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10:50:54
序論:在您撰寫美術課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小學美術課,由于應試教育和專業教師的短缺。依舊停留在相對滯后的階段,沒有很好地發揮出美術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因此需要廣大一線美術教師探究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素質教育;創新精神;個性化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的作用和地位日漸凸顯。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我們一線美術教師及時的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策略,進行有效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本人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點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和大家分享,希望得到廣大同仁的批評和指正。
一、設計個性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份具有創新精神的美術教學設計必需關照到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和個性認知的充分結合。這樣的個性化設計在教學目標上必須明確想象力培養要求,如在空間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維上的要求,并加以機制干預以期達到較好的“創造”效果。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個性化教學設計一般會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以獲得更為感性的經驗,從而不斷豐富兒童的表象;(2)注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能充分給予時空關照,尊重個體感知,以打開個體想象的大門;(3)引導學生關注相關材料豐富認識,以發展兒童的空間想象能力;(4)引導兒童積極參與合作、充分體驗生活、積極實踐不斷豐富生活經驗,為發展良好的想象力創設條件;(5)不刻意追求圖畫的完整與美觀,重點關注孩子的創造力發展。
二、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感受色彩
小學生活潑好動,游戲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是他們樂于參與的天堂,美術教學中利用美術教學游戲融于教學中,可以發揮興趣的魔力,可以是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學習效率。高爾基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庇螒蜻\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創設出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因此,將各種顏色的圖片穿插出現在兒童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兒童更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教育效果越大?!毙W生們喜歡使用鮮艷的顏色涂涂畫畫,是他們想感知這個世界的表現方式,游戲中的樂趣可以使小學生的美術天性一觸即發,瞬間得到釋放,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形與色》一課中,在認識常用的色彩學習內容中,如:紅、黃、藍、綠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系列的水果、動物、植物等卡片,紅色系列收集紅蘋果、紅棗、西紅柿、紅石榴、紅楓葉等形狀;綠色系列收集獼猴桃、綠甘藍蔬菜、綠色樹葉、綠色葡萄、西瓜等形狀;黃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檸檬、杏、梨等形狀;藍色系列收集藍莓、藍色大閃蝶、淺藍色的天空、深藍色的大海、馬蘭花、藍色金龜子等等卡片。根據收集的卡片數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給全班學生。小朋友,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找的快又準!接下來老師每講完一種顏色,看看誰手中的卡片和老師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舉手,到講臺上來在老師的卡片周圍放好。于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認真聽完老師講課后,都爭先恐后的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臺上準確的位置。學生們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學習中充滿了樂趣。
三、引入語文元素,凸顯詩情畫意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用來表述美術與文學藝術的相得益彰再好不過。如詩如畫用來形容山水的美,彰顯了美術與語文元素的相互促進和融合之美。語文是文字的傳承,美術是造型視覺藝術,將語言文字的詩情畫意融入到美術的流暢線條中,能彰顯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實施詩歌配畫、日記和作文配畫,或者將美術的點、線、形、色彩、明暗與空間等視覺藝術,以優美的文字語言進行表述,顯示出藝術的美。如版面設計相關知識的學習,結合語文中的藝術字體、文字搭配等知識,引導學生結合小組學習模式,展開黑板報或電子版小報的設計,使得小報布局合理、顏色協調、搭配得當。在小學美術學習中融入語文藝術,彰顯文字中的圖案美,激發學生創新思考。
四、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
“想象是創作的源泉”很多發明都是從創造開始的。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來通過藝術的方式和手段來進行表達,讓學生在樂趣探索的過程中去尋求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可以運用實物演示教學法: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實物進行展示,學生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明白任務,老師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創作。如上《畫一頂帽子》這課學習的時候,老師最好能夠出示幾個不同顏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不同的材料能夠讓帽子有不同形狀和質地,學生可以用自己挑選的材料來制作帽子,學生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還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想象力來制作出雨傘帽、魔法帽等“新品種”,學生用的材料也各種各樣,有的學生用塑料瓶子來制作帽子,根據材料的硬度和形狀能夠學生制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學生還可以介紹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夠防止淋濕。老師要靈活的運用語言,通過語言情景使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不斷的大膽想象,如在彩塑課《青蛙》這課中,老師有聲有色的講述一些青蛙的童話故事,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會越來越寬,學生在想象中進入到青蛙王國中。學生喜歡模仿,有時候學生就會運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動作,在形神兼備的動作表演的過程會增強對青蛙的認識。
摘 要:針對學生和教師不容樂觀的心理現態提出在美術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和采用的方法。
關鍵詞:美術;心理健康;滲透
目前,很多中學開設了心理健康課,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制作了心理咨詢網站,開展了心理健康講座、團體輔導等活動,形成了一個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網絡,如果能將藝術教育與心理健康在教學中相結合,將會使校園網絡的功能更加強大有效。
一、在美術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美術教育活動是人類發現和運用得最早的一種促進心理健康的手段,這早已被歷史學、心理學和醫學研究所證實。
心理學家認為:各種繪畫、圖案、標志和色彩等造型藝術品,都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聯想。如,三角形有安定感、二方連續圖案有節奏感、紅色有膨脹感等。這些感受傳遞到人體后,自然會引起某種意識和情緒上的反應,這種反應在人的生理上就會產生奇妙的效應,如,通過一些特殊的事物(如美麗的環境、圖畫、照片等)能幫助人們克服心理上的緊張、憂慮、多疑、郁悶、悲傷等精神上的壓抑,進而使人變得樂觀、放松,達到自我調節和轉化、治療的效果。
二、在美術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在美術欣賞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斯賓塞曾經說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便失去了一半,這就會給各種疾病入侵洞開門戶?!痹谛蕾p優秀的美術作品時,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上進的思想情感,排除各種心理障礙。
例如,通過欣賞凡?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進入畫中情景與作品產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到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對繪畫藝術的瘋狂執著。作品表現出來的情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使學生自覺產生一種堅定、奮進的心境,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
在欣賞名家作品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欣賞他們自己的作品,每一次“心情繪畫”比賽(我校為宣傳和推廣心理健康而開展的每年一屆的繪畫比賽)的參賽作品,我都拍照后用投影儀展示出來,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欣賞。當學生看到某些作品,如,學習壓力大、家長不理解等題材時,自然會產生共鳴,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讓自己的壓力通過這種方式得以緩解,達到自我調節和教育的目的。
2.在美術創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在美術創作時,不論是繪畫還是泥塑、手工、設計等形式,都是盡情宣泄、釋放壓力,表達情緒情感的心理反應,學生借助抒發內心情感和表達愛憎的同時求得心理平衡。同時美術作業也是一種自主、輕松、愉快的群體活動,它對排除學生孤獨、煩躁和緊張心理,調節疲勞,充實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對學習和藝術活動的興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
3.在作業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多贊揚鼓勵學生。例如,面對學生的繪畫作業時,可以從多角度評價:有的學生構思大膽,想象奇特;有的學生制作精細,一絲不茍;有的學生畫面整潔,態度認真;有的學生思想活躍,有獨特創造;有的學生遇到難題時鍥而不舍;有的在作品中表達出來的是個人的情感、理想,比如,對環保的關注、與同學的團結協作、對父母的感恩等。以此來豐富對學生評價標準,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贊賞,讓自卑的學生獲得自信。
4.在校本教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在教學中聯系現實生活,開發校本教材,納入潮流化、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豐富的人生樂趣,用積極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例如,我在教學中增加了電影欣賞、心情繪畫、動漫欣賞、行為藝術、嘻哈文化等內容。這些教學內容完全是我結合當代藝術的發展為學生準備的,既融合了當下最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又能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作為藝術教師不僅要關注藝術教育的信息,也要多留心收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資料,作為美術教師,發現心理輔導活動中采用的活動方式對現在新課程改革提出來的以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的目標有促進作用。
