她們的離職傾向[27].護理管理者應該給社區護士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滿意的工資福利待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等來減輕社區護士的壓力;同時社區護士自己也要學會通過轉移注意力、合理的發泄情緒、向別人傾訴等方法調節自己的心理壓力。
5小結
社區護理是21世紀護理發展的方向,絕大多數社區護士認為社區護理工作前景看好,并十分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21],我相信社區護理將以欣欣向榮的方式發展。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社區衛生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我國社區衛生事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社區護理工作在實踐中并未真正的發揮出其內涵中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如何讓有效建設我國未來社區護理便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其中,建立有效、完善、科學的人力資源體系是社區護理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本文根據現實實際和相關理論,對于我國社區護理事業中的人力資源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客觀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成因,并且對其未來的發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以期能夠提供相應的思路和借鑒,最終促進我國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關鍵詞】: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社區衛生事業;發展建議
2000年,中共中央對于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提出了“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慢性疾病治療和手術康復轉社區”的目標,為我國整個衛生發展指出了戰略方向,也為我國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時至今日,我國的社區衛生事業已經得到了極大地發展,但是,社區護理作為其中作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不僅對于我國整體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形成了阻礙,而且對應于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亟需加以深入的研究和科學的解決[1]。
就本質而言,社區家庭健康應當作為社區護理事業的中心,以老人、婦女、兒童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作為重點對象,具有綜合、便捷、經濟、全面、有效等極為鮮明的特色。但是從宏觀角度而言,社區護理遠的功能和作用在實踐中遠未得到真正的發揮,僅僅局限于諸如臨床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小范圍內。
正因如此,如何以有效地人力資源體系來保障社區護理事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擺在當前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從而適應區域和社區兩極衛生格局的護理工作要求,這不僅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國社區衛生事業在未來發展的必要途徑。
一我國當前的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的現狀
根據衛生部的抽樣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醫院的護理人員飽和率不到15%,許多醫院的護理人員出現了嚴重的缺編,正因如此,我國社區護理的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現狀極為嚴峻,迫切需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其中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重失調的醫護比例
目前,我國護理資源配置不足,其配置也極為不合理,其中以護士為主題的護理人員的缺口最大,嚴重的阻礙了我國醫療護理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醫院的護理人員缺編率為93%,醫院床位和護士的比例達到1000:0.97,相比于美國的1:1.6、英國的1:1.2相比還有著極大的差距。通過這些數據的比對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國當前護理乃至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當今最大的阻礙便是護理人員的資源配置不足,正因如此,如何快速、科學、有效地完善和發展護理人員資源的配置已經成為當今醫學界面臨的最為關鍵的問題[2]。
(二)護理人力資源分布不均
由于經濟等各方面的差距,我國東、西部的差異和城鄉之間的差異極為明顯,尤其是西部的鄉鎮醫療機構,其護理人力資源發展十分滯后,年齡、教育、綜合素質等各層面均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嚴重的阻礙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3]。
(三)待遇較低
我國當今的衛生事業雖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醫護人員的待遇相比于之前已經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但是相比醫師等醫療從業人員,護士的待遇依然存在著較大差異,和其平日里辛苦的勞動并不匹配,這對于護士
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極大地打擊。
二我國社區護理的人力資源發展方向
上文中,對于我國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現立足于這些客觀情況,結合相關理論,對于如何建設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以政策作為我國社區人力資源體系發展的基礎
在日后建設我國社區人力資源體系的過程中,必須以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作為基礎導向,以此來保障發展方向的正確性,依靠其政策框架來保障和促進發展。
