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4 08:32:57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教育藝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傳遞信息的載體,是教師與學生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之一。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處的點撥,簡潔凝練的概括,能引導學生游覽課堂的殿堂,從而促進他們心智的成長。教師從課堂教學出發,精心設計與組織導入語言、提問語言、歸納語言、應答語言。
[關鍵詞]課堂;教學;語言設計
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經這樣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可見,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的魅力。但是,在教師教學中常常忽視語言的設計與組織,致使教學活動呆板、枯燥。那么,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設計、組織教學語言呢?
一、導入語言設計的藝術――以興趣引發為主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設計導入語言時,教師應努力把興趣引發、動機呼喚放在首位,重視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熱情。
1.開門見山式導語的設計。主要指教師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圍繞活動主題進行導入。這種導入主題鮮明,思路清晰,能很快集中幼兒注意力。如大班社會《快樂的新年》中,教師這樣導入:“新年是人們最向往的節日,在這樣美好的節日里,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每個地方的人們都是用怎樣的方式來慶祝節日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錄像吧?!边@種“開門見山”式的導入語言樸素、自然,更貼近幼兒生活,會讓幼兒產生親切感。
2.問題懸念式導語的設計。主要指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置懸念,通過問題引發幼兒學習興趣。這種導入語言能讓幼兒產生神秘感、好奇心。如大班科學《漩渦》中,教師這樣導入:“這是一支神奇的筆,只要你把筆直直地站在水中不停攪拌,你將會有許多有趣、奇妙的發現”。這種具有懸念式的導語將問題直接拋給幼兒,可讓幼兒頓時萌發好奇、探究的欲望并樂于進入學習情境之中。
3.情感渲染式導語的設計。主要指教師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導入,渲染活動氛圍,引發幼兒情感共鳴。這種語言具有煽情作用,在情感上萌發幼兒學習愿望。如中班科學《美麗的雪花》中,教師通過讓幼兒欣賞雪景方式導入:“雪花漫天飛舞,有的飄落在高山上,有的飄落在農田里,有的飄落在草地上,雪花都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如此優美動情的導入語言怎能不激發幼兒迫切欣賞雪景的愿望呢?
二、提問語言設計的藝術――以啟迪智慧為主
課堂提問對啟迪幼兒思維,開闊幼兒視野,幫助幼兒掌握學習重點,突破難點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提問語言的設計上應慎重考慮,反復推敲。尤其要在“引”“啟”“導”字上下工夫。
1.提問語言的層次性。教師要善于分析事物本質特征,圍繞事物設計多個相關問題,讓這些問題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向日葵》是一幅值得幼兒欣賞的名畫,教師精心設計一連串富有層次的問題:“這里有幾枝向日葵?每一枝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向日葵的花瓣是怎樣的?像什么?”通過教師層層剝筍、遞進引導,幼兒對每一枝向日葵都進行了細致觀察,豐富了幼兒對《向日葵》作品的認識與理解,也使欣賞活動更加深入、細膩。
2.提問語言的開放性。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虼?,教師在設計提問時也應注重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引導幼兒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當幼兒欣賞故事《七色花》之后,教師提問:“如果你是珍妮,你會用花瓣做什么?”這一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有的說:“我用小花瓣讓沙漠上長出參天大樹,變成綠洲。”有的說:“我會用花瓣變出長有翅膀的汽車?!边€有的說:“我用花瓣讓沙漠變成一片樹林”開放性的問題,發散性的表達,激活了幼兒的創新思維,發揮了幼兒的想象表達。
3.提問語言的智慧性。古人云:“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币虼?,需要教師在設計提問語言時能直抵教材本質,從啟發、激勵幼兒思維出發,智慧引導。如在演唱完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后,教師問:“小花鴨迷路時表情怎樣?“呷呷呷呷”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當小花鴨找到媽媽時它的表情有什么變化?”……通過提問,讓幼兒發現兩段歌曲中不同的情緒需要用不同的表情和聲音來演唱的方法,這種富有啟迪、智慧地引導,提升了歌唱活動的效果。
4.提問語言的深入性。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需要教師關注教材本身,設計具有深度的問題,引發幼兒深入思考。如在欣賞故事《小羊過橋》后,教師引發幼兒思考討論:“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小白羊和小黑羊怎么會掉到河里去的?白羊和小黑羊應怎樣做才能平安過橋?”在這深層次的探討中,有效地幫助幼兒理清了故事的脈絡,深刻地認識了故事的內涵。
三、歸納語言設計的藝術――以拓展經驗為主
幼兒年齡小,他們的認識膚淺,經驗零碎,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實際,善于分析孩子的已有經驗,然后有針對性、恰如其分地進行引導,幫助幼兒把零星、散亂的經驗進行梳理和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的學習不再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才能獲得更系統的知識。
1.提升式歸納。所謂“提升”,指教師在幼兒認知、觀察、了解等基礎上進行適當提煉,幫助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更進一步。如,大班數學“有趣的排序”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規律的排序?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便進行梳理:“圍巾、手帕、地毯上美麗的花紋經過有規律排序后變得更美麗;馬路、滑梯、房屋上有規律的排序后顯得更美觀?!蓖ㄟ^教師語言的梳理、提升,豐富了幼兒對排序概念的認識和理解,也更激發了幼兒關注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體驗有規律的排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豐富、多彩和快樂。
2.概括式歸納。所謂“概括”,就是幫助幼兒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屬性的事物特性進行提煉,使之形成一種更科學、完整的認識。大班散文詩《風在哪里》描述的是風吹過樹梢、小花、小草和小朋友時的不同景象,教師這樣歸納小結:風在哪里?風就在翩翩起舞的樹梢上;風就在頻頻點頭的小花上;風還在輕輕晃動的小草上;當我們放眼看去時,到處都能找到風的影子。原來,風就在我們的身邊?!苯處煹母爬ㄕZ言像小詩一樣優美,不僅讓幼兒感受到了風的美,風的趣,也更激發了幼兒觀察風、探索風的興趣。
3.拓展式歸納。所謂“拓展”,是指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已經獲得的經驗,還要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豐富和擴充。如在小班健康《好吃的西瓜》中,教師問:“你喜歡吃西瓜嗎?西瓜有什么營養?”大多幼兒回答“西瓜好吃,涼快。”教師便拓展、豐富幼兒對西瓜營養的認識:“夏天吃西瓜不僅解渴,還能排出身體中的熱量、毒素。西瓜雖然好吃有營養,但多吃會引起腹瀉等疾病?!苯涍^教師詳細具體介紹,幼兒對西瓜的營養有了更全面、科學的認識。
四、應答語言設計的藝術――以關注個性為主
所謂“教師應答”,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對幼兒回答問題后的反應和處理。教師能否智慧、富有個性化地應答,直接影響師幼互動,影響幼兒學習興趣與態度。因此,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個體特點,采用靈活變化的應答方式,注重啟發點撥、激勵鼓舞。
1.追究式應答。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歐有這樣一句話“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并拋還給孩子。”因此,教師在應答時要善于巧妙點撥幼兒思維,學會追問。如在健康《好玩的紅綢》中,教師引導幼兒示范用紅綢當小船玩“劃船”游戲。教師:“怎樣坐船既安全又舒適?”幼兒:“兩手要抓牢?!苯處煟骸白ダ问裁矗俊庇變海骸凹t綢兩邊?!苯處煟骸吧眢w應該怎樣?”幼兒:“身體要跪坐在船中間?!苯處煟骸皩?,這樣才能保持平衡。”教師的追究式應答,有效地解決了活動難點,提升了課堂效果。
2.激勵式應答。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在應答幼兒時要注重激勵和肯定,讓幼兒體驗交流表達的成功與快樂。如在繪本《葉子鳥》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葉子鳥跳圓圈舞”的畫面。教師問:“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在唱歌跳舞。”教師:“你講述得真完整,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幼兒:“有小音符?!苯處煟骸澳愕难劬φ媪?,它們圍成了什么隊形?”幼兒:“像花一樣的隊形?!苯處煟骸澳闾邢胂罅α?,如同花瓣一樣也是圓形的?!苯處煂τ變旱挠^察、表達、想象給予了肯定,激勵了幼兒的表達,它猶如甘泉、雨露滋潤著幼兒稚嫩的心靈,讓課堂氛圍顯得輕松、愉悅。
3.補充式應答。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弱,需要教師進行補充式應答。如在畫完“蝴蝶”后,教師組織幼兒講評。教師問:“你喜歡哪幅蝴蝶作品?為什么?”幼兒:“我喜歡有花紋的蝴蝶,很好看。”教師:“是呀,這些蝴蝶花紋左右對稱,色彩鮮艷,真美!”幼兒:“我喜歡那只會飛的蝴蝶?!苯處煟骸爸灰兓岚蝻w翔的方向,蝴蝶飛舞的姿態就會更優美、更有趣?!苯處煹难a充應答,讓幼兒看到了多姿多彩的蝴蝶畫面,同時教師也將自己的指導性建議巧妙地滲透其中,真是一舉兩得。
摘要:幼兒階段作為人的教育最初端,是為其一生的生活和發展打下全面扎實基礎的階段。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讓孩子一直沉浸在表揚聲中成長,對他們心理及品行的形成并不容樂觀。適當的給予批評對養成幼兒良好品性也很必要,讓幼兒清楚明確地知道其實批評的是行為而不是人,即它對其一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培養幼兒接受批評的良好品性,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
關鍵詞:幼兒 批評
如果說贊揚是撫慰人靈魂的陽光,那么批評就是照耀人靈魂的巨鏡,讓人更加真實的認識自己,在批評中獲得進步。在幼兒成長階段中,任何過分偏重或輕視某方面成長的教育,都可能對幼兒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杰爾士曾經說過:“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币虼?,表揚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對幼兒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培養幼兒接受批評的良好品性對其一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讓幼兒慢慢地接受批評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簡單談談如何培養幼兒接受批評的良好品性:
一、“批評”從“心”開始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3-6歲的幼兒,他們象是一張張純潔的白紙。他(她)們的個性“萬千”,被稱為擁有“一百種語言”。要想讓幼兒接受批評,養成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良好品性,首先要走進幼兒的心靈,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隨時掌握孩子思想的脈搏,使他們愿意接受批評。有些孩子是吃軟不吃硬,只要我們了解了他們的個性特點,以心交心,循循善誘,慢慢地他們一定會接受老師善意的批評,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孩子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通過榜樣的魅力進行“批評”教育
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認識到:不管我們怎樣注意,總有做錯的時候,在面對孩子的事情上,也會有判斷的失誤。我們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為孩子樹立起知錯就改的榜樣,這樣孩子會更信任你。
重視以人為本的師生關系,構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的同一平臺的師生關系,可以讓我們的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應把幼兒作為與自己平等的人來看待,成為幼兒的學習顧問,及時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對孩子持以信任、平和的態度,師生間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三、運用有效的教育策略進行“批評”教育
讓幼兒學會接受批評,靠單一的言語說教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幼兒,要與平時的教學活動有機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們應寓批評教育于游戲故事之中,可編一些有情節的角色游戲,使幼兒在游戲中習得某些良好的道德行為。還可以專門設置一些問題情景,引導幼兒去實踐好的道德行為。我們抓住幼兒喜歡聽故事這一興趣點,平時教師多講一些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童話故事。我們搜集了許多相關的故事,諸如《小老鼠過生日》、《不聽話的小山羊》、《小熊看病》、《愛美的小公雞》、《“這本書是我的!”》、《狼和小羊》等等等等,并將這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不斷積累,匯編成冊,使幼兒在聽聽、說說、辯辯的過程中,正確道德觀不斷強化和內化,從而逐步使幼兒愿意接受批評,敢于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
四、運用“批評”的藝術使其快樂成長
“人非圣賢,俗能無過。”孩子難免會犯錯,然而有些教師的批評,像一把榔頭,重重的砸下來,腦袋嗡嗡作響,幼兒瞬間被砸成了一個悶葫蘆;有些教師的批評,像一枚巨針,深深地扎進幼兒稚嫩的心靈,非但沒有取得成效,反而在幼兒的心中留下累累傷痕;有些教師的批評,像不著邊際的風,孩子聽了入耳不入心;而有些教師的批評,則如和風細雨般,一下子驅散了孩子心頭的陰霾,讓孩子開開心心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心甘情愿地改正錯誤。因此,教師在使用批評這一教育手段時,一定要注意批評的“藝術”,讓孩子獲得自我更正錯誤的權利,更好地讓孩子收獲自信,感受快樂,獲得發展。
五、家園緊密合作,攜手共同教育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勢,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蘇霍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幼兒行為的學習,良好品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雙方必須共同創設溝通的渠道,開展家園合作教育活動。幼兒園積極宣傳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的教育責任感;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和原則;幫助家長學習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通過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園地、《快樂家園》等了解幼兒在家表現,討論家園配合對策。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轉變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方法開始。
家園的緊密合作,不僅能對幼兒的教育起到非常好的成效,也使家長更好地樹立正確的育兒觀。
對于孩子的缺點、錯誤,“批評”是十分必要的,但批評也要講究藝術的。
作為教育者、引導者的我們要用愛心、耐心、細心,慢慢地感化幼兒,讓幼兒慢慢地接受批評,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你意識中他是龍,于是他就能成為龍;你意識中他是蟲,于是他可能會變成蟲。孩子成龍成蟲與我們以什么樣的眼光看孩子、以什么樣的心態幫助孩子有重要關系。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以寬容、博愛的心態對待孩子的缺點和錯誤,用真心培育新世紀的主人。
摘 要:新的教育觀念強調,幼兒教育不是幼兒教師教幼兒學習活動,而是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中觀察了解幼兒,誘發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在于用語言有意識的提供信息、傳遞知識,有目的的影響幼兒的學習和認識活動。
關鍵詞:語言 人性化 啟發性 精練性 趣味性
語言不僅是向幼兒傳遞信息,進行思想教育的手段,也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如果在教學中幼兒教師在使用語言隨意,內容不符合事物的客觀實際,造成前后矛盾。也會造成幼兒的一種叛逆心理,會導致幼兒不接受老師的批評。所以活動中,教師都應當時時注意以積極的語言態度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誘發幼兒熱愛語言的情感,感受語言交流的樂趣,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和提高運用頻率,發展語言能力,讓語言更好地為生活服務,不斷提升生活質量。而好的教學語言就像一座橋,能夠打動聯系幼兒的心靈,開啟幼兒的智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極大的作用。
一、語言的人性化
孩子雖小,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思想,并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教師在教授孩子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不能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我們要地下頭蹲下來和孩子平等的對話,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和面子,比如孩子字寫的不好或者是把字寫得像畫畫,我們這時不能夠大聲的訓斥孩子,而是要輕輕的和緩的和孩子說:沒關系,慢慢的跟著老師一筆一筆的學。我們這時要做的是要握著孩子的手,讓她跟著我們的帶領一下一下的描字,我想孩子這樣不但有了面子,在心里上還會產生老師真好,我呀一定要把這個字學會,寫好。
二、語言的魅力
(一)語言的啟發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的、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加上幼兒教師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孩子所接受和模仿。 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所具有引導性來引導啟發幼兒感受和觀察這個世界。教師的語言其實就像催化劑一樣,深入幼兒的性格、知識基礎之中,與之匯合,發生反應。這樣的幼兒教師語言對幼兒才具有吸引力才能開啟幼兒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語言的趣味性
幼兒正面臨著在知識上從家庭小世界轉向學校小社會的知識轉變,幼兒教師要把握幼兒這一時期由于周圍環境變化帶來的對心理和智力的影響,按照幼兒喜歡并樂于接受的方式選擇性的對幼兒加以引導。比如我看到一篇老師的文章寫道,她在開展角色游戲《娃娃家》(有兩個娃娃家)由于幼兒教師在引入是的疏忽,導致活動開始后,咚咚家人滿為患;叮叮家卻門可羅雀。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我靈機一動,端起了為“娃娃家”準備的“蛋糕”邊走向叮叮家邊想小朋友說:“今天是叮叮的生日,我給他買了一個“蛋糕”準備給他開個生日parry不知道叮叮家有沒有人在?”話音剛落就有一部分幼兒去了叮叮家當起了小主人。游戲結束時,我又說:“叮叮是個很能干的孩子,他總能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很整齊干凈,今天他也會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很干凈是不是呀?”話一說完孩子就開始整理玩具了。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到的啟發,可見,幼兒教師語言生動有趣能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三)語言的精練性
幼兒教師語言要短而精,其語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幼兒持續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教師要在孩子注意集中時間段內,用言簡意賅語言有效的解決問題。在教學中,不應太過嗦,整個活動基本都是教師在發言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我們在提問與幼兒回答這個拋接的過程中,給孩子的問題一定要精簡,這樣才有利于幼兒返回給我們信息從而更好的引導下去,避免在一個問題上重復多次,造成教學過程冗長乏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要求自己準備詳案,努力斟酌活動中要說的話,思考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針對問題去回應幼兒,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嗦,相信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有所好轉。
三、加強語言修養
幼兒教師要注重個體運用語言的準確度和流暢度,語言應當清晰、鮮明、準確,不能含糊不清。發音必須準確,力求做到字正腔圓。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幼兒的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幼兒園他們的主要模仿者是幼兒教師,只有我們自身的語言修養得以提高,才能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有效的施教。語言它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好的老師,他的語言應是純潔、健康的,好的語言如橋,應該能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應用純凈的語言去觸動幼兒心靈。
總之,幼兒教師要提高語言的標準性、規范性、純潔性,這是發揮語言這座橋的作用的前提條件,在幼兒園教育中,只有運用好“橋”這個工具,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教學的工具,也是開啟幼兒心靈和智慧的鑰匙。
【摘 要】有著悠久的民族歷史文化內涵的剪紙藝術,一直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在幼兒教學中開展剪紙活動,能提高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表現生活中的美。
【關鍵詞】幼兒教育;剪紙藝術;開展
一、引言