在美術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對現代中學美術教學的有益補充。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和積極發揮美術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美術教學當中,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學活動,一定能使學生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21世紀新型人才。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教育呈現飛速發展的趨勢,中職幼教專業的美術教學需要引起重視,促進專業技能的提升,實現審美與鑒賞能力的增強,使得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善于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成為滿足當下社會發展的幼教人才。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幼教專業;美術課教學 優化
前言:目前,整個社會對幼兒教師的數量增加,中職幼教專業迎來了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但是,對幼教師資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缺乏基本幼教技能,很難在這一行業立足。而美術教學在整個幼教專業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直接關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要對其引起高度重視,系統分析當前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優化和改革。
1全面分析當前中職院校幼教專業美術課教學存在的不足
1、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對于中職院校的學前美術課程,其主要的培養目標是實現技能的提升。但是,教學模式和手段呈現單一化的特點。主要采取的是灌輸的方式,尤其是示例講解和單一灌輸的并用。例如,在進行繪畫課程講解的時候,主要依靠教師的示范實現知識的講授,手工課程也是一樣的模式,使得整個課堂氣氛過于嚴肅,互動性不大,學生的參與性不強,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為了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善,改變知識的單向傳授模式,要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觀察欣賞、討論交流等,運用局部示范的方式。在本質上說,對于美術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十分關鍵,不容忽視。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避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扼殺,要激發潛能,否則,再精細的繪畫技巧也意義不大。為此,對于教學模式的優化就是推動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以積極借助輔助教學手段,如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資源等,實現美術教學水平的提升。
2、缺乏對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在中職院校的幼兒教育專業,其美術課程主要是由繪畫和手工兩部分組成,二者相互影響和滲透,尤其是一些細節上的知識和應用。在傳統的幼教美術教學中,只是對美術范疇內的教學資源進行了共享,彰顯片面性,需要與相關學科的技能進行全面融合,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效果。例如,對于兒童畫的創作教學,需要結合多種活動模式,以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實現繪畫與音樂、詩歌等形式的結合,在根本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只有學生的思維能力被調動,才能凸顯其強大的表現力,為創作營造更加廣闊的空間,創造的內容更加豐富.
3、教學內容缺乏與職位需求的有效契合。在中職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其主要方向是為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生涯服務,但是,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對專業性和實用性缺乏明確的界定,將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相混淆,將主要的目標定位對美術技巧的培養。在課程設計上,更加關注技能,忽視美學真諦的傳達,這種情況很難適應幼教的實際需要。對于幼教美術課程,需要傳授學生去感受美,運用美和創造美,將美的本質傳授給孩子,因此,對于美術教學的優化,要滿足職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2如何實現中等職業學校幼教專業美術課教學優化
1、重視對課程的不斷優化。(1)保證授課設置的科學化與合理化。對于中職院校的幼教美術課程,不同的學習在課程設計和時間方面的安排具有差異性,但是,都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結合。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重視對授課學時設計的合理性,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的時間,達到相關支持和滲透的作用。
(2)促進授課內容的多多元化與豐富化。在學前美術教學中,內容十分豐富,需要進行細化,實現對授課內容的巧妙設計,達到對表現形式和技能的綜合應用。
(3)將授課模式與職場需要進行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職場需要作為目標,培養職場意識。針對課堂實踐,需要模擬幼教為了的職場環境,使得學生的職場觀念增強??梢圆扇F隊的模式,進行作品的創作,增強學生的團隊觀念,在集體中學會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
(4)拓寬考核方式。在傳統的學前美術教學中,考核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以作品的作為衡量標準,因此,要對這種模式進行改革,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促進多元考核模式的應用。
2、重視教師素養的增強。(1)強化教師的專業基本素質。對于美術教師而言,基本功是重要的職業技能,借助這些基本能力,才能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另外,還要正確認識幼兒美術的特點,多接觸幼兒,了解他們的實際需要,在幼兒的社會生活中,發現美,實現教學經驗的積累和豐富。要重視教學案例的準備,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2)重視教師道德素養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師德至關重要,需要具有人格魅力。對于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道德情操水平十分關鍵,只有保證師德的高尚性,才能實現對學生的良好影響。教師的道德水準直接決定學生的道德水平。為此,教師要重視自身道德素養的提升,傳授學生正確的道德觀。
(3)重視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教育也不例外,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因此,對于幼教專業的美術教學,教師需要關注國內外美術教學發展的實際,關注最新動態和咨詢,結合發展實際,進行授課內容的合理調整,同時,美術教師需要正視美術的涵義,善于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使得學生能夠學習美、懂得美和創作美,為此,要重視對教學模式的創新。
結束語:綜上,針對中職學校幼教美術課程,在整個教育改革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視對學生美術技能的培養,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和完善,力求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為幼教行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促進幼教事業的健康發展。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美術課評價的意義和美術課評價的方法兩大塊內容,其中對美術課評價的方法分別從“對美術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評價 意義 方法
一、美術課評價的意義
評價的實質就是通過特定的程序對完成或正在從事的工作或學習進行檢測,對質量或成果的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斷。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術教學活動中對教師能力和學生學習進行指導、反饋、再指導、再反饋的一種評定方法,通過對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對象教師和學生雙方的評價可以促進美術教學工作的圓滿完成。好的評價方法能增強教師的人格修養和專業素養,促成教師能夠輕松、熟練地駕馭美術課的教學工作,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正確的評價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態度、濃厚的美術興趣、培養頑強的學習毅力、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取得良好學習效果。評價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好的評價需要不斷的實踐再實踐。美術課正確的評價將引領美術教學步入正確的發展方向,有助于學生美術技能和審美情趣的提高,促進美術教育的發展。
二、美術課教學評價的方法
(一)對美術教師的評價
美術教師是美術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主導者。美術教師的工作情感、工作方法、專業素養是美術課取得成效的前提?!懊麕煶龈咄健薄ⅰ耙雽W生有一碗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這都是對一名優秀教師的期盼和要求。為了實現這個期盼和要求,我們每一個立志于學校美術教育的教師都要成研究型的教師、終身學習型的教師、時刻不斷更新專業知識的教師。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要有獻身于美術教育工作和服務于學生的崇高品行,要有一顆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和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工作態度,要以認真的態度上好每一節課。對教師的評價是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對教師的正確評價一方面可以夯實教師的師德師能,更好地立足于教學第一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師的專業成長,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對教師的評價應做到學校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不能偏廢,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的人格魅力和知識技能魅力在學生中閃光。
1.教師師德師能的評價。教師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師能是教育長足發展的動力。教師不但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的品德影響一茬又一茬的學生。美術教師要把民族精神、優良傳統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情趣。學校可以通過觀摩、教研欣賞課等的活動,采用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完善美術教師的品行和德能。
