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7 03:47:51
序論:在您撰寫學前教育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學前教育學在學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學前教育學中有效地運用情感教學心理學,對幼兒未來價值觀的形成和人生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教師在課程教授時,應做到對此課程進行全面透徹的理解,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全方位培養幼兒的情操與品質。通過對情感教學心理學及學前教育學兩者關系的分析,來闡明其重要意義。
關鍵詞:情感教學心理學;學前教育學;應用
學前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地傳授情感教學心理學這門課程是教師的責任所在。只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自身修養。
一、情感教學的提出環境
情感教學是指當教師充分考慮到情感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時,對其加以利用,從而達到完善教學、優化教學的目標。在實施情感教學時,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知識的求索中獲得快樂,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成績。在學前教育學中合理運用情感教學心理學,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情感。
二、情感教學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兒童觀。兒童觀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兒童及如何對待兒童的總和。兒童觀所包含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兒童的能力,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發展,兒童與教育之間的聯系,等等。教師的兒童觀決定著學生兒童觀的形成,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與教育觀。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情感教學以溝通配合為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從而解決問題。這樣的課堂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溝通,有效提升個人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
三、情感教學在學前教育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時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
在情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狀態。首先,課堂應該是開放性的,以學生為主角,師生合理做到情感溝通。教師要到學生中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這樣才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踴躍發言。肢體動作的運用也是教師感染課堂氣氛的方式之一,有效的情感互動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顫婏L趣的教師會得到學生更多的喜愛與關注,在不自覺中增加師生間的情感。
(二)加強對學科情感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興趣源自于對學科的了解程度。加強對學生學科情感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只有研究透徹學前教育學,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通過完善有效的傳授技巧,才能達到師生間的情感互動。例如,在“10元購物”這堂課中,教師可以在紙上畫出1元、2元、5元、10元的購物券,然后讓學生買夠10元的物品,并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搭配?怎么組成10元?有多少種組合方式?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最后再進行評比。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加強了與學生的情感互動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三)分析情感的教學案例
學前教育學的理論知識點較多,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情感相聯系,增進學生的學習親近感,同時也幫助學生掌握抽象的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課堂上經常運用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通過對案例進行討論,在增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師生間的情感。例如:在培養學生尊敬老人的情感中,教師可以以《八月十五月兒圓》這首歌為切入點。在課堂上,先播放音樂,寫出歌詞,引出主體:“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呀/一塊月餅一片情啊/爺爺是個老紅軍呀/爺爺待我親又親呀/我為爺爺唱歌謠呀/獻給爺爺一片心啊?!蓖ㄟ^對歌曲的理解,教師可以教育學生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爺爺。最后,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引導學生關愛老人,如扶老人過馬路或者在公交車上要給老人讓座位,等等。
四、結語
幼兒時期是孩子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情感教育的關鍵階段。只有對孩子做到全面的了解,才能針對其特點做出合理的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孩子優秀的道德品質與高尚情操。在學前教育學中,全面合理地實施情感教學心理學對于每一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家庭、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
作者:楊建 單位:河南省新蔡縣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一、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唱能力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有待提升
目前高師學前學前專業都是通過文化課考試的形式招收專業學生,因此學生的整體音樂素養有待提升,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文化課知識的,但音樂素質和基礎比較薄弱,而學生的彈唱水平也出現嚴重的不平衡現象。
(二)彈唱技能難以同步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彈唱技術掌握不熟練,從而造成有些學生在表演時達不到彈奏和演唱的同步,形成只彈不唱或者是只唱不談,學生缺少彈唱技能。
(三)簡單彈唱或者不彈不唱
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缺少對彈唱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在學生從事教學中只采用簡單的播放錄音的方式進行教學。一部分學生認為彈唱只是教學的一種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沒有加以重視。還有一部分的學生缺乏彈唱技能,因而在教學中不能達到教學的要求。
二、高師學前教學專業學生彈唱技能培養的途徑
(一)明確目標,適當調整課程設置
目前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課程的內容相對比較陳舊,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師普遍存在“重技輕藝”的觀念,導致學生缺乏系統的音樂知識,技能與理論之間相互脫節。因此高師學前教育的教學應當以服務基礎教育為宗旨,培養合格的音樂教師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彈唱能力為主線,加強學生相關基礎的訓練,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鍛煉相結合的課程體系。高師學前教育學生彈唱技能的培養要貫穿在學生整個學習階段,在課程的設置上必須體現彈唱能力的重要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能將彈唱能力簡單的貫穿在一位教師的教學中,要貫穿在聲樂、鋼琴等所有的課程體系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彈唱練習之外,還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彈唱能力重要性的認識
(二)采用新型化、多樣化教學方式
在培養學生的彈唱能力教學實際中,如果運用傳統的老舊的課程模式和教學手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心理上的倦怠,再加上學前專業的學生沒有收到過系統的音樂知識的學習,音樂基礎較差,因此在展開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失去對該課程的興趣。因此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彈唱能力就必須使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利用鋼琴、多媒體、MIDI等先進的教學資源,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活學活用,促成知識與技能的內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學習。
(三)分部掌握,全面拓展
在展開課程之前首先讓學生了解到彈奏和演唱的技巧,增強訓練,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發聲和彈奏方法。在彈唱的過程中充分的利用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將歌曲的形象和內涵展現在真實的課堂中。其次要讓學生明白彈唱的主次地位,引導學生重點加強彈奏和演唱能力的配合上,促進彈唱技能的全面發展。
(四)持之以恒,強化技能
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技能活動,如果要求學前教學學生在短時間內達到較高的彈唱技能是不現實的。因此在高師學前專業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理解能力和對旋律的處理,重視學生歌唱技能的表現和對樂器的掌握能力,綜合培養學生各方面的音樂技能。加強對學生的訓練,達到持之以恒、融合貫通,使學生彈唱起來得心應手。除了在學生的課堂中加強聯系,還要引導學生的平時的課余生活中進行反復的聯系,增強對技能的熟練程度,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彈唱技能。
(五)體驗教學,重視實踐
培養學前教學專業學生的彈唱技能重點在于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上,彈唱能力需要表演者具有很強的實踐和專業能力。學生在將來的教學中將彈唱技能應用懂啊課堂中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心理素質。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的彈唱能力與實際的教學結合起來,避免以后在彈唱環節的教學中出現失誤。在培養學生彈唱能力時可以開拓學生的體驗教學模塊,增加學生在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實踐經驗。例如在課堂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的形式,學生分組進行課堂的模擬試講,其他小組的學生為學生的教學過程進行打分,做出評價,這樣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學生又可以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彈唱能力。
三、總結
高師學前教育的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彈唱技能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學生對彈唱技能教學實用性價值的認識,通過更新課程設置,展開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強化彈唱能力的技能訓練,從而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陳凌 單位:云南省師范大學
一、中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現狀分析
1.課程體系不能很好滿足職業崗位需求。課程目標定位不準,課程設計片面夸大了藝術、體育等個性化課程,針對幼兒園實際需求的核心課程如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及五大領域活動指導課程開設不全,忽視了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應用能力錯位,與學前教育職業崗位需求不能有效對接。2.專業教學標準缺失。專業教學標準是保證人才培養規格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技術指南,是指導和管理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實施了現代農藝技術等32個專業教學標準,但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尚未開發,導致該專業教學管理混亂,各自為政。3.師資隊伍難以支撐專業發展。一是專業師資數量匱乏。面對幼兒師資的突發需求,中職教育的學前專業師資亦顯得捉襟見肘。二是師資隊伍結構不盡合理,文化基礎課教師超量,專業技能課教師不足;普通師范畢業的師資多,具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的師資少。三是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強。專業技能薄弱,難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4.實習實訓條件薄弱。不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訓條件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新型條件嚴重不足,內部設施不完善,缺乏幼兒園模擬教室、區角教室等。從校園融合情況看,多數學校還處于表層和短期合作,實習實訓的成效不明顯。5.“雙證書”較難對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除按學校規定修完相應課程的同時,還須參加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后方可獲得。這意味著中職學校除按照學歷教育的要求開設相應課程外,還需依據資格證書的要求增設一定的課程。既加大了中職學校課程設置的難度,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雙證書”的無縫對接。
二、中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求和職業崗位需求分析
1.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求分析?!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學前一年毛入學率達到95%,學前兩年毛入學率達到80%,學前三年毛入學率達到70%。國家還制定了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建立了幼兒園準入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給予補助,并對0至3歲嬰幼兒教育給予高度關注。各地通過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實施,改建了一大批農村薄弱幼兒園,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兒園,支持了一批民辦幼兒園。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制約幼兒園發展的瓶頸仍然是師資短缺和質量不高的問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未來一段時期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將會有非常旺盛的需求。2.學前教育崗位能力分析。學前教育職業崗位群除要求學生要熱愛幼兒、具備良好的師德、敬業精神和強烈的責任心外,還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認知能力,主要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二是組織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導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兒心理的能力、幼兒教育環境創設能力、教育教學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與合作能力;三是職業技能,主要包括彈奏樂器、唱歌、跳舞、繪畫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學結能力,包括獨立學習,自我反思,明確問題,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意見。3.幼教機構的人才實踐需求。調查表明,幼教機構對人才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二是具有較強的溝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四是要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吃苦耐勞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門特長。
