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03:20:41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計算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本文針對《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闡述了在課程教學改革中推廣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該文針對課程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結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探討以“以案例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實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教學改革;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
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技術是當前迅速發展的信息化關鍵技術,是反映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三個層次中的技術基礎和應用基礎的主要內容,它比“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層次更高,而且比“多媒體原理與應用”等專業課程更貼近實際需要。為適應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需求,為適應全社會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已經成為很多高校必開的一門新的公共課程。
1《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的特點
從2008年開始,緊緊圍繞把學校建設為西部地區高水平的大學的目標,為了實現學校提出的“三高一強”人才的培養,著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貴州財經學院學院同意增設《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為全校學生的文理基礎限選課,從最初單一專業基礎課逐步轉變為目前多專業、多學科必須掌握的公共基礎課,突顯了《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在財經類院校多個學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也體現了我院的培養目標和當前社會人才需求相符合的宗旨。經過建設發展,《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已具備了豐富的課程資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合理的評價方式、較強的交互性等,該課程對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應用課程的認識,不僅僅局限在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原理知識,更強調了實踐和兩種新技術的整合應用,講授內容不僅包括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基礎知識,技術部分還包括四個軟件的具體教學和應用:網頁設計、平面設計、動畫制作和影視制作的實踐。
1.2存在的問題
該課程針對的是學校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課程以豐富的網絡多媒體知識深得學生的喜愛,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以課程為中心,重視概念的講解、知識點舉例、上機練習等常規手段的運用,強調的是局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可能比較容易掌握每一節課的基本知識或者是課程的基本知識,但是對于課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課程的系統性概念等很難把握,而且因為該課程是基礎課程,課時量有限,但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得貴州大多數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因計算機能力較差等原因在接受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鑒于以上原因,為了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該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用案例教學法推進教學,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學法的內涵及特點
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研究實際問題,注重學生智力開發及能力培養的現代教學方法,它有著傳統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和特點。
1)目的性。《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綜合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踐性?!队嬎銠C網絡與多媒體》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需要創新性的課程。我們根據學生和課程實際,設計出以“以案例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的注重實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引導與促進下完成案例的學習,并能在案例學習基礎上自己創新出新的作品。
3)交互性。在案例學習過程中,通常需要師生交互、學生與學生交互。在交互過程中有利于學生拓展原有的知識范圍,從而獲得更多更新的知識,提高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教學案例貫穿《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理論教學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圍繞每個教學知識點,我們貫穿多個案例來加以說明,這個不僅應用在四個軟件的教學上,在前期介紹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知識的時候,也要始終堅持選擇案例來講解知識點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一直處于案例教學的環境中,案例主要包括:教學案例、教學拓展案例和學生案例,這些案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進行有選擇的講解:教學案例是在教學過程中著重講授的,是圍繞著課程知識點選擇的;教學拓展案例是根據知識點來進行拓展,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適當講授;學生案例主要是給學生展示以前學生所做的優秀案例或是本屆學生所完成的案例。學生帶著具體的問題,為了具體的任務進行學習,這樣學習針對性比較強,學生更易于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易于啟發學生的創新性,學生可以從一個個具體的案例進行延伸,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從而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4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與多媒體》教學改革中的實際應用環節
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選擇或設計恰當案例,達到理論聯系實際和學以致用,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情境引入和案例選擇,案例分析,案例拓展,案例展示和案例講解。
4.1情境引入和案例選擇
這個環節不僅是案例教學的開始階段,也是案例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學生對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總會印象深刻,所以我們要創設和實際密切相關的情境進行教學,案例不僅要能很好的體現教學內容,還要是學生喜愛的或者易于接受的,要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學生欣賞圖文聲并茂的網絡與多媒體作品,并且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學生提出思考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在photoshop中的圖層教學時,給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個人簡歷封面的設計,并對學生提出問題:大家想在找工作時向用人單位提交和別人一樣的簡歷么?想不想制作個性化的簡歷封面呢?怎么才能把大家想要的元素加入到簡歷封面上呢?大家想想我們如果把幾張寫了字的紙重疊在一切的效果是什么情況?如果錯開重疊呢……
又如:在學習如何運用dreamweaver設計制作網站時,為了讓學生能學習到完整的網站設計技術,筆者設計了一個大學生比較喜愛的個人網站的設計和制作(本制作采用了qq上流行的漂流瓶的頁面,頁面元素也是大學生喜愛的元素類型),并引導學生:大家看到這個網站覺得熟悉么?你們在哪個地方好像也看到過?我們能否細心點,也能把現在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你想要設計的網頁中呢?大家想不想也設計一個自己的網站?讓更多的朋友人認識你呢?然后引入教學知識點:該例子包括了網站設計的所有基本步驟,下面一起來分析該網站的制作。
4.2案例分析
學生對案例產生了興趣,在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要把知識點和案例對應講述,在上述個人網站的案例分析過程中:從站點的創建、建立站點結構、頁面創建與編輯、用表格和層等對頁面布局、頁面元素的設計、超級鏈接和熱區的制作、css樣式設計、用代碼進行頁面設計和測試站點及站點上傳等,教師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講解,讓學生能夠深刻的記住設計制作網站的步驟和方法,進而也比較容易進行下一步拓展案例的實踐應用中。4.3案例拓展
在實驗課上,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掌握知識和技術的前提下,自己創新、實踐獨立完成作品。該階段以學生的具體操作為主,學生首先自己動手實踐教師上課所講的案例,然后就利用網絡查找素材,利用技術實踐自己所設計的案例。教師要指定具體案例制作的范圍(案例范圍相同,學生可以互相比較、取長補短),但是不指定具體的內容(學生在設計中創新不會被局限),比如:利用dreamweaver完成個人網站、寢室或班級網站的設計制作,利用photoshop完成個人相冊封面、簡歷封面、校園宣傳海報的設計與制作等, 在完成班級網站或寢室網站的案例過程中,允許學生自由選擇1-2個同學作為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案例,培養他們之間的協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當學生沒有創意時給與引導,對學生技術性的難題給與指導,對學生作品的創新意識給與贊揚等等。學生在案例完成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大膽地嘗試,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拓展案例的完成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能力和自學能力。
4.4案例展示
在這個階段挑選出部分典型案例(能夠反映教學知識點的一些典型案例或者是優秀案例)進行展示,可以讓學生自己展示,借助這個階段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探討、相互學習,還可以在展示過程中選擇一些技術強的學生作為教師的助手,在今后的實驗課中,讓他們作為小組的組長來幫助其他成績差的學生學習。在展示案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習案例的優點,贊揚學生的創新點,要鼓勵其他學生發現自己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4.5案例講解
這個環節的案例講解主要是講解學生案例,對于學生案例中比較難的部分再重新進行闡述,相當于復習鞏固的過程;在學生案例中,會出現在教學中并沒有講解過的知識點,有些知識點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闡述,相當于是知識的拓展;對于過難的知識點,教師要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自學完成,可以在課后輔導。通過這些環節,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學完課程之后,能夠掌握相應的方法和技術,能夠真正的學以致用,用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5小結
通過課程改革實踐教學表明,以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案例教學法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很好的融合,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環節,同時這對于深化我校教學改革中如何能培養我校大學生“三高一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一、當代大學生必須學習掌握計算機科學知識
