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6 11:26:22
序論:在您撰寫園林規劃與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我國的小區園林建設是隨著城市建設發展起來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構建和諧氛圍。隨著人們生活追求的提高,對居住的環境條件不斷提升。房產商想方設法通過園林規劃設計來吸引消費者,而購房者也在不斷的對園林規劃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規劃設計除要緊密結合居住環境的特征,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外,還要打破傳統思維框架,應用各種藝術設計出獨具特色的景觀。
關鍵詞: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創意藝術
一、居住小區的現代特點要求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氣侯類型豐富,文化藝術和生活習慣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建筑種類和形狀各異。但是居住小區改善了市容市貌,促進了房地產業發展,改善了人們居住條件。它是集居住、服務、經濟、社會功能于一體的社會縮影,因此,它的建設與以往城市住房建設具有不同的特點要求。
(一)規劃協調而統一
以往的建筑參次不齊,居住小區根據“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原則,優化了小區資源配置,使其整潔美觀。
(二)規模大而功能全
居住小區一般為多層、多棟樓體建筑群,這些樓體建筑群,除住宅樓之外,還有商業大樓、超級市場、電影院、體育館、音樂廳、醫院等綜合性結構。
(三)綜合光照強而面廣
現代居民樓外墻體多為彩色粉刷,有的還貼瓷片,封陽臺以及大窗戶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陽面光照更大。陰面也不再是濃蔭,盡管造成了眩光現象,但對喜光樹種的生長卻有積極作用。
二、居住小區園林規劃存在的問題
居住小區的園林中不同的板塊有不同的功能,設計時要有不同的側重點,避免單一死板。盡管現代住宅區發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設計,尚有不少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
(一)設計規劃觀念陳舊。
一些居住小區設計方案粗糙,僅僅滿足符合規范或綠化法規條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綠化空間設計。有些住宅區的園林甚至有拒人于園外的感覺,草坪、花壇、綠地景觀被鐵柵欄、圍欄包圍,這樣的綠化雖然覆蓋面積達標,但其實用功能卻遠遠不能發揮它的作用。
(二)模仿性強,缺乏創新
經常可以見到許多居住小區園林工程都是生搬硬套,沒有特色,識別性不強,以致來訪的客人很難較快準確找到他們所處的位置。許多園林規劃設計上都是在不切實際的刻意模仿,沒有因地制宜。有的小區為了跟風,不惜將原來的樹木砍光建草坪。也有的小區跟著珠江三角洲地區栽植棕櫚類植物,沒有考慮氣候原因,結果一到冬季,都死光了。
(三)過分重視草坪,忽略植物群落。
在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上,過分追求大面積草坪的時尚風席卷全國。無論什么設計都側重在草坪上,但也經常出現草地成道路的場景,既沒起到美化作用,又破壞了居住環境的和諧。植物群落可以制造層次感、神秘感,使小區避免出現一眼望穿之感。
三、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思路
在進行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時,其設計思路決定了設計效果,決定了設計者的水平,所以設計思路是設計基礎。但是設計并不是憑空想象,在設計之前必須要到基地實地踏勘,了解小區構造,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分析生活方式和習慣,才能夠有好的思路。
(一)定位――人為本
進行一個項目的園林設計首先要確定這個項目的定位,有了正確的定位,其設計才能豐滿起來。居住小區主要組成部分是人,所服務對象也是人,這就要求在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服務對象的行為感受與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規劃設計的前期先對其服務對象的行為特征和需求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走群眾路線,聽大眾的意見,充分發揚民主。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避免單純的由設計師根據個人主觀設計。
(二)風格――環境與自然相結合
園林風格與居住小區建筑風格、氣候條件、環境特征、園林主題等密切相關。如蘇州的園林,常為私人游憩,怡情休養之所,故其設計,不崇莊嚴偉大,但精巧,不重對稱,免呆滯之感,而須曲折,有引人人勝之概,常以建筑為主體,以花木為培襯,感覺有天之真趣,給人感情之舒適,陶醉之感覺。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要充分抓住四周景觀特色,并將其引入到園林造景中,將園林自然山水融合,形成多層次,豐富且風韻獨特的園林景觀。
(三)布局與分區――實用與藝術兼備
居住小區的每個區域和景點的具體設計才能保證設計的統一協調性和可行連貫性。居住小區園林設計不同于公園設計,在居住小區設計中,要注重實用功效和美學藝術?,F代人趨向于情感與文化品位的生態化人居環境,正如斯坦利?懷特所闡述的那樣“如果我們的設計能含納草地、森林和山,那我們能占據的景觀將富含原土地之奧妙。景觀特征應被加強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終和諧應存在于一個復合體上,這些人為化的景觀是最動人、最可愛的,只要景觀的結構和靈魂能被保留,我們就會感到快樂和興奮”。因而在其景觀效果表達上要結合人文內涵,創造出充滿情趣的生活空間。在規劃設計中,還應充分考慮居民要求,滿足小孩嬉戲,老人活動、品茶、下棋以及居民體育鍛煉、健身等。
(四)空間與流線――層次與立體感并駕齊驅
斯蒂芬?拉伯德和漢斯?羅易德認為:“空間的序列是一些連續的、獨立的空間場所,他們之間以通道相連;人同時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個空間”。園林空間與流線是從豎向與空間角度、人的行為角度、人車交通滿足角度等方面對設計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設計思考方向。所以,在居住小區園林設計時,要將小區分割開來,使空間具有層次和立體感,避免一覽無遺、平乏無味、人在園中無景可賞。
四、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藝術
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要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要求,節約,就地取材,植物造景為原則,再加上專業的設計藝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一)因地制宜――結合居住場地特征
一塊場地有他的獨特的內涵,在進行設計時要挖掘出所蘊涵的內涵,才能因地制宜的設計出合適的園林景觀。準確的把握場地特征、因勢利導。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小區的交通和人文關懷。如人行車行出入口、停車場、休閑運動區、后公園等。
(二)因時制宜――結合氣候特征
每個地方的氣候特征不一樣,植物所適應的氣候也不盡相同,所以設計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特別是在經濟和技術條件比較薄弱的地區,尤顯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歐風情、海南風光。
(三)民族特色――結合地方特征
近年來國內園林建設中出現許多不切實際的現象,如在住宅綠地設計中出現“歐陸風”城市建設中出現“廣場風”,一些園林設計作品追求西化,追求氣勢,追求整齊劃一,缺乏個性、沒有民族特色的園林作品隨處可見。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民族特色,設計突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建筑獨特,民族風味十分明顯,其園林設計就要擺脫完全的西化,在保留民族味的建筑中搭配協調的園林設計。
(四)節約――挖掘鄉土資源
適地適樹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選擇的基本原則,是保持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之一,也是體現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種不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費資金,而且破壞生態平衡,澳大利亞野兔引種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鄉土植物具有資源豐富,適應性強,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優勢,有利于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長期的生態穩定。目前我國園林樹木資源十分豐富。原產中國的木本喬灌木多達8000種,其中喬木樹種約2500種。同時我國還有許多特產樹種,如銀杏、水杉、水松、銀杉、金錢松等。它們在世界城市園林綠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地中應用的樹種數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200~400種,而中、小城市約100種左右.這個數字與我國豐富的樹木資源是極不相稱的。應該栽植馴化多種綠化樹木,美化城市。
結束語:總之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結合了多門學科,既包含了生態學,又有建筑學;既不能是單純的追求美感,還要兼備實用性。要做好園林設計需要不斷學習,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突破思維,創新設計。
摘要:維護生態平衡、協調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是建設生態園林的根本宗旨。目前,園林景觀設計已經滲透到城市規劃建設的各個方面,從公園、庭院、花園到城市廣場、街頭綠地等,無不被景觀設計所覆蓋。協調好人類生存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園林規劃設計與原生態保護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阻礙其發展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一些淺薄的觀點,以期對城市園林的綠化、美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生態園林;規劃設計
引言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鎮生態形勢日益嚴峻,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城鎮生態環境的建設從綠化層面向生態層面的過渡正在實現,而傳統的園林規劃與設計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應該運用生態學的原理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共同打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在生態文明時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城鎮生態園林。
一、生態園林的概念
城市綠地的系統建設屬于第三產業,人類利用城市土地資源的營養、承載能力以及植物資源的光合作用能力市城市綠地的再生產本質,通過固定與轉化太陽能,同時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風貌并給人們提供了生活游憩空間。生態園林是以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為主旨,用生態學原理研究群落及植物個體和環境之間的聯系,同時研究以植物群落的特性、組成、發展以及相互之間的作用,避其相克,揚其共生,形成有規律的人工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的規劃布局是為改善自然和城市社會之間的關系,通過規劃手段對城市綠地的空間閾、規模閾或時間閾進行合理配置和相關安排?,F階段,人們大多注重生態園林的生態功能性與觀賞性,但是對于生態園林本身的生態學特征卻缺乏關注,未能提出較具體的生態園林建設目標與原則。而由于現行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存在多種局限和問題,還有待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繼續研究其優化措施,生態園林的可持續發展起助推作用。
二、生態園林規劃設計的原則
(一)生態功能優先
生態園林是由各類功能及各種形態的園林景觀所構成的總體,用以改善人們的生態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為標準。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應從自然過程的連續性和整體性與市民生存空間為出發點,將自然要素與人工要素整合成綠色生態網絡。此外,應改變只重視草坪的片面做法,要用生態重建和生態恢復的技術和理論,獲取園林藝術的精髓,打造類型豐富的人工植物群落;通過構建功能多樣、結構復雜以及多層次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維持、發展與更新的能力,提高綠地的抗逆性及穩定性,從而實現人工的低度管理與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維發展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
以生態建設為主體景觀的生態園林,其本質是生物群落,是以自然為依托,但是由于傳統的園林觀念以及盲目的建設致使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種種類一定的減少,野生動植物衰退,物種多樣性也隨之縮減,城市景觀變得單調,導致城市生態系統日漸脆弱。生態園林是現代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以美化環境與保持生態平衡為核心,遵循競爭、循環及共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做到充分了解各種生物特性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地理空間資源,將各種生物組合成一個有序、穩定的群落。生態園林的主體是人工的自然生物群落與自然生物群落,根據種類多樣性導致群落穩定性的原理,保持并增加城市園林的生物的豐富多樣,保持生態園林穩定協調發展,維護生態平衡。
三、原生態環境的特征及相對性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原生態環境是指一切在自然條件下生存的事物,是生物與環境之間和諧共處的一種生存發展狀態。這是一個復雜多變的開放系統,不僅包括了各種氣候、資源、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條件,同時還蘊含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人文、地域生態景觀。最少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才是真正的綠色原生態設計,保證最大限度的與自然和諧相處。一般來說,人為建造的任何環境,無論多么“生態”,都不可避免地要改變甚至破壞原本的自然條件。因為原有的生態環境是按照自然規律,經過千百年自然選擇和淘汰之后演化、發展而來的。這樣的“自然”一旦加入人為因素,必然要使用“人工”材料,留下“人工”痕跡,這樣肯定會改變甚至阻斷“自然進程”,從而對環境的原始生態形成各種干擾。但“人為”因素對自然的改造和加工并不應該完全被排斥,因為純粹的生態環境固然良好,但這種環境并不一定適合人的生存和生活。所以園林規劃設計應該是人為的過程與生態過程相協調,對環境的破壞達到最小。