2.教師基本功的評價。教師的基本功包含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的基本功反映在課前準備、編寫教案、講授課程、作業指導、課后反饋、課外輔導上。教師綜合素質表現在其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上,比如古文字學功底,書法、繪畫、剪紙等其他技能的掌握上。對美術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學??舍槍Ω髡n型的教研、興趣課的調研、美術教師技能大比拼、學生學習效果、社會的反響等方面來進行,讓封閉的學校成開放的教室。美術教師專業能力的高低關系著學生美術能力的高低,美術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學校美術文化氛圍的形成。
3.教師授課的評價。課堂效果直接反映教師的授課效果,一節成功的美術課是教師各種能力的表現,教師淺顯易懂的授課、教授方法的創新性、教學方法靈活性、評價學生的多樣性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對學生的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成效的高低可以在課堂效果和學生作業中表現出來。一節成功的美術課能使學生在輕松地、充滿情趣地、自主地學習;一節成功的美術課能使學生的學習節奏和教師的授課行動產生共鳴,學生的作業是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完成的,美術知識是在自覺的形態下接受的,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自覺的情況下形成的。正確的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行動的肯定和學習方向的引導。
1.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做量化評價
(1)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發現學生美術課的閃光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學生的課前準備(是美術課成功的前提)。
(3)專心聽課積極回答問題,配合教師的教授工作。
(4)作業時抓住要領,遇到困難時向同學老師尋求幫助。
(5)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下轉第159頁)
(上接第157頁)
2.對學生作業的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作業情況。
(2)學生的互評。學生互相評價,發表對被評價學生的作業作品的見解。
(3)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美術興趣和學習效果。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的認知、技能、參與、創造及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教師可以把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劃分成許多知識點讓學生完成,教師盡可能找出學生的發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不挖苦,使學生發揚優點彌補缺失和不足,找到努力和改進的方向,樹立戰勝不足的勇氣,培養永久的學習興趣。
(4)展示是評價的不可或缺的環節。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有較強的好勝心,強烈的求知欲和頑強的探索精神。抓住這個特點,才能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業才能走向成功。教師可以在精心準備之下進行美術作業和美術作品的展示活動,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造就他們的成功感和成就感,鞏固和激勵學生對美術學科的熱愛。
綜合上述對學生的評價內容,按學生的實際,可以從“學習興趣”“基礎知識”“造型表現”“想象創新”“欣賞評述”五個方面來評價學生。學習成績以平時成績和期末測試各半計算,按學習興趣(10%)、基礎知識(10%)、造型表現(20%)、想象創新(30%)、欣賞評述(10%)、平時成績(20%)的累計積分綜合評價整體美術素質是合理的。
總之,不管是對教師的評價還是對學生的評價,都必須要以尊重教師和學生為前提,最終以達到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業發展為根本目的。評價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更要重視學生個性健康發展和學生人格的完善。對學生的評價要本著保護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審美及綜合能力為目的,在評價過程中運用一切能用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真正做到敢想、敢說、敢畫、敢做,把中學美術教學評價的作用真正落實到位。正確有效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能發揮積極的評價作用,使教師和學生發現工作和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幫助教師成長,幫助學生鞏固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質量。
摘 要: 美術教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課教學是學生認識美的啟蒙,通過學習美術,學生得以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美術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在教學中美術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及相應的教學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小學美術課 教學現狀 對策研究
小學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啟蒙作用,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深刻的變化,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美術教育、音樂教育、體育教育等,較之以往更加重視這些科目的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挖掘美術教學的深層潛力,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一、小學美術課教學現狀
1.學校及教師教學觀念陳腐
素質教育的發展,使得美術教育取得相應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論是學校的領導還是教師,更重視的依然是學生的文化課成績。盡管小學生的升學壓力不像初高中生那樣大,但這些學生依然要為自己以后進入中學做準備,所以在不少學校里,教師并不重視美術教育,在教學時并沒有意識到美術學習對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性,教學觀念陳腐,在課堂上只會照本宣科。此外,有些學校條件差,美術教師較少,有時甚至讓其他科任教師兼任美術教師,這種做法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美術教學的發展。
2.學生對美術學習缺乏積極性。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對美術的不重視,對小學生產生一定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時感受不到美術學習的樂趣,不能通過學習美術,發現美、感受美,小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所以,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始終未能意識到美術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感受不到美術學習的意義,缺乏學習積極性。
二、小學美術課教學的對策研究
1.更新美術教學的觀念,以學生為本。
在傳統教學觀念里,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負責聽教師講解知識就可以,這種“填鴨式”教學,能夠讓教師最大限度地輸出知識,但是也有較大的弊端,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被動學習,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美術教學與普通的文化課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它重在感受,重在理解美,小學生學習的過程如果過于被動,不能有效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極不利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課堂上更積極,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和欣賞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之后,教師可以鼓勵班級里的學生自己動手,編一出簡單的皮影戲,這樣既能令學生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又能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瑰麗。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術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形態各異,美術作品也極有趣。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及教師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雖然對美術課程有極大的興趣,但是在課堂上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美術的趣味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大。
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改革美術教學的現狀,就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課外實踐教學等教學模式,使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到學習美術的趣味性所在。
如在學習充滿異域風情的“非洲雕刻藝術”之后,教師可以組織班上的學生去當地的博物館參觀,實地感受非洲雕刻藝術的絢麗多彩,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其他美術素材應用,拓展學生的思維。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接觸新鮮事物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就必須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讓他們選擇。美術教學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美術作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已有的一些先進技術將豐富的資源進行整合,進行美術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
比如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的時候,教師無法將凡?高、莫奈、畢加索等偉大畫家舉世聞名的畫作,真實地放到學生面前讓他們學習和欣賞,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畫作展現出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班上的學生利用美術教學資源,自己動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美術創作,拓展自己的思維。
總之,小學美術課是學生認識美、感知美、欣賞美的一個過程,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學會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征,挖掘美術教學的深層內涵,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展他們的思維,為這些學生以后接觸和學習更深層次的美術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摘 要】隨著高校擴招,美術專業在招生方面因為屬于藝術類專業,使其成為許多文化課成績不理想,或者存在嚴重偏科的學生的首選,因此傳統高校美術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美術;電腦技術;創新意識