三、中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策略
1.構建基于“校園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校園合作,即通過學校與幼兒園深度合作,共建專業,共擔課程,共編教材,共享資源,協同育人。一是基于校園合作,科學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要改變傳統的錯誤觀念,即認為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只是學校的事情,要充分發揮幼教機構專家的作用。二是基于校園合作,探索“2+4+4+6”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指兩周的職業和教育見習,第1個“4”指四周的保育和教育實習,第2個“4”指四周的專業綜合實習,“6”指六個月的頂崗實習。通過工學結合,真正實現專業與崗位的對接。三是依托校園合作優勢,改革教學方法。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點,采取基于行為導向的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群)進行分析,總結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崗位所需的素質、知識和能力,然后以崗位(群)的工作流程以及素質、知識和能力要求為導向,分析學前教育專業崗位群所要學習的領域和內容,構建理實一體、以職業素質和能力提升為目標的“兩類五模塊”課程體系。兩類即“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五模塊”即“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技能)方向課程+教育實踐課+專業選修課程”。同時應依據上述設計,科學設置課程和制訂教學計劃,開發制定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有效解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缺失的問題。3.構建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1)要持續擴充教師數量。既可從往應屆畢業生中擇優選擇,又可從現有幼兒園教師隊伍中選聘。(2)要強化教師團隊建設。一是注意選拔領得住、用得上的專業帶頭人,二是注意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建設,三是注意年輕教師隊伍培養,通過主動參加觀摩會、鼓勵參與示范課、深入幼兒園學習等舉措,使其盡快熟悉崗位要求。(3)有效提升教師綜合能力。一是要終身學習、自主發展,在邊學習邊教學邊研究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二是定期參加學前教育的專業培訓,掛職到幼兒園鍛煉。三是注重“雙師”素質提升,力爭使每一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達到“雙師”要求,適應不同時期、不同崗位的多樣化要求,適應幼兒教師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四是定期進行專業技能大比武,督促全體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應用技術,充分展現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4.加強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基地建設。(1)政府部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教育財政資金,科學規劃,體現專業急需,統籌合理使用,切實提高校內實訓基地的利用率。(2)要統籌規劃。堅持把基礎性實訓和特色性實訓兩類基地統籌考慮,統一規劃。本著基礎夠用、特色優先的原則,建設一批完善的內部實訓設施。(3)要校、園結合。充分利用當前幼兒園緊缺的現實需求,采取自建、校企共建或引企入校等多種方式,在理清產權、明確責任的基礎上,建設一批現代化的幼兒園,使學前專業的學生培養和幼兒園的快速發展相互促進。(4)要虛實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設計開發適合學前專業實訓需要的虛擬仿真實訓室,破解經費不足、建設緩慢、場地不夠的問題。(5)要協同發展。本著適應、相近、共享、共進的原則,從當地區域遴選一批符合校外實訓基礎的幼兒園,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校、園合作。豐富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方式,推進合作規模、提高合作效益。5.開展中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建設水平評價。專業建設評價是提高專業建設水平的有效措施。(1)建立學前教育專業建設評估機構。省一級應成立由校領導、教務主任、專業主任、骨干教師和幼教機構相關人員組成的專業評價機構,負責制訂評價標準、評估方案,組織開展評估實施等活動。各地也應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日常數據采集和動態監測,開展自評和區域評估,為全省統一評估奠定基礎。(2)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要改變傳統注重學校內部評價的做法,更多地將評價的渠道轉向教育外部的監控與評價,充分體現職業教育評價的主體多元化。應將幼教機構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滿意度作為評價的核心指標,建立將幼教機構分類崗位標準和用人標準引入評價標準的機制。(3)充分利用信息化開展專業評價。專業建設評價應與時俱進,積極引入信息化手段,使學前專業建設的評價步入科學化軌道。通過評價,引導學校規范建設,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內涵發展。
作者:楊金栓 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室
一、對“藝友制”的解析
對于藝友制,陶行知先生是這樣解釋的:“藝,是藝術,也可以作手藝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著別人學藝術或手藝的,叫做藝友。幼稚園是一幅藝術的園地,幼稚教師的事業也是一種手藝。凡用朋友之道,跟著幼稚教師在幼稚園里學做幼稚教師的,便叫做幼稚園的藝友。”[2]根據陶行知先生的解釋,藝友制是脫胎于師徒制的,藝友的本質是徒弟,做上學、做上教就是藝友制。藝友制是以教學做合一以及追求教育平等作為其理論基礎的。陶行知先生在批判“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理論嚴重脫離實際的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教學做合一思想,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教法、學法、做法應當合一。藝友制教育是用朋友之道來訓練同志學做教師或別種藝術的,這朋友之道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平等思想。藝友制的主要特征表現在:1.以“藝”為載體,建立亦師亦友的平等關系。藝友的目的是跟著幼稚園教師學手藝或藝術,藝友和幼稚園教師以學做藝術或手藝作為載體建立了亦師亦友的平等關系。2.以“做”為手段,培養“躬親實行”的教師。培養藝友的根本方法是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先行先知的在做上學,后行后知的在做上學。做是藝友學習的手段,藝友在做中學習,在做中發展并最終成為一個躬行實行的教師。[3]對于幼稚園藝友的資格要求當時流行這樣一句話“凡是愿意把他的一顆熱烈的鮮紅的心捧出來獻給兒童的人,都是我們和兒童歡迎的藝友?!边@是一句籠統的、也是對幼稚園藝友資格的最根本的答復。從這句話可知,有愛心和奉獻精神,喜愛兒童是對幼稚園藝友的根本要求。幼兒教師是需要富有愛心、有耐心喜愛兒童并且具有奉獻精神。
關于幼稚園藝友的學習內容,由于幼稚園藝友制是把幼稚師范搬到幼稚園里,采取幼稚師范的意義而不取其名稱與形式,因此,凡是兒童教育領域里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幼稚園藝友都要學。具體包括五個方面:1.一般的教育理論。2.幼稚教育的過去和未來。3.兒童身心研究。4.一般的兒童教育方法。5.幼稚園的一切技能。包括音樂、圖畫、手工、故事、游戲等等。[5]從幼稚園藝友的學習內容可了解到當時的藝友制比較重視藝友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關注兒童的發展、體現以兒童為教育的出發點的思想。根據陶行知先生的解釋,藝友制實際上是從徒弟制中“脫胎而來”的,但是“藝友制又不完全同于傳統的徒弟制,其是對傳統的徒弟制的一種改造,它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藝友制的學習內容并非只有技術而無學識的,它不同于傳統的徒弟制,教師并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導師和藝友是事事采用研究的態度,處處體現平等的精神。在教學做合一的情況下,藝友是徒弟又是師傅,是學生又是先生,體現了師生之間民主平等、融洽親密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做合一是藝友制的根本方法。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為學?!盵6]陶行知先生首創了藝友制,并基于當時的社會現實對其進行解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對藝友制的理解也應結合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的特色。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藝”不僅指藝術、手藝,還應包括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應該具備的所有德行和技能?!坝选斌w現了一種平等、互助、友愛的關系,暗含了教學相長之意。友的對象應是多元的,不僅是朋友,還應包括老師、同學、幼兒園教師和幼兒等。對于“藝友”,不再是沒有任何理論基礎的那些人,而是正在系統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師范生。藝友的實踐內容不再是一些隨機的、毫無規律的問題,而是有目的、有指導地把自己在校的所學、所思、所想付諸實踐,他們的指導者不僅是幼兒園教師,還應包括幼兒家長、幼兒、實踐單位的管理人員等。
二、藝友制對當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的啟示
藝友制是基于當時中國的國情提出的改造中國師范教育的一種有效措施,其不僅對彌補當時幼兒師范教育的不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當今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同樣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1.注重激發培養學生對幼兒及幼兒教育的喜愛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將要面對的是一群3-6歲的幼兒,這些幼兒年齡小,獨立能力差,生活中有些方面還不能自理,因此幼兒教師是需要較大的耐心和愛心的。因此,只有那些真心喜歡孩子、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并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陶行知在論述“什么樣的人可以做幼稚園的藝友”時指出“凡是愿意把他的一顆熱烈的鮮紅的心捧出來獻給兒童的人,都是我們和兒童歡迎的藝友。”可見陶行知先生在當時就看到了富有愛心和奉獻精神對于一名幼兒教師的重要性?,F如今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人們對學歷的狂熱追求,培養學生對幼兒及幼兒教育的喜愛之情就顯得尤為重要?,F在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并非是出于自己的喜歡而是由于父母的要求、高考分數限制、調劑等原因而被迫就讀這個專業的。基于這樣一個現實,我們就更應該注重激發培養學生對這個專業的興趣、使他們真心喜歡這個專業、喜歡幼兒并愿意為之付出,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學好,將來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2.教學內容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所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指那些具有普適性、基礎性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具體來看: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兒童發展的知識和一般的教育教學方法論方面的知識等;基本技能涉及到彈琴、唱歌、講故事、畫畫、跳舞等方面的初步技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藝友的學習內容的五個方面也主要限定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A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幼兒教師將來工作的工具,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我們正處于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是如此之快以致讓我們有點不知所措。如何精選學習內容,適應時展的潮流,不被時代所拋棄就顯得極為重要。雖然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知識的壽命變短,但是那些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是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拋棄的,它們是我們不斷發展的基礎和工具。因此,學校的教學應該關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教給學生不斷學習、發展的工具。如,幼兒師范生應該學習基本的幼兒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各個領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育要領,幼兒師范生還應掌握基本的技能,包括教學技能和各種才藝技能,所有的這些都是他們將來工作以及不斷發展的工具。
3.教學實施注重理論聯系實踐
教學實施是將原定的教學計劃付諸實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學實施受到教學思想的影響。陶行知的藝友制以教學做合一作為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實施過程中重視做,并將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藝友制的具體指導步驟分為四期:第一期,實地參加幼稚園生的各種活動,做一個兒童的領袖;第二期,指示幾種簡單的方法,如講故事的簡明點,認方塊總的變化方法,帶小朋友在地上玩的應注意的要點等;第三期,繼續做各種基本技能的練習,他們一方面在幼稚園里實地做,這時期導師常常放手,只擬定一個活動大綱,給他們找材料的方向,另一面他們需要參觀本校各中心幼稚園以及外校的幼稚園;第四期,每兩個藝友擔任整個幼稚園工作兩個月,導師完全處于旁觀的地位,每星期開討論會三次,其中一次是預定下周活動大綱,指示材料所在地,方法所在地。其余兩次都是討論做過的情形。[7]陶行知先生的藝友制對于現在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當下的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理論脫離實踐的現象十分明顯。幼兒師范生在大學的象牙塔里學習那些對于他們來說似乎沒有多大用處的知識,他們很少去幼兒園,很少接觸真實的幼兒,但卻天天在討論研究幼兒,這是幾乎成為現在學前教育中一種怪病。針對這樣一種現象,學前教育的專業培養應該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大學應積極與幼兒園合作,密切大學與幼兒園之間的連接。幼兒園是幼兒理論知識實踐的園地,同時也是幼兒理論知識的重要來源;大學是幼兒理論知識的傳播以及幼兒實踐知識不斷升華、理論化的重要場所。大學應該與幼兒園取得密切合作,使得高校與幼兒園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以及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和雙向建構。
