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8 03:13:18
序論:在您撰寫計算機網絡本科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首先給出對本科教學本質的認識,并將這種認識投影到“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論述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本質和內涵。然后,基于這些認識對目前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進行思考,剖析其存在的問題和弊端,并在此基礎上從教學的基本要素出發,論述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應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本質;教學策略
1認識
1.1本科教學的本質及其重要性
“本”是草木之根的意思,根在草木整個生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草木成長的內因。顯然,本科教育需要解決的是一個人成長的“本”的問題,也就是要解決一個人的認識和思維方法問題。映射到教學中,也就是要落實兩點:①如何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因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其所有能力的基礎,是本質能力。②如何培養學生的系統化思維模式。因為系統化思維模式不但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形成(來源)和本質,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正確的分析問題和認識問題的方法,以及逐步建立其持續創新的科學研究能力。具體而言,按照認知科學的現代研究成果,前者要培養基于模式及其建構的學習方法,實現認識論在學習問題中的具體應用,即解決如何學習的問題。圖1是該方法的直觀視圖。對于后者,就是要培養基于聯系的系統化思維方法,實現知識點到知識線,知識線到知識面,知識面到知識體的融會貫通,最終實現持續創新。圖2是其直觀視圖。兩者的關系可以通過圖3直觀表述,也就是說,前者是局部微觀的“本”,后者是整體宏觀的“本”。
針對本科教學,另一個值得重視的方面是,從人的生理角度講,大學本科階段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認識能力形成的重要和主要階段。人的思維模式一旦形成,改變起來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作為生產特殊產品的本科教學,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和關鍵的作用。
1.2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本質和內涵
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顯然是本科教學的一個特例,因此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本質和內涵,應該是本科教學的本質和內涵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具體體現,或者說,它就是本科教學的本質和內涵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直接投影。具體來說,就是要將基于模式及其建構的學習方法投影到“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中,挖掘“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知識應用模式,建立面向模式教學的教學模式。更進一步,實現系統化思維模式教學思想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直接投影,建立面向“計算機網絡”課程知識系統化思維教學的教學體系。最終,解決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本”。圖4直觀表述了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本質和內涵。
2思考
2.1教學的基本要素及其關系
教學包括四個基本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環境等)。教材要素體現的是教學的靜態屬性,教學過程要素體現的是教學的動態屬性,兩者的有機結合實現教師要素和學生要素的互動作用。通過互動作用,達到教學的目標。
四個要素中,教師要素是本質要素,它直接驅動教學過程要素,或者直接決定教材要素、并由教材(間接)驅動教學過程要素。如圖5所示。
2.2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依據教學基本要素及其關系,基于上述認識,作者認為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教材體系設計缺乏多維性和認知性
教材體系的多維性是指教材內容、教材習題、自學內容和實驗教材的一體化設計關系??紤]到教學內容多與教學學時少之間的矛盾,主教學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延伸或拓展性的內容可以放到相應習題、自學內容和實驗中。目前,已有的一些教材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問題,比如,國外的教材對習題設計考慮比較多,而對實驗考慮相對較少。國內教材比較強調實驗,但實驗的設計與教材的關系相對松散。教材體系的認知性是指教材一體化設計必須建立在面向系統化思維培養的基點上,強調人類認知的自然規律。也就是說,一體化設計的邏輯體系必須符合認知規律特性。目前,教材設計的多維邏輯松散性沒有形成圍繞系統化思維能力培養的一體化教學理念和目標定位,弱化了系統化思維能力的培養。
(2) 教材內容設計缺乏現代教學理論支持
主教材內容的設計沒有考慮元認知能力培養問題,太多地注重知識的邏輯組織,而忽略了面向基于模式及其建構的元認知能力培養的內容的邏輯組織。也就是說,沒有重視技術和原理背后的思維教學,強調了靜態型知識,而弱化了動態型知識。由此,也就自然地影響了系統化思維的培養。
(3) 教材寫作風格缺乏演繹與歸納的統一
演繹和歸納是人類認知的兩種基本方法,演繹一般對應于間接經驗的獲取,歸納一般對應于直接經驗的獲取。對于知識的學習,人類大部分是基于教材和書本獲得,即
基于演繹的間接獲取。然而,這對于初學者而言,概念的理解和消化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如果采用歸納式介紹,再引入演繹式體系,則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具體而言,就是采用問題驅動的拋錨式教學策略為先,然后引入演繹式的支架式教學策略,要比單純的演繹式策略好。目前,大部分教材都采用演繹式寫作結構,由于教材直接驅動了教學過程,因此,受制于教材的問題,一般教師的教學設計及其實現就存在演繹與歸納的不統一問題。該問題直接導致了較差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目前常用的教材(部分)及其面向“本”的教學特性分析如表1所示。
(4) 教師對教材的個性化演繹能力弱化
教材是靜態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教學設計實現了靜態到動態的轉變。教學設計與教材的關系是一個M:N的關系,對這種關系的認識,可以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即教學設計體現了一個教師對一本教材的個性化演繹能力。教學設計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其創造性特性主要體現在如何針對教材的內容,不斷構建和創造面向學生自身主動建構其知識的各種環境,包括案例選擇、交互問題、表述思路、拓展延伸話題、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結等等。從而幫助學生的主動建構。因此,目前普遍采用的與教材同步提供PPT的做法是一個嚴重制約教師創造性的障礙,這也間接地弱化了系統化思維能力的培養。另外,目前教師自身教學理論基礎的匱乏,導致其教學設計中教學策略運用的弱化,進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5) 實驗教學缺乏開放性
目前,盡管強調了實驗的重要性,但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即所謂的應用型、技能型實驗,缺乏開放性實驗的設計和教學。正是由于我們準備得太充分,學生不要花費太多力氣就能按圖索驥地完成實驗,失去了對實驗過程中的思維的訓練,從而導致了目前教學達不到面向思維能力培養的“本”的目標。
2.3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應有的策略和方法
(1) 建立面向系統化思維教學的基本理念
基本教學理念體現了對本科教學的認識程度,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它直接決定了整個教學體系的建立。盡管基本教學理念是抽象的,但它可以通過教材、教學設計等具體表現出來。根據上述認識,應該建立面向系統化思維教學的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其教學體系。比如,對于各種協議的教學,不僅僅是解析其原理,更重要的是解析其產生的原因,即為什么會誕生這種協議?該協議主要解決什么問題?也就是說,要理解協議的動態性(面向思維)的知識,而不僅僅是理解協議的靜態性(面向工作原理)的知識。同時,對于協議的實驗教學,不僅僅是使用和剖析,而是要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進行協議設計機制的改造和分析。再者,應該將多個協議聯合起來,從多個協議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機制中尋找和挖掘一些設計模式,并且從某種協議的發展歷程中領會其進化的本質。從而,由此可以學會人類不斷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達到培養持續創新能力的目標。
(2) 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構的教學模式
為了實現基本教學理念,在戰術層面上應該建立基于模式及其建構的教學模式。所謂模式,在此是指知識應用模式。知識應用模式是一種隱性知識,相對于一般的顯性知識而言,它一般存在于個體的意識里。按照現代認知科學的研究,知識應用模式在一個人的學習活動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直接體現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策略中,對于該知識的教學一般由個體自身領會。教學的層次是局限于知識及其關系平面,如圖6所示。針對本科教學,應該重點突出隱性知識的教學,使教學層次覆蓋兩個平面。比如,樹型管理結構與DNS問題、組播(樹)問題,IP連接端口和實際主機地址之間的映射問題(NAT、虛擬主機),路由協議與P2P結構問題,等等。
(3) 采用多維體系設計方法
基于面向系統化思維教學的基本理念,實現教材的多維體系設計。也就是說,教材內容、自學內容、習題以及實驗教材的體系設計應該統一在基本理念基礎上,多個維度形成邏輯上的一個整體,而不是多個維度的邏輯并列。比如,針對網絡的發展,教材內容給出從單機?局域網或廣域網?互聯網?Overlay網絡的思維變遷及相關原理,自學內容給出典型網絡的細節內容及其思維本質,習題部分可以拓展教材內容(比如IP地址與二進制)、以及建立面向模式的思維方法(比如連接與非連接),實驗部分除安排基
本實驗外,給出一些開放型實驗(比如給出應用場景,要求設計方案并分析)。
(4) 采用拋錨法和支架法并重的教學策略
教學設計中,時刻注意問題驅動方法的設計,圍繞著一個知識或概念,可以從一個問題或情景開始,然后,再給出另一個相似問題,并從這些問題中抽象出概念和方法、原理,最后解析概念和方法、原理,并將其運用到其他相似問題,實現從具體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的認識思維過程的教學。比如,對于IP地址的理解,可以從互聯網的本質,即網絡互聯時如何標識一個連接端點這一問題著手,得出IP地址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然后再解析針對不同的網絡規模,地址分類問題。接著將地址匱乏問題引入,由此介紹子網概念、子網掩碼概念、NAT概念等。使學生理解概念和具體問題解決的關系,以便充分理解概念。而不是直接按演繹式方法,直接告訴學生IP地址的構成和分類,讓學生死記它。更進一步,通過開放實驗,給出一個應用場景,讓學生設計和運用子網和子網掩碼概念,鞏固概念的理解。
(5) 增加開放性實驗
面向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的比例應該大大加強。也就是說,要強調針對具體問題的實驗設計和分析,首先從理論層面分析實驗應有的結論和現象,知道如何去驗證該結論。然后,再通過實驗去驗證方案的正確性,并注意觀察和分析實驗中出現的異?,F象。在此基礎上,在將實驗拓展,提出新的問題,進行新的實驗過程。
(6) 深層應用網絡教學
針對教師要素問題,受現實條件的限制,教師本身的教學理論水平和能力不可能達到同一種水平和要求。另一方面,受重科研輕教學思路的影響,教師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研究中。因此,通過網絡教學手段,建立網絡虛擬教學研究中心,進行教學研討和交流,共享名家的教學理念和思路,是一種比較可行比較經濟的方法。更進一步,將各名家的隱性知識挖掘出來,實現網絡環境下的動態教學設計,建立面向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動態增長型知識庫,可以有效地彌補現實條件的制約帶來的問題。
3總結
本文針對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論述了其內涵和本質,剖析了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應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本文的核心在于強調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對“本”的內涵的演繹,也就是說,面向學生的未來,如何“傳道”,而不僅僅是“授業”和“解惑”。盡管本文主要針對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但其論述的思想和方法,對其他本科課程的教學也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摘要:本章針對高校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教學目標定位、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實驗教學等方面研究和探討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并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應用型本科
1引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被譽為是“近代最深刻的技術革命”,其應用已遍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生活等幾乎所有領域,對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社會各行業對網絡管理、網絡建設、網絡應用技術及開發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這種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為社會培養大量具有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網絡技術人才顯得尤為緊迫。計算機網絡作為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整個學科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交叉學科,涉及大量錯綜復雜的概念與新技術,在教學中容易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清,教學內容與當前技術脫節,實驗環節薄弱等問題,教學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對我院在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加以總結,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建議供大家探討。
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是教學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確教學是為培養什么類型人才而服務。計算機網絡的教學目標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網絡基本應用、網絡管理員或網絡工程師、網絡相關科學研究。其中,網絡基本應用目標要求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可熟練的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如瀏覽新聞、收發電子郵件和查找資料等;網絡管理員或網絡工程師目標要求掌握網絡集成、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網絡編程等知識和技能,并對其中一項或若干項有所專長,可以勝任如網絡規劃設計、網絡管理與維護、架設各種服務器和網絡軟硬件產品的開發等工作;網絡相關科學研究目標要求具備深厚的網絡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今后主要從事科研和深層次開發工作。第一層次是現代社會人才都應該具備的,不需要系統的理論知識,適當培訓甚至自學就可達到。第二、三層則需要具備較好的理論基礎,主要針對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在培養、加強專業基礎教育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可以直接解決實際問題,并具有創新精神和責任意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應以第二層次為主要目標。目標定位后,具體措施就該圍繞目標展開。
2培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網絡技術發展速度很快,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技術,緊跟技術前沿。網絡課程教師不但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具備較為豐富的網絡工程實踐經驗。針對教師理論基礎扎實但實踐經驗相對不足的情況,我院提倡建設一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從事網絡教學的教師不但要具有專業技術職稱,還要通過網絡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目前,網絡工程系已有80%以上教師取得了業界著名的網絡廠商認證,如CCNA、RCNA、CCNP和CCAI等。授課教師還經常參加各種技術培訓,參與實驗室建設和一些公司企業的網絡工程項目。只有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程經驗,教師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握重點,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才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的同時學習到主流和先進的實用技術,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優化課程結構,更新充實教學內容