一、高校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美術教學的傳統教育,主要是通過不斷地練習,將模型畫到逼真的程度。這樣的反復臨摹,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使教學內容變得枯燥,學生變得不感興趣。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在教學中,很多學校還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反復示范,枯燥地講解,學生的主動性難以發揮,也只能被動地跟著模仿。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國很多美術專業在招收學生時要求不高。有部分美術專業學生并不是因為喜歡美術才來就讀,而是因為自己文化課基礎薄弱,于是在高中時期匆匆找一個培訓班,學一點美術基礎知識,然后報考美術專業。這樣的學生內心不喜歡美術,因此在學習中積極性難于提高。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國素質教育沒有從小學抓起。目前我國很多小學中都沒有認真開設美術課,有的開設了,也沒有認真教學生美術基礎理論知識。一些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是在校外培訓班學來的,而美術培訓班大多不是正規教學。
二、多媒體對高校美術教學的影響
而電腦技術的發展也對傳統教學的手繪方式帶來了沖擊。而多媒體對于高校美術教學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改善傳統的枯燥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聲音、圖像等多重感官刺激,能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美術知識和一些美術大家的作品,拓展他們的想象能力。作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
美術教學涉及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有些立體圖形因傳統的方式很難表現出來,也難于用語言表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點、形、色、線上給人生動的視覺感,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藝術氛圍,體現美術作品要表達的意境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師講解需要費很大時間去演示,在多媒體上,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將要掌握的步驟表現出來,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尤其是工藝制作,這是美術專業必須要掌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能詳細而又多方位地進行演示,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就能掌握。多媒體教學在提高教學效果方面,還在于對軟件的運用,可以大大減少手工繪制的時間。
三、改革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要從四個方面抓起,學生、教師、學校和教學方式。
學生方面要提高入學門檻,不能為了招到生源而降低學生素質要求。美術是一種藝術,要具備一定的天賦,更要有一種為藝術而獻身的品德。那些為了逃避文化課要求而倉促補習的學生由于缺少學習動力,是無法學好美術這門藝術性強的課程的。因此在招受學生時,要將興趣放在第一位。唯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美術人才。
教師方面,除了要加強個人修養之外,還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同時,在教學觀念上也要改變,要培養美術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開發他們的想象力才是學習美術的最終目標??v觀世界,無論是成功的畫家,還是各種以美術為基礎的設計工作者,他們成功的前提就是想象力豐富,因而才有所創新。
學校方面,要緊跟時代步伐,將培養創新人才和社會需要相結合。在教學設備上要給予資金支持,對于教師的培養也要加強投入。在教學方式方面,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水平,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要讓學生通過畫面來學習國內外大家的優秀作品,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
教育都是為生活服務的,和社會脫節的教育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影響,作為美術專業的學生更要走進生活中,在生活中發現美。因此美術專業的學生外出寫生,也是教學的重要手段。外出寫生關鍵是要讓學生能真正了解生活,不能流于形式,讓外出寫生成為變相旅游,這樣不僅影響教學進度,也浪費時間和金錢。
美術教育也不能光顧著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反而忽視了民族文化,我國的美術種類繁多,民間工藝豐富,應當在教學中多學習民族文化,這樣在創新中才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對于美術教學尤為重要。
四、結語
高校美術教學改革要建立在創新和保持民族特色這個基礎上,結合世界的先進教學理念,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需要高校和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目標。
1 激發興趣,融注情感,主動創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力求接觸、認識、研究某事物的帶有積極主動傾向的心理特征。興趣是激發人們創造性的直接動力。
兒童對美術很容易表現出自發的熱情和興趣,但這種自發的興趣多屬于淺層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層面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容易波動。美術教學激發興趣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叫做“動機呼喚”。動機呼喚就是把兒童原有的興趣導向內化,將表面熱情轉化為主動從事的推動力,使之成為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激發興趣需要貫穿美術活動的始終,不斷地激勵兒童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美術創造過程中,興趣激勵要著眼于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活動,在結束時要把兒童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滿足感上,從而把興趣延展到對新的美術活動的需求和期待中。
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注意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采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激發兒童強烈的興趣和學習知識技能的好奇心,從而為創造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執教《怪獸》一課時,我設計了“學生畫動物”和“教師變魔術”環節變出了各種有趣的怪獸導入教學,巧妙地揭示了課題,強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僅讓學生帶著非常好奇和充滿探究的心情進入新課的學習,并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引導學生了解、掌握了怪獸的基本造型:以各種不同動物形象組合成的形態。然后我在與學生共同探究其表現方式,變化規律,啟發兒童抓住動物特點進行想像創造,讓兒童在此過程中創造出有表現技巧、有審美效果、有象征意義的怪獸形象。從了解怪獸到引出“中國人的象征――龍”的學習,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前后呼應,主題深化,充滿情感,學生學習興趣很高,作品形象生動又具感染力。
2 啟發思維,營造氛圍,生動創造
兒童美術教學的真諦是創造性自我表現。創造性自我表現的主軸是積極主動的表達欲望和求新求異的能力表現的動態結合。兒童美術教學的主體是孩子,教師只是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要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習。在一定的主題或題材范圍下,讓兒童自己去進行構思、設計、選材、創作,教師在此過程中加強指導,用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幫助兒童克服美術中的困難。
人美版第十冊《拼貼添畫》一課為我們介紹了一種非常吸引學生的環保又新穎的藝術創作形式,通過把收集到的廢舊畫報、雜志等圖片進行一定的撕、剪、拼貼再添畫創作成完整的作品。此過程中充滿著一系列的創意和豐富的表現形式,但本課教學存在著課堂創作時間緊、小組合作難度高的挑戰。
于是在教學中,我從“世博會”、“北京奧運”等熱門話題切入,運用生動形象的啟發性語言,引導學生自由快樂地感受拼貼添畫獨特的審美價值,體驗拼貼添畫的創作樂趣。其間巧妙設計了“師生合作創作”這一教學環節,把本課諸多創作要素有機整合,化繁為簡,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成為了本課的亮點。如對紙材的圖案、花紋和色彩的選擇,主題的構思、立意,剪、撕的方法、拼貼的構圖原則,添畫的表現方法,色彩的對比統一,通過運用這一環節,既使學生生動完整地感受、了解了拼貼添畫的創作方法,又較為輕松便捷地掌握了拼貼添畫的合作創作方法。這次教學中,教師既沒有規定具體的主題,更沒有繁瑣灌輸,而是運用“不教而教”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啟發思維,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增強創作的自信,發掘出兒童美術創作的潛能,提高兒童的想像創造能力,使兒童從想不到、畫不出到想得多、畫得好,從而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創作出了“兔年大觀園”、“卡通樂園”、“春游”、“秋游”、“海寶運動會”等等主題積極、創意獨特、形式豐富、多姿多彩的作品。
3 培養技能,拓展視野,靈動創造
1.注重培養智力技能
所謂智力技能是指認識能力與操作性知識和能力結合在一起的技能。美術離不開感知、觀察和想像等認知活動,也離不開圖形、色彩等符號媒介,把這兩方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構成為智力技能,這也是把美術技能與智力結合的指導方法。
在美術活動課教學中,我也以創造力培養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技能的指導與訓練。圖畫主要是通過圖形和色彩來表現的,我常常運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教孩子多認識色彩和圖形,充分鼓勵孩子們自主、自由地去發散思維、創造性想像,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運用自己掌握的工具材料,調動全部技能去表達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愛的形象。因為只有讓孩子們深刻地體驗感受美術欣賞、創作過程中自主創造的樂趣和收獲,美術技能的指導和訓練才能真正產生效果。
2.充分拓展創作視野
兒童美術具有綜合性,融合德、智、美等多元素質的培養,需要多領域交叉,自我表達與創造性表現更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作為基礎。這些基本功,主要來自于“科學”、“社會”、“語言”等領域,來自于各領域的融合以及日常生活,所以我精心組織課外學習以及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讓孩子積累創造內功。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鼓勵孩子多多接觸自然界和社會生活,領略田野風光,以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在引導觀察過程中,適時提些難度適中而具啟發性的問題,引導他們認真傾聽、仔細觀察,盡量多運用各種感官去認識辨別事物的特征。引導孩子們在觀察的基礎上認真思考,使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逐漸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為順利進行創造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
