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4:32:04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心理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我國心理學的研究這些年發展迅速,體育心理學也隨之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體育教育的革新。體育心理學促進了體育教育研究和學科建設的發展,也為體育的心理素質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學根據,著力于體育教育的實踐服務。
關鍵詞:體育教育;體育心理學;改革;重要作用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我國的體育心理學積極地緊跟國際體育心理學的步伐,結合我國體育教育的實際情況,融合到我國體育教育革新的實踐中,積極建設有中國體育特色的心理學體系,努力地促進我國體育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提高。
1 我國的體育心理學發展近況
1.1國際的體育心理學發展迅速
當今的體育運動朝更加專業化和細化發展 ,而不僅僅是單一的身體運動本身已分化成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學校體育等幾大部分了。就心理學在體育領域的應用來分,又可分為體育和鍛煉、運動心理學,這幾方面快速發展,相互支撐,且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和特點。所有這些學科的發展不但充實了我國體育心理學領域,擴大了研究空間,而且最根本地促進了我國當代體育教育的革新。
1.2目前我國的體育心理學發展更加成熟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的各大院校重新開設了體育心理學。馬啟偉教授于1996年主編出版了《體育心理學》,此書迅速成為全國各大院校的體育心理學統編教材用書,并成為體育專業體育心理研究的指導叢書。隨后,中國的體育心理學專家結合中國體育的現狀和特色,陸續編寫出版了大量有高質量和學術水平,影響廣遠且適合各種不同的體育人群的體育心理學相關的教材用書。比如龔堅、張新2006主編出版的《體育教育學21世紀體育教育叢書》;季瀏2006年主編出版的《體育心理學教與學指導》;馬啟偉、張力1998年主編出版的《體育運動心理學》等等。這些體育心理學專家學習國際先進的體育心理學知識,結合我國的自身情況和特點,致力于體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學習和教學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心理學理論體系,促進我國的體育教育革新和發展。
2 體育心理學的迅速發展使體育的素質教育有了可靠理論基礎
2.1體育教育的環境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
環境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非常明顯,學生個性的形成不僅取決于學校知識和規范的學習,還受環境的變化影響,尤其是復雜多變的環境。普通的文化教學一般處在教室里,相對而言較封閉;而體育教學一般處于開放式的露天場地或寬暢的場館進行。體育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和研究,作為理論基礎很好地應用到體育教育環境,改善了學生的體育教學環境。更好地促進了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全面發展。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環境,也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學生的內心深處,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體育心理學促使體育運動更加穩定有效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心理健康,而且還能很好地治療身心方面的疾病。當然盲目的體育鍛煉非但不能起到促進和治療作用,不當的話甚至會引起傷病,正確的方法加上科學的指導,體育運動才能更加有效。體育運動項目中,尤其是體育運動員的水平相當接近時,運動員心理素質已成為是否能贏取比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專家先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與其運動項目之間的關系研究,再對運動員進行科學的心理選材和訓練,把運動員學習體育技能的過程和心理有效的發展結合,使體育訓練更加合理有效,也為我國全面的體育教育革新創造了有利的先決條件。
3 體育心理學能更好地指導學校對學生主體性教育培養
3.1體育心理學為學校培養學生全面性和主體性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教育界盲目地追求升學率,學生的興趣愛好受到壓制,學生的主動性和內在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針對這種不合理的局面,我國的教育專家深入地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理所當然,體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的理論基礎,其把學生學習行為看作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應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2體育心理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
體育心理學特別重視個體之間的不同差異,講究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個體才能。我國的體育心理學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長期深入的研究和精心的分析,有了豐富的經驗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針對個體差異進行素質教育,因材施教,讓學生個性和全面性得到充分發展。
4 體育心理學促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對各種挑戰
4.1體育心理學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類的一般智力行為包括動機、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感知、記憶、思維等智力因素。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努力地培養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質,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體育項目發展,發掘和培養更多優秀的體育運動員。
4.2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是體育教育革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硬的心理素質是人取得成功所具備的非常重要的一項,人是由身體和心理組成的,兩者密不可分,相互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體育教育革新的重要一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加強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明確提出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目標是刻不容緩的。我們通過對在校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找學生談心,及時發現問題,認真分析問題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治療,從而使學生不僅生活上心理健康,在學習和工作中也能保持好的心理素質,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和將來的社會生活。
5 結論
我國的體育教育革新必須要以體育心理學為理論基礎,努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學生全面身心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
體育心理學不僅有利于促進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也滿足了學校德育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的人越來越多,選擇什么樣的健身方式最適合呢?成都體育學院專家田川認為,除了考慮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等因素外,將個人的性格因素考慮進去,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體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的項目,對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F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正常人擁有的心理調節和適應能力,或是表現明顯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過有針對性的適當健身運動,可以糾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狀態。
田川列出了幾種類型的人應選擇的運動項目,其中與跳水、游泳相關的有:
膽怯型
有的人天性膽小,動輒害羞臉紅,性格靦腆。這些人應多參加游泳、跳水等健身項目。這些健身項目要求人們不斷地克服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越過障礙。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膽子會變大,為人處事也就顯得從容自然了。
虛榮型
有的人虛榮心強,遇事好逞強。這些人可選擇一些難度較大或動作較復雜的運動健身項目,如跳水等,以不斷地提醒自己,萬萬不能驕傲。
急躁型
有的人處世不夠冷靜沉著,易沖動急躁。這些人可選擇游泳等健身項目,這類活動多屬靜態、單獨的運動,不會帶來情緒的大的波動,有助于調節神經功能,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摘要]體育心理學課程是基礎性學科,其理論性較強,因此導致學生厭學和畏學現象較重。文章從教學改革入手,結合體育院系學生的特點,以體育心理學教學實踐為例,證明在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學改革的過程,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評價水平。以期通過實踐,尋找到體育心理學教學的最佳方式,為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院校 體育心理學 教學改革
在普通高校體育院系的專業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理論課教學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已達成一種共識。體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人們從事體育活動(包括體育教學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的專門條件下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目前,體育心理學的教學過程存在諸多不足,如,教學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極其欠缺,教學方法又過于單調,基本上是長期維持課堂講授滿堂灌的局面,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多數體育心理學教師在課堂上過分偏重知識的傳授,忽略理論與實際的聯系,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本課程理論性較強,體育院系的學生,又有自身的特點,他們大多活潑好動、性格比較開朗,但理論課學習興趣不高,因此,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安排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改革,揚長避短,以發揮學生的優勢。在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個性特征外,還應充分考慮理論教學的基本規律,注重學生在知識掌握過程中的循序漸進,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從“被動學習”階段逐步轉化到“主動學習”階段,從而達到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
根據本學科的發展特點及其面對的教育對象特性,本文對體育心理學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實踐,教師在理論課堂教學要講清理論用于實踐的方法,組織學生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此外,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教學實踐的理論講授,讓學生在理論指導下增加實踐感,逐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組織學生觀看教師的實際授課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分析、評議實踐中看到的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的情況,并要求結合專題內容寫出書面評價。通過這一過程,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一、利用分組,控制課堂紀律
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是課程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體育院系的學生天生性格開朗,活潑好動,這也是理論課的課堂秩序不好維持和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好的教學效果,依賴于好的課堂秩序和課堂心理氣氛,在教學中如何創造有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課堂心理氣氛,十分重要。在教學之初,把任課班級的學生分成四組,每一組設有組長、理論課講授人和評分員。組長任務,主導全組工作,安排好各項任務;理論課講授人的任務是,完成一次10~15分鐘的理論課講授;評分員的任務是,給理論課講授人打分,作評價。教師考勤,實行公開制,每次課前把學生上一次課的考勤公布出來,按組打分。
有研究表明,當一個個體以歸屬組的方式呈現的時候,其表現最好。因為,作為組的成員時,考慮到自己的表現對整組成績的影響,其責任心就會增強。公開考勤,在每次的考勤時間的框格內,用符號標識這一節課學生的出勤和表現情況,例如:√——遲到,×——曠課,Jh——交頭接耳聊天,——事假,——病假,Sh——玩手機,考勤分數,每課一更新。通過按組進行的公開考勤,提高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教師可以有效地控制課堂紀律,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利用實踐,培養學生能力
傳統的體育心理學教學方法過于單調,長期維持課堂講授滿堂灌的局面,教學過程是教師演繹知識的過程,而非學生理解、認知知識的過程,更忽略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強調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因此,教學中,在組長的引領下,每組學生完成兩個實踐任務:看課分析和理論講授??凑n分析指的是,看其他教師的實踐課,要求有記錄有評價;理論講授是指本組的理論課講授人,利用多媒體課件,完成一次理論講授課。
(一)看課分析
1.學生進行看課分析的程序。教師教學過程中,在恰當的時間分階段安排學生進行看課分析。比如,講過“體育興趣”和“體育動機”的章節后,安排任務,讓學生選擇任意教師的課程,進行看課分析,主要分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了哪些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動機。學生應用所學的體育心理學知識,以體育心理學的視角,進行實踐課的看課分析。讓學生明白,學到的東西應該學有所用,也就是說學了有用。
2.學生進行看課分析的要求。要求學生按組進行看課,組長統一管理,安排任務,每人做課的過程記錄。為了實施管理與監督,要求學生所做的看課記錄,必須有任課教師的簽字。個人形成看課記錄和評價分析后,由組長組織,全組成員最后進行綜合評價討論,形成本組完整的書面看課報告。通過這一過程的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即讓學生明白,學到的東西如何用。
(二)理論講授
1.學生進行理論講授的程序。教師全面介紹理論講授的意義,安排理論課講授的內容,布置任務,并給出理論課講授的評分標準,標準共分為6部分,總分100分:(1)舉止儀表。主要看舉止儀表是否大方得體,能否做到身教,占20分。(2)語言表達。是否流暢自如,能否做到言傳,占25分。(3)列舉實例。是否恰當貼切,是否充實內容,占25分。(4)學生反應。是否認真投入,能否達到效果,占20分。(5)教學課件。是否內容豐富,是否科學易懂,占5分。(6)教學時間。是否安排合理,是否恰到好處,占5分。各組的評分員,根據理論課講授人的實際講授情況,進行打分。打分時,要標明講授的章節(內容),按項給分,以便分析各項得分的百分含量,最后計算出總分。
2.學生進行理論講授的要求。全組同學在組長的帶領下,共同協助理論課講授人準備理論課的課件、講稿,并進行試聽試講,幫助理論課講授人查找不足,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利用評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水平
(一)看課分析評價
教師根據學生個人和組總評的情況,帶領全體學生,共同進行分析評價,可以指導學生,按照教師的“哪一種方法”培養了學生“哪方面的興趣”。例如,教師的游戲法,激發了學生的上課激情。同時,發現教師還存在哪些不足,例如,教師上課過程中的語言表達不當,影響了學生的情緒等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理論講授評價
將四組評分員所給打的分數匯總,計算單項得分、單項得分的百分含量。例如,某同學的得分情況:若四組評委分別給“舉止儀表”一項打分19分、19分、19分、20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得分為77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19.25分,該項最高分為20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19.25/20=96.25%;“語言表達”一項打分23.5分、23分、25分、24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為95.5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23.88分,該項最高分為25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23.88/25=95.50%;“列舉實例”一項打分24.3分、24分、24分、23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為95.25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23.81分,該項最高為25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23.81/25=95.25%;“學生反應”一項打分19分、19分、20分、19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為95.25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19.25分,該項最高分為20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19.25/20=96.25%;“教學課件”一項打分4分、4分、5分、5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為18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4.5分,該項最高分為5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4.5/5=90.00%;“教學時間”一項打分3.5分、4分、3分、4分,則該同學這一項單項總分為14.5分,平均分數為(評委1+評委2+評委3+評委4)/4=3.63分,該項最高分為5分,該項得分的百分含量為3.63/5=72.50%;該同學最后得分為19.25分+23.88分+23.81分+19.25分+4.5分+3.63分=94.31分。此分數為個人的總得分情況,同時也是理論講授人這一組的總分。此同學的評語是:舉止儀表、語言表達、列舉實例、學生反應四項都在95分以上,很好。教學課件稍需加強。教學時間得分較低,注意講課中的時間控制。
在對學生講授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做好引領工作,幫助學生進行分析。例如,在分析有缺點的時候,教師讓每一個學生指出理論講授人在講課過程中的“一個優點和一個缺點”,要有具體實例作支撐。例如,他的“舉止儀表”不好,是因為“他總是摸自己的頭”;他的“語言表達”欠佳,因為他講課中有太多“口頭禪”;學生反應較好,因為他有提問等等。也可以讓講授人自己做評價,根據大家提的意見,總結評價自己的講課過程。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