4.建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學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它直接關系著教育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藝友制主張用朋友之道,跟著別人學藝術或手藝,藝友和幼稚園教師之間是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普遍追求,它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助于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有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學生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的創新發展,更有利于校園人文教育的發展。建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一方面,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好地實現發展;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師范生,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具有示范作用,為他們將來從業提供了榜樣作用,而且他們自己親身體會到這種師生關系的益處,這更加堅定了他們將來實踐中建立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決心。
5.注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
藝友制脫胎于師徒制,但其不完全等同于師徒制,其不僅重技能的學習,還注重研究能力的培養,事事采用研究的態度。研究能力是幼兒師范生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它指學生能夠獨立的學習和發展的,能夠鉆研不斷深入學習的能力,其包括創新能力、學習能力、毅力、耐力等。幼兒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一方面,幼兒教師不僅需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并按其規律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幼兒教育的對象是幼兒,由于幼兒具有個體差異性,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將面臨各種不同的場景,需要作出各種決定,幼兒教育具有藝術性的一面?;谟變旱膫€體性、差異性,幼兒教育場景的復雜性,幼兒教師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幼兒師范生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幼兒師范生的培養應該注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
作者:王麗麗 單位: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缺失的現狀及其成因
知書達禮,是古代對高素質人才的美譽,同時也是現代教師應該具備的基礎禮儀。但是因為受到來自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在很多中職院校的學前專業學生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些現象:學生在校園內穿著奇裝異服、發型怪異、在上課時隨意開小差、不尊重教師、在公共場合出口成臟等。這些現象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未來教師的形象,無法體現出學生受到的良好教育風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一是家庭方面,家長對于孩子過度的關心和溺愛,沒有從小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二是學校方面,學校不重視德育教育和禮儀教育,僅僅注重概括性的道德發展教育,而忽略了養成性道德教育,大道理講的很多,實際上的實踐教育卻很少;其三是社會方面,以學生結業成績進行評價考核的硬指標作為學生能力的評定標準,常常是“一俊遮百丑”,不注重對學生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方面的考察。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禮儀現狀令人堪憂。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行為品德通常是在六歲之前逐漸形成的,也就是說幼兒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禮儀修養嚴格說起來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作為澆灌祖國花朵的園丁,必須要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在畢業之后從事幼師工作時應該養成良好的職業禮儀,讓祖國的花朵能夠健康的成長。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禮儀培養新思路
隨著最近幾年以來中職學校生源素質的下降,導致學校內部風氣非常不好,學生行為粗暴、出口成臟、逃學逃課的問題常常發生。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要做好文化禮儀教育工作,尤其是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禮儀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質,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讓學生真正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師。
(一)端正認識,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在每年9月份新生入校之后,學校可以舉辦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活動的啟動儀式與開學典禮同時舉行,讓學生都知道了解這個活動并引起他們的重視。之后以學前教育專業的各個班級為單位展開研討活動。通過學校網站、留言板、廣播、報刊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利用宣傳作用糾正學生的一些常見的對文明禮儀的錯誤認識,讓他們能夠明白作為學前專業學生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重要性。另外還應該從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落實,不斷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幫助學生提高對禮儀的認識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培養學前專業學生文明的行為方式,培養他們善良、禮讓、尊重、誠信、謙虛等良好美德。另外還應該要教會學生能夠準確的分辨是非丑惡和善惡榮辱,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
(二)身體力行,嚴格以以教師的標準要求學生
學前專業學生就是未來的幼師,他們未來將要教育的是猶如一張白紙的幼兒,擔負著塑造幼兒心靈的重要職責。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幼兒的成長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幼師生在中職學校進行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就應該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嚴格按照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禮儀教師可以在幼師生行為準則的基礎之上增加一些文明公約、常見不文明現象等,以此作為學生的行為準則,讓學生能夠遵循這些規范準則約束自身的行為。
(三)加強管理,舉辦科學有效的活動措施
隨著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在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的開展,學校也應該積極的出臺一系列禮儀宣傳檢查活動。比如校園整潔情況檢查、教室學習情況檢查、寢室生活情況檢查等。還可以通過設置學生文明習慣檢查崗、禮儀評比獎勵等制度等對學生的行為禮儀養成情況進行檢查。有了制度以后關鍵就在于落實,禮儀教師必須要堅持每天檢查,檢查結果當天公布;每周監督進行一次禮儀評比,一個月結束之后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除了用明確的制度來約束學生,我們也應該引導學生自覺的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學生才能夠自覺的遵守各項制度,才能夠更加注重自己的禮儀規范,用和諧的理念來指導自身行為。
(四)積極更進,促進教育活動有效地開展
為了能夠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禮儀培養教育中,中職學校應該積極的開展一些以禮儀教育為主體的活動。比如說觀看中國傳統美德的電影、舉辦禮儀黑板報大賽、文明禮儀演講比賽、禮儀相關的主題班會等。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到學校召開講座;定期舉行文明禮貌演講比賽,從而讓學前專業的學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之外,還可以擁有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并且在充滿趣味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借此來加深學生對于禮儀內涵的理解。
(五)檢查評比,構建系統的禮儀教育體系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禮儀培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建立起一個系統的禮儀教育體系。這個體系一般由課堂教學、學生行為管理、禮儀習慣的養成這三個方面組成。自從禮儀培養課程開展之后,學校就必須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禮儀教育體系。課堂教學的負責人是禮儀教師,由教務科負責進行管理;學生的禮儀習慣養成則由學生會和團委負責管理。禮儀課程教師是各種禮儀培養活動的第一負責人,同時也是活動的制定者和直接發起者,在開展某項禮儀教育活動之后都應該對其結果進行檢查,將檢查的結果做好記錄并在學期結束時進行統一的評比,評出文明禮儀標兵和先進班級,對于做得好的班級或學生要給予獎勵,從而激發學生對禮儀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大部分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于美好的儀態以及良好的外在形象都是非常向往的,只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禮儀課程教師能夠正確的引導,把教師的禮儀培訓和學生未來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通過禮儀課程教育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美好的形象,掌握培養禮儀的方法,糾正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從而為學生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聽的訓練
學會聽別人說話,知道對方說的內容和意圖。在聽的訓練中,老師念一段話或一篇文章,讓學生復述并加以分析,有的甚至要求挖掘出“話中之話”。記住人名、時間、地點、數字、事件等關鍵詞、關鍵句,還原有聲資料。除此以外,還要訓練學生聽的技巧,聽的態度和接打電話的禮貌。談話中的傾聽要面帶微笑,目光專注,不隨意擺弄東西。要注意應和,用點頭、眼神表示關切,用“是的”、“嗯”“、好”等詞表示肯定;必要時可以重復對方說過的精彩話語,表示充分認同和尊重;適當提問,激發談話者的興趣,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特別要學會在和幼兒的家長交流時,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明白家長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和他們交流,達到應有的效果。
2.說的訓練
每節語文課前,我會給學生5分鐘時間,輪流讓學生到講臺進行3~5分鐘的見聞播報、口頭作文、講幼兒故事等,再讓一個學生對他的表現作點評。我每周給學生一節課進行語文活動,進行自我介紹、相聲小品表演、主題辯論賽、模擬與家長溝通,設置場景進行應聘面試的模擬訓練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敢于說,說得好。他們以后走上幼教的工作崗位上就會得心應手地說話、講課。
3.讀的訓練
首先,要讓學生發音正確標準,結合普通話教材培養學生的普通話,讓學生收聽《新聞聯播》節目,提高普通話水平,對以后工作中對小朋友說普通話有個示范作用。其次,引導學生將朗讀技巧遷移到幼教活動情境中,讓學生體會聲音的高、低、緩、急在表情達意中的不同表達效果。以《再別康橋》的教學為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引發學生質疑“作者為何多次強調‘輕輕’呢”,與文本及作者對話,回到當時情境設身處地地揣摩理解作者感情———“輕輕來,輕輕走,連告別也都是輕輕,不讓自己的腳步驚擾了康橋的寧靜,可見詩人愛康橋的深切、離別時的不舍?!敝笇W生正確處理重音、停頓,運用適當的語調、速度,表達自己的情感,使有聲語言呈現主體變化態勢。如讓學生找出重音———“輕輕”,并標記停頓———“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以舒緩、輕柔、低沉的語氣表現告別的小心翼翼,表達對康橋的依戀之情。再次,開展朗誦比賽,比如詩歌朗誦、散文朗誦、兒歌朗誦等等。
4.寫的訓練
寫,首先是要寫好字,我每天讓學生練字,選擇自己喜歡的字帖臨摹,寫規范漂亮的字,對以后的幼教工作打下基礎。教材中每個單元都安排了作文訓練,結合要求,我讓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和范文,老師上課時加以引導,學生寫作文就容易多了。當然,為了配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職高語文教材上還有應用文寫作,根據專業需要讓學生寫通知、會議記錄、啟事、條據、廣告、申請書等應用文??傊?,要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是很重要的工作,要從學生的多一個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結合專業多開展活動。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語文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才能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作者:趙千秋 單位:四川省射洪縣職業高級中學校
近年來,我們國家十分關注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把學前教育單獨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將學前教育納入了國家未來十年發展規劃??倳浱貏e指出,學前教育是人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把解決“入園難”的問題作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點任務和突破口??偫韽娬{,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對于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偫碇鞒终匍_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學前教育工作,印發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文件,其主要精神就是研究部署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并指出: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建設一支能勝任幼教工作的師德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堅持科學保教,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頒布,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充分認識和理解當前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深遠意義,不斷增強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加快提高學前教育發展水平,開創學前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辦學形式,它既區別于大學本科教育,也有別于職業技能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既要依據高等教育的特點,使學生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同時還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使之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適應未來工作需要的能力,這是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方向。因此,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我國學前教育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學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幼兒教師的整體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當前高職學前教育改革對人才的需要,應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能盡快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已成為廣大幼兒教師探索的新的領域。