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它是我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活動。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其鮮艷的色彩、神奇的變幻,對幼兒有極強的吸引力。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彼裕艏埶囆g在幼兒教育中有著獨特的功能,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和培養創造性。所以,將它引入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使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有機結合起來,讓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提高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利用剪紙藝術,營造濃厚的校園藝術文化氛圍
皮亞杰在建構理論中提出,幼兒通過游戲和嘗試活動,在不斷的選擇、探索中,在與他人及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將所獲得的信息整合成一個有組織的建構,這就是知識。美國生態教育學家布朗芬布倫納認為,環境包括有機體本身以外的、影響人的發展或者受人的發展影響的任何事件或條件。這些表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環境設置的重要。因此,將剪紙藝術融入幼兒教育教學環境中,當幼兒跨人園內,踏進院廳,映入眼簾的是融入了剪紙、年畫、編織藝術為一體的吉祥背景,走廊里有喜花剪紙、花邊剪紙、福壽花剪紙、窗花圖案剪紙、團花剪紙等;活動室里有各種植物、動物、人物的剪紙。這些濃厚的剪紙氛圍讓幼兒深入其境,使環境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活動輔助因素,做到“讓環境說話,促進幼兒發展”,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從幼兒最熟悉的生活開始,以幼兒興趣為切人點,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開展剪紙活動,讓環境和游戲結合,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積累了剪紙的基本經驗。此外,不定期地展示幼兒剪紙作品,讓不同差異的幼兒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自信點”,充分利用幼兒園有限的空間,“無限”地展示幼兒園剪紙藝術研究的過程與結果,真正體現幼兒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使幼兒在這種環境中進行剪紙活動的探索。
三、利用剪紙藝術,促進幼兒學習
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感知運動性決定其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在“做中學”。但是,由于幼兒身心發展的局限,他們的自發活動往往處于有目的和無意識的狀態中,他們常常不能認識事物之間存在的普遍聯系,不能發現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判斷和選擇對其身心發展有益的問題,更缺乏有目的、有計劃地實現目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方面,剪紙活動有著獨特的優勢。比如,我們從識別剪紙符號入手,幫助幼兒掌握多種剪紙所需的折疊方式,以及剪紙的基本剪法,給每一個幼兒獨自探索的機會。設置環環相扣的問題,啟發引導幼兒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將核心的問題概括化,讓幼兒易掌握,會舉一反三,讓幼兒遷移已有知識、技能,解決新的問題,搭建學習支架,在操作實踐中學會思考,學會遷移技能并不斷探索。再者,剪紙需要對事物細心觀察。所以,讓幼兒在生活中養成隨機觀察習慣。如外出活動時觀察路邊景物等,進行剪紙素材的積累。同時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及觀察相似物品,這樣能幫助他們培養細心觀察的能力。
四、利用剪紙藝術,培養幼兒的自主創作意識和能力
在剪紙活動中,要為幼兒營造一個強化幼兒創作意識和行為的心理氛圍。剪紙活動必須以幼兒的意愿為主導,給他們提供一個寬松、自由,沒有統一的模式的創作空間,在這樣的氛圍下,幼兒自然就很愿意釋放他們全部的想法及能力。蘇霍姆林斯說過:“教育技巧的奧秘在于兒童從一個好教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倍@個奧秘在剪紙活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幼兒在剪紙活動中是活動的主人,我們我們要盡量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不能太在意幼兒創造的結果,固定的目標會給幼兒的創作帶來心理壓力。應該讓幼兒大膽動手創作,把要求降低到只要敢動手,敢嘗試就好。盡量用一種傾聽、微笑、接納的態度去鼓勵幼兒積極地表現自己的創意,允許孩子的行為超出標準,對幼兒的創新更要給予鼓勵、支持。我們的作用就是在各項活動中有目的,不斷的啟發、引導。大膽放手讓幼兒自主想象、自主創作,使他們在在自主、獨立的創作過程中創造美、體驗美,獲得成功感和自信。
五、剪紙活動中教師的角色與作用
在剪紙活動中,我們老師只是個活動的組織者和必要的指導者,對活動內容、教學策略等活動要素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控制活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注意力,使活動順利進行。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從活動的引入,到剪紙文化的了解,到剪紙欣賞和制作,到創意剪紙,老師都是只作必要的引導。如剛開始實施剪紙教學的中班幼兒,對于剪紙,只會無目的地把一張紙進行隨意操作。剪出的是簡單的圖形,這時去要求他們創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顯然是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的。于是,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剪出兩種或三種圖形的組合??梢越M合成樹、汽車等內容。引導幼兒逐漸地由無目的、無意識的剪紙活動轉人有目的、有創造的剪紙活動。進而又設計了“樹上的水果大又圓”、“汽車比美”等內容,引導幼兒開始創造出簡單的造型,使得幼兒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建立在他們自己動手和動腦活動的基礎上。
【摘 要】幼兒具有明顯的向師性,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正確、恰當、有效的表揚與批評,對幼兒有著良好的激勵和鞭策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表揚與批評藝術在幼兒教育中的合理應用。
【關鍵詞】表揚藝術;批評藝術;幼兒教育;激勵;鞭策
在幼兒教育中,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幼兒的各種情況,根據幼兒的特殊性采取有針對性的表揚與批評,這樣才能確保評價的有效性,從而發揮表揚與批評的激勵功能和鞭策功能,促使幼兒實現健康、快樂、和諧地成長。
一、表揚藝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眾所周知,表揚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勵作用。愛玩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教師應該對全班幼兒進行充分地了解,針對不同的幼兒,在幼兒教育中,我們應該充分注意表揚藝術,采取有個性化的表揚策略,運用個性化表揚藝術,以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對于膽子比較大或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幼兒,應該鼓勵這類幼兒做幫助其他同伴的熱心人,安排他們在活動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用榜樣激勵法調動其他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有針對性的鼓勵性語言,例如在跳舞游戲活動中,筆者發展班上有的小孩膽子大、舞也跳得好,但同時也有一些幼兒不敢跳,呆呆地站著。為此,筆者以榜樣激勵方式進行表揚,“小朋友們,小華同學的舞跳得棒極了!你們想不想和他一樣?。俊薄靶∨笥褌?,一起跳起來吧!老師相信你們會跳得更棒呢!幼兒具有極強的模仿性,通過這種榜樣激勵的方式,不僅能有效地激勵做得好的幼兒,榜樣效應下能夠帶動很多幼兒進行效仿。
二是對于膽子比較小、性格內向型的幼兒,必須充分表揚藝術的激勵功能,讓這些幼兒切實體驗到這些游戲活動并不難,切身感受到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從而使其敢于并樂于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根據幼兒的特點,可以積極開展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當這些內向型幼兒不敢參與到活動中來時,教師應該從語言上進行鼓勵,常??梢杂靡恍┘钚哉Z言。此外,還可以發揮眼神、肢體語言等暗示性鼓勵的作用。譬如親自拉著這些幼兒的手做游戲,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豎起大拇指等,這些富有個性化的肢體語言,進行表揚。
二、批評藝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批評是當發現幼兒做得不對時,予以指點、幫助、糾正的教育方式,是對表揚的有益補充。幼兒尚處于身心初步發展階段,在批評是必須保護其幼小的心靈,注意批評的委婉性和含蓄性。特別是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膽子小的幼兒,當發現其做錯事以后,要注意一些幾點:
一是注意批評的委婉性,可以用鼓勵性的語言代替批評。一般不能當著大家的面進行對幼兒大聲呵斥。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可以用提示性語言進行提醒,可以很自然地走到幼兒身邊摸摸他的頭。譬如:當發現幼兒多次出現朗讀拼音出現錯誤時,應該以指導和幫助為主??梢赃@樣說“你這次比上次讀得聲音大一些了,來,跟著老師再讀幾遍,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二是深入學生心靈,進行談心式批評。一次美術課上,筆者發現有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趴在座位上打瞌睡。課堂上筆者很自然地走到他身邊,輕輕地拍拍肩膀。下課后,筆者專門和他在操場上進行談心,沒想到他竟然哭了。放學后,筆者專門給爸爸打電話,才知道。原來他的爸爸媽媽剛離異,他跟著爸爸在一起,很想自己的媽媽,所以晚上經常哭很久才睡覺。談話后,他主動認識到自己錯了,并在后來慢慢地改好了。因此,針對學生出現問題的具體情況,教師必須先弄清情況本質,不能動不動就大聲呵斥,因為這樣很容易傷害到幼兒的自尊心。
三是批評時要抓住重點,有理有據。批評幼兒時,可以老師講一些淺顯的道理,孩子們還是聽得懂的。在批評幼兒時,不能從學生的一個錯誤說到另一個錯誤。正確的批評方法是針對一個錯誤而談,讓孩子明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使他們知道自己今后應該改正和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是人最重要的啟蒙階段,教師的表揚與批評藝術對幼兒的成長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講究表揚的策略,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和激勵促進作用,在幼兒教育教育中,批評也是一種愛的表達,必須十分注意批評的藝術,這樣才能讓幼兒從心底樂于接受,并愿意積極進行改正,以確保批評教育的實效性。
摘 要:幼兒時期是人類一生中大腦開發最快,思維創新最佳時期,幼兒教育中利用“留白”的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幼兒個性,創新與能力的發展,利用“主題墻”的教學方式,探討幼兒教育中“留白”的教育方法,這是一種可行的,目標明確且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教育模式,我們應以開放式的視角來看待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對其進行分析,解析其內在的具有發展意義的優點,摒棄其缺點,取長補短以制定出更適合幼兒教育的教育方式。