早在十多二十年前,在我國只有少數的專業領域的高科技人才才能夠接觸并使用電腦,如航空航天和軍事領域。到后來逐漸發展到了銀行業及新聞等信息領先的行業?,F如今,電腦已經進入各行各業,甚至千家萬戶?,F在的電腦,不但是科學專家在使用它;全世界的大多數人們都在使用它,連許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群也在了解它、學習它和使用它,就不要說在校學習的大學生了。從這里也能夠看出學習計算機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信息化浪潮已經在我國掀起多年。電腦日益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因特網的出現,使電腦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從而使電腦的潛能充分發揮。在全球化的網絡體系中,各類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主力軍,所以必須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在信息時代,掌握計算機科學知識對大學生十分重要。素質教育要求必須對大學生實施計算機教育。在現代社會里面,計算機科學知識是大學生認識現代科學必需的基礎。掌握計算機技術是大學生進入現代社會的必備手段與技能。同時良好的信息素質是大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平臺。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迎接21世紀高等教育大會”提出學校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learntobe);學知識(learntoknow);學習如何掌握知識(learnhowtoknow);學習如何與其他人相處(learntodealwiththeothers)。即四學:學做人、學做事、學做學問、學協作;三注重:知識、能力、人品。這些就是一個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對于大學生來說還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指的是用信息獲取、表示、存儲、傳輸、處理、控制和應用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掌握相關的技能與應用能力。美國圖書館協會在1989年的報告中描述:“具備較高信息素養的人,是一個有能力覺察信息需求的時機并且有檢索、評價以及高效地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個知道如何學習的人,他們知曉如何學習的原因在于他們掌握了知識的組織機理,知道如何發現信息和利用信息,他們是有能力終身學習的人,是有能力為所有的任務與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人?!鄙鐣顚€人基本計算機素質的要求。首先是職業隊計算機素質的要求。很多工作職業都要求個人具有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主動應用計算機的素質。如作為企業的人事經理,在企業中要使用HR(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必須對該軟件有整體的把握,需要了解該軟件在整個企業ERP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了讓大學生適應數字化生存與數字化發展,大學生必須掌握計算機知識。信息素質教育不同于功利教育,不以含金量為標準,也不以升學率為依據。信息社會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使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因此,掌握信息技術對改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思維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研究水平中作用至關重要。正因此大學生必須掌握相應的計算機科學知識。
二、計算機對當代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計算機對當代大學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很多都與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有關。
(一)為西方不良信息的“入侵”提供了途徑,干擾了大學生的判斷
長期以來,大學心中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那就是西方的思想自由、開放、民主,西方所公布的信息更加真實。正是因為這樣,當西方國家利用他們對信息資料的壟斷優勢,通過網絡傳播謠言、制造混亂,充分利用圖、文、聲、像等各種現代化信息傳播手段,來宣揚他們的資本主義的政治文化、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同時對一些事實真相進行扭曲,從而干擾大學生的判斷,讓大學生不能夠對國家、政府、黨產生信任感。
(二)對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造成沖擊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信息,其中有很多的信息都會對大學生已經成型的價值觀、道德觀造成沖擊。計算機網絡在為我們帶來了大量有用的信息的同時,還混雜著很多與社會倫理道德相悖的信息,這些信息對大學生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
(三)上網成癮,耽誤學習時間
在大學中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有很多學生不是沉迷于上網聊天,就是沉迷于上網看小說或者玩游戲,再或者就是沉迷于網絡電視等。他們常??梢宰陔娔X前除了解決必要的生理問題一天都不動地方。他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度過,對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現逃避現實的心理跡象,越來越愿意呆在網上,和同學、老師等的關系出現問題。這樣不僅僅是耽誤了他們的學習時間,還會讓他們逐漸的變得獨來獨往、脫離組織,與他人交流出現困難。
(四)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任何電子產品都會產生輻射,而大學生長期面對電腦,他們所接受的輻射將會更多。過量的輻射必然會給大學生帶來嚴重的生理負擔,成為各種相關疾病發生的誘因。同時,使用計算機會對大學生的視力產生影響。如今在大學校園中很少看到一個沒有戴眼鏡的,然后長期的使用計算機會讓他們的視力更差。
三、如何幫助當代大學生辯證的運用計算機
面對如此多的負面影響,同時現在社會也不能夠脫離計算機,因此,要讓大學生學會辯證的使用計算機。
(一)運用唯物辯證法與鄧小平理論來武裝自己的思想
唯物辯證法,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式之一;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托洛茨基、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掌握唯物辯證法可以讓大學生去辯證的看待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絡中所涌現出的各種信息。掌握鄧小平理論,可以幫助學生逐漸的確立起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價值觀,讓大學生們能夠從心理上增強對計算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抗性。
(二)學校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各個高校應該積極的幫助大學生學會辯證的使用計算機。為此,高校應該下大力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的工作,讓學校能夠擁有一支政治過硬,思想解放,道德水準高,心理素質好,同時具有獻身事業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同時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知識培訓,讓他們能夠對計算機有一個深刻的了解,以便于對大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學生自己必須注重人格與能力的養成
計算機對大學生帶來各種負面的影響,從本質來說都是大學生自己在自制力、思考力、辨別力、選擇力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因此大學應該加強自制力、思考力、辨別力、選擇力等各方面能力的養成。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大學生才能形成比較理智的思維判斷能力。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學會思考,以健康人格抵計算機帶來的不良影響,棄劣擇優。
本文作者:王寧 王子方 單位:沈陽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影響大學生畢業設計質量的因素
由于全國高校近年來的擴招,教學設備的建設相對遲緩或維持原狀,工科學生們畢業設計所需實驗研究儀器設備是否具備,所需經費的投入能否充分,實驗室場和圖書網絡資源是否齊全等直接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文檔、動畫和圖紙是畢業設計成果的重要呈現的方式,盡管大學們都已經接受過專業的計算機基礎類課程的教育,學生計算機素養也逐年進步,但調查對象對水工應用的基本軟件實踐來看,對office、CAD、3D等操作水平低,靈活性差,文字排版、圖表編排、公式編輯、CAD操作命令混亂、精密運算不準確、三維動畫多媒體演示障礙等方面直接影響了畢業設計的進度和內容結構,不規范的命令操作和不熟練的技能運用嚴重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由計算機應用技術而影響到畢業設計質量的解決方案
學生要從自身提高對計算機技術對畢業設計質量影響的認識,了解這一實踐環節的重要性,特別是專業的計算分析能力培養。建立研究團隊,小組成員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不僅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專業領域中靈活運用計算機技術,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指導教師必須規范選題范圍,指導教師組織主導學生畢業設計全程,對指導教師而言,除了完成本職教學任務和高度的責任感外,更要加強工程科學知識和現代工程設計創新的引導,必要時也可讓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的部分子課題的研究,對于畢業設計過程全面掌控,要結合學生自身能力科學選題,保證理論切合實際,適應時展,從而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專業高效整合的因素。目前國內各院校四年制本科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開設課程有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水利工程計算機繪圖,水利工程制圖等課程,基本為每周2~4課時,考慮到學生基礎差異和自主學習效果差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將計算機應用類基礎課程與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課程整合起來,使課程設置體系與時俱進,進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以一個專業為整體擬定人才培養方案,每種計算機技術在不同項目中的作用可能截然不同,例如:“90年代以來陸續開發的水電站地面廠房CAD系統、重力壩CAD系統、隧洞CAD系統等實例中包含了很廣的專業技術知識,如:坐標畫線、沿曲線標注、表格生成等,每種計算機技術在每個項目中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因此因材施教、分流培養,這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也為畢業設計各個方向的研究創建人才基礎。
高校作為人才儲備基地應該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結合課堂理論使學生掌握軟件的選用、計算機技術的選擇方法、軟件的升級、怎樣保證科學計算的準確性等,要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這個弊端,作為學校和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極盡所能為學生創設實踐基地,發揮計算機時代教育優勢。目前畢業設計的成績評定還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和客觀,各位指導教師的評價標準也有所不同,建立和完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標準也是一個提高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措施。擬定一個質量評價標準如下:選題。選題應當來自水工科學、工程建筑、社會實驗、模擬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沿性。調研論證。通過查閱書刊文獻和網絡資料和實體工程項目考察等形式調研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具備分析問題、處理數據、解決問題的能力,順便考查學生對外語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畢業設計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性。實施方案、數據、圖紙以及對設計數據的分析、論證科學正確、反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和手段新穎獨特、理論與實際結合,在某項研究上體現獨創的見解、設計成果有實際價值。適當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不忽視手工計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倡計算機輔助手段和手工計算有效結合,對必要的技術提出手算要求,促進學生對算法切實體會和深入研究。畢業設計文檔撰寫質量。主要是主題明確、結構完整、精準的數據表述安全有效、原理引用得當、論據充分、推理縝密、邏輯性強、行文流暢、設計成果和結論科學合理,參考文獻資料翔實,格式規范等。畢業設計成果應該包括設計計算書、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以及實踐日記等,嚴格要求畢業答辯環節。本科畢業生原則上均應參加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答辯,答辯組老師要嚴格把關,考查學生對目標實現和專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的見解,客觀公正打分。此外,評價標準可參考階段評價、目標評價、理論結合實踐的一體化評價等,注重評價的多樣化和多元化等。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努力可以探索出一系列有效解決計算機應用技術而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方案來,使學生加深對畢業設計中計算機技術應用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期待高校建立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方案,強化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使大學生畢業設計質量有效提高。
本文作者:任鳳嶺 任杰 單位:中國日報社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21世紀是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以因特網為核心的信息革命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帶來深刻的變化。然而科學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技術在給人們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在網絡時代,傳統的生活學習方式、知識傳播方式、行為思維方式等,面臨著巨大沖擊。高等學校作為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場所之一,網絡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德育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