首先,應該根據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狀況和市場需求不斷修訂教學大綱和充實新的教學內容。大綱的制定應為課程教學目標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身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基礎理論知識已經比較成熟,在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時,應兼顧基礎知識與新興技術。如當今網絡體系結構的工業標準是TCP/IP,而OSI參考模型只要介紹其特點和對學習網絡體系結構的意義即可。再比如X.25、幀中繼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術可在教學中一帶而過,適當增加FDDI、無線局域網、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等當前熱門技術內容。其次,要注重教材建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教師可以自行編寫教材,也可以選擇已出版的優秀教材。英文版教材如Andrew S.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該書是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經典教材,在國內外重點大學的網絡教學中使用頻率較高,該書的中文版也已出版。國內的優秀教材如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網絡》(謝希仁編),目前已出第5版。我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了后者,該教材知識結構合理并有一定深度,例題和習題豐富,使學生能夠掌握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現代網絡發展的新技術。
4改善教學方法與手段
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運用于教學活動中。
4.1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
多媒體技術集圖像、文字、動畫于一體,圖文并茂,形式多樣,使用靈活,信息量大。教師應利用一切資源,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動畫可將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和工作原理以直觀形象的方式演示出來。例如可將數據在各層的封裝和解封、CSMA/CD工作原理、TCP三向握手等抽象內容制成動畫演示出來,既生動形象,又易于理解和掌握。
4.2利用各種工具軟件輔助教學
網絡體系結構中的各層協議是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重難點內容,了解和掌握各層協議數據單元(PDU)的格式和字段內容十分重要,如果不清楚這些就無法真正理解各層功能是如何實現的。但是這些內容抽象枯燥,教學效果往往不佳,可借助Iris或Sniffer等一些工具軟件輔助教學??捎闷洳蹲桨⒎治龈鞣N包結構,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MAC幀、IP包、TCP報文段等各種協議數據單元的結構和內容,理解和掌握不再困難。
4.3重視案例教學法
學習計算機網絡要學會解決網絡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掌握網絡的基本原理,培養跟蹤、學習網絡新技術的能力。計算機網絡課不應是單純的理論課或應用課,而應是理論、工程與應用緊密結合的課程。因此在內容安排上,不僅應重視網絡基礎理論和工作原理的闡述,也應重視網絡工程構建和網絡應用問題的分析,使理論與實際更好的結合。在教學中選擇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評價,使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實際應用經驗,反過來可更加深入的理解基礎知識,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4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改變傳統教學單純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其感受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優秀的學生不但要學好教師講授的內容,還應該有自己的好想法,甚至能給老師提改進意見。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并思考學生的意見,給學生一定的施展空間并啟發和引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提出過的或當前熱點關注的題目布置給學生,讓他們走出課堂去調查和搜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講解,其他同學討論,老師點評。這樣積極有效的參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4.5利用網絡資源優勢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作補充,我們開發了多媒體互動網絡學堂,教師可在網絡學堂論壇布置作業,提供一些優秀學習資源,為學生答疑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共享。我們還建立了網絡課程QQ群,學生和老師可以在群里進行交流和探討,不但方便快捷還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
5進行實驗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應用型本科教育更應重視實驗教學環節。實驗教學不僅是理論教學的深化和補充,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5.1建設優良實用的網絡實驗室
良好的實踐環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是實現培養網絡人才目標的重要保障。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校實際情況,設計一套合理實用的網絡實驗室建設方案。我們購置了思科和銳捷的網絡設備以及SUN服務器和工作站等,建立了網絡集成實驗室、網絡編程實驗室、系統管理實驗室和綜合布線實驗室,不但能夠滿足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實驗要求,還可滿足更復雜的科研需求。使學生們有真正的動手機會,能夠更好地做到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
5.2利用虛擬網絡實驗平臺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實驗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一般都存在經費有限的問題,實驗室設備的更新改造往往很難及時跟上網絡技術的發展。即便實驗環境很優越,學生做實驗也受到時間和地點的諸多限制,而虛擬網絡實驗技術的發展為網絡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虛擬機Vmware,學生在一臺計算機上就可以組建虛擬的局域網,完成虛擬機與主機、虛擬機之間的網絡連接,實現安裝各種操作系統、服務器架設和開發及測試的實驗。使用Packet Tracer或Boson Netsim可以支持大量的設備仿真模型如交換機、路由器、無線網絡設備、服務器、各種連接電纜和終端等,配置命令和界面同真實設備幾乎完全一樣。利用虛擬的網絡實驗平臺,學生可隨時進行各種網絡實驗訓練而不必擔心網絡設備的損壞,可以迅速搭建虛擬網絡并配置和調試,還可以一個人完成較復雜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真實實驗結合虛擬實驗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5.3調整和完善實驗教學內容
由于各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驗室條件來設計實驗內容和編寫實驗指導書。實驗教學內容不應僅依附于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它同理論課程一樣為教學目標服務。驗證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所占的比例應該科學合理,多關注和借鑒一些廠商認證培訓的實驗項目,在制定實驗內容時,要注意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實驗內容大概可分為以下幾類:網絡基本原理實驗,如使用Iris或Sniffer分析網絡協議;網絡集成類實驗,如網絡線纜的制作及測試,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VLAN的配置與管理,配置路由協議,配置訪問控制列表,生成樹協議,網絡的設計與規劃等;網絡管理類實驗,如對各種操作系統的安裝配置及管理,IIS服務器的配置及管理,Apache服務器的配置及管理,FTP、DHCP、DNS等服務的配置和管理,用戶和權限的管理等。如果安排實驗內容較多,可將實驗獨立設課。實驗內容不能一成不變,應根據網絡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不斷更新和完善。
6成立網絡技術小組
成立網絡技術小組,吸收對網絡技術感興趣且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參加。教師布置題目,小組成員獨立或合作解決,老師給予指導和點評。小組定期活動,匯報自己的階段性收獲和心得,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網絡技術小組學生在近兩屆思科網院杯大學生網絡技術大賽中都晉級決賽并取得較好成績。網絡技術小組不但給有網絡專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帶動和激發了其他學生學習網絡技術的熱情。從近兩年就業反饋情況看,參加過網絡小組的畢業生在業務能力、職位和薪水方面都更有優勢。
7鼓勵考取職業資格認證
為了提高學生素質和增強就業競爭力,鼓勵學生考取網絡職業資格認證。由于目前認證考試種類繁多,必須選擇社會認可程度較高和有一定含金量的認證,如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網絡工程師、思科認證網絡工程師等。取得證書不是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在考取認證的學習過程中把理論基礎和實踐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目前已有很多學生獲得了各類網絡工程師資格認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獲了知識和自信,為今后就業增添了砝碼。
8結束語
經過幾年來對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計算機網絡已成為最受我院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學習計算機網絡已不再枯燥而是充滿了挑戰和樂趣,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綜合素質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網絡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也應該更加緊密的結合實際,在探索中不斷改革創新,為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貢獻力量。
摘要:針對新建本科院校在師資力量、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性教學等方面的特點,本文分析了“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所具有的優勢及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室建設方案。該研究對新建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量高校通過加強學科建設,擴展學科領域,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了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期間,部分優秀的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成為普通高校中的新成員――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專業設置、人才類型、教學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培養途徑等方面與本科院校、??茖W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新建本科院校來說,既要立足其辦學傳統(??茖W校),又要考慮其辦學現狀(本科院校),從實際出發來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計算機專業領域較寬,而且社會對不同層次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所以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設有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程,而實驗是該課程內容的重要組織部分。對于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如何立足實際來制定“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方案,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2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特點
2.1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優勢
專科教育以應用為主,培養的是具備某一專門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長期以來專科學校在教師知識結構、實驗設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非常重視對實踐技能的培養,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新建本科院校正好繼承了這一優勢。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作為該專業本科層次的學生,不但要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網絡體系結構和主要通信協議的原理及工作特點等理論知識,而且要根據應用需要系統地掌握網絡設備的性能與配置、網絡組建、網絡應用、網絡安全管理等實踐技能?!坝嬎銠C網絡”課程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在內容的選擇上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根據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適當調整。由于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定位為以教學為主要任務的教學型本科院校,強調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所以“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內容也側重于對實踐環節的訓練和掌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具備開設基礎性實驗的條件,在師資、實驗室等方面甚至具有一定的優勢。
2.2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
本科教育要求學生能夠較扎實地掌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本學科研究的能力。對于新建本科院校來說,一方面需要繼續傳承原來專科教育在部分專業或教學環節上所具有的優勢,另一方面必須盡快適應本科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創造有利條件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但是,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無論從規模、綜合實力及社會知名度等方面都比不上老牌的教學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學,屬于普通本科院校中的“第三梯隊”,學生從事科研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較弱。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需要根據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現狀及技術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從事本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受條件和人才所限,新建本科院校在“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內容的教學中一般缺乏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網絡實驗室,也缺乏良好的實驗教學體制與體系,更缺乏具有探索性的實驗平臺。在此環境下,如果要開設高水平具體探索性的實驗,則顯得有些困難。這一現狀,一方面影響了對學生思維空間、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拓展和培養,另一方面影響了本學科的縱深發展,
也不利于學科之間的橫向發展。
3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教學內容的設置
根據實驗環境、要求和目的的不同,可將“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分為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4種類型,具體實驗特點和內容如表1所示。
表1各類實驗特點及主要內容
實驗分類 實驗特點 實驗內容
探索性實驗 通過尋找證據去獲得結論,該結論在實驗之前具有較大的模糊性,有時甚至不知道會產生什么結論,其實驗目的是為了獲取新知識 如新協議的開發、對已有算法或協議的改進等
驗證性實驗 根據已知的原理或結論尋找其實現過程和方法,所要驗證的結論在實驗之前已經十分清楚,只要能夠找到符合規律的證據,就可以達到實驗目的 如協議仿真、網絡設備功能配置、網絡應用系統功能配置與測試等
設計性實驗 在實驗之前已經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獨自完成實驗內容,實現實驗要求,其目的是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如網絡互聯、Web站點開發、單一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網絡安全管理方案設計及實現、網絡編程等
綜合性實驗 實驗內容需要綜合本課程或與本課程相關的多種知識,是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對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進行綜合訓練的一種復合性實驗,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和數據處理等能力 如園區網網絡拓撲設計與分析、企業應用系統設計與實現、基于Web的綜合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網絡綜合方案制定等