四、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園林建設整體上已經步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很多城市成功建立了功能良好,層次分明的景觀園林。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現階段園林建設和規劃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人造景觀“泛濫”的現象隨處可見,園林設計人員盲目借鑒國外城市的發展經驗,一味堅持大聲勢、高標準、高速度的園林設計理念,忽視了我國城市的個性化特征,否定歷史經驗,導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質量不高。例如:城市建設中一些園林綠化工程片面追求景觀效果,大量營造城市大型水景工程,造成綠化面積減少和水資源的嚴重耗費。
(二)園林規劃和建設的內容過于簡單,施工人員僅僅關注苗木的種植與相應景觀的設計,忽視了生活和旅游污染對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影響。如水泥、鋼材、玻璃等采掘、制造過程消耗大量能源并產生大量廢物的材料;頻繁運用大量外來植物、大面積鋪設草坪等現象;城市綠化中,缺乏合理的植物配置,固氮釋氧能力較弱,同時在后期維護上消耗的能量以及產生的二氧化碳也不可估量。
(三)園林規劃人員不注重預建設工程所在城市的特點,照搬別的城市成功的園林規劃設計系統。并且沒有對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構成進行有效評估。這些在我國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我們提倡的以高碳匯、高觀賞性、低能耗、低污染為特征的,基于低碳理念的園林形式相違背,不僅影響了園林生態功能的發揮,而且浪費了自然資源,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
五、園林規劃設計與原生態植物保護的策略
(一)植物結構設計突出立體化、復層化
品種多樣化與結構的復層化之間具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主要是指在進行園林設計時要對各種植物之間的結合以及混配予以注意,通過地被植物、灌木樹種、喬木樹種、藤本植物的合理配植,形成一種疏密有致、高低錯落立體的、復層的植物群落。
(二)選擇種苗注重鄉土化
種苗的本地化、鄉土化指的是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應盡量選擇在當地有一定栽植歷史且生長良好的本土樹種,特別要優先選用本地培育的種苗。如果確需外調苗木,應嚴格做好病蟲害檢驗檢疫,如調出地與本地距離較遠且土壤差異較大的還應進行訓化栽植。
(三)植物栽種實現科學規劃、合理密植
樹種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奇妙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所以在規劃設計中,可以根據樹種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來進行合理的配置,增加樹種間的互利共生,促進園林植物健康成長。植物栽種應該實現科學規劃、合理密植。因為密度過大使植物生長空間受到限制,導致植物生長不良,感染病蟲甚至死亡,增加了園林養護成本。因此,在園林設計時應注重兼顧短期效果與長期投入,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密植。
結束語
生態園林規劃設計要以生態原理為基本、以保護環境以及原生態為為核心目標的生態系統,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灌木、喬木以及藤本、草本植物和諧生長,共同構筑出一個色彩豐富、種群協調及形態優美的群落。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以高低、平折等各種形式充分的利用營養、陽光和水分等要素,形成一個和諧的群落。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對生態園林的規劃設計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對于各種景觀以及植物的搭配進行優化處理,為了達到景觀效果與生態元素的進一步協調發展的目標,以及研究生態園林建設中的其他問題,并使其可以得到合理優化的解決。
摘要: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綜合環境應經逐漸走向惡化,加強對環境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許多城市已經深刻認識到加強園林建設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改正。本文主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向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園林規劃;現狀問題;未來發展
前言:
園林規劃對于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許多城市都在進行園林規劃建設,園林規劃已經成為一張表現城市文化、風景、經濟的邀請卡。但是經過實際的調研發現,我國的許多城市在進行園林建設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定的特色不夠突出、盲目追求經濟效益以及成本過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園林規劃的正常發展。幫助園林規劃走向正規,了解未來園林規劃的發展趨勢成為本文討論的重點。
一、城市園林規劃的重要作用
園林規劃的水平與層次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城市與區域的精神狀態,另外還對附近城市與地區的園林規劃發展有著影響。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園林綠地系統,所進行的園林規劃必須要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建設。它對于提高城市與地域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美化好環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許多的工業“三廢”及生活垃圾產生大量有害氣體釋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了空氣,人們迫切需要綠色的生存環境。所以說林業規劃既是物質文明的體現,又是精神文明的需求。園林規劃建設是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基礎,現代園林與社會的發展是相互影響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發展決定園林發展形式與內涵,園林規劃建設反過來有促進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茖W的園林規劃對于提高城市和區域品味,改善投資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承德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綠地范圍較大,地區內林場資源豐厚。承德市獅子溝國有林場就在避暑山莊等景點的周圍,林地附近寺廟眾多,旅游者絡繹不絕。近年來承德市注重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做到既要保護文化遺產,又要科學規劃促進林業進一步發展,打造承德特有的林業發展之路。
二、結合我國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市特色不夠明顯
園林規劃設計最重要的是要圍繞本區域的整體特點打造出城市別有的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包括城市的特色,底蘊與文化內涵。但是景整體分析而言,許多地區的園林規劃設計都存在盲目跟風,胡亂抄襲的現象。有些比較優秀的設計可以借鑒一下,比如目前承德市的園林規劃設計就比較不錯,從城市整個的林頁系統設計到城市園林的一草一木,無不獨具匠心,在充分利用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實現了城市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林業是景觀的一部分,林業的發展與景點的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整體。但是我國地域面積廣闊,各地文化不盡一致。這些優秀的設計案例也僅限于同一類型的城市與地域。如果進過實際的論證就盲目跟風,不但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會給整個城市的形象和區域的林業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說城市的特色是符合實際,遵循科學的城市特色。
(二)園林規劃設計盲目追求經濟效益
在有的城市與地區的設計規劃者盲目的追求經濟效益,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與區域的整體園林規劃上,沒有對周圍的客觀環境進行周密的調查與可行性研究。由于在園林規劃設計上的失控造成有的城市在進行規劃設計時為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不結合本區域的實際狀況大造人為景觀。不但沒有達到目的,造成了資源浪費,還有可能破壞了原有的林業系統。另外有的規劃與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違背市民意愿,不遵循區域因地制宜的做法給城市的特色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倡導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發展,杜絕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的園林建設。
(三)園林設計不實地論證,不計成本
在我國的有些城市進行園林的規劃建設時根本不考慮本地的土壤結構、氣候特點和自然特色盲目的采集一些不合適本地與生長的樹木,造成了樹木的大量死亡和成本的提高,本地的林業資源在某種程度上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壞;有的則是在進行園林設計之前根本沒有對園林建設的成本進行實際的測算,只是一味的建設,結果造成有的園林工程只施工了一部分,有的職能被迫停工。
三、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
(一)園林規劃設計與環境藝術的結合
隨著城市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對良好生存狀況的渴望越來越明顯,園林建設則能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起到較大的作用。在融入健康的同時,實現與藝術的完美鏈接將成為未來您的發展趨勢,也就是自然美與生存美的追求。兩者的完美結合能夠有效的提高環境質量和改善當地的生存環境,能夠在引導審美的同時提高審美,陶冶人們的情操。
(二) 園林規劃設計與城市的發展相適應
園林規劃設計對城市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園林規劃與城市區域規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在進行成立規劃的同時要考慮到城市園林規劃的重要性,承德市歷史悠久有著重要的文化遺產。城市在進行園林建設時主要在保護遺留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利用皇家園林風格的延續,成為獨樹一幟的城市園林風格,受到旅客的熱捧。對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承接
園林不但是欣賞風景,陶冶情操,而且還有一定的文化性,讓人們即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又能學到一定的歷史文化或者藝術素養將是未來園林規劃的重要方向。也就是原來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所以加強傳統文化的設計,要注意突出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達到欣賞風景,增加愛國熱忱的目的,而現代元素的融入能夠有力的與潮流相結合。
(四)融入到當地的風俗中
優質的園林規劃要充分的體現當地的特色與風俗風貌,人們通過園林規劃就能體會出當地的風俗人情。現代社會越來越追求體現地域特色,尤其是在園林規劃設計上,更加注重對地方特色的融入。園林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自然資源類型和人文歷史類型,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造景元素,營造適合當地自然和人文景觀特征的景觀類型。
(五)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態化設計
園林建筑文化以人為本的生態化設計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城市園林設已成為一門十分綜合的學科。這就要求設計師不僅要用感性的眼光和科學而理性的方法來對自然環境進行觀察與研究,從而應用于園林建設之中。園林設計師還必須密切與資源、生態、生物、水、哲學、社會學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學者們交流與合作,這樣不僅能避免在城市建設時浪費甚至破壞自然資源,也能使城市規劃設計師產生新觀點與新思路。
結語:
園林規劃的未來發展將會更加的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建好園林宜居家園,打造生態森林城市。著不但滿足了城市的空間構成、藝術構圖的需求,更使人、園林、城市相互依存、互為融合,逐漸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系統的現代化城市。
[摘要]重慶三峽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長期以來受到傳統學科化課程的影響,呈現出壓縮化、理論與實踐脫節、難以滿足職業工作需要等缺點,因此,必須對園林規劃設計課程進行改革。其中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秉持“體現職業教育課程的實踐性、職業性和開放性;以真實項目作為教學載體,以行業企業標準作為我們教和學的標準”的理念,遵循“搭建一個平臺,引入一套標準,融合兩個體系,達到相應目標”的課程設計思路,綜合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建立教學團隊及工作室,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高專 園林規劃設計 課程改革
我院園林技術專業以建設市級示范專業為契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基于工作過程構建教學內容。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與探索,在教學中引入真實工作項目,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作為教學和考核的標準,教學效果顯著。
一、我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改革的興起
由于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普遍畢業于普通高等學校,接受以學科系統化課程為主的高等教育,因此許多課程的設計與開展通常是從眾多的學科知識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并按照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加以簡化或壓縮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要打破學科壓縮型的課程模式,跳出學科體系的藩籬,重新思考課程的設計與編排。園林規劃設計作為我院的校級精品課程更應走在改革的前列,筆者提出關于園林規劃設計改革的思路。
(一)關于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茖哟蔚呐囵B目標為符合社會經濟生產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由此,園林規劃設計的課程目標則要融入職業要素,將“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使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體現職業的工作過程特征,體現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具體表現為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培養出以植物配置為主的綠化設計繪圖員、園林工程施工員。