1.網絡的發展及其內容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在全世界迅猛發展,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今天的互聯網正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戶最多,影響最廣的計算機互聯網絡。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3.1)的調查統計:18歲以下的占17.6%,18歲至24歲年齡比例最大,而其主體則是大學生。曾經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幾所高校進行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幾乎100%的大學生都接觸過網絡,其中每天上網的占2%,偶爾上網的占70.30%,,經常上網的占27.3%,每上過網的僅占0.4%。以上一系列數據和調查表明網絡和現代的大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正以其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大學生,究竟網絡有何魅力?網絡是一個沒有邊界虛擬的世界,全球各種不同的文化傳統、思想觀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這里會聚交織。而且其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重要手段。網絡信息量極大,有關資料表明,全球數據庫總量已經達到100億條以上,內容涉及科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體育、影視、衛生、音樂、股票、以及校園生活等,應有盡有。而網絡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時間和空間縮小到“零”,“天涯若比鄰”已經成為事實,讓大學生隨時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與時代潮流的最新動態緊密聯系。
2.網絡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
2.1跨越時空的網上信息傳播,對高校的德育內容造成嚴重沖擊
社會主義高校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大學生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而網絡具有全球性、開放性等特點,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對網絡高技術占有的壟斷地位,強勢傳播西方文明中心論,使得政治霸權主義和文化帝國主義盛行。西方國家的這些別有用心的言論,必然會沖擊我國社會主義德育內容,對青年一代特別是大學生的成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2.2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對高校德育對象產生了嚴重沖擊
網上的信息垃圾引發的道德問題也不容忽視,在因特網非學術性信息中,47%與色情有關,60%的青少年是在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而接觸過網上黃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會產生性犯罪動機。就大學生自身而言,也存在著一定的道德失范問題。另外,網絡傳播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構成嚴重危害,一些大學生整天沉溺于網上聊天或瀏覽信息,課余時間大部分學生以學習計算機為由,進出網吧,夜間整夜泡在網吧中,大學生夜不歸宿的現象十分嚴重。部分學生因為經常出入網吧,給家庭和個人經濟造成困難,由此造成的學生學習能力降低,從而無力完成學業,最后不得不休學、退學的事時有發生。
2.3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對傳統的德育手段造成嚴重沖擊
在傳統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處于一種信息優勢和經驗優勢的地位,在教育過程中容易樹立權威,受到大學生的尊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存在著突出的問題,如老師空洞說教,教育方法單一,形式陳舊,一味強調教育者的單方面灌輸,忽視受教育者的主體作用。在網絡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地位是平等的,教育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大學生的主動選擇和自主吸收,單純的灌輸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德育工作。
3.網絡時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對策
網絡對高校德育工作的沖擊是不可回避的,我們必須正視現實,面對挑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
3.1加強高校德育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新型的既懂思想政治藝術,又懂信息網絡技術的政工隊伍在新形勢下,這支隊伍也受到了挑戰,僅僅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論素質已顯得不夠,要盡快適應新條件下的角色轉變,更新觀念,用網絡及其他高科技知識豐富自己,向大學生介紹健康的書刊、軟件等,豐富思想教育的內容;通過開展“網上論壇”等活動,直接與大學生交流思想。
3.2加強對高校思想教育網站建設的投入力度,建立網上德育工作陣地一方面不讓社會主義理想觀念搶占網絡陣地,將思想教育的觀念融入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造上網大學生的思想。另一方面通過網上德育工作陣地的建設,逐步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網上起主導作用。
3.3加強對信息網絡的監控和管理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管制經驗,對網上信息進行“過濾”。我國也應該建立先進的信息檢測機制,“過濾”流入我國的網絡信息,以防信息垃圾和犯罪活動的入侵。當前,加強網絡立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3.4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培養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大學生對網絡技術的接受和掌握很快,但他們正處于道德修養還比較薄弱的階段,自我約束力差,容易放縱自己的網上行為,做出一些違反網絡道德的事情。為此,我們要盡快把道德教育納入德育教學內容,提出具體要求,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要通過教育、宣傳、監督、規勸、輿論壓力等他形式促成大學生“網民”的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提高。
3.5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要改革高?!皟烧n”教學的內容與方式,實現“灌輸式”教育向啟發引導式教育的轉變,“兩課”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兩課”教學方法的特殊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啟發式引導,使之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場與方法,大力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當代大學生可謂生活在三個層次的社會里,即人類大社會、校園小社會、網絡虛擬社會。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可以培養大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審美情趣。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樹立精神文明典型、優良傳統教育、優良校風學風創建等工作,使大學生受到良好風氣的影響、熏陶和感染,從而有效地抵制網絡信息垃圾的污染。總之,正視科學,迎接挑戰,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研究新課題,探索新方法,就會永遠掌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動權。#p#分頁標題#e#
摘要: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逐漸普及,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方便,本文總結了當前醫學專業計算機課程課程建設過程中的弊端,以某醫科大學為例,探討了課程內容改革。
關鍵詞:醫學專業;計算機;改革
醫學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是一門新型的學科,隨著醫學設備的不斷更新,例如數字化攝影X線機、螺旋CT機、彩色多普勒超聲等高精尖醫學設備的不斷應用,就要求計算機技術和醫學技術的有機結合,才能使醫學技術有長足的發展,為此培養學生具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提高計算機的實際使用能力,已成為醫科大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1傳統計算機教學的弊端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習慣于把知識的獲得與知識的應用看成是兩個獨立的階段,學生先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而后再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有關的問題。在國內醫學計算機教學中也都普遍采用的這種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單調而枯燥,加上醫學院校的學生本來就對工科類學科不感興趣,結果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筆者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課堂45分鐘,僅有8.6%的學生表示自己上課聽講的時間在40分鐘以上,36%的同學的聽課時間是在30分鐘到40分鐘,16%的同學選擇了不聽,剩下的同學都在30分鐘以下;對于是否會積極參與教師的提出的每一個任務,只有36%的學生表示會積極參與教師提問,而另外64%的學生表示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在如何對待考試的問題上,有7.4%的同學是平常勤于復習,55.6%的同學臨陣磨槍,突擊復習,25.9%的同學平時積累加期末復習,還9%的同學基本不復習。實際上,計算機知識的應用并不是所學內容的簡單套用,常常需要針對當前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構建出解決當前問題的合理方案。因此,為了適應信息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調整計算機教學的內容設計與教學模式迫在眉睫。
2醫學專業教學改革
醫學計算機是醫學領域和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交叉學科,要求能夠深入掌握計算機技術,又要掌握醫學專業技術,了解醫院業務情況。隨著醫院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信息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加快和完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醫院的地位就顯得更為迫切與重要,對醫學計算機人才培養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該醫科大學緊跟時展的脈搏,立足于專業特色,對計算機教學驚醒了全面的改革試驗。
2.1明確培養目標
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醫學類院校學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科目。正確的學科定位直接影響著專業未來的發展,醫科大學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既要符合學科未來發展的規律,又要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在技能方面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Word文檔編輯排版方法與技巧、Excel電子表格的制作與應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設計與制作方法,在能力方面要求學生有著應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一般信息的能力,成為既懂醫學又懂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
2.2改革課程設置
在教學時數的安排上,以96課時為宜,結合我校的實驗,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其中理論知識為40學時,上機操作為56課時。理論課程按照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系統、辦公處理、多媒體技術、網絡這五大模塊來開展教學,在每一模塊結束后都要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實踐環節分為基礎與驗證型實驗、設計開發型實驗和研究創新型實驗。具體內容包括操作系統使用、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軟件的使用、多媒體軟件應用、INTERNET及應用、網頁設計等,實驗內容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原則,針對醫院的工作流程,安排不同的實踐環節,使學習的知識能很快地運用到實踐中,滿足不同層次基礎的學生需求。
2.3創新教學模式
針對醫科大學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要求,探索出條“案例式驅動”教學的方法,將教條式的“菜單”學習,變為生動實用的案例學習。教師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充足的實例,將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知識點恰當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過程中。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建立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多媒體視頻教學課件、電子教案、視頻練習演示系統、網上答疑系統、網上自測系統,給不同層次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能掌握獨立的知識點,而且具備了綜合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根據課程本身的教學內容、上課形式、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因素,周密地安排教學進程,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要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轉變而隨時調整教學方法,以便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2.4考試方法
