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8 08:53:24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研究方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在我國學生心理危機日趨嚴重的形勢下,教師應對處理學生情感問題的能力亟待重視和提高。同時,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三種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有效方法:情感交流方式的有效運用,情感教育過程的科學設計以及教師創造力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心理危機;情感教育;方法;個案研究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書中提及:“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并讓每一個人都能幸福的度過自己的一生,現在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庇纱丝梢?,教育必須跳出狹義的學習“知識”的范疇,學生才能全面發展,教師必須懂得體會“人心”,學生才能收獲幸福,教育必須注重提高教師情感教育能力,教師才能有效應對學生心理問題。
為了進一步了解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教師情感教育的能力,筆者選定一位優秀英語老師的個案進行研究,對其開展情感教育的整個過程做分析歸納,并總結出三種有效提高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即情感交流方式的有效運用、情感教育過程的科學設計以及教師創造力的培養。希望基于個案的研究,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點借鑒。
一、提高教師情感教育能力的必要性
(一)應對日趨嚴重的學生心理危機
現今我國學生普遍缺乏幸福感,據調查,存在個人心理問題的學生人數近年來呈快速上升趨勢。學生心理危機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面,比如:學生要面對日趨嚴重的升學就業壓力,部分學生還要面對父母感情不和甚至離異等家庭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在學生身上的具體表現就是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疲勞、不自信等,比較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暴力或自殺等極端行為。面對目前學生紛繁復雜的心理現狀,考慮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必須對有情感和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有效有針對性的情感教育,幫助他們保持一種良好的生活學習狀態??墒?,由于現今的學校教育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頗深,與學科知識教育能力相比,我國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開展情感教育的能力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提高。
(二)科技進步轉變教師職能
古人云:“師:傳道,授業,解惑也”??梢姡趥鹘y觀念中主要把教師職能歸結為傳授知識,由于受此觀念影響,長久以來一位“好老師”的標準總是和其學生的成績劃上等號,以致我國的教師教育也一味只注重教師個人學識能力和品格修養的提高。但是,世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尤其是計算機網絡全球化的實現,已經徹底打破了學生單一地從老師、從書本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今后很有可能會逐步被高科技所取代,“老師是知識權威”的傳統理念也會被打破。一方面,不斷有更多的學生正在向老師的知識權威發起挑戰;另一方面,向老師發出心理危機信號、希望得到情感救助的學生的數量也在猛增。順應這種時代局勢和學生需求,學校教育開始提倡以人為本,教師職責和工作重心開始逐步轉向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換句話說,今后優秀教師的標準以及教師素質的培養方向,除了個人學識和修養以外,還必須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溝通能力和對學生開展必要情感教育的能力。
二、個案研究提高教師情感教育能力的方法
“化解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恐懼”①的個案主要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詳述了某小學英語教師張愛勤通過開展有效的情感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小P克服恐懼的成功經歷。
(一)情感交流方式的有效運用
對話、眼神、表情、傾聽、肢體動作等都是人類表達和傳遞情感常采用的方式。這些多樣的情感交流方式也常被教師用來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開展情感教育,治療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危機。以下將著重對個案中張老師所采用的兩種情感交流方式(對話和眼神)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功能。
案例:對話
第一次,張老師抓住課堂外一次與小P閑聊的時機,圍繞小P對自己以及英語學習的態度展開了一次輔導性談話。談話中出現一些反應小P內心活動的行為語言,包括:點頭,羞澀,沉默,搖頭,眼光中流露出委屈等。
第二次,張老師在隨后的一節英語課上,圍繞“like”一詞與小P展開一次英語對話練習,并且小P的正確回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案例中張老師正是通過先后兩次不同類型的對話有了對小P更深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小P緩解對老師的信任危機。由此可見,對話作為情感交流方式的一種,其優勢在于為師生搭建一個平等互動的平臺,有效拉近師生距離,較直接地反應了學生的心理狀況,有助于老師及時準確地找到并解決問題。
案例:眼神
張老師課上要求學生舉手與自己對話練習時,自然地走近小P,用鼓勵的目光期待她。小P慢慢將小手伸出桌面……
可見,眼神交流不僅幫助張老師默默地鼓舞了小P,而且避免了言語鼓勵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有的不便。一方面,假如當時張老師直接點名要沒舉手的小P回答問題,顯然這對其他積極舉手的同學略有不公。另一方面,小P也會對毫無預兆的點名產生恐懼,反而會因為緊張而回答不好問題,甚至心理危機有進一步加重的可能。所以說,此處眼神的運用,真可謂一舉三得。
縱觀以上對話和眼神的個案分析,可得啟示如下:第一,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其特點和功能各有不同;第二,情感交流方式是教師開展情感教育活動的有效手段;第三,教師若能適時、恰當地選用正確的情感交流方式,將提高教師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二)情感教育過程的科學設計
教師開展情感教育絕不僅是任意簡單的聊天關心或說心里話,情感教育也是學校教育內容的一部分,和學科教育一樣,有其明確的目的性,即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正因如此,教師必須像對待學科教學過程一樣地對待情感教育過程,對其進行科學嚴謹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目的的實現,否則就是無效的。縱觀個案發展的整個過程,顯然張老師已經有了一番精心的預設,歸納分析如下:
案例:張老師對小P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設計
1.診斷原因:因不愉快的經歷,小P對老師產生恐懼心理。
2.明確目的:消滅恐懼,恢復小P對老師的信任及自信心。
3.選擇方式:以對話為主。
4.設計實施步驟:1)先贏得小P對“我”的信任,再擴大到對全體教師的信任;
2)個別對話(緩解恐懼為主)——課堂公開對話(增加信心為主)。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兩點:第一,對過程進行科學的預設是有效實現情感教育目的的前提保障;
第二,教師教育若想提高教師的情感教育能力,就必須加強教師對情感教育科學化的重視,使其上升到和學科教育一樣的理論水平。
(三)教師創造力的培養
與學科教育相比,情感教育對教師的創造力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與理性的認知活動相對,人的情感是感性的,具有極端抽象性、復雜性和個別性。所以,面對不同的學生個體,教師必須開展因人而異的情感教育活動,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為學生量身打造,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個案中張老師的創造力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教學資源的利用和對話的設計。
案例:教學資源利用中的創造力
張老師在對小P開展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多種不同類型教學資源。第一,是英語課:張老師與小P進行英語對話,利用學科教學的過程幫助小P克服恐懼,恢復了自信。第二,是張老師自己和班級同學:張老師通過自身的言行與同學們的掌聲,對小P達到潛移默化鼓勵和肯定的效果。第三,是小P的父母:張老師讓小P在校外也能得到進一步的關懷和愛。
個案中張老師積極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不僅善于將學科知識教學作為一種情感教育的有效資源和手段,而且更不拘一格地把小P周圍的環境也作為一種重要的情感教育資源加以充分的利用。
案例:對話中的創造力
(第一次) (第二次)
張:小P,喜歡學英語嗎? 張:DoyoulikeEnglish?
P:……(點頭) P:Yes.
張:喜歡張老師嗎? 張:Doyoulikeme?
P:……(點頭) P:Yes.
張:Doyoulikeyourmummyanddaddy?
P:yes.
比較分析以上案例中張老師與小P的兩次對話,我們發現特別之處有以下幾點:第一,兩次對話內容重復;第二,英語對話中多次重復使用以Do開頭的一般疑問句句型;第三,兩次對話核心詞“喜歡(1ike)”的重復。
以上三處看似偶然的重復,其實都是張老師的創造力在對話設計上的表現,分析如下:第一和第二點,即內容和問句句型重復,目的都在于降低回答問題的難度,確保小P回答的正確性,為進一步表揚并幫助她樹立信心、克服恐懼埋下伏筆。Do的一般疑問句,其簡便回答只要說yes或no,即便對于勇氣缺乏的小P來講回答起來也很簡單。反之,‘如果采用問題和答案都相對復雜的特殊疑問句提問,小P很有可能由于緊張而不敢回答或回答錯誤。第三點,為何選like作核心詞?要知道理由,不妨先找到小P的心理癥結:不喜歡老師,害怕老師,不喜歡學習(doesn’tliketeacher,afraidofteacher,doesn’tlikeschoo1)。因此,張老師的出發點是想通過反復強調核心詞like來淡化小P對老師和學校的恐懼心理,起到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
縱觀以上兩處個案分析,我們可得啟示如下:第一,創造力可以使情感教育的形式多樣化,其形式可以是對話,是學科教學,甚至可以是一句話、一個詞、一個人;第二,創造力可以使情感教育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通過發揮創造力,為不同的學生和心理問題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法案。
四、結語
迫于學生心理危機的嚴峻和教師職能的轉變,教師情感教育能力在教師教育中的地位將日漸重要,這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其次,情感交流方式的有效運用、情感教育過程的科學設計和發揮自身創造力可以綜合提高教師的情感教育能力。最后,教師應該是一個對話者、策劃者、創造者,而不是一個命令者、執行者。今后教師教育有責任促成這一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校教育更具人情昧,使學生身心能夠伴隨知識的增加而健康發展。
愿未來教師教育能夠使我們每一位學生都成為蘇霍姆林斯基筆下的幸福人!