教師在學生評價后給予總評,教會學生評價的核心和價值,給理論講授人及時恰當的反饋,使學生進步。總評要根據學生講課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價,而且采用公開評價的方式,使全體同學了解評價的機理,總評價反饋應該教會學生:在分析得分時,不能只看得分多少,要看該項目的百分含量,百分含量越高,說明該項越好,查找不足,發揚優點,再接再厲,取得更好成績。
四、結束語
體育心理學是體育院校學生的必修課程,并且是一種指導性的學科,本身其應用性極強,而在實踐教學中,利用小團體的學習,剛好激起了學生歸屬的內驅力,使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踐經歷,提高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分組后的學生,在小組內部積極協同配合,交流合作,表現出良好的積極性行為,從“要我學”逐步轉變成“我要學”。而且在評價過程中,也發現學生的評價能力在逐漸增強,隨著評分次數的增加,評分員們的評分越來越接近,隨著講課次數的增加,學生們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少,因為學生下意識地克服著前面同學所犯的錯誤,對應查找自己的不足,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學生的這一變化,剛好符合了理論知識學習循序漸進的規律,也充分說明了教學改革的合理性。
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并且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這一體育心理學教學的改革效果,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學生從最初的“厭學”和“恐學”狀態達到最后的主動學習狀態,也是一個漫長的經歷。因此,在教學中,應考慮到體育院系學生的具體特點,根據學生情況,循序漸進,因勢利導,絕對不能操之過急,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地進行教學實踐的改革,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 要 隨著我國體育活動的快速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心理學應用到了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去。運用體育心理學的知識來研究教學對象的具體心理活動,并分析體育教師如何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心理學的實施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完美的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 體育心理學 體育教學 應用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體育強國,同時也是體育大國,但是當前的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數學生是喜歡體育的,但是卻不愿意上體育課,在課后沒有完全將學到的體育基礎技術吸收和掌握。體育教學不僅是要教授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體質,同時也要掌握學生的情感和心理思維活動并應用到體育教學中,使教學效果發揮到最佳狀態。
二、體育心理學的概念作用
心理學現在在國內外都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學生的任何學習活動都是在心理活動的具體調節下完成的,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具體分支,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才能真正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進而很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通過體育教學的過程吸收到有利于身心的知識與技能,所以這在體育教學具體過程中就會涉及到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如果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考慮和掌握學生心理活動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那么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體育活動具有減輕和抵消負面情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同樣也能降低焦慮的產生。合體的利用體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與原理,有助于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目標的很好實現。
三、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一)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怯懦和恐懼的心理
當學生看完教師教授的動作或練習時,因為自身缺乏的運動能力而產生害怕的心理;當學生認為自己的運動水平完成某個動作會發生意外,進而產生膽怯和恐懼的心理。一旦學生產生這些想法,在心理上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導致焦慮、記憶力減退、心跳加速等癥狀。這些心理上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活動,當怯懦和恐懼的心理一直存在,學生肯定是完成不好教師教給的具體技術動作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平時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體育心理學對生進行指導,當動作具有一定難度的時候應該幫助學生加強保護的力度,給學生以鼓勵,讓他們集中精神完成動作。如果是其他的原因,那就要求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聯系,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應激”水平。長久堅持下去的話,學生就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最后使學生心理恢復到積極的正常狀態。
(二)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
注意力主要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照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教學活動,但是在這過程匯總也許有一些學生因為沒有將注意力集中進而使教師所教授的動作沒有很好的完成與掌握。在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學生的眼神等表現出來的心理折射去觀察學生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教師應適時的通過一個眼神或者幽默風趣的話語將學生的注意力再重新的吸引過來,這樣也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的注意力,這樣更利于教學過程的很好實現。當教學過程進行一段時間后,這師生之間就會有一種無形的默契存在,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善于用各種的方法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一堂體育課在輕松的氛圍中度過。
(三)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的不感興趣
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中時,會很容易處于興奮的狀態,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能夠很好很快的掌握動作要領,而且還能使身體得到很好的鍛煉。但是如果學生參與他們不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時,就會很難興奮起來,動作也會顯得遲緩和無力,不僅妨礙動作要領的掌握,還能容易傷到自己。所以,教師在體育活動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長跑練習市,教師不能一再的重復這些單調的動作,應將加速跑與放松跑結合起來,同時變換練習活動的動作和內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要領和運用技術。
四、總結
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對于一堂生動而又充滿樂趣的體育課會很亢奮,學生往往到下課時依然情緒比較高漲。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下課之前讓學生做一些調整性的訓練,以達到放松的目的。體育教師要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充分掌握體育心理學的知識,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經驗,對《體育心理學》教學改革進行探索,進一步深化《體育心理學》課程改革,進一步在實踐教學中提高《體育心理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教學改革;理性思考
體育心理學是研究體育運動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為的科學,具體而言,它是研究體育運動情境中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科學〔1〕。《體育心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明確學習體育心理學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學習過程中,理解體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并指導當前的運動學習;同時運用體育心理學的原理、規律觀察和指導運動實踐,并靈活運用;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再學習、就業儲備知識與能力。
目前,傳統的體育心理學教學存在以下問題:教材知識容量大,但教學時數少;實驗教學比重偏低,實驗過程過于老套僵化,無法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教學活動多以講授為主,過于單調,而既能培養動手能力、學生又感興趣的實驗教學比重較小,且效果不明顯;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學習的能力;評價體系單一,使學生養成了考前死記硬背,考過后知識基本全忘或不能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自身和他人的訓練和比賽的現象。因此,如何結合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深化《體育心理學》課程改革,更新教學內容與教育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這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探索。
1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更新
體育心理學是在修完《普通心理學》的基礎上,面向體育教育專業開設的必修課,但在學時設置要求方面,各院校存在著不同的設置要求。目前,根據體育教育專業對體育心理學課程的學時設置為36學時或48學時〔2〕,多數院校為36學時,2學分。以華東師大季瀏教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體育心理學》(2006)為例,全教材共20章,內容詳盡充實,并且包含許多本學科近些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若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面面俱到將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突出本課程的重點內容,是提高《體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
馬啟偉先生指出:“社會需要永遠是體育心理學發展的最基本、最強大的動力?!薄?〕而社會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要求將是我們《體育心理學》講授的重點。為此,我們教師在重點內容的選取方面就應該做到“結合體育教育的實際,反映社會對體育教育的需要”。學者顏軍也指出:“體育心理學教材的特色應當主要體現在它的實用價值上,即兼顧學科、學生發展和社會需求三者和諧統一,注重于‘為人’和‘為師’,能真正富有成效地培養學生教書育人能力和提高體育教師職業心理素養?!薄?〕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體育教育本科生應重點掌握體育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有關運動技能學習基本過程的知識和體育教學心理的基礎知識?!薄?〕可見,《體育心理學》的教學重點應放在體育活動中動機、興趣、態度、習慣的培養,體育鍛煉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運動技能的學習,提高運動技能的心理訓練方法以及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心理學方法等章節,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推薦和介紹相關的書籍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學生既能學到基礎知識,又能把握本學科的最新研究動態。
2 加大實驗教學比重,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心理實驗是《體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而在現行的《體育心理學》教材中,各個專家學者并沒有對體育心理實驗做過多的安排,甚至根本沒有實驗內容,即使任課教師認識到了實驗課的重要性,但由于課時的原因或者儀器的原因,對于實驗也只是簡要介紹、一述而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遵照教師的要求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最終寫出實驗報告,而對實驗的應用并沒有仔細理性的思考,導致實驗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或僅僅流于形式。因此,應使學生在充分認識體育心理實驗的意義和明確實驗課的重要價值的基礎上,改革和優化體育心理實驗教學過于老套的實驗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大膽探索和設計體育心理學實驗,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通過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研究態度。
此外,一本權威性的體育運動心理實驗指導教材的出版也迫在眉睫,除了經典的體育心理實驗外,教材還應加大設計型、綜合型和創造型的實驗比重,正如我國學者周君華所提出的那樣“教材只指出實驗目的、實驗結果的要求,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具體實驗方案,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實驗技能的本領。任何一個實驗的設計,無論是心理現象的演示,還是規律的驗證,都應有助于對心理學基本理論和概念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以后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教育工作能力的提高”〔6〕。
3 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強調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教學常常是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而學生則是被動的學習者。而如今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
在體育心理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運動技能的學習引導學生把心理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避免枯燥抽象的從理論到理論,摒棄羅杰斯所說的“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把邏輯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概念與經驗、經驗與意義等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自覺地去尋找知識對個人的意義。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地、積極地探索問題,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發展為“主動探求”,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努力把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變成主動構建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4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變抽象為鮮明、具體、直觀,創設教學佳境
心理學、傳播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形象思維優于抽象思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視覺媒體和聽覺媒體結合有助于信息的攝入和吸收。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眾所周知,心理學的名詞、概念、理論較為抽象。因此,在體育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抽象概念具體具體化、復雜心理過程形象化、不易觀察的心理活動直觀化,并把抽象的心理訓練方法與實際運動技能相結合,并輔助以動畫、視頻,創設一種新穎、和諧、活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多感官接受刺激,發展思維能力,這能拓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學生的認識難度,變難為易,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利地過渡到抽象思維,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雖然給傳統的教學方式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它畢竟是輔助性的教學手段,這一點廣大教師都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國學者曾提出體育心理學運用多媒體教學切勿“追求大信息量,忽視學生的承受能力”〔7〕,在這一點筆者深有同感。由于多媒體的輔助,教師不用板書,大大提高了授課的效率,課堂節奏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明顯加快,這樣無疑課堂容量加大,而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所接受的知識量可能遠遠超過其接受能力,或者必須每時每刻全神貫注地聽講,稍加分心,就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加之體育院校學生多數文化課底子薄弱,更是影響了體育心理學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應容量過大,在講授重點和難點時,應將課堂時間適當留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
5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學評價手段主要還是考試,針對于專業必修課程,通常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而閉卷考試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機械的考前死記硬背,考試結束便一問三不知;考試作弊成風;閉卷考試一般都是較簡單的試題,而且答案都較為簡單,甚至是老師考試之前特地提醒的問題。因此,在對體育專業學生的體育心理學課程進行評價時,應盡可能地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把絕對評價和相對評價、終結性價和過程性評價、現實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升非智力因素在體育心理學評價體系中的作用,并且應利用考試這個平臺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6 結語