其中,探索性實驗要求學生具備較深的計算機網絡理論及編程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經驗的教師來輔導學生完成實驗,所以這類實驗主要在研究型或部分教學研究型大學開設。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內容主要涉及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3個方面,所開置的主要實驗課程如表2所示,不同院??梢愿鶕拘5膶嶋H情況有選擇地確定具體的實驗內容,并適當調整課時分配比例。
表2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內容及課時分配比例
實驗分類 主要實驗課程內容 所占總課時比例
驗證性實驗 ①網線制作與測試②MAC幀結構③ARP/RARP、ICMP、IP、TCP、UDP、SNMP、Telnet、FTP、HTTP、DNS、DHCP、POP3、SMTP協議仿真④交換機和路由器基本功能配置和測試⑤防火墻基本功能配置和測試⑥ACL、NAT、STP功能的配置與測試 40%
設計性實驗 ①交換機之間的互聯及VLAN的配置和應用②VLAN之間的通信及控制③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主要有RIPv2和OSPF)的配置與測試④DNS、Web、FTP、IM、電子郵件等單應用系統的安裝、配置和測試⑤Web站點的開發⑥基于局域網的網絡編程⑦網絡安全管理方案制定與分析 40%
綜合性實驗 ①設計一個包含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墻的小型局域網,并完成相關配置及測試②設計一個包含DNS、FTP、Web、電子郵件等系統的綜合網絡應用平臺,并完成相關軟件的安裝、配置和整個系統的測試③開發一個包含頁面、文件下載、在線交流等基本功能的小型Web應用系統④設計一個具有安全管理功能的小型局域網,并能夠模擬可能發生的網絡攻擊過程 20%
4新建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室的建設
4.1網絡硬件實驗室
網絡硬件實驗室主要為學生完成相關的網絡基礎和綜合性實驗提供真實的網絡環境,供學生自行設計網絡,并在實驗室完成全部的連接、配置和測試等操作,從而讓學生直觀、全方位地了解相關網絡設備和應用環境,加深對計算機網絡概念、原理、協議、標準的理解,提高學生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提供競爭優勢。
由于需要配備與真實網絡相同的硬件設備,網絡硬件實驗室設備的一次性投資較大,所以在建設時一定要立足本校的教學需要,并結合組網的多樣性和設備的標準化來制定實驗室建設方案。實驗室應能夠模擬當前大部分網絡應用環境,基礎設備包括二層和三層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服務器和無線設備(無線AP、無線交換機等),同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提供數字語音設備和網絡管理軟件。
4.2網絡仿真實驗室
驗證性實驗的開設要求學校提供相應的網絡仿真實驗環境,通過仿真軟件使學生能夠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網絡的內部結構和協議,并通過編輯各種協議的數據包深入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內部原理。目前,可供本科院?!坝嬎銠C網絡”課程實驗教學選擇的網絡仿真軟件較為豐富,其中有些是由專業軟件公司開發的商用軟件,也有一些是高校和研究機構根據教學科研需要自行開發的軟件。
對于絕大部分本科院校來說,網絡仿真軟件至少應提供以太網幀結構、ARP/RARP、IPv4/IPv6、ICMP、UDP/TCP、SNMP、DHCP、DNS、NAT、HTTP/HTTPS、Telnet、FTP、SMTP/POP3/IMAP、NetBIOS、RIP、OSPF等主要網絡協議的仿真,另外還有必要提供ARP地址欺騙、ICMP重定向、TCP/UDP端口掃描、網絡沖突與廣播風暴、網絡環路等主要安全問題的仿真。對于以網絡工程為專業方向或專業特色的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網絡仿真實驗室還應為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路由設計、業務配置等設計方案提供
模型建立,并通過模擬獲取定量網絡性能預測數據,為方案的驗證和比較提供可靠的依據等功能。
4.3虛擬網絡實驗室
與網絡硬件實驗和網絡仿真實驗室相比,虛擬網絡實驗室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開放性好、實驗操作安全等特點,并能夠快速響應實驗需求,實現交互式的實驗環境。新建本科院??赏ㄟ^以下兩種技術來構建虛擬實驗室。
(1) 虛擬機。虛擬機(Virtual Machine,VM)是指運行在物理計算機上的由軟件模擬出來的具有完整功能的計算機或網絡設備,每臺虛擬機都有與真實計算機相同的獨立的網卡、CPU、內存、光驅等硬件設備,都可以擁有計算機系統的所有資源。目前的主流虛擬機軟件主要有VMware 、Virtual PC和Hyper-V。利用虛擬機幾乎可以在一臺或少量的計算機上綜合完成DNS、Web、FTP、電子郵件等應用系統的各種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像VMware還可以完成RAID、VLAN、ACL、NAT、集群等實驗。
(2) 網絡模擬器。網絡模擬器是指通過軟件方式來構造一個虛擬的網絡實驗環境,可在一臺計算機上實現對特定網絡設備的虛擬配置,以及進行網絡互聯和網絡拓撲結構的規劃和配置。目前主流的網絡模擬器軟件有RouterSim、Sybex Virtual Lab、Cisco Flash Lab、Cisco網絡模擬器GNS、Boson Netsim、NS-2、PacketTracer、HW-RouteSim、華為路由模擬器等。
除此之外,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像Sniffer、MRTG、木馬掃描等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對部分實驗內容的完成及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很有意義。
5結束語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所要求的知識,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上都必須進行科學的安排,使學生在深入理解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的同時,能夠通過嚴格的實踐訓練來掌握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知識。本文針對新建本科院校的特點,從實驗內容的確定到實驗室的建設,詳細分析了“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設計和實施方法,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指導性。
【摘要】本文介紹了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背景,并圍繞如何對這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重點是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目的是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 教學改革 教學手段
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
自從高等學校大規模的擴大招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得到迅猛發展,高等教育已從“精英式”向“大眾化”大步邁進,同時帶來了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變革,2014年,我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突出學校辦學類型定位,我校更名為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成為新形勢下國家實施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戰略和推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以來首批更名為“應用技術學院”的應用型本科高校。近幾年來,在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上進行了深入地思考與探索,學校圍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這個主題,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踐環節、考核辦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探索。
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作為各專業必修的專業理論基礎課之一,在擴招帶來生源素質下降的形勢下,如何使教學達到應有的目的,如何進行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體現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是擺在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因此,探索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改革之路就顯得十分必要。
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構想與嘗試
在目前“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人才培養要求的大趨勢下,對本科應用型人才標準的定位已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有技術、技能、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而是具備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并重的能力, 具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具備接受和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在培養和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為了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體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構想與嘗試。
在理論教學中,第一,我拓展了課堂形式,將實驗室、校園網作為傳統課堂的延伸,在課堂教學之外,增加了實物教學和現場教學形式。例如,在講解局域網組網的內容時,我不僅將學生帶到實驗室中,向學生展示不同的網絡組網設備實物,還組織學生去校園網現場結合實際網絡進行有關的教學活動,這種形式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第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你教我學”的被動方式,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如啟發式教學、問題教學、主題討論教學和角色變換教學等多種方法。例如: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樵靨騫崠┙萄Ч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網絡的歷史發展史時創設問題,如以單處理機為中心的多終端聯機系統存在什么缺點,為了克服缺點應該怎樣改進等。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強化和激勵措施,把學生對實驗的興趣轉化為高度的學習主動性和探究精神。對于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任務,在實驗前,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實驗任務、設計或確定實驗方法、分析或預測可能的困難。在實驗過程中,我摒棄了手把手式的教學方式,而是從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角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點,指導學生通過參閱實驗指導書、技術文檔、在線幫助和相互探討完成所規定的實驗任務,有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課后,除了常規的實驗報告外,要求學生撰寫以實驗心得、經驗總結為主要內容的實驗工作日志,并在每個學期開設一至兩次實驗經驗討論課讓學生進行實驗經驗交流,實驗經驗討論課對于強化實驗教學效果起到了明顯作用,學生反映很好。此外,在規定的實驗教學任務外,還提供了實驗室開放時間進行開放實驗教學,鼓勵學生自行選擇與確定實驗任務和目標、設計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以開放實驗教學帶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手段上,引入現代化的網絡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理論教學全程采用了多媒體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后,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理論教學學時由原來的60學時降到了46學時,從而在總學時壓縮的同時實驗課時得到了擴充,即總學時由原來的72下降為64學時,但同時實驗課時由原來的12學時擴充到了18學時;為了避免全程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存在的負面效應,我在多媒體教學中以白板作為輔助教學設施。同時,將網絡作為本課程的課外教學有效手段,在所建立的教學網站上提供了多種教學資源,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材與教案下載、網上討論與答疑、網上考試等。網絡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載體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的選擇。
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初步效果
通過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特色,科學分析社會對應用型計算機網絡人才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的需求,以培養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了一個包括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方法與手段具有了先進性和多樣性。改變了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授課方式,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教師由“教教材”變為“用教材教”,改變了過去課程教學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學生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中獲得了有效的保障,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不再在課中“一講到底”或“以講為主”,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學實現呈現方式、互動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在活動化的課堂中學習。
摘要:計算機網絡是目前高等院校IT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由于涉及的知識面廣、更新速度快和實踐教學比重大等原因,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該文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出發,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要求進行改革,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操作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1概述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必修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計算機網絡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更新速度快,而且是一門實踐性特別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基礎和實際操作應用能力。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完全達到培養目標,原因主要有:一、計算機網絡的內容發展快,新的技術不斷出現,而教材的更新明顯滯后;二、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明顯落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單一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三、實踐教學存在實驗設備不足,實驗內容與實際脫節,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操作應用能力。針對存在的問題,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探索,旨在提高學生實際的應用操作能力,與社會、企業的需求連接,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
2理論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理論教學不僅要反映當前網絡技術的現狀,結合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認知實踐能力,而且更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增強課堂的互動,使課堂成為充滿挑戰、活潑、吸取知識的殿堂。
2.1優化充實課程內容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新的技術不斷出現,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大綱也應不斷修訂,教學內容隨之充實新的知識?,F在,計算機網絡教材大部分都是以OSI或者TCP/IP參考模型來展開內容,對于當前熱門的新技術提及較少或是沒有提及,這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在選擇教材和確定教學內容時,要兼顧基礎知識與新興技術等內容,對于目前基本淘汰的技術如X.25、幀中繼等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一帶而過,適當增加無線局域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當前熱門的技術。或者可以自行編寫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當前社會的需求,來組織教材內容,這樣針對性比較強,利于教師學生的教學和學習。
2.2完善教學方法