【論文關鍵詞】因素分析法 比較教育 發展歷史
【論文摘要】因素分析法的產生,使得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由全盤借鑒的階段轉向了分析影響教育各個因素的階段,由解釋“是什么”發展到分析“為什么”的研究。
因素分析法不僅是一種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科的理論分析框架。它體現了建構比較教育學理論體系的主要觀點,反映了如何對教育中各種因素的數量、質量關系進行整合的動力特征,提供了一種分析教育的特定認知參照系、認識角度,決定著研究方向、設計及對結果的闡釋。一般來說,有什么樣的理論分析框架,就會進行什么樣的理論分析觀察。所以,因素分析法作為一種研究框架建構并維系著比較教育學科的運轉、發展,解決現代教育中的各種問題,闡釋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機制,以特有的表現形式反映比較教育發展對現代教育運動的作用,是比較教育學科用以表現其價值、功能的根本特征。
一、因素分析法的產生與發展
(一)薩德勒提出因素分析法
薩德勒是比較教育發展“因素分析時代”的先驅,也是一位跨“全盤借鑒”和“因素分析”階段的中介性學者,對學科的轉型、升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他是發現單純移植中的問題而積極倡導因素分析的一位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他認為:對比較教育來說,重要的是花大力氣來考察影響這個國家教育制度發展的諸因素或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把握教育改革的基本動因,才能對教育改革做出最有力的反映,真正認識教育并推動其發展;比較教育研究的目的不應當是直接地借用國外教育制度和教育經驗,而是在研究別國教育的基礎上,以改善本國教育為目的?;谝陨嫌^點,薩德勒提出了他的比較教育方法論,為比較教育研究的發展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
(二)康德爾大力發展因素分析法
康德爾繼承和發展了薩德勒提出的因素分析法,他認為:在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時特別要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探討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作用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其著作《比較教育》中,康德爾提出:“探究一國民族特性與教育的關系,是了解本國教育制度意義的唯一法門?!彼J為比較教育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應是“發現教育問題,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決方法,以及發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則”。康德爾的方法論受三種目的論支配:一是報道——描述的目的,主要是收集資料,分類整理并提供關于各國教育制度的信息,是研究的開端;二是歷史——功能的目的,主要是深入探究產生問題的原因,注重找到構成一種教育制度基礎的精神和文化的巨大動力,從中看到教育與社會、經濟、政治等因素緊密聯系的紐帶,是比較教育的重要特征;三是借鑒——改善的目的,主要是強調通過比較研究,借鑒經驗,改進本國教育制度,并培養國際主義精神。他堅信對各國教育制度間差異的比較和因素分析,可以找到一種決定教育發展的內在力量,并認為這種力量就是民族性。所以他主張比較教育要努力去找到“民族特性的內涵,因為這是教育制度的基礎,否則比較教育便是無意義的。”
(三)施奈德、漢斯進一步發展因素分析法施奈德也提倡因素分析法。他的特點是提出了教育自身內在的發展規律這一因素,這與強調外部影響的英美比較教育學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本的學者吉田正晴稱他的方法為“辨證法的因素分析法”。施奈德在1947年出版的《各國國民教育的動力》中就提出:教育制度是社會各種因素復合作用的產物,比較教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闡明各種教育制度之異同,剖析決定并影響教育的現實因素,尤其是內在因素。強調教育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注重從統一性與多樣性、個人與集體、必然性與自由性以及教育因素與社會實踐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等來探討教育發展的動力。通過這種內發因素與外發因素的接觸和相互作用,教育制度就像生物體一樣,經歷著成長、飛躍發展、開花、停滯的過程。
漢斯是繼承康德爾的歷史比較觀與現實比較觀的集大成者,受薩德勒的影響較深,他認為:比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形成各國教育制度的各種力量和差別的原因,即找出支配教育制度發展的基礎原理。他強調對事實的無價值判斷,要通過因素分析來掌握教育發展的一般法則,在說明各國教育制度時,必須對歷史的諸因素進行積極的分析。
二、因素分析法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一)因素分析法的特征
1.探究作用教育發展的決定因素。因素分析法的最大研究特征就是探究作用教育發展的決定因素,同時也是衡量有關研究是否可歸為該分析法的重要標志。因素分析法認為,比較教育不是簡單地羅列某些教育數據和現象,而是要對影響教育的各種因素進行探討研究,特別是要找到作用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注重歷史分析和解釋而不是具體方法。因素分析法非常注重對特定主義的歷史分析和解釋??档聽柌粷M足于對現象的描述,而非常注重解釋,努力尋找某一教育事件產生的原因。漢斯不僅注重解釋,還注重找到原因和基本因素,他不強調統計學,而十分注重思想的力量,因為“因素無法測量而卻可以用來解釋一切”。同時,因素分析法強調歷史分析的解釋作用,其目的是要說明以某種決定因素為主構成的多種因素是如何以獨特的方式組合起該社會特有的教育制度和產生的教育結果,并把對各國教育體系分析中獲得的一般原理的假設進行比較,相互檢驗其適應性,推知更有意義的結論。
3.注重分析傳統對教育的作用。因素分析法非常注重傳統對教育的作用問題,把民族性作為教育發展的決定因素。漢斯繼承了康德爾的民族特性的觀點,又從施奈德研究中得到啟發,把比較教育的基本步驟闡述為:“從歷史背景、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制度的密切聯系的角度來分析研究每個國家的教育制度,收集不同國家現有教育制度的資料。”民族性的核心就是民族傳統的力量,即“某一民族所獨具的、普遍的、在幾代人的繼承中或多或少持續地表現出來,在思想、情感和行為方面傾向的總和”。因此,只有從哲學傳統上分析,才能找到教育制度形成的根源。
4.注重分析文化區域的作用。所有持因素分析法的比較教育學家都非常注重文化對教育發展的作用,強調文化與教育的互動性,其中最突出的是莫爾曼在《比較教育制度》(1963年)中對文化區域的研究。他指出。教育根植于文化之中:每一種教育制度是在其固有的文化區域中以一種很復雜的方式構造成的,必須同時使用文化和主題調查這兩種方法才能進行研究。
(二)因素分析法的局限性
因素分析法20世紀60年代前在比較教育學界中占主要地位,是比較教育學的主要分析框架,但到70年代后逐漸顯露出它的局限性。
第一。運用因素分析研究教育僅僅屬于知性認識水平,缺乏辨證的理性認識,不能概括出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從整體上把握教育,更不能對將來的教育發展做出科學的決定并提出富有預見性的見解。
第二,因素分析的研究是極其宏觀的研究。因素分析法通過對形成各國教育制度性質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從而說明“為什么是那樣”的理由,但因素本身是及其復雜而龐大的問題,即使想說明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各國教育,也只宏觀性質的研究。同時要把各種因素和教育的關系密切地結合起來并作實際證明,也是很困難的。
三、因素分析法對比較教育學發展的意義
1.在比較教育研究中,因素分析法提出并形成了以因素分析法為特征的學科理論分析框架,使得比較教育研究從第一階段的朦朧的整體把握教育現象轉變到了對部分教育現象進行深刻的研究,具體分析、研究教育整體的各個作用因素,使之更準確地了解各國教育的異同,以便能借鑒某些符合本國需要的東西。
2.運用因素分析法進行比較教育研究,使得比較教育學科在學科認識上有新的發展。因素分析法的形成,使得比較教育研究從感性直觀的整體把握教育現象進入到對教育現象進行部分的深刻的分析,把全盤借鑒階段作為目的的觀察描述轉變為研究的基礎,成為因素分析法研究的第一層次,開始深入教育的內部來探究國家教育發展的動因。在了解教育“是什么”的同時,又探究其“為什么”,分析決定教育的因素。在了解各國教育的發展動力及民族特性的基礎上,進行比較研究,吸收其他國家教育發展經驗中對本國有用的經驗。
3.因素分析法的運用推進了比較教育學科建設的科學化進程。因素分析使比較教育研究開始深入各國教育的內部,力圖對各種作用于教育的因素進行詳盡地研究、比較,對各種教育行為進行定性分析、歸納,論證教育發展,抽象概括教育特征。所以,這個時期比較教育研究出現了三個趨向:一是力圖建立規范化的比較研究方法,使之形成從收集資料到探究作用因素再到分析動因、做出評價,進而與本國教育比較并抽取經驗的過程;二是形成不同的分析范型,呈現多種方法論相互作用并存的發展趨向;三是隨著教育發展,比較教育研究的因素分析法再發展,從薩德勒到康德爾,到施奈德以及漢斯等理論,呈現出一個比一個更復雜嚴密、更加重視文化因素、更強調因素的多樣性的趨向。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質量;教學方法;任務驅動;分層次教學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文化基礎已成為高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為了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強化實驗教學,實施分層次教學,改革考核方式。
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
教學離不開教材,而教材內容都是按一定的規范編寫的,有其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但未必就說他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組織,認真編排,注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強調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的使用,同時兼顧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知識,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文化意識”,讓學生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實施分層次教學
由于學生生源和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水平差別很大,水平參差不齊。針對大學生進校時的不同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讓學生有機會根據個人情況在學習深度上進行選擇,也可以更好地執行教學內容,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路。在學生分層次的基礎上組織教學,在講授、輔導、練習、檢測和評估等方面充分體現層次性,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分別進步,避免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消”的教學局面,對計算機完全零基礎的學生要進行適當的補習。
三、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具體任務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發和維持學習興趣和動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切分成相對獨立的若干模塊,以任務加案例的形式組織教學,教學目標巧妙地隱含在任務中,實際案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每次上課時給出一個明確、具體的任務,在講解和演示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刻了解Office中各個軟件的每一個菜單和按鈕的具體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理解和記憶的能力。
四、強化實驗教學,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實作課程,要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上機實習課,教師要針對課堂授課的內容,認真布置實習內容,讓學生認真練習,仔細體會課堂上教師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同時,教師要做好輔導工作,隨時注意學生的練習情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不可能逐個進行輔導,可以采取“教師教學生,學生幫學生,滾雪球式”的方法。
五、改革考核方式,施行教考分離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重點考核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針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強的現狀,加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管理,要求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是非常必要的。考試的主要職能,一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學生知識水平與能力狀況;二是檢測教與學的綜合效果,并為改進教學提供必要的依據。等級考試的試題質量高,考核面廣,真正能夠體現考生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學生來說,考試通過可獲得全國通用等級證書,可作為學生將來升學、用人單位選用的重要參考,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對于教師來說,教學目標統一,任務明確,采用全國統一考試、統一閱卷,考試既權威、公平、合理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考分離。
六、結束語
總之,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將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作為一項教學基礎工程來建設,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按照現代化建設對于人才的要求,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創新人才。
[論文摘要]本文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在高等教育戰線的現狀和問題分析入手,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的創新要求。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有些學生判斷政治是非的標準模糊,分析能力缺乏。他們思想的困惑,就是我們今天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著力點。文章還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的實踐中,提出了“參與式”、“討論式”、“例證式”、“互導式”等多種教學創新方法。
[論文關鍵詞]精神成長;參與式;論證式:互導式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的現狀和問題
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課普遍奉行灌輸式教授法。灌輸式教授法的根源是受傳統的“倉庫理論”影響。把人的大腦視作儲存知識的倉庫,把教育目的限定在使受教育者獲得一定數量的知識上。這種偏差,效果并不理想。2004年筆者對四川生殖衛生學院大一與大二兩個年級共計600名學生進行了“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采集到樣本598份。其中對該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取向所做調查統計如下:
從表一可以看出現在大學生的世界觀是復雜多樣的,唯物論和唯心論同時存在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中。特別應該注意的是對“唯心主義的東西如迷信、命運,有時也應該相信”這個選項的選擇的百分比高達25.08%,這就說明正確的世界觀在相當一部分學生中還沒有能夠形成,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重而道遠。
從表二來看,現在的大學生對于人生觀的選擇趨向于多元化,這和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很有關系。調查表中有19.23%的學生關心祖國的前途;18.06%的學生有集體主義思想;同時有21.07%的大學生特別注重自我價值實現并帶有極端個人主義傾向;還有18.73%的人有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人生觀。這說明大學生在學校接受了許多正面教育,但在相當一部分學生中入腦得有限。
在表三中有26.76%的學生把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大小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這可以說是我們以往政治理論課取得一定成效的一種表現;有29.26%的大學生把一個人知識的多少作為人生價值標準,認為知識多的人更有價值。這是因為現在的青年學生由于就業壓力,更看重知識,大家都以獲得更多的知識作為上大學的目標,以便將來進入社會以后不被社會所淘汰。但他們往往更加看重一技之長,即專業技能的學習,熱衷于考取各種技能證書,反而放松了思想素質、個人修養的全面提升,因而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與專業學習分離的現象。如:有14.22%的學生認為有權力的人更有價值;12.54%的學生認為金錢多的人更有價值;17.22%的學生認為朋友多的人更有價值。可見政治理論課如果不能聯系實際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難以樹立。人們對知識的“力量化”傾向,使知識的學習遵循純功利的標準,僅僅滿足于對知識的“占有”,而失去了對人的精神成長的關照。由此又產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如:孤獨自傲、目空一切;又時常自卑、缺少自信,自我控制力弱,加上缺少實際經驗,政治上不成熟,世界觀未定型,這些都是我們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需要研究的問題。
學生需要知道更多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教條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許多大學生一方面很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另一方面他們對高校開的一些政治理論課又很厭煩呢?盡管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還很膚淺,但卻對說教式的馬克思主義,有一種本能的反感;反之,對一些國外的時髦、新穎的政治、社會理論興趣甚濃,帶有強烈的好奇心??梢?,我們施教者只要不是照搬一百多年前的本本理論,而是拿出大量的、生動的、具體的、有說服力的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或解釋實際問題,就能贏得學生的信服。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的創新要求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一般專業教育在方法上有許多共同之處,在教育思想上都應該樹立人格比學問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道德比成績更重要的理念。鄧小平同志指出:“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薄拔覉孕牛澜缟腺澇神R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生成新的知識,而且要把知識用來為人類服務;不僅是學習和研究管理,而且要培養能夠增進社會公益的公民。
現代教育對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經不是“學到什么”,而是“學會怎樣學習”。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據一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的中國學生說:“以前在國內覺得自己很優秀,因為學習勤奮,考試成績也好??墒?,出國后同國外的研究生一比,發現自己所欠缺的主要是在科研方面的創新能力?!边@說明我們的教育限制了人才的拓展和創新能力。