教育追求遷移價值,而教師更應樹立“為遷移而教”的理念。體育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更是如此,不僅要使學生對體育運動中的某個問題的心理調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對其它情境中的其它問題的應付能力也得到提高,不但使其在自己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中受益,而且要使其終身受益。
摘要:在對體育心理學學科進行準確定位的基礎上,對體育心理學的課程改革進行了探究,認為不同專業使用不同的體育心理學教材、加強實驗教學改革進程、推進心理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軟著陸”是未來體育心理學課程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學科定位;課程改革
體育心理學是我國發展較早的體育學科之一。早在1942年,蕭忠國和吳文忠就出版了我國第一部體育心理學編譯作。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體育心理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有關體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這一學科也成為體育專業教育重要的必修課程之一。然而,由于體育心理學的學科定位含混、概念模糊,致使體育心理學課程在不同體育專業教育中的差異性體現得并不明顯,有的甚至在不同的專業教育中使用同一種體育心理學教材。
學科定位與課程改革存在一種相互依賴、互相支持的關系。學科定位是根,課程改革為末。學科定位是課程改革的基礎和起點,課程改革是對學科定位的詮釋和反映。學科定位與課程改革的內在關聯,決定了課程改革必須以認識學科屬性為根本出發點。本文從體育心理學的學科定位談起,在此基礎上探究體育心理學的課程改革,從而使體育心理學的課程建設建立在牢固的學科基礎之上。
1 體育心理學的學科定位
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實踐形式的分野日益突出,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三足鼎立的態勢逐步形成。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這3種體育實踐形式是客觀存在的,與之相適應,身體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健身休閑心理學3門學科的分離與獨立發展,也大勢所趨。這正如學者們指出的那樣:“體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鍛煉心理學的分工將更為明確。體育心理學側重研究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特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變化;運動心理學側重研究競技運動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現象,特別是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和變化;鍛煉心理學側重研究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即大眾參與體育鍛煉的心理感受和體驗?!边@里的“體育心理學”是“小體育心理學”的概念,大致相當于身體教育心理學;鍛煉心理學側重研究體育鍛煉(或稱健身)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其研究對象比“健身休閑心理學”狹窄。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對體育的訴求,除了增強體質的需要外,休閑娛樂已成為大眾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動力,休閑娛樂體育成為鍛煉外,大眾體育另一種新興的體育形式。因此,研究大眾參與體育活動的心理感受和體驗,除了鍛煉心理學外,還包括休閑心理理論與實踐,我們把它們統稱為“健身休閑心理學”。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除了具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和具體的研究內容外,還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馬啟偉和張力為曾經指出:“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實際上不可能超出心理學研究方法的范圍,不過是在實際應用的操作過程中有些不同特點,但無本質的區別?!笨梢?,體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來源于它的母學科一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在學術界,人們通常把體育心理學界定于“科學”和“應用科學”之下。如祝蓓里等人認為,體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從事體育活動(包括身體教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專門條件下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馬啟偉、張力為認為,體育運動心理學是闡明體育運動的心理學基礎、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應用科學。不管是“科學”和“應用科學”,都不是體育心理學最臨近的屬概念,都顯得比較寬泛。體育心理學是體育學與心理學相結合所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體育心理學的交叉性決定了體育心理學屬概念的兩重性:第一,相對于心理學而言,體育心理學是應用性分支學科;第二,相對于體育學而言,體育心理學是基礎性學科。體育心理學是母學科心理學聯系體育學的媒介,它既可以為體育學發展提供心理學方面的科學基礎和基本原理,又可以為一般心理學的發展提供豐富的實踐材料和應用基地。
綜上所述,體育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活動中的心理現象的心理學應用學科和體育學基礎學科,具體包括身體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健身休閑心理學。
2 體育心理學課程的改革方向
2.1 按專業需求編寫教材滿足不同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
據《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大全》統計顯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包括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運動訓練、社會體育、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與健康、民族傳統體育6個專業,分別分布于248、60、143、25、3、34所高等學校中。在本科專業中,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是體育本科專業中分布最為廣泛的3個專業,且這3個專業都針對具體的體育實踐;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特殊的體育表現形式,可以被包含于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和社會體育活動中,且專業覆蓋面小;運動人體科學及運動康復與健康是體育基礎學科,與前幾個專業不在同一層次上,且專業覆蓋面小。因此,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實質上只應設置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和社會體育3個專業。然而,由于“體育教育”一詞使用的邏輯錯誤,“運動訓練”一詞內涵的相對狹隘,以及表示體育工作領域的概念――“社會體育”與其它2個專業在分類學上的邏輯錯誤,這3個專業還需逐步規范為身體教育專業、運動競技專業、健身休閑專業。
身體教育專業以培養能夠勝任身體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為目標;運動競技專業以培養能夠勝任運動競技、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為目標;健身休閑專業以培養能夠在大眾體育領域里從事健身休閑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技術指導、經營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3個本科專業不同的人才培養需求,要求不同的知識體系與之相適應。
體育心理學以心理學為科學基礎,研究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形成了身體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健身休閑心理學3個分支學科。這3個分支學科為學生未來從事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工作提供心理學知識與指導,分別成為身體教育專業、運動競技專業和健身休閑專業的基礎必修課。體育心理學3個分支學科對體育實踐的適應性發展,要求在專業教育中聯系不同的專業實際使用不同的教材,從而使體育心理學的基礎性和應用性發揮得更充分。鑒于此,原有《體育心理學》教材的呈現形式和課程內容都要做一些調整。
(1)《體育心理學》教材不再使用,針對身體教育、運動競技和健身休閑3個不同專業,使用“身體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健身休閑心理學”3種教材。
(2)“身體教育心理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
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變化規律、掌握選擇教學內容、采用教學方法和進行教學設計等的心理學依據,并能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有效的教學,以幫助所教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發展。因此,“身體教育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應包括體育教學心理、體育學習心理、運動技能學習、體育心理健康和團體游戲心理等方面。在以往的體育心理學教材中,比較重視體育學習心理,而體育教學心理、團體游戲心理和體育心理健康所占篇幅相當少。例如,在晉通高?!熬盼濉眹抑攸c教材《體育心理學》中,共11章,除1章緒論外,10章中有6章關于學生學習的內容,關于體育教學心理、團體活動心理、體育心理健康僅各占1章。在由季瀏主編的“十五”《體育心理學》規劃教材中,這一狀況仍沒有多大改變。目前,顏軍和邵偉德已經出版了《體育教學心理學》著作,對體育教學心理做了積極性探索,可補充到身體教育心理學教材中。體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內容還需在引進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本土化。此外,李萊的《團體游戲心理學》可以為身體教育心理學的教材建設提供參考和補充??偟膩碚f,“身體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多,但仍需進一步規范與完善。
(3)“運動心理學”的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競技運動訓練和比賽中的心理特點和變化規律、掌握運動員的心理診斷與選材、心理技能訓練、心理咨詢工作的理論和方法。因此,“運動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應包括心理診斷與選材、心理技能訓練、運動競賽心理等。目前,“運動心理學”是發展較為成熟的學科,其分支學科現出端倪,如運動訓練心理學、運動競賽心理學、教練員心理學、運動員心理學等,為運動心理學學科發展奠定了基礎。
(4)“健身休閑心理學”應包括健身心理學和休閑心理學2個領域。目前,健身休閑心理學發展還不夠成熟,有關健身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多,但休閑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較少。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體育將成為一種重要的休閑生活方式。健身休閑心理學應以“健身心理學”為基礎,進一步拓展研究內容,充實新近的研究成果。“健身休閑心理學”課程的內容體系應包括影響個體參與健身和休閑的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健身和休閑對健身者的情緒體驗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等。
2.2 重視實驗課程改革
體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應用性分支學科,應用性是體育心理學最基本的學科特性。體育心理學的應用性。要求我們不止于學習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將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運用于體育實踐中,以解釋體育實踐中的心理現象、解決體育實踐中的心理問題。從而為體育實踐科學有效地開展提供支持和幫助。這個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過程,就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
實驗是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走入科學殿堂的重要依據,是心理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九五”、“十五”等已有的各版本《體育心理學》教材中,大都對實驗內容未作安排,相關介紹有的作為輔助內容出現,有的簡單呈現在研究方法的內容中。在組織形式上,大都由實驗員先準備、調試好實驗儀器,教師再給學生講解實驗內容、目的、材料、程序等,最后讓學生按計劃被動地進行。季瀏依據“十一五”《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編寫的普通高等學校身體教育專業主干課配套教材《體育心理學測量與評價》,選編了10個心理實驗和27個心理問卷(量表),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思維方式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要意義。但實驗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基本知識和加強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開展實驗的理論和方法,能夠根據學過的心理學理論原理,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操作方法和步驟,甚至把自己在實踐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作為實驗課題。在體育心理學學科體系內,實驗運動心理學對于身體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健身休閑心理學而言,具有基礎性地位,因此,可開設“實驗體育心理學”課程。
2.3 心理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軟著陸”
體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體育學相結合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心理學與體育學的結合有兩種形式:一是心理學以長驅直入之勢進入體育學領域,將心理學強硬地套在體育學之上,稱之為“硬著落”;二是心理學在與體育學的長期作用中,不斷調適、變通、跟進、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導體育實踐發展,從而推進心理學與體育學的結合,稱之為“軟著陸”?!坝仓憽痹趯W科發展之初較短的時間內能產生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作用,但在學科深入發展之時會因其“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影響學科的發展?!败浿憽痹趯W科發展之初效果不明顯,因為它要經歷長時間的磨合而在短時間內難以奏效,但也因為其長期磨合而使新興學科具有較強適應性、應用性和可持續性。
隨著體育實踐的發展,體育心理學的分化之勢越來越明顯。但從當前體育心理學的教材建設來看,還存在許多“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的現象,心理學的痕跡比較嚴重,體育學的特色明顯不足。這也是為什么當前的體育心理學教材中既有身體教育的心理學問題,也有運動競技、健身休閑的心理學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對體育種種形式和現象的特殊性認識不清,從而使心理學理論含混地運用于體育領域的各種實踐形式中。
體育心理學在整個體育科學體系中具有基礎作用。體育心理學的學科使命,就是要把心理學理論應用到具體的體育實踐中,為體育實踐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指導??梢?,推進心理學理論在體育實踐領域的“軟著陸”,成為當前體育心理學教材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心理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軟著陸”,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切忌將心理學理論直接套用在體育中,必須跟具體的體育實踐相結合;第二,加強體育理論研究與學習,增強心理學理論在體育中的適應性。
體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應用性分支學科,在體育學科體系中具有基礎作用,是體育學科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體育心理學應用學科和基礎學科的定位,為體育心理學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即要求不同專業使用不同的體育心理學教材、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改革進程、推進心理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軟著陸”。體育心理學的學科定位和課程改革探究,對充分發揮學科價值、推動體育實踐發展、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體育心理學是研究體育運動中心現象的特點和規律的科學,它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人們在從事體育活動的專門條件下所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體育心理學也是教育心教育教學理的一個分支,專門研究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心理品質[10],是研究參與身體練習活動的人,研究的內容涉及人的心理活動,如認知、情感、動機、個性等,研究的側重點在于如何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在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的一門科學[11].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事業的改革和學生身心發展出現的特點,激發了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者對體育心理的全面、深入研究.20世紀70年代以后,社會環境的變化使運動心理學家們逐漸重視體育心理的發展,體育心理利用人類的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和原則試圖解釋、預測或改變與運動相關的行為,在其中找出一些原則和指導方針使體育專業人員能夠運用,幫助人們運動并從中獲益[12].在人們運動的過程中會相應的產生一定的心理,即體育心理.它是與體育運動同時產生的,人的大腦與肌肉的信息是雙向傳導的,神經興奮可以從大腦傳至肌肉,也可以從肌肉再傳至大腦,肌肉活動積極的情況下,可以往大腦傳遞的沖動就越多,大腦的受刺激程度就會越高,隨之情緒高漲,體育運動可以改善情緒,還能培養人的意志.體育教育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增進身心健康,傳授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對終身體育的實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體育活動也可以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關系更加和諧,讓人們正確的認識自我等.這些都是與人的心理相關的.學習體育心理學有助于未來或在職的體育教師、教練提高自身的運動意識,熟悉符合心理活動規律的新的教學方法,并掌握測量和提高人們的潛能,也是基本的手段和實驗方法.對于體育心理學的學習,也有助于學生將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和知識運用于體育運動實踐中,使學生了解運動參與的心理能力.而且除了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外,還能使學生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和技巧,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為體育教學中合理的教學,訓練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13].