一、正確認識和理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
正確認識和理解高職教育十分重要。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應用性高技術專門人才,高職教育的特點是能適應社會需要目標,以培養應用技術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使學生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泛,素質較高等特點。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能適應當前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能從事各級各類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合格學前教育師資。
由于高職學前教育是以培養學生掌握將來從事幼教工作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滿足幼兒園發展需求,能適應社會、就業崗位的需要,它更強調應用教育,應在“實用和夠用”上下工夫。“實用和夠用”主要表現在下述方面:其一,應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其二,應具有夠用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其三,應具有基本的專業技能和相關能力;其四,應具有適應未來工作需要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其五,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正確認識和理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因素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這是高職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
(一)影響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外在因素
從職業定向來看,任何一種職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模式,由稚嫩走向成熟,從簡單無序趨向復雜有序,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職業能力不能離開職業而形成,幼兒教師這一職業也不例外。可見,職業需求是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基本條件。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社會不僅需要工程技術人員,更需要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并且他們的成長成才離不開社會。因此,社會需求是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重要條件。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培養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發展階段:生存適應階段;適應能力階段;厭倦階段;成熟階段。在實踐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極其復雜,其中學生個體的成長和可持續性發展的過程是外在的社會因素,此外通過個體自身內部的不斷完善、更新,不斷向前延續和發展。
(二)影響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內在因素
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學習和努力,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而且也需要有良好的內在因素的支持,其中成就動機是幼兒教師職業能力培養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要素。成就動機是指個人在學習、工作、科研等方面力求成功的內部動因。表現為事業心、責任感、敬業精神、進取精神、自我實現需要等外在形式,是激勵自我成就感和上進心的心理機制。每個幼兒教師的職業能力培養都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從新手到逐漸成手的成長,以實現從最初的新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飛躍,其根本原因就是個人的潛移默化的內在成就動機。人有了成就動機,就能在工作中產生內在動力,并在專業上獲得長足的發展。
三、正確認識和理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內涵
立足于當前幼兒園教師職業崗位對專業人才的能力需要,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做如下分析:
第一,基本素質與能力。即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養和人文精神;具有較為寬廣、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文化素養;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和社會適應性以及健康的能力等。
第二,教育素質與能力。即具有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熟練運用幼兒保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了解學科前沿和發展動態,懂得基本規律;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具有組織、領導和設計幼兒園綜合教育活動的能力;具有開展幼兒游戲活動的能力;具有創設環境活動的能力以及與家長合作溝通的能力等。
第三,藝術素質與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具有較好的組織、領導和設計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能力以及表演能力等。
第四,科研素質與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研究、探索和總結幼兒教育規律和教學方法的素質以及開展各領域教學研究的能力等。
第五,信息素質與能力。即具有較好的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能進行信息處理;具有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具有開展學習與研討以及交流的能力等。
四、努力探索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模式如何培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從以下幾方面通過多種模式加以探索。
(一)課程教學模式
1、明確課程目標
高職學前教育課程目標的設定,要以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核心因素,它更注重培養學生具備一定職業技能的應用性高等技術人才。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必須樹立能力本位的課程觀,在課程設置上,應根據專業特點,增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專業理論知識以實際有用的為主,不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能,能順應經濟發展與市場需求,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具有盡快適應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
2、設置課程結構
根據幼教改革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應用性。課程結構應按照模塊來設置。一是對幼教崗位能力來優化,將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設計為核心課程模塊,相對比較穩定,屬于必修課程,體現專業特征;二是將幼教崗位各個具體工作的技能來優化,將選擇性崗位技能設計為就業課程模塊,相對比較靈活多變,屬于選修課程,體現就業方向特征。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能力要求,基本上由基礎職業能力、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職業能力三大模塊組成,構建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課程結構,形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特色。
3、改革課程模式
要培養應用性高技能人才,應給學生必需、足夠和先進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為學生儲備今后發展的能量。在教學中,教師應采取以訓練為目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式,重視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推行討論式、案例式、啟發式、任務式、問答式等多種方法,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20%的時間為課堂講授知識,80%的時間為課堂技能訓練。同時,特別將學前教育最新領域內容引進課堂,使學生能及時掌握當今幼教課程的先進教育理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
(二)實踐教學模式
幼兒園實踐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能夠培養學生熱愛幼教崗位,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獻身于幼教事業的專業思想,對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獨立地從事幼兒園教育和保育工作的能力和初步的幼教實際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應搞好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形成在做中學,從學中做,推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增加幼兒園實踐環節,使學生能頂崗任教、獨立帶班等,通過分階段實習教學,將理論知識變為實際操作技能。同時,為充分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與市內二十幾所幼兒園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和第二課堂教學,經常組織學生到實習基地進行實踐鍛煉,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適應能力。學生通過幼兒園實踐教學能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綜合運用到教育和教學實踐中,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理論基礎知識的充實以及對幼教事業的認識都有很大的作用,也為學生指明了今后專業努力的方向。
(三)技能訓練與競賽模式
要求每個學生具備“唱”、“跳”、“彈”、“說”、“寫”、“畫”、“玩”、“做”等技能,由專業課教師、學生會開展靈活多樣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如幼兒舞蹈創編比賽、說課比賽、講故事比賽、課件制作比賽等,通過各種職業技能競賽,一方面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以自身的技能水平,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提高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和典型,調動學生參與職業技能訓練的積極性,不斷強化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技能訓練與競賽活動,能夠充分展示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精湛的專業技能水平,實現課程教學與未來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同時,向社會和用人單位宣傳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不斷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
(四)職業能力考核模式
考核模式的改革是當前高職學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科學有效的職業能力考核是推動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手段,改變過去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和以課堂、教師、學生、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首先,應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制定了考核標準,完成四種技能考核。一是每次課堂面授均要求對學生的基本技能考核(占15%),考核結果納入課程總成績;二是課堂學習態度、出勤、課堂活動參與考核(占15%);三是課后作業、每項技能訓練(占20%);四是期末技能考試(占50%)。其次,將學生職業能力的考核與職業資格證書有機結合,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有關課程并取得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再次,還要求學生參加親子課程、奧爾夫音樂課程、早教師等課程學習并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實現高職教育學生“一憑多證”。
(五)教材支持
教材建設對教學培養目標的完成有著重要的支持力量。因此,應注重以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核心的教學內容的創新,以適應高職學前教育教學和重視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的需要,以滿足其專業能力培養的教學需求。改變過去教材單一的模式,更新課程內容,增加技能訓練的比重,根據本專業的培養目標,編寫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均選用水平高、質量好、實用性強的國家統編教材。同時,鼓勵教師教改研究,結合專業特長,開發校本教材,體現高職教學特點和實踐操作型體系,以使教材內容能達到學生形成和提升其職業能力的要求。高職教育必須實現應用性技能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因此,只有努力探索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實踐中不斷改革與創新,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性高素質人才。
舞臺藝術實踐是學生將其所學的藝術理論和實踐知識,在日常的排練、演出和比賽中進行比較、運用、處理和理性思維增強的過程。顯而易見,這個過程需要靠不斷的實踐來充實和調節,在幼兒園教學中,舞蹈教學與實踐運用的脫節和分歧的問題越來越多,在課堂上所學的舞蹈知識不能與幼兒園的舞蹈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這與時代的進程和發展形成了一個較為強烈的差異對比,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立刻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已的作用,目前,師范院校培養舞蹈專業人才的目標定位模式是:選準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界定專業人才的塑造模式。根據此目標定位模式,舞蹈教學應改變以學科為中心,專業單一、分工過細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以培養綜合能力為模式的教學新理念,使學生逐步成為具有實戰能力的全面實用性人才。高校學前專業的學生其專業能力不是單一的舞蹈專業的能力,所以在舞蹈能力的培養上不能原搬藝術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教學模式,學前教育舞蹈能力的培養應該有自已的特色。舞蹈技能是學前專業技能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所以高校學前專業學生的舞蹈能力的培養是很值得探討的。
一、舞臺實踐與舞蹈教育之間的關系
舞臺實踐是對舞蹈教育成果的最重要的檢驗標準,是舞蹈學習者從課堂走向舞臺的演練,是舞蹈學習者在生活中找尋舞蹈生命力的重要途徑,是舞蹈教學的重要內容。學前專業的學生對舞蹈的學習,包括對于基本理論的學習、基本功訓練,各種民族舞蹈的學習,幼兒舞蹈的學習以及具體的舞臺實踐。舞蹈課堂教育為舞臺實踐奠定了基礎。而舞臺實踐是對教育過程中老師講授的理論知識、動作要領和學習者掌握知識的實踐。因此,舞臺實踐與舞蹈教育是一個相互支撐又相互依存的關系,二者是并存的,在實際中相互促進和提高。在舞臺實踐過程中,學習者可以真正感受舞臺表演的心理狀況,開闊視野,提高臨場的應變能力和現場的表現力、感染力,提高綜合能力。學習者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從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識到熟悉舞蹈表演的技巧,從學習到表演,從被動的學生角色轉變為自主的表演者角色,這是一個以實踐來對舞蹈學習者進行深刻教育的形式。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能力的現狀