如《吃蟲草》一課學習中,我一方面訓練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從書本、網絡、生活中欣賞、了解吃蟲草,拓展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視頻、圖片的欣賞、觀察以及辨析、表演、討論等環節,讓學生認識自然界中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神奇植物――吃蟲草。了解吃蟲草的種類、特點,如“豬籠草”、“瓶子草”、“毛膏菜”、“捕蠅草”、“毛氈苔”,以及吃蟲草是怎樣吸引蟲子、捕捉蟲子的,吃蟲草為什么吃蟲等等話題。并以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賞析拓寬思路,充分地啟發引導學生的想像創造力,使學生積極地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和多種表現方法,生動地創作了各種色彩鮮艷、造型有趣的吃蟲草作品,還創新表現了神奇的“捕蟲器”。
創造著的課堂是最精彩的,創造著的兒童是最生動的,創造著的世界是最美麗的!而兒童的創造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頭腦、保持嚴謹的態度、制定精心的計劃、用心地開展美術學習活動,才能得到最全面的培養、發展。我深信,當我真正全身心地致力于兒童創造力的培養時,兒童們也就擁有了最快樂的成長體驗!
摘 要:從促形成――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巧激發――讓學生具有學習美術興趣、會思考――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重培養――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會評價――為促進學生發展而評價等方面探討美術課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術課;教學方法;審美能力;反思
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基礎上,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通過美術教學,促使學生逐步感受生活中的美,認識生活中的美,理解生活中的美,自發地表現、創造理想中的美。文章從五個方面探討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
一、促形成――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美術教師應當更新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行為。即不必再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程內容趕教學進度,而忽視或完全拋棄“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可把美術課程內容分成幾個不同層次,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使具有不同潛質的學生在美術教學中都獲得相應的發展。要引導學生在美術課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能夠主動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懊佬g是以視覺為中心、以追求美為特征的學科”,這種特殊的性質決定美術課程本身必須包含情感因素與理性因素、腦力因素與體力因素,即通過自身建立視覺意識和增加視覺文化的含量來培養“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美術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要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要使這個理念得以落實,美術教師就必須在美術教學中付諸行動,實施有意義的教學行為。比如,在美術教學中,結合課程特點,列舉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和假丑惡現象,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二、巧激發――讓學生具有學習美術的興趣
很多教師都認為,“小三科”課程中學生不缺乏學習興趣,因為“小三科”既不像枯燥的語數外,又不像難懂的理化生,更不像難記的政史地,其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這種趣味性是很短暫的。一旦這種短暫的趣味性消失,引來的便是閑散無聊。美術課不統考,不決定升學率,因而有些師生也不重視,更使一些美術課堂失去活力。若不想這種結果發生,那么美術教師就要在教學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其實,帶學生走出教室發現生活中的美,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因此,要給學生提供“讓他們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能夠通過熱愛生活中的美去主動表現生活中的美”的園地。作為美術教師,一是在充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帶學生去野外或城市公園寫生、采風,讓學生帶著興趣和任務出去,帶著收獲和作業回來;二是帶學生去看畫展,看名師現場作畫,讓學生身臨其境。甘肅省通渭縣有“書畫之鄉”之美稱,榜羅鎮是紅色旅游勝地,常有書畫名家來這里交流,有著得天獨厚的美術資源。伴隨著這些學習行為和學習實踐,學生主動去尋找生活中的美,發現生活中的美,接觸生活中的美,觸碰他們的“興趣點”。
三、會思考――能夠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先于文化而存在。在《美術概論》中,范夢老師曾說:“藝術,屬于文化的范疇。人類是因為有了藝術,才有了文明,進而有了文化?!泵佬g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不僅與社會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更與人類文明和文化有密切的聯系。由此應該知道,美術學習絕不僅是“術”的學習,它更是一種特殊的對文化的學習。通過這種學習,“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人的情感和價值觀存在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這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所具有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對祖國、對民族優秀美術作品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名畫,讓學生在了解繪畫作品的特點、了解創作的社會背景的同時,試著通過與作品和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體會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本民族的熱愛之情。
四、重培養――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它不是某一個人獨有的靈感,它是通過后天培養得來的。在美術課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個體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獨特性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培養。在美術學習與實踐中,要重視讓學生體驗創新思維的成果所帶來的喜悅,引導學生在具體學習和探究中尋找美術與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使其個人的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五、會評價――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
美術課程本身具有的審美特殊性,決定著它不能像語文、外語一樣用掌握詞語量去衡量,也不像體育課用距離、速度、高度去進行衡量,更沒有數學評價的標準答案。因此,在評價時要淡化評價的甄別作用,把握好學科特點,突出其鼓勵、改善和促進功能。多樣化多層面的評價,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美術。平時要注意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態度,對身邊美術現象的態度和對自己作品的態度。通過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把個性化教育融入美術教學,提高學生欣賞美、理解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
摘 要: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與思維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益。
關鍵詞:美術;課堂教學;情境;想象;創造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同時也要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筆者結合多年美術教學實踐談三點做法。
一、注重設計課堂導入
新課的導入是一門藝術,它能創設積極情境,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快速自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中。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學中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心理、興趣等要素進行新課引入,可采用講故事、放視頻、做游戲等方式,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有效引起學生對新知識內容的熱烈探求。在教學《夢幻中的城堡》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的:讓學生觀看《小王子》動畫片,然后讓學生扮演片中的角色,分別夸張地描述自己城堡的外形,同時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城堡的理解與想象,教師隨機評價,激勵學生打破常規,自由創作和表現。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激發了其想象和創造力,發展了創造性思維,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
美術課堂教學的本質在于創造。為了讓學生身心得到發展,想象力得以開發,教學活動中盡量為其創造自由、輕松、快樂的環境,讓學生置身于發現和想象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放開學生的手、腦、眼。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走向自然,走進社區,讓學生在廣袤的自然中去觀察、去捕捉美好的題材,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使其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從自身的角度去捕捉和表達周圍的世界并了解周圍事物的發展,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使其展開想象,大膽創作。
三、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主陣地。教師要立根課堂,不斷更新觀念,挖掘教材,找準切入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美術學習的主人。課堂上要凸顯學生個性,多給學生提供上臺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對作品進行大膽描繪和評價。同時教師對學生的觀點及認識及時鼓勵并提出改進意見,來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強化繪畫的欲望。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美術素養。
【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研究:要建立以自由為原則的教學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美的氛圍;要開發鄉土教材,拓寬美的欣賞渠道,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提高課堂效益。
【關鍵詞】美術欣賞;教學方法;創新