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問題
缺乏體育心理學指導可能導致以下嚴重問題:1)影響青少年的興趣愛好的培養以及智力的發揮.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體都處于青春發育期,他們的意志力容易動搖,看法和認識相對淺短、片面,對有些體育項目帶有盲目性和興趣性以及沖動性等,因此,體育心理學的指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假若缺乏心理學理論的指導,那么會不利于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技能的同時開動腦筋,大膽創造,也不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影響學生的聰明才智的挖掘和主觀能動性的加強.比如在攀爬這項體育運動中,假如教師沒有適當的運動心理學理論來指導學生來完成這項運動,那么有的學生可能會對攀爬形成膽怯心理,會退縮.而有的學生會對攀爬形成好奇而自作主張地去攀巖,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興趣愛好的培養.2)影響人際關系的和諧.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心理素質高于不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實現人際關系良好的前提.比如籃球、足球等很多集體運動就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凝聚力,使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團結,能相互認同和贊揚,促進彼此的學習,會加強人際間的交往,降低人際困擾率.如果我們把體育課堂視為社會的縮影,那么就應該把體育教學視為人際交往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既有教師的傳授,也有學生的親身體驗,假若缺乏體育心理的指導,就不能很好的傳授給學生正確的觀念,會影響人際關系的發展.3)嚴重影響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假若在體育運動中沒有體育心理的指導,學生就不能對體育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體育運動關.學生只是在盲目的參加運動,掌握不了體育活動的技能,感受不到體育活動帶來的益處,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就可能會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比如在登山這項體育運動中,假如沒有體育心理學來很好的指導,那么學生在登山中只會感覺到身體累,根本體驗不到登山的樂趣所在,反而會降低他對登山這項活動的興趣,從而降低運動頻率,缺乏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精神,根本不會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這樣一來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
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方法
掌握體育心理學的知識重在運用,學習體育心理學的最終目的是要將知識應用于實踐.體育心理學作為研究人們各種心理現象的科學,在推行學生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教學由于它的特殊性,應用理論進行體育教學就顯的至關重要了.具體體現為體育心理學可以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把體育心理學理論運用到現實教學中,比如運用心理學理論中的表象訓練法來實踐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各項體育運動技能的形成,并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表象是對過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現,在體育教學訓練和運動競賽中運動員正是憑著自己的表象進行運動來練習或表演,假若在表象的基礎上加以想象這一體育心理理論,則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注意規律組織教學,注意規律就是有預定目的的,人的足額系,受訓練,知識的增加等任務都是有意注意的作用,在教學中這種注意是一種主動的,服從于當前一定任務的,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任務的重要性理解越清楚,越深刻,則完成該項任務的愿望也就越強烈,從而也能夠堅持有意注意.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和練習過程是以感知做基礎的,如果教師能利用體育心理理論來有效指導,從各方面豐富學生的感知,讓學生通過身體肌肉來感知動作,則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要準確無誤,語言簡潔,以免學生產生誤解,影響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時時刻刻伴隨著復雜的體育心理活動,在教學中掌握體育心理學基本理論和運用心理學規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貫穿著整個體育教學,所以體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心理學理論在現實教學中的應用.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學,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因材施教是現代教學中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實踐體育學是符合教學發展趨勢的,因此,要改革教育機制,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置學生以情感交流的情景之中,反復感受成功與愉悅,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重建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男生不喜歡集體練習,集體練習這種體育活動有束縛性,負荷小,形式單一,缺乏新穎性,無興趣等,同時男生好動也不喜歡集體練習,女生則與男生不同,她們較喜歡集體項目,不喜歡自由練習,原因是女生有依賴性,單獨訓練時常有害羞的心理,所以在女生訓練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可以開設其他集體練習的項目,由此來適合女生的心理特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使體育教學更好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調整和改進體育心理學理論要深入實際,轉變教學指導思想,堅持教學練習學生實際,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和探討體育心理學原理和規律,發現優點和不足之處,以便更好的改進.體育心理學學科發展及其學科體系的建立,必須以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為前提,在重視具體問題研究的同時,還要將研究成果的分析上升到理論層次,建立有特色的體育心理學,堅持教學聯系科研實際.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反映學科前沿的新動向,充實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更加深刻的認識體育心理學的發展,有利于改革體育心理學理論.優化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在教學實踐中調整心理學理論,就必須優化和更新課程的教學內容.還要豐富教材的教法,目前對于體育教學,體育心理學的研究并沒有對實用性不大的內容進行精簡,因此,體育心理學理論需要進一步的精簡與融合,建立自己的體系,吸收國外體育心理學的教材體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對改進體育心理學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重視加強教學實驗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組織學生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錄像,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除此之外,還需要將特定文化情境中的體育心理學知識再造,努力進行體育心理學的教育學辯護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體育負擔著應有的育人作用.而且,體育不能與其他教育相脫離,不能孤立地看待體育,更不能狹隘地看待體育,體育是教育的重要載體,體育不僅給人以健康的體魄,還能促進青少年的社會發展等其他方面的發展,給人以生命的提升.因此,只有對體育心理學理論做認真全力的辯護,才是改進和改革心理學的前提.多種體育心理學的交匯融合,是體育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心理學發展的取向,多種體育心理的融合就包括自然層面、生理層面、教育層面和社會層面研究成果的有機融合.只有將融合的內容在體育實踐中及時發揮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將體育心理學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今后我國研究體育心理學理論也離不開多種體育心理學的交匯融合,融合研究也會越來越重要.體育心理學研究的科學融合并不是多種理論的純粹拼湊,而是要經過全面綜合的系統認知,是要經得起體育實踐檢驗的綜合融合.假若對心理學的研究停留在理論學習和實驗的層面上,體育心理學研究必然存在很大的缺陷,使心理學理論出現閑散,毫無頭緒可言的狀態,缺乏理論性和邏輯性,無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總而言之,體育心理學的融合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綜合,是在更高層次和更高理論水平上的綜合創新.多種體育心理學是以一個結合體的形式存在和發展起來的,而從更高更廣的視覺,我們可以認為學科發展的源頭在于實踐的要求,因此,多種體育心理學相融合也是實踐的需要.體育心理學的蓬勃發展本身就是各種科學研究成果包括自然層面、生理層面、教育層面和社會層面研究成果的有機融合的現實產物.體育心理學的科學綜合觀賴以確立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對現代科學心理學領域與人文歷史心理學領域的整合重建.綜上所述,將多種心理學進行相通融合有利于體育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更好的應用.
雖然體育心理學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促進作用已經被人們所證實,然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體育心理學的價值,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事實上體育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具體的實踐應用一直都存在一個落差,只有通過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對體育教學實踐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中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規律,經過反復的實踐,將體育心理學的教學實踐方法合理的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才能夠獲得相對理想的教學成果,并結合體育教學的內在規律,總結和發展一套實踐性強,應用效果佳的教學實踐應用方法.