1.首先,學生來源及素質參差不齊。高校學前專業的學生主要來自于普通高中畢業生,大部分學生在入校前,未經過任何的舞蹈專業的系統訓練,部分有過小學、中學時期業余舞蹈基礎的學生,由于中學以文化課為重,作為藝術學科的舞蹈根本就沒有開課,學生的舞蹈能力還停留在小學和中學時的基礎,這些都阻礙了大學舞蹈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2.學生經過高考的洗禮來到學校,思維還停留在理論學習中,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上,一下子接觸到舞蹈的訓練中,很多學生腦一下子還轉不過彎來,大部分學生舞蹈課表現為進入課堂很慢,對動作、音樂極不敏感。
3.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課授課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學生上節課沒有學懂的知識沒有在較短時間里再接受老師的指導就又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再加上舞蹈專業課的上課形式以大課為主,學生人數眾多,個別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得到輔導的機會少。這就使得一年級的學生覺得舞蹈學起來很難,很枯燥。三、舞臺藝術實踐對學前教育學生舞蹈能力培養的積極作用
1.提高學生對于舞蹈學習興趣
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舞臺實踐教育,拓展教育空間,在參加藝術實踐中增長才干,培養能力,陶冶性情,從而提高他們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多樣化的形式也使得學習者對實踐教學產生好奇和興趣,從而促使其將理論和基本知識轉化為舞臺上的生產力,讓學習者在實踐中找到自已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舞臺藝術實踐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獲取真才實學?!皩嵺`出真知”,通過社會實踐,學生可以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強化,使得課堂知識成為真正可以運用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綜合素質。另外,通過實踐,也可以使學生掌握其他的社會技能,豐富他們的知識體系,通過舞臺實踐學生了解了舞臺的調度,燈光的運用,服裝及舞臺布景的作用,這遠遠比課堂所學的知識豐富得多。
2.藝術表現能力得到增強
學生從學習作品,排練作品直到詮釋作品,都是對舞蹈更深層次的探討和學習,藝術表現力的不斷提高和藝術實踐的實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舞臺藝術實踐其實是在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學習,使學生對舞蹈情感更準確地把握和分析。雖然藝術實踐并不是增強舞臺表現力的唯一手段,但它卻是藝術表現力提高最有效的途徑,在反復、長期的舞臺藝術實踐中不僅使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強,而且更為教學的提高和舞蹈優秀作品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舞臺藝術實踐是學生成長的媒介,學生應該加強對自我能力的培養,用發展的眼光去要求自己。舞臺實踐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平時學習和表演之間的差別,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舞臺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親身面對各種挑戰,認真對待表演的每一個細節,力求在舞臺上展現自已的良好風貌,一年級的新生第一登臺時都會暈臺,一看到臺下眾多的觀眾就會慌神,往往在舞臺上的表演不及平時的排練,經過一次,兩次或多次的舞蹈實踐后,學生對于舞臺的整體把握度明顯增強,往往還有超水平發揮,這是學生的自信心增強的表現,也是提高了自我學習的意識后的結果,通過舞臺實踐,引導學生對于基本功訓練、基本動作中的情感表達即外部形態動作和內部情態的糅合、舞蹈表現力和舞臺表演經驗的綜合反思,從而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進行改進和提高。舞臺實踐促使學習者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去塑造鮮明靈活的舞蹈藝術形象,將舞蹈技能與舞蹈情結合起來,以全方位的因素展現自已學習所得,藝術實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學習、自我進取的意識。
4.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鍛煉
舞臺實踐首先能增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舞蹈是一種通過人體律動來傳達人類信息的情感語言,具有強烈的傳感作用,并含有濃郁的情感因素,尤其是集體舞,大家都要伴隨統一的節奏有規律地動作,自然形成一個整體,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個人的合作感、責任感,加強了整體感和相互的協調與配合,這些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對社會的融入性和介入性,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其次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和表演舞蹈的過程中,需要身、心、腦全方位的配合,如肢體對音樂節奏的感知,對藝術形象的反映,對空間意識適應等外化現象,使肢體動作語言化,情感化,人腦在這種運動中會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第三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舞蹈是人類一種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舉動。在舞蹈訓練中,審美對象蘊含的審美力量,可以激起學生的審美情感,可以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和理解能力,從而產生審美感受。審美境界的實現對于凈化情感,陶冶情操,鑄造靈魂,有著難以估量的力量,從而達到良好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舞蹈教學中存在基礎薄弱、年齡偏大、身體條件不占優勢的特點,但其由于高中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其在理解力、想象力和文化功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點。針對高校學前專業舞蹈教學的特點,采取適當的培養方法和策略,解決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出現的生源素質與培養目標之間的矛盾,其中舞臺藝術實踐作為一門新的學習功課放在我們的面前,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習、課堂內容和舞臺實踐結合,“舞臺藝術實踐”是推動舞蹈藝術發展的有利途徑,舞蹈藝術實踐的發展就是推動國家素質教育的發展,推動學校教學生存的發展,推動學生質的發展。只有藝術實踐與理論教學有利的相結合,學生學習才能夠發展。
綜上所述,舞臺實踐是學前專業學生舞蹈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通過舞臺實踐,可以促進舞蹈教育的發展完善??梢允箤W生學以致用,在幼兒園的各科教學中充分發揮舞蹈的作用,培養出幼兒園和社會需要的能綜合運用舞蹈能力的人才,舞蹈教育要在傳統學習的基礎上,加強舞臺實踐教學,將舞蹈教育與實踐結合起來,促進學前教育學生舞蹈能力的發展,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1引言
為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黨中央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毒V要》指出,強國必先強教!為落實中央部署,國務院于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為推動學前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兑庖姟诽岢觥胺e極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薄兑庖姟愤€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加大幼兒教師培養力度,健全幼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嚴把入口關。”[1]在2012年省教育工作會上,副省長黃彥蓉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著力加強學生能力建設,加快培養一大批實用性技能人才。[2]著名教育家韋鈺指出,“為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教育內容、方法、體系,探索新教學模式;把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努力占領制高點?!盵3]作為教育技術教師,筆者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成長”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取得了理想效果。
2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技能體系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征求意見稿),《標準》提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突出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并對幼兒教師必備的教育教學能力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幼兒園教師要具有觀察了解幼兒、掌握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的能力;要具有環境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組織與保育、游戲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計劃與實施、兒童激勵與評價等專業能力。”[4]在《標準》引領下,我校根據幼兒園用人標準,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培養能勝任一線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的辦學方向,擬定了《隆昌幼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培養目標及考核標準》。
3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現狀
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源復雜,有初中、高中、職校畢業學生,也有打工青年;在4000余名學生中,有藏、回、彝、羌、漢等七個民族。她們大多來自偏遠農村,學習成績與習慣均較差,多數學生理論知識水平還達不到初中畢業水平,學習理論知識興趣普遍不高。就技能而言,以舞蹈為例,多數學生之前從未接觸舞蹈,更談不上有好功底;以普通話為例,很多學生都使用方言,根本沒有說普通話的意識,更談不上有較高水平。在這種情況下,要讓學生在三五年內達到“專業技能培養目標及考核標準”,成為合格幼兒教師,時間緊,難度大。面對在完成“專業技能培養目標及考核標準”中的難題,作為教育技術教師,我充分利用教育技術資源,積極配合其它教師,在學生技能培養中,通過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加速了學生技能成長,順利達到《隆昌幼師學前教育專業技能培養目標及考核標準》要求。
4實施教育技術手段,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
4.1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專業技能課學習效率
依托學校教育資源,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技能訓練提供示范資源。現代教心學理論告訴我們,技能形成分定向、模仿、整合、熟練四階段;而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5]我校各班人數都在70以上,技能訓練課指導難度大。像舞蹈課,上課時后排學生不易看清教師示范,且課堂訓練時間不能滿足學生要求。試想對于技能訓練,如果連示范都看不清,學生怎么練習呢?沒有正確練習,又怎能形成規范技能呢?面對困難,我充分利用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資源,如舞蹈教室安裝的集電腦、電視和電子白板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教學一體機、影碟機和無線擴音機等,再通過校園電視網、互聯網,將教學資料輸送到每個顯示終端。學生可通過一體機收看或下載資料,并可根據需要,自主調整播放。學生通過近距反復觀看教學資料,并在視頻引領下模仿練習,達到整合、熟練的目標。這既減輕了教師反復示范的壓力,又滿足了學生可視性學習要求,且時間安排更靈活,加速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
4.2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全面培養學生綜合技能
為提高學生綜合技能,學校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技能競賽,筆者充分利用教育技術資源和手段來促進活動成功開展,為提升學生技能起到積極作用。
4.2.1建立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生社團,提高學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筆者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學生開展社團活動,對培養學生技能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筆者先后指導學生創建計算機協會、舞臺音響燈光興趣協會、攝影協會、校園電視臺等社團。在活動中,筆者加強指導,學生積極性高,通過活動提高了技能。如攝影協會、舞臺音響燈光興趣協會、計算機協會的學生,在每年30余場演出中,在筆者指導下制作LED展示圖,并負責攝影、攝像、操作音響燈光等;在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中,筆者指導學生根據需要,通過網絡搜集資料,制作課件;在校園新聞播報中,筆者指導學生采訪、攝像、編輯、制作。學生通過活動,既豐富了業余生活、升華了思想境界,又提高了技能,真是一舉兩得。
4.2.2教學資源數字化,為學生技能培養提供最佳支持
我校電教中心設施齊全,有電子閱覽室、網絡室、多功能教學一體機、校園網絡等。為充分利用上述資源,我將中心資源數字化,并傳到校園網上,學生不出教室就能通過一體機登錄校園網或因特網,能方便地查閱、下載資料。起到了開闊視野、提高自學能力、促進專業技能發展的作用。
4.2.3用攝像機記錄學生活動,通過回放促進反思,縮短學生技能培養周期
在技能競賽活動中,充分發揮攝像機記錄功能,為學生技能學習提供反思性素材。通過觀看錄像,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和他人成功的細節,也可發現自己和他人不足的地方,教師還可通過錄像進行點評,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提高。如年級說課、試講、舞蹈、演講等比賽,筆者都利用攝像機將比賽實況攝制下來,并通過班級回放、校園電視臺全校直播等手段,再現活動場景。既讓參賽學生受益,也可讓其它年級學生觀看學習,讓更多學生加速專業技能成長。
4.3探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積極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踐技能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獲得教育實踐技能的途徑是個人對復雜教學過程的認識和處理,只靠被動的理論學習是難以奏效的,只有在具體實踐中,學生才能有效將各種專業技能熟練應用,并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綜合能力。
4.3.1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供教育示范資源,豐富學生觀摩學習內容
在培養學生教育實踐技能過程中,學生普遍對枯燥的教法理論不感興趣。為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利用教育技術中心信息搜集平臺,搜集全國各地幼兒園優質課、示范課教學錄像,并根據教師需要整理成若干專題,由教法教師結合教法理論,指導學生觀摩。學生通過系統觀摩,形成大量感性經驗,再加上教師分析指導,學生快速獲得了開展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經驗。因我校多數學生將到縣、鎮、農村幼兒園工作,為加深對農村幼兒教育的了解,筆者還到鄉鎮幼兒園去收集幼兒園教育教學資料,將其中優秀教育教學活動攝制成光碟,組織學生觀摩,讓學生熟悉農村幼兒教育現狀。并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城市、農村幼兒園教育差距,有針對性加強技能學習。
4.3.2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錄制學生模擬教學,提供反思性素材