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傳統的計算機考核方式以筆試為主,重點考察的是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則重視度不夠,認為學生只要掌握了基礎理論知識,在實際中應用是不成問題的,事實上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在現實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考試成績很高,但在實際中卻不會傳輸文件、不會設計簡單的PPT,造成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便是考核方式的不科學。為了糾正這種現象,該高校將所有考核都改為機試,實現了無紙化考試改革,改變一次考核定成績的做法,實現了分階段、分模塊的多次考核方式,有效地督促了學生及時消化所學知識,減輕學生期末一次性考試負擔,提高了考試效率和教師的閱卷效率。
3改革效果分析
經過多年的不斷創新,該高校不斷擴展教學內容,使得教學手段、教學形式、學習方式、考試形式等呈現多元化、立體式的教學格局,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最大可能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改革從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出發,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支撐,引導學生自主去建構知識,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教師的信息,被動地去完成教師的任務走進了主動去探究和主動去發現問題的領域,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教學理念先進,教學內容體系完整,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基本設施完善,教學特色鮮明,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實用性、針對性、整體性更加突出,最終達到課程目標與醫學技術發展相符合,教學內容與崗位知識、技能、素質需求相符合的要求。促進了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提高和計算機意識的增強,學生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主動利用Internet網絡獲取新知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通過了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有的學生建了自己或班級的網站,有些學生的作品還在各種比賽中獲了獎,展示了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4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范圍以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面對新時期的新要求,醫學高校要科學合理的培養大學生的IT知識結構,使醫藥院校學生能夠適應其專業工作中對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本專業數字化技術的要求,為將來從事數字化醫院與數字化診療技術的應用打下堅識的基礎。
作者:劉暢 王芳 王海波 單位:牡丹江醫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先決條件對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相較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非專業計算機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正處于發展狀態。本文將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培養進行討論,為非專業計算機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提出意見和建議,旨在為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人才貢獻力量。
關鍵詞: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前言
互聯網以飛快的速度滲透于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因此社會發展對計算機使用技能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非計算機專業開始加強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人才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國內高校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措施還不夠完善,所以,廣大計算機教育者必須對新時期賦予的對計算機教學的要求重新審視,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培養,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全面到來,適應現代化建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重要性分析
(一)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需要
20世紀中期以來,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互聯網經濟的大幅度發展,數字化技術的全面滲透,對世界各國的人才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不僅要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同時必須將計算機應用于工作當中,將計算機應用技能作為一項工作基本技能存在于人才的知識儲備庫當中,適應時展的步伐,肩負經濟建設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使命。數字化時代的全面到來結束了單純性要求人才“術業有專攻”的時代,開始對人才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社會分工的各個角色都能夠將計算機應用能力,市場應變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系統有機整合,形成適應現代化生產發展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所以高職教育中注重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適應人類文明全面進步的要求,是適應網絡時代全面發展的要求,是適應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前進的重要舉措[1]。
(二)適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類進入數字化時,這次全球性的社會信息化改革浪潮對世界各國的教育事業發起了挑戰,要求教育事業應向新的高度邁進,培養適應新時展的人才體系。社會信息化改革的人類文明發展現狀要求世界各國必須改變傳統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加大對教育體制改革的力度,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方針[2]。因此,加強對非計算機大學生的計算機能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適應人類文明發展對教育體制改革的有效措施。根據互聯網經濟時代對計算機應用提出的全新要求,我國高職教育在對高等人才的培養模式上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對高等人才的培養已經開始注重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加大了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根據教學必須遵循培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型現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要求,就業市場競爭日新月異的發展,必須注重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
二、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已經落實到高職教育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各高校已經把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提到教學日程的高度加以重視,就目前狀況分析,高職教育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培養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但是,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的能力培養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基于高職教育對非計算機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在認識上存在一定模糊性這一基本原因,各高校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定位普遍較低,從而導致在課程設置中存在系列問題,非專業計算機教育雖然已經成為高職教學的基礎課程,但是課程體系以計算機理論、數據庫相關知識、程序設計語言基礎等專業性較強的課程為主,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的課程體系不足,使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不能直接形成熟練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使計算機成為研究本專業的重要工具,從而導致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不足,嚴重阻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程[3]。
第二,由于在非專業計算機大學生的計算機教學課程上的缺陷,導致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接受計算機教育過程中,理論學習比重過高,實際應用課程甚少,、不能夠滿足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對實踐教學課程的需求,從而導致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只停留在計算機基礎的層面,不利于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形成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因此,目前對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存在教學環境缺失的問題[4]。
第三,在高職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察與評價,對受教者的學習結構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高職教育中,對非專業計算機學生針對計算機課程的評價體系依然處于初級的考核狀態,此類低水平的評價機制直接導致非計算機大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處于被動的狀態,從而導致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學習沒有足夠的思想保障和學習興趣保證。所以,針對非專業計算機教育缺乏行之有效有效的評價體系。
三、加強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策略
加強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是世界性、現代化建設、未來社會發展的共同要求,所以高職教育必須針對如何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這一問題,以實際教育背景為出發點,根據目前實際教育情況做出對策,滿足社會進步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一)教學內容科學化
課程設置是一切教育實施的出發點,是理論能力向實踐能力轉化的核心環節,所以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化,對教學實施的順利進行、教學目的的順利達成起著基礎性的作用[5]。若想高職教育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出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極強的人才,必須在針對非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實現科學化,以計算機基礎理論為理論基礎,從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實際教學背景和學習情況出發,將系統性突出、專業性突出、實踐性突出三者有機結合,形成重點合理,能夠激發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計算機專業水平和應用能力的課程體系,實現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教學課程設置科學化,從根本上保證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實踐性教學環境的構建
教學環境的構建對教學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性的教學環境能夠為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因此,在注重對大學生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對實踐性教學環境的構建,進而對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環境層面支持。構建實踐性的教學環境要實現對課內實踐環境構建和對課外引導實踐環境構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使課內、課外兩個實踐性教學環境相輔相成,有機結合,從而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
(三)加強評價體系整改措施
評價體系是對教學過程的有力反饋。構建科學性高、激勵性強的評價體系能夠強有力的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保證教學目的的順利完成,所以,在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評價體系的整改措施。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必須使評價體系實現權威性、層次性、動態性的有機結合,構建科學化的教育評價體系,激發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學習興趣,提高高職教育計算機教學效率,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