本文作者:黃陸工作單位: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 體育田徑項目教學中,撐桿跳高教學占據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對于這個田徑項目,在教學中,實施比較困難。一是由于撐桿跳高的技術難度大,二是這項運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若能夠合理將體育心理學原理引入到撐桿跳高教學中去,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并能夠使教學能夠很好的開展下去。以此類比,若能夠將體育心理學原理引入其他體育項目,則會使整個體育教學體系的構架更為牢固。
關鍵詞 體育心理健康原理 撐桿跳高 田徑運動
一、撐桿跳高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不置可否的是,撐桿跳高這項體育項目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但是之前一直作為一種休閑游戲,并未納入到田徑運動項目中去,之后是在1896年,男子撐桿跳高納入到奧運比賽項目中,隨后在2000年,女子撐桿跳高也納入其中。由于撐桿跳高自身的特點,讓許多初學者望而生畏。一是,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因為顧慮到學生的生命安全的問題,并未將撐桿跳高教學放在體育教學的重心,造成了一些本具備撐桿跳高能力學生的流失。二是,不少高?;蛑袑W所聘請的體育教師,本身也不具備專業的撐桿跳高的能力,在教學中,未給撐桿跳高一個合理的平臺。三是,學生在初見撐桿跳高時,都會有點怵,不敢貿貿然嘗試,學生這種畏難心理一經發酵,就會造成更多的學生不敢勇于嘗試。四是,學校在配備撐桿跳高所需的硬件設備時,并不達標,更有甚者,基本沒有辦置這些必要的設施。硬件設備的缺乏,導致教師無法正常開展教學活動,也會影響學生學習撐桿跳高。
撐桿跳高的運動精神,旨在培養運動員的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它在全面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去起到了輔助作用,因為撐桿跳高這個田徑項目,可以將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參與活動,他要求學生在進行訓練時,不能在任意時刻松懈,不僅僅是在體力方面,更是在靈活能力方面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另外,撐桿跳高技術難度性明顯高于其他田徑項目,更是它所具備的危險系數更高。教師在開展這一教學時,難免會遇到諸多問題,尤其是在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方面,教師更是得尤其注重,需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而體育心理學原理則在幫助教師教學時,能夠很好的起到作用,幫助教師能夠盡快解決教學上的難題,讓學生能夠勇于跨出第一步,為撐桿跳高這項體育運動,增加不一樣的色彩,接下來,我們以體育心理學原理來進行剖析。
二、體育心理原理在撐桿跳高教學中的運用
(一)激勵學生對撐桿跳高的內在渴望
在進行撐桿跳高教學時,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首先了解撐桿跳高的起源于發展史,通過講述有關撐桿跳高一些著名的人物和經歷,使學生通過閱讀、聆聽或觀看視頻,對撐桿跳高有一個具體的意象,讓學生在討論中,能夠不由自主地將撐桿跳高的動作要領重復出來,激發他們對撐桿跳高的內在渴望。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學生出現對撐桿跳高的內在渴求時,能夠適時引導學生對撐桿跳高樹立一個積極、正確的形象,之后再思想方面,教師應該熏陶學生,讓學生知道撐桿跳高不僅僅可以用來娛樂或強身健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正是因為有眾多像我們這樣的學生,撐桿跳高也會迎來,明媚的春天,讓撐桿跳高這項運動日益繁榮。
(二)培養學生對撐桿跳高的興趣
要知道,要想讓一個人孜孜不倦的為某一項事業做出貢獻,最為核心的就是讓他首先愛上這項事業。撐桿跳高同樣如此。教師在進行撐桿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動作要領,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撐桿跳高的興趣能夠長此以往保持下去。這就需要教師不能按照教學方案,一成不變進行“填鴨式”教學,忽視對撐桿跳高的動作要領的貫通。教師可以結合當下,最新、最火的關于撐桿跳高的體育消息,拿來與學生分享、交流。另外體育教師作為一個可以和學生直接進行情感交流的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與學生溝通無阻礙。
(三)撐桿跳高教學中訓練進階
教師在結合體育心理學原理之后,應該更為人性化對學生進行訓練。第一步,教師可以反復重復一個動作,讓學生在臨摹時,能夠有一個具體意象,也可以將整套動作分解化,讓學生對每一個細節做到精益求精,讓學生在進行訓練時,做到胸有成竹。第二步,學生在進行動作訓練時,教師可以適時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在進行撐桿跳高時,教師應該讓學生能夠冷靜思考,之后屏氣凝神專注跳高,在每一個學生撐桿跳高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學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個人。第三步,教師在設置考核標準時,應該要全方面考慮學生的每一個特點,針對每一個學生,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點出學生的優點及不足,讓學生能夠全方位了解自己。第四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能夠對撐桿跳高的每一動作,每天在頭腦風暴幾次,反復記憶。深入到學生里的骨髓中去。第五步,校方應該及時配置達標的撐桿跳高的硬件設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另外,學校也應該轉專門為進行撐桿跳高教學的學生及教師,配備專門的醫療小組,給學生及教師一個安全的保障。第六步,學校也不能居于一隅,要時刻與兄弟院校進行友誼賽,讓學生在競賽中,領略撐桿跳高的魅力。
摘要:體育心理學應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精神,緊扣體育專業的改革方向和新課改的理念。對目前體育心理學教材進行分析,提出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應注重基礎知識和實踐運用的結合;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加大體育心理學教材結構體系的創新;體現電子教材,網絡文檔與書面教材的協調結合;體現體育心理學教材內容知識的滲透交叉和多元化。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回顧與思考
0引言
“十七大”報告中反復強調要“與時俱進”,準確把握社會發展過程中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可塑性”“全面協調發展”體育專業人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亦是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知識及思想的來源就是教材,因此,研究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實施教學尤為重要。體育心理學在高校體育專業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體育心理學是體育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教材質量會影響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了更好的發揮體育心理學對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作用,本文對體育心理學的教材體系演變過程進行研究分析,旨在了解體育心理學知識及思想體系的發展脈絡,找出其中的問題,提出著眼未來發展的思考,把握體育專業教學改革形勢下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改革方向。目的更好地服務于高校體育專業教學。
1體育心理學教材版本系列演變及總體印象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體育心理學從教材的編排及內容的安排上已比較系統。到目前為止,有代表性且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中應用的體育心理學教材版本大致有如下幾個版本:馬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96年4月版的體育心理學;祝蓓里,季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版的體育心理學;高發民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版的體育心理學;劉淑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版的體育心理學;季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版的體育心理學;殷恒嬋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版的體育心理學(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體育專業方向教材)。
從體育心理學教材出版時間來看進入21世紀,教材版本明顯增多。這與體育心理學學科的研究發展及2002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課程指導綱要》不無關系,這是一個欣喜的局面。但是,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體育心理學的正常發展僅僅走過三十年,各方面研究還比較稚嫩,還需要努力提升體育心理學專業學科的研究質量和層次。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馬啟偉教材版本是最早被大多數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作為體育心理學教學的教材版本,到現在許多高校還在使用。本人認為,作為體育心理學教學應根據據時展和具體形勢適時選擇具有時代氣息和研究進展并符合實踐需要的體育心理學教材,當然,本人不提倡“卸磨殺驢”的做法。有句話叫“前人栽樹,后人納涼”,過去的研究成果是未來研究的鋪墊,因此,在原有體育心理學教材基礎上,積極借鑒采納和創新新的知識點和研究成果是體育心理學學科研究及高校體育心理學教學中應該提倡的。
《體育心理學》教材新版本的不斷出現,反映了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研究的走向,對體育心理學學科發展起到了“發動機”作用。從體育心理學教材不同版本的內容分析來看,隨著體育心理學研究的深入,體育心理學本身依附于其母學科心理學的現象越來越少,自成體系以初見端倪,而且體育心理學的實踐性越來越強,有“三十而立”的氣勢。尤其2006年季瀏主編的“十五”規劃的體育心理學教材,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有十四位專家學者參與了教材的編寫,研究成果及應用性有了質的飛躍,說明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我國體育心理學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從這些版本的教材內容設計來看,有的教材版本“太泛”,而有的版本“太微”,并且與實踐結合還是只停留在“嬰兒踏步車里走的階段”。本人認為,這不利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對教材的“融會貫通”,更不利于今后學生工作過程中的“活用”。
2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演變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2.1 教材內容選擇缺乏先進性和實踐性的協調體育心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是運用體育心理的方法和技術解釋和控制體育行為。在實踐基礎上探索符合體育行為發展規律的體育心理學新理論和新方法,達到二者有機結合在目前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中還比較欠缺。編寫教材只一味的強調“研究新進展”而脫離實踐,這對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剛涉及體育心理學學生以及體育心理學學科發展來講還是“過猶不及”。
2.2 教材的功能目的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體育心理學目的功能應包括描述功能、解釋功能、預測功能和控制功能,即體育心理學應闡述體育心理的發生發展過程、分析體育心理及行為產生的原因、科學的預見和推測體育行為,并且運用體育心理的手段和技術、按照體育心理規律干預、控制人的體育行為。然而現行的體育心理學教材強調的大多是描述功能和解釋功能,體現為陳述性知識和部分程序性知識的介紹,而忽視預測功能和控制功能,缺乏策略性知識的介紹;只有一般原理,缺乏應用指導,使學生感到學習之后難于掌握體育心理學的方法,不知如何應用,對今后的工作往往是霧里看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2.3 教材的概念和理論“自我革新”程度不夠目前編寫的體育心理學教材,在概念和理論上大多是簡單的“移植”,未能很好的完成自我革新。結合新課改,結合中小學體育教學實際,切實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做到知識的拓展和運用還有待提高。
2.4 教材內容排列缺乏系統性和整合性課程結構體系缺乏整合性,出現了概念眾多、知識點條塊分割、借鑒的理論拼湊多、無明晰的主線組織教材、內在邏輯性聯系不強。
3適應時展的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設計構想
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學校更加重視“民生工程”“人文關懷”,本著“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興趣,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加重視體育活動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等等,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體育心理學理論與方法的指導[1]。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多,人們尋求體育帶來的快感以“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思想越來越迫切??梢哉J為,體育心理學在今后學校體育改革和休閑體育與健康指導中必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應立足于我國體育專業教學及指導全民健身的實際,積極吸取國外先進理論和方法,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明確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的框架構想。
3.1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內容的安排應范例在前,知識點在后的格局目前體育心理學教材大多是先表述概念和理論,在概念和理論中簡單列舉一個或幾個小例子,有的甚至也不列舉例證,這樣直接導致的就是學生理解和領悟知識時費勁,學習效果差。本人認為,教材知識點和例證必須協調結合,且打破原有教材知識點在前的慣例,改變為先列舉某一體育事件,然后以設疑的方式逐步歸納總結出相關的體育心理學知識點。
3.2 體育心理學教材應多提倡書面教材配電子教材電子教材中可制作體育項目的動畫創作,動畫中嵌入體育心理學知識點,有“金鑲玉”的感覺,這樣在體育心理學教材教學時更具有直觀性,而且,信息時代,同學們在閱讀電子教材時,還能體驗到“操作”的樂趣。對提高學生對體育心理學學習興趣以及對體育心理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必有很大好處。
3.3 體育心理學教材內容章節應設計前后章節的對比分析和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不斷的分析比較和思考,才能真正領略知識的真諦。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中設置前后章節的對比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學生對整個教材知識體系的把握,能夠尋找到體育心理學學習的脈絡。
3.4 體育心理學教材章節概要應放在本章節后面,且內容應多樣化目前體育心理學教材內容提要往往放在每一章節的前面,而且大多只是簡單的對本章涵蓋內容的介紹,本人認為對于學生學習沒有用處。“反其道而行之”往往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提倡,章節概要放在每章章節后面,概要部分不應僅僅是章節內容的簡單介紹,應包括:內容知識的概括;理論知識與體育實踐結合思考;教學與課外實踐指導建議;課外學習讀物推薦等。這會提高學生對該章知識點的熟悉和運用程度。
3.5 體育心理學教材體系構建應做到學生通俗易懂,學以致用
體育心理學教材的編寫應做到學生學以致用,適用社會。因此,在編寫體育心理學教材時應體現體育心理學教材內容知識的滲透交叉和多元化,隨著人類生存環境中突發事件的增多,在編寫體育心理學教材時應有意識的設置體育運動與突發事件相關的心理章節,如體育運動與應激等。并且要做到教材內容的直觀和通俗易懂。
總之,體育心理學的教材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力促體育心理學學科與體育專業教學的和諧發展。