(二)必須在新時代的需求下建立適應的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原先的以醫療為主的臨床護理向正在向健康為主的社會護理發生轉變,而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獨生子女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現實情況的改變,社區護理的本質核心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在今后的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必須適應新時代的變化[4]。
(三)準確的定位人力資源體系的發展
城市化發展對人們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都造成了新的影響,人民群眾對于醫療衛生的要求日益增高,已經不局限于恢復和治療疾病,而是追求健康。正因如此,我國社區護理人力資源的發展必須首先進行準確的定位,而后根據定位來采取各種措施來促進我國社區衛生和護理工作的發展。
(四)借鑒外國的科學理念和先進經驗
目前,許多西方國家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護理人力資源體系,其中包括培訓、配置、績效考核、薪酬福利等內容,以期能夠借鑒其中的先進經驗,最終促進我國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的發展[5]。
三結語
總而言之,全社會均應當關注社區護理人力資源體系的發展,必須采取各種科學的原則,不斷地通過探索最終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摘要:我國正處于轉型期社會,人口老齡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城市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社區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綜合治療水平、降低并發相關并發癥幾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從而減輕個人、家庭、社會負擔。本次研究從我國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必要性、路徑、措施、存在問題四個方面進行綜述。
關鍵詞:老齡化;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護理路徑 糖尿病是一種臨床常見、多發慢性終身性疾病,且隨著病程的進展可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糖尿病所致死亡與殘疾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是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因素與行為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多較長、代謝能力差、危險因素較多,并發率、致殘率較高,其治療以綜合治療護理干預為主。社區護理干預旨在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抑制病情進展、避免并發,改善生活質量。我國正處在轉型期社會,醫療衛生保健體系尚不健全,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事業建設方興未艾。
1老年糖尿病行社區護理干預必要性
1.1老年糖尿病定義、特點及危害老年糖尿病顧名思義是指60歲以上老年人所罹患的糖尿病,包括老年期初發者與中青年時期發病持續至老年期者。老年糖尿病臨床表現具有以下五個特點:①多為隱性,無糖尿病口渴、多飲、多食等癥狀,多表現為乏力、減重等,不易受到患者重視,以致延誤治療時機;②并發癥多:老年糖尿病者身體機能、免疫水平均大幅度減退,合并癥較多,易并發相關并發癥,糖尿病本身亦成為其它疾病危險因素;③以餐后血糖顯著升高者居多;④多有心理障礙,我國空巢老人例數逐漸增多,糖尿病社會認知度高,老年人若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易產生心理障礙[2]。
1.2社區護理必要性老年糖尿病具有不易診斷、不易治療的特點,社區護理干預可起到篩查疾病、監控病情、持續綜合治療干預、心理支持等作用,有助于及早確診、保障治療效果、抑制相關并發、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從而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個人、家庭、社會負擔[3]。大量的研究表明,社區護理干預有助于調節患者血糖、胰島素、血脂等生化指標水平,抑制并發,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死亡率[4]。有關糖尿病社區干預項目經濟學價值研究也較多,多數研究表明加大社區干預投入可有效減少急診、救護、住院、藥品、護理等衛生資源的消耗,具有極高的社會經濟效益[5]。
2我國老年糖尿病社區干預路徑
2.1建立老年糖尿病社區干預路徑必要性社區老年人糖尿病發病率較高,據報道上海社區成人患病率已超10%,老年人患病率超30%。隨著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老年糖尿病患者例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社區護理干預任務艱巨,故建設規范化干預路徑非常必要[6]。
2.2老年社區干預路徑亟待解決的問題①老年糖尿病患者就醫主動性差、認知水平不足,對自身疾病缺乏規范化的就診意識,對就診周期的制定、如何開展指標檢測、如何進行干預知之甚少,多數患者僅在自身出現不適或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緩解時才自主就醫,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治療控制注重持續性,不按時復診不利于病情的控制[7]。②患者健康知識水平較低:老年人經歷社會的劇烈變化,觀念、意識、能力與現代信息科技時代格格不入,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不足,對糖尿病認知水平低,不利于社區護理干預的實施[8]。部分患者對干預存在抵觸情緒、接受干預時依從性差影響干預效果[9]。③缺乏系統性規范指導:我國社區護理干預建設仍處于萌發時期,社區衛生資源嚴重不足、醫療保健服務水平不高,社區醫療機構缺乏規范的糖尿病干預路徑,未樹立相關工作標準、方案、檢測指標、干預周期、干預效果評估等標準[10]。此外,社區護理干預的開展嚴重依賴衛生行政部門投入,而現階段我國衛生事業建設重點在于促進衛生資源的平均分配,城市社區開展大規模護理干預缺乏制度、經濟基礎[11]。
3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措施
糖尿病致病、誘發、危險因素眾多,護理干預需要系統性、持續性,老年患者身體機能退化、抗風險能力不足、合并癥較多,社區護理干預更應注重預防、監控。有關老年糖尿病綜合護理干預內容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飲食干預飲食干預是老年糖尿病社區干預必不可少的基礎措施之一,老年人受代償能力、味覺、嗅覺、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飲食多存在健康隱患。糖尿病飲食干預主要包括:①注重食譜控制:?控制總熱量攝入;?控制營養元素的攝入,針對性的減少危險營養元素如碘、脂肪等攝入,適當增加微量營養元素攝入,注重均衡多樣化飲食,戒煙戒酒;②注重飲食方式,以少食多餐、規律飲食為主[12]。