四、結語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事業的使命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就業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就業中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加強對高等人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能夠滿足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推動社會的良性可持續發展。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為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做出貢獻。
作者:張瑩 單位: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
1當代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人們對計算機的認識和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得到了相應的重視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仍存在問題和待完善的地方。雖然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各高校中都有所開展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絕大部分都限制于表面化,缺少與市場需求相結合的部分。部分高校過于注重校園規模的擴大,有限的教學條件,實踐教學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強,導致大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不強,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表現較低。
2基于市場需求的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措施
某種層面上來講,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成敗主要取決于高校計算機應用能力教育的有效與否。因此,市場需求視域下培養并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需要我們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合理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體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優化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設置
課堂是高校教育的首要陣地,其目的在于向大學生傳授必要的計算機應用理論知識,繼而為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因此,優化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前提條件。在此過程中,首先要轉變計算機相關教學教師的傳統觀念,樹立其“以人為本”及“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確立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及教師的教育主導地位。如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其一定的自我意識觀念,培養并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這要求各高校關注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還應注重加強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以求打造市場需求視域下合格且高質量的教學師資團隊。市場需求視域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在職培訓應包括現代市場需求情況知悉、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計算機基礎教學理論知識體系構建等多方面的內容,可以通過鼓勵并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相關知識講座、業內交流、教學研討等活動實現。其次,及時更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專業學科教學中的滲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水平和質量。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在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完成的,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育也應是一個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而這直接體現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上。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參考的主要理論依據,是相對穩定不變的,因此計算機教學內容的設置應在必要的教材理論基礎之上,把控系統、先進、創新、實用等幾個關鍵要素,結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當前階段市場的需求及時更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以實現新時代高校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大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的更新不是憑空臆想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之上的即教師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這些又回歸到上文所提及的教師在職培訓工作的開展,我們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另外,信息化時代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雙重作用下,計算機應用已逐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應是一個全面、長期進行的過程。注重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專業學科教學中的滲入,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并應用計算機技術,拓展了他們對計算機應用的認知范圍,提高了他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2.2采用多種樣式的教學方法
現代意義的高校教育確立了學生教育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并強調了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時代已經過去,新時代的高校創新與改革教育要求我們采用多樣式的教學方法,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育亦是如此。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育可采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在我國其探討與開發已取得了較為客觀的成績。在此,作者重點提出兩種教學方法:一是情景教學法。教師依據各階段教學內容的不同,結合現實的市場需求為大學生計算機應用學習設定不同的虛擬情景,使大學生置身一個虛擬的社會環境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解決問題,此后教師予以一定的評價,肯定其成果的同時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錯誤并予以引導,繼而進行更正和完善。這樣培養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同時使其可以對現代市場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對促進大學生的畢業就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層次教學法。以目前的市場需求狀況來看,市場對不同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教師應在充分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出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重點,并明示給學生要求其予以關注和自我培養。層次教學法另一方面對含義是指教師依據每一個學生個體興趣愛好、計算機應用能力水平、感悟能力等的差異,對他們進行層次劃分,對學生進行整體教學的同時注意兼顧學生個體,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效,促進大學生整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3開展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是高校教育的第二“課堂”,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鞏固和支持,是基于市場需求的大學生計算機能力培養的依賴和關鍵環節。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注重時間和空間兩個位面的內容。時間位面,需要相關教學教師切實調配好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依據實際教學要求和進度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是一個辯證統一的過程,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既可以作為一項獨立的工作開展,又可以融合在一起開展,但是切記不可過分片面強調一方面的內容而忽略另一方面,這樣對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無任何好處;空間位面,需要高校切實加強大學生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的投入力度。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強調了上機操作這一過程。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和重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高校教育步入了普及化階段,高校生源數量呈現急劇增長態勢。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A設施建設顯現的尤為重要。各高校應整合現有資源并制定合理使用規劃,將計算機實踐教學建設納入學?;A建設項目當中,結合各階段發展的需求,適當增加其所占的比重,從而為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同時,高??膳c企業建立一種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建設高校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訓基地,就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培養,這樣不僅提高了高校教育的實效性,而且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資源,是一種雙贏的局面,我們應予以推廣。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探索的過程,這方面的研究在信息化時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作者的個人知識和能力畢竟有限,對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分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未來在這條道路上我們要走的道路還很寬闊和長遠,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革。
作者:莫夫 黃欣欣 李蓉蓉 單位:廣東科技學院
一、高校計算機教育應用培養現狀
當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已日漸成為各類社會人員求取進步與成長的基本技能,與之相對應,各高校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也隨即成為學校必備與常設的重點課程,據一項針對于大學計算機應用的最近調查發現,97%的學生都能認識到學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的計算機應用中,僅有30%的人使用查詢資料,更大的應用比重則在于聊天和玩游戲,分別各占調查者的34%和28%。因而對于高校而言,如何面向大學生開展和推進有效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教育即已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和焦點。時下的大學計算機教育在等級考試的指揮和操縱下,部分高校在計算機應用課程中只是聚焦于相關理論考試點,卻未與實際需求相聯系而強化有針對的計算機技能專業培養,同時又加上未能足夠重視對學生計算機信息素養的跟進培養,導致學校校園網和資源庫沒有得到實際、高效的充分運用。綜上所述,這些問題在實際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上綜合表現可分述為:重視計算機相關理論的學習,但輕視實踐技能操作的培養;重視諸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計算機常規應用的培訓,但輕視學生創新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為此即導致了如下后果的出現:高等院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各行業對計算機技能的要求。