摘 要:體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體育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體育心理學課程講解中,僅僅是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提高體育心理學教育的發展,要注意與實際情況結合到一起,綜合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等等一些情況進行多方面的講解。從實際角度出發,加強實踐操作、并且在考核方式上要進行改革。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 課程 方法 改革
在進行體育心理學課程講解當中,純粹的理論灌輸依然是主流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都是在講臺后黑板前列出條條框框來講述,很少有老師來和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輔助學生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這樣,學生就會對體育心理學這門課程失去興趣、產生厭惡、即便有些學生勉強來死記書本知識,也僅僅是將經驗停留在答卷上,沒有真正的將應該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體育活動當中,造成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思想僵化,無法進行創新開發的思考,面對現實中存在的困難無法及時做出有效的反應,這無疑對體育心理學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改革體育心理學課程的教法是必須的。該文根據我國教育體制現狀,結合我國高校學生實際情況,對體育心理學課程改革教法做出思考與總結。
1 體育心理學教育的現狀
如今,國家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并且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體育心理學的教育也是如此。它從原來的填鴨式的理論教學、輕視素質培養,漸漸地向著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實際應用當中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各個高校教師繼續堅持改革創新地實施體育心理學的教育方針,將體育心理學教法改革進行的更加徹底。
2 體育心理學教法改革的中心方略
2.1 注重科學性、前沿性
在進行體育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引入先進的科學研究調查結論,及時地與學生們一起研究討論體育心理學學科發展的最新消息,以此來討論論證該學科發展的規律與先進的理論結果。
2.2 注重理論在現實的應用
體育心理學這門學科要與體育的實際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這和學生以后工作的主要內容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發展體育心理學所應具有的必要因素。所以,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講解體育心理學在具體的體育活動或競賽中的作用,還應該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出色的體育競賽以及體育活動都和體育心理學有著重要聯系,這樣來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心理學的興趣愛好。
2.3 注重講解在學生實際當中的運用
在進行體育心理學教育的課堂中,學生不僅作為該學科的學生,又作為未來教育學生的教師,這種角色的代換是很有趣的。所以在進行體育心理學教育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們意識到這一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和實際的情況聯系到一起,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代入感強烈,容易理解。
3 改革體育心理學教法的具體辦法
3.1 完善教學體系、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對本節課如何來生動的導入做一個良好的構思。一個好的引導,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體育心理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導入,比如提問法、對比法、演繹法等幾種方法。比如在講解運動損傷與心理影響關聯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們提問:“我們在進行馬拉松長跑的時候,由于過度緊張導致比賽途中肌肉抽搐,對于這種情況應該怎么避免?”這就是提問法。通過提問來調動學生對于接下來要學習的課程的期待,學習目標明確,這不失為一個提高體育心理學課程教育的方法。
其次,教師要將知識重點做一個規劃總結,按照實際的需求對教科書上大篇幅的內容進行壓縮整理,不可以照本宣科地對著教材講讀。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對教材的基本概念、知識體系有個明確的了解,突出重點難點,結合當今體育心理學最新先進研究成果來豐富當堂課的教案。此外還要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到一起。相對于課本上理論概述這些靜態文字,學生更能接受和他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細節,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恰恰就實現了理論和實際相互結合,對于學生將來從認知到實踐的過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2 加強實踐教學應用
體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其特色是優先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從實踐環節重點著手,發揮出心理學的特點,重點進行體育活動以及競賽中實踐講解,增加心理學實際應用與體育競賽訓練中所占比重,使學生們對體育訓練以及競賽的指導和安排有系統的規劃總結。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在接下來的體育教育中可以擁有更好的競爭能力,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將來就業中會接觸到的體育知識以及訓練方式方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然后建立一套新穎的考核機制,由于單純的筆試考核很難真正的考量出學生們對于知識運用的靈活性,因此可以將最后的成績的百分之六十放到平時的成績當中,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可以當作最后的理論考核。當然,對于在研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所遇到的困難或者可能遇到的困難所做出的應對反映都可以當作一個評分的參考。
3.3 加強教師的職業水平素質
在進行體育心理學教法改革過程中,教師的能力水平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授課過程當中,應該突出體育心理學教育的特點,一切以實踐為主,培養技術應用的技巧,面對國家對于高校體育心理學課程的改革,教師及時做出調整,充分的適應國家的改革,使學生在課堂中為主動。此外,授課教師也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更新,如今的體育心理學研究水平的發展呈非常迅猛的勢頭,只有教師保證始終站在世界科研理論的前沿,才能教育出將來在體育教育事業中有科研貢獻以及方式革新的學生來。
3.4 增加考核方式的種類
由于體育心理學所包含的知識面比較駁雜,原理多種多樣,同時課時有限,內容涵蓋面積非常廣。若同其他學科的考核模式一樣的話,就會造成在考核試卷中的涵蓋不全面,僅僅是填空或者問答等形式。忽視了最基本的心理學運用。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達不到考核的目的,無法對于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同時,這樣的考試方法還會造成教師授課時候的壓力,導致教師只能是向著考試大綱靠攏,不能正確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無法培養獨立研究創新的精神。同時,在某一方面也削弱了學生對于體育心理課程的重視程度,給與學生一種在課堂上可以不用心聽講,無視老師的積極引導和鼓勵,僅僅地通過考試前夕的強行背誦,硬性記憶以及臨時抱佛腳的態度來考試。所以在研究了國外的一些考核方案,總體來講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注重知識面的積累,擴大包含知識重點,這就要求試卷里面題目數量要大。由于考試時間的限制,導致學生回答每個題目的時間就要相應的減少。綜合考慮起來,應當加大選擇題的題量。因為選擇題相對于問答題來講,具有答題耗時短,對于填空題又有機會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選擇題數量的龐大可以提高涵蓋知識點的面積,答案的唯一又能提高學生的客觀判斷的能力。
第二,要注重平衡發展能力,在考核過程中,要做到既能考核理論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到具體實踐起來應變的能力,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做到這樣,就必須對于理論研究有一個很深的把握能力,要注意運用體育心理學來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要做到出題靈活,范圍廣闊、具有發散性,同時還要有客觀唯一性。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于心理知識在體育運動訓練以及一些體育競賽中的問題靈活解決,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第三,注重平時的成績,因為要了解一個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情況,尤其是像體育心理學這種學科,更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到平時的課堂表現上。教師要積極發掘出在課堂內表現突出的學生,并且積極培養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并且還要經常監督學生課后作業完成的情況,以便于學生可以及時地將本節課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牢靠,只有理論知識扎實,才能夠進而發展成發散性創新思維。同時,為了更好的進行體育心理學的深入研究工作,勢必要對平時的表現程度進行評估,這主要包括在課堂的隨機提問,作業完成的情況以及質量,這些都是評價學生平時學習態度以及成果的重要客觀資料。
4 結語
該文通過對體育心理學教育特點進行分析,從如何改革體育心理學教法方面入手,簡單講述了該如何進行體育心理學的改革。要求教師在教授體育心理學課程的時候,要通過與實際心理學在體育競技以及訓練中的應用方面來積極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不僅對于教學的方法進行改善,還要將最終的考核方式做一個調整,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徹底地對體育心理學做出改革。
摘要:相關研究表明,在進行不同的體育情境過程當中,人會相應產生各種錯綜復雜與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而這種心理活動所折射出的心理現象,同當前的體育活動當中的關系是雙向性的,會產生互相作用與反作用之效,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除了受制于心理學發展之外也可以促進自身心理機能等方面的有效發展。本文將對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當中的具體作用以及應用方面進行探討,旨在不斷強化心理學對于體育教學的影響,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負面心理特征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體育心理學開始獨立于運動心理學而單獨存在。作為心理學領域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體育心理學是一項致力于研究在體育活動條件之下人們心理現象發展與發生規律的一門專業學科,它是我國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其承擔著提高學生基本技能與技術、提升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與學生體質等多項任務。尤其是對于專業體育院校而言,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更離不開體育心理學的輔助與支持,體育教學同體育心理學之間的有效整合,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與體育技能。本文將對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當中的具體作用以及應用方面進行探討,旨在不斷強化心理學對于體育教學的影響,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1]。
一、在體育教學當中引入體育心理學的具體作用探析
體育心理學同體育教學的關系是互相影響與支持的,二者缺一不可。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適當引入體育心理學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大致如下:
首先,從內心活動層面來看。如前所述,在長期對體育心理學進行研究的過程當中表明,在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會將自身置于特定的體育情境狀態之下,因而會產生許多錯縮復雜與豐富多彩的心理狀態,這些產生的心理狀態同體育活動之間具有雙重影響性。我們知道,內心活動的關鍵在于表現一個人的內在與精神修養,也正因為如此,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不斷提高人們內心活動模式以及需求已然成為了體育教學環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這也是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基礎所在。其次,轉變學生負面心理特征。當前,我國教育的方向是素質教育,在這種教育模式當中,主要是通過對學生創新能力、全面發展能力的有效遵循,來達到全面提高與開發學生自身潛力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我們知道,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效果好壞與教育質量的高低會對學生運動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產生正面影響,與此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動力等也會帶來一定影響,在這個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綜合因素也相對更為重視。也正因為如此,必須對體育心理學加以重視,充分遵循學生心理規律與社會發展趨勢,最終全面提高學生身心健康與運動技能。
總的來講,對于學生心理層面而言,體育活動具有對抗、宣泄負面情緒之效,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運用體育心理學當中的規律與原理實現教學,有助于減輕焦慮心理以及壓力負擔,具有重要意義,它是體育教學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為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參考依據。
二、體育心理學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分析
如前所述,我們知道于體育教學而言,體育心理學有著重要作用,那么應如何對其進行應用,筆者將其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消除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過程當中的恐懼與膽怯心理。一般來講,當學生自我認為自身技術能力與體能水平與所需要求相差較大之時,就會自然而然產生一定的恐懼與膽怯心理。當然,體育學習也是如此。而對于體育學習而言,一旦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當中產生這種現象,進而就會從心理上產生一種“無助感”。其對個人影響大致為呼吸與心率的不斷加快,臉色蒼白與血壓升高,并伴隨冷汗現象產生,破壞原有自身的動力定型。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會影響他們自身的行為以及反應。努力提高他們自身的“應激”能力,使之可以控制自我情緒,在此基礎之上有針對性地展開適應性訓練,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2]。
第二,提高學生自我集中力。我們知道,注意是心理層面上對一定對象的集中與指向,一般來講,注意可分為有意后、有意與無意注意三種。在對注意進行提高之時,必須首先提高他們的有意注意,進而升華至有意后注意。在進行授課之時,也就是說教師可根據學生自身的體育興趣來對教學進行組織,教師可實行手勢、眼神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注意度。在這個過程當中,對于尚未集中自身注意力的學生來講,教師可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比如輕松幽默的調侃、眼神的發揮等方式,都可以在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不影響到其他學生學習上的注意力,更好地服務于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就可從無意上升為有意后注意。通常來講,這種注意是一種無形當中所形成的默契,這種注意力可有效提學生注意力,進而保證課堂的高效性與趣味性。