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用于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F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單一的模式必然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合理的運用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法、多媒體教學資料及其它的教學輔助工具,甚至可以利用翻轉課堂來完成課程的教學要求。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與應用緊密結合的一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應具備在實際應用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討論,使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實際應用經驗,而且可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程教學中可以引入項目驅動教學法,計算機網絡課程在教學的不同階段,確定相對應的網絡工程項目布置給學生完成,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利用計算機網絡原理與實驗技能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解決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網絡系統整體結構的理解,強化了學生網絡設計、實施、管理和協議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單一的課堂往往難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導致厭學不學的情況,比如在講解網絡協議,各層的封裝和解裝等教學比較抽象的工作原理時,就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視頻資料和其它的教學輔助工具來展現教學內容,既生動形象,又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2.3加強理論教學的互動效果
傳統教學是以老師為中心,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基本沒有參與課堂教學,教學效果差。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其感受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增加教學的互動性,由原來單一、只聽少說的現狀轉變到學生多說、多討論的教學模式。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安排設計好教學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哪些教學內容需要理論講解,哪些需要提問留給學生思考討論,都需要合理設計。教師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或者翻轉課堂來提高教學的互動效果,達到課程的教學要求。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才能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思考和表達能力,愛上充滿挑戰、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
2.4創建網絡學習平臺
課堂的教學時間短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作補充,創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生能隨時隨地的學習提供資源。教師可在網絡學習網站上提供一些優秀學習資源,教學案例,項目工程,布置作業,為學生答疑等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上網共享學習資料。還可以利用網絡課程QQ 群,微信等網絡交流軟件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為達到優異的教學效果作保障。
3實踐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踐教學應從實踐內容結合實際需要,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成果及鼓勵學生參考各類職業資格考試全面提升自我能力方面進行改革,使學生真正能學有所用,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3.1改進實踐教學內容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內容根據實驗教學大綱來開設,主要是一些基礎實驗,不能很好地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及社會的需求相結合?,F對以往的實驗內容進行了調整,主要分為網絡協議及管理實驗、網絡工程實驗和網絡編程實驗三個單元。網絡協議及管理實驗主要由實驗教師進行實驗原理的介紹,然后讓學生現場操作,進一步理解實驗原理,與理論結合,主要包括以太網數據幀實驗、網絡協議實驗、各類服務器的配置及管理實驗等,共計10學時。網絡工程實驗,主要由學生根據實驗步驟在實驗平臺上進行操作,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一些常見案例在實際中的應用,從而使學生了解網絡軟硬件構成、網絡拓撲結構、網絡組成要素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培養其網絡管理和網絡應用的能力,如網絡線纜的制作及測試實驗,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VLAN的配置與管理實驗,配置訪問控制列表實驗、網絡地址轉換配置實驗等,共計14學時。網絡編程實驗,主要有Winsock套接字的使用實驗、ping程序的設計、文件傳輸工具的設計與實現等實驗內容,共計8學時。實驗內容由課程老師全程指導,要聯系實際應用引導學生,通過這三個單元的實驗鍛煉,使學生能夠設計網絡拓撲結構,對網絡設備進行配置和管理,掌握網絡編程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充分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完善實驗評價體系
實驗內容進行改革的同時,實驗評價體系也要不斷完善,改變以往只考查學生實驗結果的情況,考核的對象不僅僅只針對結果和單個學生,而要注重實驗內容和過程,注重學生對實驗方案地制訂、設計、協作和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計算機網絡課程評價的內容涉及實驗過程的考核、實驗結果的考核、協作能力的考核和問題處理的考核,做成表格的形式方便教師對學生逐項考核。其中實驗過程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實驗的出勤情況、實驗過程的表現情況,占總成績的40%;實驗結果,體現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占總成績的30%;協作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分別占總成績的15%。通過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操作能力明顯提升。
3.2鼓勵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為了提高學生素質和增強就業競爭力,增加學生信心,鼓勵學生考取網絡職業資格認證證書,如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網絡工程師、思科認證網絡工程師等。學生在考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中,采取教師指導制,根據學生報考的類別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由專門的教師指導,利于學生有針對性的復習,提高職業資格考試的通過率。目前已有很多學生獲得了各類網絡工程師資格認證證書,在考試的準備學習中,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水平不僅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收獲了知識和自信,為今后的就業增加了砝碼。
4 結束語
通過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革,教學效果明顯改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操作的能力也明顯提升。同時也應看到,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新的技術不斷涌現,計算機網絡的教學改革應一直在路上,不斷汲取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培養理論知識深厚、實踐能力強、社會企業用得上的人才。
摘 要 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群是把計算機網絡類實驗有機組織成一個整體,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介紹了計算機網絡課程群和實驗群的概念,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建設現狀,并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了網絡實驗室和綜合實驗群的規劃。
關鍵詞 地方本科院校 計算機網絡 實驗群
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相對獨立、涉及多學科技術的重要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等諸多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重要的人才培養方向。
計算機網絡不管作為一門課程,還是作為一個人才培養方向,其最終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要學有所用。計算機網絡實驗是加強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和技術的重要手段,能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網絡設備的使用管理能力,是計算機網絡課程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來,有些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計算機網絡課程群的概念,并進行了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計算機網絡課程群提出的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處于探索階段。以本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計算機網絡課程群包含:“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網絡實訓教程”、“網絡安全”、“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網絡設計開發”、“華為網絡技術”等相關網絡課程。每一門課程都有相應的實驗內容,有些知識點和實驗在多門課程中重復出現,如:網絡協議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群的每門課中都有提到,并且相關實驗也大同小異;“計算機網絡實訓教程”和“網絡設計開發”等課程中,都有關于VLAN組建的知識點和實驗。
計算機網絡實驗群是以計算機網絡課程群為基礎,把計算機網絡課程群中每門課的實驗合理的編排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計算機網絡實驗群不是課程群所有實驗的總和,而是對這些實驗進行分析和比較,精簡相同的實驗,剔除難度較大和不易實現的實驗,然后對實驗進行融合分解,對資源進行優化,增加共享性,把它們集中在一個實驗環境中,形成新的實驗體系,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計算機網絡實驗群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網絡管理和開發能力。
1 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實驗學時少,不能滿足學生要求
計算機網絡類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許多理論知識和技術都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才能理解、掌握,進而才可以應用到實際。然而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網絡類課程一般大多在大二開始學習,整個學期有72個學時,其中實驗學時36個;并且除了安排計算機網絡類課程外,還有其它專業課、公共課,公選課等,每個學期的課程數有7~8門,再加上學校、W院、社會的各個活動,學生花在計算機網絡實驗上的時間就更少了。在有限的課堂上做實驗,學生有可能只能做一次實驗,也有可能實驗不成功,時間上不允許學生多做幾次實驗來加深對實驗的理解。計算機網絡實驗學時少,學生就很難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術,進而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就業。這就需要增加實驗時間,把實驗延伸到課堂之外,利用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的進行實驗,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Q
1.2 實驗室投入少,設備短缺,建設不完善
計算機網絡課程群的內容涉及到眾多的知識和技術,這些知識和技術相關的實驗也數量眾多,需要大量的設備,如: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等。市場上相同的設備有不同的品牌,而且相同的品牌又有不同的型號,設備數量龐大。這些網絡設備通常價格較昂貴。許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時間短,受學校規模和資金限制,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往往不完善,存在諸多問題。如:由于上述網絡設備較昂貴,有些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中的設備較少,只有少量的交換機、路由器等,根本無法滿足實驗要求;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沒有專門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學生只能在學校的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用模擬軟件進行實驗;有些學校雖然有專用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但里面的產品單一,一般只采用一種品牌的網絡實驗系統,學生只能掌握某一系列產品的設置和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學效果不理想。
1.3 實驗形式單一,實驗效果差
計算機網絡實驗課,一般采用和理論課相綁定的方式,理論課上完,根據實驗要求,學生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一般如下:根據教學大綱,教師安排和調試好實驗設備,然后講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實驗,最后撰寫實驗報告并提交給教師。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可以很好地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教師和學生都比較輕松,且大部分實驗是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很少。這種實驗模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對某些設備的工作原理了解不深;由于實驗步驟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學生對實驗感受不深,實驗過程和結果存在單一性。這種實驗模式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R
2 計算機網絡綜合實驗群建設規劃
計算機網絡實驗群覆蓋了整個計算機網絡實驗體系,使各實驗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結構更加合理,有很強的漸進性和實用性,可以有效地減少資源的浪費;實驗群構建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使實驗內容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實驗,新的實驗群更注重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S
2.1 計算機網實驗室規劃
計算機網絡實驗必須有專門的網絡實驗室,里面至少要包含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服務器、終端計算機、機柜等基礎設備,并且數量必須滿足基本需求。實驗室不僅要滿足“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要求,也要滿足計算機網絡課程群中其他課程的實驗要求,因此,實驗室區域要進行規劃,要有學生組裝設備、練習布線的區域,也要有學生在設備上進行設置和實驗的區域。為了節省資源,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使用星狀的網絡拓撲結構,中心是交換機、服務器,然后用跳線架和其他設備進行連接,這樣可以方便設備之間的連接。
計算機網絡實驗一般都是分組實驗,每組大概4~6人,要包含兩臺交換機、一臺防火墻、兩臺路由器等基本設備,其他終端計算機、機柜也要包含。
2.2 實驗內容規劃
計算機網絡實驗群設置要和教學內容相一致,實驗內容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能貼近學生的實際能力,使學生能通過實驗掌握計算機網絡的知識和基本應用技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T
(1)計算機網絡原理。主要有TCP、IP等網絡協議分析,Net、Ping等常用的網絡命令,雙絞線、光纖的制作與測試,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安裝和配置,簡單局域網的組建及布線。
(2)計算機網絡實訓教程。主要有IP地址的規劃,校園網絡的設計及綜合布線,路由協議的規劃,DNS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交換機的VLAN配置,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
(3)網絡安全。主要有網絡防火墻的配置與測試,遠程VPN連接,Windows系統的安全配置,常見的網絡攻擊方法,典型的入侵檢測系統規劃與配置,訪問控制設計,密碼學技術,反病毒技術及應用。
(4)現代網絡通信技術。主要有小型無線網絡的構建和管理,無線網絡的設備配置,校驗碼的編程,無線AP安全技術。
(5)網絡設計開發。主要有臨時無線網絡設計,辦公網絡設計。
(6)華為網絡技術。主要有交換機端口設置,QOS配置,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的系y維護,DHCP的設置,VPN、NAT實驗。
3 結語