關鍵詞:主題墻;幼兒教育;“留白”藝術
“留白”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是指在藝術創作中為了更加充分地表現主題而有意識地留出“空白”。求其空靈,使藝術品虛實相映,形神兼備,從而達到“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境界。留白這種藝術手法能夠給人以啟迪和美的享受。老子曾經說過:“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留白藝術常見于文學創作中,比如著名小說家沈從文的作品《邊城》在最后未道明女主人公小翠的命運給讀者以無效遐想的結局。就是留白藝術在文學作品中的一種表現形式。留白藝術不僅僅只表現在藝術中,在現在的幼兒教育中,也存在著“留白”教育,比如主題墻的設立。
一、“留白”的教育作用
主題墻顧名思義就是學校為了開發幼兒的創造思維,提高其自主創新的能力而在教室的墻面上,或者在學校的走廊兩側墻面上專門設立出呈放兒童作品的位置。這與以往的幼兒教育不同,這是一種開放的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否能成為兒童教育手段,時間能夠真正發揮其教育價值和意義,筆者主題墻“留白”教育經驗,供讀者和同行參考。
(一)培養幼兒的想象空間
大人或老師制作出的完美的精湛的主題墻,美則美矣但卻缺乏動感,很難長時間的吸引幼兒們的眼光,但是當老師們在主題墻上留下一片“白”的時候,兒童就會不斷地思考,發揮其想象力,想那塊白的地方到底應該放什么才最合適。這片白就是一把開啟兒童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鑰匙,而且兒童之所以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貼在主題墻上,主要原因是在廣告墻上的那一片白是他們的專屬領地。
(二)促進幼兒發展的多元化
兒童的世界不同于大人們,他們的世界是多元的,符號、繪畫、文字甚至隨手的涂鴉,都表現出了幼兒的內心世界,主題墻的那一片白不局限幼兒的個性化創造,這往往會帶來意外的驚喜,也呈現出了兒童繽紛多彩的世界。主題墻的創作是給了兒童充分發揮思維的機會,兒童在主題墻的設立中,既是參與者也是主導者,兒童在這個美妙的過程中得到了尊重和發展,不僅張揚了自己的個性,也呈現出了幼兒個性發展的多元化。
(三)提升幼兒發展的契機
兒童在主題墻上的作品,從某些層面上來說使幼兒內在思維的外在顯現結果。教師可以通過對幼兒在主題墻上作品的解析來了解幼兒的一些內在思維,從而挖掘新的教育契機。這更加有利于幼兒教育的發展,這不僅可以成為老師與幼兒進行心靈溝通的紐帶,更加有利于幫助老師們了解兒童的心理,從而制定出更加有利于兒童教育的方案。
二、主題墻實施的方式及原則
主題墻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對兒童的發展和教育進行開發和塑造,所以主題墻的設計理念必須是以兒童為主人公的。它應該成為兒童學習經驗和展現自我意識,發散創新思維和想象力的平臺,而不應該流于形式而扭曲了主題墻創立的基本初衷。
主題墻作為一個新興的幼兒教育方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包括幼兒教育界的專家。老師和很多兒童家長。這使得很多幼兒教育場所的負責人在還沒理解主題墻所呈現的“留白”的意義時,就盲目的進行主題墻的設立。當主題墻“留白”的這種教育剛剛興起的時候,在北京朝陽區的某所幼兒園里,幼兒園園長就以主題墻的“留白”教育為噱頭來吸引很多幼兒家長的目光,使得很多家長沖著這所謂的新型教育而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這家幼兒園,而這家幼兒園所謂的主題墻“留白”教育,僅僅只是表面功夫,每周每個幼兒班都要制作出一個主題墻,在同級班級中進行教育評比,幼兒園的園長甚至還經常請一些教育界的“專家”來做評委評選出最完美的主題墻,讓兒童家長們來做觀眾,用大人們的眼光來評選出所謂的最完美的主題墻,還設立了各種“獎項”,所以老師們和家長們為了讓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得到這些獎項,為了得到這些教育界的“專家”的賞識和厚愛,家長們和老師們對主題墻呈現了巨大的熱情。有些家長親自幫孩子們制作主題墻所需的材料,有些家長甚至不惜花錢來買主題墻材料,老師們對主題墻的材料進行篩選,大家已經完全忽略了主題墻“留白”教育的意義,忽視了本應該是主題墻制作者的孩子們。就在大家如火如荼的進行評比時,兒童們的基礎教育都被忽視了,教育界開始對這家幼兒園叫停,這才制止了大家的瘋狂的舉動。但是主題墻“留白”教育也流產了。這個案例告訴了我們,主題墻的設立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留白”教育,是開發和發展兒童創造性思維,發揮其想象力,展現其自身能力。
主題墻只是“留白”教育的一個表現形式,請不要忽略“留白”教育而僅僅流于形式?!傲舭住苯逃龖詢和癁橹鳎瑧撟寖和约喝ブ谱髦黝}墻,只有這樣才能開發兒童的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才能讓兒童將自己繽紛多彩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兒童的個性的到多元化的發展,才能讓老師和家長更好地和兒童進行心靈溝通,以達到更好的教育兒童的目的。
【摘要】藝術的本質是精神,是情感,是用美的尺度研究并折射出美的旋律。藝術的表面是形象,背后卻是豐富的情感。所以,在幼兒教育階段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藝術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藝術能力;培養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藝術教育是通過審美教育,培養孩子們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其自身各種能力的有效平衡發展。幼兒藝術教育在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幼兒的身體健美發育以及幼兒的成長,都起著獨特的作用。
幼兒教育是以音樂、美術和文學為手段的教育。幼兒美術、音樂、歌舞、幼兒表演、幼兒文學、幼兒影視等等都是它涉及的領域。它既是幼兒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的啟蒙階段。其目的是:德、智、體、美全面育人。
1音樂使孩子們的身心得到快樂的發展
科學研究表明,音樂能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作為藝術領域中的音樂教育,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音樂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們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獲得身體、情感、個性等全方位的發展??赏ㄟ^各種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來培養孩子們的音樂知識。例如:小雞唱歌、造房子等,讓5線譜等基本樂理知識逐漸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游戲中。幼兒在2歲半到4歲的時候,是音樂啟蒙的最佳時間段。開展各種音樂游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同時伴隨音樂揮揮手、跺跺腳、自由節拍舞動等等,讓他們感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靈活性。
2繪畫提高孩子們的審美素質
最好的兒童畫是發自兒童本心的繪畫,是順其自然、天機自發的畫,是瀟灑自由、沒有任何條條框框的畫。家長讓兒童學畫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涂涂畫畫來提高孩子的審美素質、審美心理和開發潛在智力,具體包括發展兒童個人情趣愛好,促進兒童身心情感發展,培養兒童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并開發智力潛能,養成創造性思維的良好習慣。
3-6歲的幼兒觀察力迅速發展。幼兒美術教育要教會幼兒學會繪畫,必先教育幼兒學會觀察,即什么時候觀察,到哪里進行觀察,觀察什么,怎樣觀察等等,可以訓練幼兒的觀察技能。 幼兒美術教育是個細致活,不僅觀察事物需要細心,而且畫面構思、定位布局、加工潤色都需要細心謹慎??梢姡ㄟ^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品質。幼兒美術教育幫助幼兒學會觀察事物,發現生活中美的東西,會評價什么形狀、什么顏色、什么結構、什么布局的物體最美觀,欣賞優美的事物,并且學會表現美、創造美的技能技巧,比如構思、定位、繪圖與涂色的技巧,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3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
反對一切有針對性的舞蹈教育,幼兒舞蹈中不能過分要求舞蹈動作。兒童學習舞蹈時不必過于強調技巧,而應該讓孩子邊玩邊跳,享受舞蹈藝術中的快樂即可。通過舞蹈藝術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們具有心靈美、體態美,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4注重孩子們的文學培養
兒童文學的題材有: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曲藝、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和兒童科學文藝等。這也是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在平時的活動中加以融合即可。
對幼兒進行藝術能力培養,能讓孩子們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讓孩子們喜歡上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使孩子們樂于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請關注孩子,但不要關住孩子”,央視公益廣告的經典話語,啟示幼兒教育工作者不能將學習與玩相對立,要尊重幼兒的天性,讓幼兒在玩中健康成長。實踐也表明,善于玩的孩子不僅能學到知識、得到快樂,通過玩耍活動筋骨、調節精神,而且能在與同伴的玩耍中學會社會交往,懂得尊重游戲和學習等規則,培養良好的自律意識與合作能力。
一、以園為本,在教學中穿插“玩”的活動
讓孩子在玩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觀察、思索,比較,在問題中聰明起來,用稚嫩的眼神去發現世界,去熟悉社會、適應社會,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礎。
比如,用彩色筆在黑板上畫上各種點、線、圓、角,使他們知道世界有七彩的顏色;把紅、黃重疊混合,他們就知道,原來顏色也會變化;給一盒積木,讓他們搭成房屋、橋梁、高塔、人物,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快樂、勞動的收獲,并為自己的創造性勞動而感到自豪;踢房子、跳花繩、石頭剪子布等許多游戲,都有孩子自己約定俗成的規則,能學會遵守這些小游戲的規則,長大后自然他們也能遵守大的人生游戲規則。
不能讓幼兒園的圍墻抑制了他們玩的天性,要有計劃地走出園門,走上街頭,走向野外。街上有商店、有銀行、有郵局、有書店、有紅綠燈、有各種車輛……它們是干什么的呢?這是一個豐富的人生課堂。學校要分批帶孩子去觀察,去了解?!吧辖滞妗币彩且环N玩法,要孩子從小了解社會,熟悉環境是不可忽視的“玩”的一課。
野外,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城市孩子到那里玩,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要讓孩子在那里放松身心、施展拳腳、神出鬼沒、摸爬滾打,在老師和阿姨的監護下,個個玩得渾身冒汗,臉紅氣喘。從玩中培養他們的意志,活動他們的筋骨,養成合群性格和集體意識以及互相幫助等多種品質。但要注意的是,3—6歲的孩子還沒有自制的能力,屬于“他律期”。對有競爭性的游戲,老師應注意周到的防衛和保護。
二、家?;?,達成以“玩”促教育的共識
孩子的三分之一時間在園內,但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家中、在社會中。我們要溝通所有的孩子家長,共同擔負起培育孩子快樂成長的重擔?!凹倚;印蹦苡行У靥岣邔W前教育的質量已成為眾多的幼教專家的共識。要與家長開展溝通、交流與合作,要所有的父母深刻理解兒童玩的天性,別把“貪玩”的孩子看輕看錯,要在玩中培養他們的說話能力,用游戲、競爭的方式萌發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產生1+1大于2的效果。
“玩”是孩子的天性。讓我們尊重幼兒的天性,放飛他們的成長,在玩耍中優化、提升幼兒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吧!