第三,利用多種心理教育形式來不斷調整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當中的動作錯誤與偏差。體育教學同其他科目的教學一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同樣需要一些輔助性的方式來完成教學,比如教學小結、下節預告、批評與表達等手段,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啟發性、階段性的信息反饋。具體而言,教師可在下課之前,根據課堂學生動作情況與教學任務的完成度,對他們所存在的各種不足加以評析,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動作進行指導與分析,讓學生能夠明確動作目標,了解自身學習情況,進而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表現情況,對他們的技能掌握程度、學習態度分別給予批評與表揚,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所做動作加以調整與評定,并在課堂結束之時,對下節課的內容進行預告,從而有效保證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提高課程的連接度[3]。
三、結束語
在當前體育心理學對于其相關教學的促進與提高作用已經早被人們所證實,但從實踐層面來看,怎樣更好發揮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的體育心理學自身的價值,還仍是一項有待發展與完善的課題,在理論與實踐之間仍存在巨大落差。也正是因為如此,只有經過不斷的研究與分析,才能加深對體育教學的掌握力度,從而有效了解體育教學規律以及其教學特點,無數實踐表明,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嘗試,體育教學才能同體育心理學的發展相適應,二者才能更好整合,也只有如此,才能發展與總結出一套兼具實踐性與科學性的體育教學之法,更好地服務于體育教學。在今后的工作與教學過程當中,廣大業內人士還要加強對其探索,只有基于實踐的基礎之上所得的經驗才是最科學與系統的,也才能切實服務于體育教學。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是十分重要的。在比賽中,心理素質較好的運動員會發揮出正常水平,甚至能發揮出超水平,心理素質欠佳的運動員則往往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掌握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減少學生情緒方面的不利因素,盡可能的提高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將素質教育的這一目標落到實處,也使得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本文從六個方面展開討論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在應用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應用;內容;意義作用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技體育的競爭日趨激烈,于運動員而言,身體訓練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中,心理素質這一影響運動狀態的因素是不容忽視的,甚至于有時候在競技比賽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體育心理學是一種專門性研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體育心理學的應用在體育教學中起基礎性作用,是體育教育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練員應根據學生各自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調節,促使他們的心理狀態良好,利于比賽成績的發揮。所以加強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體育心理學的內涵
在我國,體育心理學是最近一些年從教育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衍生出來的一門學科,所以我國的體育心理學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就體育心理學的概念而言,它是體育心理現象研究的基礎,體育的目的、任務和內容在其中有明確闡述,指導人們關于體育的教育學習,同時它也對心理學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起一定作用。
現如今體育心理學研究已經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其發展速度也很快。西方國家體育心理學的內容結構則跟它們的差異十分明顯:1.蘇聯等國家側重于從理論,而西方國家則側重于從實際應用。2.蘇聯等國具有比西方更為嚴謹和邏輯性更強的內容結構。3.當談及運動者的心理狀況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時,蘇聯等國家所涉及的范圍較窄,西方國家則考慮得比較周全。
根據上述體育心理學的內容結構三個方面的特點,我們應采取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1.結合青少年生理心理學基礎特點,按照我國體育教育的總體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和探索。2.從身體鍛煉的心理學特點進行研究。3.從心理特征對我國民族整體素質體育基礎的提升上進行研究。4.進行體育鍛煉與學習的關系方面的研究。5.關于體育學習對日常的學習起指導作用方面的研究。6.關于進行體育活動整體的心理和精神衛生方面的研究。7.人才培養中體育學習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等。只有把滿足我國實際的內容與方法方面的研究明確下來,才有助于充分發揮出我國體育心理學的教育作用。
二、體育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體育教學指導著運動訓練的開展,通過體育教學,學生應首先對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有一個了解,隨后才能開展嚴格而又系統的科學訓練,這樣有利于鞏固運動技術,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成績,以更好地在競技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優異的成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體育心理學的應用在體育教學中起基礎性作用,是體育教育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在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心理學的作用
進行素質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開展帶來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身體和心理不斷健康的發展。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把握體育心理學的應用方法,減少學生情緒方面的不利因素,盡可能的提高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達到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提高兩不誤,將素質教育的這一目標落到實處,也使得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
(一)減少學生學習過程產生的負面情緒
通常學生在體育的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類似恐懼,無奈,焦燥等不積極的不利情緒,這樣不利的情緒如果產生,學生就會因為這種情緒無法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沒有了自信心就無法發揮正常的的運動體能水平。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的身體狀態和心理狀態都會產生不利的變化,因而會影響教學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采取一定的辦法,找到產生這些不利情緒的原因,在學生的心理方面給與一定心理學方面的干預,把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疏導,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完成學習中的動作,不斷的總結,熟悉,學會掌握各個動作的要領,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斷建立信心,是自身的學習過程逐步發揮更好的狀態。
(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學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上好體育課的關鍵是能否吸引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簡短靈活的問答、新穎有趣的練習、機動多變的隊形操練等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比如一個關注的眼神或是一句幽默的話語,都可以讓學生重新集中注意力,以使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運用這種輕松愉快的方法與途徑,提高學生注意力,完成教學要求,達到良好的教學
(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的產生是學生自發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條件。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重要途徑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而合理運用體育心理學就可以達到此目的,并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首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學習是十分重要的,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自覺地進行體育學習。
(四)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促進他們的學習開展
教學中,教師應做好教學總結,運用表揚、批評、提前告知課程內容等方式及時反饋學生信息,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態度、掌握技能的情況、教師應給予相應的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便于他們調整學習情況,在學生明確了課后練習重點后,要把下節課的內容簡要告之學生,使學生能夠結合上節課和下節課的內容,便于下節課的開展。
(五)掌握學生的運動負荷,保持身心健康
學生在進行基本部分練習時,有一定量的運動負荷施加給機體,這不僅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而且使運動中樞神經系統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在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必須進行放松練習,緩解肌肉疲勞,比如環繞操場走兩圈,做簡單的舞蹈動作,使學生的機體逐漸恢復過來,這些舞蹈是優美的,因而大腦皮層的興奮點轉移,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得到控制。這就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松,神經系統興奮點得到轉移,因而使學生的機體很快恢復過來,心理上也得到平復。這不僅是體育教學異于基礎學科的一個地方,而且應該作為體育教師的教學重點。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體育心理學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把握他們的心理活動規律,幫助他們掌握技能,提升運動能力;體育教學工作的科學性、堅實性和可靠性依靠體育教學心理研究保障。目前,我國對體育心理學的研究還有很多不足,為此,應加快我國心理學體系的建設,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指導體育教學的良好開展,發揮體育心理學的價值。(作者單位:西北大學體育教研部)
摘 要 本文利用體育心理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對運動員在訓練和競技比賽中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和手段,為促進運動員比賽成績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 體育 體育心理學 心理障礙
一、前言
在體育比賽中,由于運動員心理狀態的變化,會導致不同的比賽結果。有的運動員訓練成績較穩定,但比賽卻不能發揮、有的訓練成績平平,但比賽時卻超水平發揮,這些無不與心理因素有關。體育心理學就是主要研究人們在參加體育運動時的心理過程,如感覺、表象、思維、記憶等,研究體育運動訓練過程和運動競賽中有關人員的心理特點,賽前的心理狀態,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等,以幫助教練員、運動員尋找可以使運動員達到最佳心理狀態的途徑或方法。為此,本文主要探討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存在的心理障礙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使運動員養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確保在比賽中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二、在訓練和比賽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過于緊張或焦慮
過分緊張和焦慮情緒是引起運動員競賽成績下降的最常見的心理原因。一般來講,適度的緊張有助于激發運動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過于強烈的緊張情緒,就會影響技術和心理潛能的發揮,使運動成績下降。一般來說,在比賽前這種由緊張和焦慮情緒引起的心理障礙反應較高,在比賽中隨著心理能量的逐漸釋放,該不良情緒會有所緩解。
(二)注意力難以集中
注意力難以集中是指心理活動對特定的對象難以指向,注意力不能從某一對象轉移到其他對象上以及不能正確地分配注意力。在比賽的最后,經過長時間持續高強度的集中注意力后,身體和心理都已經非常疲勞,此時心理上就會產生厭倦情緒,導致精力分散。還有的運動員是由于技術要領不熟練、缺乏信心導致的過度緊張,使運動員無法正常發揮水平。
(三)身心過于疲勞
在訓練中,如果訓練方法失當或練習過度就會引起生理和心理兩方而的疲勞。生理上主要表現為渾身乏力、肌肉疼痛或痙孿、感覺遲鈍、嗜睡等,心理上則出現厭惡、懼怕、精神渙散、緊張不安、反應遲鈍等情況,這主要是由于運動負荷過大,運動員在高強度狀態下持續運動產生的神經性疲勞;此外,訓練內容和訓練手段的單一化,以及訓練環境的惡劣,如天氣炎熱、高壓缺氧、場地器材不規范等都會引起心情緊張煩躁、壓抑不安而產生疲勞。
三、運用體育心理學進行心理訓練和調節
運用體育心理學進行心理訓練和調節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運動員在緊張的訓練、比賽中,完善、可靠地完成活動時所需要的心理素質,是對運動員的大腦所進行的專門訓練。它主要是通過第二信號系統來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采用外部言和內部語言來調節運動員的心理狀態。
(一)意志力的培養
作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要忍受很多一般人不能承受的辛苦,因此,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按照體育心理學,意志支配行動的過程首先是動機的產生,其次是行動目的的確立,再次是行動方法和策略的選擇,最后就是克服困難執行決定。因此我們在訓練中就要根據以上幾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
(二)情緒的自我調節
在比賽和訓練中運動員小可避免的要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心理狀態要受到這些情緒的影響。那些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有助于運動員的行為適應。但過于強烈的情緒反應或者持久性的消極情緒則是對運動員十分有害的,我們應設法避免或減輕它們對運動員的影響。
1.合理宣泄
當情緒發作時,人體內潛藏著一股能量,須借情緒的發泄來加以釋放,否則積聚起來對運動員的身心是非常不利的。比賽中我們經??吹竭\動員在興奮或憤怒時大聲叫喊就是這個原因。情緒的宣泄途經分為自接和間接兩種方式,運動員應在不傷害他人和自己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宣泄途徑。
2.適當控制
對正常的情緒需要宣泄,而對不良情緒則要控制。一般情況下,運動員控制不良情緒的手段有:(1)以自己的理性認識來控制個人的情緒。(2)當產生強烈的不良情緒時,有意識地分散注意力,使情緒得到緩解。(3)用一些自我調整法控制情緒,用心理過程來影響心理過程,達到松弛入靜的效果,使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解除。
(三)自信心的培養
運動員參加比賽小可能總是取得理想的成績,難免會受到挫折和失敗。如果運動員對自己信心不足的話,情緒上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這必然影響運動成績的提高。因此,教練員要用多種方式如評價激勵、心理暗示等來肯定運動員的表現,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子表揚,使運動員增強信心,提高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