知識原本是人們用以生活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現在目的與手段都被顛倒了。如果不停地灌輸,用大量的知識堵塞了學生對“不知”的興趣,就沒有心靈的飛翔,沒有思想的靈動,沒有智慧,也就沒有了創造。知識得到之時,也是人自身、人的生活被異化之時。這才是教育的悲哀,是知識僭越的又一表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要更多地肩負起培養人的思想的重任,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要始終牢記,教育最要緊的是喚起人的內在渴望,而不是填塞什么內容。把目的和手段再顛倒過來,使教育回歸人自身,這才是教育的出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也應該遵循這條路的要求去創新,使學生從學習上一窄、二死、三負擔重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進入知識和心智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之中。
當然,知識是構成能力的基礎,能力是進一步獲取知識的要素。但知識不等于智慧,不等于能力,博學而低能者不乏其例。以培養能力為中心的教育主張,要求我們教師主要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作為“引路人”引導、幫助和促進學生懂得如何學習。尤其是政治理論課的教師,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融入探究性的思考之中。一旦把學習方式定為探究性學習,教育的主體就變了,即以學生為主體,這是跨越幾千年的重大轉變,也是教育史上巨大創新。過去工業社會是批量生產,信息社會教育越來越個性化。過去常把教學要求比喻為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關系,而現代教育強調的是為學生的成長服務。為此,所有的老師都不僅僅是施教者,他們不得不重新當學生,而所有的學生都不僅僅是受教者,他們不得不當好自己的老師。讓很多人的智慧在課堂上交流激蕩,學生就在這樣的海洋里學習成長,這就是“互動式”教學的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應該說比專業教育更容易實現這種轉變,因為,政治理論課一貫要求重精神生活,重品格發展。我們應該讓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從外在的灌輸、熏陶變為幫助個體內心形成主動追求“善的愿望”,為學生的成長服好務。
教學創新如何進行?有人說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征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方法論的運用。從教育學的觀點來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也要從這個方面著手,教學生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比傳授知識本身的內容更為重要。對此有人提出了四個還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蓬勃的生機。實際上要想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出現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先決條件之一就是從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講授,重要的是要解決為什么講、講什么和怎么講的問題。指導學生辨別是非、認識自我。講課要在新、精上下功夫,利用新成果、采取新角度、補充新材料,較好地聯系世界實際、中國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采用多種方法施教,將自育和教育相結合,針對重點、難點和熱點,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讓知、情、信、德、意、行相互滲透,增強和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有效性。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創新的實踐探索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在許多地方都可以運用,但它在高校政治理論課中表現最為集中,過去傳統的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總是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程式化教學使課堂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這種教學本身(而不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導致了學生厭學、教師厭教。實際上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學生作為獨立個體、處于不同狀態,是有著巨大潛力的人。教師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應全面體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只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要想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必須作根本的改變。
為了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方法,我們在不斷探索,從2000年起有意識地在政治理論課中試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過“討論式”教學,設疑引思,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創新。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學生“每事問”,認為:“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的確,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創新的起點和開端。
近代英國科學家K·P·波普爾說:“科學只能從問題開始”??茖W上很多重大發明與創新,與其說是問題的解決促成的,毋寧說是問題的尋求促進的。故在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要老師提出為什么,更鼓勵學生指出為什么,沒有問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利用課本的想一想、試一試、議一議、讀一讀,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教師隨著教學的進程,不斷設疑,促使學生去思考、去尋找解答。鼓勵一問多答,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對同一問題思考,開拓學生思路,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經常采用討論、辯論、演講、問題搶答等方法,訓練學生思維速度,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通過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究難,大膽聯想,培養擺脫原有思維定勢的心理傾向,敢于打破陳規,標新立異,去產生新聯想、新思路、新發現,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2、利用“參與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激情和思維能力
參與式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參與的動態中掌握知識,內化情感,樹立信心,指導行動,達到政治課知行統一的要求。它區別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政治課理論聯系實際的特色。在參與式教學中,保證學生不少于1/3的時間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生通過課堂討論、辯論、演講、觀摩、評論、示范等形式主動參與。這種教學方式要通過教師創設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制造一種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條件和氛圍,使學生在客觀情境中具體感受,從而激發其相應的情感,引導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產生積極的態度、傾向,把激起的強烈情感投入學習活動。
在有條件的地方,學生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學習,如:進行社會調查、參觀,在實踐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動性,從而把學習范圍擴大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使政治課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充實。
3、推行“例證式”教學方式,讓學生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
例證式教學是將某一理論提出,讓學生論證其理論的存在與正確性。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于19世紀中葉,當今的學生對過去社會的歷史背景了解不多,對馬克思批判的資本主義也自然了解甚少。推行例證式教學方式,目的是讓學生去尋找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案例,來求證其理論的存在與正確性。例如,“政治經濟學”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掌握馬克思再生產理論,首先由教師提出再生產理論的模型,然后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例證來論證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發現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的某些規律。如從“二五”時期開始的重工業發展過快,輕工業發展滯后的案例,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開始落后于其他國家,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調整重工業與輕工業的比重之后,才使國民經濟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學生們由此得出了兩大部類只有協調發展,才能推進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的結論。有的同學發現只有當第二部類中的糧食生產能滿足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新增勞動力的需求時,社會再生產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得出農業生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的結論。有的同學例證了只有電力、能源、原材料等這些生產資料的生產優先增長,才能保證加工工業的順利與持續發展的結論。通過這些例證,學生們不僅了解到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實質,更體會到馬克思主義并沒有過時,今天仍然是指導我們經濟工作的重要理論武器。
4、通過“互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互導式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位置互換,教學內容由教師指定,學生輪流上講臺主講,讓學生們通過不同方面的講學,起到互相引導、互相促進的作用。近年來,多媒體教學成為許多學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和發展趨勢,許多教師也開始喜歡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它圖文并茂、聲像結合、動靜相宜的表現形式,有非凡的表現力,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對事物及其發展過程的認識、感受和理解,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概念很多,如果采取傳統方式教學比較枯燥。如果能采用一些優秀課件,在多媒體教室通過圖片、動畫和視頻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起到較好的作用。“兩課”多媒體課件的課堂教學設計應該有別于教材編寫,盡可能貼近學生在課堂上對理論問題的思維認知過程,選擇一些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和社會中有現實意義的事件,納人多媒體課件,通過設計教學問題和其他引發思考的環節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理性的科學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本身也是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改進的過程。當然,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教育學生為中心,不能把“滿堂灌”變成“滿堂放”,把教師變成幻燈片放映員,而是要注重講課藝術的運用和學生參與的實踐,切實體現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互動。
正如臺灣華東大學羅寶鳳教授所說:好的教學是一段關系的聯結,這種聯結能夠產生具有療效的重新建構,以“修補”學生可能在早期人格發展上的缺損,還會讓雙方互動,產生一種意識的建構,形成人格變化的動力。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應該在這方面起到當仁不讓的重大作用。但要起好這個作用,就必須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作用、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是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它關系到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最近我們對竹溪縣縣城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狀況及其發揮先進性作用的方法進行了調查。
一、目前在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目前黨員隊伍的整體狀況是好的,尤其是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黨員隊伍的各項建設成就很大。但是,仍有一部分黨員保持先進性作用不明顯。有的認為做好本職工作就是發揮了先進性,對群眾漠不關心,對組織安排的社會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有的政治素質不高,思想出現了偏差。他們放松學習,政治熱情下降,因而不愿從我做起,喪失了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
影響黨員先進性作用發揮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社會環境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各種不健康的思潮滲入到黨內,影響了一些意志不堅定的黨員,淡化了黨員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二是基層黨組織管理教育不力,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三是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的方法陳舊。許多單位僅靠“”、民主評議等傳統方式教育黨員,以至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
二、保持和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的方法,就是黨組織在對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過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這是一項系統、艱巨、長期的工作,應在做好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礎上,結合黨員的具體實際,重點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正面引導法。用正確的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加強黨員的自我教育。只有用科學的理論和先進的思想武裝起來的黨員,才能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社會活動中自覺地發揮黨員的先進性作用。但這些先進的無產階級思想需要通過多種渠道的灌輸,通過黨員內在的思想矛盾運動,從而接受先進的思想,克服消極、錯誤思想,完善自身的思想結構和行為規范,達到自我教育提高的目的。正面引導的途徑除了扎扎實實地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傳統的“”以外,舉辦黨員事跡報告會、黨的各種知識競賽、電化教育、演講等方式都為廣大黨員所喜愛。各級黨組織應緊密結合新形勢,針對黨員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言傳身教法。以干部的人格力量影響廣大黨員。黨員的思想教育要靠全黨的共同努力,而黨員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廣大黨員,客觀上起著示范的作用。要動員黨員發揮先進性作用,領導干部必須發揮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已”。我們的黨員領導干部在做黨員思想教育工作時,必須牢記千年古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關心激勵法。在黨內,每個黨員的根本目標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上下級之間應當是民主、平等、團結、友愛的關系。尊重、關心、愛護黨員,首先就要以平等、真誠的態度對待黨員。黨員有喜怒哀樂,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希望得到黨組織對自己的關懷體貼。因此,我們的黨員干部要經常深入群眾,傾聽黨員的意見,耐心細致地做好黨員的思想工作;關心黨員的疾苦,為他們分憂解難。特別是在當前,許多離退休老黨員、虧損企業黨員、下崗黨員的生活遇到了困難,各級黨組織要積極采取多種辦法,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激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更好地保持先進性、發揮先進性作用。