從事普通美術教育的教師通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畫畫,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也不多。因此,在升學率還盛行的當前,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美術欣賞課感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且有秩序,這是擺在每一位美術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作為普通中學的美術教師,要解決所面對的這一問題,除有待于教育大環境的改善外,還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建立和諧的教學關系,把美術欣賞教學落到實處,使追求藝術素質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現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創新進行了初淺的研究,以求教于大方。
一、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自由為原則的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沿用傳統教學方法,忽略了讓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在美術欣賞中,有的教師往往在上課后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支配下,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和課本,主體意識淡薄,缺乏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普遍不感興趣。而以“自由” 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安排學習活動時只提供學習的范圍,讓學生自由選擇決定他們的方向,去探索、發現結果。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不僅可以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而且可以啟發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做適當引導,即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原則。
事實上,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美術欣賞更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于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谶@點,每一堂課,筆者很少一開始就滔滔不絕地講一大堆的理論,而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走下“神圣的講臺”,參與同學們的討論。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美的氛圍
直觀教學是美術欣賞的重要特點,采用直觀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如何使藝術和科技互相滲透是提高學生審美文化素質的一個絕好的契機,多媒體教學以其絢爛多彩的表現形式,融欣賞、講授、示范為一體,聲畫同步,圖文并茂、生動直觀,既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外因總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突出了主導地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則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的引導,加上學生的積極參與,使教與學雙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發揮。
美術欣賞課中,多媒體教學絢麗多彩的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方面的共鳴,基于這一點,在教學中適時地加進德育內容,這比一般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上《中國古典園林》這課時,我著重介紹世界園林史上的明珠――圓明園。首先介紹圓明園的成因、發展和規模,然后用實物投影的方式讓學生欣賞圓明園全景及局部圖畫;接著讓學生觀看優秀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當影片中出現了圓明園那如詩如畫般的景色時,同學們的贊嘆聲此起彼伏,當看到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時,同學們無不為之憤慨。最后,畫面定格在了圓明園的遺址上,帶著深深的思索結束了這節課。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從以上事例說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深淺程度與課堂教學手段息息相關,教學手段越豐富,學生的認識就越容易深入,從而促進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三、開發鄉土教材,拓寬美術作品欣賞渠道
中國教育改革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包括提高學生審美文化素養,美術欣賞課具有得天獨厚的藝術功能。但由于各地區在美術教學基礎、美術師資水平以及美術教學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必然使美術教材具有較大的選擇彈性,才能保證其廣泛的適用性。我國歷史悠久,長期中形成許多鄉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術也很具有鄉土性。為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振興家鄉、造福家鄉的情感,筆者根據教材的基礎內容和要求,對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以適應本地區特殊教學的需要。實踐證明:在美術教學中,適當補充鄉土內容,既能充實教材,又能使同學們產生親切感,激發了愛鄉之情。
四、綜合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激活美術欣賞課的載體
傳統藝術課程內容的組織通常按某門學科知識和技能的縱向結構安排,忽視學科間的聯系和整合,學科內容過于分化,綜合式藝術教育立足于學生的整體人格發展,既考慮每門學科自身的獨立性、系統性,又強調建立多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將原有的分科課程統整為包容性更強的綜合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本學科教學為重心,致力于領域內各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與融合。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確立啟發、引導的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一個“提出豐富問題所需的和諧、寬松、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隨著信息技術在學科上的廣泛應用,因此形成跨學科的綜合欣賞,已成為可能亦是必然趨勢。特別是美術、音樂課的綜合,兩學科互相滲透、互相演繹、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是至關重要的。眾所周知,美術形象和音樂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審美特點,并能互相演繹和滲透,能產生豐富的聯想功能,具有再創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鑒于目前高中美術課和音樂課內容都是以欣賞、審美為主。就是根據不同的美術欣賞課內容,選擇相適合的音樂曲目。例如,講授中國古建筑――《故宮》時,由教師演唱歌曲《北京頌歌》,然后再引入本課主題。利用圖音并茂、視聽結合方法,在一節課內實施美、音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交叉欣賞,使美術這一凝固的音樂――空間藝術與音樂這一流動的畫面――時間藝術融為一體。
藝術課程綜合了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門類,它對藝術教師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來擔任音樂教學或美術教學的教師,應加強自身的學習,這不僅要求掌握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知識技能,也要求對其他相關學科如文學、歷史、地理等人文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知識的了解,更要求學會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并在實際運用中運用自如,只有這樣才擁有了獨立擔任藝術教學的素質??梢哉f綜合藝術課程的實施,使現有的音樂教師和美術教師處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藝術教師應盡早從單科教學中轉變出來,超越自己,與藝術課程一路同行成長。
綜上所述是我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和體會的,其根本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從 “要我學”到“我要學”,要做到這一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們去探索、去實踐,就能更好地發揮美術欣賞這一學科的優勢,力爭在素質教育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教學的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在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美術課教學 實踐
一、引言
美術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針對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是該專業的重點課程,畫畫、美術鑒賞、手工以及圖案,這四類都是屬于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范疇之內,這四大類是相輔相成的。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要使學生們掌握好繪畫、手工、美術鑒賞以及圖案四個模塊,就必須要讓學生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來獲得這些技巧和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才能夠適應學前教育的改革和變化,成為合格的學前教育者。
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一)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專業性能太強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在專業中占有一定的主導地位,是專業課程的核心部分,因此美術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顯得特別重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美術課程的教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美術課程課時又相對較少,師資力量不夠,這些都是當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普遍的存在問題,進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對美術課程學習倦怠、學習質量降低、學習效果不明顯甚至偏差等現象。
(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死板
國內現行的教育制度重視應試教育,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壓迫式或半強迫式的教學,導致美術教育發揮不了它的有作用,喪失了它的本性――創造性。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還比較墨守成規,還在遵循以前的教學定律,以為只要將理論知識傳授給了學生就能夠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的知識,所以通常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導致了重理論、輕實際的現象。美術教學的特點就是要重操作、輕理論,只有在不斷地繪畫過程中,才能夠鍛煉自身的畫技,提高自身的美術鑒賞能力,有效地培養創新能力。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很少讓學生動手繪畫,花大精力教學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還降低了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