二、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應用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在當今的教育形式下,學生抱著為了考試而學習的心態導致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很差,這就要求我們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在引導學生端正學習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多下功夫。首先要打破應試教育觀,樹立素質教育觀,明確素質教育的實施,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培養應用能力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端正學習態度,正確認識、對待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以后在本行業內有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F代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學習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課堂教學形式要從“傳授式教學”向“啟發式教學”轉變,通過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資源,靈活開展講授式、問題式、案例式、引導式以及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在課堂講授過程中,通過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具體應用開展教學,利用討論、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要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采用圖片、聲音、投影、動畫等多種輔助手段創設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靈活交替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在某一章或連續幾節課的授課中采用重復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學習興趣與日俱增。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活動,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和知識的不斷更新,教師不可能將所有計算機的內容全部教給學生,因此教學的成敗不僅僅取決于教師的教,而且更重要還在于學生的學。如古語所言“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否能入門,進門能走多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的創造力是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綜合作用,人在樂觀和高昂的情緒中,潛在的能力才能夠超常發揮。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通過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新穎別致、貼近生活、實用性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Office2003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以制作自己Word簡歷的形式來體會文本的輸入、編輯、排版、打印等知識內容;利用PPT教學課件的一系列動畫效果和聲音讓學生們感受到演示文稿、幻燈片及投影片學習和制作的樂趣;對于Excel的學習可以通過處理繁重計算任務的預算、財務、數據匯等內容讓學生展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學生的參與實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三)加強學生動手實踐操作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不是會背會寫而是要求親自動手操作,所以計算機課上應特別注重學生的動手實際操作,教師每講一個要點都應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例如:對于計算機硬件的識別及安裝。教師應將具體的硬件設備給學生觀看、講解,讓學生的手觸摸到實際的硬件了解其用處及物理結構,而不是教師在講臺上單純的講解,讓學生在頭腦中虛構硬盤、CPU是何物。實驗課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一組同學組裝一臺電腦,根據同學生組裝的水平,所需時間來給予評比,這樣就把抽象的知識與實際結合了起來,加強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在講授軟件時,讓學生能夠獨立的下載、安裝、卸載軟件。在學習完一個軟件的基本操作后,還可以根據這個軟件的特點設計若干個綜合性的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操作技能。例如:在學生完成Word的基礎學習后,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己設計編輯一份包含文字、圖畫的報紙,發到校園網上進行評比。在學完PowerPoint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制作下一課的教學幻燈片PPT并請學生親自到前面來講解。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強了學生使用軟件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的目的不僅僅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文字錄入方法,更重要的是檢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這就要求考評制度要向實際操作傾斜,傳統的考評制度主要側重知識而不注重能力,這就需要建立一個網上考試系統。整個考試系統分為兩個部分:在平時可以進行模擬考試,把部分試題庫中的題目給學生練習、自測,學生自測之后,系統將對自測試卷進行自動評分的成績以及學生的試卷分析結果顯示給學生。使學生熟悉考試環境。正式考試時,從試題庫中隨機抽題組卷,同時要對學生的試題和試卷自動評分結果保存在系統中,并詳細記錄,從而保證考試的質量和公正,并且有利于必要時對該學生的考試試卷進行查詢。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網上自動閱卷,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另一個方面可以將教師的平時作業的批改中解脫出來,可以用更多的時間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作者:陳滿 趙平 董輝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一、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途徑
1.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實踐性,激發學生興趣
計算機公共課設置現行方案是2+X方案。也就是說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二學期開設程序設計語言以及若干門選修課。但是選修課的科目比較單一,沒有涵蓋所有的院系,連續性不強,導致計算機教學在某一階段就停滯不前,而計算機應用能力需要一個連續的過程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因此,計算機選修課應該貫穿于大學生涯的始終,以便提升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保證學生學習的連續性,應該以提升實踐能力為目的設計選修課程:網頁設計、動畫設計、平面設計、工程制圖、視頻剪輯、程序設計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與計算機相關的選修課,循序漸進,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每門課程的教學都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大綱,以及相關配套的實踐教材和實踐案例。
2.綜合實訓方法改革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多采用的是實訓案例法,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將全體學生視作具備統一的基礎水準,忽略了個體差異,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能力程度來安排實踐實訓環節,以引導和啟發學生。第一,采取任務驅動法。任務驅動法指的是學生針對教師給出的任務自主地展開探索和相互合作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探索精神。布置的任務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但又不能過于簡單,要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行積極的思考,進行理智的判斷。也可設置若干個任務由學生自主選擇。開放性的題目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實施,不受實踐空間的限制,有利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充分激發自己的潛能。同時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還能夠鍛煉學生合理安排實踐、分工協作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分組討論法。為了保證每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就要合理地安排每一個組的人數,使組內的成員都能各司其職,并且盡量實現能力上的平衡,使每個組都能夠得到表現的機會。分組討論中,教師擔任的是總指揮、總導演,主要負責監督、輔助和引導工作。在學生出現差錯和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第三,成果展示法。此方法可以與以上任意一種方法實現很好的結合,在任務完成之后要有一個成果展示的過程。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也能將其視作對自己學習成果的一種檢測,接受教師和同學的審閱和評價,接受更多的質疑和迎接更多的挑戰。
二、結語
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常規硬件知識、常用軟件的使用、電子商務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實踐性,激發學生興趣,綜合實訓方法改革來提升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作者:譚敏軍 單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1計算機維護與網絡管理能力培養現狀及解決方案
目前,很多設有教育技術學專業的高校院系已經意識到計算機維護和網絡管理能力是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薄弱環節,開始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開展了相應的教學工作。在具體實踐中主要采用分散滲透和開設專門課程兩種方式。分散滲透是指要求相關課程的老師能在教學中滲透計算機維護和網絡管理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內容。這種方式表面看起來省時省力,然而實際的情況是:整個培養目標被分散到了不同的課程中變成了一個個次要的分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涉及到這方面的知識時,往往只是簡單提及或不提,更不會設計相關實驗教學環節。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一是學生可能學不到相關的知識,即使學到也沒有什么系統性和針對性,二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計算機維護和網絡管理能力培養變成了一句空話。顯然,分散滲透只能作為一種權宜之計。而開設專門的課程(制定明確教學目標、建立完善的理論教學與實驗內容體系)才是計算機維護和網絡管理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然而大多數高校院系并沒有為此開設專門的課程,因此,該課程能否在教育技術專業中開設、何時開設、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驗內容體系應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就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首要問題。
計算機維護和網絡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的開設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基礎:了解計算機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礎應用操作(如TCP/IP設置),掌握相關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大多數的高校院系中,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前3年就已經學習了《計算機文化基礎》、《微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課程內容,并開設過一些類似的實驗,了解了計算機的軟硬件構成和功能、網絡軟硬件設備的類型和功能,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水平和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具備開展新實驗的知識積累和能力,能在此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計算機維護與網絡管理相關的若干實驗的設計與操作方法。因此,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可以開設此課程,但不宜開設過早,建議在大四上學期開設為宜。
2能力培養課程的定位及內容需求分析
為避免該課程的體系結構過于龐大,出現廣而不專的老問題,在充分了解了近幾年教育技術學專業畢業生流向和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對象主要是信息技術教師,同時兼顧將來從事其它非以上三類工作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
3能力培養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構建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只有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適時地調整課程設置,不斷更新課程與實驗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社會適應需求的合格大學生?;谏厦娴姆治?,同時考慮到教育技術學的專業特點、學生的認知和知識結構特點,在綜合大量教材和參考書的基礎上,筆者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經過幾年的反復教學實踐,構建了一個模塊化、分層次的課程內容體系。課程體系共分為5個模塊,5個模塊呈現的是一個培養目標和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的分層式結構,各模塊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每個模塊既有理論講授又有實踐操作,二者緊密結合,共培養學生5個方面的能力。
理論教學內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切實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授課中首先介紹與實驗相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然后進行演示實驗操作,最后結合日常應用進行分析、歸納與總結。實驗教學內容注重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許多實驗為綜合、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綜合應用基礎性實驗教學中所學的知識和所掌握的方法來完成。
4能力培養課程體系的實踐驗證