——目標責任制法。黨員包戶、“一幫一”、黨員責任區、設崗創星、黨員掛牌上崗等是近幾年來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的新舉措,對于增強黨員意識、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新的形勢下,要進一步充實、完善、推廣各類黨員責任制,使每個黨員有奮斗的目標、有明確的責任。這樣有利于激發黨員的參與熱情,營造一種人人爭先的氛圍。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是造就和培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新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因此,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與全面發展的豐富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于社會性,同時人的本質也是社會性、歷史性、階級性的統一;人的全面發展是個人勞動能力的發展,包括體力和智力能力多方面充分和諧、自由的發展。人應該是會做一切工作,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高度文明的人。人的本質與人的全面發展原理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指導作用是巨大的。研究人的本質有助于正確認識教育對象,有助于認識人的思想品德行為形成的原因和社會根源,有助于科學地認識人的思想品德行為的發展變化,有助于掌握對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有助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完成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叭说谋举|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1]可見,從哲學來講,人的本質是勞動,從現實性來講,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并不矛盾,因為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主要是指人的本質受生產關系的制約。從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原理出發,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歷史性和階級性的統一。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人的本質呈現出不同形態。在階級社會里,由于人們的思想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人們的政治、法律、道德、生產關系都呈現出鮮明的階級色彩,因而人的本質也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同時,馬克思主義并不否認人且有共同的自然屬性。所以,我們不但要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問題,也要克服片面性,綜合考慮人的各種自然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極其豐富,人的本質的豐富性不僅表現為各種各樣的層次和方面,而且還表現為在每一個方面,人的本質都各有特點,人的本質是他的各種本質特征的綜合。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必須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結合每一個具體情況作針對性教育。人的本質是發展的。從宏觀來看,人的本質可能會異化,也會克服異化,而且在不同社會形態中或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歷史時期.人的本質也互不相同。從微觀來看,個人的本質出于所受教育不同,所處環境不同,所從事的實踐活動不同而向不同方向發展。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可以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選擇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直接關系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而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選擇研究也是旨在追求和培養社會主體自由而全面發展素質的教育,是從主體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引申和凸顯出來的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選擇研究的理論依據。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選擇過程或者環節中始終要強調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理論學說為依據和導向,充分張揚人的個性,重視人的能力的提高,關注人的主體作用的發揮,從而促進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與發展。
一、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導向,尊重人的個性發展
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指出:“共產主義社會就是要確立有個性的人?!盵2]馬克思說:個性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人的個性發展與社會歷史發展是密切相關的,在早期社會形態中,人與人之間的依賴性很強,人們相互依存,每個個體呈現出來的個性并不明顯,而在私有制社會形態中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雖然社會有了一定發展,但人對物的依賴程度仍然很高,人的個性還是難以形成,只有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階段,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人的個性才可以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展,人的個性充分自由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兩者是統一的。一方面,全面發展是個性自由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定程度的全面發展,個性自由發展難免走向極端和片面。另一方面,個性自由發展是全面發展的條件,沒有個性的自由發展,也談不上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充分展現人的個性,人才能在為了滿足自身的各種需要中充分發揮主體的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并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主體總是個性化的主體,其需求往往也是豐富多彩各不相同的,只有尊重主體的合理需求,才能培育既符合社會規范要求,又具有鮮明個性的健全品德和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應以主體性教育理念為指導,充分弘揚人的個性,為個性的健康充分發展創造必要的環境與條件,努力促進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二、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導向,重視增強人的能力
人作為社會存在物,既能使人和自然存在區別開來,也能使人和其類存在區別開來。人的自然存在以人自身的自然和人之外的自然為關系對象,而人的社會存在則以他人以及社會關系為對象。人的類存在以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性為對象,而人的社會存在則不僅基于此,更重要的是以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性為對象,人的社會存在表明了社會關系角度的個人的存在,表明人的社會生活過程,表明人是社會的一部分。把人和社會聯系起來的觀點,意味著人不再是作為類存在的那種抽象的存在,是從事具有社會性質的具體的勞動的存在物。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發展是要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性來說只是具有個性意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與主體性相對應的能力,以幫助主體性可以能動地駕馭外部世界,促使自身主體性得以不斷發展。人的能力主要包括生產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精神活動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等,其中創造能力是最高形態。同時,這種能力是與時俱進的動態的能力。從過去強調以物為本,到當今天強調以人為本的變化,意味著社會發展對人的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導向,關注提升人的主體性
人是自然界和社會的主體,還是自我發展的主體。人的全面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內涵和重要條件就是人的主體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特別強調突出人的主體意識,彰顯人的主體地位,發揮人的主體作用要實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導向,關注提升人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馬克思曾說:“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盵3]羅杰斯曾說:“當促進者是一個真實的人,坦誠無疑,同學生建立關系時沒有一種裝腔作勢或者一種假面具,這個時候,他總是能富有成效的?!盵4]馬克思的話表明,只有主體具備一定的角色意識,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具有實效性的教育結果。羅杰斯則從主體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角度談到了主體素質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效性的影響問題。其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是靠主體來運用和實施的,方法的實效性就首先受制于主體。如果主體具有強烈的角色意識和主體意識,他就會時常主動地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結果的實效性問題,發現現行方法在發展著的實踐中新出現的實效性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結果的實效性。反之,如果主體缺乏角色意識和主體意識,缺乏應具備的運用方法的主體素質和能力,方法的實效性就可能發揮不出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沒有保障。方法的實效性正是依賴于主體才得以發揮出來。主體對方法的實效性具有影響作用,作為教育的對象—客體同樣也存在著相似作用。
摘 要:《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開設應該以“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念為指導,引領學生在課題的實際訓練過程中獲得發展。課題訓練的模式可以采用“作業—課題—論文”一體化的訓練模式,具體的實施策略可以采用課題分解、逐步實施;量化打分、層層推進;結題驗收、強化考核等方式開展。
關鍵詞: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題訓練;教學改革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以下簡稱《科研方法》)在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對提高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素養、增強教師實際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科研方法》課程的實際開設效果來看普遍存在問題,甚至被許多學生稱為是教育類課程中最不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一、《科研方法》課程課題訓練的指導思想
(一)教師成為研究者
自英國課程論專家斯滕豪斯20世紀60年代提出“教師成為研究者”理念以來,迅速成為現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引領教師通過反思實踐教學,并通過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提升教學層次和水平,是現代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基本路徑。《科研方法》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必修課程,其主要關注的是教師如何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因此其應該直接為教師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成為研究者做好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準備。
從實際的狀況來看,中小學教師由于缺少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不會做科研,這成為阻礙中小學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的技術性難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源自于教師從認識上對于這一理念的認可度還不夠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師教育課程在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F在教師教育中的《科研方法》課程的開設,多數限于科研方法一般性理論知識的傳授,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實際技能性的訓練重視不夠,使得課程的教學在脫離了實際的科研訓練之后變成了抽象的理論講演。學生在學完了《科研方法》課程之后,對于如何從事教育科研活動仍然無所適從。因此,《科研方法》課程的開設應該緊緊圍繞“教師成為研究者”這一基本理念為中心,課程的目標應該定位于教會學生實際的掌握教育科研活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能力,從而最終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以此更好的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在訓練中求發展
從性質上看,《科研方法》課程是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特征的課程。其目標應該從總體上既需要服務于學生認知思維層次的提升,引領學生的認識達到理性的高度,同時也需要關注具體的教育實踐問題,幫助學生提高具體的教育問題研究能力?!犊蒲蟹椒ā愤@兩方面的性質相互影響和作用,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則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成人的學習往往更具有實用性和功利性,對于絕大多數參加繼續教育的一線中小學教師而言,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工作而學習是其基本的學習動因。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學習思潮在學生的學習中影響深遠,“有用的就學,沒用的不學”也成了很多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取舍的主要標準。雖然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是面對現實情況,與其否定這種思想的存在,不如在承認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做出適當引領和改進。因此,立足于學生具體科研實踐能力的訓練和掌握,并逐步引導學生思維朝縱深化方向發展,應該是此課程開設的基本邏輯。
二、《科研方法》課程課題訓練的實施策略
(一)“作業—課題—論文”一體化的課題訓練模式
《科研方法》課程的開設一般需要先開設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等基礎學科,其課程的開設一般在繼續教育活動的中后期。這與學生后期完成的畢業論文在時間上有銜接的可能性。因此,在《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教學訓練的針對性,可以考慮將學生的課堂訓練作業與其以后的畢業論文的寫作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課程作業和畢業論文粗制濫造的現狀,為畢業論文寫作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參與《研究方法》課程課堂訓練的積極性,以此提高科研訓練的質量。從可行性角度來分析,畢業論文的寫作從其性質來看就是在完整的參與某個特定的課題的研究。而《科研方法》課程在“教師成為研究者”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的獨立的從事課題研究。以完整課題研究的形式作為《科研方法》課程的訓練內容
以對學生的科研素養的提升能夠起到一個全方位的訓練。因此,采用“作業—課題—論文”一體化的課題訓練模式,課題研究就成了聯接《科研方法》課堂訓練內容與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的一個橋梁和紐帶,使學生在實際參與某項課題的實際訓練過程中,既強化學生在《科研方法》課程學習的實效性,同時也為后續的畢業論文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課題訓練的具體實施策略
在具體課題訓練的實施過程中,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參與教育科研訓練的質量,可以從教學考核這一方面加大對學生課堂教學訓練在學分考核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各類高校都有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相關政策,課題訓練可以利用學生參與學校學生科研立項的機會,鼓勵學生將科研立項與課題訓練聯系起來,以此提高學生參與課題訓練的積極性。在實際的課題訓練過程中,以學生參與課題研究為中心,結合課程內容的教學進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
1.課題分解、逐一實施
一項完整的課題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個基本過程,即課題的選擇(選題)、課題的論證(開題)、課題的完成(結題),而其中又可以具體的分解為:課題的選擇與界定、文獻的檢索與分析、研究計劃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成果的書寫、研究結論的論證等階段。這一過程與《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內容的順序基本一致。因此,在學生的課題訓練過程中,可以將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分解成不同的階段和任務讓學生分階段的完成,并結合《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的內容進度逐一的予以實施。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參與訓練進一步強化《科研方法》課程內容的學習,對課堂所學內容做出及時的鞏固與練習,同時將整個課題研究活動分階段的逐一實施,有利于保證整個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2.量化打分、層層推進
在將一個完整的課題分解成若干個步驟之后,為了保證各個階段性任務完成的質量和水平,需要按照課題研究的進程在各個不同的任務之間形成一個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局面。學生在完成各階段具體的任務時,只有上一個環節的任務完成了,并且順利通過特定的考核,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的任務。在此過程中,強化考核對于整個課題完成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在課題訓練的實際過程中,為了保證每一個環節的訓練質量,需要對訓練的每一個環節做出單獨考核,并予以打分。在打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級制,但是無論如何需要建立一個考核的退出機制。以便讓那些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合格的作業重新接受練習,直到這個環節合格了方可進入下一個環節的研究。這樣操作可能會使不同的學生在整個的課題研究過程中進度會出現個別化的差異,但是為了保證整個課題研究的質量卻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訓練作業個性化的一種體現。
3.結題驗收、強化考核
在課程結束之際,通過課題分解、層層推進的方式,學生的課題訓練任務也基本接近尾聲。此時所需要做的是對學生的課題研究成果進行結題驗收,并對其整個的研究活動進行考核打分。結題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可以讓學生寫書面的結題報告和結題論證來完成其課題的結題工作,也可以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模擬參加結題活動中的答辯工作。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結題方式,嚴格考核在這里至關重要。對于考核結果優秀的課題研究成果,可以為學生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刊物上進行推薦發表,或者推薦到學校相關的刊物或學報上發表,以此激勵學生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而對于整個的課題研究活動考核不合格的同學,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幫助機制和懲戒機制,讓其通過幫助獲得提高并能夠在后續的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成績。