摘要 撕紙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造型的活動,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撕紙藝術逐漸成為幼兒美術活動中一種常見的活動形式。撕紙藝術只需把手當作工具,利用靈活的手指撕出需要的形象。文章分析了幼兒的年齡與撕紙課程之間的聯系,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供參考。
關鍵詞 撕紙藝術 幼兒教育 教學活動 實踐探索
撕紙藝術作為民間藝術中一塊樸實又閃光的美玉,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有著清新活潑、健康且富有創造性等特點,其中蘊含著大量的文化內涵,有著獨特的造型以及美麗的色彩。在欣賞這種美的過程中,通過各感官同時運作,可以讓兒童更好地賞析與理解這些獨特的作品,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一、撕紙課程與幼兒年齡的特征
在開始撕紙這項課程的時候,應把握兒童生理以及心理特征,將撕紙課程的教學方法建立于兒童身心發展基礎之上。從兒童的繪畫階段來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涂鴉期、象征期以及寫實期,同樣兒童撕紙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1.幼兒四歲之前,即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這一時期給他們一張紙,會被撕成各種不規則的紙片或是紙條。這個階段,幼兒所反映出來的是最初的各類形象,動作不受視覺的控制,手指、胳膊簡單、機械地重復動作。撕出來的形象是幼兒視覺中的特殊形象,這一階段的撕紙行為叫做“涂鴉期”。
2.四歲到五歲,這一階段幼兒撕出的是他們想象中的一些事物,例如撕出一個圓形,像太陽,撕出一個方形,像是手帕,撕出一個三角形,像是小紅旗等。隨著心智的不斷完善,逐漸撕出自己想要撕的形象,開始具備有對象基本特征,但對撕出作品的大小以及比例并不講究,且不完整,我們將這一階段稱之為“象征期”。
3.五歲到六歲這一時期。幼兒身心不斷成長,他們的撕紙形象逐漸向寫實的方向發展,可表現出對象的特征以及生活的環境,甚至能夠根據自身的感受來撕出熟悉的生活情境與人物。例如撕出一座房子、一朵花、一棵草、一個人等。這樣階段我們稱之為“寫實期”。
二、撕紙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相關教學任務的一種手段,針對幼兒進行撕紙藝術教育,需要的是把撕紙、繪畫以及粘貼捆綁在一起的一體化教學,需要依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學任務來選擇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1.講授。講授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幼兒傳授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是一種啟發學生思維和開展思想教育的必要手段,同樣也是鞏固知識以及配合其他教學手段的方法。講授通??煞譃橹v述、講解與講評等。
2.談話。談話一般是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引導學生依據現有的經驗與知識,經過推理來獲取新的認知辦法。例如在撕紙活動《蝴蝶》中,幼兒們在撕出蝴蝶之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利用不同的線條來對蝴蝶進行裝飾,產生不同的效果。這類活動在達到教育目標的同時,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幼兒對蝴蝶進行裝飾時,有效發展了會話能力,培養了欣賞能力。談話法一般應用在美術知識傳授、對作業的講評、知識的復習與鞏固以及啟發幼兒的創造情緒和想象力等。
3.演示。這一手段是利用直觀材料與手段讓幼兒獲取較為充分的感性認識,加深幼兒對學習對象與理論知識的理解方法,是撕紙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培養幼兒觀察、想象、思維與教給幼兒學習方法、嚴密細致的科學態度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演示法一般與講授或是談話法配合,利用圖片、教具、幻燈片等實物進行說明,印證傳授的知識或是由教師進行具體的操作示范,被廣泛地應用在撕紙教學中。讓幼兒依據老師規定的要求進行觀察,主動認識客觀事物,提高基本的美術能力。
三、撕紙教學的原則
教學原則是老師開展教學活動應遵守的基本要求,不論是在備課、上課或是輔導中,都應徹底貫徹教學的原則,這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對幼兒開展撕紙教育的原則除了應遵循教育學中所要求的科學性與思想統一性原則、直觀性的原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原則、啟發原則、鞏固原則、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的原則之外,依據這個學科的教學目的與規律,還提出了以下四個原則:
1.審美。①要應用美學的觀點,對幼兒開展審美教育,以此培養他們正確的審美觀點以及區別美和丑的能力。②結合教學內容,在實際的審美教學活動中提高幼兒審美能力。③運用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當中的美來感染幼兒。
2.直觀性。①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幼兒們對對象進行直接觀察,認真認識對象。利用直觀的教具、范圖、模型等幫助幼兒掌握知識。②實際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幼兒觀察方法的正確性,養成對實物進行深入觀察的習慣,同時提高其觀察與認識事物的能力。③在引導他們進行觀察的同時還應將美感與形象感知聯系到一起。
3.實踐性。①教學中提高手、腦、眼的靈活性,使幼兒的手、腦、眼能夠協調運用。②提高幼兒智力以及動手能力。③合理地安排講授時間與幼兒實踐時間,精講授、多實踐,讓幼兒擁有充分的時間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消化和練習。
4.創造性。①充分發揮幼兒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獨創精神。②培養幼兒創新思維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曾說:“習慣決定命運,好的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孩子從入園到結束三年的幼兒學習生活,我們的核心重在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教育他們從小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孩子的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常抓不懈,從點滴做起,家園共育。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分階段對幼兒進行習慣養成教育,注重營造寬松、和諧、安全、衛生舒適的班級環境,打造優秀班集體。
一.小班重啟蒙,家園顯活力
幼兒時期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關鍵是成人怎樣正確引導和培養。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入園是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從家庭生活到幼兒園生活孩子們有太多的不適應,家長也有太多的不舍?,F在獨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讓他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為了促使家長放手,作為老師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我們從孩子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變“幫”為“教”。首先,家長培訓成為我們的第一任務。我們會讓家長明白幼兒園的生活方式并讓他們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其次,我們會對新入園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規則意識培養。如:“有序的排列,辨別男女孩,安靜的進餐,午睡,良好的區角活動以及學習常規等”,活動中給他們一些適當的獎勵與懲罰,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他們自覺地遵守班規。
二.中班重自理,自我保護意識開始萌芽
大家都知道,安全為一日活動的重中之重,中班孩子的特點好動,對事物似懂非懂,喜歡探索未知事物,因此,他們的身體變得靈動起來,安全隱患也隨之而升,我們只有讓他們意識到身邊的危險,才能學到保護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們從身邊的危險找起,讓他們個個爭當“安全小衛士”,中班時我們的教室在三樓,每次戶外活動都要上下三層樓梯,我們就從上下樓梯的安全引導做起,開始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如:“怎樣上下樓梯、怎樣戶外游戲、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在室內和同伴互動”等,我們還抓住園內出現的一些安全隱患及時教育,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加深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常此以往,安全住在了孩子們心中,有時老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他們就明白哪些地方應引起注意。
三.大班重班規,孩子爭當小主人
大班幼兒已具備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對事物有了初步的對與錯的概念,他們常常對班上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反饋給我們,為了讓孩子樹立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于是在班內我放手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首先,我讓能力強的幼兒參加班級管理如:“游戲時讓他們成為領頭羊,帶領其他孩子按規則進行游戲,下課后讓他們成為監督者,看哪些人喜歡在室內瘋趕打鬧。午餐時讓他們成為巡視者??茨男┤瞬粫察o進餐,喜歡撒飯”等。其次以強帶弱,在班內結對子,由那些表現好的結對習慣差的,讓他們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人。最后,每月還進行一次評選“班級之星”的班隊活動,讓他們自己說說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怎樣去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足,讓大伙兒支支招,激發他們做好孩子的欲望,堅定信心,讓良好的養成教育不斷升華,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他們對那些不良習慣學會了小聲提醒和善意的勸解,不會只像以前大聲的告狀,他們就像一個個小老師會處理很多問題了?!皼]有規則,不成方圓”只有讓孩子們共同遵守學習生活所必需的規則,形成文明的生活態度和習慣,優秀班集體在孩子們的共同維護下形成。
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是鎖碎的、復雜的。在班級管理中,老師一定要具備對幼兒有愛心,對瑣碎事細心,對班上事處處留心,對不同階段幼兒出現的不同現象及時引導,使教師、幼兒、家長始終處于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這樣,班級工作就能在和中求穩,穩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的有聲有色。
趙芳艷,教師,現居湖北宜昌。