上面構建的能力培養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體系,通過在教育技術學專業中幾年的反復教學實踐證明是一套較為科學的適合教育技術專業的內容體系結構。在實踐中,雖然該課程作為一門任意選修課開設的,但絕大多數學生都對該課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每年學生的選課率都達到了95%以上。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對理論基礎知識的總結與回顧,加大了實驗環節的比重,著重加強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實驗教學親自動手設計與實踐,切實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了計算機維護與網絡管理能力培養的目標要求。
作者:亓小濤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信息技術與傳播學院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作為普及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先決條件對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重點探究了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
1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重要性分析
1.1適應互聯網經濟網絡的需要
信息技術在20世紀中期的飛速發展,促使互聯網技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正是因此,世界各國對于精英人才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不僅要求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同時必須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并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這也使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在人才的知識儲備庫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甚至肩負了建設經濟以及發展人類文明的重要使命。數字化時代不再是過去“術業有專攻”的個人特長能力要求至上的社會模式,而是要求人才具有較高的綜合應用能力的社會。數字化時代要求社會的各個成員都可以將管理能力、應變能力、戰略能力、決策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種技能全方位地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種能夠適應現代化社會模式的多方面、全能綜合性人才[1]。因此高等教育要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能力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能為時代所用的高技能人才,才能適應社會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這是推進現代化進步的重要舉措。
1.2適應教育體制的改革
過去的傳統教育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的社會人才需要。全球化的社會信息改革浪潮對世界各國的教育事業與教育體制發起了挑戰,要求教育事業必須改變原來的戰略,向新的方向邁進,同時要求建立起適應時代需求的教育體系,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人才。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要求世界各國必須認清當今形勢,改變教育方向,更加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同時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因此,要加強非計算專業的大學生相關計算機能力,這對于教育體制的改革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由于互聯網經濟對于時代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國傳統的人才培育模式在社會改革的浪潮面前顯得有些無力。近年來,國家體制改革逐漸深化,增強了復合型人才以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一方面,教學必須遵循“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就業市場競爭壓力加劇,對于計算機要求提高,因此必須培養具有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大學生,以適應教育體制的改革需要。
2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升途徑
2.1加強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大學本科雖然將計算機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開設,但是計算機學科實際上是融合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課程。課程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了大學生計算機基礎的建立,同時也決定了大學生對于計算機學科的興趣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最基礎的一點:編寫教材,選擇教材的時候,一定要以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作為選擇標準,建立起科學、實用的教學課程體系,除此之外,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不能僅僅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灌輸,同時也應該注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基本掌握邏輯判斷與邏輯思維能力。當學生面對問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理性地邏輯分析,使學生熟練應用所學的程序設計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對學生進行多階段地引導,引導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抽象到具體、從個別到普遍進行思考,另外,教師要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總結法、實例法、分析法等。
2.2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極大程度上都有賴于實踐過程。在實驗教學方法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演示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教導學生將計算機應用能力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學習應用能力進一步提高[2]。教學應選用多個具有設計性、綜合性的實驗內容,這些內容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特長與興趣,同時具有實用性、綜合性、可操作性、綜合性以及代表性,這有效克服了傳統實驗影響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弊端,客觀反映出學生真實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大學生計算機能力培養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必須要有一支科學化、高水平、熱愛教學并且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只有這樣才能運用新理論、新信息、新知識充實自己,完善教學。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奮斗的榜樣,只有擁有高能力,高水平,高道德的老師才能得到學生的擁護與愛戴,才能聽從老師的教誨。師資力量的提高可以通過自我培養與引進兩種方式來進行資源調配,調整教學資源結構。在引進優秀資源的同時不能忘記督促現有教師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
2.4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加強對大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
傳統的計算機能力考核方式是以筆試為主,這種方式側重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察,從而忽略了應用能力的考查。教育部門和學校務必改革計算機的考核方式,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無論是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能力考核還是操作應用考試都可以通過上機的方式進行考核,考核內容應該根據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知識點編制而成,通過學生的解答情況可以基本判斷出學生知識掌握的大體情況。
作者:王奇 曹艷龍 王妍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目前,計算機的重要性已經為全社會所認可,各個高校也認識到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對學員適應信息時代的至關重要性,因而各個學校、各個專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旨在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與實踐,然而,其取得的教學效果有些卻不盡人意,那么,該如何培養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呢?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巨大的激勵學習和探究的潛在力量,當一個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感到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探索,而不會把學習看成自己的負擔。濃厚的學習興趣會使學生對知識的世界積極進行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充滿激情,會主動克服所遇到的一切困難,然而學習的興趣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培養和發展起來的。
(1)讓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
任何人對事物的認識都是由淺入深,學生對一門課程的認識也是如此,剛開始的還沒有意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或者認識不深,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逐漸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等到認識全面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為此,作為教師有必要在剛開始的教學活動中,就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認識到該課程無論是在專業體系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學生才會在主觀上重視起來,才會有動力去學,并在學習中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對課程建立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關鍵讓學生認識到課程的重要性,必須和具體的課程相結合。
(2)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游戲是絕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如果能把知識的學習融入到游戲中去,這樣就能寓教于樂。計算機教學也是如此,比如網站的瀏覽,有很多有意義、有意思的網站可以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電子雜志的制作,可以將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編排成自己喜歡的雜志;幻燈片的演示;一些制圖、排版軟件的學習,等等等等,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計算機的應用中,學生就會深刻的感覺到計算機的神奇與強大,才會激起學習的興趣。
(3)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其提升到自主學習
參與教學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教學方法,參與教學法在日常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主體性得到發展,讓學生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課堂氣氛,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都是教學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人,因此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教學過程中都應以學生為核心,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思考和探索,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全面發展。
2.改進實驗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安排,改進成績考核方式
計算機語言類課程都有相應的實驗課,實驗課教學是提高實踐能力最為重要的環節,它是一種重要的認知活動,其目的在于豐富和發展課堂所學知識,學會必要的編程技能,使之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實驗課是把間接經驗轉變為直接經驗的一個過程,由此可見實驗課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在日常的教學中,一般的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實驗課,很多的實驗課形同虛設,因此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科學細致地做好課前準備。針對課堂教學中的關鍵知識點編寫出新的實驗大綱,并且精心設計了豐富的實驗課內容,并且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設計出三種實驗內容,供學生自己選擇,這三種實驗內容考查的知識點基本上一樣,只不過難易程度不一樣。
(2)嚴格要求,細心輔導。在實驗課時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完成每個實驗,并且寫出完整的程序流程圖。輔導時重點輔導層次處于中等及其以下的學生,層次高的學生讓他們自己通過幫助文檔或網絡來解決遇到的疑問,實在解決不了才給予解答。