摘要近年來,口述史越來越被史學界所重視。隨著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深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逐步得到發展,研究的方法亦不斷豐富。其中,口述史在教育史學研究中的應用,使研究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拓展。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當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反思,探討口述史這一研究方法在教育史學研究中的運用。
關鍵詞口述史教育史學研究方法
1 關于口述史的回望與發展
口述是人類傳遞經驗、傳承歷史最古老的方式。廣義地說,它始現于遠古時期歷史文獻大量出現之前,人們通過口頭轉述將歷史流傳下來,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等即是,后由于文獻的日益豐富和后代史學家重視文獻而衰落。狹義的說就是通過訪談、口述搜集歷史資料的一種傳承、回歸歷史的活動。口述史最早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當時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協會,是最早的兩個口述史研究中心。
在我們國家,新中國成立以后,五六十年代時就已經有對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等事件實地的調查和研究。自八十年代始,口述的研究方法在國內學術界逐漸開始受到關注和重視,這一點在史學界也有所體現。最早涉及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是20世紀80年代時北京大學張繼謙對西南聯大的口述采訪,及北京大學歷史系楊立文先生在1996 年開設的“口述史學研究”課程。此外,近年來還出版了幾本口述史專著在史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如定宜莊所著《最后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年版),李小江主編的《讓女人自己說話》(三聯書店,2003年版)等。中國的口述史學開始逐漸受到重視。
2 口述史的功能與運用
口述史對歷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谑鍪芬环矫婺軌驗闅v史學提供生動的文字描述, 另一方面還能糾正文字史料中的偏見,最主要的就是它推進了史料的搜集,這是最重要的工作,為未來史學的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口述史作為教育史學的的一種重要研究方法,它還具有哪些功用呢?簡要的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可以填補重大歷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經歷等沒有文字記載的空白,印證文獻資料的可靠性。例如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許多重要會議、紅軍長征、井岡山根據地的開創及當時在白區的活動等。(2)讓傳統史學的面貌煥然一新,普通平民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為歷史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探究領域。比如婦女兒童狀況、秘密組織等。(3)口述史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應用于研究歷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來愈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它打破了課堂與社會的界限,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于實踐。
3 口述史面臨的挑戰
當代口述史學在短短的五十年內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可謂是一場口述史學運動。但就整個口述史學界而言,也的確面臨著很多的挑戰??谑鍪穼W發展最大的挑戰就是口述史的真實性問題。因為口述史學是建立在回憶的基礎之上的,而記憶是具有不可靠性的。記憶的不可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受訪者失去對過去的記憶。其次,便是由于懷舊主義和個人感情色彩而故意扭曲記憶。第三,口述者的記憶受到現實及生活經歷的影響,造成口述者個人心理的變化。其次就是口述歷史工作中的法律與道德問題。口述歷史是一個容易沾惹是非的領域,因為它除了敘述一般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之外,更多的是涉及對他們的主觀評價,而主觀評價卻滲透著極強的個人好惡。還有一點就是口述歷史雖然是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交際過程,但是它必然涉及對第三者的褒貶性評價,當這種評價一旦公開,免不了要遭到第三者本人或是其子孫后代的抗議,嚴重的就有可能牽扯到法律訴訟的問題。
4 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教育口述史研究在我國不斷升溫,教育口述史方面的研究論著也不斷涌現,在接下來的教育口述史研究中,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4.1 加強對教育口述史研究方面的理論探討
當今時代,學科間交叉與融合日益密切與頻繁,我們必須要加強教育口述史研究自身理論上的探討,尤其是與之相關研究間的關系探討。
4.1.1 教育口述史研究與教育自傳、教育回憶錄
一般來說,自傳和回憶錄是以個人回憶為主要內容,以個人自身的成長為主要線索的一種文體。概括地說,二者都是個人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回顧。而教育口述史研究則是建立在當事人的回憶基礎之上的一種研究范式,當事人的回憶只是為了更清晰地來說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內容。
4.1.2 教育口述史與教育敘事研究
教育口述史與教育敘事研究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但二者之間依然存在著一些細微的差別。首先,就研究方法而言,教育敘事研究并不是必須要利用訪談的方法,但訪談法卻是教育口述史研究所必須的。其次,從研究的主體看,教育敘事研究既可以存在兩個主體,也可以僅存在單一主體。而口述史研究則至少要有兩個主體即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最后,從研究內容看,教育敘事研究與教育口述史研究之間有一個極為顯著的區別:教育敘事研究所敘之事,都是以說明問題為根本的;而對教育口述史研究來說,研究內容的真實性是我們最先要保證的。
4.2 利用教育口述史研究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
口述史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應用于研究歷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來愈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手段。教育口述史研究打破了課堂與社會的界限,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于實踐,把之前的靜態課堂轉變成為一種動態的課堂。在國外,口述史不僅被用于語言、音樂、化學等各學科的教學,同時也被用于教育教學效果的評估,尤其是對于那些比較抽象的教育內容的效果評估,如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效果等。因此,我們一方面應該多多借鑒國外的這些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則應該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發揮,充分利用口述史的研究成果來推動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就當前而言,我國的口述史研究還僅限于應用在歷史學科的教學中,比如抗日戰爭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教學。接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類似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學科的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評價中,以便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
摘要:近年來,口述史越來越被史學界所重視。隨著對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深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逐步得到發展,研究的方法亦不斷豐富。其中,口述史在教育史學研究中的應用,使研究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拓展。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當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反思,探討口述史這一研究方法在教育史學研究中的運用。
關鍵詞:口述史教育史學研究方法
1 關于口述史的回望與發展
口述是人類傳遞經驗、傳承歷史最古老的方式。廣義地說,它始現于遠古時期歷史文獻大量出現之前,人們通過口頭轉述將歷史流傳下來,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等即是,后由于文獻的日益豐富和后代史學家重視文獻而衰落。狹義的說就是通過訪談、口述搜集歷史資料的一種傳承、回歸歷史的活動??谑鍪纷钤绠a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當時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協會,是最早的兩個口述史研究中心。
在我們國家,新中國成立以后,五六十年代時就已經有對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等事件實地的調查和研究。自八十年代始,口述的研究方法在國內學術界逐漸開始受到關注和重視,這一點在史學界也有所體現。最早涉及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是20世紀80年代時北京大學張繼謙對西南聯大的口述采訪,及北京大學歷史系楊立文先生在1996 年開設的“口述史學研究”課程。此外,近年來還出版了幾本口述史專著在史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如定宜莊所著《最后的記憶??十六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年版),李小江主編的《讓女人自己說話》(三聯書店,2003年版)等。中國的口述史學開始逐漸受到重視。
2 口述史的功能與運用
口述史對歷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谑鍪芬环矫婺軌驗闅v史學提供生動的文字描述, 另一方面還能糾正文字史料中的偏見,最主要的就是它推進了史料的搜集,這是最重要的工作,為未來史學的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
口述史作為教育史學的的一種重要研究方法,它還具有哪些功用呢?簡要的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可以填補重大歷史事件和普通生活經歷等沒有文字記載的空白,印證文獻資料的可靠性。例如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許多重要會議、紅軍長征、井岡山根據地的開創及當時在白區的活動等。(2)讓傳統史學的面貌煥然一新,普通平民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為歷史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探究領域。比如婦女兒童狀況、秘密組織等。(3)口述史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應用于研究歷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來愈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手段。它打破了課堂與社會的界限,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于實踐。
3 口述史面臨的挑戰
當代口述史學在短短的五十年內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就,可謂是一場口述史學運動。但就整個口述史學界而言,也的確面臨著很多的挑戰??谑鍪穼W發展最大的挑戰就是口述史的真實性問題。因為口述史學是建立在回憶的基礎之上的,而記憶是具有不可靠性的。記憶的不可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受訪者失去對過去的記憶。其次,便是由于懷舊主義和個人感情色彩而故意扭曲記憶。第三,口述者的記憶受到現實及生活經歷的影響,造成口述者個人心理的變化。其次就是口述歷史工作中的法律與道德問題。口述歷史是一個容易沾惹是非的領域,因為它除了敘述一般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之外,更多的是涉及對他們的主觀評價,而主觀評價卻滲透著極強的個人好惡。還有一點就是口述歷史雖然是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互動交際過程,但是它必然涉及對第三者的褒貶性評價,當這種評價一旦公開,免不了要遭到第三者本人或是其子孫后代的抗議,嚴重的就有可能牽扯到法律訴訟的問題。
4 教育口述史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
目前,教育口述史研究在我國不斷升溫,教育口述史方面的研究論著也不斷涌現,在接下來的教育口述史研究中,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4.1 加強對教育口述史研究方面的理論探討
當今時代,學科間交叉與融合日益密切與頻繁,我們必須要加強教育口述史研究自身理論上的探討,尤其是與之相關研究間的關系探討。
4.1.1 教育口述史研究與教育自傳、教育回憶錄
一般來說,自傳和回憶錄是以個人回憶為主要內容,以個人自身的成長為主要線索的一種文體。概括地說,二者都是個人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回顧。而教育口述史研究則是建立在當事人的回憶基礎之上的一種研究范式,當事人的回憶只是為了更清晰地來說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內容。
4.1.2 教育口述史與教育敘事研究
教育口述史與教育敘事研究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但二者之間依然存在著一些細微的差別。首先,就研究方法而言,教育敘事研究并不是必須要利用訪談的方法,但訪談法
卻是教育口述史研究所必須的。其次,從研究的主體看,教育敘事研究既可以存在兩個主體,也可以僅存在單一主體。而口述史研究則至少要有兩個主體即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最后,從研究內容看,教育敘事研究與教育口述史研究之間有一個極為顯著的區別:教育敘事研究所敘之事,都是以說明問題為根本的;而對教育口述史研究來說,研究內容的真實性是我們最先要保證的。
4.2 利用教育口述史研究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
口述史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方法應用于研究歷史、收集史料的工作中,也愈來愈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教學手段。教育口述史研究打破了課堂與社會的界限,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直接運用于實踐,把之前的靜態課堂轉變成為一種動態的課堂。在國外,口述史不僅被用于語言、音樂、化學等各學科的教學,同時也被用于教育教學效果的評估,尤其是對于那些比較抽象的教育內容的效果評估,如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效果等。因此,我們一方面應該多多借鑒國外的這些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則應該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發揮,充分利用口述史的研究成果來推動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就當前而言,我國的口述史研究還僅限于應用在歷史學科的教學中,比如抗日戰爭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教學。接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類似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學科的教育教學及教育教學評價中,以便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
【摘要】復雜性理論展示了新世紀科學研究的廣闊全景,并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突破理論自身局限的可能性。教育技術具有系統科學方法的重要特征——最優化,這是教育技術所追求的目標。同時,教育技術具有系統科學理論中耗散結構理論的重要特征——開放,使得教育系統處于從無序向有序的動態平衡運動狀態。最后,論述了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對教學設計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示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復雜科學;系統科學方法;闡釋學;模糊邏輯
被稱為“制高點”、“突破口”的教育技術涵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心理和藝術等眾多學科的研究領域,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科學規律和各種技術,把教育和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但只是從應用層面和技術層面發展教育技術是不夠的,必須從系統方法的角度來認識教育技術。只有這樣我們對教育技術的認識才具有高度和深度,才能實實在在地對教育技術的發展進行指導。
一、復雜科學的提出
教育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它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教育的主體復雜多樣,系統內
部紛繁變化,還體現在與教育系統息息相關的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上。因此,研究教育有必要從復雜性的視角來審視。復雜科學是國外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研究復雜性和復雜系統的科學。復雜科學包括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簡稱“老三論”)和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協(簡稱“新三論”),以及相變論、混沌論、超循環論等其它新的科學理論。這些理論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復雜系統的有關特性,如非線性、混沌、突現、自組織、非還原性等。[1] 正是基于對教育系統復雜性的認識,人們提出將復雜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系統的研究中,從復雜性角度來理解教育系統及其復雜性,轉變學習概念,重新設計與復雜性相適應的學習系統,為學生提供從復雜系統中涌現出的新的思維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果,最終達到增強教育系統效能的目的。
物理學中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提出了解決復雜自然系統的理論、方法,為統一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建立系統科學準備了材料。物理學以前討論的系統是可逆的、退化的,牛頓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判定了系統的演化方向和特點。這類自然系統的演化方向與生物界、社會科學中普遍存在的發展、進化等演變現象相矛盾,人們無法用統一的方法來研究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i.prigogine提出耗散結構理論:開放系統在遠離平衡狀態時,由于同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可以形成某種有序結構。在自然界的物理、化學系統中可以發現存在著與生物學一樣的進化現象,并可以利用耗散結構來統一討論。h.haken提出協同學,認為復雜系統的相變是子系統之間的關聯、協調作用的結果。我國著名學者錢學森教授在80年代提出了系統科學體系的框架,分析了在不同層次上的學科內容,提出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使系統科學走上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討論問題,這就可以站得更高,對問題分析得更深入。對這些復雜系統的分析不僅是對系統理論的應用,同時在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方法,所得到的新的結論也會豐富系統理論本身的內容,使系統理論真正成為解決復雜系統演化的理論。[2]