【摘要】新的教育觀念強調,幼兒教育不是幼兒教師教幼兒學習活動,而是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中觀察了解幼兒,誘發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作用在于用語言有意識的提供信息、傳遞知識,有目的的影響幼兒的學習和認識活動。
【關鍵詞】語言人性化啟發性精練性 趣味性
語言不僅是向幼兒傳遞信息,進行思想教育的手段,也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如果在教學中幼兒教師在使用語言隨意,內容不符合事物的客觀實際,造成前后矛盾。也會造成幼兒的一種叛逆心理,會導致幼兒不接受老師的批評。所以活動中,教師都應當時時注意以積極的語言態度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誘發幼兒熱愛語言的情感,感受語言交流的樂趣,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和提高運用頻率,發展語言能力,讓語言更好地為生活服務,不斷提升生活質量。而好的教學語言就像一座橋,能夠打動聯系幼兒的心靈,開啟幼兒的智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極大的作用。
一、語言的人性化
孩子雖小,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思想,并具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教師在教授孩子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不要傷害孩子幼小的心,不能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我們要地下頭蹲下來和孩子平等的對話,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和面子,比如孩子字寫的不好或者是把字寫得像畫畫,我們這時不能夠大聲的訓斥孩子,而是要輕輕的和緩的和孩子說:沒關系,慢慢的跟著老師一筆一筆的學。我們這時要做的是要握著孩子的手,讓她跟著我們的帶領一下一下的描字,我想孩子這樣不但有了面子,在心里上還會產生老師真好,我呀一定要把這個字學會,寫好。例如,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幫老師收玩具時,我們可以說:“XXX你可以幫我一下嗎?”以此來得到幼兒的幫助,鍛煉幼兒,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氣說:“快點,幫老師收玩具!”;為了防止幼兒亂扔紙屑,我們可以委婉的提醒幼兒:“你們需要一個垃圾筐嗎?”這樣幼兒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要把紙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說:“不許把紙扔在地上?!蔽蚁雱t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應常說,“你好”、“請”、“沒關系”、“能不能”、“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先試試看,如果需要幫忙就叫我?!薄ⅰ澳憧梢詭臀乙幌聠??”等等,而不能習慣于用強制性的“要這樣做”、“那樣可不行”、“不許”、“不能”等等,只有在語言上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在心底真正的接受我們,但是對性格不同的幼兒,語言的使用就應不同,對于比較內向、較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幼兒,要采用親切地語調,關懷的語氣對他們說話,以消除幼兒緊張的心理;對反應較慢的幼兒,要有耐心,在語速上適當地放慢一些;對脾氣較急的孩子,語言要顯得沉穩,語速適中,使幼兒的急躁情緒得以緩和。再如,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要多使用些兒童化、擬人化的語言,將一些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對于略大一些的中大班幼兒則要注意語言的堅定和親切,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話是經過思考的,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是值得聽的。
二、語言的魅力
(一)語言的啟發性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生動、有趣、形象的、活潑的語言,特別是加上幼兒教師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更容易為孩子所接受和模仿。 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所具有引導性來引導啟發幼兒感受和觀察這個世界。教師的語言其實就像催化劑一樣,深入幼兒的性格、知識基礎之中,與之匯合,發生反應。這樣的幼兒教師語言對幼兒才具有吸引力才能開啟幼兒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語言的趣味性
幼兒正面臨著在知識上從家庭小世界轉向學校小社會的知識轉變,幼兒教師要把握幼兒這一時期由于周圍環境變化帶來的對心理和智力的影響,按照幼兒喜歡并樂于接受的方式選擇性的對幼兒加以引導。比如我看到一篇老師的文章寫道,她在開展角色游戲《娃娃家》(有兩個娃娃家)由于幼兒教師在引入是的疏忽,導致活動開始后,咚咚家人滿為患;叮叮家卻門可羅雀。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我靈機一動,端起了為“娃娃家”準備的“蛋糕”邊走向叮叮家邊想小朋友說:“今天是叮叮的生日,我給他買了一個“蛋糕”準備給他開個生日parry不知道叮叮家有沒有人在?”話音剛落就有一部分幼兒去了叮叮家當起了小主人。游戲結束時,我又說:“叮叮是個很能干的孩子,他總能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很整齊干凈,今天他也會把自己的家整理得很干凈是不是呀?”話一說完孩子就開始整理玩具了。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到的啟發,可見,幼兒教師語言生動有趣能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三)語言的精練性
幼兒教師語言要短而精,其語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幼兒持續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教師要在孩子注意集中時間段內,用言簡意賅語言有效的解決問題。在教學中,不應太過啰嗦,整個活動基本都是教師在發言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我們在提問與幼兒回答這個拋接的過程中,給孩子的問題一定要精簡,這樣才有利于幼兒返回給我們信息從而更好的引導下去,避免在一個問題上重復多次,造成教學過程冗長乏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要求自己準備詳案,努力斟酌活動中要說的話,思考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針對問題去回應幼兒,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啰嗦,相信這樣教學的效果會有所好轉。
三、加強語言修養
幼兒教師要注重個體運用語言的準確度和流暢度,語言應當清晰、鮮明、準確,不能含糊不清。發音必須準確,力求做到字正腔圓。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幼兒的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幼兒園他們的主要模仿者是幼兒教師,只有我們自身的語言修養得以提高,才能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才能有效的施教。語言它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現象,它與思想品德、文化素質等密切相關。一個好的老師,他的語言應是純潔、健康的,好的語言如橋,應該能促進幼兒的智力開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粗俗的語言只能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我們應用純凈的語言去觸動幼兒心靈。
總之,幼兒教師要提高語言的標準性、規范性、純潔性,這是發揮語言這座橋的作用的前提條件,在幼兒園教育中,只有運用好“橋”這個工具,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因為這是我們教學的工具,也是開啟幼兒心靈和智慧的鑰匙。
摘要:民間藝術包含在幼兒園課程內容之中,其體現的生活性及價值綜合性與幼兒園課程的特性相吻合。利用民間藝術資源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使之融合并滲透在其他課程內容之中,從而令民間藝術的教育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民間藝術;幼兒教育;幼兒園課程
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包括的內容十分豐富,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和民間美術等。民間藝術充分體現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因而具有認識、教育、娛樂等多種審美功能。民間藝術能培養幼兒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象力、透徹的理解力,能帶給他們以真的啟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和利用民間藝術資源對于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擬對如何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和利用民間藝術資源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拋磚引玉。
一、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和利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民間藝術,作為我國一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其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記錄了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演變,是世代勞動人民集體的智慧和創造。民間藝術之所以能成為幼兒園課程的內容,是因為感受和創造民間藝術是幼兒的認知和審美能力可及的。民間藝術的生活性和價值的綜合性與幼兒園課程的特性是一致的。在當前和諧社會背景下進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無論對社會還是幼兒發展都會有重要的價值。
民間藝術要成為幼兒園的課程內容,必須關注其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這是最關鍵的一項宗旨。以民間藝術課程化的方式進行幼兒教育,不是純粹的在現有的課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主要是對原有的課程內容的呈現和實現,我們要采用一種新的視角把部分課程內容同現實生活和民間藝術結合起來,使其它課程內容的學習與民間藝術的學習在同一過程中綜合地進行,使幼兒園課程的實施真正成為一個生活化的、趣味性的和綜合性的過程。當然強調民間藝術的課程價值也并不意味著民間藝術成為幼兒園課程的全部,而是民間藝術應該融合和滲透在其它課程內容之中。