(二)關于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上要以項目實踐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要盡可能地將專業課與實訓課合為一體,開發出適合時展要求并且適合學院自身辦學條件的項目教學講義。園林技術專業以真實案例項目作為教學載體,以完整工作過程――規劃設計、園林施工、預算、決算等構建教學內容,形成園林技術專業新的課程體系。
(三)關于課程模式
我院以往的園林技術專業的課程模式大多沿襲于學科系統化的課程模式,近年來逐漸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如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MES課程模式、北美的CBE課程模式,但由于國情的差異,這些課程模式并不完全適合。于此,我院在對現有多種課程模式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多元整合的課程模式,并將此模式試用于園林規劃設計。此模式的課程內容以單個項目規劃設計、園林施工、預算、決算等為主線,課程實施過程與園林規劃的工作過程緊密結合,課程管理采用學分制,課程組織模塊化,課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課程質量評價以學生獲得的職業素養為標準。
二、我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理念
(一)課程設計體現職業教育的實踐性
職業教育課程的特色就在于“一個職業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職業,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過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內容、方法、組織以及工具的歷史發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獨到之處”。因此,園林規劃課程的設計首先就應該分析園林公司職業崗位,分析整個園林行業的政策標準,行業的發展趨勢,加以提煉形成適合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知識技能框架,并根據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教育規律,歸納形成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內容框架,最終體現出其職業教育的實踐性。
(二)以真實項目作為教學載體,以行業企業標準作為教和學的標準
所謂課程載體,指的是源于職業工作任務且具有典型的職業工作過程特征,并經過高于職業工作過程的轉換所構建的符合教育教學原理,能傳遞、輸送或承載有效信息的物質或非物質的形體。為了促使園林規劃設計課程學習情境的具體化,我們針對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相關的職業崗位,確定其典型工作任務,以真實項目作為教學載體,逐步形成一套實踐教學體系。與此同時,在基于工作過程的基礎上構建實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并把行業企業的標準、規范及用人的標準融入各教學環節中。
(三)課程設計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高等性
以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情境為切入點,兼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理論教學內容,舍棄綠地系統規劃、大型項目規劃等多個知識點,增加園林意境、新農村規劃等內容,每個講解的知識點以專題的形式組織教學內容,每個專題信息量大,內容豐富,體系完整,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和高等性。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教學案例、實踐項目,甚至細到鋪裝材質、植物種類等等都隨行業實踐變化而變化,體現出職業教育的開放性。
三、我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設計思路
我院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設計思路可歸納為“搭建一個平臺,引入一套標準,融合兩個體系,達到相應目標”。
(一)主講教師搭建教與學的平臺
課程主講教師或課程負責人,運用系統方法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為本課程的教與學搭建一個平臺。(1)組建教學團隊。圍繞規劃設計課程組建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教師主要有:課程主講教師3名,主要負責組織課程標準制訂、教學實施及考核評價。1~2名企業一線專家,負責課程標準修改,直接為學生授課,課外指導(學生登門拜訪、電話咨詢等),提供典型案例。植物配置指導教師,負責植物配置實踐指導。企業設計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手工渲染效果圖,繪制透視圖,文本美工等等。其他相關教師:聘請重慶市園林局或區縣園林局負責審規劃報建圖的教師,為學生講解審圖的有關注意事項;同時邀請企業老總為學生講解企業的用人觀和企業文化。(2)校企合作制定規劃設計課程標準,編寫校本教材。分析園林公司職業崗位,包括每個崗位的工作過程、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環境等,分析整個園林行業的政策標準,行業的發展趨勢,加以提煉形成適合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的知識技能框架,并根據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教育規律,歸納形成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內容框架,制定規劃設計課程標準,編寫校本教材,體現職業教育的實踐性。(3)提供自主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平臺。包括規劃設計課程資源上網、學院圖書館提供相關資料、規劃設計專業實訓室建設、真實的工作項目、全國100個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資料、近幾年優秀的畢業設計作品等。
(二)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形成教和學的標準
對應園林公司設計員,一個能讓園林公司滿意的員工,他設計的項目,他所繪的圖紙,必須能讓甲方滿意,能符合相關部門的審圖標準,同時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端正的職業態度,等等。這些要求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是不能量化的,把這些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引入到教學中來,形成我們教和學的標準。
1.圖紙實用和美觀的標準。能繪一張符合要求的設計圖,是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最首要的教學目標,也是該課程作為專業重點核心課程原因之一。一張符合園林公司要求的設計圖應該有的特點:設計內容必須滿足甲方要求,這是在項目訓練中必須要強調的;布局構圖美觀,教師應學習了解掌握園林公司對園林地形、水體、植物、建筑、鋪裝、園路等在圖紙上的表示方法和技巧,把他們的要求引入到教學中來;以及把當前各種類型綠地的構圖方法介紹給學生;把政府部門審核圖紙的相關政策規范、技術指標融合到項目完成過程中;甚至包括圖紙選用圖框等等。
了解學習當前園林公司對園林要素通常采用的造景手法,這些對園林要素的處理方法也是教學要求,如園林地形在成渝兩地常見的處理方式以及鋪裝的材質、植物的選用、亭子的樣式。
2.為企業培養愛崗敬崗的員工。把公司對員工的職業態度和職業道德的要求貫穿在每次的項目教學中,包括為公司保密、與領導和同事友好相處、維護公司形象等等。
(三)融合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兩個體系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如果片面強調學生的實踐技能,忽視設計基本原理和相關歷史文化的教育,學生最多就是一個很好的繪圖員,很難向更高層次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以實踐教學為主線,適當安排理論教學內容。
1.實踐教學基于工作過程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安排設計項目。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采用以企業實際項目教學,根據重慶萬州園林規劃設計項目,按工作任務的復雜程度,由易到難,選取不同形狀小塊綠地(花境、U型、矩形和扇型等)綠化設計、道路綠地規劃設計、單位附屬綠地規劃設計、屋頂花園設計、新農村規劃等作為實踐教學教學情境,并基于工作過程整合、序化教學內容,其中每個項目設置為“設計項目招標設計項目投標設計任務書初設方案編制(設計方案提交)詳細方案及施工圖設計向施工方交底”等教學主題單元,每個教學情境和教學主題單元按真實的工作環境實施教學。項目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逐漸成為項目實施的主體,教師由開始的主導逐漸變成對項目的引導和評價,這樣既培養了職業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工作方法、職業素質和社會能力,提高了學生在職業崗位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通過對一個項目全流程的了解,也增加了學生自主創業能力。
2.理論教學內容主要強調設計基本原理、技術標準和規范以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選取理論教學內容主要考慮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知識,以及以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盡量為學生考證(重慶市2008年率先在全國試行風景園林師考證)服務,同時信息量大,以專題講座的形式組織知識點講解,理論教學內容主要參考全國統一規劃教材、重慶市風景園林師考試教材、全國100個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資料及其他相關參考書等。理論教學內容共分為案例賞析、設計資質園林公司工作過程、中外園林概述、園林空間藝術原理、園林布局、園林造景手法、東方園林意境與文化、園林地形設計、園林水體設計、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園林建筑與小品設計、園路與廣場設計、新農村規劃與建設13個專題。
(四)通過實踐和理論教學,達到相應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培養目標,對應園林公司設計工作崗位,如園林公司繪圖員、植物種植設計員。本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縮小學生作業與園林公司真實作品的差距,同時使學生在上崗前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對應重慶市風景園林師考證,本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使高職學生在畢業時應具備相應三級風景園林師的理論水平和設計能力。作為傳統農科院校,我們應發揮植物種植設計方面的優勢,把植物種植設計作為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該課程學習,初步具備中型或較大型綠地綠化設計能力,如較大型小區的植物配置、單位附屬綠地、道路等綠化設計,同時具有良好的與甲方交流溝通的能力。
雖然,通過課程教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設計能力,但是到第五學期,學生的就業方向有明顯分化,有些喜歡設計,有些喜歡施工,有些喜歡預算,所以這學期我們根據學生的選擇進行小班教學,通過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
【摘要】:園林綠化日益受到重視,環境原生態植物保護的任務也越來越艱巨,維護生態平衡、增強生物間的協調共存是植樹造林、園林綠化的根本宗旨。本文分析了園林生態規劃設計原則,并提出了園林規劃設計中原生態保護的有效措施,以保護園林植物健康生長,美化環境。
【關鍵詞】:生態園林規劃設計原生態保護
引言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鎮生態形勢日益嚴峻,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城鎮生態環境的建設正實現從綠化層面向生態層面的過渡,傳統的造園技術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根據生態學原理,并應用現代科技手段逐步創建,在生態文明時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城鎮生態園林,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環境。
一、生態園林的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作為第三產業,其再生產本質是人類利用植物資源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城市土地資源的營養、承載能力,通過轉化和固定太陽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供生活游憩空間、美化城市風貌。生態園林是以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為核心,用生態學原理研究植物個體和群落與環境的關系,同時研究以植物群落的發展、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揚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規律的人工生態經濟系統。城市生態規劃布局是為改善城市社會與自然的關系,通過規劃手段對城市綠地的規模閾、空間閾或時間閾進行配置及相關安排?,F階段,人們大多注重生態園林的觀賞性和生態功能性,而對生態園林本身的生態學特征關注不夠,還沒有提出較具體的生態園林建設原則和目標。而由于現行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存在前節所述的種種局限及問題,近幾年來,學術界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名詞――生態園林。
二、城市園林生態規劃設計的原則
1、生態功能優先
生態園林是由各類形態和各類功能的園林景觀構成的總體,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保持城市生態平衡為標準。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應從市民生存空間和自然過程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出發,將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綠色生態網絡。另外,要改變片面重視草坪的做法,應用生態恢復和重建的理論與技術,汲取園林藝術精華,創造不同類型的人工植物群落;通過構建層次多、結構復雜和功能多樣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維持、更新和發展能力,增強綠地的穩定性和抗逆性,從而實現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維發展
2、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態園林是以生態建設為主體的景觀,但其本質是生物群落,是以自然界為依托,由于盲目的建設和傳統的園林觀念使得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種種類減少,野生動植物衰退,物種多樣性減少,城市景觀變得單調,城市生態系統日漸脆弱,生態園林是現代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以保持生態平衡和美化環境為主導思想,遵循共生、循環、競爭等生態學基本原理,在掌握各種生物特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地理空間資源,使各種生物組合成一個穩定、有序的群落[2]。生態園林的主體是自然生物群落和人工自然生物群落,根據種類多樣性導致群落穩定性的原理,保持和增加城市園林的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園林穩定協調發展,維護生態平衡。