二、系統科學方法指導教育技術,以實現最優化
系統科學理論“老三論”(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和“新三論”(耗散結構論、突變
論、協同論)為許多學科包括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系統科學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對教育技術學學科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成為教育技術學最重要的理論基礎。系統科學方法具有以下特征:整體性、綜合性、有效性、定量化和最優化。其中最優化體現了系統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時所要達到的目標,它可以根據需要和可能為系統確定出優化目標,運用新技術手段和處理方法,把整個系統逐級分成不同等級和層次,在動態中協調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標服從系統總體的最佳目標,以達到總體最優。
教育技術(aect)94定義: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F代教育技術是以系統方法為核心展開全部教育實踐的,即對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優化。教育最優化是指一定的條件下,在同樣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得多些快些好些。最優化標準有兩個: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時間。用最少時間得到最大效果是教育技術所追求的目標。
如前所述,耗散結構理論認為:任何遠離平衡狀態的開放系統,都能通過與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這時系統可從原有的熵增的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空和功能方面的遠離平衡的有序狀態,即形成一種組織化和有序化的耗散結構。孤立的系統只能出現負熵,最終導致有序結構的破壞。[3]目前,中國的應試教育還根深蒂固,必須以和諧的方式從教育系統的外部引入負熵,營造開放的教育環境,促進系統內部長期積累的熵增的逐漸減少,通過系統內部的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教育系統從無序向有序進行。教育技術可以實現以上轉變。教育技術具有開放性和旺盛的科學活力,它與全新的認知理念同步發展,并及時把相關科學和高新技術引入到教育系統中,促進人們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使教育領域成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創新人才的基地。
開放是系統減少熵增和內耗的調節劑,開放使系統不斷更新,也使系統獲得良性循環的保證。系統要達到開放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相互開放和交流,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影響因素的相互開放和互動。開放的本質是系統吐故納新,教育技術的靈魂是整合,它意味著教育對各個學科的開放,接納和綜合。[3]
教育技術具有開放的顯著特征:(1)開放的教育觀念 學會學習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培養每個公民的信息素養增強了教育技術的開放性,教育技術實現了教育理念的全面開放。(2)開放的教育對象 從教育走出校園,面對社會每個公民,面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可以按學習者的需求,構建教育環境。(3)開放的學習 重視學習的過程,從學習方式的單一化向多樣化開放,如集體學習,個別學習,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等。傳統的認知方式是人們長期形成的習慣,而電子學習創造了全新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模式,激發了認知潛能。(4)開放的學習能力 從重知識的獲取能力到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人的信息素養是學習的主要目的,強調個人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的能力。(5)開放的信息資源 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視頻會議系統和信息高速公路把全世界的信息資源通過文本、視頻、音頻、動畫、數據等傳播形式呈現在學習者面前,讓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獲取信息。
三、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
教學系統由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構成,教學設計是對教學系統
的優化設計。教育技術的核心問題是教學設計。因此,教學設計應擺在教育技術學研究與實踐的核心位置,這是因為教學設計不僅構成教學開發與應用的前提,更直接影響到開發與應用的質量。人們獲取學習信息或學習資源的手段、環境及學習目的都發生著變化,因此,教學設計處于變化之中。傳統的系統理論研究教學設計具有一些局限性,如教學設計的線性、確定性、封閉性和負反饋性等與當前以人為本的教學實際有一定的距離。[4]20世紀90年代以來闡釋學、模糊邏輯、混沌理論等多種學科領域的研究為教學設計提供了多樣化的視角。
(一)闡釋學與教學設計
闡釋學(hermeneutics)是一種關于意義、理解和解釋的哲學理論。從廣義來說,它是對于意義的理解和解釋的理論或哲學。闡釋包括兩個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隱藏的意義顯現出來,二是使不清楚的意義變得清楚?!瓣U釋學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通過闡釋學原理的應用,在解釋者對世界所熟知的意義和世界擁有的某種未知的意義之間架起一道理解的橋梁,縮短二者之間隔閡的距離?!?[4]在闡釋學發展過程中,有關學家研究總結出以下法則和原理:正確理解文本意義的法則。對文本的理解和解釋不僅僅是一個語言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創造性的心里過程。(1)歷史性原則——結合作者所處的具體條件理解文本的意義。(2)整體性原則——在一定的語境中理解每個詞語的意義。(3)代入性原則——進入作者創造時的情景,重新體會其原意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所學內容獲得正確的理解,或者幫助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闡發個性化的意義。根據學習者的理解過程來促進學習者的個性化理解,教學便有“建構”的意義。闡釋學為教學設計思維提供了一種有意義的視角,對教學設計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沒有學習者的理解活動,理解不可能產生。學習的產生在于學習者能參與到理解的活動之中。闡釋學認為,當理解者與文本以共同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時,理解便產生了。(2)背誦不等于理解。以促進理解為目標的教學,應當關注文本創作者和解釋者所處的不同文化或社會情境。文本的理解不是通過文本的背誦而獲得,而是通過解釋者的闡釋。(3)教學不要奢望某種統一的意義理解或學習結果預定。理解并不是一種僵硬的過程,它涉及所處時代的社會和歷史的影響。要從一個群體中期待一種可信的、客觀的學習結果預定,是不可能的。(4)學習是一種個別化的社會性的活動。每個對話/交流都是不同的,忽視這一現象將導致在教學實踐中錯誤地判斷學習者理解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運用闡釋學原理為教學設計尋求一種解決方案,意味著我們在為學習者深化某一問題的理解尋求方法。教學設計的思維和操作可以沿著以下原則展開:(1)利用理解的空白,促進學習者對學習內容表現他們個人化意義的理解。這種處理理解“空白”的活動,是基于闡釋學的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學習者在對待理解“空白”的問題上,要求表現個人化的解釋/意義生成。教學設計就是要為學習者對文本形成個人化的意義創造/組合大量的機會。例如,為學習者提供開放性問題的課堂討論練習,就有利于學習者展現個人化的反應和發展學習者的個人化意義。(2)多數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在理解主題內容時,都會帶著自身的偏見和切身的利益。這就意味著在學習課程內容開始,教師可以通過引發討論的問題,來發展學習者的主觀性意義。(3)為了促進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教學應當在“文本創作時代”與“理解者所處時代”之間架起一座溝通之橋。在任何一種學習活動之中,學習者都會把其自身的時代和文化代入其中,對意義的解釋產生影響。
(二)模糊邏輯與教學設計
模糊邏輯(fuzzy logic)是美國工程師lotfizadeh(1965)提出的一個概念。模糊邏輯對傳統邏輯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傳統的邏輯假設是:人的思想是精神的,人們在思維中所用的概念、命題的意義都是精神的,人們在思維中所用的概念、命題的意義都是精確的。它以命題的二值性為基礎,以排中律為基本原則之一。因此,傳統的邏輯所遵循的是二值性原則和排中原則。一個命題或者是真的,或者世界假的,并且一個及其否定必有一真。而模糊邏輯卻與概念、命題意義的不精確性相一致,它推理的結論并不嚴格依據前提。模糊邏輯的出現,為解決復雜性、交叉性的問題開拓了道路。
模糊邏輯對教學設計的啟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模糊邏輯理論對教學設計中的需求分析和評價具有啟示意義。這些分析在教學系統設計模式中居核心地位。從模糊邏輯理論的角度來看,在理念與行為只常常存在一種或然的、非線性的關系。因此,運用模糊邏輯作為一種分析工具,更能有效地解釋行為。(2)模糊邏輯理論對認識/處理學習者的感知問題更為有效。學習者對自身能力的感知及自信心,與學習者獲得好成績同樣重要。(3)運用模糊邏輯超越決定論的思維和設計方法,在評價“現實生活”的問題方面顯得更為有效。[4]世界并非是黑白兩極的,而是絢麗多彩的。
(三)混沌理論與教學設計
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數學與物理學的混沌理論,與相對論、量子理論并譽為20世紀的三大科學革命理論。混沌理論的產生始于量子物理學不滿牛頓機械決定論對物理現象的解釋。牛頓物理學認為宇宙中的每種實踐都是有序的、規則的并可以預測的。量子物理學認為宇宙并非是一個巨大的、事先決定的存在,所有的物理現象都是不可決定的,也是不可預測的。這種非決定論為解釋世界的混沌現象提供了認識/研究途徑。所謂“混沌”,是指非決定論的不可預測性與無序性、復雜性、不平衡性、多樣性、非線性及不穩定性的存在。理解混沌,應當注意兩點:第一,混沌系統中隱藏無序;第二,混沌是存在于無序中的有序模式。理解混沌理論要把握以下三個關鍵概念:
1.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一個系統中的混沌是指系統內初始條件的小變化會引發后續的大變化。這也常被稱為“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煦缦到y對其初始條件的異常敏感性說明,最初狀態的輕微變化導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當一個系統的初始條件不清楚或不確定時,我們是不可能預測到會發生什么結果的。
2.分形(fractals):分形理論創始人是美籍法國數學家b.mandebrot.fractal,本意是不規則的、破碎的、分數的。用此來描述自然界中傳統幾何學所不能描述的一大類復雜無規則的幾何對象。例如,彎彎曲曲的海岸線、起伏不平的山脈、令人眼花繚亂的滿天繁星等。它們的特點是極不規則或極不平滑。直觀而粗略地說,這些對象都是分形。分形,意指系統在不同標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質。由于系統特征具有跨尺度的重復性,所以可產生出具有兩個普通特征:第一,它們自始至終都是不規則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規則程度卻是一個常量。
3.奇異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統被吸引并最終固定于某一狀態的性態。而奇異吸引子則通過誘發系統的活力,使其變為非預設模式,從而創造了不可預測性。
混沌理論對分析學習系統提供了另一種科學視角,對我們在分析教學系統中常用的決定論科學方法提出了質疑。(1)如生物學系統一樣,教學系統也是充滿了混沌。傳統的教學設計原則和假設在兩個方面與混沌理論相抵觸:一是教學系統的決定主義假設;二是學習者和學習過程是可預測的。(2)混沌理論挑戰傳統教學設計中的線性教學程序——設計者或教學者認為只要按照預定的教學程序,對學習者施加干預/影響,就可得到預期的學習結果。但事實上,預成的線性教學設計很容易被教學中的混沌實踐所顛覆,導致教學過程難以預測,難以單靠線性的操作程序來控制教學過程,并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3)混沌理論認為教學設計必須認真考慮學習過程。學習的信息處理模式通常在本質上把學習描述為一種線性過程(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工作記憶——績效)。但是,學習的發生過程是學習者個體差異以一種混沌的形式相互交織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4)走向重視學習者元認知能力的發展。處理教學系統設計/實施混沌理論的最有效方法是:幫助學習者學會反思其學習活動,發展其元認知意識,提高其元認知/反思水平。發展學習者的元認知意識是一種幫助它們處理復雜現實世界問題的方法/途徑。元認知是指關于我們如何人感知、記憶、思考和行動的知識。掌握這些過程并在學習中及時應用,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5)情感與混沌。在學習中處理混沌現象最有力的促進因素要靠人類的情感。已有的情商研究表明,經常性的情感挫折或情緒波動會影響個體的智力水平,損害/削弱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自我意識是情商的關鍵性能力。了解和控制個人的自我意識,對于成功做出決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就目前我國教育技術發展情形來看,以上這些研究還未完全體現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但是,積極地吸納各種相關理論的研究成果,適應時展和健全自身發展,卻是新時期教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論文關鍵詞:餐飲服務 心態教育 發展空間 實施模型
論文摘要:本文本著以能力為本位,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特點和行業需求,提出以心態教育方法來促進和推動教學質量。
面向市場需求去育人,是多年來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導向。檢驗教學效果最直接的標準是能否實現學生的順利就業,切實實現課堂教學和社會就業的零距離對接。本人將心態教育用于《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教學實踐,并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授課環節,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心態教育的內涵
“服務”的根本是對人的服務,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灌輸,使學生理解工作的意義,從而明確學習目標,更新服務理念,關注自身發展,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由此,學生外在折射出來的是積極的職業形象、過硬的服務技能和樂觀的人生態度。這就是本文探討的心態教育。心態教育有助于學生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后及時適應工作環境,愉快地與人相處,快速熟悉工作流程,靈活應對賓客的要求。
無論是理論課還是實操課,每一節課必須有一個教學環節為心態教育,教師應尋求恰當的教育教學方式,從引導學生善學、樂學上下功夫,通過多課時多次數的強調和練習,培養學生一貫的恒久的品質。
二、心態教育的實施模型
心態教育作為一個教學環節融入教學過程中,它既是一個獨立的部分,又涵蓋了通常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部分。
以下是心態教育教學環節描述:
(一) 準備階段:職業形象塑造。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訓練,培養學生職業標準化的言行舉止和儀容儀表;理解工作內涵,展現內心真實的狀態。
(二) 熱身階段:團隊訓練小游戲。以合作式的游戲讓學生明確團隊與個人的關系,個人與服務對象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更深層次的理解工作、生活和人生。
(三) 導入課程:案例(任務)引入。案例要貼近工作和生產實際,能引導學生明確工作標準、工作流程,具有實際指導和借鑒意義。
(四) 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采用角色扮演法、應用頭腦風暴,集思廣益,鼓勵學生就一個問題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完成任務的同時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力、反應力。
(五) 反省階段:錄像點評。整個教學過程用dv記錄下來,觀賞過程進行自評及互評。通過影像的記錄,分析出自身的弱點和不足。在這里,教師必須輔以及時的、積極的教育評價,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提升自我,消除自卑心態。
三、心態教育的實施效果
1、幫助學生調節職業心理素質
通過對歷屆實習生和畢業生的調研我們發現:學生職業心理素質表現為優秀的僅占受調查人數的3.5%,表現為良好的占受調查人數的15%,表現為中等的占受調查人數的49%,而表現為較差的竟占受調查人數的33%之多。大部分學生的性格、承受壓力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耐力都不是很好。同時我們也發現: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與職業心理素質息息相關。心理素質好的學生,學以致用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都很強。而心理素質稍差的學生,對理論和實踐知識運用能力也會稍弱。應用心態教育能調節學生的心理素質,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在有限的課堂里得到充分的訓練和自我糾正。
2、師生互動效果好
應用心態教育,需要打造開放型課堂,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師生關系更為融洽,研究、探討和合作成為師生新型的交往模式。學生的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得以充分的培養。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年輕人的思維模式,把握時尚的觀點,將市場流行趨勢與專業理論相結合,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度。另外,師生無障礙溝通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心態教育。
3、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偏好不同,性格不同,特點不同,興趣點不同。通過在心態教育中采取分組協作的形式,大家可以在小團隊中確定最適合自己的崗位與任務,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小組競賽中各顯其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利于學生在協作中取長補短,拓展自己的生存渠道。學生參與的深度,受益的程度是最直接的評判標準,教師通過這種可觀的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思路。
4、量身定制職業發展規劃
在兩個學期的《餐飲服務與管理》學習中,通過心態教育的訓練,老師能夠發現學生的長處與弱項;同時,學生自己也可以知道未來工作目標定位是怎樣的,如何去一步一步做好工作,能有計劃性、有穩定性地去朝目標邁進。這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反應出學生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短期與長期的規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更廣闊的空間中發展。