3.2運動干預久坐少動、運動少或無規律不科學運動均可對糖尿病造成負面影響,目前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以教育宣傳為主,提倡飯后有氧運動、持續性有規律步行,注重結合患者病情安排適當運動,強調安全[13]。
3.3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治療糖尿病主要方法,對老年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是最簡單、易行的治療方式。老年人多合并其它疾病,用藥種類較多、總劑量較大,行社區護理干預應注重指導合理用藥,保障用藥的持續性、有效性、安全性。
3.4其它其它社區干預內容主要包括指標監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目前我國老年糖尿病社區干預其深度、廣度有待提高。①指標檢測以血糖監測為主,定期化驗或指導患者使用家用血糖監測儀進行檢測,檢測注重蛋白尿檢測,以篩查腎損害與腎衰竭,缺乏系統性的監測、預測方法。②健康教育注重宣傳基本的疾病知識、飲食調節等知識,多以宣傳單的形式遞送,缺乏集體性、一對一式指導,內容缺乏系統性,宣傳效果不佳[14]。③受社會觀念等因素影響,老年糖尿病社區心理支持以臨床關懷、危重癥探訪為主,缺乏對糖尿病早期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不利于取得患者信任。
4我國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存在的問題
4.1我國老年病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資源不足,干預以治療干預為主我國社區護理人員缺乏,據統計從事社區服務護理人員僅占護士總數的0.8%,社區護理干預內容主要集中在家庭訪視、測血壓、肌注、靜注、換藥、清潔消毒等方便易行的活動上,社區護理資源嚴重不足,成為制約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關鍵[14]。
4.2我國社區護理干預人員干預能力不足我國社區護理人員干預能力相對不足,社區護理人員以中年、中專學歷者為主,約占52.6%~76.9%,且多為轉業而來,故更注重治療護理如肌注、換藥等,護理干預知識與技能水平不足,不利于糖尿病早期綜合護理干預的開展[15]。
5結論
我國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系統建設方興未艾,但前景廣闊,相信隨著社會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老年糖尿病社區護理干預作為社區衛生服務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家庭幸福和諧、減輕社會負擔中發揮重要作用。
摘要:針對老年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引發的生活質量下降,以致影響身心健康因素的分析,以提供社區護理服務干預與指導,幫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從而達到健康老齡化之目的。
關鍵詞:老年人 生活質量 社區護理 干預指導
2005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2.59%,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45億,占總人口的16%以上叫。按照WTO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其老年人口的絕對數量同總人口一樣位居世界第一,并逐年上升,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將成為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高低與健康系數成正比,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既能幫助老年人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又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從而達到健康老齡化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社區醫療護理服務的干預與指導。社區醫療服務現已成為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是城市公共衛生和初級醫療服務的基礎,是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突破口,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但目前我國社區護理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顯滯后,高素質的社區護理人才較為缺乏,社區護理服務范圍和內容較為局限,社區護理管理體系不健全,遠不能保證護理服務質量及服務活動的有效性。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從幾個方面對社區護理服務干預進行了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指導。
1 影響老年人不良生活習慣的因素
老年人不良生活習慣是受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與平均收入,家庭狀況和親戚朋友信賴的程度緊密相關,以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和受心理和社會諸多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又能相互作用、相互協同、相互影響,以致有些老年人寧可遵循自己老套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接受或改變其健康行為,這是造成老年人一成不變不良生活習慣的根源。
1.1自身因素。
1.1.1認知老化及功能下降:伴隨認知功能的減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隨之下降,因此,認知功能對老年人是否能夠獨立生活,及其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評估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也顯得非常重要。
1.1.2行為和生活方式因素:行為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許多影響健康水平的因素都通過行為來改變,尤為不良生活方式與習慣如高脂飲食、高鹽飲食、缺乏鍛煉等等,都與肥胖、心血管系統疾病、癌癥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不良生活方式具有潛伏期長、特異性差、協同作用強、變異性大以及廣泛存在的特點;有資料顯示,只要有效控制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飲食、缺乏體育鍛煉、吸煙、酗酒和濫用藥物等,就能減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殘疾,2/3的慢性殘疾,因此改變不良行為是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