三、園林規劃設計中原生態保護措施
1、種植設計合理化、科學化
樹種之間,樹種與環境之間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所以,在園林設計中,要合理利用樹種間的關系,進行設計樹種的合理配置,避免相克樹種搭配,人為造成病蟲害共生的環境條件;同時應充分利用樹種互利的一面,種植相生樹種,以增加樹種間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2、強調景觀環境內部各元素與原生態環境的共存關系
建筑、植物、山水、天時等這些元素可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例如:建筑與植物:城市中高層建筑對植物的影響很大,建筑與建筑間可減少日照的時間、可形成寒風帶。冬季,一些植物會因為光照嚴重不足,寒冷時間過長,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水與植物:植物體內的重要組成部分為60~80%的水,而植物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來自土壤。城市中的土壤含有較多廢棄物,密實度高;路面的封閉,大多雨水都流入了下水道;深入地下的建筑等因素都影響或阻礙了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嚴重破壞了植物的生存環境。反之。如果植物長勢良好,它們可以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遮蔭蔽曬、降低噪音、防風防災并能夠為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這對改善生態平衡有著重要的意義。
3、設計樹種的選擇,做到適地適樹
在設計樹種時,要根據景觀的性質、功能,選擇速生或慢生樹種;要根據城市的氣候特征,選擇陽性或陰性,抗旱或抗澇樹種;根據城市的污染狀況,選擇相應的抗污染樹種;根據周圍環境的需求,選擇不同形態、功能和要求的樹種;根據城市大風的記錄選栽深根或淺根性樹種。另外,對于一些邊緣樹種和外來樹種,一定要考慮當地的適應性,栽植時要注意小氣候,否則在不太適宜的地區、不太適宜的環境和不太適宜的時期栽植這些樹種,在遇到氣溫突變時,會遭受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4、強調人類與原生態環境的和諧關系
人類在生活、生產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歷史與文化。這些歷史與文化豐富多彩,是各具特色的地域、人文生態環境,是人類的精神支柱。西湖之所以美,不僅美在景色,還美在西湖邊上的傳說、文化與精神。在設計與建設過程中,不顧生態環境、不顧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顧本土特色,只為追求形式美與藝術感,以高額投入建造的“宏偉工程”,那將經不住時間與社會的考驗。
四、對于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建議
生態園林的建設范圍由城市公園和城市綠地系統擴展到了城市的廣大郊區,作為一個整體的建設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區域內的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以及動植物資源,進行綜合規劃,以謀求城市大環境的生態化,這就是城市大園林的觀點。在傳統園林的建設中,分散的園林綠地系統,生境由于綠地面積較小和植物種類單一的原因,加之與自然環境之間松散的聯系,使生物的種類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限制,對原生態的保護作用降低。而在城市園林的建設中,利用島嶼生物生態學原理,在城市各生物群落之間建設生態廊道,使原有的城市綠地系統連接成為一個大園林的網絡,作為一個相對開放的空間,將自然環境引入城市這個大型的人工環境之中,不僅給更多的生物提供了更好、更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有利于城外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植物通過廊道進行遷移,城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點等的建設規劃,在城市外圍形成大規模的高效的并且有經濟效益的綠色系統,極大地豐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城市邊緣帶作為一種緩沖帶,為受人類活動脅迫的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的庇護場所,使其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并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城市邊緣帶園林的建設讓城市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讓城市原生態得到了擴展與發展,是生態城市建設所跨出的一個大跨步的前進。
結語
生態園林規劃設計要以生態原理為基本、以保護環境以及原生態為主旨的生態系統,在這一生態系統中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和諧生長,共同構筑出一個種群協調,色彩豐富,造型優美的群落。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以高低、平折等各種形式充分的利用光、水分、營養等要素,構成一個和諧的群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對生態園林的規劃設計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對于各種植物以及景觀的搭配進行處理,以求達到景觀效果與生態元素的進一步協調發展,以及研究生態園林建設中的其他問題,并使其可以得到合理優化的解決。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園林破壞現象日益加重,這也使人們充分意識到保護園林的重要性。植樹造林、園林綠化的宗旨主要就是讓生態平衡得以維持、增強生物間的協調共存。本文對園林規劃設計和原生態保護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來預防在園林規劃中所遇到的問題,使園林中的植物更健康的成長,從而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原生態;保護
1 園林規劃設計與原生態植物保護的現狀
1.1對新品種的了解過少,引發各種病蟲害
有些城市為了追求景觀效果,規劃種植大量外來樹種,這些外來樹種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因植物本身的適應性、當地氣候及土壤利地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極易感染病蟲害、出現生長不良等現象。還有一些城市不惜花費重金引種栽植特大喬木,由于調出地與當地氣候、土壤條件差異加之栽植人員對于樹種特征、習性等缺乏了解,導致樹木生長不良、感染病蟲害甚至死亡,造成了財力、物力、人力的極大浪費。
1.2園林樹種配置不合理,使病蟲害頻繁發生
在園林樹種配置中,出現了很多的不合理配置現象,如:把能產生轉主寄生的植物一起種植(若把竹子與紅葉小檗一起種植,就會產生銹病、把木槿和欒樹一起種植,就會產生蚜蟲)、把相克的植物一起種植(核桃對附近果樹的抑制作用非常強,若在核桃旁邊種植其它果樹,會導致該果樹生長不良,或者直接致死)、把喜歡陽光的植物栽種背陰處等等。這就導致出現了根腐病、蚜蟲、黃化病、白粉病等病蟲害,很多園林由于病蟲害頻繁發生且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園林植物病弱甚至死亡,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園林功能。
1.3過于單一的園林模式,易造成病蟲害
很多園林在模式上設計的非常單一,在種植中,把相同層次、相同年齡、相同種類的樹種過于整齊的種植在一起,導致出現地力衰退、水土流失等等不良后果,使病蟲害和火災出現的機率增大。如:在種植金絲柳方面,都是單一的種植,旁邊不種植有庇護性的植物,這就導致了金絲柳在生長中容易感染上潰瘍病、腐爛病以致大量死亡。
1.4不合理的密度設計,導致出現病蟲害
在植物的種植設計中,過密的種植導致了植物的生長空間不夠,也讓植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水分、肥料和陽光,對植物之后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此外密度過大會引起濕度大、不透光、不通風等問題,這樣會更容易導致病蟲害發生。
2 為預防這些問題而提出的一系列措施
2.1選擇種苗注重鄉土化、本地化
種苗的本地化、鄉土化指的是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應盡量選擇在當地有一定栽植歷史且生長良好的本土樹種,特別要優先選用本地培育的種苗。如果確需外調苗木,應嚴格做好病蟲害檢驗檢疫,如調出地與本地距離較遠且土壤差異較大的還應進行訓化栽植,因為很多外地調人的種苗或者外國引進的植物雖然短期內能在景觀上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因其不適應當地的環境很可能會出現栽植后生長不良、抵抗病蟲能力較弱的情況,有時甚至會造成一些病蟲害在入境地爆發流行,對當地的生態安全造成危脅。
2.2選擇樹種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在種植之前,我們應對綠地的性質、功能進行分析,然后再判斷適合種植慢生樹種還是速生樹種;通過對陽光的強弱進行分析,判斷該綠地適合種植陰性植物還是陽性植物;通過對土層的厚薄分析,判斷適合種植灌木樹種、地被樹種還是喬木樹種;通過對周圍建筑物朝向、高度和性質進行分析,選擇不同要求、不同功能、不同形態的樹種;通過對污染源的分析來種植不同的抗污染樹種;通過對風力大小的分析來判斷更適合種植淺樹根還是深樹根的樹種。此外對于外來引進的樹種,在種植之前應對該樹種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該樹種是否適應該地的生長環境,避免發生病蟲害。
2.3樹種配置彰顯科學化、合理化
因不合理的種植,導致植物之間會爭奪陽光、水分和肥料,有些植物在爭奪中會排出有害物質,這也就是植物間的相克,有些植物排出的物質又恰恰能滿足它附近植物的需要,這就是植物間的相生。樹種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奇妙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所以在規劃設計中,可以根據樹種之間的關系來進行合理的配置,增加樹種間的互利互惠與合作共存,促進園林植物健康成長,園林功能全面發揮。
2.4植物栽種實現科學規劃、合理密植
目前園林規劃中大多都存在草坪組團鋪種、樹木過度密植等現象,這雖然能在短期內實現藝術造型、美化園林的效果,但是在很多時候為追求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進行盲目密植,不僅造成苗木浪費,還會因為密度過大使植物生長空間受到限制,使得植物生長不良,感染病蟲甚至死亡,大大縮短了園林更新期,增加了園林養護成本。因此,在園林設計時應注重兼顧短期效果與長期投入,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密植。
2.5結構設計突出立體化、復層化
品種多樣化與結構的復層化之間具有著密切的聯系,主要是指在進行園林設計時要對各種植物之間的結合以及混配予以注意,通過地被植物、灌木樹種、喬木樹種、藤本植物的合理配植,形成一種疏密有致、高低錯落立體的、復層的植物群落。
摘 要: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很多城市由于指導思想不科學,導致園林規劃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總結了園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改進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設計的水平,創造出最佳的景觀效果。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城市建設;對策
前言
園林能夠把城市空氣中的各種有害氣體都吸收,對空氣進行凈化,留住水源和保持土壤等。人類的生存環境中空氣必不可少的基礎,是影響人類居住的最為重要的外部條件。借助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城市中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吸收變為氧氣,同時大量的樹木還能把城市中眾多的汽車尾氣和粉塵進行吸附和阻擋。園林還能對人的心理進行有效的調節。
1 當前城市園林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體制尚未健全,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我國許多城市的園林綠化規劃缺乏系統、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沒有把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納入到各級政府部門政績考核的范疇內,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議程之中;有的地方雖已編制了城市園林綠化規劃,但缺乏長遠眼光和科學的理論指導,加之人員、資金的投入不足,導致城市園林規劃工作實施不到位。一些地方甚至認為園林綠化只會占用大量的土地,增加投入,卻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因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侵占城市園林綠地、伐木毀綠事件時有發生。據了解,我國城市綠化覆蓋率平均為25%左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平均為6m2左右,與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綠地率大于50%,人均公共綠地大于30m2的標準相去甚遠,遠不能滿足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
1.2 功能性不足,缺乏人文關懷
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中,“以人為本”是一個需要自始至終貫穿的原則,但一些城市的園林規劃功利化傾向嚴重,好大喜功,追求一時的轟動效應,盲目追求形式,缺乏人文關懷,功能性不足。一些地方過于突出綠化對城市的裝飾美化作用,熱衷于建設大廣場、大色塊,追求模式統一、尺度宏偉,大量使用不銹鋼、花崗巖、大理石、玻璃幕墻等材料,導致硬地過多,綠蔭不足,忽視了園林的休閑、納涼、交際等社會功能和調節小氣候的生態功能,疏遠了人的需求,使得人們很難真正地在其中放松身心去休憩、玩賞,人與自然無法親近交流,更談不上和諧相處。此外,在園林的植物配置也不夠合理,常綠樹種運用過多,大塊草坪運用過多,高大喬木、落葉樹種、灌木等運用不足,色彩率有余但色相不足,氣氛嚴肅但活潑不足,不能使人們獲得視覺上的美感,更談不上娛樂身心,炎熱天人們找不到遮陰之處,下雨天找不到避雨之地。
1.3 規劃設計缺少科學性,不夠規范
一些城市在進行城市園林建設的整體規劃設計時,未能做到因地制宜,缺少對客觀環境周密的調查和可行性研究,致使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區和市民居住區的綠地不足、綠地面積少的現象普遍存在,限制了綠地功能的發揮,直接影響到人居環境質量。規模上一味地貪大求全,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觀公園,這不僅異化了城市園林建設的功能和意義,同時也導致了嚴重的浪費;設計內容上過于簡單,形式過于單一,主要是平面綠化,立體綠化少,“重草輕樹”現象嚴重,為追求氣派而過分強調草坪的作用,而將草本、灌木或喬木相互孤立種植,忽視了喬、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體配置的重要性,導致綠化的景觀功能、視覺美化效果不佳。缺乏創意,忽視傳統園林藝術風格和地域特色,缺乏文化底蘊。
2 對策建議
2.1 健全機制,提高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