實驗是理論教學有力的補充,通過實驗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計算機網絡實驗群,將計算機網絡類實驗緊密地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實驗的目的和樂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夠學有所用。但計算機網絡實驗群的建設剛剛起步,很不完善,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改進,以便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摘 要: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而對于網絡技術性人才的培養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無疑與雄厚的師資隊伍及強大的課程資源是密不可分的,然而除此之外,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講,專業的技術性人才的培養更加應該注重實際的應用,建設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成為了必然。本文即以應用型本科高校為背景依托,從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意義及內容等方面,進一步深入的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網絡實驗室建設的目的及可行性,希望能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提供可行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網絡實驗室建設 應用型本科高校
1 引言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在飛速的發展,在不同的領域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于網絡早已不再陌生,甚至耄耋之年的老年人都能進行簡單是的計算機操作,然而正因如此,大多數人對于網絡的了解都只處于皮毛階段,真正核心的網絡技術性人才欠缺問題亟待解決,對此,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意識到了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并以培養專業的網絡技術性型人才為目的,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達到培養真正的網絡技術性人才的目標?,F針對建設對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意義和內容,以及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目的及可行性展開深入的討論,以供業內人士參考。
2 計算機網絡建設應用于本科高校的意義及其內容的重要性
2.1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的意義
本科高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卻始終無法真正的貫徹落實,大多都是理論的傳授,僅僅是紙上談兵而已。大多的高校領導層及有關部門都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并不是學生的實踐應用如何,并且多數高校也并沒有優良的學習環境及條件作為依托,但是在各大本科高校內建立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恰恰解決了這一弊端。
在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內,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來自己體驗網絡的來龍去脈,并找出其精華之所在,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親身感受網絡帶給他們的樂趣,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理解。而且網絡實驗室的建設,可以達到師生共贏的效果,教師們也能通過網絡實驗室對自身的網絡知識加以補充。同時學校也可以將網絡實驗室作為平臺,提供給學者們交流的棲息地,從而增加學校的知名度,一舉多得,又何樂而不為呢?
2.2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內容的重要性
對于本科高校而言,如何培養專業的技術性人才才是本科高校的培養目標,而針對網絡這一方面,如何能夠通過網絡帶動社會的發展,更廣泛的應用于經濟、生活等領域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對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的內容有一定的標準。
高??梢酝ㄟ^建設網絡工程實驗室的方式對建筑業有所作為,如數據的測量及圖紙的繪畫等方面,均不失為一種積極向上并有實際意義的建設內容;又如VPN技術的實驗與應用,可以用于各大企業當中,便利勞動者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3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方法及目的
3.1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方法
由于各個高校的師資力量及辦學條件的不同,計算機網絡的硬件配置可能有所不同,大致分為三類:基礎性實驗中高級實驗創新性實驗。基礎性實驗應是在相關網絡性基礎設備的操作之上,例如,局域網、VPN技術實驗及網絡管理與應用等幾個方面進行實踐;中高級實驗則可以同過路由器的設計級網絡安全等領域進行探索;而創新性實驗則是更加的發散思維,并且對網絡的技術要求也更加高端,比如網絡防火墻的設計與調配等等。
雖然每所高校的師資力量良莠不齊,但我們需對每所高校強大的師資力量給予肯定,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離不開教師們的諄諄教導,且二者的先后順序是不可逆的,實踐必需有理論作為基礎,先理論后實踐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發展和延伸,沒有理論知識作為知道,那么再多的實踐都是無功而返,白白浪費時間。因此,在建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過程當中,優化師資力量是走向捷徑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教師也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今的社會早已不再是紙上談兵,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只看重考試分數,也只是增加了更多的書呆子而已。
3.2 建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目的
建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以大量的器材、設備為依托,且計算機設備大多價格高昂,而且計算機的發展迅速,極易淘汰更新,因此,在建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準備過程中,必須考慮器械的實用性和可延展性。假設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目的是為了給國家培養更多的專業性網絡技術人才,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不單單是為了高校的就業率,更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的專業素養,達到校方及學子的雙贏。
4 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是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對與應用型本科高校自身來講,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性人才是各大本科高校的關鍵之處,而將理論教學上升至實驗教學更是構建新型教育體系的關鍵之處。而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更為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不但實現了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性人才的目的,更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活廣告,所以應用型本科高校應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建設本科高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
【摘要】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關注程度也在顯著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高校教學內開展有關課程,是與社會發展趨勢完全相吻合的,同時對于本科教育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工作開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對于現在高校計算機網絡教學內所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對于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
前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現在已經在各領域發展建設內廣泛應用應用,并且已經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及工作。各領域在網絡化建設過程中,對于專業人員需求量逐漸增加,在這種背景之下,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育所具有的責任就十分艱巨。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有關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修的一個課程,在整個教學結構內具有作用。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及技術繁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教學目標與教學陳國脫節的情況,因此對于計算機網絡教學進行改革就十分必要。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改革工作開展的前提,教學目標要是能夠明確制定,教學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就能夠明確自身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方向。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目標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網絡基礎應用、網絡管理人員及網絡有關科學研究。網絡基本應用主要就是讓學生對于計算機網絡知識及技巧進行了解,并且能夠在實際生活及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網絡上的各種信息資源;網絡管理員主要就是能夠對于網絡安全、網絡管理等知識及技能進行了解,并且在某一個領域十分完善,能夠獨立完成網絡規劃設計及網絡管理維護等等工作;網絡科學研究不僅僅需要擁有十分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能夠對于計算機網絡理論進行深入習慣研究。
網絡基礎應用是我國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工作人員所必須具有的功能,并不需要接受系統的學習, 通過培訓及自學就能夠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及技能。網絡管理員及網絡科學研究就不僅僅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作為基礎,還需要接受過專業知識。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目標就是在對于學生專業知識進行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拓寬學生知識面,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能夠將有關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同時具備創新精神。所以,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育應該以培養網絡管理員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該教學目標所開展[1]。
二、培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網絡技術發展十分快速,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對于先進的網絡技術機型學習,緊跟網絡技術發展節奏。網絡課程教師不僅僅需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國現在計算機網絡專業所擁有的教師數量雖然較多,教師對于有關理論知識也十分了解,但是教師所擁有的教學經驗十分有限。所以,筆者建議創建一支“雙師型”教師團隊,網絡教學的教師不僅僅擁有專業技能的,還擁有過網絡工程師職業資格?,F在,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師大部分都已經獲得了網絡廠商的認證,網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經常參與有關技術教育等等。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夠提高網絡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才能夠了解教學重點,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夠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對于先進的技術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2]。
三、改善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及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按照教學目標及內容,靈活的將各種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工作中。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勢
多媒體能夠有效將圖像、文字及動畫全面結合到一起,所具有的形式較多,并且在實際應用中也十分便捷。網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全部教學之間,設計個性化的教學課件。多媒體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將原本抽象化的知識以更加直觀性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實際理解上面更加容易,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3]。
(二)利用各種工具軟件輔助教學
計算機網絡教學過程中重點及教學難點就是網絡體系結構所涉及到的各種協議,學生需要對于各種協議內所具有的字段內容及格式進行掌握,要是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了解程度有限,就無法將這個協議所具有的功能落實。但是網絡體系結構各種協議知識十分枯燥并且乏味,正常情況下,教學質量都較低,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借鑒各種供給軟件,對其進行輔助性教學,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對于協議數據結構進行學習。
(三)重視案例教學法
網絡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僅需要對于專業知識進行掌握,還需要將能對于計算機網絡問題實際解決方法進行了解。計算機網絡課程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理論課程或者是應用課程,而是需要將理論知識與應用相結合。所以,在對于教學內容設計上面,在提高對于網絡基礎理論知識及工作技能重視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對于網絡工程問題的重視程度,有效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對于實際應用情況進行了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也能夠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4]。
四、進行實驗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對于學生實踐技能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過程中應該提高對于實驗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實驗教學不僅僅能夠對于理論知識進行填補,還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建設優良實用的網絡實驗室
學生能力在實際培養過程中,實踐環境十分重要,實踐環境是網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按照教學目標及內容,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網絡實驗室建設計劃,采購專業的網絡設備及服務器,創建多種網絡實驗室,例如網絡集成實驗室、網絡編程實驗室。這種網絡實驗室形式不僅僅能夠滿足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實際要求,還能夠滿足科研需求[5]。
(二)利用虛擬網絡實驗平臺
網絡技術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于實驗室內設備要求也越加嚴苛。高校所擁有的教學經費一般有限,實驗室內設備更新速度根本無法跟上網絡技術發展速度。實驗室環境雖然十分優越,但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也需要受到較多因素的限制,虛擬網絡實驗技術的發展,為網絡實驗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將虛擬機應用到網絡計算機教育內,學生通過計算機就能夠創建虛擬網絡環境,與主機進行連接,這樣就能夠完成有關實驗。虛擬網絡實驗平臺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進行網絡實驗訓練,并不會對于網絡設備情況擔心,一個學生就能夠完成對于網絡結構設計及實驗工作[6]。
結論: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在經過改革之后,學生對于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積極性能夠顯著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程再也不枯燥乏味,教學環境十分愉悅,學生擁有較強的團隊意識,能夠顯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網絡技術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教學也應該緊密與時代相結合,不斷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