模擬課堂教學實踐是師范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教法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創造性,自行設計教育教學活動方案,并進行模擬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模擬課堂上,學生作為施教者,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實施于實踐,培養學生活動組織能力,其它同學既是學生的扮演者,又是課堂教學的觀摩者、評價者。[6]因班額大,教法教師分身乏術,指導無法到位。為解決這問題,我們采用分組進行模擬課堂教學的方法。通過應用教育技術手段,有效解決了班額大、指導不到位的難題。具體如下:
第一,全程錄制模擬教學,提供反思、點評、評判的一手資料。試講組每名學生均選擇一個課題,進入微格教室模擬教學,全程攝制。課后,由組長組織授課學生在內的全體組員觀摩、評課,分析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之后,學生再次進行教學設計、授課、攝制、觀摩、評課。最后,每組評出優勝者,由教法教師觀看每組優勝者模擬教學錄像,并通過全班點評、指導學生總結反思,達到提高全班學生模擬教學能力的目標。
第二,收集整理學生優秀模擬教學、專業老師點評資料,為教育中心提供豐富資源。組織各學科模擬教學比賽,指導學生將模擬教學實況、名師點評等現場攝錄下來,制成光碟,由教育技術中心保存,既可以成本價復制給需要的師生,又可作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教材。通過大量模擬課堂教學實踐,學生的語言表達、板書、美術、彈唱、舞蹈、教學設計、課件制作等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4.3.3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記載學生在幼兒園實習教育教學的歷程,為學生綜合技能全面考核提供依據
教育實習是校內教育的延伸和繼續,是培養師范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全面培養師范生工作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對師范生科學系統掌握教師職業技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為加速提高學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在實習中,筆者注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提高學生實習質量,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利用現代媒體協助觀察記錄兒童。實習中,實習生要注意觀察、了解兒童。為更好克服實習生在與兒童交流過程中,兒童因種種原因產生戒備心理而影響交流效果,筆者要求學生在與兒童交流過程中,盡量利用手機、相機、攝像機等媒體記錄兒童活動,從多個角度對兒童進行觀察,以深入兒童內心世界,掌握兒童個性心理。
第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筆者要求學生在教學設計中,盡量通過網絡等查找資料,補充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盡量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將學生實習資料數字化。筆者要求學生將教學設計方案數字化,并通過網絡傳回學校,以備教法教師檢查指導。要求學生將實習匯報課、公開課攝制下來,并將錄像交回學校,由教法教師結合錄像和實習單位評價,完成實習成績考核。
第四,利用QQ等加強遠程指導,提高實習質量。筆者要求每個班成立QQ群,成員包括學生、教法教師、班主任等。要求學生定期將觀察筆記、教案、課件、教學反思等上傳群中,教師既可利用QQ群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又可通過QQ交流平臺對學生進行遠程指導,加速了學生成長。
5結束語
在生源素質下降,國家又提高對幼兒教師要求的形勢下,作為幼兒教師培養搖籃的中職師范校,要培養出合格師資,就須加快教育改革,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尤其是技能科教師),自覺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加快培養一大批實用性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國家和社會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2010年11月,國務院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按照該文件的要求,我國將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積極探索以初中畢業為起點的五年制學前教育??茖W歷教師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的幼兒教師有賴于科學的課程設置。目前,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設置滯后于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茖哟蔚膶I課程設置缺乏統一的規劃,并且重技能而輕理論。為此,學者們紛紛指出,必須改變課程設置中的藝術化的傾向,加強實踐環節,以增強本專業學生的教育能力。但這目前還只停留在理論探討的層面,并沒有拿出一個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帶藝術化傾向的技能培養改變為增強學生的幼兒教育能力的方案?;緲防怼⒁暢毝?、聲樂、琴法、幼兒歌曲創編、童聲合唱訓練等,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音樂類課程,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自己的特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與音樂專業學生所要學習和掌握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技能是不盡相同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需要有很高的技藝和高深的理論知識,但需要通過自身音樂修養的提高及音樂感覺的獲得以形成自己的音樂教育能力。為此,學校就應在現有課程門類的基礎上,根據各門課程的特點,對音樂類課程進行優化整合,以便能在加強對學生的理論認知教育的基礎上,訓練學生各方面的技能,做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真正提高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一、對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的整合
基本樂理要講的是音樂中最基本的知識,其中包括音的特性、節拍、節奏、音程、調式、和弦、調性關系、基本曲式結構以及記譜法等。它像一把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是學習演唱、演奏、歌曲寫作、和聲、編曲等各種專項技能的前提條件,也是成為一個有專業素養的音樂人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另一門基礎學科。其中,視唱屬于識譜技能訓練,一般要求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地運用自己的視覺、聽覺和感覺進行積極的思維,從中練習識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大量音樂旋律片段或音樂主題旋律的視唱,能從中獲取大量音樂養料、積累豐富的音樂素材和資料,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獨立閱讀音樂資料及演唱(奏)的能力,形成自己感受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練耳即聽覺訓練,其目的在于培養并發展學生對音樂的聽辨能力和記憶能力,在于豐富和提高學生內在的聽覺,增強學生對樂譜的理解能力和對音響效果的想象能力。
學生通過系統的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的訓練,會較牢固地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培養出自己良好的對音樂的感覺。這兩門課是緊密地聯系著的,脫離了對基本樂理知識的了解,視唱練耳將會因失去理論上的支持與指導而無法進行。這是因為,對音高和節奏的認知,對音程與和弦的聽辨以及對各種表情述語的掌握和運用等,都離不開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論支撐。同時,作為音樂實踐類課程的視唱練耳課,又相當于是對基本樂理課程學習成果的展示。因此,兩者就是相互滲透、緊密聯系著的。視唱是一種音樂實踐活動,其感性的因素更多一些;而樂理則是指導一切音樂實踐活動(包括各種樂器演奏、人聲演唱、音樂創作、音樂研究等)的最為基本的理論知識,其理論思維更多更強些。但是,在教學中,這兩門課卻是分開講授的,這就造成了課程間的嚴重的脫節或無意義的重復,由此也引發出學生對枯燥的樂理課學習的厭學情緒,引發出由于對樂理知識學習不夠而在視唱練耳時缺少必須有的理論上的支持與指導的狀況出現。因此,就需要將視唱課與樂理課加以整合,以使二者能相得益彰。要有效進行整合,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進行基本樂理的教學;當學生初步掌握了音的產生、音的長短、音的強弱以及節奏和節拍之后,就可以引入視唱練耳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較快地克服識譜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視唱的能力,教師還可在教學中適當地融入一些對中外優秀兒童歌曲或動畫片主題音樂的分析與視唱等內容,以期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視唱練耳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地加深對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解;學生有了對基本樂理知識的理解之后,也有利于他們將之用來指導和輔助自己視唱練耳的練習。
二、琴法課與即興伴奏及和聲學課程的整合
琴法課包括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技巧性較強的一門課程。琴法課的任務是通過向學生傳授比較系統的鋼琴、電子琴與手風琴彈奏的基本技能與技巧來開發學生的智力及音樂表現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理解與鑒賞能力。和聲學是音樂的基礎課。通過開設本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和聲的基本知識,懂得在伴奏中和弦及伴奏織體的應用,并為鍵盤即興伴奏做好準備。鍵盤即興伴奏是對鍵盤課及和聲課教學的延伸,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開設鍵盤即興伴奏課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即興伴奏的知識與技能,即要使學生在初步掌握了和聲學知識及鍵盤彈奏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并掌握即興伴奏的正確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和聲語匯及伴奏織體,掌握大小調式體系中各種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歌曲(主要是少兒歌曲)的伴奏方法,以使之能提高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教學質量。由于琴法課是技巧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對彈奏者的基本功的要求比較高,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在入學前又沒有接觸過鍵盤樂器,所以學生對這門課往往是既感興趣又有點恐懼。同樣,和聲課的教法也往往是只重視理論的學習而輕實踐環節,所以也會使學生對它有望而生畏的心理。
根據以上情況,如果我們只為達到較高的演奏水平而一味地要求學生像音樂院校的學生那樣反復地彈奏練習曲,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消磨掉。鑒于對幼兒歌曲的即興伴奏才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的教學就應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正確的彈奏姿勢、正確的觸鍵方式及正確的指法的運用后,適時地加入對作品進行和聲分析的內容,以讓學生了解不同力度與不同音樂所帶來的不同的音樂效果,以及不同的和聲語匯與伴奏織體對不同體裁的歌曲的表現作用等。這樣,在教師的要求與提示之下,學生通過逐步積累,其彈奏與伴奏的技能技巧等就能不斷地提高,就能為他們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聲樂、幼兒歌曲表演唱及童聲合唱訓練課的整合
聲樂課也是學前教育專業類音樂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培養目標的特殊性,所以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就不同于一般音樂專業的聲樂課。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目前多數教師還是按對待專業藝術院校聲樂課的辦法來授課的,所以就使學生較難有機會接觸兒童歌曲及童聲演唱的技巧與方法,這會使他們畢業后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應用技能的訓練。為此,除了應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聲樂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的演唱技能與技巧之外,還應讓學生了解兒童嗓音保護常識,了解兒童歌曲演唱的特點,并能運用自己所學的歌唱方法正確地范唱兒童歌曲。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用自己的最佳音域來范唱兒童歌曲的能力,要使之做到歌唱的聲音位置靠前、音色明亮而甜美、表情親切而自然。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能正確地理解兒童歌曲的音樂形象,提高自己歌唱的藝術表現力。還應適當地加入重唱與合唱的訓練,應培養學生具備能指導兒童進行合唱訓練的能力。還應結合幼兒園的實際,選擇一些新創作的優秀幼兒歌曲或幼兒園教材中的歌曲,將其充實到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教材之中,以讓學生能較早地接觸到幼兒園或學前班歌唱教學的內容。還應盡力探索如何為幼兒歌曲進行簡單的舞蹈創編,或進行兒童歌曲的表演唱,借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此外,還應結合琴法課的實際運用,自彈自唱,使學生練就自己的實用技能。
四、幼兒歌曲創作與幼兒舞蹈創編課的整合
兒童歌曲創作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的一門課程。開設本課程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兒歌創作的理論,并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以滿足他們將來在工作中的實際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關于舞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如幼兒舞蹈的基本動作、基本技能及我國民間舞蹈的基本風格,還要掌握幼兒舞蹈的特點、典型動作和表現力等。要通過幼兒舞蹈訓練使學生具有適應舞蹈需要的正確的身姿,提高學生舞蹈動作的節奏感、協調性、靈活性和柔韌性。還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幼兒舞蹈的教學能力,以使學生初步掌握自學、記錄和創編幼兒舞蹈的方法,掌握幼兒舞蹈的教學法,使之能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舞蹈活動。這兩門課都是要通過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綜合素質的。幼兒園教學要求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方式來對幼兒進行教育,要求要使幼兒在游戲中得以發展和提高。這樣,作為幼兒音樂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的幼兒教師,就要在活動中充分地激發出幼兒的情感,激發出幼兒活動的興趣,以使他們能積極而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這就要求尚在學習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消除對創編課的畏難心理,要求他們要試著學會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帶著一顆童心,選擇合適的主題來進行音樂創作,并隨之創編出合適的舞蹈。這種將幼兒歌曲創作與幼兒舞蹈創編加以整合的做法,將會為他們未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科學而合理的課程整合,會使課程間原本就存在的內在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課程間內容的重復而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教材的選取應當以傳統實用為主,趣味為輔