城市園林規劃建設是一項公共事業,具有社會性、公眾性,離不開政府、社會及人民群眾的支持與參與。因此,城市政府部門應高度重視,加強技術研究,加快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園林的基礎工作和科技工作,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研究中心的實力,加強綠化管養的隊伍建設和裝備建設,予以重點扶持,推進綠化管理科學化,并實行單位責任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標準、方案、細則、獎罰條例、問責機制、激勵機制等,健全相應的實施機構。制定相應政策,大力倡導社會、單位及個人出資搞好各個單位綠的園林綠化,或投資興建各種類型的公園和風景區。同時加大對綠化的監管力度,配備強有力的專業執法隊伍,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維護綠化成果,并廣泛宣傳,增強全體市民的綠化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城市園林的規劃建設,力爭使社會養成“種綠、護綠、愛綠”的良好風氣。
2.2 尊重自然,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城市園林服務的對象是人,搞好園林綠地規劃,不僅可以為廣大城市居民創造一個整潔、優美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理念的重要體現,是現代城市文明發展的根本標志。這就要求在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時把“以人為本”作為最根本的原則和要求,充分考慮其服務對象的行為感受與需求,將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到城市園林的建設中。在規劃設計的前期,可預先對其服務對象的行為特征和需求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廣泛征求并吸納大眾的意見,充分認識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從而使人、城市、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規劃上要克服近些年來存在的“假、大、空”等錯誤建設模式,遵循著自然和諧的造園理念,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多植樹,重喬木,景點不宜過多,以恰到好處為宜,少建大廣場、大草坪,充分符合人們的審美情操及心理要求,滿足了人們遮陰、降暑、陶冶性情、觀賞、防災等功能需求,體現可融入性和可參與性。通過配置楹聯、匾額等文化內涵豐富的園林景觀,創造、渲染一種文化藝術氣氛,啟發人的想象,表達人的志趣,使人獲得文化、藝術享受,為園林注入注入文化色彩。
2.3 科學規劃,體現地域特色
規劃是建設的龍頭,一個前瞻而科學的城市園林規劃是建設的前提。根據國家綠地規劃要求和城市發展現狀,結合城市現有的景觀風貌、文化特征、民風民俗、生活習慣等,借鑒傳統園林設計和西方現代園林設計的成功經驗,編制城市園林規劃,營造符合現代功能與審美要求、富有時代氣息的園林形式。充分尊重當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體和生態群落,盡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特別是古樹名木、珍貴樹種等要盡可能地保留,引入的植物要與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環境相適應,以維護好生物多樣性。以植物造景為主,以木本植物為骨干,喬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共生,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結合,彩葉樹種與常綠樹種配置,以增加立體輪廓的豐度,營造更加豐富的植物景觀,達到“三季有花,四季見綠”的效果。合理配置樹種,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適應性強、本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樹種,創造適宜當地、自然氣息濃厚的原始景觀,如可選用水杉、銀杏、七葉樹、白玉蘭、楓香、烏桕、苦楝、樸樹、火棘、紅葉小檗、紫葉李、黃楊、女貞、貼梗海棠、榆葉梅等優良樹種。
3 結語
由于我國城市景觀園林的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同時景觀園林設計與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了植物學、林學、環境生態科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學、美學等眾多的學科。因此,城市園林工作在規劃設計景觀園林時必須實事求是,把各學科理論綜合利好,把城市景觀園林建設的更加美好。
摘要:我國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的起步晚,整體水平還不高,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我國現代城市園林規劃的設計應樹立長遠目標,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以人為本,多學科綜合應用,達到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統一。本文就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規劃設計;現狀
1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目前,隨著汽車數量的顯著增加,汽車尾氣對城市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引起人們得密切關注。為了提升人們的居住環境水平,我們可以通過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加大城市綠化面積,實現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進一步加快城市園林建設步伐,通過啟動園林綠蔭工程,充實道路、游園景觀工程,推進園林文化工程,加速推進我國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全面提高我國的人居環境質量。
2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環境或多或少的遭到了破壞,但逐漸增強的環保意識,加劇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擔憂。城市景觀設計者們從人與自然的和諧出發,想出來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辦法。城市規劃部門及社會各界在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看到了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性,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是要展現出園林的生機與活力,相關部門也加大了資金投入,并思考生態建設和各地區的氣候、人文等的差異。當時的園林景觀在規劃與設計方面的特點如下:
(1)引進先進園林景觀建設的施工工藝?,F在許多城市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并且不斷創新,在建設與綜合運用諸如仿生學、電子產品和音樂噴泉等的新手段新工藝,增添了園林建設的活力。
(2)完善城市園林景觀建設的理念。一些城市在園林景觀建設時結合了本市的諸如歷史、文化和發展現狀等的事實,并進行科學管理和創新,從而完善了城市園林景觀規劃理念。
(3)園林建設和生態環境的結合。一些城市把生態和園林設計相結合,堅持生態優先,重視可持續發展,使園林景觀建設帶來的效益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
(4)節約園林的探索和推廣。一些城市運用了天然雨水、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污水得到處理以及鄉土樹種等,不斷探索和推廣節約園林的理念。
(5)具有個性化特點園林景觀設計作品的創作。一些城市創造出來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利于生態平衡作品以及標志性園林景觀雕塑和游樂場所,突出了城市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同時為了提升城市品位,展現鄉土民情,形成了塊狀綠地、楔狀綠地、帶狀綠地及混合式綠地四種模式。
3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重要性
現代城市園林規劃與設計不僅僅是單純植樹、種草、擺雕塑、設置座椅,而是通過科學的種植密度空間劃分來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而城市園林景觀規劃不僅要求景觀的美觀,更注重的是其功能性的體現。以科學的城市園林景觀規劃達到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生態系統的改善,以此促進城市綜合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營造良好而城市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舒適性奠定基礎。其更關系到城市居住舒適型、現代休閑運動的開展以及投資環境的建設,對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
4城市園林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城市園林的規劃與整體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市民對園林綠化的實際需求。廣場綠化應根據各類廣場的功能、規模和周邊環境進行設計,廣場綠化應利于人流、車流集散;公共活動廣場周邊宜種植高大喬木。集中成片綠地不應小于廣場總面積的25%,并宜設計成開放式綠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車站、碼頭、機場的集散廣場綠化應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樹種。集中成片綠地不應小于廣場總面積的10%。紀念性廣場應用綠化襯托主體紀念物,創造與紀念主題相應的環境氣氛;停車場綠化設計:停車場周邊應種植高大庇蔭喬木,并宜種植隔離防護綠帶;在停車場內宜結合停車間隔帶種植高大庇蔭喬木;停車場種植的庇蔭喬木可選擇行道樹種。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園林綠化網絡體系,注重道路綠化與小區綠化的規劃和整體布局,建設完善的防護綠地、公園綠地、生產綠地系統,在滿足生態功能需要的同時,讓廣大市民充分享受綠化成果;抓好園林綠化的規劃、建設、管理環節,實現園林綠化的全面發展;強化園林綠化的生態化導向和建設成果保護,實現園林綠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加強對園林綠化建設成果的保護。堅持發揮園林綠化工作的生態導向,實現園林綠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園林綠化管理實現精細化。在綠化養護管理方面,要對所轄街路、游園、廣場的喬木、亞喬木都進行了高標準的春、秋兩季涂白,保護新植樹木;加大了樹木的施肥、澆水、打藥等養護管理工作力度,提高了綠化質量。加強綠化施工資質管理,強化重點綠化工程管理及其善后工作,規范占用綠地、樹木修剪、砍伐、移植等行為,使得綠化執法工作有力推進,綠化成果得到有效保護。
5結語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規劃與園林景觀建設正在由廣度向深度發展,園林景觀建設應以可持續發展為發展前提,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汲取世界科技的新成果,把城市建設得各具特色,多姿多彩。
摘要:對鄉村景觀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可以有效提高鄉村地區景觀品質及生態環境質量。在分析鄉村景觀概念及特點的基礎上,重點對鄉村景觀價值、設計原則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字:鄉村景觀 風景園林 規劃 設計 重要意義
引言:
鄉村屬于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空間,為滿足鄉村地區生活與生產的現實需要,人類在逐漸改造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中形成了鄉村景觀,展示著獨特的鄉村田園風光。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讓城市生活空間不斷減少,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重點逐漸從城市轉移到鄉村,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結合自然因素,對鄉村景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維持鄉村鄉土風貌及文化底蘊,延續并進一步營造鄉村景觀,在提高鄉村地區景觀品質及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現實意義。
一、鄉村景觀概述
當前,人們對景觀的定義與理解不同,其在地理學、生態學及生物學等科學中所指內容不盡相同。本文研究鄉村景觀,主要是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景觀定義為區域地理所表現出的總體特征,景觀為復雜人類活動及自然過程在大地中所留下的烙印。以人類聚居狀態為標準,可以將景觀類型分為純自然景觀、鄉村景觀與城市景觀三大類,其景觀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1:純自然景觀、鄉村景觀與城市景觀差異對比表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鄉村景觀與純自然景觀及城市景觀之間既有相似處,也存在著其獨特特征。鄉村景觀相對純自然景觀而言,其存在著一定人工氣息,相對城市景觀而言,鄉村景觀自然屬性較為突出,人類干擾強度較低。與純自然景觀及城市景觀之間的關鍵區別在于,鄉村景觀具有著鄉村特有的田園生活、田園文化及農業生產景觀,包括鄉村自然景觀及鄉村人文景觀。其中鄉村自然景觀主要指的是鄉村區域范圍內的自然景觀,為區域范圍內自然條件及狀態的表現;鄉村人文景觀主要反映的是鄉村區域范圍內社會及文化發展狀態,突出表現農業鄉村生產性景觀及鄉村聚落景觀。
二、鄉村景觀其特點及價值研究
(一)鄉村景觀特點分析
鄉村景觀特點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域性。鄉村景觀其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均具備著明顯的地域性特征;第二,生產性。鄉村景觀的形成與區域范圍內人們的生活及生產實際需要存在著緊密關系,為滿足現實需要,對原有的鄉村土地進行改造與完善;第三,生態型。鄉村環境多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其生態美是由生物多樣性、景觀豐富性等多種因素共同構成;第四,審美性。鄉村景觀其田園風光親切宜人,自然生態氣息濃厚,審美性突出;第五,體現文化及歷史氣息。鄉村景觀蘊含著區域鄉村的發展與演變過程,包含著較強的區域文化特征及歷史氣息等。
(二)鄉村景觀價值研究
隨著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重要性越發突出,鄉村景觀價值研究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前,鄉村景觀最突出的價值主要為審美性價值、生產性價值與環境價值,此外,鄉村景觀的地域認知價值與文化歷史價值也屬于鄉村景觀的重要價值。鄉村景觀反映著一個區域范圍內人們的生活生產狀況及社會文化狀況,蘊含著十分強烈的地域人文精神,體現著區域特色,其歷史文化價值極為寶貴,對人類及社會的未來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鄉村景觀既包含自然因素也包含著人為因素。鄉村景觀中風俗習慣、生產特點、社會組織及文化傳統等屬于其人為因素,地形、水文、植被及地形等因素屬于鄉村景觀自然因素。不同區域中的鄉村景觀,其風俗習慣、生產特點、社會組織及文化傳統不同,相應特點不同。鄉村景觀如同活的博物館,包含著區域文化特征與地域特征,在研究與分析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堅持的原則
在現階段,我國主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建設“美麗鄉村”,其中的關鍵在于有效利用鄉村珍貴的土地資源,打造富有農村特色、農家情趣、文化氣息的舒適壞境,改善農村的生態與景觀,進而帶動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讓鄉村充滿生機和活力,讓鄉村變美,從而打破鋼筋混凝土森林和城市景觀崇拜。這便為風景園林設計師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提供了良好舞臺。在進行鄉村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區域特征,考慮如何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重視對鄉村景觀風貌的保護,努力提高鄉村景觀品質,實現鄉村景觀價值。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堅持如下原則:
(一)規劃與保護相結合原則
鄉村景觀在風景原理規劃與設計中,應注意保護鄉村景觀資源,如自然景觀資源、歷史景觀資源及生產性資源等。鄉村耕地資源屬于鄉村景觀特色資源,也是國家戰略資源,在鄉村景觀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盡量減少或避免對耕地資源的破壞。鄉村景觀中河流、山地等自然景觀資源,古建筑、古文物等歷史遺留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后,則難以恢復,為此,應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堅持規劃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二)開放性原則
鄉村景觀作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景觀資源,進行規劃與設計應堅持開放性原則,將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為全民共享的資源,不應設計為少部分人享有的封閉式資源。要確保景觀看得見、走的進、摸得著,盡量避免私家田園、私家庭院式的景觀。
(三)協調性原則
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堅持協調性原則,要求鄉村景觀人文因素及自然因素和諧統一,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生態、生產、經濟發展、旅游等因素,將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置于更大的區域空間范圍內進行分析,分析鄉村景觀周邊區域布局及特色,做到兼顧周邊,與整體區域環境統一。
此外,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應尊重其歷史文化及風俗習慣,充分保護區域特色,減少對農田的破壞及影響等。
四、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
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鄉村景觀屬于一種具備明顯地域性特征的景觀,屬于一種鄉土景觀,它展示著鄉村地域氣候、土地自然、人文過程中的物質形態,可以讓人們更好的感觸景觀特點、當地風俗及文化底蘊;二是鄉村景觀是在人與自然相互影響中形成,具有和諧美感,其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提供了特色資源,也為園林設計人員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涉及社會、生態、環境、經濟等多項因素,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其對城鄉系統布局合理調整、鄉村生態與景觀環境的塑造、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及品牌產業發展等各內容均具有指導意義。
五、結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空間及資源難以滿足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要求,鄉村景觀逐漸成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重要內容。本文在分析鄉村景觀及其特點、價值的基礎上,重點對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原則及意義進行分析。鄉村景觀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提高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水平發揮著重要現實意義。
摘要: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是住宅小區整體設計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的環境,而在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反應當地的地域文化。為了更好的促進住宅小區的建設,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施工經驗分析住宅小區園林規劃以及設計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
引言
對于園林設計而言,絕對不是簡單的種花種草,亦或是堆山擺石,其實自古園林設計就不是那么簡單。尤其是我國的古代園林設計,講究的更是很多。因此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隨著房地產的蓬勃興起,人們越來越懷念中國古典園林風,更加追求返璞歸真的感覺,同時現在一些小區在園林設計上不能很好的考慮到人們的需求,人性化空間和功能性空間設計的不夠好,也影響小區人們的幸福感。
1、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合理利用立地條件,充分利用當前居住區原之前的地形地貌、植物結構等等,將會有效減少小區園林建設之中不需要的資金投入,逐漸降低建設成本。
1.2、注重創新
居住小區園林規劃同其他規劃設計之間是相同的,應該經過不斷創新,才可以具備自己的特色,各有立意,可以體現出多層次多方位的人同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創新是一個需要智力以及體力彼此結合的工作,設計者不僅僅需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還必須可以靈活運用。在規劃構思之上,應該尋求自然、協調,體現主題風格以及特色。
2、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的合理規劃
2.1、組合設計環境
在當前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應該依照正常的分配,居住小區主要可以分成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以及用戶自己的空間(私用空間)。公共空間則是居住小區的公共干道以及集中的綠地或游園,可以提供給居民共同使用。因此,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之上應該同文化建筑、水面、曲橋、草坪、樹木、雕塑小品或者是城市公園以及河流水系等等綜合起來考慮,營造出一種舒適、幽雅的空間氛圍。半公共空間則是可以作為居住組團內的半公共空間是供組團內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組團內居民可以增加相互接觸、熟悉以及交流的場所,也是鄰里交往、游樂、休息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防災避難的疏散的空間,可以通過比較完整的綠地以及開闊的視野作為居民接近自然的場所。
私用空間則是住宅底層庭院、樓層陽臺與室外露臺。住宅用戶的私人空間,通常建議在底層庭院的居民則就可以自由種植,并且增加組團內的景觀,那么居民也會有一定安全感。樓層的陽臺可以眺望、休息以及種植花卉,營造出垂直綠化的景色。
2.2、生態環境的改善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應該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尊重以及維護,對小區的地理特征和水、氣、地質等等條件以及長遠發展要求應該綜合考慮,選擇景觀的最佳方位以及發展規模。崇尚人同自然的和諧相處。在開發建設的前期不斷保護原場地的植樹以及獨特景色,建筑形式同環境自然景觀之間保持一定的協調,尤其是尺度、色彩、形式等等,盡量使用具備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
現代景觀設計對于藝術、科學以及社會等等三方面也提出相當高要求,應該充分考慮到種種物種生態習性以及環境條件,比如說不同物種在空間、時間以及氣候上都有一些不同的變化,合理運用以及進行科學的搭配,那么就可以形成結構合理、相互協調、功能健全、相互發展以及種群穩定的生態式園林景觀。
2.3、堅持以人為本
在住宅建造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經濟適用原則,必須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及地方經濟狀況,注重節能、環保、節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資源。提倡樸實簡約,反對浮華鋪張,并盡可能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達到優良的性價比。采用環保型可持續使用型能源,降低損耗,比如流動的水源來噴灌綠地。在小區配套設施中,采用體現自然、質樸的休閑坐椅(如仿樹樁桌、凳),使人更貼近自然。在空間開合處,采用形式多樣的鋪地,以豐富環境基調。在局部地方設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鍛煉。全面考慮到居住小區所需的照明、燈光、綠地噴灌等配套設施,完善小區硬件功能,提供給居住者們便利、優質的服務。
3、住宅小區的設計
3.1、居住小區水景的設計
當前在城市住宅小區之中水景的應用相當廣泛,在城市之中我們可以則可以看到廣場小花園、公園都會有水景的存在。住宅小區城市廣場的環境設計則都應該加大水體應用,依水而居的水景住宅則就變成都市人的審美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居住區的噴泉、瀑布、小溪、流水等等水景,可以給高溫的夏季有涼爽的感覺帶來。在當前水景之中應該適當種植一些水生植物,不僅僅可以使居住區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增添園林景觀,還可以充分的發揮出生態的作用,凈化水質。當居住區的水景之中有各種顏色鮮艷的鮮花之時,更令人在瞬間放松心情。所以現代的居住區在建設之中則就應該較為重視水的應用,同時在我國的古代就有了“風水”之說,在這之中水具有相當重要意義。諸多選居住地并不簡單的看環境,同時還需要看所在地“風水”。此外水景在居住區也應該滿足人的審美要求。水這是居住區綠地景觀設計之中相當重要組成部分,而也被看成是景觀層次高低的標志,所以在對水的認識之中人的感性看法占據著主要的作用。在居住區域綠地景觀設計之中使用地勢或者是土建結構仿照天然水景而成,比如說是溪流、瀑布、人工湖、魚池、泉涌等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審美取向。人的心理活動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同狀態的水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
3.2、住宅小區植物設計
目前我國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主要由公共綠地、專用綠地、道路綠地及宅旁綠地組成。根據住宅小區所處地域選擇適宜生長、便于管理的綠色植物是園林綠化設計的基礎工作。在設計初期應根據小區綜合文化氛圍的設計確定基礎樹種與花草種類,然后考慮節能、美觀的層次搭配。每個場地都有他的獨特的內涵,在進行設計時要挖掘出所蘊涵的內涵,才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設計出合適的園林景觀,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小區的交通和人文關懷。
3.2.1、喬木
園景樹:被稱之為標本樹或者是孤植樹,有著雄偉壯麗以及婀娜多姿的體態,經常配植在小區空闊的綠地之中、園路盡端以及園路交叉之處。比如說細葉榕、鳳凰木、盆架子、木棉樹以及加拿利海棗等等。
庭陰樹:指的是冠大濃密,在小區之中起庇陰和裝點空間作用的喬木。庭陰樹的樹冠觀感較好,枝葉茂密,冠幅比較大,并且還有花果可供欣賞,可以孤植,也可以片植以及叢植,通??梢猿蔀榱己玫挠^賞樹木。
行道樹:種植在種種道路兩側以及分車帶,也可以給人車庇陰,并且減少路面輻射熱以及反射光,達到降溫,防風,滯塵、減弱噪音,裝飾以及美化街景的作用。
3.2.2、灌木
灌木的平均高度同人的水平視線比較接近,比較容易形成視覺焦點。灌木具有較強的觀賞性,種植方式也較為多樣,比如說可同喬木、草坪、地被植物配植,也可以同景物比如說假山、建筑、雕塑、涼亭等等配景,還可以設置為花鏡,以大面積灌木花叢作為主體,產生隨季節而變的景觀、可布置成專業園區比如說玫瑰園、月季園、杜鵑園等等。把灌木布置成點、線、面,則可以構成園林小品、建筑物或者是雕塑的底色。使用季節感比較強的灌木配合種植,可使得小區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變化景觀。
4、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必須充分體現現代化城市住宅小區的特點和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利用城市的大環境資源,使住宅小區與城市空間能夠擁有良好的協調和規劃,為人們設計和創造出更加生態、自然、和諧的居住空間環境,實現生態化理想家園的構建。
我國的小區園林建設是隨著城市建設發展起來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構建和諧氛圍。隨著人們生活追求的提高,對居住的環境條件不斷提升。房產商想方設法通過園林規劃設計來吸引消費者,而購房者也在不斷的對園林規劃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規劃設計除要緊密結合居住環境的特征,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外,還要打破傳統思維框架,應用各種藝術設計出獨具特色的景觀。
1.居住小區的現代特點要求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氣侯類型豐富,文化藝術和生活習慣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建筑種類和形狀各異。但是居住小區改善了市容市貌,促進了房地產業發展,改善了人們居住條件。它是集居住、服務、經濟、社會功能于一體的社會縮影,因此,它的建設與以往城市住房建設具有不同的特點要求。
1.1規劃協調而統一
以往的建筑參次不齊,居住小區根據“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原則,優化了小區資源配置,使其整潔美觀。
1.2規模大而功能全
居住小區一般為多層、多棟樓體建筑群,這些樓體建筑群,除住宅樓之外,還有商業大樓、超級市場、電影院、體育館、音樂廳、醫院等綜合性結構。
1.3綜合光照強而面廣
現代居民樓外墻體多為彩色粉刷,有的還貼瓷片,封陽臺以及大窗戶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陽面光照更大。陰面也不再是濃蔭,盡管造成了眩光現象,但對喜光樹種的生長卻有積極作用。
2.居住小區園林規劃存在的問題
居住小區的園林中不同的板塊有不同的功能,設計時要有不同的側重點,避免單一死板。盡管現代住宅區發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設計,尚有不少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
2.1設計規劃觀念陳舊
一些居住小區設計方案粗糙,僅僅滿足符合規范或綠化法規條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綠化空間設計。有些住宅區的園林甚至有拒人于園外的感覺,草坪、花壇、綠地景觀被鐵柵欄、圍欄包圍,這樣的綠化雖然覆蓋面積達標,但其實用功能卻遠遠不能發揮它的作用。
2.2模仿性強,缺乏創新
經常可以見到許多居住小區園林工程都是生搬硬套,沒有特色,識別性不強,以致來訪的客人很難較快準確找到他們所處的位置。許多園林規劃設計上都是在不切實際的刻意模仿,沒有因地制宜。有的小區為了跟風,不惜將原來的樹木砍光建草坪。也有的小區跟著珠江三角洲地區栽植棕櫚類植物,沒有考慮氣候原因,結果一到冬季,都死光了。
2.3過分重視草坪,忽略植物群落
在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上,過分追求大面積草坪的時尚風席卷全國。無論什么設計都側重在草坪上,但也經常出現草地成道路的場景,既沒起到美化作用,又破壞了居住環境的和諧。植物群落可以制造層次感、神秘感,使小區避免出現一眼望穿之感。
3.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思路
在進行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時,其設計思路決定了設計效果,決定了設計者的水平,所以設計思路是設計基礎。但是設計并不是憑空想象,在設計之前必須要到基地實地踏勘,了解小區構造,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分析生活方式和習慣,才能夠有好的思路。