摘要:為實現高精尖信息化人才的目標,培養適應首都高精尖信息化產業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的信息化人才,提出結合當前新一代信息領域重大需求,從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出發.探討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與課程群建設,闡述面向高精尖產業集群的計算機網絡課程與課程群建設的思路。
關鍵詞:高精尖信息產業;計算機網絡;課程群
0.引言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并不斷發展的產物,它的理論發展、應用水平及產業發展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信息化技術的程度,其關鍵核心技術是體現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及云計算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結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高精尖產業發展,如何設計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以清晰表達計算機網絡技術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以及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本科生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全面理解和認識?針對本科生的知識結構,如何設計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群以滿足計算機網絡人才和產業的需求?這些問題是筆者思考的主要出發點。
1.高精尖信息化人才形勢
信息化人才包括信息產業人才與信息化應用人才。信息產業人才,主要指第一信息部門就業的信息化人才,包括信息技術產業人才(即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含制造業和軟件業人才、信息技術服務業人才含通信運營業人才、計算機技術服務業人才)和信息服務業人才(即信息專業人才、信息咨詢服務業人才、介于信息服務業與信息技術產業之間的互聯網服務業人才)。信息化應用人才,主要指第二信息部門就業的信息化人才,包括第二信息部門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如傳統行業信息中心技術人員)、信息管理人才(如企業CIO)與信息技術應用人才(擁有信息化素質的普通員工)。
高精尖信息化人才是指從事集成電路、自主可控信息系統、云計算與大數據、新一代移動互聯網4個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專項高級運營、研發、設計等方面的人才。
目前,高精尖信息化人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人才結構不合理,缺乏代表產業制高點的創新前沿產品,現階段應突破國內產業短板并生產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關鍵核心產品,因此急需代表制造業服務化的集成服務產品的高端技術復合型人才。
2.高精尖產業背景下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思路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取決于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導性的重大技術,它們是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體現知識經濟對社會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的產業,是國家高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所關注的重大技術及其應用。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應符合以下幾個主題:
(1)專業定位和高端技術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2)《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即信息技術正在縱深發展并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未來應以建設寬帶、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設施為基礎,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與推廣。
(3)“互聯網+”相關技術與應用?!盎ヂ摼W+”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盎ヂ摼W+”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它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
(4)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涉及的核心技術與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包含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
目前,許多高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授課思路依然沿襲數年前的傳統授課順序:在介紹網絡的基本概念與發展歷程之后,引入開放式系統互連模型OSI或TCP/IP,然后“自底向上”地分別介紹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及應用層各層的協議原理及數據元結構。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接受計算機網絡課之前,已經對大多數網絡應用服務相當熟悉,甚至包括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涉及計算機網絡的相關內容,而“自底而上”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從較為抽象的網絡概念與體系結構直接引入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等協議分析中,容易使學生產生理論枯燥、與實際脫節的感覺,許多學生直到學期末才明白網絡體系結構以及協議的真正含義。因此,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大學的計算機網絡教學開始采用“自頂向下”的授課思路,使學生及時從感興趣的具體網絡應用逐漸進入相對抽象的底層實現,取得了比較好教學效果。然而,無論是“自底向上”還是“自頂向下”的授課方法,都采用了傳統網絡分層的縱向思維,缺乏對網絡整體性和Intemet精髓的理解,同時缺乏對下一代網絡及其融合的認識。
我們知道Internet的精髓是“IP OVEREVERYTHING.EVERYTHING ON IP”以及多學科交叉融合。基于該精髓,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層次化模塊教學模式,把計算機網絡分成通信子網、資源子網以及TCP/IP 3部分,然后從管理的角度講解網絡管理和安全。這種教學模式既靈活,又便于學生理解,更能體現網絡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以及網絡概念的理解;同時,在教學內容上強調講授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體系結構和基本協議原理以及掌握目前互聯網的工作原理的基礎性,不斷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更新教學內容,注重對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IPv6協議新內容的講解以及強化對網絡核心的路由和交換問題的講授,更好地體現基礎理論與前沿研究的結合。
3.面向高精尖產業背景下計算機網絡課程群建設思路
3.1計算機網絡課程群建設原則
(1)充分依托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國家級大學生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以網絡人才需求為導向,將教學團隊的建設、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訓以及職業素質拓展訓練與計算機網絡課程群建設結合起來,貫穿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培養的全過程,有效形成網絡人才培養的生態環境。
(2)注重基礎理論教學,拓展專業基礎。
(3)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培養。
(4)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
(5)課程標準化、短學時、系列化,突出地方服務和應用需求。
(6)強化綜合課程設計,突出創新實踐活動,體現研究型學習的內涵和特征。
(7)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政、產、學、研立體化的師資隊伍。
3.2計算機網絡課程群體系
應從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模塊的性質、主干課程和核心課程、課程體系以及課程群的培養目標出發,結合高精尖信息化產業發展,重點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和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重大需求,構建如圖l所示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群體系,實現4年不間斷的計算機網絡課程體系。
4.結語
面向高精尖產業集群的計算機網絡課程與課程群建設思路,不僅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科學、系統、規范,使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更加協調,同時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理解高度和理解深度。
摘 要: 從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職業化教育目標出發,針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從課程定位、內容體系、教學手段與方法、實驗項目的設置與實施等方面,提出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措施。經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和措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職業化教育; 計算機網絡; 教學改革
0 引言
作為現代社會信息化的基石,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說是近三十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計算機技術之一。計算機網絡課程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課程,早已成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且還是我國計算機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考試專業課必考科目之一[1-2],越來越多的理工科專業將其列為選修或必修課。面對不斷涌現的計算機網絡新技術和新應用,以及當前本科教育的應用型職業化趨勢[3],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何與時俱進,成為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課題。
本文從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的角度,探討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職業化教學改革。
1 計算機網絡教學研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許多高校教師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課程內容體系結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實驗內容設計與實驗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4-6],有力地推動了教學改革。但是面對當前應用型本科職業化教育取向的新要求,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1 定位不準、目標不明、內容龐雜
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先前以研究型大學的課程教學為樣板,在其基礎上稍作修改而形成自已的教學方案。研究型大學一般在教學上注重理論的深厚博廣,但地方本科院校與研究型大學之間在教與學、培養目標等多方面都存在差異,這種做法造成一些地方院校出現一些問題,如:在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方面以及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訓練相對不足。一些學生畢業后進入用人單位,在一些專業技術崗位上不能很快勝任工作。
近年來,國家提倡應用型本科職業化教育,一些學校教學強調實驗、實訓等實踐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理論教學的要求,于是又出現學生的理論水平相對較弱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我們的教學經驗,對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掌握不好的學生,在實踐中往往難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實踐項目,只能較為機械地按教師指導參與項目,難以融會貫通,更不用說靈活運用了。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交叉、相結合的產物,并且技術發展快,內容龐雜?,F有計算機網絡的一些經典教材,如《計算機網絡》(謝希仁)、《Computer Network》(Andrew S.Tanenbaum)等,內容豐富,知識面廣,理論知識深厚?,F在各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所設學時大都不足以將教材的內容全部詳細講完。從另一方面來看,有些理論應該屬于研究生學習的內容,所以教師必須對講授內容進行優化處理,這也是對任課教師的一個考驗。
1.2 教學手段與方法不能與學生現狀相契合,對理論應用于實際的重視與訓練不足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從早期的單一理論講解,到“電子課件PPT”+“講解”的簡單模式,再到情景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項目式教學模式等。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值得關注。另一方面,作為應用型本科課程,如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于實踐的能力,還需要狠下功夫。
1.3 實驗內容枯燥,實驗效果差
現有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實驗項目的內容設計與網絡應用關聯不夠,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這造成學生做實驗的興趣和動力欠缺。在實驗實施上,沒有進行有力的督導,實驗效果沒有保證。
2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
根據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職業化教育的定位,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2.1 明確定位,優化課程內容結構
我們認為,對于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專業而言,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從整體上理解計算機網絡的組成以及運行機制,為后續的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等課程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應用型本科對理論學習的要求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學的“深厚”,也不同于職業院校的“夠用”。應用型本科應該要求理論“堅實”,即理論的科學性準確、實在,不要求過深,但要求能將理論講清楚,使學生能靈活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基于以上觀點,計算機網絡課程要讓學生理解與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能講明白網絡交互的基本機制。教學內容體系應該包括網絡概述、以TCP/IP主線的各層,網絡安全等。要分清各部分內容的主次輕重,對于基本理論部分必須熟練掌握,能夠靈活運用,比如分組的轉發流程、IP子網劃分與超網構成等。對于一些相對較深的內容,比如:TCP擁塞控制,只要求學生掌握擁塞控制的概念及基本機制;對于擁塞控制算法,教師點到為止,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
2.2 教學方法的改革
理論教學是整個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們從激發興趣、以應用促進理論學習、重視知識體系三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改革。
⑴ 通過問題情景、互動與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和源泉。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教師要求學生學”改變為“學生主動要求學”。
教師平時可以有意識地收集計算機網絡相關的案例、故事,上課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適時地使用問題情景、互動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授ARP協議中,提出ARP攻擊的案例,向學生提問:在同一個實驗室中,能否從自已的電腦上,看到其他某臺電腦上網的分組內容,并且控制這臺電腦的上網連接?通過這種設問,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抓住理論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做到密切聯系實際。問題設計必須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其思維,最終達到透徹掌握理論機制為目標。
⑵ 樹立“于應用中學習理論,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教學理念