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民間藝術可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在素質教育作為當今教育的一種導向的形勢下,審美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對于幼兒全面協調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民間藝術的審美內涵主要可表述為:從善之美、稚樸之美、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和諧之美。因為幼兒與民間藝術的相通性與相似性,其對于民間藝術有著強烈的接受性?!坝變翰辉熳?無拘無束,喜歡色彩鮮艷大膽,隨心所欲,無透視,反自然,幼兒的圖畫往往充滿了幼兒特有的稚拙、純真、自然的質樸美,這與民間藝術是很相似的。”從而使得對民間藝術的組織、加工和改造就成了幼兒園課程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民間藝術的選擇、加工的基本原則是對幼兒來說具有發展價值,有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進行動作學習的可能性,遠離幼兒生活經驗,不能引發幼兒全身心投入的民間藝術不是幼兒園課程首選的內容。
當前有很多幼兒園已經意識到民間藝術對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價值和重要意義,開展了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努力創設民間藝術教育的環境,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依據民間藝術教育的目標、內容,充分挖掘、精心創設與民間藝術教育相適應的環境資源,引發、支持幼兒與民間藝術教育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例如:在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中,試圖探索如何使幼兒對戲劇、工藝、腰鼓、木偶剪紙、染紙、中國結、泥塑、蠟染、舞蹈等多種民間藝術的審美特征產生興趣和敏感,并在高一層次上對多種民間藝術形式的共同審美要素進行有益的抽象、概括和相互遷移,從而培養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智慧、一種整體的反映能力,將民間藝術得以繼承發展。讓幼兒從小就在民族藝術的氛圍中形成對精神的認識,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情趣、探索精神和想象創造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民間藝術資源在幼兒教育中開發和利用的對策
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的基本原則是以培養審美能力為核心,促進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民間藝術活動中,從而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充分體驗到感知美、想象美、理解美、創造美的愉悅。幼兒的審美心理結構主要包括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象力、透徹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內容。其中,審美感知能力對于幼兒來說是審美心理結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一,創設一個富有美感的環境。優美的環境可以激發幼兒對美的事物的興趣,使他們的審美感知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按照幼兒心理發展層次,在幼兒園創設富含民間藝術色彩的生活與活動環境,讓幼兒的生活因為民間藝術而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也可以通過參觀古跡或民間藝術作品展覽,如民間剪紙、風箏、民族繡品、各地面塑、民間布玩具展覽等容易吸引幼兒興趣的活動,讓幼兒對民間藝術有直觀的感受,讓幼兒感知民間藝術的存在形式,讓民間藝術的客觀歷史、造型和色彩直觀地展現給幼兒,使得幼兒產生對民間藝術初步的意識,增強他們對民間藝術的感覺和情感。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氛圍中,耳濡目染,再加上教師有意識地激發和引導幼兒主動感知,就能有效地增強幼兒對民間藝術的敏感性和審美感知能力。
第二,從幼兒的興趣切入開展民間藝術教育。教師在民間藝術教育活動過程中,應該根據幼兒心理發展特征及興趣傾向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民間藝術作品。這樣有助于幼兒把感知經驗系統化,有助于幼兒把從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審美感知方向發展,從而培養其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這種敏銳的感知能力表現在幼兒能在獲得對作品強烈的第一印象的基礎上再認真細致地觀察民間藝術作品(要素特征、要素之間的關系、作品表現的情感);能觀察作品使用的材料特征,如某種物象的色彩與質地,某種樂器的音色,某首曲目的聲調;能觀察作品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如早晨或黃昏的背景。
第三,教師在幼兒民間藝術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啟發和引導。教師的引導是要幫助幼兒面對民間藝術作品時能做出正確的審美反應,引導他們學會如何感知和欣賞民間藝術作品,這也正是培養幼兒審美感知能力的關鍵所在。例如:在進行民間藝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感知民間藝術作品所再現或表現的內容;從“你覺得哪里最美?為什么?”引導幼兒感知藝術作品形式;從“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引導幼兒感知民間藝術作品的情感;從“請你給作品起個名字”,引導幼兒回顧與反思美術作品的整體內涵;從“猜猜這是哪個民間藝人的作品?”引導幼兒感知了解民間藝人的風格。
總之,創設民間藝術教育環境,有利于繼承和發展優秀的民間藝術,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使其在良好的藝術氛圍和健全的教育環境下,樹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民間藝術的教育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摘 要:音樂藝術教學是一個有趣而艱難的過程。美妙的音樂能讓幼兒身臨其境,陶醉其中,自娛自樂,使幼兒在音樂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長期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我樂意與各位同行一起探討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成功經驗,為提高音樂藝術教學水平而不懈努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藝術
幼兒期是右腦功能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進行藝術活動創新意識培養的黃金時期。音樂藝術對幼兒的影響是在幼兒從事音樂實踐活動,進行音樂審美的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音樂以自己特有的音樂語言影響者幼兒,在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樂曲中讓幼兒體驗美、思受美,達到欣賞美的程度,堵養其創造力和想象力,并在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品德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那么,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孩子的音樂藝術呢?我在實踐中有以下體會。
一、充分發揮音樂藝術教學中的語言魅力
1、適當的引用小故事是催化劑
我利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巧妙地把舞蹈的全過程編綴成富有情境的故事,讓幼兒通過故事來理解舞路的內涵。前兩年我創編的舞蹈作品?中國娃?,它是一個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境,在學習前,我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導人:“在清朝年間,有一群扎著長辮,戴者西瓜皮幅的少年公子哥手e著書扇,一群可愛的小女孩,手拿著紅手帕。他們一起來到黃河邊,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創造了一群活潑可愛的中國娃。一天,一個小女孩打算打破傳統,開始看書識字,這時,一個小男孩手拎著一盞燈籠,偷偷地來到小女孩的身后,給這個小女孩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孩子們聽得特別感興趣,當他們帶著好奇的心情去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時就十分投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形象的口令為低幼孩子開辟捷徑。
口令,是舞蹈、律動教學中常用的指導方式。由于低幼孩子的直觀思維強,在音樂中聽到“一、二、三、四”的口令會不知所措,無法從口令中聯想起動作,為了更好掌握,我便用孩子們耳熟能詳的、能夠概括要領的動作做口令,如:小班音樂教學?兔跳?中,音樂為「31「31「25「1-「5量S。「53「,1量。2!「21「我就將口令編為「跳「跳「扭「扭「跳「跳「扭「扭「在這種形象的口令的幫助下,孩子們對于旋律模糊的都分會做得更好。
二、在音樂藝術教學中培養幼兒初步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兒對美的情趣是使幼兒進入美的境界,接受熏陶的先決條件。萌發審美情趣需要后天的培養,并需要有一定措施啟發,引導幼兒在藝術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在一次大班音樂教學活動中,要求幼兒掌握踏踮步、進退步等基本舞步,如果單靠反復機械的練習,幼兒不僅沒有興趣,甚至會產生逆返心理。為此我在教律動?拍皮球?時,采取事先讓幼兒拍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拍球方法進行活動,并將拍球動作融人音樂中,使幼兒不僅創編了許多拍球動作,而且學會了聽音樂進行踏路步、進退步等基本舞步的技能練習,很好地在音樂中表現了拍皮球的歡快場面,從而萌發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反之,在生活中如果不善于讓幼兒去感知、去理解、去體驗、去表現、去創造,那么美是不存在的。因為幼兒與藝術的美有者某種天然的聯系,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榴心培養的。只有給幼兒所有必備的工具,才能發揮其創造能力。教師要帶領幼兒積累優美的韻律動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細細觀察,便能發現許多現象是舞蹈動作的來源,如樹木搖曳、火花四濺等。引導幼兒發現周國生活中美的動作,進而經過創編為韻律活動所用,如帶幼兒多觀索:小動物,引導幼兒學雞走、兔跳、鳥飛;季節變化時用動作表現大風、微風、樹葉飛舞等。此外,還要培養幼兒的聽覺能力、音樂感受能力等。。
三、在音樂藝術教學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創造來源于對表象進行加工想象,創造過程本身也包括想象。幼兒期被人稱為想象活躍的高峰期,幼兒一旦進人想象世界就無拘無束,展開成人不敢想象的想象。因此在音樂藝術教學中要想讓幼兒把握好音樂,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情景。
四、在音樂藝術教學中教師應以新的理念與幼兒互動
德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教授特弗里德?海納特說過:“倘若把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標,那么實現的前提就是創造性的教師?!褰處煈米约旱难詡魃斫逃绊懹變海斢變喝嗽埔嘣频匾晃顿澩瑒e人的時候,教師可不失時機地提出自已的不同創意吸引著幼兒,在幼兒有了與眾不同的主意時,教師要幫助理解,鼓勵,認同這一主意,讓每位幼兒充分地去創造、去表現,使他。們能圍繞活動:“各做各的事,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路,各做各的動作。”