學習鋼琴彈奏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來選擇教材,一些優秀傳統的教材如:拜厄鋼琴基本教程、鋼琴基礎教程和車爾尼鋼琴教程等,來學習如何放松、觸鍵、怎樣轉動手臂等彈奏的基本技能。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有音階、琶音、和弦等彈奏技巧的練習曲掌握,再根據其中的教學的內容來進行拓展,如:練習曲中左手和弦的各種彈奏音型在以后的歌曲伴奏學習中會經常用到,在學習練習曲的課堂里隨即學彈一首簡單的兒歌可使得學習的知識得到靈活運用,發揮教材的實用性。
鋼琴課程對于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必修課,不可能像專業院校的學生花費大量的自習時間來進行鋼琴專業練習。所以,鋼琴課應該在選取傳統教材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再添加一些趣味性更濃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和效率,對知識的掌握更為全面和主動。同時教學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
二、教學中授課方式的安排以集體課和小組課相結合,加上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在每一周大多只上一次的鋼琴課,平均給每位學生也僅是十幾分鐘,由于時間限制等諸多原因,學生收獲較少。另外全班學生彈奏的曲目大多是相同的,又顯得特別單調。教師上課主要是檢查學生彈奏上周布置的鋼琴作業并做簡要指導,再就是布置下一周需要練習的鋼琴作業并講解指導練習的方法和要點。因此在這樣傳統的上課形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難得到提高,同時也耽誤了一些對鋼琴有特別興趣的學生的學習。
在教學中,對授課方式進行科學合理地安排是必要的。集體課教學可以安排對鋼琴彈奏技巧的訓練有指導意義的理論和示范演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鍵盤的綜合能力,如:視奏唱譜教學、移調教學、伴奏創編能力教學等,有增加授課容量并拓展知識面的優勢。小組課教學可以將彈奏程度相當的學生編成一組進行統一指導,使學生的彈奏有相互促進的動力。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能夠因人而異,教師能夠細致觀察到并解決學生鋼琴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還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采用不同的教材或不同的曲目。因此,采用集體課和小組課相結合,加上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的授課方式,在教學中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學內容首先應注重基礎訓練
在鋼琴彈奏中,要求彈奏者能以熟練的彈奏技巧來表現樂思,要求彈奏者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因此,在學生學習彈奏的第一個階段,教師首先要注重基礎訓練,要強調鋼琴彈奏理論和技能,要讓學生掌握彈奏的基本概念和奏法,如:斷奏、連奏、跳奏、重量彈奏法、左右手交替奏法、樂曲分句時的換氣奏法等。在進入鋼琴彈奏的觸鍵學習時,手臂放松訓練顯得很重要。如果不注意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就會陷入一種困境,不知道怎樣來控制各種彈奏動作。在訓練學生手腕抬起時,整個手臂應處于徹底放松狀態,身體要端坐在鍵盤前面,手臂要自然地從肩部往下垂,手指落到琴鍵上面的同時,大臂力量透到指尖,使指尖牢牢地落在鍵子上,然后放松。這樣來進行練習放松,為后階段的鋼琴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布置彈奏基本練習曲和小樂曲的同時,還可以安排學習各調音階、琶音、和弦以及雙音等技巧的訓練,可從一個八度的音階、琶音、和弦開始,增加到兩個八度的練習,直到四個八度的練習。通過這些基礎訓練,能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的彈奏方法,同時訓練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
鋼琴的基礎訓練中,指法應嚴格要求。指法訓練在初學鋼琴課的時候,就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樂譜上設計的指法進行練習,促使學生體會出指法運用的規律,不至于給自己的彈奏增加不必要的困難。在指法順利的狀況下,有利于配合看譜和唱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彈奏習慣,使學生的彈奏更加連貫、流暢。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對鋼琴基礎訓練的認識,使學生意識到為將來勝任學前教育工作,進行音樂教學活動而加強學習鋼琴彈奏的技能。
四、教學方法要注意科學有效
(一)彈唱。彈唱在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先將譜子中較難的節奏型挑出進行打節奏練習,即手打拍子而不是彈奏,從單手練習到雙手合練,初步訓練學生的雙手協調能力。在節奏熟練后,再到鍵盤上進行練習。在單手練習的過程中,要求一邊唱譜一邊彈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看譜能力,為視奏作準備。在樂曲彈奏中,有時雙手是同一個方向做彈奏,而更多的是雙手彈奏方向是交錯進行的,或者右手是連奏,而左手則是斷奏。所以在彈奏簡易的雙手配合的練習時,就要練好雙手的協調性,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有的學生手部的肌肉和韌帶不夠松弛,所以對較難掌握的連音彈奏,應進行慢練,練的同時要注意自然地調整呼吸并打開手指的觸鍵動作,正確地運用手臂的帶動,輕輕地哼唱旋律,使彈奏出的曲子自然優美。
(二)視奏。視奏是指為了表演拿起樂譜立即邊看邊演奏,謂之視奏。演奏者眼睛要面視鋼琴曲的樂譜,同時雙手按照樂譜的要求彈出樂曲的織體,視奏是鋼琴演奏藝術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視奏對學生的鋼琴學習具有促進作用,需要在一開始教學的時間就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因為視奏能力直接關系到成年學生學習鋼琴的進度,是提高彈奏水平的技能之一。然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視奏容易被學生忽視。有些學生感覺看鍵盤要比看譜子更容易找到音位,所以在練習彈琴時,眼睛始終盯著鍵盤和手,以致于完成一首小樂曲或練習曲都要花很長時間,并且即使完成了練習還有很多地方出現錯誤,導致彈奏技能受到影響,教學進展出現緩慢。
鋼琴學習中,正確的視奏是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彈唱,可以提高鋼琴學習的效率,提高彈奏質量,還可以建立學生正確的內心聽覺。視奏的時候,教師要強調手與鍵盤和樂譜要緊密聯系起來,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將視線保留在樂譜上,而多用雙手去熟悉鍵盤的距離感,這樣可使得一些學生糾正在鋼琴彈奏過程中只看鍵盤和手而不看樂譜的習慣。教師在帶領學生視譜的時候,應該要求眼睛全神貫注地注視樂譜,要強調學生注意譜子中的速度、譜號、調號、音位、拍號、節奏、變化音、力度記號、表情記號等等,并理解各種符號所表示的涵義,并將其牢記在腦海里。最后在視奏練習中如果有彈不熟練的音符和節奏,不要囫圇吞棗隨意彈奏而造成錯誤,而要仔細辨認思考,待明確后再動手彈奏,做到正確對好音符和節奏。
五、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
在鋼琴彈奏教學中,即興伴奏的教學難度較大。在學習即興伴奏的過程中,必須掌握兩方面最基本的知識:和聲的配置和伴奏音型的選擇。也就是說彈奏者在看曲譜的旋律時,在頭腦中就要能夠配置和聲和伴奏的音型,并能及時的在鋼琴鍵盤上彈奏出來。即興伴奏還要求伴奏者在短時間內弄清楚速度、情緒、風格。即興伴奏的難度是要將學習的鋼琴、和聲、樂理、視唱練耳等課程與實際運用相結合,把這些學科知識轉化為鍵盤和聲,學會分析歌曲,能靈活運用各類不同的和弦。
鋼琴即興伴奏不僅適用于歌曲,還適用于幼兒律動曲、幼兒舞曲、音樂游戲、打擊樂等。在進行即興伴奏的時候,首先要正確判斷出歌曲的調式與風格,選用的和聲功能要正確,確定半終止、終止式。而伴奏音型是通過分析作品得來,不同的伴奏音型有不同的表現力,伴奏的基本形式有和弦原形式、半分解和弦式和分解和弦式。如:《紅星閃閃》這首歌曲抓住堅定向上,莊嚴有力的節奏特點,表現紅軍整齊的步伐,可采用立柱式伴奏音型。而《搖籃曲》可采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來表現母親的溫柔和小寶寶要睡著時的情景。由此看來即興伴奏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訓練,很值得我們在高職的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展開進行。
高職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改革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與學的道路中不斷探索經驗,走出一條有高職高專學前教育特點的新路,為幼兒音樂教育培養出合格的師資力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當前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教育部對幼兒教育的持續重視和資源投入,使得社會對幼兒教育者的需求量相應的逐漸增加,因而學前教育專業成為了高考生的熱門首選。在高校學前教育的課程中,鋼琴課占得比重還是較大的,但是卻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忽視了鋼琴課,因而鋼琴教學質量逐年在下滑,針對這一情況,學前專業的鋼琴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努力提高學生對鋼琴的學習興趣及教學質量。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想學好鋼琴課,尤其是對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其中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鋼琴有時候是歡快愉悅的,有時又是很乏味、枯燥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能跟音樂學院的鋼琴專業學生相比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存在著其獨有的特殊性:一是沒有鋼琴基礎,大多數學生在入學前沒有基礎,可能鋼琴課是他們首次接觸,于是這一門課程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大多數學生學習的阻礙;二是硬件設施的匱乏。學前教育招生的逐年遞增,造成了學校硬件設施的供應不足,鋼琴不比其他課程,鋼琴不僅要有足夠的琴房以供學生練習,還要有相對應的配套設施;三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老套,一些教師鋼琴專業知識深厚,因而在教學上就顯示出“中規中矩”的現象,這樣枯燥無趣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成為學生厭煩學習鋼琴的原因。那么,究竟要如何讓學前教育中的學生對鋼琴產生興趣呢?下面就簡單做幾方面的探討。
一、教師“示范”
音樂是美的享受,它是一種聽覺上的藝術,因而學生可以時常觀看享受。學前教育的教師在專業上肯定具有比較高的音樂素養和鑒賞力,所以在課程中,可以先嘗試著演奏學生喜歡聽的鋼琴曲,如:《獻給愛麗絲》《月光》等曲目,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影像碟片,如:《夏日香氣》中的《雨中印記》,《我的野蠻女友》中的《卡農》等曲目,還可以給他們播放一些音樂劇中的插曲或鋼琴演奏會。利用這些手段激發學生對鋼琴的求知欲,以引起他們對鋼琴的興趣。學生對教師的“示范”性演奏,總是充滿了期待,其中教師彈奏的姿勢,曲子的優美旋律、跌宕起伏的樂句、富有韻律的節奏,都會讓學生產生遐想和興趣,他們會從教師的演奏中感受到鋼琴的音樂美。
二、教學目標要合理
很多高校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也相對來說陳舊、保守,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都不能得到提升,學生學習鋼琴只是一直重復著單調的曲子和枯燥的樂理知識,作為學前教育中的鋼琴教師應該樹立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課”為主,“多種課”形式并存的新型教學模式。目的就把鋼琴程度大致相同的學生刻意地安排在一個小組里,對其進行小組輔導。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在課前,必須完成上節課布置的練習曲目、指法等內容,并抽查他們對于樂曲資料的掌握情況。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練習內容都差不多,上課時學生逐個演奏,每位同學都認真聆聽,評價演奏者的優缺點,在教師的綜合點評下,想想自己,看看別人,找出自己不足,以及和別人相比自己還有哪些方面的錯誤和不足,以便及時改正。最后教師再逐句講解,分析樂曲的結構、樂句和旋律特點,音色及和聲、伴奏等。
三、游戲與表演共同教學
在鋼琴初學者中,大多數學生都很難記住教師的要求,以及理解教師對樂曲的講解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對鋼琴課程的興趣之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或表演活動將抽象、艱澀的樂理知識融入到其中。如:“開展鋼琴演奏會”“自編故事理解樂曲”“用畫圖表現音樂”等,教師都可以采用這些新穎別致的方式對音樂進行教學。在“用畫圖表現音樂”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選取鋼琴曲《秋日私語》,這首樂曲優美,在彈奏時最開始的一段低音,好似讓人能聽到森林里的竊竊私語,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幅畫,來對這首音樂意境進行表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會畫出不同的景物,枯葉、大雁、落日、碩果,甚至是驟雨初息、雷鳴閃電,這些都會成為學生畫筆下的一道風景線。最后再來彈奏一曲《秋日私語》,這樣一下子就能彈出秋日的柔和與豐收感。
四、結語
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中,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對于學前教育鋼琴的教學,雖然不能要求他們和音樂學院的學生一樣,把鋼琴課作為專業課來學習,也不必要將每一個旋律和音色都把握得那么到位,但有效的鋼琴課對于他們職業技能的提升卻是有所幫助的。因而作為一名學前教育中的鋼琴教師,在教學中要嚴格學生,寓教于樂,努力改革教學方法,運用游戲或表演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培養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轉變他們的鋼琴學習理念和態度,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知識,同時,也要提高鋼琴教學的質量,讓使學生樹立堅實的信念。
作者:楊若芳 袁青 鄭瑞霞 單位:蘭州城市學院
一、在活動中對孩子進行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在學前創新教育中,兒童的創新性發展還表現在幼兒的動作當中,因為孩子們的動作活動是開展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表現,兒童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運動,兒童的活潑好動,正是培養他們創新能力發展的最大時機,因此,在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時候,對孩子們進行創新理念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組織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兒童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幼兒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他們的創新思維會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此外,教師還要善于從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呼吸、臉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進行仔細的觀察,對兒童的活動量和運動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調控,因為只有科學地安排他們的運動過程,才能達到健體強力的效果,進而也才能促進他們個體創作性思維發展的作用。
二、要重視創新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國的教育活動中,創新教育也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教育理念,創新教育主要是以“創新”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針對兒童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定出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在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果的同時,還能夠促進他們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的形成,他們的這些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構建學前教育的創新體系過程當中,還需要注重創新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有效整合,將創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礎的教育當中,在創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礎教育,在這個整合的過程當中,還要充分地尊重兒童的主體性與個體的差異性,從而為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打好基礎,進而有效地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為促使兒童的全面發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三、學前教育思維上的創新轉變目標