(四)訓練和比賽中常用的心理調節方法
1.音樂放松法
一些運動員在大賽前由于壓力過大容易導致精神憂郁,情緒低落,對于這些運動員,聽音樂可以有效地調節他們的心情,也可以幫助其集中注意力。不同的樂曲其作用也不盡相同,運動員可根據不同的心情和需要來選擇不同的音樂。
2.注意力調節法
在比賽前或比賽中運動員產生緊張情緒時,運動員應主動采取措施,強迫自己的注意力從引起緊張的事物上轉移到一些輕松愉快的事情上。待情緒趨于穩定后,再使注意力回到現場的競賽中去。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應多貫徹這種心理訓練方法和手段,使運動員既有緊張情緒的體驗又有自我控制緊張情緒的能力。
3.回憶法
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欠佳時,要保持頭腦清醒,穩定自己的情緒,系統地回憶所學的技術動作和動作要領,形成正確的肌肉感知,體驗當時的身體感覺和情緒感覺,進而積極找回正確感覺,以增強信心、恢復自己正常的水平。
4.放松訓練法
放松訓練的方法有多種,包括肌肉漸進放松、閉目養神;音樂放松、情景放松、語言暗示放松等,但基本原理都是通過意念控制使肌肉放松、寧神靜氣、均勻呼吸,以加強抑制和減弱交感神經的活動,使運動員從肌肉到骨骼關節,從外部感官到大腦皮層都逐漸放松。通過這些具體放松動作,使整個機體和心理活動都處于放松狀態,從而緩解緊張情緒,減低心理壓力,提高肌肉感和能力,增強自我調節情緒能力,進而使運動員集中注意力,信心十足地準備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
摘 要:主要圍繞體育心理學知識進行分析,通過了解運動員在體育訓練以及比賽過程中常見的心理狀況,提出幾種解決的措施,從而培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在比賽中發揮出最高的水平。
關鍵詞:體育訓練;比賽;體育心理學
一、在訓練和比賽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對于一些運動員來說,由于教練給運動員的任務量過大,訓練難度較高,教練、家人給予了較高的期望等原因,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導致在賽前過于緊張或者焦慮。此外,在生活中,運動員也會有許多煩心事,或者由于長時間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心理上產生了疲倦,身心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大量的體育訓練之后,運動員往往身體過于疲勞,或者在比賽過程中,由于自身處于不利地位,運動員很多不良情緒在內心積蓄,這些狀況都嚴重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成績的發揮。
二、運用體育心理學進行心理訓練和調節的措施
1.培養意志力,增強自信心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運動員,首先要學會忍受艱辛,據此分析,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力是運動員變得更加優秀的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體育心理學,運動員在支配身體行動時要經過大腦意志的驅使,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有行為動機的形成,然后再對行為的目的性進行明確,隨后,運動員要對行動的方式以及進行的戰略規劃并抉擇。最后,為了完成使命,更要不斷地克服艱難險阻,出色地完成任務。在運動員的日常訓練過程中,要根據上述的行為過程,對成員的各個方面進行培訓,做到有針對性地各個攻破,培養運動員的行為動機教育,讓他們在思想上有一種更高、更快和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并有針對性地培養運動員的行為意識、更有效的訓練,以提高其組織能力,最終培養運動員訓練的主動性,讓運動員具備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意志品格。例如,在日常的體育訓練過程中,教練要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訓練中應不斷加深訓練難度,逐漸增加運動量,同時,還要對運動員提出相應的要求,使他們合理運用自身的意志來完成體育訓練任務。當運動員身體疲憊時,教練應該根據每個運動員所能承受的身體負荷,繼續增添平時的訓練任務,讓運動員學會通過意志力的利用來克服困難,對心理與生理上的困難發起挑戰,努力克服。這樣做,不但能夠使運動員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而且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驕傲自負,從一點一滴的進步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2.情緒的自我調節
(1)合理宣泄。人類都有情緒消極、興奮或惱怒的情況,此時身體里會暫存著一股巨大的負面能量,如果不能釋放出去,會嚴重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運動員存在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發揮,也會對他們的身體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2)適當控制。情緒一般分為正常情緒和不良情緒,針對正常情緒,運動員要學會宣泄,對于那些不良情緒,運動員要學會控制。運動員在訓練或者比賽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良情緒,運動員要具備辨別不良情緒的能力,在認清不良情緒之后要盡量避開或者努力去克服。要學會分散自身的注意力,從而使那些不良情緒得到削減和緩解。要學會自我調整,從而使運動員處于心理放松的狀態,緩解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
3.訓練和比賽中常用的心理調節方法
(1)音樂放松法。在我國,有許多運動員在比賽之前,由于精神壓力太大而精神憂郁,情緒難以控制。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運動員可以通過聽舒緩的音樂來緩解情緒,使運動員在注意力集中的同時,保持正常的情緒。
(2)注意力調節法。對于一些運動員來說,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表現優異,但是在比賽之前或者正在比賽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大的壓力,產生消極情緒或者緊張不安。因此,運動員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將這種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和好友聊會天或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4.教練員的正確引導
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值得注意的是:(1)對運動員的訓練規劃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周到,做到訓練內容從簡單到復雜,訓練量從少到多,循序漸進,從而培養運動員的自信心,分享成功的喜悅。(2)注重訓練的情境教育,在創設情境中,要與艱苦的條件相結合,從而激發運動員的斗志,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使他們具備體育訓練的主動性和責任感。(3)在一段時間內要對運動員進行測試,并針對測試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也可以適量地實施一些獎罰制度,從而提高運動員對體育訓練的興趣,調動他們對體育訓練的熱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競技的水準也越來越高,它已不僅僅是身體技能的競爭。不過,多年的統計顯示,很多運動員由于各種心理原因,在體育比賽中發生了各種狀況。因此,運動員要克服心理困難,從而實現體育競技成績的有效提高。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無論是對大學生今后成就事業還是走好人生之路都起著至關常重要的作用。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女學生,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也磨練了意志,這對女大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要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女大學生的體育教育,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使之能與未來社會相適應。
【關鍵詞】女大學生;體育心理學;心理素質;意志品質
1、前言
目前女大學生在人數上占高校學生人數的比例越來越高,進入工作崗位女性同樣將面臨著工作的壓力,同時將承擔起家庭重任和生兒育女的責任,將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和責任,這就對現代女性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質要求。體育對意志品質、心理素質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學習、訓練的同時很好的利用體育心理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體育心理學的相關介紹
2.1體育心理學的定義
關于體育心理學的定義,不同時期有著不同觀點。在體育心理學的初創階段,體育心理學被簡單理解成是一門體育加心理學的學科,人們往往用普通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原理來解釋體育中的有關問題。近些年來,體育心理學進入了發展的起步階段,越來越多的體育心理學者認識到,作為教育心理學分支學科的體育心理學應該有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并應盡快建立起自身的理論體系。因此,體育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體育活動中人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祝蓓里等人指出,體育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人們從事體育活動(包括體育教學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的專門條件下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體育心理學被理解成是研究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和競賽活動中心理問題的學科。
總之,體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體育教育教學、運動訓練和競賽以及體育鍛煉等情景中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學科。
2.2體育心理學的意義
學習體育心理學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這有助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和調節情緒狀態;如何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訓練水平; 怎樣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使運動員處于最佳比賽狀態,充分發揮最大潛力,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 如何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勞,調節情緒,恢復良好的身心狀態。
3、體育與心理發展
體育對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有重要作用。體育實踐和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可以使人的個性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表現、訓練和發展。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人的影響有所差異,如在集體對抗項目中,學生的互助合作、默契配合、頑強拼搏的意志性格得到發展;高難、驚險的技巧項目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勇敢、果斷和頑強的個性品質;通過激烈緊張的比賽,可培養學生控制自己情緒和意志的能力,發展運動智力和品德。體育教師應注意在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同時促其發展相應的心理品質。
一般認為,體育運動具有以下意義:①增強安全感和自發性;②提高獨立性;③消除緊張;④有助于形成友誼、聲望和領導地位;⑤提高自己的價值觀。體育之所以能促進心理衛生主要是因為:①堅持體育運動可以使人體格強健、耐心持久,提高身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熱情積極、勇敢堅強等個性品質,克服懶惰散漫、膽怯懦弱等消極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②體育運動常以競賽形式開展,競賽中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并爭取更高的目標,可以得到同伴和集體的承認,可以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有利于經受挫折考驗,保持社會心理平衡。③體育運動是通過身體活動進行的,它具有社會性、公開性等特點,有利于人際溝通和培養形成健康的群體心理。④參加體育運動可緩解或轉移各種消極情緒,尤其是遭受挫折后產生的沖動。某些持續而有節奏的運動項目如健美操、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還可以減緩或治療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癥等。另外,體育對開發智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等都有積極作用。
4、根據女生心理狀態科學的運用體育心理學進行指導
人的心理狀態是在一定時間內心理活動總的特點,它是一種整體的綜合的心理現象。心理狀態對人的活動、心理發展、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體育心理狀態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在一定時間內心理活動總的特點,呈現出健美性、適應性、競爭性、價值性、厭倦性的特點。
按照心理活動的性質,可將心理狀態劃分為:動機狀態;認識狀態;情感情緒狀態;意志狀態四種。應當說明,由于心理狀態是十分復雜的心理現象,且具有完整的性質,它們之間可以是重疊的、聯系的、滲透的。在參與體育運動中,可以將體育心理狀態氛圍六種類型。理想型:興趣動機較高,認知能力較好,情緒穩定,意志力強,善于人際交往。認知型:興趣動機較高,認識能力較好,情緒穩定,意志力尚好,善于人際交往。意念型:興趣動機、情緒態度、認知能力均高于一般水平,意志力和人際交往稍差。情緒型:興趣動機一般,認知能力和人際交往稍差。情緒型:興趣動機一般,認知能力和交際能力稍低,但情緒態度和意志尚好。淡漠型:動機興趣和認知能力低,情緒態度和意志力不夠,不愛人際交往。厭倦型:興趣動機、認知能力、情緒態度、意志力、人際交往很差。
女大學生對體育的健身、娛樂、教育的價值功能的認識具有較高的共性;大多數女大學生的體育態度積極;健康、娛樂和減肥是女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女大學生的體育行為表現在每周參加體育活動的次數上明顯不足,在體育行為上表現出與態度的不一致性,不良的外部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其行為弱化的關鍵所在。
身體的發育狀況與體育心理狀態類型密切聯系,在體育教學、訓練和比賽中,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環境,在意志力的培養上加大力度,對學生提出針對性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引導、調整、調控,促進女生體育心理狀態的轉化。
5、總結與建議
科學的利用體育心理學對學生進行指導有助于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勞,調節情緒,恢復良好的身心狀態;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積極進取、勇于拼搏,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在實際教學運用上總結出一下幾點建議有利于更好的起到作用:
(1)加強對女大學生體育參與心理的研究,探索符合女大學生身心特點的體育教學形式,開設女大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選項課,注重女大學生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的培養,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2)在體育教育中,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德育,引導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和優秀品質。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特別是女體育教師要為她們做好榜樣。在體育活動中,要積極鼓勵她們克服困難,戰勝自我,使她們深刻體會體育鍛煉帶給她們的良好改變,強化體育意識。
(3)學校要加強體育場館的建設和開放,為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每學年要積極組織開展多項目、多層次、多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尤其要照顧到女大學生這一群體,鼓勵和創造條件,為使更多的女大學生能夠積極投身于體育鍛煉中提供良好的體育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