1.1.3情緒和情感變化:直接反映老年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是自身健康的重要標志。當老年人離退休或經歷了婚姻不幸(如離婚),負性生活事件(喪偶、子女重病等),都可引發老年人焦慮、抑郁、孤獨和離退休綜合癥、空巢綜合癥等。
1.1.4人格改變:老年人的性格變化因人而異,可由生理因素、環境、社會心理等因素、認知和人生閱歷的影響而發生改變,逐漸外向轉變為內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保守、猜疑、心胸狹隘、愛發牢騷等等。
1.2疾患的影響:老年人容易罹患各種慢性疾病,據呂探云等對65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慢性病患病率為77.4%,如老年人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神經性耳聾、骨質疏松、老年性癡呆、前列腺增生、更年期綜合癥等等,對老年人日常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隨著增齡發病率明顯增高,如孫敏等發現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慢性病患病率為83.3%,其中患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者占51.3%,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癌癥、糖尿病腎病等,這些疾患明顯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1.3社會角色的改變;老年人面臨著離退休、收入減少、社會地位的改變、子女離家、配偶和朋友死亡等諸多方面的重大生活改變,從照顧子女的緊張而規律的生活轉向只有老年夫婦的休閑生活,或以被動的形式依賴子女和醫護人員的照顧,自我照顧意識淡化,導致生活質量顯著下降,最終影響健康老齡化。
2 社區的護理干預與指導
2.1健康教育計劃的制定: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和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愿改變不良的健康行為和影響健康行為的相關因素,消除或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2.1.1將社區居民一般狀況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獲得:年齡、性別構成、職業狀況、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條件以及一般生活習慣等,而健康問題與危險因素則可以通過健康體檢和相關因素調查來獲得,然后進行評估。
2.1.2確定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及主要內容:依據對社區居民健康威脅的嚴重程度,依次選擇致殘致死率高、發病率高、相關因素影響面大、老年人群常見的慢性病例: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以改變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增加適度運動,達到控制體重、減少肥胖為目的的健康教育。
2.1.3 圍繞健康問題展開咨詢:護士通過問候、詢問、講解基本知識及方法、幫助咨詢對象做出合理的選擇、解釋如何使用這些方法、接受反饋,護士在健康咨詢中還要遵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寬松的溝通氛圍、及時準確發現問題,幫助老年人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同時還應注意保密。
2.2針對老年人社區護理需求與指導。
2.2.1疾病護理需求:據林婷等在福州調查發現;35.37%的老年人需要護士上門服務,23.52%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21.7%的老年人需要康復性服務。為了避免老年人因患慢性病長期住院治療,給社會及家庭帶來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以及衛生資源的浪費,社區護理應該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礎和??谱o理,并進行康復訓練指導,從而降低殘障的發生,這樣既能滿足老年患者疾病護理的需求,同時還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2.2社區預防的需求:預防疾病的發生,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引以為重,邵梅等對河南平頂山市老年人社區健康服務需求調查中顯示73.7%的老年人有了解慢性疾病防治有關知識的愿望。楊娜等的調查中85.9%的老年人存在傳染病預防宣傳教育需求。更能說明老年人對疾病預防重視的程度是,在全國各省市的多項調查中,50%以上的老年人都存在體格檢查的需求。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從老年人、家庭和社區三個層次,根據個體、家庭和群體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有針對性的三級預防服務。
2.2.3社區保健和康復的需求:在唐開源等對上海的調查中發現72.0%的老年人對自身疾病的醫療護理知識缺乏,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對于飲食等老年保健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徐卓玉等對老年居民社區服務需求分析結果顯示,58%的老年人對社區衛生的概念缺乏了解,認為社區衛生服務站只是一般醫療門診,忽略了其健康教育、保健康復功能。為此,指導老年人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保健的知識和技能,促使老年人自愿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適當的體育鍛煉、合理的膳食,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的能力,以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而社區康復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使老年病人在社區或家庭通過設立家庭病房或社區康復點,采用醫學和人文科學等措施,盡量使病人的疾病好轉或痊愈,生理功能得以恢復,心里障礙得到解除,更好的獲得生活能力。
健康老齡化是人類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提出的戰略對策,為達到其目標在社區護理干預和指導下有效的提高生活質量,使大多數老年人達到健康的預期壽命延長,更重要的是壽命質量的提高。我們的社區護理在經歷不斷的探索、總結、合理的借鑒國外的社區護理服務的成功經驗,中國老年社區護理服務發展前景廣闊,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指日可待。
(通訊作者: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