(三)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專業課教材實踐性能低
當前很多高校學前專業美術課程的教材還比較陳舊,教材中有關實踐操作的內容相對較少,而理論性的知識偏多。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材的形式太過于單一。教材是聯系教師和學生的橋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離不開教材,因此教材的內容對于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教材理論性東西太多,就會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就會減退,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師的授教,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甚至讓學生根本無法獨自完成美術作業,動手能力和技巧更是不可能達到精益求精。
三、解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問題的針對性措施
(一)要有完善的美術課的教學體系
新課程改革后,很多美術課程的教學模式都邁向了新的領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對于美術課的教學,可適當地對其進行調整。學前教育專業并不是美術專業,專業性能太強,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還會導致很多學生討厭美術課程。因此,在美術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盡量聯系實際生活,多讓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加以指導。如此一來,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越來越強,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二)教學方式靈活多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場景來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接受,對于個別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因材施教。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去探索、去創新,讓學生之間能夠互動、交流。教師還可以利用單向性的教學方式來引入更多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上美術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一些精美的圖畫和資料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鑒賞,并發表自身的觀點。在談論交流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來制作,該過程可以是模仿也可以是創新。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增加美術課程教材的實踐性
學校在安排美術課程之前,一定要制訂完善的課程教學計劃。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上,每個星期再多加幾節美術課程,讓學生有更寬裕的時間來完成美術作業,有了充足的時間,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充分地指導。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布置美術手工作業,如裝飾畫、折紙、泥塑等都可以在課堂上操作,加上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有足夠的時間,遇到問題時還能夠及時詢問老師。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夠突出美術課程的實踐性,進而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前教育者,一定要專業,更要了解幼兒的心理。學??梢远ㄆ诮M織教師去進修,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識,特別是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和觀念。除此之外,高校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方式和手法,除了要教授學生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動手能力,要結合教學實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只有將課堂教學充分地利用起來,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學前教育者。
摘 要:在現在這個信息社會中,小學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用多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我從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美、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美、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美這三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美術;審美
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用多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未諳世事、天真純樸,教學中有意識的審美導向,可以使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引導他們多聽、多想、多看、多做,促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能力的發展。逐步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使美術教學更充分地發揮其審美效能。
一、美術老師要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美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離不開生活。我國近代美學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者也?!笔堑模朗呛颓楦新撓翟谝黄鸬?,美不美就在于能不能調動人的情感、感受其中的美。只有在生活中,學生才可以真切地體驗到方方面面不同的美。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把美術創造活動與學生日常活動緊密相連,在學校范圍內不定期開展主題性繪畫創作比賽活動,如:創辦“年俗文化展”、“感恩母親”繪畫比賽、“安全在我心中”手抄報比賽、“文明就在我身邊”連環畫比賽、“我為生命添色彩”剪紙比賽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賀卡、小手工等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真切體會自己的愛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帶來的喜悅和溫暖。同時,還教他們利用這些小飾品來裝點生活,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用雙手創造美。
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其他學科的教學
學習是相互的,審美能力的培養也是相同的道理。我和其他學科聯手舉辦繪畫創作比賽,諸如:和語文組聯合舉辦 “感悟經典 詩情畫意”古詩配畫比賽,“經典誦讀”課本劇表演”;與英語組共同舉行迎奧運慶六一”英語剪貼報比賽,指導學生自己繪制單詞卡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你撰文,我配畫”漫畫比賽。作品中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和夸張變形的人物肖像讓學生大開眼界。更讓人沒有料到的是自從經歷這次難忘的“漫畫”比賽后,學生中掀起了一股“漫畫熱”,誕生出一批“漫畫大師”。平時,他們除了根據自己的日記創作漫畫以外,還義務為同學作文配漫畫。學生們把這些配有插圖的習作裝訂成冊,并親手設計出富有個性的封面,互相傳閱。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水平,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對促使學生留心觀察并記錄身邊的人和事起到了很大作用。往往是今天發生的事情,第二天就被寫進作文,第三天就又變成了漫畫。這一獨特的學習方式,引起《威海晚報》記者的關注,《教育時空》欄目也對其進行報道??梢妼W生對美的創造離不開社會活動,因此,我在教學中還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適時與時事相結合進行美的創造活動。眾所周知,今年是奧運年。舉國上下齊心協力,以各種形式積極籌備奧運會。7月23日,奧運火炬將在我們威海進行傳遞。為此,我們在美術課上開展題為“傳遞奧運,我能做什么?”的主題討論活動。有的說:利用周末到社區進行衛生義務大掃除,讓威海變得更整潔;有的說:抓緊時間學好英語,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對話;有的說:以繪畫、剪紙等形式表現威海美麗的風光,送給火炬手,讓世界了解威海。目前,學生們都正為“奧運火炬來我家”積極準備著。
三、美術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感受美,通過感受來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主要包括欣賞、繪畫、工藝三大類課業,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在美術教學中,美術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很直觀的形式之一,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美術課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美。
四、老師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美,通過體驗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感知訓練,即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美”的眼光去認識和觀察周圍的世界。記得剛教一年級時,班上有個單親小女孩性格內向,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幾節美術課下來,我發現這個孤僻的小姑娘很有想象力,就想:何不通過繪畫來改變她的性格呢?于是就破格錄取她為校繪畫小組成員,她成了組內年齡最小的孩子。當時正趕上國畫寫意創作練習。考慮到她之前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我打算讓她從基礎的墨色開始練習,可她堅持要畫國畫,我答應了她。不一會,她就畫完了。看著她那期待的眼神,我不忍心批評她,只從畫的顏色上給她提出了一些建議,接著說:“這么美麗的花兒不但要給你和老師看,還應該讓每一個愛花的人看,你說對嗎?”她聽了我的話,使勁地點了點頭。我想:孩子能夠將觀察到的大自然、生活中的美真實、生動地畫出來是最可貴的。通過一段時間的繪畫訓練,這個小女孩的性格開朗了許多,她的繪畫中有了快樂的場景,線條變得靈動了,色彩也絢麗起來。我把她的作品展示給班級同學看,于是,同學對她刮目相看。她對繪畫表現出更高的熱情?,F在,她已經有了自己的繪畫天地,創作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這與我平時對她良好習慣的培養是分不開的。
總之,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途徑,全方位地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那些美好的記憶以藝術手法呈現出來,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觀,從而以藝術美熏陶他們日常的思想言行;并培養他們利用豐富的情感、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價值觀去熱愛祖國傳統美術文化,去熱愛世界的多元文化。我們學生只要能用心欣賞美,以美感召人,真善美就會在孩子的內心深處萌芽,藝術之花和人文之花就會爭奇斗艷、美麗芬芳!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研究目標
研究內容:我們從解決現實問題的角度,使學生明白學習美術的目標不是為了成為一名“小畫家”而是通過參與美術的學習個性創作活動過程,體驗到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和鍛煉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多智能的發展,更好的生存。