樹立重過程不重結果的觀念。在音樂藝術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自身對做的“過程”比“結果”更感興趣。做的過程給幼兒帶來了無比的滿足和剩余精力的釋放,他們的許多行為就表。現在嘗試和熟悉事物的過程中。對于教學活動而言,我們不要求每位幼兒成為藝術大師,而是在活動中鼓勵他們獨立構思,自由創編,對于幼兒的活動,教師應表現出傾聽、微笑、鼓勵的態度,給幼兒提供支持。
音樂藝術教學是一個有趣而艱難的過程。美妙的音樂能讓幼兒身臨其境,陶醉其中,自娛自樂,使幼兒在音樂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作為長期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我樂意與各位同行一起探討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成功經驗,為提高音樂藝術教學水平而不懈努力。
摘要:音樂教育寓美育于各科教學之中,以一定的節奏和旋律,通過聽覺影響著幼兒的情感,同時又使幼兒的聽覺在音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而美術教育又是一種造型藝術,由于它色彩協調,線條清楚,形象生動,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視覺。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益處
關鍵詞:藝術教育 美育教育 作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培養出來的。在日常生活中,無論環境的美化,成人的衣著打扮還是家人的生活起居、社會上人們的言行舉止,還有自然形形色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幼兒最初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冶,但這些畢竟是很有限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參加美術實踐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的發展。因為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藝術的美。
一、寓美育于各科教學之中
1.音樂教育
音樂是以聲音塑造形象的聽覺藝術,它以一定的節奏和旋律通過聽覺影響著幼兒的情感,同時又使幼兒的聽覺在音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音樂教育對于開發幼兒智力,發展其想象力、記憶力,活躍思維及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積極的促進功能。音樂教育是兒童美育的重要內容,它擔負著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審美能力的重要使命。
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兒童對音樂的共鳴能力。無論是兒童欣賞音樂或是自己演唱歌曲、表演動作,都能對音樂作品產生情緒上的共鳴,而不是機械地、無動于衷地表演。
音樂教育可培養兒童主動學習音樂的能力,積累音樂活動的經驗。如兒童能主動地進行音樂活動,能力求做到在聽覺上自我控制、自我監督,即指在唱歌時會監督自己的聲音是否唱準,節奏是否正確等,在音樂伴奏下做動作時,監督自己的動作是否符合音樂性質、節拍、音樂作品的結構等。
認真學習了幼兒園的“規程”和新《綱要》中的許多新觀念、新思想、新要求。從網上搜索音樂教育有關資料,學習音樂教育新理念,在各種幼兒教育雜志上收集音樂教育的實踐經驗,使教師提高了自身的音樂素質,以較高的音樂教育理念進行探索和研究音樂教育規律。在教育過程中創設了相適應的音樂環境,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做到“面向每個幼兒”“因人施教”,將理論付諸于實踐。
2.美術教育
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由于它色彩協調,線條清楚,形象生動,有助于鍛煉幼兒的視覺。幼兒喜歡用畫筆涂畫出一些他們想象的圖案來,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幼兒對美的追求和創造。可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喜好,并激發他們的美術創造能力。通過繪畫、手工操作指導幼兒如何思考,遠比知識技能的傳授重要。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得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
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幼兒之所以喜愛游戲,是由于身心條件的制約,最初只能從事以游戲為主導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游戲,往往是在想象中完成的一種現實活動,如給布娃娃打針、喂藥等,是幼兒的想象和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結合,是人的社會活動的最初級形式,是幼兒實現交往需要的一種集中表現形式。
如看見星星閃爍,說明天眨眼,看見露珠又說小草哭了,扮演解放軍,就能堅守崗位,不怕任何困難,嚴肅地站崗。幼兒在游戲時聚精會神,完全相信游戲是真的。
3.文學藝術教育
幼兒讀者雖然不能準確地將自己欣賞的這種深度和廣度理論地表述出來,但是在實際的文學欣賞活動中是能體會到的,他們常常喜歡反復聽一個故事,甚至講述者有微小的變動都瞞不過他們,就是因為他們在每次的聽講中都有新發現、新理解,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很容易就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與人物形象幻化一體去游戲、探險,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使其聽故事時有不同的參與感受,作品本身在他們每次的聽賞過程中都被重新演繹了一次,創作了一次。幼兒文學欣賞應該還真正的主體地位給幼兒,讓他們徜徉在文學的廣闊時空中體會自由創作的快樂。
幼兒園中的文學藝術教育,主要是通過聽故事、聽童話、朗讀詩歌、觀看兒童題材的影視作品等進行的。如童話《白雪公主》能激發幼兒的愛心和善良的品質,培養疾惡如仇的情感。又如,故事《老實的列寧》,能教育幼兒做了錯事要勇于承認的老實品質,等等。通過講、讀、看、聽等形式,讓幼兒多學習一些喜聞樂見的兒童文學作品,既能增長幼兒的知識,又能培養做人的美德,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二、通過日常生活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整體設計及室內外裝飾,都應該注重按照美的規律進行構思,同時還要注重童趣的特征。幼兒園的日常生活包括從幼兒入園到離園的各個環節,生活環境包括園舍管理、教室環境管理、寢室管理等各種場所。如在圍墻上畫出形態各異的動物畫及卡通畫,能使幼兒有生活在童話世界的感覺。又如,在活動室或走廊的墻上畫出有故事內容的童話,可以對幼兒進行無聲的美育。在美的環境中,幼兒心理上能產生愉悅感,有利于幼兒健康和諧的心理發展,使幼兒獲得健康和諧的教育,是日常生活中美育的主要內容。
總之,從小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益處。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人的素質提高了,我們祖國的明天才會將更加燦爛輝煌,繁榮富強。
摘 要:幼兒教育針對的是年齡在3~6歲的學齡前兒童,此階段是孩子的啟蒙階段,是一生中學習語言、發展語言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教師在對幼兒授課和交流時就要更多地注重技巧性,充分把握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藝術。
關鍵詞:幼兒教育;技巧性;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類傳遞信息和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工具,隨著素質教育意識的強化,幼兒教育過程中的語言藝術性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以進一步提高語言教學質量和實效。本文就幼兒教育語言的技巧性進行詳細論述。
幼兒園是孩子們獲得教育的重要場所,相對于其他教育階段來講,幼兒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的口語教學較多,由于幼兒處于學習的起點,基本不認識字,因此,他們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大部分來自教師的口耳相傳。但是,由于幼兒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很多動作行為是在潛意識情況下發生的,不為自己控制,從而施教難度較大。同時,幼兒與教師在年齡和身心發展等方面都存在著天壤之別,這使二者的溝通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障礙。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教育幼兒學習,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巧妙地運用語言技巧能夠使教師更好地進入幼兒的世界,使幼兒能夠更主動和準確地接受知識和技能。
一、教師應當注重語言的形象生動,富有感情
相對幼兒活潑好動的性格,生動有趣的語言更貼近幼兒心理,容易被幼兒接受,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幼兒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汲取知識。例如,在給幼兒講故事時,老師采取形象生動的語言敘述,不同的人物采用不同的聲音特點,或甜美,或陰沉詭異等,這樣可以展現給幼兒具體的人物形象,讓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學習,開發智力。
二、教師應當扮演母親的角色
在與幼兒溝通交流時,教師應當扮演母親的角色,用充滿愛的語言去耐心地教導幼兒,使幼兒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愛的語言具有良好的激勵性,當幼兒在學習玩耍中遇到困難,不能自己獨立解決時,往往會產生苦惱沮喪的情愫,感到灰心無助,這時,教師們就應當去關心幫助他們,輕聲細語地詢問幼兒苦惱的原因,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困境,繼續去探索、學習、玩樂。例如,在進行某項動手操作時,有的幼兒因為膽小羞澀,不敢自己動手練習,這時,教師就應當用積極鼓勵的語言。“寶貝,不要怕,努力嘗試一下”“老師相信你,你會做得很好的”“你看其他小朋友做得多好,你和他們一樣優秀”等等,這樣的話語對幼兒無疑是一種力量,在老師的關懷支持和其他小朋友的鼓勵下,他們會重新振作起來,充滿信心去動手鍛煉。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闭f的就是充滿愛的語言可以讓幼兒感到身心愉悅,如沐春風。
三、教師的語言教學應當準確規范,簡潔明了
教師是幼兒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被幼兒模仿著,所以,教師必須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用詞必須規范準確,符合科學性,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準確地模仿,學習新的詞匯,得到更好的發展。
總之,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幼兒語言教學更是如此。把握幼兒語言教學的技巧,開啟幼兒的語言天賦,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