計算機網絡學科是一門直接來源于實踐需求、服務于實踐需求的應用型學科。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都是為了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問題而提出來的,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計算機各種網絡協議提出的背景、目的及用途,并從分析實際案例應用,進步理解各種協議的工作機制及應用。教師必須樹立“于應用中學習理論,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教學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中。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教學中從“用”出發,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網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培養學生應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于應用中學習理論,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教學理念,可以通過案例教學來貫徹實施。在教學中通過對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真實的案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要很好地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程經驗,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握重點,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讓學生掌握理論的同時,學習到主流和先進的實用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⑶ 重視知識體系構建
計算機網絡課程一般是層次式教學,即按照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逐層加以講述和分析。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往往放在各層次的內部細節上,而對于組成部分在體系整體中的作用及上下交互機制常常講解不多,甚至于忽略。這使得學生容易深陷于細節之中,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猶如盲人摸象,限于局部,難成體系,妨礙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知識的融會貫通。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對局部對象在整個知識體系位置及作用的認知。比如,在講ARP協議時,在分析ARP協議的工作機制之后,還可進步從二臺計算機分組通信整個流程的角度,來分析ARP何時被調用,讓學生了解ARP協議在整個網絡協議體系中的位置及作用。
2.3 實驗手段及實驗項目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許多理論知識對于第一次接觸的學生來說相對比較抽象,實驗是讓學生深入理解理論運行機制、體會理論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如下實驗教學的改進建議。
⑴ 由淺入深的層次式的實驗項目
教師精心設計實驗項目,編寫實驗指導書。在一個實驗項目中,應該包括原理驗證性實驗、應用設計性實驗、能力擴展實驗等由淺入深的多層次內容,實驗項目既要能充分體現相關原理的運行機制,又要能體現理論在實際中的具體應用。在設計實驗項目時,多從實際案例中提取,并且在實驗項目中明確實驗的應用場景,讓學生感覺到通過完成實驗,就能處理實際應用中對應問題,使他們在完成實驗后產生成就感。
⑵ 多種形式督導,確保實驗效果
教師對學生的有力督導是保障實驗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分組,檢查時以每個小組為單位,教師在小組內隨機抽查一名同學,要求其講演匯報,有不過關者,整組重新學習;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讓其匯報實驗心得體會。使用多種方式激勵學生齊頭并進,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 結束語
本文從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職業化教育角度,提出優化課程內容體系,在教學中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重視知識體系構建,通過案例教學與層次式項目化的實驗教學相結合,從應用中學習理解理論,再以理論指導實踐應用,深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加強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教學改革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也是對我們近年來教學改革實踐的總結。通過本校的教學實踐證明,應用這些改革方法和措施,改變了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學習的抽象枯燥感覺,讓學習充滿了挑戰和樂趣;學生的團隊意識、綜合素質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我們還將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層次化項目式實驗教學及實驗督導方式。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工程專業對本科生英語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作為網絡工程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迫切需要進行雙語教學改革。本文從必要性與面臨的問題入手,討論本科生“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改革問題,進而提出改革思路,包括將管理作為一種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開展雙語教學、借鑒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思想創新雙語教學平臺,以及建立“教材――互動――考核”三位一體的雙語教學體系。
關鍵詞:網絡工程專業;計算機網絡管理;本科生課程;雙語教學;改革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規范》建議,“網絡工程專業主干課程一共有5門,即計算機網絡原理、網絡應用開發、網絡設計與集成、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它們涉及本專業最核心、最基礎的原理、技術和實現方法等,應設置為必修課程”。[1]湖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于2008年面向本科生開設網絡工程專業,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工程專業對本科生英語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作為網絡工程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迫切需要進行雙語教學改革。本文嘗試從必要性、面臨的問題與改革思路等三個方面討論“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改革問題。
一、“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作為網絡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是網絡管理與安全課程群的核心課程,僅僅局限于特定的一種或幾種網絡管理技術的講解,將不利于本科生更加全面地建立網絡管理體系結構。因此,“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立足于網絡管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以及相應的網絡管理技術更新。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及其網絡管理技術的不斷更新,“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對英語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這一背景下,“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采用雙語教學的模式,將有利于更好地為本科生引入并講解網絡管理的體系結構、技術現狀與未來發展。
為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提高教師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為學校發展建設培養和儲備雙語人才,大力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我校已成功舉辦了八屆雙語教師英語培訓班。這一措施的實施,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盡管我校的雙語教師英語培訓措施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有效的師資保障,但“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仍然面臨著其它的一些問題,如下所述。
1.本科生能否接受雙語教學。一般來說,本科生對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或多或少是有抵觸心理的,很多學生認為他們的英語基礎不好,對大學英語課都沒興趣,或者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都很害怕,專業課程的學習還要用到英語學習,感覺專業課就好似英語的閱讀理解,從心理上不愿意接受雙語課程。因此,需要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深刻理解本科生對雙語教學的態度,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更為樂觀的學習態度。
2.如何為雙語教學選擇合適的教材。“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材作為雙語教學的依據。目前,國內高校計算機雙語教材建設仍顯滯后,外文原版優秀教材因為價格昂貴而使本科生難以承受,國內自編的專業課英文教材又相當匱乏。[2]因此,如何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選擇合適的教材,便成為一個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
3.雙語課程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坝嬎銠C網絡管理”課程采用雙語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考慮采用何種教學模式來保證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學模式是選擇全英語授課,還是英漢混合授課,或者是全漢語授課,這對任課教師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既要符合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更要保證本科生對計算機網絡管理專業知識的真實掌握。
4.雙語課程的考核如何全面評價學習效果。本科生的課程一般都需要通過考核來獲取相應的學分,“計算機網絡管理”雙語課程也不例外。雙語課程是采取全英文考核(側重于專業英語的理解),或者是全中文考核(側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還是中英混合考核(前兩種方式的權衡),選擇的考核方式又如何全面評價學習效果,對于“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而言,都是需要深入考慮的問題。
三、“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強調,“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3]在這一背景下,綜合考慮“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必要性與面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1.將管理作為一種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開展雙語教學。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現有的熱點問題都與互聯網息息相關,而管理是互聯網的天然屬性,盡管目前大多情況下,管理仍作為互聯網的一種附加功能。作為網絡工程本科專業互聯網管理方向的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將有利于直接獲取國際上關于互聯網管理的最新進展,培養本科生將管理作為一種互聯網的思維方式。
2.借鑒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思想創新雙語教學平臺。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課程的出現,為世界范圍內名師教育資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正在影響著我國的高等教育,同時也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這種教育革命帶來的沖擊和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世界頂尖的研究型大學,還是面向教育普及的教學型大學,都需要在革命的浪潮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方向和策略,改革自身的教育系統和教學方法,利用MOOC這種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實現教學服務的目標,進而提升學校在教育領域的貢獻和地位。[4]我校目前正從教學型高校向教學科研型高校過渡,在這個過程中,更需要牢牢樹立科研服務教學的思想,通過借鑒MOOC思想,利用世界范圍內名師教育資源,并引入國際上最新的科研成果,為本科生“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教學提供一個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的雙語教學平臺。
3.建立“教材――互動――考核”三位一體的雙語教學體系。為了幫助本科生樹立更為樂觀的雙語課程學習態度,同時避免外文原版優秀教材的價格昂貴,筆者考慮選擇一本外文原版教材的中文翻譯版作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教材。候選的書目包括Cisco技術圖書系列的《網絡管理技術構架》和《網絡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以及Douglas er教授的《自動網絡管理系統》?!蹲詣泳W絡管理系統》主要突出理論性,而《網絡管理:計費與性能管理策略》則主要突出實踐性。相比而言,《網絡管理技術構架》較好地兼顧了理論性與實踐性,比較適合作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的本科生教材。[5]
在以外文原版教材的中文翻譯版作為教材的基礎上,采取主題講座互動的模式,通過全英文課件開展雙語教學,既能保證本科生對計算機網絡管理專業知識的真實掌握,又充分發揮了雙語教學的優勢。按照這一思路,為了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習效果,“計算機網絡管理”雙語課程的考核選擇中英文試題混合的考核:在專業知識的理解上采用中文試題,用中文作答;而在專業英語方面,采用英文試題,并且要求用英文作答。最終旨在建立“教材――互動――考核”三位一體的“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雙語教學體系。
四、結語
“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是網絡工程專業主干課程之一,本文旨在討論其雙語教學改革問題,并從必要性、面臨的問題與改革思路等三個方面加以闡述。按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的指導精神,筆者提出將管理作為一種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開展雙語教學、借鑒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思想創新雙語教學平臺,以及建立“教材――互動――考核”三位一體的雙語教學體系等具體的改革思路,并嘗試應用于“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中。
摘要:通過借鑒國內知名大學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從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出發,針對本院校的實際特點,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網絡課程教學方案,詳細介紹課程設置和具體采用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的必修課。近年來網絡技術發展迅猛,網絡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對于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網絡技術的掌握情況,對于能否很快適應社會需求極為重要。黑河學院自2004年正式批準成為綜合類本科院校以來,其計算機專業的網絡課程經歷了從無到有,教學隊伍已發展到一個精英教學團隊,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模糊、粗放到精益求精。
1.課程內容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絡課程體系龐雜,為了突出辦學特色,充分發揮本院優勢,黑河學院對網絡工程專業學生提出4項基本學習目標,即懂、建、管、用:
“懂”是能夠正確認識和認知網絡術語及協議標準;
“建”是能夠對現有網絡提出建設性意見,并能夠作出實施方案;
“管”是能夠使用網絡硬件設備對網絡進行管理和維護;
“用”是能夠熟練地掌握網絡信息、站點的。
在對課程內容設置上也充分考慮到計算機網絡中的一些經典內容,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識。例如,在講授擁塞控制內容基礎上,滲透部分神經網絡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不斷引入最新網絡技術,如高速LAN、無線LAN、藍牙、ATM、IPV6等。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知識體系,對于網絡工程專業不同方向的學生在教授網絡課程時以TCP/IP協議體系結構為主線,以Internet和Intranet作為實例來講解網絡基本原理和其應用。網絡課程內容及知識點的設置見表1。
不同的專業方向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不一樣,學生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本著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安排和組織形式上采取多類別分類教學,具體類別如下。
1)計算機網絡(72學時,理論36,實踐36)。
適用于網絡工程專業本科生,采用謝希仁教授編著的教材《計算機網絡》第四版進行教學,講授內容包括網絡概述、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局域網及介質訪問控制、廣域網技術、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2003、Linux)。在應用層重點講述HTTP、FTP、SMTP、DNS、DHCP、SNMP等協議的原理,P2P模式與C/S模式的差別;在傳輸層講述可靠傳輸的基本條件、流量控制、差錯控制以及TCP、UDP協議;在網絡層主要講述路由算法、IP協議、構造超網與子網劃分、網絡互連、路由器基本原理等。實驗內容包括互聯網應用、應用層網絡協議驗證、網絡操作系統基本命令、網絡測試、網絡編程。1個學期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網絡課程設計,內容包括企業網方案設計、局域網P2P即時通訊軟件的實現等?;靖采w了表1中所有的知識點,另外對于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神經網絡也做了講述。