在過去比較傳統的學前教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容易忽略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經常會認為兒童還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間的好與壞,很多教師還認為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都需要教師給予引導,這樣的教學結果就會導致幼兒在平時的學習過程當中經常會按照教師的方法去完成,教師讓他們怎么做,他們就照著樣子去學、去做,這樣的教學觀念長久下去,就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灌輸這樣一種想法,每次的學習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學習,這樣的教學后果就是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為了促使教師在學前教育思維上的創新轉變,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要事事親力親為,要讓孩子們主動地去追求學習的本質,讓他們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獨立地解決一些問題額困難。在這種思維創新的學前教育的理念引導下,還需要教師對教學的本質有個特殊的認識和理解,在整個的教育活動當中不斷地突出孩子們的主體地位,并且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以此來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的思想和觀念。
四、創新教學有利于幼兒園課程的設置
創新教育教學理念的建立,有利于學前教育課程的設置,為學前教育的創新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支點。學前課程的內容是涉及到一些相關學科的知識,但是又不同于學科的知識,其課程內容的選擇也應該具有廣泛性和全面性。它既要考慮到兒童身體的和心理方面的全面發展,還要包括兒童生活的全部范圍,這樣,在采用學科互涉路徑的課程設置的過程當中,才能符合兒童發展的需要,而且又為學前教育的研究理論創新提供一個新的支點。學前教育創新體系的建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研究過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學前教育對于培養孩子們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幼教機構所的重視。現代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把創新理念穿插在其中進行教學,同時,還需要廣大的學前教育工作者通過大量的研究來不斷地完善這一體系。因此,只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新課程理念改革的基礎上,按照有利于兒童發展的原則來進行培養,學前教育創新一定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而且還能夠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到接受知識洗禮的過程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作者:顏星明單位:遼寧省彰武縣二道河子九年制學校
一、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
其一,教育觀念滯后。幼兒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和思想,很多幼兒教師不能充分融入到幼兒環境中,在對待幼兒時仍然秉持成人思想,認為幼兒的想法和行為都是幼稚和不切實際的,殊不知這正是幼兒豐富想象力的體現;雖然每個幼兒都各有特點,但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使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孩子的個性思維逐漸削減,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其二,管理方法不新穎。近年來,幼兒園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幼兒園都有獨特的辦學形式,雖然模式新穎,但是管理方法仍然比較落后,很多幼兒園在管理方面缺少完善的體制,處理事情全憑經驗,還有部分幼兒園過于重視局部利益,忽視了幼兒園的整體發展。其三,幼兒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幼兒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在不斷轉變,雖然現在幼兒園既有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出類拔萃的新教師,但是幼兒教師整體水平仍待提高,教師隊伍結構仍然有待優化。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順應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潮流,轉變思維模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另一個方面,現在的幼兒教師大多數是女性,凸顯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以幫助幼兒培養健全的人格。其五,與幼兒家庭溝通不足。有時幼兒教育無法真正貫徹和落實其宗旨,原因之一就是無法和家長之問進行積極有效并且良好的溝通。對幼兒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好的教師,家庭是培養幼兒人格的重要環境,但是很多家長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后,認為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孩子已經不需要父母教育了,實際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現象。如果幼兒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教育,就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再加上父母和幼兒教師之問存在溝通問題,家長的意見無法傳達給教師,教師無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對孩子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解決幼兒教育問題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當前幼兒教育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要有效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我們可以從以卜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優化內容。幼兒教育課程內容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力求幼兒教育方法和模式符合幼兒發展需求,首先,我們要確立幼兒教育導向,以先進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理念為基礎,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結合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孩子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后,要讓孩子成為幼兒教育的主體,以孩子需求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建立科學合理的幼兒教育課程體系。第二,轉變教育觀念。幼兒園應和政府聯合,進行實驗性的特色教育,將取得的成果向其他辦學單位推廣;再者,幼兒園可以借鑒其他幼兒園甚至國外優秀幼兒園的辦學經驗,這些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方法等可能并不適合當前情況,我們要進行合理的取舍,結合幼兒園實際,構建新穎的教育理念。第三,促進專業成長。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只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幼兒園應定期選派優秀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者到其他幼兒園進行交換學習,交流經驗和理念;針對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第四,加強家園溝通。幼兒園教育至關重要,家庭教育同樣不可或缺。家長要明白孩子的發展不單單是成績的提高,應該是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家長應和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三、可以嘗試的幾種幼兒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策略實現的具體表述,結合以上思考及他人研究成果,筆者提出這樣一些教育方法供同行批評指正。一是情境教育。顧名思義,情境教育就是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利用氣氛、環境等創設教學情境,以優化教學效果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獲得貼近生活的、真實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品質和修養。例如某個孩子生日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舉行生日晚會,并教會學生如何傳達祝福;又如某個孩子生病了,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前往醫院探望,并教會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關切之情。這些情景的熏陶能夠幫助幼兒認識人生和社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激勵教育。幼兒是非常樂于接受激勵的,激勵能夠帶給他們愉快的心情以及前進的動力,教師可以適當運用激勵措施。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孩子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意見,教師可以口頭表揚和贊賞,并用微笑、目光來肯定孩子的意見;還可以為每個孩子建造一個行為記錄,將孩子的良好行為記錄下來,并給予一定激勵。需要注意的是,獎勵的使用要適量、公正和靈活,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指出并糾正。綜上所述,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從多個方面著手,解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梁惠單位: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教育系
英語聽說能力培養日?;?
語言是用于交流的,所以語言學習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將英語學習帶到課堂外。我們要求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要求一律使用英語口語,一方面可以練習聽力,能夠聽懂不同人的英語表達,經過大量的實踐聽力練習,英語聽力會逐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口語,能夠學會在不同的具體環境下使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個人思想,將個人思想運用于生活實踐,將所學詞匯,句型,特殊表達方式同實踐相結合,用實踐去檢驗所學知識,讓實踐去修正,改善所學知識,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語法教學案例和假交流活動。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零活動和假交際活動,這種傳統教學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厭惡心理,失去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英語聽說能力培養浸泡化
所謂的浸泡化就是要求教師和學校全面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模擬的接近于真實的英語環境,這就要求教師一律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口頭表達方式,例如,sorry,Icannotcatchyou,When…where…what…Iamsorry,but…等表達。另外,學校配置多功能語音室,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對語言產生親近感,不再陌生,從而克服語言學習的心理障礙,學校配置英文閱覽室,全天候開放,讓學生從視覺上親近英語。學校設置語言視聽說教室,開展語言聽說訓練,在視聽欣賞過程中,了解英語文化,熟悉風土人情,在欣賞的過程當中進行大量的討論,表達個人觀后感,從而培養個人聽說能力。
英語聽說能力培養藝術化
在英語聽說能力培養過程中,除了硬件的配備外,教師本人還應該注意能力培養的藝術化。主要體現在對聽說能力要求的藝術化上。雖然對高年級的要求肯定要高于對低年級的要求。但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不變:語言是用來聽說,只要聽得懂,說的出來,就達到了語言學習的基本要求。這在實踐過程中表現為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每張嘴說一句英語,就會被教師打斷幾次,極其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實踐證明對學生的學習持有寬容態度,能力的培養講究藝術化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英語聽說能力培養階梯化
在每批新生入學之后,教研室對學生的聽說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在以后的五年的時間里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每一個年級的學習目標都不同于其他年級,都擁有自己的特點,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參照其他班級的教學歷史和經驗教訓,結合本年級的具體教學實踐,對最初的教學目標進行修正,不斷完善,它不但給本年級教學目標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為未來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做好了鋪墊。聽說能力培養階梯化的另一個方面體現在同一個年級,隨著學齡的不同,具體的聽說能力培養目標也是不同的??傮w上采用由淺入深的基本模式,在學前專業學習的五年里,基本上可以完成從最基本的因素到較復雜的英文故事的口授,英文詩歌的朗讀等教學目標。
教學考試口語化
新的教育教學大綱提出,在現今的幼兒園教學過程當中主要采用聽說,省略了過去的寫,甚至禁止寫這項活動。為了更好地配合現在的教育模式,在我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不再采用傳統的紙質考試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系列下列活動。采用語音室小組活動,情景劇表演形式等。在實踐過程中,會參照本學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而采用具體的考試模式。例如,在一年級時,對學生主要采用朗讀和對話的形式,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基礎的常用口語和基礎詞匯的掌握。另外,對于平時成績的核算也采用了新的考核標準。在傳統的考核模式中,通常采用2∶2∶6模式,即平時成績占20%,期中考試占20%,期末考試占60%。在新的考核模式里采用了雙重標準。
(1)改變原有的百分比模式,修正為4∶2∶4模式,即平時成績占40%,期中考試占20%,期末考試占40%,提高平時成績所占的百分比,不但可以從客觀上督促學生注意平時語言的積累,而且從主觀認識上加深學生對語言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2)在平時成績這一部分里,進一步減少書面作業成績的數量,加大課堂回答問題的成績,讓平時成績作為一種獎勵出現在成績單中,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表現活躍的學生給予更多的肯定,對消極的學生給予合理的刺激。實踐證明,轉換教師教學模式,不近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滿足未來幼兒教學需求,而且也能夠間接地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學生身份也隨之進行轉變,由過去被動的參與轉變為語言的需求者和語言的掌握者。
作者:寧永單位:唐山師范學院灤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