我們準備從三個維度進行研究:
1.學生的學習方式
我們在評價美術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時要求準確把握:“實踐―發現”的過程;“討論―創作”的過程;“自學―交流”的過程;“在創作―論證”的過程;“爭論―統一或不一定統一”的過程……從而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主動探索――內化”的學習方式;引導教師在準備活動的時候,就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只有解放學生的個性,在教學中才能自覺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學生的學習效果
原先評價美術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改成評價“學習效果”,決不僅僅改變了評價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賦予它一個全新的內涵。 3、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知識的傳授者”,已異化為“學生學習的監督者”和“學生學習的指令者”。
二、課題研究的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把握研究動向,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2)認真開展課題實踐,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個性創作能力。
(3)開展美術興趣小組,積極進行展示。
(4)加強管理,注重記實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5)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實施以行動研究法邊執行課題的研究、邊進行活動效果及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邊對研究策略進行修改。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及主要過程
第一階段: ⑴選擇科研思路,確定課題切入點,成立個人課題。⑵收集、整理、學習有關學生個性化創作中出現的問題、美術個性教學理論、個性創作教育理論等資料,制定研究方案,向上級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申報課題。
第二階段:目標及具體措施:全面實施研究方案,邊實踐邊總結,邊總結邊提高。 收集、總結我校在培養學生個性創作能力方面已取得的成績及相關資料,初步總結出培養學生個性創作意識和個性創作能力的基本策略; 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注重研究的理論性和反思。
第三階段:目標及具體措施:實踐、反復深入研究階段。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步的研究、反復總結、層層深入。注重資料和積累,不斷完善課題研究,善于總結、反思。注意理論的積累,并撰寫階段性的論文。
第四階段: 課負責收集整理資料,撰寫論文,進行解題報告整理。邀請上級教育行政領導和業務專家進行課題總結論證,完成結題工作。
四、研究成果
從課題立項以來,我積極準備,認真研究與開發課程資源,結合當地的優勢和教學特色,以現有的資源和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創作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利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
五、課題研究中注意的主要問題及今后的設想
一是由于美術課的特點課時有限,學生創造實踐活動的開展次數和時間沒有得到更好的保障;二是由于農村經濟等條件所限,學生在創作中精力與資金投入得不到進一步的提高;三總結經驗及反思還不夠極時、到位,在實踐活動中,有許多好經驗,好方法,應該認真總結形成文字材料,更好的運用到實際教育活動中;四是在學生實踐活動中輔導及評價還不夠及時、準確,值得沉思與改時。今后,我們會將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果進行積極的推廣,繼續扎實有效的開展科研工作,為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總之,為了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教師要讓一切教學活動變得更活潑、更自主、更和諧。激發學生的需要強度,并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個性創作性。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諸城市第二中學)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運用美術中豐富的知識和情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促使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以達到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審美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實踐提示,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形成內驅力,由此推動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素質。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美術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美術課;教學;素質教育
大家知道,良好的素質要通過科學的教育過程來實現,沒有科學的過程就沒有科學的教育,因此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形成內驅力,由此推動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素質。我擔任美術教師多年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來談談在美術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
美術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僅是教給學生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使其學會一些繪畫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美術課教學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那么,如何激發學生上好美術課,提高學生對繪畫知識的興趣,寓素質教育于美術教學之中,是美術課教師時刻注意的大問題。
首先,要更新視美術課為副課的觀念,克服可上可不上,甚至被擠占的現象,按教育部規定開足課時,堅持學期始終,并對擠占美術課的現象據理力爭。
其次是認真備課,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在基本圖形繪畫和裝飾畫教學中,從方、圓、三角形及各種形體的組合中使學生領悟到美感,感受到生活中的實物處處呈現著美,引導學生大膽繪畫圖形進行裝飾、點綴,發揮其想象力,開發智力,力求有所創新。對新穎別致的美術作品,推薦給同學們欣賞,培養審美能力,使學生樹立創造美的自覺性。
在人物畫教學中,讓學生懂得人是社會的中心。一幅有思想內容的美術作品,主要靠人物形象來體現。特別是初中學生,他們非常喜歡通過畫人物來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繪畫時一方面要注意人體的造型結構和比例特征,要用實、虛線來表示人體結構的準確性和衣帶飄動的規律,顯現人體美、姿態美和服飾美。另一方面對學生講述具體人物事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畫魯迅肖像時,給學生講述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愛憎分明的革命精神。畫白求恩肖像時,給學生講述這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的國際主義戰士的動人故事,啟發學生對革命前輩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其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志向。畫“父親”肖像時,引導學生從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上看到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艱難,啟發學生尊重和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品質。
從畫舞姿優美、輕盈的維吾爾少女到彪悍的哈薩克族青年等新疆少數民族人物畫中,給學生講述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風情習俗,使其了解在新疆這塊神秘的大地上勞動、生息、繁衍的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都為新疆的發展和文明作出了卓越貢獻,使學生樹立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的思想。
在人物畫背景、動物畫環境上,少不了花草樹木、房屋建筑以及車船山水等等,這些由大自然的內容構成的整體就是一幅極其美麗的風景畫。為了畫好這道風景畫,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寫生,畫春天的鳥語花香,夏天的天山垂直帶、秋天的豐收景象,冬天的白雪皚皚,通過這些繪畫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其對大自然、對祖國壯麗河山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
在裝飾畫教學中,從裝飾畫講究整齊、規則、有規律性入手,輔導、幫助學生涂色、放樣和重復描繪,提高其點綴、美化生活的審美情趣,培養其獨立設計創新能力。
在中國畫教學中,講中國畫是我國民族形式傳統的繪畫,其歷史悠久,不但符合我國人民的習俗愛好,而且在國際畫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從中國畫的簡單明了、筆法干練、拙中見巧、憨處傳神中增強畫好中國畫的信心,還從畫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這些名貫中外的新疆特產中了解新疆的特產業和特產文化,激發對新疆、對祖國熱愛的思想感情。
在記憶畫和想象畫教學中,主要以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提高學生的思維、繪畫技能,開發學生智力為目的。作畫前首先讓學生觀察事物,使其對事物的整體形狀、比例特征有個明確的認識。最后憑記憶或憑想象、聯想的方式形成學生自己的空間概念,再現實物原型,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以提高。
再次,教師要做促進學生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觀察,借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然后是速寫、默寫、記憶畫、想像畫的練習,這些都是培養形象記憶的好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形象的記憶能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讓學生聯系實際引起聯想,充分發揮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造出想像中的形象,培養兒童的創造才能。
最后,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能力存在著個別差異。教師要了解學生,給成績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目標,給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培養學生獲得成功的能力,給學生成功的信心和希望,提高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總之,在美術課教學中,我始終堅持從不同內容、不同側面的繪畫上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對每一節美術課的興趣,注重一點一滴的積累,使其從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啟迪,從而形成穩定的內在素質?,F在,無論是命題畫還是自由畫,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畫得認真,創新作品不少。學校美術展評,我所帶班級獲獎人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