2)計算機網絡與通信(54學時,理論36,實踐18)。
適用于網絡工程專業(通信工程)方向本科生,采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教學,講授內容以Internet為線索,系統介紹協議、服務、數據報、數據交換、信道復用等網絡基本概念,應用層的重要協議如DNS、TCP、UDP、IP、FTP、SMTP、HTTP和網絡設備。重點講述多路訪問控制協議、IP子協議以及交換機、路由器、模擬與數字通信的方法與過程、效率與性能,噪聲與干擾對通信的影響等。對計算機安全包括RSA加密算法、數字簽名、電子郵件加密傳輸、認證協議、加密通信等進行介紹。實驗內容包括協議分析和網絡通信仿真實踐,重點在于理解協議的概念、應用和脈沖編碼調制,實現一般網絡應用。覆蓋表1中的基本和中高級內容。
3)計算機網絡基礎(48學時,理論36,實踐12)。
適用于網絡工程專業(物聯網)方向本科生,采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教程》教學,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網絡概述、通信原理、TCP/IP協議結構、局域網技術、廣域網技術、網絡設備及應用。實驗內容包括互聯網應用、應用層網絡常用協議實現、網絡測試及管理命令使用和組網技巧。主要覆蓋表1中的基本知識內容,省略了網絡層和運輸層中較為復雜的知識內容。
2.實踐項目設置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主要環節在于實踐,實踐教學的定位是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培養基本的網絡應用能力,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圍繞這一目標,黑河學院為網絡工程專業及相關方向開設的網絡實驗項目如表2所示。
根據以上實踐教學內容的設置,針對專業方向的不同需要,對網絡課程的內容和實驗項目要求做相應整合,滿足各專業方向對于網絡教學的要求。
3.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
計算機網絡課程知識點多、覆蓋面寬、系統要素多、各種協議實體交互復雜,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為了改變過去傳統的一味講授的教學模式。課程組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具體方式如下。
1)討論式教學。
由實驗授課教師講解本節實驗的理論原理和具體的實驗內容,針對難點和重點,設計思考題并要求實時記錄實驗過程,實驗完成時,通過提問或研討分析的方式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學生印象深刻,對于比較復雜的協議有實質性的了解,避免死記硬背。
2)任務驅動式教學。
在理論課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每個“任務”,并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按照“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引出教學內容講授新知識總結評價”的過程展開課程。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環境,以校園網拓撲結構為參照,使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接觸到真實的網絡案例,從分析網絡拓撲結構到網絡規劃與設計再到硬件設備的選擇逐步展開。教師在講解的基礎上,指定內容如計算機網絡的概念、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Internet的發展過程、網絡系統拓撲結構設計、網站建設與維護等,安排3~5名學生組成小組,查閱資料、討論并寫出專題報告,并在課堂上向同學講述,一起討論、分析和評價,使每個學生都有興趣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其自學能力。
3)開放式實驗教學。
學院于2011年建設了網絡實驗室,引進了最新的網絡仿真設備,對學生全天開放,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學習理論知識,在課外也可隨時練習課堂實踐內容,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既強化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
通過靈活的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并結合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師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精簡了課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省內專家和院系領導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給予了肯定。
4.結語
網絡工程專業橫跨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專業領域,由于涉及學科較多,國內還沒有統一的課程體系,黑河學院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和學校的辦學實力,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為主,面向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面向基層,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具有理論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高素質應用型網絡技術人才。
摘要:該文針對高等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提出一種適合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實驗;方案
1 概述
教學定位:計算機網絡定位為高等學校計算機核心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基本知識,了解計算機網絡基本組成,掌握基本的網絡管理和計算機系統安全設置方法,以及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獲取、信息等各種網絡應用及開發能力。
課程實施方案總體設計思想,學校的層次不同,學生專業不同,人才培養目標不同,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也不相同。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課程應有不同的實施方案??梢詮牟煌嵌仍O計實施方案,例如:按學科劃分、按課程內容劃分等。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課程,采用基于內容的實施方案設計方法,可以初步分成如下兩大類:
1)以計算機網絡原理和技術講解為主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主要內容: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知識,網絡模擬與網絡協議,網絡設備的功能、組成及基本原理,網絡管理,網絡服務,網絡應用開發等。
該實施方案主要針對重點高校的理工類學生,全面培養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理解,提高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水平,初步培養簡單的網絡應用開發能力。
2)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講解為主的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主要內容: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網絡硬件基本功能、簡單原理,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的簡單配置,網絡服務的應用,Internet應用以及計算機系統安全等方面。
該實施方案主要針對重點高校文科類學生、一般院校理工類學生、文科類學生,全面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特別是互聯網應用能力。
2 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
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最常用的內容組織方式是采用基于OSI七層模型的方式分層講解。從內容的性質和認知順序看,將知識單元組織成不同的知識模塊,知識模塊又可以分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網絡協議三個認知層次,從而為課程內容簡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
3 實驗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實踐教學除了要對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應用驗證外,還將選擇大量實際中有可能遇到問題,特別是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1實驗內容基本要求
對于課程內容的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安排相應的實驗驗證所學的理論知識,關于計算機網絡及應用課程中的實驗設計,對應的實驗內容和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3.2實驗項目設計
實驗名稱:簡潔明了的反映實驗的核心內容
實驗目的:實驗預期達到的目標。采用了解/理解,掌握/會等詞匯分條描述,也可用深入理解,熟練掌握等用詞對目的進行強調。
實驗類型:分為驗證型、綜合型、探究型三種類型
實驗內容:實驗的具體內容,分條描述
實驗條件:實驗所需的硬件設備、軟件系統、網絡環境
實驗分析:給出設計該實驗的出發點,問題分析,解題思路,實驗難點分析等。
實驗步驟:操作步驟和程序關鍵代碼
實驗拓展:在本實驗的基礎上的應用能力拓展,給出一個或幾個待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知識的靈活應用和遷移能力。
同時,還應該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形式可分為單人實驗、小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
3.3實驗教學大綱
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實驗分成3個實驗單元,每個實驗單元包含若干實驗項目,在項目設計和選取上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 結合理論教學,實驗項目應該能夠反映和驗證課程所講授的主要知識點,以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實現從原理到應用的知識遷移。
2) 全面反映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需求,盡可能覆蓋各種應用情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技能。例如,web瀏覽實驗包括web瀏覽器和RSS聚合兩類情況。文件下載包括FTP下載、BT下載、迅雷下載等多種技術。
3) 突出重點難點問題,對于應用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計算機系統安全設置,包括了本地安全策略、組策略、內置防火墻、防火墻軟件、映像劫持技術、TCP/IP篩選等多種技術。
摘 要 為了解決網絡技術專業??葡虮究妻D型教學過程中的區別和方向定位,采用多元化、全方位的方法確保人才培養質量。運用“工學結合,產學結合,校企結合”的方法,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形勢和能力要求,以創新專業培養目標為著力點,全面推進以教學改革為根本的轉型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網絡專業 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 轉型
為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無線寬帶技術、網絡電視、物聯網和云計算等信息網絡技術面臨著新的挑戰。亟需解決專業??葡虮究妻D型,新型專業人才既要具備先進的網絡技術能力,又要精通軟件開發和通信方面的知識,因此,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并納入到教學進程之中,實現理論、實踐和需求能力轉型培養模式系統化變更。
1 總體目標轉型
專業建設運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訂單式培養;緊緊圍繞專業發展的方向和專業前沿的最新動態,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優勢、行業優勢以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利用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推新,通信網絡技術的升級與服務需求也在不斷地更新,為就業創造出更多的機會。構建能力—項目—目標一體化的課程模式;以融合就業核心競爭力與崗位職業適應力為基礎,實施校內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企業合作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2 人才培養模式目標轉型
(1)專業培養目標。根據專業建設整體發展思路,面向信息產業和本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突出行業能力培養,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探索“教、學、做”一體化的組合教學方法,將學歷教育、職業技能、職業認證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具有一定行業基礎、掌握最新IT能力、善于獨立維護應用”的綜合型IT人才作為最終目標。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目標。工學結合,校企結合以本省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3G網絡建設為背景,加強網絡實訓,側重面向用戶服務內容,實施“機-線-網”一體化組合教學模式,計算機通信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識網”“組網”“護網”“用網”的流程,體現網絡的階梯型工程特征。
(3)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建設目標。將IT產業行業標準納入教學,形成了一套以“懂、建、管、用”為核心體系,培養高級技能型綜合網絡技術人才為培養目標的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本專業已成功地把Cisco等國際IT龍頭企業的技術標準和技能訓練方法融入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中,以此提升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4)實踐教學建設目標。服務于本地經濟,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技術保障。加大校企結合和產學結合的廣度和深度,采取下廠鍛煉及訂單培養等方式,吸引企業參與學校專業課程建設、頂崗實訓基地構建、實訓項目開發、利用師生論壇,從而形成校企互動的良好合作模式。
(5)教學團隊建設目標。培養含有系統開發和網絡工程設計實現經驗、擁有大型網絡設計維護能力、大型信息系統安全設計應用經驗的高技術人才作為專業帶頭人,加強與Cisco、華為3Com等國際IT行業的合作,通過集中參訓、多方取證等方式確保專業教師的知識不斷更新,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市場需求、應用最新技術服務社會。
3 保障體系目標轉型
(1)教學條件建設目標。建立本專業的開放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具備現場教學、實踐教學、職業技能取證等方式,實現教學與實踐、教學與企業、教學與行業一體化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工程技能。擴建專業實驗室,建成1個“教學做一體化”網絡工程實訓基地,新建1個能在工程、網絡設計、實現、利用多媒體教學場景,增強教學互動、安全技術和云計算物聯網等領域實現專業技能訓練、新技術應用的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進一步實現與IT行業培訓機構、物聯網應用的聯合共建。
(2)管理機制建設目標。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抓好“四大建設”,樹立“四個地位”為工作重點,即做好師資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現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工程實踐的基礎地位、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學建設的優先地位,以教學為核心,以學生為對象。保證教學實效質量;強化教學過程監控,引入教學評價,開展專家講評、結合教師的評教,加強教與學的互動,確保教學質量提升。
(3)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目標。本專業建設目標主要培養系統應用、信息安全技術及系統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與物聯網服務的企業,及企事業單位信息技術部門能力,為了提高質量,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生產、管理及服務從事網絡設計、實現、系統開發與技術支持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4)人才質量及綜合能力建設目標。運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結合行動性教學方式以及堅持人才培養的實踐性特色,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立足本地,面向區域,走向行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人才在通信網絡中的應用與服務為導向,建立工學融合點,以過程系統能力為基礎,創新專業課程群的建設;面向學生,利用企業工程人員與教師實現三位一體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創業能力。
4 結語
結合多年的教學多方位、多元化改革經驗,不斷創新教學體系和實踐過程,為本專業培養適應新技術及新形勢下人才職業需求做了轉型探索研究,通過教學改革力爭實現轉型化人才更加適應經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創新及提高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實踐能力,有力的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為新型綜合性職業能力不斷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