3.1定位——人為本
進行一個項目的園林設計首先要確定這個項目的定位,有了正確的定位,其設計才能豐滿起來。居住小區主要組成部分是人,所服務對象也是人,這就要求在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服務對象的行為感受與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規劃設計的前期先對其服務對象的行為特征和需求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走群眾路線,聽大眾的意見,充分發揚民主。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避免單純的由設計師根據個人主觀設計。
3.2風格——環境與自然相結合
園林風格與居住小區建筑風格、氣候條件、環境特征、園林主題等密切相關。如蘇州的園林,常為私人游憩,怡情休養之所,故其設計,不崇莊嚴偉大,但精巧,不重對稱,免呆滯之感,而須曲折,有引人人勝之概,常以建筑為主體,以花木為培襯,感覺有天之真趣,給人感情之舒適,陶醉之感覺。在園林規劃設計中要充分抓住四周景觀特色,并將其引入到園林造景中,將園林自然山水融合,形成多層次,豐富且風韻獨特的園林景觀。
3.3布局與分區——實用與藝術兼備
居住小區的每個區域和景點的具體設計才能保證設計的統一協調性和可行連貫性。居住小區園林設計不同于公園設計,在居住小區設計中,要注重實用功效和美學藝術?,F代人趨向于情感與文化品位的生態化人居環境,因而在其景觀效果表達上要結合人文內涵,創造出充滿情趣的生活空間。在規劃設計中,還應充分考慮居民要求,滿足小孩嬉戲,老人活動、品茶、下棋以及居民體育鍛煉、健身等。
4.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藝術
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要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要求,節約,就地取材,植物造景為原則,再加上專業的設計藝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4.1因地制宜——結合居住場地特征
一塊場地有他的獨特的內涵,在進行設計時要挖掘出所蘊涵的內涵,才能因地制宜的設計出合適的園林景觀。準確的把握場地特征、因勢利導。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小區的交通和人文關懷。
4.2因時制宜——結合氣候特征
每個地方的氣候特征不一樣,植物所適應的氣候也不盡相同,所以設計時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特別是在經濟和技術條件比較薄弱的地區,尤顯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歐風情、海南風光。
4.3民族特色——結合地方特征
近年來國內園林建設中出現許多不切實際的現象,如在住宅綠地設計中出現“歐陸風”城市建設中出現“廣場風”,一些園林設計作品追求西化,追求氣勢,追求整齊劃一,缺乏個性、沒有民族特色的園林作品隨處可見。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民族特色,設計突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建筑獨特,民族風味十分明顯,其園林設計就要擺脫完全的西化,在保留民族味的建筑中搭配協調的園林設計。
4.4節約——挖掘鄉土資源
適地適樹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選擇的基本原則,是保持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之一,也是體現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種不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費資金,而且破壞生態平衡,澳大利亞野兔引種事件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鄉土植物具有資源豐富,適應性強,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優勢,有利于豐富園林植物的種類,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長期的生態穩定。目前我國園林樹木資源十分豐富。
總之,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結合了多門學科,既包含了生態學,又有建筑學;既不能是單純的追求美感,還要兼備實用性。要做好園林設計需要不斷學習,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突破思維,創新設計。 [科]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的生活變得殷實,開始追求精神文明的建設,風景園林因其改善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章分析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關于風景園林設計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問題
引言
風景園林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化進程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加快現如今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其中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在改善城市環境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雖然近年來風景園林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缺少精品工程,這也就要求風景園林建設應在科學系統的設計基礎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以充分發揮其功能,促進城市建設的發展。
一、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管理過分干預
風景園林的領導一般都是政府在風景園林實際規劃中臨陣點將,專業技能較差,也就導致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幾乎是由外行人士領導專業內行,而且個別領導者的自我意識過強,隨意改變設計作品,直接導致對風景園林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此外,行政管理中沒有嚴格執行相關行業法律法規,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2、規劃設計不合格、不科學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的風景園林都存在設計缺乏科學性、合理性的特點。設計中單純應用圖紙、選擇模式化的圖形符號,直接結果是構成不切實際的終極藍圖,完全忽視空間的人性化,即設計與人的尺度、使用、需求無關。決策者好大喜功,為獲取民心,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大型的風景園林工程如城市廣場、綜合性公園、濱河綠帶等。這些工程往往從方案提交到工程實施都被限制,其結果必然導致設計上敷衍了事,實施中粗制濫造。部分地區將外地名貴植物遷入園內,沒有考慮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給管理工作的困難的同時,也提高了園林管理成本,也為風景園林的管理埋下了的隱患。
3、缺乏公共參與
政府始終為人民服,它始終維護人民的利益,人民對政府形成了一種過于信任依賴關系;另一方面受我國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的影響,風景園林等社會公共事業都由政府一手負責,公眾也就很難有參與的機會,從而導致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缺少公眾的參與。長期以來我國政治經濟的高度集權性和高度計劃性,抑制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及個性的發揚和社會批判精神。
4、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
現如今模仿抄襲他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之風盛行,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在社會各方面相對較薄弱,個人作品容易被模仿、抄襲。雖然我國已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法,但從實際操作過程看,其對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重要性的認識不足,保護力度不夠。模仿抄襲導致創新較少,精品工程難以實現,影響重大。
二、風景園林建設中的措施策
1、提高認識,完善體制
風景園林建設關乎民生,關乎城市整體形象和長遠發展。因此風景園林建設應作為城市一項重要工作,各部門應認真對待。加大綠化宣傳推廣,提高全民對城市綠化的認識。加大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技術研究和科研工作,并將風景園林建設的成果納入各級政府部門的考核中。目前,我國的部分城市已經出臺了相關的城市風景園林制度,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了的解釋和要求。很好的規范了風景園林工作開展。這是好現象,各城市之間應互動起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建立完善風景園林的制度,為城市風景園林建設的長遠性和科學性保駕護航。
2、行政管理的科學合理
城市園林規劃是園林建設的前提。決策者應該具有專業素養,理性的行政指導,堅持實事求是,對園風景林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研究和制定。足夠的綠量,講究的構圖,精良的施工,體現人文關懷性和獨特創新性,這些才是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創新思維??紤]到城市的整體布局,以及園林周邊的地質地貌和人文經濟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準確的設計立意,確定準確的設計框架,對其形式、性質、功能等準確定位??茖W的管理是風景園林建設的合理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的前提保障。很多園林規劃完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都很強,但是卻因為管理不善而給人們留下遺憾。因此挖掘和培養了解生態學原理,有創新意識的專業人才是園林規劃和管理的重要保障。對此,不同城市可根據稀缺程度與當地的農業大學園藝系學生練習并對其進行相關的培訓以彌補此類人才的不足。
3、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在園林設計中的結合
傳統園林的長期演變與其之后的不斷發展,已被社會認可,而園林的發展方向則由現代園林則代表,現代園林是時代的產物?,F代生活與傳統生活的各方面都相距較遠,所以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的選擇中,只是單方面的選擇任意一方都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在選擇設計方式時應該靈活運用兩種設計方式,促進現代園林和傳統園林的有效融合。而且我們還應注意到現在的科學世界是相容相通的,也就是風景園林設計并不是一門孤立的科學。所以說,行為學、心理學、美學等有關科學都應結合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繼續更快更好發展中國風景園林藝術。
4、群眾參與設計方式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是為人民服務,群眾是使用者,其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群眾生活質量。當前設計者、決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間存在一條狹隙,園林設計應該擺脫這條狹隙,前兩者都應傾聽公眾的期許,滿足群眾需要。群眾會有效地對兩大主體進行制約,形成較為合理的大眾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決策的方式。三者相互影響、制約,平衡使用者的各種需求,能夠盡量克服片面性。并且促進人民對城市景觀的理解和人民素質的提高;能促進監督,減少暗箱操作一系列違規事件的發生,推動風景園林設計事業的健康發展。讓城市園林建設的重要意義深入民心,并爭取他們的意見,讓關系城市發展建設的百姓都參與進來。如此不但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還可以得到良好的建議。
5、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知識產權保護既包括計算機軟件的保護。所有參與者與受益者都應樹立保護意識,還涉及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作品的保護,如圖、模型、文字等作品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在自身合法權益受侵害時,有效地防止經濟利益的外泄;唯有充分認識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避免因侵權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只有知識產權得到保護,才能維護作者利益、鼓勵創作積極性、推動創新。
三、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方向
1、發展節能環保型
風景園林行業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部門,因此,風景園林的發展,在節能、降耗、環保方面,不能簡單地從歷年管理經驗出發,而必須貫穿于風景園林的整個生命周期,科學而可持續地發展。
在公園、風景區,將衛生間的水龍頭換成節水感應龍頭,盡量使用燃氣鍋爐、電瓶車船、太陽能照明、節能燈泡、太陽能熱水器淋浴洗刷,盡量少建建筑物、增建游覽設施,人員來往不多、樓層不高、面積不大的辦公樓沒有必要設電梯或設置兩臺以上電梯。另外,合理控制電梯、照明運行時間也是節能降耗的措施之一,城市盡量避免到野外挖掘大樹來進行綠化。根據土壤濕度、空氣濕度,在綠化帶中合理鋪設噴灌設備、設施,也可以起到節能降耗的效果。垃圾收集設施可重復使用,并采取分類儲運,集中或交由專業清運部門處理,同樣,也能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2、發展功能綜合型
設計項目綜合性發展的趨勢,一方面表現為單一項目具備綜合功能,也就是一項景觀設計作品在具備休閑娛樂等常規功能外,還要具備商業活動、集會、社區交流甚至城市雨洪管理、凈化污染土地等多種功能。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具有生態學、社會學以及城市規劃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實現多種功能間的平衡統一;另一方面表現在風景園林設計與其它市政項目更為密切的配合。把一個交通環島改造成既有一定紀念功能,又能給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能否實現與其它工程設計有機配合,已成為未來風景園林項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條件。
結束語