【摘 要】本文首先從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涵義及其四個主要特征入手,通過對課程系統、學生系統、專家系統、社會與家庭系統等四個方面探討了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再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和創新素質教育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教育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素質 教育方法
大學生心理素質是指以大學生生理條件為基礎,通過大學生的個體行為與外界環境輸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與社會上其他人的社會適應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系的基本的、穩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質。
一、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特征
1.心理素質的社會性與實踐性
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質時指出:“人的木質不是單個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梢姡髮W生的心理素質的主要反應是在他們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實踐性和社會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質的內潛性
作為素質的組成部分,心理素質還具有潛隱性的特點。心理素質表現為一種本質的潛在力量,大學生的外在氣質、性格等,并不能靜止地體現其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質結構是否完善,只能通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可見,內潛性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的,這種遺傳素質給予心理素質第一種穩定的特質,它很難隨環境及大學生品質的改變而改變。其次,在大學生經過發展和成熟階段后,其心理素質水平及結構也已相對穩定,無論是個體努力還是外界環境的強制性輸入,都很難改變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
4.心理素質的可塑性
除了穩定性外,在大學生個體發展和成熟階段,其心理素質還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輸入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心理素質的可塑時期,我們不能否認在個體進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質的穩定性不是絕對不變的,但在大學生群體價值觀念、心性品質的發展與形成時期予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質結構、符合其社會角色的心理素質水平,無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二、實現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與合作??梢园汛髮W生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比作四個系統:課程系統、學生系統、專家系統、社會與家庭系統,這個四個系統共同組成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四維結構。在這個四維結構中,課程系統是基礎,學生系統是課程系統的深化和發展,而專家系統是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的監控與干頂,社會與家庭系統是對前三個系統的輔助和支持,每個系統中都可以有針對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選擇教育途徑。
1.課程系統
大學生課程系統包括規范的課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學科滲透教育??梢栽诖髮W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養課中開設心理素質教育的專題,同時開設心理學、心理訓練等選修課程,使大學生明確心理素質的內涵與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與心理防御知識,以此來引導和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其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
2.學生系統
大學生學生系統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系統,包括如大學生心理協會的社團組織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心理電影、“心理一角”等社團活動以及各種社會實踐中,學生是組織者,也是參與者,可以使學生積極地把課程系統中輸入的知識轉化到實踐中,并內化為心理素質,在無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完善心理素質結構。
3.專家系統
專家系統是指以專家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包括講座、報告、個別談心及團體咨詢,設計專業的心理測驗并建立心理檔案。由于心理專家在理論與實踐上的權威性,這種專家系統中的活動更易為大學生所接受。同時,專家系統可以對課程系統及學生系統進行監控與干預,使各個系統協調動作,積極配合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
4.社會與家庭系統
社會與家庭系統是以社會人士和家長為主導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這個系統與以上三個系統不同,并沒有明確的內容但作為大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導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心理素質教育的各個系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只有系統之間發揮聯動作用,教育者根據學生的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與教育途徑,才能保障心理素質教育順利實施。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現階段,我國教育界關于心理素質的教育內容并沒有進行統一的規范,學者們對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鑒眾多學者的觀點,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和創新素質教育三個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參照學者們的理論研究,結合社會實際需要以及大學生自身發展要求,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應該至少包括如下幾點:
(1)性格特征素質教育
性格特征素質教育以培養大學生意志力、耐挫力、獨立性、責任感、自我調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學生自我認知水平為目的。在自我認知方面,使大學生了解認知發展規律、特點,通過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使大學生正確、全面的認識自我,學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和思考問題。
(2)自我調控教育
自我調控教育包括情緒控制、情緒調節和行為控制三個方面。大學生是年輕的群體,心理發育程度決定了其情緒及情感波動較大,使他們了解情緒變化的特點,并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及情感波動,形成良好的情緒控制與調節能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待人處事,從而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與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學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點,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果斷、堅毅的意志品質,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這種能力也正是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備的素質。
(4)心理動力素質教育
心理動力素質教育包括成就動機、榮譽感、抱負、求知欲與進取心。動機是個體始動和維持活動,并驅使活動朝著一定目標進行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行為的內在力量,它表現在指向目標、滿足需要的實施過程中。
大學生作為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正確而堅定的人生動機,強烈的榮譽感與抱負心,不斷的求知與進取,是大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祖國建設需要和自身發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基礎上,對大學生開展的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
心理防御機制的概念可以用來解釋個體應付挫折情境時,為防止或減低焦慮等精神壓力所采取的一種習慣性的適應行為。自我防御機制是一種緩解情緒緊張、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種挫折反應,又是一種應激策略,既是一個潛意識的精神內在過程,又是一個可以進入意識層面、并能被主體繼發認知的行為方式。
顯然,只有既能減輕內心痛苦,又能適應外界環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機制,否則,不論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機制。當內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緒沖突時,防御機制開始起作用,在心理學上,影響防御機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際關系、社會支持、性別等(本文主要篩選對大學生群體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較為頻繁、很少尋求社會支持的年齡階段,因此,正確引導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對大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可以選擇在大學生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如人際關系的防治與防御教育。由于大學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人際交往障礙,出現交往恐懼、人際關系緊張、溝通不良等現象,甚至會產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獨的心理,嚴重影響正常人際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大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交往觀念,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巧,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增強其心理防御能力。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防御與防治教育的關注重點,應該放在“新生現象”教育、學習壓力防治教育、就業壓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等“社會支持”范疇的心理教育上。
3.創新素質教育
眾多學者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表明,創新能力是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質量,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創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經發現或發明成果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新的發現、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進行新的應用、創造新的事物,創新能力是人類區別于其它動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創新素質是主體通過有目的的創新行為表現出來的積極的心理取向。
關于創新人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高創新力所具有的7種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狀態、具有克服障礙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內在動機驅動、具有適度的冒險精神、希望得到認可、具有為獲得認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沒有完全概括創新素質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礎上,有學者提出創新素質的基本構成因素,即創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動機、創新過程中的毅力和獨立精神以及創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運的感覺)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時,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敢的進取精神是創新人格的必備因素。
根據以上關于創新能力的理論,大學生創新素質應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觀察事物的習慣,并能將此進行發散性思維;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并敢于對權威性觀點提出疑問。(2)凡事總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堅定的立場,能耐心聽取并接受別人正確的見解,從中發現問題或受到啟發。(4)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5)凡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在解決方法上另辟蹊徑。因此,大學生創新素質教育可以針對以上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素質水平。
【摘要】作者探究了武漢地區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認識偏差,提出了全面鞏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與作用、進一步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務、不斷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互動和融合、重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等方法措施,以期促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研究生 心理健康 問題 方法 工作模式 探幽
1 寫在前面
當前我國在校研究生124萬,今后十年,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順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將在2020年使在校研究生規模達到244萬人,即平均每年將擴招2萬研究生。同時,特別是研究生來源也越來越廣泛,僅以我們學院為例,2009年招收博士生16人,碩士生155人,來自于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8所高校。由于來自于不同經濟、社會和地域文化環境,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研究生比例有上升趨勢,因而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作者對武漢地區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的調查和相關文獻資料檢索顯示,研究生群體中73%左右的同學基本具備心理健康的自我調節意識;大約27%左右的同學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約有18%左右的同學認為心理健康與高尚人格的形成、智力的發展沒有直接聯系;15%左右的研究生認為違紀行為、個性孤僻與心理因素無關;30%的同學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生是因為思維存在障礙、精神欠正常;其中不足5%的研究生愿意找心理健康咨詢人員和研究生輔導員溝通有關心理方面的問題。由此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出,研究生在心理健康認識上存在較多問題和偏差。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關系到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糾正這些問題和偏差的不二選擇就是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方法。
2 提出問題
近三年來四所高校的研究生規模有逐年擴大的明顯趨勢,在研究生教育培養過程中也發現在工科研究生群體中存在諸多較難解決的心理問題,有關學校和學院加大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自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這項工作在四所高校的開展還較為不平衡。有的高?;驅W院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內容、特點和規律等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與深入探究,導致教育過程存在以下偏差。
2.1 忽視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有的認為,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科研素質之外,必然還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此外,各學校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明確的學分要求,包括入學前或入學后的心理測試工作也不太重視,《心理健康測試量表》和《人格測試量表》閱卷結果不能受到充分重視甚至束之高閣。還有的認為,研究生就是搞研究的,因而其財力物力不如直接投到請專家開學術講座上。而在研究生群體中也有不少人認為研究生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學習、科研上,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只是個性表現,可以不接受治療。上述種種看法和現象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明顯忽視。
2.2 混淆了有關概念和定義
比如,片面認為心理問題就是精神疾患,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等同于心理疾病的治療過程,心理診斷和心理治療的意識較濃,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的意識則較淡,具體表現在教育過程中注意調適研究生心理障礙的問題較多,解決他們在學習、科研、經濟、婚戀、交際、求職過程中的一般心理問題較少,以致于部分研究生無法接受“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事實,對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神秘感和恐懼感,有的甚至持鄙視態度,更不要說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改善心理健康狀況。
2.3 單一了有關理論、手段和方法