(3)認真總結,共同提高。針對學生在實驗課上遇到的共同難題,進行集中講解,并對于實驗內容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改進,每學期均對實驗大綱和實驗內容進行修訂,增加新內容,刪除掉過時的內容。
3.采用網絡教學輔助,加強課后輔導。
隨著現代計算機及其相關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與作用日益重要,特別是校園網的普及,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絡互動式教學的實現成為可能,同時也為教育教學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教學的輔助作用非常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轉變傳統教與學的觀念和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基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借助于新興的網絡教學方法來輔助課堂教學,甚至局部代替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豐富和充實課程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校園網絡的教育教學作用:可以極大地豐富課程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素材、教學輔助網站,從而可以發揮網絡的教育教學作用。
(3)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生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甚至是課堂教學中學不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網站,使網絡教學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使其可利用課外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且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反饋來修正網絡教學,從而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筆者在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和對本科教學改革的嘗試,從三個方面來探究這個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方法,其效果非常明顯,經過幾學期的探索和實踐,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其前幾屆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社會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較高的要求,熟練地應用計算機是每個大學生步入職場所必備的基本技能。然而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大學計算機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各個高校要采取相關措施改進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一、當前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及方法落后。這么多年以來雖然我國一直在推行教學改革,但是許多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依舊沒有改變。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一直單純重復性的向學生灌輸書本上的知識,過分強調記憶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普遍是只能理解字面意思、死記硬背,并不能真正掌握計算機運用知識的真諦。學生長期在被動的學習環境下,其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不能得到鍛煉,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早已不適應現在的形勢了。
2、教學內容未做到與時俱進。計算機學科由于其涉及到的技術比較特殊,更新速度特別快,這就要求計算機方面的相關教材也要適時更新。根據相關調查,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大學計算機專業四年以前的舊教材,教材內容與當今計算機發展水平嚴重不符,落后了很多。一些國際上早已棄之不用的觀點,在我們的教材中卻被當作重點知識。我國大學計算機教師的整體水平也有待提高,大學計算機教師大多集中精力在教學上,沒有多少機會接觸新的高科技技術,這也是大學計算機教學內容落后的一個關鍵因素。
3、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當前,我國大部分的大學仍然是將計算機當作是一門學知識的學科,而忽略了其實際的應用性。教師和學生偏重于計算機語言等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忽略對應用軟件的學習,學生缺乏上機操作實踐,專業水平低下,工作能力不高,一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知識結構單一,水平一般,僅僅是掌握了一些計算機的基礎操作技能,在遇到實際性的問題時并不能不能正確的處理。各大高校的計算機專業考試也都是以理論考核為主,盡管有些學校有上機考試,但基本上也是上機考也是將一些選擇判斷和簡答等理論性的試題照搬到電腦上而已。
二、提高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效率的途徑
1、更新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分析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并對學生加以鼓勵,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增強其自信心。此外,由于新型課程與行業發展情況緊密相連,所以教師也應利用自己的人脈優勢幫學生找一些兼職的機會,讓學生在兼職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2、改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實現“教”與“學”雙向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力探索創新的過程。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地位,在向學生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多和學生互動,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師要充分分析課程特點,根據課程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可以講多媒體教學、網絡試驗模擬等教學手段運用到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去。
3、發展新的考試考核機制。課程考試的內容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主要指南,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師要充分發揮考試的指針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指明正確的方向。要改變原來一份計算機理論考核試卷就考核學生的方式,可根據計算機課程的特點選擇考核類型,比如可以考核學生上機操作編程、常用課程設計、對一些軟件的創新應用等方面。還可將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考核均勻的分散在整個學期中,可以通過學生的平時作業完成情況、期中考試的成績、平時課堂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等來給予學生進行考核評分。在計算機教學中制定完善、合理的考核方法才能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課程中那些是重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從文中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國大學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各高校必須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改善教學途徑、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作者:院志超 單位: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
1項目驅動的開放性命題激發學生潛在學習力
基于案例的教學是減少工具性教學不足的好方法,但就目前的教學而言,無論內容還是課時,不是教材中所有的案例教完后學生都能駕輕就熟地用于解決現實問題。這與技術掌握的基本要領:一要“熟”、二要“通”是一致的。沒有足夠的練習量手就生,不是帶著思考的學習就不易融會貫通,更別提創新應用。對此,我們在“多媒體技術基礎”課中嘗試了教學改革,借鑒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的作品參賽形式,在課程中期給學生一個開放性命題的項目任務,如表1所示,該任務根據教學目標與要求設定技術指標,并貫穿學生后續的學習過程。同時為了避免學生以第三方作品為其成果,要求學生先行完成作品內容設計。在教師把關后形成作品指導書,后續創作據此開展。由于命題由學生自行選定,其內容很難與課堂中各個相互獨立的小實驗取得一致,為了達到任務目標,學生必然會進行知識上的遷移,由此完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圖4為學生作品截圖。通過4屆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這樣的教學改革在給學生一定學習壓力的同時也給了他們創作的空間,比起期末臨時抱佛腳,學生更能接受基于項目的過程性學習。圖5為學生期末作品答辯記錄及反饋節選。事實證明以項目實現為目標,把問題、情境和基本工具交給學生,像探究性習得一樣讓學生在思考生活中去發現、去學習、去創造,能讓學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而且這種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的成功體驗不僅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計算機,還能讓他們愛上這門學科并養成科學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同時“困難面前堅持不懈的毅力”“團隊創作中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等一系列的良好品質也隨之養成,這是信息素養的要求,也是大賽對于計算機教育改革的啟示。
2課堂教學引入競賽帶教模式使知識傳授更有效
將指導競賽的帶教方式做適當改動后用于計算機課堂教學比一味地教師講解演示,學生模仿練習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以所授“多媒體技術基礎”為例,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工具介紹、作品賞析與設計、作品制作三個階段,并從教師講授為主逐步過渡到輔助指導,讓學生在掌握多媒體設計工具最常用方法后在大量優秀作品的熏陶下打開思路積極創作。期末安排的作品交流類似于競賽答辯,如圖5所示,除了用于檢驗學習成效,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當學生走上講臺自信地介紹他們的作品時筆者看到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前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的人才”是大賽的宗旨,也是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
3大賽促教師成長
3.1立足本專業培養跨學科研究能力如果說大賽對學生而言,培養了能力、磨礪了品質,那么對指導教師而言就是一種全方位的鍛造。首先教師的技術要過硬,視野要寬泛,以便學生求助時可以游刃有余地予以幫助。通過近幾年的競賽發現,越來越多出彩的作品是多技術、跨學科的產物,這便促使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敏銳的前沿嗅覺外,還要注重與其他學科的合作研究能力。
3.2做實技術,兼修藝術,教學不忘文化傳承計算機技術在媒體表現方面的發展使數字作品易于形成藝術感染力,這在多媒體作品,尤以民族文化、設計類作品表現猶甚,這就要求技術指導教師能夠兼具藝術修養。當然從參賽規則上看也可以安排設計教師和計算機教師共同完成作品指導,但與有足夠藝術修養的技術教師相比,純技術或純藝術教師無論在技術問題解決還是在作品外觀設計指導上更能做到統籌兼顧,從而避免作品出現功能強大但不耐看或華而不實的缺陷。另外,指導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給學生文化與藝術的熏陶和傳承也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我校第七屆獲獎作品《護生錄》在拿到“生命”主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救護小動物、呼吁環境保護。為了使作品在表現和信息傳達上有獨到的視角,在指導學生查閱文獻時發現了豐子愷先生的《護生畫集》,其推崇的“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后拿此心來待人處世”的愛生敬養思想及豐子愷、弘一等大師的圖文作品對學生的后續創作和心靈成長都帶去了不小的影響。這從他們作品中的自創小詩“眾生皆平等,萬物皆有靈,萬般屠伐皆放下,莫待萬靈杳無蹤!”可見一斑。
3.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能夠因勢利導競賽帶教不是簡單的我教你做。曾有種誤解:如此這般的綜合性賽事需要教師具有極大的技術、創意本事,要循循善誘地一步步指導學生實現才行,殊不知這種師本位的做法不但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還變主動為被動地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與探索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做愛做的事”,在他們憑興趣發揮的基礎上以小組頭腦風暴的方式共同找到創意與技術實現的最佳結合點,是作品不會半途而廢的關鍵。過程性指導中,以啟發和鼓勵為主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事實也多次證明學生的潛力發揮和靈感頓現常常是令人興奮的。所以忘了指導教師的身份,把自己放在和學生一樣的參與者的角度,把參賽當成一個實現同一個夢想的目標去完成,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競賽的壓力,還能給學生以我們一起努力的信心。
4結語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源于教學又高于教學,全國性的比賽給了大家同一層次的競技平臺,它是學生綜合技能體現的展臺,也是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催化劑、學校教學改革的促進者。沒有經歷過大賽會覺得它高不可攀,經歷過后會發現競技路上的付出與收獲是后續人生強有力的支撐,于學生如此,于教師亦如此。
作者:項潔 陳翔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國際服務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