風景園林的建設發展應與自然生態、社會環境是同步的,在當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下,積極探索在有限的管理資源前提下,確保管理質量,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利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以風景園林工程功能得以實現。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園林規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園林規劃的再生與設計已經成為當今熱議的問題之一,以一種不僅環保而且經濟實惠的園林規劃設計方式作為核心問題,同時園林設計的根本宗旨在于體現人類、社會、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要求設計理念符合低碳化、節約型的風格特點,資源達到最大的利用限度,再生利用廢材,積極改革創新。本文主要對園林規劃的再生與設計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園林規劃 再生資源 創新設計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園林規劃漸漸成為人們眼中的重頭戲,為滿足時代背景的需要,園林規劃的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的園林規劃的再生利用資源與設計水平都是比較低的。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復雜多樣的,而最突出的影響因素則是環境污染。當前我國的園林規劃行業中的園林廢棄資源的浪費以及再生利用建筑資源的問題比較突兀,此外我們也應該去深思如何在原有的發展基礎上創造更新穎的設計空間,怎樣才能讓人耳目一新。
一 、園林規劃中的再生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園林廢材及建筑垃圾處理不周
園林廢材以及建筑垃圾處理不周主要表現在廢材丟棄浪費嚴重、建筑垃圾處理不當。首先園林廢材丟棄浪費嚴重主要因為絕大部分的園林建設中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導致材料浪費嚴重,忽略廢棄物循環利用這一環節。另外整個規劃過程中缺乏科學技術含量,與環境效益脫節,缺乏生態保護意識,綠化資金負荷重。而建筑垃圾處理不周主要表現在拆遷很多舊建筑時只是一味的鏟平堆埋,不考慮原基地的形狀,忽略舊的構造肌理,導致產生許多建筑垃圾。同時對建筑垃圾也不進行合理的分類或者分類粗糙,有的建筑垃圾還與生活垃圾混合,增大垃圾處理負擔。
(二)規劃設計缺乏系統性
園林規劃設計迫于客觀需要而快速發展起來,但是卻沒有系統的結合城市規劃建設,存在的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都考慮的不夠周全,比如規劃進程的選擇很難與該地基周圍的人口密度,城鎮分布格局等系統的結合起來;或者與綠化環保工作脫節;或者園林規劃工作與城市主管部門管理工作不協調。
(三)缺乏地方特色,設計結構單一
大部分園林規劃仿造性比較突出,沒有結合當地特色,脫離實際情況而去進行規劃。該地的人文景觀以及風景特色完全沒有在園林建設中得到完整的體現,設計結構單一,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式的園林建筑,有些格局雖繁瑣,但是內置樹種配置不合理,一味追求視覺效果,反令人頭暈目眩。
(四)忽略生態效益,重建設輕維護
近年仿古式的園林規劃極其盛行,造價也高,亭臺樓閣比比皆是。這種現象必然會影響園林規劃的大好前景,泛濫且質量差的園林建筑成本高,環境效益差。與此同時對竣工后園林建筑缺乏管理與維護,園內的植被通常因缺乏照顧而枯死,大量地浪費投資資源。
二、 園林規劃的再生與設計效益
園林規劃重視再生資源與創新設計,將會有巨大的效益,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一)經濟效益
園林的經濟效益往往來自于把附近土地和周圍建筑的價值提高了,推動當地的旅游業及飯店服務業的發展,同時園林還可提供藥材、種苗、花卉、蔬菜、果品等園林產品以此促進銷售、服務業的發展。
(二)生態效益
生態效益主要是園林促進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城鎮園林景觀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氣象因素的變化明顯有助于人體健康發展。比如園林內的樹木可以凈化空氣、植被的生理作用可以降低附近的氣溫,增加空氣的濕度;植被還可以降低風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預防酸雨的發生等等生態功效。
(三)社會效益
園林建筑除了給我們帶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還有社會效益。該社會效益表現在于園林可以作為普及人們文化、科學的知識場所;還可作為植物、動物考察基地;改善附近居民區和其他其他建筑的綠化環境,調節人們的愉快心情;園林還可作為避自然災難的場所,比如地震、火災。
三、 園林垃圾再生措施
對于園林“垃圾”應該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分類,對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收集再生處理,下面簡單的介紹幾種園林垃圾再生措施。
(一)綠地再生材料
綠地再生材料主要是指對園林內的植被進行修剪的枝葉和廢草、砍伐樹木、樹根、樹木落葉等。
(二)利用園林“垃圾”制作堆肥
利用園林“垃圾”制作堆肥主要過程是地區分片就地完成、制成堆肥備用。分區就地完成主要是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制成堆肥備用的主要過程是利用專業剪草機對草坪警醒修剪,將產生的“垃圾棄物”運至堆肥場地;粉碎機粉碎這些棄物(根據棄物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粉碎機);2次粉碎之后對“初產品”進行加溫加水處理后發酵;發酵過程中可添加合適的輔助劑,最后加水處理。
(三)再次綠化
將園林粉碎物鋪設到栽植地后,可以起到維持土壤濕潤、緩和踐踏、避免雜草叢生等作用,鋪設3年后粉碎物可以降解,形成具有豐富腐殖作用的表層土壤;或者將粉碎物鋪設到運動場或者其他游樂場所周圍的地面上,提高該地面的安全性,防滑;將粉碎物鋪設后,可以提高園林的景觀性、步行性的效果;將粉碎物堆肥化處理,化作春泥來滋潤園林里的植被。
四、 園林規劃設計的建議
當前我國園林規劃的設計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規劃設計缺乏系統性;缺乏地方特色;設計結構單一忽略生態效益,重建設輕維護。圍繞這三大方面問題,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進行再創,提高設計水平,符合“園林規劃和環境科學和諧”的新理念,促進生態平衡和質量得到改善。
(一)突出設計的系統性
園林規劃的設計沒有系統地結合城市規劃建設,設計元素也不夠系統化。那么如何在設計中突出園林規劃的系統性?首先園林規劃進程的選擇最大限度地與該地基周圍的人口密度以及城鎮分布格局特點緊密的結合起來;另外保持綠化環保工作,保持園林的清潔與干凈,使得園林與當地格局整體和諧,表現出自然和諧的美;同時園林規劃工作與城市主管部門工作要相協調,避免兩者規劃工作進程相沖突。
(二)結合地方特色,把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結合
社會在前進,園林發展也緊跟其步伐,人們的情趣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保持原有的古典園林特色,在規劃新的園林時,結合地方特色,把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融入園林設計中,大膽創新,形成新的設計風格過程中,吸納傳統特色和當地特色以及國內外經典園林特色,在設計手法創造中國式的現代新園林。比如自然山水風光園林,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景中借景的模式,寓意和意境結合,山水相環的形式等。
(三)低碳化、生態型、節約型發展
園林規劃設計的核心體現在于低碳化、生態型、節約型發展。園林未來的發展核心趨勢是向生態型園林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生態效益。如何讓園林規劃走上低碳化、生態型、節約型的設計之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節水型設計、節土型設計、最大空間配置多種食用或者其他生態型植物。節水型建議采用集水設計,減少鋪裝面積,加強雨水回收,另外利用地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或者土工布減少水分滲透,或者采用耐干旱植物。節土型主要從有利于植被生長、土方就地平衡、促進生物多樣性水平提高的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規劃設計。配置多種生態型的植物,或者添加其他經濟植物,如水果樹、能源植物等,這一舉措還可帶來經濟效益,節約園林開銷。
摘要:結合具體的美學藝術氣息及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對具體結構及特殊功效的設計進行了改進。指出了設計是園林景觀的主要靈魂,是具體承接自然景區與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探討了文化傳統對整體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方向的影響,提出了適應現下生活節奏與傳統文明相結合的園林規劃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傳統園林;現代城市;人文生態;設計規劃
1引言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單方面的物質追求已不再流行,人們對多元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高。在西方傳統文化交融的時代下,面對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園林規劃景觀是當前的重點問題,這種健康有序的規則空間往往決定著人們不同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城市化建設的歷史時期內。個性張揚的時代彰顯了人們對于自由的渴望,現代經濟下的精神壓力也不斷加大,需要尋找適當的釋放空間,探尋如何繼承中國文化與人們精神壓力釋放的源泉,就要針對園林的具體設計結構和觀念進行高效的總結。而長期以來,我國園林建設存在著單方面的敷衍建設,不利于新時代下人們的各種生活和其余需求,因此要全面利用城市建設的人員結構及高端科技處理技術,對不同的風格搭配進行全面化的總結,結合電腦處理進行模型試樣的制作,同時考察其中的不足之處,爭取做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于一體的園林景觀的設計和實踐。
2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園林規劃設計理念
2.1項目策劃的設計前的主要規劃一定的環境空間是進行設計理念彰顯與文化內涵綻放的重要載體,不單單是追求自然環境的最佳地點設計,同時也要考慮社會文化因素下的人們的各種活動及情感要求,形成具體實際的設計概念總結方案,這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定位方向。這些周邊自然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結構優勢,需要人們去探索、發現,不是進行開墾,而是學會與自然融為一體,實現人們在自然環境中的最偉大的感知,當下社會的緊張趨勢,使得人們幾乎沒有時間感受新鮮的空氣與進行自然的精神溝通,人是自然下的最引以自豪的創造物,一切的啟迪都離不開自然的提示,因此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場地的特性,接受自然的介入,實現完好景觀的原型再現。這種現代美學的設計觀點始終需要借助大空間位置進行視覺效果的展現,在時空的深度和廣度意義上進行內涵的拓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滲透使得專業性的協調價值越來越高,因此在景觀的分布規劃上往往不會關注建筑硬質景觀的展現,而是通過綠地景色進行建筑公共空間的外延,這種和自然和諧的建筑設計,實現了自然氣氛的高度融合,在整個充滿活力的空間襯托下,實現專業與自然的有效溝通,具體的項目策劃與設計、實施的全過程需要系統的設計和參與操作。
2.2實現生態景觀與精神文明的高度融合
景觀設計的主要理念就是做到土地在戶外空間的生態結構設計,這是人類進行生態規劃的主要形式,必須貫徹尊敬自然的高度意識,順應自然的發展格局,減少資源的不必要的浪費,避免盲目的人工改造,在保證原有生態氣息的同時降低具體的建筑養護與管理成本。園林景觀類型要實現多樣化,在了解當地特有生物的生長環境要求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范圍的補充,維持具體動植物生存的空間需要,保持水土和營養的正常運作,減少一定的能源消耗,實現人類生態環境建設下的生態和健康發展要求。要具體實現節能、再生與有效利用的系統的設計理念,保證城市園林規劃建設的長足有效的發展。
具體設計內容包括:保護山林和自然濕地等不可再生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自然資源的使用,提高其生存的發展空間需求,針對不同結構進行多層次的林地取代草坪的更高規格的結構設計,進行鄉土樹種的大量移植,保護城市綠地氣息的有效展現基礎,同時借助高效的配植方式進行資源和能源的有效節約;具體的功能發揮可以借助廢棄物的再利用,在已經關閉的廢棄工廠進行一定的光地的生態恢復建設,實現綠地覆蓋范圍的進一步加大;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能力進行具有生態保護能力的各種新技術和新材料的設計,實現能源減少力量的最大發揮,包括污水的凈化處理與生態鋪地的雨水收集技術的改進,全面利用自然與科技結合下的高效理論,進行全面有效、節能的設計方案,保證國家在園林綠化建設上的資金的完備性,以及保證生態精神文明建設的城市化新型歷史任務地有效貫徹和完成。
在尊重一定地域的民族精神文化價值綻放的基礎上,進行專有民族性的景觀設計,包括進行歷史和人文特性知識的展現,使人們具體了解當地文化的結構形式,了解建設的精神價值,以及具體生存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質狀況以及動植物資源的分布情況,這些與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精神氣息始終決定著當地人民無論在審美還是藝術品位上的異地情懷,是在長期的歷史生活中的最寶貴的經驗總結。因此,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然,實現一切結構與自然的高度和諧作用,將當地的陽光、地形與土壤等自然因素投放到設計內容中,并盡量運用鄉土下的植物覆蓋,實現當地景觀的再現,滿足人們一定生活條件下的審美標準和各類活動的需求。
3在處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園林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平面化的設計上,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實際狀況進行合理的圖紙設計,因而要針對不同自然環境下人們的精神需求,進行主次分明的空間結構設計,而不是一味的大范圍的植被覆蓋和建筑堆積,針對每種景物本身的立體空間的獨特性與畫面的整體變化作用,設計者要根據這些搜集回來的信息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比較組合路線的最佳位置,實現最佳最佳觀賞點有機的聯合在一起,保證在虛實變化的節奏中進行統一文化氣息的展現,這就要去設計者把握主題的文化和生態理念,把握圖紙的合理方向設計,考慮空間角度下的最佳視覺效果,進行審美觀念的不斷加深和修改,實現人文與自然景觀的高度融合。
對于孤立的景觀格局,千萬不要一味地進行開采建設,單單為了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進行地下停車場和硬道的建設,這對于涓涓細流的河水及綠地植被有著一定的毀壞作用,要保留這些自然物質的同時,防止惡意開墾,借鑒前人在自然環境中維持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利用土地屬性實現其具體價值的有機展現,設計內容切忌太過蒼白無力,例如關于資源的利用上,綠地生態建設必不可少的就是植被的灌溉,當然缺少不了一定的水資源的存儲,但是單方面的利用地下水進行操作不免浪費不少資源,不利于國家生態建設以及各類生產生活對于水資源的渴求,因此可以考慮鋪設一些管道材料,依據科學分析雨水的分布情況及具體的降水量進行分析總結,保證植被在雨水通過地下管道過程中根部對水的凈化作用,同時吸收植被所需的一定的營養成分,實現生態建設與水資源存儲、高效利用的雙重價值發揮,保證新型經濟下城市園林建設的高效運用的思想發揮水平,促進國家城市化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保證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園林建設理念和設計的全面進展。
4結語
目前,城市化建設需要借助園林建設發揮一定的經濟和精神文化價值,針對目前比較流行的自然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節奏的雙重追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需要在一定的設計上進行改進,以適應新時代下國家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促進城市化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