表現在自上而下沒有形成一套契合研究生心理特點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而對研究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手段和方法。而研究生的心理特點與本科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傾向從本科生時期的交往障礙、思想不成熟為主轉變為對未來無把握而產生的不安感和恐懼感;此外90%多的研究生求學經歷順利,受到社會尊敬,易形成較強的優越感;研究生們更多關注社會,思考未來,積極的尋找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結合點,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講求實效等等。
2.4 出現了德育問題與心理問題相互偏頗的現象
當前四所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戰線的老師側重于德育工作者隊伍,比較容易把本來屬于心理方面的問題當作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問題和違法亂紀行為來處理,從而導致了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德育化現象。當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得到國家、社會的重視時,一些人又認為傳統的德育已經過時,主張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取代傳統的德育方式,片面地把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覺悟問題與心理問題劃等號。有些人更過分地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認為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這種傾向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導致德育問題心理
3 方法探幽
當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現的上述問題和偏差是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癥結,因而必須采取積極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科學工作方法予以解決,以期達到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1 全面鞏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必然要求。國家要大力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促進交流。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更新設備。重視和加強對規模大、周期長、有創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動的支持,保證教育理論與實踐創新;各高校要充分重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大教育力度,優化教育環境。尋求適合本校、本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廣大高校教師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的觀念,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理論研究能力和教育實踐的指導能力,切實提高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進一步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務
首先,要使他們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和任務就是培養研究生健康、完善的人格,這與醫療保健機構和社會咨詢服務機構中的心理診斷和治療不同,使他們克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懼感和排斥感,逐步接受并認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當前高校應更加強調一些最起碼的、最基本的以人格主要內容的教育和研究生學習、科研、生活、婚戀、求職、交往中的發展心理問題的教育,如研究生的社會適應、人際交往、職業選擇、以及應付挫折、情緒調節等方面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以期實現完善人格、發展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3.3 不斷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互動和融合
首先,研究生德育應突破傳統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三結構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其它組成部分互動和融合,以形成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四元模式。師生逐步認識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德育的優勢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潤物細無聲”。其次,要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促進研究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借鑒和吸收心理學學科理論知識和心理技術不斷探究研究生心理活動的規律與特點,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提供健全的新指向、新觀念、新內容和新方法,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不斷走向規范、科學、有序,更加具有實效。
3.4 重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
筆者認為,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五個方面重構其工作模式。第一,建立組織保障。制定契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課程計劃和管理規則。在各高校應配備專職的研究生心理輔導老師和穩定的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為做好相關工作夯實基礎。第二,建立轉變機制。采取措施使研究生院(部、處)老師、各學院分管領導、研究生輔導員實現在工作依據、重心、原則和習慣等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轉化。第三,健全研究生新生“入口”審查和教育考核實施規范。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活動。第四,積極創新教育方法和活動內容。針對研究生心理特點,加強研究生學術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設。第五,強化導師負責制。高校和研究院所應定期對指導教師加強提高研究生指導能力培訓和考核。指導教師應發揮好示范指導作用。研究生如遇心理問題等導致重大事故發生,指導教師要視情節被問責。
3.5 積極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壓力能力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把心理健康定義為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 ,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泵绹吮局髁x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馬斯洛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條標準:即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適當情緒表達與控制;在不違背社會規范條件下,對個人基本需要做恰當滿足;在不違背團體要求的條件下,能做有限的個性發揮等等。我國心理學界普遍對心理健康的定義為,心理健康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來說心理健康應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無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況。博士生碩士生作為教育系統中高層次的培養群體,他們在學習與生活的壓力面前會出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也是正常的。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應采取以下一些基本措施加以教育引導:一是要根據研究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自主式學習、科學實驗、身心發展、環境變化、社會實踐、創新性發展等規律的把握,有針對性地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二是要面向全體研究生普遍開展心理健康的理論教育和團隊合作的培訓活動,使其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知,促進研究生群體的心理素質得到穩步提高。三是要關注那些可能為27%左右研究生的個別差異化情況的變化,根據不同研究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工作,盡快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四是要以研究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和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把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學輔導和研究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參與相結合。
綜上所述,針對武漢地區四所高校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認識偏差,只要我們能夠積極采取相應的方法措施,就能夠駕馭研究生群體和個體心理健康問題解決的規律,促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論文關鍵詞: 中學體育教學 教學方法 創新教育
論文摘要: 筆者從闡釋“創新教育”的涵義入手,通過新的體育教育思想指引體育教學方法的變革方向及創新教育要求創造性地改革體育課堂教學兩方面,對中學體育教學方法與創新教育進行了研究。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創新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要素已為廣大師生所認識。體育學科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與學校的其它課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而且更具有自身的鮮明特征。
一、“創新教育”的涵義
創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創新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它的本質就是遵循人的創造活動規律和人的創造素質的培養規律,以培養創新人才為宗旨,是指以培養創造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教育。創新教育不是一種具體教學模式,而是一種意義深遠的教學思想,創新教育思想是時展的產物,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學體育創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三是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四是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體育與保健的理論知識,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體力、增進健康、發展個性、培養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提高學生體育生活化水平、社會化水平,增強勇敢、頑強、堅韌等心理素質。實行體育創新教育,其特點在于“創新”,新在它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新在它突出了課堂教學結構;新在它體現了素質教育要求。而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存在許多弊端:對不同個體的學生傳授同樣的競技運動技術,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壓抑了學生的體育特長和興趣,使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體育教學的任務過分局限于所謂的增強學生體質,忽視了體育知識和健身方法的傳授,忽視了體育能力、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因此,要打破陳舊觀念,在課程設置上要突出趣味性、可行性,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
二、新的體育教育思想指引體育教學方法的變革方向
體育教學方法的確立和發展源于教學思想,一定的教學方法,是一定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反映。社會的發展也在影響著體育教學思想不斷地變化與更新,這種變化與更新又直接影響著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整體向前發展。學校體育教學逐步向學生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注重體育教學方法的整體性效應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的社會性等綜合方面發展,必須要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作指導,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科學的教學原則、正確的教學方法為前提。
三、創新教育要求創造性地改革體育課堂教學
1.以轉變觀念為先導,要在體育課中開展創新教育,必須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質量觀,從轉變觀念入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摒棄機械重復、單調的教學方式,代之以充滿情趣的創造性學習。因此,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要跟上形勢,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改變多年習以為常的,陳舊的教學思想、方法和習慣,接受新的思想,勇于實踐,開拓新的教學、教育思路。
2.以教師素質為前提,沒有教師素質的提高就沒有改革。學校體育思想、內容、方法的貫徹,最終都要通過體育教師來實施,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是實施體育教學改革的根本保證。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大潮的沖擊下,教師隊伍中也難免有“落伍者”,他們失去了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熱愛,不安于體育教師這個崗位,怎能夠產生教改意識,去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實踐。所以作為教師,就不能因循守舊,要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善于吸收新的知識,在教育改革中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要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師素質的措施方法,加強自身建設,讓教師了解教學思想,掌握新知識,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建立有效的崗位競爭機制,以深厚的知識能力儲備來推進體育創新教學。
3.以課堂改革為重點
(1)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
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建構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知識的主動發現者和探究者;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構建為核心,通過建立教學情境,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協作、實踐,使學生達到發現知識、理解知識,并通過意義構建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等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促進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這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就是在先進的體育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適應各種類型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和框架。教法和學法是有機聯系的整體,有什么樣的教法,就會有某種相應的學法,或者為了建立某種新的學法,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教法。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的出現,有的取向于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于師生關系的建立,有的取向于教學內容,有的取向于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實現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能夠學習到學習水平的提高,都是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學方法的創新成果。
(2)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單一的課堂教學格局已經受到很大的沖擊,必然會被現代的教學技術所取代。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極大地增加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趣味性,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計算機和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上的運用,使體育課堂教學發生深刻的變化,它既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和處理知識的能力,也可以創造超時空的課堂,給課堂教學帶來教學領域突破性的變革。大學體育電子軟件、多媒體教案、電子課件的研制和使用,要求我們認真思索,努力尋求教學新方法。根據學生需要,讓學生走向娛樂場、健身場、走向大自然,使體育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充分利用語音室、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觀摩學習,了解當前體育課的課改方向,并結合實際來學習和訓練。
總之,在體育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質。工作中大膽嘗試,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健康為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下,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大膽改革現行體育課程,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啟發、引導和組織學生,給學生較充分地提供自學、自練、自評和互幫、互評的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的、健康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